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西兰博士留学有哪些条件和优势?老泥妹

新西兰博士留学有哪些条件和优势?

新西兰是个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很多学生选择来这里攻读博士学位。那么新西兰博士留学有哪些条件和优势?就让文都国际教育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需要满足的条件1.申请人需要拥有学士学位。2.申请新西兰博士留学学生的雅思成绩需要达到6.5分及以上,部分专业会要求达到7分及以上。如果申请人申请的博士专业和之前的专业有关联性,部分高校会降低对英语成绩的要求。除此之外,学校还会以剑桥高级英语证书和剑桥精通英语证书的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来考量学生的英语水平。3.申请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成绩,应该持有A级或者相关学习成绩的证明。新西兰高校对申请者的评选标准就是看学生的学术能力是否优秀。4.在申请攻读新西兰博士课程之前,还需要和相关的导师取得联系,讨论今后研究的领域和开始的时间。5.专业型的博士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这也主要面向已经就职的专业人士开设。6.学术型博士则不需要拥有工作经验,但是需要学生在做研究和写论文方面有比较突出的能力。二、新西兰博士留学优势1.由于新西兰鼓励国际人才在本地的研究和发展,所以在收费上没有将国际学生和本地生区分开来。因此,博士生在入学后,只需要支付2万到5万人民币的学费即可。很多时候,博士生还会得到生活补助。2.在新西兰留学博士课程,还可以为自己的配偶办理和主签证相同时间的工作签证,方便找工作。并且博士生的子女还能享受到当地的免费公费教育。3.新西兰博士毕业后,政府会发放一个时间跨度为一年的开放性工作签证。毕业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找到工作,赚取工资。并且如果有移民的计划,拥有一个博士学位能让自己获得60分的加分。在只要满足100分就能申请移民的政策中,这是一个很大的优惠政策。以上就是关于新西兰博士留学条件和优势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小伙伴。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文都国际教育平台,这里会给你更好的解答。

洗心

海外博士最快几年能毕业?主流国家博士学制大起底!

