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om 必须消除大家对学术成果、科研论文的一个误解:学术成果不是有没有错的假的问题,而是几乎全是错的假的,对学术成果的利用本来就是个屎里挑豆子的过程。没有学术素养的大众以为学术期刊是所谓的“权威”,这是彻头彻尾的错误认知,学术杂志最不靠谱了。哪怕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也不比一份八卦小报更靠谱。八卦小报为啥那么不靠谱啊?因为狗仔队要生活啊,要挣钱啊,写不出东西来怎么过日子呢?所以他们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那学者不用过日子?学者也要靠出成果写论文谋生的。科研出成果除了努力、很多时候靠来自天边的运气,人一辈子出几个成果就已经是幸运的天才了,几十年的科研生涯,哪有那么多出成果的时候,没有成果的时候,也要生活。科学发展了几百年,那么多的研究者,容易的东西早就被人研究过了,现在要出点成果哪儿那么容易?评职称要经费都要看KPI,你没论文就没生活,所以,大家都在灌水。灌水的需求如此之大,甚至发展出了专门供人灌水的期刊。这么说吧,99%的论文都是没有价值的,其中多半都有不同程度的造假。真正有价值的论文不到1%。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对学术论文存在的这些问题,学术圈都是心知肚明的,也发展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机制。首先,之所以要把学术传播和大众传播分开,就是因为学术成果的不靠谱性,为了避免不成熟的、错误的、甚至是虚假的成果误导大众,把它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等小圈子共同验证过了,实际投入应用了,再呈现给大众。其次,在学术圈内部,对这些问题基本是容忍的,要养着这些科学家,他们要活的下去,才能等到那来自天边的运气。如果科学家都没有了,都为了生活去卖茶叶蛋了,运气往谁头上落呢?再次,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利用的过程本身也具有自净的能力,那些灌水的、没用的、错误的、造假的成果,经过验证没有价值以后也会自然沉没,好的成果自然会浮出来,屎总是会沉底的。公众与学术圈之间是有界限的,公众不要参与学术圈的事情,不要用你作为公众的普通情感朴素认知去看学术圈去。学术圈本身就是个充满了假的地方,到学术圈去打假,就等同于到夜总会去抓出轨。我们之所以允许夜总会存在,也是因为它有它自己的社会价值,客观上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不能轻易打死,只要它不影响到公众的生活,就容忍它的存在。你不能看着夜总会金碧辉煌,就以为那是圣殿庙堂,拿着太和殿的标准去想像,以为里面多庄严肃穆,其实里面全是男盗女娼。学术圈也是这么个男盗女娼的地方,你的庙堂想象纯粹是误解。学术圈已经把自己跟公众之间划了边界,那里面的乌烟瘴气不会影响到你们,会让成果经过验证后再进入公众视野,让学术圈在自己的圈子里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吧,江湖事,江湖了。上一个公众干预学术时代是文革,当时那么多的学者被批判、自尽,就是这种公众参与学术的所谓学术民主的恶果。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公众与学术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不那么清晰,而其中也有不少“学者”在灌水之外又发现了新的生财之道,他们发现了公众的认知与情感与学术圈行为模式之间的差异,去当了科学狗崽队,专门干去夜总会抓奸的生意,极大的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名利双收。但是在公众兴奋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学术圈掀起了一场新的文革。这不是好事。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一份来自荷兰的数据显示,教授们用于自己研究的时间相当的少。在大学系统之外开展科研可能更容易。图片来源:iStock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朋友们聊了好几次,我想知道大学现在究竟变成什么样。这些朋友要么正在读博,要么正在考虑读博,我们不可避免地转而讨论学术界这份工作是否值得。简而言之,他们想要一种生活,能有自己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自己的学术领域。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探讨的是学术界的本质。大学本应该为认真思考提供空间。但在聊天结束后,我想知道,我的朋友们在大学系统之外,追求这一目标是否会有更好的运气。令人沮丧的是,一篇关于荷兰研究人员如何度过时间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教授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尽管管理部门表面上承诺会给予教授们科研的时间),而且工作时间长的可怕。那些有幸成为全职教授的人——对于苦苦挣扎的初级学者来说,这被认为是隧道尽头的光明——他们只把17%的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教学、科研监督以及“管理和组织任务”相对而言都是更大的承诺。而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自己挤出的研究时长结果也好不到哪去。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了?这并不是许多科研人员工作的初衷。近一半大学科研人员抱怨,称他们最终做的研究比预期的少(女性在这方面受到的待遇尤其不公平)。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研究仍然是学者们早上起床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些数字可能并不吃惊。但是,退一步想这意味着什么?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往往与你最初要进入学术界的目的相去甚远。过度工作也很普遍。全职教授的平均工作时间比他们规定的合同时间长45% —— 假设一份合同为每周38小时,(如报告说的一样),这意味着每周需要工作55小时,或者每天工作11小时。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级别的员工在合同时间外还额外投入了29%的时间。让我们来算一下。