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4个专业就连博士都很难找工作,如果不是真心喜欢,不建议报考殉难者

这4个专业就连博士都很难找工作,如果不是真心喜欢,不建议报考

高考是我们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许多同学的命运就从高考开始发生改变,考上名校的学生有更高的起点,未来也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如果在高考落榜的同学,直接进入社会工作,因为没有学历就算一份普通的工作都很难找到。今年又是一年高考,高考后最重要的就是填报志愿,志愿填报之后就要等待相关的结果。不仅高考重要,填报志愿同样重要,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在什么学校就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可以说填报了什么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从业方向。在填报志愿之前,我们的亲戚朋友和父母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给出的建议越多,我们不但方向明确不了,反而越来越迷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家长眼里,最好的专业莫过于教师,医生这类行业,除此之外其它的行业家长们根本不会认可。所以让父母给出建议也并不客观。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哪些专业不建议大家选择?1、国际贸易专业大家听到国际这两个字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专业很高大上,与国际挂钩。就认为毕业后工作是每天与外国人打交道,很容易拿到高薪。事实上这个专业是呈两极分化趋势,如果你本身能力很强,自然能拿到高薪。但是如果你能力一般,连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都很难。这几年整个大的贸易环境都不太好,这个专业其实已经成为最难找工作的十大专业之一,所以同学们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慎重了。很容易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如果不是自己真心感兴趣或者很喜欢,真的不建议选择这个专业。2、新闻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在以前很吃香,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纸媒基本上已经迅速衰落。现在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基本上是依靠网络,只有有什么重大消息发生我们通过手机就能第一时间获取,而纸媒获取信息的方式太受限制。所以现在纸媒行业太不景气,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个人也很难有所作为。就算是去一线城市,拿到的薪资也就五六千,在三四线城市纸媒行业拿到的薪水普遍在三四千左右。可以说学习新闻学专业是一个性价比很低的专业,而恰恰相反现在的新媒体行业反倒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有创意,有想法,就能去做。而且越是头脑活跃,想法多,有创新思维的人越是受欢迎。反倒是那些容易受条条框框限制的同学,不太适合新媒体这个行业,思想太容易受束缚。3、工商管理专业管理类专业都是看着很高大上,但实际上这类管理专业毕业后是真的不好找工作。想要能管理别人,除非自己很有能力或者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有经验,最起码要在自己的就业岗位待上一段时间并且做出一定的业绩才有资格做上管理。也没有任何一家单位愿意要一个没学历没经验的人做管理。所以我们在大学学习的知识进入社会根本派不上用场。听专业名是管理,仿佛我们毕业后就能进入单位企业直接当上管理,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事实证明你是真的想多了,没有单位会放着经验丰富的人不要,要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零经验的毕业生。4、地质勘测专业地质勘测专业毕业后基本上从事的工作都是在户外,经常要到野外进行勘察采样。去的地方都是很偏僻的环境,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信号。如果自己想要联系父母或者是自己的朋友也根本没办法。而且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和父母联系的时间则更少了。何况长期在户外工作,也很容易出现一些危险的情况。所以就该专业毕业后的工作环境来说真的很艰苦,男生吃苦能力强还能勉强忍受。如果是女生,很难接受工作的特殊性。之前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学的这个专业,毕业后因为经常到户外工作,和自己的女朋友相隔异地,每次工作的时候都没办法联系自己的女朋友。时间一长,与对方有了隔阂。两人仅仅是闹分手都闹了很多次,最后没办法这位朋友只能辞去了自己的工作,才勉强保住感情。所以如果不是很能接受工作环境艰苦的同学,可以考虑不报考该专业了。在选择专业时我们一定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切记不要盲目跟风选择热门专业或者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剪刀男

