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教授、医生、理学博士、文学博士等都做起了自媒体黄金雀

大学教授、医生、理学博士、文学博士等都做起了自媒体

最近一批大学教授、医生、理学博士、文学博士等高级知识分子都做起了自媒体。小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人们可以通过媒体学习专业内容了:你就是只用手机,不去学校,也能考上好大学,网上好多老师讲的比你们学校老师深刻的多,专业的多。说到做自媒体收入,也是惊人的:内容良好,1万个粉丝,年收入超过上10万元,10万个粉丝就更惊人,100万就不得了,1000万粉丝,目前没有几个,有的收入过30亿。可以这样说,这是农耕时代以来,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变化很深刻的一次——5G、Ai技术、新能源、新经济模式是核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我是@高中学习管家收入还不及人家的1%,该怎么办呢?网友们你的收入达标了吗?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欢迎朋友们评论区里留言交流

束于教也

新中国本土的第一批文科博士是如何诞生的?

新中国本土的第一批文科博士是如何诞生的?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这一批人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在恢复高考时,那时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博士生具有怎么样的特点?坐“冷板凳”的学术生产又应该如何影响社会?《开山大师兄》是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的口述史,它把他们的学术生涯、求学研究都记录、还原出来。1月12日,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开山大师兄》在南京首发。主持人王世岳、此书的编著者许金晶和孙海彦,与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聊了聊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的求学之路、当下学术生产体系的问题和专业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之间的张力。“过了几年我真的成了第一个文学博士,这完全是一个巧合”“我们现在70岁上下这批人成了所谓的‘开山大师兄’,这可能跟现代中国所走过的坎坷路程有关。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一直都很坎坷。学位制是从西方发源的,民国政府在大概1933年、1934年前后,就已经制定了《学位法》,准备开展学位教育。假如后来没有日本侵华,说不定我们的硕士、博士教育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莫砺锋认为,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是因为中国坎坷的近代历史。在50年代院系调整之后,新中国的教育体制“一边倒”学习苏联。所以在50年代,莫砺锋的老师周勋初那一辈人读的研究生叫副博士学位。后来因为中苏交恶,周先生也没有拿到这个学位。学位教育就一直延迟下来了。《开山大师兄》,作者: 许金晶、孙海彦,版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所以,在莫砺锋开始读博士的时候,他和导师都不清楚博士论文要写到什么样的水平。他的导师就查了一些其他地区的博士论文。“台湾大学第一个文学博士是在1960年,罗锦堂获得的。他的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叫《元杂剧本事考》。他应该是现代中国第一个文学博士。大陆本来在那个时候也应该有文学博士的,可惜当时的形势很不正常,这些东西都没人提。到了文革,大学干脆都不招生了,停办了,一切都谈不上了。”“所以拖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才开始生产中国大陆的第一批博士,这完全是一个时代的误会。这个历史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代人的头上。本来应该是比我们年长10多岁的人成为第一批博士的。” 莫砺锋说。在莫砺锋那一届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他的校长匡亚明致辞说,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学位制度,并希望你们成为第一批硕士和博士。莫砺锋回忆道:“当时我们在下面听了懵懵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过了几年,我真的成了第一个文学博士,被匡校长说中了,这完全是一种巧合。”这件事本身还是有意义的,莫砺锋认为它标志着中国教育制度走上正轨。在莫砺锋年轻的时候,没有文化的“大老粗”才是光荣的,“那时候的博士,都是洋博士,从海外归来的。这是一个罪名,谁敢说自己是博士啊?”“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出不了大师,因为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莫砺锋出生于1949年,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新中国的风风雨雨他都碰到过。他上小学时曾去抓麻雀“除四害”,也被动员去炼过钢铁。在1966年,他毕业于苏州中学(那时候叫苏州高级中学),他的人生理想是考清华大学,当一个工程师。但是文革开始了,高考被废除了。莫砺锋曾下乡当过十年知青。他下乡时还带着教科书想自学。但是他发现,在农村自学数学和物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指点,也没有参考资料。所以在他下乡的第三年,他把所有的理科图书都卖掉了,只剩下一些文科的书。“我之所以现在在大学里面成为一名老师,主要是因为我一直没轮上招工……我高中有几个同班同学,他们比较早招工。等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们早就结婚,有两三个孩子了,就不想考了。” 莫砺锋觉得,若是招工成家早一点的话,他的命运也许跟他的同学相似。在当时,莫砺锋因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他也没有前途,连赤脚医生也当不上,也使得生产队里的“小芳”都看不上他。等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想离开农村,就去高考了,糊里糊涂考到外语系。“假如再晚个五年恢复高考,我肯定不考了。”因此,他特别感谢武大化学系的查全性院士,“因为这个老先生就是当年邓小平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首先提议恢复高考的人。本来还要晚一点的,他提议马上恢复高考,邓小平听了当场拍板,当年就恢复高考了。”莫砺锋教授在1979年,莫砺锋在安徽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读到大二上学期,他为了想把每个月18块的助学金变成35块,就提前考研了。他当时准备考南京大学外语系的英美语言文学,但是一查资料,南京大学的英美语言文学的考试科目有第二外语,他没法考。“我想,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我要去考研了,要是名都没报上就打退堂鼓,就太丢人了。所以我就翻阅南大的招生目录,看看其他的专业能不能考。一翻翻到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程千帆先生招唐宋文学方面的研究生。我想,我当知青的时候,唐宋文学的作品倒是读了不少,是不是可以报这个。后来一考就考上,从此就钻进故纸堆了。”因为教育过程不连续,基础不好,莫砺锋认为,他们这些“开山大师兄”的学术水平远逊于他们的导师那一辈,“基本上可以断定,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出不了大师,因为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而且很多人是改变方向的,学的是非你所长的东西。我们只是作为教育制度恢复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恰逢其时而已。”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研究者是不行的在《开山大师兄》的推荐序里,陈洪捷教授对书里面的十位第一批文科博士的特点做了总结:第一是基础不好,他们几乎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第二是年龄偏大,有的博士在进入到博士学习后已经四五十岁了,明显已经过了学习的黄金时间;第三是外语水平不高,这十位博士里,除了莫砺锋是学英文出身,其他人外语水平可能都比较弱,也很难接触到第一手的外国资料;第四是当时的培养制度非常不完善,每个人几乎都不知道怎么就成为了一个博士,博士生导师似乎也没有明确的培养方法;第五是他们的选题都非常的宽泛,比如说教育人类学这个题目,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莫砺锋认为这些概括大部分是对的。他考研究生的时候,他对他的导师程千帆一无所知。他到南京大学之后,程千帆就跟他说,基础实在太差,中文系的课一天也没上过。所以,他读研究生的经历是很苦的。在莫砺锋读博的时候,还没有副导师制度,程先生就请了三个教授当他的助手,四个导师管他一个博士生。此外,年龄偏大这一条莫砺锋也赞同,在1977年高考的时候他已经29周岁了,但他在 1984年10月份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莫砺锋的导师程千帆教授因为当时南京大学文学院只有莫砺锋一位博士生,所以他们就没有上课,传授知识就是到老师家里聊天。莫砺锋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很像西方大学里的研讨班。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疑难,就拿出来跟导师讨论。现在的博士生教育都规范化体系化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学术研究是需要有个性的。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研究者并不是最理想的。“我们需要有学术个性……可能最好的师生传授方式是一对一,有点像以前的老艺人培养学徒那样……开一系列的学位课程、读一系列的教科书,结果反而不理想。” 莫砺锋觉得,如果说他对他的博士生有所帮助的话,主要方式就是每两周一次的聊天,而不是开课。“学术工作也可以走向社会,也许这样更有意义”莫砺锋认为,有些比较成功的学者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做普及工作,因为专业的学术研究需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而他与《百家讲坛》的缘分,开始于一个偶然的机遇。当时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校庆办想稍微宣传一下,就主动请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来南京大学录节目,莫砺锋被选上了。当时莫砺锋讲的内容还是比较学术的,题目是“杜甫的文化意义”,听的人主要是文学院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过了几年,《百家讲坛》又跟他联络,要他去讲唐诗,他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觉得电视节目上讲故事效果才好,讲唐诗肯定不好。不过编导说先不管收视率如何,就想请他讲唐诗,他就只好勉强接受了。节目走红之后,莫砺锋根据现场录音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整理,出了一本书,叫《莫砺锋说唐诗》。莫砺锋感慨道,“以前我们千辛万苦写的学术著作,印个5000册就不得了了,我的博士论文只印了2000册,因为没人看……但是那本书出来以后,一印就印了10万册。还收到很多朋友的来信,天南海北的。当然也有人来跟我商榷,特别是我普通话不好,听众说你发音不对。当然也有很多人肯定我讲的内容,说听了很有意思。我就觉得学术工作也可以走向社会,也许这样更有意义。”从那时起,莫砺锋在普及工作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经常去各地图书馆和其他高校做讲座。“我觉得人文社科的研究,本身是必须要钻故纸堆,坐象牙塔的。这是一个很冷静、很理性的工作,只能由少数人在学术圈子里进行研究。但是如果一句,你们的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终极价值在哪里?比如我们写了一千篇论文来论证唐诗怎么好、宋词怎么好,假如丝毫没有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这些研究的价值在哪里?”莫砺锋认为他年龄大了,现在南京大学也不对他进行工作量的考核了,他可以放心地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最终还需要把你的研究成果普及化,推向全社会,让大家都了解你们的研究对象到底有什么价值。”作者:徐悦东编辑:风小杨校对:翟永军

