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复试时间什么时候确定?可否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受疫情影响,目前学校各项线下教学工作尚未展开。我校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指示,待疫情有所缓解后,尽快制定复试工作方案,具体信息请注意查看教育部下达的通知或延边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或微信。(在我校未发布复试时间及方案前,请各位考生正常准备复试,往年复试时间是3月末)02、何时公布复试分数线?今年各专业是否还有调剂名额?是否接受校外调剂?目前国家线尚未公布(往年是3月15日左右),学校还不能确定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调剂缺额等信息。考生可到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参考去年的调剂信息。我校不进行预调剂,一切调剂申请将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03、如何查询专业排名?我校不提供查询专业排名服务,参考往年复试工作惯例,将结合“国家线”确定第一志愿考生能否进入复试,在复试通知发布时将公布参加复试考生的基本信息。04、受疫情的影响,复试,调剂,录取工作的时间、形式等工作安排是否会受到影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复试,调剂,录取工作的时间、形式等工作安排可能会有所调整,学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请注意查看学校发布的通知。05、复试前是否需要联系导师?不需要,入学后会统一安排导师互选。06、如何查询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可查询延边大学研究生院官网2019年9月18日公布的专业目录,具体招生及调剂名额以研招网公布为准。07、什么是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享少数民族政策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分为两类:一、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少生)二、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简称:双少生)(一)“应少生”应满足下列条件并提供以下材料: 满足条件: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2.待“国家线”公布后,学校将根据各专业的拟招计划及过线情况,公布符合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信息。享受政策考生需提供材料:1.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2.本人与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单位(单位性质不限)签定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3.以上1、2材料考生在复试名单公布后提供,请注意查看延边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或微信。(提供材料形式待定)(二)“双少生”应满足下列条件并提供以下材料:满足条件:1.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2.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3.待“国家线”公布后,学校将根据各专业的拟招计划及过线情况公布符合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信息。享受政策考生需提供材料:1.本人身份证复印件;2.本人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证明,户口证明必须是国家统一电脑打印格式,且加盖的公章是当地派出所户口专用章;3.本人与户口所在地的单位(单位性质不限)签定的委托培养合同书(一式三份),要求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4.以上1、2、3材料考生在复试名单公布后提供,请注意查看延边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或微信。(提供材料形式待定)来源: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研究生院
延边大学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学校现设有21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延边大学学长学姐重点推荐优势专业二、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来看,延边大学共有9个学科上榜,其中有2个B类学科,7个C类学科,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整体表现较好。三、从大学录取分数来看,一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是一个学校报考热度最直观的表现。小编整理了延边大学2019年2018年2017年各省录取分数线。希望对2020年高考的孩子能够有所帮助。每位考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报考选择。1.延边大学2019年录取分数线2.延边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3.延边大学2017年录取分数线每天分享高考志愿填报干货知识,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帮助更多的孩子轻松填志愿。
延边大学,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由吉林省和教育部共建、吉林省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始建于 1949 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9 届毕业生中超六成毕业生实现就业,总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2.46%。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64.37%,硕士55.27%,博士55.00%。毕业生中超四成毕业生选择在吉林省内就业,服务本地经济发展;就业行业分布以“制造业”为主;就业职业呈多元化分布;就业单位以“其他企业”为主。本专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5043.74 元,专业相关度为 71.47%,工作满意度为 90.87%,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82.78%。硕士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5619.84 元,专业相关度为 87.27%,工作满意度为 93.41%,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86.94%。博士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7116.60 元,专业相关度为 100.00%,工作满意度为 100.00%,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100.00%。