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上海规培进入 3 年时代!》刷爆朋友圈,点燃了票圈中各位在培朋友的焦虑。2019 年出站的暗自担忧,2020 年出站的坐等安抚,2019 届一只脚踏入坑里的进退两难。上海规培一大特色在于「先培后聘」:应聘大型三甲医院在职岗位的都必须获得国家级规范化培训资格证书,而且通常要求是上海市发放的证书,而各大三甲医院的临床科室应聘的起跑线是博士以上(除了紧缺科室如急诊、儿科等)。这便意味着如果想进入上海大三甲医院就职,一个学术型博士(下面简称学博)需要经过:5 年本科 + 3 年硕士 + 3 年博士(已有大学改为 4 年)+?年规培。若此次政策调整落实,经过 14-15 年的奋斗后,一位 30 多岁的住院医师将顶着凉飕飕的发际线闪亮登场,更别说紧接着的还有 3-4 年专科培训(下面简称专培)。再也不用担心换药拆线时被病人嫌弃太年轻了,因为每个住院医看起来都如同主任医师一般慈祥。为何上海一地的政策变化引起了大家如此关注?因为天下学术型研究生一般苦。规培与专业型硕士(下面简称专硕)并轨,「四证合一」哭倒一片学术型硕士(下面简称学硕);专培与专业型博士(下面简称专博)并轨,「七证合一」哭倒一片学博;而且学硕不能跨考专博,于是学硕学博抱着一起哭。以此趋势,专业型和学术型之间的界限愈发清晰,学术型研究僧似乎越走越窄了,还有出路吗?在此,谨为 2019 届的学术型博士毕业生们提供一份逃生指南,仅供参考。逃生这事,还得靠大家自己各显神通。1. 社会人身份规培后再入职适宜人群:想在魔都闯荡的勇士如上所述,面对年限增加仍毅然留在上海打拼的,都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勇士。这三年可以过得很轻松,毕竟轮转在外,可以做个甩手掌柜啥事不管,但求生欲强的各位想必都会为了三年后的应聘暗搓搓地屯文章、申请基金。既然已经无法和专业型的同门们比拼年轻和临床能力,那就把科研这个优势保持下去吧,加油哦。2. 入职后规培适宜人群:想留在非北上广工作的各学制学博上海的「先培后聘」毕竟是少数,多数省份的大型三甲都对拥有科研经验、科研成果的学博们抱有更多的善意,虽然同样需要经过规培后才能重新回到科里工作,轮转期间依然会过着紧巴巴的生活,但相比于「先培后聘」而言,这份入职的安全感让而立之年的学博们无法拒绝。当然入职后,你们将会是科内申请基金、发表文章的顶梁柱,科研仍是你们必须会念的经,加油哦。3. 临床型博士后适宜人群:想留在帝都、妖都的或本院就有此项目的各学制学博过往大家对博士后的认识都是呆在实验室里闷头做实验的。但这一两年出现了临床型博士后这一特殊的类型:出站要求较低(通常只需 1 篇 SCI 而且无分数要求),待遇丰厚(税前年薪 20-30 万 / 年),带国家级规培证,时间为 3 年,主要完成临床工作。目前北京协和医院、清华长庚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均开展了这个项目,如果本就是这几所医院的毕业生,拥有稳定而熟悉的科研平台,则更显优势。诱人的条件背后是繁重的临床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开展基础科研,大家只能把目光放在临床科研上;与此同时,与魔都勇士们一样的是,你们也需要面对博士后出站后重新求职。3 年顶尖医院的轮转经验会是一个筹码,但没有一篇二区以上的文章或者一个国自然青年基金,已过 30 的你确信能在众多竞争者脱颖而出,留在已饱和的北京、广州大三甲吗?眼前美景虽好,远方的路也需谋划好,加油哦。4. 科研型博士后适宜人群:需要科研成果的真英雄选择这条路多是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毕业生或者确实想在科研上积累成果的长学制博士。前者因为普遍年轻,并因学制特殊,除个别大神外大部分都在临床、科研上表现平庸,为了填补自己科研上的不足和以后更好的发展,他们可以用这 2 年赌一把,而且大部分院校的博士后待遇比住院医师甚至主治医师的待遇还要高。后者因为面临国自然青年基金年龄线的逼近,无论是入职还是规培都不可能再有时间开展科研工作,于是破釜沉舟一搏。面对瞬息万变的政策,这条路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但相较于前 3 种选择,却可能会是后期发展最好的,尽人事,看天命,加油哦。5. 转行适宜人群:为自己选择负责的成年人是的,这个选择被大部分人忽略了,其实临床医学背景的博士出路很广阔,丁香人才上各大医药公司的医学顾问、药品研发等岗位都为医学博士开出了丰厚的条件,而且相较于临床工作的强度和风险,这些工作有固定的工作休息时间就是很多临床医生无法想象的。并不是每一个学医的都适合做医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你想清楚了,那就勇敢踏出这一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吧,加油哦。廖廖数笔,道不尽人生的无限可能,而在这变幻不定中只有一样不变:科研是第一竞争力。博士毕业后,不少同学回到了家乡二线城市的大三甲,以为能就此告别科研,却依然因为自己博士身份而被科主任委以科研重任,甚至被下军令状没有成果不能返回临床。在现行评价体系里,科研能力始终是对年轻医生最先要求,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们更是如此!所以说,科研无捷径,四证合一也好,八年制也好,做好实验,出结果才是王道。联科生物产品 SCI 引用量已超 5,000 篇,IF 累计 15,000 余分,是您在科研路上早发文、早毕业的好帮手!
