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知网知网一位学者根据LinkedIn 领英 数据对本科在国内就读且成功申请到美国院校研究生项目的42281名学生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图片来源:知网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次数:三类成功申请者综合数据为每百学生参与科研人次为60;其中理工类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次数比例最高,每百学生参与科研人次为81。图片来源:知网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发表论文篇数:三类成功申请者本科阶段综合发布文章为每百学生发表论文42篇次,其中理工类仍就位居第一!图片来源网络下图为纽约大学坦登工学院的网申网站,在网申中明确要求申请者填写发表物情况,从此看出国外院校对于申请学生的科研背景也是比较看重。图片来源网络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TOP院校中国申请者参与学术项目比例远高于国内其他学生相比于美国等学术强国,中国学生基础学术能力薄弱 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是留学申请中的关键要素,其中对理工方向的学生尤为重要大学期间学术提升建议图片来源:网络大一/大二要做的两件事:1研究领域认知旨在确定对哪个研究领域感兴趣2技能提升型科研经历在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后,专注技能提升,先确保自己具备专业相关知识及技能基础,为后续科研经历做铺垫大三要做的一件事:应用型的科研经历旨在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应用领域的问题如何提升科研学术背景一、高校自身资源有一些知名院校自身研究项目很多(如清北、哈工大等院校),可以主动申请自己学校的科研项目,提升自身能力!二、自己人脉资源自己本身很优秀,家里有人脉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去提升科研学术背景。三、申请校外项目下图为中国科学院面对应届毕业生招聘的部分岗位招聘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各类岗位对学历要求基本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极少数对学生的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及以上,但是这类基本为助理岗位。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招聘网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招聘网点击一个职位进行查看,我们可以改岗位要求申请者在SCI期刊发表过科研论文。所以,有志于进入中国科学院的学生们要加油啦!2020年是就业艰难的一年,但是对于行业顶尖人才,任何情况下都会是企业所需要的。所以,要让自己永不失业的唯一途径就是提升自身技能。而对于以后想要进入科研领域的学生来说,学术科研必不可少,要加油哦!
文/陈昭光你好陈老师,以前找您算过大女儿的婚姻,很准,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特别感谢您。这次想写信给小女儿算一下学业和命运,女儿出生于2001年8月24日卯时,阳历。我女儿很乖巧,学习也好,心地善良,长得也漂亮。2020年高考,不知她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较好,我感觉她和同学关系不好,有种不能融入的感觉,她心里压力很大。为这事我老是心疼不已。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点。男怕孤辰女怕寡宿,她都有,婚姻不顺,子女也不好,是真的吗?女人最怕的两样都会发生在她身上吗?好担心。如果不可避免,希望学业工作上能有所补偿。您给看看未来什么职业对她有帮助。能考上大学吗?会不会孤寡一生。如何尽量避免不幸。我以后多积德行善帮她避免不幸,会有帮助吧。烦请老师抽时间给看看。不胜感激。坤造:辛巳,丙申,己未,丁卯(子丑空)大运: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5岁上运)己日申月,子旺母虚这是必然的事情,不当令不旺,但日柱为己未,坐未土帮身有力,天干丙丁火相生日主,日主比较中和,不会太强也不会太弱,比较中和,也暗示一生比较平顺有福气;月干丙火为正印,代表她的母亲,正印贴身,可得母亲良好的关怀爱护,年柱辛巳,月柱丙申,二柱双合,能够得到长辈庇护,以及同辈人的关爱,但同时也代表30岁之前的岁月一路顺风顺水,家人对她的影响非常大,一定要好好引导,这期间的所形成的人生观,对以后的影响非常大。而她命格的用神的话一定要取水,不能取火土,八字当中虽然金旺当令,但火旺克金,申金反弱,这个时候如果只看日主强弱的话可能会取火土为用神,火土过多的话反主愚钝,也就是如果按照火土为用,去开运佩戴相关饰品的话,可能会导致成绩下降。从整个八字的构造来看,月柱丙申为伤官配印,己土有生有泄主秀,秀就是才华,能力,伤官主才华,得印星克制,有才而谦逊的一个人,时支卯木为七杀,七杀生丁火,丁火生身,七杀能为日主所用,所以在文凭这这方面大可以放心,不会差;明年高考的话刚好到庚子年,金水相生的用神年份,成绩会发挥比较好;流年当中出现了子水,子水生卯木,卯木七杀代表学位,一定会考取重点大学;至于职业方面,以后就不要创业了,也尽量不要做生意,八字当中财不旺,在藏干当中,做生意就比较有难度,而上班的话,有三个方向可以考虑:第一是做医生,因为命带天医,福星贵人,日主比较健朗,从医会比较有发展,并且救死扶伤也是为自己家人积累福报,很好的事情;第二就是在体制里面工作,第三就是高校任教,往学术方面发展。而你所担心的婚姻问题,并不会发生,她的命格当中只有月令申金为孤辰,并不是孤辰寡宿带全了,在年月的孤辰一般影响不大,上面是丙火正印坐孤辰,这代表性格喜静,能够耐得住寂寞,可以沉下来学习,搞搞研究很合适的;而婚姻方面,日时有七杀,会遇到一个很不错的男性,能力比较强,属于同类人,比较有才学,乙木生丁火,丁火生身,恩爱有加。15岁到25岁期间走戊戌大运,八字本身比较健朗,这十年会有一些影响,劫财泄印星之气,容易分心,不够专注,这是思维上的问题,加上高中压力比较大,所以这十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家长的引导,压力的疏导,学习上多多努力即可;而劫财过旺,打破原本的平衡,劫财代表朋友,同学,多少有一些与同学不和,孤僻的问题存在,过完高中就好了,并不碍事。25岁己亥大运,35岁的庚子大运,整整二十年的金水运,足以过上她自己想过的生活了,很难得,值得好好奋斗,好好珍惜。建议:最大的问题就是高考临近,孩子压力会变得很大;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以后的人生都取决于一次考试,会感觉茫然不知所措,缺乏应对的经验,尤其是她的命格,食神被克制,事情容易闷在心理,很容易抑郁,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引导特别重要,孩子烦闷的时候可以陪她聊天,不想学习的时候,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出去玩耍一下,注重劳逸结合;千万不要随时随地都去督促孩子学习,为孩子做好一切,不少人还沾沾自喜,没有亏待孩子,什么都不用孩子操心,她只需要学习,这样多好;其实这样一点都不好,就好比一张弓拉到满,稍微不注意就崩断了,只会让孩子承担更多的压力;过刚易折,善柔不败,孩子投入90%的努力,另外10%去调整就好了,这样才是比较恰当的方式。提示:本文是【昭光命理】原创作品,全文字字皆心血,转载请说明作者,感谢!
