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对院士本科出身的分析,极容易误导考生卡琳顿

对院士本科出身的分析,极容易误导考生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1065位两院院士本科就读院校分析!这个排行榜值得关注》,如下: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本科教育。而对“一流本科教育”概念的比较分析表明,能否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是本科教育之所以“一流”的独特表征。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创新人才有着较公认的标准——“院士”。我们以这些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为依据,时间起点是1949年(本科毕业年),时间跨度约70年,梳理分析了1065位院士的本科院校数据,形成了“基于院士成长数据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绝对优势位于第一梯队,尤其是前者高居榜首;湖南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大学排名中居首位,不过有几所全国知名的师范大学自1949年后本科教育尚未培养出一名院士,成绩为0;本硕博完全同校的院士仅有204人,约占19%,其余864位院士则均有非同校求学经历,体现出较强的学缘异质性。实际上,这种排行榜很容易误导考生。成为院士,不仅仅跟本科学校有关,还跟很多因素有关。如果仅仅把院士的本科出生单独拿出来作为判断依据,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有的本科出生一般般,但是研究生阶段遇到了一个院士导师,那么成为院士的概率就会比非院士导师大得多。如果要统计,这个方面也是必须考虑进去的。而有的本科出生非常好,但是工作单位极其一般,比如进了一个普通高校当了一个普通实验员,那么这辈子想成为院士的概率几乎就是零了。还有的本科出生很好,研究生阶段导师也很普通,既不是院士导师,也不是有帽子的导师,却有幸进入了一个顶尖科研院所,跟着一个优秀团队做科研,最终也能成为一个院士。如果把这些都考虑进去,就会发现,成为一个院士,除了本科学校,很大一部分原因还要取决于人脉、运气、工作单位等。因此,能不能成为院士,不能片面地通过本科出生来下结论,这种排行榜会大大误导家长和考生的判断倾向,也容易让学生误以为进入一个好大学,不需要通过后期持续性努力也能成为院士,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害于学生的。一流大学,并不只是看院士多少,也不只是看院士的本科出身。

伊甸木

最美中科院女院士,长得貌美如花,51岁依然如同少女

十月金秋,正值祖国生日,如今的中国已然成为一流强国,在强大的祖国绿荫里,我们惬意地享受着美好生活,但吃水不忘挖井人,祖国的强大离不开各行业的人民前仆后继地做出贡献,尤其是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今天就介绍一位中科院被人誉为“女神院士”的于吉红。于吉红1967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籍贯山东肥城,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专家,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为我国的无机化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可以说她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在无机化学领域。于吉红1985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她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于吉红博士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常人眼中研究无机化学是一份非常枯燥乏味的工作,而这份在常人眼中枯燥和劳累的忙碌,对于于吉红来说,却是兴趣和梦想使然。留校后的于吉红,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就连寒暑假也基本都在实验室里度过。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在《Science》发表了关于沸石分子筛材料方面的突破性成果,这一重大突破使中国在无机化学领域有迈出一大步。重大的研究成果为于吉红带来无数赞扬和极高的荣誉,但于吉红却只是表示感谢之后,又身投入无机化学的研究和为祖国培养新人才中的教育工作中,于吉红面对浮云的赞扬就是如此坦然。于吉红不只为中国无机化工发展事业做出贡献,还为中国培养了四十多名优秀的博士生。熟悉于吉红的人对她的评价都很高。于吉红的学生说她和蔼可亲,教学方式效率非常高,让他们觉得研究很有意思,能够专心投入进去;吉林大学的校长说:她随时能冲在教学科研第一线,重付出轻索取,能够影响学院的其他老师和科技组,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现在于吉红虽然已经五十一岁,但她的容貌依然青春靓丽,如是不熟悉她的人,根本就猜不出她的实际年龄,依然如同少女一般,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就称这位才貌双全的美女科学家为“女神院士”的原因。

