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春之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国开下放-604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1、六七岁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3、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变化。4、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5、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6、儿童心理的发展数量是增加或直观的位置移动。7、在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稳定性出现最早,然后是性别认同,最后是性别恒常性。8、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最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9、感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0、对于儿童言语的形成,双词句阶段是2-2.5岁。11、情绪情感于儿童个性的形成有关。12、幼儿晚期心理特点是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13、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14、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15、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拒绝。16、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1000-1100个词。17、婴儿形成对父母的依恋是在7-8个月时。18、有条件反射保证了新生儿最基本的生命活动。19、儿童大脑皮层各区成熟最晚到是额叶。20、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2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医生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22、儿童一般要到四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2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24、个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25、自传体记忆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26、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最要低。27、儿童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动词。28、6-8岁的儿童所持有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各种认识,是以男女之间在机体上所存在的生理差异和外貌特征为依据的。29、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3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31、儿童在与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游戏是社会性游戏。32、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33、皮亚杰研究了1岁儿童的语言,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34、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35、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36、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问心理发展的不同。37、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儿童大脑对客观现实能动反映。38、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如,上下、左右、前后的知觉。39、皮亚杰把概念的稳定性成为守恒。40、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3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41、到了4岁左右,结构性游戏成为儿童最主要的游戏形式。42、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43、儿童自传体记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好,东方文化中的儿童比西方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44、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他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习惯化。45、实验报告,出生后1个月婴儿出现明显的消化拟制。46、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4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48、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49、八九个月以内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50、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母亲年龄太大或太小。51、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52、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53、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把被研究者称为()54、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有什么特点55、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56、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57、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58、自我意思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59、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60、儿童在音乐世界扮演的角色

德力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心理学》复习题一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心理学》复习题一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幼儿中期已经( )。A、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B、可以辨别昨天、今天、明天 C、没有时间概念 D、可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2、注意属于( )。A、认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特征 D、心理过程3、( )也称作轻微脑功能失调。A、好动症 B、多动症 C、书写障碍 D、行为障碍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一定关系 D、完全无关5、“一心两用”,这是注意的(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6、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种心理活动是( )。A、知觉 B、感觉 C、色觉 D、视觉7、马斯洛创立了(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机能主义8、狼孩之所以心理上与正常儿童有本质区别,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 C、受狼的影响 D、脱离社会环境9、( )被称为“生命中枢”。A、延脑 B、脑桥 C、中脑 D、间脑10、有预定目的而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11、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A、反应 B、反映 C、反射 D、应答12、( )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13、“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 B、变化的特点 C、新异的特点 D、对比的特点14、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冯特 D、华生15、阿格诺索娃研究发现,五岁儿童观察某一事物的时间约为( )。A、6分8秒 B、7分6秒 C、8分4秒 D、9分2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娱乐2、“一目十行”说明一个人注意的( )非常好。A、分配 B、广度 C、转移 D、范围3、脊椎动物如( )等也有简单的心理活动。A、鱼类动物 B、两栖类动物 C、鸟类动物 D、爬行类动物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 B、抑制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5、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有( )。A、教育心理学 B、管理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6、六岁幼儿能辨别( )等方位。A、左、右 B、上、下 C、前、后 D、内、外7、注意具有( )和调节、监督功能。A、指引 B、选择 C、保持 D、激励8、个性是由( )构成的。A、个性动力系统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 D、个性心理特征9、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的知觉组织原则有( )。A、相似原则 B、封闭原则 C、接近原则 D、统一原则10、内部感觉包括平衡觉、( )。A、运动觉 B、味觉 C、嗅觉 D、机体觉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 “×”,并改错。)1、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 )2、幼儿已懂得透视原理,知道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 )3、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分化是相对的。( )4、“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此话出自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5、幼儿分辨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叫视力。( )6、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活动又受到人的心理支配调节。( )7、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非条件反射。( )8、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这属于联觉现象。( )9、调查法是最具有心理特色的方法。( )10、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占优势。(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知觉的基本特性如何?3、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学前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5、简述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案例:王老师是某幼儿园小班教师,她最近很苦恼。在组织班里活动时,她发现小朋友们很难集中注意,教室里一有响动,他们就会分心,无论是听故事、画画还是看图书,也只能专心几分钟。这样一来,王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教育方案往往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为此,她很着急……请问:(1)根据注意理论,王老师需如何分析孩子注意分散的原因。(2)结合本案例谈谈要提高幼儿教育效果,王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如何防止儿童分散?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D 2.B 3.B 4.B 5.C 6.A 7.A 8.D 9.A 10.C 11.B 12.D 13.D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C 2.BD 3.ABCD 4.AB 5.ABC 6.BC 7.BC 8.BD 9.ABC 10.AD三、判别改错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改为: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2.× 改为:幼儿常常不懂得透视原理,不知道近物大远物小的道理。3.√4.× 改为:“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此话出自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5.√6.√7.× 改为:机体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叫条件反射。8.× 改为:呈现音乐的方法可以减轻牙科手术中病人的疼痛,这属于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9.× 改为:测验法是最具有心理特色的方法。10.× 改为: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答: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1)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2)环境因素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调控作用;(3)儿童心理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活动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2.答:知觉的基本特性主要有(1)知觉的选择性:人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3.答:幼儿前期已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进入幼儿期后,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只是初步形成。中班幼儿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到十分钟左右。在短时间内,他们还可以自觉地把注意集中于一种并非十分吸引他们的活动上。中班幼儿已能同时注意到几种对象,注意的分配能力有所提高。大班幼儿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十至十五分钟。就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来说,大班幼儿不仅能注意外部的对象,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也能予以注意。4.答: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理论的科学。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具体分为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实现目的而进行的选择方法、执行计划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包括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5.答:动物心理的发展主要决定于神经系统的演化水平和其生活环境。通常把动物心理的发展区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思维萌芽阶段——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1.答:(1)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主要有:无关刺激过多;疲劳;目的要求不明确;(4)注意不善于转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2)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策略有: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灵活地交互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你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及详解——才聪学习网

