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非诚勿扰”美女洋博士被清退:中国高校是学术圣殿,别想混文凭半边灵

“非诚勿扰”美女洋博士被清退:中国高校是学术圣殿,别想混文凭

在生活和就业中,学历非常重要,很多人择偶的标准就是要学历相当,也有很多公司在招聘中都设置了最低学历的门槛。所以,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很多人都想要更高的学历。可是,相同的学历和文凭,含金量却有很大差别,因为有些人的学历是混出来的。但是,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学历学位管理的重视,在高校混学历变得越来越难。最近,多所高校都清退了一大批超过了学习年限却没有毕业的研究生。在这些被清退的学生中,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登上了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乌克兰美女乔丽娅。乔丽娅,是一位乌克兰美女,2013年在湖北大学获得国际教育硕士,之后继续攻读该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但是,读博士至今已经7年的时间,她却还没有完成博士论文,这次被清退,也是因为超过了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时间。7年时间,按道理说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完全够做完一个科研项目,写出博士论文了,那么乔丽亚怎么回事呢?原来,她在博士期间走了不走寻常路,走上了一条明星之路。2014年她参加了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之后就因为其高颜值和高学历而名声大起,成了一个明星。成了名人之后的她,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参加各大卫视和综艺节目,只顾忙着赚钱了,而把学业置之脑后。所以,对于乔丽娅被清退一事,网友们都拍手称赞。因为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主要的目标就是学习和搞科研。而放弃学习,去参加电视节目,追求成名人,追求金钱,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并且,读博士做科研是一项很枯燥的事情,还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如果克服不了这几点,想要毕业是很难的。并且,尤其对于留学生群体,由于山东某高校留学生事件,让留学生的口碑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留学生,在中国拿着高额奖学金,却在这里享受生活,在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往往都能看到这些留学生的身影。中国本来就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现在却要把资源分享给这些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中国高校,特别是那些名牌高校,是学术的圣殿,并不是让人来混文凭的地方,不管是留学生也好,国内的学生也好,都应该具有这种紧迫感。自己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就要把握机会好好地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以便将来的工作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阴阳君只想说:中国高校是学术圣殿,混不了文凭,中国人混不了,外国人更混不了。对于那些试图在这里混文凭的留学生,我们应当和国内学生一视同仁,学术做不好,达不到毕业的要求,不能以他们是留学生为由”网开一面“,对他们更没有必要给配备”美女伴读“这样的优待!/完/

秦失吊之

中国的土博士比洋博士 差了几个“硬核”?