中国书法是特殊的艺术,其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以单纯的黑白形式表现出了无穷的内涵,而且更附载着文化的意蕴。自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书法的实用功能日渐式微,并危及了书法发展的根基,而进入当今键盘时代,书法更疏离了日常使用,成为了部分专业人员及爱好者所追求的一种艺术。 陆明君 贺铸《石州引》 纸本 2016年书法在当代与未来,既有生存空间上的危机,同时又有诸多的发展契机。在展览交流、印刷出版、互联网传播等条件优越的今天,历代传世经典书法作品及新出土发现的大量书法遗迹,悉可为当代书家所观赏与临摹,这又是远胜于古人的,也是有理由对当代书法寄予较高期望的原委。 陆明君 王维《终南别业一首》 当今书坛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无论是在书法创作上,还是在书法研究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样的时代大背景和良好的书法环境下,孕育了当代诸多优秀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陆明君即是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兼擅双修的较突出的一位。 陆明君 倪瓒《怀归》 纸本提起陆明君,其往往是以学者与书法理论家的身份为人称道的。而二十年前,陆明君的书法即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展及正书展、隶书展等各类大展中频繁入选并多次获奖。陆明君 朱敦儒《好事近二首》 纸本可贵的是,其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充分认识到了书法的真正提升在于技进乎道,文化修养与理论认识是主要的因素。所以他在书坛热闹纷繁之时,即下定决心,沉潜于治学,于二十年前即负笈北上,先后进修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并正式考入吉林大学,连续取得了历史文献学书法文献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后又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陆明君陆明君在书法上的探索,走着由书法创作而进入学术研究,再依托于学术研究而走向了创作与研究兼修并互为作用与促进的路子。
图书资料是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依据章学诚认为,考据学家“以擎绩补直,谓足尽天地之能事”,谓“天下之道,在于较量名数之异同,辨别音训之当否”,这是“溺于器而不知道”,理学家以“博学于文”为“玩物丧志、谓“讲习文学”者“工文则害道”,这是“离器言道”。图书资料是“器”,这两种对待“器”的态度都不端正。在广泛阅读、分析图书之后,通过地方志、目录书的编写工作的实践,他逐渐认识到图书资料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对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儒家经典,有了与当时学者不同的认识。他在《文史通义·易教上》说:“《六经》皆史也……《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原道》中说:“道不离器,犹形不离影。后世……以谓《六经》载道之书也。而不知《六经》皆器也……夭下岂有离器言道,离形存影者哉。”《答客问上》说:《六经》皆史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典章事实,作者之所不敢忽,盖将即器而明道耳。”这就是说:《六经》是史,是器,是政典,是典章事实。要言道(研究学术),就不能忽视器(离开典章事实)。就是说:《六经》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而是研究学术必不可少的图书资料。《报黄大俞先生书》说:“著述譬之韩信运兵,而比类钟之肖何转晌,二者固缺一而不可。”《答客问》中说:“若夫比次之书(图书资料)则掌故令史之孔目,簿书记注之成格,其原虽本柱下所藏,其用止于备稽枪而供采择,初无他奇也。然而独断之学,非是不为取裁,考索之功,非是不为按据,如旨酒之不离乎糟粕,嘉禾之不离乎粪土。”这就是说:学术研究,必须依据图书资料,而保藏图书资料,又是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答客问》下又说:这些图书资料好比酿酒需要糟粕,嘉禾需要粪土,有了它,就能“化腐朽而出神奇”,所以它是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依据。章学诚对图书资料有了这样的正确认识以后,对于图书资料的功用和搜集、整理、保存图书资料的方法,也就有了正确的思想与态度。他注意到最基本、最原始的图书资料,存在于广大的地方机关。他在《州县请立志科议》中提出:“天下大什既始子州县,则史事贵成,亦当始于州县之志。”“史官必合天下纪载而翰备。”中央政府应当运用行政手段,向全国征集重要图书资料,以备修史和研究之用。在《校雠通义·藏书》中,他主张在国家藏书之外,学习佛家、道教的办法,把图书像佛藏、道藏那样集中保藏起来,以免散失,“亦可以补中秘(国学藏书)之所不逮。”这就倾向于建立半公开的图书馆了。
#三大体系#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以学术为志业》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等著作提出,价值中立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准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重要保证。但是,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包含一定价值关怀的研究一定不具备客观性吗?其中答案值得深思。“价值中立”不是韦伯的首创,其可以上溯到英国哲学家休谟坚持的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二分法,后经康德的“理性批判”而把自然科学与道德科学、形而上学区分开来。李凯尔特、文德尔班受康德影响,他们在康德二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区分所谓的“物质科学”和“文化科学”。李凯尔特等人所谓的“文化科学”,发展为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韦伯深受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的影响,认可哲学社会科学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研究,而人的社会行为充满着目的、意义和动机。因而对社会行为的意义、目的和动机的理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是,韦伯为了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某种客观性和所谓的“科学精神”,提出了前面所述的价值中立/价值无涉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对现代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价值中立”的提出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遭受自然科学研究的“挤压”和“激励”双重影响的结果。所谓“挤压”,即自然科学凭借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在探索自然的真相道路上走得殊为成功。而哲学社会科学因缺乏客观性、不可重复与不能数量化,往往被轻视甚至嘲弄。在这一危机下,追求客观真相的人文研究,其合法性地位处境堪虞。所谓“激励”,是指某些学术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等)在汲取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后,相关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激发了研究者的抱负和自信心。他们认为,通过客观研究同样可以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为此,他们标榜“价值中立”,就是在学术研究中搁置立场、价值、情感上的“预设”,单纯以逻辑推理和材料证据得出结论,并想当然地认为,越是“无色彩”的研究,其得到的真相越是客观。实际上,人类思考与社会变迁是同步的,而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也始终是一对相契相生的共同体。陈寅恪认为,“诗若不是有两个意思,便不是好诗”。即好的诗有“二义”,一是诗本身之义,二是作者所寄寓于其间的时代之关怀。