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具有相同的实质,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1.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脑的机能(1)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现象,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研究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①大脑具有记忆的功能,过去的经历在刺激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后又重新呈现出来。②大脑前额叶与人的个性和情绪有密切的关系。(2)研究证明,儿童的心理是儿童大脑活动的产物。①没有儿童的脑,即使有充分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也不能形成儿童的心理。②出生时大脑不正常的儿童,也不能产生正常儿童的心理。比如,脑性瘫痪,即出生前或产期发生脑部疾病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智力低下、视觉障碍等症状。2.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人的心理现象都可以从客观现实中找到根源。儿童见过汽车,头脑中才有了汽车的形象;吃过苦药,才知道苦的滋味。(2)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都是一种反映,是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形成心理的过程。3.学前儿童的心理,和成人心理一样,都有能动性学前儿童的心理不是对周围环境和教育的机械反映,它在反映过程中有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选择性。总之,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都依赖着大脑和客观现实。他们的心理活动都是在这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1.学前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的本质差别学前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从本质上说,其差别主要在心理的发展。但并非任何心理变化都可以称为发展。(1)成人心理机能的变化有些是暂时性的。例如,由疲劳、疾病等引起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2)老年人的心理机能可能向衰退的方向变化,往往是消极的变化;(3)儿童心理机能的变化,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2.心理发展的特点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例如,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总是先会发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思想。(2)连续性和阶段性①发展虽然是循序渐进的,离不开量的积累,当积累了一定的量变之后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例如儿童学习走路就是一个连续性的量变的过程。②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特别是大的质变,意味着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形成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例如学龄儿童的思维已经由具体思维水平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③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发展虽有阶段性,但阶段与阶段之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儿童心理发展的划分如图1-1所示:图1-1 儿童期各阶段的划分(3)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对同一个体而言的。①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a.心理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完全相同的。第一,感知觉在新生儿期就已开始出现,到十几岁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第二,抽象逻辑思维到五六岁才开始萌芽,青年期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b.个体整个心理面貌变化的非等速性。一般说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人的一生的发展中,有两个加速期。第一,6岁之前,整个身心发展非常迅速,称为第一加速期。第二,青年期,发展又迅速起来,进入第二加速期。②关键期和危机期a.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是指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年龄,如果在这个时期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条件,就会有效地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研究认为,2~3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学外语最好不要超过12岁。b.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例如,3岁儿童常常以“不,就不”来回答成人的任何要求;不少12岁的儿童,学习兴趣低落、成绩下降,行动带有不少盲目反抗性。事实上,儿童心理发展中,危机期并不必然出现,如果成人能够根据儿童心理和需要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要求儿童,教育得当,儿童就会顺利渡过这个时期。(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方向、顺序是相同的,但每个儿童发展的速度、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可能是不同的。①发展速度、优势领域等得不同。有的儿童两岁就能背儿歌了,有的才刚刚学说话;有的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数学才能,有的则在音乐方面一枝独秀。②个性方面的明显差异:有的儿童文静、腼腆,有的活泼、泼辣;有的热情善交际,有的孤僻不合群,等等。(三)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指从出生到入学之前(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这种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带有客观规律性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3.学前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学前儿童的心理因人而异,但个别差异的表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4.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明见无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国开易考通-250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1、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2、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3、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绘制张图谱,就是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基因图谱、序列图谱。4、DNA指纹识别可用来进行个人孪生传鉴定;亲子鉴定;证身,公安侦破;失踪死亡身份证明等。5、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6、大脑半球表面由大量的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呈灰色,称灰质一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由大量的神经纤维髓质组成,叫白质。7、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8、实验法是一种有计划、有控制的观察。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实现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9、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10、理论研究法就是在实证性宄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理论猜测,并验证其假设是否正确。11、研究发现有10种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12、生物通过繁殖其物种生命世代连续的现象,就叫遗传。13、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14、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的方法。15、谈话法,既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者让儿童做简单的演示,并让他们说没为什么这么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法。16、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好问卷是搞好调查的关键。17、测量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18、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19、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20、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积累或直观的位置移动。21、关键期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2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23、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两类心理的发展:一类是种系心理的发展;类是个体心理的发展。24、1882年儿童心理学家普莱尔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三年的观察,著有《儿童心理》一书,标志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理发展变化的机制。26、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儿童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7、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28、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虽然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产物一一前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后者是种系发展产物29、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动物的心理机能从其结构上看是直接的,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比低级心理机能多了一个中介环节,使它具有了间接的性质。30、儿童心理可能的发展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31、维果茨基认为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对发展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32、维果茨基认为过早的教学或者过迟开展教学会阻碍儿童智力的发展。33、教育对于儿童思维的发展史重要的,但又不是无限的,教育不能超越发展的阶段和现有的认知结构水平。34、在儿童思维发展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35、儿童思维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路线,儿童有儿童思维的逻辑,这个逻辑不同于成人。36、亚杰的理论使我们相信儿童是积极的、有成效的探索者。37、所谓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38、所谓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39、随着主题对客观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的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40、一般来说,正常的儿童,他的语言发展和思维的发展表现出密切的相关。41、语言是构成逻辑思维的必要的条件。42、教育所构成的关系中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另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的和道德的价直。43、要在婴儿独自饿了才喂奶,在他瞌睡时才让他去睡,不要叫醒来喂奶。44、格塞尔的全部功绩,在于向我们证明成熟机制如何在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发回作用。45、格塞尔的理论给我们启示,六须把童年还给儿童,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太急功近利。4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47、例如,儿童认为月亮再跟着他走,只要他不走,月亮液不走了,这就体现了儿童思维的自我中48、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上到下,由中心向边缘,有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49、例如,当我们走路的时候,屈肌和申肌之间的优势连续第六替。才组成了正常连贯德尔动作,这是发展的相互交织原则。50、格塞尔发现,婴儿能自我调节自己的吃、睡和觉醒的周期。51、格塞尔的同事曾向父母提出以下忠告:不应该老想着下一步发展什么,应该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52、所谓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要求人们注意成人和儿童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独有成长的烦恼,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适应的。53、如每隔20分钟就给予一次强化,时距又主试决定。这是固定强化176、消极强化就是惩罚。54、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的行为塑造,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55、观察学习其实模仿。56、格塞尔进行了经典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提出成熟势力说。57、大多数研究表明,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在1·5·2岁之间。58、儿童在2--4岁之间,攻击性形式发展总趋势是:身体攻击逐渐增多,言语攻击相对减少。59、表扬得越多,理想行为的发生频率就越多。这是消极强化。60、越是减少呵斥,理想的行为的发生的次数饭而增加。这是积极强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国开易考通-2507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1、音乐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入。欣賞。境界的甩要基础是()2、音乐欣赏教学中,结构比较紧密的作品可能采用的设计是()3、双响筒和三角铁两种乐器的演奏对用力均匀和手眼协调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比较适合于()4、“在濱奏过程中注意倾听自己、同伴、集体的演奏,并努力使每一个人、每一声部的演奏都能服从于整体音响形象的塑造要求“的能力是()5、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一般宜在()6、一位女孩听到河北民歌《小白菜》时做出假哭的样子,说明了幼儿对音乐的()7、探讨存在的问题、问的原因和闷过解决的效果,般采用的评价是()8、儿童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负责,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负责,这体现了儿童音乐教育的( )。9、喜欢歌唱,能大胆、独立的在集体面前进行歌唱表演,并能在集体教学中尝试用不同的合作表演形式歌唱是( ? ?)幼儿在音乐教育年龄阶段的目标。10、在合作性的集体歌唱活动中,除了声音和感情的和谐默契以外,还要注意( )。11、下列哪个不是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 )。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1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叫做( ) 。14、坚定有力、朝气蓬勃的歌曲,宜采用( )。15、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都会愿意独自面对大家演唱的年龄是( )。16、打击乐演奏活动中,适用于主要声部创编导入的作品特点是( )。