每年高考过后,考生就面临最头疼的填志愿环节,填志愿前考生首先要明确一件事,那就是有继续深造打算还是本科毕业就想出来工作。如果考生打算本科毕业就找工作,那么这个大学专业教育君是不太推荐的。这是必须读研的大学专业,本科毕业“没出息”,读研才能有前途!临床医学专业,这个大学专业如今异常火爆,录取分数特别高。一些普通双非一本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分数已经超过了很多211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而二本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更是超过了很多一本高校。从目前的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分数情况来看,考生分数低于一本线,基本上就和临床医学专业说拜拜了,因为二本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分数绝大部分都超过了一本线。临床医学专业很火,不知道这是“实火”还是“虚火”,但是考生在填报这个专业之前,有一个事实需要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可以决定人生死的专业,所以毕业后想当医生,本科毕业学历是远远不够的。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基本上县一级的医院都进不去了,只能往乡镇走,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所以,临床医学专业成了一个必须考研的专业。但是别以为考研后就轻松了,如果考的是专业硕士还好,毕业后有规培证,也就是所谓的“四证合一”,能够直接找工作。如果考的是学术型硕士,那就比较尴尬了,毕业后还要规培几年,并不能马上找工作。但是不管怎么说,临床医学的培养时间确实是有些长了,这适合一些家底比较雄厚的家庭,如果是贫困学生,可能会比较吃力。仔细想想,如果是“穷孩子”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都快30了,这时候才能开始赚钱养家,此时就开始面临房、车等各种问题,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压力就会特别大。都说医生是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但是现在基本上看病都是各种仪器检查,医生的作用其实已经被弱化,可能未来年轻医生会更吃香。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读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出来是“没出息”的,读完研究生虽然也面临很多难关,但是比起本科生,前途还是有的。你怎么看?你支持家里人读临床医学,毕业当医生吗?