详情如下:一、2019届就业2019 届毕业生共 5903 人,其中男女比例1:1.87,吉林生源65.63%,朝鲜族30.95%。本专科毕业生 4667 人,硕士毕业生 1196 人,博士毕业生 40 人。普通师范生 856 人,非师范生 5047 人。1、初次就业率为 62.46%。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4.37%,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55.27%,博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55.00%。2、未就业的毕业生共 2216 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 1663 人,硕士毕业生 535人,博士毕业生 18 人。本专科毕业生目前主要 在“准备升学考试”(48.33%)、“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23.33%)和“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9.33%);硕士毕业生主要在“准备参加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48.89%)和“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13.33%);博士毕业生全部为“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二、深造情况1、国内升学本专科毕业生中,共有 933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 19.99%;硕士毕业生中,共有 55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 4.60%。其余主要流向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2、境外留学共有 195 人选择出国(境)深造(3.30%);其中本专科毕业生 179 人,硕士毕业生 16 人。出国(出境)国家(地区)以韩国为主,其次为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3、本专科深造情况保研率8.7%。三、工作情况1、就业地点毕业生主要流向了东北地区(49.38%)、华东地区(19.22%)、华北地区(13.27%)。具体流向了吉林省、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占 比分别为 44.08%、9.76%、7.28%和 5.84%。2、就业单位本专科毕业生以“其他企业”为主,占比为 36.02%,“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 17.74%;硕士毕业生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占比为 21.71%,“其他企业”次之,占比为 17.07%。博士毕业生单位布局较为集中,主要签约“高等教育单位”及“医疗卫生单位”,占比分别为 54.55%和 36.36%。4、重点单位有 40 名毕业生通过“吉林省特岗教师”审核。共有 27 名学生审批录用吉林省选调生。重点流向单位主要为“医院”和“银行”。5、薪酬本专科毕业生月均收入 5043.74 元;其中39.28%的本专科毕业生月均收入在 4001-6000 元区间内,29.58%的本专科毕业生月均收入在 2001-4000 元之间。
放榜啦!放榜啦!作为全球四大高校排名系统之一拥有16年历史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最新发布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其中中国最好大学吉林省上榜16所最好医科大学吉林省上榜2所延边大学也跻身其中,快来看看它的排名情况2019年最好大学排名依据排名对象:“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排名范围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017年5月31日公布)中,1243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大学。其中,公办大学826所、民办大学153所、独立学院264所。指标体系:全国前十名2019最好医科大学依据排名对象:2019年,“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首次发布。排名范围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017年5月31日公布)中,107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医药类大学。指标体系:
2019年,教育行业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冷热交替。这一年,教育行业整顿工作持续推进,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落地,线下线上全面开花。整治之下,前几年疯狂的资本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不合规机构要么整改,要么离开,整个行业开始回归教育本质,逐渐向合规迈进。作为一个逆经济周期的行业,教育更多的是与政策有着强关联。政策一端链接着不同的教育群体——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另一端链接着教育产业。政策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学段而言,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均有重磅的改革意见出台,既关乎教育质量也关乎评价方式;从教育类别看,公办、民办,线上、线下,学历、非学历,普教、职教,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等均有涉及,引发行业关注;从教育主体看,学生、教师、管理者均有提及,吸引着国人的目光……“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新京报选取了2019年教育行业热度最高的10个关键词,与2019年作别,也为新的一年埋下期冀。1、教育APP治理进校APP治理的热度从2018年蔓延到整个2019年。教育信息化的加速,让APP成为了不少学校的教学辅助工具。与之同时,APP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也开始涌现。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已成为监管重点。教育部发文要求学校布置作业不得依赖电子产品,并出台首个国家层面规范教育App的文件,要求教育类手机软件将实行备案制度。为进校App设立准入门槛,是教育部门规范APP的第一步。设置准入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教育新业态发展留空间是APP治理的出发点。业内人士表示,监管的加强为APP进校划红线,也进一步净化教育APP的生态环境,利于行业蓬勃发展。目前,首批教育App备案名单出炉,共152个教育APP通过审核,覆盖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网校直播等多种类型。“白名单”只是为合法身份盖个戳,若想从梦想照进现实,还需要严格地落实并执行:建立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退出机制、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2、高校“清退潮”2019年,国内高校迎来“清退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延边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对研究生进行了清退;中国人民大学、河北邯郸学院等也相继启动本科生清退工作。