17、教师可以在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创造性的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口吻来诱发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及对将要学习内容和技能的理解、把握,体现了学前音乐教育( ? ?)的趣味性和游戏性。18、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也是整个教育实践的第一个关键是( )。19、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生成性目标。20、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含有独立而鲜明的主题形象的作品可以采用( )。21、3—4岁的幼儿声音特点( )。22、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导入模式有多种,其中( )的模式比较适合于结构稍复杂的作品,以及注重感知体验细节的教学设计。23、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随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够初步学会对音乐的总体结构作出反应的幼儿,其年龄段是( ? ) 。24、一般说来,交替步、秧歌十字步较适合的年龄班是小班。25、3~4岁儿童在选择韵律动作时,最感兴趣的是( )。26、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评价的方法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可以把评价分为( ? )。27、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常用的语言指导方法主要有( )。28、律动《小鸟飞》中“探索不同方位的鸟飞动作”的活动目标属于( )。29、《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是由( )编写的。30、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分别是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31、一般来说,在唱沉稳、有力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是( )。3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单元目标分为时间单元和( )。34、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以及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35、音乐欣赏导入的适用于哪种类型的韵律活动导入( )。36、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音的高低。37、不属于句子结构学习的三种音乐材料类型是( )。38、对于小肌肉动作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小儿童来说,打击乐器演奏是( )。39、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40、开展音乐活动的第一步是( )。41、创编歌词活动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晚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42、如果一首歌中只含有do re mi三个音,那么这首歌曲最为合适的调应该是( )。43、在要求幼儿学习小鸟飞的动作时,幼儿模仿的对象最好是( )。44、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 ? ?)。45、现如今,音乐教育活动中更加强调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指导就不重要了。46、教师引导、组织幼儿集体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及合适的乐器,为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活动是( ? )。47、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48、《未出壳雏鸡的舞蹈》是一首句式不规整的器乐曲。49、歌唱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都必须是有明确节奏的。50、在早操中使用音乐伴奏,加入歌曲等属于( )。5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52、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结构过于长大的歌曲,为4岁以前儿童选择的歌曲,以含( )个乐句为宜。53、一般而言,( )的儿童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节奏意识,但这种意识还很模糊,而且大多与歌词中的节奏有关。54、双响筒和三角铁两种乐器的演奏对用力均匀和手眼协调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比较适合于( )。55、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56、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够直接而强烈地影响人们的( ),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57、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是因为( )。58、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的基础、活动的目标、活动的内容、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其中活动的基础主要是指( ? )。59、教师用现场的演唱、演奏、做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范例的教学方法是( )。60、多元音乐教育是指在深入实践本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同时渗透一些旨在开阔学生多元视角与胸怀的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

笔记本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婴幼儿其实是- 个个不成熟的个体,他们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差,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这门课程不仅要研究学前儿童肌体本身以及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与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还要着力于研究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等范畴内的问题,使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范围大为扩展,使学科的综合性大大加强。幼师学 校开设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这门课程,就是让大家掌握卫生保健工作技能,适应幼儿保教工作。那究竟这门学科具体要学习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共同看一下。光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内容传统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其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学前儿童的肌体本身以及托幼机构的教育环境与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卫生保健的生物学模式影响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研究学前儿童身体的形态、机能、生理等方面的规律与评价方法;研究学前儿童代谢的特点和营养需要,以及托幼机构平衡合理的膳食和饮食卫生制度问题;研究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卫生问题,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安排托幼机构的一日生活;研究托幼机构的外部环境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标准问题,比如托幼机构场地和活动室等用房的规模、采光照明和通风取暖的要求、儿童用具和桌椅的卫生标准等;研究学前儿童中常见病和传染病发生和消长的规律以及降低和控制患病率的措施;研究托幼机构对学前儿童卫生习惯和行为的培养问题;等等。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这些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医学的理论和技术,针对的是学前儿童身体的卫生保健问题。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掌握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如护理和急救等)。(2)以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为依据,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制定和执行婴幼儿的生活制度,合理调配幼儿、婴儿的膳食,预防身心疾病和传染病,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安全教育和预防意外事故的工作。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研究内容的扩展和充实,使教育与卫生之间的联系更趋紧密,使这门学科在指导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托幼机构其他人员、社会各有关人员以及家庭中家长的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更具生命力。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方法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方法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有相通和相似之处,具体的常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一) 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群体的学前儿童。调查法运用体检、访问、谈话、问卷、考察等手段,通过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育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对患病情况进行检查和登记,对个体、集体和环境各方面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和测定,对托幼机构生活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专家或家长等进行谈话或问卷等,搜集原始资料,并做统计学处理,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科学结论。调查法是教育学、心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样也是我们卫生学的常用方法。运用体验、访问、谈话、问卷、考察等手段来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克服干扰因素,尽量消除不科学的东西和干扰因素,使调查获得的数据比较准确。(二)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 在严格控制各种有关的因素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实施目的性实验干预,以了解其干预效果。卫生学常采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各项指标作为衡量和评价的依据,例如通过X射线照射,电生理变化以及尿、血等项生化检查指标考察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肌体的各项功能状况。学前儿童卫生学除了采用经典的卫生学研究采用的实验法外,还常运用教育实验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控制条件,采用对比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得出实验结论。通常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形式。自然实验就是通过自然观察、设置情境等获得数据,这样所获得的数据比较真实可靠,但所耗人力、物力较大。实验室实验所得数据不够准确,往往会掺杂主试个人的一些观点,但如果严格控制各种有关因素,也能获得良好收获,所以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三)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可分两种,一种是正式观察法,其结构较严谨,计划和控制较严格,常包括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特征等级评定法等;另”种是非正式观察法,其结构较松散,便于运用, 常包括日记法、逸事记录法、清单法等。例如,在研究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时,可在观察前制定一个儿童行为观察表,列出需作观察的各个项目,并对每个项目出标准和数量化平定登记,在观察中据此实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评价。观察法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的研究中也常被运用,可分为正式观察和非正式观察两种形式。(四)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问题。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中,有些需要解决的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的问题需要研究者直接面对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而教育实践的动态流程又不断出现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研究者充实或修正方案。在这一类研究中,行动是研究的导向,在行动和研究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去解决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的问题。根据对象的行动而分析个体心理,并归纳出最终的数据,这种方法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比如研究焦虑症、洁癖、心理变态行为等。(五)案例分析法通过个案的分析,揭示学前儿童存在的各种与身心健康和障碍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案例分析法不需特殊器材,运用简便,适用范围较广,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它的短处,即在运用时较难排除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印象和可能的偏见,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根据每个个案的分析,运用归纳法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就是该种方法的运用。(六)其他的一些方法以后随着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学会总结,不断发现新的方法并自觉将其完善。而在幼儿园更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结合。这部分内容中,通过大家共同的学习和讨论,我们了解到了我们要学习的这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系的大概轮廓,大家重点把握它的概念及基本内容,还要了解它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实践和科研中,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几