原标题:在高校,土博士比洋博士差几个“硬核”春节过后,刚刚降温的校园招聘市场再次升温,不少年轻人迎来了“春招”战役。在众多招聘信息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这句话常常出现。而对于正在应聘的博士生来说,这句话将同等条件的年轻人划分成“水火不容”的两个群体:“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一项“海外经历”的要求,往往成为本土博士进入理想高校就职的“绊脚石”,即使进入高校工作后,没有海外经历的他们也时常承受着打折的待遇和周围的偏见。然而随着我国高校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唯海归论”已经开始淡化,人们渐渐发现“海归”这一标签不再是万能钥匙,在学术道路上,真本事才是试金石。“海外经历”:本土博士的伤对于博士生来说,进入高校就职是十分普遍的一条职业道路。然而对于不少博士来说,“海外经历”成为他们绕不开的话题,甚至是一个必选项。天津大学理学院2016级博士生王聪即将毕业,在母校读了8年的她学术背景出类拔萃——发表的国际论文3篇被选入期刊封面,累计影响因子达76,获校级以上荣誉15项。如今,她正在就业和出国深造中犹豫不决:“出国深造也是为了回来。如果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一些人才计划是没办法申请的。目前也有一些针对本土博士的政策和计划,但是名额非常少。我们这些应届本土博士,如果应聘和自己毕业院校档次差不多的学校,常常职位会降低;如果都投同一个职位,海归肯定会被优先录用。”近年来,不少地方和高校在引进博士时不再明文规定必须是海归博士,但“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这一要求仍然或明或暗地存在于各种招聘信息中,成为本土博士跨不过去的坎儿。例如,2019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招聘启事中提到,助理教授/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岗位要求“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优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9年1月发布诚聘海内外英才的公告中写道,讲师岗位要求“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或博士后经历者优先”;吉林师范大学2018年招聘高层次人才计划中,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师等理科类岗位要求“有海外学习或留学经历者优先”。“海外经历”的阴影还延续到本土博士的工作中。于泽远博士毕业于中国农科院,如今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她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待遇方面的差别依然存在。“理工科的海归博士一般会申请一些人才计划,国家对理工科的项目资助支持都非常大。有海归头衔,能得到像安家费之类的更好的待遇”。潘峰是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专业毕业的本土博士,现在湖南一所省属一本高校就职,已经工作了3年半。在他看来,不少高校在招聘时较少公开要求必须是海归,但是在高校教师评职称时仍有不少对海外经历的要求。“所以我工作3年后就出国访学了。我们学校聘副高必须有半年的海外经历,正高一年,对我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潘峰说。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学术水平差异不大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在学术研究上究竟有什么样的差距?有研究表明,虽然二者在职业生涯上有很大差别,但是就学术成就来看,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今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叶晓梅、梁文艳发表在《教育与经济》期刊上名为《海归教师真的优于本土教师吗?》的文章写道:通过分析基于中国研究型大学46个教育学院(部)的教师样本,海归教师发表英文论文的可能性较大,但当两类教师都发表英文论文时,海归教师并没有表现出优势。文章指出,“在机构层面,海归教师构成比率与机构整体科研生产力同样不存在显著影响。这表明高校人才任用中过分看重海归经历这一筛选信号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2010年刊发在《中国高教研究》的名为《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职业成就比较》的文章收集问卷31252份,通过调查毕业博士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现职工作情况、职业发展状况等多项内容分析后得出,海归博士首次获得科研成果的年龄高于本土博士。海归博士获得专利、发表索引论文和获得奖励的次数与本土博士无显著差别。对此,不少一线科研工作者认为,当两类博士在一起工作时,感受不到明显差别。潘峰表示:“抛开‘头衔’,本土和海外博士没有区别,在学校里都是靠实力说话,最多就是在安家费上有差别。我们学校如果博士毕业的学校是QS全球高校排名前100的,可以多拿5万元。在学科评估方面,不少高校的国际化部分基本都是满分,因此不会刻意要求你博士期间一定要在海外。”如今,社会对于本土博士科研水平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体现在顶尖高校的招聘中。去年9月,本报刊登《谁能获得中国顶尖大学教职》的文章指出,本土博士在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所占比最大,约为51.9%。其中,北大新任教师中约有178名拥有本土博士学历(占49.4%);清华新任教师中约有235名拥有本土博士学历(占52.2%)。然而,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八成以上拥有一段或多段海外科研经历,完全没有海外经历的教师仅占总体的18.6%。由此可见,尽管本土博士在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但是这些本土博士绝大多数具有境外博士后经历。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究竟有什么差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的差异不是出身造成的。“如今本土博士也有超过海归博士的成就,海归博士如果把握不好也会被时代淘汰,关键是看这个人的视野和定力,看他有没有创新意识”。许晓东表示,从视野方面来看,海归博士可能接触到一些国内接触不到的东西,视野或许会更宽广,海归博士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方面可能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国外的先进实验设备也给海归博士带来了更多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一定每个海归博士都具备,我国很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包括院士的团队或者已经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仍然是本土博士居多。偏见正在消除:科研成果才是“硬核”随着我国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不少高校对于本土博士的“偏见”正在消除,对于不少高校来说,“海归”或“本土”只是标签。在于泽远看来,不论是什么标签,在进入单位后看重的都是“能不能干活儿”。“如今一些单位设置的‘海外优先’要求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也需要应对外界的评价,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是这样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个人能力”。然而,本土博士的认可之路还很长。近年来,不少知名院士、行业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呼吁要求高度重视本土科技人才发展的问题。去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曾指出,随着我国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国内科研院所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然而,这些优秀的本土博士在职业上升渠道上仍存在阻碍。“我有一个学生非常优秀,从做研究生开始就参与‘墨子号’的工作,当时想都没想就留在了国内。整个项目的运行‘我不在可以,他不在不行’。可这样一位团队中的主力,向上进步的路程却走得有些缓慢,至今仍是一名副研究员,能够获得的支持与奖励也寥寥可数。”王建宇说。然而,若想真正摘掉博士身上“海归”或“本土”的标签,还需要将两者的人才评价体系并在一条轨道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的学术水平差异很大程度上已经消除。“以前,海外博士比较稀缺,人们会对他们高看一眼,他们的待遇也会更高。现在中国越来越国际化,本土和海归博士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除,可能少数学校还有这样的差别待遇,我所在的学校已经不存在这种差异了。我认为,未来他们都会并在一个考核轨道上”。“现在我们招聘都是统一标准,说到底这些博士都是要拿着论文来说话的。我认为现在高校的心态越来越平和,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可以说是‘土里面有海,海里面有土’。”徐飞表示。“我建议,年轻人如果有机会出国还是要出国看看,这对自己的世界观、看问题的深刻性、辩证思考等方面都有好处。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学术研究更需要碰撞和交流。但是如果条件不具备也不要着急,你不出去别人也会来中国的。”徐飞说。(应受访者要求,于泽远、潘峰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耿孟泳贞 徐司羿中国青年报

