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戏曲”“戏剧”傻傻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中戏?考生千万注意弘一

“戏曲”“戏剧”傻傻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中戏?考生千万注意

“大学就像是第二次人生的起点,会带领学生通往不一样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每个省市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再加上每个地方的大学都特别多,让人根本无法全部记住。有时候不同地方的人在一起谈论大学,很可能对方都没有听说过。在提到各大高校的时候,我们习惯性使用简略语。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会简称为“人大”,上海交通大学会简称为“上交”等等。这些学校本身知名度就很高,一提简称大家都能知道。不过有的时候,学校的简称会“撞车”。比如“东大”这个简称究竟是在说谁呢?如果是身处东北地区的学生,肯定第一时间反应为“东北大学”。而位于南方地区的学生,则多半会想起“东南大学”。诸如此类的“撞名字”,其实还是很多的。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都可以简称为“中戏”,那么哪个才是真正的中戏呢?中央戏剧学院VS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在国内有三大所戏剧表演类高校,分别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以及上海戏剧学院,前两所位于北京,后一所则位于上海。由于电影、电视剧等等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近,很多影视演员也为我们所熟知,因此普通人对于中央戏剧学院是更加熟悉的。章子怡、梅婷、刘烨、孙红雷等等实力派演员都是出身自中央戏剧学院的,可以看出这里的毕业生,业务水平都是不错的。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被称为是“国粹”,是值得传承的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戏曲种类之一。戏曲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有一些陌生的。很多年轻人对于戏曲并不感兴趣,虽然这是一种小众的爱好,但这种艺术形式,仍然有一批人十分热爱。中国戏曲学院可以说是国内戏曲学习的最高殿堂,能够进入这里的学生,不仅自身条件过硬,而且一定对戏曲有着异常的热爱。“中戏”指的是中央戏剧学院其实在很多“撞简称”的时候,通常都会默认指的是知名度更高的那个高校。相比于戏曲而言,喜好戏剧的人十分大众。而且影视演员的曝光率比较大,导致普通观众对于这些戏剧学院也更加认识和了解。每年中央戏剧学院的艺考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不知道未来会诞生哪一个名演员。而中国戏曲学院的简称,通常叫做“国戏”。其实这可以说是一语双关,既是学校名字的简称,又能准确地表达出戏曲艺术在我国的地位。这两所大学有哪些区别?区别一:直属单位不同中央戏剧学院作为一所艺术院校,其实和普通的大学一样,归教育部管辖。而中国戏曲学院则十分不同,戏曲的特殊地位,也让这所高校直接归文化部管辖,和普通高校十分不同。区别二:专业特色不同虽然都是从事于表演行业,但在表演的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央戏剧学院培养的是演员,注重“声台形表”,教会学生如何呈现出一出戏剧,用台词、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情感、渲染气氛,从而让观众获得满足。戏剧的剧本虽然也有许多经典的剧目,但也要追求与时俱进,不断创作出新剧本,进行新表演。而戏曲更加追求的是传统,经典剧目才是最能够考核演员的。戏曲演员不仅要会唱,同时还要能够承担各种动作戏,以便完成剧目中的特定情景。戏曲演员一般从小就开始训练了,而且会分为花旦、青衣、老生、武生等等不同的行当,每个行当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区别三:地理位置不同虽然都位于首都北京,但是两所高校的位置并不相近。中央戏剧学院招收的学生较多,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昌平区和东城区。而中国戏曲学院就只有一个校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无论是哪个“中戏”,其实走的都是艺术道路,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路途。毕竟每年艺考的学生那么多,每年出道的明星也那么多,可是真正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寥寥无几。面向大众的影视明星都是如此,就更别提十分小众的戏曲演员了。估计只有业内人士和真正的戏迷,才知道戏曲圈里的名演员究竟有谁。不过人生追求的就是落子无悔,为了自己的梦想,还是要勇于搏一搏的。今日互动:你还知道哪些学校的简称呢?#12月跨年冲刺计划#菁菁教育分享,给你最精彩的内容资讯,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感谢阅读。

千岁厌世

高校戏曲选修课成“抢手货”

