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坚守初心 蓄力前行来安县汊河镇中心幼儿园市级课题主题研究学习回初理

坚守初心 蓄力前行来安县汊河镇中心幼儿园市级课题主题研究学习

2021年1月8日,来安县汊河镇中心幼儿园市级课题《乡镇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主题学习在汊河镇中心幼儿园会议室举行。来安县汊河镇党委宣传委员李璇雅、来安县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沈晓莉以及汊河镇中心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首先课题组负责人沈晓莉主任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并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浅谈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等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分析了汊河镇中心幼儿园作为乡镇幼儿园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优势及突破点,同时对课题组的成员就近期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严格要求。她要求所有课题组成员一定要扎实研究,以研究的思维和姿态做教育,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理论修养,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办园品质。接着汊河镇党委宣传委员李璇雅肯定了此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大家提出中肯的要求。她希望教师们能脚踏实地工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特色校园建设。做好小课题,探索大智慧,坚守教育初心,整装蓄力前行,努力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相信只要有目标,有追求,课题研究之花一定会在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会议结束后,李委员还参观了幼儿园的环境,并就该园的环境的创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教师们积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相信此项课题研究工作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既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又能促进保教质量提升,为汊河镇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供稿:沈晓莉 吕天霞编辑:余震

野良犬

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共议幼教行业新趋势

本文转自【大众网】;2020年10月20日至24日,卓雅教育集团第三届全国园长“红星思齐班”训练营在革命圣地——江西井冈山隆重开展。来自国内学前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卓雅教育集团近200名骨干幼儿园园长汇聚一堂,激情交流,碰撞智慧,共议幼教行业新趋势,在学习和交流中开阔眼界、吸收新知、提升能力。见贤思齐 培养幼教行业名园长队伍从2003年举办第一个办学项目——广州雅居乐加拿达中英文幼儿园开始,卓雅教育集团深耕教育行业,不断进取,目前业务版图已经覆盖托育(0-3)、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以及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产业化服务及集成供应系统等多板块,为家长和社会提供全学龄段、全教育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卓雅教育一直坚守教育的初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因此,培养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管理者成为卓雅教育苦练内功的重中之重。2018年,依托学前教育领域丰富的权威专家资源和全国百余家幼儿园的成功运营经验,卓雅教育集团首次启动骨干园长训练营项目——“思齐班”。“思齐”二字取自于《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卓雅教育集团号召下属幼儿园的骨干园长们以“见贤思齐”作为为师者的自我要求和不懈使命,向贤者看齐,跟随贤者的引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致力于成为幼教行业的“名园长”。从2018到2020,思齐班走过三年历程,从“思齐班”到“超级思齐班”,再到今年走上井冈山的“红星思齐班”,卓雅教育集团已先后集结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的500多人次优秀园长,为他们搭建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提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的成长阶梯。卓雅教育集团全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更高的精英园长队伍,提升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为学生、家庭和社会提供优质学前教育。名师引路、实践创新 打造学前教育标准化体系卓雅教育的“思齐班”骨干园长训练营,从诞生之日起,就获得了国内外学前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引领和智力支持。2019年1月,卓雅教育集团成立学前教育研究院,由学前教育界的泰斗、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家雄担任研究院院长,并汇聚国内外学前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学前教育价值体系研讨、课程研究、特色课程开发、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师资培养等课题进行重点研讨和专题调研。卓雅教育集团学前教育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也转化为“思齐班”的核心课程,为园长们带来权威的学术指导。从2018年到2020年,“思齐班”聚焦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与趋势,结合园所一线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技能需求,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全方位、多层次设计课程。通过专家课堂、圆桌论坛、主题研讨等形式,“思齐班”已开办专业课程上百节,包括《新时代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华文化如何在幼儿园落地形成课程体系》、《民办幼教下半场应变与转型》等精品课程。同时,“思齐班”也放眼全国,多次组织学员们前往全国各地优质示范幼儿园参观,实地考察优质幼儿园的特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经验,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高效转化。18年办学经验、3年苦练内功,在今年的“红星思齐班”上,卓雅教育集团现场发布了《卓雅教育学前教育标准化管理体系》。这是一套集理论精华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幼儿园管理办法与工具书。这套丛书包括《幼儿园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引》、《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引》、《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图》、《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指引》等15本手册。管理体系涵盖幼儿园安全管理、经营规划、课程实施、活动策划等方面,以规范工作为导向、以安全运营为保障、以提高效率为核心,为卓雅教育下属幼儿园的标准化管理与精细化运营建立全面的专业指引。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终身教授朱家雄为该丛书作序,他表示,“优质教育,始于精细”,他期待以此管理体系及丛书与全国幼教行业的同仁积极交流,不断完善,持续精进。不忘初心,敢闯新路 开拓幼教版图新天地卓雅教育集团把第三届全国园长训练营移师井冈山,带领园长们参观井冈山红旗广场、红歌广场、井冈山烈士陵园等革命人文景观,让园长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卓雅教育集团副总裁聂晓静表示:“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红星思齐班既是学习之旅,也是寻根之旅,希望园长们能深刻理解井冈山革命精神,坚定信念,永葆情怀,走出幼教人的另一片广阔天地。”

五逆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及格式(300篇)

