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脱水研报:用少的字,最通俗的话get一行两会文件的利好属性有多大武林志

脱水研报:用少的字,最通俗的话get一行两会文件的利好属性有多大

一、核心问题获解决,流动性放缓是根本,解读一行两会文件(天风证券、东北证券等)①市场下跌的根本原因: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非标和股权质押不能持续反复操作,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只能变卖流动性好的资产:股票、基金、理财。(库存现金持续较低)由于无法解决资金的问题,银行、股市面临着资金净流出的情况,再低的估值和再好的盈利也很难使市场振作。(企业资金链断了,面临着经营问题,还管什么股票估值,就一个字卖)②三大文件落地意味着什么?(几大亮点)1)公募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注:曾经只能私募投资非标,加入公募再叠加销售门槛从5万降低至1万元,也就是降低门槛,让投资者都能参与进来);2)老产品允许适当投资新产品(注:之前每年是要清理三分之一“不合规”的产品,现在可以续投向股市,减少对股票抛压的担忧);3)放款MPA考核(释放流动性)。最好的解决了①中的问题。流动性强了,资金充裕了,不再卖股票了,股市自然就该涨了③“杠杆”还去不去?周末所有官方说明都在强调,“去杠杆”并未放松,大方向仍未改变。也就是说节奏放缓了,有利于短期的提振,但长期来看下半年在贸易战、美元加息、内部经济下行等问题上仍有一定压制因素。(短期放缓有利于市场,中长期别太过乐观)④券商观点:1)多家券商分析师表示细节上的放松其实没有那么大影响,更多是内容落地本身的意义(光大证券:部分条款有放松但尺度不大;联讯证券:理财新规利好程度弱于预期;天风证券:政策落地本身意义大于细节上的放松)2)对于银行理财市场是实质性的利好(华泰证券:降低市场对理财细则冲击市场的担忧,对银行形成实质性利好;中金证券:有助于减轻转型难度;兴业证券:有利于银行理财健康发展,消除过去2个月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市场担忧)3)对股市债市利好是流动性改善(平安证券:细则出台提振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天风证券:缓解产品清盘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华泰证券:非标投资难度降低,鼓励资金投资股市债市)⑤投资方向:天风证券认为主板看超跌饭反弹(尤其是大金融龙头的估值修复为主);创业板看成长龙头(半导体、计算机、军工、医药)。兴业证券认为将助推大创新继续“反击”。二、三年十倍的“高端”周期正式起航,长线布局正在路上宁德时代再度涨停拉起了一杆锂电池小弟,成交额巨量仍有资金愿意承接,也意味着对这个行业的充分看好。天风证券更是强调电动车新一轮三年十倍周期正式开启,“补贴”结束,“高端”开启。一起看看券商如何解读这个行业,是否还有机会。①补贴周期结束,高端周期开始,三年十倍扩张。低端供应链开始陷入红海竞争,而高端周期在2018年正式启动,进入发展黄金期。②电动汽车高端产业链将长期供不应求,龙头公司进入业绩加速器。充电模块、动力电池等增量器件高端市场未来三年增长有望达900%③海外车企全部转型电动化,市场份额在被争抢④标的选择:天风证券看好高端链条核心龙头公司,表示应先论产业地位,再论业绩弹性,后论产品赛道。推荐旭升股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中鼎股份、宏发股份、汇川技术、宁德时代、璞泰来、当升科技、杉杉股份、天齐锂业、华友钴业

