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两个选择,该跟随兴趣?还是跟随社会需要?书也

科研两个选择,该跟随兴趣?还是跟随社会需要?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回真实的自己。前一段时间,在一场学术交流会后听到很多年轻学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做研究方向选择的时候,是选择自己的学术兴趣好,还是选择当前的学术主潮流好?该如何做选择呢?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是很多年轻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当今的学术评价导向造成的困惑。现在很多学术评价都是议论文的影响因子——期刊的IF值为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也就是说学术论文的IF值高,晋升、评奖、申请课题、各种人才计划,甚至研究生的国奖评审和工作应聘等,都会很顺利。如果发表的学术论文IF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同时,学术人也都知道,不同的领域学术期刊的IF是不同的,学术研究也有传统和时尚之别。时髦的热点领域,从事研究的人多,引用率也就高,传统经典的学科,情况就相反。这个问题说大了,就是一个学术评价问题,也会一直会争论下去。但面对现实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了。随兴趣?以上说的是客观原因,主要的选择还是一定要以自己的研究兴趣为重,不要随所谓的大流,做学术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才可能有自己的建树!从学术追求上,理应随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学术兴趣。一旦确定的话,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前进,专心做科研,发挥特长、值得花费精力去钻研的方向。随大流?有的年轻的学者会纠结如果跟随了自己的内心选择然后由于这个社会面临的选择是不容许的呢?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如果是比较冷门的,社会不是很认可的呢?辛苦读研做科研的几年不就是付之东流了吗?这些都是年轻学者所纠结的点。总之,就是害怕自己选择了自己内心想要的而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不管是这个困惑是从哪来,科研是该跟随兴趣还是该随大流大多数年轻学者最后的选择都会是偏向于跟随兴趣,毕竟,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感兴趣,做起来很认真,到最后才会做到最好。最后,愿正在往科研路上走的你加油!

卜商

大学该不该有“科研型教授”?

