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建校历史追溯到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60年改名为徐州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1979年设立研究生科,还是挂靠在科研处,1985年开始招生研究生,开启研究生教育,1996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部,2009年升级为研究生院;2005年招生留学生,2013年获得博士点,2010获得有硕士生推免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截止目前,硕士,博士生共计200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130人,硕士生导师1268人。2个博士学科授予点徐州医科大学2013年开始招生博士生,专业有临床医学、生物学两个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设置28个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生物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10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23个,5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5‰,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1%。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徐州医科大学肿瘤防治研究所)徐州医科大学率先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麻醉学本科专业。麻醉学学科先后获评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学科,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2020年2月9日刚刚获批国家药监局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21所附属医院、15所临床学院设18个学院(部)、21所附属医院、15所临床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医附院)始建于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距今已有122年历史,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康复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淮海经济区历史悠久、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院、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确立的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是江苏省四大紧急救援基地之一。医院现有本部、东院、西院三个院区。2019年上半年,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近14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9万人次,其中,外埠患者占三分之一左右,开放床位数4500张。
近日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马波、杜红伟、王琦教授和药学院朱旭教授4人入选2020年江苏特聘教授,其中,马波教授获得特别资助。截至目前,徐州医科大学共有30人受聘为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特聘教授”是江苏省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全省普通本科院校实施的、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专项设立的人才计划。徐州医科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江苏特聘教授选聘工作,面向海内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基础医学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较好地提升了徐州医科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徐州医科大学(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徐医大”,坐落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徐州,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该校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学校设18个学院(部)、21所附属医院、15所临床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设置2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生物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全球前1%。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麻醉学省级重点学科: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发表SCI、EI等收录论文近千篇,其中在美国科学院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3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徐州医科大学校门苏北和皖北具有几乎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轨迹,苏北人口也很多,也只是有一所医学学校,徐州医科大学是苏北唯一的医科大学,同样的,蚌埠医学院也是皖北唯一的医学院,那么,两校的综合实力相比谁更好一点呢?徐州医科大学内景【一】发展历史脉络底蕴蚌埠医学院是国家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实实在在的有底蕴的老牌医学院。而当时的徐州医学院在1985年才开始培养研究生,可以说,两校底蕴相差无几,但是,蚌埠医学院可能略微起步好一点。【二】办学层次第一部分小编说了,蚌埠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开始得早一点,但是,如今!徐州医科大学早已经顺利更名“大学”,且早已经在前几年拿下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而安徽蚌埠医学院至今还是“学院”,2019年,该校刚入选安徽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蚌埠医学院办学层次已经跟徐州医科大学有层次差了。【三】学科发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上,徐州医科大学有三个学科上榜,分别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均获评C+,而蚌埠医学院只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上榜,且全都是C-,和C+相比,中间还有个C!学科建设上,也是徐州医科大学更胜一筹!【四】地理位置徐州VS蚌埠,都是皖北、苏北中心城市,但是,很明显,江苏凭借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徐州经济发展远超于蚌埠,地理位置上可能徐州医科大学更有优势!【五】专业实力徐州医科大学的麻醉学全国知名,而蚌埠医学院好像没有知名的优势专业!蚌埠医学院大门综上所述:实际上,蚌埠医学院出身更好一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该校现在的发展已经慢于徐州医科大学,不过,好在有了一定起色,据悉,该校更名蚌埠医科大学的文件已经于2019年11月正式提交给了教育部,目前,该校正在等教育部的最后批复。