有意读博深造,走科研花路的同学在决定就读国家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就是该国家博士要读几年才能毕业?小曼总结了一下主流留学国家的博士学制,快来看一下最快几年能拿到博士学位吧!欧洲英国时间:3-4年学制:英国博士为导师制,很少上课,主要是跟着导师做研究。理科学生可能会花2.5年-3年左右的时间在实验方面,然后就是论文写作。工科学生在学期中间的实习对毕业论文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实习做得不错,还可提前毕业。对于文科学生,时间一般比理工科会长一点。对毕业的要求也更强调研究的自主性、原创性和创造性,无严格的论文发表数量要求,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和最终的论文答辩就可以了(一般是1-2个外审,外加1个内审)。北欧五国时间:3-4年学制:岗位制&自费式岗位制PhD北欧PhD岗位完全取决于导师手头的项目。换言之导师手里有项目就会招生,没项目就不会招生。并且招生人数可能每次仅仅招1-2人。当你被录取后,入学便要开始你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则要根据你和导师商量的研究计划来,或者导师的项目方向,通常学制为3-4年。自费型PhD第二种情况为自费。这里自费的概念涵盖了self-fund和external funding resource。如果有学生愿意自掏腰包开展课题,不管导师手头有没有项目,大多数情况都愿意接收你。换言之,如果你决定自费读博,可以试着尝试套磁任何你感兴趣的导师,不论他手里是否有项目。意大利时间:4-6年学制:意大利大学教育有博士研究生和专业研修两种,前者学制一般至少3年,后者一般期限同为3年。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取得有导师的推荐和讲过严格的竞争考试,考试分为口试和笔试,60分满分,40分及格,考分到达40-60分才可以参加口试。意大利几乎没有提供相关硕博连读课程,但可以选择本硕连读课程,其学制一般为4至6年。瑞士时间:3-5年学制:导师制&结构制瑞士读博时长通常在三到五年不等。除了完成自己的研究,整个Program通常还需要修几门授课式课程要求,还要承担部分TA和带本科生和硕士生实验的工作。导师制,在特定的大学或学院里学习和做研究,有导师监督指导学生个人的独立研究。这类比较像美国的申请,每年固定时间进行招生,一般school会提供专业或研究方向以供申请人参考和选择,招生要求一般也只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大类背景。结构制,由校外的公司企业或研究所和大学共同联合培养,提供更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在大学里要修固定的学分,而研究则在校外研究所进行。这类PhD的招生要求非常详细,比如具有某种特定的学科背景或某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技能。这种类型的PhD更像是“职位招聘”。北美美国时间:3-8年学制: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大部分学校规定的时间是五年,一般要七八年。各个专业和学校的规定不一样。大部分学校和专业可以5年毕业。国内的学生申请美国博士大多是申请硕博连读,硕士学习两年,中间要经过一次博士的资格考试,如果学生通过这次资格考试,才可以进入博士的学习,如果不能通过只能拿到硕士学位,结束学业。虽然美国博士有四年提前读完毕业或者是延期到六年甚至更长毕业的,但是一般是五年的时间。加拿大时间:3-8年学制: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和英国的结构类似,从入学开始就比较注重跟着导致做研究而非进行教学课程,加拿大博士的入学一般为9月至4月,读博士研究生一般是三年,但有些学生学习时间更长,通常长达五到八年,以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和通过答辩作为博士毕业的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持有硕士学位后才能进入标准的加拿大博士课程。然而,一些大学提供doctoral stream Masters,从一年或两年的硕士或理科硕士课程开始。这些课程适合直从本科毕业的学生,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大洋洲澳大利亚时间:3-5年学制:澳大利亚博士一般是3-5年,大部分都可以在四年内完成博士学位。由于实行弹性学制,不少人要经过5至6年才能拿到学位,澳洲学期开学时间是每年的2月份有两个学期,也有7月份开课的课程。新西兰时间:3-4年学制:新西兰的博士学制分Full Time(全日制)和Part Time(非全日制)两种,Full time一般在3~4年,Part time在5~6年左右,开学较灵活,每月均可以入学,具体入学时间可以跟导师商量。学生尽量选择在5月之前入学,因为通常上半年奖学金的名额会较多,而且导师也会有足够的时间带学生。新西兰学制与国内有较大的不同。第一年修完课,并且答辩完才可以算是Ph.D。第一年答辩不过被要求改的情况也有,一般拖三个月到半年。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形式,一般是修课程或者考核,第二年才开始真正做研究。亚洲新加坡时间:2-5年学制:新加坡公立博士学制: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2-5年,一般4年毕业。新加坡公立博士只有研究方向,按照院系划分,不分小专业。具体研究方向会由学生自己选择,也可能会由教授安排。香港时间:3-4年学制:香港高校一般提供3年制和4年制的博士学位项目。3年制博士学位:一般来,3年制的PhD要求申请人拥有硕士(相同研究方向)学历背景;4年制博士学位:主要提供给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拥有授课型硕士背景的学生。注 :2年制的MPhil学位的学生有机会转成博士(获得候选资格并满足课程要求);PhD学生也有机会在项目初期有效期内转读MPhil。澳门时间:3-5年学制:在澳门,读博士一般是至少三年,大多数博士学生读到第三年时,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一次答辩没通过的话,三个月之后还有一次机会。以上博士学习的时间,是在一般情况下讨论。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固定的学制和学习时间,但是只要你学术科研水平超众,就能争取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下拿到博士学位。同时,如果没那么顺利,也有延毕的可能。祝大家博士学业都能顺顺利利,早日毕业!那么,在看了这些读博国家的读博时间之后,你更想去哪个国家读博呢?