作者 |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授就是教授,教学与科研是其义务,也是其工作职责所在。无论“教学型教授”还是“科研型教授”,这样的分类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考虑可以理解,但从长远来看,并无太大必要。与“教学型教授”相类似,“科研型教授”也是近年来在高校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高级职称类型,主要偏重于科学研究而不从事教学。最近,国内有关“教学型教授”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由此引申出对教师职责、教学评估以及职称评审制度的反省与审视,我认为这很有必要也十分有益。但与此同时,我认为还应该讨论的一个问题是,高校中该不该有“科研型教授”。我个人观点是,教授就是教授,不必再做过多的分类。如果承认大学教授是一个从事教学、科研和在校内外从事社会服务的工作,那么,高校中就既不应该出现“教学型教授”,也不应出现专事科学研究的“科研型教授”。在这里,我想对比国内的“科研型教授”与美国高校中相似的设置“研究教授”,以此说明何以不必有“教学型”与“科研型”分类的缘由。何谓“科研型教授”众所周知,我国的教师职称系列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但很多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又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将教师岗位做了类型分类,分别为教学科研型岗位、教学为主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我们就以某高校为例来谈谈这些分类(这样的分类在全国大同小异)。这三者的定位与区别大致如下:● “教学科研型”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教学、专业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岗位;● “教学为主型”岗位是指主要从事公共课或通识课、实验课、对外汉语教育课程、成人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岗位,以及经学校批准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主要职责的其他教师岗位;● “科研为主型”岗位指在校属跨院(系)研究机构、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以及经学校批准的其他单位中设置的以承担科学研究任务为主的教师岗位。美国高校教授类型美国高校有着复杂多变的职称名称,今天主要谈谈专事教学的教师与专门从事科研的教师。在一些高校中,会有专注于本科课程教学的个人而不从事研究,他们可能也被人称为“教授”,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授”。一般来说,“讲师”(Lecturer)或者“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就是通用的称号。“讲师”既有全职,也有兼职职位,但通常都不涉及任期,也没有从事学术研究的义务(尽管有时他们自行选择进行研究),有时候会涉及行政服务角色。“讲师”通常教授本科和/或入门课程。这是高校节省成本的一种措施。因为与终身职位相比,讲师的工资较低。在一些大学中,“高级讲师”主要指有一定成就的讲师,有些高校也将其称为“教学教授”(Teaching Professor),他们并无进行学术研究的义务。美国不少高校有“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之职,与我们所说的“研究型教授”相近,通常只承担研究职责而没有教学义务。但绝大多数的高校中,“研究教授”均不属于“长聘制”(tenured,也就是有人所说的终身制)系列,他们没有资格获得长聘制任期,并且必须从校外获得研究经费或补助资金,因为他们不能获得来自所在高校的定期工资。由此可见,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教授”通常是非终身职位。他们无需教学(虽然有时候也会教),以研究为主。通常他们必须通过从校外获得的研究经费或者补助金而获得研究薪水。如果他们没有研究经费或者补助金,那么他们就得不到报酬。下面,我们不妨来看几所美国高校对于“研究教授”的规定。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教授”。在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所谓“研究教员”(research faculty)指的是被任命为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和研究教授系列(research professor track)的人员。“研究教员”属于教师成员(faculty),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而非教学。但研究教员的任命不属于终身教职系列(tenure track)。密歇根大学鼓励“研究教员”按照其研究职责参与一定程度的教育教学活动。他们可以为教学部门安排或者参与研讨班、课程和研讨会,也可以协助学位论文候选人或博士后人员的研究工作。由此可见,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教员”属于“教师成员”,但不属于终身教职系列人员,不能获得终身教职系列的任命。他们虽然以学术研究为主,但也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教授”康奈尔大学明确规定,“研究教授”职称仅适用于长期的非长聘制(non-tenure-track)教职员工,这些人是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杰出学者,经验丰富。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新的研究活动;创建和管理研究实验室;寻找研究经费,提交项目申请书,履行研究计划合同;规划、实施和报告原创性研究等。“研究教授”一般都是各个研究项目和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s)。拥有“研究教授”职称的人员不得教授学分课程。如果相关系部要求他们讲授学分课程,那么,该课程必须与其研究项目相一致,并且要得到所在学院的院长批准。同时,对于这种教学,要禁止将教学费用不恰当地转移到他们的研究基金中或者合同中。而且,这样的教学状态只能是暂时的,不得持续教学。“研究教授”不是大学的教师人员(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Faculty)。除非获得特定教员的投票权,否则他们无投票权。一般来说,要想获得“研究教授”的头衔,需要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已经启动,并且已经让人看到了可以获得高水平成果的希望。由此看到,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教授”既不是大学的教学成员,自然也不在长聘制系列之内。他们一般都是各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们只从事研究,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学分课程的教学工作。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有所不同。在相关规定中,“荣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i)与“研究教授”放在一起。根据哈佛大学文理学院(FAS)的有关规定,“研究教授”的称号适用于有资格获得或已经持有退休身份的个人。教授一旦退休,即可获得此称号,可以连续保留五年。之后,如果该教授还想保留此称号,而不想用“荣誉教授”这样的常规头衔,那么,他应该每年写信给文理学院院长,说明来年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活动,获得批准就可以继续使用“研究教授”的称号。否则,“研究教授”的头衔将在五年期满后,自动恢复为常规的“荣誉教授”。由此可见,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与其他高校的有很大不同,这一称号所赋予的更多内容是一位教授在退休后“还在从事学术研究”。划分“教学为主型”与“科研为主型”并无必要进行中美高校之间的对比,其中至少有两点一致之处。首先,美国高校的各种明文规定都很清楚地指出,研究(research)和教育(ecation)是长聘制教职(tenured)和长聘制教授(tenure-track professor)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的“研究”与“教育”其实就是我国高校所说的“科研”与“教学”,这两者缺一不可。其次,教授们所花费的研究精力或教学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处机构的类型。这一点,中美高校并无不同。换句话说,作为全职教师,教授自然要从事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指导、研究和服务是教授们的三大任务,也是他们的职责与义务。我个人以为,虽然“教学为主型教授”(或者“教学型教授”)与“科研为主型教授”(或者“科研型教授”)在我国的产生都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也表示理解,但从总体上看,这样的分类并无必要。首先,无论从词义还是从职责上,都没有必要将“教授”做细微划分。既然承认“教授”的职责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那么,这三者的责任就应该是平等而不是有所区别的。以教学与科研这两项为例。所谓“平等”主要是指内涵而不是数量,即“教学”与“科研”两者可能在数量上有所不同但不能有所偏废。比如,一位教授应该上课,那么他达到了规定的最低课时量,这就可以说是满足了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但绝不能不上课。对于科研的要求也是一样,一位教授的科研工作量,应该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哪怕达不到,也至少应该有自己所感兴趣或者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而不能一点科研都不做。这就是两者的平等关系。其次,从逻辑上看,“教学型教授”和“科研型教授”的出现,将教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教学科研型教授”似乎当做了两项全能冠军,好像只有他们的教学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却忽视了他们为教学与科研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而当人们在热烈讨论“教学型教授”的出现是对教学效果好而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一种鼓励与奖励时(再重申一下,这样做并没有错),对于“教学科研型教授”来说,无形中似乎是在暗示他们的教学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或者教学效果两者都不过是平平而已。其实,事情很简单,“教授”就是教授,就是要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传道授业,教学与科研是其义务,是其工作职责所在。专事“教学”与“科研”作为权宜之计可以,但着眼未来,这样的设置并无太大必要。来源:科学网