清退也在留学生群体中发生。前段时间,武汉大学清退181名不合格留学生登上热搜,清退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留学生不按时注册、不按规定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学习成绩跟不上等。清退之举并非无章可循,从各大高校的学业管理规定,以及来自教育部的各种政策条文均可追溯。2019年初教育部印发文件,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并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10月,教育部再次亮明态度: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同时,严肃处理各类毕业设计(论文)学术中的不端行为,严格毕业要求,严把学位授予关,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监管制度。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现象应该扭转。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对于不合格大学生进行清退,是大学施行“严进严出”的举措之一。多所高校的“清退”案例,不仅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对大学如何培养学生,也敲响了警钟。专家认为,高校“清退潮”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组合拳内容之一,未来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将更严格,想要顺利步入社会,先过大学“第一关”。3、职教高光时刻2019年2月,一纸“职教20条”下发,将职业教育推至聚光灯下。3月,“高职扩招”更是以高姿态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接下来,1+X证书制度改革、高职扩招百万、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启动双高计划评选、职教奖学金名额增加、多所高职升级为职业大学……利好政策蜂拥而至。截至岁末,《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为2020年的职教开启一个未完待续的序章。长期以来,受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歧视等多重因素影响,职业化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政策加持下,社会对职教的信任和信心正在复苏。但仍有一些损害信任的事件发生。例如校企合作升温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幺蛾子”,包括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违规收取所谓“培训”费等等。阴影之下容易滋生问题的产业链,仍在呼唤监管的清理和有效约束。另外,喊了多年的“校企融合”,仍旧在摸索完美融合的路径。仅有政策的“加持”远远不够,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将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4、校外机构治理2019年已进入“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时期,经过2018年“史上最严减负令”的“惊涛骇浪”,“黑白名单”常态监管机制已建立,用教育部长陈宝生的话说,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打的是“持久战”和“攻坚战”。2019年10月末,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刷屏,掀起一场全国各地家长的集体焦虑。事实上,在“高考”指挥棒之下,从2018年开始,任何一个地方性减负文件的出台,似乎都能频频挑动家长的神经。这个“结”的成因错综复杂。教育部给出的“药方”之一是,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强化素质教育导向,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减负。然而,庞大的机制调转航向仍需要更多时间。这场治理也在搅动线上线下k12学科培训市场。2019年,线上培训机构终于熬过了“山雨欲来”,等来了治理政策出台。政策要求,明确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从整体来看,政策对在线教育机构“比想象中宽松”。显然,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成本将大幅增加、收费周期要求对机构现金流造成一定影响,也对在线语培等部分细分赛道造成冲击。尤其是对实力不足、资源不足的中小型教育机构更是致命的打击。5、学前教育普惠2019年,幼教事业在“普惠”路上继续狂奔。继2018年11月幼教新规颁发以来,2019年1月,对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启动,也成为幼教领域贯穿2019年一整年的主题。2019年11月14日,教育部公布,全国4万余城镇小区配套园中,存在问题的有1.84万所,其中移交不到位的有1.15万所。截至2019年10月11日,已完成整改任务的有6300余所,占总数的35%。移交工作有难啃的“硬骨头”。各地的补贴遵循“一园一议”原则,但不少在移交范畴的高端园正艰难求生。另外,高端园被改造为普惠园后,各项开支缩减,服务质量难以维持此前水准,也引发了与家长之间的纠纷。2018年幼教新规颁发,受此影响,2019年12月,遭遇政策众创的A股幼教上市公司威创股份宣布转让旗下可儿教育70%股权;2018年8月份提交招股书的尚德启智教育上市路漫漫,2019年2月剔除幼儿园资产后再次递表,然而在8再次失效,随后未再递交;红黄蓝教育继续亏损……而普惠是幼儿园的大势所趋,行业大洗牌势在必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求生、破局、转型,将成为难以绕过的话题。6、规范义务教育招生2019年年末,一则报道再次让“掐尖”招生引发舆论关注。这篇名为《“变味”的冬令营》,描述了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火爆的冬令营报名现场,每名学生冬令营收费6000元,报名号被家长一抢而空,并指出该校名为举办与升学无关的体验营,实则以冬令营形式“掐尖”招生。多年来,不少地方民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提前组织名目多样的考试选拔违规招生,已不是新鲜事。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管理,国家有关部委每年都要三令五申。2019年,教育部曾先后下发文件,要求“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的现象。并提出,各地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超过招生计划的要摇号录取,并在明年招生入学工作中全面落实到位。公办民办纳入统一管理为违规招生画出一道红线。但要治理“掐尖”问题,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出重拳问责学校,只是第一步。如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改革评价制度、不唯分数论,不以升学率考核学校,教育的真正公平,任重而道远。