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帝曰

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近30年的SCI一定想不到,自己会从一个最初是为了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研究工作密切相关论文索引的工具,发表国际论文的示范并引导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推动者,逐步变成某种程度异化和扭曲科学研究目的,绑架科研和学术评定,让国内学术共同体爱恨交加、心情复杂的核心评价指标。科研是为了认识世界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论文只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由于我们对科研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把复杂的科研活动简化成等同于论文发表,再用论文发表的载体区分研究者水平高低显然是不靠谱的。如同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必须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调整类似,如今破除SCI崇拜并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当然,一切问题的根源,不是SCI,而是异化它的力量。SCI引入中国的前世今生上世纪60年代,《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在美国正式出版。之后又拓展到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并发行了网络版Web of Science,成为世界上权威的科学文献引文数据库和功能完善的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与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并称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从本质上说,期刊和所发表的论文只是SCI的统计样本, SCI的核心是科技期刊和论文索引(Index),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在资讯不够发达的年代,SCI对于科研人员查阅最新文献、减少期刊订阅成本、追踪国际科技前沿以及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有较大的帮助。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SCI原来的本质功能逐步衰减。然而,它通过统计大量的论文以及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的功能,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改革开放之前,科研水平高低、科研经费的拨付,并没有什么量化标准,也没有同行参与评价,完全是由行政部门官员说了算;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同行评审,但当时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学术圈子非常小,评审不够严谨,主观性太强等。当然,改革开放也让中国科技界放眼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用SCI量化指标来衡量科研人员水平的评价方法,并在之后被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吸收沿用,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科技评价方式,对于引导国内学者在全球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接轨国际前沿科技,在当时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SCI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当时的SCI给我们提供了科技评价客观的尺子,历史地看,是一种进步。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SCI逐渐被神化,在科技评价中,唯SCI、ESI的做法越来越严重、普遍。为了迎合这种量化指标性的评价模式,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抄袭等,短短几年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有的高校为了SCI的光环,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直接“明码标价”,要求3—6年内要发表多少篇SCI文章,否则不能留任;有的省份甚至将SCI、ESI指标纳入到高校建设指标中……SCI本身有其天然不足与缺陷,一旦唯SCI,其先天的缺陷对于科研整体的误导和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第一,SCI“偏科”严重。不同学科情况不同,SCI无法“一概而论”。由于SCI侧重基础科学类期刊的收录,因此主要适用于以发表论文为主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成果,对很多工程应用学科并不适用。即便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也是冷热不均,如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等容易发SCI论文的学科就应者云集,而物理、数学等学科就举步维艰;即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有的偏理论,有的偏应用,有的热门,有的冷门,此消彼长之下,学科内部的发展也会出现极大不均衡。这种忽视科学研究提高对自然界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仅仅以SCI为风向标的功利性倾向完全异化了科研的目的。不仅如此,学者需要发表SCI论文,高校也需要SCI数量光环加持。可以说,SCI、ESI等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和格局。第二,用确定的时效绑架了不确定的科研产出。正常的科研活动需要做深入研究并长期积累,如果用SCI论文发表的时效、数量来评判,那科学史上很多著名科学家都会被“淘汰”。以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时年59岁的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为例,作为55年以来该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她仅有6篇论文代表作,其中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还只是发在影响因子1.0左右的学术期刊上。第三,引用率准确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论文的引用率与论文的质量成正比。然而,论文被引用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肯定性引用,也有否定性引用,有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的引用率并不高,比如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很多数学的公理因为是常识而不会出现很高的引用率。而也有不少论文虽然在发表后获得了极高的引用率,后来却发现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去年曝光的前哈佛医学院安维萨教授的31篇与心肌干细胞“c-kit+”相关的论文,不仅引用量很大,还有很多模仿研究,最后因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被撤稿。所以仅仅根据引用率来评定科技成果,就很难全面评定出可经受起长期考验的科学成果,甚至可能评出错误的结果。第四,英文期刊占比过高造成影响因子偏向性过强。截至2019年6月,SCI期刊库收录了全世界1.1万多种期刊,其中主要是英文期刊。这就使得英文语种期刊之间和论文之间有很高的引证率,影响因子随之水涨船高,而其他语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则相对较低。由于SCI期刊较少收录中国期刊,因此很难用SCI这个评价标准涵盖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学者,客观上造成大量的优秀学术成果都涌向国外学术期刊,并使得国内学术期刊严重“营养不良”。第五,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无法用SCI评价。论文的发表和引用仅仅发生在学术团体内,也就是说,只有写论文的人才会引用别人的论文。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和改造世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很多论文可能启发或指导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他们不一定去写论文,就不会产生引用。