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出台招生考试、导师评聘、质量监控等多方面的措施。其中,“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一条,引起舆论的普遍关注。我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相应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可以说,并没有一条法律规定,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多少论文才能毕业。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财经大学就率先实行硕士学位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要求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发表学术论文才能获得学位,之后,硕士毕业必须发表甚至必须在C刊以上级别刊物发表论文,成为很多学校给予毕业资格的“硬杠杠”。这一规定在过去确实有必要性。在硕士还未扩招的时代,大多数硕士确实是为科研道路做基础准备的,而同时,一些学校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规定倒逼学生做好学术研究,快速提高学校科研排名。但现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发表论文“硬杠杠”也逐渐显示出一些弊端。从现实来看,200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总数仅为10.3万,但2019年,仅在学研究生数量就达到300万,这么多研究生,有多少是冲着学术发展的?全部都有学术梦想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而硕士学位的专业也千差万别,必然要求评估体系不能“一刀切”。此外,就算没有学术梦想也能发论文,中国的学术期刊也不够发。期刊供不应求下,审稿费、版面费、加急费、中介费等潜规则应运而生,一些正规学术期刊擅自办同刊不同版“鸳鸯刊”获利、论文洗稿生产流水线等灰色地带也不鲜见。一道不合时宜的硬杠杠,反而可能会滋生学术腐败等乱象。还有人担心,研究生不考核论文发表,会不会不利于学术。诚然,2014年清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中国高水平论文发表中,有至少1/3的功劳属于研究生。倒逼研究生发论文,确实可能会逼出一些好的成果,也可能逼出学生做好学术研究。但2017年还有一项统计显示,调查的几所高校中仅有31.6%的研究生成功发表论文是因为论文质量高。所以说,学生能不能成功发表论文甚至发表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并不能构成考验学生真实实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当然,中国传媒大学强势专业以应用型为主,应用学科可以有实践、专利等其他标准,取消发表论文与毕业挂钩很好理解。但是不是基础研究,就一定要保留硕士2-3年必须发表论文的要求?或许这也是可以再思考的。毕竟,基础研究真的要坐冷板凳。“硕士期间必须发表”的硬杠杠,加上审核、排期等外在限制,很多学生实际上必须在2年内完成论文。想要保证时间,就必须保守选题,那些创新的“无人区”往往也是失败率最高的地方,谁又敢去选?这样一来,即便我们能量产高质量的论文,却未必能够真正在高精尖基础科研领域取得突破。过高的试错成本,可能让“短线思维”甚至急功近利占据这个本该沉下心的领域。不管对这个“硬杠杠”是取消还是保留,最终目的都是要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实际上,取消比保留要做的事情更多。因材施教考核学生,就意味着要从考核论文数量,转变为考核学生课题报告、专利、论文、课程成绩、实践等多重方面,首先就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考核项目制定标准,要求更精细化也更繁琐。但克服学术评价唯论文论倾向,建立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让研究生培养更有针对性,不正应该是改革努力的方向吗。
众所周知,2020考研已经落下帷幕,但是许多考研的大学生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参加2020年考研只是他们成为研究生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的路需要走。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许是他们内心的一个心愿,毕竟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盼头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但是当这些参加考研的学生成研究生之后,或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研究生不发表论文不能毕业?这或许是当代研究生的现状之一。到底研究生能不能写论文,该不该写论文?相信大多数人都持有正面的意见。研究生怎么能够不写论文呢?毕竟通过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论吧。作为研究生却不能写论文,相信大家也会认为你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在我国,大部分研究生院甚至将论文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想要从研究生升级为博士的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于论文的重视程度更高。如果没有几篇像样的论文,那可能很难说得过去,并且在成为博士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大的阻碍。关于学位论文工作及答辩的要求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按学科的规范撰写学术论文是每个研究生需要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样这也是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且要求硕士生至少应该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并且达到发表的要求。因此大家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想方设法也要发表至少一篇论文。很多学生担心如果不发表论文,则有可能毕不了业或者拿不了硕士学历。很多人会认为学术论文很好写,你这就相当于在大学毕业之后提交一份毕业论文一样简单。但实际上学术论文可比大学毕业论文高深了许多。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将学术论文作为能否毕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许只有中国会这样做,应该来说,这更像是中国大学的一种特色。放眼国外,美国的一些大学不会将论文作为研究生是否毕业的硬性条件之一。同时研究生学习期间是否发表论文,也不会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评测结果。因此从这点来看,中国的大学教育跟国外的大学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际上在我国的相关法律当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要撰写学术论文才能毕业,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很多的大学当中,虽然法律并没有做硬性的规定,大多都是由学校或者研究生导师自己做出的要求。这就相当于在部分大学当中必须要学生考过英语四六级才允许毕业是一个道理。而许多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导师也会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之后才能够毕业,我想这大概是学校对她们的一个“关心”罢了。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作为研究生也应该撰写合适的论文并发表,也许这会让你的研究生生涯变得更有意义,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给我留言,感谢您的阅读。