新闻学硕士博士论文题目选题热点

一、选题热点公信力;网络媒体;新闻:公信力;网络媒体;新闻;受众;传统媒体;新闻媒体;党报;传媒;媒体;媒体公信力;虚假新闻;舆论监督;新闻报道;网络新闻;新闻传播;网络舆论;网络论坛;新闻工作者;网络;网民。新闻价值;新闻;受众:新闻价值;新闻;受众;新闻策划;新闻事实;新闻报道;党报;报纸标题;新闻定义;宣传价值;传统新闻价值观;典型报道;新闻价值理论;新闻照片;媒体审判;社会新闻;传媒业;接近性;新闻角度;新闻作品。二、选题方法论文选题标准众多,但核心的有这么几点:(1)可借鉴性,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博采众长,搞好自己的论文。知网上有现成的论文可借鉴,单数量不可以太多,否则会被怀疑抄袭;也不能太少,不然浪费时间去选题和整理宏观思路还被老师否定,如你的题目太大不易写深入而 pass 掉。(2)紧跟热词,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会让论文显得很有新意,但最好也是有依葫芦画瓢的参考对象。(3)贴合案例,理论型文章对动物医学模型和软件仿真能力要求极高,故必须贴合案例,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快速写好论文。(4)结构完整,选题最好能结合学科理论知识和模型,注重问题导向和动物医学语言的应用,不然论文口水话连篇;但切记炫技,整高大上的题目,应用复杂的动物医学模型,不顾是否能收集到个案实证资料和工作量的多寡。(5)字数相仿,不要本科、硕士论文选博士论文做参考,因为博士细节过多论证更充分,没宏观驾驭能力的人控制不好章节字数,会多写一两万字。三、参考题目中美“一带一路”报道中介入资源的对比分析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主题信息服务应用示范研究我国突发事件数据新闻的报道研究沉浸式新闻的内容特征与观念转变研究大庆新闻媒体网站网络问政“使用与满足”研究胡政之新闻作品分析移动新闻客户端标题研究美国媒体对华报道偏差形成机理与影响研究关于《农村月嫂进城难》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和《DT财经》数据新闻对比研究美古解冻前后美国媒体对古巴的形象塑造我国主流新闻网站报道中的外卖小哥媒介形象研究我国新闻传播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公共治理对策网络财经新闻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费用和收入的影响研究非虚构写作中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研究新闻业神话的“跨国旅行”:中国新闻界对水门事件的“集体记忆”(1978-2018)新媒体时代涉法新闻侵犯隐私权研究政治传播学视阈下我国军事科技报道研究《贵州日报》对多彩贵州的形象报道研究短视频新闻对大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效果分析“今贵州”手机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研究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新闻框架视阈下的成就报道研究汶川灾后新闻报道中的政府形象建构研究融媒体时代省级媒体新闻APP研究留学议题的网络新闻报道框架分析21世纪《人民日报》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形象建构的研究都市报文化创意产业运营研究算法新闻生产中的把关机制研究算法推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业态的重构媒介融合视域下党媒“两微一端”的话语框架新闻APP的信息传播溯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新闻叙事视域下《良友画报》的媒介镜像研究移动融合转型背景下的党报及主要报纸传播效果研究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平台传播内容研究区域发展视域下重庆地方发展报道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媒介新生态下《人民日报》奥运报道转变的原因与反思中美经济新闻态度资源对比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勘探门户新闻自动分类研究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电子竞技新闻翻译研究《体坛周报》关于2010-2018中国男子国足世界杯预选赛报道的框架分析从北京到里约:《体坛周报》三届奥运会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框架理论下半岛网“一带一路”阿拉伯语新闻报道研究火灾事件中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演化研究贵州党报环境新闻框架研究《数说贵州大扶贫》毕业作品阐述国内外VR新闻现状对比分析新加坡《叻报》的中华民俗观念研究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体坛周报”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与运营策略分析CBA数据新闻报道应用分析对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腾讯足球报道策略研究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基于SVM模型优化的互联网新闻自动分类研究基于混合策略的新闻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智媒体对新闻场景中的用户影响研究基于关怀伦理学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研究时政微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性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人民日报》用典研究(2017-2018)媒介融合下《第一财经日报》的创新发展探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报业上市公司战略转型研究全国两会(2013-2018)评论舆论引导研究传统报业“中央厨房”运行概括及优化研究后真相时代下反转新闻现象研究十八大以来热点事件中《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研究新华社网络视频新闻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网络涉医报道中医生形象的内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2018年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框架研究财新网“数字说”新闻叙事研究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华社“脱贫攻坚”报道研究大型体育赛事的国内数据新闻报道研究媒介即讯息视角下虚拟现实新闻研究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数据新闻交互设置研究《河南日报》与《大河报》疫情报道研究网络新闻报道中女司机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出版融合发展研究《刍言报》研究《河南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澎湃新闻》人物报道媒介形象建构研究《