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1 年底资管新规与资金信托新规落地,将倒逼部分信托公司为了保住高收益的非标主动管理业务规模,加速发展标品信托,我们预测信托行业将出现报酬率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同时要看到的是,信托资产风险率自 2017 年起持续攀升,于 2019 年末达到 2.67%。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虽然中国的疫情短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宏观经济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过去累积的风险隐患有可能加速暴露。受监管改革推动、各级资本市场发展、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资管行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预计至 2025 年,行业总体规模有望达到 139 万亿元(剔除重复计算的通道口径),这将是 2018 年资管行业规模的两倍。这虽然为信托公司提供了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但行业结构的变化将使信托公司在资金端和资产端都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2014 年以来,在多项政策规范政府隐性债务和鼓励直接融资、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成本下行的影响下,基础设施信托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受到挑战。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量的政府债务于 2020-2024 年间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到期偿还压力加大,年均到期约 2.7 万亿元;此外,随着宏观调控对土地财政的进一步限制,部分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地方政府,还面临财政收入结构性问题。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了2020年4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在2020年严监管环境下,通道类业务规模持续回落,融资类信托压缩接近1万亿元,信托公司的业务结构有了改善,主动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随着经济运行态势向好,信托业坚持风险防控与稳中求进的两手策略,整体风险可控。信托资产规模连续12个季度下降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17%,比2019年4季度末减少1.12万亿元,比2017年4季度末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是自2017年4季度以来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连续12个季度下降。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信托资产规模下降的背后,与行业持续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有关。从长期来看,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是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但2020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发展,1季度和2季度融资类信托资产分别为6.18万亿元和6.45万亿元,环比分别增加3458.31亿元和2677.58亿元,占比分别为28.97%和30.29%。对此,2020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风险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3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5.95万亿元,环比2季度末减少4966.43亿元;4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4.86万亿元,环比3季度末减少10916.31亿元。3季度和4季度的两个季度合计压降15882.74亿元,减去2020年1季度和2季度新增融资类信托6135.89亿元,全年共压降近1万亿。主动管理业务占比增至7成从信托资产资金来源构成看,截至2020年4季度末,集合信托规模占比49.65%,同比上升3.7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单一信托规模占比29.94%,同比下降7.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4个百分点;管理财产信托占比20.41%,同比上升3.4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殷醒民表示,信托业务转型的重点之一是要优化资金来源结构。截至2020年4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与管理财产信托占比达到70.06%,同比2019年4季度末62.91%要上升7.15个百分点。信托业将继续逐步减少以单一信托形式的通道类业务,朝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的方向不断取得成效。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房地产信托占比下降证券市场信托占比增加从资金信托投向来看,截至2020年4季度末,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有4.96万亿元,同比下降9.64%;2020年4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数为2.47万亿元;同期房地产资金信托余额为2.28万亿元,同比下降15.75%,环比下降4.19%;2020年4季度末,标准化金融产品投资的资金信托数为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4%,环比增长2.20%,4季度新流入487.93亿元。在股票、基金、债券三大品种中,资金信托主要流向债券市场;截至2020年4季度末,信托资金流向金融机构余额为1.98万亿元,同比下降20.76%,环比下降7.74%。占比方面,2020年4季度末五大信托资金投向占比由大到小分别是工商企业(30.41%)、基础产业(15.13%)、房地产业(13.97%)、证券市场(13.87%)、金融机构(12.17%)。殷醒民指出,2020年4季度末信托资金投向有两个“一降一升”的显著特征:一是2020年4个季度的房地产业占比是持续下降的,4季度趋稳;二是2020年4个季度证券市场的信托资产占比呈现增长态势,1季度占比为10.97%,4季度占比则上升到13.87%。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2020年4季度利润583.18亿元为4个季度“垫底”截至2020年4季度末,信托业实现营业收入1228.05亿元,环比3季度增长32.76%。2020年68家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为864.48亿元,同比增长3.68%。在经营收入中,2020年4季度末的投资收益为271亿元,同比下降2.18%,环比3季度增长71.71%,比3季度多43.15亿元。另外,2020年4季度末,信托业利润为583.18亿元,同比下降19.79%。分季度利润看,2020年4个季度利润分别为166.10亿元、174.92亿元、144.87亿元和97.29亿元。2020年4季度末信托业人均利润为196.42亿元,同比下降19.58%,净减少47.81亿元。2020年4个季度的人均利润分别为54.48万元、59.51万元、43.97万元和38.46万元,4季度的人均利润要低于前3个季度。图片来源:信托业协会殷醒民认为,2020年4季度利润为4个季度的“垫底”。但是,4季度经营收入为386.45亿元,比前3个季度高得多,4季度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信托公司增加了应对可能风险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另外,信托业业绩指标反映的是行业状况,部分信托公司的业绩则有大幅改善。信托公司经营收入与利润增速出现公司之间的分化,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不少信托公司得益于前两年的主动优化业务结构,2020年净利润出现较快增长。这提示信托公司应提高对加快业务转型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步骤来推进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最后,殷醒民总结认为,2021年,信托业受托资产规模下降将伴随着转型的升级机会。信托业的转型发展主要要提升两个能力,一是勇于主动转型的能力,信托业要改变多年来依靠“通道”与“融资类”业务获取收益的做法,转向坚持受托人定位,培育诚信、专业、尽责的受托理念。二是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不同于其他金融子行业,信托公司有着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的灵活优势,可以运用债权、股权、股债结合、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资源,为实体经济部门提供多样化的信托产品和信托金融服务。另外,信托公司不仅具有资金端的募集能力,而且应该拥有资产端的丰富配资能力,才能真正履行本源职责。信托公司要对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进行配置,涉及到多个专业驾驭能力,对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信托公司可以运用信托制度、信托架构、信托投资的广泛性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其核心仍然是信托业务的主动管理能力。本文转自:中国基金报 记者:云龙