学生体验化妆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供图)侯少奎(左)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课堂上(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供图)周三下午,清华大学的蒙民伟音乐厅里弥漫着浓浓的京剧味,教室里时不时传来咿呀的丝弦与清脆的锣鼓声。新学期伊始,《京剧表演史论与生行艺术实践》及《旦行艺术实践》如约开课。在一学期的课程中,60位选课学生将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唱腔、指法与形体动作,并将在期末汇演中表演《定军山》和《天女散花》。他们不是专业演员,也不是艺术团骨干,多是零基础的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培养在全国各地,像清华这样开设戏曲公共选修课的高校不在少数。选课季中,这些课程是学生们争抢的大热门。中国人民大学孙萍教授开设的《国剧艺术大观》只有120个课容量,但选课系统的候补名单里有三四百人;武汉大学易栋老师每学期都会开设《京剧历史与审美导引》《戏曲审美导论》《中国经典昆曲赏析》等通识课,每一门都非常抢手;四川大学学生高歌说,丁淑梅老师开设的戏曲课程《中华文化》很受欢迎,“被抽中需要一点运气”。20多年前,高校中开始零星出现戏曲类的公选课,“开课的初衷,是想和青年学生分享我所喜爱的艺术。”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强这样说。他从2000年起开设《京剧与中国文化》课程,让他意料不及的是,第一节课就座无虚席,他很快就将一个班扩容为两个班。2006年,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十多年来,近3000场京剧、昆曲、话剧等演出在高校上演。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为蓬说:“2005年《昆曲艺术欣赏》的第一堂课上,我问同学们有谁在现场看过昆曲,没有一个人举手,但现在总有将近1/3的同学看过。”徐强认为:“戏曲讲座、活动比较零散随机,相比之下,以公选课的形式进行戏曲教育有更强的系统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今年4月11日,教育部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明确普及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表示:“以往清华的戏曲教育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很多戏曲课程是面向爱好者开设。随着政策的颁布与落实,我们开始以更高的站位去思考戏曲教育的意义,进一步扩大课程的覆盖面,让零基础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戏曲,推动校园中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名师是大IP在四川大学学生高歌的成绩单上,除了一门川大校内的戏曲课,还有一门来自北京大学的《昆曲经典艺术鉴赏》。2009年,台湾作家白先勇发起的“昆曲传承计划”落地北大,随后,《经典昆曲欣赏》在北大开课。每周四下午,当张继青、蔡正仁等一位又一位艺术大咖走进北大,学生们总是早早挤满理科教学楼的教室。有时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昆曲爱好者不得不席地而坐。为了让这门广受关注的课程惠及更多学生,2016年起,北大在线教育平台“智慧树”上开设了网课,实现了跨校授课,并给予学分认证。高歌说,这门课包含了四节“见面课”,上课时,她和川大其他的选课学生一起集中到大教室中观看直播,主讲人会实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陈为蓬老师的《昆曲艺术欣赏》也是在2016年被搬到“学堂在线”慕课平台上。三年时间中,累计选课人数已近5万,中国民航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等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曾将其纳入学分课的体系。武汉大学学生李明(化名)在上完易栋老师的戏曲理论课后,选了一节实践课。从小学习京剧的他到了课堂上才发现,表演教学的内容是武汉市地方传统戏剧汉剧,“我们选课都是冲着老师去的,谁也不知道是要学汉剧”。虽然出乎意料,他和大部分同学还是坚持了下来。在汉剧表演艺术家袁忠玉的指导下,李明在结课汇演上唱了汉剧《柜中缘》选段,又和另一位戏校的同学一起表演了“京汉两下锅”的《游龙戏凤》。一学期下来,“同学们不仅对汉剧有了基本的了解,还体验到了戏曲表演”。他说:“看10部戏也不如自己试着演一段,一演,就知道里面的讲究了。”从线下到线上,从赏析到实践,从京昆到地方戏,高校的戏曲课堂为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元的途径和选择。艺术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在安徽大学的徐强老师看来,无论社团还是课程,戏曲艺术的教育“事在人为”:“只要能有几位积极的老师或者学生,这个事情就能够做好。”教师资源的匮乏,恰恰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困境。徐强一直在寻找能接班的青年教师,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年轻教师有较大的学术压力,很难有时间上课,而且我的课很特殊,是以学唱为主,和学生的互动很多”。赵洪坦言,如果没有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戏曲教育很难开展。她表示:“我们首先要明白艺术教育对人培养的重要性,有了认识的提升,才会有经费投入的保障;其次就是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教师去落实。”“选课的学生就像是一颗种子,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徐强说,他课堂上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有一些学生后来爱上戏曲,去考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了。”赵洪认为,年轻的学生不一定都会去看戏听戏,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将来在他们有时间、有机会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去欣赏,也会懂得如何欣赏。“戏曲教育一方面是审美教育,我们要让学生们能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体验戏曲之美;另一方面是情感教育,在戏曲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蕴藏中,他们也会懂得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祸及止虫