写好学前教育论文基本步骤:第一步,选择自己论文的主题。学前教育的论文有许多领域可以去大写特写,一般选择论文的主题是使用中国知网去搜索近年来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都有哪些方面,以作参考,来确定自己论文的主题。第二步,搜集论文的相关资料。通过阅读中国知网上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博硕士论文、期刊、报纸等有关资料,选择与自己论文有关的内容记忆下来,在写论文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下来,切忌直接抄袭。第三步,做好实地调查搜集数据。可以选取当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通过发放问卷或者访谈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的搜集,能够更好地论证论文内容。第四步,设计好论文框架。在开始论文写作前设计好论文框架,直接根据框架去写作能够让论文写作变得事半功倍。第五步,写论文,这个需要自己努力。第六步,论文查重与消重。几乎所有学校对论文有严格的查重标准,在知网上进行文本复制检测合格以后才能算合格的论文。如果检测不合格,还需要对红色部分进行消重。消重最方便的方法便是一句一句寻找意思相近的词语来替代进行消重,消重率在30%以下基本可以通过毕业。学前教育论文排版格式:一、标题(尽量不超过20个字):三号黑体居中,可以分成1或2行;段后空一行二、作者姓名(两人以上,以逗号分隔):4号仿宋体居中,段后空0.5行三、作者单位、邮编:小4号宋体居中,段后空一行四、摘要、关键词:“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要小四号宋体,段后空一行;“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要小四号宋体,段后空一行,关键词数量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五、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小四号黑体)六、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字符间距为标准)1(顶格)一级标题,4号黑体,段前段后1行1.1(顶格)二级标题,5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顶格)三级标题,5号楷体,段前段后0.5行七、图(图题配英文翻译,距正文段后0.5行)(图题位于图下方;中文用6号宋体,加粗,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加粗;英文采用段后0.5行)八、表(表题配英文翻译,距正文段前0.5行。表中量与单位之间用“/”分隔)(三线表)(表题位于表上方;中文用6号宋体,加粗,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加粗;中文采用段前0.5行)九、参考文献(配英文翻译)(标题:小5号黑体,内容:6号宋体) 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学前教育论文内容结构:论文的总体结构应分为以下几部分:题目、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论文应力求有作者自己的创见和观点,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述清楚,结构严谨,文字流畅。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整篇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字迹要工整清洁。一、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篇论文的中心内容。因此,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精炼。二、目录:反映论文的纲要。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读者查找。三、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用中英文分别书写,一篇摘要不少于300字。结尾要注明3-5个关键词。四、前言:前言相当于论文的开头,它是三段式论文的第一段(后二段是正文和结论)。前言与摘要写法不完全相同,摘要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可以稍加具体一些,文字以800字左右为宜。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是什么。2.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的回顾,资料来源、性质及运用情况等)。3.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4.概括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意义。五、正文:论文的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表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分析部分: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老师审查和纠正,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括表述。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别以下面几种方法说明。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的性能等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办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分析、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过分详述。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这方面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的篇幅。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结果和盘托出。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根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恰当运用表和图作结果与分析,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六、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指出它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全文的思想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撰写时应注意下列事项:结论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而又容易被人领会。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前人和他人已有过的结论可少提。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结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七、致谢:对于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提过有益的建议或给予过帮助的同学、同事与集体,都应在论文的结尾部分书面致谢,其言辞应恳切、事实求是。八、参考文献: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文中所引用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九、附录:在论文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学前教育论文注意事项一、撰写的字迹要工整,文字要规范,不可滥用、误用简化字、异体字或生造汉字;中文的标点要准确,标点符号写在行内。二、文稿要完整。论文封皮、论文任务书、论文评议书由系部统一提供,其它内容一律用A4打印纸书写或打印。三、文章标题层次及同级标题序码,必须段落分明前后一致。四、论文一律在左边装订成册。顺序为a、封皮;b、论文评分表;c、论文题目、目录;d、论文摘要(中英文分别书写);e、前言;f、论文正文、结论等。五、论文中有关实验数据的表格、图、照片的表达一定要规范化。六、所列举的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包括期刊、书籍、论文集和会议文集。七、在论文结束处,要罗列主要的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作者姓名、书或文章名称、出版物单位、出版时间、章节与页码等。学前教育论文常见误区:一、标题不贴切有些作者的论文是在博士期间做了几个不同的内容,这样题目就很难准确表达题意。可以突出一点,但不要将不很密切的几个内容都写在一个题目上。还有些论文是几块不相干的内容,这样题目就更难定了。因此研究生在写论文时,标题应尽量简洁、准确,一个题目只有一个主题,必须有所舍取。还有些论文是一个大主题下的一部分工作,如果需要,可以用副标题的形式给出更多的信息。二、摘要不完整自然科学论文摘要一般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叫。在笔者编辑的大量摘要中,有些摘要过简,不是缺少了研究目的,就是省略了研究方法。而另有一些摘要却过于繁琐,甚至把研究的意义及今后研究的方向都涵盖进去。建议研究生在写摘要时,根据以上4方而,用有限的文字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充分反映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三、引言断章取义一些研究生论文为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断章取义地引用前人的工作,甚至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四、结论不恰当有些研究生的论文把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部分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不是好的习惯。五、作者署名不规范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而的全部或局部上做出贡献的人。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具体执笔撰稿的人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即第一作者曰。六、参考文献不规范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在文后参考文献部分一定要列出来,顺序号前后要一致,引用要准确。作为二次文献引用的,作者一定要确认原文献,避免在反复的引用中出现错误。学前教育是对0岁至入小学前儿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写好学前教育论文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重要性可想而知。学前教育论文题目参考:1、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探究2、学前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3、浅析幼教专业学生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对策4、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5、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6、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7、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8、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9、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0、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11、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12、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3、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4、民办园园长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以安阳地区为例15、幼儿直觉思维的教育意义和培养策略16、幼儿早期阅读困难的预测性因素及教育对策17、幼儿园社会考察活动的组织与优化18、幼儿园“故事教育法”中教师讲故事技能初探19、幼儿的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20、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自主性21、儿童的性别因素与儿童教育22、论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健康成长23、当前幼儿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24、教师言语态度和行为对儿童情绪影响研究25、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启示26、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27、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研究28、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29、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30、幼儿素质教育与活动区教学31、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32、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影响因素研究33、南充市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生存状况对比分析34、谈幼儿园剪纸课的教学策略35、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探微36、幼儿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37、体验式教学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38、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探究39、学前教育师资补充机制创新研究--基于镇江的实践探索40、基于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41、对幼儿园实施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思考4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与策略43、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有效形式44、幼儿养成教育初探45、浅谈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46、乡镇中心园保育队伍建设的探索47、幼儿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48、如何引导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49、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0、浅谈绘本故事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51、浅析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提问策略52、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的策略分析53、幼儿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54、对幼儿教学中利用插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探究55、刍议有效矫正幼儿任性行为实践与研究56、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分析57、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优化与组织58、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意志力的培养59、在添画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60、信息技术环境下巧用微课促幼儿园青年教师成长61、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有效性的研究62、谈幼儿常见不良行为的成因分析与矫正方法63、浅谈幼儿快乐情绪和情感的培养64、关于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65、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66、基于自然后果法的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研究67、对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思考68、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与材料对话69、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中进行情境导入教学的研究70、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7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72、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责任:依据、问题与合理界定73、国外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测进展及启示74、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弱势儿童学前教育扶助政策研究75、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程分析及其启示