来源:金融界网 金融界网4月15日消息,今日早盘,恒生指数低开0.1%,报28872.82点,国企指数低开0.13%,红筹指数高开0.16%,恒生科技指数低开0.16%,隔夜美股涨跌互现,道指涨0.16%,纳指跌0.99%。 此前开盘的亚太股市涨跌不一,日经225指数涨0.4%,澳大利亚普通股跌0.13%,韩国KOSPI涨0.65%,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在上一交易日夜盘收跌0.2%的基础上高开,现跌0.09%。 港股赣锋锂业高开1.55%,赣锋锂业(01772)发布公告,该集团预期于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期间取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5亿元-5.1亿元,同比增长5709.38%-6483.96%。 港股小米集团高开0.2%,大摩此前发布研究报告,将小米集团-W(01810)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目标价由24港元升至31.5港元。报告中称,大摩就大中华科技相关硬件企业股份发表报告,表示小米具有潜在价值,其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及互联网服务的潜在发展被低估,因市场只关注短期盈利表现,而非行业长期发展。 港股安踏体育高开2.14%,安踏体育(02020)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40-45%的正增长。FILA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75-80%的正增长。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115-120%的正增长。 【宏观及行业】 1、央视新闻:我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是个人自愿、国家免费接种的原则,截至4月11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7亿剂次。 2、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第一批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承诺》,包括百度、京东、奇虎360、新浪微博、字节跳动、叮咚买菜、拼多多、小红书等企业。 3、随着信托行业转型进入深水区,TOF和FOF业务成为各家信托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 4、随着“禁废令”“限塑令”等政策的实施,纸品、纸浆需求大幅增长,价格快速上涨,造纸企业一季度业绩喜人。 5、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6、卫健委: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合理医疗检查,包括各类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7、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氢能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最佳途径。 8、新华视点:药监局近日公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并于5月1日起施行。 9、普华永道:未来10年,随着用户期望提升和新功能涌现,汽车软件开发成本将增长83%。 10、自2020年三季度起,焦炭价格开启“火箭式”上升,经历连续数十轮提价后达到718元/吨,创近年来新高,随后焦炭价格开启下行。 11、核能行业协会:2020年,我国核能发电量为3662.43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5.02%。截至2020年末,我国在建核电机组17台,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12、能源局:3月,全社会用电量6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 13、电规总院刘世宇:按照我国提出的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到2025年装机总量需要达到10亿千瓦以上,风电装机总量应该发展到4亿-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应发展到6亿千瓦以上。 14、奥维云网:3月,集成灶增长势头凶猛,零售额同比大幅提升151%;零售量同比增长120.4%。 15、Gartner:2021年,全球包括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在内的在用设备总数预计将达到62亿台。 【大行评级】 美银证券:维持长城汽车(02333)“买入”评级目标价27港元 大摩:升小米集团-W(01810)评级至“增持”目标价升至31.5港元 高盛:维持渣打集团(02888)“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至60港元 瑞银:维持药明康德(02359)“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至235港元
来源:金融界网 《信托公司财富队伍建设》系列研究报告 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行业视野 作者:罗皓瀚、陈飞旭、周楷钰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普益标准研究员 财富管理行业本质上是“人”的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过程中,人才将扮演关键角色。然而,财富人才队伍的建设道阻且长,与国际先进财富机构相比,现阶段国内信托公司财富队伍建设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在从“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向“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转型过程中,在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素质亟待提升的多重挑战下,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价值不言而喻。 1. 信托公司财富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财富管理业务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财富人才需求的激增,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纷纷加快了财富队伍建设的步伐。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调研,全国68家信托公司基本都已设立财富管理相关部门。大部分信托公司财富管理部门人员在20~50人,也有部分信托公司配备了超过200人的财富队伍。财富部门人员较多的信托公司,一般在国内多个一二线城市设置了区域财富中心,呈现出从属地布局到全国布局的发展趋势,这是财富人才获得更多高净值客户并为其提供服务的重要举措[1]。此外,考虑到高净值人群的家族财富传承需求日益增大,家族信托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财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信托公司财富队伍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近些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财富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逐渐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不断强化。但整体来看,放眼全球,反观自身,中国财富业务起步较晚,财富队伍建设落后于国际先进同行,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财富队伍建设亟需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以客户为中心”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基本理念。当前信托公司正值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之际,组织架构、人才结构、客户服务、产品设计、网点渠道、内部管理和信息系统等方面都需要革新升级。然而,目前国内信托公司较为缺乏对财富管理业务准确的战略定位和整体规划,以及更进一步的财富人才发展规划与路径设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欠缺目的性和针对性,难以保障人力、财力等资源的长期持续投入,难以让财富人才长期维系坚定转型的信念。 1.2. 同业竞争激烈,信托财富团队稳定性有待提升 在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将财富管理建设放在“战略转型依托”的重要位置上。伴随各家公司财富中心的布局与铺设,信托公司对财富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同时,除信托公司外,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也纷纷涉足财富管理行业,财富管理市场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财富人才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各金融机构纷纷加码,以更高的薪酬或者更低的业绩压力来争取高素质人才的青睐。在丰富的选择面前,高素质人才会在不同机构间不断比较和筛选,这无疑增加了信托公司财富队伍的不稳定性。 1.3. 财富业务转型亟需专业型、复合型人才 资管新规以来,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本源成为信托财富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财富业务逐步朝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转型,由传统的信托产品销售转变为主动的资产配置,最终实现综合财富管理。