火凤凰

从刘德华成为文学博士,看到成功的必经之路

晚饭时,母亲说起了翠翠(化名),声称前阵子受其母所托为她说媒来着。翠翠是我的小学同学,至今未嫁。于是我拿起手机联系了一个博士后毕业的高中同学,问问他身边还有没有单身男士的资源。之所以联系他,是因为翠翠现在的条件相比较而言很优越,我猜想她的择偶对象应该是高学历稳收入的群体。说起来惭愧,小编在小学和初中一直成绩很优异,翠翠之流是完全不在我的竞争范围之内的。所不同的是,上大学以后我开始放任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几乎都是在游戏人生。而翠翠却在此时开始走上了奋斗之路,后来考到北京读研,毕业后进入了航天部。现如今以中高端人才的身份拿到了北京户口,单位分配了住房,收入也跟着涨了上去,除了单位分配的房子,自己还在丰台区买了一套。我与翠翠的差距在大学时出现逆转,毕业后越拉越大,想起这些颇有些羞愧难当。饭后翻看手机,在某公号上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就是讲的一些考研的奋斗故事。我看到了其实不只是翠翠,太多的人为了自身发展都经历了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看罢觉得心里没底,并不是后悔当初没有一起参与到考研大军里面,而是一种莫名的恐慌。我在想,作为一个掉队的兵,我是否还能或者还有机会赶上同学们的步伐?我不确定,甚至于说很不自信的认为没有多少机会了。我又把高中的大学的两拨同学回顾了一遍,发现大凡现在混得还可以的,基本与成绩和学历成正比。曾经我也偏激的认为一个人成功与否与学历无关,我也随波逐流的把出身、把背景、把社会现实等等因素拉过来佐证这一偏激的观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醒悟,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一个人社会竞争力的大小,而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能力的表现方式。我不否认也有低学历成绩平平的人同样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但从我的交际圈子里发现,这一现象代表不了趋势,不过是偶然事件。这一结论的得出,更增加了我对未来生活的不自信。晚上打开电脑,刘德华被授予香港树仁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的消息映入眼帘。小时候曾经把华仔当偶像,成年后虽然过了追星的年纪,但是一直对这一传奇巨星心存好感。刘德华的成就毋庸置疑,虽然总有人拿唱歌不如张学友,演戏不如梁朝伟来否认他,但是华仔用自己的敬业、行动和数不清的作品来诠释,他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他的每一份收获后面都对应着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我想说他的成绩实至名归,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奋斗得来的荣誉是不容否认的,今天的这个博士头衔是有实际含金量的。看到他穿着象征学识的博士服,打心底佩服、高兴。刘德华表示,虽然离开学校在社会这么多年,但一直不停的保持学习的心。他还透露出十分想读中国文学,以后可能还会出书。一晚上纠结的心变得有些茅塞顿开,我想困扰我的问题有了答案。一个人是否可以做出成就,不在于你已经跑了多远,而在于是否可以保持不断学习。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唯有保证持续的学习和进步,未来才会向你招手。现在开始努力并不算晚,将来有一天或许有机会赶上并超过“翠翠”们也未可知。或者说就算是一辈子赶超不上,只要将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到了问心无愧,也不至于再像今天这样恐慌。刘德华都快六十岁的人了,尚有进取之心,何况我等?所以,小编希望和我有过同样心结的读者可以保持一颗持续学习的心,未来定不负苦心人。有句话虽然满满的鸡汤味儿,但小编觉得说的很好: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周昌

他是哲学博士,文学地位堪比卡夫卡,但遗憾的是至死也未了心愿!

罗伯特·穆齐尔(1880年11月6日—1942年4月15日)奥地利作家。他未完成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之一。穆齐尔生长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17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1903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1930年出版潜心十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罗伯特·穆齐尔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没有个性的人》被列为禁书,第三部的另外20章(即第39章至第58章)的出版受到阻挠,罗伯特·穆齐尔也被迫流亡异国。此后,穆齐尔生活在贫病交加之中。1942年4月15日,穆齐尔在瑞士日内瓦的寓所溘然长逝。就在他辞世的那天,他还在坚持润色《没有个性的人》的第二卷第52章《一个夏日的气息》,而直到此时这部已经花费了他25年精力的巨著离终曲还遥遥无期。穆齐尔生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五十年代后随着《没有个性的人》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齐尔热。人们把他与弗兰兹·卡夫卡、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并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作家。1999年,由作家、评论家和日耳曼文学家等33名重量级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提出了一份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评选活动,位居前5名榜首的是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35票),随后是弗兰茨·卡夫卡的《审判》(32票)、托马斯·曼的《魔山》(29票)、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8票)和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11票)。小说《三个女人》现在,《没有个性的人》与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把这部书当成她的“永久读物”,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更是推崇备至,认为这部“思考的小说”、“哲学的小说”为小说艺术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穆齐尔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思想和写作才华怎样呢?哲学诗画为你精选了他的22个名句,一起来欣赏,进入。1,本性决定行为,本性取决于行为。2,艺术难道不是一种将媚俗从生活中剥离出去的手段吗?它将其层层剥掉。它越是抽象,空气就越透明。越是远离生活,它就越清晰吗?声称生活比艺术更重要是多大的颠倒啊!生活是好的,只要它能经受得住艺术的考验:生活中没有艺术能力的东西就是媚俗!3,生活就是生活:谁不了解它,对谁来说它就是无法描绘的。它是友谊和敌对,是欢喜鼓舞和冷静醒悟,是肠肌蠕动和意识形态。思考除了其他目的以外还要在这些东西中创造精神秩序,也毁坏精神秩序。概念从众多的生活现象中制造出一种现象,而一种生活现象也同样地从一个概念中制造出很多新的概念。众所周知的是,自从我们的诗人认为自己从哲学那里听说思想不可以去思考,而必须去生活之后,他们就不再思考了。4,如今,极其多的人觉得自己与极其多的别的人处于令人惋惜的对立之中。人极不信任生活在自己圈子之外的人,所以不仅一个日耳曼人认为一个犹太人,而且一个足球运动员也认为一个弹钢琴的是不可理解的和劣等的,这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说到底,事物只是通过自身的限度,进而通过对其周围环境的一种有几分敌对的行为而存在的;没有教皇也就不会有路德,没有异教徒也就不会有教皇,所以明摆着的,人对自己同类的深切依傍就存在于对其同类的拒斥之中。5,生命就是外界的压力挟着人一步一步向前,犹如留在路上的脚印。6,今天每个人所迫切需求的莫过于简单、朴实、健康,也需要一个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就是把一个人牢牢栓在地上的东西。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7,尘世中虚拟的东西不仅包括了神经虚弱的人的梦,而且也包括了还没萌生出来的上帝的愿望。一桩虚拟的经历或一桩虚拟的实情不等于现实的经历和现实的真实,更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价值,而是至少按照它们的追随者的观点来说,它们包含着某种很有神性的东西……这些神性的东西促成了我们逐渐成为理想主义者或梦幻主义者。8,这是一个没有被清除掉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的哪点让我们感觉到了强烈的、特殊的个性呢?我们像工厂里复制制造出的螺丝钉,一个个毫无差别,彼此的个性被抹平了,因此也就毫无生机和希望。9,时代是无法反驳的;这样说并不是出于不可知论,而是因为没人有那么多时间来干这件事。除了严密监视并偶尔警告那些时代,人们也做不了别的。10,一个人如果没有被时代即刻惩罚过,他就没有资格怨恨社会。11,他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看上去具有如此一般性的才智,以致竟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你从他的形象上猜不出他的职业来,不过他看上去也不像一个没有职业的人。……可是这些个性却与他无关。……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是固定的,他在这个世界的形象不表明任何别的东西,只表明了今天所有现象都有的这种杂乱无章的性格。12,艺术完全可以选择伤风败俗和病态的东西作为起点,但是为此目的而被表现的东西——不是表现本身,而是那些被表现的伤风败俗的和病态的东西——却已经既非伤风败俗,亦非病态了。……它意味着去表现某种东西:去表现它与千百种其他事物的关系,因为这些关系不可能以别的方式客观地去表现,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把某种东西变得能够被理解和感受……13,读大学时,这俩人醉心于一种唯物主义的生命解释,即把人视作没有心灵和上帝的生理和经济机器。也许人的确就是这样的,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这样一种哲学的魅力不在于它的真理性,而在于它那种魔鬼般的悲观的可怕的智性特征。14,有些文学遗产是伟大的礼物;但是通常来说,遗作总是与商店倒闭时的大甩卖和大减价具有可疑的相似之处。之所以它们尽管如此还能受到喜爱,可能是因为,读者们对于一个最后一次向他们提出要求的作家往往怀有一种情有可原的偏爱。15,各种人物获得荣誉,要是在从前人们才不会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粗暴生硬的东西变得温和,已分离的又汇合,有独立思想的人向赞誉让步,已经形成的审美力重新遭到风险。16,在一件干得糟糕的事情上,人们可以看到所有干得糟糕的事情的比喻。17,我们沉默不语,就是在互相赠与生命片刻。18,那个当初已被埋葬的世纪在其下半叶没显出多大的特色来。它在技术上,商业上以及在研究上是明智的,但是除了这些它的能量焦点问题以外,它寂静和虚假得像一片沼泽。……崇高目标的要求以一个警察局的方式支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小说《学生托勒斯特的迷惘》19,知识所提出的对深刻、大胆和创新的要求,暂时还仅局限在全然理性和科学的方面。但是知性在蔓延生长,一旦它把握住了情感,它将成为精神。迈出这一步,是诗人的事情。20,那个有寻常现实感的人像一条鱼,它咬钓钩,没有看见那根线,而那个有那种也可以被人们称之为虚拟感的现实感的人,则从水里把一根线拉起来而浑然不知线上是否有钓饵。与一种对咬那钓饵的生命的极端冷漠态度相对应的,是他有着做出十分古怪的事情的危险。21,在一个没有个性的年代,人们愈发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临终话语,尽管它们只是佯作的临终的话语。身处一个充满喧闹和叹息的世界,却只发表一些小小的故事和观察;在有那么多重要事情的年代,却只谈次要的事情;为那些远离事件中心的现象而生气;毫无疑问,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懦弱。22,当人类靠近时,羊是胆怯和笨拙的;它们尝过傲慢的责打和掷石子的滋味。但是当它们安静地站着,凝视远方时,它们就忘记了人类。它们十只或十五只地把脑袋抵在一起,组成一个光环,脑袋构成光环巨大的、沉重的中心,后背构成另一种颜色的光线。它们的头顶紧紧地互相挤靠着。它们就这样站着,由它们组成的圆轮连续几小时一动不动。除了风和阳光,以及它们额头之间那一分一秒的永恒之搏动,它们似乎不想去感觉其他东西,这搏动在它们的血液里,并且从头向头传达着,仿佛囚犯在敲打着监狱的墙壁。