戏曲表演专业“很小众”?这些学子们为何仍热爱

每逢九月,大学新生们带着憧憬踏入校门,开启一段新的求学之旅。不过,对学习戏曲表演专业的新生来说,新学期的生活不只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有练功房里日复一日略显枯燥的身段、唱腔训练。有时,他们一个动作甚至要练习几十遍,吊嗓子到声音嘶哑……常常有人表示不理解,戏曲这样小众的领域,这么辛苦图什么呢?“你理解那种单纯的喜欢吗?”胡博是戏曲导演专业研一新生。他从十岁开始学戏,今年已是第十三个年头,“小时候家里长辈听戏,我也跟着听,慢慢作为一种兴趣培养起来了。”某一年,赶上一个合适的机会,胡博顺利考入一所艺校,学京剧武生,因为觉得“帅”。他并不怕练功吃苦,“你理解那种单纯的喜欢吗?那时想的是当演员,上舞台演戏”。“我中专的时候特别喜欢看戏,老戏、新编戏……什么剧种的都看。”有一次看《文昭关》,里面有个伍子胥三次换髯口的桥段,以此展现惆怅情绪的变化,胡博就想,“能不能‘改造’一下这个戏,借用川剧变脸的方式让过渡更自然?”这样的思索越来越多,胡博说,他觉得自己对戏曲艺术本身的好奇,已经超过了对单个戏曲剧目的兴趣,于是考大学时改变了意愿,去学戏曲导演专业。有人惊讶于他的选择,因为大多数投身戏曲行当的人都想“成角儿”,当了导演,这个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那学戏还有什么意义呢?京剧《长坂坡》,胡博饰赵云。受访者供图“有这么一句话,叫‘演而优则导’,好的导演首先是好的演员,这并不冲突。”他觉得,导演需要对生旦净丑等领域都有涉猎,是一种更高阶的锻炼过程,“我也还在练功,这是戏曲导演手里的‘锦囊妙计’”。“看到进步会有成就感,选择学戏没错”正所谓耳濡目染,张涵钫学戏受家庭影响很大,“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是戏迷。从小就教我一些唱段。直到现在,我就没离开过戏曲。”接触昆曲倒是很偶然。13岁时,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听说北京戏校有昆曲招生班,就想让她试一下。“很幸运,我被录取了。”她在戏校的学习很吃力,“那会体型也偏胖,基本功又比别人差,只能练私功。一场基功课下来,累得只想瘫倒在床上”。张涵钫不是没想过逃避跟放弃,“刚入学时,每个人都感觉好累好辛苦: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来受罪?然后回到宿舍大家一起哭”。昆曲《罢宴》,张涵钫饰刘妈妈。受访者供图“是爸妈一直鼓励我要坚持。我也不想浑浑噩噩在学校过这六年。”渐渐地,基本功有了起色,她形容为“痛并快乐着”,“每一次考试、彩排,看着一点点进步就会有成就感,觉得选择学戏真的没错”。今年,她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张涵钫哭了,“我是真爱上了老旦这一行”。“每个流派的唱腔都有特点,值得学”与张涵钫的经历相似,19岁的李晓桐也是“大龄”才考进戏校,“家里对戏曲不是很了解,觉得女孩子学这个比较好,就来了”。但她真没想到练功这么苦,每每教室里一片“鬼哭狼嚎”。而且,早晨六点半就要上课,有一次没起来,被罚跑了20圈,“想过不学了,回去继续上文化课”。“看着人家十来岁的孩子都比我强,心里挺失落。”李晓桐纠结了一阵子,还是压下了“不愿学”的想法,她舍不得戏曲那些动人的旋律和唱腔,“基础不行,我就提前到教室,先练。老师看到我的努力,也会多指点”。京剧《锁麟囊》,李晓桐(中)饰演薛湘灵。根据嗓音条件等原因,李晓桐最初的梅派青衣,改为学习程派青衣。她渐渐喜欢上这个流派,会花更多时间揣摩身段和唱腔。考上大学后,假期也没休息,有空就去吊嗓子。“备战高考有段时间没练功,现在得捡起来。”李晓桐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一名大一新生,她憧憬着,要见到新的老师了,也希望恢复好嗓音、基功,“给老师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将来,想当一个好演员”。热爱,是选择坚守的原因的确,对戏曲这个行业,不少人都会觉得,似乎没有其他“大专业”那么宽广的出路,“真的好就业吗?即使成了‘角儿’,一场演出能挣几个钱?”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新生都觉得,选择戏曲专业的原因是热爱,图的就是对这种艺术的喜欢,而这不能简单用钱或者其他物质的东西去衡量。中国戏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文振此前则提到,“近三年,我们的招生情况基本稳定”,“随着国家重视戏曲发展,就业情况也越来越好了 "。不过,不管毕业时如何,对戏曲表演专业的孩子们来说,新一轮的生活和努力已经开始。张涵钫给大学生活做出了规划:要更加努力,将来考研究生,“想要更高一层,就得不断提高”。以后在学校这几年,胡博则打算不断夯实基本功和思考能力,也完全不担心工作问题:“只要学得好,总能找到路。”(记者 上官云)