文学、史学、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有二重性:一是所研究对象的历史真实,二是作者的价值关怀。正如韦伯所言,人是探寻“意义”的动物,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的动物。“意义”对于人很重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更是如此。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意义丰富的行动和事件。相对于自然科学领域可测量、可实验、可分析操作的物质化的研究对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而“人”,除了是物理化学意义上的肉体结构之外,还是有喜好、厌恶、希望、目的、欲求等情感和动机的思想与行为的主体,其行动或事件是有“价值预设”的。不仅如此,人的“意义”往往具有某种主观性。从空间上看,这种主观性还随着生活的地理、阶层、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有很大的不同。若再叠加上时间方面的生理年龄、时代变迁等因素,就愈加错杂多样。尤其是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的行为者和事件的主体更属于“意义敏感群体”,他们的“意义”更加复杂、多变。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本身极富意义。科学研究者可以在实验室里冷静地研究一个细胞的结构。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社会关切,其研究动机、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的拣选、研究目标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德国社会学家卢曼说,学术研究对象的“选取”本身是一件意义非常繁复的行动。选取的另一面的历史被刻意遗忘,虽然不必然与时代有关,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常常有着时代的影子。可以说,对研究对象的价值关怀作同情理解并将之揭示出来,才是真正的客观性研究。当然,如何在同情理解中避免误解甚至以己度人,仍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保持客观性问题的最大挑战。或许,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不失为一种值得参照的路径。“视域融合”理论是关于认识和理解的方法论。“视域”是指特定处境或境域中的眼界和观点,是人认识和理解过程中所持的“前见”。“视域融合”理论的突出特色,就是承认理解者从自身特定的观点或“前见”出发进行理解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伽达默尔认为,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域:一是理解者自己特定的视域,二是文本所处的历史的视域。“视域融合”的实质是通过理解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超越自身的有限视域,促使对话的双方达到一种新的统一和共识。“视域融合”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也是理解者与被理解的文本之间的融合。按照“视域融合”理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有自己特定的观点和价值关怀,而哲学社会学术研究对象——“文本”也有特定的观点和价值关怀。研究者对学术研究对象的理解过程,就是研究者与学术研究对象二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正是在这种对话的整体视域中,可能造成前见被重新审视甚至被修正,从而达到研究者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的一致性和重叠共识,进而成为学术研究客观性的保证。(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锟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发表论文及专利。在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道路上,多少年轻教师,研究生们因为资历,职称,国家级社科项目等因素尝尽了苦头。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需要有一流的研究性老师和学生。如果学术研究要看老师的职称,科研项目,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也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正是因为这种制度,国家流失了多少优秀的人才?许晨阳当初严厉拒绝了高薪职位邀请,但是在北大教学六年后,他为什么再次回去。这样的例子还有多少,这里暂不做讨论。今天咱们主要讨论国内发表论文流程和国外发表论文流程性的差异问题(今天暂时不谈论文中介,后面专门讨论)。南大核心期刊(CSSCI简称C刊)上发文在南大核心刊物上上发表论文,其中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需要提高作者的详细简历,研究团队的详细简历,如果还没有评定职称,直接被拒稿。拒稿的理由也很奇葩:论文创新性不够!短时间拒稿还算不错的期刊,起码给你有反馈。还有些很多期刊则明文规定,投稿后如果两个月没有收到任何答复,建议作者另投它刊物。在国内C刊上没有被发表的论文,翻译后很快会被SCI期刊录用,且影响因子还不低。这样的“怪事”时常发生,为什么?有人反思过吗?国内期刊审稿,首先看“论资排辈”: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授,副教授,按照学术地位逐级递减。再看论文有没有科研项目支撑。申请科研项目,也是同样的道理,话语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学者饶毅曾怒斥:几位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 ,揭露学术腐败!C刊版面费和数据库收费也很有意思。如果论文被录用了,需要作者交版面费。如果要查询论文,还需要购买数据资源。只有科研机构,高校购买了数据库,才能看到论文信息,单独浏览和下载都需要收费。这种既收作者的版面费,又收科研机构,高校的数据库费用,按道理来说服务应该会更好,但实际结果就是年轻学者研究学术处处遇到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会让学者耐心逐渐丧失,有些学者评上职称后,就不在做学术研究了,原因也许是关卡太多了吧!国外期刊普遍SCI期刊上发文在SCI上发文,其中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只要你论文水平不够,会很快(两周之内)收到回信邮件。邮件里明确指出你哪些地方创新不够,他们论文量较大,建议作者去哪些对应的期刊。反馈信息中作者也能看出自己哪些不出,有时编辑还会建议做哪些实验和其他相应的分析研究会更加号,反馈信息比较具体,不像国内编辑“创新不够”几个字打发了。如果被SCI期刊录用了,一般不会全文一字不改的录用,而是编辑会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有大修改和小修改两类,作者只要按照编辑给的修改意见一条一条落实了,论文质量提升了,对于研究者来说,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在SCI上发文,不会要求作者提供详细的简介,职称。编辑回信一般都是称呼Doctor xx……编辑给的拒稿意见还是修改意见都能帮助作者,这种氛围有人不喜欢吗?国外论文录用收费有两种情况:1.收作者版面费,则论文公开,外网都可以下载;2.不收作者版面费,需要在相应收费数据库下载论文,单独下载论文需要额外交钱。说道这里,C刊这种既要收版面费,又要收数据库费用的服务有更深的体会了吧!感想和建议对比外发南大核心期刊和SCI期刊后,年轻的学者们,如果你在C刊发表过程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建议花点功夫翻译成英文在SCI上发表吧。