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中的记者品质图景研究(2000-2018)新浪网抑郁症报道的新闻话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气候变化报道的发展研究手机端数据新闻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国际传播视角下的《联合早报》“中国制造2025”报道研究《人民日报》《纽约时报》(2001-2018)抑郁症报道对比研究产媒融合背景下县市级报社发展战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日报》瑶族报道研究(1978-2018)《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广西日报》关于“广西精神”的报道研究(2011-2018)《人民日报》(2000-2018年)扶贫报道研究《人物》微信公众号封面人物报道研究《河池日报》网络问政研究新加坡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分析《申报》的社会服务研究(1932-1937)《抗战日报》的群众性研究《南方都市报》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研究(2017-2018)反转新闻的多因探求与双面效应《人民日报》融媒体平台十九大报道研究从传统到现代抗日战争时期《秦风日报》广告研究香港《大公报》国家记忆建构研究习近平新闻宣传重要论述研究新闻生产视域下的“中央厨房”研究聚合类新闻APP内容低俗化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南方人物周刊》“逝者”报道的叙事方式及其意图研究自媒体环境下政务新闻写作研究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虚拟现实场景新闻的时空再现及策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安全新闻流行度预测研究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关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框架研究《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舆论的生成和引导研究当前国内农业媒体中农民话语表达现状与重构新华网“VR新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当代英国主流报纸对中国抗日战争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赋权与融合:短视频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民国前期哈尔滨报刊研究(1912-1931)《人民日报》关于新疆报道分析(2014-2018)《新疆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2014-2018)对2012-2017年《经济学人》我国体育报道的叙事学分析《海南日报》环岛赛报道中的区域形象建构研究《人民日报》残疾人体育赛事报道话语的建构与演变《良友》画报体育报道对城市现代性的想象和建构(1926-1945)合法性的建构与消解《中国体育报》2013-2017年青少年足球议题传播的演进状况分析《中国体育报》冬奥会报道研究(2002-2018)媒体融合背景下N报业传媒集团转型策略研究聚合类新闻APP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工智能环境下新闻生产流程重构研究家丑外扬:《时报》逃妻新闻研究(1927-1937)格式塔理论在体育新闻摄影中的应用研究抗战时期华中根据地新闻宣传工作研究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体育数据新闻可视化研究新世纪《内蒙古日报》教育新闻报道研究《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版的新闻叙事学研究基于主题词对比的标题党新闻识别与分析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推荐内容研究新闻客户端场景化应用分析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者”角色的新特征研究《新京报》突发性新闻报道的叙事学研究新闻话语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VR新闻的发展研究娱乐新闻的叙事修辞探究当代印地语报刊新闻文体及标题语言特点研究荷赛奖年度作品的图像修辞研究《足球》报恒大报道的态度资源研究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报道评价体系主体性建构研究倾斜的“墓碑”:对五家媒体讣闻报道的社会性别研究评论标题的人际传播功能研究新闻策展的“对话”转向研究山西省级主流报纸环境报道研究平台型智能媒介测评及优化策略研究“中央厨房”模式下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发展研究新媒体时代假新闻的传播监管研究新闻资讯类APP的用户体验研究AI视域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研究公民新闻冲击下传统媒体应对策略研究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策略研究“众包新闻”生产模式的实践与发展研究新闻算法推送的伦理困境及其对策研究新媒体视域下动新闻的传播与发展研究民间人物报道复合叙事视角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可读性提升研究《全民换电时代能否真的到来》创作分析田野调查法在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中的运用俄罗斯主流新闻网站“TASS.RU”中的中国形象研究(2012-2017)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英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框架研究吸毒“90后”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编辑素养研究《读卖新闻》《朝日新闻》钓鱼岛报道的比较研究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新闻叙事特征研究新闻叙事学视域下网络舆论引导研究反转新闻的媒介伦理问题研究时政新闻的话语分析日本主流报纸“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话语分析基于安卓的稿件采编发系统研究设计与实现《齐鲁晚报》文艺副刊研究(1988-1995)镜头中的“她”:荷赛历届获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新闻影响力分析系统的分析与实现《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西方报道中的孔子学院形象建构微信公众号的硬新闻写作研究国内VR新闻现状探究新世纪以来国内“慰安妇”报道研究《人民日报》养老新闻报道研究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道德失范研究“后典型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楷模生产模式”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对外传播新闻话语分析媒体记忆视角下的后灾难报道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新闻