7、素质教育提速在“应试教育”种种弊端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2019年,素质教育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义务教育阶段改革意见中提到,注重加强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将作为学校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重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小学校应如何平衡素质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实际上,应试教育中本身也包含了素质能力,如学生学习能力、反应能力、抗压能力等,而素质教育的很多技能技巧也能够辅助学科知识学习。只是往往人们在实际中容易急功近利、非此即彼,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不难看出,此前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行动仅限于学科类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不在治理范围内。同时,在资本投资更加慎重理性的2019年,素质教育赛道仍然在一级市场保持了良好的活跃度。少儿编程、体育教育、创客教育、艺术教育……据多鲸资本发布的《2019上半年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素质教育投融资数量最多,达到50起。政策支持、技术落地、资本青睐,都给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种种迹象都释放了一个信号:素质教育即将驶入快车道。8、规范校外机构预付费“跑路”是2019年教育机构不可回避的关键词。这一年,大到韦博教育,小到沐奇亲子游泳,教育培训机构跑路的消息此起彼伏。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陷入危机或者“跑路”的机构已达十数家,涉及K12、留学、早幼教等多个赛道。“跑路”背后暗藏的退费难风。预付费一直是教育培训机构普遍采取的收费模式,当企业说走就走,最受影响的当属无辜的学生家长。如何为预付费立规,教育部早已释放信号——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并对线上培训机构做出了收费时长限制。也有部分省市出台细则。2019年12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付式消费管理细则》征求意见,对培训机构预付费的收费规则、服务合同、退费时限等作出规定。这其中,也不乏“钻政策空子”之举,如,给家长一个比较大折扣力度,要求预付费一年,但签四份合同;或者“买三赠N”打擦边球。说到底,教育行业是个慢行业,不能靠快钱“砸”出来。与其将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消费者,不如从自身做起,提升竞争力。9、中高考考纲取消2019年11月末,“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消息上了热搜。不少学生和老师感到有些“懵”:这样岂不是整本书都成了重点?事实上,今年6月,国务院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意见中也提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本来就是教材编写、教学与考试评价的依据。政策本身要改变评价体系,让评价变得多元,让评价的权力由集中变得分散,避免以一个简单的大纲来决定教学和学习内容。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所说:“考试大纲的存在刺激了应试教育现象,导致学校‘考什么教什么’,取消考试大纲则可以实现‘教什么考什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执行结果与地方政府对政策的理解、统筹及考试命题能力有关,执行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也令不少人担忧。若执行存在偏差,可能会造成考试内容变得扑朔迷离,如果学校老师判别能力强会好一些,反之,可能会导致学生面临的挑战加大。所以,取消考纲意味着对于老师的要求更高,除了知识储备,也要求老师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首先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也许,政策的执行和个体的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10、教育惩戒权落地关于“教育惩戒”,一直是教育、法律界的热词。老师是否有惩戒权?应如何行使?惩戒边界在哪?都值得探讨。在一些人眼里,惩戒往往跟体罚、变相体罚有着前千丝万缕的联系。外界的闻声色变以及对惩戒权的消极态度,一度造成老师“想管不敢管”的局面。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将教师惩戒方式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强制惩戒四个等级,并规定了禁止的惩戒方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惩戒权“交给”学校,规定学校应当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教师实施学生管理和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文件的出台,是教育管理制度上的一个突破。然而,如何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地方、学校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实施细则。使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有条规可依、有可操作性。不仅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也避免教师滥用权力。毕竟,惩戒目的不是让学生向老师低头。新京报记者 冯琪 方怡君 校对 何燕
现在看吉林省属的211工程大学真的好弱,基本在各省被定义为最好考的211高校之一啦!可能你会有疑问,为啥当年偏偏给延边大学了呢?实际上像目前实力较好的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当时都是部属大学。延边大学又地处民族地区,处于多方面考虑,省里最终把211名额给了延边大学,那经过20来年的发展,延边大学目前学科实力如何呢?毕业生就业质量咋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延边大学始建于1949年,1958年学校成立师范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同年8月,举行“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分立大会。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来延边大学视察并亲笔题词;“办好延边大学,培养四化建设人才”。1996年,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等5所高校合并组建新延边大学,1999年,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延边大学进入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入选,没有A级评价,其中最高级别的评价是外国语言文学B+,其次是药学的B-,世界史C+,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C,音乐与舞蹈学,护理学,中国语言文学C-。