国产博士太多了?不,太少了

早前,演员翟天临(左一)的博士学位造假,引发全网质疑。图/《军师联盟》博士是谁?博士就是那个拿着入场券,在人类知识的最远边界独自钻牛角尖的人。今天,关于博士的真正问题不在博士的多少,而在博士的真假。人们内心一直存在着这样一条博士鄙视链:本科985的常青藤洋博士>洋博士>本科985的土博士>土博士>女博士>博士后>专业博士>在职博士>翟博士>名誉博士>访问学者>野鸡博士。这其实是一场关于博士成色和美誉度的不完全排名。任何对博士的神化和异化,终归是一场徒劳。读博,或者不读博,成为博士,或者不成为博士,不过是人生的其中一种选择。“中国已成博士工厂?假的!”这是《中国教育报》3月6日一篇报道的标题,这一说法来自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在3月5日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张炜表示:“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出现‘中国博士研究生规模全球第一’‘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数量世界第一’的说法。这可不是夸我们,而是借此说我们‘虚胖’,只图脸面,只要数量不要质量。但是这个说法,却彻彻底底是个谣言!我们作为教育界的委员,有必要加以澄清。事实上,我国的博士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说博士研究生教育是短板也不足为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还不完善,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算高。图为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费曼,曾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在我国,能读到博士的人一向凤毛麟角博士乃至知识分子群体成为公共热议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电视剧《围城》1990年热播的时候。这部改编自钱锺书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展示民国知识分子群像,同时贡献了“克莱登大学”(克莱登大学由此成为“野鸡大学”的代名词)以及“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出自剧中的教育部视学先生)等说法。“克莱登大学博士”方鸿渐。图/《围城》《围城》主要凭借演员的颜值和表演来吸引观众——陈道明(饰演方鸿渐)的儒雅,英达(饰演赵辛楣)的美国派头,葛优(饰演李梅亭)的笑点,以及两大女主李媛媛(饰演苏文纨)、史兰芽(饰演唐晓芙)一套又一套的时髦衣着;至于钱锺书在原著中揭示的高级知识分子圈的种种套路,在剧中则被弱化了。1939年,钱学森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图/维基很多人要在之后读到《围城》原著并在对学术圈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才领悟到小说的妙处。比如,苏文纨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文学博士称号,主攻方向是中国现代诗研究。“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唯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1942年3月至5月,胡适博士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巡游演讲。再比如,方鸿渐和韩学愈同样手握“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方鸿渐是花了40美元买的,韩学愈花了多少钱就不清楚了),方鸿渐深以为耻,不敢写在履历上,只能当个副教授;韩学愈则不仅有“博士”头衔,还有“著作散见美国《史学杂志》《星期六文学评论》等大刊物”(相当于今天的C刊)这一过硬条件加持,当上了历史系主任。然而,真相是:韩学愈的文字确实曾在这两本刊物上发表,但跟学术无关。他发表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是一段广告:“中国青年,受高等教育,愿意帮助研究中国问题的人,取费低廉。”发表在《史学杂志》的则是一条资讯:“韩学愈君征求二十年前本刊,愿出让者请通信某处接洽。”也难怪那时的人对以博士为代表的高知群体不甚了解。毕竟,在我国,能读到博士的人一向属于凤毛麟角:上世纪初到30年代,要读博只有留学一途,也唯有家境宽裕者负担得起(方鸿渐到欧洲留学的学费就是丈人提供的)。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后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民国政府于1935年4月公布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学位法典——《学位授予法》,采欧美通行的三级学位制——学士、硕士、博士。但随着抗战爆发,这一计划不得不延迟。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门一度采用苏联的学位制——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回忆道,他的老师周勋初先生那一辈,当时读的是“副博士学位”这种源于苏联的学位称谓。直到1980年2月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学位制度,并在1983年授予第一批博士学位,我国才有了国产博士。曾经的苏联学位制,对中国影响颇深。图/圣彼得堡大学“这个世界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博士,是时候停下来了吗?”1983年5月23日,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新中国首位博士马中骐(他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为代表的18名博士拿到了学位证书。据说,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说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许多人不明其意,全国才刚刚培养出18名博士,怎么就多了?一位当时在场的《人民日报》记者回忆:“他已经预感到将来我国授予的博士会非常多。”苏步青的预感是准确的。1982年,我国共招收博士生302人;而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83878人。还有一组对比数据也可以证明我国博士招生的“大跃进”:获得博士学位者突破1万人的规模,美国用了100年时间(1861—1961),中国仅仅用了17年时间(1981—1999)。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2019)写道:“从1994年开始,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到2015年授予博士学位总量超过66万人。从1994年至2007年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以年均25%左右的幅度快速增长,其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增长速度放缓,2008年至2015年间年均增幅约4%。”中国博士,似乎越来越多。图/全景现在通行的“2008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博士大国’”的说法,来自国务院学位办。2008年4月,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表示:“2006年美国培养出了5.1万名博士,中国大陆是4.9万名。到2007年,我们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至于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不认同这一说法,可能是所采信的数据来源不一致造成的。对照美国科学基金会下属的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和社会、行为与经济科学学部联合公布的《美国高校历年授予博士学位数量(1957—2014)》及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历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即获得博士学位者)数量,在2008年这个争议节点上,美国培养了约4.8万名博士,中国则培养了约4.4万名博士,基本持平;而到了2014年,美国的数字是约5.2万,中国的数字是约5.4万,仅从数量上看,中国确实胜出了。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一名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合影。图/Alex Zozulya博士数量持续增长,是一个国际性趋势。《自然》(Nature)2011年5月发布的名为“博士工厂”(The Ph.D. Factory)的调查报告指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一份研究显示,1998年至2008年科学类博士年增长率达到近40%,每年约增加3.4万人。没有迹象显示增长会放缓。大多数国家建立了高等教育系统,并认为博士毕业生人数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为此,报告质疑道:“这个世界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博士,是时候停下来了吗?”当博士成为“博士工厂”制造的批量化产品,其成色就难以保证了。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2007年发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历数高校“大跃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素质严重下滑……针对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刘道玉的对策是:“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刑事责任。”左:伯明翰大学的一次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右:剑桥大学哲学博士礼服。隆重而讲究的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是研究生教育的严肃性的体现之一。让大学里的博士教育既“去魅”,也不要“污名化”1987年6月,作为北大培养的首批文学博士,陈平原拿到了博士学位。他曾在文章中记述当时的经过:“我独自一人,骑脚踏车,来到未名湖边的研究生院,取走那张属于我的博士文凭。回宿舍时,顺道买了个西瓜,放在水房里冰着,准备晚上受用。给父亲挂了个电话,说‘东西拿到了’;电话那头很激动,叮嘱下次回家时一定带给他看看。那时年轻,看不起‘博士’‘硕士’等头衔,以为关键是有无真才实学。第二天,为完成下一个研究课题,江南读书去也。”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与博雅塔。图/维基那个时代,北大乃至其他高校都没有隆重的博士毕业典礼,更没有穿博士袍、戴博士帽、导师拨流苏等仪式。很多学者像陈平原那样,以平常心对待博士学位——“不过是取得一张从事专业研究的入场券”。陈平原认为,自己不是特别看重博士头衔,与专业方向有关。“回首百年中国学术,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大都没有博士学位——即便曾出国留学的(如陈寅恪、钱锺书等)也不例外。这一点,与经济、法律、物理、生化等专家大不相同。哲学家、史学家完全可能自学成才,法学家、数学家则很难回避严格的学院训练。”陈寅恪任教清华时,有“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之称。图/维基上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博士学位制度刚刚建立、规章制度不甚健全的时候,博导们甚至不知道怎样教学生——正如莫砺锋所说,“那时没有课程体系,也没有学分制,学校连规章制度还没制定,导师指点你读什么书,你就去读”。那时候培养博士生的方式,类似于传统手艺人带徒弟,一对一,一个博导带一两名学生,言传身教。甚至有四个老师带一个学生的情况:带莫砺锋的,除了导师程千帆,还有导师的三名助手——郭维森、周勋初、吴新雷,四个老师管一个,把他管得“死去活来”。而如今身为博导的莫砺锋,他要带的博士生有60多名。那个时代的文科博导上课,就是跟学生聊天——莫砺锋、陈平原都十分怀念当时那种氛围。陈平原在回忆导师王瑶时这样写道:(王瑶)先生习惯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前往请教。很少预先规定题目,先生随手抓过一个话题,就能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得意处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像放风筝一样,话题漫天游荡,可线始终掌握在手中,随时可以收回来,似乎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可谈锋一转又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听先生聊天无所谓学问非学问的区别,有心人随时随地皆是学问,又何必板起脸孔正襟危坐?暮色苍茫中,庭院里静悄悄的,先生讲讲停停,烟斗上的红光一闪一闪,升腾的烟雾越来越浓——几年过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来了。复旦大学2018届博士毕业典礼现场。2013年,陈平原撰文提出“革新博士教育六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是:改国家学位为大学学位——“像欧美国家一样,各大学对自己颁发的学位负责。经由一番激烈的竞争与淘洗,内行人很快就会明白,哪些大学的博士学位值得珍惜,哪些大学的博士学位白给你也不能要。”他对于博士教育的基本观点是:让大学里的博士教育既“去魅”,也不要“污名化”,这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一个希望进入学界的人非做好不可的“规定动作”。作者 |谭山山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谁与