虽然行内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但是临床医学专业一直是考生追捧的热门专业之一,以至于录取分数线一年高过一年。临床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不仅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而且学术性也比较强。所以,医学类院校会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了不同的学制。到目前为止,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学制,分别是五年制、5+3一体化、八年制等。学制不同,录取线也不同,所学内容也不同,授予学位更不相同。那么,这三种学制究竟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逐一进行介绍。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是我国医学类院校最常见的培养模式,一般会安排三年半的基础课和临床课学习,半年的见习和一年的临床实习。毕业后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如果选择考研,可以报考专业硕士(实践型),也可以报考学术硕士(研究型)。对于本科院校不太理想的考生来讲,考研就是实现逆转的机会,可以通过考试选择更好的医学类院校。毕业后,如果选择就业,选择成为医生,就必须要到三甲医院进行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为“规培”)。在三年期的规培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拥有处方权。5+3一体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中的“5”是指完成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一体化是指三年住院医师的规培与三年专业硕士合二为一,一体进行。实际是:在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规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后,不需要参加国家硕士生入学考试,直接进入专业硕士阶段学习,并进行住院医师规培。毕业后,在所有考核合格的情况下,授予专业硕士学位,获得硕士毕业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培合格证。毕业后,就成为了真正的医师,拥有处方权。5+3一体化与五年制相比,一方面压缩了医师的培养周期,避开了竞争激烈的硕士入学考试。另一方面也失去了院校的选择权、失去了专硕与学硕的选择权。八年制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是指学生在完成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临床通科实习、临床二级学科实习、科研训练、论文答辩后,授予博士学位的医学类专业。毕业后,如果各项考核均合格,可获得本科、博士阶段的毕业证,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毕业后,还必须进三甲医院进行1-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国内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全是名校,所以对于考生来讲,考分要求很高。此外,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免除了硕士、博士的入学考试,入校后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上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前两种学制相比,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多了科研训练任务,这是融合专硕、学硕的优长,为医学人才长远发展提供了锻炼机会。
大家好,我是硕士小凡。相信很多人,甚至是少数医学生,都分不清医学硕士的专硕、学硕的区别。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这个话题。专硕,全称是专业型硕士。自从国家规定所有的本科临床毕业生需要接受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专硕就变得愈发火热起来。每年报考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是专硕呢?其实,专硕就是在临床工作的硕士,专硕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在临床,专硕更注重临床实践。学硕,全称是学术型硕士。目前,学术型硕士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在高校的实验室,有少数学术型硕士在临床进行学术型研究。专硕,一般情况下,专硕七月中旬就开始到学校报到,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后,即开始进入医院学习。到底学啥呢?主要还是在病房中收治病人,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比如,一个泌尿外科的专硕同学,根据安排,会有几个月的时间轮转一下其他外科科室,然后,回到本科室学习,临近毕业时,按道理是要有几个月时间去实验室学习实验,准备毕业论文(但是,有些老师会一直把你留在临床工作,不让进实验室) 。专硕上课学习的时间主要是周末或者晚上,学习科目包括一些统计学等等。有时候期末考核,还得统一请假。学硕,按照统一安排,学硕每年九月份开学(有些老师会要求学生提前去)。学硕在研一上学期会被要求按时上课,通常上学期要求把研究生期间的学分都修满,课程也是统计学,基础知识理论等等。研一下学期,一般都会开始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技能等等。每天日常的工作就是做实验,具体做啥,都是听从导师安排。临床医学学硕也会被要求在本科室进行几个月的临床工作,一般都是研三的时候。普遍而言,专硕的待遇要高于学硕,但是一般专硕的辛苦程度也高于学硕。专硕有时候会被安排值夜班,节假日无休等等。学硕这方面主要取决于自己和导师,如果自己勤快,愿意做实验,那么很大程度上,也是很辛苦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学硕过年都是会有假放的。专硕,如果过年在很忙的科室,那肯定是没假了。再来谈谈学硕专硕的学费区别。