卖方研报乱象该停了!研报发布最严规则出台,研报质量、研报用语、外请专家等都在规范之列

财联社(深圳,记者 覃泽俊)讯,5月22日晚,中证协发布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修订稿)》、《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修订稿)》两份行业自律规则。中证协在修订说明中指出,协会自2012年发布两项自律规则后,随着证券市场发展、证券公司业务变化,两自律规则一些规定不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同时证券研究业务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分析师使用新媒体工具的规范,分析师考核评价,加强研究报告质量控制等问题。本次修订主要有7大看点。分别对分析师研报质量、新媒体管理、外聘专家、廉洁从业、考评独立性、保密制度及适用规范做出了最新修订。看点一:对研报质量把控要求提高本次《执业规范》修订中,中证协把对研报质量把控的修订放在了首位,本次主要修订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加了合规审查和发言报备机制。在《执业规范》原第三条(修订后第三条)中增加“质量控制、合规审查”,“建立健全证券分析师发表公开言论前的内部报备程序”。二是对研报中的用语进行了规范。在《执业规范》原第十二条(修订后第十三条)第一款中增加不得有“低俗”、“煽动性”词语。三是增加对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审核。在《执业规范》原第八条(修订后第九条)中增加“对引用信息和数据来源进行核实”;在《行为准则》原第七条(修订后第七条)中增加“证券分析师引用信息和数据来源时,应对引用信息和数据来源进行核实,审慎使用”。四是明确合规对研报质量的把关责任。将《执业规范》原第十六条(修订后第十七条)第一款中“明确质量审核程序和审核人员职责,加强质量审核管理”修改为“细化质量控制的目标、程序和岗位职责,建立清晰的质量审核清单和工作底稿,列明审核工作应当涵盖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流程安排避免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并确保审核意见得到回应和有效落实”。同时规定,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十九条:“经营机构应当根据业务规模配备充足的证券研究报告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人员。五是对重大影响研报预先评估影响。经营机构应当建立拟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市场影响评估机制,在证券研究报告制作和合规审查环节,对证券研究报告重要敏感信息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进行审慎评估,不得基于个别数据夸大或臆测行业或市场整体风险。对于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结论和信息,应当提高审核人员层级,加大审核力度”。看点二:加强对研报传播的管控对研究报告的分发渠道,是本次《执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修订稿重点新增的内容,主要涉及内容包括:一是限定了研报发布的人员。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五条:“以经营机构的名义发布研究观点、提供研究服务的人员必须是公司正式员工”。二是明确了互联网服务方式的合规。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二十三条:“证券分析师可以将已经在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上统一发布过的证券研究报告,通过在公司报备后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云共享平台、邮箱等其他形式提供给客户并进行解读。同时,《执业规范》要求经营机构应当定期安排质量审核和合规审查人员对客户服务档案进行跟踪检查,安排合规审核人员进入证券分析师开展客户服务的聊天群、关注其自媒体平台和云共享平台等方式对其内容进行随时抽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并处理”。三是在公司内设定新媒体管理规范。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三十二条:“经营机构应当对证券分析师服务客户的方式、内容、渠道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覆盖各种形式的服务客户行为,包括与客户举行座谈会、交流会、路演活动,为客户解读其撰写的证券研究报告,使用互联网工具等传播媒介向客户提供服务等。应针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及转载、提供、解读证券研究报告,使用新媒体工具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规范。《职业规范》认定,证券分析师使用互联网工具等传播媒介向客户提供投资分析意见,依法属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的,应当按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要求履行发布程序,遵守本执业规范等相关要求”。同时,在《行为准则》原第三条(修订后第三条)中增加“不得私自以公司名义、冠以公司职务或者其他容易引发身份误导的方式对外公开发表言论”。四是对外部沟通及观点发布做出规定。在《行为准则》中增加第二十一条:“证券分析师通过路演、电话等传统方式或各类新媒体工具和外部进行沟通,应当符合第二十条的有关规定,提供研究报告后续解读服务应是对既往已发布报告的解读,不涉及新的分析意见”。在《行为准则》中增加第二十八条:“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分析师应充分发挥在行业形成的重要影响力,聚焦经济金融形势、资本市场和行业发展等研究,客观、专业、审慎发表研究观点,在引导市场预期、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看点三:加强行业廉洁从业《执业规范》对行业出现的利益输送进行了限制性规定。强调分析师执业的廉洁。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二十九条:“经营机构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应按照《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等要求公平竞争、合规经营,不得向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人、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输送不正当利益,包括提供礼金、礼品、旅游、红包、娱乐健身等利益。经营机构按照公司依法制定的内部规定及限定标准,依法合理营销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看点四:强化分析师考评独立性《执业规范》对分析师的考评再次做出了细化规定,明确外部考评结果不作为薪酬制定的依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本次修订明确将外部考评与薪酬脱钩。将《执业规范》原第二十一条(修订后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中“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的薪酬标准不得与外部媒体评价单一指标直接挂钩”修改为“外部评选结果仅作为对分析师个人社会评价的参考,不得作为证券分析师薪酬激励的依据”,并增加“合规情况”。二是增加了对内服务的信息隔离规定。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二十五条:“经营机构因业务需要,安排证券分析师为本公司提供内部研究支持服务的,应当按照《证券公司信息隔离墙指引》的有关规定,针对保密侧业务、公开侧业务的不同性质,根据是否可能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证券分析师提供研究支持服务,应确保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与已经发布的最新证券研究报告观点一致或不存在冲突”。看点五:着手建立保密、调研制度《职业规范》中对研究所的保密制度和调研规范新增了相关条例。一是在《执业规范》原第九条(修订后第十条)中增加“经营机构应当建立保密制度”。二是在《执业规范》原第十条(修订后第十一条)中增加“分别针对非客户服务性质的独立调研和带有客户服务性质的联合调研制定相应规范”。看点六:规范外聘专家今年2月初,某券商发生了分析师邀请假专家路演的事件,最终当地证监局对公司及分析师均出具了处罚。这次中证协在《执业规范》中针对外聘专家路演做出了详细修订。一是在公司内增加外聘专家管理制度。在《执业规范》中增加了第三十四条:“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以外咨询服务的管理制度。外部专家是指在某一领域具备一定的知识或信息、非经营机构雇用的人员,不包括上市公司负责信息披露的人员。经营机构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以外咨询服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外部专家应当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最近两年没有被证券监管部门处罚的记录;(2)经营机构应当核实专家的身份,并将经核实的专家身份告知投资者,不得有虚假或误导性成份,并应当告知外部专家必须遵守的合规要求;(3)经营机构邀请的外部专家如果是上市公司人员,必须经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负责人的书面同意,同意的书面记录应保存五年;(4)经营机构如果通过第三方邀请外部专家,应当与第三方签订专门的外部专家邀请协议,协议应当载明要求第三方核实专家身份的责任,以及如有专家身份审核不实,要求第三方承担经济赔偿的责任和媒体公开道歉的责任”。二是明确了外聘专家服务费的收取标准。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三十五条:“经营机构邀请第三方为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以外的咨询服务,应当维持在适度、合理水平,相关服务的费用应当单独列支,并对相关咨询服务的内容归档留存。《执业规范》同时规定,经营机构不得通过外包或与第三方签署业务收入分成协议等类似形式安排没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为客户提供前述咨询服务”。看点七:规范研究报告发布、转载《执业规范》修订的最后一项主要针对研报转载和规范适用范围做出了规定。一是媒体转载研报不能擅自修改。在原第二十四条(修订后第三十条)第(一)款中增加“要求授权转发或刊载研究报告、评论意见的媒体机构注明研究报告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评论意见的发表者和发布时间,提示使用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的风险等,要求媒体机构不得自行对公司所提供材料的标题或者内容作实质性修改”。二是明确了《执业规范》的适用范围。在《执业规范》中增加第三十七条:“经营机构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CDR(中国存托凭证)、香港及其他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遵照本执业规范执行”。

大与小

公司研报|宁德时代被高估了吗?