何其偏也

选择去新西兰读博士的原因

新西兰读博士的各类优势介绍近几年来了解国外博士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那么李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好好说说这个新西兰博士留学的优势。01 来新西兰读博士的六大优势新西兰博士学位的优势在新西兰得到的博士学位将会受到世界性的认可,证明你是该专业领域的专家。你将获得有价值的可转移技能,例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独立能力,并且还可以在愈发以知识为基础的全球就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获得博士学位将会为你提供更广泛的职业选择,从学术职位到政府或与行业相关的职业。在你完成博士学位之后,你还可能得到留在新西兰工作的机会。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的学费在新西兰,国际学生可以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价位的学费。你能够以3年大约24000新西兰元的费用完成你的博士学位。全职工作无论是否获得奖学金,博士生们都有机会被允许在新西兰留学期间全职工作来支持他们的家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因为很多博士生都是已婚,不得不兼顾他们的家庭和学业。配偶工作机会此外,博士生的配偶在博士生学习期间也有资格获得全职工作签证,这使他们有机会找到一份全职工作来支持他们的家庭。为你的孩子报名上学在新西兰读博的学生,可以为他们的孩子报名新西兰当地的免费公立学校。工作签证如果你想在博士毕业后留在新西兰工作,你可以在毕业后申请为期三年的工作签证。02 新西兰博士项目是怎么样的?高质量的大学在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你将会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3%的大学学习。新西兰八大均有新西兰政府的支持,其学术和研究表现均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你可以从新西兰各地的大学提供的广泛的人文艺术、商业、科学或独特学科中,选择你想学习的专业。入学条件想要被新西兰的博士项目录取,你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资格来证明你对所选择的科目领域有足够的了解。例如,你可能会被要求拥有一等或二等荣誉硕士学位,或者具有同等的资质。具体视学术要求而定。除此之外,你还必须用相关文件证明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来进行独立研究。我们期待你的工作将在相关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大多数学科的博士学位学费在每年6500新西兰元到9000新西兰元之间。攻读博士学位新西兰的博士课程和其他国家的相似。在你的原创研究项目被批准后,你将会在监督之下对这个项目进行深度的研究,并以论文展示你的研究成果。博士的研究通常需要3或4年的全日制学习。你的论文将会由一组外部检查者评分,并且还将有一场口试来评估你在该学科领域的知识。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春蕾赋