如果全职教授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并将17%的时间用于研究,那么他们每周大约要花费9小时20分钟来从事自己的研究。那么现在,正如我问我的朋友们,如果你做兼职工作来支付账单,并且这份兼职恰好是你的研究领域,这会花费你多少时间?如果全职教授每周工作55小时,那在本职工作上,他每周投入4天,每周工作30小时,这样你每周就能有大约25小时的研究时间。当然,有一些明显的限制和警告也要指出,如果你的研究需要一台一百万英磅的显微镜,那么你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机构的职位。如果你只喜欢教书,那么这种权衡就不值得了。在没有学生和同事的工作环境中,坚持你的研究承诺必然会更加困难—— 研究经费毕竟是属于集体的。图书馆和期刊的访问也可能很棘手---没有获得大学的批准,你会被会议、期刊、潜在合作者或媒体当作“独立学者”认真对待吗?这就是答案所在,正如我对我的朋友们说的那样,如果你的目标是纯粹的科研,想有时间深入思考并发表学术论文——而不是在意完整的职业生涯、声誉、教学或商业合作——那么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作者:David Matthews是Times Higher Ecation驻柏林的一名记者。参考文献:https://www.timeshigherecation.com/blog/if-you-love-research-academia-may-not-be-you版权声明本文由ScienceOpen苏州办公室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 haibao.xue@scienceopen.com
这几日,一篇发表于2013年的生态经济学论文,引来舆论热议。论文围绕“导师崇高感师娘优美感”展开讨论,被质疑与科研内容、期刊定位不符。事后,期刊发出声明,“决定撤稿”;期刊主编,也是论文中提及的导师回应,“申请引咎辞职”;期刊主管部门表态,“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从发酵到回应,一篇论文引致关于学术研究的讨论,让人们接受了一次规范性与严谨性的教育。不过,很多人同时想知道:这样的论文如何能被录用刊发?期刊的审稿采编规范何在?学术“把关人”在哪里?面对类似事件,能否从被动回应,变成严格审核、不再出现?带着这些疑问,人们应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学术规范、科研责任。学术研究应该是有品格的事。从人类文明到浩瀚星空,从细胞生物到自然规律,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科学技术,揭开真理的面纱,拓展人类的智识,是无数学人的崇高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失败也有无数成功,学术研究非但不是凭空产生的,更形成了一套有共识的规范、标准乃至伦理。人们之所以能不断将认知边界往前推进、不断开辟科学应用于实践的疆土,很大程度上基于对科研规范的尊重,这也是前人成果能为后人所用、当下研究能造福后人的一个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术研究都应恪守基本的学术规范,更不能偏离严肃、认真、负责的科学轨道。一篇学术论文,何尝不是科研成果、学人品格的载体与呈现?拿冰川冻土为例,中国有大面积的冰川冻土地貌,许多科学与工程人员在严寒艰苦地区做科研、做贡献。修建青藏铁路时,冻土如何“保冻”难题被成功破解,为高原天路的修建打下牢固的“地基”。时至今日,冻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重大课题,这不仅是理论也是实践,少不了包括所谓“集成思想”在内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无数像冰川冻土这样的科学研究,等待人们接力研究、挖掘、深潜。学有责、术有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真正彰显科研的崇高感与奉献的优美感。从学术成果到学人品格,从研究者到把关人,科研也从来不是一件“私事”。对研究者而言,学术论文一经刊发就有了公共性,不再仅仅是“文责自负”;对期刊而言,无论是编者还是把关者,都应把科学性、严肃性放在第一位,以规范、标准与责任的标尺严格衡量每一篇稿件,让权威期刊成为更有公信力的“公共产品”;对科研共同体而言,最好的褒奖不是几句夸赞,而要以研究为本、拿成果说话,在反复交流与激荡中推动科研进步。一篇引来质疑的论文警示我们,科研非小事,只有研究者、平台与把关人、科研共同体一起筑牢学术责任、涵养公共意识,才能浇灌出科学研究的永不凋零之花。同样是在这几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用算盘“造出”核潜艇的黄旭华、矢志不渝“算计”天气的曾庆存,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家们也被网友誉为中国发展的“顶级流量”。如此对比,崇高就在眼前,优美不必赘言。我们相信,只要严以律己,遵守学术规范,把好质量关;板凳坐得十年冷,潜心钻研、不务虚名,越过功利关;尊重治学规律,守好治学良心,带头净化学风,让人情难过关,攀登科学研究高峰的路上,纵有再坚硬的“冰川冻土”,都一定能被征服。来源:人民日报
大家在决定考研之后选学校的时候,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乍一听感觉相当“没意思”、“枯燥”,那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呢?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①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②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③考科研院所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④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势,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⑤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①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②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③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从各个方面来对比,是这样的……这里我们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作者 |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授就是教授,教学与科研是其义务,也是其工作职责所在。