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环境下,硕士生由于普遍依赖网络搜索引擎和学术论文数据库,在论文选题、搜集资料、引证注释等方面,都出现了涉及基本学术规范的新问题。硕士学位论 文具有特殊的发布方式和传播途径———进入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成为网络“汇编”与“出版”的产品,并通过在读硕士生的下载,产生了一种循环往复的影响。 本文仅举近几年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例子,具体说明上述基于网络而产生的学术规范及其把关问题。一、论文选题受到新媒体的牵制 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的知识基础,关注新媒体传播现象,很多学生喜欢选择个人接触较多、社会流行的新媒体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对象,这是可 以理解的。然而,选择新媒体并不意味着有新意。根据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截至2011年7月19日的检索结果),从2004年到 2010年,共有367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包含“博客”一词,这些论文的下载频次几乎都超过了数百次,其中1篇2010年的论文下载频次已高达2289 次。此外,在“硕士论文2010年增刊”中还能检索到31篇,这还不包括尚未提交到数据库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发表在其他刊物上的相关论文。2010年被中 国媒体称为“微博元年”,但2010年上半年已有至少15篇研究“微博”的硕士学位论文了,其中9篇的下载频次分别超过1千次,下载最多的一篇高达 3927次,这预示着2011年会有更多的硕士生选择“微博”作为论题。 研究型硕士学位论文不同于一般的短篇论文(更不同于深度报道),其开题报告及论文的绪论部分都要求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研究生由于普遍利用中国知网的数 据库,面对人人可以检索的不计其数的有关新媒体的论文,如何归纳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反而不易把握了。有的论文对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或避而不谈,或梳理 不清、评价不当,或对新媒体现象流于一般描述,这都无法恰如其分地说明本人选题的“创新之处”,也很难在论述方面达到一定的深度。由于下载频次多的论文更 加引人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选题重复、内容雷同的现象。因此,研究生在选题时如果年年跟风、不约而同地受到便于检索复制的网络媒体资源的牵 制,这将无法综合反映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理论视野和教学成效,也不利于广泛吸纳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到有资料难度、有历史积淀、有创新思路的研究课题。 二、概念界定受到网络词条的影响 学位论文要对论题所涉及的概念和对象加以界定。对此,要特别关注由于依赖网络搜索所带来的规范问题。 1.直接引用网络百科而不求甚解 所谓网络百科是指参照国外维基百科的模式,由无数网民自发参与编写词条的虚拟状态的词典,目前比较有名的是百度百科、互动百科。其特点是没有明确的知识边 界(无所不包),注重跟踪流行词语、汇集动态新闻信息;可以对同一个词条不断更新版本、添加链接等,这与权威出版社编辑的辞书及其对词条的严格规范是完全 不同的。学位论文涉及新出现的知识概念时,可以参考网络百科的词条,作为进一步核查的线索,但不能直接粘贴网络词条,再标注“互动百科”或“百度百科”及 其网址。例如,“软实力”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学术词语,学生经常引用,但大多直接从网络百科粘贴,不求甚解。其实,约瑟夫奈的所谓“软力量”(这是 译者与作者商议后的译法)是有特定内涵的,与中国学者所说的“软实力”(或“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不同的含义,需要阅读有关论著,加以厘清。 2.粘贴他人所引用的古籍词语而不加核对 在论述新媒体现象时,也会涉及一些古已有之的词语概念,例如,新闻、传播、舆论、民意、宣传等。古代学者强调“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在引用古籍 时尤其要注重来历出处。目前,由于网络百科已经提供了现成的词条(包括出自古籍的字句),学生往往直接粘贴,不加核对,难免以讹传讹。 例如,有论文为了证明“舆论”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直接粘贴了网络词条,其中包含出自《三国志》和《梁书》的引文。其实,通过《二十五史全文检索阅读系 统》可以发现《梁书武帝本纪》中没有“或得之舆论”一句,原句是“或得之余论”,核对中华书局本《梁书》也写作“余论”。然而,这样两处来自古籍的字句 被放在一起已经成为一种套话,被多篇文章直接粘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有关“舆论溯源”的论文也不止一篇,例如2005年版《中国新闻学之最》一书有“中 国历史上‘舆论’一词的最早记录”一条,说明“‘舆论’作为一个词组,始见于《三国志》,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 论。其中‘舆论’,指的是公众的意见或看法”。这本参考书已经将“余论”直接写成“或得之舆论”了。根据《辞源》,“舆论”一词指“公众的言论”,所引书 证只有出自晋代陈寿《三国志魏王朗传》的“惧彼舆论之未畅者”。不知《中国新闻学之最》为什么在引了《三国志》之后,还要引唐代姚思廉编纂的《梁 书》,却没有说明“余论”一词如何变成了“舆论”。还有,引述《梁书》的句子应完整,在“行能臧否”之前还有“胄籍升降”一句,不能割裂。北齐魏收所编纂 的《魏书》中就有类似句子“岂不以臧否得之余论,优劣著于历试者乎”。这说明对人物的“臧否”(品评)是“得之余论”的。参考《辞源》相关词条,这里的 “余论”应与“流议”同义,是“议论”的意思。对来自古籍的词语概念,应该利用多种检索工具,追根溯源,认真核查,纠正以讹传讹的网络传播现象。 三、注释出处直接粘贴电子文本所带来的问题 学术论文的引文及注释要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但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这方面的问题有了新特点。1.报纸文章的引用与核对 有关新闻媒体的论文,引述报纸文章较多。但网站媒体为了吸引网民的关注,在转载传统媒体的文章时往往改编标题,有的不免夸大其词。引用报纸文章时,必须追 踪到原始出处(报纸的纸版本或报纸电子版的镜像版),直接查看原版面中的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报纸名称、刊载日期、版面等信息,防止将被改编的文章标题及 转载网址作为直接出处。例如,2011年3月《武汉晚报》一篇题为《面对“天才儿子”父母“顺其自然”》的报道[5],该题目本来并不起眼,但5月2日被 “汉网”转载时,题目被改为《武汉“天才少年”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便引起了关注,被无数网站转载,标题也进一步被刻意夸大为《少年2岁 看<新闻联播>,7岁起坚持读<人民日报>》等等,逐渐衍生为一个网民“热议”的话题。只有追溯到《武汉晚报》的镜像版,才能发 现“标题党”炒作的痕迹。2.图书和期刊的引用与注释 由于大量粘贴来自网络的文本,论文在注释规范方面会出现严重问题:将间接引文作为直接引文而不加核对,这属于伪注。这种情况在涉及外文资料时尤其明显,有 的论文所引述的理论观点是用中文表述的,注释出处却是英文的原版本。这一种可能是引自他人已经出版的译本,却没有注释清楚;另一种可能是直接粘贴他人对引 文的翻译及版本的注释,而没有注明“转引自”何处。例如,有学生引用这样一段话:“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学者W.James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 书中对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有个形象的比喻:‘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其注 释是英文版本 (WJamesPotter.MediaLiteracy[M].secondedition.publishedbySagePublication,2001.)。 实际上这段引文及注释都是从网页中粘贴的,仅仅通过百度来搜索,就能发现这段文字及其注释至少在4篇有关媒介素养的文章中一字不差。至于原作者姓名、具体 版本(有多种版本)、英文原文、具体页数等信息,却没有人加以核对。②大段引用他人论文或著作的内容,却不加引号。例如,一篇论文的部分内容在每一段后面 加一个注释,依次排列,却没有一个引号。老师让其加上引号后,发现这是由几段直接引文拼接而成的,没有作者自己的表述。更有甚者,有论文将他人论文的几个 完整段落原封不动地粘贴,变成自己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只在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加一个没有引号的注释,似乎只是最后几句转述了他人论文的意思,这已经属于 过度引用或变相抄袭了。③转述或概述他人论著中的观点,意思不完整,断章取义,也没有明确的出处。这种情况在网络文章、网络词条中是非常普遍的。有的论文 直接粘贴这样的段落(碎片),不顾及原文的具体语境,导致牵强附会,甚至以讹传讹。3.统计数据、图表、官方文献的注释 新闻与传播学科的论文一般会涉及有关新媒体、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核对权威机构正式发布的资料。例如,中国互联网使用情况报告、全国国民阅读调 查、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等,以防止在数字、年限、内容等方面出现差错。网络图表工具非常方便,可以根据有关数据迅速绘制出各种图表或图示。但引用他人 发表的调查报告及相关数据时,首先要交代其调查背景和目的、适用的范围,分辨其数据的可靠性等并加以说明,不能直接粘贴到论文中作为论据,或者自行改编成 图示形式而不加说明。引用国外机构发布的统计资料、产业报告等,涉及统计数字、图表等资料也要详细说明来源,并说明其中文是否转引自他人的翻译,其图表是 否参考外文资料而自行绘制的。如有必要还应附录原文资料作为论据,而不能简单标注一个外文出处的网址。 有关中国政府的报告、政府职能部门的公文以及政府官员的发言等,一般引人关注,或者在政府网站上刊载,或者被多家报纸的报道转述,或者被其他网站反复链接 转载,以至淹没了其最早出处。对此,在引用的时候,必须追溯到正式出版的纸质版本,并详细注明页数,以保证文字准确无误。例如,文化部长蔡武《新中国60 年对外文化工作发展历程》一文,被多家报纸网站摘录或转载,有学生在引用时只是注明来源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认为这就是权威出处。其实,此文曾发表在 《求是》2009年第15期,引用时应该核对并注释这一版本,而不能顺手粘贴一个转载此文的网址作为出处。 四、从多方面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把关 硕士生还处在学术研究的入门阶段,其学位论文难免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上述基于网络检索而带来的学术规范问题也有普遍性。然而,硕士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 于学校,学校有权将其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复制、汇编,例如,中国知网所收录的硕士学位论文绝大部分是由学校打包提供的。这样一来,硕士学位论文 没有经过一个沉淀和修改过程、也没有通过专业编辑的把关环节,就直接进入数据库而变成了“网络出版物”,允许读者在付费情况下自主下载,这与过去仅仅以打 印本收藏在图书馆的论文有很大不同。