刚刚开始翻译论文比较痛苦,长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学术期刊要不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给年轻学者给予更多的支持。只有一代代青年学者成长起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才更加有希望。——END——今日话题:关于研究生以及青年学者发表论文中遇到的“那些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学术志 作者:浴火凤凰学术论文,是作者的科研成果以书面创作形式的一种展示方式,借此希望能够尽快刊登发表并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因此,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若正常毕业必须发表指定级别、数量论文的研究生们来说,尽早熟悉和熟练掌握学术期刊论文投稿的相关技巧,将有助于学术论文在理想的学术刊物上得以发表,进而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学术地位。当然,更重要且更现实的目的是,满足正常毕业、评职称的条件。研究生向学术期刊投稿,应着重掌握以下4个基本要点。01、熟悉学术期刊的类型区别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发表,并得到同行专家、学术界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学术论文能否在指定的学术期刊得以发表,主要在于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但也取决于论文作者对期刊性质的了解程度。首先,要了解学术期刊的类别划分。投稿之前,必须先要搞明白“学术期刊”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解释:(1)收录学术文章的就属于学术期刊;(2)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里的才是学术期刊。根据目前阶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按照(1)执行,而要求更高的院校和单位则按照(2)执行。所以,研究生在发表论文之前,第一步就要清楚学术期刊具体包括哪些,最好是到各自学校社科处的网站上,查找学校官方认可的“期刊目录”,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按期刊的性质,学术期刊可粗略分为理论、技术、综合类期刊;按学科的类别,学术期刊可细分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期刊,有的在封面印有中国XX学(类)或学会(核心)期刊(会刊)字样;按出版的类型,学术期刊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又有核心(重点)和普通、公开和内部发行期刊的区别。目前,国内受到普遍认可的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其中又分为来源刊和拓展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等。此外,还有一些统计源核心(也称科技核心,如医学或工科类期刊在对应领域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或者武大核心之类,但没有前几种有影响力。研究生在投稿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将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刊发目标与期刊的性质类别、地位层次保持相对一致。其次,要了解期刊的发文取向。即便是相同类别或者同一期刊,由于办刊宗旨特色、发行对象层次和报道阶段重点的不同,其栏目设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文取向也会随之呈现动态变化。因此,研究生在投稿前,不仅要知悉专业期刊的征稿启示和栏目设置,还要着重关注其年度发稿重点和专栏征稿主题,有针对性地及时跟进期刊的发文取向,才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02、贴近学术期刊的个性要求作者投寄的论文格式最好与发文的排版格式相一致。此外,不同期刊在投稿方式上有打印文稿邮寄、光盘刻录邮寄、电子邮件投稿、官网在线投稿等不同传递要求,在录用取舍上有是否回复的不同时限约定,在字数限制上有依据论文性质区分的不同上限规定,在版面幅度上有是否收费的不同等次标准。例如:在是否录用结果回复的时限上,自投往往比较慢,而采取代投方式的话,普刊基本上当天回复,学报需1~2周,北大核心需1~3个月,南大核心则需6个月左右;在版面费上的收取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CD核心、科技核心期刊存有差异,少的在1000~2000元,多的在5000~6000元。所以,研究生可通过期刊的征稿规定或与编辑部直接联系了解,以避免技术性失误。03、符合国外索引的收录标准根据许多教授们的多年投稿经验来看:一篇学术论文如果要想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EI、SCI和ISTP收录,其基本要求是:学术水平是核心、编排规范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由此可见,即使你的论文学术水平再高,如果出现格式编排不规范、投稿途径有偏差的情况,同样也很难被收录。在编排规范方面,主要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英文摘要、项目来源、参考文献等内容。论文的英文题名要能够高度概括主题内容,通常不超出10个实词,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公式和缩略词等。作者姓名按照国家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姓在前全部都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中加半字线,多人姓名中间用逗号,如 ZHAO Feng,WANG Hong-sheng。工作单位采用规范稳定译文,后缀China,如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 200433, China。英文摘要的编写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篇幅长度一般在100~150个单词之内,不出现非文字性的图表、表达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文字表述常用第三人称方式,用过去时态描述论文涉及的工作过程,用现在时态阐述论文的结论;注意开篇首句不与题名重复,首字不用阿拉伯数字。项目来源在首页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63”高技术等项目名称,并用括号标出批准号。参考文献遵循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写并译成英文,剔除著录的教科书文献,主要原因在于,EI、SCI对参考文献中教科书比重较大的论文将不予收录。在投稿途径方面,作者应积极向国内已经被EI、SCI等被列为来源期刊,特别是向已经发表过论文、并被其收录过的期刊投稿。因为,据统计,国外英文和非英文科技期刊被EI、SCI收录的比例为85:15,加之,目前中国学术期刊进入EI、SCI来源期刊的数量有限,其发表难度相对较大。研究生可以将论文(英文稿)直接投寄被EI、SCI列为来源期刊的国外英文期刊,其部分期刊在学术水准、录用标准方面,相对来说低于国内的EI、SCI来源期刊。因此,研究生要了解被EI、SCI等收录的源期刊学科分类目录、刊名目录、出版和机构地址、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名录,这方面的信息可查阅《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最新SCI源期刊要目总览》或到图书馆咨询。