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术研究》2020年第10期目录神农隐几

《学术研究》2020年第10期目录

来源: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自觉自愿

2019年理论学术研究观点要览

【马克思主义哲学篇】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成功实践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篇章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学者们认为,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有学者认为,新中国70年是一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有学者认为,新中国70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者们认为,新中国70年、五四运动10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篇章。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学者提出,要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哲学基础,明确“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党为什么存在、党需要什么作为”等重大理论问题。有学者认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为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增强防风险能力和斗争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学者提出,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个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仍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时代。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是一个“变”字,本质是世界秩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完善,主要表现是世界权力转移对象出现根本性变化,国际格局剧烈动荡,世界秩序出现坍塌的危险,世界正面对大调整、大变局要素的比拼前所未有,国家治理机制、手段和执行力的比拼成为主导变局走向的主要因素。我们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变局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只要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敌对势力对中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就不会改变;中国离民族复兴目标越近、离世界舞台中央越近,敌对势力越会想方设法攻击抹黑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渗透,加大策动“颜色革命”力度。“颜色革命”是西方国家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战略,我们要做好防范和抵御西方“颜色革命”的长期准备,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重大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有学者表示,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历史必然,为解答“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作者李建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篇】减少资源的错配推动高质量发展资源错配问题持续成为经济学界的重要话题。在资源错配的原因方面,有学者指出,国内市场逐步形成了上游国有企业为多寡头,下游民营企业为垄断竞争的“垂直结构”,这种市场结构使得下游民营企业存在进入不足的问题,导致了资源错配,降低了社会总福利。因此,未来的产业政策应该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减少垂直结构导致的资源扭曲。另一些学者指出,增值税多档税率会导致抵扣链条出现“低征高扣”和“高征低扣”现象,扭曲中间投入价格,由此造成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为此,应该尽量减少增值税的税率差异,最好是实行单一税率。还有学者认为,城市之间的资本配置扭曲是导致中国大中城市偏少、小城市数目过多的重要原因。如果消除资本配置扭曲,将使得社会福利提高38%,并伴随着50%的人口重新配置。此外,有学者运用企业数据进行估计,认为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空间仍然很大,未来10年里即使只释放出配置效率改善空间的一半也能保证每年3.85%的经济增长率,改革“红利”仍然十分丰厚。改革生育和养老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学者研究发现,过去40多年,中国生育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正效应正在消退,向负效应转变。因此,当前中国应尽快出台提高生育率的人口政策,以便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多位学者注意到,养老金政策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有学者发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会激励职工提早退休。这意味着,中国应稳定养老金增长率,并适时推出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还有学者指出,为了弥补养老金不足,可考虑国有资本划转养老保险基金。研究发现,从促进劳动力供给增长的角度看,划转的同时降低缴费率,并引导父母同等重视子女数量和质量,将有助于实现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也有学者认为,与延迟退休政策相比,人工智能可以较好地应对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来应对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提高中国出口地位学者们对中美贸易摩擦高度关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有学者从贸易摩擦导致的不确定性入手,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时,适度地等待进入时机有助于提高后续出口的稳定性,但过度的等待会适得其反。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及时达成贸易协议,消解贸易摩擦,对两国企业的福利损失会较小,而错过最佳窗口期则会使两国企业利益受损。还有学者从舆论对国际贸易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国舆论环境恶化会促使美国进口贸易下降,但舆论环境趋好对美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加工程度越复杂、差异化程度越大的产品受到的负面舆论影响越大。要减少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负面冲击,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地位。诸多学者均发现,产业或区域集聚是提升中国出口质量的重要渠道。至于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是企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二是中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显著推动了加工贸易的升级。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拥抱数字经济完善金融监管互联网革命使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有学者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渠道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应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监管,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有学者梳理了我国新金融业态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发现出险前网贷平台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压力,而规模较大、利率异常的平台出险会加大网贷系统风险;网贷行业出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存在溢出效应,而舆情不是网贷平台出险的决定因素。因此,应重视新业态风险对正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并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制度、明确准入机制、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并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风险预警和缓释机制的建设。(作者聂辉华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伦理学篇】诠释“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中国道路价值引领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愿景和向往,也是人类世代相续的梦想与追寻。新时代美好生活则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命题,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独创性而展开的。有学者认为,正确阐释的美好生活必然是自主的生活、成功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有学者指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它内在地包括了“人民主体,政党引领”的主体样态、“矛盾转变,供需融合”的发生样态、“劳动为本,共创共享”的实现样态与“理想同构,世界延伸”的外部样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扬弃“物的依赖性”并秉持“自由个性”的实践意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方能完成向“人本身”的“复归”,实现对于中国道路的价值引领。有学者认为,立足当代中国境遇和接续人类精神谱系的新时代美好生活诉求,既有必然的现实逻辑,也有内在的哲学逻辑,其充分展开离不开这样三个维度:一是在本源维度中基于感性生活、德性生活与超越性生活的共生,守护美好生活的生成根基;二是在认知维度中聚焦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共在,重塑美好生活的观念认知;三是在价值维度中基于意义逻辑、价值尺度与品质境界的共显,映照美好生活的价值关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同的价值依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应对国际复杂挑战、着眼于世界前途和人类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共同体,它从根本上反映了当代人类对世界发展的国际道德价值判断和诉求,并彰显了当代人类增进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的希望。它以强调“世界各国或人类命运与共”作为国际道德价值观念或国际伦理精神的核心,同时倡导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同生共荣、同进同退五种国际伦理意识。当今世界强有力的伦理整合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基础。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构建,有学者指出,我国提出的“公平正义”在方法论上是集体主义的,是破解个人利己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疑难、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方法。也有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应对数据时代挑战构建数据伦理规范大数据技术具有强大的张力,给人类社会生产、交往活动及思维方式带来系统性、革命性的改变,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有学者指出,数据是人的第二肉身,数据时代隐私的核心是数据隐私,隐私危机的核心是数据隐私危机。人既是复数的存在,亦是单数的存在。无隐私则无人性陶冶、人格及其尊严。有学者则从“微观权力”的视角切入,认为数据对世界的“解蔽”是对人的“赋权”,“遮蔽”是对人的“祛权”。数据的“赋权”与“祛权”既体现在“同一主体”身上,也体现在“不同主体”之间。其结果会引起社会权力结构的调整,原有的权力结构被打破,新的权力结构被建立。有学者认为,数据化催生了数据主义,数据主义主张数据流最大化和信息自由是至善,其实质是从以人为本走向以数为本,用数本主义取代人本主义,从强调人的自由走向强调数据的自由,用数据主义取代自由主义。因此,为避免数据主义的弊端,应倡导人本主义数据伦理,尊重人的自由和权利。审慎对待“人类增强”维护人类根本尊严“人类增强”是当今时代超人类主义思想运动的一项浩大工程,它希望利用新科技改善或增强人的体能、智力、情感以及道德等方面,超越人类现有状态和限度,趋向后人类目标。基于人类增强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提出了人类增强是否可以作为道德义务的疑问。对这一疑问,有学者认为人类增强的伦理学呼吁一种负责任的人类增强事业,只有作为一项负责任“事业”的人类增强才是我们应当去推进并接纳的道德义务。有学者则认为,人类增强虽不会侵犯人类直接来自物种的普遍尊严,但会通过破坏主体间性,给个体发展各种人类的典型潜力设置障碍,从而侵犯或威胁人的获得性尊严。