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教育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昨天,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实验学校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经研究,同意丰台区建设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实验学校。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建设单位:丰台区教委二、建设地点:丰台区五圈路。具体用地范围由规划管理部门确定。三、建设规模及内容:总建筑面积48223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教学用房27629平方米,办公及管理用房1394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3392平方米,设备用房3376平方米,人防及停车库8034平方米,教师培训用房4398平方米。同时,北京市发改委还发布了学校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意见书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校实验学校位于丰台科技园东三期核心区,四合欣园西门附近,是集小学、中学于一体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包括教学楼楼、实验楼、多功能中心、体育场及配套设施,小编从现场张贴的一封感谢信中看到这里除了小学和中学外,还有望包括幼儿园项目。项目有利于周边居民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阶段的学习。据了解,学校以建设“双一流”学校为目标,设计办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的小学,招生规模为480人; 24个教学班的初中,招生规模为960人。另外建设教辅中心一处,中心包括二级校外教育机构,并设置了面向全区的教师培训场所。据了解,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校实验学校于2018年底举办了工程启动仪式,目前小编看到新校已经开始地上建设,希望这所学校能够早日建成投用!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丰台杂谈
6月17日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了关于信阳高新区第一中学(第一小学)建设项目(迁建)的教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审批结果显示办结(通过)信阳高新区第一中学(第一小学)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万元):9000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共设置班级数48班,其中小学部24班,每班45人,容纳学生1080人;中学部24班,每班50人,共容纳1200人。项目建成运营后学生规模将达2280人,教职工146人(其中小学部57人,中学部89人)。总用地面积51622.98平方米(合77.43亩),总建筑面积34223.00平方米。建设教学楼2栋、综合楼2栋、宿舍楼1栋、服务楼1栋、教师周转房1栋、风雨操场1座、看台2座、门卫室1座、公厕1座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来源: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伊犁**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伊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XX年五月教育是培养和开发人的心智与潜能,以提高人的创造力的社会活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或者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的存在,而且随着人的社会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领域与教育的功能也都有了相应的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历史条件下,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联系日趋紧密的国际环境下,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不断向外扩散的特点,形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教育国际化首先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由于各国的联系与交往的增多,进而产生的广泛的国际合作现象;而这种国际合作又必将导致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并且会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加以整合,最终形成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各国教育呈现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在经济全球化影响日益扩大的前提下,更加快了步伐。由于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的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对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虚拟财富的拥有上,而知识、信息等大都又是由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所拥有。因此,20世纪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各国就已经把综合国力的角逐逐步转移到对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争夺上;与此相对应,各国所制定的竞争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越来越明显地转向了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教育发展方面。从1990年代开始,全球教育大发展的势头愈加强劲,在教育领域内,国际交往与国际合作日益增多,教育的发展对世界许多方面都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在世界范围蔓延,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经济领域中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不仅带动了新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带动了人才在更大的地域流动,也带动了各种生产资源在世界领域的调配。同时全球化也使各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全球性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恶化、贫困继续加深、社会歧视加重以及恐怖主义猖獗等。这些又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共同研究的必要性。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并促进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步伐的加快,导致教育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及其《行动纲领》;以后在1994年10月,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召开,以“国际理解之教育的总结和展望”为主题,进一步阐明了教育在国际范围内合作的意义,也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而到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不仅发布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也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思想和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推动了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面对这一切,中国的教育要发展,必将无可选择地要汇入世界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之中。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41.4编制原则 5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1.1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72.1.2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将受到重视 82.1.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国际化进程面临的机遇 112.2本次项目的提出理由 12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22.3.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 122.3.2是促进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32.3.3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空间的需要 132.3.4推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142.3.5引进市场机制,增强教育机构自身运转的行为能力的需要 14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52.4.1政策可行性 152.4.2管理可行性 182.4.3建设条件良好 192.4.4财务可行性 192.5分析结论 19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203.1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分析 203.2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及意义分析 203.3国际学校发展趋势分析 22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环境分析 233.5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分析 253.6项目面对市场需求分析 283.6.1“国际化教育”低龄趋势分析 283.6.2生源面分析 303.6.3市场、消费定位分析 323.7市场分析结论 33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344.1地理位置选择 344.2区域投资环境 344.2.1区域地理位置 344.2.2区域自然气候条件 354.2.3区域自然资源条件 354.2.4区域区位交通条件 36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37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385.