由此,不得不提出一个新问题:究竟谁应该为进入数据库的论文进行把关呢?笔者认为应该由多方面负起责任,共同提高硕士 学位论文的质量。 1.导师应担负终审职责 网络检索工具为人们获取学术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网络浏览的方式也会对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因此美国学者已经在忧虑这样的问题———Google是否会培养出“最愚笨的一代”。 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子,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有时会超过导师,可以熟练地通过网络下载各种电子文本的资料,甚至对搜索引擎产生了依赖,由此所带 来的新的学术规范问题也应该引起导师的关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如何、创新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科研水平,导师要对学生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和学术 规范训练,特别是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和反思能力;除了对论文开题和写作进行全程指导以外,还要对论文的最终版本负起终审职责,从专业角度对引文、注释等方面的规范问题进行严格审核。2.学校要做好审查和检测工作 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生的论文开题及答辩等环节负有督导和审查责任。目前不少高校的研究生院已经在利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 统”,检测硕士学位论文,但这一检测系统目前还不能覆盖各种文本,检测结果会有疏漏的地方。学校应该让导师了解这个检测系统的特点、了解学生论文的检测报 告情况,并进一步审读。还要注意的是,学生提交学校检测的文本往往并不是最终版本,有的只是迫于检测时间要求而匆匆整合的文本。这会使检测环节流于形式, 学生以为一次检测通过就没有问题了,而导师也不了解检测的具体结果。此外,学校还应该通过匿名评审、在审批阶段抽查等方式,请专家把关。 3.数据库公司应审慎对待论文“网络出版” 中国知网对其所收录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多种技术性编辑工作,有合刊、增刊等形式,还开发了链接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的“知网空间”。根据“中国优秀硕士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预报”,从“按学位授予单位浏览”栏目可以发现:有的高校的论文达到两千多篇,有的学校却一篇也没有。这说明本数据库收录的只是由 学校或个人提供的论文,其“出版预报”中的统计数据只是收录各校论文数量的排行榜。数据库公司可以追求“来源覆盖率”和“文献收全率”,为“学位论文学术 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提供更为充分的比对资料,且不能将所有收录的论文笼统称为“优秀”,以免产生误解。 4.研究生要加强对学术规范的自律意识 鉴于学位论文通过“网络出版”后,其下载方便、传播广泛却无法修改,研究生对其最终提交给学校、有可能被发布(或自行投稿)到学术数据库的论文底本,要以 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按照学术规范进行认真审查和反复校对。这种对学术规范的自律意识和把关能力也关乎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道德规范 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硕士生作为未来的媒体“把关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就应该具备这种综合素养。尽管硕士生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 也会受到目前学风浮躁、求职压力等问题的干扰,但真正攀登学术高峰,需要具备学术坚守、自我提升的信念和定力,这是对论文质量自我把关,而非依赖外在检测的关键所在。大家完成论文之后可以提前去知网论文查重网进行知网论文检测。
“如果你想要赚大钱,那你可以出去了。”这是我第一次上新闻课时教授的开场白。可见,学新闻在全世界都是个不太可能“赚大钱”的行业。但是,可不要被我这句话吓倒。七年学新闻以及一年做新闻的经验告诉我,新闻专业是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专业,担任着社会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学新闻能够带给你的是辩证的思维能力、求真的珍贵品质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今天,我就来讲讲我学习新闻的感受。做新闻只是写写写?你out了!许多人听到新闻二字,脑海里就潜意识地浮现出一个带着厚厚的眼镜,伏案奋笔疾书的人物形象。但是,随着新媒体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线上内容传播速度的加快,大众对新闻和新闻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人必须要有十八般武艺—— 采访、写作、视频编辑、音频编辑、排版甚至编程都需样样精通。在南加州大学读新闻系研究生的时候,这些技能都有专门的课程和老师来指导。不仅要熟练使用各类软件,还得了解如何运用更多Storytelling的技巧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这可是一门大大大学问,如果有兴趣了解的话请下面留言,下一期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聊聊。除了以各类技巧来创造内容外,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必须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I know you are having an affair with my husband这就不得不提到在我本科上课时令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了。那是我初入新闻专业的一节课,教授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有一位面带泪痕、脸因为愤怒涨得通红的女人闯了进来,指着教授的脸开始破口大骂:“I know you are having an affair with my husband!(我知道你和我丈夫在出轨!)”。教室一片寂静,所有学生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教授慌慌张张地看了她一眼,说道:“有什么事儿我们出去说”,就把她带出了教室。在学生们不知所措、面面相觑的5分钟后,教授面带微笑地走进来,说:“现在,你们拿出一张纸,写出刚刚进来的女人的所有细节,包括她衣服裤子的颜色,有没有戴眼镜,帽子是什么款式等等。”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教授是在考验我们在突发状况中,是否还能集中精力记住所有的细节。然而,我什么都没写出来,因为,当时我觉得“非礼勿视”,把头转过去了….这堂课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个新闻人,必须随时随地都保持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在突发状况中。用我之后在SBS实习时韩国大叔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成为所处环境中最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人”。所以说同学们,下次如果看到新鲜的内容,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把头转过去了,记住睁大眼睛好好看啊!If your mom says“I love you”, check it out!“如果你妈妈说她爱你,你得去搞清楚是不是真的。”这是我们学新闻的人经常用来调侃新闻行业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很真实地反映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学新闻时,教授经常会要求我们问自己“so what”和“why”,因为只有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才能够更加深度地报道一个事件。这么说来,做新闻真是一个需要好奇心的行业,每个新闻人都是坚持不懈的好奇宝宝。这句话也同时反映出报道的真实性是多么重要。那么什么叫真实呢?最基本的真实是不写错任何人的名字、职业或是年龄。以前上课时,如果一篇报道作业拼错了被采访人的名字,那么这个作业会被直接打F。从内容角度来说,真实可以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不篡改被采访人的quote、不编造采访人信息以及尽可能地以最完整的角度呈现整片报道。在新媒体编辑中,涉及的方面会更多,例如不随意编辑图片或者视频等等。在人人可以随意发布任意信息的时代,真实的品质则更加可贵。每每看到一些博眼球的营销号为所欲为地散布不实信息,我的三观都能被疯狂刷新。当然了,这个问题在美国也相当泛滥,特别是在总统大选期间,怪不得特朗普每次都声嘶力竭地大喊“fake news”(虽然他自己也各种散布fake news),心疼特朗普爷爷三秒钟。多年来学新闻的经历中,我培养了刨根问题,和绝不说谎的习惯(一说谎就难受得抓耳挠腮)。在回国后,我因为这个常常被母亲敲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什么事儿都要刨根问底!”我也坚信,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内心一定是真实并且正直的。这样才能给读者们呈现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人”?不,是“看门人”!一篇优质的报道,仅仅拥有新闻敏感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判断力的加持,即判断如何将所得到的素材整合,以及判断这是否是一篇有价值的内容。以前在学新闻、做新闻的时候,最艰难的就是第一步:挖掘选题。通常开始找选题的时候,双手都是空空如也,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心仪的选题,还必须得承受教授的灵魂拷问:选题有时效性吗?为什么读者需要读你的文章?这篇文章能够给社会创造什么价值?完美回答这质问三连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个步骤。通过这三个核心问题,童鞋们可以发现,一篇优质的内容的要素是读者是否关心,以及是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引发思考。曾经,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新闻这个专业,我都不知如何回答。但通过一位资深新闻人的话,我明白了我的初衷。他说:“每个做新闻的人心里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每个新闻人都是‘看门人’”。的确,如果不是真心实意地想推动社会的进步,不是坚持想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人的。一个优秀的新闻人也会承担起“看门”的责任,起到监督社会和管理者的作用。了解了以上这些后,童鞋们是不是不再觉得做新闻只是没完没了地写写写了呢?学新闻的几年来,我报道了许多许多事件,从校园生活到意大利的移民,从多元的文化活动到洛杉矶的好莱坞新星,这些故事都丰富了我的生活和阅历。我可以拍胸脯地说,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新鲜事物、有社会责任感以及乐于沟通的人,学新闻对你来说一定会是件美好的事!