鳄鱼河

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指南》给我们幼教工作者树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对幼儿作为发展着的有积极性的主体的意识增强了,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发展和提高幼儿的素质,而不是给幼儿灌输多少知识,这一点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践工作中,教师还是常常把幼儿看成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虽经过一期课改的洗涤、二期课改的冲击,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有所转轨,但并不真正改变问题的实质,还是忽视了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没有看到幼儿自身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而区域活动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正是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课题意在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性发展进行实践研究,在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教师的的自主发展。  (一)课题概念的的认识:  1、区域活动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其宗旨是: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视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通,区域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当下的生活与发展。  2、幼儿的自主性的概念:    自主性即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意识与调控能力。个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依据个人对正确事物的信心行事,积极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主的定义是“自己做主,”从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性,既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    我们通过实践和借鉴得出幼儿的自主性具体是指: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在尝试操作中树立自信心逐渐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获得发展。    (二)理论的认识基础;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学前教育在以确立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下,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规程》第二十四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的、有机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提出儿童通过自我的活动实现内部的发展;杜威及其弟子克伯屈提倡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强调“以孩子快乐为本,”注重情感的体验,儿童的知识经验是通过活动获得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教育必须是一个主动活动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原则,倡导“做中学”,都是鼓励幼儿通过活动和操作自主性的去发现、改造、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的教育》一文中呼吁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自主的活动。如是众多的理论都号召: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自主的选择和探索活动,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的认识  1、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改革传统的区域活动方式,探索培养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作用,同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2、幼儿自主性发展目标:幼儿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幼儿能提出自己的不同与别人的观点,具有创新能力;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学会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幼儿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不依赖他人。    三、观察研究结果    (一)观察内容:  1、混龄型区域活动观察结果与分析:    编号项 目 幼儿人数统计(人)    前测后测  1 参与活动积极,自己选择内容,专注与活动中。 58 1372 参与活动兴趣高,思维活跃,爱发言,对老师的提问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68 2013 遇到不懂的事向老师主动提问。 55 1904 不需老师提醒,自己完成任务。 43 1795 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7 1596 遇到困难会自己出主意,学着自己解决,有信心自己克服,如:自己寻找替代物等。 37 153  第一学期我园以混龄班的形式开展区域活动,是中大班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刚进行的时候,由于幼儿对环境的陌生,中班幼儿畏惧感表现特别明显,甚至个别大班幼儿也在活动室门口徘徊犹豫。后经活动室的老师主动招呼,本班教师的引导,幼儿的参与自主性加强了。前测和后测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变化,尤其在第6项中遇到困难幼儿树立自信心自主解决问题方面,克服困难上幼儿的人数比例增加。在回应老师的提问上,中班幼儿在大班哥哥姐姐的感染下,思维活跃,积极大胆发言,遇到不懂的事,十分乐意相求于姐姐哥哥或老师,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加强了。  2、分班区域活动观察结果与分析:    编号项 目 大班幼儿人数(人) 中班幼儿人数(人)    前测后测 前测 后测  1 参与活动积极,自己选择内容,专注与活动中。 50 109 31 632 参与活动兴趣高,思维活跃,爱发言,对老师的提问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57 111 17 513 遇到不懂的事向老师主动提问。 43 98 8 534 不需老师提醒,自己完成任务。 31 87 7 635 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30 89 9 676 遇到困难会自己出主意,学着自己解决,有信心自己克服,如:自己寻找替代物等。 14 89 5 49  分析:第二学期我们根据本园的特点,改变了活动方式,把活动室分成若干个区域,幼儿活动材料按类别分别投入这些区域,并设有障碍物构成几个相对固定的半封闭区域,,具体有:表演区、建构区、语言区、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刚刚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反应非常的积极,表现出一种好奇感,探索的欲望非常强烈。由于幼儿年龄和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参与区域活动就不能持久性的专注于区域活动中,就象赶鸭子似的,一会儿到生活区,过不多久,又去了美工区或别的区域。对于此中现象,我们教师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活动前,提出一定的鼓励性的要求,如比比谁的本领强,能在一个活动区里完成任务;活动中,教师转变角色,以一个同伴、参与者、倾听者、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幼儿完成活动;活动后,教师同样以倾听者、参与者的角色,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下一次活动的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并很快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专注于每一次的活动。对新奇的、不懂的常常自己进行独立的思考,不需教师的提醒和督促,自己出主意或和小伙伴共同商量解决问题、困难。如益智区棋类活动,大二班的许微、曹佳园对飞行棋十分感兴趣。有次活动时,发现少了一只红色的飞行棋子,许微马上提议用小块红色雪花片代替缺损的红色飞行棋,俩个人玩得兴趣盎然;再如中二班的俞凯悦每次必去表演区,但就是观看,不参加表演,即使请到她表演,胆战心惊的,非常胆小,不敢讲话。于是老师就请她参加了时装表演队,因为时装表演不需要开口说话,在音乐声中,俞凯悦用自己的形体,表现自己对美的感受,渐渐的胆子也大了;再次让她单独表演唱歌时,虽然唱漏了一句,但在小朋友的掌声中,俞凯悦十分的兴奋。以后,表演区的老师又投放了小音响和话筒,俞凯悦也抢着话筒上台表演。最让老师开心的是,她不再要求奶奶陪着进班级。    四、开展区域活动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的原则    区域活动的总目标,要依据幼教法规和教育纲要中的保教目标为总目标,再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幼儿的生活经验、活动能力、兴趣热点等)予以合理分解裕设,选择能为目标服务的材料,并要充分了解每位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求,不能随心所欲。在混龄型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弊端:指导难。因为是中大班幼儿的能力和生活经验相差很大,因此教师的指导的针对性很强,中大班老师都比较熟悉本年龄段的目标,因此在指导上就难免有片面性。在分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就非常的得心应手,因为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幼儿的能力比较了解,材料的投放容易抓住目标选择,比较科学,指导也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的目标开展。    第二、适宜性原则    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是否适宜恰当,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阶段性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    首先,我们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实际需要出发,为活动室配置了必需的成品材料,如益智区中的棋、牌、游戏棒、天平、水车、数卡等,使幼儿有进行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其次我们还充分发动教师、家长、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的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废旧物有使用价值:如废旧盒子、挂历、糖纸、果核、瓜子壳、雪碧瓶、废电池、布片、绒线等,知道一物能多用,主动帮助各活动室积累材料,激发幼儿勤俭节约的情感,学会了做有心人,关心集体,不乱扔废旧物品,同时也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加强家园联系。