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385.2项目建设目标 395.3总平面布局 395.3.1布置原则 395.3.2总体规划方案 405.3.3班级规划设置方案 415.4建筑方案 425.4.1主要建设内容 425.4.2平面设计 425.4.3立面设计 425.5结构设计 435.5.1设计依据 435.5.2结构形式 435.6给排水工程 445.6.1 设计规范 445.6.2 给水系统 445.6.3排水方案 445.7电气设计方案 455.7.1设计范围 455.7.2供电主要指标 455.7.3供电电源 465.7.4配线 465.7.5照明设计 465.7.6防雷接地 465.7.7弱电系统 47第六章 节约能源方案 486.1节能设计依据 486.2 主要节能措施 486.3具体节能方案 496.4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06.4.1能源消耗种类 506.4.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506.5结论 50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17.1设计依据及原则 517.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17.1.2设计原则 517.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7.3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527.3.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27.3.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27.3.3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527.3.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27.3.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527.3.6交通影响分析 537.4项目建设时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537.5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分析 537.5.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537.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47.5.3声环境影响分析 547.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547.5.5景观影响及生态环境分析 547.6项目建成后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547.6.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547.6.2污水防治措施 557.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557.6.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557.6.5 生态保护防治措施 557.7绿化方案 567.8消防措施 567.8.1设计依据 567.8.2消防措施 567.8.3抗震措施 577.8.4综合防灾 577.8.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7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 588.1编制依据 588.2概况 588.3劳动安全 588.3.1工程消防 588.3.2防火防爆设计 598.3.3电力 598.3.4防静电防雷措施 598.4劳动卫生 608.4.1防暑降温与冬季采暖 608.4.2卫生 608.4.3照明 60第九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19.1组织机构 619.2劳动定员 619.3人力资源管理 619.4激励和约束机制 629.5福利待遇 62第十章 项目实施规划 6410.1建设工期的规划 6410.2 建设工期 6410.3实施进度安排 6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11.1投资估算依据 6611.2建设投资估算 6611.3流动资金估算 6711.4资金筹措 6711.5项目投资总额 6711.6资金使用和管理 70第十二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 7112.1总成本费用估算 7112.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112.1.2产品成本 7212.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312.2财务评价 7312.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312.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312.2.3不确定性分析 7412.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74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7613.1项目风险因素 7613.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613.1.2工程风险 7613.1.3市场经营风险 7613.1.4管理风险 7713.1.5财务管理风险 7713.2风险规避对策 7713.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7713.2.2工程风险规避对策 7713.2.3市场经营风险规避对策 7813.2.4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7813.2.5财务风险规避对策 78第十四章 招标方案 7914.1招标管理 7914.2招标依据 7914.3招标范围 7914.4招标方式 8014.5招标程序 8114.6评标程序 8114.7发放中标通知书 8114.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114.9合同备案 81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8315.1结论 8315.2建议 83附 表 84附表1 运营收入预测表 84附表2 总成本表 86附表3 外购教学材料表 87附表4 动力能源消耗费用表 88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89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0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1附表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2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3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94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95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6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98附表1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00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伊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学校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伊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学校由伊犁**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圳**资本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发起。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选址选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南岸新区1.1.5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人:中投信德杨刚 工程师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47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457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30130.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5850.00万元,土地费用为90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271.28万元,预备费448.7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3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运营收入为18057.14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299.45万元,年均净利润6224.59万元,年上缴税金总额为96.19万元(年均上缴所得税2074.86万元、年均增值税为961.87万元、年均上缴城建费及附加费96.19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7.66%,投资利税率19.91%,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8.92%,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8.41年。1.1.7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资金47000.00万元人民币,选址拟定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南岸新区。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计划建设学前教育、高中部、学生公寓楼及教师住宅楼;二期计划建设小学部、初中部、图书馆及运动馆等附属设施。伊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学校将以中华国学文化为基础,同时借鉴西方规整化一的建筑格局和景观布局,拟建设一座中西合璧,恢宏大气又不失庄重典雅的国际化校园。同时,在校园内建设观光游览区(校园景观大道,中国古典园),教学区(综合教学楼、中国国学讲堂、中国古典文化教习楼、科学馆、图书信息楼)住宅区,(学生宿舍楼、教职工住宅区)体育活动区(体育馆,游泳馆、标准化跑道足球场)等功能分区。