照片的拍摄角度 无论是室外自然光还是室内人工光,拍摄人物肖像最常用的光线位置就是从人物左右45度角进行拍摄。这样可以形成合适的阴影,影调丰富,比较容易强调人物脸部的形象感。《冻僵的士兵》 大卫·道格拉斯·邓肯 事情发生在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孤军深入,一直打到北朝鲜,遭到中国志愿军的顽强阻击。美国军队开始在酷寒的天气中撤退。这张照片,邓肯选择了水兵右前方约45度角的地方进行拍摄,人物的立体形象跃然纸上。他的朝鲜战争照片与1951年刊出,题为这就是战争。2.眼神光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最关键的用光就是“眼神光”。能否使眼睛突出,关键要看在眼睛里是否能出现高光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让眼睛有神。在拍摄前一定要考虑到眼神光,最好使用超过肩膀的自然光制造眼神光,如果效果不好,可以使用反光板或者利用一些不太平滑的小镜子、光盘的光面、小白纸将光线发射到眼睛里。《我要上学》 解龙海 摄看到这副照片,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这是宣传希望工程的代表作之一。Jose Libres Librodo 拍摄《亚细亚儿童》Jose Libres Librodo 摄菲律宾摄影记者Jose Libres Librodo 在柬埔寨吴哥窟拍摄了一组亚细亚儿童的照片,这是其中的两张。他们的双眼都让我们感到震撼,感到难以忘怀,所有人看了都不容易忘记。他们的黑色眼珠中深藏着各种战争带来的恐惧,同时他们的眼神中纯真无邪又闪现出对未来的希望。3.如果眼睛不能很好的表达被拍对象的内心世界和摄影记者所要求达到的意境,可以通过第二种方式进行表达,我们可以拍摄人物看远方,或者戴眼镜,这些都是有效方法。。《钱钟书》 邓伟 摄这张照片是钱钟书最为喜欢的肖像。当摄影师把拍好的照片拿给钱钟书看时,钱钟书带着眼睛,仔细看了好久,然后他抬起头,很平静对待说:”这就是我“《上访者》 李晓斌 摄这张照片拍摄于1977年11月。李晓斌是骑着自行车在天安门与午门之间的路上与“上访者”相遇的。《被黑暗吞噬的童工》严亮 摄13岁的童工黄水如,在广州海珠区客村城中村艺春厂工作,这是一家地下黑作坊,专门从事钉珠工作。这个厂14名员工中13个是童工,每日十五六个小时高强度的劳作,兼之卫生情况恶劣,他们的健康状况很差。一个月前,黄水如的腿上和脚上长了一些小红点,痒的揪心,接着溃烂,流脓,而老板不带她去看医生。这一带上千家非法小厂主要从事制衣钉珠,据说至少雇佣了500名以上的童工。黑漆漆的厂房里,黄水如显得孤独,无助,她身后的窗户上也布满了无情的铁栅栏。 《腿》 艾略特·欧维特 摄《狗狗》 艾略特·欧维特 摄艾略特·欧维特是摄影史上最有名的给狗拍照的摄影家。他拍摄的这两张照片,用俯下身子来拍摄的方式很可取,因为动物们引导我们的视线,产生既有趣又有这里的画面。 如果你对本文很感兴趣请在下方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谢谢您的关注!
大家好,关于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硕士考研信息汇总,了解一下!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考试科目研究方向01法治新闻 02网络与新媒体 03传播法与传播伦理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 ③781新闻传播学综合一 ④881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二.参考书目1.陆小华著:《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2.陆小华著:《信息财产权:民法视角中的新财富保护模式》,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3.刘斌主编:《法治新闻传播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4.姚广宜主编:《法制新闻采访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吴玉玲著:《理念与实践:电视法制新闻生产的多维考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6.蔡雯著:《新闻编辑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马少华著:《新闻评论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8.李雪慧著:《检察新闻传播导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9.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0.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1.陈力丹、王辰瑶著:《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2.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3.邵培仁、陈兵著:《媒介管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14.风笑天著:《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5.赵士林著:《传播学实证研究:假设检验与理论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6.胡百精著:《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7.熊澄宇、金兼斌主编:《新媒体研究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8.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9.匡文波著:《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0.黄河著:《新媒体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1.孙永兴著:《新媒体事件:机制、功能与法律规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22. 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3.姜进章著:《新媒体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24.麦尚文著,《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中国报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5.吴小坤、吴信训著,《美国新媒体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年版。26.胡正荣主编:《新媒体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27.张春华著:《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28.姜胜洪著:《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29.郭玉锦,王欢著:《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0.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1.袁方等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33.郎劲松著:《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34.萧燕雄著:《新闻传播制度研究》,岳麓书社2002年版。35.金冠军、郑涵、孙绍谊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36.魏永征著:《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37.宋克明著:《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38.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著:《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9.孙旭陪著,《新闻传播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40.魏永征、张红霞著,《大众传播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版。41.尤英夫著,《新闻法论》台湾世纪法商杂志社2000年版。42.梁伟贤、陈文敏主编,《传播法新论》,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43.吕光、潘贤模著,《中国新闻法概论》台湾中正书局1963年版。44.张西明著,《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45.雷润琴著,《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6.张西明等编,《新闻侵权:从传统媒介到网络》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47.王利明主编,《新闻侵权法律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8.顾理平著,《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49.郭娅莉等编,《媒体政策与法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0.马光仁著,《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6月版。51.吴飞著,《大众传播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52.魏永征著,《新闻法新论》,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9月版。53.齐爱民等主编,《网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4.王云斌著,《互联法网:中国网络法律问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55.周庆山主编,《信息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6.张维迎著,《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57.杨立新著,《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58.周汉华主编,《外国信息公开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59.蒋志培主编,《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60.张新宝著,《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1.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62.薛虹著,《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3.宋小卫著,《媒介消费的法律保护——兼论媒体对受众的底限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64.刘杰著,《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5.沈固朝著,《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6.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7.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68.展江、吴薇主编,《开放与博弈: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69.徐迅主编,《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70.万鄂湘主编,《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评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71.林喆主编,《当代中国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72.莫纪宏著,《人权保障法与中国》, 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73.程燎原、王人博著,《权利及其救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74王振民著,《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75.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76.甄树青著,《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77.王四新著,《表达自由——原理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8.陈欣新著,《表达自由的法律保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79.徐显明主编,《人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0.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1.夏勇著,《人权概念的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修订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2.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3.黄楠森、沈宗灵主编,《西方人权学说[上][下]》,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84.杨宇冠著,《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二.分数线、报录比等1.2019年招生人数为15人,复试线为365分,单科分数为55分和90分。2.2010年录取人数为27人,报录比为8:1,复试线为50、50、75,总分为345分。3.2011年录取人数为35人,报录比为8:1,复试线为60、90,总分为365分。4.2012年录取人数为19人,报录比为9:1,复试线为62、100,总分为370分。育明考研备考策略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由于参考书较多,所以需要准备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各位考生分阶段来进行备考。首先第一阶段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阅读新闻传播学的相关教材,能够有一本自己的笔记是最好——但是笔记不是抄写书上的内容,那样的笔记没有什么意义——一本能够将所有的参考书融合在一起的笔记,如果没有办法形成一本笔记,也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这一阶段需要阅读的书目主要是教材,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和广告学的内容,如果有学校涉及编辑学或者其他科目的内容,则也需要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然后第二阶段应该是巩固知识的阶段,对于自己第一阶段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这个阶段也可以阅读一些其他的相关书籍,如一些传播学和社会学的原著,这样有助于理解前期教材中记下来的内容,也能够为后期的知识运用提供一些分析性的内容。防止在后期具体问题的分析中都是结论性的判断而没有具体的分析过程,陷入空搭框架的窘境。接着就是进行提高的阶段,也就是学会用之前积累的基础知识填充自己的知识框架。例如5W知识、批判学派知识、新媒体与政治、新媒体与经济、新媒体与文化下能够联想出哪些内容,整理好自己一本独有的笔记。最后一阶段呢就是准备认真背诵真题,浏览热点,例如这一年的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主要热点事件有哪些。但是并不是关注事实本身,而是看这些热点事件能不能够用知识点去分析。例如今年开年的社交软件大战,需要看到的不是这个事实本身,而是社交媒体和现代生活、社交媒体与新闻业等等。如果单纯的积累碎片化的事实,对于考试并不会有多大帮助,这个可以到热点准备阶段的时候再说。最后祝每一位考生都能够考研成功。