比如,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许发表论文、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不是学术论文能够实现的、移动互联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取得的,但这些研究论文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用论文的引用率只适合评价个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以发表载体评价论文水平,以论文引用次数评价研究人员水平,这肯定不是搞科研的目的,因此科研评价导向要尽快脱离论文指标的绑架。SCI是如何被扭曲的科技评价由改革开放前的行政部门说了算,到有一定数量指标作参考,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过分重视数量指标导致了科研工作忘了初心。这些年对科技评价进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报刊文章和论文很多,政府部门的文件意见也发了不少,但实际进展并不明显。以论文评价科研水平的方法改不掉的原因可能很多,归结起来可能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我们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单一,或者说只有评上某个级才能使其待遇得到保证。社会上经常质问,外科医生只要手术做好了,能治病,为什么必须发表论文?因为单一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外科医生要评上职称,才能长待遇,制度上没有为外科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设计出其他合理增长待遇的渠道,他们也只能按要求拼论文。第二,在文化上我们往往追求显性的公平。显性公平就是要有可靠的数量指标比较,论文数量或被引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容易计量,容易比较。如果不能用定量的数据来比较,用定性估计说谁的水平高,职称判评给谁,也许评审人是出于公心,但难免有人就有认为你有猫儿腻。第三,现行的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受益团体。对于从事生物、化学、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人,对于善写和易写论文的研究人员明显有利,期刊出版界明显是受益者。如果改掉现行的评价方法,目前还看不到谁是明显的受益方,当然,分类评价更公平,对国家科技发展有利。第四,各个层次的科技管理部门勇于担当的领导少。口头上或认识上,不少领导都看到了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产生的弊端,有些评价方法的改革,其实就是部门或单位领导下决心即可,但有些人还是犹豫不决。譬如:很多大学校长都认识到了以论文相关数量来评价教师水平对学科和学校发展带来的危害,但校长有权却很难下决心改变这种数量评价方法。很现实的问题,如,某个学校想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但我们学校改了,其他学校不改,我们排名下滑怎么办,校长能向学校交代吗?如今,有人戏称SCI、ESI等指标就是学术界的GDP,原因就在于这些指标与奖金、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很多项目评审组仅仅根据申报材料里的SCI论文数目和引用数量就得出评审结论,几乎不去考察论文的内容和实际水平如何;同时,众多学者的“帽子”、收入也与这些数量指标关系甚大,比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对学校员工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在《Science》《Nature》等所谓顶刊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更高……上述种种,自然就出现了“SCI崇拜”的怪圈。它使得大部分科研人员将科学研究的目的从解决问题演化为发表SCI论文,科研评价成了数SCI论文,这其实也就解释为什么“唯论文”会成为科研领域的大问题。由于学术共同体的认知模式已经被这套量化指标绑架,直接导致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屡屡发生,也让一些国内学者更愿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造成了国内科技期刊水平“矮化”。“SCI崇拜”不破 新评价体系难立中国科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导向,而破解“SCI崇拜”直接关系到新时期科技评价机制能否成功确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应有效地扭转科技评价的功利化导向。鉴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积累性特点,对科学研究成果要进行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估,应将同行评议与其他多种评估手段结合起来,围绕着知识价值进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机构对比、国际比较等。评估内容不仅应包括近期论文的产出和引用,而且更应包括其多长期综合影响,突出同行评议的价值评估。学术界应该减弱对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神圣化,大学和研究机构应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当然,造成对SCI等指标的崇拜主要是利益的驱动,因此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措施,从上下游系统的斩断这种链条,前提依然是建立有效、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学术和科技评价机制。其次,本土的科技期刊应该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是责任也是义务,受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首先应该在国内发表,让国人能看懂才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一些打着SCI收录、中文核心期刊的噱头,却因为某些评审看不懂国人的优秀研究论文连连拒稿,导致论文作者改投国际顶级期刊,并被封面报道的反转事件时有发生。国内科技期刊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钻研如何被SCI收录,不如多吸引高水平编委和评审,让优秀论文通过期刊真正体现出它的科研价值,才是迈向一流学术期刊的有效途径。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这为中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只有科研管理机构不再盲从SCI了,学术期刊不再打破头挤进SCI了,鼓励中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内发表,才能达到提高中国科研水平国际影响力及保有科研数据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作为学术论文的出口和重要终端,本土学术期刊能否崛起将成为确立中国特色新时代科研评价标准的关键一环。最后,过度重视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国内科技界学术不自信的表现。从国家角度来说,由于国内一些科技期刊的羸弱和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中国人的研究成果都争先恐后地拿到国外期刊去发表。科学无国界,但科研经费的来源是有国界的,技术的使用是有国界的,知识产权的归属更是有国界的。科研成果首先在国外发表,使得国内同行不能在第一时间受益,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浪费了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这是个大问题,应该要得到根本改变。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从去年开始,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破除“四唯”“五唯”的专项行动对于中国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无疑是一个破而后立的重要契机,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等多维评价机制的探索将为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依据。(作者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志民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舆

