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京2月13日电 综合日本“UX新潟电视台21”的报道,日本新潟大学自2019年起,首次在大学内开设“日本酒学”课程。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作为对这一年间学习内容的总结,学生们日前实际体验了品酒。过去一年间,在新潟大学系统地学习了日本酒基础知识的学生们,12日在学习了关于品酒方式、日本酒的香味儿与成分等相关知识后,实际品味了原酒、纯米吟酿酒等5种日本酒。学生们一一对五种酒的香味儿与口味进行了品尝。在品酒之后,有不少学生还表示想要考取品酒师的资格。据悉,除了课堂上讲授日本酒知识和实际品酒,新潟大学还将组织学生前往新潟市的酒窖参观学习。(编译:刘戈 校对:陈建军)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扩招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疫情当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由此可预测在未来的日子里医学相关专业仍将是学生们报考的热门专业!医学本专业学生想要去日本进修深造自不必说,那么那些没有医学基础的学生是不是就没有可能跨专业进行报考呢?结论是可以的,而且可能性很高。在刚刚结束的大辉大学院系列公开课中,来自熊本大学的医学博士付老师从中日医学对比、优秀院校推荐、入试要求、毕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中日医学教育对比首先从医疗资源分配及医学水平来讲,我国除东部沿海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仍处在欠发达状态,而日本全境几乎达到了最高水准。所以说日本相对来说是医疗配备比较完善的国家,与此同时对于想要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地域便不是一大限制项。教育模式中国:我国采取的是苏式教育,但近些年来开始向美式教育靠拢。日本:自医学专业设立以来一直采取的是西方教育模式。本科医学划分:中国:将基础学科与临床专业进行了详细的区分。日本:学部为通才教育,只分为医学系和保健学系。医学学制:中国:本科基础学科4年,临床专业5年,最后1年会进行相关实习。硕士分为学硕与专硕。日本:学部6年,最后阶段会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学习,科研水平较高。修士阶段只设置基础医学,临床系可选择4年制博士课程;博士阶段可在临床与科研之间进行选择。医学入学流程首先来说研究生制度。这里的研究生是指日本的旁听生制度,相比直接参加修士考试,难度上要相对低一些。申请流程与其他专业类似,先查找相关专业导师信息,然后根据募集要项要求进行申请,与教授邮件往来后若可拿到内诺,拿在留办理签证赴日成为研究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事前审查制也就是说不能首先接触到教授本人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在学校选择阶段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了解各个学校的要求。下面进入到大家比较关心的跨专业问题。日本的某些学校对于专业的界定比较模糊,即使本科专业不是医学相关专业,也可报考医学研究科。但在查找相关募集要项时需要注意区分一般入试与外国人入试。外国人入试大多会要求你具有医学及生物、化学相关教育背景,而一般入试则是面向全学科。那么外国人入试与一般入试的区别在于哪里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竞争对手的不同。外国人入试是与报考的外国人进行竞争,通过率视当年报考人数而定。一般入试是与日本人进行竞争,综合往年数据来说,通过率一般在30%左右。院生考试内容分为笔试与面试,由于医学专业需要大量阅读英文相关文献,所以对于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笔试主要考察专业知识,所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如对专有名词的记忆等。面试主要考察你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定位,所以要吃透自己的研究计划书,以及对自己是否有合理的规划意识等。医学优质院校推荐医学优质院校排名可参考QS世界综合大学排名或THE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当然日本国内对于各学科的偏差值排名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除排名前十的这些学校之外,日本旧制六大医科大学(千叶大学、金泽大学、新泻大学、冈山大学、长崎大学、熊本大学)的医学类专业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毕业前景与就业方向红框为选择回国,而绿框是留在日本的进路方向。毕业后的选择方向大抵上分为实践与学术两个方向,但实际可就业的行业也不仅仅限于医疗相关产业。于日本来讲,临床医学毕业生若选择就职于医院,其回报与前期的付出成正比,收入相当可观。