2021河北专接本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专业考试说明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学前教育专业考试说明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I. 课程简介一、内容概述与要求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阐明以下内容: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学前公共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沿革,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0-3岁儿童的教育,幼儿园的游戏,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幼儿园教育评价等。学前教育学考试是为招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考试严格按照本说明所列知识点和题型命题,坚持覆盖全面、难度适当和有利于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的原则。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15分)、名词解释(25分)、单项选择题(5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20分)等。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答要点,又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或围绕要点进行论述。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性质和价值(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掌握)(二)学前教育的性质(理解)(三)学前教育的价值(了解)二、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一)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掌握)(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了解)(三)学前教育的任务(了解)三、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一)孕育阶段: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思想民间谚语和各种著作(了解)(二)萌芽阶段: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了解)(三)初创阶段:(掌握)1.学前教育学的创立2.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观点4.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四)发展的新阶段(了解)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古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二)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掌握)(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了解)二、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理解)(二)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了解)(三)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了解)(四)学前教育与科学的关系(了解)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一、儿童的发展及其规律(一)儿童的发展(掌握)(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理解)(三)年龄特征的概念(掌握)二、对几种关于儿童发展理论的分析(一)遗传决定论(理解)(二)环境决定论(理解)(三)教育万能论(理解)二、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二)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掌握)1.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与对象。从儿童身体方面来看,在良好的生活环境、营养和保育的条件下,可使儿童的身体获得正常发育。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依赖于外界环境,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2.与遗传、环境比较起来,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掌握)首先,通过教育,可以发扬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素质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其次,教育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使儿童形成社会需要的品质和才能;再次,幼儿园教育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活动,其最大特点是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是促进人的精神力量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最后,托幼园所与家庭配合,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使儿童在家庭及周围环境中与人们交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特的个性。3.近几十年来,生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说明了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有重要作用。(了解)(三)儿童的个体性实践活动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 三、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一)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了解)1.儿童观的概念(理解)2.我国教育界主流的儿童观(掌握)3.我国教育界主流的教育观(掌握)(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理解)第四章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重点内容)一、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目标(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和作用、学前教育目标的概念(掌握)(二)世界一些国家学前教育目标的走势(了解)(三)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及其特点(理解)1.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掌握)2.“完整儿童”培养的含义(了解)3.应试教育的压力对落实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了解)4. 根据现代儿童的特点,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应突出的几点(了解)5.“全面发展”的含义、“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要求(理解)二、学前儿童体育(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体质包括哪几个方面(掌握)(二)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性(理解)(三)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掌握)(四)动力定型的概念(掌握)(五)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要领(掌握)(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七)制订幼儿园生活制度的原则(掌握)三、学前儿童智育(一)知识、技能、智力的概念(掌握)(二)正确理解学前儿童智育,树立正确的智育观(理解)(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理解)(四)学前儿童智育的重要性(理解)(五)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掌握)(六)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要领(掌握)(七)为什么说儿童的主动学习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儿童发展的关键环节?(理解)(八)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儿童自主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理解)(九)怎样回应儿童的提问(掌握)四、学前儿童德育(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内涵(理解)学前儿童德育主要是引导儿童在与周围成人及与同交往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相互关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意义(理解)(三)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目标的六个方面(掌握)(四)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要领(掌握)(五)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怎样创造充满爱和尊重的精神环境?(理解)(六)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及每种方法的含义(掌握)五、学前儿童美育(一)美育的内涵(掌握)(二)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理解)(三)美育的重要性(理解) (四)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掌握)(五)学前儿童美育的目标(了解)(六)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要领(掌握)第五章 0-3岁儿童的教育一、0-3岁儿童教育的意义(了解) 二、3岁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和原则(一)3岁前儿童教育的任务(理解)(二)3岁前儿童教育的原则 (理解)三、3岁前儿童教育的内容(理解)(一)日常生活的护理和教育(了解)(二)怎样在喂养过程中实施教育(理解)(三)运动能力的发展与教育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理解)2.运动能力的发展(了解)3.运动能力的教育培养(了解)(四)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了解)1.语言能力的发展(了解)2.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了解)(五)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掌握)1.认知能力的发展(了解)2.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掌握)(1)婴儿出生后,成人可为他们提供可看、可听、可抓、可拍、可戳、可斯、可扔、可放入口中的安全卫生的玩具,逗他发生多种动作,获得多种动作经验,促进其动作思维的萌芽。(2)出生第二年,婴儿好奇心进一步发展,成人应为他创造一个宽敞、安全的探索环境,让他去探究感兴趣的、安全卫生的玩具材料,促进其动作思维的发展。(3)2岁以后的儿童,动作已逐渐内化为心理表象,他们能用代用品做模仿游戏,成人可以利用实物和玩具,同儿童一起做智力游戏。(4)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不受干扰地做一些事,只要是安全和健康的,成人都应该支持他们的自主行为,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五)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与教育(掌握)四、0-3岁儿童教育的方式(一)3岁前儿童的教育方式(了解)(二)托儿班的工作要求(掌握)(四)托儿班课程特点(理解)(五)亲子园的概念及功能(理解)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重点内容)一、游戏概述(一)游戏的起源(了解)(二)游戏活动与工作、劳动的区别(了解)二、学前儿童的游戏 (一)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意义(理解) (二)儿童游戏的特点(掌握) (三)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及各种游戏的概念(掌握)(四)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划分的游戏阶段(掌握)(五)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掌握)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一)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了解)(二) 游戏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理解)(三)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1.室内游戏场地的安排(了解)2.户外游戏场地的设置(了解)3.玩具材料的选择提供应注意的问题(理解)4.玩具的安全性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了解)5.玩具的发展适宜性包括哪几点(掌握)6.玩具的教育功能(掌握)7.玩具的管理应注意哪些(掌握)(四)游戏时间的安排(了解)四、幼儿园游戏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1.角色游戏的概念(掌握) 2.角色游戏的指导原则 (理解) 3.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二)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1.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2.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 (三)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掌握)1.结构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2.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掌握) (四)幼儿园规则性游戏及其指导1.规则性游戏的指导原则(理解)2.规则性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五)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多重角色1.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多重角色(理解)2.教师需要介入儿童游戏的时机及其发挥的作用(了解)3.教师不宜介入游戏的情况(了解)第七章 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重点内容)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概述(一)幼儿园教学的概念(掌握) (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特点(掌握)1.保教并重。既要保护儿童的生命及机体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又要进行适当的教育教学。2.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要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运用感官和动作直接与人、事、物相互作用来吸取经验和获得发展。3.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的相互交往,使儿童通过游戏、观察、交流、模仿来学习。4.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儿童通过语言学习必须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主要运用口头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5.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应该利用实际的物品和有挑战性的真实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6.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内容,通过游戏、操作以及直观的教具、图片和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布置强制性家庭作业、不考试、不计分、不留级。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了解)1.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编制2.20世纪20年代,我国幼稚园的课程和教学的第一次改革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的全面改革4.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展开的改革5.三十余年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使幼儿园的课程和教材产生了哪些较大的变化二、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与模式(一) 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1.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理解)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教育家杜威设计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主义课程”,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详见教材)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8岁)从“做中学”,就是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做事要求进行思维或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自然地学到了东西;第二阶段(8-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和获得结果的方法;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有系统、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2.