评论话语分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研究聚合类移动新闻客户端内容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文本、语境和实践的虚假新闻话语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新闻热点发现系统设计与实现反转新闻中受众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传播研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暖新闻”研究财经类数据新闻生产机制研究《内蒙古日报》脱贫攻坚主题报道分析网络娱乐新闻的传播研究我国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奋斗日报》(张垣版)新闻报道内容研究波兰主要媒体“一带一路”倡议报道比较研究政策执行中的新闻媒体功能研究《人民日报》“乡村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内容研究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业务战略研究历时语境中藏语新闻传播的现象与发展研究融合用户微博兴趣挖掘与协同过滤的新闻推荐研究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报道对地方政府形象建构的分析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的价值理性研究中国主流媒体对大数据的报道图景新闻类型化问题初探重塑想象中的他者:《纽约时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媒体呈现和话语表征研究《内蒙古日报》新媒体平台那达慕文化的传播内容研究前传统媒体人微信公号新闻实践探究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内容研究腾讯新闻客户端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HTML5动态新闻的传播效果研究新闻场域视野下的反转新闻研究算法分发机制下平台媒体对新闻业态重塑的反思研究中国虐童事件报道研究《人民日报》(1978—2017)女性媒介形象研究媒体融合环境下淮北日报社发展战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级党报微信公众号研究《内蒙古日报》牧区新闻报道研究(2009-2018年)媒介政策规制下的新闻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民间读书会—蓬勃生长的民间力量》系列报道网络新闻中游戏研发人员的媒介形象构建研究澎湃新闻“美数课”栏目数据新闻研究跨文化报道的伦理抉择模式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新闻日志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人民日报》及其微信公众号2018年全国两会报道研究《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故事”栏目叙事特征研究场域理论视野下纸媒微博的东北地区报道研究《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研究纸媒基于微信平台深度报道的多元价值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涉台言论研究(2008—2018)《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美关系报道研究(2008年—2018年)《内蒙古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4年—2018年)《中国青年报》教育扶贫报道的框架研究(2008年-2017年)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叙事分析基于心理过程的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研究人民网可视化时政新闻研究特朗普执政后《纽约时报》官网涉华报道分析《人民日报》(1978-2018)蒙古族媒介形象分析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采访报道的比较研究中美调查性报道叙事性对比分析DZ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报纸媒体对于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研究HPV疫苗媒体报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民工的媒介形象变迁《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研究中美政治类数据新闻比较研究H5互动新闻游戏:《读有声报纸,赢湾区通行证》创作报告论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的共处关系《内蒙古晨报》融媒体转型策略研究《沉重的哮喘》创作报告中美媒体对杭州城市国际形象的呈现健康传播视阈下媒体对临终关怀报道的框架研究人民网和新浪网器官捐献报道的框架分析XT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新疆日报》改革开放30年与40年的新闻报道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乌鲁木齐晚报》新闻生产方式研究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分析《纽约时报》中国留学生媒介形象研究空间转移:抗战时期的“报纸下乡”运动研究(1937-1945)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社摄影部的改革研究《纽约时报》中国治国理政新思想报道分析(2012-2018)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2017.8-2018.8)《纽约时报》性侵事件报道的媒介形象及媒介伦理研究《印度时报》狂犬病报道研究印度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分析王芸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演变研究(1925-1949)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在华外国报刊视野下的义和团从美国新闻媒体有关中美贸易争端报道论国家身份建构中国共产党早期(1921-1927)新闻宣传策略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英雄人物报道研究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新闻事业管理政策研究风险传播视阈下澎湃新闻对人工智能报道研究从网易《数读》看社会性别发展态势研究新京报“我们视频”短视频新闻发展策略研究新闻资讯产品个性化推送运营策略研究智媒时代新闻客户端人工编辑的价值回归《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研究虚拟现实(VR)新闻生产困境与对策《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朝日新闻》“天声人语”专栏对二战的观念分析《华光日报》的抗战救亡动员(1938-1945)洪宪帝制事件中日本报纸舆论引导研究清末民初《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1902-1914)