无论“教学型教授”还是“科研型教授”,这样的分类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考虑可以理解,但从长远来看,并无太大必要。与“教学型教授”相类似,“科研型教授”也是近年来在高校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高级职称类型,主要偏重于科学研究而不从事教学。最近,国内有关“教学型教授”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由此引申出对教师职责、教学评估以及职称评审制度的反省与审视,我认为这很有必要也十分有益。但与此同时,我认为还应该讨论的一个问题是,高校中该不该有“科研型教授”。我个人观点是,教授就是教授,不必再做过多的分类。如果承认大学教授是一个从事教学、科研和在校内外从事社会服务的工作,那么,高校中就既不应该出现“教学型教授”,也不应出现专事科学研究的“科研型教授”。在这里,我想对比国内的“科研型教授”与美国高校中相似的设置“研究教授”,以此说明何以不必有“教学型”与“科研型”分类的缘由。何谓“科研型教授”众所周知,我国的教师职称系列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但很多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又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将教师岗位做了类型分类,分别为教学科研型岗位、教学为主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我们就以某高校为例来谈谈这些分类(这样的分类在全国大同小异)。这三者的定位与区别大致如下:● “教学科研型”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教学、专业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岗位;● “教学为主型”岗位是指主要从事公共课或通识课、实验课、对外汉语教育课程、成人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岗位,以及经学校批准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主要职责的其他教师岗位;● “科研为主型”岗位指在校属跨院(系)研究机构、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以及经学校批准的其他单位中设置的以承担科学研究任务为主的教师岗位。美国高校教授类型美国高校有着复杂多变的职称名称,今天主要谈谈专事教学的教师与专门从事科研的教师。在一些高校中,会有专注于本科课程教学的个人而不从事研究,他们可能也被人称为“教授”,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授”。一般来说,“讲师”(Lecturer)或者“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就是通用的称号。“讲师”既有全职,也有兼职职位,但通常都不涉及任期,也没有从事学术研究的义务(尽管有时他们自行选择进行研究),有时候会涉及行政服务角色。“讲师”通常教授本科和/或入门课程。这是高校节省成本的一种措施。因为与终身职位相比,讲师的工资较低。在一些大学中,“高级讲师”主要指有一定成就的讲师,有些高校也将其称为“教学教授”(Teaching Professor),他们并无进行学术研究的义务。美国不少高校有“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之职,与我们所说的“研究型教授”相近,通常只承担研究职责而没有教学义务。但绝大多数的高校中,“研究教授”均不属于“长聘制”(tenured,也就是有人所说的终身制)系列,他们没有资格获得长聘制任期,并且必须从校外获得研究经费或补助资金,因为他们不能获得来自所在高校的定期工资。由此可见,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教授”通常是非终身职位。他们无需教学(虽然有时候也会教),以研究为主。通常他们必须通过从校外获得的研究经费或者补助金而获得研究薪水。如果他们没有研究经费或者补助金,那么他们就得不到报酬。下面,我们不妨来看几所美国高校对于“研究教授”的规定。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教授”。在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所谓“研究教员”(research faculty)指的是被任命为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和研究教授系列(research professor track)的人员。“研究教员”属于教师成员(faculty),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而非教学。但研究教员的任命不属于终身教职系列(tenure track)。密歇根大学鼓励“研究教员”按照其研究职责参与一定程度的教育教学活动。他们可以为教学部门安排或者参与研讨班、课程和研讨会,也可以协助学位论文候选人或博士后人员的研究工作。由此可见,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教员”属于“教师成员”,但不属于终身教职系列人员,不能获得终身教职系列的任命。他们虽然以学术研究为主,但也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教授”康奈尔大学明确规定,“研究教授”职称仅适用于长期的非长聘制(non-tenure-track)教职员工,这些人是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杰出学者,经验丰富。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新的研究活动;创建和管理研究实验室;寻找研究经费,提交项目申请书,履行研究计划合同;规划、实施和报告原创性研究等。“研究教授”一般都是各个研究项目和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s)。拥有“研究教授”职称的人员不得教授学分课程。如果相关系部要求他们讲授学分课程,那么,该课程必须与其研究项目相一致,并且要得到所在学院的院长批准。同时,对于这种教学,要禁止将教学费用不恰当地转移到他们的研究基金中或者合同中。而且,这样的教学状态只能是暂时的,不得持续教学。