闵损

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看看你认识几个学术大咖?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是当时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首任院长蔡元培。1948年4月,首批中研院院士共81人经民主推选产生,其中数理组院士28人,生物组院士25人,人文组院士28人。李四光、竺可祯、陈省身、华罗庚、茅以升、童第周、苏步青、陈寅恪、冯友兰、赵元任、梁思成、郭沫若、胡适、傅斯年······随便哪一个名字,都是当时中国学术界最出色的人才。有人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中研院:“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一届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数理组院士28人:姜立夫(1890.7.1-1978.2.3),数学家。许宝騄(1910.9.1-1970.12.18),数学家。陈省身(1911.10.28-2004.12.3),数学家。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苏步青(1902.9.23-2003.3.17),数学家。吴大猷(1907.9.29-2000.3.4)物理学家。吴有训(1897.4.26-1977.11.30),物理学家。 李书华(1889-1979.7.5),物理学家。叶企孙(1898.7.16-1977.1.13) ,物理学家。赵忠尧1902.6.27-1998.5.28),核物理学家。严济慈(1900.12.4-1996.11.2),物理学家。饶毓泰(1891.12.1-1968.10.16),物理学家。吴宪(1893.11.24-1959.8.8),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吴学周(1902.9.20-1983.10.31),物理化学家。庄长恭(1894.12.25-1962.2.15),化学家。曾昭抡(1899.5.25-1967.12.8),化学家。朱家骅1893.5.30-1963.1.3),地质学家。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地质学家。翁文灏( 1889.7-1971.1.27),地质学家。黄汲清(1904.3.30-1995.3.22),地质学家。杨钟健(1897.6.1-1979.1.15),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学家。谢家荣(1903.11.20-1977.10.27),地质学家、矿床学家。竺可桢(1890.3.7-1974.2.7),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周仁(1892.8.5-1973.12.3),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侯德榜(1890.8.9-1974.8.26),化学家。茅以升1896.1.9-1989.11.12),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凌鸿勋(1894.4.15-1981.8.15),土木工程专家。萨本栋1902.7.24-1949.1.31),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华罗庚生物组院士25人:王家揖(1898.5.5-1976.12),动物学家。伍献文(1900.3.15-1985.4.3),动物学家,鱼类学家,线虫学家。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秉志(1886.4.9-1965.2.21 ),动物学家。陈桢(1894.2.8-1957.11),动物学家,遗传学家。童第周(1902.5.28-1979.3.30),实验胚胎学家。胡先骕(1894.4.20-1968.7.16),植物学家。 殷宏章(1908.10.1-1992.11.30),植物生理学家。张景钺(1895.10.29-1975.4.24),植物形态学家。钱崇澍(1883.11.11-1965.12.28),植物学家。戴芳澜(1893.5.4 -1973.1.3),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罗宗洛(1898.8.2-1978.10.26),植物生理学家。李宗恩1894.9.10-1962),热带病学医学家。袁贻瑾(1899.10.30-2003.3.22),医学家。张孝骞(1897.12.28-1987.8.8),内科专家、医学家。陈克恢(1898.2.26-1988.12.12),药理学家。吴定良(1893.1.5-1969.3.24),人类学家。汪敬熙(1893.7.7-1968.6.30),现代生理心理学家。林可胜(1897.10.15-1969.7.8),生理学家。汤佩松(1903.11.12-2001.9.6),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冯德培(1907.2.20-1995.4.10),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蔡翘(1897 10.11-1990.7.29),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李先闻(1902.10.10-1976.7.4),细胞遗传学家,作物育种学家。俞大绂(1901.2-1993.5.15),植物病理学家,农业微生物学家。邓叔群(1902.12.12 -1970.5.1),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童第周人文组院士28人:吴敬恒(1865.3.25-1953.10.30),政治学家、教育家。金岳霖(1895.7.14-1984.10.19),哲学家,逻辑学家。汤用彤(1893.6.21-1964.5.1),哲学史家、佛教史家。冯友兰(1895.12.4-1990.11.26),哲学家。余嘉锡(1884.2.9-1955.1.23),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胡适(1891.12.17-1962.2.24),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张元济(1867.10.25-1959.8.14),出版家。杨树达(1885.6.1-1956.2.14),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柳诒徵(1880.2.5-1956.2.3),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陈垣(1880.11.12-1971.6.21),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陈寅恪(1890.7.3-1969.10.7),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傅斯年(1896.3.26-1950.12.20),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顾颉刚(1893.5.?-1980.12.25),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李方桂(1902.8.20-1987.8.21),语言学家。赵元任1892.11.3-1982.2.25),语言学家。李济(1896.6.2-1979.8.1),人类学家、 考古学家。梁思永(1904.11.13-1954.04.2),考古学家。郭沫若(1892.11.16-1978.6.12),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董作宾(1895.3.20-1963.11.23),甲骨学家、古史学家。梁思成(1901.4.20-1972.1.9),建筑学家。王世杰(1891.3.10-1981.4.21),法学家。王宠惠(1881.10.10-1958.3.15),法学家。周鲠生(1889.3.6-1971.4.20),法学家。钱端升(1900.2.25-1990.1.21),政治学家,法学家。萧公权(1897.11.29-1981.11.4),政治学家。马寅初(1882.6.24-1982.5.10),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陈达(1892.4.4-1975.1.16),社会学家。陶孟和1887.11.5-1960.4.17),社会学家。