在人类增强技术中,道德增强获得了更多学者的关注。道德增强是以生物医学为技术中介的一种全新的道德建构,用以实现道德主体对道德客体的自由驾驭。道德增强的交锋实质上是传统道德自然主义与道德非自然主义两派博弈的理论翻版,它把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引向深入,有助于人类探寻道德发展的新路径。(作者龙倩为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郭清香为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教授)【政治学篇】中国之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之志中国制度优势持续化为治理效能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许多政治学研究者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道路。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的核心元素和鲜明特色包括“两导”(党的领导、国家主导),“三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四治”(法治、德治、共治、自治)。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坚持并加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中国之治,离不开中国之制;中国之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之志。同时,中国的各级政府必须在国家治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即发挥政府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龙头牵引作用,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治理的成就源于治理观念变革、治理体系改革、治理政策变迁和治理行为调适。一个国家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其观念、体制、政策和行为方式的不断调试变化,正是这个国家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既强调不忘初心,又倡导与时俱进,这是中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实现制度定型、保持制度定力、完善制度定向,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自近代以来的制度自卑,走进制度自信,走向制度自觉,取决于党的品格。党的初心使命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道德性,党的科学理论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科学性,党的群众路线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人民性,党的开阔胸襟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开放性,党的组织力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保证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革命性。中国的制度优势之所以能够持续转换为国家治理效能,取决于党的领导制度。中国政治学学科和研究格局基本形成全力融入中国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研究者指出,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建制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渐进演化,研究也不断精细化、科学化,已经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特点突出、适应国家需要的中国政治学学科和研究格局。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政治学健康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全力融入到中国的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之中。研究者指出中国政治学下一个学术繁荣黄金时期的到来,必须实现“学术自主”“文化自觉”和“致用自觉”的有机统一,要激活中国理论的创新之源,唤回其经世致用之魂,使之更合理地回答中国问题,更有效地应对时代挑战。研究者普遍认为,要用学术语言讲述中国政治,就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熟读党史国史文献,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理解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潜心研究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善于从政治立场和政治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认识对待危机不断革新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的几大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党的建设风险,并就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制定政策,防范风险应对挑战。风险往往具有意外性和破坏性,化解风险不仅要为事后危机的发生做好应对预案,而且也要为实施的政策和行为事先制定备选方案,必须警惕概率小而影响大的“黑天鹅”事件和概率大且影响大的“灰犀牛”事件。有研究者指出,对待危机,一方面,要明白问题和危机很多时候是系统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机会和动力;另外一方面,要从治理的角度,提升制度化水平进行风险管控和危机应对。研究者指出,化解风险、防范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首先,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准确判断风险所在;其次,倡导不变性应变,即以不变应万变,建立完备有效、富有权威的法治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最后,创新性应变,即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治理方式。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世界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政治中诸如极端宗教势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纷纷抬头,一些发达国家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中美贸易摩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措施。有研究者指出,政治风险防御要重点放在抵御“颜色革命”风险上,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一手构筑防范境外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的铜墙铁壁,一手铲除境内影响政治安全的土壤。(作者张宁为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党史学篇】党史和文献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党史国史基本理论与方法论。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和文献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党史和文献工作的第一位任务进一步抓好;党史和文献工作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不仅要见“人”还要能见更为丰富的“人”近来,中共制度史逐渐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热点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开设“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笔谈专栏。有学者提出,“中共制度史”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共制度史”是指中共自身的制度建设及其实践的历史,广义上的制度史则包括中共自身制度建设和实践的历史、中共主导下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建构的历史及实践。有学者认为,“中共制度史研究”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探讨,既体现了历史研究尤其是史学理论自身演变的“钟摆效应”规律,也彰显了部分党史研究者的学术批评和学科反省甚至自我批判的自觉意识。有学者提出,从纵向界定符合中共制度史研究实际的“长”单位,从长时段理论开拓制度史研究的问题渠道,从横向层面对制度进行深入解剖。有学者认为,对于制度史研究而言,或许更要拓展的问题在于,不仅要见“人”,而且要能够见到更为丰富的“人”;不仅要关注制度的实践过程,还要关照制度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讨论制度的历史效果,还要考察制度的理念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史与思潮史的深入展开,或可为中共制度史研究的进展提供更多的可能路径。概念史、观念史领域取得新进展“人民”如何转化为现代政治概念2019年,中共党史研究在概念史、观念史领域取得新的进展。有学者考察了“规律”一词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示“客观性”“必然性”含义的正式术语的过程。有学者考察了毛泽东1912至1921年对“国民”“人民”等词汇运用在语义学意义上的变化,阐述“人民”怎样从一个倾向于泛指广大社会中下层民众的整体性社会概念,转化为以阶级为标准、以区分敌我为功能的现代政治概念。有学者考察了五四时期“解放”观念的历史演变,认为“解放”观念在五四时期从作为启蒙观念的“个人解放”转变为作为革命观念的“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有学者考察了对五四运动性质的“反帝反封建说”是如何取得经典地位的,强调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系统论述充分体现了革命、理论和历史的统一,此后人们再谈及五四运动,很多都是围绕毛泽东的论断而展开的。国史通史研究和编纂具有根本意义努力构建国史通史“八通”研究方法党史是国史的核心,国史研究深化和拓展党史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史主要是指国史通史。国史通史研究和编纂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根本意义,其学理基础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思维、哲学思维及其思想理论体系。有学者提出了国史编纂学,努力构建国史通史“八通”研究法。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历史观的指导下,国史研究和编纂围绕关于新中国的国家理论,构建并形成国史观、国史理论和国史研究理论。国史、国史研究的综合性也决定了国史通史研究和编纂的多重性。概括起来,国史通史具有如下相互联系、交叉融合的“八通”研究和编纂法:中华民族史总体法,新旧中国对比法,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时期统一法,“五位一体”统筹法,思想、制度和实践融合法,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法,中国与世界比较法,党史国史一体法。(作者宋月红、孙钦梅、章舜粤单位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学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创发展文化建设新征程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学术界对新中国文化建设史研究给予高度关注。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7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最重要的一大理论成就,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立足民族本位、依靠自身力量,更要有世界眼光、现代意识和全球视野。在总体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传统文化市场向现代文化市场转移、中国文化市场向全球文化市场开放、城乡文化市场融合发展、现实文化与网络文化市场交相呼应等状貌特征。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趋势。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新的创意、新的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当代审美和当代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共享的文化成果,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能。5G构建“文化+科技”战略新格局重构文化产业布局推动跨越式发展5G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连接技术,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学者指出,在以5G为背景的“加速度”时代,5G带来的数字技术创新,将促使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为文化产业赋予更多的新内涵,催生更多业态涌现,具有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等特性的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将成为5G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5G通信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传输和处理数据的速度,在“万物互联”语境中,网络攻击具有前所未有的“连锁效应”,这对移动办公安全、敏感数据乃至国家基础设施都带来致命的影响。