文学博士汪义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喜读蔡丽双的《呼唤》

香港国安法颁布后,笔者读过香港同胞写的文章,从电视上看到香港各界人士对此深表拥护。今日读到香港文联主席蔡丽双博士写的散文诗《呼唤》,深感这是一篇正合时宜、不可多得的力作。歌诗合为事而作蔡丽双唐朝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响亮口号,意思是:诗人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蔡丽双的《呼唤》是一首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创作的佳作。这首散文诗共11小节,从内容上看可分3个层面。3层内涵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筑起香港国安法是香港稳定繁荣的“定海神针”这一坚实的主题。第1、2节为第一层内容,首节,通过充满生动意象的描绘,使读者领略到自从盘古开天地,生命对美好的生存环演就有一种强烈的向往、期盼、希冀与追求,这种情感最终汇聚为发自心底的呼唤。进而写到岁月在不停地流逝,社会在不断进步,从而演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呼唤的内容,人类自诞生在这个星球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就从未停止过。作者接着笔锋一转,用“刷新”这一形象的动词展开广大香港同胞在新时代的呼唤。第3至第5节为第二层内容,写了香港同胞一直在呼唤“根植家园,花开维港”。1997,终于告别寄人篱下的屈辱,香港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同胞享受着基本法带来的福祉。回归后的香港,马照跑,舞照跳。“在紫荆花旗的鲜艳中”,东方之珠更加璀璨。作者呼唤香港的明天更美好!第6至第11节为第三层内容,在这里我们看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居心叵测的敌对势力、港独分子蓄意搞乱香港。“香江,遭受斧痕斑斑磨难。”作者作为香港同胞中的一员,盼望社会早日恢复和谐稳定,作者引导广大同胞反思这场暴乱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她坚信:“天地存正气,人间有正道。”呼唤公理,呼唤法治。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争斗。中央政府不失时机地颁布香港国安法,向乱港分子果断亮剑。整篇作品字里行间回荡着赤子对母亲由衷的感恩之情,向祖国母亲献上一份挚诚的祝福。诗和散文美学特征浑然一体这篇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可圈可点。蔡丽双擅写散文,更是一位写抒情诗的高手。她写这篇作品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并非偶然,显然是考虑到形式要为表现内容服务。这篇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写到呼唤是大自然和人类的天性,写到香港的前世今生,写中央政府为什么要颁布香港国安法,写这部大法颁布后有效打击了境外乱港势力,彰显“一国两制”,顺应民意,可谓民心所向、大快人心。这样一篇容量极大的作品,如果采用分行和押韵的诗歌来写,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和音乐韵律,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也会受到诗歌形式的羁绊,尤其是在表现事件的经过时,会受到很多限制。而散文诗则可以突破新诗在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等形式方面的限制,它可以自由地记叙、描写、议论,可以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抒写颁布香港国安法的来龙去脉,以及香港国安法颁布后作者心灵的感受及情绪的波动。《呼唤》又不同于一般的散文,它在语言和结构上又具有诗的元素。作品的语言是抒情性的,充满想象力,简洁、细腻而奔放,显现一种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张力、弹性美和丰富性。作品的时空转换极大,句与句之间以灵活的跳跃式语言联结意象,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从而弥补了散文所缺乏的表现力。《呼唤》作为一篇散文诗颇具特色。为了将一部宏大的叙事内容压缩到极短的篇幅之内,作者巧妙地结合了诗重表现和散文重描写的特点,从文体上看融会了诗和散文的美学特征,体现了诗和散文两种文体的渗透、交叉,以此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激情呼唤,可谓适得其所。作品在艺术形式上既具备了诗的主要的基质:感情强烈,想象丰富,意境悠深,又能够灵活而舒展自如地运用诗化的散文语言,字里行间充满音乐感、节奏感。整篇作品通过“呼唤”,从情感燃烧的那一个聚焦点辐射开来,深刻揭示了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诗的激情、想象力和富于诗意的散文化描绘浑然一体,以情感的冲击波拨动读者的心弦,带领读者进入高远的艺术境界,赋予读者一种非比寻常的感染力。《呼唤》堪称是优秀散文诗的典范之作。附录: 呼 喚(散文詩) 香港文聯主席蔡麗雙沙漠呼喚甘泉,古木呼喚新綠,自然呼喚環保,蒼生呼喚祥和莽莽大地孕育着呼喚,浩浩乾坤繁衍着呼喚,風雨滄桑刷新着呼喚。在五星紅旗的光輝下,我們呼喚以赤子之植根家國,花開維港,彌漫純潔靈魂的芬芳。在紫荊花旗的鮮艷中,我們呼喚愛國愛港,以卓越的才智耕耘這片沃土,彰顯東方之珠的麗彩。深切的呼喚,猶如茫茫長夜裡的燈塔,昭示着思想境界的高度,輝映着人道主義的光芒。記憶翻開歲月的畫卷,往事在呼喚理智的鑒定,使我們反思香港暴亂的悲劇,那一幕幕揪心的災難,在呼喚公理!承受風風雨雨磨練的香江,遭受斧痕斑斑磨難的香江啊,然而,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毅然在我們的心中崔巍!天地存正氣,人間有正道。當機立斷的「國安法」恰似定海神針,呼喚着香港的和諧穩定,聲聲鏗鏘,句句震撼民心!巨輪聆聽潮流的辯證,宇宙諦聽萬物的心韻。歷史把真理高高舉起,人民把時代的重任軒昂托起。呼喚,源於母親在我稚嫩的心靈,編織的那道絢麗彩虹,令我滿懷憧憬。呼喚,源於祖國母親赋予我們不屈不挠的毅力,赋予我們勇於肩負使命的品性。呼喚,是悠扬的天籁,是殷切的號角,是浩蕩的鼓點。我們不負天地,不負世間恩情,众志成城地邁向崇高!(本文作者:汪义生)汪义生作者简介:汪义生,男,1951年出生于上海,七七级大学生,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出版著作有:《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台湾新文学史初编》(与公仲合著),《香港文学史》(与潘亚暾合著),《澳门文学史》(与丘峰合著),《诗爱飞天宇——蔡丽双诗词赏析》等。