另外,由于EI、SCI等还收录重要的国际会议论文,研究生可以主动向在国内或境外举行的国际会议投稿,也可增大被EI、SCI和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04、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学术界“学术腐败”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趋,成为各家学术类公众号的重要新闻之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一硕士研究生刘某2008年7月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颜某2007年5月提交的硕士论文。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某被举报抄袭,涉及硕博士论文、专著等。中国65篇论文涉嫌批量造假,分别来自44所高校,3名院长级人物牵涉其中。……对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很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用以规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防止失范现象的发生。随着各种学术期刊的线上推送,要想通过“下载+粘贴”方式来剪裁拼装一篇学术论文已经变成易如反掌的事。然而,学术论文的网上链接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又使得发现、核实和举报违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为此,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坚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尊重他人既有的学术科研成果,杜绝剽窃抄袭 “无商量”、嫁接引用“不标注”,杜撰结论“厚脸皮”等一系列违规操作。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投稿时,一定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原创论点,遵守相关学术期刊的约定,防止没有参与“搭便车”、未经允许“挂虚名”,一稿多投“撒大网”、多稿一投“狂注水”等失范行为。单从技术角度来讲,对于“一稿多投”的现象,如果论文的质量上乘,容易造成多种期刊重复发表,不仅给刊物和读者带来损失,也给作者带来声誉危机,发文期刊还将给予作者终止一段时间在该刊发稿的制约。对于“多稿一投”的现象,如果论文内容相同或相近,编辑部必定会择优刊发,绝对不会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一般来说,除非论文质量特别高或编辑部特约系列论文,否则的话,期刊不会连续发表某位作者相似内容的论文。因此,多稿在手的研究生可以考虑将论文分别投寄不同的学术期刊,这样上稿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对于研究生来说,无论是攻读专业学位还是学术学位,总要进行一些学术研究,而对于学术研究来说,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学术创新。没有创新,学术就没有生命。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也是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没有创新,一个民族就没有希望。创新的重要性或许谁都懂,但关键是如何进行学术创新?一、培养批判性思维,进行独立思考能不能进行学术创新,首先与能否进行独立思考,能否进行批判性思维有关。而要独立思考,既需要学术勇气,也需要学术真诚。但有时候,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做不到这一点。这就会妨碍创新。举例来说,在我们读一本书之前,可能对作者已经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位大师,于是先被他的威名压倒了。预先设定他写的书,他说的话,就应该是正确的,不可怀疑的。这样读书,就是缺乏学术勇气的表现。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不仅没法进行独立思考的,也很难发现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读权威学者的书,发现他们在某一问题上的看法或许并没什么新意,甚至存在着错误。但由于说那些话的人是学术权威,或者是你尊敬的前辈、老师,你明明知道他错了,却不敢或不好发表不同的见解。有时不但不敢或不好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还跟在他后面附和,这就不仅是缺乏学术勇气而且是缺乏学术真诚了。这种缺乏学术勇气、学术真诚的态度,会导致学术研究中的虚伪盲从,使人没法进行独立思考,难以进行学术创新。所以,学术创新首先需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需要有“真”“诚”为学的态度。要对学术有敬畏之心,要把学术当回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或许会宁愿触犯学术权威,也要表达出自己认为是对的学术观点。只有这样具有学术勇气,学术真诚,具有独立的学术人格,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学术创新不是为了出名而有意识地去标新立异,我们只是为了学术的那个“理”,说得大一点,是为了 “真理”,才不得不与别人的观点发生碰撞。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我们发现别人的观点确实存在问题,也不要以气势汹汹的、甚至是以攻击性的语言批评别人,当受到别人的反驳时,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客观公正地加以论辩。《荀子·正名》中说:“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我们应以此自勉。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我们什么阻力也没有,既没有惧怕谁,也没想维护谁,读书不少,就是没什么想法,没什么发现,或者问题明摆着就是看不到,那可能是与我们“先天地”或 “后天地”缺乏一种批判性思维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有意识地多动动脑子,不要轻信任何一个断言。当我们看到一些触目的、又感到有兴趣的论断时,要认真理清作者的思维过程,看看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否有充分的证据和严密的论证。如果感到他的证据不足,论证存在问题,与你观察到的事实或与你的知识前设存在着冲突,就可以试着进行批判质疑。批判性思维是可以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和培养的。随着批判性思维的加强,创新能力便会提高。二、培养问题意识,减少“学科焦虑”任何学术创新的不竭之源都在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实中有了新问题,就需要有人来解决,如果谁的研究最先或比较早地关注甚至解决了新问题,谁的学术研究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原创性。因此能不能进行学术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冯友兰先生曾经说,一流的大学问都是从现实问题中生发出来的。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就自然来说,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就人来看,存在着许多精神心理疾患等。面对现实世界中的这些问题,作为一名研究者也应该思考我们的研究能否为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或改善做些什么。如果研究者具有这样的现实关怀,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有许多理论或许应该由中国学者而不是由西方学者率先提出来。