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掌握)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结构的建立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一个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结构。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即把客体移动、连接、组合、拆开和重新装配,从而认识客体。他认为儿童通过对各种实际物品的操作摆弄获得两种经验:一种是关于物体本身特点的物理经验,如物体的软、硬、冷、热等;一种是通过操作获得的感觉和动作经验,这就是初级的数理逻辑经验,如将物品重叠、对应、匹配、分类、排序等。皮来杰强调在儿童智力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个体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起源于最初的感觉和动作。通过活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活动,个体连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丰富经验,个体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感觉和动作这种外显的智力活动逐渐内化为头脑中的思维运演,实现认知结构的不断提升和完善。3.陈鹤琴的教育教学思想(掌握)陈鹤琴借鉴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于1923年在南京创办鼓楼幼儿园,在这里进行幼儿园的课程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研究,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前教育教学体系—活教育。陈鹤琴有关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包括以下内容:(1)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2)教育内容—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建立以自然、社会为中心的“中心课程”(单元教学)(3)教学方法—倡导“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和做中学。(二)幼儿园的课程模式1.课程模式的概念(掌握)2.我国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案(了解)(1)“中心制课程”单元教学方案(2)综合教育课程模式(3)学科(领域)课程模式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掌握)1.活动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4.连续性和渗透性原则5.集体教学活动怀个别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6.整体性和一致性原则7.直接指导与间接影响相结合的原则以上每一条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详见教材(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理解)1.操作体验法2.演示、示范和范例法3.游戏法4.探索发现法5.讲解谈论法以上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含义及运用详见教材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环境和组织形式(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了解)(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环境(理解)1.幼儿园教学活动环境的含义2.创设良好活动环境的目的和要求3.对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的要求(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了解)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一、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概述(了解)(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掌握)(三)日常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理解)1.教育性原则2.情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以上各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详见教材。(四)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要领(了解)二、幼儿园的节日和娱乐活动(一)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的教育价值(掌握)(二)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理解)(三)幼儿园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了解)(四)幼儿园娱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了解)(五)组织娱乐活动的要点(掌握)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小衔接的概念(掌握)(二)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了解)(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理解)(四)幼小衔接工作的任务(掌握)二、幼小衔接工作的问题与措施(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理解)(二)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掌握)1.有计划地加强与附近小学的联系制度2.积极开展对大班家长的宣传教育3.认真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前教育(1)增强儿童向往当小学生和戴红领巾的强烈愿望,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2)注意发展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稳定性,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3)不断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特别重视听、说、写、看的能力。(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提高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5)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表现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4. 重视进行毕业离园教育。(三)国外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一些尝试(了解)第十章 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一、家庭教育及其作用(一)家庭教育的定义(掌握)家庭教育是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抚育与教育相结合、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二)家庭教育的作用(理解)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一)家庭教育的特点(掌握)(二)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掌握)(三)家庭教育的任务(理解) 三、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任务(理解)(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原则 (理解)(三)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了解)(四)家长学校的概念(掌握)家长学校是指教育机构有计划地对父母和其他家庭长辈进行较系统培训的学校,就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易犯的错误系统讲授科学知识,进行必要的辅导。四、社区与社区学前教育(了解)第十一章 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一、学前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作用(一)学前教师劳动的特点(掌握) (二)学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了解) 二、学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掌握) (一)学前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理解) (二)学前教师的知识素养(了解)(三)学前教师的能力素养(掌握)(四)学前教师的教育智慧(掌握)三、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掌握) (二)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理解)(三)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掌握)四、学前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一)我国学前教师培训的新理念(了解)(二)近年来我国学前教师培养的变化与发展状况(了解)(三)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了解)III.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50分)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在其它位置上无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 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2.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看,儿童身心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性和性。3.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从以为中心向注重发展方向转变。4.儿童的动作发展是指和的发展。5.面向3岁前儿童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托班教育和教育。6.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它规定了教育的,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过程。7.在学前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学前教师自身活动和言行是重要的劳动手段,这说明学前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8.学前教师劳动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劳动对象的和。9.在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中,儿童的是决定其发展状态的决定性因素。10.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编制开始于。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1. 儿童观2. 幼儿园教学3. 美育4. 家长学校5. 角色游戏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 在原始社会初期,儿童为( )抚养教育。A原始学校 B学前教育机构 C氏族集体 D家庭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在儿童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 )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最大。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教育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 )放在工作的首位。”A照顾幼儿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 B发展幼儿兴趣和培养幼儿特长 C传授幼儿知识和开发幼儿智力 D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4. 对于3岁前儿童而言,( )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为基本,最为牢固而不可替代的关系。A同伴关系 B亲子关系 C师幼关系 D祖孙关系5. 我国教育家(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研究,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前教育教学体系——活教育。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蔡元培6.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材料,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或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的方法是( )。A操作体验法 B演示示范法 C探索发现法 D游戏法7.( )是儿童学习自我服务,掌握独立生活技能的关键时期。A 3岁前 B 6岁前 C 12岁前 D 18岁前8. ( )是学前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A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B尊重幼儿家长 C团结同事 D不断提高自身修养9. 夸美纽斯在其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中,提出了系统的( )主张。A幼儿教育 B 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生活教育10.( )要求幼儿教师针对不同的家长需要,灵活的组织各种活动。A要求适度原则 B区别对待原则 C尊重家长原则 D双向反馈原则11. 从身体的中央到四周,对头与躯干的控制早于对四肢的控制,对手臂的控制早于对手指的控制。这是指儿童动作发展的( )。A头尾规律 B正反规律 C泛化集中规律 D远近规律12. 教育家( )对学前教育的系统研究,使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理论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蒙台梭利 B德克乐利 C福禄培尔 D皮亚杰 13. 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是( )的产物。A文化积淀 B阶级斗争 C大工业生产 D教育实践14. 实施儿童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游戏 B课堂教学 C日常生活 D道德谈话15.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 )。A半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D 3小时 16. “遇物而诲”、“相机而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A时代性 B权威性 C传承性 D随机性17. 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将游戏划分为相应的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游戏主要是( )。A练习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不规则游戏18. 教育家( )明确指出游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A蒙台梭利 B福禄培尔 C昆体良 D杜威19.“为了尊重儿童游戏的兴趣与需要,教师的指导不能拘泥于固定的、事先安排的计划和程序。”这句话体现了角色游戏指导的( )。A主体性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整合性原则20. 学前教育能够为人的一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部分,体现了学前教育的( )。A基础性 B先导性 C保育性 D公益性21. 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守恒概念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2.(   )是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A.玩具 B.游戏 C.恩物 D.活动23.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始终并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要落后在发展的后面,由此他提出了(   )理论。A.多层智力观 B.“最近发展区” C.情感智力 D.认知结构主义24. 2岁以前的婴儿在游戏时,各自单独玩自己的玩具,即使旁边有别的婴儿,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交往,对别人的游戏也不怎么关心,在游戏活动中处于(   )阶段。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伙伴游戏 D.结构游戏25. 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幼儿园 B.