其道大觳

文化十问:专访文学博士赖廷阶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中国人的自豪,文化是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立国之本,而今,在众多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社会背景下,文化建设却仿佛滞后了,传统的中国优秀文化也不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央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无数致力于传统文化发展的人士纷纷响应,但这其中也不免有人意图浑水摸鱼。针对当下传统文化发展与继承问题,人物传媒网邀请到了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希腊文学艺术学院文学博士赖廷阶先生为我们解疑答惑。访谈实录人物传媒网:赖廷阶博士您好!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家,失去了他,中国人将永远无家可归,飘零一世。在这个庸俗的实用主义占主流的时代,所幸还有一群像您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践行者,在大家已经认为走进新时代的21世纪,您为什么会想到从事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赖廷阶:人总是生活在精神世界,文化是精神世界的体现,人不只是靠肉体吃饭活着,人的肉体、精神是缺一不可的。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文化的群居类种,而动物没有文化,没有生命本质。动物没有最高的自由意志,只有造物主给了人最高的自由意志。人要生活在精神、文化的境界里,才能体现出人的灵魂高贵。人的灵魂高贵体现在人的灵魂得到了拯救,人的灵魂离开了地狱,人的灵魂离开了死亡获得拯救,这样的文化精神才有本质性的意义。实用主义只是讲究实用,更多地是关注是肉体的享乐,这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因为人可以因为自由意志追求人的生命最高境界,人的生命最高境界可以在文化里面体现出来,让人脱离肉体的苦海,让人的灵魂战胜肉体的死亡之后得到永恒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所具有的意义。从事文化的传播,就是从事真理对人的灵魂的拯救,在人生的过程里面,找到真正的人生归宿而不害怕死亡。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爱的传统、是一个让人在文化里面找到生命真正归宿的坚持。真正的传统文化,是真理、爱对人的拯救,让人超越,获得心灵的永恒生命。让人分享爱,让人分享光,让光照亮更多的生命,这才是我想做的。人物传媒网:狄更斯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从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传统文化开始逐渐走入了主流的视野,而一些所谓的国学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多,他们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捞钱之事,可谓乱象丛生。您怎么看待这种不好的现象?赖廷阶:我们不能唯利是图,我们不能依靠一个好的东西来做不好的事情,不能这样。我们应该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去认识到文化的本质,去认识到文化里面人的本质与真理的本质。我们还需要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去做,那么,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了,更多的人加入了做真正的文化事业中来了,就会好起来。如果我们在文化上一味地挂羊头卖狗肉,仅仅只是去追求利益,那么,就算钱堆满了我们周围,我们还是会感到生命质量不高,还是会感到自己没有找到生命的本质。看看那些有很多钱而没有文化的人,他们依旧是没有真正的快乐,有钱了,可以解决物质上的问题,但是,人的灵魂问题,不是钱能够解决的,人的灵魂问题,要依靠精神、文化的力量,要依靠精神、文化中真理对人的拯救,才能真正地解决。我们真的不能够只是一味地追求金钱,而没有文化建设,不能真的“穷得只有钱了”。如果只是物质生活,说得不太好一点,说得严厉一点:那么,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人之所以高贵,就是因为灵魂可以得到真理的拯救,可以去获得灵魂的永恒生命,人生才会有归宿感,人就算有无数黄金,还是不能解决灵魂的归宿问题,只有真理的本质才能解决灵魂得到拯救的问题,这都在文化、精神里面,才有这样的力量。人物传媒网:自从传统文化相关政策发布以来,国学空前热门,您是怎样看待这个国学热的?赖廷阶:一个好现象出现,那是值得祝福的,我们要祝贺那些好的事物出现。一个坏的现象出现,那就是会给社会带来一股逆流,让更多的人精神世界受到损害,后果令人叹息。真正的文化就是让人回到生命本身,那些舍本逐末的事情,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一个追求真理文化的好现象,会形成一个时代美好的文化潮流,在正确的文化潮流里面成长,人的身心灵都会是很愉悦的。人离开真理、离开阳光时间一久,就会对阳光十分渴望。人口渴,没有喝到解渴的好水,就会十分强烈地渴望喝到好水。越来越多的好矿泉水,可以提供给更多的人解渴,这是矿泉水好的潮流。谁都想得到解渴的好的矿泉水,那么甘甜,没有污染,而且那么让人放心。想一想吧,如果更多的不好的水,甚至是比自来水更糟糕的水,那些污染了的水,在生活中流通,那么,这样的潮流,就会让一个时代的人们成为受害者。我们很自然地明白:人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带来健康,让我们的身体没有忧虑,让我们的心感到高兴的矿泉水,这样的活水,让人放心,让人受益。让更多的好的活水带给人们吧,而不要像不法商家把一些劣质的饱含次氯酸钾漂白粉的自来水作为好的矿泉水给人们喝。我们需要的真正的精神食粮,也是如此。人物传媒网:我们经常讲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您是如何看待的?赖廷阶:实际上,刚才说到的,基本上说明白了真正的精华与糟粕的区别。什么是精华呢?什么是糟粕呢?精华就是能够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好的、放心的食物,能够让人放心地去吃,放心地放到自己的生命里面。精神的、文化的,是我们的内心、是我们的情感、灵魂在吃,所以呀,文化的内容,好的东西,好的内容,才是人所需要的。相反,精神食粮、文化食粮,如果是糟粕的内容,如果是很黑暗的内容,那么,人吃了这样的精神食粮、文化食粮,就会陷入精神文化的黑暗中,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就会一片黑暗,那么,人就被毁了,人就没有希望了,人的灵魂就会被魔鬼吞灭了。看看那些沉湎于打手机、打游戏的青少年乃至成人,他们就被这些糟粕糟蹋了,这些游戏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帮助,只会让人陷入暴力、色情里面,可想而知,这些暴力、色情游戏,害了多少人。我们的国家,在文化方面,要严加管控这些暴力游戏、色情游戏的开发者。文化的糟粕、文化的精华,就从这一点上,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文化的糟粕,真的是害人害己。我们不得不警惕,要仔细加以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像汉语古代的知识体系里面,田园诗歌、山水诗歌、唐代诗歌里面,那些熏陶人的自然元素,那么的美,还有《本草纲目》里面草木的力量,这些,只要好好地爱惜自然,好好地学习、使用,都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点是我反复提倡、反复强调的。中医有很好的传统内容,就是治病救人的。所有的文化都要真正地做到治病救人,达到这个目的,就是真正的文化,具有真正的文化力量。人物传媒网:中国现在的文人和以前的区别是什么?赖廷阶:现在的文人众生相,真的是一言难尽,要分很多情况,不能一言概括,不同类型的文人有不同的特点。一种文人只是语言文字的奴才,不能真正地理解真理,不能真正地了解文化、文学的本质。一种文人是进行假大空地创作,这显然,并不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违背良心的作品总是带来黑暗。现在很多文人,就连基本的贞操都没有,基本的是非观、基本的正确的价值观都没有,沉湎于低端的写作与低端境界里面。文人要生存,要赚钱,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生活,不能用自己的低端文字去迎合世俗化的需要。现在的文人,最主要的一个需要与特征,就是需要赚钱,需要生存,需要养家糊口,这的确需要付出努力,但可以通过其他工作来实现。有一个印象就是:现在的文人缺少精神品质,缺少高尚的人格,也缺少真正的有说服力的作品。以前的文人,很爱惜自己的声誉,很在乎建立自己的高尚人格。当然,以前的文人也有不好的,什么都只能相对而言。现在的文人也有很好的、积极向上的、努力的、有好作品的。以前的文人,不会像今天的文人这么为了钱而轻易丧失自己的品格。就说中国历史上,历代文人因为坚持自己的人格、骨气、气节的,他们为了一种自己认为的正确的价值观,不惜丢了性命。文人要不侮辱自己的精神价值,也不要让自己的所谓文化成为一种虚伪的文化。