另一方面,我国高净值人群不断增长,财富管理需求随之飞速扩张,且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出现新的变化。财富管理业务回归本源和客户需求的丰富与变化,使得信托公司对专业型、复合型财富人才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然而,目前在信托业内,高素质财富人才(尤其是财富顾问)仍属稀有资源,现存以销售类人才为主的人才结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富管理业务的长远发展。 1.4. 财富人才激励与晋升机制有待完善 以业绩为核心的激励与晋升机制,难以支撑财富业务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目前,大多数信托公司对财富人员的激励形式以财务激励为主,业绩是薪酬收入和职位晋升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激励与晋升机制虽然有助于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张,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单纯的财务激励存在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当激励水平超过一定程度后,很难再继续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唯业绩论”考核维度过于单一,将诱导财富人员一味追求业绩结果,而忽略客户体验、客户服务质量等更加能够体现财富管理本质的内容。 2. 财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实践经验 财富管理起源于瑞士,壮大于欧美。经过近300余年的发展,国际财富管理已趋于成熟,并成为众多金融机构最具盈利能力的核心业务之一。梳理国际上先进典型的财富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欧洲模式、北美模式和亚洲模式,对应的代表国家或地区分别为瑞士、美国和中国香港。 2.1. 瑞士的财富管理模式:以瑞银集团为例[2] 瑞银集团(UBS)是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集团下设私人和公司客户管理、资产管理、私人银行、投资银行和私人产权五大部门,其中私人银行在2003年正式更名为财富管理。 瑞银集团重视核心价值,将财富管理业务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核心则在于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和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在财富队伍建设方面,瑞银形成了三大团队互助协作的模式。客户经理扮演财富客户与专家团队之间的桥梁角色,客户经理团队负责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反馈给财富经理团队或者各个领域的专家团队,然后将财富经理或专家团队的专业建议及时准确地向客户传达。除此之外,瑞银的市场研究、产品研发等中后台专业团队为前端财富团队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便为财富客户提供更优质和全面的服务。 图表1:瑞银集团财富团队构成 瑞银集团财富管理的成功经历对我国信托公司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根据岗位职责将财富人才划分至不同的团队,注重高素质财富顾问团队的建设,提高专业精度,增强团队间的交流互助,科学有效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财富管理服务。 2.2. 美国的财富管理模式:以花旗集团为例[3] 花旗集团的业务划分为两大板块:全球消费银行(GCB,针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客户集团(ICG,针对机构投资者)。其中,GCB是银行、信用卡和财富管理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是花旗重要的增长引擎,财富管理业务遍布30多个国家。 花旗将财富管理业务与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相分离,并在2004年专门成立财富管理部。财富管理部得到了集团充分的资源倾斜,由美邦全球股票研究部、美邦全球私人客户集团、花旗集团私人银行三个子部门组成,拥有大量全球顶级财富管理精英,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具备规模、智慧、稳定的“3S”优势。花旗财富管理部拥有一套科学且成熟的量化业绩考核机制,不仅重视业务量的增长,同时关注质的变化,考核维度包括客户贡献度、客户服务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忠诚度等,并针对不同级别的财富顾问作了差异化调整,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助于充分地利用考核结果优化集团内部资源配置。 花旗集团的先进经验也为我国信托公司财富队伍建设带来启发:首先,在集团整体战略层面,将财富管理业务置于核心地位,为财富团队配备顶级精英人才,并给予充分的资源倾斜;其次,设计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机制,引导财富人才向公司期许的方向发展。 2.3. 中国香港的财富管理模式:以香港中银国际人寿为例[4] 香港中银国际人寿成立于1998年,秉承“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理念,将专业和关怀融为一体。作为香港人民币保险市场的先驱,香港中银国际人寿多年来一直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首先,中银国际人寿注重锻造企业文化,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与财富人才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从而提升财富人才的忠诚度。第二,中银国际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财富人才提供实用高效的学习课程,并提供多元化的培训计划,包括导师计划、职业拓展计划、本地及海外会议、论坛、实地考察、培训课程等,以发挥人才潜能。第三,中银国际为财富管理团队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包括薪资、医疗保障、公积金、带薪年假、银行服务特权,房屋抵押利益等。第四,中银国际提供了双通道的职业阶梯,财富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与潜力,在专业方向和管理方向之间灵活选择。最后,中银国际利用金融科技打造了独特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全方位赋能财富人才的职业发展和业务开展。 图表2:中银国际人寿财富管理团队职业阶梯 中银国际珍惜与财富人才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开展财富队伍建设,值得我国信托公司参考和学习。首先,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财富人才的忠诚度,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其次,以人为本,切实为财富人才的长远发展考虑,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和最佳的职业发展阶梯,辅以令人满意的薪酬福利;最后,与时俱进,充分借助金融科技对财富人才进行全方位赋能。 3. “内省外引”后的启发与建议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国内财富管理在业务战略、团队建设、产品类型、服务方式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会向国际先进做法靠拢。就财富团队建设而言,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战略转型、人才结构优化和人才赋能等四个方面可能是现阶段信托公司应该重点关注和向国内外先进经验学习的,这也将体现在团队建设的顶层设计、人才结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薪酬与绩效考核、人才认证等具体规划和机制建设层面。 3.1. 重视财富团队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信托财富管理行业而言,文化也是其存在的基础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当前信托公司面临的财富队伍融合度低、团队稳定性欠佳问题,究其根本正是由于文化建设的缺失。深刻的文化共鸣和一致的价值观是团队凝聚力形成的关键,适逢信托财富管理行业转型发展之际,信托公司大力进行文化建设切中实际、恰逢其时、很有必要。正如前述中银国际,独特的、品牌化的公司文化能够吸引、存留与公司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并将之紧紧地凝聚在公司的战略目标之下,与公司携手共进。 3.2. 从“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向“赋能型人力资源战略”转型 信托财富管理回归本源,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远超以往的高要求。高素质人才的稀缺性,引发了各信托公司乃至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对人才的“哄抢”。单纯的财务激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边际效用递减的困扰,同时容易在业内形成涨薪抢人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财富业务是一项综合性、跨领域的个性化服务过程,需要专业人才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积累,目前人才市场上也并无大量现存优质人才可引进。