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首个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成立毋意

全国首个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成立

湖南日报1月15日讯(记者 左丹)记者今天从湖南师范大学获悉,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首个认知科学研究中心。该校“潇湘学者”讲座教授Mark Turner担任中心主任。 认知科学是20世纪世界科学标志性的新兴研究门类,它作为探究人脑或心智工作机制的前沿性尖端学科,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湖南师范大学建立的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将整合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挪威等国家学术机构中的知名专家,形成优势资源,提高和扩大湖南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湖南师范大学将以中心为科研平台,促进学校多领域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提升学校教学与科研团队的国际化水平;以中心为培养平台,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Mark Turner研究领域广泛,涉及文化、文学、语言、认知等多个学科。目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的创造性,即人类在语言、艺术、社会认知等方面体现出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认知创造性,其研究成果曾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安妮丝迈尔研究奖、法国科学院法国语言与文学杰出成就奖。

成绩单

11位认知科学家10年研究成果:让普通孩子都能迅速逆袭的学习方法

孩子的学习,几乎是家有学生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这不,刚期末考试结束不久,妈妈们又凑到一起,孩子学习几乎是必聊话题:天天妈妈:“不知道是不是我家天天太笨了还是怎么着,每天做作业都做到11点,我还额外让他抄写课本,笔记记得整整齐齐,可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琳琳妈妈:“我们也差不多,课本用荧光笔画的密密麻麻,背书背的相当溜,一考试就掉链子。”像天天和琳琳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为什么有些学生明明付出了比学霸还要多的努力,却还是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不要小看学习方法,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在总结读书经验与教训时说:“方法的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对学生来说,拥有好的学习方法,相当于拥有了制胜法宝。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呢?世界最前沿的11位认知科学家耗时10年,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检索式学习法。想想大多数学生都是怎么学习的?背课文、摘抄、划重点、记笔记。然而这些大家都在用的学习方法,却被验证是效果最差的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的重点就在于集中重复,不仅浪费时间,无法产生持久记忆,还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我学了这么多遍,应该掌握了全部内容,这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产生误判。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懂得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很有可能,你所谓懂得的道理,在某些场景需要你遵循它去行动的时候,你根本想不起来它是谁。你只不过是读过那个道理而已。而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显然不是“知道自己学过它”这么简单。用的是时候更新一下孩子的学习方法了。什么是检索式学习?著名讲书人樊登说,他每次要讲的书都是提前一个月左右就会看完,之后就去做别的事情不再读这本书,直到要讲书的前两天,他才开始去回忆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并画出思维导图。从回忆到画完图,是完全脱离书本进行的。实际上,樊登的这种方法,就是认知科学家们推崇的学习方法:检索式学习。当我们学习过一个内容之后,不要去反复阅读、划重点,而是用大脑回忆,去回想每一个你能想起来的点。检索的时候越困难,学习效果就越好。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当一个场景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调用曾经学过的知识。检索学习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主动调用知识的过程。回忆,检索,是不是很像学校里的考试?没错,其实考试就是我们最常用的检索式学习方法,只不过很多考试让学生们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而不是关注学习到了哪些知识。我儿子马上要上小学,前阵子特别喜欢“考试”,动不动就要“妈妈,我考考你吧?”或者“妈妈,你出个题考考我。”通常,他出的题或者希望我出的题,都是出自他经常看的科普类书籍,或者临时学的谜语、脑筋急转弯之类的。但是我发现,曾经在我们测试小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答案,他几乎都不会忘记。这就是因为,在他出题或者答题的过程中,大脑做了大量的检索、提取动作。科学家还发现,要想让检索式学习发挥足够的效果,还需要两个组合动作。1、让学习时间有间隔医学院要教外科实习生缝合毛细血管,给这些医生安排4节课程,每节课都是先教授内容,然后实践。有一半医生一天上完了全部4节课,另一半医生则是隔一周学一节。在最后一节课结束一个月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医生做了测验,结果,无论是完成手术的时间,手术移动的次数还是重新连接血管的成功率,那些隔一周学一节课的医生,表现都要超过另外一组医生。而且在一天上完4节课的医生中,竟然有16%的人损伤了实验小白鼠的其他血管,没有完成手术。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呢?因为大脑不会立刻接收学习到的新知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让这些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链接起来。经过链接以后的知识,才是我们能够长久记忆、并随时调用的知识。所以,孩子最好隔一段时间检索一次学过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2、让学习内容有间隔美国海军防空兵训练搞过一次研究。学员分成两组,第一组是直接分块练习,也就是先教一个套路,然后猛练这个套路。第二组是混合练习,每次练习都是混着练,今天教的套路和昨天练的套路很可能不一样。但是在所有训练项目结束之后的结业大比武之中,第二组却打败了第一组。因为问题都是新的,他们必须自己决定用哪一招。我们现实生活也是一样,我们无法预知我们即将要用到哪一个知识,每一天的问题都是新问题,我们必须有能力从以往的知识中调取我们需要的。而这个调取能力,就需要我们用内容间隔地方法去练习。连续集中学习(检索)一门学科,效果反而不如穿插学习(检索)。具体到孩子的学习中,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改变学习方法呢?孩子学习的正确姿势1、树立成长型思维模式检索式学习方法需要孩子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是否主动学习和我们传达给孩子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关系。在斯坦福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叫“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概念,它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很多人认为,孩子如果努力了还学不好,肯定脑子笨,智商不够。遇到困难停滞不前,就认为自己不擅长解决这类问题。这些都是僵固型思维。《认知天性》这本书中研究表明,每个人学到新东西时,大脑都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遇到困难,会认为自己在努力;努力了收获不大,会去反思自己的方法;天生有一定缺陷,他会勇于去改善缺陷,而不会自暴自弃。只有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的孩子,才会愿意主动学习。这样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复原力更强,更能从过程中享受乐趣,更在意自己是否学到新东西,而不仅通过考试。想要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家长需要注意自己日常给孩子的反馈。拒绝给孩子贴标签。很多妈妈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你怎么这么笨!”“我看你天生不是学理科的料。”“你真是太懒了!”这些贴标签的行为都会让孩子认为,我就是这样子了。既然没法改变,那我努力也是没用,只能破罐破摔。允许孩子犯错。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犯错就会劈头盖脸骂一顿,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敢犯错,而不犯错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做。当孩子犯错时,用的可以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我相信你有办法去弥补这个错误。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才会对自己负责,才会愿意改进学习方法。2、经常自我测试评估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测验,除了学校考试,最好让孩子多进行自我测验。要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一个办法是先测验后学。这个知识点孩子还没学过,上来就测验肯定很容易答错,但是这就对了,犯错能让孩子的印象更深。但是需要注意地是,家长避免对孩子的错误过于关注,否则,孩子就会排斥测验。另一个办法就是先学后测验。这个测验建议采用间隔测验,比如学习知识点之后过两三天测验一次,间隔一两周再测验一次。无论是学前测验还是学后测验,其中的难点在于,测验中的问题怎么出。刚开始让孩子自测,孩子往往打不开思路。比如学习明朝历史,孩子自己出题测验可能大多会局限于“1628年,农民起义爆发。”“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等肤浅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家长帮助,拓宽孩子的思路,将测验问题发散。比如同样的明朝历史,可以问的问题有很多:“如果你是崇祯皇帝,你会如何应对李自成的起义?“”“李自成为什么没有做成皇帝?”“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怎么样?"原则就是,让孩子将知识点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问题,让孩子和自己联系起来思考问题。对于小一点儿的孩子,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玩“考一考”的测验小游戏,白天讲过的绘本、出过的谜语、学过的科普知识,都可以在晚上睡觉前来重新回顾一遍。让孩子出题考家长会效果更好,因为他不仅需要提取知识点,还需要学会如何针对知识点进行提问。3、勤反思成甲老师在他的《好好学习》一书中提到,他有记反思日记的习惯,每天的反思主要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列出自己想要培养的能力回想昨天的事情和经历找到做得好和不好处提出改进办法和计划这种反思日记让他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因为每一件随时都可能会忘掉的小事,经过大脑重新加工,全都变成了进步的基石。所以,反思不仅包含对知识点的检索,更是对孩子思考过程、以及最近取得的经验的检索。比如孩子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最近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哪些事情可以做的更好?想要做的更好,需要我学习什么知识?我需要采用怎样的策略?我最近学习的知识有没有可以用到课外生活中去的?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回答得比较拙劣,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演练,最终反思这个动作就会变成自发动作。妈妈们也可以帮孩子在反思上制造一些仪式感,比如买一个漂亮的笔记本,专门记录反思日记,或者反思周记。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不求每日三省,只要开始启动,就已经胜利了一半。心理学家有个说法叫“有利的困难(desirable difficulty)”,意思是说它看起来是个困难,但是你想要这个困难,因为它能让你深度学习。检索学习这个过程无论对成人还是孩子,都会让人感到困难,但是,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越困难,收效越大。