奇杰

古典戏曲 戏曲研究 戏曲起源

从原始社会的歌舞形式到如今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以生活为基础,加入丰富的舞蹈、文学、音乐、美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元素,构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当时古典戏曲理论界有许多人都说《小引》和北双调套曲不是孔尚任本人作品,是把友人徐旭旦的作品据为己有了。我根据孔尚任本人文集中的诗文,指出有的语句与《小引》及套曲完全相同,有的语句虽异,内容与情趣则一,所以排斥了借用徐旭旦作品的可能性。他不仅赞成,而且又写了一篇长文,提出了更多的有力证据.后来我们的论文先后发表在《河北师院学报》上,使这个论争不休的问题暂时画上了句号。接着,他又为我校阅了《蒋星煌(西厢记>论文、专著目录)(1979-1996),盛情可感。徐振贵教授不仅自己热爱中国古典戏曲,他的第二个女孩也受到了父亲的薰陶,大学毕业后,专攻古典戏曲,现已考取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俞为民教授的研究生。他们父女俩如此对古典戏曲情有独钟,当此盲目崇拜西方文艺之风劲吹之时,殊属难得。曲阜是孔子故乡,文风淳厚,原可大发思古之幽情,但寻找资料究竟比」匕京、上海、广州要艰辛得多,信息也不够畅通。徐振贵教授完成这样一部巨著,所花的劳动远非我们所能设想。要不是他对文、史、哲有坚实的基础,要不是他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此书决不可能达到现在的质量的。承徐教授不弃嘱我写序一篇,论情论理,我都不应该推却。无奈我在古典戏曲园地虽耕耘多年,却一直在微观上徘徊,对这一部宏观的论著想赞扬一番,也感到词不达意。万不得已,就把读后的印象和感想写出来,聊以交帐。中国古代戏剧的内涵丰富多彩而又芜杂枝蔓,探究起来颇不容易,与小说诗文的研究相比,它涉及到文史哲经诸多方面更多的问题,不但要熟悉戏剧文本,还要联系舞台艺术来立论。但由于一些古老剧种、声腔缺乏完整的资料,戏剧文物的挖掘整理又非朝夕之间能办成,再加中外戏剧异同的比较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目前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回顾国内已经出版的中国戏剧研究专著,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把握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系统性论著是数量极少的。而且,有些研究论著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材料局限,知古不知今,针对性不强;知中不知外,比较研究欠缺等等。正是在这种背景和氛围中,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振贵同志写成了《中国古代戏剧统论》。他在1964年大学毕业之后,长期在该校主讲元明清文学,给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戏剧研究选修课,给他所指导的研究生讲授戏曲比较研究课;在出版《红楼梦注释》(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小忽雷传奇校注》(齐鲁书社1988年版)、《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孔尚任评传》(山东大学出版社199。年版)之后,经过数年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戏剧统论》的撰著任务。这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系统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一部力作,观点新颖,材料充实,构思奇妙,语言流畅,在驳辩中立论,在比较中纵深开掘,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是当前戏曲研究中的可喜成果。我们认为,衡量学术著作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志是看其是否比前人提供了多少新的资讯、新的观点和新的见解。此书不是戏剧史,不是史论,也不是戏剧作品欣赏评析,而是通论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发展、思想蕴涵、形象类型、艺术风格、人物塑造、心理机制、意境描写、民族特色、戏剧导演、戏剧表演、戏剧批评、戏剧发展、戏剧影响以及总结戏剧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论著.不但在基本框架上不同于前人著述,即使在各章论述中,也大都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观点出新,不落他人案臼,少有陈词滥调,时有闪光耀眼之处。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和起源并非是单一性而是综合性的,并非是蜕变性而是演进性的。戏剧既要包有绘画、雕塑、诗歌、散文、小说的容量实现其审美价值的创作“一次性”,又要有音乐、舞蹈、杂技创作的舞台“二次性”,是由多种形式汇合而成的综合性文学艺术。其中许多文艺形式之产生本身就有迟早快慢之别。戏剧又并非这诸多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化合,却又难以对其中某种形式或因素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这些艺术形式也不是井然有序地进入戏剧艺术园地,犹如众多兄弟姊妹长幼有序地来到同一家庭,因此不能以其中的某个成员为其起源.戏剧发生学是没有其唯一性的。同时,它又并非是像卵变虫、虫变蛹、蛹化蛾、蛾产卵那样的循环蜕变,其变化几乎没有明显可辨的蜕变周期,而是渐进演化中的“十月怀胎”,却难以遮断其艰难“分娩”于某朝某夕.难以将戏剧起源固定到蛹或蛾的某一坐标点上。