本次伊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学校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60亩,总建筑面积169000.00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如下表: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情况表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单位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层数一期建筑工程(110亩) 学前教育部 平方米 4000.00 8000.00 2高中部 平方米 6000.00 18000.00 3学生公寓楼 平方米 4000.00 20000.00 5教师住宅楼 平方米 4000.00 20000.00 5附属设施 平方米 1000.00 1000.00 1小计 平方米 19000.00 67000.00 二期建筑工程(150亩) 小学部 平方米 6000.00 18000.00 3初中部 平方米 6000.00 24000.00 4图书馆 平方米 8000.00 24000.00 3运动馆 平方米 30000.00 30000.00 1附属设施 平方米 6000.00 6000.00 1小计 平方米 56000.00 102000.00 合计 平方米 75000.00 169000.00 公共设施工程 道路硬化工程 平方米 60000.00 60000.00 停车场工程 平方米 6000.00 6000.00 绿化景观工程 平方米 55000.00 55000.00 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47000.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计12个月;二期工程建设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计12个月;工程建设工期共计24个月。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伊犁**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注册,4月1日正式选址于伊宁市火车站八达·赛里斯广场仿古街,4月1日与伊宁市华厦房产正式签订租约,4月6日开始装修,5月10日公司整体搬进入驻,从装修到搬进入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速度”。公司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注册资金3000万元,一期仅基础设施投资560余万元;公司下一阶段就是巩固和拓展现有业务,做大做强公司主营业务。二期由**公司联合深圳**投资公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同组建的“南洋理工大学伊犁**国际学校”、“伊犁**跃骥文化影视培训产业园区”预计投资5亿余元,初步建成一个规模化的有“伊犁**国际学校、伊犁**跃骥文化影视培训产业园区”、“书画院”、“艺术研究院”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和传统文化影视基地,成为伊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推广和宣传的窗口,同时还能成为成人传统文化再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伊犁**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现有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员工10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人,省级书法家协会会员和专业书画家一人,其余员工为大专及专业技术人员。公司下辖综合行政办公室、**书院、国风书画篆刻艺术研究院、跃骥书画院、御尚茶坊茶艺、香道、国学礼仪培训中心、跃骥影视制作中心、项目策划宣传部、国风华服社六部一室一社。“筑巢引凤”,公司优美的工作环境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吸引了四川大学、长春大学、海南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等疆内外高校毕业生和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广东深圳、北京等发达地区优秀人才及疆内外书画专业人才的加入,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保证了公司良性、健康、高效的运转和强劲的发展后劲。1.3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创建教育强县规划(2012―2025年)》;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9.《现代财务会计》;10.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11.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重复利用率。(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和指标一 主要指标 1 项目总占地面积 亩 360.002 项目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7000.003 项目设计招生人数 人/年 2500.003.1 高中部 人/年 1500.003.2 初中部 人/年 1000.004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47000.004.1 建筑工程 万元 30130.004.2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5850.004.3 其他费用 万元 271.284.4 预备费用 万元 448.724.5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300.00二 主要数据 1 项目正常年运营收入 万元 24000.002 年均运营收入 万元 18057.143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8299.454 年均净利润 万元 6224.59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96.19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961.877 年均所得税 万元 2074.868 年上缴利税总额 万元 3132.929 项目定员 人 60010 建设期 年 2三 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17.66%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19.91%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8.92%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12.92%5 税后财务净现值(ic=5%) 万元 13,469.556 税前财务净现值(ic=5%) 万元 28,590.487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 年 8.418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 年 7.069 盈亏平衡点 % 48.28%本报告有中投信德杨刚工程师编制,请勿复制。更多案例参考或报告的定做详询本人。
近日,国家发布了《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继续加大对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持力度,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对不足100 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 人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住宿学生配备宿舍、食堂、厕所、澡堂等基本生活设施,落实对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合理有序扩大县、镇学校学位供给,到2020 年基本消除大班额。加强学校非卫生厕所改造。巩固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稳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2 年全面实现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约20%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综上可以看出,针对当前我国县城、乡镇教育设施落后的现状,国家通过财政补助引导现有小规模学校升级改造,同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现有学校应紧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提升自身教育服务水平。国家资金的申请对于申请主体来说一般需要经过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三个环节,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而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由广到细的项目研究过程,项目建议书是通过简要明了的文本向发改部门备案,便于发改部门审核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建议书批复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方案、资金、环保、效益全方位的论述上,初步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初步设计是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设计规范,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确定经济技术指标,编制单体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给排水系统图、电力总图等图纸,然后进行项目设计概算,最终形成初步设计报告。当前,学校类项目以学校宿舍、食堂、厕所、澡堂等生活设施扩建为主,一般新建学校已配备有这些基础设施。学校宿舍、食堂、厕所、澡堂等生活设施这类项目,应在原有学校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学生生活需求,合理设计方案。此类项目进行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的确定,通过学生规模,按照设计规范合理确定建筑面积,然后根据场址现状,合理确定建设方案。以上仅简单进行了学校类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申请的流程,以及重点内容,如有不同意见或需求,欢迎留言交流或补充。