Q&A公开课上大家互动频繁,大辉酱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挑选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希望能给想要报考医学专业的同学一些参考:Q:没有医学基础进行报考是不是很难?A:这个要根据学校募集要项进行说明,一般入试确实难度较大,外国人入试要相对容易。没有学科基础虽然说不是没有报考的可能性,但要做好付出极大努力的心理准备。Q:日本的医生对于学历有要求吗?A:并没有,本科生即可做医生。Q:医学考试笔试如何备考?A:日本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要根据不同学校的过去问进行备考,看过去问所考察的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Q:医学考试面试会问到什么问题?A:主要还是围绕专业相关问题以及你的研究计划书进行提问。不过是使用英语还是日语视学校而定。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很多人都会有“牙口变差”的感觉。要知道,牙不好可能会影响寿命,快来跟小薇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口腔健康更长寿吃东西要咬碎咬烂,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这就是咀嚼,咀嚼和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不仅让食物更好消化,还事关心脏和大脑的健康。咀嚼能力影响心血管日本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预防保健科、新泻大学医齿学综合研究科、大阪大学牙科研究生院共同完成了一项关于咀嚼与健康的研究。研究显示,比起4年来从不看牙的人,定期接受牙科检查的人,咀嚼能力下降更慢,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率更低。咀嚼能力影响大脑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衰老研究中心及该院口腔医学部、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咀嚼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退化风险较高。咀嚼动作有益大脑:一方面咀嚼肌的运动收缩,会增加头部血液流量,增加大脑血流;另一方面,牙周膜会刺激大脑中最粗的三叉神经,进而刺激到大脑的各个部位,包括掌控记忆的海马区等。可以说,善于咀嚼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的风险都更低。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咀嚼能力好不好呢?你的咀嚼力还好吗?想要判断自己的咀嚼力是否正常,我们可以从牙齿质量和牙齿数量两个方面来做个衡量。牙齿质量好的牙齿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牙齿清洁无垢,没有龋洞,没有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没有出血现象。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标准。牙齿数量在国际口腔医学界,普遍有个“80/20”原则,也就是:在80岁的时候,至少应该保有20颗能够正常咀嚼、不松动的牙齿。这是因为,保有20颗以上的牙齿,才能有效的形成咬合关系,能够切割、研磨食物,保证我们有基础的咀嚼能力。想要这两个方面都达标,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养护我们的牙齿。3招保护咀嚼力想要保护我们的咀嚼力,我们可以从功能协调、口腔卫生、定期检查这三个方面着手。第①招:功能协调我们的牙齿有两排,配合咀嚼动作的肌肉也有两套。如果长期偏用一侧的牙齿咀嚼,这一侧的牙齿可能会磨损严重,而另一侧的咀嚼肌肉得不到锻炼出现萎缩,最终破坏我们的咀嚼力。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最好一边牙齿咀嚼5次后,用舌头将食物转移到另一边再咀嚼5次,然后重复这一串动作,两边牙齿交替使用。第②招: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是最靠谱的维护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疾病的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将牙线做前后拉锯式动作,向牙根部垂直加压轻柔地通过两牙间的接触点,将牙线贴紧牙面,上下牵动清洁牙面。第③招:定期检查、洗牙洗牙是去除牙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牙齿和口腔存在的问题,及时治疗。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可有效预防口腔疾病。患有血液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服用抗凝药物的人要谨慎洗牙!