现行

2019厦门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考研分析

2019厦门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难吗?厦门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怎么复习呢?今天聚创考研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厦门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专业介绍:戏剧与影视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也有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现代气息。它体现了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而且广泛吸收了文学、美术、音乐等各门艺术中的精华,实现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综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加强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研究,可以追前贤励后学,深入了解戏剧与影视这一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门类的历史脉络,拓展创造戏剧与影视学的未来发展。专业名称: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代码:130300学制:三年研究方向:01比较戏剧学02中国古典戏曲03戏剧与影视理论04中国现当代戏剧05女性戏剧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④804新闻与传播实务专业课书目推荐:《2019厦门大学701语言文学基础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2019厦门大学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于2014年取消参考书目的设定,此内容为聚创厦大考研网高端班老师根据十多年考研教学研究为学员们建议的参考书单,仅供同学们参考复习,希望同学们考研梦想成真。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中国戏剧与影视事业和影视产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是: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有为国家的戏剧、影视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和较强的戏剧影视创作研究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戏剧影视专业教学工作和戏剧与影视学理论研究工作。3.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4.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完善的人格。就业前景:戏剧与影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独立和体系化。一方面是因为戏剧艺术发展到现代因其多种构成要素之间的消长、冲突导致的理论混乱和变革局面急需理论界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学理的探讨,另一方面则是戏剧艺术日益发展成熟并在人类社会生活(包括艺术教育)中取得重要地位和走向学科自觉的表现。戏剧与影视学兴起百年来,关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著作并不少,但总体上看,这些著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出自西方学者之手以西方戏剧为研究对象的多,而出自东方学者之手将东西方戏剧都纳入研究视野的论著少;二是承袭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来的传统,以文学剧本为研究对象的多,科学、完整的戏剧学著作少;三是将构成戏剧的各要素如剧本、导演、演员、观众、剧场、舞台美术等分割开来研究的多,而将戏剧诸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少。

星野

中国曲艺文化,京剧现状,京剧学研究

本文乃作者小章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京剧走到今天,能提出建设京剧学的日程,可谓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来之不易。回顾京剧历史,可以说有“三部曲”。解放前,达官贵人把京剧看作是一种“玩意儿”,演员自己也认为京剧是身上的一点“玩意儿”,是技术的层次;京剧演员被人称为京剧艺人。解放后,我们提高了京剧的地位,成为一门艺术,和音乐、舞蹈、电影、话剧等并驾齐驱;也提高了京剧演员的地位,京剧演员被人尊称为京剧艺术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又把京剧提高到学术层次,京剧才步人学术的殿堂,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一是出了一大批比较系统的京剧研究的成果,比如《中国京剧史》、《京剧艺术词典》,即将出版的《京剧百科全书》,另外在李瑞环同志的主持下搞了几百部《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话剧这些无论从文字到声像,都为京剧学术的研究一方面提供了杰出的成果,一方面也准备了丰厚的资料。二是培养了很多高层次的学术人才,比如培养了京剧艺术的硕士、博士人才,而且还开办了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提高了演员的层次。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对京剧表演艺术家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成为有学有术的京剧学人,是集实践与理论于一身的人才,而不再仅仅是艺人,能说能写得不能演,能演得不能说不能写。当然这里所指的是少数的精英,至少各个剧团的领军人物应该做到,这样京剧就能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健康、持续地发展,并不是说所有的京剧演员都能达到这个程度,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我觉得这“三部曲”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成果。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京剧学研究的几点建言》。我想分四个方面来谈:第一,树立京剧学研究的良好风气,要体现在端正“三风”,即学风、艺风、作风上。我认为目前京剧界,包括文化艺术界,都应该力戒“三浮”:学风浮躁、艺风浮华、作风浮夸。按照王元化先生所说,这是“普遍的社会心态”,是艺术理论、 评论中的弊端,不利于学术和艺术的健康发展。如果心态不端正,风气不搞好,京剧学也搞不好。应该力求“三实”:学风务实,艺风扎实,作风诚实。京剧所谓作风诚实,就是在评论、研究中不说假话,不搞吹捧,不哗众取宠。力求做到“三实”,要提倡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就今天的京剧而言,联系实际有三个重点:一是联系现状。二是联系舞台,京剧主要是在舞台上,而不是在文本上。三是联系市场,联系民众,即普通老百姓。要走群众路线,为普通观众服务,把老百姓吸引进剧场,让他们喜欢京剧,而不能仅仅追求商业化,追求票房价值。以现在的票价之高,能进剧场的大多是新规打款,而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对于这一点应该有忧患意识,没有普通老百姓的热爱和支持,恰恰是京剧的最大危机。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扩大我们的视野。既要能够引进、借鉴世界上优秀的艺术成果,即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又要有对自己民族艺术的自信心,做到“知已莫骄(骄傲)娇(娇气),知彼莫卑(自卑)悲(悲观)”。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实现艺术的发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民族艺术北京大学教授、东方学家季羡林先生提出,我们不仅要有“拿来主义”,还要有“送去主义”,要把中国的、东方的优秀文化送给西方、送给世界,进行二十一世纪的双向交流。这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我们京剧学的建立就是为“送去主义”做准备。要有团队精神。京剧学不能像解放前那样搞散兵游勇,一家一户。工业者、小农经济式的生产。现在我们就要集体攻关,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是成百位专家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不是某一个人的成果,个人必然有知识面的局限,也无法完成。这一点在当前尤其值得提倡。现在人们为了成名成家,一鸣惊人,或是评职称,似乎都愿意搞个人研究。虽然不必排斥个人的研究,但有很多项目,特别是大的攻关项目,绝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应该继续提倡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尤其是京剧学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要调动千军万马,搞五湖四海。戏曲曲艺京剧学的研究指导思想,目前最重要的是要破“三论”、立“三论”。一要破除“西方中心论”,树立“以我为主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整个二十世纪,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民族文化艺术,是在三个阴影下度过的。二十世纪前期,以“五四”时期为代表,是“言必称希腊”,以西方艺术为楷模、为圭臬,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经谈到这个问题。二十世纪中期,五十年代,是“言必称苏联”,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学习苏联,导致我们走入很多误区。二十世纪后期,八十年代以来,是“言必称现代派”,把现代派当作是世界艺术发展的唯一道路。 这三点都不是中国的观念,归纳起来就是“西方中心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从“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从小学的一套理论都是西方的,所以很容易拿西方文艺理论作为定位,作为模式,来框范自己的艺术,削足适履。就像帽子和脑袋一样,先有帽子后找脑袋,如果不合适,不说是因为帽子小,而说是因为脑袋大。这样对京剧的评价,很多理论方面的谬误,都是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直到现在这种影响仍然很大。应该树立“以我为主”的意识,以中国自己民族的艺术规律、艺术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而不能本末倒置。京剧学剧情研究破除“中西趋同论”,树立“弘扬特色论"。二十世纪很多研究家总想把西方的戏剧艺术和中国的戏曲艺术捏合在一起,觉得二者没有什么区别,最好合二为一,混为一体,最典型就是要搞“话剧加唱”或“新歌剧”,认为它们能够代替传统戏曲艺术。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是一种危机,而不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样的结果不是弘扬了京剧的特色,而是削弱了京剧的本体,致使我们的特色越来越暗淡,最后实际上被西方艺术所融化。从世界的潮流来看,世界的经济和科技是趋向全球化、一体化,但政治和文化则趋向多极化、多元化,而不是西方一统天下,按照西方的模式去取其同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都要弘扬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要强行定于一尊,都统一到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上,这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新歌剧然而破除“西体中用论”,树立“中体西用论”。我们知道“中体西用”是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时提出的口号,当时的目的重在“西用”,当务之急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今天搞京剧革新,重新强调“中体西用”,目的重在“中体”。如果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述得更为具体,更为科学,我认为是树立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自己本体的东西为主体,可以把西方的东西拿来,作为手法、表现手段加以借鉴、吸纳,但我们的“体”不能变。不能把中国的京剧艺术都搞成像西方的歌剧、音乐剧一样,然后在上面弄些脸谱、水袖之类的皮毛,实际。上那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要弘扬京剧根本的特色、特质,而不是皮毛,这一点我觉得是一个基本观点。参考资料《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上》