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生活世界同样构成一切学问的总根基,应该关心生活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但对于阅历和知识都有待进一步积累的研究生来说,现阶段还需要更多地关注专业实践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和专业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或专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由我们的学者在理论研究中率先提出来的,哪怕这些问题是公共的问题。不能原创性地提出问题,自然也很难原创性地解决问题,那也就难以进行理论的创新。阻碍我们创新的因素或许是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原因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学科焦虑”。所谓 “学科焦虑”,是指当研究者为自己的研究找不到学科归属时或者是自己所认同的学科边界被别人打破时出现的一种焦虑状态。研究者一般认为人们属于哪个学科就应该研究哪个学科里的学问,每个学科都有一个预设的研究对象,如果自己或别人所研究的对象不属于研究者自身所属的学科,甚或哪个既有学科都找不到这样的研究对象时就会出现一种个体或群体性的焦虑状态。“学科焦虑”还有一种更可怕、武断的表现,就是要求别人的任何新提法,新研究都必须是一个“学科”,否则这种研究就不成立。这种焦虑导致的结果是,即便我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在专业实践或专业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却认为这一问题已超出了特定学科的范围,或者不属于任何已有的学科,因而不能对它进行研究,从而错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良机。在当今时代,研究领域不像国家的领土,它本来也没有什么实体性的物理疆界,没有谁对一个学术领域拥有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所有权。即使设立了边界,也不意味着别人不可以跨越。不是说完全不要有学科意识,而是不要让过度的学科焦虑成为一种束缚,我们应该焦虑的不是这个问题是否属于这个学科应该研究的对象,或者从学科角度来判定一种研究是不是成立,而是我们这个学科能否研究得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一个真正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如果能够克服这种过度的学科焦虑,就会发现我们的研究领域会开阔很多。而那种交叉跨界地带的研究,也更容易产生创新性成果。三、更新方法视野,减少材料堆积新观点往往来源于新视野。因为看到的东西永远是视野之内的东西。学术视野不一样,人们的研究对象呈现出来的面貌就不一样,人们所认识到的那个事物的“本质”也不一样。因此,要想进行学术创新,方法视野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方法视野的重要性,尼采曾有过谈论。在尼采看来,自然规律的本原不可知,或者说就不存在本原的、统一的无矛盾的自然规律。我们所认为的所谓的“本质”,只不过是各种关系,是主观的效果,人类表面上认识了客观世界,但人类最终认识的是人类自己,再具体一点说不过是人类自己的视野。他说:“镜子本身并不是什么外在于事物本质的全然不同的东西。相反,它是慢慢地发展起来的事物本质成分。”这里不是说尼采的虚无主义和不可知论是正确的,而是想透过尼采的话来说明方法视野的重要性。方法视野就像镜子一样,它是外在于研究对象的东西,但实际上,研究对象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它的方式。观点是由视野决定的。因此观点的创新是与理论视野的更新直接相关的。所以做学问,必须要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这里所说的方法意识,不只是指运用新的方法,也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意义上的方法创新要比观点的创新更具有生产力。如果就某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往往只能影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但如果能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可能影响人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如马克思主义方法、现象学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和精神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认识整个世界、认识整个人文社会学科,都具有革命性意义。当然,方法与观念是无法完全分开的,有时,人们提出的一种观念,同时就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无论如何,方法视野的创新对于学术研究的创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一般说来,学术研究的创新,表现在新领域、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几个方面,但由于新领域的开拓,新观点的提出,新材料的更好的利用,也都往往离不开一定的新的理论方法,因此方法的创新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对新的理论方法的有效利用,有时堆积再多的新材料,也是很难提出新的观点的,因此要说,少一点材料堆积,多一些方法视野的更新。四、学会表达自己,减少话语借用一些研究生毕业论文,满篇都是引文,读起来感觉特别不顺畅。看不出他个人的观点,也看不出他个人的感情。写论文引用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自己观点,是帮着自己说话,而不是代替自己说话,因此不能靠步步引用别人的话来推进自己的论文,这样做的害处一是让行文不流畅,二是让作者自己的观点淹没在材料之中,三是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失去了一个表达作者自己生命感悟的机会,让文章缺少一种灵魂或精神,同时,也降低了文章源于作者个性气质的独特性。学术创新不仅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要有新的方法视野,还必须让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材料。同样的研究对象,同样的理论视野,同样的问题关切,也可能写出不同的文章,这其间的差异,就是个体生命的感觉方式的差异。因此在做学问时,应该多一点生命感悟,学会表达自己,少一点话语借用。以自己的生命感悟不断地濡染材料,为材料注入灵魂。每个人的生命感觉都是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有差别的,说出的话也是不同的,因此个体的生命体验、生命感悟也是创造性的一个来源。实际上,做研究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性观点都来源于对材料的积累,有时会有一些基于生命体验或生活经验的直觉或灵感,让我们在一瞬间获得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看法。生活的体验谁都有,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的那些灵光一现的看法都可能经验过,关键是要珍惜它、抓住它,让它作为火种慢慢点燃,终究发出灿烂的火光,照亮我们思想中的其他暗区,并把看似散乱的东西终究连成一体。这些体验、经验,可把它看作学问的 “内证”。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做一个有心人,发现了类似的材料随时进行积累记录。这些宝贵的材料,就是那些“内证”的“外验”。创新是需要“内证”与“外验”并重的。