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分子、作家、诗人、小说家、艺术家、音乐家等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要让自己为真理服务。人物传媒网: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如何展开?赖廷阶:好的文化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要看得见、摸得着,而并不是空头理论,不是夸夸其谈。所以,要推广一种好的文化,要下苦功夫,首先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让自己成为一种真正的文化受益的人,身体力行,这是很有说服力的做法,如果空喊理论,没有实际的效果,人们就不会相信。真正的历史悠久的、有价值的文化,它会跟随时间的痕迹,自己流传下来,当然,必须适应新的时代,随新时代的需要而变化,但文化的本质力量是爱的力量、是光明的传播与温暖的力量,这样才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基本的价值观不能错,基本的错了,那么,后面的就会跟着都会错了,哪怕做得更精致,也是错的。把一个错的内容做得很精致,无疑是徒劳的效果。积极有效的文化教育与推广,应该把阳光的甘泉、爱的泉水,虔诚地传递下去。要提醒一点的是:有价值的文化才能推广,没有价值的文化就是糟粕,这在谈到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中,已经谈到了这一点。关于谈文化,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联系到其他问题的文化内容,就可以活络运用文化了。人物传媒网:十八大以来,我党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为什么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赖廷阶: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来说的。大家都知道,硬实力就是物质上的、经济上的、金钱上的,这些硬实力在肉身的人的现实生活里面,变得很重要,肉身的人,真的没有钱就买不到自己要吃的饭,买不到自己要穿的衣服。而软实力更是着重于人的情感、内心、灵魂、价值观。但物质条件丰富了,人有了吃的,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会在灵魂上看问题,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人的灵魂得到拯救这个问题的落实。人做了亏心事,为什么害怕下地狱呢?这就是终极价值所在。说到底,对文化的重视,对文化的作用与效果的重视,是因为看到了文化在人的生命上所起到的终极作用。人的肉体生活,可能因为缺衣少食而死亡,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灵魂要得到拯救,人的灵魂得到了拯救,人就有了人生的安全归宿。文化的关怀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是对灵魂的关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具有很好的生命,不仅物质建设做得好,还要精神文明建设做得好,文化的建设是最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作为软实力,作用在人的情感、内心、灵魂上,对人的最终归宿起到辅助作用。衡量文化的尺度,只能是真理本身,真理是无限的,文化是一定环境的。要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继往开来的未来,有希望,有前途,有好的归宿,让更多的人有好的人生归宿,就要有真理价值的文化来起到促进作用。人物传媒网: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赖廷阶:对待任何一种文化的客观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理智的选择。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说出了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与观点,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对待一种文化。文化中好的内容,那肯定保留、要发扬光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自己有好的东西,有好的生命质量保障内容,就要好好爱惜,进行积极的传承。对待历史上出现的文化积极力量,我们要尽量继承,看能不能实用到今天这个时代,重新发挥出作用。因为历史环境变化之后,有的文化就会受到限制,这一点,也要引起注意。我们要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与其他优秀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优秀文化进行比较,要看哪一个文化更能造就人,更具有真理性,更具有生命的本质,一对比,我们就知道了。这就像说的那样:就怕货比货。比较的确可以出真知。这样,自己好的,就要保留;自己不具备的,就要好好谦卑地学习其他文化里面的伟大力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与现代化,是在人类整个整体的环境里面进行的,所以,要与时俱进,与真正的生命质量在一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今天,尤其要注意考察整个人类的命运,注意到人的本质,注意到人需要的生命意义与人的归宿。文化不能反映真理的本质,这样的文化是没有什么真理价值的。只有有真理价值的文化,才能真正地作用于人,才能起到文化使命的作用。人物传媒网:传统文化怎么样弘扬,每一个领域的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一些实践,或者说一些试验,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您觉得它在这个方面可以发挥的空间大吗?赖廷阶:历朝历代的经济情况与当时的文化风土人情,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历史性的历史考察,只有如此,认真研究,才会得到我们对文化与经济建设在一起的作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顾及一些文化特殊的信息,就像很多真正的文化就需要金钱来养起来,很多真正有价值的学术,也需要学术资金。企业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设,品牌如果不注意文化的含金量,注定就会走不远。经济建设最终要落实在精神世界里面,让人的精神质量得到全面的、充分的提高。企业如果只钻到钱眼里面,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对生命负责的终极态度,那么,这种企业就只是赤裸裸的金钱企业,是不会受到欢迎的。有文化的、有爱心的、有阳光温暖的企业,他们的产品也好,口碑也好,都会是美好的。企业的建设,在物质上要抓好,在精神文化上也不要忽视。历史上那些做生意的,做得好的,都具有好口碑、文化含金量也很高。做企业要诚信为本,历史上就有很多诚信的经典例子,这些诚信文化就可以好好地滋润企业,让企业好好成长、让企业基业长青。很多企业家很会赚钱,但是,在文化上相对较弱,其实,这并不要紧,企业可以招聘或者邀请文化人加入,与其合作,这样,可以到达弥补短板的目的。历史上的文化,传承下来,应用到现实中的企业中的时候,要注意环境发生了变化,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合理化。人物传媒网:如何才能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赖廷阶:古代中国人很懂得生活的,他们把生活与文化结合起来了,文化有生活的体温,这才是文化起到了真正的作用。文化具有生活的魅力,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没有真空文化、谎言文化、花架子文化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只有造就人的文化,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生活现场是文化的第一现场,真正的文化就在生活里面。我们来说建筑文化,好的传统建筑,是很适合居住的,很人性化的,但是,现在大量的高楼就失去了这种传统建筑的魅力,有少量的建筑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风格,我们就感到了久违、舒适、感慨万千。再说剪纸艺术,生活中随时可以布置这种艺术创作的作品。剪纸作品可以贴到玻璃窗上,甚至也可以做成书签,应用带来的美感很多。瓷器,这也是艺术作品,是文化,让瓷器在生活里面带来更多的美,让生活更具有艺术的高贵,这是现在做得很好的一件事情,还可以坚持做得更好。生活中的文化、艺术是很多的,历史上的汉语文化其实是很讲究文化与生活同步与在一起的。说句实话,古代的中国人生活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的环境下,可能要比今天的人更具有文化的生活氛围。让生活更具有文化,让生活成为艺术,那么,高质量的生活,就会造就高质量的人。让高质量的文化成为生活好质量的现场,那么,文化的兴盛就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就是一种有文化的生活。文化不仅是提高现实生活的生命质量,更是为了追求灵魂生活的高质量,为了让人的灵魂得到彻底的拯救。