「科研福利」科研六大利器及SCI论文投稿技巧

重要通知:近期有读者反映不能每天准时收到我们的推送,原因在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方式。为了避免类似情况,请为“科研动态”设置星标(具体操作见文末动图),文章点一下“在看”,保持互动热度,就能及时收到每期推送啦。今天大管家继续给各位小可爱们整点干货,我相信你读完这篇推文,肯定会收获满满,毕竟这可是大管家用心做的呢。本人水平有限也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欢迎交流!如果是个科研老司机可能对于这篇推文不是很感冒,但是如果您是科研萌新,刚开始步入科研这条道路,大管家还是觉得这篇推文对您或多或少会有点帮助!科研是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同时拥有多项技能,同时也需要拥有多把科研利器,才能让你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废话不多说,咱们一一展开。↓文献调研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科研准备工作!↓其他前期准备↓文献查询的三大原则↓科研利器一:谷歌学术怎么用谷歌学术?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用的方法:https://gg.chn.moe/↓科研利器一:谷歌学术之邮箱订阅谷歌学术订阅是一个非常还有有效的最新论文获得方式,而且可以进行关键词订阅。在这里需要指出的关键词不仅可以是一个学术名词也可以是作者名字也可以是词组。关键词订阅的步骤如上图所示,只需要两步即可:Step1:进入谷歌学术页面,输入感兴趣的关键词,并点击搜索。Step2: 得到搜索结果,同时可以在左下角看到Creat alert(创建快讯)字样,点击该链接。↓科研利器一:谷歌学术之山寨版:StorkStork,您忠实的科研助理,每日帮您搜索、筛选和推送新的重要科学文献网址:https://www.storkapp.me/操作步骤同谷歌学术订阅相类似,在这里不做叙述!需要指出的上述学术推送都是通过邮件传递的,在这里大管家给介绍QQ邮箱APP,可以同时绑定多个邮箱,本人目前绑定了五个邮箱,非常好用,这样你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科研讯息。↓科研利器二:SCI-HUBSCI-Hub论文下载可用网址链接 - 实时更新网址:http://tool.yovisun.com/scihub/scihub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我相信每一个科研人都是知道的。↓科研利器三:ResearchGateResearchGate是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于2008年5月上线。该网站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合作。用户可以联系同行,了解研究动态,分享科研方法以及交流想法。网址:https://www.researchgate.net/在ResearchGate上你既可以关注到最新的科研讯息,你还可以和作者进行互动。上面还会经常发布科研职位招聘,硕博招生等信息!你绝对值得拥有!谁用谁知道它的好!!!不得不说ResearchGate就是科研人员的Facebook,朋友圈,超级好用!↓科研利器四:X-MOLX-MOL科学知识平台,顶级期刊论文图文内容每日更新,海内外课题组信息,行业新闻文摘,化学类网址导航,化学软件和数据库导航,及更多其他内容.网址:https://www.x-mol.com/↓科研利器五:小木虫论坛小木虫,全称为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小木虫的会员主要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小木虫论坛拥有良好的交流氛围及广阔的空间。网址:http://muchong.com/↓科研利器六:LetPubLetPub 是ACCDON(美国)旗下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学者提供优质SCI论文编辑和各类相关服务的专业品牌。总部座落于波士顿的ACCDON 公司集名校之都的人才地理优势,为众多研究院所和公司提供研发顾问和各类论文、基金、文书编辑服务。ACCDON 以诚信可靠为先,一流质量为本,和多方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网址:https://www.letpub.com.cn/↓一些小Tip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摒弃浮躁的心理,静下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也希望大家能够永葆家国情怀,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感谢阅读供稿 | 材料研究大管家编辑 | 材料研究大管家