业务转型背景下,信托公司财富人力资源战略应从“激励型战略”转向“赋能型战略”,一方面利用金融科技打造综合性财富管理展业平台,为财富人才提供丰富的工具和坚实的系统支持;另一方面为人才提供稳定可预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增强对优秀人才的综合吸引力,提升潜在财富人才的综合能力,为公司财富业务的长远发展储备“核心人才仓”和“潜在人才仓”。人力资源战略的转变非一朝之功,尤其需要信托公司人力部门转变观念,以持续推动人力资源战略的转型和完善。 3.3. 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人才结构 现存财富人才结构难以满足业务回归本源的需求,优化人才结构势在必行。从岗位分工的角度看,财富管理人才结构的优化应当是一个由上至下的过程,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做到有的放矢。首先信托公司需要制定财富管理业务的整体发展策略,基于整体策略明确业务条线的组织构架、职级体系和岗位分工,进而制定清晰的人才资源战略,确定业务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人才胜任力模型等。一般而言,财富管理条线包含客户经理、财富顾问、产品开发、运营管理、金融科技、风险管控等一众岗位。梳理国际经验不难发现,财富顾问作为综合性财富管理方案的核心输出者,是整个财富管理服务流程中的“关键先生”,也正是当前国内信托公司的核心人才诉求。信托公司优化人才结构可采取核心优先策略,优先组建当前最亟需的财富顾问团队,与财富经理一道更好地服务客户个性化需求。 从人才生命周期和人才经验积累看,信托公司也需要优化各类型人才配置,做到“以老带新”、“互补协同”,需要配置、培养和储备战略型人才、成熟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新生人才,不断丰富和壮大人才队伍,做到人才的良性互动与循环。 3.4. 举全司之力全面赋能财富人才 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复杂性,从需求端要求信托公司举全司之力全面赋能财富人才。首先,顶层设计和资源倾斜。谋定而后动,从全局出发调动全公司资源为财富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二,培训赋能。针对目前财富人才综合能力尚且不足的情况,加强人才培训是财富业务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领先财富管理机构的普遍做法。培训内容需要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求在变动不羁的财富管理市场中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第三,中后台团队赋能。财富管理服务高度的复杂性,意味着需要前中后台人员高效协作,才能够持续满足高净值客户的需求,这一点在瑞银集团体现得尤为突出。第四,外部资源赋能。术业有专攻,当下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信托公司无须全知全能。对于高净值客户的部分特殊要求,如法律税务、艺术品收藏等,信托公司可以借助外部专家赋能财富团队,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支出。最后,金融科技赋能。当下金融科技已经进入实际落地应用阶段,利用金融科技赋能财富人才的效果日益凸显。 综上,我们简述了信托公司财富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梳理了瑞银集团、花旗集团和香港中银国际人寿三个国际先进机构的财富队伍建设和管理经验。概括说来,我国信托公司应从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战略转型、人才结构优化和人才赋能等方面不断完善财富队伍建设。其中,财富人才的结构规划和优化是整体财富队伍建设的基础,下一篇我们将着眼人才结构规划,分析信托财富管理业务需要怎样的组织构架和职级体系,以及核心岗位需要满足怎样的胜任力要求。 [1] 数据来源于《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 [2] 瑞银集团财富管理官网:https://www.ubs.com/global/en/wealth-management.html. [3] 花旗集团官网:https://www.citigroup.com/citi/. [4] 香港中银国际人寿官网:https://www.boclife.com.hk/en/wealth-management.html.
来源:银行家杂志家族信托作为满足委托人家庭综合需求最为适配的信托业务,在服务居民美好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信托业务的“明珠”。家族信托业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产品设计、资源整合以及专业服务为客户提供综合管理服务,深刻诠释着守正、忠实和专业的受托人文化特征,是实现信托公司回归本源、加速转型发展的重要业务类型。随着我国高净值客户数量增加、综合服务需求提升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家族信托必将成为服务高净值客户的重要金融模式,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020年家族信托业回顾家族信托在中国当代信托业中是一个新业务,虽然在2001 年颁布的《信托法》里已经提及了“他益信托”的概念,但是其真正开始走入客户和信托公司视野已经是2013年前后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中国高净值客户人群呈几何级增长,中国家族信托业务也出现了同步扩张,家族信托业态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回顾2020年,我国家族信托业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特征。信托行业回归本源,信托公司提升内功。2020年,信托行业在严格落实监管政策各项要求的同时显著加大了转型创新力度。监管部门鼓励信托公司加速回归本源,大力发展投资类业务、财富管理和服务信托业务,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稳定资金。《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家族信托作为服务信托的主要业务类型之一;与此同时,家族信托具有信托目的更加多元、资金期限长、配置需求高、非金融服务多等特点,是信托公司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提升资产管理能力的重要业务类型,也是信托公司向投资类业务转型创新的重要抓手,各家公司纷纷作为战略型业务大力发展。上海国际信托一直以来推动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双轮驱动转型回归本源业务,从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决策制度和展业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公司强大的投资研究团队为支撑,以专业化和高效化的管理制度为依据,根据客户意愿进行内外部资产配置,努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综合化的财富管理服务,提升家族信托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有效性。信托公司加快布局,家族信托快速增长。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目标将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中产阶级和高净值客户数量的大幅增加,对于财富管理和家族信托的需求将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20年中国家族信托报告》,我国家族信托意向人群数量约为24万人,预计到2023年将突破60万人;可纳入家族信托的资产规模约为7.5万亿元,到2021年底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家族信托的理解已经从最原始的“是一个信托理财产品”逐步转变为“是一个信托法律架构,是一种信托类服务”。信托法定的架构优势成为开展家族信托最为合理的业务模式,信托公司加快家族信托业务布局,成为市场展业的主力军。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编制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9~2020)》,截至2019年末,至少有40家信托公司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规模达到1616亿元,同比增长90.18%。2020 年,家族信托规模将进一步加速增长,预计可达4000亿元。从上海国际信托来看,2020年家族信托业务显著增长,目前存续数量超过600单,规模已经突破100亿元,增速约达100%。与此同时,广泛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关注,加速了家族信托业务布局。各类机构发展家族信托都离不开与信托公司合作,机构之间的竞合不断深入,为家族信托业务的规模上量添砖加瓦。客户需求多元化,财产类型更丰富。家族信托的信托目的十分多元,包括资产保值增值、财富规划、财富传承、破产隔离、遗嘱替代、税务筹划、公益慈善等。随着社会对于养老、医疗、教育、慈善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家族信托客户需求也正在从单一理财需求向家庭和社会综合需求转变。目前非现金财产作为家族信托受托财产的占比超过了10%。2020年,市场上除了资金家族信托外,保险金家族信托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此外,企业股权、理财产品受益权等多元化的信托财产不断被装入家族信托架构中。客户需求多元化,以及信托财产类型的不断丰富,都构建出不同类型的家族信托,以符合家族信托目的。由此可见,随着我国高净值客户数量和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家族信托在财产类型方面也将进一步丰富,以资管产品、珠宝、股权、保险单等作为受托财产的家族信托势必会不断出现。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信托法》的修订以及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和税收优惠制度的不断完善,未来家族信托财产类型将更加丰富。慈善信托成亮点,家风传承新理念。