教师在与幼儿及投放材料互动过程中,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内的多种教育功能,进一步提高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第三、差异性原则    混龄形式的区域活动更要让我们老师能够互相商讨、预先思考:所投放材料逐一与各年龄段幼儿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各年龄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    在活动前,我们老师给予一点提示和引导,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使用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索,使幼儿在随意操作同一材料却有不同的难度差异,适应不同能力层面、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和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如有一个探索活动“夹弹子,”教师提供幼儿的材料也是精心考虑并细化分解的:玻璃弹子、粗细塑料吸管、圆柱形六棱形铅笔、圆珠笔、筷子、圆珠笔芯、木制塑料制游戏棒等。让幼儿操作观察,引导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秘密:塑料吸管和塑料游戏棒使用时间长后易变软不易夹住弹子,圆柱形铅笔和圆珠笔、筷子打滑不易夹住,圆珠笔芯和木制游戏棒太细不易使上劲,而六棱形铅笔就容易夹住弹子------锻炼的是手部小肌肉,而实际就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材料,自主选择活动的用具。    我们力求让每一位幼儿在与众多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的各种感官,看一看、做一做、试一试、比较比较、思考思考,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理解事物的多样化,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和发展。材料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投放的数量上是十分充足的,能够满足每个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添加、改变使用材料,同时,满足小中班幼儿随意性、模仿性、流动性的性格特征,保障每一个幼儿愉快自主的活动。    第四、静交替的原则    我们根据各个区域的需要,在现有的活动空间寻找最佳的位置。如语言活动区相对安静些,就尽量远离积木区;美工区,离不开水,就设置与靠近水源的地方,益智区和语言去相邻。    第五、探索自主原则    活动中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区域,自己决定活动的时间、次数,只要你认为本次活动完成,也可以参加另外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大胆选择材料、大胆尝试操作、摆弄材料,和材料互动,和小伙伴互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和疑惑,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讨论与建议:    讨论    (一)紧扣目标投放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前提条件。    同一个活动区域,由于幼儿活动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因此同一活动区域同一活动内容,在各个年龄班的活动目标是不同的,在突现个别化的同时,投放材料要紧扣该区域的活动。如益智区里的图形宝宝,中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是发现图形宝宝的不同特征,并会区分,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思维能力;大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是按图形宝宝的不同特征有序归类、排序、设计,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幼儿逻辑思维。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幼儿操作和探索的学具,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教师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就会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如益智区中的“配对,”可以是数字与手指上圆点的匹配,可以是套圈与手指上圆点的匹配,也可以是圆形宝宝找家的配对;又如美工区“沙贴画、绒线剪贴、稻草剪贴、彩纸剪贴、彩线剪贴等材料不同,难易不一,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的活动需要。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探索欲望,又充分发挥了活动材料的教育功能。总之,活动材料的投放要依据目标,要突出材料的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暗示性,是幼儿在于材料“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主动的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二)、教师的指导,是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环节。    教师不但要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多种符合幼儿需要的材料,还要给幼儿创设较大的自由度空间,保证充足的时间,当好幼儿的小助手,和幼儿成为小伙伴,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始终以一个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在活动中,首先要相信幼儿,他们是一群非常能干的小主人,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的经验是什么?一看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如何?二要看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点是什么?碰到了哪些困难?教师的指导以观察、了解为主,鼓励尊重为重,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自由、轻松的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选择活动的材料,主动完成任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自主的活动,独立自主的探索操作,不断的尝试。如大班幼儿花边的设计,刚活动时,提示用二种颜色:一朵小花二至三个图形设计有序地花边。虽然难度加大,但幼儿探索的欲望却加强了。而后,幼儿自会设计出一朵小花多个图形或是多种颜色的有规律的排放,进行提升和替代性强化,充分的体会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感,并且大胆的提出自己不同与别人的设计,充满想象、充满创造,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三)家园协同是促进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的后备力量。    通过实践,我们教师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区域活动材料的作用的同时,在以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动家长的巨大特殊的配合功能,把活动材料的收集运用延伸到幼儿自主发展需要的社会环境中去。通过家长会、橱窗、家庭讲座、观摩活动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本课题的前提后,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和幼儿一起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制作一些活动中需要的学具:扣纽扣——用布做成的小花;手套、袜子、鞋子瓶盖配对等等,家长都知道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并主动帮助收集物品,既增强了家园联系,又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自主去探索、发现、收集、整理活动材料,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大胆应用、大胆实践、大胆创造。幼儿在活动中由于是自己熟悉的物品,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活动的时候有一种自豪感、满足感,选择、探索、表达的欲望更加自主、自由、强烈。    建议    (一)相信孩子,有的放矢的对幼儿进行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不管是自己班级的或是其他班级的幼儿,相信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都能自己有能力解决,要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成为活动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知心人、倾听者,孩子有什话都愿意说与你听,有什么新发现能和他们一起分享;第三,注重观察,并运用启发性的、建议性的语言指导幼儿活动,如小班幼儿突出直观具体生动的指导,中班注重启发诱导式的引导,大班以逻辑发散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主。    (二)材料的投放具发展性。    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要从幼儿的发展现状出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并考虑教育大纲和教育目标,把幼儿放在突出地位,突出活动材料为幼儿的活动服务的原则,体现个体差异,注重不同能力幼儿对材料的感应和感受。    (三)处理好几种互动关系。  1、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用语言、行为、情感等形式相互作用,如互相问答,共同参与活动,商量讨论等,这种互动关系对于建立教师与幼儿之间良好的情感联系、对于幼儿自主的参与区域活动、有效的掌握区域活动的规则、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2、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    如幼儿之间的合作活动、互帮互助、个别交流讨论、互相欣赏以及互相争夺、打骂等    教师在活动中尽量促使幼儿之间产生前四种互动关系,有助于幼儿更好的开展区域活动。  3、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和材料可能是教师创设的、呈现的,也可以是环境中本来就存在的,也可以是幼儿创设的。区域活动的材料丰富性,是为幼儿提供多项选择活动机会的条件。当环境和材料产生变化时,就会吸引幼儿对环境和材料作出相应的积极反应,如观察、探索、摆弄,关键在于所创设的环境和投放的材料是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四)把自由还给孩子,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潜力。    自由一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权利;二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掌握它,有意识和运用它来改造世界。在区域活动中,应充分把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大胆的想象活动操作,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孩子自由和谐的发展。一位早期教育家的话非常给人一深思和启迪:“早期教育应该像春风拂过大地那样自然。”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自由天性的潜力,引导孩子幸福健康的成长。    (五)要有较健全的幼儿活动观察记录。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babyxy.cn)————————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关注宝宝知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长沙雨花区教育局一幼:课题研究促成长 科研提质展新篇