在武大,有这样一群青年研究生,他们或从事教育研究,或拼战在医护一线,或用遥感天眼观察世界,或在南极与冰雪抗争......他们学以致用,刻苦钻研,他们开拓创新,全面发展,为广大研究生群体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扬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武小研特此推出优秀研究生标兵风采特辑,记录下这些优秀研究生标兵的青年力量!冉玲于冉玲于,女,汉族,1994年2月生于四川雅安,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乡规划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获奖及成果获奖情况:2018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获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6年获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作业优秀奖;2016年获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LA先锋奖景观规划类二等奖。发表论文:2018年在权威期刊《中国园林》和《风景园林》各发表1篇学术论文;2018年在城市规划学会年会发表会议论文1篇;至今发表和录用学术论文7篇。明眸皓齿,蕙质兰心作为冉玲于同学的室友,实觉三生有幸。第一次见到她时就被她明亮的眼睛还有海藻般的秀发所吸引,清澈明亮的眸子里彷佛有星辰,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而每一屡发梢都被灵气浸润,让人忍不住夸赞她的美丽,久而久之,“冉美丽”便成为了她的新名字。与冉玲于同学相处的时光总是平静而幸福,她的生活极其规律,无论在任何方面都有着强大的自制力,这种自制并非强迫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温柔而有韧性的坚持,我想她一定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并且也有着为之而努力的坚定信仰。生活规律的的她虽然美丽沉静,但绝非是一个冷漠的人,相反,冉玲于同学对人充满了热忱,善良且具有相当的同情心。无论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只要拜托给了她,那就剩下两个字:妥了。生活中的她,积极乐观,永远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努力实践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义务,真正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她不仅非常乐于助人,还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尽最大努力带动身边的人,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力量,不求做什么伟大的贡献,只求从身边开始,从眼前做起。学习的同时,她还努力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素养与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知识与交际面。冉玲于生活注重勤俭节约,同时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玉在山则草木润,渊生珠则崖不枯自入校以来,冉玲于同学都秉承着“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的心态激励与要求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师长的关怀以及同学的帮助,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科研方面:作为团队主力负责2018年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42018kf0250)和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708426);作为团队主力参与并完成民进武汉市委会2018年参政议政调研重点课题、民进武汉市委会2017年参政议政课题调研二级课题和2017年武汉市城建委科技计划项目(201704)。活动方面:作为党支部一员参与实践活动并获得武汉大学“支部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展评活动“优秀好案例”优秀作品和2017年研究生党支部“活力创新工程”项目一等奖。冉玲于同学作为一名从“园林”专业保研至“城乡规划学”专业的设计类专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连续获得了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而在进入研究生学习后在导师周燕副教授的指导下逐步了解、熟悉并具备了承担科研工作与相关课题能力,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取得耀眼的成绩,冉玲于却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性格沉稳而靠谱的她,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均不求结果,只求过程,也许正是这种踏实的行事风格成就了如今收获满满的她。她在学习与工作中,坚持不请假,不早退,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配合老师和同学,作为团队“老学姐”的她从当初的生疏到如今的熟练,连续带头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多项横向实践项目与纵向科研课题,同时努力带领学弟学妹们走上了学术的道路。冉玲于同学严谨的思路、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极强的团队责任感,让她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逐渐成为了团队的中流砥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冉玲于总说“无知者无畏,我无所谓”,这样的洒脱性格让她能够不惧过往不畏将来地沉浸于手上的每一份工作中。沉下心事,静心做人已然成为了她的标签。而其极强的责任心一直引导着她无怨无悔地做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从不会叫苦叫累,努力承担着一切属于或者不属于她的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她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值得的,担过的每一个担子都会成为她走向社会后的宝藏。另外,在她思维中,“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学好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学习与能力并重,所以,她一直坚持“学以致用”,要“理论联系实践”。于是,在校期间她积极参与党支部的“活力创新工程”、“支部好案例展评活动”等各项活动,并获得了学校的表彰,假期则去实习实践,为自己未来的道路添砖加瓦。通过学习与实践,冉玲于同学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对于负责过的众多项目也大大提高了她的组织协调、交际应变能力,为今后她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相信沉稳的她一定能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来源: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会供稿 排版 | 朱宏林 审核 | 任澎