以下以某医科大学为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生/学年;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14950元/生/学年。补贴:每位研究生每年国家统一补贴6000元。专硕额外有值夜班费和导师补贴等。学硕一般只有导师补贴。奖学金:具体参考各个学校的官网,具体不提。总结补贴问题,一般情况下,专硕是要高于学硕的。越好的学校补贴越高。那么,专硕学硕找工作哪个更简单?专硕毕业是可以拿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的,这就意味着,毕业之后,不用重新进行规范化培训。可直接进入医院工作。而学硕,如果想进入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则必须接受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笔者曾在医院认识的一位学硕为例。该学硕毕业后,进入了有规培资质的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而后在本院进行规培轮转,时间为三年。再总结一下,若是以做医生为目标:专硕毕业后直接工作;学硕毕业后还有3年规范化培训。到底哪个容易找工作,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以某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招收的98名硕士中(学硕专硕未知),只有30人是来自外校。超过2/3的人是本校研究生。在招收的31名博士中,只有10人来自本校。对于目标是硕士毕业后,留在学校一附院工作的人而言,报本校,则毕业留下的希望更大。但仅仅只是希望更大而已,更多的还得取决于自己的导师。一般而言,科室主任的学生留下的希望更大,因为招收新员工,科室主任的意见也很重要。否则,就算进了科室,在未来的工作中,也许会有上级医师不断为难你。这里招收的人并未区分专硕学硕。对于学硕而言,招收进医院了,也会重新规培。此外,有些医院想招收劳动力,也许不会要学硕。而有些医院突然重视科研,也许会要学硕。没有绝对的情况。今天先聊到这里,我是硕士小凡,欢迎大家在下方提问、转发。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2020年考研党的你,为了考上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一定已经在着手准备考研,搜集信息了。最好的途径,自然是向考上的学长学姐咨询,了解他们的复习规划和报考准备。但听着学长学姐讲着他们的经验,偶尔口中会冒出几个「专业术语」。例如专硕和学硕、一区和二区、306 和 699,身为萌新的你是否感觉一头雾水?图片来源:网络今天,笔者带你简单了解一下医学生考研中的基本常识,弄懂这些常识,考研才算有备无患!Q1:我明明是 2019 年 12 月份考研,为什么莫名成为了 20 考研党?图片来源:网络因为很久以前,考研时间是在每年的 1 月份,而不是现在的每年 12 月份。后来有一年,考试部门为了让大家过一个安定祥和的元旦节,打算把时间提前。于是那年,1月份按老规矩考了一次,而下一届考生在 12 月份按新规矩考了一次。但我们考研界这辈分可不能乱啊!于是大家心照不宣地按老时间排辈分,从那以后的每一届考生都要迷茫一下:我是谁?我哪年考研?我买的2019年 新版考研英语套题,到底是不是最新版?简单地讲,2019 年 12 月份的考生,之所以被称为 20 考研,是因为按老黄历计算,你们应该是 2020 年 1 月份才考试。Q2:什么是专硕?什么什么是学硕?图片来源:网络专硕=专业型硕士 = 有规培证 + 一边在医院学习(干活),一边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 视医院和科室不同有一定收入(每月几百至几千不等)+ 部分学校专硕学费比学硕高 2000 元/年左右学硕=学术型硕士=无规培证+在实验室学习(做实验),获得更多的科研经验+视老师不同,收入一般不如专硕四证合一:医学专硕「四证合一」,即毕业后会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规培证四个证书,在读硕士期间同时完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但是,请务必记住,学硕毕业后是没有规培证的!学硕毕业后仍需要规培三年,这是与专硕最大的区别!规培证: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目前硕士生找工作,甚至很多医院的晋职称,规培证都是很重要的一项要求。如果选择学硕又不打算读博士的话,很可能需要毕业后多花三年时间进行规培。但是就目前的环境来说,科研同样是晋职称很重要的依据,这一项往往是专硕的短板。简单总结一下,想要尽快就业的同学,可以选择专硕。想要走得更远或者从事科研的同学,可以选择学硕。但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最终选择要看个人的喜好及发展。Q3:定向与非定向的区别?图片来源:网络定向与非定向,主要是说就业方式。定向生一般为已经工作的同学,毕业后回定向单位(一般为原单位)就业。一般来说,大部分研究生都应该都是非定向。但上海地区例外,因为改革,上海地区的专硕需要填定向,因此毕业后都没有发就业报到证。所谓【报到证】,指的是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具有人才管理(人事代理、户档托管)的私有制企业工作的必要档案。而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目前还都属于事业单位哦!这就意味着这个报到证对你以后选择医院和找工作还是比较重要的,除非你是毕业后回指定医院工作的。所以,建议打算报考上海地区的同学,记得找到相关的师兄师姐打听一下定向的问题哦!再次简单地总结一下:定向 = 录取后不调档案(仍在原工作单位)+毕业时不发派遣证/就业报到证,回原单位工作非定向=录取后档案调归录取院校+毕业时发派遣证/就业报到证Q4:一区和二区是什么意思?图片来源:研招网一般来说国家线一区(A类)比二区(B类)稍高(近几年一般相差 10 分)。但两个区的统考题(西医综合、英语、政治)是没有区别的哦。一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 21 省(市)。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0 省(区)。然后,笔者在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那就是认为二区一定比一区容易考。但事实上,许多二区的名校,像是广西医科大学之类的,名额非常抢手,实力也不比一区的某些学校差,想成功考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你们不要掉以轻心!Q5:专硕和学硕的初试科目一样吗?图片来源:网络初试时间:按照这几年的套路,基本可以理解为 12 月 20 ~ 27 号之间的周末(以官方公告为准)初试科目:1、专硕:专业课(统考)、英语一、政治。