教研活动现场。合影留念。红网时刻9月30日讯(通讯员 邓爱华 卢晋)课题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基于幼儿发展、提升教保质量、教师成长、园所工作科学化与特色化而言,确实值得幼儿园去学习、去尝试。绝大多数教师,感觉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事,尤其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并不太清楚课题研究该怎么做,以至课题研究也就成为“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为进一步推动雨花区幼儿教师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促进教育科研经验及成果的交流与分享,近日,由长沙雨花区刘娜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与雨花区教科所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我做课题研究那些事》的教研活动,在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三楼多功能厅举行。雨花区幼教集团总园长邓益云、雨花区幼教集团部分园长、雨花区各公办民办幼儿园业务园长、教研主任、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刘娜老师担任主持,雨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段蓉老师任主讲。“提起课题研究,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段蓉老师设计两个导入问题,引发了大家对于课题研究的思考。她结合自己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现身说法,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定义、类型、特点、六大步骤。“做课题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她还道出了一些感悟与建议:人人都是智慧的众筹者和建设者,要激发每一个老师的潜质,要找准问题、团结群众;边思边写、将思考物化,并适当宣传。在专业引领环节,邓益云给予大家专业上的引领,邓园长深入浅出、条分缕析提出了三个补充、两个强调。她说,课题研究是孩子的需要更是教师的需要,科研意识可以让教师从一个“教书匠”“带班匠”变为一个“科研型教师”;需要注重平时积累,带着问题去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研究,进行可持续的课题研究。邓园长还强调课题研究一定是基于问题,其来源于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课题研究不能求大、求全,要选择有价值的。最后,刘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结合名师工作室开展关于体能大循环课题的研究,谈到课题研究是解决问题非常有效的途径,做课题就是围绕一个点深究。除了利用实践中观察到的,还要学会结合理论文献来丰实自己的观点。