绞肉机

科研入门学习之要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标签

在世界上,一提到“中国功夫”,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Bruce Lee”(李小龙),在中国,一提到“杂交水稻”,大家就立刻会想到“袁隆平”,这就是标签的力量,同样,在科研领域,学术标签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对于初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来讲,往往会忽视“学术标签”,而多数是因为“被动接受”方式(完成项目,发表论文,评奖学金等目的)一头扎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有的同学虽然很“努力”,但却很难获取高水平学术成果,加之现在的研究内容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细分领域,因此,对于研究领域内的认识却几乎是“空白”的。一、对自身课题的认识在研究类型方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研究(侧重理论),另一类是应用型研究(侧重实践),对于前者更容易发表检索类论文,也相对来讲更倾向于学术;后者则更容易申请专利,倾向于技术。同时,在研究尺度方面,研究尺度越大或者越小,则越容易发表学术论文,相反常规尺度问题则更倾向于专利技术方面;此外,在研究领域方面,分为单一学科领域或多学科交叉领域,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后者,相对来讲更容易发表学术论文。值得注意的是,交叉学科其本质,还是与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一门或多门基础学科交叉,那么课题本质上,就是A+B+C模式,即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举例,以能源行业为研究背景+针对某种材料或介质+化学制备及实验,就是能源学科+材料学科+化学学科的三学科交叉。二、找寻业内标签性成果标签性成果主要形式分为4种,即(1)各种国际、国家级奖项(发明、技术、荣誉等),(2)国际、国家级重大项目,(3)系列授权发明,(4)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2-4实际上都是(1)的支撑,因此,先关注(1),再找找(2)-(4),就基本能够锁定了某个领域内的主流标签性成果。三、找寻业内标志性人物(1)锁定了成果,对于奖项中排名靠前(尤其是前1-3位),重大项目(主持人),授权发明第一完成人以及高水平论文中第一或通讯作者,都是标志性人物。(2)对于双一流级别(985、211)学校,主要观察院长/副院长或部属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对于省属普通院校,主要观察校长/副校长,尤其是所在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属于A+的学科。(3)业内主流期刊(中科院1-2区、JCR1-2区)的主编/副主编/编委等。(4)有“帽子”的学者(院士、长江、杰青等)。(5)研究领域内学术会议的主席/联合主席等。上述类型,几乎都是标志性人物的基本特征,这些人几乎就是对应学科领域的浪尖人物,也就是我们要追踪学习的人物。四、关注业内顶级会议虽然会议鱼龙混杂,但通过追踪标志性人物,基本也就能判断出会议的级别,一般来讲,会议有4年一届,2年一届一级1年一届的,越是间隔时间长,届次越多的会议,往往级别越高,担任或出席会议的人员的国际化程度越高,且出席人员符合上述标志性人物特点的,那么这些会议就应该密切追踪,最好能够有机会参会。此外,根据主办方的机构水平,也能间接判断出会议的层次。五、树立自己的学术标签综上所述,若是你的导师就是属于带有学术标签人物或者资深业内人员的话,那你就比较幸运了,因为,上述的内容,通过耳濡目染,你基本都能够了解到,而且还能了解到更多细节。但,大多数学生的导师往往不在上述标签范围中,因此,还需要自己多做调研,同时,尽快的通过系统的调研后,确立自己的学术标签,这将是跟随你一辈子的重要的标志,越早树立学术标签的科研工作者,也就越早走上正轨。