这所学校的最好专业是朝鲜语专业,这个学科也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这所学校的其他学科水平很一般。延边大学 2019 届毕业生中共 5903 人,超六成毕业生实现就业,总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2.46%。本专科毕业生4667 人,初次就业率为 64.37%,硕士毕业生 1196 人,初次就业率为 55.27%,博士毕业生40人,初次就业率为 55.00%。该校女生人数较多,女生和男生的性别比为 1:0.54。由于延边大学地处少数民族地区,2019 届毕业生中,汉族毕业生 3621 人,朝鲜族毕业生 1827 人,其他民族毕业生 455 人,所占比例分别为 61.34%、30.95%、 7.71%。2019 届毕业生来自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吉林省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 65.63%;省外生源主要来自黑龙江省(5.81%)、山东省(4.18%)、辽宁省(3.08%)等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国内升学:2019 届本专科毕业生中,共有 933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 19.99%;硕士毕业生中,共有 55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 4.60%。 出国/境深造:2019 届毕业生中,共有 195 人选择出国(境)深造(3.30%);其中本专科毕业生 179 人,硕士毕业生 16 人。出国(出境)国家(地区)以韩国为主,其次为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就业单位性质:2019 届本专科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单位流向较为多元,本专科毕业生以“其他企业”为主,占比为 36.02%,“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 17.74%;硕士毕业生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占比为 21.71%,“其他企业”次之,占比为 17.07%。博士毕业生单位布局较为集中,主要签约“高等教育单位”及“医疗卫生单位”,占比分别为 54.55%和 36.36%。 就业行业:2019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制造业”(24.42%)、“教育”行业(17.06%)及“卫生和社会工作”(13.18%)。就业地域:2019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吉林省、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占比分别为 44.08%、9.76%、7.28%和 5.84%。从经济区域的角度来看,毕业生主要流向了东北地区(49.38%)、华东地区(19.22%)、华北地区(13.27%)。省内就业人群中近六成在延边州就业。学校 2019 届毕业生重点流向单位主要为“医院”和“银行”学校 2019 届本专科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5043.74 元,硕士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5619.84 元。博士毕业生税前月均收入为 7116.60 元2019 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共 2216 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 1663 人,硕士毕业生 535人,博士毕业生 18 人。对未就业毕业生进一步调研显示:本专科毕业生目前主要在“准备升学考试”(48.33%)、“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23.33%)和“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9.33%);硕士毕业生主要在“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48.89%)和“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13.33%);博士毕业生全部为“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100.00%)。 延边大学地处与朝鲜接壤的延边州,如果你想学习朝鲜语/韩语,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学校地处的区域就是以朝鲜语为主的区域,当然,汉语交流也是没问题的。唯一的不便就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从全国绝大部分地方来,都需要在长春转车或转机。还有就是学校的学科实力比较平庸,在211工程里面属于靠后的水平,唯一能带给你的就是211或一流学科高校的title。该校就业率较低,但这是初次就业率(2019年8月1日),如果截至到年底,估计就业率咋也得80%以上。对于延边大学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你还愿意选择报考延边大学吗?欢迎您在下方互动区留言。
延边大学招生资料延边大学坐落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学校有2个校区,延吉校区地址为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珲春校区地址为吉林省珲春市站前大街5588号。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1958年8月,延边大学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59年3月,延边工学院重新并入延边大学。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2005年,被确定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发展的综合性大学。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现设有21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朝鲜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汉语言、化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药学。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704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391人,本科生19,232人,专科生2,081人),来自25个国家的留学生295人。2020年,延边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28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104人,实际投档数量104人(包括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计划招生数量13人)。投档分数线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临床医学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02分,对应最低位次为25190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80分,对应最低位次为43684名。