“研究教授”不是大学的教师人员(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Faculty)。除非获得特定教员的投票权,否则他们无投票权。一般来说,要想获得“研究教授”的头衔,需要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已经启动,并且已经让人看到了可以获得高水平成果的希望。由此看到,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教授”既不是大学的教学成员,自然也不在长聘制系列之内。他们一般都是各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们只从事研究,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学分课程的教学工作。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有所不同。在相关规定中,“荣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i)与“研究教授”放在一起。根据哈佛大学文理学院(FAS)的有关规定,“研究教授”的称号适用于有资格获得或已经持有退休身份的个人。教授一旦退休,即可获得此称号,可以连续保留五年。之后,如果该教授还想保留此称号,而不想用“荣誉教授”这样的常规头衔,那么,他应该每年写信给文理学院院长,说明来年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活动,获得批准就可以继续使用“研究教授”的称号。否则,“研究教授”的头衔将在五年期满后,自动恢复为常规的“荣誉教授”。由此可见,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与其他高校的有很大不同,这一称号所赋予的更多内容是一位教授在退休后“还在从事学术研究”。划分“教学为主型”与“科研为主型”并无必要进行中美高校之间的对比,其中至少有两点一致之处。首先,美国高校的各种明文规定都很清楚地指出,研究(research)和教育(ecation)是长聘制教职(tenured)和长聘制教授(tenure-track professor)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的“研究”与“教育”其实就是我国高校所说的“科研”与“教学”,这两者缺一不可。其次,教授们所花费的研究精力或教学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处机构的类型。这一点,中美高校并无不同。换句话说,作为全职教师,教授自然要从事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指导、研究和服务是教授们的三大任务,也是他们的职责与义务。我个人以为,虽然“教学为主型教授”(或者“教学型教授”)与“科研为主型教授”(或者“科研型教授”)在我国的产生都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也表示理解,但从总体上看,这样的分类并无必要。首先,无论从词义还是从职责上,都没有必要将“教授”做细微划分。既然承认“教授”的职责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那么,这三者的责任就应该是平等而不是有所区别的。以教学与科研这两项为例。所谓“平等”主要是指内涵而不是数量,即“教学”与“科研”两者可能在数量上有所不同但不能有所偏废。比如,一位教授应该上课,那么他达到了规定的最低课时量,这就可以说是满足了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但绝不能不上课。对于科研的要求也是一样,一位教授的科研工作量,应该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哪怕达不到,也至少应该有自己所感兴趣或者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而不能一点科研都不做。这就是两者的平等关系。其次,从逻辑上看,“教学型教授”和“科研型教授”的出现,将教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教学科研型教授”似乎当做了两项全能冠军,好像只有他们的教学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却忽视了他们为教学与科研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而当人们在热烈讨论“教学型教授”的出现是对教学效果好而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一种鼓励与奖励时(再重申一下,这样做并没有错),对于“教学科研型教授”来说,无形中似乎是在暗示他们的教学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或者教学效果两者都不过是平平而已。其实,事情很简单,“教授”就是教授,就是要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传道授业,教学与科研是其义务,是其工作职责所在。专事“教学”与“科研”作为权宜之计可以,但着眼未来,这样的设置并无太大必要。来源:科学网
中国高校的教育水平还和高中一样 高等教育不做学术科研那就是误人子弟最近小编针对全国多所知名高校曝光教授学术造假的事件作出评论,尤其是南京大学80后长江青年学者130篇论文中有100多篇被撤稿的骇人新闻,说明了中国高校教育出现问题,各大机构缺乏严谨的学术科研风气,现在的高校缺乏科研大师而不缺乏专家,大智若愚的科研大师求真,聪明取巧的专家们求利,引发很多网络的热议,有网友提出来中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落后,主要是重学术轻教学,然而小编持有相反的观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落后是因为轻科研重教学,把高等教育当成中学基础教育来抓,培养了一帮没有自我思想聪明的照本宣科的专家,而真正探索诱导学生的大师教授却凤毛麟角!中国应该感谢加州理工培养的钱学森 大学是精英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中国目前很多的高校其实不应该称为为大学,更更应该称为职业技术学院,真正的大学是培养精英的地方,而不是上课沉睡、翘课、吃喝玩乐搞人际关系的地方,加州理工大学本科生规模只有1000多人,但是这里的教授团队却个个都是科研学术精英,加州理工重学术而轻教学,所谓的教学就是诱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加州理工学院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支出是19.2万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大学。