祭父

品读《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

心智问题在21世纪是科学前沿。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说,心智问题在21世纪所处的地位就相当于基因研究在20世纪所处的地位。《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的作者是顾凡及。他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其专长是生物控制论和计算神经科学。先后发表论文近一百篇,并有专著和译著多种。由他主持的研究曾荣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两项。他现在是“Cognitive Neurodynamics”杂志的责任编辑,亚太地区神经网络联合会理事会观察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生物控制论和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pdf《脑科学的故事》曾荣获2015年第十一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成果奖(图书类)二等奖和2016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书则把内容聚焦到了“心智”这个被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称为“对21世纪科学的中心挑战”问题上。它沿袭了《脑科学的故事》力求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为一炉的风格,通过讲故事来介绍感觉、记忆、情绪、注意和意识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这只是在心智大海岸边搜集起来的几枚闪亮贝壳,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本书在内容方面虽不求其全,但是也还保持着适当的系统性,使读者对这些问题的前沿研究有一个基本了解。《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的内容集中在心智方面 。这是因为其姐妹篇著作《脑科学的故事》里在关于心智的问题上主要是讲了视知觉的问题,不够全面。《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通过日常生活中和科学实验中大量生动有趣的事例,生动介绍脑科学的许多研究发现,使非专业读者尤其青少年在喜闻乐见的故事阅读中获得关于脑的大量新知识。本书着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新奇有趣的故事将读者引入科学认识人类自身的知识海洋,但是在内容取材上不再侧重于视觉,而是转向视觉以外的其他感知觉,还有记忆、情绪、注意和意识,以及由脑损伤和病变所致的心智障碍,力求与《脑科学的故事》一起,让读者对我们神奇的脑形成较完整的科学认识。心智问题在21世纪是科学前沿。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说,心智问题在21世纪所处的地位就相当于基因研究在20世纪所处的地位。所以这方面研究也非常多,非常有趣。所以把这些新的故事,写成了这样一本新书。这本书的风格和上面一本书是一样的,主要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我在这里面也仅仅讲其中的两个故事。一个就是关于本体感觉的故事。可能大家不一定知道本体感觉,因为通常我们在正常情况下面,它并不进入到我们的意识,所以我们感不到它。这就是像关于我们的姿势。我们行动的时候,我们的肌肉伸长了多长?我们的肌肉的张力是多少?我们的关节转动了多少?像这样一些信息,通常我们并不能感觉到,并不是有意识地感到。但是它是不断的从肌肉和关节里面的本体感受器告诉我们的脑,使得我们能够维持正常。只有当这些东西出了毛病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它的可贵。其中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病人的故事。美国有一个病人叫克里斯蒂娜。这位女士是一个自由职业者,通常她在家里面编制程序。她身体很好,从来也不晓得生什么病,但是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5年,她得了胆囊结石,要去动手术。本来这倒也不算什么事情,但是在动手术的上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噩梦。她做这个噩梦,她觉得自己站不住了,手在不断的抖动。她惊醒以后,她告诉医生说我从来没做过这样的梦,我忘不了这样可怕的梦境。这个医生就请神经科的大夫来咨询一下,这个的精神科的医生安慰她说:“这是因为你明天要去做手术,你担心,所以这很普通,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不用着急。”但是不幸的是在这一天晚些的时候,这个噩梦竟然成真了。她站立不稳,不断的晃动,东西都从手里面掉下来。于是乎,她又把那个精神科医生请了来。这个精神科医生有点恼火,觉得她怎么那么烦。但是来看的话,发现她坐都坐不住,脸部毫无表情,嘴巴张开,连话都说不清楚。克里斯蒂娜嘟嘟囔囔的说“出大问题了,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有种很古怪的感觉,好像灵魂出窍,这太奇怪了。 ”于是乎她做了检查以后发现,她是丧失了全身的本体感受,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本体感受,她丧失了。她接受不到来自本体感受器的信息。那么为了确诊这一点,她又请了一个理疗专家。理疗专家做了检查以后,他说:“她确实是丧失了所有的本体感觉,从头到脚都是这样。她根本就没有了来自肌肉、肌腱或者关节的感觉,别的感觉模态也有一点问题,触摸感、温度感、痛觉、运动纤维都有点损伤。但是造成这种伤害的主要是位置感,也就是本体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她如果要想知道自己的身体在什么地方,她的手在什么地方?她就要靠她的眼睛看或者要靠她的平衡觉。刚才我们也讲过,脑有很大的可塑性,本体感觉损伤之后,它可以靠视觉来进行代偿。所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她在训练以后,她慢慢的学会由眼睛看来代替本体感受,她基本上能够过正常的生活。但是,如果说你和她说话,她分神的话,她现在讲了,她不得不经常要注意她的手脚在什么地方,手拿的紧不紧等等。如果说她在吃饭的时候,你和她聊天聊的很高兴,她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讲话上去,那可能她就把手拿刀拿的非常紧,以至于指甲可能都插到皮肤里面去。因此,就讲了这是一个本体感觉的故事。我们再来讲另外一个故事,就是关于记忆的故事。我们常常误会,以为我们的记忆,就像摄像机一样,把外面的东西很精确的保留在我们的脑子里面,或者像计算机上面的那个记忆,计算机上的存储器一样。其实这是不对的。有一次,有一个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记者问了我们刚才讲的诺奖得主坎德尔一个问题,坎德尔他是记忆研究的权威。他说“我们常常以为记忆就像某种图书馆,在里边储藏了许多有关境遇和事实的记录。而当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调出来,这样的比喻是不是恰当?”那么坎德尔他回答说:“不对,记忆根本不像这样,人的记忆老是在变。每当你回忆某件事的时候,你总是部分的按照你回忆时的境遇而稍有改变。这是因为脑中储存的东西并不完全像书面文字材料,它总是由过去经历的许许多多方面混合而成,其中包括形象、感受、话语、事实和凭空想象。”记忆确实是一种重组。那么事实上我们有的时候,记得我们小时候的种种有趣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的记忆多半是大人给你反复讲的结果,最后你觉得是自己记得的,其实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一个最最有名的专家,是一个美国的搞研究记忆的专家,叫Loftus。她做了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她让一个叫Chris的14岁的男孩来做实验。这个小孩来了以后,她先和他哥哥说好,让他哥哥给他编造了一段故事。这个故事绝大多数都是真的,就是他们小时候一起的生活什么都是真的。就是有一段故事是假的,就说他4、5岁的时候和他一家到一个大卖场去,然后走失了。后来好不容易有个好心人把他送回家了,说走失的那个商场确实是他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去的地方。所以这里面是真真假假,其中有一段是假的。那么再过了两个星期以后,她再去问他,“你是不是记得小时候走失过?”这个小男孩就讲:“对对对,当时我和你们这些人是在一起,我想我是去看玩具店里的玩具,这样我就走失了。我四处张望,我想:‘这下可麻烦了。’您懂的。然后我想这下子我就永远会看不到家人了。您明白我有多么的害怕。然后有位老先生走到我面前,我想他穿了件蓝色的法兰绒衬衣,他是老辈人,他已经谢顶了,四周还围了一圈灰色的头发,带了副眼镜。””其实根本都没有的事儿。所以这就是讲,由于他哥哥跟他讲了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就把一些虚假的故事植入到了他的记忆中间去。当然,我这个地方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如果说大家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那么可以去看看这本书。这本书里关于心智还有更多的有趣的故事。和这两本书性质类似,但是专门是给少年儿童写的,有另外两本书。一本是叫《好玩的大脑》,一本叫《心智探秘101》。那这两本我就不讲了,如果有兴趣也不妨翻翻。