铮铮佼佼

除非真的喜欢,否则别选这5个专业,连博士都很难找工作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高考是决定人生走向的关键时刻,也被很多人视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它在每年上千万考生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高考难就难在,它除了需要你在短短的几堂考试里面将12年寒窗所学全部展现出来之外,还需要你作出一个你并不算特别了解的抉择。没错,考试并不是高考的全部,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报考志愿甚至比考试更加让人头大,因为你只有这一次选择的机会,而你所选择的专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一生的走向。而绝大多数考生对于社会工作的接触微乎其微,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现在比较难就业的5个专业,如果你不是真的特别喜欢这些专业, 建议不要报考:1、社会学社会学,一个专门从事社会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政策评估的专业,虽然研究的方向不少,但是对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你不能很深入地透析其中的内容,就很难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也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有些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研究什么。2、国际贸易这个专业的名字听起来十分高大上,有国际范儿,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就能每天与国外的商人聊天谈生意,拿到很高的薪水,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个专业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如果你本身的综合能力够强,那当然会得到一份十分体面且高薪的工作。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一般,那么可能要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都有不小的难度。再加上今年疫情对国际贸易的严重影响,这个专业已经被评为了“最难找工作的十大专业”之一。3、地质勘测我之所以将这个专业写进来,是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环境。地质勘测工作一般都在户外,往往会去到十分偏僻的山野去进行勘测采样,有些地方甚至连信号都没有,十天半个月都不能和家人朋友联系的情况都有出现。所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从小没经历过什么劳苦,很难适应下来。再者常年在外,谈恋爱结婚也会有不小的阻力。所以如果你真的打算报考这个专业, 一定要给自己打好预防针。4、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也是一个听起来十分洋气但是实际上就业也比较难的一个专业。用工商管理专业同学的话来说,就是感觉什么都学了一点,但是好像什么都没学透。但是如果你真的要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除了理论知识要学得透彻以外,往往还需要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企业往往更愿意选择经验丰富的老手,于是这个专业的同学就业就比较困难了。5、新闻学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崛起,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相较于传统媒体,人们更愿意选择方便且没有时间限制的移动媒体了解资讯,这就导致了新闻学的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理论上来说,新闻学的学生是可以参与新媒体的运营工作的,但两者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你无法从传统新闻的定式中走出来,那么就很难适应新时代媒体的工作。在你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哪些专业不太适合报考了呢?

瑛太

“我一定是见鬼了才选择读新闻系 ”