Nature调查了6000博士生,告诉你读博有多难:360度无死角劝退文

压栗山大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读博,向来是压力山大的活动,博士生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补贴少,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了,博士生还在为论文焦头烂额。不过现在,读博过程中你的苦你的累,Nature都知道。是的,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开展了面向博士生群体的大调查,6000余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博士生,借机大吐苦水,把科研的焦虑、求职的压力、对圈子的不满全都倾诉了出来。统计一下,这次调查的数据让人大跌眼镜:36%的博士生都因为焦虑症或抑郁症而寻求过帮助;21%的博士生都遭遇过骚扰、歧视和霸凌行为;将近八成的博士认为,当前的学术圈风气不正,充斥着各种关系、特权和官僚主义,过于压榨博士生,文化落后亟待改进。而对于最现实的毕业求职问题,七成博士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工作,甚至,还有超过30%的博士生觉得自己正在读的项目根本就对找工作没有用。一个全世界学术圈人士都期望能发论文的顶级期刊,公布了这样惊人的数据,简直是“官方劝退科研”啊!怪不得,连房东老太太都说“不要读博,不要写代码”(不要赌博,不要吸大麻)了。近四成博士生都是出国党,在职博士也不少其实这已是Nature的第五次博士生调查,共有超过6320份有效数据。除了英文版,问卷还被翻译成了中葡西法四种文字,因此获得了全球博士生们的广泛参与。其中36%的问卷来自欧洲,28%来自亚洲(主要是中国人和印度人),27%来自北美和中美洲,非洲、南美和大洋洲的博士生各自只有3%。这6000位博士生,性别基本上男女各一半,大部分人的年龄都在25岁到34岁之间,另外还有12%的博士生不到25岁,11%的博士生超过了35岁,甚至还有五六十岁的老博士生。其中22%的人都处在或上有老、或下有小的状态,需要照顾家庭。已经当妈妈了的博士生Fonseca-Hernández,就对边读博边带娃这件事感到十分焦虑,因为学校里没有幼儿园,她把5岁的女儿送到了收费很贵的校外日托中心,她感叹,想要同时成为一个优秀的博士生和优秀的父母,实在是太难了。37%的博士生是出国读的,大部分去了欧洲和美国,出国的原因集中在体验异国文化、本国的资金和博士项目不足以及方便找工作方面。不过,有不少出国党的压力非常大,一位学气象的古巴女生去了墨西哥读海洋物理博士,发现换一个国家已经很难了,读一个新领域则是难上加难,甚至患上了焦虑症。19%的博士生是边读博边工作的,他们主要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有少数人是为了提升技能或者刷简历刷人脉。考虑到年龄和家庭环境的因素,35岁以上的大龄博士生、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博士们基本上都有工作。欧美博士生担心“德不配位”,亚非拉博士生最愁求职赚钱读博过程中,人们普遍最头疼的事情是对前途的迷茫,79%的博士生都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不确定,70%的博士生时刻都在关心着除了当博士后之外哪里还有坑可以去谋个教职。另外他们的学术压力也很大,78%的博士生都觉得难以维持工作生活的平衡,74%的博士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钱,也是一个难题。第一个方面是研究经费的问题,68%的博士生都在担心经费;第二个方面,一半的博士生都在担心自己的助学贷款怎么还;第三个方面则是日后生涯的收入问题,67%的博士生都在担忧毕业之后过日子、买房子、养孩子和退休养老的钱要从哪儿来。看到博士生也哭穷,渣本心理平衡了。不过,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也是有地域性的:非洲博士生最愁没钱;大洋洲博士生最愁没教职;南美的博士生除了担心找工作的问题,还要操着卖白粉的心,时刻担心政局;欧洲博士生担心自己和老板的关系、工作生活平衡和心理健康问题;北美和中美洲的博士生担心自己“德不配位”,专业名词叫“冒名顶替症候群”——总觉得自己如今的地位是靠运气获得的,生怕有一天被人发现自己一无所长,被当成骗子,然后身败名裂。当然,同样富(chi)有(bao)而(le)优(cheng)越(de)的欧洲人有时候也担心这个问题;苦哈哈的亚洲博士生,发愁的地方可多了去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挣不到钱怎么办、博士学位通货膨胀怎么办、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怎么办……注意,这里不是贩卖焦虑,是nature的报告白底黑字写的。唉,在座的亚洲读者们,你们都生活在hard模式里啊。不后悔,但满足感越来越低在美国读博学兽医的Radhakrishnan说,现在的博士项目很适合自己,并不觉得孤单。他对自己的研究项目还有很深的兴趣,想找到一种能在自己的母国印度抑制狂犬病传播的方法。所以,就算一边读博一边带孩子,一点闲暇都没有,他还是没有后悔读博。其实,这项调查中,有有74%的博士生和他一样,对当初读博的决定感到满意 (下图两个绿色柱) :有75%的博士生,对自己做研究的独立程度表示满意。有67%对自己和导师的关系表示满意。然而,就算说着满意,也依然有挫折和抱怨的情绪。有45%的博士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项目的进行,满意程度下降了。相比之下,42%的人认为满意度提升了。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项目的状况达不到自己的预期。40%的博士生说,他们读的项目没有达到最初的期望,只有10%表示超出了最初的期待。10%这个数字,比起2017年有了严重的下滑,那时还有23%的人认为超出期待。