屌丝侠

中国九大最年轻化学院士,你认识几个?

中国九大最年轻化学院士,你认识几个?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在不停的崛起,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中国最年轻的化学院士们。支志明在整个化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支志明,1957年9月生于广东省遂溪县,香港人。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无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应邀在国内多所大学当客座教授。任咏华中国最年轻的女院士任咏华,女,1963年2月生于香港,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无机化学家,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今保持着中国最年轻的女院士的纪录。麻生明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麻生明,1965年5月生于浙江东阳。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7-201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有机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张希教授,1965年12月生于辽宁本溪,高分子化学家,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高松,1964年2月生于安徽泗县。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8、1991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无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现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李灿,男,1960年生于甘肃省金昌,1980年7月毕业后留河西学院任教,后在大连物化所读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江雷,男,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3月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江苏镇江。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该校化学系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日本东京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1994年回国后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神奈川科学院研究员。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主要从事介孔材料的物理化学及其催化的研究赵东元,1963年6月生于辽宁沈阳。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物理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现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1953年9月生,辽宁丹东人。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作者:宿命殊途同归

赵高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含11位地学部新增院士简介)

通 知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2019年11月22日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学部成立时选聘172名学部委员,1957年增聘18名学部委员,1980、1991年分别选举283、210名学部委员。1992年4月,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制定并通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经国务院同意后由中国科学院发布,明确学部委员和外籍学部委员的标准和选举程序,院士增选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每两年一次。至2017年12月底,共有1367名来自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外籍院士选举以来,共选举外籍院士116名。201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其中地学部共有11位科学家入选:目前地学部院士名单如下:地学部院士名单(138人)(名单为包含地学部11名新增选院士的总名单,以拼音为序)以下是十一位新增选院士的详细介绍(以拼音为序):1. 成 秋 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秋明,男,1960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在加拿大能源部作博士后研究,1995年任加拿大约克大学助理教授,2002年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获得国际数学地质学会(IAMG)主席奖(1995年度)、被邀请作国际数学地质大会主题报告(1997年)和担任国际数学地质大会主席(2005年)三项荣誉于一体的第一位亚洲人。2004年以实验室主任身份承担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申请和答辩并获得成功,2006年承担了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项目申请书编写和答辩并获得成功,2007年以学术带头人身份申请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得成功。现任国际数学地质学会理事、评奖委员、名家论坛委员会委员,欧洲地学联盟(EGU)非线性固体地球科学召集人,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学会高级会员(Fellow),加拿大地质学会高级会员(Fellow),任国际《Computers& Geosciences》杂志副主编及国际《Mathematical Geology》、《Geochemistry:GEEA》和《Int.J.of Oceanography》等杂志编委。担任了“Fractalsand Multifractals in Geosciences”国际《Computers & Geosciences》杂志专刊主编、“Scale,Scaling and Non-linear Processes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f the Earth”国际《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杂志专刊主编、第10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论文集“GIS and Spatial Analysis”和第12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论文集主编。被国际数学地质学会选定主编“40 Year of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Geology”国际丛书,发表论文21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100多篇,其中国际SCI收录40篇,EI收录40篇,ISTP收录30余篇。矿产资源评价模型和GeoDASGIS技术被多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局、矿业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所广泛使用,在矿产资源预测和矿业环境评价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成果4次在国际重要学术大会作大会主题报告。主持第31、32、33届国际地质大会“矿产资源评价”、“地学中的GIS新技术”、“非线性固体地学和地球科学复杂性”分会等国际重要会议分会并任主席20余次。研究领域:矿产勘查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方向:非线性矿产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与技术。将现代非线性理论、矿产资源评价、地学信息获取等学科融合,主攻分形和多重分形的尺度临界性、不均匀性和局部变异性,提出了以“局部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为核心的多重分形理论与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领导开发了GeoDAS专业GIS软件技术。2. 戴 永 久中山大学戴永久,200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机理与模式研究、陆面模式与气象/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及其应用。创建了三个陆面模式(IAP94, CLM, CoLM);建立了与模式相匹配的完备的全球陆面数据集;建成了集模式、数据集、参数优化、资料同化和高性能计算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2004-200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现兼任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JAMES-AGU)、《气候与环境研究》杂志副主编、《气象学报》杂志常务编委、《大气科学》杂志编委、《高原气象》杂志编委、《大气科学学报》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城市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研究方向:陆面模式、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研制。