百年之间,世界对于汽车的理解与想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20年,美国的汽车销量突破了200万辆,这得益于“爆款”福特T型车在产品简化创新与生产线流程上的极致改良,令每辆车的价格降到了300美元以下(编者注:加上通胀因素,相当于现在的4000美元左右),而彼时同类竞品车型的售价仍高达3000美元。在这场“汽车民主化”的消费浪潮中,福特的市场声誉也迅速超越其他品牌。那一年,福特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45%,而通用只有17%。2020年,则是全球绝大多数车企开启“纯电动”时代的关键年份。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车企要大幅改造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整个市场格局也在经历一场大的重构——再早一年,全球卖出了超过220万辆电动车,特斯拉是其中唯一市场份额超过10%的品牌。买电动车时,消费者的选择点不再集中于那些老牌的汽车厂商,而是散落在层出不穷的新车型中。但造电动车时,车企对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系统等零部件厂商的可选范围却变得很有限。电动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很像是手机品牌与芯片品牌的关系——后者的研发进度决定了前端产品有多大的竞争力。如果没有高通供应的顶配芯片,小米和OPPO就很难将旗舰配置的新款手机推向市场。这种变化,使得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生产商,不再只是汽车制造工业上游的一个“隐形冠军”,而是能站到台前,直接对上下游企业,乃至整个电动车市场的走向施加一定的影响。2020年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使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售价卡在了国内新能源乘用车30万元补贴红线之内,进一步提升了销售时的吸引力。从当年2月双方签订供货协议,到当年7月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国产Model 3交付,宁德时代的股价也翻了一倍有余。股价持续向好,还让宁德时代在2020年下半年巩固了创业板市值第一的地位。此前,温氏股份和迈瑞医疗也曾是这个位置的座上宾。3家公司所代表的,其实就是2020年乃至未来更长时间里,中国消费市场的3个重点话题:猪周期、新冠疫情以及电动车。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宁德时代的股价较前一个月月末涨幅接近40%,市值逼近8000亿元大关。有人认为宁德时代的价值被高估了——对于这家坐落于福建小城宁德、业务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公司来说,上述困惑总是很难被消除。曾毓群的时代福建多山临海,移民、崇商的传统历来浓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正处海岸沿线的宁德都服从于海防前线的国家战略安排,少有建设项目落地,经济状况十分脆弱。对于当地年轻人而言,想办法走出大山,或是获得一份国企的工作,是最为稳妥的人生路径。后来成为宁德时代当家人的曾毓群,曾经同时抓住了这两项机会。1985年,他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的本科,离开了自己出生地所在的“凤凰山”;1989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省会城市福建的一家国企,端上了“铁饭碗”。但工作3个月之后,曾毓群就辞职“下海”,前往广东东莞的新科磁电厂。新科磁电厂隶属于全球最大的独立硬盘磁头供应商“香港新科”(SAE Magnetics),1986年被日本半导体集团TDK收购。在这家外资背景的代工厂里,曾毓群由于专业技术出众,31岁就成了唯一的大陆籍技术总监,引起了SAE执行总裁、香港人梁少康的注意。在硬盘、磁头、数码录像机这类成熟产品之外,梁少康对于锂电池等新兴产业也颇有兴趣,但在SAE内部却难以推动。1999年,去意已决的梁少康带走了曾毓群和后者在SAE的顶头上司陈棠华,三人共同设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ATL),并接受了母公司TDK的注资,围绕锂电池开始“二次创业”。曾毓群曾将ATL的诞生描述成“一种冲动”的产物,这与他当时挂在办公室里“赌性坚强”的条幅颇有相通之处。ATL名字中的Amperex,是由电流单位“安培”(Ampere)改写而来。2016年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曾毓群曾对ATL这个名字给出过另一种解释:A Thin Light Battery,一块轻薄的电池。创业之初,正是得益于曾毓群从研究电解质入手,解决了聚合物电池反复充放电容易鼓包的问题,ATL的产品以远低于同行的价格实现量产,最终拿下了包括苹果、三星等在内的多家大公司客户,2002年即实现全面盈利。ATL曾经两次引入外部机构注资,以快速扩大产能应对持续增长的订单,创始团队也为此出让了自己手中的大部分股权。到了2005年,机构投资人提出回笼资金的需求时,ATL的命运已经不在梁、曾、陈三人手上,初始股东TDK以1亿美元买断了所有股份,曾毓群又回到了“在日资企业工作”的状态。手机等消费级数码产品的激烈迭代,激活了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最终波及到了长期被传统燃料掌控的汽车产业。在曾毓群的主导下,ATL在2008年就设立了动力电池部门,在电动车领域寻找机会。但到了2011年,使用外资动力电池的产品被政府剔除出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目录,包括松下、LG和ATL在内的一众公司都失去了竞争机会。将ATL的动力电池团队本土化,成了曾毓群2011年回到家乡宁德“三次创业”、成立宁德时代(Contempory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CATL)的契机。宁德时代在2012年拿到的第一个大订单,来自彼时在宝马集团负责采购业务的魏岚德(Johann Wieland)。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杂志采访时,魏岚德也并不讳言,自己与曾毓群有非常深厚的个人友谊。在为华晨宝马旗下首款纯电动SUV“之诺1E”开发动力电池系统时,宁德时代钻研了宝马提供的数百页德文生产标准文件,打通了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开发、认证、测试的全流程。2014年,宁德时代入选宝马另一款纯电动汽车530Le的供应商名单时,其研发团队还实现了2天完成电池设计、15天内开模生产、20天内通过检测的速度。2015年,宁德时代的产品顺利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自此步入快速发展期。这一行业规范直到2019年年中才被明确废止,相当于宁德时代在企业成长阶段获得了4年的政策保护。曾毓群办公室里的条幅,后来也变为了“溥博渊泉”。这四个字语出《中庸》,意为智慧无穷无尽、深不见底。锂电池的时代从电动汽车、无人机,到智能手机、Apple Watch,再到无线吸尘器、电动滑板……电池是这些新鲜设备能够运转,继而流行起来的关键零部件。锂电池自身的进化,也是消费电子产品进化的缩影。将锂电池用于电动汽车作为其动力来源,是一个创新与风险水平几乎相当的想法。传统汽车可以利用十分成熟的加油站网络,但在充电桩网络发展起来之前,帮助电动车解决消费者在电池续航问题上的“里程焦虑”,是动力电池研发的核心需求。技术层面上,动力电池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代际差异。相关研发1990年代始于日本的索尼、松下等大厂,2000年代兴于韩国的三星SDI、LG等公司的成本革命,到了最近10年,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公司才找到突破机会。每一代锂电池的改良,都是在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安全性、成本等关键问题上想办法。一块动力电池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成千上万个电芯,而电芯的结构与普通干电池基本一致,由正负极、电解液及隔膜等辅料共同组成。根据选用的电极材料、电解液等部件不同,电芯的性能就会有差异,从而影响到整块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市场目前最常见的两类解决方案,一是三元锂电池,二是磷酸铁锂电池。两者间的主要差异在于电芯正极材料所用的合金——磷酸铁锂方案安全性好、成本低,但能量密度不高;三元锂方案能量密度高、耐低温,但安全性差、成本高。电芯层面的差距,动力电池可以借助其他环节将其缩小。动力电池通常要将电芯组合成模组,再将模组堆叠成电池包。如何“打包组装”这些电芯从而做到高密度、低风险,是大有讲究的。比如,比亚迪此前名声大噪的“刀片电池”,是通过将电芯拉长做薄,同时将电芯竖立排放成组,最终形成体积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包;宁德时代在2019年推出的CTP(Cell-To-Pack)方案是省去成组环节,直接将电芯打包成电池包,能量密度较传统电池包提升10%至15%。这两种方案都是基于廉价磷酸铁锂电芯的改良,但生产出的是比传统方案更好的动力电池。如果观察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的前几名,比如LG化学、松下、宁德时代,这些公司生产线上的主流产品其实都不是磷酸铁锂电池,而是技术要求更高,也更符合高档电动车需求的三元锂电池。日企松下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名声,就来自于它从2008年起与特斯拉维持10年的三元锂电池供应合作关系。但相对保守的发展策略,使松下既不愿提升产能又不愿降价,最终失掉了这个大客户。相比之下,韩企与中企的策略更为柔性,乐意为已经确定的订单做个性化研发、快速拓展产能,并给出更合理的价格。LG化学是化学制造起家,对产业链上游所涉及的各类材料、技术把握透彻。在韩国决心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之后,LG更是加速拓展产能,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宁德时代则选择在中国这一核心市场内抓住足够多的客户,再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实现稳定的业绩增长,乃至国内范围的“赢者通吃”。统计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对于北汽、上汽、广汽、东风、吉利等五大车企集团的动力电池贡献率都在50%以上,份额最高的北汽甚至超过了90%。在2018年至2019年间,上述五大车企都宣布了与宁德时代建立合资电池厂的计划,以保证电池供应、提升竞争壁垒。《第一财经》杂志于2020年8月刊发表的《比亚迪的开放之路能不能走通》一文,曾提及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一个基本逻辑:补贴政策决定了市场会使用什么样的动力电池产品,也决定了什么样的车会热销。比如,30万元的补贴售价上限决定了标准续航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必须选用价格低廉的磷酸铁锂电池,而不是从更早建立供应关系的LG化学手上买更贵的三元锂电池。这种“够用”的配置还能使特斯拉保留一点降价空间,进一步拉动销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11月,全中国累计卖出了21604辆特斯拉Model 3(注:标准续航及长续航版销量合计),销量仅次于均价只有2.88万元的宏光MINI。2013年至今,中国对于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政策虽在逐年退坡但并未停止,通过多次“续约”,一直延续至2022年年底。补贴退坡中的一个长期变化是,想要获得更高补贴,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间接考察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就必须做得越高。这种政策趋势总体上更有利于三元锂电池的发展,但前提是它能做好成本控制。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政策和大客户都是确定性很强的生产信号。未来几年里不管中国的电动车上需要更多廉价、基础的磷酸铁锂电池,还是更多跨越了技术和成本门槛的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都可以满足其中不小的比例。而在海外市场上,受碳排放法案倒逼、近年来正激进“电动化”的欧洲市场,是宁德、LG化学、三星SDI和松下这4家动力电池企业的必争之地。目前宁德时代与LG化学均已对包括大众、宝马、戴姆勒、沃尔沃、捷豹路虎等关键品牌完成“卡位”沟通。2020年7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毓群也曾表示“不会排除向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供货的可能性”。只是在本地化生产方面,宁德时代还要抓紧。LG化学的波兰工厂在2019年的产能已达30亿瓦时(GWh),相当于宁德时代全球最大生产基地60%的水平;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则受新冠疫情影响,建设进度有所延后。、竞争者的时代宁德时代未来的竞争者,可能会是各大车企。在电动车时代,拿出更好的动力电池,是车企们卖车的核心要素。一旦电动车本身的设计竞赛告一段落,车企必然会将注意力转向自研动力电池。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中,特斯拉是暂时的赢家。围绕“特斯拉产业链投资”,乃至围绕宁德时代这类“特斯拉供应商”的产业链投资,在过去两年被认为是可行的赚钱思路。但特斯拉不是一般的汽车公司。2020年9月,特斯拉首次举办了“电池日”活动,公司CEO伊隆·马斯克官宣了自研动力电池的规划与进展,以及一系列以电池为核心的“组合创新”。马斯克认为,通过改良电池、自主生产以及改造电池与车结合的方式,特斯拉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在2023年提升54%,投资生产成本可以下降69%。由于这是一场距离各类技术、产能得以实现还有3年的“超前发布会”,市场普遍的悲观情绪使特斯拉的市值在当日就缩水了220亿美元。也有乐观者认为,如果马斯克所说的都能实现,那么特斯拉会成为一个以电池技术为核心、高度垂直整合的公司,就像是当年掌握着从铁矿石到汽车生产体系等一系列资源的福特汽车那样。2020年宣称想要变得“更开放”的比亚迪,此前它的动力电池都是自主研发,但只用于自有产品。这种做法保证了公司内部的供需高度匹配,同时节约了不少超前研发费用。自2018年以来,比亚迪对外开放电池供货,并计划2022年前将动力电池业务拆分为独立公司。不少对低价电池有需求的车企会对这个新的供应商和它的“刀片电池”产生兴趣,未来这项业务的潜在融资、上市机会,也能为母公司补充大量流动资金。不仅是车企,其他大型零部件企业同样会加入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在思路上甚至会更激进。2018年,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厂商博世曾一度宣布放弃自研动力电池,此后在动力电池系统中选用过宁德时代的产品。但博世亦曾明确表示,公司更看好固态锂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预计5年至10年后就会有商业化产品问世。从能量密度来看,目前三元锂电池所代表的液态锂电池,很难突破300Wh/kg的瓶颈,而固态锂电池的理论值为700Wh/kg。作为电动车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如果专注于动力电池研究,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高研发投入、长回报周期的“风险行业”。以行业龙头LG化学为例,集团资源和外部基金可以支撑起公司每年相当于20亿元至3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却无法保证公司最基础的毛利率始终为正。宁德时代近几年的财报揭示的问题之一,是受到全球竞争冲击,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近3年来都保持在10%上下。考虑到这还是公司采取相当保守的会计政策后的结果,实属不易。根据中信证券的核算,通过缩短折旧年限、研发成本100%费用化、提前计提存货跌价,以及计提大量的电池质保费用、兑现销售返利等会计手段,宁德时代在2019年将最多可达42亿元的净利润“处理”成了运营成本。如果将这部分加回,宁德时代当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际为88亿元,与其估值对应的P/E(市盈率)也会从被认为虚高的109倍降至57倍左右。另一方面,得益于账期的改善,宁德时代的现金流也相当稳健,2019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高达134.72亿元,远高于同期的净利润水平。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双高,意味着公司在确有需求时,能够迅速动用大量资金加注市场。为了追平与LG化学在上下游布局上的差距,宁德时代在2020年9月宣布一项总计190.67亿元的产业链投资计划。宁德时代这个罕见的“花钱举动”,可能也是受到了外部统计结果的刺激——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20年上半年超过了宁德时代,为历史首次。市场格局的转变,经常会出现在类似的转瞬之间,很少有公司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比如“给世界装上了轮子”的福特,其全美销量第一的纪录其实只连续保持了15年;但另一方面,它位列通用之后、连续保持全美销量第二的时间,长达75年。是再次选择“赌性坚强”,还是宁愿“溥博渊泉”,将会决定属于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时代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武林