麦吉尔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Anna Sverdlik说,这样的调查报告可以帮学生们建立起更现实的认知:如果知道,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冒名顶替症候群;如果知道,自己的满意程度会随着时间而减退,至少还可以提前做些心理准备。当然,有关学术的挑战只是一部分。Zhou Yang是从中国去到美国加州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读化学博士的,他说:我原以为只有科研的事情需要担心,但发现还要想着怎样和实验室里的其他人相处,还要想着怎样把自己的项目解释给别人听。除了做实验,还有很多很多要考虑的事。Yang也和许多人一样,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发够论文才能毕业的压力,还要担心签证问题。回一次家就要重新签证,签证至少也要一个月,又不能请一个月假。所以,Yang一次都没回过家,不然只会再增加一份压力。这也是大部分在美国读博的外国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骚扰和歧视随处可见,又不敢说调查发现,带有伤害性的行为,时有发生。△左是骚扰/歧视,右是霸凌有21%的博士生说,他们受到过骚扰或者歧视;表示受到霸凌 (Bullying) 的也有21%。超过五分之一。分性别看,有25%的女博士生说,自己遭受过骚扰或歧视。男生则有16%表示自己受到过骚扰或歧视。分国家看,最严重的是北美 (24%) ,最轻微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 (18%) 。有些博士生,还在问卷的评论区详细说明了自己的遭遇或感受。比如,一位在印度的女生提到,就像性骚扰会有“Me too”运动爆发的瞬间一样,研究生在工作场所遇到的骚扰也需要得到关注。比如,一位在比利时的女生说,看到过并且自身也有过被导师霸凌和恐吓的经历。学术界顶尖教授,做了错事也不受罚的现象让人震惊,对年轻的学者构成很大的威胁 (包括心理健康受损) 。在表示受到过霸凌的博士生当中,又有57%害怕报复,没有办法自在地讨论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工作时长也是博士生们受到的不公对待之一。6000位博士生里,大约一半都认同:我读博的大学里就是有长时间工作的文化,包括通宵。那么,博士生平均每周工时多少?76%的博士生表示,平均每周工作41小时以上。其中,41-50小时的比例26%,也就是说6000位博士生中有接近50%,平均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而在每周工作41小时以上的人当中,有85%都表示对这个时长不满意。三成博士生认为当前项目对求职无益更加令人忧心的是,长时间的工作,也不是都能得到回报。只有26%的博士生认为,他们的博士项目,正在为将来找到一个满意的职位,做着很有力 (Very Well) 的准备。相比之下,有超过30%的博士生,都认为自己在读的项目没带来什么职业准备 (Very Badly) 。而在大部分人看来,博士项目给个人带来的最大提升,集中在具体操作层面:比如分析数据、收集数据、做学术演讲、设计实验等等。可即便如此,依然有67%的博士生相信,有了博士学位就能大大改善工作前景。问题是,全球范围内高校提供的岗位都很稀少,但仍然有高达56%的博士生把学术界作为首选工作领域。相比之下,只有28%的博士生把工业界作为首选。而当被问到博士毕业后立刻就能找到怎样的工作,几乎一半人都回答了学界的博士后 (46%) ,排名第二的是工业界的科学家 (10%) ,排名第三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9%) :工作形势严峻是博士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Matt Murray是耶鲁大学在读的分子医学博士生,他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努力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我还是怀疑自己读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有些日子里,感觉一切都很讨厌,只想回家。调查中有36%的博士生表示,因为焦虑和抑郁而寻求过帮助。八成博士生不满学术圈现状最后,关于整个学术圈的现状,博士们也有话要说。Nature统计了博士们对于当前学术体系的评价,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博士都认为,学术圈真乱。只有23%的博士觉得当前的学术体系还不错,在他们之外,更多人觉得这个体系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靠关系,很多事儿不公平,给博士们发的钱太少而压力太大,环境官僚化,整个文化是落后过时的,需要得到改进。甚至有8%的人觉得早知如此,就不读博了;还有24%的人觉得要是重新开始的话一定要换个老板。因此,在Nature的调查中,一些人表达了博士生涯中的痛苦纠结:I cannot emphasize enough the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when obtaining a PhD. I wish I were alone in making that statement; however, students in my programme struggled with suicidal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读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是再重要不过的了,我希望我是唯一讨论这个话题的,但我项目里的同学们一直在沮丧焦虑甚至想自杀的情绪中挣扎。不过,终究也有很多人认为博士生涯依然是充满荣光与希望的:99% of the time it fails. But that one time it works makes up for all of it.99%的时候都失败了,但是成功的那次能弥补过往的全部。希望大家都有那1%的幸运吧。传送门原始报告及数据:figshare点com斜杠s斜杠74a5ea79d76ad66a8af8— 完 —