差不多

年轻人痴迷戏曲:戏曲年轻了?还是年轻人老了?

你还是一位戏迷都是那些中老年的叔叔阿姨吗?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就真的out了。在文化创新的呼声之下,戏曲这一传统的行业也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现在也有一些戏曲资源占据大众媒体的显眼位置。年轻人也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网络信息爆炸的骚扰,很多人有一些较为稳定的审美需求。网剧过于千篇一律,虽然很多人会去看,但那里剧不是能够获得美感,栖息灵魂之地。在传统经典的熏陶之下,享用跨越数千年时空的精神食粮,通过便捷的学习来热爱、守护、传承这些饱经沧桑的文化精神财富是当下这个时代中很多年轻人热衷做的事。且看数据——一、媒体数据下的戏曲观赏据《优酷高清经典消费报告》显示,在去年优酷高清经典专区上线的6个月后,有约一亿人次观看,其中80后用户观看次数超4000万,观看时长占比为25%;90后观看人次超过6000万,观看时长占比为42.7%。在举一个例子:在网易云音乐App中,有很多收集经典戏剧唱段的歌单。其中有一个取名为“‘慎入’京剧入门洗脑有毒”的歌单最火爆,这个歌单的播放高达390万余次,被收藏9万余次 。可以作为受到大家喜爱的证据是歌单中的《 四郎探母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选段的评论超过了700条,这绝对是一个很高的评论量。二、剧院主动接受市场的典范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各项服务业都收到了打击,尤其是剧院这种依靠人流的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甚至直到现在都无法正常营业。就是在疫情期间,上海京剧院入驻B站。B站是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多于70%的使用者年龄不到3岁0,上海市京剧院入驻,表明京剧院有着一颗接近年轻人的态度与心,这无疑是将戏曲文化展示到更广的年龄段的努力。上海京剧院在B站号上更新了很多经典是视频和老照片,很多都是珍贵的资料。上海京剧院的资料员曾说,这些年中青少年人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甚至00后都热衷于老戏曲、老照片,观看欣赏经典的唱段,甚至一些青少年就掌握很多戏曲界的故事。三、年轻人会搞事情年轻便对热爱有着极大的兴趣,喜欢至上,很多年轻人也在以自己的行为宣传者戏曲文化。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泽昊就是一个极喜欢京剧的人,他还是武汉大学京剧昆剧社的负责人。其实他并非专业的戏曲表演者,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学习与演出,他靠着自己的热爱带动着以一批感兴趣的人。随着年轻人的年龄在增长,阅历在增加,他们也慢慢拥有更完善的评价标准,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人生经历的增加也使他们更加具有欣赏能力,更有感同身受的思考。年轻人一不小心就不年轻了。四、结语传统死了吗?戏曲死了吗?没有,但是发展也好不到哪了去,作为文化个体,没有什么会完全消失,很多东西都是在兴盛与衰败之间转换,在兴盛时居安思危,在衰败时励精图治才是长久之计。任何一种文化面对的人群都是复杂的,都面对着年龄、职业、教育水平不同的人,戏曲文化的接受与传播需要一些条件,而这些条件也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的中年人就是曾经的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数十年之后的中年人,新陈代谢,薪火相传。单选|你喜欢传统文化吗?喜欢不喜欢无所谓,没感觉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完)