杜十娘

洋博士、中科大毕业的黎女士,为何万里送毒?网友:有门课不及格

近来国外形势不断加剧,入境人员输入带来巨大风险。那些隐瞒个人关键信息的入境者,比如米兰看球归来的郑州“男毒王”郭某,出游泰国入境的广州“女毒王”刘某,类似的入境者让防控工作直接承压。不仅仅是男女“毒王”,北京还出现了举家万里“送毒”的入境者。长期定居M国的重庆籍女士黎某,明知自己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且已多次就诊的情况下,不听当地卫生专家的劝阻,执意携配偶和孩子一起,采取登机之前服用退烧药的办法,搭乘中国国航客机抵京。让人无比气愤的是,黎女士明知自己有着危害他人的巨大风险,登机后仍不如实向空乘人员提供个人及随行家人有关信息情况,导致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59人被隔离。事件在媒体曝光后,黎某供职的M国Biogen(渤健)公司发出声明,宣布对其解雇。对黎某涉嫌犯罪的行为,北京警方已立案侦查,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严惩。黎女士有着让人羡慕的求学经历。本科就读于盛产科研人员的摇篮、985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后,黎女士远渡重洋求学,在M国一流的百年公立高校——爱荷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要考上中科大,是什么概念?以2019年为例,中科大在拥有65万考生的四川省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93分,对应的考生全省排位为452名。可以说,不是一个省的超级学霸,想要考上中科大,那比登天都还要难。当然,要留学M国名校,本科期间还必须要有优异的成绩和表现才行。然而,就是这样的享受了国内外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学霸黎女士,竟然干出了携家人“万里送毒”的丑恶行径,与其靓丽的学历学位极为不配,再一次验证了“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的说法。如此高的学历学位,如此靓丽的求学经历,又正值37岁的人生美好年华,在M国当地也属精英阶层,为什么却如此不诚信、干出万里送毒之不齿行为呢?网友们纷纷谴责称,黎女士学历学位再高,但她人生的诚信课不及格,不讲诚实信用。挖挖机完全认同网友们的说法,黎女士及家人的诚信课确实不及格。但是,作为高知群体,作为一名正值半年的女博士,无论是掌握的生活常识,还是累积的科学知识,黎女士都知道她这样的隐瞒、欺骗行为意味着什么,清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她为何不听当地卫生专家的劝阻,执意以隐瞒、欺骗的方式急急回国呢?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还不是怕死,为了活命!”过去两个月以来的持续战斗,国内成功扭转了严峻的形势,不仅是人民信心倍增,国外也竖起了大拇指。反观域外国家,形势则不断恶化,闹得人心惶惶。黎女士在明知已经中招、归国可能触犯法律的情况下,仍然执意举家归国,很难说与国内良好的防控形势和救治环境没有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讲,网友所言的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不管黎女士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其恶劣行为都免不了为国人所不齿。人无信不立。洋博士、中科大毕业的学霸黎某及家人染病已属不幸,可她选择了以隐瞒、欺骗的方式将精致的利己主义演绎到底,不讲诚信,做出了人神共愤之举,这样一错再错,等待她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终究是害人又害己。黎某事件告诉我们,在子女教育成长路上,不管孩子是真学霸,还是普通人,家长都要坚持给孩子上好诚实信用这一课。要做诚实信用的典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给孩子看,带着孩子干;要建立真诚互信的亲子关系,父子、母子间以诚相待、真诚互信;要坚持讲好诚信故事,鼓励孩子的诚信行为,引领孩子走上诚信的道路。诚信至上!愿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能做一个诚实信用之人。(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父则不祥

在高校,土博士比洋博士差几个“硬核”