进京水

清华教授:学术研究不是打仗 不需要什么领军人物

(原标题:清华女教授怒批:学术研究不是打仗,不需要什么领军人物)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学术界或称为知识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局面:在一些人欢呼学术的春天来临时,另一些人却感受到寒冬的凛冽。我很能理解为何人们有春天之感,因为确乎有繁花似锦的热闹局面。而这并不是发明创新和研究成果的繁荣(早有人发出为何中国缺少创新和创造力之问),而是各种头衔、名目、计划、工程的五花八门。先来看头衔,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各地各方各种学者头衔呈“涌现”之态,计有黄河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枝江学者、紫江学者、香江学者、湘江学者、赣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三峡学者、龙江学者、松江学者、两江学者(重庆);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山学者、衡山学者、恒山学者、嵩山学者、天山学者、珠峰学者、昆仑学者、井冈山学者;没有名山大河的就只好以地域命名:绿洲学者、燕赵学者、楚天学者、天府学者、三秦学者、三晋学者、黔灵学者、八桂学者、北洋学者、齐鲁学者、中原学者、东方学者、琼州学者。有人统计达38种之多,真可谓名目巧立,名山大川占尽,地理知识见长。不独头衔,计划和工程也名堂多多。“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因确立于1998年5月而得名);“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目前许多重点著名高校都明文规定:青年人才必须本科毕业于985和211大学方能获得引进,不知这种类似于出身论的规定合法合理性何在。至于马工程系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业内简称为马工程)项目,近年来可称得上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仅教材要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各学校马工程项目首席专家的数量在影响学科评估、专业排名加分上,可谓是举足轻重。上述头衔、计划和工程当然不仅仅是名誉声望,更是资源配置的机制,有没有这些招牌关涉到能否获得、获得多少薪金、资金、奖金、基金的最重大问题,哪个学校哪级领导会掉以轻心呢?层层叠叠的项目预期为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各学科领域领军人才,初心不可谓不良好。然而,五花八门,叠床架屋的安排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发明真的有关吗?学者们在头衔项目林立中忙于申请,报批,竞争甚至抢夺,如何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追求真实、真知、真理的研究工作,又如何能够忠于自己的良知和本职?我的同事沈原曾经把当今的科研体制称之为“项目制运作,斗狗式管理”,可谓话损理不错。乱花渐欲迷人眼,骨头阵中失心智,科学研究如何能够不迷失于头衔计划工程的丛林之中?学术研究不是打仗,不需要什么领军人物,只须有正常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自由独立的学人。人为设置种种头衔,让学者趋之若鹜,其内涵就是学术大跃进。长此以往,计划工程越来越多,越搞越大,而学术的空间却越来越逼仄,我们的人格、特性和锋芒也越来越萎缩。最后落空的恰恰是办大学的实质性目标——教育与学术,在这种氛围中,谁若拿学术当回事,就没人拿你当事;那些不想当官而只想好好教书、做学问的教师没有适合的空间而且没有尊严,于是大家都不免蜂拥而上地奔向权势,把学术场域变成官场、名利场甚至战场。巧立名目是当今科研体制的一个维度,另一维度则是事无巨细、强制束缚的行政化教育科研管理。这种管理是全方位的,仅举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申报课题。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每年由某部领导下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列项目课题指南,指南说明共计十九条,就选题要求、申请人条件、申请单位条件、申报范围、立项要求、具体填写要求、资助额度、结项要求、完成时限等等等等做出规定。其后再为23个学科列出每个学科大多超过一百项的具体研究题目。显而易见,科学研究是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未知未明的探索,如果事先为科学研究规定了指导思想,科学便已不再是科学。学术研究是以问题发起的,现实中的问题或者学理上的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学术好奇心,构成研究的缘由和动力。由一个主管部门规定研究问题却不知原因、动力何在?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也不可能是各学科的专业人士。更何况,许多题目的设定真可谓“命题”:XX虚伪本质的研究,XX自信的研究,坚定XX信仰和理想信念的研究,强化XX意识的研究,伟大XX(四个)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不难看出,题目设定不合学术的基本逻辑,既已知晓了答案、判断了性质、明确了信念(信仰),问题就不存在了,还用得着研究吗?再看科研的财务管理方面。有关研究课题的报销制度从来以繁琐、苛刻、不近情理著称,而今愈发呈变态趋势。比如,差旅住宿费用的报销要求提交往返机票(火车票)和相应天数的当地住宿发票(并附水单—还不知是什么东东),缺一不可;如果有其中一项由接待方或私人负担了,必须提供证明材料,否则就无法报销。再如,研究者购买书籍资料,除要开具发票外还要求附上写有具体书名的小票以证明购书确实与研究课题有关,但不知是否“有关”的判断如何做出及由谁来做出,难不成是由负责报账的财务人员来做?要求所有课题负责人办理公务卡(信用卡),所有研究开销要刷卡消费,之后研究者自己要先垫付还款,报销后再返还给研究者个人。如此课题经费管理方式几乎是无法操作的,比如,研究生完成其硕/博学位论文需要进行田野工作,调查差旅费用是由导师支付的,如果有不止一位研究生在田野中工作,一张公务卡该如何使用?让谁刷不让谁刷?刷后又如何向财务报账?研究和交流中发生的餐费问题我在微小说《年关》中已有展现,此处不赘。这样一套不合逻辑又不近情理的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大概是为了防止腐败而设计的,管理者们是不是以监督防范官员贪腐的思路来对待教授们?像看贼一般看着教师们,有没有想到这样地不信任、不尊重研究者,百般刁难的报销制度,让研究者如何能顺心、安心、全心地投入科研工作?又或者制定如此财务制度的人们是不是犯了以己度人之误?教学管理也是大学工作的重要面向。行政化的教学管理从教材、教法、教学大纲、培养计划、社会实践、教学纪律,……到授课时间与学生课下学习时间的比例要求,甚至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无论巨细全有规定和要求,难以一一尽述。仅开放交流时间为例: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无论本学期是否上课)必须固定每周一小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答疑时间,按此规定时间、地点落实后要层层上报学校有关部门(听上去怎么像是“双规”?)。这种强制性规定交流时间的做法,与其说是为了建立密切的、跨学科专业的师生互动,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形式或仪式,其实际的交流是否有必要、效果如何,恐怕不是设计者考虑的问题。众所周知,首先,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其实包括任何正常交流)本是自愿的、开放的、自由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应该完全建立在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由教师与学生经自主协商自行安排,而不应由行政方式强制安排;强制安排这种关系与活动的做法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思想交流背道而驰。其次,自主的交流可以有多种方式、多样的场合、情境、机会,比如带学生做田野调查(社会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课后的问题讨论,与学生一起出行、运动、娱乐,请学生吃饭、喝茶,…… 并不是一定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比如坐在办公室里才能进行交流的。更何况,喜欢和能够与学生通过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老师自然会这样做,不需强加这样的安排;不愿意或不能做的老师即使被迫安排了“开放交流时间”也无法实现真正的交流。如此简单自然的事情,一经行政化的强制就变得无比别扭。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都捆得死死的,似乎教师是根本不会教书的白痴,学生是完全不会学习的傻瓜。殊不知这里是高等学校,不是幼儿园(即便是幼儿园也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种种原本与教学和研究无关的东西偏偏要强行干预甚至支配教学和科研,这如何能够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既要马儿跑,又要绊住马儿脚,至此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进而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已有答案。有无数XX学者头衔,无真正的学者,有各种人才计划,无真正的人才,有大项目,无大师的大学现状,实在不足为怪。教书与做学问是创造性的劳动,是追求卓越的事业,最需要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开放的头脑和舒展的心灵,而服膺于权力的人格是扭曲分裂的、灵魂是萎顿猥琐的、心胸和眼光是狭小的,又如何能够完成教育的使命?环绕着权力打转的旋涡成了今日的大学生态,其中耀人眼目的只是浮于表面的光鲜而短暂的名利泡沫,而真正的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学术志业、社会关怀统统被卷入水底。大学的本质、教育之根本万万不可什么都要,唯独缺了良知和学术。呜呼,我的大学!(作者:郭于华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民间文化与信仰等。)科技日报