爱滋味

必看!20艺术考研择校——上海戏剧学院

01学校简介学校有本科专业20个,根据艺术院校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特点,在各个专业下还设有多个专业方向。目前,本科共有15个专业招生,分别为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公共事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 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02近三年分数线03近三年招生人数04参考书目《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叶长海 张福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下)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陈慧忠 陈永志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外国文学作品选》肖毅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戏苑奇葩一一中外戏剧精品欣赏》吕兆康 陈方编著 1997 年第一版《文艺鉴赏大成》 江曾培等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美术名作欣赏》叶尚青等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西方美术史话》迟轲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 张马力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导演学基础教程》鲍黔明等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商务印书馆《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大出版社《艺术的故事》 (又名《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历程》),贡布里希,天津人民出版社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英)伯尼斯·马丁,四川人民出版社《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或文物出版社《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华夏美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学是什么》,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克莱夫·贝尔,江苏教育 出版社05复试录取情况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MFA)复试分数线:130100艺术学理论:总分不低于355分。130200音乐与舞蹈学:总分不低于335分。130300戏剧与影视学:其中电影文化研究总分不低于348分,余方向总分不低于340分。130500设计学:总分不低于335分。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MFA)复试分数线(日制专业学位MFA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FA执行同一复试分数线):35102戏剧: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总分不低于347分,音乐剧表演总分不低于342分,戏剧影视编剧总分不低于351分,戏剧导演艺术创作总分不低于337分,艺术管理总分不低于346分,社会表演学总分不低于348分。135104电影:影视导演总分不低于353分,影视摄制与录音不低于343分。135105广播电视:其中广播电视编导总分不低于350分,主持艺术总分不低于342分。135106舞蹈:总分不低于335分。135108艺术设计:总分不低于335分。06知名导师王栎: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民间舞教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纪检员;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高城:副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93班毕业,2003年于中央戏剧学院攻读“戏剧影视编剧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师从黄维若先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参与《编剧理论与技巧》、《编剧概论》等上海市级重点课程建设。编剧演出作品有音乐剧《纯真年代》、 <空中的陶醉》、话剧 《完美世界--CEO幼儿园的童年游戏》、电影《过界》等。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王云:教授,1982年1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1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6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现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等。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学术专著: 《正义与义: <赵氏孤儿>的跨文化阐释》。学术论文: 《道教的承负说与袁枚的《子不语》》、 《正义与义在《赵氏孤儿》中的隐性冲突》、 《明清小说中超验性恶报情节的基本模式》、 《艺术正义是如何借助于宗教正义的:以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为主要样本的研究》等。研究方向:艺术理论和美学。