学者认为,首都作为全国文化、科技高地和5G的首批试点城市,为5G时代“文化+科技”的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9年中关村5G创新应用大赛”“2019世界5G大会”“北京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公布,意味着北京将集中优势力量在5G关键元器件等技术及应用薄弱环节补齐短板,这有助于首都文化企业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提前布局,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以业态创新开辟文化消费新模式探索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随着新业态的涌现及影响力的提升,以文化科技为核心支撑的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学者指出,新常态下数字文化产业表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为中国经济发展走出工业化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发挥了引擎功能,其业态彰显出的“跨界创意融合”特征,有助于文化产业寻求价值链的提升、重塑和协同,推动了传统的文化产业通过融入新技术、新模式、新要素等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新业态必然需要新消费模式与之相适应,有学者在论述消费新模式时,以“消费降级”的批判性质疑为突破口,梳理了当前电商平台消费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模式、垂直传播消费模式、IP产业和IP消费模式、网络直播消费模式、众筹消费模式、文惠卡消费模式,重新配置了传统消费模式的生产关系,展现了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学者认为,社交网络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影视剧中弹幕的流行、消费者对网站评论的关注等,都彰显出数字时代生产、营销与消费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夜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夜间文化消费得到培育与拓展《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的出台,使得“夜经济”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学者认为,“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也彰显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夜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进一步促进了消费升级,体现出新时代人们内在的更高的文化需求、中国城市构建新的社会功能的需求,以及新一代消费群体时尚、浪漫、休闲的新潮流。大力发展“夜经济”,有助于驱动当代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学者指出,北京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旨在推动北京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而实现这一目标,应跳出“深夜食堂”的传统思路,完全释放夜间消费潜力,这需要破解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夜间消费有效供给不足、夜间经济整体布局不足等突出问题。强化夜间文化消费内容的时尚化、创意化、体验化是拓展消费空间的关键,而持续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加强“互联网+”宣传助力夜间消费,以及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等,成为探索北京夜经济消费的重要途径。(作者王林生为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元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法学篇】民法典编纂意义重大引发学界讨论与热议2019年12月23日,民法典草案以完整版形态首次亮相,并首次提请立法机关审议。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法学界从未停止过对民法典编纂中难点疑点问题的讨论,其中既有民法基础理论及民法典内在体系的研究,比如对民法典编纂体系而言,有学者对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的“两步走”思路进行反思,认为结合当前立法实际,有必要对这一立法思路进行修正,回到法典化的目标上来,完善民法典的整体设计,对总则编和分则各编草案进行系统的整合,也有各分编相关制度构造及立法技术的分析,比如有学者在对民法典担保权编立法模式的研究中指出,担保权独立成编,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既符合法典编纂的形式逻辑,也有利于激活各类担保交易,且域外担保法改革确有先例。还有针对司法实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探讨,比如大数据时代公众普遍关心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学者认为草案应当跳出“信息自决”的束缚,以信息保护和信息利用平衡为视角,重构相关内容尤其是信息处理的合法性条款,从而实现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保障相关产业发展的制度目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引发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改变,也给法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大量立法空白需要填补,网络空间衍生的新问题也需要法学理论予以解释。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部门法领域的基础理论、立法规制、法律适用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的“深度伪造”问题,大数据“精准画像“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个性化算法模型信息推送问题,算法偏见甚至算法歧视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武器化问题等等,都引发全球性的法理与伦理争议。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内服服务方面,网络生态治理就成为突出问题。全民法治期待高涨与各方认识偏差并存深化依法治国实践需要理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借鉴西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构建。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战略要求。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这是因为全面从严治党对依法执政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完善经济法治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对建设法治社会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法治提出新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仍然存在不足,比如全民法治期待高涨与各方法治认识偏差,法治建设宏观成就巨大但公民个体微观感受不佳,法治倒退论不时响起。在这情况下,应将法治建设的重心转向更加具体的实践方面,倡导“微观法治”,让法治成为公民的生活常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识国内法的域外适用问题引发国内学术界关注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要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围绕美国对中兴、华为等中国公司的打压,以及美国压力下加拿大对孟晚舟女士的非法扣留,“国内法的域外适用”或者“长臂管辖”问题引发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为积极应对全球治理变革,法学界围绕“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课题开展研究。“长臂管辖”是美国的惯用手段,近几年美国愈加频繁地在涉中国事项中滥用“长臂管辖权”,也引发国内学者对我国国内法的域外效力和域外适用问题进行思考。有学者认为,不同于美国霸权主义的“长臂管辖”,在不违反国际法的基础上适度采取国内法域外适用措施,可以起到保护本国企业和公民利益的作用,这与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保护诉求基本契合。(作者刘晶晶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支振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新闻传播学篇】新闻传播学成为显学各学科成就前所未有新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在70年的学科发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学者认为,“新闻无学”的认知和论争贯穿其百年学科史,但新闻学最终形成理论谱系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显学”;学者认为,新闻史方面通史、专题史、个案史、史料整理方面成绩斐然,研究方法突破了过去的革命史范式;学者认为,中国传播学发展分为理论译介、理论发展、理论批判和理论创新四个逻辑主线,如何突破西方理论的问题语境和阐释框架,形成本土性的思想成果,依然任重道远;学者认为,中国广告学从无到有,从一个研究领域到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宣传话语、去意识形态话化、市场逻辑主导、技术与断裂的转型四个阶段的历史演进;学者还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研究方法上依然存在质化与量化之间的争议、方法对知识贡献的价值不大、方法会束缚研究者、量化研究过于简化等不同声音。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影响远建设性与断言式新闻流行传播技术的发展一直在重塑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最近又引发了建设性新闻和断言式新闻模式的流行。建设性新闻主要根植于积极心理学,要求采用积极心理学中的不同技巧进行采访报道。它关注的议题包括政治挑战、冲突和社会问题。报道框架集中于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注重赋予受众权力。建设性新闻能对受众的情绪带来积极影响,促进受众精神的健康,有更强的社会政治参与感,推动社会稳定。建设性新闻对改善我国网络环境中的负面化情绪具有较大意义,媒体可以通过采用建设性新闻的方式对受众情绪加以引导,促进其产生积极的态度与行为。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不断改进, 新闻的传者与受众愈加重视新闻时效性,其结果之一就是断言式新闻逐渐取代传统的确证式新闻,成为当今全球的主要新闻模式。断言式新闻有利于促进传统新闻定义向“对话”与“知识”转变,并从生产过程出发关照新闻失范行为,进而反思“后真相”的新闻模式。这一新闻模式强调,如果我们发现记者或内容提供者只是让人们说话,却不尝试核实事实、质疑断言和检验证据,那他们就在践行一种新闻失范行为,而不需要等到对新闻生产结果的判定。区块链技术助力提高公众信任高度透明性实现权威重塑可能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偏向空间的技术,目前还处于理论建构阶段,它将在互联网上建立一本公共账簿, 所有参与者都被允许记账和核实,这点决定它能够对“后真相”进行重构。尤其是在构建透明公开的新闻生产模式、社交传播平台、重塑公众信任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学者认为,社交媒体中区块链技术能够扩大传播的空间,有效地将碎片信息整合到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上。在传播过程中,“技术把关”代替传统的“价值把关”,中心节点的存在将不再固定,由人们自由决定。学者还认为,在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中,透明性是一种追求事实与真相的方法与程序,其背后包含了互联网时代机构媒体针对当下新闻业危机的自我救赎和权威重塑。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这种技术操作上的可行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范式,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高度透明性、防篡改和可溯源等特性, 为陷于重围中的机构媒体新闻生产的透明性重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大数据背景引发对隐私问题关注隐私权保护需多种手段齐头并进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学界对隐私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的一个新特点是隐私主体对隐私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痛苦”会“无感”。这种伤害不能及时感知, 它有滞后性, 因而其造成的“精神痛苦”往往会更严重。学者认为,公共监管机构、商业机构、公众对隐私问题都负有相应义务。我们不仅要借鉴欧盟、德国、美国监管部门与立法机构的经验,尤其要借鉴全球性商业巨头在数字信息经济中平衡商业利益与公众伦理诉求的做法,以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个人自控层面建立一套隐私保护机制。学者提出,未来的立法可在信息与数据之间作出区分,研究将信息纳入市场机制考虑其财产化的可能;延用分级理论中“保护弱者”的理念,通过事后救济补偿数字弱势群体。(作者黄春平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来源:北京日报图片:楚云舒 流程编辑:吴越