国家扩招专业硕士博士 “学硕优先”理念能否扭转 专硕还会是学历金字招牌吗?继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后,国庆前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再发重磅文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在研究生招收总量上扬的基础上,要求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招生规模,占比将超过学术性研究生人数。在这背后,专业性研究生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又是否还会是一块学历的“金字招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对高端研究性人才的需求有限,研究性岗位的人才吸纳几近饱和。但每年考研的人数仍在增加,这就激化了社会需求和学生求学深造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国家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的要求。何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方案》中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一般在知识密集、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设置。曾经的就业升学之“困”手握专硕学位证书 却无法入职心仪的单位去年6月,黄同学从浙江某高校毕业,并获得了自己材料学的专业硕士学位。然而,因为手中的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他却无缘入职自己心仪的北京某研究所。“招聘简章里清楚地写着,材料学相关专业学术性硕士优先。这意味着,专业硕士基本没有入职的可能。”事实上,黄同学没能等来入职机会,甚至连面试笔试的通知也没有收到。2017年,黄同学以优异的成绩从本科保研到了自己就读硕士的学校,而之所以选择攻读专业硕士,是考虑到专硕招录比要远高于学硕。为了能够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黄同学并未多想就报名了材料学的专硕考试。除了上述研究所外,黄同学也尝试向不少高校材料学院招聘研究员的岗位投递了简历,尽管岗位要求上只写了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但黄同学没有收到任何一所高校的录用通知。在黄同学看来,问题在于自己的专硕学历。最终,黄同学无缘完成材料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他选择了入职一家企业做起了一名普通技术岗职员。专家分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从认可度上来讲,对于某些专业机构而言,专业硕士学位的认可度肯定不及学术性硕士学位的认可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专硕在招生时分数要低于学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硕学生不如学硕学生的刻板印象;其次,专硕学生更注重应用技能培养,而研究机构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在招聘上要求学硕优先,这就造成了所谓的‘专硕歧视’。”因为就读专硕 导师不愿带,读博遇挫折在广州某高校就读传播学专硕的刘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回想自己2018年刚入校选择导师的情形,刘同学觉得有些委屈。“我是复试一过就开始联系导师,算得上很早的一批。但好几个老师知道我读的是专硕,就不愿意带我。”刘同学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所在高校专硕学生远多于学硕,且专硕学制为两年,第二年基本在校外实习;而学硕人数少,学制为3年,能参与更多导师的学术性研究成果,因此在导师选择学生上,就更偏重学硕。刘同学没能选上自己最心仪的导师,这成了她读研期间最大的遗憾之一。但更令她失望的,是在研究生第二年她准备申请本校读博机会时,又再次因为专硕的身份被拒之门外。“其实我也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也参与了导师的研究课题,但当自己想申请读博时,还是因为专硕的问题没能如愿。”刘同学回忆说,自己身边不少水平差不多的学硕同学申请读博基本都成功了,甚至有同学申请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但自己却没能申请上心仪的大学。“不是说专硕申请不了博士,只是递来橄榄枝的学校,可能不如学硕申请的学校好。”最终,刘同学还是放弃了自己的读博计划,选择了直接就业。专家解读专硕如何保持学历“金字招牌”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师资投入实际上,自1991年起,我国便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统计数据显示,到2019年,我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然而,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制度依然面临发展困境。刘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就读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很多课程都与新闻学以及传播学的学硕同学一同上课,在课程论文和考核上,要求也一样。“我自己觉得专硕和学硕在课程教学上并无太大差别,因为专硕只学2年,更多课程要在一年内上完,所以其实专硕学生要比学硕的同学更忙。”刘同学说。“学长学姐都告诉我,专硕和学硕其实区别不大,很多课程都一起上。”在黄同学的认知里,专硕与学硕在课程学习上并无太大差别,很多时候都与学硕的同学一起上课做试验。略有不同的是,黄同学就读的高校只要求学硕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而专硕则并无此明确规定,另在毕业设计方面,专硕的要求也会比学硕稍微宽松一些。此外,在刘同学所在高校的专硕培养方案中,其中提到将对专硕学生开展业界第二导师制,即邀请业界人员成为学生的第二名导师,辅导业务课程。但是,在现实中,刘同学却并未见到自己的业界导师,更多时候只能参与到业界导师在学校开展的讲座中。“我个人看来,专硕教育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配套师资不足。”某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海明教授分析认为,专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与学硕的区分度不大,没能体现出专硕培养学生业务能力的优势来,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配套师资不足。刘海明举例说明,比如不少高校聘请业界知名编辑记者成为学生业务课程的导师,从业务上来讲的确能帮助学生更快学习采写技巧。但作为研究生教育,做相关的采写理论研究,可能无法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师资不足,就会导致课程设置不创新,学硕与专硕拉不开差距,教学优势自然不明显。”刘海明指出,不少学校的文科类专业,学硕和专硕几乎都在一起上课,对二者的要求也并无太大差距,只是在学制上有所不同而已。实际上,针对专硕培养的发展问题,《方案》中也明确指出,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与质量问题上,还存在类别设置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现实问题。“与学硕拉不开差距,不能因材施教、有区分度地培养,那么就会造成专硕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专硕学生的就业优势不明显,自然就会造成最后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刘海明指出,专硕要继续成为学历的金字招牌,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师资投入,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硕士相适应的能力要求。“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调和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平衡难题的必经之路”《方案》中提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在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的今天,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需要精细化、专业化的分工培养。然而,在扩大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趋势下,也有人开始思考过度教育的社会问题,在未来硕士教育普及的背景之下,专业硕士还是否能归属于精英教育?这张学历证书是否能成为应聘时的招牌?“实际上,很多学术性研究生毕业后,也没有从事学术性研究事业,而是和更多专业学位学生一样,进入了企业。”因此,在储朝晖看来,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调和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平衡难题的必经之路。对于专业学位硕士扩招是否会引发过度教育的矛盾,储朝晖认为,导致过度教育的问题,在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一些只需要本科学历的岗位,往往提出硕士学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倒逼学生不得不继续读书深造。“这是一个国家、用人单位、学校、个人多方面共同形成的一个社会问题。”在储朝晖看来,专业学位硕士扩招并非是带来过度教育的原因,而是目前就业形势与社会需求共同带来的一个结果。尽管扩招势在必行,但储朝晖也同时提出,从微观层面上来讲,还需注意扩招的边界问题。他解释,具体到学院甚至每个专业,如何扩招,扩招多少,培养方案的制订等等,都需要从微观层面出台详细的办法,以点概面全面平衡,才不至于出现盲目扩招,过度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方案》中也明确提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并给出了针对硕士和博士不同的扩招重点科目,其中明确:重点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尽管硕士近年来已不断扩招,但储朝晖建议,学生不应盲目追求学历,更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确定目标。在储朝晖看来,如果本科时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就应该尽可能选择就业,而非盲目追求高学历。【编辑:岳川】【来源:中新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用人单位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学位含金量与制度无关,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培养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和你一起面试的国内研究生都读了两三年,而你这个硕士实际只读了大概九个月,你能学到什么呢?”这是王可找工作面试时最令她尴尬的问题。香港某高校新闻学硕士王可于去年夏天结束课程,返回内地找工作。“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尴尬,毕竟是被质疑的感觉。也没想到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时王可这样向记者解释。其实,不仅是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也有大量的“一年制硕士”,美国也有少量时长为一年的硕士课程,如法律硕士(LLM)。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也常常遭到用人单位一定程度上的质疑。从未停止的争论“读MSc忠告:香港MSc(注: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甚至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王可如往常一样随意地浏览网页,QQ系统忽然弹出了这么一条群消息。该消息来自一个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交流群,王可正准备打开链接看一下。群里紧接着有人发言:“老帖了。没意思。”“说得好恐怖,虽然估计部分真的被夸张了,但的确值得反思反思再反思。”出于好奇,王可搜到了原帖。帖子的出处是寄托家园论坛,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9日,参与讨论的跟帖多达19页。“事实上,关于读授课式这种一年制硕士究竟值不值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已经是‘月经贴(讨论话题出现频次很高的帖子)’了。”王可有些无奈地笑着说。此“忠告帖”的作者叫做“hatehkust”,2009年赴港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帖子中,他历数了自己在香港以及内地找工作所遭遇的种种不愉快乃至“噩梦”,内地用人单位在学习时间上对他的质疑,某银行简历筛选系统排斥港校等等。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读了这个硕士造成的。