新闻系到底该不该读?大公报前记者萧乾曾在《老记者断想录》中写道,“倘若我是一个大学的新闻系主任,我就让本系必读课程最多只占四分之一。其余时间把学生“撒”到各系——政治、经济、外贸,甚至体育系去。因为学生毕业后,走进报社,哪一行都不难派上用场,唯独一脑子的新闻学原理或概论最无用武之地。”中文、法律、新闻系……都在抢媒体饭碗。图/北京时间报考分数向来位居全校前列的新闻系学子,在毕业求职时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尴尬:xxx报社招聘:1、擅长写作,爱读书,爱思考、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2、喜欢与人打交道,沟通能力强、团队合作意识强;3、曾深入研究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法律、国际关系、体育、医学等)、熟练掌握英语者优先……言下之意:对不起同学,我们报社不专招新闻系的。新闻有学还是无学?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我国新闻学开始发展以来,关于新闻到底“有学还是无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上世纪80年代,在一次全国新闻职称评定时,有人认为“新闻无学”,因此不必给新闻工作者评定职称。这一言论更是将此讨论推上了高峰。大学在扩招、院系在扩张。图/sina实际上,虽然争议从未中断,我国高校的新闻专业一直保持扩招的态势。有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开设新闻系的仅70余所,总招生人数是5920人。但到了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学校开设新闻系,招生人数达75000人。据介绍,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农业类、体育类等院校遍地开花,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该类专业也纷纷涌现。分数被炒高、专业变热门,但有的学校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课程设置也不尽完善,其培养出的新闻学子的业务能力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院校设置新闻专业。图/新华网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家中央级媒体招聘记者的笔试题有一道是写出范长江的身份,结果好多人答不出,有一位考生答为“小品演员”,还有一位某综合性大学新闻系研究生郑重地把“范长江”改为“潘长江”,再答为“著名小品演员”。自己不看新闻、不了解时事、消息通讯分不清……这样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其次,新闻行业本来就对实践能力要求高、但从业门槛相对低。那些掌握了新闻理论知识的人,也许起初上手快,但当需要展现专业能力的时候,却会显得后劲不足、缺乏竞争力:做财经比不过学经济的,做法制拼不过法学生,跑医疗口比不了医学生……学得“杂”而不专,成了新闻学子的劣势。四年书读下来,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你说尴尬不尴尬?不努力的人,是会被工作“甩”掉的。除此之外,“要不要读新闻研究生”也是互联网上的一大热门提问。相对于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年轻的新闻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并不算高,《中国报业》也曾指出,“新闻学界和业界有一种水火不容的怪现象——业界批评学界纸上谈兵,学界批评业界理论浅薄”。而回归到课堂,在讲台上和你高谈阔论新闻理论的老师,可能连一天记者都没干过。实践与教育掐架,很难说对彼此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好处。如果你喜欢学术,那当然无可厚非,但若只想拿文凭,你可能会像知乎答主@PHILOJX说的那样:规规矩矩上课,门门考高分,却感觉没学到什么,觉得找工作基本无望,再读研考博,最后成为一名新闻学老师继续教人什么是新闻……多少人是因为找工作无望,才继续读研。图/齐鲁网不过,新闻业的入行门槛低、读不读研因人而异,并不代表人人可以做记者。尽管在实际操作上,新闻系学子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弱,但是,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新闻专业素养、新闻职业道德是万万不可缺位的。人们怀念记者,不做记者实际上,比校园里的新闻系处境更尴尬的,是如今社会上的记者行业。前段时间,高校性骚扰、问题疫苗等事件轰炸了舆论,也炸出了一波“情怀”。一时间,朋友圈里的人几乎都在转发那篇《深度调查行业兴衰史》,并附上一句言辞恳切、痛心不已的“中国调查记者都去哪儿了?”人们“把给调查记者哭丧的文章转到10w+,把拼拼凑凑剪报体的文章转到10w+”,而按下发送键后,一转身,很多人可能连一篇完整的深度报道文章都没有耐心读完。人们赞美记者的付出、叹息记者的消失,回过头,却对身边的人说,“又苦又累又没钱,可别做记者啊!”又苦又累又危险,记者生涯的真实写照了。图/中国气象网2014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吴呈杰上了热搜,理由是“身为状元的他竟然打算报考新闻系。”出于兴趣考虑,吴呈杰打算在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而当采访吴呈杰的记者得知他这一决定时,都劝他三思。生活不规律、薪水低、业态环境不好……都是前辈们对这位年轻人的“苦口婆心”,在压力之下,他改了志愿,去了毕业生平均薪酬全国最高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诸如高考状元报考新闻系被劝阻的事件,吴呈杰并非孤例。许多媒体人怀着理想进入新闻业,现实却让他们受挫。今年毕业的吴呈杰,还是选择了做一名记者。但连业内人士都如此唱衰新闻界,不禁令人唏嘘。根据蓝媒汇联合美联社发布的《2016中国记者职业生存状态与工作习惯》报告显示,仅有三成(32%)的记者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回归到现实来看,近些年,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行业,传统媒体人出走已成为常态。记者王志安曾经说过,“在中国,记者这个职业的天花板太低,几乎没什么成长性,30岁不进入管理层或者转行,就是失败的代名词。 但调查记者对知识,经验有很高的要求。不用感慨,有人愿意为调查记者开出百万年薪,人会排着队回来。所有不付钱的感慨没什么价值。” 待遇和处境变差,人自然会流失。当然了,这是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别去新媒体! ”新闻系学子在找工作时,还存在这么一条鄙视链:想要做好新闻、具有新闻理想的人,毕业后要去传统媒体。而谁去新媒体当小编,谁就是鄙视链最底端的那个。媒体的压力,也就那样吧。早前,关于新闻系学子择业的话题,媒体人曹林就曾在其公众号里刊文表态,“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所谓的‘新媒体’”:“我遇到过几个第一份工作选择了去新媒体的孩子,浑身的‘江湖气’。在学校时就作为实习生替人经营微信公号,没去传统媒体实习。虽然短期获得了一些利益,比如分得的收入,一些公号被转到了10万+,(获得了)主页群的虚荣。但这些算什么“新闻经验值”呢?身上沾染了新媒体的很多毛病: 标题党思维,段子手习惯,抄来抄去,绞尽脑汁迎合低级趣味寻找情色点......”这样将新媒体一棒子打死,不免过于偏颇。当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早已是大势所趋。新闻行业本来就不该割裂成新、旧两个阵营,二者应当是不同时代下的传承,是在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而在内容上,严肃严谨的新闻依旧可贵。不实报道、不跟进报道、不报道等行为当然不可取,但这不仅是新媒体的毛病,是所有媒体都面临的问题。图/《聚焦》流量至上、谣言假新闻泛滥、明星娱乐八卦淹没新闻事件……现在的我们,大抵是生活在一个媒体纷纷下沉的世界。所以,都8012年了,想读新闻系改变世界?看到不合理的新闻报道就去骂记者?没用的。当我们谈论一种消逝与新生,我们就不能离开那个时代。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yojian-university)作者 | 丘库编辑 | 秋裤排版 | 阿梓*未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得使之也