有天

27岁拿到博士学位,33岁成为教授,她的气质不逊色于董卿

《中国诗词大会》是非常受欢迎的一档节目,每年都会收到全国网友的关注,特别是那些表现优异的选手以及评委,都会让人赞口不绝。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导师席里面,有一位气质非常好的导师,让大家眼前一亮,都非常好奇。这位与众不同的导师就是杨雨,淡妆、盘发,外形一般,却把一身旗袍驾驭得大气优雅,体现出中国古代女性的古典美,也满足观众对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美好想象。杨雨教授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才华结合自身独特的文学素养,无论是气质,还是文化文化底蕴,都是毫不逊色于董卿。这样的才女表现的气质,可以说是比任何娱乐明星都好。据公开的信息解释,杨雨是湖南长沙人,七岁就已经开始读诗词,至今已经坚持30多年。所以自身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理解是非常的深,而且还有独特的见解。沉醉于中国的古代文学,使得杨雨的气质逐渐发生变化。这种气质不像是文艺青年,更像是中国古代的古典才女。杨雨从小的学习成绩就非常好,特别是语文和英语科目,经常都是年级里的第一。在高中毕业之后,她顺利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法语专业,然后继续留在母校攻读哲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在读大学的过程当中,她逐渐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母校攻读博士阶段,她选择中国古代文学方向。27岁的杨雨就拿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学位,顺利毕业。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并担任中南大学的文学类专业的讲师。由于她讲课附带许多逸闻趣事、典故传说,所以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她的选修课程经常都是爆满。在杨雨33岁的时候,就被被中南大学评为文学教授。在熟读诗书之后,杨雨教授还出版有自己的作品,比如杨雨讲诗词故事》、《诗词中的人间冷暖》等,在我国的文学界都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专心钻研是中国古代诗词已经有20多年,容貌虽然已经发生变化,但她的气质依然很好。在《中国的诗词大会》节目中,杨雨教授对各位选手的表现都点评得很到位,体现出很高的文学素养。而且他对中国的的诗词能够灵活运用,在各种场景当中,都表现得很恰当,让观众觉得很舒服。因此,很多人觉得杨雨教授的才华和气质都是很好,仿佛就是第二个“董卿”。这样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教授,也是广受网友的欢迎。相比娱乐明星所谓的气质,杨雨教授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气息,更是让人佩服,也更加让人尊敬。因此,这样的教授才可以真正说是“明星”,才是值得我们追捧的人。

理不可睹

家教无方:女儿是怎样喜欢上写作并成为文学博士的(徐景洲)

女儿喜欢文学,并且考上了我毕业的那所大学的同一个中文专业(后来浙江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还在省级报刊发表了几篇文章。朋友说是受我的影响,而且文笔也像我的风格。其实我何曾专门培养过她的文学兴趣呢,相反,从小学到中学,她的作文一直是我的头疼事。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当教师的我,辅导学生的作文有兴趣,辅导自己孩子的作文却没耐心。为了图省事,从上小学开始,我就给女儿买过各类作文辅导书,但买的越来,女儿似乎越糊涂,遇到写作文,女儿总是苦着脸缠着我,让我给她写,至少也要写个开头。这样的苦差事,一直延续到她上了高二。更为让我发烦的是,因为我在报社当编辑,她的老师就让她当校广播站的编辑。这下好了,每周五中午回来,她急忙的吃饭,我却要上网给她找新闻稿,并且还要打印出来。新闻稿子若找的不对她的胃口,还要朝我发脾气。若是没有及时打印出来,她还要气得哭。大约是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女儿不再找我替她写作文了,她的作文还有两篇发在省级的报刊上。我以为那是老师修改的结果,而且是事出偶然。考大学时,她的语文考的不错,还挺牛气地说,她的作文应该满分的。我当然不信,说从没见她作文怎么好过,倒是有几篇好的,还都是我修改的结果呢。没想到,女儿却很得意地说,她的作文总是让老师当范文读呢,如果哪一次作文写得不太好,老师还会说,这怎么不像是她的手笔呢!她还不无怨意地说,上作文课她的压力最大,这都是我害的。因为我是编辑,又常发表文章,老师们以为我的孩子一定作文很好,所以她的作文写的一般了,老师也当佳作去评讲。女儿在这种压力下,只好拿出大部分精力去苦攻语文,久而久之,培养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以至于高考复习期间还读外国文学名著。现在想想,女儿的喜欢文学,作文写得不错,倒也真是与我有关,但这有关,却应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喜欢带女儿逛书店。因为想到自己小时对图书的酷爱,而且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也是少年时读的书,所以看到那些图文并茂的书,总会在心中激起一种特别的情愫。那时囊中羞涩的我,多少次面对着书店架子上的一排排崭新的书,贪婪地想过,等长大了,有钱了,一定把这些书全买回家。现在长大了,虽然仍然没有将书店里的书全买回家的钱,但见了好书就可以买下的资本总算基本据有了。所以说是给女儿买书,实际上也是在“还愿买书”,补尝我少年时的无数次的望书兴叹的遗憾。正因为买书时包藏着私心,所以常常在选书上和女儿发生矛盾。我要的是从我的眼光看,看了之后还能收藏并且能够摆在书架上的书,她要的都是时兴的看了就扔的动漫类。随她的意我不开心,随我意她又不开心。不欢而散的事,常有。记得她上了高中时,过生日那天,我给她一百元陪她去买书,她左挑又拣半天也没看中一本,我却看中《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书价二百元,我身上只带了一百元,只好向她借一百元。虽然我极力向她解释这书是如何的好,但女儿还是极不情愿地把钱给了我,嘴里嘟哝着“还说给我买书,买来买去都是给自己买,以后再也不跟你买书了”。但我还是乐颠颠地抱着那书和女儿回家了。回家就掏一百元给她,她竟然没要,不过也没生气,而是翻起了那书。上了大学中文系的女儿,渐渐地也喜欢逛书店和买书了。常常在电话中,问我这本或那本书家里有没有,我也常让她给我买书,她极乐意,用她的奖学金给我买了不少的书呢。