吉市发改社会字〔2020〕12号关于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吉安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来《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批复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吉幼专筹字〔2020〕2号)及相关材料均收悉。2月23日,我委立即委托吉安市钧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了补充完善,吉安市钧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出具了《关于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吉钧咨评字「2020」6号)。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为建设一支扎根农村、乐于奉献的本土教师稳定队伍,推进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意吉安幼儿高等专科学校项目建设。二、项目名称: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项目三、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欧阳亮四、项目代码:2019-360800-83-01-015948五、建设地点:职院东路以东、吉安南大道以南、东塘边路以西、东汶塘村小山塘连接村道水泥路以北地块。六、建设性质:新建七、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办学规模6000人。项目占地面积402亩,总建筑面积171711.26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实训楼(含系及教师教研办公用房)、综合楼(图书馆、校行政办公用房)、室内体育用房(风雨球场)、会堂、学生宿舍、食堂、附属幼儿园、后勤及附属用房等校舍功能用房,人防地下停车库、室外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及地面硬化、绿地以及室外给排水、供电等配套工程。同意大学生活动用房在教学实训楼、综合楼、会堂等校舍中统筹解决,单身教师宿舍由市政府在学校旁边建设的公租房中解决。八、请项目单位严格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19」86号)要求,对九项必配校舍用房面积进一步优化配置,同时,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做好规划用地预留工作。九、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74422.68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及政府融资。十、项目建设应体现节能环保要求,优化用能工艺,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切实加强节能管理。十一、请项目单位接此批复后,抓紧组织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并报我委审批,争取早日动工,发挥投资效益。2020年2月28日(此件主动公开)【来源:社会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钱守旺 孟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学校课程建设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硬任务”。在不同的省市和地区,课程改革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局面,究其原因,与该区域教研部门如何推动课程建设密不可分。本书从区域层面出发,以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为研究主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区域内如何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体系。并以北京市朝阳区推进课程建设为例,分享部分研究成果,以供其他省市和地区的区域教研部门借鉴参考。一、区域课程建设的背景教研制度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丛立新先生在其研究著作《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一书中说:“毫不夸张地说,迄今在全国范围内,各级教研室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推动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一个地区课程改革的局面如何,走向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态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依靠,各级教研系统承担着诸多相关事宜,如教师培训、新教科书的辅导、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推广改革所推崇的教学方式方法等。” 可以说,区域教研部门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及推进措施,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效果。北京市朝阳区作为首都教育发展的活跃地带,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朝阳教育历来对推动区域课程建设非常重视,早就开始了区域内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率先成立了区域内的课程改革研究机构(即课程研究发展室),完善了课程领导、学术指导和课程建设及实施的常态监控反馈机制。在“十三五”时期,基础教育领域进入深化课程改革的新阶段。从区域教育的角度,朝阳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设计了教育发展的“十三五”蓝图,“以教育内涵优质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区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提升教育质量,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队伍整体优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区域层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顶层设计,提出要“深化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具体包括:“全面深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培训和指导,提升校长和教学干部的课程领导能力、教师的课程生成与实施能力,实现课程优化与创新,服务学生成长需要。推进学校自主课程建设,提供丰富可选择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转变教与学方式,积极推进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探索,加强选课指导和学法指导,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区域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之下,朝阳区的课程建设工作在区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区域课程研究部门主要负责,其他教研部门鼎力配合,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二、区域课程部门的职能定位推动区域课程建设工作,必须建立一支课程建设的学术队伍。朝阳区于2012年率先成立了区级课程改革研究机构,即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课程研究发展室(以下简称“课程室”)。目前,该部门共有科研员六名,专职从事区域课程研究工作。这是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研究队伍,由一群热爱教育研究,致力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热血青年组成。其中一人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同时有学校管理经历,对学校课程建设经验丰富。两人是毕业于985院校的教育学博士,有着扎实的学术基本功和理论视野。其他三人均为硕士学历,且有着多年教学经验。这支高知团队六年来,服务于朝阳区200余所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为他们提供课程方面的学术支持。真正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角色定位课程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他们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扮演着以下六种角色:导航仪——引领方向,探寻路径为区域内学校课程改革引领方向,协助行政部门发布课程建设文件及实施指南等,帮助学校探寻课程发展路径,引领课程建设方向。播种机——传播理念,推动变革为区域内学校和教师传播最新课程改革理念,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未来课程)推送课程改革前沿文章,促进学校和教师学习最新课改精神和理论知识,推动课程改革的落地。助推器——培训指导,助力发展为区域内学校提供课程改革的培训指导,通过区级培训、校级教研以及“多对一”共同指导等方式,通过“面(区级)——线(学区/项目组)——点(学校)”协同推进的方式,助力学校课程发展。孵化园——发现典型,培植壮大在区域内发现学校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通过具体指导,专业打磨,促进典型经验成果化,提高其可推广性,使成果培植壮大,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收割机——收集经验,固化成果在区域内收集学校课程建设的素材,指导其成果固化,为学校参加各类成果评比提供学术支持,帮助学校高效提炼成果,发掘潜力。中转站——资源推送,经验分享在区域内形成学校课程联盟,构建课程建设、课程资源等共同体,搭建平台,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和成果借鉴。(二)职能定位课程室主要承担组织区域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指导及其他相关业务工作,具体的职责任务如下:1.推动区域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和三级课程整体建设,规划区域地方课程和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规范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2.承担朝阳区地方教材(读本)研发、申报立项、编写,组织精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推广工作。3.组织区域范围课程专题工作的跟踪调研、系统诊断,为当地教委的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4.根据区域课改推进实际需求,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的专题培训,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理解力和执行力;组织区域优秀课程建设经验的总结、交流和推广工作;组织北京市内(外)的课程学术观摩、交流活动。