尘归尘

教授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被清出教师系列。需要改革评价机制

9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透露。最近还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发布,在学校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会被清理出教师系列。同时,我们要让学生毕业和课程难起来,不能是一进了学校就进了安全箱,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让那些天天睡大觉、天天打游戏、天天喝大酒的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01 教授的职责是什么?主要职责又是什么?根据我国《教师资格认定条例》第4条,我国教师共有七类:第四条 教师资格分为:(一)幼儿园教师资格;(二)小学教师资格;(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教授只是大学老师的一种职称,并不是另外一种职业。教授也是属于教师,并非专职研究员。那么,大学教授的职责有哪些呢?2015年9月5日,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中提出了大学各级教师的职责。其中副教授和教授的职责是:(三)副教授1.独立担任并领导或指导一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每两年有一个学期讲授一门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或开新的选修课;组织并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2.担任学术指导人或科研课题的负责人,提出学术论文或做出科研成果;主持或参加编写、审议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及专著;掌握本学科范围内一个或几个方面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并能负责或参加审阅学术论文。3.指导实验室的建设,设计、革新实验手段或开设新的实验内容。4.指导研究生和教师的进修。(四)教授教授应担负比副教授职责水平较高的工作。教育司吴岩说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清除老师系列,也是居于这个规定来说的,是符合这个规定的要求的。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授的职责中哪个职责是排在首位呢?在《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中,是把独立担任教学工作排在第一位的,说明教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南京大学教授周勋初也说:“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礼记·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02 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吗?国家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后,许多学校是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教授的一项考核指标的。因此,大多数学校里教授是给本科生上课的。至于愿不愿意则是教授内心的主观心理,外人不得而知。只能从客观上分析。一、上课比较烦琐,耗费大量时间。首先,上课就得制作PPT。一般大学里,一节课PPT最低也得制作30张,每一节课都要制作。制作PPT是一件繁琐的事,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大学教授的PPT一般比较简陋,不会像中学一样,注重色彩搭配、文字效果等,大学PPT主要是关注内容。其次,上课就得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就得批改。而改作业也是比较耗时的工作。因为大学作业不同于中学作业,中学作业都是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并且是现成印刷好的题目,一次作业也就一、两页。而大学的作业并没有专门的作业辅导书,都是老师布置。而且作业量很多,一次作业甚至可以写二、三十页。批改起来工作量很大。最后,上课必然就有考试与评测。这也是很繁琐的事。因为现在并不是和以前,出个题打个分就可以了。现在都是量化系统。出题达到什么标准、考试后要有考试分析、要有每个学生的学业评估等环节。此外,还有与学生的互动答疑等。所有这些都是消耗时间的,而教授的时间又很宝贵。二、上课待遇不如科研。一般一门大学课程约40个学时。每个学时,按200元算,才8000元。对于教授来说,这个钱实在微不足道。教授如果发表一篇SCI论文,学校可能奖励就有几十万。教授都可以申请科研项目。审核通过后,一年都有几百万的科研经费。虽然科研经费是用于科研的,但科研支撑的成果又是与奖励挂钩的。还有一些教授与校外企业有合作项目。也有的教授有外出讲学、报告、交流等活动项目。这些都比上课轻松实惠。对于教授来说,如果从金钱角度来看教学,实在是不值一提的,教学往往是有考核要求。三、大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大学里,在各种评比中科研成果占据很大比重。在晋升职称,各种奖项的评选中,科研成果都是硬指标。而教学往往难于评估,在评比中占比较低。所以,教授更愿意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科研课题上,并且可以实现名利双收。03 热爱课堂的老师实际上,大学里也有很多老师喜欢上课。例如,河南大学的常萍老师坚守讲台三十多年,深受学生喜爱,每次上课教室总是座无虚席。讲课充满了激情和才气,思想价值极高。也吸引了众多校内外人士慕名前来听课,其语录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在2015年10月退休之后,又被学校返聘为副教授,继续给学生上课。再如,现在的网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他的课通常是一座难求,场场爆满。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流的大学必然依赖一流的学生,而一流学生依赖一流的老师来培养。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出一流的人才。