黑魔女

“心灵感应”研究的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前言:“一切存在现象都是人类(科学)要研究的对象,谁抓住机遇超前研究,谁就引领未来世界。一些现象犹如昙花一现,千载难逢,一旦错失终难复现!总有人,拥有时不懂珍惜,失去后方知珍贵!”21世纪,人类社会变化无端,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地球环境惨遭破坏、自然灾害愈演愈烈;全球局势动荡不安、国际纷争日益突出;社会人心牟取私利、人性品行极度败坏。地球生态四面楚歌,人类文明面临危机。现有的科技水平已无法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人类社会亟需一场“革命”和一次“蜕变”。“心灵感应”称作直觉、预感、第六感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不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传统感觉,而用"第六感"来传递思维和感觉的信息。“心灵感应”是上天赐予21世纪的“礼物”,研究“心灵感应”或可揭开宇宙更本质的奥秘,化解21世纪的社会矛盾,解决一切存在的问题。一、心灵感应的灵性价值和意义。“心灵感应”是一种超感官灵异现象,它暗示着神灵及灵异世界的存在。人可借助“心灵感应”与神沟通,从神那里获知未来启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人类遭遇重大灾难时,亦可祈求神的救助。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敬畏上天、祈求救助是人类祖先流传下来的一种文明态度。因此,“心灵感应”者应正确认识、接受此现象并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创造价值!二、心灵感应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心灵感应”在人脑之间实现信息传递,从科学角度,它必定与人脑某种未知机制或特异功能有关。通过科学研究,揭开“心灵感应”原理。科学家会发现新的自然规律,并获知大脑的深层奥秘。从而,带动科学的飞跃,引领新科技时代。以“心灵感应”原理为基础开发的新科技、新发明必然能够改变社会面貌和自然环境,调衡国际关系和社会形态,解决人类社会问题。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尝试研究就不会有所发现。三、心灵感应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心灵感应”现象十分罕见且千载难逢,如果在社会公开必然激发广大群众的兴趣与关注,任何与“心灵感应”进行结合的宣传(“心灵感应”+)必能掀起全球热潮。比如,“心灵感应”+文化组合,打造新时代文化借助“心灵感应”效应做宣传,这个文化必能传遍全球,成为国际文化;“心灵感应”+娱乐表演,以“心灵感应”为基础设计娱乐表演,这个表演必然受到国际大众的广泛关注。即使“心灵感应”没有灵性价值,就算它的科学价值在当代无法解开,但它的社会价值具有无穷潜力。只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心灵感应”即能够创造无限财富,产生巨大影响力。声明:您是否对“心灵感应”充满兴趣,是否有意向及能力去发挥它的潜力?有这方面兴趣的机构或个人可加微信联系。

德雷克

科学研究表示心灵感应真实存在?当你看喜欢的人时,他也在看你!

科学研究表示心灵感应或真实存在?当你看喜欢的人时,他也在看你!梦境心电感应是指人类有以心电感应与其他正在做梦的人沟通的能力。这个概念并不是新的,科学家对心电感应有兴趣可以追朔到精神分析运动之父们的时代。比如说,弗洛伊德曾经观察心电感应对精神分析思想的影响,他也研究各种场合的梦境心电感应,或称为思想心电感应对梦境的影响。Carl Jung相信心电感应的假设是对的,而且还发展了心电感应系统来解释这个性质的超自然现象。当你想看喜欢的人时,放眼望去然后四目相对,发现他刚好也在看你,这并不是异常现象,也不是偶然。这种现象并称之为“心灵感应”,也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很玄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有的人喜欢叫它为直觉、预感或第六感。所谓的“心灵感应”,在具有共同观点、信仰和态度的人中出现的比较多,比如双胞胎就有心灵感应,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一方发生点什么,另一方就会有情绪上的反应等等。埃米尔·库埃在《心理暗示术》中说,心理暗示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事物,它只不过是人受到外界或他人的愿望、信念、情绪、判断、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你的亲人出了什么事情可能会感到很心慌,就像有预感似的,不管你们俩离得多远,大部分时间这件事情都会成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在心里说别人,那个人马上就会打喷嚏,所以我们也经常会说如果无缘无故打喷嚏的话那就是有人在骂你,这也是一种心灵感应。科学家就提出了量子物理学,但是几乎都遭到了主流的物理学家的反对,认为这种方法是无稽之谈,但是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量子物理学可以用来解决好多疑问,包括心灵感应,所以渐渐地开始有很多人相信量子物理学了。心灵感应从科学的角度被大家称为量子纠缠,也就是说当你身边的人出事的时候,他的消息就是以量子技术传播的,因为传播速度特别快,所以就算你们俩离得特别远,但是你也能够马上就能感应到。心灵感应和量子力学之间虽然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但其中直接的缘由,很多科学家在具体研究之后也没有具体的结果,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量子力学和心灵感应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经常说的心灵感应是有科学依据的,这种超自然现象也是很普遍的。你有没有与别人心灵相通的事情呢?欢迎评论区互动交流。