这家投行开始用AI写研报!分析师要丢饭碗了吗?

人工智能“入侵”金融行业的步伐根本停不下来。近日,又一家大银行开始用AI撰写研报。据英国金融时报,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正在试验最新的AI技术,用其来自动生成体育报告。这家德国银行正在与Retresco合作,后者是两年前德商行的金融科技孵化器部门投资的内容自动化生产公司。德国商业银行研发部门Mainincubator的负责人Michael Spitz表示,AI撰写研报的领域很有前景,因为股票研报评估季度收益时,经常有着类似的结构,原始文件通常是按照通用报告标准来编制的,使得机器学习程序可以更容易地提取和处理相关数据,然后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将其嵌入到报告中,Retresco目前正使用类似的技术在编写足球报告。Spitz表示,在编写季度收益报告时,AI技术已经足够先进,能达到人类分析师75%的水平。但上述媒体表示,总体来看,该项目还处于初期阶段,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生产出质量足够高的报告,令银行愿意将其卖给客户。在欧洲投资者保护措施Mifid II实施之后,银行面临着削减股票和债券研究成本的巨大压力。新规要求银行对研报要明确定价,让投资者明确知悉研究费用具体是多少,而不能将其捆绑到交易佣金中。欧盟认为,通过交易佣金来支付研究费用(或其他服务)存在一定诱导风险,为确保买方的交易执行和卖方的研究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新规禁止通过交易佣金来支付研究费用。这也引发了各大银行和券商的价格战,一些银行表示,其研究方面的收入下降了30%。由此,一些中小券商由于其研究难以带来交易佣金,而将逐步退出市场,欧洲证券研究行业的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金融行业应用AI技术来撰写研报早已有之。曾被《财富》杂志形容为“一家让华尔街人神共愤”的公司——Kensho,就是专注于为大型金融机构提供人工智能和投研分析服务的公司。Kensho开发的Warren分析软件(取自沃伦·巴菲特),使用户只需要通过文本框输入简单的文字,就可以搜索复杂的问题(如新款苹果手机上线,哪只股票将快速上涨?),让量化投资分析实现大众化。Warren基于云计算的信息辅助系统,通过大数据搜索和分析经济报告、货币政策、政治动向、自然灾害等所有对资产产生影响的资料,在几分钟内完成分析过程,为用户提供投资建议。而对比以往的传统模式,资产分析师团队往往需要几天时间搜集数据、建立模型,然后进行分析、撰写报告,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周。目前,AI撰写研究报告已具有相当的精准度,以Kensho为例,其曾成功预测特朗普当选后的美元走势,并预测到科技公司将跑赢大盘。

美洲狮

真的不用减仓吗?还有大阳吗?(4.21研报)