此外,关于徐州医科大学,该校的麻醉学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遵义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和内蒙古医科大学最新排名出炉,小编根据“软科”、“校友会”和“武书连”三大排名机构对三所高校的排名进行了整理,并从学科实力、师资力量、录取分数线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具体来看。数据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01三所高校的排名情况根据“软科”、“校友会”和“武书连”大学排名可知:遵义医科大学在三所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第300、360、370名;该校于1947年创建,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徐州医科大学在三所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第204、360、215名;该校是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医药类大学,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内蒙古医科大学在三所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第272、360、371名;该校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02三所高校的学科实力遵义医科大学的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徐州医科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有麻醉学和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为麻醉学;省级重点学科有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和儿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骨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和普通外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有伤寒学和蒙医学;自治区重点学科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眼科学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03三所高校的师资力量遵义医科大学共有专任教师1090人,二级教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数为855人,硕士生导师80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1人。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徐州医科大学有教职工有5000余人(含直属附院),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近700人,有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双创团队”8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江苏特聘教授6人,江苏特聘医学专家3人等。内蒙古医科大学有专任教师926人,其中教授220人,副教授21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85人,硕士学位人员50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74.41%;硕士生导师51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人等。04三所高校的科研能力内蒙古医科大学有2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平台;4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徐州医科大学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5个,省级研究所10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遵义医医科大学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等。05三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内蒙古医科大学2020年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最高为585分,平均分为498分,省控线为464分;徐州医科大学2020年在江苏省内理科录取分数线最低为345分,文科录取分数线最低为340分(江苏省高考满分为480分)。遵义医科大学2020年校本部理科录取分数480-608分;文科录取分数548-565分;珠海校区理科录取分数480-583分;文科录取分数550-555分。
江苏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是以医学为主的高校,两所大学虽然主力教研领域略有不同,但是两所学校的实力相对江苏省内众多的“双非”高校而言,还是非常强的,影响力也非常大,两所学校都属于江苏省内知名高校。徐州医科大学,在麻醉学方面实力较强,尤其是本科阶段属于绝对的硬实力。徐州医科大学在麻醉方面,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教研体系,而且具有住院医师规划培训在内的麻醉终身教育系统,形成了完整的麻醉学培养体系。2019年,徐州医科大学获得麻醉学5+3本硕连读,意味着徐州医科大学在麻醉学领域更进一步,实力也得以再上一层楼。徐州医科大学,是国内第一个创办麻醉学本科专业的高校,而且他还负责编写了全国第一套麻醉徐专业的教材,及全国第一本临床医学专业用的麻醉学教材。徐州医科大学是国内麻醉学教育的一面旗帜,曾经多次获得了国家级教研成果大奖,被誉为我国麻醉学人才的摇篮。换句话讲,麻醉学是徐州医科大学的“王牌”之一,实力可以“叫板”全国。江苏大学,是由工科、医学、师范等三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使得江苏大学自然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他的绝对主力是农机,毕竟他的前身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曾经也晋级过全国重点大学行列。总体来看,江苏大学的实力胜过徐州医科大学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江苏大学规模更大,相对优势领域更多所致。
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全球前1%麻醉学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在全国率先创设麻醉学本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麻醉学、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麻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第四轮学科评估: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C+,药学C+.现有主校区,西校区两个校区。就业质量报告:2019届毕业生中,2767人中,男女比例1:1.8,江苏生源90.24%,分布于12个学院,来自于23个专 业。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80.66%,其中医学信息工程(94.87%)、临床医学(89.80%)、医 学影像学(86.88%)、物联网工程(86.84%)、药物制剂(86.84%)专业初次就 业率较高。年底就业率(统计截至 2019 年 12 月 20 日) 为 94.51%,其中升学/出国率为 23.89%。待就业毕业生比例占 5.49%2019年山西录取最低分数线:理科:544分,位次:16311.