红土地

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心智科学告诉你

身而为人,不是因为天生怀着永不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渴望与梦想,才学会不要轻易放弃。我们人生当中都有喝多很多的想要,但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成千上万的阻碍,阻止我们无法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就会因此陷入很负面的情绪当中。回想起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不是无时无刻都在战胜那个负面的自己呢?今天要分享的书就是来自于知名心理学作家许皓宜和棒球选手周思齐合作的《心智锻炼》。在这个看似好像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里面,他们却意外地相似。那么这本书在讲什么呢?想要+心智锻炼=达到。这就是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而在心智锻炼这门课题上吗,它分别列出五项心智的能力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分别是专注力,恒毅力,爆发力,稳定力和孤独力。专注力就是愿意亲近喜爱事物的能力;恒毅力就是持续朝目标前进的能力;爆发力就是关键时刻发挥自我的能力;稳定力就是低谷的时候时刻修复自我的能力;孤独里就是在群体中保持自我的能力。那么我首先来分享下专注力这件事情。比如说,我最近的百家号更新,之前持续了一个多月,但是当每次都不能获奖的时候,我就在怀疑自己,更新也就不及时,甚至懒得更新。就是因为我觉得,我好像没有按个动力了,今天分享的这本《心智锻炼》,就有关于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法——「补弹论」和「玩心」。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写到,专注是可以带来心流的,但是心理学家却提到,如果对于喜欢的事物产生心流,过度上瘾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有可能不知不觉地把自己陷入在那个很狭隘的体验之中,完全失去了用其它方式尝试的可能性。就好像你喜欢拍视频,然后你就一直不断地拍片,不间断地去录影。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可能会感觉到疲乏,甚至会失去新鲜感。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智只关注单一的我事物而变得狭窄,失去了容纳其他新事物的可能。这就好比是我们的眼睛,如果盯着一个地方盯着太久的话,还是会产生注意力疲乏,所以我们要适时的使用补充能量,就是转移我们的新目标。又或者是补充新的弹药,在原有的事物上加上刺激,这样才能够提升我们对喜爱事物的专注力。如果你想要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加上刺激的话,有时候「加法」比「减法」更重要。比如书你一开始下去玩了一个心理游戏,一开始你就觉得很难玩,你就会一直花很大量的心力,等到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就会开始觉得,这东西蛮简单的嘛,也不过就这样等等,所以游戏制作者这时候又会加深这个游戏的难度,或者是广度,让你又再去研究新的东西,让你一直不断地玩下去,永远不会觉得腻。而提供娱乐新鲜感这件事情,可以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帮助我们更加专注。当你对一些事情感到有点丧失自己的兴趣的时候,你就可以使用补弹论,补充能量,转移新的目标,或者是补充弹药在原有的事情上面,加上一点刺激,除了补弹论可以维持专注力之外,我们再来说一下“玩心”。中国传奇商人胡雪岩,他从小家境贫寒,小时候以放牛为生。没想到拥有商业谋略的他,竟然在之后可以赚进三千万两白银,那这样的业绩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主要就是胡雪岩他有知人之明,总是挑对的朋友、投资在对的人身上。根据历史的记载,胡雪岩之所以能发迹,主要靠两招,一招是「同业拆借」,一招是「同业堆花」。在一开始,胡雪岩就结交了一个落魄官场的好友王有龄,而他看好王有龄未来必定会有出息。果然,王有龄后面就当了海运局的大官,因为有了这层关系,胡雪岩他就依靠了王有龄当靠山,就开设了自己的钱庄,以官款的名义去跟同业借贷,然后再拿这笔钱去做生意,做生意赚了钱之后再还给官府,这就是同业拆借。而胡雪岩他本人也是讲求信誉的人,而且有借必还,所以同业之间很喜欢借他钱,很喜欢跟他做商业上的往来。所以当时胡雪岩一开幕的时候,同业纷纷就送来了白花花的银子,堆在他整个柜台上到处都是银两。而这样的大排场,同样地就吸引很多外面的投资人开始来投钱,这个就是「同业堆花」。而胡雪岩就依靠这两招,人帮人,钱滚钱,从完全零资本的情况下,建立起一座商业国度。听完他的故事,我们可以想想看,在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也就是心智能量很低,沮丧到不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办法用同样的方式去提升我们对这件事情的专注力呢?首先,你可以去寻找有共同目标,共同喜好的同行,可以一起玩得起来的人。这项研究其实在心理学家米哈里的研究里也有提到,我们跟朋友相处的正面快乐的程度呢,都会比我们跟另一半或者家人相处还来的高上许多,这是因为朋友之间往往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活动,才让我们之间的相处变得自然融洽愉快。所以你还对于你最近喜爱的事情没有专注力吗?一起找寻共同有目标的好友们,来帮你提升你自己的专注力吧。接下来再说恒毅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兵乓球赛,看过乒乓球赛的人有没有看到过职业运动员在练习乒乓时那种专注,当同龄人都在打游戏玩耍游玩的时候,他们却在艰苦的环境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这就是他们的恒毅力。这是因为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想要世锦赛夺冠的梦想。看到这里,我么也就知道了,对于具体目标的渴望,就是形成恒毅力的最佳基础。当我们能够很明确地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去达到「想要」这件事情。所以这边提到要培养恒毅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具体的目标。在日本就有一个号称是投打双休,二刀流的选手大谷翔平,年纪轻轻的他能投能打,成绩非常的优秀,之所以他能这么出类拔萃,就在于他有给自己订立专属自己的棒球目标,而且还把怎么样达标的方法都给写下来。其实他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很想要超越的对象——他的学长菊池雄星。菊池雄星他在加入日本职棒的时候,就被六个球团选为第一指名,所以好胜心强大的大谷翔平,在高中的时候就想要超越这个很厉害的学长,所以他就使用了很厉害的曼陀罗九宫格思考法,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把具体的事项都写下来。他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八球团第一指名。针对这个主目标,他延伸出了八件事情的目标,就是体格,控球,球速,心理,人品,运气,然后他还在这八项指标的周围,写上了具体的行动可以怎么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人生也是遇到很多事情,想做却做不来。我们可能对这些问题,都有那种渴望的心想把这件事情解决。但是有时候我们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一直在用老方法重复的一直试,然后重复地一直抱怨。如果我们人生可以把他想的广一点,我们至少可以对我们渴望的事物,尝试一百零八种可能。所以面对我们渴望的人事物,让我们拿出108条棒球缝线的精神来面对我们人生中的挑战吧。第三个,爆发力,就是速度和力量形成的心智能力。重要的是,当我们的人生处于这种安静的时刻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快地意识到,此时此刻正有某种蓄积力量的生命意义,而非只是把它视为把你人生打败的死亡幽谷。不知道你们生活中有没有听过棒球选手想要把坏球打安打,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因为通常都会在好球带选球,然后尽力把这个好球打出去,打出一记漂亮的全垒打。但是在日本就有这么一个神奇的选手——铃木一朗,他不只打好球,还打坏球,而且在他职棒生涯期间,他总共打出了4367支安打,是全世界难以超越的打击记录。而铃木一朗在他人生低潮的时候,他竟然年年还可以拿下太平洋联盟的打击王。那么,为什么当时深陷悲剧悲惨,甚至心情低落,看不清楚球路的铃木一朗,在那个时候,居然还可以维持这样的成绩。他在其中提到,面对低潮,其实就是一连串擦还能方式错误的过程,直到他试到他觉得心里重新振作起来为止。其实越安静的时刻越有机会尝试错误。我们在迈向目标的路上,总是会碰到许多的障碍,有时候一直往前冲刺不是达到目标最快的方法。有时候我们可能退后转弯,甚至是另寻出路,这样的方式才能能够让我们创造出达到终点更多的可能心。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看不见隧道尽头的光时,就是你打开出口的机会,位置由你决定。我觉得这句话好像就是说给我听得,因为很安慰到我那个时候。同样,这句话,也要送给你们。不管你现在处于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你想要转换一个跑道,甚至你是一个功能很疲乏的程度情况下,你都可以把这句话放在心心理,或许这个时候就是找到你出口的时候。《心智锻炼》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书的结尾还有心理测验,喜欢的同学可以拿来瞧一瞧。