陆面-大气相互作用研究。3. 李 献 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198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12月-2005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97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2004年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资助。2007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GSA Fellow)。出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微束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委、同位素年代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任《Lithos》主编,《Precambrian Research》、《Solid Earth Science》、《地球化学》副主编,《Tectonophysics》、《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Geological Magazine》、《Science Bulletin》、《Palaeoworld》、《Acta Geochimica》、《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承担新元古代-古生代转折期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的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地球内部运行机制与浅部效应”子课题,2016-2021);华夏陆块地壳演化的微区原位碎屑独居石U-Th-Pb年龄和Nd-O同位素制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2020)项目。研究方向: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火成岩地球化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化学地球动力学、微区原位同位素实验。4. 彭 建 兵长安大学彭建兵,男,湖北麻城市人,1953年4月出生。1999年博士毕业于西安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政府津贴专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和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兼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评审组委员、教育部地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滑坡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研究领域: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灾害及岩土工程。5. 孙 和 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男,研究员,博士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995年获得比利时Louvain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11月-2000年11月任动力大地测量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0年11月-2005年02月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02月-2015年08月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业绩包括建立和完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精密测定全球重力潮汐参数;发展大气变化对重力场观测影响理论;利用全球地表超导重力观测探讨最新全球海潮模型的适定性;检测地球液态地核的自由核章动现象、地球自由振荡和地球固态内核的平动振荡现象,构制考虑液核近周日共振效应的重力潮汐模型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承担多项科研项目,是国家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目前任国际IAG会士(Fellow),《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地球物理学报》、《测绘学报》、《地震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等。研究领域和方向: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相关领域:主要方向为地球重力场观测技术,理论模拟,资料处理和地球动力学应用解释等。6. 王 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男,1967年2月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兼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1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0年至今任中科院空间中心研究员。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成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的总师,为建设国际先进的地基空间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担任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中方首席科学家,嫦娥四号工程副总师,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有效载荷负责人;曾先后担任空间科学(一期)先导专项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预先研究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总师、“萤火一号”应用系统总指挥。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美国宇航局(NASA)客座课题,创新团队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先后获得2003年赵九章优秀中青年奖、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5年欧空局对Cluster卫星贡献奖和2005年纪念成中杰奖。2006年获得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 ,《深空探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 ,国际与太阳同在(ILWS)执委 ,联合国外空委国际空间天气倡议(ISWI)执委 ,国际地球环境模型(GEM)委员会执委。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是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在太阳风大尺度结构和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做出一系列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层多元太阳风模型,提出了确定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减速的新方法,给出了星际介质中性原子密度,为美国新一代日球边界层探测器IBEX任务仿真提供了关键参数。揭示了外日球空间太阳风的物理特征,研究成果“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的减速”成为不争事实,被美国空间物理战略规划委员会列为外日球空间六大研究成果之一。 揭示了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从太阳到外日球空间的传播规律,理论预言了日球层顶对太阳风扰动的响应过程及不稳定性的新现象,并被观测数据证实, 被列为美国行星际探索计划的重大研究成果,被收集在美国宇航局为纪念旅行者飞船发射运行25周年的光盘上。合作建立了三维全球磁层磁流体力学模式,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能自洽描述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数值能力的国家之一,发现了地球磁层对行星际扰动的负反应的新现象,揭示了其物理本质,在地球磁层中小尺度物理现象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发表在《自然》、《美国地球物理学报》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论文160余篇,引用2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宇航局收录在他们为纪念旅行者飞船而制作的CD光盘上,作为旅行者飞船二十五年来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7. 王 焰 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男,1963年11月生,汉族,博士,教授、博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共党员,山西省原平市人。