具而九窍

科研领跑者也需要传承

【来源:中国青年报】原始创新的重要程度和艰难程度相当,因此在呼唤原始创新时,我们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呼唤人才。人才分多种,但就“从0到1”的突破而言,我们显然迫切需要领跑者。那么,如何培养领跑者? 带着这个命题,记者对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的原始创新团队进行了采访。团队中,现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曾是如今的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安众福的导师,安众福曾是现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谷龙的导师。从2010年至今,这师徒3人所在的团队,从零起步,开辟、发展了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的研究方向,并持续深入,把这一研究领域从“冷门”做成“热门”。安众福说,这不仅是一个学术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 “为什么折腾我们!”其实,谷龙读博时,时常对安众福颇有意见。他尤其不能理解的是,怎么导师就是不肯让自己赶快发表一篇论文来缓解毕业压力,非要把一切都打磨“完美”才行。“我觉得已经很够用了!安老师还一直劝我稳住,沉住气。”谷龙回忆2018年的研究过程时说。 “现在我开始自己独立做研究,才发现,当时那些被逼出来的技能全用上了!”近期,谷龙作为第一作者,安众福、黄维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如今他与导师安众福、导师的导师黄维并肩站在一起,都是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培养学生,得用心雕琢,还不能让他知道你在雕琢他。科研的快乐,必须他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才能达到顶峰。”安众福告诉记者,当年导师黄维用在自己身上的教育方法,他也用在了谷龙身上。 一代人培养一代人。那么黄维培养领跑者的思路来自哪里?面对提问,黄维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是惟实。做学术一定要实事求是,踏实和诚信是首要的,这也是科研人员学术生命的底线。还要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有开放的心态、广阔的眼界、宽广的胸襟。黄维认为应该鼓励开放、宽松的科研环境,营造大胆探索、勇往直前的学术氛围,鼓励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联合攻关。 第二是惟勤。勤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永不过时。所谓“天道酬勤”,治学之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勤奋敬业,是成就事业的不二法门。黄维介绍,多年来常勉励学生和团队成员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团队一直保持着“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半夜12点灯火通明是常态”,这也是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就已养成的学术习惯。 第三是惟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黄维认为,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鼓励自由探索,倡导原始创新,不简单跟风、不追捧热点,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同时要增强创新自信,克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心态。 “开道超车”便是一种创新自信的表现,不仅对团队内的成员,在近期西北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共同召开的云端战“疫”班会上,黄维也强调了这一点:“要勇于创新,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颠覆性科技创新前沿领域抓住机遇、开道超车,努力把我国建设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黄维认为,无论从事何种研究,欲成学术大家,取得原始突破,必要做到惟实、惟勤、惟新。

战洪图

“最快”大学教授,4个月发表20篇SCI学术论文,包含12篇一区文章

高校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是学术和科研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重大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在西安理工大学就有一位教授,他发表SCI学术论文的速度不仅快,而且还极具价值性。他叫李喜飞,是西安理工大学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多年来,他主要从事微/纳材料的可控设计、能源转换和存储方面的应用研究。1月份,李喜飞教授还成功入选由上海大学和国际电化学与能源科学院(IAOEES)联合主办的《电化学能源评论》(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简称“EER”)期刊执行主编。《电化学能源评论》是由全球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机构施普林格(Springer)联合国际电化学与能源科学院共同创办的旗舰期刊,是全球首本专注于电化学能源的综述期刊,将引领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先进材料的前沿。其实李喜飞教授的“传奇”之处还不仅如此,他在在国际期刊Nat. Commun.、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 Funct. Mater.、Adv. Energy Mater.、Nano Energy等发表SCI学术论文160多篇,SCI引用5722次,H因子为39。他自2017年9月到2018年1月入职西安理工大学,以西安理工大学单位累计共发表20篇SCI学术论文,其中通讯作者文章18篇(包含12篇SCI一区文章)。SCI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期刊,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是体现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SCI对于很多中国的科学家来说由于条件的制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而李喜飞教授能以如此高的速度发表SCI学术论文,还包含多篇一区文章,完全可以用“无解”和“开挂”来形容了。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和科研的解读部分图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新闻网