人民网东京2月22日电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新潟大学自2018学年起开设了“日本酒学”课程,课程内容之一是教授学生品日本酒。约30名20岁以上的大学生聚集在作为实践课堂的新潟县酿造试验场,手持酒杯表情认真地学习品日本酒的理论和方法。新潟清酒的特点是口感清爽,新潟县约有90处酒窖和酿酒厂,在日本全国数量最多。同时,这里也是引领昭和时代地方特色酒热潮的著名日本酒产地。2018年4月,新潟大学和新潟县酿酒协会合作,首次在大学中开设了从日本清酒的历史、酿造方法、流通、地域文化等多角度讲授日本酒学的课程。该课程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和牙科等各学科教授担任讲师,新潟县的酿酒厂厂长也为学生讲授课程。
创作中的刘海年刘海年男 1971年出生 汉族 副教授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博士2010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海年油画作品集》2011年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教材《设计素描》2014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刘海年油画作品》2015年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教材《近现代设计史》2015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教材《创意工坊——拓片技艺》《女人体》2005年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中国油画》发表《人体》2007年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大观》发表《山的那边-我的家园》在中国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年度奖作品集发表 并获三等奖《静物》2002年10月辽宁三届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故土》中国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年度奖三等奖《家庭样式》2004年7月十届全国美展辽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风景》2004年12月沈阳第二届“百优艺术新秀”奖《殇》入编2011年高校教师作品集 并获一等奖《痕》水墨作品2008年6月为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创作作品 获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刘海年 作品欣赏春分之一 60*50cm 2018年春分之二 60*50cm 2018年艺评:谈海年老师的作品其实是一件相对而言比较困难的事情,一者是因为他与所有优秀艺术家一样具备不竭的创作动力和探索精神,导致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变化很大;二者则是由于涉猎广泛,作品关注的主题各异;再加上刘老师近期的一批极为震撼的系列作品还未面世,所以我们只能努力动态地、按照其内在的演进规则,去谈谈个人关于刘海年作品的一些浅见。早些年,或者说从鲁美毕业的十年内,刘老师面向大众展示出的作品并不多,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展现出非凡的造型能力和根植于东北生活的地域特点。经过初期厚积薄发的实践阶段,刘海年在《痕》《觞》等一系列获奖作品中表现出对于形式与设计的强烈兴趣。11年,刘老师赴日本新泻国际艺术学院考察,同年开始攻读设计学博士、出版教材《设计素描》。此后,艺术家开始了纯抽象艺术创作的尝试,并进一步将中国传统的符号特征融入其中。2015年刘老师出版的《近现代设计史》与《创意工坊——拓片技艺》也可以反映这个阶段对西方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动势明显、具有堆积质感的抽象作品也正是刘海年老师在这个阶段所做的重要探索。其艺术语言饱含变化与激情,削减作品空间感,作品视觉冲击力强,内部充满符合分型主义的秩序感。形式上与波洛克有相似处,但本质与突出个人经验的行动画派截然不同,他使用符合东方审美趣味的色彩与画面经营方式妥善营造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这一载体也被刘老师应用到他下一阶段的艺术创作中,当系列作品真正面试之时,大家就更容易明白这些艺术实验的价值所在了。刘海年老师“艺评2018年线上拍卖——原创艺术精品评选大赛”活动正在热拍中!~您的关注与点赞就是对艺术家最好的支持!小福拍艺术作品线上拍卖正式开启以来,八百余位艺术家参与其中,上拍作品九千余件,并经过3个月的热拍,成交作品已超过两千八百件。在坚决杜绝做价、假拍拍假为原则的前提下,真实成交率接近百分之三十!扫码进入拍场,不错过每一件艺术品。
大辉酱本次为大家带来的学员合格采访是来自于以工学专攻见长的长冈技术科学大学,没有听说过这所学校的同学就快来看看吧~个人情况姓名:钱彦尧报名时间:2019年7月合格院系: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工学研究科机械创造工学专攻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可能非工科的同学没有听过长冈技术科学大学的名号,这所1976年建校,位于日本新泻县长冈市的知名国立大学仅下设工学相关专业,并凭此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日本大学排名中名列日本第17位。据日本经济新闻对于3624家上市企业中的HR主管,调查关于录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得知,长冈技术科学大学的毕业生位居综合榜单第一位!此调查包含行动力、待人力、学力、创造性共四个方向的评测内容,长冈技术科学大学的毕业生在各项目中均取得高分排名!合格采访1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大家好,我叫钱彦尧。我平时喜欢看动漫、电影、日剧、轻小说以及听音乐。2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出国留学的?高考失利后我上了一所二本大学,因为大学空闲时间突然增多,自己闲不住就在校外报名学了日语,在大二的时候听日语老师提到以后可以前往日本留学,后来考虑到自己学习专业的正好是理工科,前往日本深造前景比较广阔,又正好我是二本出身,在国内考研名校机会比较渺茫,综合考虑后决定前往日本留学。3是如何发现并决定选择大辉云私塾的?当时是参加了私塾的说明会,觉得老师非常专业,规划得也很清晰。在和身边一起准备去留学的同学综合比对了一下之后,还是觉得大辉相比其他私塾要更可靠一些,就果断报名了。4在备考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挫折吗?备考的困难主要是英语托福,原本只是准备去了日本以后考托业,上一个普通大学,毕竟自己出身二本,心理预期并没有那么高。后来应家人的要求准备冲击排名靠前些的学校,这时英语托福就成了必要的成绩,事出突然,需要在三个月内考出托福,因为时间短,只能自己花费大力气去准备。