春节过后,刚刚降温的校园招聘市场再次升温,不少年轻人迎来了“春招”战役。在众多招聘信息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这句话常常出现。而对于正在应聘的博士生来说,这句话将同等条件的年轻人划分成“水火不容”的两个群体:“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一项“海外经历”的要求,往往成为本土博士进入理想高校就职的“绊脚石”,即使进入高校工作后,没有海外经历的他们也时常承受着打折的待遇和周围的偏见。然而随着我国高校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唯海归论”已经开始淡化,人们渐渐发现“海归”这一标签不再是万能钥匙,在学术道路上,真本事才是试金石。“海外经历”:本土博士的伤对于博士生来说,进入高校就职是十分普遍的一条职业道路。然而对于不少博士来说,“海外经历”成为他们绕不开的话题,甚至是一个必选项。天津大学理学院2016级博士生王聪即将毕业,在母校读了8年的她学术背景出类拔萃——发表的国际论文3篇被选入期刊封面,累计影响因子达76,获校级以上荣誉15项。如今,她正在就业和出国深造中犹豫不决:“出国深造也是为了回来。如果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一些人才计划是没办法申请的。目前也有一些针对本土博士的政策和计划,但是名额非常少。我们这些应届本土博士,如果应聘和自己毕业院校档次差不多的学校,常常职位会降低;如果都投同一个职位,海归肯定会被优先录用。”近年来,不少地方和高校在引进博士时不再明文规定必须是海归博士,但“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这一要求仍然或明或暗地存在于各种招聘信息中,成为本土博士跨不过去的坎儿。例如,2019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招聘启事中提到,助理教授/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岗位要求“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优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9年1月发布诚聘海内外英才的公告中写道,讲师岗位要求“有海外著名高校留学或博士后经历者优先”;吉林师范大学2018年招聘高层次人才计划中,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师等理科类岗位要求“有海外学习或留学经历者优先”。“海外经历”的阴影还延续到本土博士的工作中。于泽远博士毕业于中国农科院,如今在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她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待遇方面的差别依然存在。“理工科的海归博士一般会申请一些人才计划,国家对理工科的项目资助支持都非常大。有海归头衔,能得到像安家费之类的更好的待遇”。潘峰是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专业毕业的本土博士,现在湖南一所省属一本高校就职,已经工作了3年半。在他看来,不少高校在招聘时较少公开要求必须是海归,但是在高校教师评职称时仍有不少对海外经历的要求。“所以我工作3年后就出国访学了。我们学校聘副高必须有半年的海外经历,正高一年,对我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潘峰说。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学术水平差异不大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在学术研究上究竟有什么样的差距?有研究表明,虽然二者在职业生涯上有很大差别,但是就学术成就来看,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今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叶晓梅、梁文艳发表在《教育与经济》期刊上名为《海归教师真的优于本土教师吗?》的文章写道:通过分析基于中国研究型大学46个教育学院(部)的教师样本,海归教师发表英文论文的可能性较大,但当两类教师都发表英文论文时,海归教师并没有表现出优势。文章指出,“在机构层面,海归教师构成比率与机构整体科研生产力同样不存在显著影响。这表明高校人才任用中过分看重海归经历这一筛选信号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2010年刊发在《中国高教研究》的名为《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职业成就比较》的文章收集问卷31252份,通过调查毕业博士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现职工作情况、职业发展状况等多项内容分析后得出,海归博士首次获得科研成果的年龄高于本土博士。海归博士获得专利、发表索引论文和获得奖励的次数与本土博士无显著差别。对此,不少一线科研工作者认为,当两类博士在一起工作时,感受不到明显差别。潘峰表示:“抛开‘头衔’,本土和海外博士没有区别,在学校里都是靠实力说话,最多就是在安家费上有差别。我们学校如果博士毕业的学校是QS全球高校排名前100的,可以多拿5万元。在学科评估方面,不少高校的国际化部分基本都是满分,因此不会刻意要求你博士期间一定要在海外。”如今,社会对于本土博士科研水平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体现在顶尖高校的招聘中。去年9月,本报刊登《谁能获得中国顶尖大学教职》的文章指出,本土博士在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所占比最大,约为51.9%。其中,北大新任教师中约有178名拥有本土博士学历(占49.4%);清华新任教师中约有235名拥有本土博士学历(占52.2%)。然而,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八成以上拥有一段或多段海外科研经历,完全没有海外经历的教师仅占总体的18.6%。由此可见,尽管本土博士在北大、清华新任教师中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但是这些本土博士绝大多数具有境外博士后经历。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究竟有什么差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的差异不是出身造成的。“如今本土博士也有超过海归博士的成就,海归博士如果把握不好也会被时代淘汰,关键是看这个人的视野和定力,看他有没有创新意识”。许晓东表示,从视野方面来看,海归博士可能接触到一些国内接触不到的东西,视野或许会更宽广,海归博士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方面可能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国外的先进实验设备也给海归博士带来了更多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一定每个海归博士都具备,我国很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包括院士的团队或者已经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仍然是本土博士居多。偏见正在消除:科研成果才是“硬核”随着我国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不少高校对于本土博士的“偏见”正在消除,对于不少高校来说,“海归”或“本土”只是标签。在于泽远看来,不论是什么标签,在进入单位后看重的都是“能不能干活儿”。“如今一些单位设置的‘海外优先’要求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也需要应对外界的评价,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是这样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个人能力”。然而,本土博士的认可之路还很长。近年来,不少知名院士、行业专家都在各种场合呼吁要求高度重视本土科技人才发展的问题。去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曾指出,随着我国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国内科研院所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然而,这些优秀的本土博士在职业上升渠道上仍存在阻碍。“我有一个学生非常优秀,从做研究生开始就参与‘墨子号’的工作,当时想都没想就留在了国内。整个项目的运行‘我不在可以,他不在不行’。可这样一位团队中的主力,向上进步的路程却走得有些缓慢,至今仍是一名副研究员,能够获得的支持与奖励也寥寥可数。”王建宇说。然而,若想真正摘掉博士身上“海归”或“本土”的标签,还需要将两者的人才评价体系并在一条轨道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的学术水平差异很大程度上已经消除。“以前,海外博士比较稀缺,人们会对他们高看一眼,他们的待遇也会更高。现在中国越来越国际化,本土和海归博士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除,可能少数学校还有这样的差别待遇,我所在的学校已经不存在这种差异了。我认为,未来他们都会并在一个考核轨道上”。“现在我们招聘都是统一标准,说到底这些博士都是要拿着论文来说话的。我认为现在高校的心态越来越平和,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可以说是‘土里面有海,海里面有土’。”徐飞表示。“我建议,年轻人如果有机会出国还是要出国看看,这对自己的世界观、看问题的深刻性、辩证思考等方面都有好处。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学术研究更需要碰撞和交流。但是如果条件不具备也不要着急,你不出去别人也会来中国的。”徐飞说。(应受访者要求,于泽远、潘峰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耿孟泳贞 徐司羿转自:中国青年报