道丧世矣

教育研究需围绕教育现实

【思想汇】编者按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研究急需调整研究范式。本版作者认为,教育研究队伍要走出传统研究的惯习,围绕教育场中的实际问题做实证研究,构建循证教育体系以推动研究的科学化专业化。学科研究的惯习与教育实践需求错位学科研究一般聚焦于一门学科的概念、表述体系和基本原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与其他多数研究领域一样,我国现代高水平教育研究也发端于高等学校,沿此惯习,当下许多教育研究仍体现为浓郁的学科研究的特征。其一,相当数量高层次研究选题基于研究者的学科立场和学术研究优势,而不是基于教育实践者的真实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层次课题管理部门允许申报者自主确定课题参与立项竞争。这使具有良好学术训练经历和较丰厚学科研究积淀的高校教师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统计,近些年多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学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承担的。高校教师承担课题有其自身学术优势,但却存在忽视研究课题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的倾向,这与他们学术型成长经历和担负高校分科型教学任务有关。另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绝大多数教育实践问题是综合型的,特别是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高考改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教育难点问题,关涉到不同层级政府的责权划分,具有不同发展优势的学生的学习机会再分配、城乡统筹发展、国民教育价值取向变革、教师法律权利边界确定等多个领域,仅仅由高校教育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来突破这些教育实践难题是有困难的。其二,应用性指标在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中应有的地位缺失。论文、专著出版的级别以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学术规范性,是目前项目结题评审专家们普遍关注的要点,但对能否真正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评审不足。这也是为什么10年来全国各地结题的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项目数以万计,但让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感到可用的成果并不多。简单的“科学主义”与教育的复杂性错位以经典物理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自十九世纪兴起以来影响深远,其典型特征是,认为事物运行和发展过程是确定、有序、可逆的,表现出对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或具有线性特征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盲目崇拜。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忽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思维方式解释复杂教育问题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比如:有人随意放大一种教育要素对整个教育发展的绝对性影响,提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有人忽视教育任务和教育资源条件的差异性,简单套用统一的生师比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生师比的合理性。用简单的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结论,虽然看上去“干净利索”,但由于不能准确揭示教育问题发生的复杂内在机理和外在制约条件,所以不可能生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错位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的错位的表现形态是,聚焦应然性研究,只是描述理想状态下的教育要素、要素间的关系形态以及资源供给水平,而很少结合我国各地教育实际状况,提供从不理想的现实状态迈向理想状态的具体改进路径和实施策略。我国现有的教育学教科书大部分都是按照这种理想模式编写的。这是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看上去“挺有道理”但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因,也是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现实学校中的教育要素如教师、学生、教育设施都不是按照教科书所期望的理想状态配置的。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应然性研究可以从容止步于种种理想化的设想,而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复杂的,它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设置的合理性问题,现实教育要素水平以及推进过程中人们可能获得的资源、制度和政策条件,是研究者必须深入到教育实践中经过多方合作和反复尝试才能完成的。教育研究必须围绕现实探寻答案为了匡正上述三种错位,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探寻新的立项依据、研究组合方式、研究展开进路以及新的评价标准和话语方式。第一,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轨道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教育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践标准的视域中,合理地处理好学科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只有回归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有效认识链条上,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实践证明,许多难点问题,只有提升到更高理论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解决,例如,对教育部所属高校招生名额省域分配问题,就存在“按人口数量分配”“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需求分配”“按各省、直辖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分配”和“尊重历史沿革”等不同理论观点。这说明只有以现实教育问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其在实践中的真实状态,透视并在更高的层面解决相关理论问题,才能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坚实理论依据的具体对策。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科才能不断吸收到富于时代气息、有助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新理论。为此,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单位应适当压缩自主立项项目,主要投放从教育实践中征集到的急需课题;支持理论工作者与高水平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克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并在立项时要求课题组设计实践过程,明确实践单位,预估实践效果;要求重要课题结题时必须提供引领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证据,并将实践效果优劣作为评价研究质量高低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第二,按照复杂科学的原理和话语方式,解释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复杂具有普遍性,简单只是复杂的一个特例或构成环节,正如法国哲学家莫兰所说的,“简单的东西,不再是任何事物的基础,而只是在复杂性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环节。”首先,要承认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它是由稳定要素与不稳定要素、可预见事件和随机生成事件、单一因果关系与多元共同影响关系、相似特征与差异化特征、连续发展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如某些断裂性事件)共同构成的,表现为多要素影响、多样态构成、多种发展路径共存的存在和发展样态,因此教育研究不应再满足于现状批判和对小局域内教育要素间关系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准确判断每种状态存在的历史与现实依据,评估其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判断其合理性构成特征并预见其发展趋势。其次,要用新的学术词汇和话语方式表达复杂科学视域下的研究成果。在简单事物观视域下,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述,一般使用公式、公理以及决定、必定等词汇和话语方式,以明确事物运行和发展的确定性、有序性和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显然这些词汇和话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教育研究领域契合复杂科学的词汇至少包括:概率、随机生成、博弈、多元分析、趋势预判、差异评估、自主适应、系统协同、整体观照、边界探寻、匹配分析、价值偏好、多重路径、潜能识别、优化选择、危情干预、非连续性事件等等,这种话语方式更能恰当反映复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如对体罚效果的判断是,“通过体罚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低概率事件”。第三,把研判不同区域和学校教育要素构成的现实特征以及探索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作为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应在研究立项体系中,划分出一类推广应用研究,鼓励优秀结题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后续推广应用研究,从而在制度设计和立项规划层面上引导高水平研究关注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有效促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此外,当代教育研究还要从我国教育要素和资源供给的差异化特征出发,透彻解析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特征,分级分类制定个性化实践路径和发展策略。(作者:傅维利,系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

举之无上

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宣布成立 幼儿教育迎来新时代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国家不断颁布各项教育政策,《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均提出增加学前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帮助幼儿教育发展。然而,教育成果无法一蹴而就,现阶段学前教育领域依旧存在师资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课程内容不精良等诸多问题。世界园长大会主席贺光辉先生倡议成立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2019年12月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世界园长大会-恒信东方家园共育圆桌会议期间,恒信东方董事长孟宪民先生,恒信东方副总裁傅葳女士,世界园长大会主席贺光辉先生,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台长李世强先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发展办主任/秘书长、积极天性与AI合家欢研究课题联络人张新华老师,和来自十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专家,以及恒信东方学前教育学者,各地优秀园长共同出席圆桌会议,针对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对未来学前教育发展及“家园共育”理念达成共识,集体倡议成立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开创未来学前教育新时代、新模式。恒信东方董事长孟宪民先生出席会议同日,为加速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发展进程,恒信东方在“科技赋能·家园共育”未来幼儿园之夜发布会暨恒信东方合家欢周年庆活动上,隆重举行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揭幕仪式。该研究院将联合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企业家,以及国家教育部相关的领导和研究室,共同打造学前教育在教学技术和理论基础方面的学习高地。世界园长大会主席贺光辉先生任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院长。恒信东方董事长孟宪民,世界园长大会主席、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院长贺光辉、德国教育装备协会荣誉主席Wassilios Fthenakis,犹太神学院教育学和犹太文化博士Judith Sarig,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教育与社会学学院院长Catherine Meehan等中外行业从业者和专家参与揭幕仪式,现场500位行业专家学者、园长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成立仪式恒信东方董事长孟宪民发表致辞,他表示“家园共育”理念在发展的进程中,遇到很多瓶颈,而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成立,能够不断提升理念的科学合理性,探讨出因地制宜的落地路径。恒信东方学前教育产品――斯泰同学,在推动“家园共育”理念落地的过程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园长大会主席、恒信东方学前教育研究院院长贺光辉最后表示:天下没有难教的孩子,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需要“家园共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这也是学前教育研究院为之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学前教育研究院将依托恒信东方技术优势与资源实力,为中国学前教育发展赋能,开启中国学前教育新时代。来源: 恒信东方官网