饥渴寒暑

20考研人:如果你不爱搞科研,不想走学术路线,我还是要劝你考研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大学学历的含金量也变得越来越低。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考研的道路,希望以提升学历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在考研大军中,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并不喜欢科研事业,也不打算在将来读博,他们只是“为了考研而考研”。作为20考研人,不知道你是否也属于这一类同学,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有没有考研的必要呢?作为一名过来人,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我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在我看来,在当下的就业大环境下,即便你在将来还没有走科研道路的打算,我还是劝你要参加考研。先不论考研结果如何,经历过考研这次历练的同学,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考研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检验,而且还是一次对于同学们的历练,经历过考研的同学,大都会变得更加豁达、坚韧。与高考不同,考研时并没有老师在后面赶着大家学习,完全需要我们自觉的努力备考,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专注力和忍耐力,都会得到提升。而且考研不仅仅是一个闷头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在备考中,如果你能搜集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你就能更加轻松地复习,并增加上岸的机会。这种信息收集能力,对于我们将来走向职场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考研的过程就可以极大地锻炼这一能力。此外,考研的历程是非常痛苦的,每一个同学都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学会如何在逆境中调节自己的心态,更好地迎接挑战。即便是考研最后失败了,这一经历也会让你收获成熟。在当下的就业市场中,如果你想要获得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提升学历仍然是一条捷径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不难,但是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不那么容易了。当你去求职时,你会发现,很多好的工作都会要求你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这对于应届生来说很难实现。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硕士学历,甚至是名校硕士学历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可以拥有很多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机会,而这一切都是高学历带给你的。尽管你不想走科研道路,但是考研成功后,拿到硕士学历,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只要努努力都能成功。考上研究生后,你的眼界和格局都会变大,你将能够用2~3年的时间,重新思考并规划自己的人生考上研究生后,你就暂时不必再为了就业而发愁,因此你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并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当你开启研究生生活时,你会发现自己身边都是一群优秀的人,而与他们长时间接触,你的眼界和格局都会逐渐变大。在我看来,学历可以决定你进入哪些单位工作,而眼界和格局才会决定你将会取得多大的成就!结语考上研究生,并不代表未来一定就要走科研道路,大家一定要卸下思想上的包袱,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的备考中。如果大学毕业后,你感到迷茫,并且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话,考研真的是一条不错的路。你认为不喜欢科研的人,究竟适合考研吗?欢迎发表您的看法