道人不闻

科学研究:青春期孩子容易叛逆,多半和大脑的发育特征有关

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小时候爸妈老是这里那里说我们做错了,虽然想顶嘴,但是并没有勇气开口。等我们上初中了,突然就觉得自己“很行”,已经是个大人了,希望做事情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于是我们慢慢开始会质疑父母,和父母顶嘴,反驳他们的观点,那时候,爸妈都说我们非常叛逆。直到现在我们开始为人父母,有些人的孩子已经恰逢青春期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重新以父母的角度去体验叛逆这件事了。像我的朋友最近跟我打电话就给我吐苦水,说:“我家那个小子,平时叫他搞好自己房间的卫生也不听,老是说准备了准备了,准备了半天了都没动静。你说你认错就好了呗,冷冷来一句‘哦’‘忘记了’就敷衍过去了,要么就是说什么‘我房间怎么样也是我住,又不是你住,关你什么事啊’,真的让人来气……”我非常明白朋友的感受。但其实,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尤其是当孩子到了十一、二岁的青少年时期,出现变得叛逆的情况是很正常的,这正是自然的生长规律。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规律,令孩子叛逆。人的理智都是靠额叶来保持的。额叶成熟的人,思考问题时会想得更加全面、更加细心,但是人的额叶一般都是在24岁才完全发育成熟。孩子12岁时,其他的脑部分已经发育得很好,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会更敏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也会有更多的想法。但由于额叶“大器晚成”,12岁的孩子往往做事会比较缺乏理性和耐心,而这种无形中的暴躁是孩子无法控制的——因为他根本无法顾及那么多。所以,孩子就会进入长达4-5年的叛逆期。孩子叛逆期,我们更加要有耐心由于青少年孩子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但他却从儿童世界一下子进入成人世界,孩子难免会恐慌不知所措。很多父母以为青少年能像成年人一样作合理沟通,事实上青少年的逻辑尚未成熟,他们需要一点时间去平衡自己的情绪,才能心平气和地跟大人讲清楚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父母比孩子更没耐心,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就会更加激烈。如果父母不了解青少年的内心矛盾,就无法很好地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反而更会雪上加霜给孩子压力,总是说“今天的功课做完没?你应该开始写了吧?”、“你这种成绩怎么能考到好的学校?”就是典型反例。孩子这时候只能感受到父母给的压力,这就导致了有的孩子很恐惧,也害怕去面对父母,只好选择躲在房间逃避,或者干脆装聋作哑、默不吭声,以免招惹一大串的说教式责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帮助吗?显然没有。身为家长,如何在孩子的叛逆期与其相处?1. 适当理解,付出尊重青少年特别敏感、容易受伤害,当孩子在讲困扰他很久的事时,我们应当以关心严肃的态度面对,如果以故作轻松的态度面对,会让孩子误认为我们在看他们的笑话。孩子和我们说他们的学习压力,或是情感困扰的时候,如果他非常真挚,我们就需要理解他的处境,理解这些问题都是青春期的正常疑惑,然后和他们坐下来好好谈。而且,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要掌握时机。由于生物钟比成年人延后,青少年在晚上比较爱讲话,一大早起来,孩子会多因没醒过来心情会受影响,俗称“起床气”,这时候他不想多讲话是情有可原的。无奈有些家长就喜欢早上对孩子训话,“你怎么还没起床”、“怎么还不赶紧出来吃早餐啊!快迟到了都!”、“穿个衣服怎么磨磨唧唧,有那么慢吗?”,这样试问哪个孩子吃得消啊。 多理解孩子的状态,多尊重孩子,开始转变心态慢慢把孩子当半成年人看,这样才对。2. 引导思考,开放问答青少年常常搞不清楚自己行为背后的理由。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思考,比起直接责骂,我们可以问:“做那件事让你觉得对吗?”或是“你不觉得那样做会更好吗”。以朋友的例子来说,与其直接对着孩子一顿发火,不如先自己平静下心情,对孩子说:“你不勤打扫就会房间会变脏,你确定你要做一个脏兮兮的人?你认为这样子会变得比较受欢迎吗”或者“打扫房间或者写作业,你觉得哪个更枯燥呢?可以自己权衡一下,妈妈不强迫你写作业,但是希望你搞好个人卫生。”或许,等孩子静下心来自己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还真是那么一回事”,然后就会私底下慢慢改正了。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能催促他们去改正,因为这样子反而会打消他们的热情。毕竟我相信都有本来想做一件事,别人催了就不想做的心理。3. 多夸少骂,给予选项用言语赞许他们的想法,如“你说的这个主意不错,你还挺机灵的的嘛”或“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挺难得,希望继续保持哦”,而不要老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身份去挑孩子的刺,比如:“你看你,我说什么来着,早就叫你不要这么做了,非要逞强”、“早叫你写作业了,老是拖拖拖,现在又被老师说了吧?我真是拿你没办法……”同时在给孩子建议时,我们也最好提供多项建议,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不要只给一个答案让他觉得被强迫这么做。比如孩子拖延症,迟迟不肯动笔写作业,我们可以提建议:“其实我知道你也不想这样,我建议你可以劳逸结合,学25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先把手机给我保管吧,让你安静一些写作业;或者妈妈给你买点零食,你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有奖励,如何?你看那个比较喜欢?”发展心理学大师艾力克生认为,青少年处于自我认同的阶段,是由儿童期过渡到成人期之间的转换阶段,也是测试个人能耐限度、打破依赖心结,及建立新的自我认同形象的时刻。如果父母的亲职角色,有助于孩子的自我认同,那么亲子关系可以发展得很正面。如果父母妨碍干扰了孩子的自我认同,则很容易发展出负面的亲子关系,孩子会表现得叛逆。如果发现孩子进入叛逆期,我们不妨试着换位思考,想想我们的曾经:我们曾经是否因为父母更加高压的管教而更有抵触心理?我们曾经是否只想多些个人空间,但苦苦哀求无果?我们曾经所希望的东西,或许就是孩子现在想要的东西。《阿房宫赋》中有一句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果我们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对他更加不好,那么孩子对我们的孙子呢?这显然是个恶性循环。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是时候该从源头切断这样的错误教育观念了。我们千万不要成为小时候自己讨厌的那个人,最后“屠龙者终成恶龙”呀!