公益慈善也是家族信托目的之一,慈善信托出现在家族信托架构中作为家风传承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成为2020年家族信托行业中的一个亮点。随着很多第一代企业家年事已高,这些企业家十分倾向利用家族信托实现他们对家族财富的规划以及对社会的回馈和责任。上海国际信托是我国第一批开展慈善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有独立的慈善信托部门,聚焦教育和医疗两大领域,提供慈善信托服务业务,以慈善信托对接家族信托,研发多个展业架构,满足客户在家风传承方面的需求,与客户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家族信托展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不断涉足跨领域合作,制度建设需进一步落地。对于客户而言,家族财富不仅仅是资金,更多情况下是股权、不动产、无形资产等需要传承的财富,这些资产的估值、管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跨界的。然而,目前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期,如何将这些跨界资产装入家族信托,特别是在操作可行性和法律法规支持方面,仍值得进一步商榷。例如,一些财产是有专属的登记机构的,一些则没有,如何进行信托财产转让的确权、是否匹配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等,都是需要协调不同部门共同商议。又如税收问题, 一直以来是客户设立家族信托所关心的话题,是否支持延迟纳税, 如何处理受益人分配时的个税考量,不同的分配方式是否应该有相应的税收制度参考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目前借助不同领域的专家给予的建议,通过一些方案架构设计可以实现部分特殊资产设立家族信托,但是市场主流依旧是现金为主设立的家族信托,这成为制约家族信托发展的困境之一。不断拓展外部合作,协同管理需进一步理顺。家族信托是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法律、税务、企业治理、跨境投资等一揽子、一站式综合服务。从客户来源来看,信托公司既要大力开展直销客户,也需要借助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资源, 发挥信托公司在家族信托方面的架构设计和资源整合能力。目前来看,信托公司80%以上的家族信托客户来自于商业银行私行部门。商业银行私行部门是家族信托最主要的获客渠道。上海国际信托深刻认识到强化外部合作和提升主动受托管理能力是做大做强家族信托的重要方面。在合作中,如何管理客户和如何管理资产,各方协同服务成为合作的关键点。从信托公司受托管理能力来看,信托公司既要做好服务信托的受托管理,又要提升勤勉尽责的主动管理能力,发挥资源整合的效率;从渠道客户管理来看,既要直面客户的日常维护与沟通,又要提升客户资产管控的有效性。专业机构之间的理念、步调和文化越趋同,合作就越顺利,客户体验度也就越好,合作的规模也会随之增长。上海国际信托目前已经与很多银行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也正在推进与头部券商之间的家族信托合作,进一步理顺协同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寻求家族信托业务ToB(To Bussiness,对公业务)模式,为客户实现财富传承提供更加有效的、专业的联合服务。全市场配置不断升级,内部管理需进一步提升。对信托公司而言,不同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也会因为客户传承目的、家族财富风险特征等因素而存有差异,会涉及不同大类资产配置的策略、决策机制和操作流程管理。特别是在信托行业压降非标资产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净值型产品开发,如何看待外部产品的尽调、评价和引入,以及如何设立信托公司内部的风控评判体系和投后管理体系等,都是信托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重点。上海国际信托在转型过程中,以展业实践经验为基础,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不同种类的资产配置,借助公司专业化的投研力量,与外部优秀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综合化的服务。2021年家族信托业展望与建议协同监管将成为趋势,全面风险管理一直在路上。无论是信托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严监管、强监管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并且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跨界监管也将成为趋势。家族信托在跨界展业中,除了互联互通,遵守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外,随着业务触及的领域不同,同步也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民法典》涉及的合同、继承、婚姻等,以及财务上涉及的税法等。随着客户身份、资产的全球化,全球化监管协同必将成为趋势。由此可见,跨界监管、协同监管、持续监管,全面风险管理将是常态。对信托公司发展家族信托业务而言,在严监管的趋势下,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为客户有序传承、树立良好家风做好服务,挖掘财产传承、财产保管等服务信托业务,满足委托人的综合需求,这样才能使家族信托业务长效久安地健康发展。受托人文化更加坚实,传承内涵应更加综合化。家族信托是信托业务的“明珠”,是体现信托受托人职责的系统工程,将风险文化、合规文化、责任文化、品质文化等贯穿始终,深刻诠释着守正、忠实和专业的受托人文化特征。发展家族信托需要更加坚实的受托人文化,时刻以委托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委托人提供综合化服务,推动信托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信托法》修订、信托文化建设和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等的进一步推进,《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的陆续颁布,家族信托的内涵必将进一步丰富,信托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也将更加完善。家族信托生态圈更趋完善,传承服务应更加专业化。我国已经进入金融市场加速对外开放,资管市场充分竞争的新时代。围绕客户需求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借助专业化分工合作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资管机构发展的共识。家族信托作为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工具和平台,金融机构专业化合作的未来生态圈必将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信托公司一方面要发挥架构优势,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投研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在资产配置和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在家族信托生态圈合作中体现出信托能力、提高信托价值和展现信托魅力。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应更加智能化。家族信托具有业务周期长、经济附加值高、个性化程度强以及服务场景多样化的特点,在客户关系管理、客户风险偏好分析、资产配置决策等方面都需要更强大的科技实力作为支撑。信托公司未来将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增强数字化对于业务的支撑,通过设计智能化的服务方案,对家族信托客户进行风险评估、构建投资组合、信息披露等,通过“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方式,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客户价值。信托规模继续高速增长,品牌建设应走向差异化。家族信托在满足高净值客户综合化需求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征进一步显现,高净值客户的数量进一步增多,财富管理需求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目前仍在起步阶段,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鉴于家族信托业存在着私密性、长期限和高端性的特征,信托公司在开展家族信托方面,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各家信托公司都在努力打造各自的家族信托品牌,呈现出品牌差异化的特征。如上海国际信托打造“信睿家族办公室”品牌,以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智慧,提供私人专享服务,帮助实现委托人的信托目的。总体来说,我国正在经历着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深刻变革,供给体系不断升级完善,需求体系不断丰富多样,金融体系在适配需求和供给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更加灵活和专业的作用。随着居民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人们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必将广泛而且多元化,需求外延更加丰富,都会衍生出大量的非金融服务需求,需要法律和税收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家族信托利用信托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着信托在产品设计、资源整合和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根据委托人需求提供个性化、一揽子和一站式的综合管理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时代服务居民美好生活方面将大有可为!