另,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561分,对应最低位次为66259名。选考科目要求在延边大学计划招生的28个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是法学、英语、朝鲜语、俄语、日语、中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护理学、旅游管理、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共计12个专业(类);限选物理的专业(类)是电子信息类、机械类、土木工程、物理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共5个专业(类);限选物理的专业(类)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和化学2门科目均需选考的专业(类)是临床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药学类等4个专业(类),都属于医药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化学的专业是化学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的专业是中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3个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化学或地理的专业是地理科学类专业。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2020年延边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28个专业(类)中,按照大类招生的是中国语言文学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地理科学类、药学类;其他22个专业均为按照专业招生。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汉语言文学3个专业;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4个专业;机械类: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3个专业;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专业;地理科学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2个专业;药学类:包括药学、药物制剂2个专业。朝鲜语专业只招收用汉语答卷的非朝鲜族考生;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专业方向,其中汉语言专业只招收朝鲜族考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只招收汉语答卷的考生;物理学专业、英语专业包括师范类、非师范类2个专业方向;化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俄语专业,在珲春校区办学。其他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延边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只招英语考生的专业:英语、日语(零起点);只招日语考生的专业:日语、英语(零起点);招英语或日语考生的专业:俄语。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宜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朝鲜语、应用韩语(专科)专业招汉语答卷非朝鲜族考生,汉语言专业招朝鲜族考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日语、英语(零起点)专业招朝鲜语答卷考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汉语答卷考生。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民族和答卷语种要求均在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标注,其他省份无民族要求。非平行投档省区调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原则上在平行投档省区根据生源情况按100%-105%调档;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延边大学的考生。按专业大类招生及兼招师范类的专业,学生入学后施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级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二年级分流到各专业。学费及住宿费: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关于转专业《延边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暂行办法》摘要各专业(类)允许申请转出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专业(类)现有人数的20%;允许转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专业(类)现有人数的10%。转出或转入人数超出比例时,依据考试转专业总成绩排序。转专业分考核转专业和考试转专业两种方式。考核转专业: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在原专业学习的在校学生,原则上只限一、二年级学生,经所在学院审核,教务处审批后,直接参加由接收学院组织的考核;考试转专业:符合条件的在校本科生自愿报名,经所在学院审核、教务处审批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学校根据调转考试成绩和归一化的高考成绩(各占50%)确定参加面试名单,由接收学院组织面试,择优录取。考核转专业工作原则上在每学期末集中进行,学生提出申请,经学院审核,教务处审批后,参加接受学院组织的考核;考试转专业工作在每年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转专业考试,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教务处按专业拟接收名额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学生名单。学校将在当年《考试转专业实施方案》发布考试大纲。转入专业接收理工类高考考生的,考试科目外语、语文、数学;转入专业接收文史类高考考生的,考试科目外语、语文、计算机;转入专业兼收理工、文史类高考考生的,任选其一。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延边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延边大学2019届毕业生共5903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4667人,硕士毕业生1196人,博士毕业生40人;男生2058人,女生3845人;汉族毕业生3621人,朝鲜族毕业生1827人,其他民族毕业生455人;普通师范生856人,非师范生5047人。2019届毕业生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吉林省生源占比65.63%;省外生源主要来自黑龙江省(5.81%)、山东省(4.18%)、辽宁省(3.08%)等。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2.46%。