高质量的独处,才是真正的断舍离。无意义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当自己没达到一定层次时,人脉根本没用!独处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要主动断舍离,放弃一些无用的社交,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身心净化与提升上。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当你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时候,人脉是不值钱的。人脉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你若盛开,清风徐来。4.21日大盘研判策略研报:今天早盘82低开震荡下午拉升一度冲击前高3495点震荡回落中,盘面上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下午的大盘拉升指数形成了82行情,造成了回落,另外一个回落原因是指标上15.30分钟顶背离造成的,不过走势都是正常的,还没有达到防守的级别,主观上看继续拉升的概率还有吗?还会回踩吗?记得好好浏览不要走马观花的自己哄自己看懂了,逻辑没有弄清楚,人云亦云没有用,盘中是左摇右摆你的投资策略肯定是不及格的。先说说上证吧?周线就不说了,顶背离还没有下零轴,不过其它二大指数就不一样中,日线趋势正常中,是正常的第二次回踩拉升中,目前恢复趋势接管行情中,90.120分钟和日线还是共振向上中,60分钟是正常的零轴上远离回踩中,没有结构形成,15.30分钟是标准的顶背离共振下跌中,5分钟已经是零轴下远离中,目前就15.30分钟的风险存在中。再说深成指的情况:周线比上证好,毕竟是下过零轴,90.120分钟和日线都是共振向上中,日线级别最好趋势中,60分钟是正常的回踩中,没有结构形成不担心,15.30分钟是标准的顶背离结构形成正在共振下跌中,5分钟已经零轴下远离了。还是一样就15.30分钟的风险中。再说创业板的情况:涨跌比是294;627,涨幅10%的7只,跌幅10%的2只,个股走势上高低价股分化不明显,指标上看周线已经先于其它指数下了零轴后金叉中,90.120分钟和日线都是共振向上中,60分钟零轴上远离回踩中,没有形成顶部结构,15.30分钟是标准的顶背离结构中,5分钟已经零轴下远离了,创业板一样就15.30分钟顶背离的风险中,那么明天周三怎么走呢?综合三大指数的情况汇总分析:日线和90.120分钟都是共振趋势中,目前就是15.30分钟级别的顶背离调整时间2到3小时就有调整结束的概率中,5分钟和分时都已经是低位中,所以周三将继续先震荡为主,后续将拉升过前高中,预期下午将拉升的概率大一些,从证券标的情况看证券日线的底背离拉升周期还远没有结束中,证券5.15分钟级别将有先拉升来引领大盘中,闲话不说多了,周三大盘继续持有和低吸中,没有什么需要担心和害怕的,不要说又要回踩和分化,目前大盘的再次趋势接管行情,趋势为王而且是第二次探底回升,拉升向上的概率更大中,周三的额支撑位是3460点,压力位是3520点,持有和等待说的很恳切中,不是拖泥带水,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多看多中,等待再下跌的想法是不现实中,现在能有小回踩就是上车的良好机会中,盘中我会最及时的提示和修正中,注意关注我们的提示就可以了。题材挖掘有黄金:工信部:正在编制"十四五"时期及中长期制造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包括制造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业基础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规划,重大技术装备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规划(一财) 利好智能制造。4月20日资金流向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光伏,白酒,稀土磁材,PTA,石油化工;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镨钕,BIPV概念,超级电容,深圳本地股,3D打印;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隆基股份、海康威视、阳光电源、中国宝安、欧菲光、北方稀土、万华化学、N尤安、盛和资源、歌尔股份,里面一定有好票。亚洲发往美国海上集装箱运量3月罕见创新高,运费居高不下 利好航运。国务院:同意在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3年。原则同意四省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 利好大消费。中国开通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试验设施主干网 利好互联互通题材。上海车展本周开幕,多家车企将发新技术:关注新能源汽车。

练习曲

上市后业绩变脸,券商给予三百倍PE还建议持有,良心不会痛么?

今天翻看券商研报的时候,发现了某券商这样一份研报:预计2020-2022年,公司PE为358倍、293倍、259倍,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我的天啊!未来两三百倍的估值水平,竟然还给建议持有?这是什么研判标准?上市即巅峰,业绩变脸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集高档薄膜材料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PVD镀膜材料是光学光电子产业重要原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家用电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显微镜、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终端消费领域。阿石创日K线2017-2018阿石创(300706)在2017年9月26日登陆创业板,上市之后股价一度翻了十倍有余。然而,上市即巅峰,在2017年,实现净利润4093万,在2018-2019年度,营收虽然还在继续增长,但是净利润却是不断下滑,分别为2773万、1464万。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营收同比下滑21%,净利润亏损275万。阿石创净利润走势同样做半导体溅射靶材的江丰电子在这三年的净利润可是相对平稳的,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啊,有研新材的业绩还出现了爆发增长。为何阿石创在上市后就开始一路走在下坡的道路上?券商研报的研判标准是什么?阿石创在今年四月份发布非公开定增募集资金的公告,日前已经获得批准。拟发行股票不超过4233.6万股,募资不超过5.3亿。主要投资于四大项目:平板显示溅射靶材建设项目、超高清显示用铜靶材产业化建设项目、铝钪靶材和钼靶材的研发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从项目看,都是当前的消费电子热点领域,但是这些项目从建设到投产,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但是两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目前看来还比较美好的项目,未来是否真能如预期带来可观利润?这家券商也是基于这次的定增募资项目,对该股的未来前景相对看好,但是心里也是非常清楚,在这些项目能够投产之前,该公司的业绩很难有改善;即便是两三年之后投产了,是否又真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呢?很多散户并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没有能力去鉴别那些复杂的财报,很多都是通过看研报来获取一些现成的观点;不可否认,研报确实能省下很多功夫,但是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份研报的前后逻辑,明晰里面一些话语的实际含义,不能单单看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我往往看研报主要是看里面具体的一些图表数据,这些基本上是不会有水分的,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心里要有一份自己的衡量,未来究竟是理想还是幻想?最后,也希望那些券商,那些研究员们,能切实地为客户着想,也要敢于发一些看空的研报,那么多看涨的研报被啪啪打脸都不怕,来几份看空研报就不行么?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只有一个声音,那样形成的只会是群体性的盲目和最后的无可救药。一家之言,不足为凭;股市有风险,买卖需谨慎。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留下宝贵评论,谢谢。

若羽之旋

券商分析师利用新媒体发布研报“开小灶”?被罚!