几矣

你所不了解的胡适的学术研究!

胡适在学术研究中强调“实验主义”精神。所谓实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其实同样来自英文单词“pragmatism”,只不过胡适在翻译的时候变换使用不同的术语。说治学目的时,胡适往往采用“实用主义”的说法;而在具体治学时,他则采用“实验主义”的说法。实验主义的核心精神正是胡适所说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尽管实验主义是西方思想,但胡适治学实际上用了许多儒家学者的方法论。甚至可以说,他在接受西方学说之前,就已经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定下了颇具实验主义色彩的思想基调。可以把“大胆地假设”视为一种叫作“怀疑论”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特征是对任何事物与社会现象提出大胆的质疑。胡适自称是吸收了英国达尔文进化论代表人物赫胥黎的“怀疑论”。毫无疑问,赫胥黎的“怀疑论”对其“大胆地假设”的治学方法影响深远,但胡适的“怀疑论”更多根源于儒家的“怀疑论”传统。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就算一种“怀疑论”观点。在胡适看来,儒家的“怀疑论”历史悠久。“怀疑论”最初发端于孔夫子,成型于东汉的王充,经历宋朝欧阳修、朱熹的发展,到清朝已经演变为显学。胡适在正式接触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与达尔文进化论之前,实际上已在头脑中树立了这种儒家式“怀疑论”。在上述先贤中,撰写《论衡》的东汉思想家王充受到了近现代学者的广泛好评,但其学说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地位极高。《论衡》把矛头直指当时流行的儒学正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王充主张“疾虚求实”的经验论。他在《论衡·知识篇》中表示:“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校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这在胡适等学者看来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的“怀疑论”。此外,胡适推崇的北宋大儒张载、欧阳修与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宣扬“学则须疑”的治学主张。欧阳修曾对儒家五经之一的《周易》提出质疑,而朱熹也曾怀疑同为五经的《尚书》。现代史学界认为,宋朝儒者对汉唐古典儒学普遍抱有质疑态度,进而重新全面解读经典,开启了“疑古主义”的先河。胡适是当代中国疑古学派的先行者。他对王充、朱熹等人的怀疑精神大为赞赏,曾经称赞王充是“第一个反抗汉朝国教”的伟大人物,称赞朱熹是真正继承了孔圣人的“苏格拉底传统”。他指出,中国儒家具有伟大的科学精神,他在研究传统经典时采用的新方法,也来自于所谓的儒家优良传统——“科学的传统,冷静而严格的探索的传统,严格的靠证据思想,靠证据研究的传统,大胆地怀疑与小心地求证传统”。在这个思想基础上,胡适留学美国时,很可能借助儒家“怀疑论”来解读杜威的“实验主义”方法论。胡适曾经把杜威在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的五个思维步骤简化为三步——“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证事实”,而最终又浓缩成被誉为“十字真经”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杜威的整个实用主义思想都被胡适用这十个字来简要概括了,尤其是“实验主义”的治学方法。杜威将实证的过程称之为“实验——探索”。胡适认为,杜威的实验主义是一种艺术和技术,其精髓就是“拿证据来”的方法论。胡适在翻译“考据学”这个学术术语时选取的英文单词,可以直译为“有证据地调查”。“大胆地假设”是一种怀疑,有证据才能解决怀疑。所谓考据和考证的办法,就是“有证据地调查”,就是怀疑论所依据的方法论,也即是“小心求证”的过程。在胡适看来,唯有清朝的“朴学”才具备同样的科学精神。因为朴学讲究考据与考证的方法。清朝朴学也叫做“汉学”,十分重视考据。胡适早期治学的作品都运用了朴学的考证法。学习了杜威的实证法,胡适将其与朴学的考证法融会贯通,并揉入了西方逻辑性知识。但他并不认为实证法是西方人的专利。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批评中国传统文化天然缺少逻辑归纳思维,只有直观思维。胡适对此驳斥道:“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推理是人时时刻刻逃不开的事。为了推理,人必须充分使用他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与假设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这样,人才有了常识,有了累积起来的经验知识,有了智慧,有了文明和文化。我再说一遍,没有一个文化‘只容纳由直觉得来的概念’,也没有一个文化天然‘被阻止发展西方式的科学’。”胡适在那次会议中发表了演说,从孔子一路讲到清朝朴学。他指出,中国的儒学中存在逻辑与真正的科学方法,那就是“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的悠久传统。基于这点来说,胡适十分推崇归纳法。他认为,清朝儒家学者研究经书时就使用了归纳法,也就是通过比较同类的事实来推导出共同的涵义。清朝是中国古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胡适把清朝的考据学称之为“新经学”,并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将归纳法、历史的眼光、进化观念视为学术研究中的三颗“起死之神丹”。清代学者之所以能在考据上获得丰硕的成果,正是因为大量运用了其中的归纳法。胡适对清代考据学有着极高的评价:“搜求事实不嫌其博,比较参证不嫌其多,审查证据不嫌其严,归纳引申不嫌其大胆。用这种方法去治古书,真如同新得汽船飞艇,深入不曾开辟的奇境,日有所得而年有所成;才大的可以有创造的发现,而才小的也可以尽一点‘襞绩补苴’的微劳。经学竟成了一个有趣味的新世界了!”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胡适是第一个这么评价清朝经学研究的人。许多学者认为,清朝乾嘉学派开启的考据之风一方面革新了传统的治学方法,另一方面也扼杀了人们的思想创新能力,造成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格局。但胡适认为,清儒的经学恰恰让人们对古代经典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未曾开辟的奇境。这种重视归纳与证据的经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不过,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采用的是演绎推理法,而杜威等实用主义哲学家重视归纳推理,而轻视演绎推理。这种割裂归纳法与演绎法联系的思维方式,对胡适的影响也很大。他运用“二分法”把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相对立,片面鼓吹归纳推理是“最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其思想体系十分排斥演绎推理。这与其“反玄学”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在胡适眼中,归纳法之所以最科学,是因为其建立在一连串具体证据的基础上。无论是杜威的“实验——探索”方法论,还是清朝朴学的考据方法,都遵循这条正道。胡适说:“清朝一代近三百年中的整治古书,全靠这几种工具的发达……这样用证据(Evidence)来考订古书,便是学术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便是科学的治学方法。科学态度只是一句话:‘拿证据来!’”由此可见,胡适治学最初是吸收了清朝朴学的考据法,在师从杜威吸收了实验主义方法论之后,又将其与儒家的实学精神相融合。他诠释杜威的哲学理论时,实际上运用了朴学的方法论,而在论述戴震考据法时,又借用了西方的逻辑学知识。胡适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不仅符合杜威的治学态度,也与他眼中儒家的科学精神与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礼法数度