波莱罗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朱虹幼有所育,民生大计。从教育的各个阶段而言,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贫困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入园难、入园远、入园贵”问题仍非常突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提出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能够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品质、身心健康、习惯养成产生终身影响,为儿童创造良好的人生开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日益成为无数家庭的新期盼 ;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流动人口的大幅增加,保障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接受公平的学前教育日益成为改善民生的新课题。当前,学前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做出重大部署,指明了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已经或者正在出台一系列政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度增长,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的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人民群众热切期待,关爱幼儿的理念进一步普及,全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把学前教育办好。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以构建“保基本、广覆盖、提质量” 的学前教育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健康快乐的儿童为根本任务;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为基本方针,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二、要有先进的办园理念办园理念是幼儿园的灵魂。办园理念包括 :先进理论的吸取、明确的特色目标、可持续发展规划,全园教师的接纳程度、良好氛围的创建等。一是立足于幼儿园实际。一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应立足于本园实际,与幼儿园的办学历史与文化积淀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有能抓住幼儿园的本质特点与精神内核,提出富有本园特色的办园理念。每个幼儿园不管创办时间长短,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与气质,而且随着教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入,最终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他人不可复制的独特传统与集体风貌。二是准确把握发展定位。这是办园理念的核心。在思考和确定发展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要求,当前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把服务幼儿的发展需要、把促进教育机会与教育过程公平作为自己办学努力的重要方向,进一步提炼幼儿园教育的办学宗旨与目的,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三是真正实践办园理念。为了实现办园品牌的提升和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每位园长都应努力实践本园的办园理念,而不要使之仅仅成为一种文字游戏或口号。四是让办园理念引领办园特色。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创特色创品牌,为幼儿园发展赢得更广泛的支持与更广阔的空间。这种努力的方向本身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幼儿园创特色仅仅是为了多收费,多吸引儿童入园,就有可能偏离幼儿教育的本质与使命。所谓办园特色实质上应是每个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办园经验,如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蒙台梭利的“混龄操作”等。因此,在考虑办园特色时,必须要以办园理念为引领。三、要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步,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抓好幼儿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幼儿教师每天都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往和沟通,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幼儿园应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师德规范建设,只有让教师了解和把握了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和义务,他们才能有所适从,才能明确师德实践的方向。要加强教师自我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发挥表率作用,“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样子”,凡是要求教职工做到的,园领导首先要做到 ;要求教师不去做的,园领导坚决不做。二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要在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设立幼教专业,培养专门的幼儿教师,真正把那些有爱心、了解儿童生理、心理、懂幼教规律的教师充实到幼儿教育队伍中来,决不能为了快速补充师资而降格以求。要按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明确幼儿教师的资格要求。幼儿园在新录用教师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专业标准,坚持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在聘用教师时,要依法签订协议,明确待遇、聘期和责任义务,防止出现新的代课教师,产生遗留问题。三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重点是增强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使她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针对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对园长、骨干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分别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着力解决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和总结适合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要组织实施好幼儿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要选择有学前教育教学和培训经验的院校和专业性师资培训机构承担任务,保证培训的高质量高标准。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培养规模,挖掘现有幼儿师范学校的办学潜力,认真总结和推广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四是保障幼教人员待遇。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要保障幼儿园在编、外聘人员的工资水平,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民办幼儿园举办者要与聘用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兑现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要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对长期工作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将幼儿园园长、教师纳入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的评选范畴。四、要有科学的保教观念确保孩子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是发展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影响,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应主动适应科学保教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幼儿园不得提出硬性的掌握文化知识的指标,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在教学环境上,要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多种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不得违反规定超额编班。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科学保教的引导,要规范小学招生,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小学招生的依据。要加强业务指导,研究建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动态监管,定期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要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和引导各种传媒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幼儿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五、要有规范的幼教管理当前,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基础较差,管理相对滞后。一些省市适龄儿童入园率仅在70%—80%左右,公办幼儿园只有30%左右,必须坚定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补贴民办幼儿园,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快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不能有效防止和及时解决快速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仅会影响发展速度,还会给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后果。规范管理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要重视标准建设。有了标准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标准就有了监管的依据。国家已经或将陆续出台幼儿园的建设标准、收费标准、教师资格标准、保教质量指南等系列幼儿园规范文件,这对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管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好标准。二要重视安全管理。幼儿园的安全是大事,不能有一丝懈怠。从幼儿园的选址、设计到施工、使用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并根据幼教特点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要切实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保育安全、车辆接送安全、疫病安全工作,对教师资质、人员流动、教育教学实行动态监管,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避免意外伤害。对民办幼儿园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准入门槛,加强督促检查,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儿童身心健康、茁壮成长。三要重视规范收费。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特别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实行分类指导。要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行为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等名义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不得收取建园费、赞助费等费用,不得向幼儿和家长推销图书、玩具等商品。四要重视人才建设。一流的幼儿园,必须有一流的园长、一流的骨干教师。一个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的成长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自身先天的条件。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必须要有唱歌、舞蹈、绘画、文学等方面的才华,还要有对孩子的亲和力等,这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第二是个人后天的努力。自己必须要有对幼儿教育的执着追求和持续学习的毅力。第三是组织培养推荐。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帮助他们成为幼教方面的专家和领军人物。

传其常情

课题研究为契机 专业引领促发展|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召开国家级子课题开题会

为深入推进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11月25日,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立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开题会顺利召开。会议由课题组成员冉昭丹主任主持,山东省家园共育项目办公室主任李想、天桥区教体局学前科科长侯桂霞、山东省家园共育项目办公室刘小妹莅临指导,徐茜园长及课题组成员参加。宣读课题立项书山东省家园共育项目办公室主任李想宣读课题立项书。汇报家园共育开展工作冉昭丹主任介绍了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家长资源运用工作基本情况,幼儿园以创新互动内容和互动方式为核心研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家园共育的广泛性、趣味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家长们也从幼儿园的旁观者走向了教育的同盟军。陈述开题报告课题负责人徐茜园长从课题选题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与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专家建议各位专家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就选题的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家园共育中家长资源的实践应用研究课题提供了支持与帮助。总结归纳提升徐园长表示,此次课题研究是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一次提升,幼儿园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讨总结家园共育中家长资源的实践应用,使课题研究达到最佳预期成果。#颁发立项通知书本次课题开题会既为课题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又增强了教师们的科研意识,为幼儿园科研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课题研究定能顺利开展,取得丰硕成果。来源:济南市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来源:济南天桥教育】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而庶几乎