而写这个帖子是为了告知后人:“这种一年制的培训班绝对对你日后的工作之路害远大于利, 来香港读MSc不仅不能给你镀上哪怕一层再假的金,甚至绝对可能成为你简历上的污点。”“对于授课式硕士含金量的讨论几乎是每一个新人都会问的问题。”王可说。在hatehkust的帖子下面留言的同学很多,有的对他MSc比国内硕士清闲的说法不以为然,也有人对于他这种“泼冷水”的行为表示肯定。香港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生课程分两大类,一类叫做研究式课程(注:Research Postgraate Programmes,RPG),一类叫做授课式课程(注:Taught Postgraate Programmes,TPG),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王可向记者介绍道:“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各种声音都有,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关键看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王可说,当时她也是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决定到香港读授课式硕士的。“我希望在香港可以开阔眼界,同时学习偏实用的课程,方便就业。”时间与质量的关系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那么,姑且被统称为就读“一年制硕士”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hatehkust称,他所认识的一些内地“985工程”学校的研究生,“起早贪黑地像头牛一样,上课、作业、考证、论文、项目、实习”,而读MSc的同学“每天打游戏到凌晨4点,中午才起床”。“其实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王可介绍道,因为香港与英美等地的高校时间安排相同,所以都没有内地的学期时间长。每学期只有13周左右的课程,而内地高校普遍都有18周或者以上。“如此一来,课程就很紧凑,节奏很快。每门课的老师都会在第一堂课就把整学期的课程安排发下来,具体包括每节课的预备阅读书目,每一次作业、什么时候作课堂报告,有个人的,也有小组为单位的。一学期上三四门课觉得比在内地时上七八门课还累。”也正因为如此,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虽然是语气夸张的调侃,但是王可觉得这条状态还是很形象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其实也是对质疑授课式课程的一种回应”。对于用人单位对学习时间的质疑,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表示,用人单位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他们缺乏判断力,不会深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学得到底如何。只用学习时间判断一个应聘者,是一种蛮简单的判断,可以说是偏见。”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郭英剑也向记者表示,他坚决反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用学习时间长短去质疑或者评价一个学生,“这对学生很不公平”。如何衡量含金量关于大家通常所说的含金量,侯定凯分析道:“首先是从学习时间上衡量,其次就是从写不写论文来衡量,认为写论文的情况比不写论文的情况好像要求要高一些。”而就这两方面来说,侯定凯认为,这与一个国家本身的学术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不存在哪一个制度比哪一个制度更好的问题。“如果仅从时间与论文两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应该是很好的,硕士普遍的都是三年,而且全都需要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得并不好,批评声音很多。”侯定凯说。在招聘的时候对人才进行考量,是招聘方必然要进行的活动。但是,招聘负责人或者公司领导真的具有评价一个学位含金量的能力和资格吗?对此,侯定凯认为,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如何,实际上最终应该是由教授、学者、专家这群人来把握的,外行实际上无法判断和评价一个学位的含金量。“因此,有关学位含金量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培养过程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安排课程,怎么挑学生,以及质量把握等方面。”王可说,自己所读的课程没有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只是作为选修。如果写论文,相当于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但是事实上,一些课程也会要求我们写论文、写报告。”而修读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硕士的一位同学更是向记者“诉苦”,因为学习的课程偏理论一些,除了课堂报告外,每门课都要写论文,“尤其期末快结课那一两周,写论文的压力特别大。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所谓的毕业论文,就觉得我们很悠闲啊”。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安全专业的张晨则表示,他们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自己当时写了一个月。“国内的想法偏传统,认为论文是控制质量的手段,喜欢从结果出发,用一次性的方式来控制整个过程,是本末倒置。”侯定凯对此分析道,据他了解的情况,国外的课程一般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考核,平时的作业、报告等形式也较为多样,“当然学校与学校的差异性也存在,也有很糟糕不负责任的教学情况存在”。“总之,学生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一篇四五万字的论文。有想法和写文章不是一回事。”侯定凯说。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何青去年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型硕士,以一分之差被调剂为传播学的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的招生名额多于学硕。而她现在表示,“读专业硕士也不错,本来就没想要走学术路”,只是担心用人单位可能会歧视专业硕士。“国内目前的学术型硕士已经开始锐减,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即职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型的指导思想是极其明确的。这一点,由于有教育部的行政命令在,大方向已定且已见成效。”郭英剑对专硕学硕之分表示肯定。侯定凯说,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而现在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才要变革,“改革的方式不是从学术本身来考虑问题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作一些调整。包括以前的扩招,到现在对扩招人数的控制,以及学制的改变,都是如此”。王可觉得,授课式硕士对应为国内的专业硕士,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它们更需要学生掌握与岗位要求有更多对接的知识或者技能。侯定凯说:“现在的专业硕士,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在走的。”虽然关于这种国外的“专业型硕士”的一些不理解和争论存在,但是,身为一位高校教师,郭英剑还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出去留学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基础教育以及本科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出去看看并接受一下比我们更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拓展个人高等教育多元经历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这个专业全英前十。说起英国各大院校的新闻学专业,谢菲尔德大学不得不提,据《2021年卫报大学排名指南》(The 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 2021)最新公布的数据,我们的新闻学(Journalism)专业成绩斐然,排名全英Top10!学校2021年秋季入学的硕士课程已经开放申请,如果你也想成为顶级媒体工作人员,那么我们可以助力一把。一、MA Journalism 新闻学文学硕士介绍所属学院:社会科学学院(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新闻研究系(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Studies)学制:文学硕士全日制一年学费:23250二、课程简介受英国新闻工作者培训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专业认证,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专业以培养学生创建并发布新闻内容为目标,让学生扎实掌握传统新闻知识与技巧。学习期间,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学校线上新闻编辑室的各项工作,还能走出去、在新闻的发生地实地采访报道,并在团队的共同配合下,将新闻故事在真实的新闻网站以及社交媒体上呈现给公众。2017年11月,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文学硕士专业还被英国国家新闻工作者培训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 评选为全英顶尖研究生课程 (UK's top-performing postgraate course)。三、部分核心课程新闻研究(Researching News)新闻撰写(Writing News)记者法(Law for Journalists)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Ethics and Regulation)权力与社会(Power and Society)高级新闻学(Advanced Journalism)Teeline速记法(Teeline shorthand)四、考核方式论文、考试、新闻实践(新闻制作、报纸编辑、网页新闻制作以及作品集)综合考核。五、录取要求不低于2:1的学士学位(背景优异者2:2学位也可考虑)或同一水平的等同学历,且有媒体相关工作经验。雅思总分不低于7.5,小分不低于7.0;或其他同等水平的英语能力。
最近,清华大学的彭兰教授调回了人大。终于,人大新闻学院,一家人又整整齐齐的了。现在来看,人大新闻学院的导师团队又添了一名得力战将,整体师资力量足以傲视群雄,简直可以成立一批学术团队,分分钟出道。接下来,就让胡师姐来为你介绍——人大新闻学院的导师天团组合,准备好欢呼和尖叫了吗?(出场顺序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天团1号 新媒体研究组合01彭兰Part 1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Part 2任教课程《新媒体研究》《新媒体新闻实务》《数字传播技术应用》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彭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你没有看错,是清华大学彭兰本兰,只不过从清华大学又调回了人大。调任清华前,彭兰老师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还曾担任过人大新闻学院副院长一职。在调任清华的几年间,彭兰老师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新媒体用户研究》《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新媒体导论》《网络传播概论》,而且是这些著作的惟一作者。Part 5 近年论文02董晨宇Part 1研究方向社交媒体研究、数码人类学Part 2任教课程《社交媒体》《传播理论》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董晨宇老师是人大新闻学院的新晋讲师,在人大读博期间,师从陈力丹教授,著有《英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董晨宇,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一书。博士毕业后,董晨宇老师的研究方向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最近的几篇论文都是在讲谈恋爱,例如《我该选择哪种媒介谈恋爱——复媒体时代中的媒介意识形态与媒介转换行为》《贫媒介、富使用——互联网中介化交往中的情感补偿》《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在著作方面,董晨宇老师外语能力强悍,翻译了多部著作,如《宣传》《舆论的结晶》《剑桥美国史》《云端交往》《脸书故事》等。Part 5 近年论文03匡文波Part 1研究方向新媒体Part 2任教课程《网络传播研究》《手机媒体研究》Part 3 学术背景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匡文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自考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是国内最早从事新媒体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之一。研究生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获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具有文理兼通的优势。2001年3月,匡文波老师出版《网络媒体概论》,是最早研究新媒体的专著之一。2006年出版《手机媒体概论》,是国内第一部和被引用率最高的研究手机媒体的专著。Part 5 近年论文天团2号 传播学研究组合01陈绚Part 1研究方向传播伦理学、媒介法、新闻道德规范、新闻传播法Part 2任教课程《新闻伦理与法规》《传播伦理与媒介法研究》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陈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传播学大辞典》执行主编。所主持的《媒介法、媒介伦理案例库》,2013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案例库建设”优秀教学成果奖。 