奇葩论文引发热议,对学术价值的定义是什么

欢迎来到百家号(黛眉浅淡0),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文章标题:看到这些奇葩论文,我怀疑自己上了假大学。最近几篇论文的在网上火了,光是看到标题就让你“虎躯一震”,比如:《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这几年“吸猫”这个词很火,但是把这事写成一篇论文,那真是破天荒头一回。还有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蟋蟀战斗力,不知道还以为在看古装剧呢。再换一个,这个就更神了,叫《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真不知道是学术研究还是玄学研究。看完这群标题是不是感觉一股浓浓的山寨味扑鼻而来,你横竖看上看下看都不像是正经论文呢。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人家不光是正经的论文还都是国内顶尖名校出产的,从选题到论证再到前沿发展一整套流程,那都相当的严谨,我们就拿“行长面宽比”那个来说,它的作者是南开大学的一名教授,人家就说对面部宽高的研究属于生理、行为和神经科学的范畴,研究这个目的是想在神经层面对决策科学进行一个深入研究。这在业内做算是走在前沿,而且人家还不光研究了行长的面部还研究了市长的、公安局长的。你比如这一篇,《男子汉气质与经济规模论官员的面部宽高比和GDP水平条件》,瞧见没有,都成了一套系统研究了。说起来,另类论文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之前关于“八角茴香和卤鸡”还有“石头剪刀布博弈”,也曾引发热议。虽然他们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但人们议论的焦点,却始终没变,那就是什么样的论文才算是有意义?不过要我说,另类论文引发热议,对学术价值的定义,也该好好研究研究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飞龙斩

学术研究最强的15所高校是哪些?高水平论文在国际上地位如何?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我国第三方机构对国内一流大学的近两年的高水平论文进行了统计,按照论文总数、被引数量和排名前1%三个指标综合测算并排名,15所高校胜出。被排在最前列的高校,这也基本代表了我国内地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国际发表水平。15所高校情况,绿色线条表示发展速度快那么,我国学术研究,尤其是学术论文发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第一,我们先看看排行榜的论文数量包含的意思。排在第一名的是北京大学,论文发表总数是6.62万篇,被引用的数量是98.17万次。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论文发表总数量是8.31万篇,明显高于北京大学,但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略低于北京大学,为97.94万次。第三名是清华大学,论文发表总数与北京大学略高一点,数量为6.70万,被引总数为92.64万,低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其他排名靠前的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各高校,它们在国际高质量学术论文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发展速度较快。第二,我们再看看,影响论文质量排名的三大因素,这给我国内地高校带来哪些启示呢?其一,当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整体观察整体师均引用表现时,人选相应层次的大学愈多,所覆盖的大学和学科类型愈广,大学之间表现的波动性也很大。南京大学比如,中国入选QS排名1-200名以内的大学,是全球最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5个国家国最低。而且,我国入选的高校基本是理工学科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相应层次内及层次间的标准差较小,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引进教师的空间还很大。其二,师均引用表现与人选大学的论文总引用次数呈正相关、与教师规模呈负相关。因中外大学对“大学教职员工“理解不同,各个高校在上传这项数据时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这很容易极易致使某一大学师均引用整体表现的逆势扬高。我国就属于这种类型——大学教师人数多,发表论文数量多。其三,引用水平与卓越科研成果有较强关联。清华大学美、英、德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在“卓越科研维度”上的一贯优秀表现和良好学术传统是其总引用、篇均引用、引文引用居高不下的根本保证。我国虽为论文总量大国,但“卓越科研维度”上几乎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这与我国多年的现实情况以及注重学术产出数量的评价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引文引用”“篇均引用”和“总引用数”的表现不佳。第三,我们还看看,我国高校论文发表所呈现的利弊。其一是优点,我国国内一流大学的学术论文效率优势体现在英文发表而不是中文发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文发表效率开始下降,但英文发表的效率正逐渐提高。与英文科技发表相比,我国高校论文发表的效率在英文社科发表中增长更快、对增长的贡献率也更大一些。这充分说明,我国学术论文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好,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浙江大学其二是弊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全球TOP100大学论文发表的平均水平,在高水平发表指标表现方面与全球TOP100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各项指标均低于世界一流水平,高质量成果比率偏低,这反映我国论文发表的“量大质劣”问题尚未完全扭转,学术质量亟待提高。总之,我国高校目前要克服的就是“急功近利”四个字,必须由对“量”的追求转到对“质”的追求上面来。这样才是正道,也是光明之道。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八识