而且,在师资素质、学生的SAT成绩、师生比例等方面,加州理工的得分都是名列前茅的。然而更可怕的是淘汰率,加州理工大学的淘汰率高达20%以上,然而这样的数据换到中国,也许无数混日子的学生和家长会把学校的咒骂到哭!毕竟中国的高校学生们读大学只是为了找工作的便利而读,混毕业证是他们的目的!科研学术不是应试教育中国高校科研学术还做的远远不够随着最近十几年海归学者的归来,带动了中国高校科研学术的提升,但是随着带来的矛盾也显现出来,教授间的水平差异过大,中国高教大跃进时期,混入教授队伍的学者太多,造成很多教授不具备教授研究生的实力,但是各大高校却像通过高压的任务来让这些教授发论文完成考核,那些高校的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学术的难度,认为每一篇论文都非常好发,于是就被逼无奈的中国教授团们,只能通过各种造假来完成高校的考核任务,用施一公的话来说,所谓的科研论文无用论其实都是逃避考核,中国高校看似明确的科研任务考核,表面是重视科研学术,其实是在扼杀高校的科研学术,如果重视科研学术,那么就不应该制定不符合实际的学术考核任务,应该首先严抓学术造假行为,挤掉那些为发文而发文的垃圾论文的水份,然后在制定合理的考核目标,那么才能让中国高校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有明显的提升!单选|如何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严抓科研造假,净化科研风气制定合理的高校科研教学考核目标高校拒绝清考,提升毕业淘汰率中国有些本科高校需要改回职业高校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37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随着学历贬值趋势日渐显现,本科生不考研已经很难顺利就业,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的本科生,不得不考研。在考研之前,需要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这其中就包括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区别,也就是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选择?1.培养目标不一样专业硕士培养专业技术上的人才,学术硕士是培养理论研究的人才。正是因为如此,每年绝大部分的考生都是选择专业学位,毕业后可以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例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职业工作。而专业学位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主要是工作岗位就是学校教师、科研院校科研人员等。2.培养方式不一样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教育为主,学术硕士以理论研究教育为主。例如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除第一学期有部分课程以外,其余时间都是在临床一线跟随导师出诊,基本上不搞科研。而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则全程都是在学校进行学术研究,不上临床,也不跟诊学习。3.可选专业不一样专业硕士可选专业少,学术硕士可选专业多。因为专业学位硕士主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因此专业学位的硕士可以选择的专业只能是与实践息息相关的技术性专业,例如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等专业。而学术硕士可以选择的专业则包括所有招生的专业,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4.导师制度不一样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度,学术硕士执行单导师制度。因为专业硕士要进行一线实践学习,需要在职业实践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因此既要求有校内导师,还必须要有校外导师。而学术硕士则是全程在校内学习,只需要一个校内的导师即可。此外,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在入学考试难度、调剂方式、学费、学制等方面还有一些区别。总体上来看,由于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技术人才,因此专业硕士比学术硕士更吃香。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应该是优先选择专业硕士而不是学术硕士。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评论吧!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最近,本人看了一些教育科研论文,又浏览阅了一些教师提交的工作总结。两者同时看,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教师把科研论文写得像工作总结;也有的教师将工作总结写得像一篇论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如果不是态度问题,便是教师对两种写作体裁缺乏理性的区分。一般情况下,两种体裁是不能混用的。下面,本人尝试区分一二。供交流。一、概念区分(一)欲要界定科研论文,先要界定论文。所谓论文是用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一种文章体裁。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即作者的观点。论据即用以证明论点的道理和数据。论证即用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逻辑过程。所谓科研论文就是将科研活动以论文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文章体裁。这个概念中的科研活动是一个重要概念,所谓科研活动就是以科学的方法探寻事物规律和真相的研究过程。(二)所谓工作总结,即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停下来,对前一段工作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归纳工作中的经验,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展望的写作体裁。