与此同时还有日语N1的考试需要参加,大学里又正好在期末考试周,备考压力此时就变得非常大。5为什么想要学习机械工学专攻?还是因为专业的问题,总有人说机械专业的前景不大,但我对这个专业还是抱有热情的,精密加工就是机械专业下的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分支。6大辉云私塾的老师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大辉的老师对我的帮助还是比较多的,我自认个人自学能力比较强,备考的课程都基本不需要老师教我,但准备套磁信履历书之类的实在是没有经验,而且向外投的简历比较多,各个学校之间还都不一样,老师们不厌其烦地教我,亮亮老师又再帮我修改,帮我投出去,着实帮了我不少忙。再有就是教材的问题,拿到学校的通知书后我还要再准备高数和专业课的学习备考,负责带我的杨老师非常负责,还很给力地帮我从日本带回了两本高数的教材。后来疫情出现,教材无法从日本寄出,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一张一张拍下来发给我,实在是非常感谢。7对未来的生活或学习有什么期待吗?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是有不少期待的,毕竟自己从大一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向着这条路走,走了近5年才能够圆梦,本身就梦寐以求的研究生生活和梦想中的异国他乡交织在一起,更高阶层的知识和异国的风土人情仅仅是想象就让我心潮澎湃。但同时我也很清楚这次经历无疑是我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毕竟留学不是去旅游,我将面对孤独,压力和其他的磨难,但我也清楚今后我不会再像刚步入大学时一样迷茫无措。8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合格经验吧~合格经验方面我想说各方面的成绩都非常重要,我自恃日语天赋较高,参加N1考试的时候没有复习,最后压线过关也觉得够用就行,但到了申请学校的时候发现因为英语成绩太过一般,并不算特别突出的日语成绩此时不够弥补英语的差距。另外大学期间各科的成绩非常重要,以及课外的科研项目也得尽量参加,给自己增加手上的底牌。大学的英语四六级还是比较简单的,通过之后也不能放下英语的学习,无论是托福还是托业,难度都还是不低的。最最重要的就是无论何时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人生中逆袭的机会不只有高考,也不要对自己感到自卑,之前没做好的,现在起手,为时仍不晚。
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cation)发布了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华侨大学连续第五次上榜,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76位(并列)!在该排名所主要包括的教学、研究、引文、国际展望和行业收入等5方面13项独立绩效指标中,华侨大学的国际展望指标在中国大陆91所高校中排名第10位!当前,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趋势。而侨校的办学宗旨和特点,也决定了我校必须面向世界,走国际化之路。国际化,是我校进一步彰显侨校特色,提升教学、科研和服务水平等综合实力,实现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工作,2010年专门成立国际化办学的试验平台和示范窗口——国际交流学院(现为国际学院),2012年成立国际化战略委员会,2013年10月明确将国际化作为学校的重要战略,2015年确定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年,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国际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学校国际化水平得到重要提升,国际化特色日益鲜明。比如,国际学院是我校开展全英文专业教学、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的教学科研单位,近年教学成效明显:国际商务(全英文教学)专业毕业生近60%升学世界名校等攻读研究生,《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连续6年参加人数及优秀毕业生人数居全国首位,会计学(ACCA)学生首次参加全国ACCA机考通过率100%,金融学(CFA)36名学生首次参加全球CFA考试通过率81%(全球平均通过率41%),均居于全国前列。此外,在国内各种专业比赛中,国际学院学生也成绩优异。特别是《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已成为我校国际化办学的传统品牌和重要途径,且影响力不断提升。自2010年加入该项目以来,学校连续七年获得该项目表彰,并获批成为中教国际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内首批“《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中美121项目启动仪式在美121项目学生中美121项目毕业典礼除了121双学位项目,我校还培育了中英DMP双硕士、3+1或3+1+1本硕连读、3+1或2+2双学位、以及3+1+硕博或博士双学位等多个联合培养项目,形成由“联合培养、学分交流、假期研学、来华留学、语言提升”五大模块构成的交流项目体系,覆盖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11个国家或地区50多所国外合作高校。通过多年对全英文教学专业教材建设、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校的全英文教学专业也逐年增加,课程建设日益规范,许多专业课教师获得学校全英文师资资质认证。在此基础上,学校全面推进建设全英文教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国际商务、金融学、会计学、药学、计算机等。伴随着各类人才的流动,我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入和频繁。目前,学校已与五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每年邀请各类长短期国(境)外专家来校任教、讲学300余人次,接待各类国(境)外团组1500余人次,派遣教师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讲学近500人次。