教授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被清出教师系列。需要改革评价机制

9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透露。最近还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发布,在学校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会被清理出教师系列。同时,我们要让学生毕业和课程难起来,不能是一进了学校就进了安全箱,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让那些天天睡大觉、天天打游戏、天天喝大酒的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01 教授的职责是什么?主要职责又是什么?根据我国《教师资格认定条例》第4条,我国教师共有七类:第四条 教师资格分为:(一)幼儿园教师资格;(二)小学教师资格;(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教授只是大学老师的一种职称,并不是另外一种职业。教授也是属于教师,并非专职研究员。那么,大学教授的职责有哪些呢?2015年9月5日,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中提出了大学各级教师的职责。其中副教授和教授的职责是:(三)副教授1.独立担任并领导或指导一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每两年有一个学期讲授一门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或开新的选修课;组织并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2.担任学术指导人或科研课题的负责人,提出学术论文或做出科研成果;主持或参加编写、审议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及专著;掌握本学科范围内一个或几个方面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并能负责或参加审阅学术论文。3.指导实验室的建设,设计、革新实验手段或开设新的实验内容。4.指导研究生和教师的进修。(四)教授教授应担负比副教授职责水平较高的工作。教育司吴岩说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清除老师系列,也是居于这个规定来说的,是符合这个规定的要求的。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授的职责中哪个职责是排在首位呢?在《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是把独立担任教学工作排在第一位的,说明教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南京大学教授周勋初也说:“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礼记·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02 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吗?国家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后,许多学校是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教授的一项考核指标的。因此,大多数学校里教授是给本科生上课的。至于愿不愿意则是教授内心的主观心理,外人不得而知。只能从客观上分析。一、上课比较烦琐,耗费大量时间。首先,上课就得制作PPT。一般大学里,一节课PPT最低也得制作30张,每一节课都要制作。制作PPT是一件繁琐的事,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大学教授的PPT一般比较简陋,不会像中学一样,注重色彩搭配、文字效果等,大学PPT主要是关注内容。其次,上课就得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就得批改。而改作业也是比较耗时的工作。因为大学作业不同于中学作业,中学作业都是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并且是现成印刷好的题目,一次作业也就一、两页。而大学的作业并没有专门的作业辅导书,都是老师布置。而且作业量很多,一次作业甚至可以写二、三十页。批改起来工作量很大。最后,上课必然就有考试与评测。这也是很繁琐的事。因为现在并不是和以前,出个题打个分就可以了。现在都是量化系统。出题达到什么标准、考试后要有考试分析、要有每个学生的学业评估等环节。此外,还有与学生的互动答疑等。所有这些都是消耗时间的,而教授的时间又很宝贵。二、上课待遇不如科研。一般一门大学课程约40个学时。每个学时,按200元算,才8000元。对于教授来说,这个钱实在微不足道。教授如果发表一篇SCI论文,学校可能奖励就有几十万。教授都可以申请科研项目。审核通过后,一年都有几百万的科研经费。虽然科研经费是用于科研的,但科研支撑的成果又是与奖励挂钩的。还有一些教授与校外企业有合作项目。也有的教授有外出讲学、报告、交流等活动项目。这些都比上课轻松实惠。对于教授来说,如果从金钱角度来看教学,实在是不值一提的,教学往往是有考核要求。三、大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大学里,在各种评比中科研成果占据很大比重。在晋升职称,各种奖项的评选中,科研成果都是硬指标。而教学往往难于评估,在评比中占比较低。所以,教授更愿意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科研课题上,并且可以实现名利双收。03 热爱课堂的老师实际上,大学里也有很多老师喜欢上课。例如,河南大学的常萍老师坚守讲台三十多年,深受学生喜爱,每次上课教室总是座无虚席。讲课充满了激情和才气,思想价值极高。也吸引了众多校内外人士慕名前来听课,其语录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在2015年10月退休之后,又被学校返聘为副教授,继续给学生上课。再如,现在的网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他的课通常是一座难求,场场爆满。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流的大学必然依赖一流的学生,而一流学生依赖一流的老师来培养。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出一流的人才。

大车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人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此次调查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进一步弘扬优良学风作风具有积极意义。它表明,我们对类似引起广泛关注的争议性事件,已经形成了遵循科学规律、程序严谨规范的调查机制;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绝不会“不了了之”,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不管什么头衔和地位,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经查确实不存在相应问题的予以澄清。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开展调查处理。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联合工作机制组建了高层次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中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由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处理,关乎当事人的声誉和学术生命,不能靠主观臆断。从公布的情况看,整个调查过程历时近一年,经过了各相关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专业调查、各部门组织的专家审核、联合工作机制成立的高层次复核专家组的调查复核。这样的调查是严谨、科学、专业的,遵循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对学界而言,优良的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对于全社会来说,优良的作风学风更能引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作风学风经常抓、持续抓,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正是在科学家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引领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此次调查中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暴露出确有个别科研人员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图片误用、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对团队成员管理不到位等不严谨、不规范的做法,绝不是小事小节。如果不当头棒喝,任其滋生蔓延,势必损害良好科研生态,影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成效。广大科研人员务必引以为戒,高度警醒。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我国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更需要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全情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优化科研生态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静心笃志,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砥砺创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来源:科技日报