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水文地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水文地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1994年分别被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8-199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6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化学”、“专业英语”、“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科学方法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等课程,是“地下水与环境”国家级教学团队、“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球化学协会水岩相互作用工作组成员、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多次以大会特邀报告专家或学术委员身份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学术关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2项等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100余篇。研究领域:水文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固体废物资源化。结合管理实践,近年来开展了大学战略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高教研究。8. 肖 文 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男,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首批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入选者。2005-2017任加拿大Waterloo大学Adjunct Professor;2012-2015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24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170余篇被SCI收录,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客座编辑专辑12部。 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2)、2012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2)、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10)、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2010)。曾任《地质科学》主编,《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Terra Nova》、《Gondwana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学前缘》、《地质论评》、《地质通报》、《西北地质》、《新疆地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特提斯和中亚造山带造山与成矿作用等研究。在青藏高原北部和中亚增生造山作用方面获得了新认识。通过野外解剖和年代学工作,确定了西昆仑造山带复杂的活动陆缘体系及其属性、构造样式与形成时代,厘定了叠加在早古生代拼贴体之上的岩浆弧和增生楔杂岩,探讨了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向南复合增生造山作用特征;系统分析了中亚造山带与弧相关的活动陆缘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获得寒武纪古亚洲洋年代学证据,提出西伯利亚南缘在古生代发生多向增生、形成宽阔的增生拼贴构造带,建立增生楔-增生楔拼贴复杂增生造山作用新的工作模型,并指出复式增生造山作用是显生宙中亚大陆增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9. 于 贵 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男,1959年生,农学博士和环境学博士。入选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及国家人事部首批“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获200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研究成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200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第六届中国侨届贡献奖“创新人才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奖。担任《应用生态学报》主编,《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和《中国科学数据》副主编。兼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联盟(ChinaFLUX)理事长,亚洲通量网络(AsiaFlux)主席,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等学术职务。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农业气象与环境物理学。近二十年来,致力于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综合科学研究事业;着力推动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交叉融合,开拓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等新兴学科。近期的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包括研发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及生态要素网络观测新技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机理,认知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动态变化、地理格局及环境影响规律和机制;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机理、动态演变和地理格局的生物环境控制机制及全球变化因素影响与反馈作用等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问题。10. 赵 国 春香港大学、西北大学赵国春,1985年和1988年分别在原长春地质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留原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获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研究奖;1996年赴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在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至今在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任教,现为香港大学教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在中国华北发现两条19.5-18.5亿年前的喜马拉雅型大陆碰撞带;首次提出全球规模的20-18亿年大陆碰撞事件导致Columbia(Nuna)超大陆的形成等。1998年以来,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8500余次;2004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目前担任国际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主编,《 Gondwana Research》和《Geoscience Frontiers》副主编,《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地学》、《岩石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等刊物编委。研究方向:前寒武纪地质学、变质岩石学、大地构造学、超大陆重建。首次提出地球上广泛分布的21-18 亿年碰撞型造山带记录了一次全球性碰撞事件,并导致了全球陆块之间的相互拼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早-中元古代超大陆(Columbia or Nuna)。在华北发现两条早元古代(18.5-19.5 亿年)陆-陆碰撞造山带,并提出华北克拉通基底是由若干微陆块在早元古代相互拼合而成。11. 朱 永 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国家留学回国成就奖;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任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Plant and Soil》领域编辑(Marschner Review editor),《Trends in Plant Science》,《New Phytologist》等刊物编委。曾经主持和正在主持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来自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合作项目。至今已在国际主流刊物《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 《New Phytologist》,《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研究方向: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机制,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如分析和表征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揭示了水稻根表铁膜与砷动态的关系,发现和表征了植物砷酸还原酶,探索了菌根菌共生与污染物的根际过滤机制,解析了氧化-还原梯度上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目前的主要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END