提到期刊,可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这些面向大众发行的读物,此类期刊收录的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故事、散文、人文采访等文章,适合大众阅读,是非学术期刊。而学术期刊则与此不同,它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顾名思义,“学术期刊”就是用于学术研究的期刊,刊登各专业的研究者的学术论文,记录、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学术期刊收录的都是一些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学术类文章,针对某专业、某领域内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非相关研究者自然是不会感兴趣的,它的学术性和局域性导致其相较于大众读物,订阅量很少,除了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某些研究者,基本没有人会订阅。大众发行的期刊运营模式是商业化的,它们通过不断提高大众的订阅量,进而产生流量价值,再将流量卖给广告商,让他们投放广告,从而获取广告收入。也就是说,它的盈收来源于广告和订阅。而学术期刊的运营模式是非商业化的,其本身的性质注定它不可能像大众期刊那样,有那么多的订阅和流量,可以靠发行费和广告费来赢利运作,再加上我国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杂志社的主管主办单位不再向其拨付办刊经费, 所以杂志社便只能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确保期刊得以运营下去。另外,评优评奖、保研留学、项目结题、评定职称、申请学位等都需要发表论文,社会对学术期刊版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导致期刊的版面供不应求,这种需求催生了市场,版面费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点和大众类杂志也有所不同。
我国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看完整篇报道,除了在文首有“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这两句话之外,全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及究竟是谁建议。报道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或者学院学位委员会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也不见该校学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十分正式,且已经纳入学位申请、授予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了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之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硕士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这一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所有博士生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就可授予博士学位了。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这篇由媒体发布的报道,源自西安交大资讯网9月2日在《身边交大人》栏目刊文《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该文介绍,孙光宇,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如果孙同学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不是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委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水平。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是,要求在读硕士、博士必须撰写、发表多少论文,把这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而且也引导很多学生把精力用在撰写、发表期刊论文之中。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通常根本不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是关注课程学习,以及撰写学位论文的质量。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三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该坚持学术导向,不要只重视论文的发表,而更要重视论文的质量,对学生来说,尤其要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需要高校和社会舆论,都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更是值得所有研究生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何睿 校对:李铭来源:新京报作者/来源:新京报#社会百态#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议论风生如要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三年发16篇SCI,这名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9月6日,多家媒体发布的以此为题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这篇报道的导语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将国内学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学术重镇西安交通大学。然而,除了在导语以及文中有“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之外,整篇报道其他地方都没提及究竟是谁建议。虽提到电气学院,但并不明确是其导师,还是论文答辩委员会,或学院学位委员会的建议。也不见该校学位委员会对此建议有何看法。