“央行降准,对股市会带来什么影响?”“今年科创板的设立,会对哪些板块带来利好?”……如今,不少投资者喜欢拿起手机,打开某某券商分析师的微信交流群或刷刷平时关注的分析师公众号,来获取投资信息。不过,近期监管层对某券商分析师团队在未经公司审核的情况下,私自将研究报告发送在微信群内的行为做出了处罚。近期监管层向券商下发了《机构监管情况通报》。《通报》显示,2018年8月,G券商某证券分析师团队撰写了四篇点评文章,上传至团队公用的有道云账户。随后,该团队某证券分析师私自将四篇点评文章以有道云链接形式发送至其自行维护的数个微信群。文章内容涉及具体个股的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有关数据在前期证券公司发布的对四家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半年报进行了更新和微调。《通报》中提到,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面向公众的即时通信软件、具有内容展示或分享功能的应用软件等互联网工具,向客户提供证券研究报告后续服务的做法在行业内日益普遍,因此,监管要求依法规范使用互联网工具等传播媒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同时,监管还要求券商加强对分析师的管理,建立与服务模式相匹配的内部管控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其实,对G券商某证券分析师的通报还只是个案。记者统计发现,2018年监管层至少对4家券商分析师的违规行为下发监管通报或行政处罚。举例来看,2018年最轰动的券商分析师被罚案例就是民生证券。北京证监局官网显示,因*ST保千研报问题,北京证监局对民生证券出具警示函。该函称,在*ST保千被立案调查后,民生证券发布11篇评级为强烈推荐的研报,未对立案调查情况进行风险提示,研报评级、风险提示审慎性不足。同时,民生证券发布题为《立案调查出结果,不确定因素消除》的强烈推荐简评,认为“本次立案调查结果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构成重大影响”“影响股价的不确定因素正在消除”,相关判断理由不充分、结论不审慎。在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看来,部分分析师基本功不扎实,报告会出现夸大其词,缺乏常识,给予过高预测;还会出现主观臆断,采用未经核实的数据等。这需要分析师树立专业、客观和合规的理念。研究报告看多不看空,研究报告对风险研究不够充分。这个与国内没有做空机制有关,同时也应要求分析师要遵循审慎、专业的原则。“卖方研究报告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提升。一是要有独特角度,人云亦云很难被人记住分析师的名字;二是要有前瞻性,凡是见了报的内容,都是新闻记者的工作范围,而非投行经济师的工作;三是具有市场相关性,如何将分析与市场联系起来;四是要界面友好,没有人会质疑包装对产品销售的影响,但是许多分析师在表述自己观点时却不注意技巧。”李迅雷表示。针对研报乱象,此次通报要求各家券商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分析师的管理。第一,依法规范使用互联网工具等传播媒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通报要求各家券商应当按照法规有关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流程的规定进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质量审核、合规审查、留痕管理,严格按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要求履行对外发布前的审核程序。确保该投资分析意见通过公司规定的证券研究报告发布系统平台向发布对象统一发布,确保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公平性。其次,通报要求严格管理证券分析师提供证券研究报告服务行为。如对于分析师与客户举办的座谈会、路演活动等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对使用互联网工具等传播媒介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做好客户服务记录,并及时存档备查;定期安排质量审核和合规审查人员对客户服务档案进行跟踪检查等。在记者看来,诚然,券商研究报告是承载分析师观点和思想精髓的载体,理应是券商研究中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应多措并举通过提升分析师自律意识和专业性能力、监管趋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等方法,确保券商研报更有“研值”。确保研报更有“研值”,要提升分析师的专业性能力和自律意识;确保研报更有“研值”,监管还需继续加码;确保研报更有“研值”,要加大版权保护力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法顺

都是研报惹的祸“至暗时刻”的南极电商还能“翻身”吗?

文|马樱来源|博望财经三九已至,国内迎来近50年来最冷的冬天。不过,在股民眼里,与A股上市公司南极电商飞流直下的股价相比,零下几十度都不算事。2021年开年伊始,短短4个交易日内,南极电商股价便下挫25.73%。这让持有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心中的寒气比室外的天气更凉。伴随着股价下跌,南极电商业绩造假的传闻再度在市场上流行。而从市场交易数据看,部分机构也在杀跌出货。一向以电商自诩,业绩还不错的南极电商,一时间蒙上造假疑云。疑点丛丛,都是这份券商研报惹的祸? 从K线走势看,南极电商股价从高位下跌已有一段时间。从2020年7月10见到24.41元/股的高点后,这只曾经的大牛股就开始走上下坡路,股价一直跌跌不休。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南极电商股价的下跌突然加速,连续两天跌停。虽然公司反复辟谣,并推出大比例回购的利好,但对股价的提振作用似乎不大。南极电商开年的这波大跌,被部分市场人士归因于兴业证券的一份研报。他们认为,正是这份认为XX电商“体外循环造假”的质疑,引起市场极大的担忧,从而引发了这场股价雪崩。《博望财经》注意到,这份名为《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界定和识别》的报告显示,在“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分析中,报告指出XX电商存在造假的六大疑点,分别是净利率非常高而无明显壁垒;无明显的竞争对手;非常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财务数据质量差,应收账款、经营规模翻倍增长;员工数量反而下降;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这份研报虽然没有明确指明XX电商即为南极电商,圈内人一看都心知肚明。客观地说,这份研报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它所分析的南极电商财报的几个疑点显然得到部分市场人士的认同,不然也不会有年初的这波股价急杀。研报截取了2016年-2017年的数据,通过税务角度计算的公司当年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远远低于通过财报角度季度的增值税金额;以及上面提到的几大疑点,特别是南极电商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高度重叠。此外,研报指出了南极电商的其他一些疑点:2016年3月22日,实控人频繁进行股权质押,第一笔股权质押发生在借壳上市之后不到半个月:2017年,公司收入和GMV较2016年大幅增长,公司员工数量却不增反降;2017年,前台的销售员工数较2016年减半,中后台的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数量却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南极电商应收帐款占营收比重确实较高。《博望财经》登陆东方财富网站,调出这家公司的相关财务报表,发现2015年-2019年,其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802亿元、3.061亿元、5.076亿元、7.246亿元、7.897亿元,营收分别为3.89元、5.21亿元、9.86亿元、33.53亿元、39.07亿元,应收账款占当年营收比重分别为72%、59%、52%、22%、20%。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博望财经》,从电商的运营模式看,一般都是平台下单,商家收款后再发货,南极电商的高应收占比确实比较有疑问。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南极电商一定就是财务造假,但作为投资者,看到这些不合常理的数据后引发担心则是很正常的。据说,南极电商股价连续跌停后,一些重仓该股的公募机构找上门,这份研报的相关研究员被所在券商调离研究所去了后台。实控人紧急答疑,市场疑虑的不仅仅是财务报表面对外界的质疑,一开始,南极电商的实控人张玉祥并不在意。在回答一家财经媒体的提问时,张玉祥表示:“我是做生意的,不关心股票。我们要老关心股票,这个公司搞不好了。他们(投资者)的心理我没有精力去研究。”但股价连续下跌,部分机构杀跌出逃,最后还是引起公司管理层的重视。1月5日下午,南极电商紧急召开视频电话会议,博时基金、华宝基金、华夏基金等机构参与,张玉祥出席并回答了机构疑问。根据其后披露显示,当日南极电商在互动平台表示,2020年公司实现400亿元GMV销售额,每一笔销售都在各大电商平台发生,每一件产品背后包装都有工厂地址,每一笔销售都有店铺ID,所有的数据都截取自电商平台官方数据真实可靠、可溯源。所谓体外循环,纯属质疑者臆测。另外,公司称,通过税务角度计算的2017年应缴纳增值税金额,远低于通过财报角度计算的增值税金额,主要源于其品牌服务费及商标使用费调整后税率改变;供应商和客户重叠,主要源于其前期从事的、目前占比很小的货品销售业务等。张玉祥在会议上表示,公司未来在各个渠道还会开设1000家-4000家店铺,销售“小”而“美”商品。预计2021年Q4,GMV、收入、利润指标将会达到正常的、同步的发展,公司会积极跟上互联网第二次变革。遗憾的是,这些新画的饼没有赢得市场的正面回应。1月6日开盘后,南极电商股价继续大幅下滑,当日收盘跌幅高达6.49%。业内人士认为,南极电商股价的这波下跌,不仅仅是因为那份质疑性研报,更多的是担心其多年来的吊牌生产模式。公开信息显示,南极电商前身南极人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保暖内衣生产商。成立之初,依靠营销抢滩市场,斥资重金打广告,通过品牌效应带来需求和销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张玉祥把生产端和销售端的自营环节统统砍掉,只保留“南极人”IP,开始所谓的轻资产吊牌生产模式。不过,这种“卖吊牌”模式也受到市场非议,最大的问题是的市面上货品质量不一,难以管控,长此以往,会导致品牌口碑越来越差。据《南方周末》报道,2018年1年内,南极人的蚕丝被、内衣、童装、卷发器、按摩棒等产品,总共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消费者协会黑名单14次,几乎每个月都上黑榜。此外,南极电商还卷入诸多诉讼,案由涉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等。据天眼查显示,截至1月10日,公司司法风险信息56条。机构出逃,巨额回购计划能否稳住股价?事实上,市场对南极电商的质疑已不止一日。2020年上半年就有媒体质疑南极电商财务问题,曾引起监管部门重视。伴随着这种质疑,公司股价自2020年7月中旬以来一路下行,截止1月10日收盘,与其当时股价最高点24.41元相比,目前累计跌幅达58.38%。在股价持续下跌过程中,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机构纷纷减仓。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有435家机构累计持有其9.76亿股;至2020年9月30日,100家机构累计持有其7.48亿股,机构持股数量减仓幅度达25%。1月6日,因股价异动南极电商公布了前十大股东的最新名单。名单显示,截至1月4日,社保基金四一六组合继续减持,四一八组合则已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当然,也有逆向买入的机构,明星基金经理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截至1月4日持有3427万股,成为南极电商流通股股东中持股最多的公募基金,跃居前十大股东中的第八位。与此同时,南极电商董事刘睿于2020年11月12日至12月3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累计减持800.20万股。据统计,2019年以来这名股东累计减持南极电商股票约2084万股,套现约2.6亿元。之前,2020年前三季度,南极电商第二大股东吴江新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9个月时间减持超过3100万股股票,粗略计算套现约3.1亿元。为了稳定股价,南极电商推出总额5-7亿元的回购计划。1月8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在7日公司首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550.04万股,成交金额5630.65万元。1月11日开盘后,南极电商股价在10元附近震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博望财经》,这个价位处于相对低点,也处于2019年以来长期震荡的区间。理论上,这只股票的价格在这里有一定的支撑。但最终能否站稳,不仅取决于资金支持力度,更要看市场对公司财务及商业模式的疑虑能否打消。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不是业绩,而是信任,信任一旦消失,多少钱恐怕都买不回来。