2、学硕:除了专业课各学校自命题,考试科目需要关注相关学校的官方网站,其他与专硕一致。专业课代码有 699 的,也有其他代码的。即使都是 699 ,各个学校的命题也是不一样的。PS:699,指的是全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联盟中部分学校采用同样的考试大纲自主命题。即大纲相同,题目不同)。可以参考往年的公告先复习,但是也有存在风险。因为今年的公告出来,你会发现今年的科目有所变化(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Q6:国家线?自主划线?校线、院线、科室线?图片来源:网络1、国家线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是基础分数线。一般3月中下旬公布。国家线包括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一区和二区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考一区学校的临床专硕,除了过一区国家线的总分线,还要过一区的英语线、政治线和西综线这三科的单科划线!只有总分和单科都分别超过相应分数线,才算过线,才有资格进入一区研究生的复试。2、自主划线人们口中的自主划线,一般指的是34所有权自主划线的高校。自主划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可自主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34 所高校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然后,可能有人有疑问了,自主划线和国家线有区别吗?那肯定有的。 34 所的自划线一般先于国家线揭晓(每年国家线公布前,都会有辅导机构的老师,根据 34 所自划线的浮动来猜测国家线的升降),而这34所高校的复试工作也会先于其他院校展开。这样可以方便未通过一志愿复试自划线的考生及时调剂至其他高校,使得其他的招生单位和考生的调剂更主动。而如果自主划线低于国家线,那自主划线就是无效的,但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因为一般情况下,自主划线都会高于国家线!3、校线、院线、科室线这三条线,都是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本医院、本科室有关专业生源确定的复试资格线。它的本质,就是复试资格线!并不说你过了国家线,就一定能进入复试。相反,许多学校生源足够,为了提高质量,往往会设定资格线,先筛掉一部人,再按一定比例让人进复试,具体比例参见学校或者医院官网往年的文件。
博士生毕业,学校要求发表一作 SCI 论文,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而该要求却让湘雅医学院八年制的学生对学校管理顿生质疑和不满。事情要追溯到 2017 年 12 月。湘雅医学院临时出通知,要求 2010 级,2011 级赴外交流学生及 2012 级全体学生发表一作 SCI 论文后才能毕业,这让 10、11、12 级的学生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10 级、11 级、12 级分别进入第 8、7、6 学年,突然增设的毕业要求让许多没有准备的学生不得不延毕。图片来源:知乎2020 年本该是湘雅 2012 级学生的毕业季,面临「一作 SCI」政策的全面放开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12 级学生按期毕业率不足 25%(扣除出国交流自动延毕的学生),湘雅八年制 2020 年线上盲审的 C 和 D(D 是完全不合格不能答辩)的人数打破全国八年制历史记录。图片来源:知乎这一局面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质疑,有人赞同,有人感慨......导致此现象的原因首先,不得不提学校管理上的混乱。学校更新毕业政策,学生已临近毕业,突然告诉学生要发文章,让本无准备毕业的学生手足无措,如何应对。SCI 论文的发表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对于生物和医学专业的人来说,即使科研顺利,一篇 SCI 从开始设计实验、投稿、修改、补实验到最后接收,也至少需要 2-3 年,而接到此通知要求的 10 级学生已是第 8 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贸然一刀切的规定实不可取。并且对于一作 SCI 文章的要求也没有清晰的定义。不同类型(review、meta、article、letter)的文章哪些满足毕业要求,教务工作者和领导意见不一,共一作、共通讯、第一通讯单位要求等也在不断变更,这些细节问题都没有明文规定,让亟待毕业的学生常常一头雾水,自己是否符合毕业要求还要多方求证才能确定。此外,湘雅八年制时间紧迫,临床科研难以兼顾。八年制培训过程大致为:大一大二学习相关课程;大三大四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大五大六临床课程和科室轮转;大七部分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部分在校内找好导师开始科研项目,这两年科研时间还要兼顾毕业论文的写作、SCI 论文的写作与投稿、毕业前的招聘面试,临床学习等等。短短 2 年的科研生涯与 5+3+3(4)博士相比,工作量当然不太够,科研水平也会层次不齐,时间紧迫导致论文质量下降,对标 MD 的培养路径以 PhD 标准进行论文盲审,盲审结果自然也不理想。多方原因累加的结果就是延毕的学生压力重重。不仅面临实验、文章、毕业的压力,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工作找早了如果论文没有接收不能及时到签约单位报道,造成毁约影响学校信誉,处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不提早找工作,好工作往往没着落。湘雅临床八年制医学生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八年制培养模式存在各种利弊,这只是当下混乱的医学培养制度的一个缩影。陷入泥淖的医学培养模式1. 医学培养模式过于繁多医学培养模式包括:3 年制(专科)、5 年制(本科)、7 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 5+3 一体化、临床医学 8 年制(本博连读)、4+4 学制等等。但没有一个模式可以做到尽善尽美:5 年制有更多自主选择权,但考研压力较大;临床 5+3 一体化免去考研时间,更多精力可放在临床,毕业时四证合一(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执医证),工作比较稳定,偏重临床,科研上却没有优势;8 年制缩短了学制,但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4+4 学制模式还处于探索结果,并不完善。