5.根据课改项目和区域教育发展核心内容,负责课改项目的整体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负责项目基地校的遴选、指导和管理,促进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培育区域课改品牌项目,推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优秀课程(教材)。6.根据市、区课改工作部署,拟定基础教育课程优秀成果(单位)评选方案、标准和流程,开展课程优秀成果(单位)评审及宣传;做好区域优质课程资源的收集、交流、评估与推广应用工作。7.结合朝阳区国际教育推进情况,根据需要承担国外优秀课程资源的筛选引进、培训推广、实验,开展基础教育国内外合作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等工作。8.其他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工作。(三)室徽与团队共建课程研究发展室这支队伍团结一心,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课程室有自己的室徽:室徽上的文字“作未来课程的领导者”表达了课程室整个团队的价值追求——为了学生未来的课程,为了学校课程的未来。室徽由“未来”两个字的首字母“W、L”变形而成。整体看像一个长了大眼睛的小精灵,活泼可爱,动感十足,寓意着未来课程的性格,适应儿童的天性。下面的字母“W”像一个燃烧的火炬,象征着课程全体成员火热的工作热情。上面的字母“L”像一个旋转的飞碟,象征着课程室全体成员灵动的工作状态。三、区域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区域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加强学校课程育人功能,提升课程的研究与建设,服务与指导的能力,课程区域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指导学校建设课程,使课程目标—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更加系统和一致。课程整合水平更加深入,课堂教学有效实现课程目标与功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导向性功能。具体目标是:第一,创新课程管理制度,课程领导力和课程指导力显著提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和相关资源,推动学校建立科学合理、自主创新、相互贯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思想统一、理念先进、协同配合、智慧共享的课改工作新格局。第二,创新课程建设思路,学校课程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将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内每一个人的幸福感。基于核心素养体系框架,聚焦课程的顶层设计、结构梳理、内容整合和有效实施,建立特色鲜明、层级清楚、衔接自然、尊重获得感的课程体系新框架。第三,创新课程实施策略,课程育人效果更加突出。 从关注知识技能走向关注核心素养,认真落实学科改进意见和实践育人要求,拓宽课程资源供给渠道,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探索知行合一、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生态高效的课程实施新途径。依据目标,区域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六大方面:(一)提升课程领导力,明确课改方向和目标1.提高校长和课程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提升学校管理者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把握、创新、引领等能力,帮助其进行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促进校长专业发展。2.提高研训者课程领导力,提升相关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3.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升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和课程开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明确学科课程的定位、性质、目标及其与课程整体育人之间的关系,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的实施,同时鼓励教师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4.促进课程经验分享。为学校提供研讨平台和经验借鉴,推送学校课程改革动态,并深入到有需求的学区进行经验分享与定向指导。(二)加强课程顶层设计,推进课改有序进行1.指导学校明确育人目标。指导学校进一步明确课改目标和任务,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实、做精、做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2.指导学校完善课程方案。指导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理念科学制定学校课程规划,围绕核心素养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三)探索实施策略,适应课改新要求1.充实课程内容。指导学校有计划地科学开设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2.丰富课程形式。重视课程推进机制以及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大小课、长短课、周课表和月课表等学时设置实验,尝试分层分类走班、综合主题教学、校内外选课等课程安排实验,开展项目作业、作业超市等作业改革,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和选择。3.落实学科实践活动要求。关注学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实践育人为统领,指导学校整体设计学科10%课时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实践。(四)变革教与学方式,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1.优化学习方式。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实施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重构学习环境,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路径,采用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互联网+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灵活运用中生动活泼地开展学习。2.改进教学方法。尊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各校要认真落实学科改进意见要求,更加关注从课堂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构建生态课堂。联合教研部门共同制定并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标准的改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使课程与教学协同发展。(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1.建设好实践基地。建设一批有区域特色的学生实践基地,通过挖掘、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单位的各类教育资源,构建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性学习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2.用好网络资源。促进学校改善信息化学习环境,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基于教育大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诊断。依托教育信息化云平台,指导学区、学校完善学科数字化学案库、课件库、素材库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3.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课程学习资源,促进教师课程理念的更新。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号“未来课程”,每天为广大校长、教师推送最新课程改革资讯、热点问题、前沿理论等,逐步打造服务于课程改革的学术自媒体平台。(六)加强课程评价,以评价助推课改发展1.明确评价导向。研制课程建设水平评价量表,修订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诊断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服务指导作用。2. 改进评价方式。创新评价方式,探索专项督导、跟踪视导、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变单一评价为过程指导。帮助学校采用多主体评价策略,动员小组、家长、社区多角度调研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等,推动课改深层次问题解决。3. 组建研究团队。立足于朝阳区的学校发展,建构一套学校课程评价体系。采用以训带研的方式,帮助课程干部和教师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四、区域课程建设的路径及成效(一)“研训展评”结合,助力学校课程发展朝阳区通过教研、培训、展示、评选结合的方式,推动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即定期举办教研活动、专题培训、学校课程展示活动、学校课程成果评选等。1.课程教研活动课程室研究团队每个学期都会定期集体下校展开课程教研,及时了解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情况,为学校把脉,对其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此,他们专门研制了《朝阳区学校课程建设情况调研问卷》,以便迅速对学校课程建设情况做出判断。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也会不定期地展开小组下校教研的活动。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例如针对朝阳区引进校(即朝阳区政府引进优秀名校资源合作办学学校)情况开展的专题教研活动,形成《朝阳区引进校课程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了解引进校课程建设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再如针对高中校课程设置所展开的区级调研工作,对全区高中校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为有效推进2018级高中课程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2.