刘先生

这3个认知尺度,让你成为更好的思考者

认知,这个词,在现在已经变得不在陌生了,且市面上,关于认知的书籍也实在太多太多。但这并不代表,广大群众真正的理解了“认知”的概念。认知,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是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本质上讲,认知即是学习知识。但相对于“学习”来说,“认知”更显得高大上。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络上到处充斥着“认知”的学习焦虑。比如,在成功学上,你不成功,是因为你认知不够,所以你要重建认知,进行“认知突围”,“认知升级与迭代”;那怎样突围与迭代呢?知识付费。为了“认知突围”,所以,我们必须得购买那些能帮助升级“认知”的课程,为了“认知升级迭代”,所以,我们必须得参加那些“认知训练营”……但有一点,却是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的,那就是:任何改变都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我特别赞同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的一个观点:一切都靠积累。认知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现在学习的新晋花旦。关于认知的学习,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一个认知叠加的。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认知,叫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认知科学,就是关于心智研究的理论和学说。在认知科学中,没有“认知突围”,没有“认知升级”,没有“认知迭代”,有的只是科学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真相。所以,认知并不应该是现在知识付费的背锅侠。相反,它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索世界背后的本质。在《认知尺度》这本书中,那些作者们要么是在认知科学研究机构工作,要么是认知科学的爱好者。他们带给我们的认知理解,正如前面所说,有得只是科学的角度,而非知识付费的翻版,比如下面所要讲的内容:01时空尺度——用时间来思考先问一个问题:未来10年,你想要实现什么目标?可能很多人要停顿很久才开口,可能也有的人不知道怎么开口。"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发起人安猪说:这个问题改变了他对未来的思考方法。与其思考未来10年想要实现的目标,不如想想过去10年是怎么思考未来的。从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型。也许安猪自己不知道,他这一方法正对应着查理芒格所说的一个守则:找到一条简单、基本的道理;非常严格的按照这个道理行事。那么安猪是怎么思考的呢?第一年,第一个目标,影响到5万乡村学校的学生;两三年后,第二个目标,影响到100万名乡村学生第三个目标,影响到1000万个孩子。从5万到100万,再到1000万,这种思维逻辑遵循的是空间模式。就像现在的海底捞火锅,从1家店,到2家店,再到N家店;从今年开50家店,到明年开100家店,后年开200家店;从今年覆盖5个省,到明年覆盖10个省,后年覆盖15个省。这种空间模式,更关注的是覆盖多大范围,影响多少受众人群。既然有空间模式,那肯定就存在另一种与之对应的模式——时间模式。时间模式更在意的是能延续多久。在书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唐代的人,一个是权倾天下的皇帝 ,影响整个帝国,另一个是他的臣民,只是在平时写写诗。当时,理所当然的是皇帝具有更高的地位和影响,但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差别却非常大。这个皇帝叫李隆基,即唐玄宗,我们如今知道他的事迹可能就只存留于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了。这个诗人叫白居易。他的很多诗作都流传下来了,也许,你问街边的一个学生,他不一定知道唐玄宗,但他可能会知道白居易。他知道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他知道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再如我们现在知道的那些经典的书籍。大多是经历过时间的验证而传承下来的。经典即是永恒。也许有人会问了,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呢?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担忧,我们看待问题,并非是单一思维的切入,并非“非黑即白”。相反,如果能掌握不同的思维,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开阔。举个例子,就像微信公众号文章,有的人可能非常在意10W+,关注是否引起朋友圈的刷屏,是否上了热点话题……这都是很多新媒体从业者所关心的。但还有一部分人(只是极少数人),在意的是:这篇文章,在5年,10年后,是否能够给人带来价值?是否能够给人带来帮助?不同的思维模式,带来不同的动机。再比如,我们做产品,初期更多专注的应该是产品本身,像乔布斯那样对产品有着迷一样的态度,但到了中期的时候,战略重心就要偏向于营销了,即要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这就是从时间模式向空间模式的一个战略平衡。所以,有的时候,不妨用时空尺度来看待问题,用时间和空间的模式来思考问题。02思维尺度——做一名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这个概念,想必都不陌生。像我们熟知的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他们都是终身学习者。芒格把他自己的成就归结为不断的学习,他说:“我非常幸运,在读法学院之前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一生中,没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的了”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是经典的问题:你有想过自己什么时候退休吗?也许很多人的想法是60岁吧,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呢。或者看看自己的父母或是身边的那些人不都是在60岁退休的嘛。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退休是有适用范围的。任何概念和方法都有界定范围,退休也不例外。比如,你很喜欢你现在干的事情,不做就会难受,那还有退休之说吗?如果你是在某工厂或某公司谋生,退休对你而言,也许就是一种解脱。但在未来,一个大的趋势便是,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无退休论。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大量的数据显示,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据说已经到80岁,如果60岁退休的话,那后面的20年该怎么过?其二是,在如今这个指数级变化的社会,人们根据以往的历史变化根本无法推断出未来几十年的变化情况。这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给职业带来的危机。所以,除了终身学习,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在金钱的累积上,时常会谈到一个效应——复利效应。观察巴菲特的财富积累,会发现,老巴的财富大幅度增长是在50岁后的那几十年里。而知识也同样遵循这个模式——知识的复利效应。在《认知尺度》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学习并非像加法一样,学一点是一点,事实上学习是乘法,积累到某个阶段会呈指数级突飞猛进。我们在其他领域学到的知识,会推动我们的学习速度,看似零散的知识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融会贯通,产生爆炸性创想。董卿曾在《朗读者》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其实,这种读书的态度,也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态度,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在复利的效应下,总会在未来某个场合带来更大的收获。不管它是否在现阶段有用,先学习再说,把时间拉长来看,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就能排上用场。所以,对于学习,不应该是把它当作一时半会、某个时间段的任务,而是要把学习当作贯穿自己一生的事业,要成为终身学习者。03人生尺度——拥抱非稳定的人生什么是非稳定?在书中,作者给了这样一个定义: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不断跳出原来的舒适区,去挑战自己。这种转态就是非稳定。纵观那些杰出的创造者,他们身上都有这样的特质。比如,香港自媒体大V spenser,他以前是体制内的教师,工作稳定,为了跳出体制的舒适区,毅然决然的到香港读研究生,现在变成了我们熟知的S叔了;再比如乐纯酸奶的CEO刘丹尼,他从沃顿商学院一毕业就进入到黑石集团工作,年薪150万,但后来,为了挑战自己,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他们都在极力的追求非稳定的人生。换一种角度讲,非稳定性是一个人保持创造力的条件之一,要想保持创造力,必须让生活不要变得那么平静,应该拥抱挑战,进入非稳态。但要想进入非稳定,光靠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注意4个关键点:1)吸收“知识负熵”,提升“认知链”在作者看来,作为了一个终身的知识学习者,我们应该捕获于各种知识食物,什么知识都要去学习,尤其是对于自身来讲跨度非常大的知识。这种认知就像食物链一般,最底层的捕食者捕食下面的生物,吸取它们的养分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也必要要进入生态链的顶端。在我看来,这种认知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被无尽的知识淹没,陷入焦虑中。这个对我有用,我想学,那个对我也有帮助,也想学……事实上,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和T型人才,他们并非一开始就能保持斜杠的,相反,都是在一个领域深入研究到一定地步之后,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的演化出斜杠的能力的。所以,千万别为了斜杠而去斜杠。2)避免“思想黑洞”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陷入到“思想黑洞”中去。什么是“思想的黑洞”?即是指,我们迷信各种理论或权威,认为这种理论或权威没有任何错误,适用于万物。这种现象,其实是陷入到了一种“迷信权威”的典型陷阱里去了,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到: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本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且我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权威的同时,自己也会尽量成为某个方面的权威。怎样破除这种“迷信权威”的陷阱?正确的思考是这样的:首先,权威不一样正确,其次,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并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思考迷信权威本身这件事情。因为“迷信权威”,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认知。3)矛盾并非一件坏事在多元的世界里,看待同一件事物,最怕的就是那些单一维度的观点。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这种单一的态度会阻碍我们发现生活更多的可能。比如,量子理论就起源于一种矛盾的现象,当时,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一种很矛盾的事情,怎么可能既是波,又是粒子呢?但就是从这个矛盾的转态里发现了量子理论,这个发现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所以,有时候,矛盾并非一件坏事,有可能蕴藏着很大的机会。4)创造“知识晶体”在第一个认知尺度——时空尺度中,我们说到要用时间来思考。创造“时间晶体”,其实就是承载着“用时间来思考”的平台。作为一个创造者,必须要有载体,这个载体通常来说,不是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而是一件作品,无论作品是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APP,一个手机……总之它能呈现你投入的心血,精力和时间。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思维。这样的作品,更愿意称为“时间晶体”,有的“时间晶体”,周期可能只有1年,有的可能是10年,那些经典的可能是上千年。“时间晶体”可以承载创造者的知识,穿越时间,到非常久远的年代。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时间晶体”的原因。04结语以上3个认知尺度,其实只是占据了全书了1/4。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认知尺度,等待着你去发现。最后简单总结一下:首先,在我们的观念中,第一要有的认知便是: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未来的社会也是呈现指数级的变化的,现在学习的知识在绝大条件下是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变化,而这需要我们终身学习。其次,在人生成长的路上,善于用时空尺度来思考问题,小到学习一个技能知识,大到制定人生目标,都可以运用。最后,要创造“时间晶体”,用好的作品体现自己,并且要拥抱非稳定的人生。END阅读书籍:《认知尺度》,作者魏坤琳 / 陈虎平 / 等 参阅书籍:《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易客志 ∣有用 | 有料 | 有趣阅读 | 思考 | 践行