儿童之家 C.快乐之家 D.幸福乐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1. 简述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2. 简述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3. 当前我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存在哪些问题?4. 简述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要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结合实际谈一谈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有何特点。学前教育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1.福禄培尔2.阶段性、顺序性3.智育、整体(或全面和谐)4.全身运动 精细动作5.社区亲子6.教育目的、方向7.主体性8.主动性、幼稚性9.主体性实践活动10.清末或(1904年)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25分)1. 儿童观:指成人如何看待儿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权利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2. 幼儿园教学:指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 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3. 美育:美育在于培养年轻一代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他们爱美、审美的情趣,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4. 家长学校:是教育机构有计划地对父母和其他家庭长辈进行较系统培训的学校,就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易犯的错误系统讲授科学知识,进行必要的辅导。5.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50分)1.C 2.C 3.D 4.B 5.B 6.A 7.B 8.A 9.C 10.B 11.D 12.C 13.C 14.C 15.C 16.D 17.B 18.B 19.C 20.A 21.A 22.C 23.B 24.A 25.B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40分)1. 简述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学前教育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制约;(2)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与手段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3)学前教育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服务。2. 简述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1)保障儿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2)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3)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4)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和爱心;(5)培养关心、维护环境的好品质;(6)培养关心他人,与人交往的社会行为;(7)积累生活知识和经验;(8)弥补独生子女的缺憾。3. 当前我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存在哪些问题?(1)小学和幼儿园之间对衔接工作不重视,少沟通;(2)把幼小衔接看作是单纯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3)小学教师偏重教学技能、教学内容的研究;(4)家庭和学校的相互理解配合不够。4. 简述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要领。(1)使儿童通过直接感受和体验认识周围生活吉自然和社会的事物和现象,获得直接经验和初步的概念;(2)鼓励儿童主动学习;(3)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动手操作和多种活动中学习;(4)鼓励儿童运用语言、绘画、肢体动作及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5)提供丰富和有层次的玩具和材料给儿童摆弄和操作,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6)以积极的态度和巧妙的方式回应儿童的问题。五、论述题(本大共20分)结合实际谈一谈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有何特点。(1)保教并重。既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及机体正常健康的生长发育,又进行适当的教育、教学。(2)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要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和动作,直接与各种人、事、物相互作用来吸取经验,获得发展。(3)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应充分利用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使儿童通过游戏、观察、交流和模仿来学习。(4)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他们也能通过语言的描述、讲解来认识一些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按照语言的指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但是儿童通过语言学习必须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主要运用口头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5)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应该利用实际的物品和有挑战性的真实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6)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以易于理解的、简单的、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内容,通过游戏、操作以及直观的教具、图片和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布置强制性的家庭作业、不考试、不计分、不留级。以上每小点给3分,联系实际给2分。第二部分:儿童发展心理学I 课程简介一、内容概述与要求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是为招收学前专业专科接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主要讲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阐述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分析各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因素等内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部分主要包括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以及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和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在牢固掌握各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较好地将所学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提高他们分析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结合心理学的专业要求,强调理论和专业实际的相结合,突出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分析论述。II 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导论一、知识要点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发展变化的特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演变、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方法。二、考核要求1.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概念、发展变化的特点、年龄特征概念、遗传与环境的争论的演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2.理解: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方法。3.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一、知识要点胎儿期的发展、儿童身体的发展趋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脑区成熟的顺序、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二、考核要求1.掌握: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儿童脑区成熟的顺序、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2.理解:儿童身体的发展趋势、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3.了解:胎儿期的发展。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知识要点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二、考核要求1.掌握: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理解:华生的机械发展观、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3.了解: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第四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一、知识要点语音知觉的发展、语音产生的主要阶段、儿童语音规则、儿童词汇的增加、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形容词发展的特点、句子产生的主要过程、单词句的概念及特征、电报句的概念、儿童句子理解策略、语用技能的发展、语言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二、考核要求1.掌握:语音产生的主要阶段、形容词发展的特点、单词句的概念及特征、电报句的概念、语言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2.理解:儿童语音规则、儿童词汇的增加、词汇使用的扩大和缩小、句子产生的主要过程、儿童句子理解策略。3.了解:语音知觉的发展、语用技能的发展。第五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一、知识要点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婴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的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时间知觉发展、儿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特征。二、考核要求1.掌握: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空间知觉的发展;儿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特征。2.理解:视觉的发展、听觉的发展、时间知觉发展。3.了解:婴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的发展。第六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一、知识要点 智力的定义、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的发展曲线、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发展的群体差异、经典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条件。二、考核要求1.掌握:多元智能理论、智力的发展曲线。2.理解:智力的定义、经典智力测验。3.了解: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智力测验的条件。第七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一、知识要点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组成成分、情绪智力概念、健康情绪的特征、非习得性情绪、婴儿的笑的发展阶段、幼儿情绪特征、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怯生的影响因素、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克服害怕的方法、儿童情绪获得理论。二、考核要求1.掌握:情绪智力概念、健康情绪的特征、婴儿的笑的发展阶段、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怯生的影响因素。2.理解: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组成成分、克服害怕的方法。3.了解:非习得性情绪、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儿童情绪获得理论。第八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一、知识要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评价、个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类型分类、父母的教养类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自我意识概念、婴儿自我意识出现所经历的阶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二、考核要求1.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评价、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类型分类、婴儿自我意识出现所经历的阶段、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2.理解:个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意识概念。3.了解:父母的教养类型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第九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一、知识要点: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双性化教育。二、考核要求1.掌握: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2.理解: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性别定型化理论、双性化教育。3.了解: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第十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一、知识要点依恋概念、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测量和类型、依恋理论、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同伴的作用、婴儿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同伴地位划分标准、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角色采择的发展阶段、游戏的理论、游戏的种类、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二、考核要求1.掌握:依恋概念、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测量和类型、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婴儿同伴相互作用的阶段、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角色采择的发展阶段、游戏的种类。2.理解:依恋理论、社会关系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同伴的作用、同伴地位划分标准、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3.了解: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游戏的理论。第十一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一、 知识要点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攻击性分类、增加儿童道德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塑造、道德情感的形式、移情的概念及其构成、自我控制的测量、自我控制的训练、自我控制的制度。