光明日报聚焦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

光明日报10月21日消息,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原题为《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来源:光明日报)

常棣

这3个大学专业“严重饱和”,报考要慎重,同行:博士也难有饭吃

2018年的夏天,我们一起见证了高考的战火燎原,这场战斗也仿佛就在昨天。接下来,就又有一批高考战士们为了2019年的高考做准备了,不知道他们是否准备好了。不过,不管怎么说,考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论是考研还是高考,但是充满竞争的,考生们都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备战,为考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除了要考进一所好大学,还要选一个好专业。毕竟,都是希望能获得一份好工作为前提的。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严重饱和”的4个大学专业,就目前来看就业形势很是严峻。甚至不少行内人都直言:博士也难有饭吃!报考要慎重,一起来看看。1.金融学金融学专业一直是很多人心里的高大上专业,事实上这个专业比较极端,最顶端的确实是非常令人羡慕,但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现在门槛不高,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也报考了该专业。行业内有句话,叫“西财以下无金融,一本金融皆柜员”。这句话虽略显狭隘偏颇,但是确实能反映一定现状。大致是说金融行业对学校要求比较高,要想在这行找一个好工作,基本上要985和211研究生了,但是现在大环境下,越来越难,普通的考生们千万慎重。2.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非常普遍,如果留心,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开设该专业,主要还是因为开设成本低,而且也具有文科专业代表性,所以无论是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还是财经类大学、理工类大学都有它。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严重饱和”,而且这个文科专业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所以很难拿出专业性强的技能,毕业生现在大多考研、考公或者考教师。3.新闻学和汉语言文学一样,听起来很好,但很难对口就业,我们理解的新闻学专业应该是编辑或者记者,但是无论是电视台、知名报社或是大型媒体,都需要高学历和名校生。而大多的普通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做着不对口的工作,有新闻理想的同学们,也要对当前的就业环境了解一下啊。不管怎么说,报考要考虑更加全面,同时也要遵从内心的兴趣和热情,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考一所优质大学,那无论是什么专业都会被提升一个档次。

忘人

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怎么选 两者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

原标题: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陈鹏)[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古德]

救火员

这三类大学专业严重过剩,博士都在抢,高考生选择要谨慎

高考临近,高考生迎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张雪峰老师直言了,大学入学考试的分数当然是第一位,第二,选择大学专业,决定了自己一生,应该怎么选择大学专业,很多人选择了一些热门专业,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三类大学专业严重过剩,博士都在抢,高考生选择要谨慎。1.会计专业会计专业一直排在很受欢迎的队伍里,每年参加考试的学生也在不断,很多人认为会计专业在工作上很高,工资待遇也很好,事实上,现在的结账不是那样的,在社会上这个行业的人才几乎饱和了,需要的人也变少了,找工作的竞争力很大,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实际经验,大学生刚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师范专业国内师范大学有很多学生,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竞争力本来就很大,而且,随着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很多大学生也同样把目光投向了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比市场需求多,所以在选择之前请好好考虑这些问题。3.新闻学专业这样的专业以前没问题,但是这几年来,这样的专业毕业生超过了市场的需要,由于人才过剩,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变得不乐观了。总之,高考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慎重,综合多方面因素仔细考虑后再做出选择,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的个人发展,否则,可能误选专业耽误自己的前途,以上就是:这三类大学专业严重过剩,博士都在抢,高考生选择要谨慎,欢迎留言评论。