学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流日本新泻大学与小组成员展示作业成果学生在荷兰交流此外,学校鼓励各学院和各学科积极举办或承办各类国际会议或论坛等,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出台鼓励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成果和申请国际专利的支持力度;鼓励工程学科积极寻求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建设开放式科研平台,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及市场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提升学校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充分发挥侨校优势,整合校内教学、科研、文化资源打造品牌项目,以华文教育、涉侨研究、人文交流等多种途径巩固和加强学校与东盟地区侨务资源大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开拓欧美地区潜在资源,努力形成面向海外的全方位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进一步彰显为侨服务的侨校特色。波兰什切青大学签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签约香港科技大学签约进入“十四五”时期,我校国际化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国际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主要国际化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列,建立与“侨校+名校”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际化体系和运行机制,并着力提高学校师生的国际胜任力,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我们,拭目以待!来源:华侨大学 作者:刘沛 编辑:杨建云 责任编辑:蔡君韬 监制:温雅彬
1月21日,教育部人事司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布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余其俊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袁自煌不再担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当天下午,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官网上看到,现任领导页面已正式更新,余其俊的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等已被放在党委书记一栏。根据简历,余其俊出生于1962年11月,系安徽桐城人。1993年武汉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9月起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并于2013年6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2019年1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在学术活动及学术成果方面,余其俊主要从事水泥和混凝土工学、混凝土耐久性、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废弃物的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三五”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等,获中国专利20余件、布鲁塞尔国际发明博览会银质奖1项和省级科技奖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余其俊简历基本情况:余其俊,男,汉族,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桐城人。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简历:1983年6月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毕业;1986年6月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1993年同校材料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晋升副教授职务;1995年5月至1999年4月在日本八户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员;1999年5月至2001年8月在日本新泻大学建设学科任研究助理、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2001年9月起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期间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任日本新泻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11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年1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09年2月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0年9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7月任校长助理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2年12月任校长助理兼人事处处长。2013年6月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2019年1月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学术活动及学术成果:主要从事水泥和混凝土工学、混凝土耐久性、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废弃物的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多项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三五”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等,获中国专利20余件、布鲁塞尔国际发明博览会银质奖1项和省级科技奖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学术兼职:兼任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副理事长。(图片及简历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官网)转自腾讯网