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建议是正式且已纳入相关程序的,还是只是在媒体报道时提及。确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离开学术标准与规范的媒体建议,除了博眼球外,还会误导学术评价标准。在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有硕士生因毕业论文被答辩专家认为达到博士毕业水平,进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美谈,但似乎还没有在硕士求学期间发表论文多,就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学位论文,而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也就是说,如果对这名优秀硕士毕业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SCI论文。但从媒体报道看,这位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主要就是因其发表了16篇SCI论文。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期刊发表论文,能替代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对发表论文有要求,且将其作为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不但让社会舆论误解平时发表论文比学位论文重要,也引导很多学生为此耗费大量精力。而实际上,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主要是提高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则主要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这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而不要求其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我理解很多网友会把硕士求学期间就发表16篇SCI论文的学生称为“大牛”,但这只是论文发表角度的“大牛”。我国还有读博3年发表46篇论文的“高产大牛”。对于学生本人来说,这无可厚非,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勤于写作的结果。但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来说,则应坚持学术导向,不只重视学生论文的发表,更要重视论文质量,尤其是学位论文的质量。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高校和社会舆论,都需建立新的论文观。一名学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是其自主选择,也可作为评优、升学的一方面指标,其科研精神也值得学习。但学校应做到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要紧抓培养的核心环节。如果是破格授予博士,那一定是他撰写的学位论文达到授予博士学位的要求,而非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熊丙奇(教育学者)作者/来源:新京报#社会百态#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日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Nature》发表了以苏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报道了面内各向异性和超低损耗声子极化激元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研究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纳米尺度定向控制光传输和光-物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崭新途径。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排名第一的第一作者是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硕士研究生马玮良。在硕士就读期间便能做出有如此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消息一出,便备受关注。充分开发自主性学习2011年,马玮良进入苏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又选择考入苏大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马玮良同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基础课程为主,马玮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努力补足理论上的“短板”,这为他后续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对科研感兴趣,他选择考研并最终如愿,而之所以选择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则是看中了学院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际应用研究方面的成绩。“我想在材料、生物化学、物理等交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正是我的兴趣点,所以我选择了跨学院考研。”初进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实验室,导师鲍桥梁教授便鼓励马玮良独立开展课题研究。马玮良坦言,当时作为“科研新人”感到压力很大,最初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实验室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深深地感染着马玮良,他大量阅读文献,学习别人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只要有疑问都会主动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就这样一步步逐渐走出迷茫找到了科研的方向。“他勤奋刻苦,不骄不躁,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物理概念有强烈的求知欲,日常学习中养成了追根溯源的好习惯。”在导师鲍桥梁教授眼中,马玮良一直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地努力钻研,十分难得。作为教育部首批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汇聚了材料、物理、化学、光电、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背景的青年科学家,且大都是从国外顶级大学学成归来,他们与学生相处亦师亦友,对科研有着极强的敏锐性与执着追求,常常鼓励学生进行未知的探索。鲍桥梁教授便是其中一员,其“非填鸭式”的指导也让马玮良颇为认可。“鲍老师会在科研方向上帮我们把脉,很多时候他‘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探索,鼓励大家多做尝试,多关注自己与别人课题的‘不一样’,遇到困难再一起攻关,他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马玮良说,纳米科技学院公共实验平台上的大型仪器是需要预约才可使用的,因为做研究都要用仪器,所以“抢机时”的现象在学院比比皆是。