尼采曾经说,“引导一个科学探索天才的是正确的预感。他所看到的正是尚未得到充分支持的可能性。”“没完没了地进行实验和搜集资料,而结论却在少数几个例子的基础上就可以迅速得出。”要想进行理论创新,也是不能光靠学习理论、光靠学习概念的,还要注意从生活中,从隐喻思维、从直觉思维中汲取创造性灵感。五、追求终极价值,不要急功近利对学术研究来说,学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但这里要说的是,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能急功近利地加以追求,并且它也不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学术研究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应与价值追求相结合。所有研究都应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人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否则研究便没有存在的必要。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让我们,让人类这个物种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也要让其他生命、其他的物种和我们一起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甚至也不能仅仅是让所有生命存在物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是应让所有存在者,包括那些看起来没有生命的“物”,都一起更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也就达到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了。海德格尔的这种诗意栖居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的“天地境界”是相通的。庄子曾经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冯友兰先生也曾经把人生境界分成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宇宙或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或“宇宙境界”不是不讲道德,它只是扩展了道德关怀的范围,让一个人尽可能地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达到一个更大的宇宙整体,让人类不仅仅为人类社会的利益做事,而且要为一个更大整体的利益,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种关怀整个宇宙的境界是一种最高的境界,这种关怀整个宇宙的道德是一种最大的道德,这种道德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伦理”。这说明中西方思想在最高的部分是相通的。我们的学术创新应该与中西方哲学的这个最高目标,这个终极价值追求,这种天地境界、宇宙境界结合在一起。写在最后,对于学习教育的学者或研究者而言,更是如此,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要有真诚为学的态度,在学习和研究中多一点真诚批判,少一些虚伪盲从;要多一点问题意识,少一些学科焦虑;要重视方法的生产性,多一些方法自觉,少一些材料堆积;重视学问的“内证”,多一些生命感悟,少一些话语借用;要与终极价值追求、与天地境界相结合,不能急功近利地加以追求。就像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经济大学校训中说的那样,“WE TEACH HOW LEARN , TO THINK AND TO WORK”(学校的教育在于教给人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和如何工作)。如今,这所历史悠久的国立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促进中乌两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沟通交流,替两国储备懂语言、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已经开始面向中国招揽高等教育的人才,期待大家的加入。好了,由于篇幅原因,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啦!更多资料详情获取步骤:1.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并关注,2.再点击发消息即可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2019年考研基本要落下帷幕,很多考研学子很关心的一个话题: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到底是一副什么模样?是研究能力高还是为人处世品格高?换句话说,研究生导师的个人学术研究水平重要,还是个人道德品质更重要?“冷丝说人文教育”从研究生这个角度探讨一下:好的研究生导师首要的是个人人格力量和魅力,其次是学术品格。毕业生在大师塑像前的留影年轻的研究生,更需要年长导师的切身指导。从研究生的角度来看,导师的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经费多少以及级别高低、学术交流活动的参与机会等,代表了导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要素。但是,就很多毕业研究生的经验来看,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低于导师指导教学是否认真负责及导师人格魅力要素的。道理很简单,对于刚刚踏入科研领域的在读研究生而言,大量科研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研究方向的选择和确定、学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等等,这些都需要导师的切身指导,否则纵使导师水平再高,也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能和学术人才。因此,你应该认识到:第一,一名优秀导师只有切身指导,言传身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才;第二,导师的责任是科学知识与科研精神的传承,而导师的人格魅力,则是研究生“德育”的关键所在;第三,科研项目及经费仅仅是导师与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保障,而不是决定性因素。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远超传统师生关系的“师徒”关系。在我国高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之所以拥有超过一般教师的崇高地位,除了学术水平高和科研能力强以外,还因为导师是一个国家科研开拓创新精神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如果导师自身不具备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在言传身教下,必定是培养不出优秀的科研工作接班人的。比如,一个导师总是摆着高姿态,不能真切地与研究生进行沟通交流,长此以往,师生间的隔阂必然拉大,在难以取得相互理解的情况下,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导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既是师承关系、长晚辈关系,又带有平等关系的某些特质。所以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远超传统师生关系的“师徒”关系,导师就是研究生在校园内的长辈、朋友乃至亲人,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以外,还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亲和力,回应研究生的心理诉求。