7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沈树忠院士荣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该奖由国际地层委员会于2004年设立,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仅有一人获奖。之前全球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仅有四位,沈树忠院士是第五位,也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一起来看看这位矿大校友的传奇经历吧!沈树忠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10月公派到日本新泻大学理学部做博士后2015年获得中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5年12月7日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现任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和基金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1高考0分落榜,刻苦学习入大学沈树忠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据湖州晚报报道,沈树忠出生在湖州塘甸的一个小乡村,父母都没有文化,但他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调皮的他,7岁被母亲送进学堂,就这样开始了小学生活。1975年,湖州中学首次招收两个农村班。“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沈树忠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村里的推荐,到湖州中学农村班上学。每周五回家,每周日下午挑着米,带上菜到学校学习。然而,1977年恢复高考,沈树忠第一次去参加,偏科的他化学100分只考了5分,物理考了0分,他落榜了。第二年,沈树忠重整旗鼓,选择报考中专,最薄弱的物理、化学学科不用参考,最终被浙江煤炭工业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之一)“地质专业”录取。1981年7月份,沈树忠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毕业,因为家乡离浙江长广煤炭公司很近,被分配到那里,成了一名地质技术员。一次偶然的机会,20多岁的沈树忠在报上看到了一条200字的新闻,说中专生张泽伟考上了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诒纯的研究生,这给他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让他萌发了考研究生的念头。“我这一生都要感谢这位素不相识的人。 ”讲座中,沈树忠多次提到,感谢他寄来了当时北京通用古生物学的教程,同时他自己也跑到杭州购买了高等数学、英文等书籍,他在此后一年中不分黑夜白昼地学习,克服了重重困难,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大学教材。1983年,当了2年地质技术员的沈树忠,第一次去参加研究生考试,结果考上了赴澳大利亚的出国留学生,其中英文考了81分的高分,在当时整个煤炭系统82位考研生中排名第2。但是,考上研究生到北京参加培训后,沈树忠发现国外读研必须要本科文凭,这又成了他的大难题。后来,他被导师何锡麟破格留在国内培养,直至1989年博士毕业,留在了母校中国矿业大学教书。2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当“科研的主人”1994年春天,一个电话打破了沈树忠原本平凡的生活,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金玉轩教授邀请他陪同一批外国友人去西藏考察。“西藏,我去! ”一个礼拜后,沈树忠只身飞往西藏,从拉萨赶去与外国友人汇合,颠簸的公路上开了两天两夜,但是,正是这次世界屋脊之旅,改变了他的人生,为他今后在国际上做古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1996年,沈树忠又被教育部选派去日本做博士后,遇到了一位非常严谨的学究型导师,让他更加潜心地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两位澳大利亚教授得知他曾在西藏收集一大堆的化石标本,邀请他参与研究“中国的冈瓦纳”项目。“沈树忠,你愿不愿意回来? ”正当沈树忠科研做得如火如荼时,著名的金玉轩院士在澳大利亚访问期间专门来找他,向他发出了回国邀请。2000年,沈树忠作为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被引进回国,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国外,干得再好也是‘打工仔’,只有回到了祖国,才能当科研的主人。 ”很快,他的研究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同时他也得到金玉、盛金章两位中科院院士的谆谆教导和培养,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随后成为了这个团队的学术带头人。3努力终有成果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DavidHarper院士在颁奖词中介绍,获奖人沈树忠是世界知名的地层学家、古生物学家,腕足动物和牙形动物研究专家,在建立全球年代地层界线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二叠系2个“金钉子”落户中国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担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二叠纪分会主席近八年,为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的发展、地层序列的建立和全球对比、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据南京大学方面介绍,沈树忠院士长期致力于二叠系研究,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缅甸、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开展了国际合作,足迹遍布全球各大洲,领导全球的二叠系研究,在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古地理重建、生物多样性演变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沈树忠院士热爱野外地质工作,曾5次进入西藏进行科学考察,建立了喜马拉雅地区高分辨率的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和地球化学剖面,构建了南方高纬度地区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模式。另外,他也在全国各地进行地质考察和标本采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著。