和之至也

都没人注意Roku吗?一个研报出来涨5%

今天盘前麦格理发了个研报,把$(ROKU)$ 的评级从中性上调到买入,目标价130美元。然后Roku就跳空上去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本来它的动能就向上啊朋友们,所以找个借口就往上涨。不然的话,麦格理这就是个普通的卖方报告而已,又不是什么大机构的买方研究,哪有能力真的靠自己把股价推上去,都是适逢其会罢了。而且你们看看这个技术图,难道不是有筑底迹象?所以还是回到我之前的观点:对于Roku来说,流媒体公司撕得越狠它越得利[吃瓜]因为它自己不原创,它是搞内容分销的。各个平台都有吸引力,就是它这种“多平台内容入口”搭便车的时候了。举个例子,如果国内只有腾讯视频有好剧的话,那大家只要买腾讯会员就好了。但如果搜狐、爱奇艺、土豆、腾讯都好看,可能就有不少人愿意使用一下集合入口了。并且各个视频网站百花齐放,有利于行业扩张,对它来说也是好事。像迪士尼的那个自营网站,据说要有过亿用户,其中只要有1/10的人是通过Roku订阅的服务,那就是1k万。所以说,Roku这种分销平台,虽然有天花板,但在行业上升期的时候是真的爽..最后这点也是麦格理上调目标价的理由,他们估算得更夸张:“ Roku已在美国建立了领先地位,我们相信其设备将在国外找到现成的市场。” “Roku可以将活跃账户从现在3100万增加2到3倍,到7k万,其中大部分在美国。”那为什么Roku之前跌那么多呢?一个是因为今年涨太多本来就有回调需求。想想看,它开年价格30刀,上个月最高价176,现在就算是跌了30%也还是年初的4倍。另一个是因为“视频流量入口”的竞争也加剧了,Roku如今好几个巨头竞争者:亚马逊 $(AMZN)$ Fire TV确实在美国干不过Roku,因为它先发,而机顶盒、智能电视的用户迁移成本高,先发优势比普通互联网公司强。但亚马逊在国际市场上领先,同样是先发优势。苹果 $(AAPL)$这位哥的硬件和渠道推广能力不用多说吧?康卡斯特 $(CMCSA)$传统的电视巨头,至今仍然拥有大量观众,最近免费送机顶盒,想想它这个用户增长速度。举个例子,好比中央台白送你机顶盒,请问你用不用?——说了这么多,看起来Roku保不住流量入口的位置是吧?为什么股价还有这么强的支撑?也是两个原因,第一它有奈飞$(NFLX)$ ,第二它卖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首先奈飞是Roku的战略股东之一,所以在入口竞争中,Roku并没有那么脆弱。其次,Roku的用户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它的操作系统(授权给其他电视机厂商使用),而不是它本身的硬件。以系统市占率来算,它压倒性领先:于是这就让那些竞争者看起来没有那么恐怖了:苹果不大可能打破惯例,授权别的厂商使用操作系统。康卡斯特这种传统公司显然没那个基因。亚马逊的系统已经在实战中证明没有那么厉害。小结总之,Roku之前的大跌,我个人认为更多和需要回调有关系。基本面上没有那么危险,只能说不如从前日子好过了。但这并不表示我建议买入,因为Roku的估值确实是高得让人买不下手。本质上,它现在是在享受流媒体行业的估值溢价,因为市场觉得这个行业的故事有想象空间。就是娱乐消费的新时代到来,电视要被抛弃什么的那套。所以,什么时候苹果、迪士尼$(DIS)$ 和奈飞的混战把行业利润打到地板,或者决出胜负让投资者觉得“行业离开上升期”,或者其他任何原因让估值溢价消失,什么时候Roku就要从天上摔下来。而且围绕它的短期波动也肯定不会小,因为争议太大了。只能说,喜欢刺激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股。本文不构成且不应被视为任何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的协议、要约、要约邀请、意见或建议。本文中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老虎证券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方面的意见,也不构成某种投资或策略是否适合于您个人情况的陈述,或其他任何针对您个人的推荐。

版者

兼具低估值和高成长 看看5G板块中还有什么盲区!(6.18教你用研报)