灯灯灯

五所从不参与排名的大学,实力强悍,但无人敢忽视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坐落于江苏南京,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该校以陆军通信兵、工程兵、军械装备等领域为基础,辐射陆军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战力量全领域,主要承担陆军通信兵、工程兵、无人机、武器装备保障(步兵、炮兵、防空兵等领域)和部分新兴专业军官培养。师资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王景全、刘尚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简称海工大,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于1949年始建,坐落于湖北武汉,是一所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工程与管理、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海军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大连海军学校。该校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正军级编制,被誉为“海军军官的摇篮”。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马伟明、何琳"两弹一星"功臣(1人):姚树人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王源升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名师"(1人):康颖全军重大专业技术贡献奖获得者(1人):刘德志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空工大,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于1999年7月始建,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在中央军委、空军党委领导下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军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还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对外开放院校,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受空军和教育部双重领导,正军级编制。1999年7月,空军工程学院、空军导弹学院、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2017年,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改建为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吴云武警工程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PF),始建于1983年,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是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唯一全军现代化教学工程试点,唯一指挥与技术并重、工程与管理结合、教学与科研一体的武警综合大学,是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军事院校,前身是武警技术学院。学校于1998年9月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2011年7月改建为武警工程大学。2011年8月8日,武警西安指挥学院并入;9月1日上午举行更名揭牌仪式。截至2015年3月,学校拥有电化教研室、外语语音室、计算机网络中心、指挥自动化培训中心和20多个基础教学实验室,以及占地500亩的野外综合演练训练基地。火箭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是中国唯一一所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于1951年1月始建,坐落于陕西西安,被誉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军官的摇篮。它是“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士授予权单位之一。