天下无道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科技日报评论员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此次调查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进一步弘扬优良学风作风具有积极意义。它表明,我们对类似引起广泛关注的争议性事件,已经形成了遵循科学规律、程序严谨规范的调查机制;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绝不会“不了了之”,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不管什么头衔和地位,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经查确实不存在相应问题的予以澄清。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开展调查处理。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联合工作机制组建了高层次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中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由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处理,关乎当事人的声誉和学术生命,不能靠主观臆断。从公布的情况看,整个调查过程历时近一年,经过了各相关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专业调查、各部门组织的专家审核、联合工作机制成立的高层次复核专家组的调查复核。这样的调查是严谨、科学、专业的,遵循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对学界而言,优良的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对于全社会来说,优良的作风学风更能引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作风学风经常抓、持续抓,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正是在科学家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引领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此次调查中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暴露出确有个别科研人员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图片误用、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对团队成员管理不到位等不严谨、不规范的做法,绝不是小事小节。如果不当头棒喝,任其滋生蔓延,势必损害良好科研生态,影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成效。广大科研人员务必引以为戒,高度警醒。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我国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更需要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全情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优化科研生态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静心笃志,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砥砺创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编辑:张爽审核:王小龙

命之行也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一份来自荷兰的数据显示,教授们用于自己研究的时间相当的少。在大学系统之外开展科研可能更容易。图片来源:iStock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朋友们聊了好几次,我想知道大学现在究竟变成什么样。这些朋友要么正在读博,要么正在考虑读博,我们不可避免地转而讨论学术界这份工作是否值得。简而言之,他们想要一种生活,能有自己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自己的学术领域。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探讨的是学术界的本质。大学本应该为认真思考提供空间。但在聊天结束后,我想知道,我的朋友们在大学系统之外,追求这一目标是否会有更好的运气。令人沮丧的是,一篇关于荷兰研究人员如何度过时间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教授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尽管管理部门表面上承诺会给予教授们科研的时间),而且工作时间长的可怕。那些有幸成为全职教授的人——对于苦苦挣扎的初级学者来说,这被认为是隧道尽头的光明——他们只把17%的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教学、科研监督以及“管理和组织任务”相对而言都是更大的承诺。而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自己挤出的研究时长结果也好不到哪去。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了?这并不是许多科研人员工作的初衷。近一半大学科研人员抱怨,称他们最终做的研究比预期的少(女性在这方面受到的待遇尤其不公平)。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研究仍然是学者们早上起床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些数字可能并不吃惊。但是,退一步想这意味着什么?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往往与你最初要进入学术界的目的相去甚远。过度工作也很普遍。全职教授的平均工作时间比他们规定的合同时间长45% —— 假设一份合同为每周38小时,(如报告说的一样),这意味着每周需要工作55小时,或者每天工作11小时。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级别的员工在合同时间外还额外投入了29%的时间。让我们来算一下。如果全职教授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并将17%的时间用于研究,那么他们每周大约要花费9小时20分钟来从事自己的研究。那么现在,正如我问我的朋友们,如果你做兼职工作来支付账单,并且这份兼职恰好是你的研究领域,这会花费你多少时间?如果全职教授每周工作55小时,那在本职工作上,他每周投入4天,每周工作30小时,这样你每周就能有大约25小时的研究时间。当然,有一些明显的限制和警告也要指出,如果你的研究需要一台一百万英磅的显微镜,那么你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机构的职位。如果你只喜欢教书,那么这种权衡就不值得了。在没有学生和同事的工作环境中,坚持你的研究承诺必然会更加困难—— 研究经费毕竟是属于集体的。图书馆和期刊的访问也可能很棘手---没有获得大学的批准,你会被会议、期刊、潜在合作者或媒体当作“独立学者”认真对待吗?这就是答案所在,正如我对我的朋友们说的那样,如果你的目标是纯粹的科研,想有时间深入思考并发表学术论文——而不是在意完整的职业生涯、声誉、教学或商业合作——那么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作者:David Matthews是Times Higher Ecation驻柏林的一名记者。参考文献:https://www.timeshigherecation.com/blog/if-you-love-research-academia-may-not-be-you版权声明本文由ScienceOpen苏州办公室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 haibao.xue@scienceop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