泂酌

文学博士眼中写得最好的十首唐诗,他的角度比较新奇

汉唐两朝都是我们中国人最自豪的王朝,但是因为唐诗的无比辉煌,天可汗李世民建立的唐朝后来居上。下面是我心目中的唐诗十强。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二、李商隐《锦瑟》。三、李白《蜀道难》。四、杜甫《赠卫八处士》。五、白居易《长恨歌》。六、张继《枫桥夜泊》和戴叔伦《苏溪亭》。七、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和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八、张九龄《望月怀远》和马戴《楚江怀古》。九、王昌龄《出塞》和陈陶《陇西行》。十、李商隐《贾生》和章碣《焚书坑》。排名说明第一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隋朝末年三十六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青春无敌,最后成功建立新朝的却是隋朝旧臣李渊李世民父子。初唐定型的格律诗是唐诗主流正业,名家名作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写得最好的却是乐府旧题《春江花月夜》。江河的不舍昼夜、月亮的阴晴圆缺、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春去春回、花开花谢,这些古典诗词最常见也最宏大的主题,在《春江花月夜》中完美融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代表中国古典诗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代表西方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就是中国的《命运交响曲》。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诗,一首浑然天成的长诗中蕴藏着多首优美的七言绝句。如果说其他唐诗是战列舰驱逐舰和巡洋舰,那么《春江花月夜》就是航空母舰,在它庞大的阴影里,跟随着一串驱逐舰巡洋舰导弹护卫舰。最好的诗词就像战国美女西施和古希腊美女海伦,除了风华绝代倾国倾城,还要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出入神话和现实之间。《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的诗篇。海伦是众神之王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之女,《春江花月夜》很可能也是天神和人类的共同结晶。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此前没有任何文献提及。张若虚名下只有两首诗歌流传后世,而且另一首《代答闺梦还》平淡无奇,所以这首诗的真正作者很可能不是张若虚,而是某个惊鸿照影的神仙才子。李白和苏东坡是唐宋最有才华的诗人,但是他们也写不出这种气象万千、风情无限的好诗。我甚至怀疑归于李白名下的那两首“百代词曲之祖”《忆秦娥》和《菩萨蛮》也是这个神仙才子的手笔。我们用来称赞好诗的所有词汇,都可以用在《春江花月夜》身上。这首诗排名唐诗第一不会引起太大争议,毕竟“孤篇压倒全唐”的说法出自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晚清才子王闿运也说《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首诗符合我眼中最好诗词的所有标准,实际上我正是根据《春江花月夜》制定的最好诗词标准。在《春江花月夜》的诸多意象中,写得最好的还是月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高屋建瓴,后来所有月亮题材的诗文都只是这句诗的延伸,包括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这样称赞李贺诗歌,我觉得这些赞誉同样适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第二名,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春江花月夜》仰望星空,探讨宇宙的起源;《锦瑟》顾影自怜,追忆青春的去向。它们又互相对望,《锦瑟》遥望沧海月明,《春江花月夜》俯视离人妆镜。《锦瑟》的文字比《春江花月夜》更加华美,《春江花月夜》直到清末民初才开始引人注目,但《锦瑟》一直是晚唐以后文人雅士的最爱。很多人正是因为《锦瑟》坠入爱河,爱上李商隐爱上唐诗爱上中国古典诗歌。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李商隐的诗歌就像梦雨灵风,我们心甘情愿在风雨中迷失。《锦瑟》也可以看作七言律诗的代表。七言律诗另外几首顶级名作如崔颢《黄鹤楼》、杜甫《登高》、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以及李商隐《安定城楼》在立意和技巧上堪称典范,但不如《锦瑟》这样耐人寻味常看常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我眼中的古典诗词第一名联。第三名,李白《蜀道难》《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据说贺知章看到这首诗后惊为天人。不过我并不认为《蜀道难》是李白最好的诗,综合考虑这首诗的知名度和李白的江湖地位,我才把它放在探花的位置。《蜀道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种诗普通诗人写不出来,但对李白来说只是一碟小菜。《蜀道难》渲染蜀道之艰险,《梦游天姥吟留别》展示梦境之奇幻,但并没有太多深刻的内涵。我认为李白写得最好的诗应该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和《将进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李白的人生写照。李白和杜甫是唐朝诗坛的泰山北斗,不过他们之所以傲视群雄不是因为所有诗都写得很好或某一首诗独占鳌头,而是因为他们的总体成就最高。第四名,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是公认的律诗圣手,但他写得最好的却是五言古诗《赠卫八处士》。最近有位当代学者把《赠卫八处士》列为杜诗第一,我觉得这是真知灼见。“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确实是老杜最动人的诗篇。韦应物的《东郊》是我喜欢的另一首五言古诗经典。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诗中提到“慕陶”,韦应物就是最接近陶渊明的人,“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和“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可以和最好的陶诗相提并论。第五名,白居易《长恨歌》。写作大赋长诗最适合用来炫耀才华,自古以来很多文人都曾小试牛刀,但是写得好的屈指可数。长诗写作就像跑马拉松,除了训练有素和思虑周详,还要擅长调整气脉掌握节奏,而且这种能力后天很难培养。能够写出《长恨歌》、《琵琶行》这种不朽长歌,那是真正的天赋异禀雄才大略。中国文学史上近乎完美的长诗仅有十首左右,而且几乎都在唐朝以前,北宋以后只有吴梅村的《圆圆曲》差堪继武。才大如苏东坡都无奈裣衽束手,他的《游金山寺》堪称名作,但是和《长恨歌》、《琵琶行》、《圆圆曲》相比还是有所不如。如果把苏东坡的文学才能比作一座无懈可击的坚城,那么长诗可能是唯一的弱点或突破口。《长恨歌》诞生的背景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得意忘形的唐玄宗李隆基是这场动乱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他和杨玉环、安禄山之间的复杂关系又是其中关键。白居易以情人的朝云暮雨表现历史的暴风骤雨。《长恨歌》写得太好的副作用是,明明是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很多人却只记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第六名,张继《枫桥夜泊》和戴叔伦《苏溪亭》。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戴叔伦《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枫桥夜泊》和《苏溪亭》是行旅诗的代表。诗人们无论有多么自负,在帝王将相眼中都只是歌舞升平的夜莺和黄鹂鸟,连李白这样高傲的人,都很用心地吟唱《清平调》。他们只有回到大自然才能放声高歌拒绝客套,行旅诗因此出现了很多清新美好的名作,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一类诗歌是我最爱,诗人们放下自己的愁苦悲哀,向我们展示自然和自由之美。《枫桥夜泊》也是日本人的最爱,他们不但让它一直保留在教科书里,而且还在东京都青梅市郊仿造了一座枫桥和寒山寺。千百年来无数日本人远渡重洋来到苏州,就为了听乌啼钟声看江枫渔火,侵华日军甚至把寒山寺诗碑盗走。《苏溪亭》是中唐著名诗人戴叔伦的代表作。我在我的《银鞍白马度春风:回到唐诗现场》中说,“这首诗把清扬婉约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在我看来,整部《花间集》、所有婉约词都在对《苏溪亭》顶礼膜拜。”除了《枫桥夜泊》和《苏溪亭》,清新美好的行旅诗还有孟浩然《过故人庄》、李华《春行寄兴》、韩翃《寒食》、韦应物《滁州西涧》、王驾《社日》、张祜《题金陵渡》、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南陵道中》、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赵嘏《长安晚秋》。它们代表唐诗的万种风情,就像主演《新少林五祖》时的邱淑贞和主演《中南海保镖》时的钟丽缇,令人意乱情迷。古典诗歌中还有一种送别诗,相对来说就比较客套,这种诗数量很多佳作很少,必须排沙简金才能偶尔见宝,唐诗中比较杰出的送别诗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渭城曲》、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七名,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和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省试湘灵鼓瑟》是音乐诗的代表。传说钱起在考前梦见神仙指点,这首诗确实如有神助。在考场上能够即兴写出这种完美无瑕的诗篇,唐宋以来的千万举子甘拜下风。这首诗诞生在科举考场是它排名前十的重要原因,写过高考作文的就知道那有多难。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也是著名的音乐诗。前者描述董庭兰的琴技“深山窃听来妖精”,后者形容李凭的箜篌“石破天惊逗秋雨”,都令人拍案称奇。唐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李贺是最被低估的一个。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很可能超越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二十七岁时取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关于《金铜仙人辞汉歌》,我在前面提到的唐诗解读书中这样说:“报国无门,投考无路,心高气傲的李贺不甘心做奉礼郎这样的科级干部,他告别韩愈等师友失意东归。不管文学史家考证的结果如何,我都相信李贺就在此时写下他的另一首代表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离开长安,就像金铜仙人辞汉,无情有恨,清泪如铅。”严羽《沧浪诗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我觉得李贺就是最好的例证,他是最有别材别趣的诗人。“天若有情天亦老”和“忆君清泪如铅水”惊心动魄,非诗艺通神者不能道。写诗填词很少引经据典的毛泽东整句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皇甫湜《顾况诗集序》说顾况“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这段评论更适合用在李贺身上。李贺《雁门太守行》同样惊才绝艳意象鲜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让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大惊小怪。第八名,张九龄《望月怀远》和马戴《楚江怀古》。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马戴《楚江怀古》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这两首诗是五言律诗的代表,“海上生明月”和“广泽生明月”意象接近。张九龄《望月怀远》每一句都是名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百年来最流行的祝福语,只是很多人常常想当然把“生”当成了错别字。“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打动过无数恋爱中的男女。“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楚楚动人。“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也别有情致。唐诗中这种忆友怀人诗时有名作,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杜牧《沈下贤》、李商隐《夜雨寄北》。马戴的《楚江怀古》被严羽、杨慎等著名诗评家推许为晚唐第一。他们认为这首诗萧瑟苍凉有六朝气象,然而又高华雄厚,哀而不伤。清朝学者叶矫然声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第九名,王昌龄《出塞》和陈陶《陇西行》。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这两首诗是边塞诗的代表。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照映古今气势如虹,仅凭这两句就足以傲视群雄。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边塞诗最沉痛深刻的名联:春闺梦里的战士正在和妻子恩爱缠绵,可他此时早已战死在遥远荒凉的边关。因此我把陈陶《陇西行》放在王翰《凉州词》、高适《燕歌行》、王之涣《凉州词》、祖咏《望蓟门》、皇甫冉《春思》、李贺《雁门太守行》之前。第十名、李商隐《贾生》和章碣《焚书坑》。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两首诗是咏史诗的代表。李商隐《贾生》讽刺汉文帝求贤爱才徒有虚名,章碣《焚书坑》批评秦始皇焚书坑儒于事无补。咏史诗和史书都是为了让后人尤其是统治阶级吸取历史教训,过去我认为刘禹锡《石头城》排名第一,现在我更倾向于李商隐《贾生》和章碣《焚书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和“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同样犀利,相对来说《石头城》就显得过于含蓄。除了上面这些唐诗“皇冠上的明珠”,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顾况《宫词》以及李商隐多首《无题》诗,都堪称完美无缺。作者简介李晓润,江西宁都人。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现为自由撰稿人。出版过旅游美食散文集《小河淌水和过桥米线》(台湾大地出版社),古典文学解读《银鞍白马度春风:回到唐诗现场》、《断鸿声远长天暮:回到宋词现场》、《山风吹来薯芋香》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