57岁当选院士,多次获得国家大奖,却只有本科学历!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面,高校的教授以及两院院士都是属于顶尖的学者,各方面的经历都会非常的丰富,也会拥有很高的学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拥有博士学历,现在已经成为重点大学招聘教师的前提条件,也是评职的重要依据。今天,笔者要说的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获得国家大奖,却只有本科学历,这可能会打破很多人的认知。毕竟能够成为两院院士,知识是非常渊博,起码也应该是研究生。但事实就这样。这也说明只要自身能力强,科研成果丰富,都可以评为院士。这位非常传奇的院士就是姜德生。在57岁的时候,依靠自身取得的科研成果,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成为媒体们报道的焦点。而他只有本科的学历,更是中国工程院的一个传奇。姜德生院士的求学经历也是异常的艰难,可以说是值得所有的人学习。姜德生院士的父母非常的贫穷,在他生下来的时候,也就是1940年,由于当时的战乱,父母就把他送给别人抚养。而养他的家庭,也是非常的贫穷,经常吃不饱。但这样的家庭下,他依然坚持读书,成绩也非常不错。在新中国成立之后,25岁的姜德生参加高考,并被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武汉理工大学。由于家庭贫穷,他上学的路费以及生活费都是要邻居凑齐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他非常努力学习,也非常喜欢做各种活,比如组装电视机、修单车等,希望能够尽量报答邻居。本科毕业以后,姜德生也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获得留校任教的资格。他把把一间石棉瓦盖的库房改造成实验室,专心做研究。1981年,他研制的光纤风压传感器,在广州的白云宾馆测试成功。这是首个光纤风压传感技术的成功案例,能够在台风的干扰下,依然能够接受电磁波,减少了经济的损失。当时的中国对光纤传感技术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核心的技术基本被美国垄断。于是他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出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这个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他创新研发的“光纤高温传感测量方法与装置”,这样国家就可以批量生产光纤所需要的核心零件,不再受美国的制约。在后面的研究当中,他又研发出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这个对于油库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各种累加的研究成果,57岁的姜德生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于专心搞研究,他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直到评选为院士,他依然只有本科学历。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光纤传感领域获得的杰出成就,也并不影响他带博士生。如今已经70岁的姜德生院士,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专心研究光纤技术。从他的经历,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启发,只要自己有能力,即使是本科学理,也是能够把研究做好。

善哉问乎

说文解字|学士、硕士、博士,在古代指什么人?与现在有何不同?

学士、硕士、博士,这些学位名称,其实古代也有,而且都与学问有关,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具体明白,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仅仅是比较笼统的称呼,而且比较随意一点。那么学士、硕士、博士,在古代曾经指什么人?与现在到底有何不同呢?现在就来说说古代的情况。图1唐代学士图一、说文解字:古代的学士(1)中国古代的学士,最早应该出现在周代,就是指那些在各类学校读书的人。(2)魏晋至唐代的学士魏晋以后,学士是以文学技艺而供奉朝廷官府的官吏。南北朝以后,学士也指文学撰述的官员。比如,魏、晋、六朝征召文学之士掌典礼、编纂、撰述等事,通称为学士,无定员,也无品秩。北齐有文林馆学士、北周有麟趾殿学士,隋代诸王及节帅也置学士,以师友待之。唐太宗时置宏文馆,引学士轮流入值,参与议政,学士地位越来越高,此后另建学士院,于是有翰林学士之官名,专掌朝廷制诰,号称“内相”。在刘松年《唐五学士图》、佚名《唐十八学士图》中就有很多学士的生动形象。图2唐十八学士图(局部)(3)宋代以后的学士宋代的学士院是皇帝的文学秘书,学士须由饱学之士担任或兼任,主要为皇帝起草重要文书,身份极为尊崇,待遇也比较隆厚,倍受天下人之羡慕,称其职位“清且贵”。明代的翰林院士、翰林侍读、侍讲学士是文臣的荣誉头衔。明朝末年设有典礼院,亦置学士。学士现在特指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或者文人学者。二、说文解字:古代的硕士(1)“硕”字溯源楷书“硕”是形声字。金文从页(头),石声。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作“硕”。汉字简化后写作“硕”。《说文·页部》:“硕,头大也。从页,石声。”(硕,头大。从页,石声。)“硕”的本义为头大,泛指大。如成语“硕大无朋”,意思是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引申指学识渊博。如浙江浦江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其中的“硕师”即是指大师,学问渊博的人,估计其学术水平不在现如今的硕士生导师之下。图3明代学士图(2)古代的硕士硕士,名称最早起源于五代十国,据《五代史》记载:“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也就是说在皇帝身边经常伺候皇帝的人,被提拔重用,那么外边的忠臣硕学之人就会慢慢地疏远。宋代文豪,江西省南丰县人,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若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硕士,在这里是指品德高尚、学富五车之文化名流。三、说文解字:古代的博士博士,此词最早应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古代博士是一种官职,是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文人。古代的博士的职责主要是侍奉朝廷,备皇帝顾问,参与朝政,负责保管朝廷的文献档案,从事编撰著述,传授学问以及为朝廷培养各类人才。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与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到底有何不同呢?综上所述,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仅仅是比较笼统的称呼,而且比较随意一点。有普通官员,也有大学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古代的“学士”曾经辉煌无比。特别是唐宋时期的学士,被称为“内相”,就是内朝官的宰相,地位与三公九卿差不多。现在的学士仅仅是本科学历获得者,可以说是学历比较低的学者。古今博士的身份变化不大,几乎可以相互替代,今天的博士仅仅是多了一个学位证书而已,除此之外,两者就学术水平来说,大体是不分高下的。