红风筝

20考研人:如果你不爱搞科研,不想走学术路线,我还是要劝你考研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大学学历的含金量也变得越来越低。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考研的道路,希望以提升学历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在考研大军中,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并不喜欢科研事业,也不打算在将来读博,他们只是“为了考研而考研”。作为20考研人,不知道你是否也属于这一类同学,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有没有考研的必要呢?作为一名过来人,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我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在我看来,在当下的就业大环境下,即便你在将来还没有走科研道路的打算,我还是劝你要参加考研。先不论考研结果如何,经历过考研这次历练的同学,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考研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检验,而且还是一次对于同学们的历练,经历过考研的同学,大都会变得更加豁达、坚韧。与高考不同,考研时并没有老师在后面赶着大家学习,完全需要我们自觉的努力备考,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专注力和忍耐力,都会得到提升。而且考研不仅仅是一个闷头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在备考中,如果你能搜集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你就能更加轻松地复习,并增加上岸的机会。这种信息收集能力,对于我们将来走向职场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考研的过程就可以极大地锻炼这一能力。此外,考研的历程是非常痛苦的,每一个同学都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学会如何在逆境中调节自己的心态,更好地迎接挑战。即便是考研最后失败了,这一经历也会让你收获成熟。在当下的就业市场中,如果你想要获得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提升学历仍然是一条捷径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不难,但是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不那么容易了。当你去求职时,你会发现,很多好的工作都会要求你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这对于应届生来说很难实现。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硕士学历,甚至是名校硕士学历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可以拥有很多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机会,而这一切都是高学历带给你的。尽管你不想走科研道路,但是考研成功后,拿到硕士学历,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只要努努力都能成功。考上研究生后,你的眼界和格局都会变大,你将能够用2~3年的时间,重新思考并规划自己的人生考上研究生后,你就暂时不必再为了就业而发愁,因此你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并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当你开启研究生生活时,你会发现自己身边都是一群优秀的人,而与他们长时间接触,你的眼界和格局都会逐渐变大。在我看来,学历可以决定你进入哪些单位工作,而眼界和格局才会决定你将会取得多大的成就!结语考上研究生,并不代表未来一定就要走科研道路,大家一定要卸下思想上的包袱,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的备考中。如果大学毕业后,你感到迷茫,并且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话,考研真的是一条不错的路。你认为不喜欢科研的人,究竟适合考研吗?欢迎发表您的看法

真田

科研者是真的像非科研圈的人说的那样不堪吗?科研者:真的很难

近期,考研很火热,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对你的研究方向下手了吗?开始“夺命”三连问了吗?其实也不足为奇,科研内容大部分时候是和日常生活脱节的,事实上完全没有可能直接几句话就能给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讲明白非常前沿的科研细节。这个时候科普就会变得非常重要。科研就像一个圈,更像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风景不尽相同,遇到的问题也是神一般的雷同,由于科研工作者工作性质比较「高精尖」,与一般人群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想象,科研者的朋友们总会问出一些让科研者难以接招的“神仙问题”,让我们来细数一下五花八门的神仙问题吧——最戳科研者心窝的三大问题1. 你的研究是啥?2. 你怎么跟家人朋友解释你的研究是什么?3. 所以,他们觉得你的研究是啥?来自一个科研学者的神奇“遭遇”:一科研者是从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作用原理,为临床用药提着理论依据,总而言是往生物医学药剂学方向的,关于平时服用的不同药物,片子、胶囊、口服液、注射液等,跟他们娓娓道来时,换来的只是:“哦,原来是卖药的”。其实,类似于像这些扎心的回答真的是大有存在的,例如:从事园艺研究方向的,他们会觉得你是种菜种树种花的;食品科学研究方面的,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做饭弄吃的,并且在你表示不会的时候质问你“不是学食品的吗”。真心的说一句科研者们实在是太难了。科研者是真的像非科研圈的人说的那样不堪吗?对于付出心血的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继续下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来自一个科研者的内心独白:我每天都是重复着单调的实验,除了工作,平时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娱乐活动对于科研者来说简直就是天赐恩惠,只能是一整天24小时实验室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数据,甚至连正点吃三餐都保证不了。搞科研时间长了,不去实验室都会觉得心里空荡荡就像鱼离开了水一样。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别人会问:既然是这样枯燥无味那是什么支撑我们在做科研,平心而论真的有兴趣吗?为了生计吗?当然两者都不是,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一种习惯。虽然学术界也并不清白,但在这里能够跟世界上最纯粹的人做朋友,谈论的都是知识。经过一个月甚至几个的努力,自己的实验成功,这种欣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总之,科研不易,且行且珍惜,只有你不问一些“伤心”的问题,我们还是好朋友。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众目睽睽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人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此次调查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进一步弘扬优良学风作风具有积极意义。它表明,我们对类似引起广泛关注的争议性事件,已经形成了遵循科学规律、程序严谨规范的调查机制;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绝不会“不了了之”,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不管什么头衔和地位,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经查确实不存在相应问题的予以澄清。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开展调查处理。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联合工作机制组建了高层次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中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由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处理,关乎当事人的声誉和学术生命,不能靠主观臆断。从公布的情况看,整个调查过程历时近一年,经过了各相关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专业调查、各部门组织的专家审核、联合工作机制成立的高层次复核专家组的调查复核。这样的调查是严谨、科学、专业的,遵循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对学界而言,优良的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对于全社会来说,优良的作风学风更能引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作风学风经常抓、持续抓,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正是在科学家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引领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此次调查中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暴露出确有个别科研人员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图片误用、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对团队成员管理不到位等不严谨、不规范的做法,绝不是小事小节。如果不当头棒喝,任其滋生蔓延,势必损害良好科研生态,影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成效。广大科研人员务必引以为戒,高度警醒。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我国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更需要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全情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优化科研生态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静心笃志,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砥砺创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来源:科技日报