幼儿研究与支持成新教师核心素养

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发布的多个文件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目标。2020年,在学前教育完成85%的普及和80%的普惠任务之后,全面提高质量将成为重点任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为形成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规范化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2020年3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培训指南》)。《培训指南》围绕“师德修养与职业信念、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教育研究与专业发展”4个模块展开,并凸显了对“幼儿研究与支持”和“幼儿保育与教育”两个方面更新、更高的专业要求,对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自我发展等提出了一些新挑战。幼儿研究与支持包含五项关键要素《培训指南》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模块旨在帮助新教师熟悉并具备观察与分析幼儿的典型行为、研究与支持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五项岗位核心素养。相应地,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能力、研究幼儿个体差异和有针对性的支持能力、研究幼儿学习过程与特点并给予适宜支持的能力、评价幼儿发展并有效激励幼儿的能力、将自己对幼儿的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的能力这五方面是教师岗位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培训指南》都设立了相应培训内容。五项岗位核心素养的提法是崭新的,表明了这些素养和相应能力在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中、在教育实践工作和幼儿学习发展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深入分析可见,这五项核心素养中的每一项都需要有全面、系统、深入、关联性的儿童研究视角和富有创造性的支持策略,对新教师有相当大的难度。如“幼儿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幼儿园新教师能通过观察不同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典型表现,写出观察记录和支持方案,从而学会理解幼儿差异的多样性、支持幼儿多样化的探究、发现并欣赏幼儿的强项。又如“幼儿学习研究与支持”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幼儿园新教师能通过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区域游戏、综合主题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写出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过程和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活动方案;分析观察记录中幼儿的原有水平及最近发展区,分别写出支持策略。“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和“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的相关要求高度和难度也类似。以往经验表明,这些要求和能力都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甚至达到骨干水平的幼儿园教师才能做到的,而有些教师工作多年都很难做到位。幼儿保育与教育的五项关键能力有了新内涵《培训指南》中“幼儿保育与教育”模块旨在帮助新教师熟悉并胜任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与合作等岗位关键任务。应该说,所有幼儿园教师对这些方面都很熟悉,但仔细分析其内容要点和具体要求可以发现,其视角、内涵、重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入分析可见,五项关键能力中特别凸显了“幼儿中心”的理念与实践要求。观察、分析和了解幼儿活动,研究、支持和激励幼儿,成为教师保育和教育工作的重点。以“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为例,要求教师能提供区域游戏材料、观察与记录幼儿典型行为表现、研究并支持幼儿学习过程、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幼儿。再以“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为例,要求教师能进行综合主题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综合主题活动并进行有效反思;观察记录幼儿典型行为,研究并支持幼儿学习过程,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这不仅对新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有更高、更专业的要求,而且要求新教师从职业生涯起始阶段就真正把幼儿作为保育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研究与支持”和“幼儿保育与教育”相互渗透进一步将“幼儿研究与支持”五项核心素养和“幼儿保育与教育”五项关键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还会发现,以往被称为“幼儿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两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有经验教师都很难较好把握的问题,《培训指南》从新教师的职业起点就提出了高要求。新教师观察研究与支持幼儿要在一日生活、区域游戏、综合主题活动等各种活动中进行,又要求新教师将观察研究与支持幼儿贯穿在这些活动始终。例如,“幼儿保育与教育”中教师的“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和“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两项内容和要求,都渗透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的各项内容和要求,教师要在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观察与记录幼儿典型行为,研究并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等。《培训指南》提示我们,“幼儿研究与支持”和“幼儿保育与教育”两大模块之间、各项核心素养和各项关键任务(能力)的各要点和要求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性、整体性、互嵌性,凸显了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素养和能力的前提性与基础性,对高质量“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支撑作用。这是以往幼儿园新教师培训中不曾有过的高要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都要加强对幼儿的研究鉴于《培训指南》对教师素养和能力提出的更专业、更高起点的新要求,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需作出相应改革。从上述分析可见,“幼儿研究与支持”作为幼儿园新教师的岗位核心素养,不仅是新教师胜任岗位工作的核心素养,也是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个人和培养培训机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乃至日常研究和常规教研,都应将“幼儿研究与支持”作为着力点。长期以来,对幼儿的观察和研究在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一直是短板,深入系统的学习不足,实习见习中的实际演练更少。可以说,新教师是带着岗位核心素养的先天不足来到幼儿园的。这种能力仅依靠职后培训是不够的,必须从职前培养开始,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实习见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新的思考和重要变革,对标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和关键专业能力,在源头上筑牢专业体系基础。从各层面的教研活动和教师日常研究来看,教师主持和参与的研究课题很多,但研究内容较散,研究重点也各不相同;幼儿园和区县层面的教研也主要是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以研究和改进教师的教育策略、日常工作为主;聚焦“幼儿研究与支持”五个岗位核心要素的研究和教研活动并不多,且多为单一视角和单个要素的研究。今后,教师的日常研究、园本教研和区域教研,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个体幼儿在一日生活、区域游戏、综合主题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将五个核心要素作为相互关联的整体,进行全景式全息性的研究和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个体来说,不仅从入职开始就要重视观察研究和支持幼儿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而且要对整个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用《培训指南》中例举的“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核心要义、能力重点、研究方式、发展路径作为参考和依据,不断提高核心专业素养和关键实践能力。(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3日第2版 作者:刘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