天命

这9本经典著作带你走进心理学的世界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心理学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方面,它似乎无处不在,不管是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家庭教育以及身心健康,都和心理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我们并不真正懂心理学这门“科学”,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往往是浅层的、碎片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学心理学的人都会读心术吧!”“学会心理学是不是就会催眠了?”“心理学不就是一些心理测试吗?”这些常见的误区让我们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也给心理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实际上,心理学和我们熟知的数学、生物学、物理学一样,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由于它和我们的情绪、认知、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以及家庭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很多非专业的人想要了解它,并希望能通过掌握心理学的知识提升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但是,仅凭网络上碎片的信息无法获得它真正的全貌,想要真正懂得并理解心理学,需要通过系统的阅读和学习。今天,小悠推荐给你的这9本书,都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豆瓣评分均在8.8以上。它们畅销全球,多次再版,是心理学领域大师的优秀著作,也是被无数读者检验过的口碑之作。下面就跟着小悠,一起走进心理学的“科学世界”。入门必看《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第9版)》心理学入门必读,豆瓣评分8.9,首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的经典之作,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是2012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得主。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甚至相互矛盾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名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批判性思维将借你一双看穿世界的慧眼,识别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作者以富有逻辑又不失风趣的语言,结合简洁生动、贴近生活的实例和最新的研究资料,说明心理学家如何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系统化的实证研究,逐步描绘出人类心智的真实面貌。他告诉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探讨人类的心智和行为,丰富我们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互动的理解——这才是心理学!《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版)》基思·斯坦诺维奇的又一本经典之作,豆瓣评分9.2。首版于1983年,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第8版。在这本20万字的小册子中,作者以生动而严谨的笔触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书中重申了科学心理学的诸多重要标准和核心理念,澄清了有关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和迷思,有破有立,言之凿凿;理论讲述与精彩案例相呼应,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十分耐读。这本书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被豆瓣读者评为“心理学入门最佳读物”,豆瓣评分9.5。自1992年初版以来,一直是备受推崇的畅销书,长期位居美国亚马逊心理学类TOP100之列,现已更新至第7版。作者罗杰·R·霍克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简练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将“枯燥” 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读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心理学不再枯燥,不再远离实际,不再高不可攀。同时,读这些经典研究,还会让你折服于心理学大师们的绝妙思路和天才想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还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本书谨献给所有希望深入了解心理学真正根本的人们。”学科研究《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心理学领域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第一品牌,在美国以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首版于20世纪50年代,现在修订19次。最新版豆瓣评分9.3。开创这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曾因其卓越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更因撰写《心理学与生活》和主持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而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他在序言中写道:“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本书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使其一直是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首选读物。津巴多形象地将学习《心理学与生活》的过程比喻成一次“智慧的旅行”。《社会心理学(第11版)》美国700多所大专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出版30多年来,再版11次,知名主持人张泉灵多次推荐的案头必读图书,最近版本豆瓣评分9.4。作者戴维·迈尔斯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的宽泛性巧妙地结合,兼具感性和理性,能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即使是抽象严谨的科学知识,他都能通过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引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愉快的旅程。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在推荐语中写道:“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典范,是评价其他同类教材的一把标尺。相信读者拿到这本书之后,也会和我一样,捧读再三,不忍释卷。”《发展心理学(第10版)上册》《发展心理学(第10版)下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畅销书,第一版面世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现已再版10次,深受读者欢迎。分上下两册,上册是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豆瓣评分8.7;下册是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豆瓣评分8.8。第一作者黛安娜·帕帕拉是专门研究人类毕生发展的教授,在个体老化和毕生认知发展方面颇有建树。书中将科学理论结合研究实践,基础研究结合应用研究,给读者完整呈现了发展心理学领域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强调文化和历史对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贯穿始终,将发展议题置于历史背景下讨论。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在推荐语中写道:“发展心理学所关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定的答案,不管是发展心理学的专门研究者,还是一般的业余爱好者,要了解发展心理学,不妨读一读这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认知心理学领域经典读本,豆瓣评分9.0。自1980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每五年更新一版,现已更新到第7版。这本书系统地将传统认知心理学与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相结合,侧重于人脑的认知研究。并通过“启示”将研究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作者以流畅的语言,深厚的学术功底,引领我们进入认知心理学领域。《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是我们系统地了解认知心理学及其最新发展的不可多得的读本。通俗读物《亲密关系(第5版)》人人必读的经典,科学解读亲密关系,豆瓣评分9.0。《亲密关系》从一出版,就立即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喜爱,不仅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首肯,更是得到普通读者的高度评价。作者罗兰·米勒综合了心理学多个分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总结出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注重专业性,又强调可读性。只要你想获得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