慧皎

半数科研人入行到离开不到5年 学术“临时工”何去何从

最近国外一项研究分析了50年来10万多名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趋势,发现如今同一时间进入学术界的科学家流失一半只需要 5 年,而 60 年代的这一数据是 35 年。 在过去五十多年中,高学历科研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职位数量却增长却相对缓慢。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学术生涯的持续时间可以作为评估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轨迹进行了追踪,量化分析人员流失情况,并寻找早期职业生涯中预测未来发展的因素,相关论文于 12 月 11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本次研究在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中,选取天文学、生态学和机器人学三个学科,研究将所有的论文作者分为第一作者和支持作者两大类,只要曾经在任何一篇论文中担任第一作者就可以被归类为第一作者。 接下来,他们统计每位作者进入科研领域的时间(首次发表论文时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退出科研领域的时间(最后一次发表论文时间)。在数据的最后三年中有论文发表的作者被视为仍然活跃,其中活跃时间超过 20 年的作者被归类为终身职业科学家,不足 20 年的被认为无法定义当前职业状态,被从数据中剔除。 从入门到半数转行只要 5 年研究发现,支持作者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如今只有不到 40% 的研究人员有机会担任第一作者,而在六七十年代,约 75% 的人都有机会。经过进一步计算和模型验证,论文作者认为这一趋势与流动人员(即只发表了一篇文章就退出学术界的人)的增加无关,也不是团队规模增长必然导致的统计学结果。不过在现实中,较大的团队往往并非由多个全职科学家构成(这种情况在小团队中更普遍),而是会招募一些支持人员。 第一作者占比变化曲线,黑色为天文学,橙色为生态学,蓝色为机器人学。横轴为年份队列(由首次发表论文时间定义)。在生态学和机器人学领域,第一作者和支持作者流失的速度相似,而在天文学领域支持作者流失的速度更快。此外,近年来发表一篇论文后就离开科研领域的作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第一作者。这类作者的比例不同领域差异较大,在天文学领域较低。总的来说,流动人员比例在 90 年代前保持相对稳定,此后开始增加。 研究还指出,直到 80 年代之前,超过一半科研人的职业寿命大于 20 年,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能在科学界度过完整的职业生涯,然而近年来科研人员的职业寿命正在不断缩短。为了量化评估研究人员流失的速度,研究定义了一个“半衰期”,即半数流失时间:将同一年进入科研行业(即发表第一篇论文)的作者划分为一个队列,并评估每个队列中一半人退出行业的时间。统计显示,天文学领域的半数流失时间由 60 年代的 35 年降到了 5 年(2007年),其他两个领域的半数流失时间还要更短。 不同年份队列的半数流失时间变化曲线。接下来,研究分析了能够预测研究人员职业寿命的一些因素。研究论文中指出:“我们发现,对于第一作者,发表数量始终是一个预测职业寿命的显著因素。我们还发现在年份较早的队列中,引用数量增加能够减少退出的风险,但是在近些年中,模型中占主导作用的还是发表数量,而引用数量产生了较弱的独立影响。对于支持作者而言,发表数量的影响较弱,年份最晚的队列除外。” 科研人员的兴趣正发生转移论文第一作者、印第安纳大学信息学、计算和工程学院副教授 Stasa Milojevic 说:“这一现象的核心在于,博士的数量增长幅度远大于终身教职的数量增长。学术界的传统是一种学徒制,导师努力培养能够取代自己的人,但是这个系统与科学界新的‘产业模型’之间出现了断层,后者需要的是大量具备高度分化的专业技能的专家。” Milojevic 指出,机器人学领域的人员流失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容易在私企找到高收入的工作;相比之下,天文学领域在大学之外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她还强调,研究仅仅反映了一种现状,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政策层面的干预。 也有专家认为,科研领域人才供过于求的程度被夸大了,不应高估科研人员对终身职位的兴趣。多个研究探索了科研人员的兴趣转移,例如 2017 年,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 PhD 对学术界完全不感兴趣。研究人员对美国 39 所研究型大学的 854 名博士生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开始读博时 80% 的学生对学术界的职业发展感兴趣,而到毕业前夕,对学术界完全失去兴趣的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他们对得到教职或成功申请经费始终保持较低的预期,说明这并非影响他们兴趣的因素。 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如果私企想要招募高学历人才,或许不该模仿学术界的环境;大部分离开学术界的人都不愿意继续从事基础研究或策划研究项目,而对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更感兴趣。