作者系上海国际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江苏国信(002608)重组转型,金融与能源双主业齐飞。江苏国信前身为同一实控人国信集团旗下的舜天船舶。由于造船业务景气度大幅下降,公司2014、2015年均出现较大亏损,通过重组转型,打造成江苏省内成为“金融+能源”共同发展的双平台。并通过业绩承诺为重组保驾护航,2016/2017两年累计完成承诺净利润的100.66%,均已兑现。用电需求拉动行业回暖,公司火电业绩望迎高增。2018年火电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触底回升,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达到2013年三季度以来用电量最高增长水平。我们预计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有望达到8%,2019-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料将维持在6%-7%高增速水平。而公司基本面亦呈现多重优势:装机结构优异,多数为近年投入运营的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江苏省高用电需求为利用小时提供保障;电价+成本优势明显,点火价差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联合山西煤电企业,成立苏晋能源公司,整合资源优势,打通煤电上下游产业链,装机增量亦能助力业绩快速提升。金融+火电双轮驱动,也使得公司对煤价上涨的防御性较强。短期受益量价齐升,长期受益煤价回落。信托:资管新规影响有限,股权投资贡献利润。与大多数信托公司不同的是,江苏信托除传统信托业务外,大力发展金融股权投资,2017年底自营资产132.56亿元中,高达96.67%投向金融机构,其中53.9%投向长期股权投资,主要为金融企业,包括江苏银行、利安人寿、江苏两家农村商业银行等,其中2017年,江苏信托持有的7.73%江苏银行股权,实现投资收益9.18亿元,占公司收入45.7%。今年再次以23.7亿元受让利安人寿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22.1%。金融股权为公司贡献稳定的投资收益,而信托业务收入亦增长平稳。我们假设2018年信托规模不新增,在2018年到期与2017年持平的前提下,以新增500亿元-800亿元通道业务,通道费率0.2%、0.3%、0.5%、0.7%进行敏感性测算。中性条件下,预计实现1.8-2.8亿收入,不会因通道业务规模下降影响公司利润。分部估值。根据信托的业务性质,我们将信托公司的收益分为固有业务收益和信托业务收益,根据业务特性,以PB估算固有业务价值,以PE估算信托业务价值,推算出信托部分的归母合理估值为197.1亿元。火电部分采用可比估值,参考CS火电板块可比公司2018年平均P/B为1.1倍,给予公司电力业务18年1.1倍PB,对应目标市值贡献为91.7亿元。定增资金40亿元给予1.1倍PB,三部分加总后的对应合理估值为332.9亿元,对应股价8.81元/股。盈利预测:信托及火电业务共同发力,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2020三年EPS分别为0.75/0.87/0.99元,对应PE分别为9.39/8.08/7.15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煤价大幅上涨、装机利用小时不及预期、信托监管政策趋严、金融去杠杆持续加码、公司限售股解禁。
来源:金融时报作者:胡萍 财富管理是信托公司重点布局的领域。发展方向有了,那么,有没有与这一目标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和专业能力?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信托公司的招兵买马一直在持续,涉及标品信托、信息技术、财富管理等岗位,招聘人员除了信托公司之间的流动外,也主动从银行、券商等机构吸引人才。从招聘岗位不难发现,信托公司需要对财富管理业务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升级,人才和队伍在其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财富管理回归以客户为中心 《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总量达132万人,成为带动亚太区乃至全球财富增长的有力引擎。在普益标准的研究看来,由于信托公司“私募”性质的定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高净值客户,相对其他财富管理机构,信托公司的高净值客户占比更大,这构成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势之一。 但是,在信托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初期,信托公司普遍采取“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模式,以“刚性兑付”下的高收益作为主要吸引力,先有资产再为之匹配资金。在客户需求愈加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信托财富管理以非标固收类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难以满足高净值客户一站式配置的需求,信托公司面临产品体系单一、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境。 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实,信托公司纷纷开启净值化转型和非标转标的进程,开始搭建涵盖固收、权益、另类等大类资产以及跨越国内外多市场的全方位产品体系。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飞旭认为,在财富业务回归本源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需要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定位,更新组织构架,重塑服务流程。 建立与转型目标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业内人士认为,在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需要对财富管理业务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升级。这其中,人才和队伍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本质上来看,财富管理是‘人’的行业,人才是连接市场、客户的桥梁,是公司财富业务、产品、服务的展示者,也是公司财富品牌的塑造者和践行者。”陈飞旭说,新形势下,信托公司必须明确财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制定清晰完善且可执行的财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陈飞旭认为,基于财富业务流程和客户需求特点,信托公司应该构建能为客户提供系统化服务的财富人才团队,简单来说,团队中应该由有温度、懂财富、懂产品、懂客户、懂配置、懂服务、懂科技和工具的专业人士组成。 对于信托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在资产管理领域应当具有通过风险管理创造风险价值的能力,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和慈善信托领域则应当具有相应的法律、税务、信息科技系统、企业经营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 信托财富管理人才如何求变转型 “目前正在加强学习,研究股权投资和标准化业务。”有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过去,信托公司的人才结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非标债权投资领域,在股权投资、标准化业务、资产配置及服务信托等创新业务领域,知识、人才储备明显不足。” 信托行业净值化的转型,对财富管理人员来说也构成一大挑战。比如,在以净值型产品为主的理财产品市场里,对于理财师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有理财经理表示,固定收益类产品给客户介绍时相对容易,客户也比较能看明白,但净值型产品一般都是浮动收益类产品,部分老年客户一时难以接受,销售时难度明显增大。 新财道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明建议,理财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站位,重构自己的职业素养。他认为,理财师的第一种提升是从销售顾问到产品顾问的提升,这意味着理财师应充当客户的产品顾问,帮助客户去审查、选择,并推荐客户所需要的各种投资产品,而不仅仅是所销售的产品;第二种提升是从产品顾问到配置顾问的提升,帮助客户构建符合其投资偏好的投资组合;第三种提升是从配置顾问到财富规划师的提升;第四种提升是从规划师到财富管家的提升,要给客户的家庭、家族财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就信托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陈飞旭提出,清晰明确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信托公司建设财富人才队伍的基本前提。在实施过程中,信托公司需在明确财富管理业务战略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供需变化情况和业务实际发展情况,动态地调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细则,除了人才引进机制外,还可以通过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满足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需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家族信托规模暴增八成:50家信托公司参与“竞技”,银行依然是首选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寒冬,不少行业甚至遭遇大滑坡。