论文方面,陈绚老师的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家新闻界》之上,代表作有《“主流媒体”赋予及与政府关系的道德层面评价》《论信息公开政策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公权力拥有者主张私权利的限制与评价》《“优秀记者”之界定及其道德评价》《假新闻治理的路径革新》等。 著作方面,《广告伦理与法规》《新闻传播学大辞典》《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概论》这几个大部头,都是其代表性作,尤其是《新闻传播学大辞典》这一新传界的百科全书,涵盖了新闻传播学各个专业方向的词条,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价格约200左右,建议入手。Part 5 近年论文02陈阳Part 1研究方向性别与传播、全球化与大众传播Part 2任教课程《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量化传播研究方法》《质化传播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Part 3 学术背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和本科毕业,文学硕士和文学学士Part 4 个人介绍陈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新闻界》月刊栏目主持,美国宾州大学安娜堡传播学院访问学者(2010-2011)。陈阳老师进入学术领域后,第一个研究兴趣在于“性别与传播”,这是她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为此,她翻译了我国第一本关于男性杂志的研究著作《追寻男性杂志的意义》。此外,她发表过关于我国女性新闻的多篇研究论文,如《我国新闻生产的影响机制之研究:以妇女新闻为个案》《碎片化的女性新闻:对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分析(1990-2002)》《协商女性新闻的碎片:当代中国媒体里的国家、市场和女性主义》。后来,她的研究兴趣转向了“全球化与大众传播”,这是她在宾州大学为期一年访问的研究主题。同时,也撰写过关于中国记者职业理念变迁的文章。著作方面,代表性著作是《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是多所院校研究方法课的选定教材。有考查新传研究方法的考生,这本教材必不可少。Part 5 近年论文03胡百精Part 1研究方向传播学与公共传播Part 2任教课程《公共传播》《传播与社会》《公共关系学概论》《危机传播管理》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胡百精,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0年9月4日,胡百精老师已经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 代表性论文包括:《互联网与重建现代性》《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互联网与对话伦理》《互联网与信任》《对话与改革:美国进步主义时代的公共传播与社会认同》。 著作方面,著有《说服与认同》《公共关系学》《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版)》《中国公共关系史》,同时翻译了《舆论的结晶》《宣传》《取悦公众》《每一分钟诞生一个顾客》等作品。Part 5 近年论文04刘海龙Part 1研究方向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传媒文化Part 2任教课程《传播理论研究》《政治传播研究》《传播思想史》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刘海龙,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修订版)、《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等作品,其中《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出镜率最高。而《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一书是论文集性质,陈力丹老师从2006年起,把这本论文集做的有口皆碑。到了2019年,刘海龙老师从陈力丹教授手中接过主编的接力棒,是考研学子每年需要重点关注的书目。Part 5 近年论文05栾轶玫Part 1研究方向形象传播、融媒体研究、发展传播学Part 2任教课程《媒介素养与公共表达》《新闻理论》《高级新闻采访写作》《新媒体实务》《视听制作与主持》《融媒体出镜报道》《融媒体视听表达》《融媒体视听新闻》Part 3 学术背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Part 4 个人介绍栾轶玫,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栾轶玫老师曾在中央台工作多年,历任高级编辑、网络发展部主任、首席研究员,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亲身参与了国家级媒体“融媒体转型“的各个重要阶段。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来,继续融媒体教学实践,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融媒体”的学术专著《融媒体传播》。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到“县级融媒体”再到“四全媒体”,追踪研究融媒体十余年。Part 5 近年论文天团3号 新闻学研究组合01蔡雯Part 1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新闻媒介研究Part 2任教课程《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研究》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蔡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在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计百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从面向“受众”到面向“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规制变革:媒介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世界多国媒介管理现状的比较与思考》等。著作方面,出版了《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闻编辑学》《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现代新闻编辑学》等作品,主要集中在新闻业务方面,其中的许多教材,都是考研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Part 5 近年论文02高钢Part 1研究方向新闻实务、新媒体传播Part 2任教课程《新闻实务基础》《新闻采访写作》《网络新闻编辑》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高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高钢老师1996年开始从事互联网新闻传播,主持创办华声报网站。他在新闻第一线采写新闻二十五年,采写了大量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度报道。2003年9月,辞去华声报总编辑职务,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代表性著作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写作精要》《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结构、功能与效果研究》等。Part 5 近年论文03杨保军Part 1研究方向新闻理论Part 2任教课程《新闻理论》《新闻传播研究》《博士生研究方法指导》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从研究方向来看,杨保军老师完全钟情于新闻理论研究。除此之外,眼里再无他物。他最为出名的著作,便是“新闻十论”,包括:《新闻事实论》(2001)、《新闻价值论》(2003)、《新闻真实论》(2006)、《新闻活动论》(2006)、《新闻精神论》(2007)、《新闻本体论》(2008)、《新闻道德论》(2010)、《新闻观念论》(2014)、《新闻主体论》(2016)、《新闻规律论》(2019)。从1999年的《新闻事实论》算起,到2019年的《新闻规律论》,“新闻十论”整整用了20年时间,可谓用情专一。Part 5 近年论文天团4号 马新观研究组合01邓绍根Part 1研究方向中国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Part 2任教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外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实践》Part 3 学术背景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Part 4 个人介绍邓绍根,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马工程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课题组专家,《新闻春秋》执行主编。博士期间,邓绍根老师是新闻学泰斗方汉奇教授的关门弟子。2017年,邓绍根的著作《中国新闻学的筚路蓝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获吴玉章人文社科奖,学术声誉达到顶峰。随后的2018年,邓绍根老师便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的位置,调到了人大新闻学院。著作方面,著有《广东传媒风云人物访谈录》《冯列山新闻文集》《徐宝璜新闻学论集》《邵飘萍新闻学论集》等作品。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1949—2019”,是该项目的首席专家。Part 5 近年论文02郑保卫Part 1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气候传播Part 2任教课程《新闻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舆论学》《中外新闻理论比较研究》《新闻学前沿研究》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硕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郑保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副理事长。郑保卫教授自研究生毕业,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研究工作已30多年,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方面,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等著作,受到学界高度评价。今年是列宁诞辰150周年,郑保卫老师写了多篇论文,评价列宁的新闻思想和新闻活动,是今年新闻史的重大考点。此外,他主持了中国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项目,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气候传播专著《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是此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Part 5 近年论文天团5号 跨界研究组合01塔娜Part 1研究方向计算传播学、新闻大数据、新媒体与数字传播技术Part 2任教课程《程序设计实践》《编程语言基础》《新闻传播程序设计基础》Part 3 学术背景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你也没有看错,塔娜老师是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居然来抢新闻传播学的饭碗了。而且,塔娜老师的论文,大部分都是发表在CCF(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及SCI上,知网上能搜到的论文,少之又少。著作方面,著有《算法新闻》这一教材,是将新闻传播与计算机学科完美结合的典范。Part 5 近年论文02周蔚华Part 1研究方向文化与出版产业研究、数字出版研究、网络舆情理论与应用研究Part 2任教课程《媒介经营与管理》《国际版权贸易》Part 3 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学位Part 4 个人介绍周蔚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副总编辑。由于出身经济学专业,所以周蔚华老师的研究方向偏向于传媒出版产业领域,也具有跨界的属性。2016年,他还版了《网络舆情概论》,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网络舆情传播机理、监测引导方法的教材。Part 5 近年论文写在最后以上组合纯属师姐幻想而成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如果你有被其中的组合吸引到请在文末为你的心动组合疯狂打call!参考资料[1]人大新闻学院原副院长彭兰回归人大,曾于2015年调任清华[2]【民间观察】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副院长邓绍根调任中国人民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三名副校长:顾涛、王轶、胡百精