2. 受认可程度参差不齐医学培养制度在乱局中积弊已久,模式培养不一,受认可程度不一,最后常常被贴上「科研科研不行,临床临床不行」的标签。医学生意气风发迎来毕业季,私以为即将迈向人生巅峰,却发现规培、专培豪华二连在前路等待着。医生的培养周期普遍较长,本科 5 年,硕士 3 年,博士 3-4 年,规培 3 年,专培 3 年,而在此期间各种资格证需要考试,本来繁忙的医务工作,还要抽出时间复习准备各种类型的考试,搞科研发论文。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却时常面临各种批判和质疑,专业型学生被质疑科研能力不行,学术型学生被质疑临床能力不行。3. 职业发展困难重重每一个怀揣着医学梦想的有志青年毕业后,迈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会顿然发现「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医生职业前期投入极大,门槛较高,投入产出比极低,起步薪酬低,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执业环境风险高,没太多的时间顾及家庭等。要想升职加薪,不仅要临床做得好,还要科研能力强,看得了病人,发得了文章,才是一个合格医生的基本素养。图片来源:丁香园许多临床医生迫于晋升压力都要继续搞科研,发论文,丁香园曾关于临床和科研话题做了一个小调研,发现七成以上的医生和医学生更喜欢给病人看病,八成以上的医生做科研是为了晋升,极少数是因为兴趣。医学培养模式的破局方向在哪里?一位好医生,临床和科研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而现实中,二者更像一对矛盾对立的关系而存在。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不擅长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而科研成就较多的高头衔医师却临床水平不足,在我国特有国情和培训考核制度下,导致临床与科研不可兼得的尴尬局面。良性的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医学教育体系或许是未来的方向。今年 2 月份,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旨在破除论文「SCI 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推动高等院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破除「SCI 至上」,「唯论文」并不是否定 SCI 和发论文,而是建立更加科学、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样,针对混乱的医学培养体系,葛均波院士给出自己的建议去规范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使医学教育同质化:对于临床型人才 5+3 培养后就授予医学博士,成为好的临床医生和接下来的专科医生;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 5 年医学院毕业后可以直接考科研型博士建议把硕士 / 博士打通(学制 4 年,这样为学生节省 1—2 年时间,而且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潜心研究),潜心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果临床型博士希望进行科研工作可以考上述科研型博士,毕业后具备双学位(MD, PhD);反之,如果科研型博士希望成为临床医学科学家,他们也可以参加 3 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成为双博士(PhD, MD)。医学培养模式的真正破局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尝试,不过作为立身当下的个人,则不应把临床和科研放在简单的对立关系中。医学研究日新月异,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实时阅读专业相关文献,临床技术和思维不断更新,让科研立足于临床数据,对疾病或者医学技术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科研在医学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不可独立存在的,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可行的破局之法。
临床医学的学制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5年制本科,其他的由5+3本硕,还有一种是8年制本硕博,临床医学专业作为优势热门专业,近年来录取分数线情况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985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几乎居于所有专业类别录取分数线之最。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医药类院校数量越来越多,即使是专科层次的院校,也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这类专科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不会太低。三种学制的不同这几种不同学制的临床医学专业,对毕业生来说,意义完全不同。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普通本科,毕业生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如果想读研,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是本科+硕士+规培,毕业生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研究生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硕士学位证、执业医师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从本科转到研究生,不需要研究生入学考试。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本博连读,毕业生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博士学位(Ph.D),执业医师证书。