遇到“瓶颈问题”亦或是机遇在鲍桥梁教授的指导下,马玮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将科研方向定位于新型二维光电材料光学性质的研究。自然界中许多晶体材料都表现出双折射行为,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对入射光的操纵。由于晶体尺寸和入射光波长与双折射强度成比例关系,3-300 μm区域的中远红外光往往需要几个厘米厚的晶体才能实现,进而限制了光学器件的微型化发展趋势。锚定难点,课题组进行反复尝试,利用双曲性材料折射光的两个垂直轴在同一面内这一特性,实现了在纳米尺寸内对光的传播特性进行动态调控,为新型材料体系的研发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新型平面光学器件以实现低损耗的信号处理和光热能量管理以及高灵敏的生物化学传感等开辟了新的通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光关进笼子里’。”说起这次《Nature》论文的发表,马玮良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作为硕士,能够发这样级别的文章,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有了师兄师姐的铺垫,实验过程就相对容易了一些,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研究工作不可能是单枪匹马的,团队协作十分重要。”事实上,马玮良所在的课题组已持续关注这项课题三年之久,并与国外课题组也展开了深度合作,不断地深入挖掘才取得了突破。马玮良说,每当科研遇到困难,鲍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多思考,脚踏实地坚持走下去。“他一直对我说,科研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结果,但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你发现惊喜。” 导师的言传身教让马玮良更专注于科研,学会了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开始不要设想会做出怎样的结果,对某个科学问题感兴趣就努力探索,其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不解,但不要忽视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或许就是突破口。”在他看来,科研过程中要重视失败和挫折,遭遇的瓶颈和痛点或许就是科研中更为重要的财富。鲍桥梁教授团队合影优质科研平台助力梦想近年来,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以优质的资源配置为依托,组建起一支多学科融合的高水平青年师资队伍,构建起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探索出一条创新之道。为了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全英文教学专业课和国际化课程体系,还专门成立了由外籍教师提供咨询辅导的英语语言中心,并经常聘请国外著名科学家前来作讲座和学术报告。“学院为同学们在科研上遇到的英语问题专门开设了针对性课程,包括英文报告思路的整理、英文文章的撰写以及如何科学阐述实验结果等内容,非常实用,对我帮助特别大。”马玮良表示,要紧跟国际科研前沿,就需要阅读大量高水平文章,而学院提供的资源为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文文献的大量阅读让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为了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通过与国外学术大师共建著名科学家国际实验室、院际协议合作、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不仅把优质的科研资源“引进来”,也鼓励更多的同学“走出去”开拓视野。研二时,马玮良在鲍桥梁教授的引荐下前往西班牙nanoGUNE纳米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术交流。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对所做课题的物理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该从怎样的方向和角度开展科研大有启发,更是促成了双方在研究项目上的合作。马玮良及所在团队和该中心的教授就理想模型的建立以及机制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剖析,共同挖掘出此项科研工作的潜力。“他们对这篇论文也做出了许多贡献,这种合作交流也是非常关键的。”“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开展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工作,放飞自己的科研梦想。”谈到未来的规划,马玮良说,自己已经获得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即将前往澳洲继续深造,在科研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来源:苏州大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在过去几个月里面,我帮助不少研究生修改过学术论文。其中有一些人的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非常好,但是,在他们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回国了,我想应该是时候把这些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将来研究生们能够避免这些问题,提高科研论文写作效率。问题(1):摘要与结论几乎重合。这一条是我见过研究生论文中最常出现的事情,很多情况下,他们论文中摘要部分与结论部分重复率超过70%。当然,我自己在评审论文时,见过重复率超过90%的人。就原因而言,个人认为是他们对摘要和结论的“作用”没有太多认识。对于摘要而言,首先要用一小句话引出为什么做这个研究,然后,简单地概述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然后,直截了当地说出这篇论文的最重要结果,而不是所有的结果,最后说说在这些工作之外重点讨论了一个什么现象就可以。对于论文的结论部分,不再需要把为什么做这个研究、怎么做这个研究说一遍了。正常情况下,应该直接明白地概述所发现的现象、结果(1)、(2)、(3)。让人一看就知道论文发现了哪些现象、提出了哪些观点。至于摘要中说道的最重要结果与结论部分可能重复,作者需要采用不同的句子去描述,而不能够直接拷贝。问题(2):关键词过于随意。帮助研究生修改论文过程中,几乎每一篇论文的关键词我都会要重新选定与修改。最常见的问题是:关键词不是实词、关键词有很多单词组成、关键词中包含不少缩写、关键词在前言中没有出现过。其实,关键词是非常简单的,把前言或者论文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实词挑选出来即可,不需要太多,一般情况下,写4、5个都会满足要求。问题(3):前言引文不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对引言其实是非常重视的。通常情况下,引言可以占到论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比重。在引言中,作者需要告诉论文评审人、读者这篇论文的意义,让人们看完引言,就能够对作者为什么开展这个研究有大致的了解。引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1)引言过短。