学术研究:进化论的十大谬误

进化论的十大谬误1.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随机发生、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即各种生物互相进行生存斗争,适应自然变化就存活,不适应的就灭亡;优胜劣汰,即每种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时,都会出现基因的变异,若这种变异是有利于这种生物更好的生活或生存,那么这种有利变异就会通过环境的筛选,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留下来。假设该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必然会在大自然中找到有关优胜劣汰的证据,毕竟,在适者生存的原则之下,我们肯定能找到大量进化失败的生物化石。可是,我们却找不到任何能够证明遭到淘汰、进化失败的化石证据,我们能找到的,只是“进化成功”的生物化石。有趣的是,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为了自我生存而处于不断竞争之中,可事实证明,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并非只存在竞争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协作、互相依靠、相辅相成。种族遗传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不同生物之间都存在相互依存与依赖关系,如若不然,整个生态系统就绝对不会存在如此美妙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平衡也注定不会存在。纵观整个生态系统,动物的存活需要植物,而植物的生存也需要动物,有些动物的存活,同样也需要其他动物,而一切生物的存活,都离不开各类细菌与真菌。然而,进化论学家却辩称,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与依存,是由“进化收缩”所导致的。可是,他们却无法解释这种收缩为何会发生,也无法解释导致这种限制性收缩的根源,更无法解释“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为何无法克服这种收缩的限制。倘若我们对生态系统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生态系统,即指整个生物界所有的生物体。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不同的生物体到底如何做到在同一个系统中和谐共处、相互依存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呢?对于这些疑问,进化论学者及支持者通常会如此狡辩:生态系统中所发的一切,都在生态系统的掌控与限制中完成。可是,生态系统的掌控与限制,又是如何发生并且做到如此和谐、完美的程度呢?不同的生物体又是如何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使命何在?它们怎能知道自己应当如何与周边环境做到和谐呢?进化论主义者所谓的“生态系统论”认为,任何生物体都会随机发生基因突变,而有些生物体则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更好的适应性,因此得到存活与发展的机会,进而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可是,如果我们将这一观点套入进化论体系中,我们发现,进化论其实不承认生物的固有存在。进化论主义者总是会说,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发展,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无数劣等生物遭到淘汰。然而,对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寒武纪大爆炸”等话题,进化论一直未能作出合理解释,这些也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倘若进化论无法让我们感到信服,那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既然我们承认生物及生命的精密与复杂,我们也意识到进化论并不能有效解答有关生物或生命的疑问,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切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他主宰着宇宙万物的造化,也掌控着万物的生长与演变。须知,我们选择相信造化与造物主的存在,并不会妨碍我们探索自然与生命的意义,这种信仰只会不断激励我们加深对生物与生态系统的理解,所谓的“生物进化”,完全是在造物主的掌控之下发生,对造物主而言,不同生物或同类物种间的协作与争斗,都是源自造物主的规划。正因如此,一切生物之间的共通性才会如此明显,每一种生物都拥有基因、细胞,我们都需要氧气和水分,因为,我们都有着同一个造物主。2. 心脏的跳动进化论认为,复杂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需要某些高级机体或器官的帮助,从而使自身得以存活并繁衍生长。可是,以心脏为例,心脏细胞的运行却完全是独立完成,并不需要外部辅助或干涉,心脏也可以不经外部因素影响而自主停止跳动。既然进化论认为器官与机体早已经过完美地进化,那么,我们理应取得对心脏器官的自主掌控,我们甚至应当可以随意掌控心脏跳动的速率,可是很遗憾,我们并无法掌控这些。对于这一疑问,进化论主义者告诉我们,心脏不会进化到独立自主控制心率的程度,他们还说,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需要权衡利弊,需要做到进化的平衡。可是,这种回答是否真的具有可信性呢?它是否具有任何科学依据?他们所说的“权衡利弊”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进化论学者对进化论的描述,我们就会发现,进化论简直就是全能、全知的存在,可是,“全能”“全知”等特性,正是进化论坚决反对的理念。问题在于,此类自相矛盾的观点,在进化论体系中简直数不胜数。3. 食物的吸收与消化——自我牺牲与相互依赖饮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以人类为例,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也是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形式之一。作为人类,我们对于进食的唯一掌控,就在于选择食物,然后放入口中咀嚼吞咽,至于之后的吸收与消化,我们毫无掌控。人体消化系统总是独立完成食物吸收过程,该系统分泌出酸性物质,通过“牺牲”依附在消化道的大量细胞,促成食物的消化以及营养的吸收。可是,消化道细胞的自我牺牲,到底为何发生?倘若不同器官与机体之间只存在竞争的关系,这些细胞为何要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帮助我们的身体吸收足够营养?对于这些疑问,我们能得到的唯一解释,就是人体的完美协调与统一。就消化系统而言,它和人体其他系统一样,其运行与工作,都是遵循造物主规划与指示,在造物主无限智慧的指引下协同合作。进化论的核心,就在于机体间的竞相生存,如果我们坚信生物的存活与发展的确是通过进化而完成,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细胞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促成消化系统对营养的吸收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既然机体间的关系是生死存亡地竞争,又怎会有细胞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去维护整个机体的利益?简言之,进化论根本无法解释,本应独立竞争的细胞,竟然会为了更为崇高的利益完成自我牺牲。任何拥有消化系统的动物,肠道内都依附着各类细菌,若没有这些细菌,动物本身就绝对无法存活,生物学将该细菌称为“肠道细菌”或“微生物群”。如果你因某种疾病而失去这些细菌,你就会腹泻不止直至死亡。肠道菌群或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存在,甚至是人体发育的必要条件,可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而言,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毕竟,在进化论看来,人体是极为高级的进化产物,可到头来,人体的发育却依旧需要微生物群等低等机体的支撑……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它会对大脑及神经系统带来特定影响,它是唯一一种需要肠道分泌微生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然而,对于维生素B12与内源因子的协作关系,进化论却不愿作深入阐述,只是声称二者之间是简单的“共生关系”。然而,从进化论的角度而言,人体等多细胞机体的发育、生长于存活,绝对不可能依赖某个特定的单一细胞、细菌或微生物。4. 病毒病毒,是进化论的另外一个重大软肋。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假设病毒也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优胜劣汰自然进化法则中存活下来的产物,可问题是,如若如此,病毒又怎会需要寄宿于动物或人体才得以存活呢?动物或人类又为何没有进化出抗病毒的机体呢?对此,进化论学者辩称:“进化论并非十全十美,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得必有失。”然而,这种回答依旧与进化论观点自相矛盾。试问,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怎会知道自己需要何物?