二、考核要求1.掌握: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增加儿童道德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移情的概念及其构成。2.理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道德情感的形式、自我控制的测量、自我控制的训练。3.了解: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亲社会行为的塑造、自我控制的制度。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5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2. 儿童身体中的( )系统在1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且水平达到成人时期的200%。3. 为了解儿童的深度知觉,吉布森和瓦尔克精心设计的( )实验。4. 皮亚杰提出思维的本质即适应,而适应包括( )和 ( )两个过程。5. 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知和( ),它对于儿童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元认知能力不断提高。6. ( )是指个体对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威默和佩纳使用的( ) 任务是研究该问题的主要实验范式。7. 儿童早期讲出的不完整句包括:( )和 电报句两大类。8.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 )和 评价三个过程。9.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即( )、( )和怕。10.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以下持“遗传决定论”的是。A、格赛尔 B、华生 C、皮亚杰 D、高尔顿2.以下不是依恋理论的是项。A、习性学理论 B、心理分析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生物学理论3.先天语言获得说是提出的。A、斯金纳 B、皮亚杰 C、乔姆斯基 D、奥尔波特4.以下项不是婴儿动作发展的特点。A、从小到大 B、从粗到细 C、从近及远 D、从无意性到有意性5.通常认为,性别角色敏感期大概在时期。A、婴儿期 B、乳儿期 C、学前期 D、青少年期6.工作记忆的广度是信息块。A、5-7 个 B、7-9个 C、5-9 个 D、7个7.下列哪一项更多地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A、气质 B、情感 C、品质 D、性格8.以下各项中,幼儿辨别几何图形由易到难的顺序正确的是。A、圆形-半圆形-正方形 B、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C、圆形-长方形-三角形 D、圆形-菱形-梯形9.最先采用智商概念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 B-C量表 B、WISC量表 C、S-B量表 D、 ATA个性投射测验10.主张“相互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 B、华生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11.儿童先后掌握时间次序的词,理解顺序正确的是。A、就要、正在、已经 B、已经、就要、正在 C、正在、就要、已经 D、正在、已经、就要12.儿童首先知觉的空间方位词是。A、上 B、里 C、前 D、旁13.对儿童心理发展不持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埃里克森14.最先在智力测验中采用离差智商的量表是。A、B-C量表 B、WISC量表 C、S-B量表 D、ATA个性投射测验15.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影响幼儿动作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A、生理成熟 B、学习模仿 C、眼手配合 D、动觉强化 16.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遵循行动的。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至善原则 D、道德原则17.不属于性别定型化的理论假设有。A、社会学习理论 B、心理人类学理论 C、性别图式理论 D、性别的生物学理论 18.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成分年龄是在。A、4岁 B、6岁 C、5岁 D、3岁19.在语言获得理论中,持相互作用论的心理学家是。A、 鲁利亚 B、斯金纳 C、乔姆斯基 D、奥尔波特20.认为女孩玩娃娃男孩玩打猎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表现,这一游戏理论观点是。A、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 B、彪勒的机能快乐C、霍尔的复演论 D、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21.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A、语词记忆 B、形象记忆 C、有意记忆 D、意义记忆22.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A、感知、动作 B、具体形象 C、语词概括 D、概念、判断、推理23.根据布鲁姆的智力发展曲线,4岁时儿童智力已发展了约。A、20% B、50% C、80% D、92%2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 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5.儿童识字的过程,可有顺序地分为。A、再现阶段、识字阶段、泛化阶段 B、泛化阶段、再现阶段、识字阶段C、识字阶段、泛化阶段、再现阶段 D、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1.去习惯化:2.关键期:3. 牙牙语:4.依恋:5.注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1.简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包括的内容。2.科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是什么?3.简述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4.什么是性别角色,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是什么?学前儿童(3-6岁)处在哪一发展阶段?该阶段儿童发展的基本心理社会任务是什么,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儿童发展心理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普莱尔、《儿童心理》;2.免疫(淋巴);3.视崖;4.同化、顺应;5.监控;6.心理理论、错误信念;7.单词句;8.获得、转化;9.爱、怒;10.性别恒常性。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D 2. D 3.C 4.A 5.C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C 14.B 15.A 16.B 17.D 18.C 19.A 20.C21.B 22.A 23.B 24.A 25.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重新出现一个新的刺激,个体又会产生反射行为,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他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2.关键期: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时期,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在这个特定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一旦错过这个时机难以学会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也称“关键期”或“学习的最佳期”。3.牙牙语:牙牙语就是类似于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4.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5.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答:(1)空间智能;(2)音乐智能;(3)言语智能(4);逻辑数学智能;(5)人际智能;(6)内省智能;(7)身体运动智力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2.(1)前习俗水平:法律道德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阶段(3分)(2)习俗水平: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阶段; 社会体系和良心阶段(3分)(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4分)3.答: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出生-2岁);(3分)前运算阶段(2-6、7岁);(3分)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2分)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或12以后)。(2分)4.什么是性别角色,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 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4分)影响因素有:(一)生物因素包括荷尔蒙的影响;大脑单侧化功能;染色体遗传特性(3分)(二)父母、教师、同伴和媒体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3分)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到的儿童各个阶段是:(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1分)(2)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感(1分)(3)主动感对内疚感(1分)(4)勤奋感对自卑感(1分)(5)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分散或混乱(1分)(6)亲密对孤独感(1分)(7)繁衍对停滞感(1分)(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1分)学前儿童(3-6岁)基本处在第三阶段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2分)该阶段儿童发展的基本心理社会任务有两个:一是发现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4分)父母应:(1)积极支持儿童从事的游戏和智力活动,不能嘲笑儿童的活动,认为儿童是笨拙的……(2分)(2)这时期儿童已经意识到性别差异,并建立适当的性别角色,对儿童出现的“俄狄浦斯情结”或者“恋父情结”加以引导,使儿童把对父母中的异性者的爱转移到同伴中去,建立合适的性别角色……(2分)(3)游戏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时期也称“游戏期”,游戏是自我的一种重要功能,游戏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的作用……(2分)

掠食者

开设家长学校,定期就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讨

发现问题,班级教师进行随机教育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有自然、及时: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在其他教有活动中得以延伸,有利于巩固幼儿的健康行为,幼儿人园后,进餐、如厕、就寝等生活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各个环节中适时地予以行为指导,而不必等到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有活动时进行。幼儿的心理状况往往外显为语言和行为状态,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表现出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应该适时对幼儿予以引导和教育,在常规安排的活动之外,对于突发事件,教师应迅速做出反应,给予幼儿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家园配合,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预防和矫正工作,深人幼儿的家庭进行访谈,获取有关信息,指导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有心理健康方面障碍的幼儿,做好系统观察,通过记录幼儿的问题行为、个案生活背景,并与其家长进行深人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家庭的情况,找出形成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和个别心理辅导,促进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心理障碍的矫正工作。坚持不懈地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纠正问题行为,引导他们向更和谐、更完美的人格方向发展。开设家长学校,定期就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讨,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家长,开展些有关学前儿童心 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和研讨活动,使家长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行动上给予配合,真正做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园共育,防治结合。幼儿园设置心理健康教室,预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幼儿,要视障碍程度进建议家长带幼儿到专业的心理咨配备专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对询师处进行系统的矫正。对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幼儿进行初步干行分级管理和分别矫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讲解和谈话法讲解和谈话法是指向幼儿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些粗浅知识, 在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和幼儿谈话,使幼儿认识到自己行为正确与否,及时纠正行为偏差,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的方法。在运用时一定要循循善诱,让幼儿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正确与否,是否给同伴带来不良影响等,语言上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等。亲身体验和情境表演法,亲身体验和情境表演法指让幼儿以亲身体验或表演的方式,体验和体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在-定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和冲突,并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反应,说出感受,使之选择合乎健康心理的行为的方法,在运用这方法时要注意选择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 及时对幼儿的反应和感受予以引导。事例分析法事例分析法指针对幼儿中发生的事情,列举相同或相似的事例进行分析或讨论,让幼儿自觉产生相应的]健康行为方式的方法。在运用这一 方法时应注意多选择正面事例,为幼儿多树立榜样,对反面事例须注意引导。

蚂蚁村

学前教育(第五期)(王老师带你细致学习大学专业)

一、专业介绍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研究入小学前年龄段(0~6或7岁)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及成长、各种形式学前教育组织与活动、不同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二、学习门槛较好的语文,外语,计算机等学科基础;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口吃、色盲、色弱、嗅觉或听觉迟钝、肝炎病原携带者,仪表仪态欠佳者等不宜报考。三、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统计学,中外教育史,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管理,儿童文学,乐理基础,钢琴,美术,舞蹈,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等。四、考研导读学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等。学前教育专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研究分析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所形成的各学派的理论,并结合当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产生的新问题,探讨与儿童心理发展有关的各种理论问题,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不仅要对发展心理研究中的各种心理研究方法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而且应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儿童心理研究能力,为今后进行心理科研奠定基础。五、毕业去向学前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教师或管理工作等。六、毕业生规模从2015年开始(22000~24000人)到2017年的34,000人左右,直到目前属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七、开设院校列入特色专业的院校:全国重点:华东师范大学等。省属重点: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普通本科:大庆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大学等。由于现在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因此,学前教育的就业前景非常不错,该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刚入职的时候工资水平并不高,但是任何行业都需要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