沈树忠院士在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与团队成员一起论证了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的同时性和瞬时性,为提高二叠-三叠系之交综合地层框架精度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其相关研究成果曾发表在《Science》、《PNAS》等顶级学术刊物,其中,发表在《Science》上的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相关内容被编入美国等大学教材。据了解,沈树忠院士此次荣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是对他多年研究生涯与卓越贡献的褒奖,也代表了国际地层学界对中国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的高度肯定。这些年来,从事地质行业的沈树忠,始终践行着矿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沙漠戈壁、山川平原,也到过世界各地人烟罕至的地方……地质工作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他亲身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越没人去的地方,他们越会去!
徐坚良,祖籍山东青岛,生于辽宁沈阳。本科毕业于沈阳大学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班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艺术研修班。现任辽宁教育人才培训中心副主任,辽宁省中山画院常务副院长,辽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辽宁校友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辽宁省装饰协会副会长,沈阳市装饰协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辽宁传媒学院客座教授、日本新泻国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作品在全国及台湾、香港和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世界各国展出并多次获奖,而且被海内外收藏机构收藏。徐坚良的艺术之路——张鹏我与坚良相识四十余年,他年长我六岁,是我非常敬重和钦佩的大哥。圈里的好友们都称呼他为“四哥”,暮然回首,这一声“四哥”已经是叫了半个世纪了,每叫一声都是愈发亲切的。《庄子·山木》里有这样一句名言:“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与他的交往就似水一般,清澈无暇、源远流长,且充溢着互相宽怀的理解。为了梦想,他一生从事美术工作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绘画,并且都将之视为终身追求的梦想和毕生奉献的事业。坚良曾说:“人生追梦,注定了我一生从事美术工作。”没错,他对于绘画的热爱和萌芽始于孩童时期,而绘画给予他的能量一直支撑他走到今天。他1977年初以知青身份被保送到沈阳通用机械学校(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遗憾错过了鲁迅美术学院的录取考试。等到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原沈阳教育学院美术系)首届招生的时候,他凭借自己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文化课素养,成绩在当年两千多名考生中专业课分数色彩第一名。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至今谈起此事都乐此不疲,仿佛昨天发生的事一样兴奋不减,作为好友我能体会到他讲述时的那股子兴奋,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坚持提升自己,这样的精神真的难能可贵。在此后的岁月里,他的画笔尽情涂抹挥洒,以充沛的精力徜徉在艺术的海洋,孜孜以求艺术真谛。几十载春秋,我们风雨同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却又能够相互欣赏、相互致意。舒婷《致橡树》中写道:“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虽然是赞美爱情的诗歌,我却也能从中找到我们友谊的影子,每当看到彼此取得的成就时总是能够发自内心的赞叹,经年岁月的沉淀让这样的感情可能也更近乎于亲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份初心我常笑称他为“画痞子”,是因为他在少年时就已显露出了绘画的锋芒。还在沈阳市二十中学读书的他,已经在当时沈阳市和平区文化馆举办的第一批少年美术学习班中成为了佼佼者。他一生投身于美术事业,但又不仅仅是画画这么简单。1983年到1986年,坚良在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法学》编辑部担任美术编辑,与编辑部同仁出版编辑多部法律相关的教辅书籍。并绘制多部连环画,参与封面设计和插图的绘制。1986年,他又调任辽宁省教育厅机关刊物《辽宁教育》杂志任美术编审,美术编辑这份工作他做了三十多年,这也是他身上的一个闪闪发光的标签。这段经历也锻炼出了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样的习惯在他的绘画中也是可以看到的。每幅作品的创作都是要经过反复的推敲打磨,对于自己的作品他不怕慢、不怕细,总是为了追求更完美而折磨着自己,其实这份折磨又是掺杂着快乐的,尤其是画作完成时候自己内心充盈的那份欣慰,足以慰藉无数个为之无眠或是为之多梦的夜晚。在繁忙的工作之外,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份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生路上每到重要的时刻,人们都会停下脚步,回想一路走来的那份初心,从中汲取力量才能更执着地继续走下去。坚良的初心是那样坚定,2007年在辽宁教育杂志社担任领导班子成员时,他还为反映基础教育优秀教师纪实人物题材进行创作,表现出了他对一线教师的情怀,而对于绘画一以贯之的是诚恳、深厚和朴素的态度。他做到了画如其人,人如其画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人如其画”,没错,我们透过画者的作品便能感受到坚良为人的格调和品性。他是一条热心真实、倔强豪爽的北方汉子。他重友情、讲义气的风范也是他在业内得到众人称赞的原因。他的性格内向外向兼备,有着“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特点,还包含着非常潇洒的一面,这与他帅气的外表非常符合。品读他的作品,在作品风格上我有着这样的感受和体验。首先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物哀美学的观点,物是所欣赏的客观,哀是审美情感。哀是个人对自然、对世相和对人生的情感体验。从生活无常、人生无常短暂易逝为基调的。所以他的画中多多少少是要带着几分淡淡的哀伤的。