能立

高校取消海外经历要求,“土博”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博士圈也有鄙视链,学术圈里洋博士>土博士的鄙视链,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据媒体报道,“土博”连进高校的入场资格都没有,更不要提在职称评选中被提拔为副教授,当高校评职称升教授与出国经历挂钩,海归引进人才的晋升速度便堪比坐火箭,而“土博”却只能缓慢升迁。不过,近年这种状况有所变化,26岁拿下湖南大学副教授一职的李晟曼,这位90后的副教授因为“没有海外经历”而备受关注。湖南大学尝鲜的做法作为个案可能不具代表性——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学工程学院近年引进了不少年轻人才,其中多数仍然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数据显示,该学院海外引进及具备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为67%。从李晟曼获评副教授所引发的争议可见博士圈鄙视链仍然较为牢固,无论是观念层面还是规则层面,都普遍对洋博士偏爱有加。但有迹象表明,李晟曼现象可能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有高校日前通过制定规则尝试打破上述潜规则,9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发布了《关于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通知》,率先宣布取消职称评审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评审条件。高校招聘人才偏爱洋博士的倾向有着相应的社会背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对较弱。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有了自主培养的新型大学生,第二年才有了研究生学位,而直到1983年,才出现了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反观洋博士,实事求是地说,具有海外经历的优秀人才,确实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这一方面体现在洋博士对西方学术资源的掌握上,另一方面表现在由海外留学经历所建立的国际视野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众熟知的顶尖人才,不少都有海外学习经历,他们放弃优越条件回国,在教育、科研层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社会对人才的认知,偏爱洋博士,既有这种心理偏爱的因素,也有相应的事实作支撑。即便到今天,有着一定海外经历的博士仍然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的视野、资源等优势不可忽视。只是说,经历近40年的发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洋博士和土博士在今天的差距越来越小。从数据上看,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间,我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大幅增长,从1981年到2017年,我国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超过800万,据统计,2012年—2017年,全国共招收博士生44.6万人,博士毕业生共32.6万人。而土博士交出的成绩单亦不乏亮点,近年,没有任何海外经历,本土自主培养的博士在科研上的表现越来越吸引眼球,这都说明,本土研究生教育面貌正在发生变化。有关洋博士和土博士的社会认知,观念的改变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规则的改革却迫在眉睫,毕竟事关公平。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在规则上继续沿用老办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本质上看,招聘环节中类似不合理的设置就是职场歧视,“有海外经历”通常只是用来作为评估人才的标准,但这种优势到底有多大,洋博士获得截然不同的赛道是否合理,恐怕就要打一个问号了。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当前的人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评估应该有一个严格的系统,单纯凭借一种身份一种经历就被特殊对待,俨然有失公允。土博士的崛起之所以将成为一种趋势,还有国家政策加持的原因。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当前洋博士和土博士整体的水准差异依然存在,要打破博士人才群体的海外经历偏爱,归根结底只能寄希望于本土研究生教育,如果人才培养机制更加优化,国际化水准越来越高,土博士自身实力有保障,那么,高校人才引进规则对洋博士和土博士一碗水端平也就水到渠成。【来源:南方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自觉自愿

北大80后“洋博士”来温 哪些发现让他感到惊奇?