从本科转到研究生,不需要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三种学制的临床医学专业,都能让毕业生去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如果你真的以治病救人为目的,没必要纠结哪一种学制,毕业都能当临床医生。如果你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想要提高自己的薪酬待遇,最好选8年制,然后再完成规培,如果 做两年博士后搞出一堆论文会更好。这三种学制的毕业生学历不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不同。医学类专业人才招聘,特别是大型医院的招聘,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家里没矿,本科生很难留在省会级城市,硕士生很难留在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临床医生招聘,博士起步。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越高,薪酬待遇会越好。学硕与专硕的区别学硕就是学术型硕士,注重理论研究,搞实验写论文;专硕就是专业型硕士,注重实践应用和临床。临床医学的学硕与专硕的区别,在培养方式上比较明显。想要治病救人,如果是本科生考研,最好选专硕。医学类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在以后读博或工作中各有什么优势?学硕在上学期间,除了上课学习,读文献、做实验、写论文也是重要任务,一般要求发表一定量的文章,才能达到毕业要求。读研期间不需要进行临床实践,毕业时拿双证,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学硕毕业生之后,需要进行三年规范化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岗就业。这个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比较痛苦的,毕竟规培期就相当于实习期,往往只能拿很少的基本薪水。学硕在考博方面比较有优势。读博注重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学硕的三年学习,在理论与科研方面,一般有比较扎实的基础,比较受博士导师的认可。专硕在学习期间,主要以临床实践为主。上学期间,多数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临床实践多,读书与规培两不误。毕业时拿到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执业医师证书及规培证。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了。想治病救人,当然选专硕。实际上,硕士想继续读博的人并不多,更多人喜欢专硕,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的那种。专硕的录取分数,比学硕高出好多。大家对此怎么看?
口腔医学专业属于口腔医学类,是医学大类专业之一。这几年不管是专业类的医学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录取分数都相对较高。目前,全国本科阶段开设口腔医学专业的高校有103所,其中实力较为雄厚的院校有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 未来想要成为一名牙医的同学,在选择报考本科口腔医学专业时不难发现,这个专业还有五年制、八年制、五加三一体化三种报考方向。口腔医学五年制和八年制的区别五年制:口腔医学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本科学历的学士学位,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只要在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后,就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牙医。开设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等,五年制的学生毕业之后被授予学术型学士学位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同学,在毕业前就可以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合格毕业后还可以直接获得博士学位。但是,毕业生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规定进行1~3年的规培后,才可成为一名正式的牙医。开设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院校有北京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毕业之后被授予医学专业型博士学位5+3一体化:口腔医学专业将八年分为两段,学生在完成前五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并且考核合格后,可以免试攻读研究生,再经过学校后三年的培养正常毕业后,便可以获得四个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然后直接上岗成为一名正式的牙医。开设“5+3”制口腔医学专业院校有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武汉大学等,经过五年的学习后直接进入医院,边攻读硕士(专业型)边接受规培,毕业后可直接工作。 要求高:左撇子不能报考基于医生工作的特殊性,医学类专业对考生身体要求较高,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等情况都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由于治疗椅及绝大部分的医疗器械多为右手使用而设计,个别院校对于有“左利”俗称“左撇子”习惯的考生有一些限制要求。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在录取规则中明确规定,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由于学习、就业的特殊性,建议习惯左手做事(俗称左撇子)的考生不报考。还有首都医科大学也明确提出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收左利考生。口腔医学专业高校目前,国内口腔医学最一流的院校分别有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上海交大口腔医院等,这些院校的口腔医学都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同时也都是学科评估中的A类学科。