课程专题培训课程室研究团队人人有研究专题,人人有讲座主题。根据学校需求,进行菜单式设计,每个人研究不同的内容领域,每个人聚焦一个点,进行深度思考,对学校的课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课程专题的培训包括如下主题:《课堂革命:我们一直在行动》,《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钱守旺)《读懂课程——学校课程观的重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孟青)《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及其评价》(王迪)《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渗透》,《中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课程管理》(杨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典阅读在新时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舒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朝阳区STEAM教育推进策略研究》、《STEM跨学科整合的五类基本取向》、《STEM理念下的趣味编程与3D设计课程研发》(陈磊)这些专题培训,能够直接指导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目前已经开展过多场区级、校级培训,深受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肯定,使课程理论与实践得以普及。朝阳区还开办了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坊和培训,通过培训、研修等方式促进全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2015-2016年,全区所有高中学校主管课程校长参加了高中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坊的研修,由专家主题报告、一对一深入指导,切实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以适应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为重点,增强学校课程规划和管理能力。2016-2017年,举办了朝阳区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专题培训班,全区所有学校正校长参加了此次培训,覆盖面接近100%。结合朝阳区教育系统干部特点和现实需求,立足本土,放眼国际,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为校长们进行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培训课程。课程选定严格遵循需求先导、多方论证、注重实效、严格评估的工作流程。通过自我建构、高端引入、本土孵化等方式,形成了以提升课程领导力为代表的系列课程群。制定了必修与选修、线上与线下、自主与合作、理论与实践、展示与考察等相结合的具有朝阳特色的、服务朝阳干部队伍发展的课程实施体系。打磨出具有朝阳特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课程体系,切实促进了朝阳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3.学校课程展示活动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为各校明确课改方向,课程室近年来举办了十余场“学校课程展示系列活动”,为各校展示课程建设典型案例,提供区级平台,以供各学校相互学习借鉴,交流提升。每一场学校课程展示活动,都由课程室和学校组织策划,选定主题,主题共分为四大模块,呈系列化(见下表)。每一场活动都由课程室团队进行指导。该活动为学校提供了区级展示的平台,在区域内成为品牌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目前,通过“朝阳区学校课程展示系列活动”,一批学校在课程展示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初步的课程建设成果。如芳草地国际学校、朝阳实验小学、白家庄小学、樱花园实验学校、二外附中、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等一大批学校的课程建设已经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有了影响力。4.学校课程成果评选朝阳区依托北京市学校课程成果的相关评选工作,每年都组织开展区级的评选活动。常规评选包括北京市课程先进单位、北京市课程建优秀成果、首都原创课程资源等三大项目。这三大项评选工作具体包括拟定评审方案、下发通知、组织培训、组织评审、统计结果、分组指导、组织复评、复评答辩指导、申报市级复评、表彰结果、成果推广等。尽管任务繁重,但课程成果的评选有助于促进学校对课程建设成果进行梳理,使之文本化,其对课程成果的提炼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在评选过程中,也通过反复磨合,帮助学校提升课程成果提炼能力,并发掘一批优秀的课程成果进行推广。总之,朝阳区在推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研、训、展、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助力学校课程发展。(二)课程化推进,提升区校课程品质课程室团队在开展区域课程建设的研究中,依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逻辑具体展开工作。其中国家课程的研究,着眼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此不详细展开。1.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验区域课程的推进,离不开地方课程的建设。地方课程包括市级地方课程和区级地方课程。北京市的市级地方课程包括专题综合教育,生涯规划,我们的城市等,朝阳区承担了市级地方课程教材的实施和推广等工作任务,同时也努力进行区级地方课程的建设。几年来,朝阳区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朝阳”、“阳光足球”、“生命·生活·生态”、“中小学生礼仪常识”等课程教材,通过学校的实验进行推广。其中很多课程深受朝阳区学校老师和学生喜爱。在此仅举两例加以说明。(1)中华传统文化基于区域教育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朝阳区对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自2010年开始就率先编写了面向小学、初中、高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读本(一套四册),经过几年的修订与实验,2015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与此同时,通过区域统筹的方式在部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建设”的项目研究,几年来的研究,在全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获得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目前,借助朝阳区开发的《中华传统文化》读本和项目的研究与推进,通过课例研讨、主题培训、行动指南等策略,促进了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化建设,使学校课程发展有方向;形成了传统文化教学基本策略,使教师教学有思路;丰富了传统文化课程资源,使教师教学有依据。(关于该项目的具体内容与进展,本书有详细的研究报告,在此不多展开)(2)阳光足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响应教育部推动“校园足球”的总体政策,朝阳区提出了以区级项目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新思路,2014年开始启动的“阳光足球”项目,通过研发“阳光足球”地方课程及教材编写,构建具有朝阳区地域特色的体育地方课程体系,为区域体育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微课程),促进朝阳区校园足球教育开展,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打造朝阳区地方课程特色品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朝阳区阳光足球的实验工作。《阳光足球》的实验读本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供朝阳区中小学生免费使用。该套教材的编写始终遵循足球教育的健体与育人的目标,以“阳光”的体育精神为基本理念,同时渗透足球文化,旨在培养学生的足球综合素养。该套教材有着全新的足球教育理念,将育人与健体有机结合,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解决目前足球教育缺少教材的问题。同时,教材由体育教研员和体育骨干教师编写,他们比起足球专业人士和高校教师更加理解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习惯,更加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编排教材内容,被体育界专家称为“最接地气儿”的足球教材。2.校本课程的审议与指导学校课程建设离不开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教育特点、社会需求和教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与拓展。校本教材是学校自主研发的课程资源,是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能力和个性特长的重要载体,校本教材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学校的课程自主权,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为规范朝阳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实施,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推动学校切实有效地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朝阳区对学校校本课程与教材情况进行定期的审议。该审议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对学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纲要进行专家评议,每年审议的校本课程量数以千计,足见。审议工作主要针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对其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进行审议,通过审议方可开设,否则需修改后再申报。在此过程中,课程室团队组织了多场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的活动,通过主题报告与定点指导相结合,帮助一线教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策略以及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要点等。这对提高全区教师课程领导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提高了学校的课程研发能力,使学校课程品质不断得以提升。