2018-05-07 07:05 | 温州都市报人物名片:克里斯(Kris),波兰人,80后,北京大学人类学在读博士。这几天,温州市区有位另类的外国游客,他没有举着相机到处拍照留念,而是喜欢找各式各样的当地人聊天。他叫克里斯,80后,是北京大学人类学在读博士。最近他准备做一个关于海外移民的课题。4月30日,他只身一人来到知名侨乡温州,收集移民故事,每天串街走巷,找人聊天,乐此不疲。许多温州人司空见惯的小细节,在他看来都特别有研究价值。他发现,欧洲竟然有很多温州人做移民课题,源于生活中的一个发现。克里斯说,近十几年来,他一直在波兰和中国之间来回跑,也因此结识了很多中国人。他是一个“中国通”,会讲中文,还娶了一个中国太太。随着对中国的了解日益加深,他逐渐发现,在波兰的中国人中,竟然有不少人都来自温州。他开始研究海外温州人这个群体。“2004年之前,波兰还没加入欧盟,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外来移民并不多,但许多移民是温州人。波兰加入欧盟之后,欧洲的人员流动更加密集,来波兰的温州人就更多了,最近几年更是成倍地增长。”之后,克里斯逐渐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欧洲的温州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克里斯说。最近,克里斯准备做移民这个课题,自然把重点落在了温州。在欧洲,他找了很多温籍侨胞,了解他们在欧洲的创业史和生活。为了更了解温州人在国外的生存状态,上周,他从北京来到温州。在几个朋友的引荐下,他开始每天找不同的人聊天,了解温州人的移民故事。他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到温州没几天,克里斯就有一个很“神奇”的发现。刚开始随便问一个路人:“你身边有没有亲戚朋友住在国外?”基本上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但是在他的引导下,被他“采访”的人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竟然有很多移民外国的亲友。比如有位市民在聊天中细细回想,发现自己的远方亲戚、女儿班上的同学,共计有十多位朋友陆续移居海外。他发现,丽岙老华侨特别喜欢喝咖啡在温州有限的9天时间里,除了市区,克里斯还去了瓯海丽岙和鹿城七都。“瓯海丽岙很出名,那里的华侨多得不得了,这个地方我必须要去。”在瓯海待了两天之后,克里斯发现,很多老一代的华侨,都会选择回家养老,但因为长期在欧洲生活,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老家的温州人不同。“每天一大早,这些老华侨起床后会先喝一杯咖啡,到处逛一圈,之后回家再喝一杯咖啡,你会感觉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其他温州老头老太完全不一样,相对悠闲很多。可能这也是丽岙开了这么多咖啡馆的原因吧。”之后,克里斯还去了七都樟里村继续“聊天”,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在海外打拼,村子里以老人居多,显得特别安静。克里斯在聊天过程中,把关注的点放在了移民第一代和第二、三代观念的更迭。他努力去寻找一些在他看来有意思的故事,“最早去国外的第一代移民是为了生计,在国外是一种打拼的状态,第二代移民因为有了生活保障,对孩子的教育程度更加重视……”但是在移民二代和三代上,他又有了更多的思考,上一代对他们都是怎么教育的,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情?克里斯甚至还关心温州本地的家长会不会热衷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克里斯每天要和当地人聊很多话题,晚上回到酒店后,他开始梳理这一天的重点,把他觉得有意思的、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这几天里,克里斯在温州住过民宿、住过酒店,吃过饭摊,发现温州人的移民故事实在太多,和每一个人聊天都有特别的收获。他笑着说:“在温州的时间太有限,我应该起码待上一个月,慢慢研究,目前课题尚处于资料收集的阶段,我想应该还会再来的。温州人很热情,这里实在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原标题《北大80后“洋博士”来温9天,竟发现了这些神奇的事……》,原作者 王春霞 郑鹏。见习编辑 邵晨婵)

萚兮

准备把妻女都接过来!洋博士排阵“扎根”温州

2018-05-03 15:27 | 看温州客户端John Jones是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的一位数学老师,入职不到一年,其独特的上课方式备受学生欢迎。而他自己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打算在温州“扎根”,接女儿来温学习,“跟聪明的孩子一起学习,进步会更快”。上课形式不拘泥,常从美国乡村音乐欣赏开始“课程经常从美国乡村音乐欣赏开始。”说起数学老师John Jones,学生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时候他会把答案唱出来,而且术语来源非常丰富,学识很渊博。”John Jones,2017年8月到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任教,是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政治科学博士、法学博士;佛罗里达大学拉丁美洲学研究生;宾州西彻斯特大学教育学学士……精通英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意大利语。因为丰厚的学术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倾向思想上的延展。与“老师讲题学生听,课后做练习题”的传统模式相比,John Jones经常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课。“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同,解题思路不同,侧重点不同,所以应让每个学生在自我备课的过程中看到其他人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形成一个沟通分享的过程。”为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明问题,John Jones会把课程搬到教室外,带着他们在教学楼玩纸飞机,看哪种形状的纸飞机在怎样的高度飞得最远。“实验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但可以让学生通过记录数据、制作图表、得出结论,学会去开展科学研究。”John Jones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中国注重第一象限的方程式,而第三象限经常被忽略;如5的一次方等于5,5的零次方等于1,但是为什么?”John Jones说:“让学生知道答案,更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为何让女儿来温?能够跟聪明的孩子一起学习目前, John Jones负责该校八、九、十年级数学拓展课程IGCSE的教学,选用剑桥原版教材。因为工作原因,John Jones与妻子、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今年,他计划将妻女接到中国,在这里“扎根”。“中国发展很快,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希望女儿能够学习普通话、学习中国文化。”John Jones说,他女儿今年12岁,计划安排女儿在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就读。“更重要的是,中国学生非常聪明,尤其是数学方面,一点就通。女儿跟聪明的孩子一起学习,进步会更快。” 这位洋博士说。(原标题:《把妻女都接过来!洋博士排阵“扎根”温州》,原作者:刘君眉。编辑林如珏)