但物哀并不是颓废,它的实质是倡导人要爱惜万物有灵,善于去感受美、欣赏美、赞叹美又惋惜美,往往于最绚烂之时看到零落之后的悲凉。这种境界,深奥中带有优雅,他能将物哀中的物相美转化为精神的内在,可以说坚良在这个方面的造诣是非常扎实而深厚的。另一方面,坚良作画注重文化内涵与精神思想层面的提升与挖掘。我想这也离不开他多年从事美术编审工作的经历,既注重“怎么画”又强调“画什么”、“为什么而画”和“画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哪里”等等的现实问题。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不能只知道一味的开枪拼杀,却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为了什么而流血牺牲,不知道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也是对自我生命个体极不尊重的表现。何况是艺术作品了,更需要注重创作者个人意志理念的表达。他不仅是能画画的干将,还是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学霸”。多年来他始终恪守一个原则:一位艺术家仅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是不够不行的,还需要文化知识来为创作储备历史、美学、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创作境界和艺术表现力。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是画几笔画那么简单,要集艺术修养、艺术天赋和文化修养于一身才是标准。寥寥几句,却是道出了艺术的真谛,在这个变化浮躁的时代,能够做到像他这样的沉心修养自己实属不易,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他用《遗产》记录了一段历史和岁月在2017年9月举行的“奋进辽宁·江山如画”——喜迎十九大辽宁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是辽宁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联、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组织的一次大型创作。绘画题材涵盖了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杰出人物、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山大川、民风民俗等,充分展现辽宁的历史文化进程,能够参加这样富有历史意义的创作是画家的一份荣耀。展览现场,坚良的作品《遗产》再次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已经知道他一直在以沈阳的“一宫三陵”为创作蓝图,他常说故宫的朱红色城墙对他有着深深的吸引力,那种感情难以用文字倾诉,怕是早就根植于他的脑海和内心了。因此,就想着用画笔呈现情感,拨开历史的雨雾,将一个王朝从建立到兴盛又走向灭亡的历史尘封记忆画出来。更为难得的是,我看到了他对于综合材料艺术的熟练驾驭和个性化绘画语言的熟练运用。他常说:“形有限而意无穷”,在他的作品里,为了去表达他所体验到的一切,他在借助于形象的前提下凸显隐匿叙事化的逻辑。他喜欢用强烈而丰富色彩和大刀阔斧的材料堆砌,在画布上宣泄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强烈感受。其实,他并非想要成为风格化的画家,但他的作品《遗产》却在本次展开中成为极为亮眼的“风格绘画”。看到高两米、长七米的作品《遗产》是以沈阳一宫三陵(沈阳故宫,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为创作对象,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符号系统,他运用材料语言以碎片化的意蕴结构,结合拓印与转换、有色底与肌理制作、泼洒与流淌的构成以及提白法绘制等等综合手段给予画面带来的机遇和偶遇效果,画面极具震撼力,能够引发观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沈阳这片土地有那么多的历史需要被铭记、那么多的故事要被传说,我感激坚良为之一切的付出,他不仅是完成了一次艺术的创作、参加了一次展览,更是一段历史和岁月的记录者,用心用情在了解尘封的岁月又用画笔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体会我们脚下的这片沃土过去发生的故事。时到今日,再次来到沈阳故宫,永陵、福陵和昭陵,看到夕阳余晖下绿树衬托中更显庄严肃穆的古代皇家建筑群,我不仅有回望历史之情更多了份理解。一代帝王十三副铠甲起兵,建立一个王朝,战争的烽火狼烟、金戈铁马以及的宫墙、安葬的陵寝地,我似乎透过他的画与这座城市有了更亲密的联系,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呈现。同为画家,对于他的大胆创新我非常赞赏。他一直是一个有着青云之志的人夫画者,本寂寞之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信仰,想要叩开神圣殿堂之门必先经历意志磨砺之痛苦,寂寞乃大熔炉,叔本华也曾说过:真正伟大的灵魂,都懂得体会孤独的滋味。非常庆幸,我们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从绘画艺术中获得了精神的慰藉,也看到了世间最斑驳绚丽的色彩。人的高度,决定作品的高度;人的品格,决定作品的品格;人的文化修养,决定作品的文化内涵。在几十载时光里,他始终是在不断地充实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境界,这是保持艺术作品始终富有鲜活生机的秘籍,也是艺术家不被时代落下的唯一自救之法。什么是最美好的存在,不是奢华和高傲,是内心的充实,是浮华生活中的从容,是喜欢和追寻着心中久远的梦。几十年相识,我欣赏他对于艺术理想的坚定和执着。倘若志在高峰,何惧脚下泥泞。无需赘述,他一直是一个有着青云之志的人,从踏入绘画之门起就一直乐在其中,在辽阔的、深邃的、纯粹的艺术天地里保持着对绘画的坚定和热忱。而如今,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他的人生态度似乎也变得更加开阔明朗。我想坚良已经到了看淡世事浮华的年纪,他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不再去追求奖项、赞美这些看似虚无的东西,反而能够潜下心来专心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不为名利所累反而能够畅游于艺。对于坚良的艺术成就我无法一言以盖之,我知道众多的光环与赞美之词亦非他所期待的。作为共同经历过世事变迁的兄弟,我只能用最为平实和质朴的文字写下我对他的祝福。我衷心的祝福他,在耳顺之年壮心不已,继续把他对于生活的热情画于笔尖,有着更潇洒从容的艺术生涯。君子品高艺自高,企盼坚良艺术之树长青!本文作者 张鹏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美术与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辽宁校友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