见过短小精悍的情况,他们只用几句话略微介绍研究背景。个人觉得,除了通讯之类的论文,引言需要写一定的篇幅。2)重要文献缺失。这一条很少有人注意,天下论文如此之多,少引一篇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其实不然,有时候多引一篇重要文献,论文就可能会被顺利录用了。3)文献引用只是简单的罗列,而引文之间没有太多逻辑。引用部分是一个完全用来讲故事的阶段,讲故事最重要的是逻辑,而不是罗列,所以,每一篇引用的文献放在哪个位置都要体现出他的作用。4)引言中同一位置引用文献过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工作[1-20]”。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位置放两至三篇引文即可,多了,让人觉得你可能没有读文献。5)引文中否定前人工作。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某某做了某些工作,但他们没有做另外一些工作。但是,如果去说某某做的工作可能是错误的,这就会比较麻烦了。即使有这样的论文,可以不引用,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问题(4):实验描述过于简单。在一篇论文中,实验描述的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需要尽可能地表达清晰。一方面,读者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如果他们想重复做一次,他们能够按照步骤重复出来。另一方面,实验条件变化一点,结论就可能完全不一样。关于这一部分,个人发现主要问题如下:1)有时候可能实验描述太多,而似乎他们又不愿意多写,有一些朋友直接说实验描述情况论文[**]。而他们引用的文献有一些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对于这样的情况,理论上讲是没有太多问题,但是,这无疑会增加读者的难度,谁有兴趣和心情去把你引用的这篇文章找出来,再认真研究一番呢?2)实验方法名称不统一。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摘要里实验方法用名称A,到了前言里面,就变了名称B,到了研究方法里面,又变成了名称C,到了结论部分,又回到了A。而这A、B、C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问题(5):结果部分逻辑比较混乱。很多人写学术论文,认为只要结果好就好。其实不然,好的结果有时候也是会被拒稿的,至于主要原因是论文的逻辑结构比较混乱,让人不知道论文里到底在说什么。具体常见的问题包括:1)研究结果只是简单的罗列,而没能把里面的关系弄清楚。我见过非常极端的情况,就是为了把一篇论文写得很长,把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内容放到一起,最后弄得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说哪一件事。2)到底先写那一部分,作者没有计划。有一次看到这样一篇论文,作者先写了部分力学性能结果,然后写一部分组织观察,突然他又列出一部分力学性能,又来一部分微观分析,和我写博文一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3)实验部分说做了某某研究,但是,在研究结果中就完全没有看到这些结果。还有的情况是在结果部分写了某一些结果,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些结果从哪里冒出来的,在研究方法中没有提及。问题(6):图表制作比较粗糙。作为审稿人,我在评审一篇论文之前,通常是先看看摘要,然后就会大致地看看论文的结构,然后,很大一部分时间会花在论文的图片上。如果论文图片漂亮,至少我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相反,如果图片质量很差,心情就没有那么愉悦了。论文图表常出现的问题如下:1)图片中字特别小,要用放大镜才能够看清晰。有一些研究生为了简单,只是把机器照的图片给出来。这些图片在一个屏幕上看时,是都能看很清楚,但是,压缩到一篇论文里面,就很难分辨了。2)多个图片放在一起,一按回车,图片格式就全乱。经常帮助他们修改论文,他们给我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得不错的,但是,如果我修改里面的问题,图片就乱动,让人找不到北。3)实验曲线,不增加误差棒。有些研究生在论文里面说自己对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但是在图片中只有一个数字。4)图片比例值不统一。有时候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放大倍数是100倍,而另一张又变为了200倍。放在一起,本来是方便人们观察差别的,但由于倍数不一样,让人无从比起。5)表格格式不统一。有一些地方,表格采用三线,而另一些地方,则是全部实线。问题(7):论文几乎没有任何讨论。论文的讨论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据我的观察,研究生写论文对讨论部分几乎是不重视的。一开始我帮助研究生修改论文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一条,后来逐渐不说了,因为,说了也没有用,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增加讨论部分。如果大家去看好一点期刊的论文,讨论部分占论文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有一些人说,讨论部分也应该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当然,写好这一部分确实需要一定的水平,需要经验的累积。问题(8):结论部分罗列过多。正常情况下,一篇学术论文只需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即可。也因此,论文的结论写上3-4条就很多了。然而,我见过一些学生的论文,他们恨不得把论文的每一个段落都挑选一句话放到结论部分。特别是我曾经评审一篇论文,某一个作者一共写出了十多条结论,我第一次建议他减少一些结论,结果他略微删掉一部分,第二次审稿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直接告诉他应该整理到5条,他这才继续提炼。问题(9):参考文献格式混乱。这一条,是让我最为头疼的事情,有时候帮研究生修改论文,我在最后写了一条“请统一参考文献格式”,第二次来看,还是一样,问题多多。就这一条,具体问题如下:1)同一篇参考文献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自己也发生过,如果一篇论文引用50篇文献,自己是很难发现某一篇论文是否重复引用。但,无论如何,在投稿之前,还是需要多看两次的。2)引用论文信息不全。正常的情况下,引用一篇论文基本上都会包含作者、期刊、年、期、页码。而有时候,他们只是写了部分信息。3)格式混乱。有一些论文是根据A期刊的格式写的,有一些期刊是根据B期刊的格式写的。让人初看的时候,即使从别的地方直接拷贝过来的。4)期刊名称错误。对于这一点,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比如“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和“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作者不小心就把第二个期刊名称的International给省略掉了,结果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期刊……。