(三)项目化研究,深化区域课程研究课程室团队还通过项目化研究,深化区域课程研究。团队成员分别组成若干研究小组,面向其他教研员和学校招募项目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研究项目。目前比较成熟的项目有:动感课堂的教学与实施(本书有详细的研究报告,在此不多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本书有详细的研究报告,在此不多展开)、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基于STEAM理念的中小学核心素养培养(本书有详细的研究报告,在此不多展开)、课程评价研究、依托课程工作坊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等研究项目。在此以其中两个为例,进行简述。1.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当前,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成为教育的热点。朝阳区很早就对中小学生的阅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展了不少阅读的研究和活动。2014年,在前期阅读探索的基础上,朝阳区建立了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项目主要解决阅读研究的普遍问题:计划性、序列化和持续性的问题。基于此,项目从阅读课程顶层设计、阅读教学课程化实施、骨干教师队伍培养、资源开发与统筹推送等方面开展工作,大力推进阅读课程资源的研发和整合、阅读课程内容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阅读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的融合、阅读课型模式的分类和梳理、阅读课题及项目的高位引领、教师队伍阅读素养能力提升等。目前,该项目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品牌,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其项目研究的经验,也值得推广与借鉴。2.课程评价研究项目课程评价研究是当前课程建设的热点和难点。2017年,朝阳区开启了课程评价研究项目,围绕课程评价的国际现状、测评理念、测评工具、测评方法等方面,项目组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构建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项目启动伊始,先以学术讲座“进校园”“进教研中心”的形式,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在实验校等地开展了专题讲座以及工作坊,为上百位教研员、骨干教师提供了关于课程评价的学术指导。又为朝阳区积极搭建“走出去”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区内专家和学校教师在全国论坛上做报告交流,参与PISA2012数学试题全球征集活动等,提升朝阳区学术影响力。3.依托课程工作坊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研究项目学校课程建设问题千头万绪,往往需要深入到学校中进行个案研究。2017年开始,项目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实验校建立了“课程工作坊”,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定期进行调研、研讨活动,帮助学校进行课程顶层设计,总结归纳出学校课程建构的基本经验。通过开展田野式课程个案研究,深入研究学校办学理念如何在全学科渗透,即课程理念如何落地的问题。目前,已指导实验校完成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并初步形成学校课程品牌,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奖。项目组又借助学区教研工作站,将学校“课程工作坊”逐步在学区内扩大,形成定期调研讨论机制,扎根于学校,对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语文教师等各类人群进行全面调研,对学校课程文本及日常教学进行全面分析与提升,开展对学区内学校的课程培训等,促进学区内学校课程建设。4.未来课程自媒体平台项目2016年开始,课程室团队建立了课程微信平台,每天为广大校长、教师推送最新课程改革资讯、热点问题、前沿理论等,打造服务于广大学校的课程资源自媒体平台促进广大教师课程理念的更新。主要栏目有课程领导、课程趋势、教育政策、核心素养、课程教学、课程教师、教育评价、全球课改等。经过两个学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共推送教育和课程类优质文章40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50万次。在全区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深受广大校长教师的好评,促进了学校课程意识的提高和课程知识的学习。五、区域课程建设的未来展望学校课程系统的内在品质决定着学校课程的教育涵养和发展功能。学校课程建设不是开发一两门校本课程就能体现的,而是需要从课程价值观重建、课程结构重组、课程管理程序再造、课程文化重构等方面实现课程系统的创新。朝阳区各学校在区域课程建设引领下,对学校课程建设中有创新、有行动、有热情,目前取得了初步的课程建设成果。展望未来,“十三五”已经拉开帷幕,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之下,朝阳区的课程建设将与时俱进,聚焦核心素养的深度研究,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的课程变革的路径和策略,拟通过组织“未来学校联盟”,在实验校开展扎实研究,打造更多的精品课程,推出更多的课改典型,在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同时,也为区域课程改革的推进树立朝阳典型,将更多区域课程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国。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课例《角的度量》,真正经历量角器的创造过程特级教师钱守旺教学经验分享第一讲:观念更新,理念内化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你单位《关于审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康养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及相关附件材料收悉,经研究,同意建设(项目代码:2020-421202-83-01-028203),现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一、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0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445.51平方米。建设一栋9 层实训楼和一栋7 层附属医院,其中实训楼建筑面积8194.85平方米,附属医院建筑面积 5250.66平方米。同时建设室外场地、道路、绿化、供配电、给排水、消防、暖通等配套设施。二、项目选址咸宁大道118号(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065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单位自筹及其他配套资金。特此批复。请据此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尽快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报我委审批,争取工程早日建设,发挥效益。附件: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核准意见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11月23日 附件: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核准意见建设项目名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康养实训基地项目||【来源:咸宁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一座原本普通的农村小学,因扎实建设温馨校园实现凤凰涅槃,其三大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在农村生源普遍外流情况下,该校学生多年稳定在300人以上并略有增长,辖区4个村没有一例因择校而远投他乡。在科创擂台的角逐中,该校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实施学校”,获评湖北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师生频频登上省级、国家级领奖台,3项学生创新获国家专利。虽然学校地处鄂北边陲,却成为教育界、科技界、新闻界关注的焦点,仅在2019年,学校迎来多省观摩考察团50多个、万余人次。这些“奇迹”发生在湖北省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只要认真推进温馨校园建设,农村学校不仅能够稳住生源,还能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回顾净明小学的做法,就是把建设温馨校园的六项要求抓实、抓细、抓落地,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完善设施,奠定温馨校园硬支撑净明小学秉持“以爱为源、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营造温馨、幸福、舒适的育人环境。完善设施是最强的支撑。学校选址科学,位于服务区中心,交通便利;校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综合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运动场地、音体美劳器材、图书、实验仪器配备充足;教室实现互联网100M光纤接入、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电脑,实现网格式现代化办公。学校还建起气象科普馆、种子馆、知识产权工作室、书法教室、科技创新工作室、教师休息室,正在建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保障安全是最大的关爱。学校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重于山”思想,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建立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建立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学生自护防范能力。校园安装了高清红外摄像头68个,实现校园全覆盖。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学校全面落实防控举措,至今没有感染病例。做好细节是最真的体贴。净明小学“把教师当亲人,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凡是师生需要的,力争做到极致。2018年,学校对学生宿舍进行改造升级,购置了新式安全实木床,实现一生一铺一柜,内部洗漱卫浴设施配备齐全,24小时提供热水,学生纷纷更新宿舍文化,取了“状元阁”、“嫦娥宫”等个性化的宿舍名,他们每晚睡前一小时,在“共享阅读”中聆听1001故事,在聆听故事中进入梦乡。