怎会因为这种未卜先知而提前做好一切有利于自身进化的准备?5. 母亲的天性母性,是母亲爱护子女的本能,对于母性,进化论从未能够给出合理可信的解释。进化论学者指出,母亲之所以会守护自己的子女,是出于物种延续、繁衍生息的本能。可是,这种解释很牵强而又十分诡异,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一个母亲为何要通过自我奉献甚至自我牺牲的方式,去守护羸弱的新生一代?这种天性与本嫩个,到底源自何处?倘若进化论成立,那么,母性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母亲都不可能为自己的子女而奉献或牺牲自我,因为,她完全可以去生养更多的子女——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最强的子女,自然会得以存活。简言之,进化论强调物竞天择,但是,它却无法解释母亲与生俱来的关爱与怜悯。6. 生物的多样性与美丽属性春季来临时,万物复苏,树木冒出新芽。进化论告诉我们,树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促成光合作用。可是,既然如此,又为何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呢?进化论学者根本无法解释,树叶的功能如此单一,其种类却是如此多样化。换言之,进化论无法解释,生物的“美”,为何会存在。既然进化论无法解释生物的多样性或者“美丽”的属性,这一切,只能以造化与造物主的角度来解释。7. 苹果:生物相互依赖与协作的实例倘若我们相信科学,相信科学研究与数据,我们肯定也会相信,世间万物,皆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万物的生长与发展,都有着特定的目标与意义,我们肯定不会盲从大流,认为生物起源与发展都是随机发生、自然演化的结果。以苹果为例:苹果结于苹果树,而苹果内又有种籽的存在。按照进化论的推理,苹果树必须首先确定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换言之,苹果树必须对四季变化了如指掌;此外,苹果树也应当明白,果树开花时,蜜蜂等昆虫会在特定时间前来采蜜,进而促成花粉的传播;苹果树也应当清楚,授粉完成之后,它就需要进一步完成传播种子的任务,此时,它就需要用鲜美的果实包住种子,吸引鸟类前来觅食。当然,要想完成这一切步骤,苹果树还要知道如何从土壤中汲取特定营养,然后传递给树干和枝丫,最终促成开花与结果。这一切过程,极其复杂且绝非偶然,它的完成,需要无尽的智慧与安排。如上所述,一颗苹果从开花到结果,需要果树、土壤、水分、太阳、昆虫、鸟类等自然环境的密切协同合作,倘若没有精密的规划与安排,这一切,又怎能发生?试问,倘若这一切都是各自物种内部优胜劣汰的产物,它们又怎能如此巧妙地完成相互依赖与支持?我们只能相信,这一切,都源自同一个全能的主宰,只有在造物主的规划之下,不同物种才能完成此类合作。8. D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它携带有合成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与此同时,RNA和蛋白质又反过来对DNA产生制衡作用,它们之间存在层层掌控与规章法则。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又衍生出新的研究领域,譬如实验胚胎学、microRNAs(一种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基因组中的绝缘体等。进化论学者指出,人类DNA中含有大量源自远古发育的无用甚至“垃圾”成分,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所谓的“无用”基因群,其实是掌控基因表达、促成染色体建筑的区域。不仅如此,科学研究还明确指出,各个物种内部所有个体的DNA序列,都是非常一致的,人类DNA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基因表达的精密与严格,从根本上完全否定了“随机发生”“自然选择形成进化”等进化论的基本观念。这是达尔文不可能想到的,也是现代进化论者最不愿意看到和最不想承认的科学事实。总而言之,我们对生物学的研究愈发深入,我们就愈发无法接受进化论对于物种起源与宇宙万物的解释,我们也愈发倾向于找寻一个全知、全能的超自然力量,即造化宇宙万物的主宰。9. 死亡是宿命,在所难免。DNA的存在已经足以推翻进化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由DNA链组成的染色体终端。科学指出,染色体终端的长度,决定了我们寿命的长短。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随着我们不断成长,我们体内的染色体终端就不断缩短。举例而言,假设我们出生时的染色体终端数目为100,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数字不断下降,最终,当染色体终端达到0时,我们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换言之,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注定就要死亡,死亡就是宿命,任何人、任何生物都无法避免。然而,倘若我们假设进化论成立,那么,不论是基因、DNA、RAN还是染色体终端,都应当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下不断变的更强大,幸存下来的生物甚至可以获得永生,可是,这一切为何依旧会消耗殆尽呢?生命为何依旧注定要消亡呢?这些,是对进化论“随机发生,自然演化”观点的进一步打击,同时也是对古兰经中对生物、生命起源与发展相关描述的最好例证。10. Y染色体Y染色体(Y chromosome)是决定生物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较小的y染色体。在雄性是异质型的性决定的生物中,雄性所具有的而雌性所没有的那条性染色体叫Y染色体。由于Y染色体传男不传女的特性,因此在Y染色体上留下了基因的族谱,Y-DNA分析现在已应用于家族历史的研究,家族世系的遗传与进化和认祖归宗的基因鉴定。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存在于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内。人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其中22对叫常染色体,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都是一样的;余下的一对叫性染色体,男女不一样,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组成,即XY,女性则由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组成,即XX。科学告诉我们,Y染色体能够精确说明地球上所有人类的来源。然而,要找到人类共同的祖先,就是要找到在众多人身上留下他们基因印记的人,即“超级祖先”,他们就像个分支点,无数的枝杈最终将归结到同一个人身上。虽然进化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但是,进化论却根本无法证明猿猴到人的演变与进化到底如何完成。从古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自1924年在非洲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发现了一系列的人类化石,这一系列的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亚洲出土的化石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大部分古人类学家都认为,我们人类的祖先,就是一名非洲男子。对于穆斯林而言,古人类学家耗尽精力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古兰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揭示的真理。古兰经早已告诉我们,人类的起源,就是人祖阿丹。倘若我能能够认可科学家对于人类祖先的研究,倘若我们承认我们人类源自同一个先祖,那么,我们为何不愿承认,人类的起源,并非源自“猴子变人”,也不是随机的自然选择,而是源自一个造化宇宙万物的主宰呢?结语进化论的核心,就在于“随机发生”,它强调,生命的起源,是“自然选择之下随机发生的演变与进化”。2018年五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基因学的文章,这个研究组织由一百多位跨国科研人员组成,他们对于地球上十万种生物以及美国国家基因银行里边500万个DNA断片研究后发现,地球上90%的生物都是在十到二十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突然出现的。然而,这个研究结果,让科研人员产生了疑问,因为现在生物学的基础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这个结果,直接把进化论给推翻了。虽然我们可以依据科学事实明确指出进化论的自相矛盾,但是,在主流科学界与政治界的双重支持与维护下,进化论依旧所向披靡,造物主存在的事实遭到极端打压,承认造物主存在宗教信仰及信教群众则被贴上迷信、愚蠢、落后的标签。可是,进化论根本无法解释宇宙万物以及物种的起源,更无法解释生命出现与存在的意义。有人会说,进化论虽然矛盾重重,但它却是物种起源唯一科学的解释,因此,他依旧选择相信进化论。不论我们是否具有生物学知识,不论我们对科学是否拥有正确的认知,我们都应当轻而易举地认识到进化论的荒诞与谬误,我们也应当明白,对于万物起源、生命意义的唯一合理解释,只能是一个全知、全能、具有完美安排、规划与造化的主宰。古兰经明确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源自真主的造化,宇宙万物的运行、生长与死亡,都是真主的安排。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放下偏见去认知科学、认知古兰经,那么,我们必然会意识到,万物非主,唯有安拉!