河北科技大学的“导师有约”可以这么看问题,导师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等代表导师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要素仅是评价导师的前提和基础,而指导研究生的认真负责程度是评价研究生导师的关键所在,人格亲和力是导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应当具备人格亲和力和人格魅力。站在研究生的立场上来看,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导师自身要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坚守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操守,不为世俗功利所影响,潜心科研,唯其如此,才能让研究生从心里尊重和敬佩。二是导师更应当具备极高的人文素养,博览群书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专业领域,既能成为研究生学术上的导师,又成为其人生的引路人。导师正在走访研究生三是研究生导师自己要注重师德培养和教育,导师的道德水准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导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成才,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导师,是新时期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关键因素。既然如此,那么,提升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程度、改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状况,是合作开展科研活动的关键。导师在学术科研方面,是研究生的指导者,对于研究生的创新创造,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是导师的学生和助手,能够帮助导师在科研活动收集资料、开展实验。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应当是人格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导师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应当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自身品德引导影响学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当然,研究生也应当尊重教师,虚心接受导师的批评指导。导师和研究生合力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信任,共同取得学习进步和科研工作业绩。“冷丝说人文教育”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遇上一位学术品格和个人品格都非常优秀的导师,那是一生中很幸运的事情。但是,万事万物没有两全,假如要二选一,优秀导师首要的是个人道德品格,其次才是学术品格。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同时,与此「低薪问题」相关连的,就是「选择在中国任教」的一系列历程中,究竟薪水占了多大比例的考量。古典社会学家韦伯曾经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这篇文章中,比较德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如何限制两地有志献身学术工作的年轻人。根据韦伯的说法,德国的年轻人通常从「私讲师」做起:提出一本著作,通过大学里的学者及专家的认可后,便能取得教书资格,但在取得正式的教职前,除了学生的听讲费之外,别无其他薪水可领;而美国的年轻人则大多从「助理」开始做起:受聘为某个研究机构的助理,再依工作表现寻求获得正式的助理教授职位。因此,两地不同的「学术制度」造就了两地年轻人不同的「薪资差异」:这种制度上的不同,实际上表示,一般而言,德国学者的事业是建立在金权取向(plutokratie)的前提上。一个身无恒产的年轻学者,要面对学院生涯的这种现实,必须承担极大的风险。至少几年之内,时间长短不定,他必须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活。在这同时,他对自己将来是否能够得到一个职位,使生活过得比较像样,却毫无把握。相反的,在官僚制度已经建立的美国,年轻人一踏进学术圈,就开始有薪水可领。当然,他的薪水很微薄,几乎比不上一个半熟练劳工的收入。可是,表面上他已经有了一份很稳定的工作,因为他有一份固定收入……(引自马克思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劳动不单单只是体力或心理上对于某个特定工作的付出,还需要一系列制度的培养和扶持,而不同性质的劳动工作也会在不同的工作场域中造就不同的「劳动文化」,限制在此领域中劳动的个人。因此,除去《报导者》所点出的台湾自身教育市场供需失调等政策问题外,从学术文化的观点来看赴中国任教的台籍教师,也许能够更一步理解这群年轻人西进追求的「学术梦」到底是什么。以我自身经验为例,当初选择是否该赴N大任教时,内心十分挣扎,微薄的月薪,以及中国近年来日益恶化的言论环境,再再让我这样一位社会学研究者,无法下定决心。但转念一想,学术这份工作的「劳动文化」并不能单单从「做研究」与「教书」本身来看。不论职业或业余,每个人当然都可以依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研究,但惟有进入学术机构,取得正式的位置后,各种开展研究工作的「学术资源」才会随之而来:通过课堂教学与论文指导得到学生的回馈,并据此反思自身的研究、通过学术讲座与日常的互动和其他老师交流意见、与同事组织田野调查工作、申请研究经费、聘任研究助理、查阅期刋资料,甚或是与同领域的研究者/教师共同书写、翻译文章/书籍……等;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学术活动」却包含了许多未取得教职位置的研究者不能企及的资源。因此,仅以「月薪」来作为衡量西进中国任教与否的指标,便忽略了开展学术工作在「薪水」之外的其他无形的「文化」考量。同样以我为例,在台湾求职时,作为「海归」的博士,总觉得与学术界建立的各种关系网络十分有限,且不容易拓展。但在中国取得教职之后,通过各种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却认识了不少在台湾任教的教师及研究者,并且能依此网络开展双方皆有兴趣的研究工作。同时,在相异的文化脉络中与不同的学生交流互动,并据此重新思考过去有兴趣的研究主题,也是在这份工作中得到的无形收获。因此,即使中国的薪资条件和言论自由程度均不及台湾,但从学术工作的「劳动文化」来看,中国高校仍然能够给予台籍博士们发挥学术梦想的舞台,让在台湾流浪无主的台籍博士得以获取相关的学术资源,开展自身想追求的研究内容,而这也才是中国拉动台籍博士们漂洋过海的主要动力。在此脉络下,我认为,除了调整大学的师生比,解决僧多粥少的博士生产结构问题外,台湾教育当局也许可以从「学术文化」的制度下手,让暂时未找到教职的「独立研究者」有充份的研究资源,能够在社会的支持下开展其研究。大学的职位有时会受限于学校自身的学术走向而较为单一,并排挤研究冷门题目的求职者,但如若社会能挹注更多资源鼓励「独立研究者」从事各种多元而有趣的研究,保障这些独立研究者的基本生活水准,并让这些研究者与大学体制内的研究者相互交流,不但能让暂未找到教职,且愿意留在台湾工作的研究者拥有发挥能力的舞台,也能促进台湾学术研究的多元发展。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台湾自身的「推力」或是中国大陆的「拉力」来理解西进中国大陆的台籍博士,都必须从两岸的学术体制与社会分配的意识形态来思考,单单以两岸外在的物质差距来看问题,往往会失却现象背后诸多的文化背景及原因,也让许多该讨论的问题因此被悬置。因此,希望本文可以进一步延续《报导者》及后续的相关报导,让该讨论的问题能够在两岸社会中继续被思考、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