旄丘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心理学》复习题

成人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心理学》复习题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心理学》一、填空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 _______ 、_______。2、新生儿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是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3、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是以_______为主,以_______为主。4、感觉既是一种______现象,又是一种_______现象。5、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6、3---6岁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占优势,_________逐渐发展。7、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分为_______ 和 ________两大类型。8、幼儿真正掌握数概念包括三层含义,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9、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广义的学前期是指_______。11、个体发展中发生和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是________。12、婴儿视觉集中现象在出生后______ 个月时表现比较明显和频繁,此时婴儿的视线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称为_______,______个月时能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称为_______13、儿童心理实验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种。14、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空答案1、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2、无条件食物反射、无条件防御反射、无条件定向反射3、低层次概念、具体特征4、生理、心理5、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使儿童产生的新需要与儿童自身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6、无意注意,有意注意7、横断研究、纵向研究8、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顺序,能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9、语音,词汇,句子,言语表达,内部言语的产生10、0—6、7岁11、感知觉12、①2个②移视 ③3 ④追视13、①实验室实验、②自然实验 ③ 教育心理实验14、① 实物观念②社会概念③数概念 ④抽象概念15、①遗传和生理发展、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③儿童自身和实践活动二、判断题1、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在学前期开始发生的。( )2、根据一两次观察结果就可以确定一个儿童的心理表现。( )3、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4、前幼儿期是儿童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 )5、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不属于内部言语。( )6、婴儿期普遍存在记忆缺失现象。( )7、个体心理发展总是呈现出连续性。( )8、新生儿是软弱无能的、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 )9、儿童最乐意与自己的同伴进行交往。( )10、儿童的记忆比成人好。( )判断答案1、正确。2、错误。儿童的心理总是在其活动中表现出来,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必须观察她们的活动,但一两次对儿童活动的观察,会使儿童的心理表现受到外在因素的一些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表现其心理活动,所以一两次不能确定一个儿童的心理表现。3、对4、错,前幼儿期改为幼儿期5、错,不属于改为属于6、正确。一种观点认为,婴儿期记忆缺失与婴儿大脑额叶发展有关,大脑额叶发育成熟要到学龄初期才能完成;另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现象与婴儿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方式有关,婴儿编码的方式与以后在各阶段中对信息的提取方式不相匹配而造成的。7、正确。每个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既没有一个绝对的起点,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终点,每一个心理过程的进步,总是在先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发展是有机的、必然的、不是外加的、偶然的,发展的连续性体现着发展的总趋势。8、不正确。近期的研究用传统和创新的方法对新生儿和婴儿的各种能力进行了测定,现代科学手段揭示了婴儿内心的奥秘,说明人的感觉从新生儿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就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9、正确。儿童与自己的同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处于相似的水平,他们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10、不正确。虽然儿童容易记住某种东西,但总体指标并不都比成人高,儿童记忆的稳定性、持久性、完整性、再现的合理性都比成人弱,儿童对记忆策略的应用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三、解释名词1、关键期:指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又迅速发展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2、积极言语: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运用的言语。3、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变化,作出详细纪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方法。4、自然实验法:就是在自然情境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起儿童心理发生变化,以此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方法。5、情绪记忆:就是对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6、习惯化:衡量儿童记忆是否发生的指标之一,指儿童对刺激物的注意减退现象。7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变化,作出详细纪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方法。8平衡化:皮亚杰提出的概念,皮亚杰认为平衡化首先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积极主动地过程。是指对同化和顺化两种作用的的平衡。9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的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的适应社会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10、延迟模仿:1岁半至2岁的儿童,常常出现并非当时的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为,这就叫延迟模仿。 11、二因素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表有“相乘说”“合并原则”等12、运动记忆:指儿童对自己的活动或动作的记忆。13、纵向研究:以一个或一组儿童为对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优点是能够发现个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速度,缺点是费时、费力。14、遗传决定论:影响人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遗传决定的,代表认为霍尔。四、回答问题1、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1)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感知、记忆、注意、想象、思维、语言、情感、意志、个性等都是在人生的这个早期阶段发生的。(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研究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2、试论早期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意义。答:(1)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联结性; (2)依恋对象能给婴儿提供安全感; (3)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探索能力的发展; (4)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3、学前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派生的特点?答:(1)经验性:指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维(2)拟人性: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作人去思考;(3)表面性:指思维只根据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4)片面性: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思维;(5)固定性:指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6)近视性:思考时只看到事物的眼前,不考虑事情的后果。4、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答:(1)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2)对每一特点作适当解释给2--3分,一般解释给1分,不解释不给分。5、简述前幼儿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答(1)知道自己的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2)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以及动作的结果区分开。(3)能将自己的名字与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能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五、论述题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启示是什么?答:(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是8个领域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 (2)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成人的责任是发展孩子的强项,带动和弥补孩子的弱项(3)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能力。2、试论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意义。答:1、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心里发展水平的活动 (1)游戏是解决幼儿心里内部矛盾的最佳途径(2)游戏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2、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1)、游戏能加快各种能力的发展(2)、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3、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特点:(一)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合作游戏,占亲社会行为的一半以上。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影响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1、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2、亲社会行为受电视媒介的影响: (二)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1、家庭的影响: 2、同伴的相互作用。(三)移情: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儿童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的因素。

卷席筒

2019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哪些?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以改善和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认识,培养儿童的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它是指导和帮助儿童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人与事;以合理的、正确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发生的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学会合作、分享;逐步建立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实践活动。3-6岁幼儿正处在心理发展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大,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及控制水平极低,极易受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注意对孩子生活上的关怀和呵护,很少细心感受和体会孩子的心理状况,使孩子极易形成不健康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自信、缺乏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等,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的、完善的心理素质启蒙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培养,才能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积极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有良好的观察、注意、想象、概括分析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能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关系,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性意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与情感,初步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能和同伴积极友好地相处,善于表现自己,懂得调控自己的言行,能听取父母及老师的教导知道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有爱心,懂得帮助他人,有恒心,遇到困难能坚持或想办法解决。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