202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为净明小学捐赠了近7万元的灶具、厨具,学校餐厅设施完备,实现明厨亮灶、用餐自助、教师陪餐、家长试餐,食堂获评随县“放心食堂”,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丰富内涵,营造温馨校园软环境建设温馨校园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净明小学深刻领悟其内涵,以温馨、高雅的软环境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秉承初心,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初衷。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质量要求。学校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日臻完善“养成教育”思想,形成了“规范+质量+特色”的育人模式,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坚持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涌现出省农村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先后有120多名学生在各级征文中获奖,2020年市级课题《中小学生校本课程建设和发展趋势研究》获市优秀课题,汪家望同志在“一师一优课”中获部优、省优质课二等奖。紧盯目标,努力创建“教师幸福、学生快乐、家长满意、社会赞许”的一方名校。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追求,确立了“乐学、合作、善思、进取”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懂规矩、守纪律、有礼貌、知感恩。以品牌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品德,驻足校园,学生离校列队有序,吃饭就寝秩序井然,良好的习惯已经内化为优秀的品质。定期组织学生外出游学,让农村孩子看见外面的世界,深入随州编钟博物馆、炎帝神农故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魅力;组织红色研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信仰之光照亮学生前行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开展阳光运动,以艺促教、以美育人,建立多维度育人目标,坚持“体艺2+1”特长培养模式,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发展目标。提升境界,积极营造“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高雅氛围。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建立了教学楼廊道“读书吧”、教室、宿舍“读书角”,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书香少年评选”,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倡导并推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推动阅读由校园深入到家庭,让学生随处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有力推动了良好班风、校风、家风、乡风的形成。辛勤耕耘,释放温馨校园大效应净明小学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断改革创新,助推农村教育出特色、出亮点。学校突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特色教育活动,研发了《神奇的种子》、《气象科普+农耕劳动教育》、《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舞蹈》、《手工》、《绘画》、《书法》、《足球》、《乒乓球》等校本课程,推动教育教学百花齐放。实施“种子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学校研发了《种子课程》,有计划、有步骤深入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学生在种植劳动中,开展“读、写、绘;产、学、研”活动,与德育教育、生命教育、学科教育高度融合;学生愉快的种植各种植物,获得劳动的喜悦。2016年以来,每年开展太空种子种植活动,《种子课程》获全国新教育“十佳卓越”课程,种植基地连续5年获得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太空种子种植优秀实施学校”,分别被随州市科协及随县科协授予“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实施“气象科普+农耕劳动教育”课程。随州市气象局在该校建立了校园气象站、气象科普馆,这是湖北首家校园科普馆。在气象站和科普馆里,学生学会了气象知识和观测气象,了解气象与农耕,气象与防灾减灾、气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让气象科学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2020年,学校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实施“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学校持续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探究。在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室和科技创新工作室里,同学们孜孜不倦地编程、制作、发明,一项项小发明、小创造就此诞生。截至2020年,净明小学在历届随州市科技节中连续取得最佳成绩,获评湖北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3名学生创新作品获国家专利,学生视频作品在青少年科技影像节中获全国三等奖、湖北省一等奖,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现场报告一等奖,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实施学校”。伴随各地观摩团的脚步,净明小学的成功经验像种子一样播撒四方,带动周边更多学校向“温馨校园”目标奋力迈进。多年来,净明小学沐浴在“温馨校园”的阳光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创新发展,让农村教育沃土百花齐放、芬芳满园。“十四五”期间,该校将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继续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来源:净明小学作者:汪家望编辑:胡方
今年初,省发改委对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省艺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批复,项目选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纸龙公路以北、玉屏大道以东,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和武汉晴川学院)毗邻。省文化和旅游厅:你厅《关于审批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省艺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鄂文旅函〔2020〕143号)及相关附件收悉,经委托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专家评审(京咨项〔2020〕鄂008号),现就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省艺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项目代码:2020-420118-47-01-049870)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一、建设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纸龙公路以北、玉屏大道以东,与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毗邻。二、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总建筑面积160932.6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2932.6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行政后勤楼、学术交流中心、综艺楼、基础教学楼、艺术设计教学楼、艺术管理教学楼、舞蹈戏曲教学楼、音乐教学楼琴房楼、剧场、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高层学生公寓、教师及留学生公寓、风雨操场和地下室等。配套建设室外道路、绿化、运动场、广场、停车场、综合管线、照明、围墙、大门等室外工程。三、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86862.5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4992.33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8348.27万元(含土地费12902.15万元),预备费3521.92万元。资金来源为学校通过街道口、卓刀泉、石牌岭老校区资产处置收益等多渠道自筹,省预算内投资给予适当补助。请项目单位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抓紧落实相关建设条件,并据此抓紧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报我委审批。湖北艺术职业学院(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艺术职业学院,为湖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高职院校和全国首批重点艺术高职院校。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始创于1958年,前身为湖北省戏曲学校,1988年更名为湖北省艺术学校,历经与湖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湖北省电影学校合并等重要发展阶段,2003年正式升格为独立的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除此之外,光谷周边近年来还有高校落地或规划落地: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校区(位于光谷科学岛);中国地质大学未来科技城校区(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城);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位于鄂州梁子湖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梧桐湖新校区(位于鄂州红莲湖大道);中约大学(筹)中国校区(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