还可以这样理解这个概念,“总”是汇总,梳理;结就是得出结论、经验。二、功能区分(一)科研论文的主要功能在于阐述作者的学术观点,将研究成果梳理出来,进行宣传和推广。(二)工作总结的功能在于总结工作的得与失,为改进工作,促进发展而服务。三、角度区别(一)科研论文要聚焦到某一问题,越聚焦价值越大,不宜面面俱到。正所谓攻其一点,不遗余力。(二)工作总结分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全面总结是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逐一汇总、梳理,提炼经验,查找不足;而专题总结则是对某一项工作进行梳理,提炼经验,查找不足。四、语言区别(一)科研论文的语言要言简意赅,不做过多地铺陈和描述。即使行文中使用的事实性论据,陈述事件也要简单明了,把事件说清楚即可,不做渲染。(二)工作总结的语言要求就可以放得宽松一些,可以适当对工作中的细节进行描述,可以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但不宜过多,因总结毕竟不同于文学体裁。五、起点区别(一)科研论文的起点是基于问题,问题在先,有的是理论问题,有的是现实问题(现实问题最终要转化为理论性的问题),有了问题才会产生科研行动。(二)工作总结的起点是本职岗位,岗位职责在先,比如学科教师就要从事教学工作,是班主任就要从事班级管理工作,总结要结合岗位职责进行。六、实施区别(一)科研论文撰写前要进行选题,选题后进行论证。论证什么?论证选题的价值性、内容的适切性、假设的真伪性,设计的可行性。而后采取恰当的研究方法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成立。(二)工作总结的前身是基于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既要有全面,也要突出重点。工作计划无需去论证,也无需写得过细,在工作中落实计划,工作总结时要回应计划。七、场合区别(一)科研论文的使用场合一般是学术交流或学术论坛,在这个场合发言人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场合,如果你进行工作总结就显得不论不类。(二)工作总结的使用场合一般是年末工作交流会或是工作考核。在这个场合,如果你阐述自己的一个学术观点,同样也是不合时宜。八、结构不同(一)科研论文需要在文前提出问题,摆明观点,而后多层次,多角度论证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不正确性,探索出解决某一问题的一般性规律。(二)工作总结需要在文前陈述工作背景和指导方针,而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重点工作梳理、归纳,陈述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问题。总之,科研论文体现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形成成果的行文特征;而工作总结要体现出立足岗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展望未来的行文特征。大家认为两者区别是什么,欢迎交流。(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知网知网一位学者根据LinkedIn 领英 数据对本科在国内就读且成功申请到美国院校研究生项目的42281名学生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图片来源:知网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次数:三类成功申请者综合数据为每百学生参与科研人次为60;其中理工类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次数比例最高,每百学生参与科研人次为81。图片来源:知网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发表论文篇数:三类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综合发布文章为每百学生发表论文42篇次,其中理工类仍就位居第一!图片来源网络下图为纽约大学坦登工学院的网申网站,在网申中明确要求申请者填写发表物情况,从此看出国外院校对于申请学生的科研背景也是比较看重。图片来源网络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TOP院校中国申请者参与学术项目比例远高于国内其他学生相比于美国等学术强国,中国学生基础学术能力薄弱 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是留学申请中的关键要素,其中对理工方向的学生尤为重要大学期间学术提升建议图片来源:网络大一/大二要做的两件事:1研究领域认知旨在确定对哪个研究领域感兴趣2技能提升型科研经历在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后,专注技能提升,先确保自己具备专业相关知识及技能基础,为后续科研经历做铺垫大三要做的一件事:应用型的科研经历旨在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应用领域的问题如何提升科研学术背景一、高校自身资源有一些知名院校自身研究项目很多(如清北、哈工大等院校),可以主动申请自己学校的科研项目,提升自身能力!二、自己人脉资源自己本身很优秀,家里有人脉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去提升科研学术背景。三、申请校外项目下图为中国科学院面对应届毕业生招聘的部分岗位招聘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各类岗位对学历要求基本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极少数对学生的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及以上,但是这类基本为助理岗位。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招聘网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招聘网点击一个职位进行查看,我们可以改岗位要求申请者在SCI期刊发表过科研论文。所以,有志于进入中国科学院的学生们要加油啦!2020年是就业艰难的一年,但是对于行业顶尖人才,任何情况下都会是企业所需要的。所以,要让自己永不失业的唯一途径就是提升自身技能。而对于以后想要进入科研领域的学生来说,学术科研必不可少,要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