更化

博士生都难找工作的5个专业,填志愿谨慎避开

又到了一年填志愿的时候了。每年这时候,但凡家里有个高考生的,三年不见面的七大姑八大姨都都恨不得来掺一脚,各种七嘴八舌,告诉你这个专业好,那个专业坑。个个都是过来人,每个都超级苦口婆心。七大姑八大姨说的未必都对,但有些专业确实比较坑,各位考生朋友除非对这些专业爱到惊天地泣鬼神,否则还是谨慎考虑。1、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超多学校都有,如果只是为了一个上个好学校,不得已而为之,也还说得过去。如果专门冲着这个专业去报考的,那还是算了吧。第一,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学的人实在太多了。每个学校都开这个专业,这一年年的,可不人就堆积起来了嘛?第二,这个专业还没有什么正经的对口工作,要么是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那妥妥地毕业了去做语文老师,如果不是师范专业的,那除了考公务员,基本没有别的什么工作需要汉语言专业的了。毕业等于失业,专业人口多,还没有对口的工作,这是超级天坑专业,能不选,就不选。2、会计学会计跟汉语言文学比起来,似乎要热门得多。为啥这么热门的专业也难找工作呢?正是因为前几年太热了,所以会计专业一直在扩招,现在行业人才差不多已经饱和了。会计这个专业还有一个特点——职业寿命超长、完全可以干到退休。个别抠门的私企,还返聘退休老会计。人家一个人拿着退休工资加返聘工资,你刚毕业的怎么跟人竞争呢?而且会计专业光读大学还不行,还得考证。如果你考不下这个证,那大学差不多就是白读,要么你毕业以后直接就换专业。会计专业实际上也已经是个夕阳行业了,清华大学都已经不收会计专业本科生了。除非你考上五大财经高校,否则还是别学会计了。3、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业又称万金油专业。看似什么都能干,实则用人单位都不爱选这个专业的。管理人才,根本不可能直接用没有经验的本科生,甚至硕士生,都是从专业岗位提拔起来的。所以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就有点不讨巧。再加上这个专业也是“大路货”,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这个专业,毕业生年年水涨船高,又没有对口的工作可以吸纳这个专业的学生,最后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泛滥,大家都找不到对口工作。(咦,工商管理的对口工作是啥?)4、新闻学新闻学的问题跟会计差不多,也是夕阳专业了。纸媒差不多已经日落西山了。三线城市的报纸行业普遍薪水3千-4千。一线城市,也就到手6-7千,关键是工作1年和5年薪水没差。你如果要从事新媒体行业,现在的新媒体几乎没有门槛,随便什么专业,什么学历的都可以去做。新媒体行业是个几乎只看经历和阅历,不看学历的地方。这个行业甚至对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新人不大友好。越是被新闻专业的那一套条条框框框住,越不容易做好新媒体。总之新闻行业虽然听起来比较高大上,但实际找工作并不容易。5、国际金融与贸易国贸专业在上一辈人眼里,似乎是个香饽饽。最容易被七大姑八大姨拿来建议考生选专业。实际上这个专业很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外贸跟单员的话专科生就能搞定,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也没有晋升空间。硕士毕业的话也难找工作,因为整个大的贸易环境都不太好。也不知道未来何时才能变好。而如果只是做贸易洽谈,又要跟英语专业毕业的同学抢饭碗。同学在选专业的时候还是慎重为好。最后,有没有发现文科都很难找工作啊?是的,文科就是比较难找工作,但是上面那几个坑还是要尽量避开,至少不要一听亲戚说好,就无脑报了。事关前途,一定要仔细考虑好。

握固

专业博士扩招!与学术博士有何不同?

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图片:教育部官网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