寡人读书

如何写好学术研究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该怎么起?什么样的题目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这或许是困扰不少人的问题。有些人为了能够博读者眼球在起题目上费了不少功夫,但总是写不出一个较不错的题目,或者起了不错的题目又无法驾驭,使得自己在写论文题目方面进退两难。学术研究论文现写作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题目是不错的题目,应该如何写好论文的题目呢?在本文看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在写一篇论文前,要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研究主体是谁,做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等,只有清楚自己要研究的东西才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研究重点,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总结,而这也是撰写论文题目的基础。如要研究旅游产业对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就要重点去分析旅游产业这个主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论文中就要重点分析旅游产业的功能,然后再选择是用质性还是量化研究的方法去分析这个功能具体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当然,地区也可以进一步具体化,这样的研究更具体。第二,字数不要太多,注意把握字词之间的逻辑。要写好论文题目,字数不要太多,因为字数越多毛病越多,如果一个问题能用几个字表达清楚最好,一般来说字数最多不要超过25个字。此外,要特别注意题目中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文题目并不是几个字的简单罗列,而是讲求读得通顺、讲得明白、分析得透彻,题目其实就是一句话,但这句话要结构完整,且用词不要重复,有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与重点,这样能突出论文本身的特色。如研究旅游产业对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个问题,在起题目时,要突出研究主体与目的,可以写“旅游产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研究”,如果具体点,可以加一个副标题,即“旅游产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研究—以XX地区为例”,这样可以知道论文是以研究旅游产业功能为重点了。第三,讲求实在,突出主旨。论文在起题目时要量力而行,有些人看到无论是发表的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题目都很不错,于是就想起一个十分高大上的题目以此吸引读者眼球,这样的题目固然好,但也要看自己是否能驾驭,而且能否与论文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如果感觉好题目不好写,那写一个一般性的题目也不错,只要能突出研究重点就可以,因为题目不讲求多么的天花烂坠,只要符合自身的能力,实实在在凸显文章主旨就可以。如研究旅游产业对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个问题,在起题目时可供选择的就很多,除了之前提到的一个,也可以写“旅游产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XX地区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XX视域下旅游产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等。总之,能够适合自己且有助于研究的题目就是不错的题目。第四,多模仿,勤思考。写好论文题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那些能够把题目写的很有深度的人都是要经过反复的琢磨、写作与修改,而且这也是建立在其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写好论文,要多看多学,可以试着去模仿一些题目的写作风格,并不断总结与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这样再写论文题目时可以很从容。当然,要写好论文题目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认真钻研,勤加练习,这个过程中可以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或同学请教与学习,学习与借鉴他们的写作手法,并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样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论文题目的撰写不仅不会成为绊脚石,反而会为你的论文增光添彩。

使圣人寿

人民网评:文艺创作、学术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对于文学艺术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在联组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鲜明地指出为人民搞创作、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与导向,为发展繁荣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学术研究者在创作研究中始终对准人民坐标。历史的创造、时代的雕塑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的需要正是文艺存在、理论研究的根本价值所在。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一切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因而,所有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学术研究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文艺也好,研究也好,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人民的利益正是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理应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当两个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作家赵树理曾说,“只要广大农民能读得起,我是不顾及稿费多少的。”有一年,美国作家贝尔登慕名拜访赵树理,问“你的书行销这样广,得到的版税一定非常多。”赵树理回答:不,我不计较报酬。写作,就是我为百姓大众的一种工作。今天,尽管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但赵树理这种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亦是如此。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吴文藻先生主张社会学要为中国人民服务,要对中国国计民生有用处;费孝通先生也提出,学术研究就是要“为富民事业想办法、出主意”。传承前辈大家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情怀,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当代学者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才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文艺佳作,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研究假设可以天马行空,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同样,研究创新最关键的方法是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理论,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文艺创作、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必定能够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大婶

清华大学校长要求学生不把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目标,你怎么看?

“同学们,希望你们不要把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学问,做淡泊清明的真学者。”这句话出自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之口。今天上午,清华大学举行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发表了题为“学术元求志,文章岂为名。”的演讲。通过主题演讲,他勉励新生“要永葆学术热忱、勇于独立创造、珍视学者荣誉,努力推动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让真理之光、智慧之光和道德之光照亮你们未来的人生!”接下来,老穆就“不把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发表自己的浅薄见解,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海涵。(一)以陈寅恪为标榜,号召当代研究生,不要把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学问,做淡泊清明的真学者。1925年,陈寅恪先生被聘为清华国学院教授,被清华师生尊称为“教授之教授”,他一生治学不为名利,更不为取悦他人······“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这首诗是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80多年前给毕业生的赠言。清华大学校长在说出这句话之前,称赞了国学大师陈寅恪,并引用了他的这首诗。其目的何在?明眼人都明白!就是为了勉励学生“用一生去追求真学问,做淡泊清明的真学者。”老穆认为,当代学者,就应当学习陈寅恪老先生,不为名利,真为学术!(二)近来,研究生造假之风时常刮起,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近来,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复旦女博士论文造假事件(调查中)等,时有发生,这些都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人们对此也是深恶痛绝。为了不重蹈覆辙,清华大学校长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就奉劝众研究生,不要学术造假,更不要把论文当作学术研究的目标。(三)不要把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不认真写论文,恰恰相反,而是要求他们潜心研究,努力写好论文。在这个前提之下,还要保有一颗淡泊名利之心!我们都知道,研究生要想毕业,必须要有学术论文,否则,难以毕业!清华大学校长让学生们不要把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作为学术研究的目标,并不是不鼓励学生写好论文,而是鼓励他们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学问,做淡泊清明的真学者。【结束语】清华大学作为我国的顶级学府,其治学必严谨、其为人必谦逊、其做事必低调、其成就必傲人!我为中国有清华大学这样的学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呢?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兄曰

你了解过“学术研究”吗?学术研究据说有三个重要阶段,你知道吗

作为新时代的支柱,不管是准研究生们还是未来考研读研、或是甚至在某些工作中,甚至在某些工作中进行学术研究都是很普遍的。这方面的能力是你应该具备的!那很多的同学们作为“学术初学者”,面对着专业的学术研究,懵懵懂懂迷迷茫茫,完全都不知道怎么做。那咱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一、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我们去从事一些学术研究,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首先,它可以锻炼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我们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任何事物我们都会尝试去看到它的本质,并且会全面的去归纳它产生的影响,所以我们平时的思维方式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其次,培养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你可以站在一种更加宏观的层面去思考更加本质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讲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二、学术研究要从如何下手?研究生最重要的工作肯定是从事学术研究了。对于刚刚考取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对学术研究是很迷茫的,既想投入学术研究,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其实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不是直接拿出一张纸来写你的观点,正确的做法是读文献。读文献是整个学术研究的基础,甚至说读文献本身就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实写论文90%的工作是读文献。对于很多学生来讲:你需要花90%的时间读文献,再用10%的时间做整合。研究一个话题时,先别急着发表你的意见,要先阅读一下相关话题:古今中外都有哪些学者对这个话题已经进行过什么研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来开展自己的研究。三、学术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学术研究会1.做综述刚刚说读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的入门,之后应该干什么?如果你只是写一篇小论文,你至少要读十篇以上的文献;如果你要写一篇硕士论文,你至少要读三五十篇文献;如果你要写一篇博士论文,你应该读200篇文献。读完了论文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行归纳,去进行综述。对于初学者来讲,你一点自己的意见都可以不提出,你读了三五十篇文献之后,把已有的文献分类进行整理和归纳。那么形成的关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学术成果了,这是属于初步的我们的学术研究的成果。2.找到别人的不足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审查来完善它们的不足。人们在研究此主题时还有哪些其他缺陷?总结后,我们可以编写自己的论文来弥补他人的缺点。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找出两个足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找出五个缺点足以撰写博士学位。从错误中吸取经验3.在实践中进行研究然后,如果再进一步学习,应该离开书本,离开办公室,离开教室,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这是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应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术研究的最高重点是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调查。这是学术研究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事情。这样的学术论文变得越来越完善。实践出真知关于怎么做学术研究,就给大家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