何为不仁

视点|高校取消海外经历要求,“土博”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博士圈也有鄙视链,学术圈里洋博士>土博士的鄙视链,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据媒体报道,“土博”连进高校的入场资格都没有,更不要提在职称评选中被提拔为副教授,当高校评职称升教授与出国经历挂钩,海归引进人才的晋升速度便堪比坐火箭,而“土博”却只能缓慢升迁。不过,近年这种状况有所变化,26岁拿下湖南大学副教授一职的李晟曼,这位90后的副教授因为“没有海外经历”而备受关注。湖南大学尝鲜的做法作为个案可能不具代表性——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学工程学院近年引进了不少年轻人才,其中多数仍然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数据显示,该学院海外引进及具备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为67%。从李晟曼获评副教授所引发的争议可见博士圈鄙视链仍然较为牢固,无论是观念层面还是规则层面,都普遍对洋博士偏爱有加。但有迹象表明,李晟曼现象可能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有高校日前通过制定规则尝试打破上述潜规则,9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发布了《关于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通知》,率先宣布取消职称评审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评审条件。高校招聘人才偏爱洋博士的倾向有着相应的社会背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对较弱。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有了自主培养的新型大学生,第二年才有了研究生学位,而直到1983年,才出现了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反观洋博士,实事求是地说,具有海外经历的优秀人才,确实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这一方面体现在洋博士对西方学术资源的掌握上,另一方面表现在由海外留学经历所建立的国际视野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众熟知的顶尖人才,不少都有海外学习经历,他们放弃优越条件回国,在教育、科研层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社会对人才的认知,偏爱洋博士,既有这种心理偏爱的因素,也有相应的事实作支撑。即便到今天,有着一定海外经历的博士仍然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的视野、资源等优势不可忽视。只是说,经历近40年的发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洋博士和土博士在今天的差距越来越小。从数据上看,恢复研究生教育40年间,我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大幅增长,从1981年到2017年,我国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超过800万,据统计,2012年—2017年,全国共招收博士生44.6万人,博士毕业生共32.6万人。而土博士交出的成绩单亦不乏亮点,近年,没有任何海外经历,本土自主培养的博士在科研上的表现越来越吸引眼球,这都说明,本土研究生教育面貌正在发生变化。有关洋博士和土博士的社会认知,观念的改变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规则的改革却迫在眉睫,毕竟事关公平。在目前的形势下,如果在规则上继续沿用老办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本质上看,招聘环节中类似不合理的设置就是职场歧视,“有海外经历”通常只是用来作为评估人才的标准,但这种优势到底有多大,洋博士获得截然不同的赛道是否合理,恐怕就要打一个问号了。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当前的人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评估应该有一个严格的系统,单纯凭借一种身份一种经历就被特殊对待,俨然有失公允。土博士的崛起之所以将成为一种趋势,还有国家政策加持的原因。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当前洋博士和土博士整体的水准差异依然存在,要打破博士人才群体的海外经历偏爱,归根结底只能寄希望于本土研究生教育,如果人才培养机制更加优化,国际化水准越来越高,土博士自身实力有保障,那么,高校人才引进规则对洋博士和土博士一碗水端平也就水到渠成。(摘自《南方都市报》)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非常贼

高校取消海外经历要求,“土博”的春天终于来了吗?

学术圈里从来不缺大牛。媒体的聚光灯下,少年天才层出不穷,大多数人都已被打击到麻木,感慨完同龄人甚至是后辈们的年轻有为后,还是得埋头苦肝科研。但26岁就拿下湖南大学副教授一职的李晟曼,还是在学术圈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不是她的年龄,而是她“没有海外经历”,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土博士。学术圈里洋博士>土博士的鄙视链,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有时,“土博”连进高校的入场资格都没有,更不要提在职称评选中被提拔为副教授了。▎想进高校:“土博”成了原罪土博和海归的差距有多大?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海归硕士算高层次引进人才,可直接落户。杭州西湖区的“325"计划,则直接把海归硕士和国内博士归类为同一档,扎了不少本土博士的心。图丨国内博士和海外硕士待遇持平。为了抢人才,各地政府和高校纷纷出台人才引进计划,但在落户政策、学术研究、安居费和子女入学等方面,土博和海归博士明显两个待遇,方方面面都对海归人才利好。同样是高层次人才,经历了更严格的门槛筛选的“土博”,收获的却是打折的待遇。某高校研究员的招聘文件中,海外引进人员和国内引进人员的安家费、科研经费相差10万元以上。各大高校和科研所也明显更青睐海归博士,招聘文件上往往有这么一条规定“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虽然只是“优先”,不是“必须”,但很多时候,土博在投递出简历后,往往拿不到进一步笔试、面试的资格。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天之骄子的博士,仅因为一项“海外经历”,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之间就被划隔出一道天堑。为了进高校,不少博士选择去国外“镀金”。以国内顶尖大学为例,2018年,北大、清华新引进的教师中,本土博士占比51.9%,海归博士占48.1%。其中,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到8成。当本土博士好不容易在一众求职者中崭露头角,叩响了高校的大门,没有海外经历的阴影还延续到本土博士的工作中,成为土博晋升路上难言的痛。高校里评职称升教授与出国经历挂钩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海归引进人才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而土博却只能骑着“二八大杠”缓慢升迁,差距自然越来越大。本土博士需要出国访学甚至发数篇SCI才能与海归博士在同一起跑线上,未免有失公允。▎海归受捧的背后,是中国教育70年的兴衰时至今日,“海归”这个头衔的含金量已远不如前,出国留学也不再是奇事,但大众还是对海归群体抱有别样“偏爱”。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大批优秀留学生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地回来建设祖国,为新中国初期的教育科技、国防工业奠基。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第二波留学生归国浪潮,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海归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正是这些优秀海归学子的卓越贡献,使得国内对海归群体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尤其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学科评估、学科点申报、科研项目都对海归比例有一定的要求,高校招聘时自然更青睐海归群体。且海归博士往往有更好的英文基础、更国际化的视野和更开阔的学术思路。海归群体在海外拥有一定人际关系,可以为学校对接资源,促进国际交流,接触的科研前沿知识,也能促进学校对应学科的建设,自然备受热捧。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博士并不一定就逊色于海归博士,人才一刀切的后果,很有可能就因此错失人才。▎偏见正在消除:本土博士用实力为自己加冕当年,那些留洋博士归国建设,就是希望后人不必求学问于千里之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学术界和科研事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诚然海归博士视野或许会更宽广,国外的先进实验设备和顶尖大牛导师也使得海归博士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方面得到了更好的训练,但本土博士也有超过海归博士的成就,海归博士如果把握不好也会被时代淘汰。在海外留学经历受追捧的今天,一大批优秀本土博士用丰硕的学术成果打破了高校对土博的偏见,社会对本土博士科研水平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李明洲,32岁时发表了一篇业内顶级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轰动。凭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没有任何海外经历的李明洲从副教授破格晋升为二级教授,担任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38岁时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的卢柯,拒绝赴日深造,选择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共发表11篇science和1篇nature。此外还有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刷屏的90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姗、南方医科大学教授李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万龙等,没有海外经历,国内博士毕业就直接被高校聘为教授、博导。时光流转70年,我国学术界和科研事业的发展水平和成果有目共睹,如果还坚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土博士就是不如洋博士”,海外经历一刀切,很有可能就因此伤了本土博士的心,导致人才外流。对很多本土博士而言,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寒窗苦读十几年,同样是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以毕业,本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仅因为没有海外经历就被贴上“本土”的标签,被高校拒之门外,实在让人难以接受。2020年9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发布了《关于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通知》,率先宣布取消职称评审中有关出国经历要求的评审条件。图丨华南农业大学取消职称评审条件中有关出国经历的要求。在学术道路上,真本事才是试金石,能力和学术水平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从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改为有海外经历优先,从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变成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术界对人才的评价将回归“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心。数据来自青塔,特此鸣谢,如有侵权 联系我们删除