一、个人情况我本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英语专业。一战考研成功上岸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专硕(MJC)01方向全媒体新闻实务。初试总成绩377 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64分、英语二64分、专业课一133分、专业课二116分。虽然在考试第一天由于身体原因政治和英语没有发挥好(尤其是英语)PS:大家也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健康啊!但是专业课发挥得还可以(应该是我们方向专业课总分第二名)。那么作为一战跨学校跨专业的考研人来说,是如何在学校临时改了考纲、公共课没有发挥好的前提下依然拿到专业课高分并成功上岸的呢?二、考研择校&择专业【关于专业】虽然我本科是英语专业,但是一直都比较喜欢新闻。在本科期间也接触过一些和宣传相关的学生工作,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学习新闻的心。大三时,无意间读了一本传播学的书籍,对传播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啦!【关于择校】决定报考新传专业以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查找相关院校排名,中国传媒大学无疑是业内的佼佼者。再加上我喜欢知识和实践两手抓,还综合考虑了地域的因素,最终在人大、中传、武大、浙大这四所学校中选择了中传。【关于专业方向选择】中传的MJC分的很细,一共有7个方向,涵盖了4个学院。因此就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在参考了新祥旭机构这边给出的建议和自己的兴趣点以后,我就很快决定报考01方向了。我认为,与其纠结猜测选哪个方向更好考一点,不如用这个时间专心学习,毕竟后期时间会越来越紧张,不要浪费时间在我们不能预测的事情上。顺便说一下,在初试的时候大家的卷子都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提前选好方向,按方向划线(今年改了考纲,并且开始按学院划线了)。今年是中传MJC的“大改之年”,考纲和题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中传MJC又是考研难度较大的专业,但是这又怎么样呢?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相信自己并且要真的拼命学习,既然有人会录取,为什么被录取的人不是你呢?三、考研初试经验2019年初,我报名了“新祥旭”的一对一专业课,正式开始学习是在4月份,政治和英语是自学的。专业课师姐人特别nice!算是我的启蒙老师了吧。初试备考过程中,因为有了师姐和机构也让我心里有底气了许多。我记得在距离考研倒计时第99天的晚上中传发布了全新的考纲,当时心态有点崩,立马找了师姐寻求安慰,再加上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允许我心态崩溃,只能立刻冷静下来重新投入复习。考研期间我每天大概学习11-14小时,背诵专业知识大约要占用一半的时间。在考研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当然也走过一些弯路,下面我将分科目详细阐述一下。【思想政治理论】政治我考了64分,属于一个平平无奇的分数。我认为,政治是一门难拿高分但是绝不能忽略的科目。我政治开始的相对比较早,7月初开始跟随网课配肖秀荣精讲精练,每天给自己定计划做1000题,一轮结束时已经9月初了。接着我开始刷第二遍、第三遍1000题,同时及时总结错题巩固记忆。到了后期就按部就班的跟着肖四肖八,背就完了!虽然政治最后没有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但也不算拖分科目。政治我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就是,后期一定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计划的任务!由于跨专业考的原因,后期留给政治复习的时间少得可怜,会出现部分知识遗忘、手感下降等问题。因此,从始至终认认真真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尤为重要。【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考研人,我承认自己在英语上用心很少。之前所有年份的英语卷我也都在80分+的分数,因此确实“轻敌”了。我仅仅做了2遍英语二历年真题就上了考场,还恰好赶上身体不舒服所以这科就成为了我拖后腿的科目。因此,不要忽视每一科!即使你觉得它是你的优势科目,到了考场上说不定就会变成拖你后腿的那科!老老实实背单词、踏踏实实刷题、认认真真纠错真的很重要!【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参考书目:段鹏《传播学基础》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刘宏《新闻传播理论》我是4月份开始阅读参考书目的,一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两门专业课的所有书都读了一遍并做了大概的标记,6月份左右跟着师姐又学了一遍。到了9月中旬我又将段鹏老师和彭兰老师的书细读了一遍。334的知识是灵活的,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运用。我认为,334的学习中做思维导图很重要!我一共做了3次思维导图,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提升。思维导图是越写越少的,最后整个科目我用了一张 A4 纸就写完了。334的学习做专题也十分重要,需要阅读大量老师的论文,密切关注时事热点,不断扩充新的案例,精炼自己的表述等等。我认为拿高分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思想、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有新鲜丰富的案例再加上平时的语言积累。最后,要落实到笔头上。要勤加练习,通过不停的写题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参考书目: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崔林《媒介史》中传今年将440中的新闻史增加了媒介史,难度加大。这对原本就需要很多背诵的科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我整理了所有要背的新闻史和媒介史,从9月末开始每天背诵大约3小时,持续到了考研的前一天。10月中旬后,我又总结了所有新闻理论的知识,每天抽出2小时背诵。一句话,背不下来也得背!理顺它的逻辑、理解它的语言反复背诵。到了考研前一天,440背诵部分我差不多背诵了6-7遍的样子。背诵很难,但贵在坚持。同时,还要练习新闻业务——采写编评(今年居然没考)。不要觉得没考就不练,毕竟这个方向还是叫新闻实务的呀!业务能力还是一级重要的!四、考研复试经验今年的复试线是370分。在370-385之间还是有很多人的,因此,一定要重视复试,复试逆袭是非常有可能的。复试和初试差不多,需要你掌握基础知识和专题并学会用语言流利的讲出来。在等待成绩阶段也不可以松懈,继续关注热点和老师论文。认真写科研设想,准备个人简历,可以去“考研文库”搜模板看一下怎么写,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始终带着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不要过于紧张,按部就班就好,心态很重要。今年线上复试,取消了笔试。复试分为英语问答、专业课问答和综合素质问答,会以抽题+随机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因此,前期充足的准备很重要。建议每天对着镜子或摄像头进行练习,寻找语言表达上的不足和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上的不足。五、最后建议&鼓励(1)早复习、早准备如果已经确定报考目标,就早早投入复习,毕竟之后的时间是否充裕我们不得而知。(2)做一个有计划的人制定小到每日计划,大到考研全程计划,并按时完成,绝不拖延。(3)调整心态、乐观自信心态在考研过程中十分重要,要及时排解自己的情绪。可以适度灌一灌鸡汤。(4)请做真正努力的人、不要欺骗自己既然决定了考研,就不要半途而废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真正抛下一切能让你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不要沉迷手机、不要虚假努力。(5)合理休息、注意身体尽量不要生病!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学习才能效率更高。最后,还是要说一声加油!你要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师姐在中传等你哦!
一、选题热点公信力;网络媒体;新闻:公信力;网络媒体;新闻;受众;传统媒体;新闻媒体;党报;传媒;媒体;媒体公信力;虚假新闻;舆论监督;新闻报道;网络新闻;新闻传播;网络舆论;网络论坛;新闻工作者;网络;网民。新闻价值;新闻;受众:新闻价值;新闻;受众;新闻策划;新闻事实;新闻报道;党报;报纸标题;新闻定义;宣传价值;传统新闻价值观;典型报道;新闻价值理论;新闻照片;媒体审判;社会新闻;传媒业;接近性;新闻角度;新闻作品。二、选题方法论文选题标准众多,但核心的有这么几点:(1)可借鉴性,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博采众长,搞好自己的论文。知网上有现成的论文可借鉴,单数量不可以太多,否则会被怀疑抄袭;也不能太少,不然浪费时间去选题和整理宏观思路还被老师否定,如你的题目太大不易写深入而 pass 掉。(2)紧跟热词,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会让论文显得很有新意,但最好也是有依葫芦画瓢的参考对象。(3)贴合案例,理论型文章对动物医学模型和软件仿真能力要求极高,故必须贴合案例,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快速写好论文。(4)结构完整,选题最好能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和模型,注重问题导向和动物医学语言的应用,不然论文口水话连篇;但切记炫技,整高大上的题目,应用复杂的动物医学模型,不顾是否能收集到个案实证资料和工作量的多寡。(5)字数相仿,不要本科、硕士论文选博士论文做参考,因为博士细节过多论证更充分,没宏观驾驭能力的人控制不好章节字数,会多写一两万字。三、参考题目中美“一带一路”报道中介入资源的对比分析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主题信息服务应用示范研究我国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报道研究沉浸式新闻的内容特征与观念转变研究大庆新闻媒体网站网络问政“使用与满足”研究胡政之新闻作品分析移动新闻客户端标题研究美国媒体对华报道偏差形成机理与影响研究关于《农村月嫂进城难》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和《DT财经》数据新闻对比研究美古解冻前后美国媒体对古巴的形象塑造我国主流新闻网站报道中的外卖小哥媒介形象研究我国新闻传播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公共治理对策网络财经新闻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费用和收入的影响研究非虚构写作中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研究新闻业神话的“跨国旅行”:中国新闻界对水门事件的“集体记忆”(1978-2018)新媒体时代涉法新闻侵犯隐私权研究政治传播学视阈下我国军事科技报道研究《贵州日报》对多彩贵州的形象报道研究短视频新闻对大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效果分析“今贵州”手机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研究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新闻框架视阈下的成就报道研究汶川灾后新闻报道中的政府形象建构研究融媒体时代省级媒体新闻APP研究留学议题的网络新闻报道框架分析21世纪《人民日报》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形象建构的研究都市报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研究算法新闻生产中的把关机制研究算法推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的重构媒介融合视域下党媒“两微一端”的话语框架新闻APP的信息传播溯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新闻叙事视域下《良友画报》的媒介镜像研究移动融合转型背景下的党报及主要报纸传播效果研究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平台传播内容研究区域发展视域下重庆地方发展报道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媒介新生态下《人民日报》奥运报道转变的原因与反思中美经济新闻态度资源对比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勘探门户新闻自动分类研究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电子竞技新闻翻译研究《体坛周报》关于2010-2018中国男子国足世界杯预选赛报道的框架分析从北京到里约:《体坛周报》三届奥运会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框架理论下半岛网“一带一路”阿拉伯语新闻报道研究火灾事件中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演化研究贵州党报环境新闻框架研究《数说贵州大扶贫》毕业作品阐述国内外VR新闻现状对比分析新加坡《叻报》的中华民俗观念研究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体坛周报”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与运营策略分析CBA数据新闻报道应用分析对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腾讯足球报道策略研究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基于SVM模型优化的互联网新闻自动分类研究基于混合策略的新闻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智媒体对新闻场景中的用户影响研究基于关怀伦理学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研究时政微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性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人民日报》用典研究(2017-2018)媒介融合下《第一财经日报》的创新发展探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报业上市公司战略转型研究全国两会(2013-2018)评论舆论引导研究传统报业“中央厨房”运行概括及优化研究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现象研究十八大以来热点事件中《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研究新华社网络视频新闻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网络涉医报道中医生形象的内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2018年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框架研究财新网“数字说”新闻叙事研究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华社“脱贫攻坚”报道研究大型体育赛事的国内数据新闻报道研究媒介即讯息视角下虚拟现实新闻研究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数据新闻交互设置研究《河南日报》与《大河报》疫情报道研究网络新闻报道中女司机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出版融合发展研究《刍言报》研究《河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澎湃新闻》人物报道媒介形象建构研究《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中的记者品质图景研究(2000-2018)新浪网抑郁症报道的新闻话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气候变化报道的发展研究手机端数据新闻