夜半

浅谈科研学术文题的基本写作要求

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凝练出一个准确、鲜明、新颖、简洁的文题,不仅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揭示文章主题、准确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如果拟定的文题不恰当、不准确、不规范,往往容易造成写作过程不顺利或造成失败,即使勉强完成写作,也会出现题文不够确切的现象。下面,医刊汇针对科研学术文题的基本写作要求进行简单介绍。一、文题要准确、贴切。所谓准确,也就是要求准确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并具有正确的学术观点。但事实上,有的作者为了片面追求文题的简洁,或迎合期刊编辑对文题字数的要求,对文题进行大幅度的压缩,从而造成文题的不准确、不完整。二、文题要鲜明、醒目。所谓醒目,也就是要求突出研究的学术性、创造性和指向性,体现出研究的深度。醒目的文题使读者一看就能大体领悟论文所要表述的要旨,促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有些作者在拟写文题时,往往不能正确把握科技和学术论文与科普性文章的界限,将科普性文章采用的浅议、浅谈、试论等谦词写入文题,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作者的谦虚表现,殊不知,正是这种谦虚,极大地影响了论文的鲜明性,埋没了论文的重点,影响了论文的审读,甚或影响论文的开发。三、文题要新颖、有特色。文题不可依葫芦画瓢,一味模仿别人,而要别开生面,勇于创新,也就是说在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既要通俗易懂,又要重点突出;既要生动诱人,又要言简意赅,给人以新意。四、文题要简洁、明了。简洁明了是指文题应尽量简单、明确,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有价值信息,也就是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言简意赅。不同期刊对文题字数有不同的限制要求,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25个汉字,英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10~15个实词。不过这只是一个推荐性数字,并不是强制作者执行的标准,其目的是避免文题冗长、繁杂,主题表述不清。五、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功用的缩略词、标点、元素符号、代码、公式等。如果文题中使用了非公知功用的缩略词、代码、公式等,那么读者和检索者有时就很难判断文章的主题内容,就会产生疑惑、误解,从而影响阅读和检索。一般大多数行业内常用的缩略词、代码、公式,都可以被认定是公知功用的缩略词、代码、公式。

慧观

这4所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却学术氛围浓郁,科研能力顶尖!