悬悬而望

新西兰留学|新西兰博士都有哪些奖学金政策?

新西兰博士研究方向比较宽泛,对国际留学生也有较多的奖学金政策在国际上认可度较大,立思辰留学云老师介绍,新西兰博士研究方向比较宽泛,研究计划的写作一定是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研究计划是申请中最最重要的部分。新西兰博士申请流程1、一些大学要求与意向导师取得联系,得到导师的许可后,系里会综合审理。2、一些大学要求学生将所有制作好的材料递交给大学系里,系里审核通过后,发放录取,并且分配导师并发放奖学金。目前新西兰政府公布的两项新政策,去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能够从中受益。许多中国学生已经成功申请了新西兰政府提供的新西兰博士研究奖学金。1、国际学生博士学位费用下调。新西兰政府将下调部分攻读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的学费,使之与本土学生的学费持平。只要导师是新西兰的科研带头人,该博士生就有资格享受本土学生的学费标准。2、新的奖学金计划。新西兰政府向有志攻读博士学位(仅限于研究课程)的学生和学者最多颁发10-40个奖学金。该项奖学金叫“新西兰国际博士研究奖学金”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Doctoral Research Scholarship)简称NZIDRS,NZIDRS是去年国际研究生研究奖学金计划的“更新版”。相比之下,NZIDRS资助面更大,是一项全额奖学金,为在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时间提供全奖,奖金资助覆盖学费、生活费、保险、交通费及其他方面的补助,每位奖学金获得者每一年将得到大约23.2万元人民币的费用;NZIDRS的奖学金名额增加,去年仅针对15个国家的学生,今年则面向65个国家,名额也增至40个。去年,有10名中国学生获得了奖学金,人数要高于其它国家,说明了中国学生卓越的学术水平。新奖学金计划名额扩大,无疑将增加中国学生的获奖机会。国际博士奖学金让留学生有机会在国际一流的学者和导师的带领下学习,他们所取得的学位能够得到全球的公认。新西兰的学历和学位在国际上以其优越的实践性,以及与时俱进著称。接受新西兰教育的学生现在成功地活跃在全球各个领域。新西兰国际博士奖学金新西兰国际博士奖学金包括以下内容:为学生在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时间提供全额奖学金。一年18,000新元(约等于人民币105,000元)的生活补助。一年最多600 新元(约等于人民币3,500元)的健康保险补助。三年共提供2,000新元(约等于人民币11,740元)的交通补助,资助获奖者为研究工作而参加学术会议。三年共提供800新元(约等于人民币4,690元)的书本及论文补助。一次性提供500新元(约等于人民币2,900元)的安家费(只为从海外到新西兰居住的获奖者提供)。

理源

新西兰博士申请丨怀卡托大学2020博士申请条件大揭秘

怀卡托大学是一所与工业联系紧密的研究型大学,为研究生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高等研究学位的申请,包括哲学博士(PhD)、教育学博士(EdD)、音乐艺术博士(DMA)和法学博士(LLD),全年接受申请。博士学位有奖学金可申请呦,提醒同学们在申请时候注意一下。如果想要申请以上博士学位,申请人需满足以下条件:1.已经获得全日制本科和(硕士学位或荣誉学位)。2.具有研究能力或有重要的专业研究经验。如果没有研究经验,在特殊情况下提出其他证据,使研究生研究委员会满意,证明申请者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拟议的研究能力也可。3.先套磁。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及入学条件须经学术委员会授权的特马塔凯兰吉研究生院院长批准。作为入学申请获得批准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先获得特马塔开朗吉研究生院院长的确认,有与申请者研究领域相匹配的课题领域。对于每一位博士候选人,Te Mata Kairangi研究生院院长都会任命一个监督小组。每个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有两名导师,其中一名是大学的长期工作人员,另一名是首席导师。4.语言要求以上就是怀卡托大学博士申请条件介绍,全年可申请哟,现在申请,明年2月入学还在等什么呢