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国际传播视角下的《联合早报》“中国制造2025”报道研究《人民日报》《纽约时报》(2001-2018)抑郁症报道对比研究产媒融合背景下县市级报社发展战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日报》瑶族报道研究(1978-2018)《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广西日报》关于“广西精神”的报道研究(2011-2018)《人民日报》(2000-2018年)扶贫报道研究《人物》微信公众号封面人物报道研究《河池日报》网络问政研究新加坡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分析《申报》的社会服务研究(1932-1937)《抗战日报》的群众性研究《南方都市报》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研究(2017-2018)反转新闻的多因探求与双面效应《人民日报》融媒体平台十九大报道研究从传统到现代抗日战争时期《秦风日报》广告研究香港《大公报》国家记忆建构研究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研究新闻生产视域下的“中央厨房”研究聚合类新闻APP内容低俗化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南方人物周刊》“逝者”报道的叙事方式及其意图研究自媒体环境下政务新闻写作研究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虚拟现实场景新闻的时空再现及策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新闻流行度预测研究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关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框架研究《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舆论的生成和引导研究当前国内农业媒体中农民话语表达现状与重构新华网“VR新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当代英国主流报纸对中国抗日战争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赋权与融合:短视频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民国前期哈尔滨报刊研究(1912-1931)《人民日报》关于新疆报道分析(2014-2018)《新疆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2014-2018)对2012-2017年《经济学人》我国体育报道的叙事学分析《海南日报》环岛赛报道中的区域形象建构研究《人民日报》残疾人体育赛事报道话语的建构与演变《良友》画报体育报道对城市现代性的想象和建构(1926-1945)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中国体育报》2013-2017年青少年足球议题传播的演进状况分析《中国体育报》冬奥会报道研究(2002-2018)媒体融合背景下N报业传媒集团转型策略研究聚合类新闻APP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生产流程重构研究家丑外扬:《时报》逃妻新闻研究(1927-1937)格式塔理论在体育新闻摄影中的应用研究抗战时期华中根据地新闻宣传工作研究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体育数据新闻可视化研究新世纪《内蒙古日报》教育新闻报道研究《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版的新闻叙事学研究基于主题词对比的标题党新闻识别与分析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推荐内容研究新闻客户端场景化应用分析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特征研究《新京报》突发性新闻报道的叙事学研究新闻话语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VR新闻的发展研究娱乐新闻的叙事修辞探究当代印地语报刊新闻文体及标题语言特点研究荷赛奖年度作品的图像修辞研究《足球》报恒大报道的态度资源研究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报道评价体系主体性建构研究倾斜的“墓碑”:对五家媒体讣闻报道的社会性别研究评论标题的人际传播功能研究新闻策展的“对话”转向研究山西省级主流报纸环境报道研究平台型智能媒介测评及优化策略研究“中央厨房”模式下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假新闻的传播监管研究新闻资讯类APP的用户体验研究AI视域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研究公民新闻冲击下传统媒体应对策略研究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策略研究“众包新闻”生产模式的实践与发展研究新闻算法推送的伦理困境及其对策研究新媒体视域下动新闻的传播与发展研究民间人物报道复合叙事视角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可读性提升研究《全民换电时代能否真的到来》创作分析田野调查法在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中的运用俄罗斯主流新闻网站“TASS.RU”中的中国形象研究(2012-2017)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英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框架研究吸毒“90后”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编辑素养研究《读卖新闻》《朝日新闻》钓鱼岛报道的比较研究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新闻叙事特征研究新闻叙事学视域下网络舆论引导研究反转新闻的媒介伦理问题研究时政新闻的话语分析日本主流报纸“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话语分析基于安卓的稿件采编发系统研究设计与实现《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研究(1988-1995)镜头中的“她”:荷赛历届获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新闻影响力分析系统的分析与实现《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西方报道中的孔子学院形象建构微信公众号的硬新闻写作研究国内VR新闻现状探究新世纪以来国内“慰安妇”报道研究《人民日报》养老新闻报道研究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道德失范研究“后典型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楷模生产模式”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对外传播新闻话语分析媒体记忆视角下的后灾难报道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新闻评论话语分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研究聚合类移动新闻客户端内容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文本、语境和实践的虚假新闻话语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新闻热点发现系统设计与实现反转新闻中受众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传播研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暖新闻”研究财经类数据新闻生产机制研究《内蒙古日报》脱贫攻坚主题报道分析网络娱乐新闻的传播研究我国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奋斗日报》(张垣版)新闻报道内容研究波兰主要媒体“一带一路”倡议报道比较研究政策执行中的新闻媒体功能研究《人民日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内容研究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业务战略研究历时语境中藏语新闻传播的现象与发展研究融合用户微博兴趣挖掘与协同过滤的新闻推荐研究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报道对地方政府形象建构的分析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的价值理性研究中国主流媒体对大数据的报道图景新闻类型化问题初探重塑想象中的他者:《纽约时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媒体呈现和话语表征研究《内蒙古日报》新媒体平台那达慕文化的传播内容研究前传统媒体人微信公号新闻实践探究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内容研究腾讯新闻客户端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HTML5动态新闻的传播效果研究新闻场域视野下的反转新闻研究算法分发机制下平台媒体对新闻业态重塑的反思研究中国虐童事件报道研究《人民日报》(1978—2017)女性媒介形象研究媒体融合环境下淮北日报社发展战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级党报微信公众号研究《内蒙古日报》牧区新闻报道研究(2009-2018年)媒介政策规制下的新闻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民间读书会—蓬勃生长的民间力量》系列报道网络新闻中游戏研发人员的媒介形象构建研究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数据新闻研究跨文化报道的伦理抉择模式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新闻日志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人民日报》及其微信公众号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研究《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故事”栏目叙事特征研究场域理论视野下纸媒微博的东北地区报道研究《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研究纸媒基于微信平台深度报道的多元价值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涉台言论研究(2008—2018)《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研究(2008年—2018年)《内蒙古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4年—2018年)《中国青年报》教育扶贫报道的框架研究(2008年-2017年)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叙事分析基于心理过程的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研究人民网可视化时政新闻研究特朗普执政后《纽约时报》官网涉华报道分析《人民日报》(1978-2018)蒙古族媒介形象分析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采访报道的比较研究中美调查性报道叙事性对比分析DZ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报纸媒体对于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研究HPV疫苗媒体报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民工的媒介形象变迁《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研究中美政治类数据新闻比较研究H5互动新闻游戏:《读有声报纸,赢湾区通行证》创作报告论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的共处关系《内蒙古晨报》融媒体转型策略研究《沉重的哮喘》创作报告中美媒体对杭州城市国际形象的呈现健康传播视阈下媒体对临终关怀报道的框架研究人民网和新浪网器官捐献报道的框架分析XT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新疆日报》改革开放30年与40年的新闻报道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乌鲁木齐晚报》新闻生产方式研究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分析《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空间转移:抗战时期的“报纸下乡”运动研究(1937-1945)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社摄影部的改革研究《纽约时报》中国治国理政新思想报道分析(2012-2018)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2017.8-2018.8)《纽约时报》性侵事件报道的媒介形象及媒介伦理研究《印度时报》狂犬病报道研究印度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分析王芸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演变研究(1925-1949)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在华外国报刊视野下的义和团从美国新闻媒体有关中美贸易争端报道论国家身份建构中国共产党早期(1921-1927)新闻宣传策略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英雄人物报道研究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新闻事业管理政策研究风险传播视阈下澎湃新闻对人工智能报道研究从网易《数读》看社会性别发展态势研究新京报“我们视频”短视频新闻发展策略研究新闻资讯产品个性化推送运营策略研究智媒时代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价值回归《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研究虚拟现实(VR)新闻生产困境与对策《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朝日新闻》“天声人语”专栏对二战的观念分析《华光日报》的抗战救亡动员(1938-1945)洪宪帝制事件中日本报纸舆论引导研究清末民初《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190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