光环新网5G板块中存在巨大预期差的白马龙头,未来还有重磅事件催化!科伦药业行业洗牌后的大赢家,股权激励确保高增长,多项业务步入收获期!京能电力兼具低估值和高增长,弱势市场中极具防御属性!广而告之:《手把手教你用研报》课程是以卖方报告为基础,行业逻辑为准绳,以周1、3、5的“研报课程”为重点内容,周2、4的“个股”仅作为内容辅助,源于行业逻辑更稳定,运行周期跨度更长,相对于个股扰动因素更少,更方便投资者系统学习!-—-光环新网-—-5G提前发牌,市场看到了对网络设备侧的需求增长,但忽略了对IDC这一基础设施的拉动。国盛证券判断,随着今年9月份热点城市初步完成城区覆盖,5G终端将逐步面世,新一轮流量增长呼之跃出,IDC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光环作为龙头将率先受益。数据的爆发增长将给IDC行业带来的巨大增长空间。根据Structured Research预测,全球主机托管数据中心市场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7%,其中亚太区未来两年在全球主机托管市场的份额将升至40%,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主机托管市场。IDC圈预测,随着5G、物联网等终端侧对IDC的应用场景的扩大,到2020年中国IDC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增长,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对IDC的产业政策正不断收紧,根据《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版),北京市全市禁止新建和扩建PUE值1.4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心城区全面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一线地区对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效率限制逐渐增加。光环新网资源禀赋突出,先发优势明显。公司未来将围绕一线城市可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IDC业务规模。2019年Q1,公司与三河市岩峰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签署了增资合作协议,拟在燕郊地区合作建设数据中心,提前进行市场布局,抢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市场先机;同时积极推进IDC全国战略布局,上海嘉定二期、江苏昆山园区等绿色云计算基地项目的筹划及建设等正在积极进行中,公司将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增强公司的IDC业务竞争实力。上述各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拥有约10万个机柜的服务能力,充分满足全国云计算用户的各层次需求。自建模式为主,毛利率行业领先受益于5G时代流量持续爆发,云计算再迎投资机遇。根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亚马逊在公有云市场的份额占6.9%,阿里云、腾讯云和中国电信居前三,分别占43%、11.2%和7.4%。在全球范围而言,亚马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根据Gartner统计,亚马逊占全球公有云的市场份额达到47%。2016年,公司与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公司签订《运营协议》:亚马逊授权公司基于公司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在中国境内提供并运营北京地区的亚马逊AW S云计算服务。光环新网作为中国AWS服务独立运营主体,亚马逊作为上游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由光环独立向中国区用户提供AW S服务运营,而亚马逊作为上游的技术和服务供应商,提供相关支持服务。收入由光环获取,并支付亚马逊相关服务费用作为公司成本。2018年公司云计算业务收入437,577.5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40%,实现营业利润47,263.0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49%。国内如若逐步放开云计算市场将对公司产生实质利好。未来如果我国逐步开放云计算市场,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将带动亚马逊在中国的规模和业务量的增加,由于亚马逊在海外的业务通常会将IDC底层服务交由本土企业来做,双方形成合理分工。因此逐步放开之后将对公司产生利好,光环新网有望在和AW S的协作中一起成长。盈利预测选自国盛证券《5G流量基石,IDC增长先锋》-宋嘉吉-—-科伦药业-—-“4+7”带量采购对仿制药行业乃至整个医药产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后续仿制药行业而言,一方面一致性评价是竞争的基本入场券,另一方面未来要求企业以品种数量取胜,并加大对成本的管控,价格比拼考验成本控制能力。公司仿制药项目储备丰富,2018年数量近400项。其中在抗生素领域,公司通过对优质自然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利用,构建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随着后续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公司将持续加大度上游原料药的布局,进一步提升成本掌控能力。展望公司后续仿制药板块:一方面通过持续的品种申报,形成产品集群,借助公司强大的招标准入及销售能力,实现销售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一致性评价,参与集中采购贡献增量,同时加强上游原料的掌控,形成一体化竞争优势。在未来3-5年,仿制药板块预计将是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大输液行业,欧美市场集中现象非常明显,少量的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如美国的百特公司占据了全美80%的输液市场;在欧洲,大输液市场基本上被费森尤斯、贝朗、百特克林泰克和法玛西亚四大公司占领。目前国内代表性输液企业包括科伦药业、石四药集团、华润双鹤、辰欣药业、华仁药业及济民制药等,从收入体量看,科伦药业遥遥领先。营养用输液将成为公司大输液新增长点,2018年公司肠外营养线新产品多蒙捷(丙氨酰谷氨酰胺氨基酸(18)注射液)、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39亿元,显示出公司肠外营养产品良好的市场销售潜力。随着公司肠外营养产品的持续丰富,未来有望成为公司大输液重要的新增长点。创新研发平台布局完善,为长远发展创造核心竞争力,2018年,科伦获得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批件5项,其中创新小分子2项,生物大分子3项,向美国FDA提出创新药物IND申请1项,并已获准开展临床研究;KL-A167进入关键临床Ⅱ期,KL-A166注射液在中、美同步进行I期临床研究标志着科伦的药物研究迈出了国际化坚实步伐。股权激励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动,从业绩考核目标看2018年业绩增长已经实现,2019年业绩考核为15.60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28.6%。股权激励的推出有望进一步实现骨干员工与公司利益一致性,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内部活力,促进公司发展。盈利预测选自天风证券《“三发”战略大推进,存量、增量业务齐发展》-潘海洋-—-京能电力-—-从历史及可比公司估值角度看,公司当前估值均处于底部,具有明显的安全边际。从公司历史估值区间看,2013年以来,公司P/B基本上落在1~2倍区间内,当前公司2019年P/B估值水平为0.9倍,落在历史估值区间下沿。从可比公司角度看,公司2018年P/B也仅高于粤电力、华电国际及皖能电力,估值在主要火电公司中偏低。公司在建机组规模较大,截止2018年末,公司主要在建电站项目有6个,在建项目的装机容量合计478万千瓦。2018年,公司已有涿州热电2#机组(350MW)、锡林发电1#机组(660MW)顺利投产,预计2019~2021年仍有大量装机投产,公司装机正在进入投产周期。“十三五”期间,火电全行业装机增长承压,我们预计公司在2019~2021年装机增长将明显快于全行业增长。根据上述在建电站项目投产进度,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装机运营规模分别为1457/14921624万千瓦,同比增长27.1%/2.4%/8.8%,2018~2021公司装机累计复合增速为12.3%公司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参股众多优质火电项目。例如,公司持股25%的托克托电厂,拥有6×60万千瓦空冷脱硫燃煤机组,采用点对网直送北京的输电方式,属于京津唐电网内核心机组。投资收益已成为公司业绩重要构成,2018年,公司实现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15.7亿元,同期税前利润仅为8.2亿元。由于公司参股资产基本为煤电机组,煤价下行背景下除公司自身控股机组受益,联营、合营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样有望进一步提升,利好公司投资收益,进一步增加公司业绩弹性。2019~2020年,预计电量补偿带来约3亿元/年业绩增量公司下属石景山热电2018年被国家能源局正式列入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同意石景山热电按880MW装机容量享受2年(2019-2020年)发电计划补偿,年度补偿小时数为3,750小时。补偿电量将由公司其他高效、低排放的发电企业代发。目前,北京市火电标杆电价为0.36元/千瓦时,京津唐电网内火电企业的付现生产成本约为0.19~0.22元/千瓦时。我们假设代发企业的边际成本为0.20元/千瓦时,上网电价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利润,公司和代发企业分别按照70%和30%分享。在上述假设基础上,我们预计石景山电厂发电计划补偿有望为公司2019~2020年分别贡献2.8/2.8亿元税后净利润,对公司业绩回升带来明显积极影响。盈利预测选自中信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火电装机快增提弹性,经营优势回归修复估值》-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