医学类专业香饽饽“口腔医学”究竟有多火?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最近有一组数据火热了网络,那就是软科发布的202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这个软科到底是何方来圣呢?就连是上海市落户政策引用的就是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这个英文具体是: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也简称ARWU。它的前身就是上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09年时候由上海软科发布。这个发布时间是从2003开始至今的。这几天有家长和考生关注笔者后,有很多人问笔者关于本科后考研的问题,问得最多的除了专业就是读了本科后如果要考研,建议什么本科专业必须考研。其实这是个绝对与相对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必须要考研 ,只不过是有些本科不好就业,在没有关系和背景的情况下,你像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贸易、艺术类、体育类的普通本科专业就业就要困难一些,很多这种专业的人不是考公务员,就是毕业后干了其他专业领域。如果你不打算考公务员或有其他打算,不想一毕业就要找工作,想要考研的话,那么介绍以下专业推荐考研试一下,毕竟研究生出来好找工作,薪资待遇也好。生物科学这个专业的双非本科有点难就业,笔者拿一个认识的同学例子打个比方。她考到了一所末流211大学,具体是哪所,就保密了。她进入了生物基地班,由于她大一大二非常喜欢玩,保研名额也没有了。想要考个985大学的实验室。她最后考进了中科院,中科院其实非常适合性格偏内向,一门心思想要做研究的人,她现在进入了细胞微生物领域发展,据她说挺好就业的。医学专业这个专业有些辛苦和有些不好说,因为本科专业医学类市医院有些难进,有些地理位置好的县医院也不太好进。每年12月份的考生一般都是次年1月份考试,医学类主要是统考或者推免,上图是考研的基本知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下。专业硕士,要在医院学习,说是学习,其实什么都干。还有规培证,还有每个月的工资,这个得要根据你医院和科室不同发的钱多钱少不同。学术型硕士,没有规培证,就是一直在实验室做实验,这个就是要看你跟什么样的老师了,做什么样的项目,有多少研究费用,但是一般每个月比专业硕士拿得少。这个医学类专硕毕业后要拿四个证书,可谓是满足感十足。四个证书就是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证、规培证书。环境工程这个要考研的原因相信不用我多说吧!推荐几个好的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个考研内容偏重记忆力+理解力。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很多人不喜欢背诵。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也不错,专业课内容要容易一点,但是华东师大由于地理位置在上海,所以每年报名的人都很多。厦门大学考试科目是环境学导论,也是理论多,容易考,记忆力要好。2020年环科招生人数是24人。历史学这个考研热门大学的人多,985、211招生人数本来就少,而且历史学只有学硕,学硕招生比例本来就更低,你一看就只有个位数。法学这个专业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一般你要报考北京和上海可要想清楚了。你的卷纸在北京、上海批卷,一般阅卷会在你的报考学校所在省市,所以这两个地方同学的英语水平都很高,如果报考这两个地方,本来你的英语可能40多分就及格了,一下子给你低个十几分,你可就郁闷坏了。
我又来答题啦,我硕士是专硕,现在博士在读个人经历,仅供参考哦1. 培养的方向和目的不同。学硕,全称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硕,全称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学硕是偏重于搞学术和做研究的,而专硕是偏重于临床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2. 培养的方式不同。两种类型培养学制都是三年。医学专业的学硕只需要在临床轮3个月,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实验室做研究,以学习实验技术和解决科学问题为主,接触最多的是细胞和动物。专硕因为现在规培的政策,要在临床轮够33个月。大部分时间在临床,参与临床工作,跟主任门诊手术等,接触最多的是病人。虽然说是上学,其实也算是上班,不过没工资罢了哈哈哈。做科研主要也以临床课题为主,很少一部分研究生也会做基础研究。但是要兼顾上班,考试,做科研,相对来说会比较累一点。3. 考博问题。目前专业型博士研究生要求有规培证也就是说拿到规培证的专硕可以考专业型博士研究生,也可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而学术型的硕士考博只能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名额比较少,难度比较大。4. 就业的问题。专业型硕士目前培养模式是四证合一的,也就是学位证+毕业证+职业医师证+规培证,找工作会有一定的优势而学术型的研究生毕业之后依然需要规培三年才能够拥有规培证。但如果你是重点大学的学术型研究生,研究做得很好,文章很多,找工作也不是问题,可以在心仪医院留院规培,虽然钱不多,和大家先混个脸熟也挺好5. 学费问题专业型研究生的学费一般来说会比学术性研究生的学费更贵一些。而且奖学金的也会倾斜于学术型研究生。6.毕业难度的问题。学硕的毕业要求是比专硕的毕业要求高的,有文章要求,所以会有科研压力.做实验这个事情必须要能够沉下心来,专注认真,相对来说需要极度的耐心,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长期坚持的。而临床型硕士的话主要是侧重于临床工作和对临床知识和技能的一些学习。说白了就是临床型研究生身累,但是学术型研究生会比较心累,做过科研的人都懂最后就是自身定位的问题,自己毕业后想去哪个医院?一般来说附属三甲医院对医生的科研能力要求比较高,学术型研究生又有规培证可能会更加吃香。码字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都看到这里了,不点个赞再走吗,你的支持对我很重要哦你好啊,我是一个持续分享知识与正能量,希望和你一起成长的女博士。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一起成为聪明有趣情商高的社会人不点关注下次就找不到我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