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4.37%,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55.27%,博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55.00%。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中,共有933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19.99%;硕士毕业生中,共有55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4.60%;195人选择出国(境)深造(3.30%);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79人,硕士毕业生16人。2019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共2216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663人,硕士毕业生535人,博士毕业生18人)。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分布在17个学院,其中护理学院(96.62%)、理学院(94.96%)和师范分院(78.95%)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前三。2019届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吉林省、广东省、北京市 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 ,占比分别为44.08%、9.76%、7.28%和5.84%。2019届毕业生就业形式数据
厦门大学2019年图书馆报告惊现“泡馆”学霸!2020年1月16日,厦门大学公布了2019年该校的图书馆报告。报告显示,有一位博士生学霸在校期间在图书馆总待时长达到3386个小时。而厦大图书馆2018年总待时长最久的学生也才2599个小时,这个博士生整整超出787个小时。数据一出,网友们纷纷惊呆:这是真学霸!当然不止是厦门大学出“泡馆”学霸,南京河海大学也有这位一位“馆霸”。2018年在图书馆时长达1493.5小时,位列全校第一。从大一开始只要没课,他就待在图书馆学习,最后也顺利成功被东南大学研究生录取。果然这就是我跟学霸的差距。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霸都是天赋异禀,有着过人的天分,在他们的光环背后,大多都是保持着苦行僧般的自律。他们并没有什么成功优秀的秘诀,我们所谓的跟学霸的差距,也不过是他们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凭借着勤奋、坚韧和自律,屏蔽各种各样的诱惑,做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牺牲拼出来的。能保持全年“泡馆”长达1000、2000、3000小时以上,本身就是一件违反人性、难以坚持的事,因为一整年下来也不过才8760小时而已。但他们却能持之以恒,一天,一月,乃至一年。其实对他们而言,“泡馆”也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当然,有的人选择高度自律,努力拼搏,有的人就会选择自我放纵,得过且过。2020年1月19日,人民网官方微博公布近30所高校超过130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开展清退行动高校不乏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而清退的原因大多都是长期没有上课、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等。人民网官方微博而此之前,高校对不合格学生实施过清退处理的案例就已经发生多起,并不新鲜。2019年期间,一样是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30所国内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人的硕博研究生退学名单。2109年11月,延边大学公布对在校学生两人进行《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19年3月,广州大学宣布对72名研究生做退学处理。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清退300余名学生。广州大学延边大学这些被清退的硕博生、研究生,明明已经达到多数人无法达到的学历程度,却用了一般人将近两倍的时间,还无法顺利毕业,排除身体状况等不可抗力因素,无非是觉得学业太累太苦太无趣。身处优质位置,却还是选择自我放纵,偷懒度日,最后也只能在其低级的欲望越陷越深,殊不知未来的恶果也已然注定。有网友这么评价: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每一天只有24小时。因为不同的分配,才造就了不同的人。学霸的自律勤奋,成就他的高级人生。而当选择了浑噩度日,放纵自我,那么未来必将自食恶果。请不要选择在优质的位置上偷懒,永远都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奋斗呢?请记住,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无论你是大步流星,还是步步为营,你今天的日积月累,终会变成别人的望尘莫及。版权说明: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否则即为侵权,我方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授权。
一、汉语国际教育1. 西南财经大学,双一流、2112018年才开始汉语国际教育的招生,也就是去年,2019年考研当时报考人数26人,录取10人。平均不到3个人就录了1个人,令人感动(主要是报的人少,基本过国家线就能上)第二年虽然报考人数会有所上升,但是相对来说竞争压力还是小了很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双一流、211的名号,值得考虑!2.大连理工大学,双一流、985、211也是去年2019年第一届研究生招生报考13人,录取10人。复试线340分,摆明的就是过线就给你上!我酸了!别的985都要考370还要竞争,地点在辽宁大连,满意的话就赶紧上车吧!3.还有中央财经大学、延边大学、长安大学这三所211也都是2019年考研第一届招生,一般前三年报的人不多,复试难度都不算太高,完全可以列入考虑名单,像延边第一届考生,一半都是接受的调剂,可见一志愿报考压力有多小二、会计硕士1.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211今年第一届招生,敢吃螃蟹的同学欢迎挑战!考到就是赚到~!不过毕竟是北京的211,虽然是第一年招生,但地域优势还是摆在那里的。有想法的同学也不要掉以轻心。2.新疆大学,双一流,211新大的会计专硕也是今年第一届招生,而且招的人数还不少,全日制60人!和上面的北邮相比,地理位置加上招生人数,新大这所211的会计专硕可是好考太多了!目测,今年也会是调剂热门。考会计的同学也可以多多留意!三、新闻与传播1.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211今年北邮新招专业蛮多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下。顺便一提,北邮的法律专硕也是今年新招的,招15人。2.河海大学,211新传专硕也是今年第一年招生。统招10人,推免10人,非全10人可能因为名字的关系,知道它是211的相对较少,所以报考人数也会少些。学校在南京,位置也不错,性价比可以,值得考虑。3.西南交通大学,双一流,211今年新传第一年招生,总共12人,推免5人,统考7个名额。招生人数不多,大家酌情考虑4.