在中国我们认定一所大学是不是好大学,首先就要先看是不是985和211工程的大学,重点大学不一定是985和211工程大学,普通的二本大学更是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几个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工程的大学,这几个大学的就业形势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却鲜有被国人熟知,孩子还在读高中的家长朋友注意了。第一所: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前几年一直被评为亚洲地区最顶尖的大学,它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香港大学从建校以来就一直坚持用英语教学,一直都以优秀的学术能力称霸亚洲。建校初期,香港大学的规模极小,1912年第一次正式开学的时候才23名学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一直处于瘫痪的状态,直到1948年才开始复校,之后学校一直高速发展至今。香港大学每年在内地的招生都有人数限制,只有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才能被录取,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绝对的社会精英。第二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作为国内鼎鼎大名的两所医学院,很多人都以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是985和211工程大学,实际上并不是。在2006年9月时该校还一直以“北京协和医学——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第二名称在使用,学校只有部分学科进入“211”和“985”工程平台建设行列。但是该校的实力可是说是国内医学院的顶尖,在每年的医科大学的排名中,北京协和医学院都是当仁不让的排第一。第三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之所以能和985和211齐名,是因为它强大的专职院士队伍,要知道国科大仅专职院士就有316位,北京大学仅有87人,清华大学仅78人,国科大是两校总和的两倍。国科大曾经作为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在这里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等等,国科大是中国高校不折不扣的一个“元老”。第四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和国科大同一时期成立的,但是直到2013年教育部才正式批准了建立上海科技大学。上科大既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学术资源,又背靠上海市的资金支持,可谓是背景强大,这样的一所学校毕然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学校新校园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目前设立4个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小编认为,要认识一所大学不能仅仅在乎他的标签,要全面的了解它的各学科实力,结合自己的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专业,才是各位学生找到“出路”的唯一方式。

女人香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一份来自荷兰的数据显示,教授们用于自己研究的时间相当的少。在大学系统之外开展科研可能更容易。图片来源:iStock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朋友们聊了好几次,我想知道大学现在究竟变成什么样。这些朋友要么正在读博,要么正在考虑读博,我们不可避免地转而讨论学术界这份工作是否值得。简而言之,他们想要一种生活,能有自己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自己的学术领域。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探讨的是学术界的本质。大学本应该为认真思考提供空间。但在聊天结束后,我想知道,我的朋友们在大学系统之外,追求这一目标是否会有更好的运气。令人沮丧的是,一篇关于荷兰研究人员如何度过时间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教授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尽管管理部门表面上承诺会给予教授们科研的时间),而且工作时间长的可怕。那些有幸成为全职教授的人——对于苦苦挣扎的初级学者来说,这被认为是隧道尽头的光明——他们只把17%的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教学、科研监督以及“管理和组织任务”相对而言都是更大的承诺。而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自己挤出的研究时长结果也好不到哪去。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了?这并不是许多科研人员工作的初衷。近一半大学科研人员抱怨,称他们最终做的研究比预期的少(女性在这方面受到的待遇尤其不公平)。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研究仍然是学者们早上起床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些数字可能并不吃惊。但是,退一步想这意味着什么?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往往与你最初要进入学术界的目的相去甚远。过度工作也很普遍。全职教授的平均工作时间比他们规定的合同时间长45% —— 假设一份合同为每周38小时,(如报告说的一样),这意味着每周需要工作55小时,或者每天工作11小时。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级别的员工在合同时间外还额外投入了29%的时间。让我们来算一下。如果全职教授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并将17%的时间用于研究,那么他们每周大约要花费9小时20分钟来从事自己的研究。那么现在,正如我问我的朋友们,如果你做兼职工作来支付账单,并且这份兼职恰好是你的研究领域,这会花费你多少时间?如果全职教授每周工作55小时,那在本职工作上,他每周投入4天,每周工作30小时,这样你每周就能有大约25小时的研究时间。当然,有一些明显的限制和警告也要指出,如果你的研究需要一台一百万英磅的显微镜,那么你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机构的职位。如果你只喜欢教书,那么这种权衡就不值得了。在没有学生和同事的工作环境中,坚持你的研究承诺必然会更加困难—— 研究经费毕竟是属于集体的。图书馆和期刊的访问也可能很棘手---没有获得大学的批准,你会被会议、期刊、潜在合作者或媒体当作“独立学者”认真对待吗?这就是答案所在,正如我对我的朋友们说的那样,如果你的目标是纯粹的科研,想有时间深入思考并发表学术论文——而不是在意完整的职业生涯、声誉、教学或商业合作——那么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作者:David Matthews是Times Higher Ecation驻柏林的一名记者。参考文献:https://www.timeshigherecation.com/blog/if-you-love-research-academia-may-not-be-you版权声明本文由ScienceOpen苏州办公室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 haibao.xue@scienceop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