彭知南,男,中共党员,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胡江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控制、增强学习与自适应优化、机器人应用研究。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奖励和荣誉。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8篇,领域Top期刊论文2篇,中科院JCR一区期刊1篇,二区期刊5篇,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作为学生中主要参与人员参与横向课题1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次困难都不轻言放弃,成了彭知南探索位置领域成功的基石。图难于易,为大于细2016年9月,彭知南选择跨方向硕博连读进入自动化工程学院继续学习,走上栉风沐雨的科研路。对于刚踏入系统控制研究领域的他来说,如何找准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十分重要,导师胡江平教授一直鼓励他着眼前沿科学热点,勇敢挑战“硬骨头”,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研究“佳境”。AlphaGo的“爆红”让深度学习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计算机围棋系统利用深度增强学习技术使计算机的围棋水平达到顶尖职业棋手的水平。于是,彭知南借他山之石萌生了利用增强学习方法来解决系统控制问题的想法,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确定开展基于增强学习的系统控制问题研究。他注意到传统的系统控制方法依赖于精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很难进行精确建模,从而会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增强学习技术在未知环境下的优化决策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启发他对基于无模型控制器设计方法的研究。带着这个问题,一点点积累,一次次实验,一个个突破,他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策略迭代增强学习算法用以解决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在该算法的基础上,他还引入了基于actor-critic神经网络在线学习机制,实现了控制器的在线学习,提高了控制器的自适应性。通过与传统的控制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控制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胡江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完成了博士阶段第一篇论文的撰写,该成果发表在信息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彭知南感叹道:“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把困难划分为多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最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科研落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彭知南以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物”为鉴,十分重视积累和实践,认为科研中容不得半点大而化之。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学以促用、学用相长,在兼顾学术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胡江平教授团队的国家面上项目和其它横向科研项目。为了实现科研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他在机器人研究中心程洪教授的启发和鼓励下,参与了截瘫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下肢偏瘫患者外骨骼行走辅助的关键控制问题,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增强学习自适应优化控制算法。该算法解决了针对不同的穿戴者在线自适应控制问题。最终,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机器人领域两大国际顶级会议2018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ROS)和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上。受到研究中心项目的启发,彭知南又结合工程实际连续发表两篇会议:在学校研究生院、导师胡江平教授、程洪教授的资助下,2018年7月赴武汉参加了中国控制会议;2018年10月,赴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了IROS会议,并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他始终坚信,做科研一定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最终再回到实际问题中去,就像系统中的反馈控制一样,形成一种良性闭环的模式,提高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导师的鼓励下,彭知南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的资助,于2019年8月赴新西兰“国宝级”学府奥克兰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和学习。合作导师是国际系统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Sing Kiong Nguang教授。“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到奥克兰大学之后,彭知南积极参与团队的研究组会,坚持多听多看,虚心学习关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前沿研究,最终他成功把基于无模型的增强学习控制算法用以解决复杂网络系统的控制问题,得到了合作导师的认可。目前共撰写学术论文4篇,其中两篇论文已投稿到该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ial Informatic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海外的留学经历让他更加体会到,不管做什么事,不管道路多么曲折,只要有足够的志向和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最终都能到达终点。成功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幸福来自平凡的坚持和奋斗。他经受历练,不断成长,把成电“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坚信:既然选择了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定不负青春韶华。