鸟兽不恶

疫情期间,5位老师出国被通报批评,说说老师的“难言之隐”

前几天河北邢台五位老师被通报批评,原因是这五位老师未经审批私自出国,被通报批评的还有他们的单位邢台学院,理由是监管不力,失职渎职,政令不通,政令不畅。在这种特殊时期,国外疫情日益严重,中国相对比较安全。是什么原因让老师们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出国呢?当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可能是他们的孩子在国外,不放心自己的孩子,除了这个原因,我真的想不出还有其它的理由。经过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出国的原因让人大跌眼镜,不过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他们都有自己说不出来的“难言之隐”。【学校情况说明】4月2日,邢台学院也对五名教师的出国原因和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原来这五名老师是学校派往韩国全州大学进修博士学历的老师。全州大学3月份开学,学校要求他们必须按时到校,有的教师面临签证到期和博士论文答辩问题,否则可能会影响毕业时间,权衡利弊,向有关单位做了报备,并且知道没有出境限制,踏上了求学的道路。对于上级部门的通报批评,邢台学院对学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检讨与反思。4月3日,”邢台发布“删除了相关通报。教师追求学历的“难言之隐”。要求教师终身学习一点都不过分,但是过分追求学历就有点本末倒置,有的名牌大学的门槛就是要有博士留洋经历,也就是“洋博士”。学校的这种”崇洋媚外“逼着一些想到大学任教的人到国外读博士学位,当然有的在读博的过程中,发现国外更适合自己发展,就留在了外国。还有的学校引进了国内大学的毕业生,在职期间,派他们到国外的大学读取博士学位,通报中的五位老师就是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博士学历,把老人和孩子放在家里,也是无奈之举。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好大学,有网友戏称有的国外的大学就是“野鸡大学”。教学和教研能力比学历重要。刚刚毕业时,我们学校几乎都是中师毕业,过了几年大专学历是进学校当老师的敲门砖。中师毕业的老师要求进修专科和本科学历,老师们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学校要求的学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部分老师学习到了知识,也有一部分老师就是混文凭,对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少帮助。个别老师在评职称时,因为学历低综合分低,错过了当年评上职称的机会。对于已经毕业的老师来说,取得高学历固然重要,提高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更加重要。老师可以多读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书籍,多研究教材、教法,提升业务水平,比单纯地追求高学历要重要得多。”进口的“不一定比”本土的“好。我身边有几个熟识的人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花了上百万的人民币,毕业回到国内,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父母只能托人帮忙找工作,迷信留学,迷信外国大学的文凭,最后不一定对得高昂的学费。唯文凭论,崇尚留洋经历都不是明智之举,唯有真才实学才是搞好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