黑之雨

读博士的不二选择

新西兰属于发达国家,奥克兰、惠灵顿等城市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新西兰沿袭英国的教育制度,所有课程均以英语授课,有很高的教育水准。很多人申请新西兰博士,新西兰博士究竟有哪些优势呢?1、学费低廉奖学金丰厚到新西兰读博,享受和新西兰本地学生一样的费用,一年学费只需要两三万元人民币,你心动了吗?而且留学生可申请新西兰国际博士研究奖学金,这项全额奖学金资助为期三年,包括所有的学费、每年约10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费、机票费、保险费,以及书本及研究经费等。近几年留学新西兰读博士的人数逐年快速增长。新西兰会成为出国读博的热门国家,这跟新西兰低廉的留学成本以及对国际留学生极具吸引力的政策倾斜是分不开的。2、配偶可工作 子女可读书博士生在读期间,其配偶可在当地申请与博士生课程时间一致的无限制性配偶陪读工作签证,且子女可申请当地学生签证,在新西兰接受与当地学生一样的教育,收费也与本土学生一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选择新西兰读博士不仅是对于自身学历的提升,同时,小孩也享受新西兰教育,一举两得。3、技术移民方便留学生博士毕业后,还可以较为方便地申请办理新西兰技术移民。如果选择进行博士后研究,将获得新西兰工作签证,因为在新西兰,博士后研究属于工作,享受新西兰大学讲师的工薪待遇。

阿妮娜

新西兰留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UOA)博士申请条件

奥克兰大学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81位,新西兰排名第一;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83位。在2020泰晤士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1;在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79位。2020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34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院系结构 文学院 商学院 创意艺术产业学院 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 工程学院 法学院 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 理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专业列表及学费汇率计算:1新西兰元≈4.61人民币注:以上信息均翻译自2020年奥克兰大学官网,具体信息以申请时官网实时信息为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入学条件● 入学要求1.硕士学位。2.GPE达到5.53.需提交一份初步的研究报告以证明你的研究能力和经验。●语言要求1.雅思6.5及以上(单项不低于6.0)2.托福(网考):79 托福(纸考):550 托福(机考):213。●指定博士学位要求教育学博士:在教育领域或研究生委员会认为其他同样专业领域有至少有两年的专业经验。医学博士:要求具有医学学士和外科学士学位,或同等医学学位,至少有五年的医疗实践经验。

体同

新西兰博士生中留学生近半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新西兰的在校博士生中,留学生占到了48%,比例位列全球第三。“给予博士留学生和本地学生一样的学费政策,给他们及其配偶同等的全职工作权利,让他们的孩子和本地孩子享受一样的学费——从政策的广度和深度来讲,新西兰的政策都是独一无二的。”奥克兰大学国际事务负责人布莱特分析。从2005年开始,新西兰对国际博士生和本地学生采取同等的学费政策。新西兰博士学位的学费仅是其他国家的1/3左右。此外,博士留学生可以像本地学生一样,在就读期间全职工作。毕业之后,国际博士生可以获得毕业生工作签证,有12个月的时间用来找到与其研究领域相符合的工作,成功找到工作后还可以续签两至三年。新西兰的优待政策旨在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建立享誉全球的研究中心。自优待政策实行起,新西兰的博士留学生数量从2005年的700余名大幅增加至2017年的4500余名,学术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侧面证明优待政策行之有效。(张方怡)

精爽

新西兰允许250名博士生和研究生入境 标准严苛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援引RNZ消息,10月,新西兰政府宣布允许250名博士生和研究生入境,目前该政策正在落实之中。Universities New Zealand称,这次选人的标准十分严格,因此实际入境的学生可能会低于配额。教育部工作人员称,目前官方正在全力找出剩下的56名Level 9硕士研究生,来填补剩下的空位。“政府将会继续评估边境豁免政策,以确定是否可以安全豁免,以及何时进行豁免。同时,校方应该为2021年的各种场景做好打算。”第一优先级是那些持有2020年有效的学生签证的博士学生,且必须是3月19日之前已经登记入学的博士学生或硕士研究生,而且这些学生还要符合因需要线下资源而无法离岸推动或完成学业这个标准。【编辑:梁异】【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