而信托公司为主体开展的家族信托业务却热度不减,迎来了新一轮突破。根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国信登)数据显示,2020年家族信托成为信托行业加速转型的新发力点,规模较年初增长80.29%,且连续四个季度持续上升,环比增幅分别为11.2%、8.34%、35.94%和10.09%。其中,到2020年6月底,设立家族信托9049个,财产价值1863.52亿元。而据五矿信托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0年11月共同发布的《家族财富管理十年回顾与展望——家族财富管理调研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预测,到2020年底,家族信托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约50家信托公司参与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潜力人群已达24万所谓的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族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去年家族信托业务取得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大,高净值客群避险情绪显著加强,作为资金安全和财富传承工具的家族信托越发受到众多高净值客户的认可;另一方面,家族信托作为最具信托本源特色的服务信托业务之一,在监管和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下,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服务领域持续拓宽,已成为各家信托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重点布局方向,未来发展可期。中国信登认为,在信托行业进一步夯实受托人定位,积极谋求转型的大背景下,以家族信托和证券为代表的服务信托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结合实际运用信托制度和推行特色业务的创新发力点。除了业务规模实现较大增长之外,家族信托的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家族信托目前国内家族信托资产主要为现金或者大额保单为主,随后逐步加入上市公司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权、艺术品等。2020年9月,中航信托协助委托人设立了境内不动产家族信托,通过家族信托持有上亿元经营性物业资产,帮助委托人实现财富传承的诉求。该笔不动产家族信托的成功落地,进一步丰富了本土家族信托的实践运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68家信托公司中,2013年仅有6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2019年参与公司数量超35家,而到2020年底,参与的公司数量估计增至50家。中信登数据显示,到2020年一季度末,国内家族信托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到二季度末,这一数据则达到1863亿元。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表示,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家族信托意向人群可转入家族信托资产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招商银行的《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则显示, 2020年家族信托在高净值人群中提及率超30%,成为中国高净值人士主要运用的传承工具,家族信托潜力人群逾24万人,预计到2021年,潜力人群可转入家族信托资产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湖北等七省/直辖市的高净值人士最有意向使用家族信托服务。银行依然是高净值人群首选从合作机构来看,银行系的私人银行部门依然是高净值人群的首选。根据《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显示,78.98%的人群依然会将银行作为家族信托首选,而信托公司只占12.5%。招商银行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相比其他机构,商业银行有更好的信用基础;其次,高净值人群与主银行账户资金往来较多,容易与银行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第三是国内银行尤其是为高净值人群服务的私银部门,在资产配置、法律咨询、税务筹划等与家族信托设立相关的领域具有较强整合能力,可以一站式满足高净值人群保值增值,财富传承、风险管理等综合需要。家族信托也成为今年两会上讨论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赖秀福均就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议案。肖钢建议,从修订信托法、建立与家族信托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相关部委研究拟订信托财产非交易性过户制度、信托登记实施制度、信托税收制度,解决股权信托、不动产信托设立难、税收过高的问题)、出台信托法司法解释以及加强监管等四方面完善信托制度,促进推行家族信托。赖秀福表示,在当前制约我国家族信托发展的障碍中,税收是一个现实因素,应从建立信托税制,发挥税收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调整。国内家族信托服务已吸引众多机构入场,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家族信托仍处于市场培育初级阶段。毕马威国际认为家族信托目前在国内发展的几个难点在于,一是国内法律及监管层面对家族信托的限制较多,比如民企股东架构中如存在家族信托通常较难通过IPO审核;二是目前我国并无遗产税,相比已开征遗产税的国家,我国高净值家庭尚未有设立家族信托的紧迫性;三是目前我国并无遗产税,相比已开征遗产税的国家,我国高净值家庭尚未有设立家族信托的紧迫性。五矿信托家族办公室总经理尹璐表示,目前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也面临一定挑战。当前,信托登记制度、信托税收制度尚不完善,委托人通常需承担较高的税务成本,使得非资金类家族信托业务的开展仍面临一些障碍。此外,基于财富传承等信托目的,家族信托存续期限通常较长,期间信托资金的投资管理、信托事务执行、信托当事人可能出现的身份及联系方式变更、信托公司人员变动等,都是信托公司需要妥善应对的问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杨卓卿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2018年11月21日,中信信托联合中信保诚人寿等机构,共同召开了第三届中国保险金信托论坛,并发布了《中国保险金信托发展报告》(简称《报告》),这也是国内该领域的首份研究报告。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刘小军在论坛上表示,“财富的保护和传承就是信托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具体运用。中信信托重视财富管理业务,从2013年起就组建专门团队,持续进行产品开发和IT系统建设,建立了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等一系列财富传承服务品牌目前全公司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规模约180亿元。”保险金信托孕育信托业务创新“蓝海”保险金信托在英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已较为成熟,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中信信托和中信保诚人寿作为国内保险金信托业务的首创者,于2014年就联合创新性地推出保险金信托服务。保险金信托,是指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后,将保单受益人变更为信托,以其在保险合同项下的权益设立信托;发生保险理赔或保险合同利益给付时,中信信托将按照投保人事先对这部分利益的处分和分配意愿,长期且有效地管理这笔资金,实现对投保人意志的延续和忠实履行。保险金信托能帮助客户实现学业激励、提升自我、事业发展、婚育祝福、消费引导、养老保障、约束惩罚、支取自由等多项功能。它不仅仅是简单实现了财富的增值,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委托人对受益人获取财产的管理意志。基于这些优势,保险金信托近两三年内赢得了快速的市场发展。上述《报告》指出,自2014年以来,经过短短的4年,保险金信托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能够提供保险金信托服务的保险公司仅5家,而到了2017年底,能够与信托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保险金信托服务的保险公司已经超过了10家。设立保险金信托的客户最近几年增长态势也愈加强劲:2014年10位,2015年近百位,2016年500位,至2017年中国已有超过1000位客户建立了保险金信托计划,涉及信托资产超过50 亿元,约占家族信托资产规模的10%。尤其是进入2017年以来,保险金信托相关业务动态更为密集。《报告》分析指出,相较于保险产品,保险金信托体现出了信托的制度优势——受益人更广泛,给付更为灵活,理赔金更加独立,财产更保值增值等几方面的优势;而作为家族信托的一个产品分支,保险金信托还有优于一般家族信托之处,其设立门槛比较低,受众面更广。目前国内的家族信托起点较高,而保险金信托保费与保额之间往往存在杠杆,因此只要保额达到家族信托的门槛就可以定制,降低了准入门槛。正如刘小军所言,保险金信托属于事务管理类的服务信托与资产管理类信托的完美结合,是真正回归本源的信托业务。因此,保险金信托也成为近两年国内信托业务创新拓展的“蓝海”。保险金信托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信托从业人员都能迅速画出逻辑简图。但作为新兴的财富传承业务,它横跨了多个金融子行业和金融工具,以批量化零售的方式进行业务推动,面向的又是金融机构最珍贵的高净值客户,一个成功的模式设计,意味着要做到客户、保险业务员、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委托人等多方面满意。