我国这所二本医科大学,实力雄厚,性价比高,却常常被人忽视?很多人都很认同大学生毕业就是失业这个说法,因为确实是这样,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是真的很严峻。近几年一个专业——医学专业一直很热门,虽然说学医压力大,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医生工作稳定,容易收到大家的尊敬,也多少可以保障自己家人的健康,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报考医科大学。今天我们介绍一所实力雄厚的二本医科大学,它性价比很高,却常常被人忽视,它就是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位于江苏徐州,以前叫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这样看起来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真的是相当不错,而且徐医大还受到了江苏省和徐州市的重点建设。徐医大实力雄厚,虽然是个二本院校,但学校设有20个院系,共有63个硕士点,30个博士点,还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学校师资力量也很强,3000名教师中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占40%,高学历教师众多,学校实力真的强。但却由于徐州经济实力普通和更名不久的原因,徐医大常常被人忽视,关于徐州医科大学,各位看官还有哪些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
好几年以来,医学的热度都居高不下,虽然坊间流传“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样的说法,但也不妨碍考生对这个专业的追捧,因为入行门槛高、专业性强,所以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有了很大的保障。较高的录取分数线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大多是上了一本才敢报考,更别说像湘雅、华西、协和这样的知名医科院校了,没超过一本100分以上,那是不敢想的!但是有两所二本医科大学很适合普通考生报考,实力不弱,只是因为一些原因,经常被忽视了。第一所: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简称徐医大,原名徐州医学院。是江苏省和徐州市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创办于1958年。学校实力和师资都是配得上医科大学这个名号的,学校共有硕士点63个,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附属医院17所,临床医院4所。在3000余人的教师队伍中,博士生研究生学历以上占80%以上。有麻醉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这样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每年培养了5000多名优秀医学人才,徐州医科大学有着17所公立附属医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95%以上,实习和就业条件非常好。在可能是2016年才更名的原因,徐州医科大学在江苏省外的知名度还没有打开,让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这所大学。但对于二本考生来说,这真一所不错的医科大学。第二所: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虽然校名比较响亮,但它在广东省,可以说处于较为一个尴尬的地位,因为广东的医学强校是在太多,前面的像中山大学、华南理工这样的“985”都以医学专业见长,医学类的大学还有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等。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光听名字你就不简单,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都超过一本线。以贵州省为例或许招生压力比较大,广东医科大学很多专业还在二本招生,在这个医学院校扎堆的省份,广东医科大学也是常常被“略过”。但对二本考生来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校共有院士有2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各1个。
(可同步提供原某市医院副院长、民营医院联合创始人,原三甲医院医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某外资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复旦大学医学院本硕博在读生,咨询)某些所谓的专家动不动就告诉你,人才供不应求,该行业缺了多少万名需求,读这个专业就业不愁。我一直有个疑惑,既然都这样了,为啥医院整个系统没崩溃。今天我们来看下徐州医科大学的麻醉学,麻醉学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在全国率先创设麻醉学本科专业,并建设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麻醉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麻醉学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麻醉学学科先后获评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学校因此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先看看整体大的环境:经过“医学界智库”计算,2020中国综合医院手术量排行榜前100强医院的手术总量为906.24万台,占2019年中国医院(34354家医院)总手术量的15.4%。2019年总手术量为5884.67万台。日均约16万台。考虑到医生的工作强度,每周休息一天,日均18.85万,再考虑手术难度,有的是直接干麻就走,再过来瞧两眼,还有要一直陪着的。每个麻醉学医生每天可完成4台手术,看到厉害的有一个搞定30多台手术麻醉的。从手术量看,现有的7.5万名麻醉师够用了。还有一个问题,主刀医生培训更难,你麻醉数量上去了,没人操刀也没用啊。在产生新的需求前是够的了,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的无痛分娩,有需求的可以自行查询。根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比上年增加10112个。其中:医院34354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74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16个),二级医院9687个,一级医院11264个,未定级医院10654个。和现实中一样,大病或是疑难杂症都往大医院、三甲医院,动手术也一样,人才需求也一样,会出现结构性错位。大医院人才济济,小医院缺人又没技术,待遇较低,毕业生也不愿意去。从我个人就医陪同体验(去过长海、仁济、中山、新华、九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外地占比估计在一半左右(从看病历本不同观察)。我们来看下徐州医科大学2019年就业率及主要就业单位也体现这一观点。灵活就业率是指未签订协议书,从事非全时工、季节工等的毕业生数与总毕业生数的比例,实际是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规培占部分)再看下2020年的就业率,受到各种影响麻醉学的就业率相对较好,考生也要做好提前规划。还有一个考生家长要考虑的是学麻醉学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学临床医学专业来说就业面和收入都有差异,看个人如何选择。很难想象没有经过职场残酷竞争的人,会给你有价值的职业建议。程叔报志愿,从就业需求端入手,收集大量信息,分析研究行业发展、企业招聘要求、区域产业等,定制化,用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