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考研第一届招生,复试分是355,可以接收调剂。今年是第二年招生,收20人,考新传的同学可以留意下5.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考研第一届招生,报考17人,录取25人,推免0人,一志愿1人,调剂24人。非常友好,无论是一志愿还是调剂,都值得你考虑。四、工商管理1.北京外国语大学,211 北外的工商管理硕士,今年第一届招生,招30人。同学们可以考虑下~2.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第一届招生的,今年河北师范工商管理非全招56人。五、工程管理硕士1.东北大学,985、211东北大学的工程管理硕士是非全日制,去年才开始招生。今年也就第二届,想考个985的硕士,可以多关注。缺点就是第一届的报录数据官方也没有给出,有意向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下上岸的学长学姐了解情况。2.南京财经大学今年第一届招生,非全日制。上岸率应该还比较可观,也可以作为调剂备选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去年第一届招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招的不多,8个,想考工程管理全日制的可以看看。六、公共管理硕士1.重庆科技学院今年新开设招生。学校本身特色是石油工程,所以码住做调剂备选吧,上岸率还是可以的。学费13000,住宿费1000,全日制2年。2.华北理工大学今年新开设的公共管理专硕招生。全日制5人,非全8人。招的人不多,也可以观望一下到时候是否有调剂名额。3.江苏海洋大学今年第一届招生。全日制招15人,非全日制招20人,预计调剂名额还是挺可观的。以前叫淮海工学院,今年7月刚改的名,听上去牛逼多了。学校在连云港。刚兴趣的话可以标注下。4.长沙理工大学今年第一届招生。全日制招10人,非全日制招10人。学校还不错,小211工程。七、金融硕士1.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虽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要强烈推荐下。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现任校长秦荣生。以前的金融硕士是和清华五道口联合培养的,今年是第一年独立招生。全日制,统考招20人。2.北京工业大学,211。去年第一届招生,有调剂的名额。这个情况,在北京的211里,性价比还是可以的。今年统考招19个,推免6个。可以考虑一下报一志愿还是观望调剂情况,毕竟过了一年,可能没那么好调了。3.武汉工程大学今年第一年招生。全日制20人,非全10人。4.石家庄铁道大学去年开的第一届招生。有调剂名额,预计今年也有。地理位置在接受范围内的话,可以先标记上。5.长春工业大学也是去年开的招生,有调剂名额。6.福建师范大学去年新开招生。报考25人,录取24人。其中推免0人。一志愿3人,调剂21人。非全日制12人。7.河南师范大学去年新开招生。实考11人,录取12人全是接收的跨校调剂,感人!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院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了解一下,作为参考!
不合格硕博研究生被“清退”据中国之声报道,上个月,延边大学发布公告称,拟清退136名攻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近日,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为何这么多高校集中对不合格学生“动真格”?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是否成为新常态?入学15年都没毕业!“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是被退学主因。个人观点分享首先、我国高校不合格大学生“清退”寒潮突然来袭,让一众学混子们猝不及防。2019年让高校学子们记忆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清退”这两个字了!年初的一场学术地震,影响深远直到年底还未消退,研究生在今年迎来了论文大抽检、毕业大清退;本科生同样“严出”也是大势所趋,严厉程度步步加码,大批量清退成为了公开的事实。实际上,高校大学生早该有所警觉,人民日报的不断发声,就已经是吹响了“清退”的号角;早在2017年10月,人民日报就刊登了一篇针砭时弊雄文《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非常迅速地爆红网络,文中用了很大篇幅描述现今大学生的一些陋习:玩游戏、上课睡觉等等;最后,还怒批此类大学生,这样不失业天理难容!都给你这么明显的提醒与警示了,你居然还处于懵懂无知状态,你不被清退,清退谁啊?其次、我国普及高等教育,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无忧无虑顺利毕业,“宽进严出”将成为高校教育新常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达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现在的42.7%达到50%。“这是什么概念呢?达到50%,就是说高等教育基本普及了”。在2019年的高考录取中,我国高校实际录取率已经非常接近90%,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实现了“普及高等教育”!学生上大学变得很容易了,但是能不能顺利毕业,那就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了,如果再想像一样一样,大大学里混学历,那就真得自个儿好好掂量了;我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已是当前人们的普遍共识,取消"清考"制度、严把毕业出口关、劝退不合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等一系列的所谓“利好”消息,都标志着大学生“混学历”的好日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再者、我国高校不是法外之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特殊学生,外国留学生不合格,“清退”没商量。2019年11月29日,武汉大学发出《关于给予92名国际学生的退学处理的决定》称:为了严肃校纪,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武汉大学国际学生(本科)学籍管理办法(修订)》和《武汉大学国际学生(研究生)退学与取消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且未履行注册手续,未经请假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92名国际学生予以退学处理。曾在2014年站上《非诚勿扰》舞台的乌克兰留学生乔丽娅,2013年在湖北大学获得国际教育硕士后,继续攻读该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最终因为学业亮红灯,今年被湖北大学清退而未获得博士学位!许许多多的在华留学生同样在这场“清退”寒潮中,被冻得瑟瑟发抖!结束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华等高校公布上千名学生退学名单,您会为这些高材生感到惋惜吗”,惋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笔者在“哀其不幸”之余,更加“怒其不争”。放着大好年华,不去好好读书学习,不是上课睡大觉、玩手机、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和违反规定,这样的学生,就该受到这样的惩罚,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