正者

被撤销院士资格的孟伟:本科、硕士、博士同就读于这所985高校

哈喽大家好,我是老王谈教育99由于武汉疫情的影响,这个寒假应该是高三学子的一个压力特别大的一个假期,因为过了这个假期之后到高考前就没有这么长的假期了,以前的这个时候高三的已经差不多都去补课了,但是今年由于武汉新型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取消了假期补课。虽然说取消了寒假补课,而且很多地方的学校即使停课,但是不停学,很多学校都已经开始了以线上教学的的方式进行授课。俗话说得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一个院士是很多学生的理想最求,因为成为了院士基本上代表了一个人在学术方面有了很大的造诣。而且能成为院士不仅是家人的骄傲,还可能是整个家乡的自豪。但是,其中就有这么些人,成为了院士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从而走上了不归路。1956年9月出生于山东青岛的孟伟,1977年考入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学习,之后又相继获得了了青岛海洋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科学博士。博士毕业出来之后的孟伟事业发展的一帆风顺,不久就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期间孟伟担任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干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助理工程师、副处长、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本来应该是前途无量的,但是孟伟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下属报告巡视谈话内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多项规定。最后在2017年11月14日,孟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资格被撤销了。本科、硕士、博士都同就读这所985、211院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实力很强的综合类大学,1994年,中国海洋大学实现了国家教委与山东省共建体制,获得重点支持,首批进入“211工程”序列。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力量强大,学校拥有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50余人,博士生导师474人。中国海洋大学拥有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考进一所985、211双一流院校是众多学子的追求,能够成为一个院士更是许多莘莘学子的一辈子的理想。但是,中国海洋大学因为名字的原因常常会被许多考生误认为是“野鸡大学”,而且由于中国海洋大学不是位于大城市,很多南方的考生连中国海洋大学这个名字都不知道。

王巍

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广东共青团根植中国南方的青年价值叙事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惑,请往下看▼01.学生版02.圆圈版想象这个圆圈代表了人类的所有知识。你小学毕业时,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拿到本科学位后,你有了自己的专业。硕士学位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专注于此。你花几年的时间试图突破边界。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这个凸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对你而言,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但别忘了全局是长这样的。这是一组非常生动的图画,最后那张图更是“意外结局”的典范。它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对于走在硕博道路上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也愿所有在学术道路上的年轻人,都能为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推动那么一点点。03.兔子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04.专业分析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较为全面的从学习、分析、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硕、博学习的区别,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你们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我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会高一点,约15%。硕士生学习与博士生学习的区别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具备严谨逻辑的专业能力,而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进行深度研究的学术能力。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与专业有关的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任何一项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事务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无论是研究具体的事务性问题还是研究学术性问题,都需要广义上的研究能力,懂得基本的研究程序和常用的研究方法。由于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前者是事务性的,后者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然而,发现新知识、进行新探索、推动新进步是有乐趣和满足感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这或许就是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但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如果还没“读傻”,还仅仅只是考虑工资、待遇、级别等方面的问题,那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