施雠

必看书籍 | 艺术考研,戏剧影视类专业复习资料分享

表演类;1《大百科》2《文艺常识》3《戏剧电影手册》4《斯塔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本》5《戏剧表演基础》6《演员艺术语言与技巧》8《迈向质朴戏剧》 9《戏剧艺术》10《电影表演艺术概论》11《新时期戏剧艺术研究》12《影片分析透视手册》13《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解读》14《影视艺术鉴赏》15《拉片子》16《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17《人艺批评》导演类;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2《导演学基础教程》3《导演学概论》 4《导演学基础》 5《论演出艺术的完整性》 6《布莱希特论戏剧》 7《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8《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 9《迈向质朴戏剧》 10《论荒诞派戏剧》 11《论梅耶荷德戏剧艺术》12《戏剧概论》 13《焦菊隐戏剧论文集》 14《论焦菊隐导演学派》 15《梅耶荷德论集》 16《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 17;《敞开的门》18;《导演功课》电影电视类;1;《影视制片管理》 2;《创作法》 3;《影视导演元素训练》 4;《制片管理》 5;《影视画面造型》 6;《视听语言》 7;《外国电影史》 8;《电影剧作教程》9;《中国电影史》10;《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 11;《电影导演的培养》 12;《世界艺术史--戏剧卷》13;《导演的谱系》 14;《电影语言》 15;《影片分析透视手册》16;《电影批评》17;《电影场面调度》18;《电影理论史》 19;《电视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 20;《影视艺术鉴赏学》 21;《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22;《导演创作论--论北影五大导演》23;《论电影艺术》24;《电影史;理论与实践》25;《世界艺术史-电影卷》26;《拉片子》27;《电影剧本写作基础》28;《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29;《影剧作观念》30;《理论与批评;电影的类型研究》32;《影视声音基础》33;《电影作者》34;《电影理论史评》35;《电影语言的语法》 舞美类;1;《舞台美术散论》2;《慕白百锁文集》3;《演剧与影视舞台-空间创意》4;《舞台艺术》 5;《图说西方舞台美术史》6;《舞台设计创作论》 7;《舞台设计概论》8;齐牧冬 《舞台美术家》9;《舞美词林》10《西方演剧史论稿》 戏文类;(电影、电视、戏剧创造)1;《戏剧技巧》2;《中国现代话剧教程》3;《剧作法》 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5;《汉堡剧评》 6;《戏剧符号学》7;《后戏剧剧场》8;《爱美的戏剧》9;《歌德谈话录》10;《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11;《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式》 12;《残酷戏剧 --戏剧及其重影》13;《编剧艺术》 14;<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15;《中国戏剧史》16;《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17;《戏剧鉴赏》18;《从辩证到综合--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19;《20世纪中国话剧精品赏析》20;《救猫咪2》 21;《救猫咪1》 22;《救猫咪3》 23;《电影剧作问题攻略》24;《电影编剧创作指南》25;《编剧的艺术》26;《民国戏剧》 27;《编剧理论与技法》 28;《编剧艺术》 29;《电视剧编剧艺术》30;《电视剧理论与编剧技法》 31;《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32;《修戏剧史 (上下)》33;《戏剧节奏》 34;《诗学》 音乐剧;1;《音乐剧概论》2;《音乐剧创作论》3《中国近代音乐史(下)》4 《我为你疯狂》 5《西方音乐史》 艺术管理类;1《舞台管理》 2《戏剧管理学》3《管理科学发展史》4《文化艺术市场营销》 5《艺术法基础》 6《大型活动项目管理》7《舞台艺术》8《艺术市场创作》9《西方思想发展史》10《管理心里学》11《管理学基础》12《戏剧组织经营论》想要进入高等艺术院校,需要你展现灵活的构思技巧寻找灵感需要捕获刺激,进行拓展思维训练高完成度的作品,专家的指导可以让你快速提高技能来艺硕博考研寻求一位终身受益的导师,找到一个艺术梦想的最佳起点。赶快带上你的作品留言并注我们即可获得免费专业的导师评估艺术考研初试及复试辅导专业工程设计类: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软装设计视觉设计类:动画设计、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设计基础、设计策划、平面教育、插画、摄影、构成学、数字媒体、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染织设计、数字媒体、新媒体、影视艺术造型设计类: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表演、服装工程、汽车设计、交互设计、UI设计美术造型类:雕塑、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素描、美术教育、书法、艺术教育

野战排

2020考研:广播电视和戏剧与影视学调剂全攻略

一、学硕和专硕(一般情况下,报考学硕可以调剂学硕和专硕;专硕只能调剂专硕)学硕:1.电影学;2.广播电视艺术学;3.戏剧戏曲专硕:1.电影;2.广播电视;3.戏剧;4.戏曲;5.艺术(编导、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一般来说,艺术类专业间可以相互调剂,如广播电视也可以调剂到艺术设计,戏剧与影视学可以调剂到设计学等。总体来说,单跨学科难度较大,如果特别喜欢或者有相关功底可以尝试,但也不缺乏成功案例。二、邮件或电话、短信联系研招办和导师(大多数情况下联系研招办,导师次之。但也要尽量联系导师,提前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助力调剂)三、导师联系方式查询方式可以去意向学校官网、研招网、贴吧、考研帮、期刊论文、论坛、百度等查询。四、简历完美简历、多发、赢在预调剂。五、参考近三年国家线过了国家线和单科线,才有机会调剂,近三年国家线如下:End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