学长寄语我们处在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只有珍惜青春,心怀梦想,把握机遇,敢于挑战,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代表性论文[1]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Data-driven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two-stage policy iteration algorithm. Information Sciences, 481: 189-202, 2019. (二区Top期刊)[2]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Kaibo Shi, Rui Luo, et al., A novel optimal bipartite consensus control scheme for unknown multi-agent systems via model-fre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369: 124812, 2020. (一区Top期刊)[3]Zhinan Peng, Jiefu Zha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Optimal containment control of continuous-tim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unknown disturbances using data-driven approach.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20, 63(10): 209205, 2020. (二区期刊)[4]Zhinan Peng, Jiangping Hu, Bijoy Kumar Ghosh. Data-driven containment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multi-agent systems via value iteration.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63(8): 189205, 2020 (二区期刊)[5]Zhinan Peng, Rui Luo, Rui Huang, Jiangping Hu, et al., Data-drive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walking assistance control of a lower limb exoskeleton with hemiplegic patient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0. Accept. (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6]Rui Huang, Zhinan Peng, Hong Cheng, Jiangping Hu, et al., Learning-based walking assistance control strategy for a lower limb exoskeleton with hemiplegia patients.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2280-2285, 2018. (共同一作,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2、主要项目[1]截瘫助行外骨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基于符号图理论的合作-竞争多个体系统的群体行为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基于增强学习的下肢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研究,四川省科技厅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撰稿:刘子璇 排版:小王 校审:阿凉
研究生经过本科的论文写作训练,对一篇文章的结构应当是了解的,不管是学位论文还是学术论文,一篇论文应该由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以学术小论文为例,研究生想要发表一篇论文必定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一.选题一篇论文的好坏与选题有着直接关系,如何找到一个好的选题,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由导师来定,但导师确定的选题可能未必是你感兴趣的,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来选。但这里立马又面临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那该怎么办?方法只有一个,读文献,读大量的文献,读的文献多了,慢慢的你就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找到感兴趣的课题之后呢?别着急,继续读文献,不过此时就有一定的方向,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漫无目的了。读文献也有小技巧,建议先读综述,后读硕博论文,再读期刊,读期刊的顺序是先中文,后英文。对于一些优秀的论文或者该方向重要的参考文献要精读,这些文章以后可以引用到你的论文中。二.实验通过读文献,想必你已经有了一些idea了,接下来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但是做实验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第一个困难就是初来乍到你没设备,设备都牢牢把在师兄师姐手里。当然你可以买,除了涉及买仪器报帐、等实验设备外,太贵的设备申请未必会批。所以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师兄师姐“借”,夸师兄帅,夸师姐美,最后能不能借到就看你嘴甜不甜以及师兄师姐的心情了。当然在做实验前先列一个清单,避免做着做着发现不是少这就是缺那,否定买仪器试剂会耽误你大量的时间。三.论文写作如果你的实验很成功,并且有那么一个个小的创新,恭喜你欢迎来到写作关。前面提到一篇论文的构成由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没写过不会写怎么办,方法还是读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写的,然后仿写。这里有几点要提醒你注意:1.正常看待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要刻意贬低别人借此抬高自己,不要使用第一次,首先发现,前人未曾研究等词汇,就如今来看,不管你研究方向多偏僻,都不可能这一方向只有你一人做。2.引用参考文献要中英结合,最早研究这一方向和最近5年的论文一定要引用。3.引用你导师和课题组其他人的文献,对于组内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要假装视而不见或闭口不谈,引用组内他人文献这体现了课题组的学术传承。四.投稿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终于写出了一篇像样的稿子,下面就要投稿了。投什么期刊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影响因子、期刊类型、投稿时间、版面费等。研究生在这方面基本属于小白,没关系,别忘了,你还有个导师呢。求助于你的导师,让他帮你推荐跟据你写的内容投哪个期刊中的可能性更大。由导师作为通迅作者可以省去许多麻烦。投稿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但大概率你会被拒稿,平常心对待。拒稿之后根据修致意见修改,然后投其它期刊,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切记不要论文造假,否则这将是你一生的污点。最后科研路漫漫,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