自2014年中信信托与中信保诚人寿携手落地国内首单保险金信托业务以来,已经突破并树立了多项行业首例:推出国内第一单身故保险金信托、国内第一单生存保险金信托;国内首家推出适合我国法律和国情的永续传承模式的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受益人流转机制。2015年11月,中信信托推出国内首个全流程财富管理系统WMS,实现了信托公司内部家族信托业务设立管理、投资管理、存续管理的电子化流程。2017年5月,中信信托自主研发设计了国内首个服务于中高净值家族财富传承的移动应用 “中信信托路传家宝”,这标志着保险金信托“触网”时代的来临,目前已有数百位客户完成线上业务办理,实名注册用户超过500人。保险金信托发展前景长期看好根据瑞士信贷《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约占全球总数的5%,坐拥9.8万亿美元,其中超高净值人数(资产超过1亿美元)为1.8万,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富裕家庭增多和财富传承需求继续增加,以及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不断高涨,预计未来几年保险金信托业务将迎来一波发展高峰。为了更好的支持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发展,我国保险金信托模式应该从明确立法、合力监管、优化经营和强化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等几方面予以完善和优化。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韩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发达国家和地区除了作为创新基础的信托法非常发达外,具体在保险金信托领域,其适用的法律规范也非常清晰。而我国《信托法》不仅没有不可撤销信托的规定,也没有建立信托税收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今,中国诸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稳健经营与交接班并行的发展周期,中国中高净值人士也进入了财富增长与财富传承并行的历史阶段,民营企业家纷纷面临接班问题。“用好信托制度服务家族财富管理需求,即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也是推动信托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在国内68家信托公司中,2013年仅有6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2019年参与公司数量超35家,而到2020年底,参与的公司数量估计增至50家。探营家族信托运行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遭遇寒冬,不少行业甚至出现大滑坡。而信托公司为主体开展的家族信托业务却热度不减,迎来了新一轮突破。高净值群体的意愿如何转变的?家族信托目前的运行环境如何?这一领域的“爆发点”潜在何处?在国内68家信托公司中,2013年仅有6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2019年参与公司数量超35家,而到2020年底,参与的公司数量估计增至50家。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遭遇寒冬,不少行业甚至出现大滑坡。而信托公司为主体开展的家族信托业务却热度不减,迎来了新一轮突破。根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国信登)数据显示,2020年家族信托成为信托行业加速转型的新发力点,规模较年初增长80.29%,且连续四个季度持续上升,环比增幅分别为11.2%、8.34%、35.94%和10.09%。其中,到2020年6月底,设立家族信托9049个,财产价值1863.52亿元。而据五矿信托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0年11月共同发布的《家族财富管理十年回顾与展望——家族财富管理调研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预测,到2020年底,家族信托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约50家信托公司参与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潜力人群已达24万所谓的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族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去年家族信托业务取得快速增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大,高净值客群避险情绪显著加强,作为资金安全和财富传承工具的家族信托越发受到众多高净值客户的认可;另一方面,家族信托作为最具信托本源特色的服务信托业务之一,在监管和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持下,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服务领域持续拓宽,已成为各家信托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重点布局方向,未来发展可期。中国信登认为,在信托行业进一步夯实受托人定位,积极谋求转型的大背景下,以家族信托和证券为代表的服务信托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结合实际运用信托制度和推行特色业务的创新发力点。除了业务规模实现较大增长之外,家族信托的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家族信托资产主要为现金或者大额保单,随后逐步加入上市公司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权、艺术品等。2020年9月,中航信托协助委托人设立了境内不动产家族信托,通过家族信托持有上亿元经营性物业资产,帮助委托人实现财富传承的诉求。该笔不动产家族信托的成功落地,进一步丰富了本土家族信托的实践运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68家信托公司中,2013年仅有6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2019年参与公司数量超35家,而到2020年底,参与的公司数量估计增至50家。中信登数据显示,到2020年一季度末,国内家族信托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到二季度末,这一数据则达到1863亿元。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表示,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家族信托意向人群可转入家族信托资产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招商银行的《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则显示, 2020年家族信托在高净值人群中提及率超30%,成为中国高净值人士主要运用的传承工具,家族信托潜力人群逾24万人,预计到2021年,潜力人群可转入家族信托资产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湖北等七省/直辖市的高净值人士最有意向使用家族信托服务。 银行依然是高净值人群首选从合作机构来看,银行系的私人银行部门依然是高净值人群的首选。根据《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显示,78.98%的人群依然会将银行作为家族信托首选,而信托公司只占12.5%。招商银行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相比其他机构,商业银行有更好的信用基础;其次,高净值人群与主银行账户资金往来较多,容易与银行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第三是国内银行尤其是为高净值人群服务的私银部门,在资产配置、法律咨询、税务筹划等与家族信托设立相关的领域具有较强整合能力,可以一站式满足高净值人群保值增值、财富传承、风险管理等综合需要。家族信托也成为今年两会上讨论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信托监管部主任赖秀福均就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提案议案。肖钢建议,从修订信托法、建立与家族信托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相关部委研究拟订信托财产非交易性过户制度、信托登记实施制度、信托税收制度,解决股权信托、不动产信托设立难、税收过高的问题)、出台信托法司法解释以及加强监管等四方面完善信托制度,促进推行家族信托。赖秀福表示,在当前制约我国家族信托发展的障碍中,税收是一个现实因素,应从建立信托税制、发挥税收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调整。国内家族信托服务已吸引众多机构入场,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家族信托仍处于市场培育初级阶段。毕马威国际认为家族信托目前在国内发展的几个难点在于,一是国内法律及监管层面对家族信托的限制较多,比如民企股东架构中如存在家族信托通常较难通过IPO审核;二是目前我国并无遗产税,相比已开征遗产税的国家,我国高净值家庭尚未有设立家族信托的紧迫性;三是目前我国并无遗产税,相比已开征遗产税的国家,我国高净值家庭尚未有设立家族信托的紧迫性。五矿信托家族办公室总经理尹璐表示,目前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也面临一定挑战。当前,信托登记制度、信托税收制度尚不完善,委托人通常需承担较高的税务成本,使得非资金类家族信托业务的开展仍面临一些障碍。此外,基于财富传承等信托目的,家族信托存续期限通常较长,期间信托资金的投资管理、信托事务执行、信托当事人可能出现的身份及联系方式变更、信托公司人员变动等,都是信托公司需要妥善应对的问题。(作者:叶麦穗 编辑:李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