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传考研辅导机构鱼龙混杂,这篇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王者!不服不行拘于虚也

新传考研辅导机构鱼龙混杂,这篇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王者!不服不行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胡师姐做考研辅导7年了,在这7年里,我们对热点的理解一直在进化——和各高校命题人一起进化。起初,他们出的热点题是这样的:材料:赵普在微博上转发调查记者的短信,引来11万转发,但他却从荧幕与微博上小时,对此相关负责人称无可奉告。请问: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2013暨南大学新传专硕真题)材料:一段《纸牌屋》的介绍。问题:请分析纸牌屋为什么会火?(2014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真题)慢慢地,他们出的热点就变成了这样:谈谈你对明星限薪令的理解。(2019北大新媒体保研真题)原材料节选部分:“我已经转发杨超越好几天了”“转发这个杨超越,你想咋地就咋地”“头像换成杨超越之后,运气真的有变好”……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这样对着杨超越许愿的朋友,甚至你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曾因卖惨、唱跳实力难堪而遭人嫌弃、又因蠢萌废柴而惹人怜爱的“麻烦女孩”人生却一路开了挂。她曾不慎“体面”地搞砸了偶像选秀节目《创造101》里的绝大部分表演,如今终于在恋爱推理节目《心动的信号》中 显露出自己的综艺才华。不过,如果说幸运也是一种才华的话,那么超越妹妹其实是凭借这一方面的出类拔萃而在百舸争流的娱乐圈逐渐立足,乃至圈粉无数的。为何作为“人形锦鲤”的杨超越会迅速获得舆论热捧,由废柴少女变身为万能幸运符?当然,祈福求好运并非新鲜事,向锦鲤祈福的习俗早在古代就已普及。但这一波以杨超越为代表的人形锦鲤转发风潮,充满了(后)现代的戏谑与荒诞,是一种属于当今时代的丧:对于努力不抱信任但又无法不相信努力的生命状态,其背后是笼罩在我们之上的“无用的幽灵”。(1)文中提到的“锦鲤文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0分)(2)你认为转发锦鲤是“集体症候式”吗?并分析“集体症候式”的社会背景。(25分)(2019浙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外行或许看不出什么门道,但事实上,热点考题的提问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从最开始谁都能说点什么的状态,到要求深度融合专业知识、不如此简直就不知道该从哪下笔的状态。以前我们辅导学生的时候,每个热点倾向于给一个分析角度、一个确凿的答案让大家吃个定心丸,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做不够灵活——一个热点有多种考察角度,以浙大这道锦鲤的题为例,除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 还可以考亚文化、虚拟社群、互动仪式……你并不知道出题人会从哪个角度考,那么热点分析理应穷尽所有可能的考察角度,提示相应的分析工具(理论),但是不能给出具体的论证——那样可能会让大家在考场上写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招来改卷老师的反感。同时我们观察了一下行业动态——优秀的同行们都有热点分析的课程,也都意识到了不能从一个视角分析热点,但这里出了个问题:因为教学水平的差异,大部分同仁其实自己也不太懂理论。在试图多角度的时候,成功实现了堆砌而不是运用理论,对理论进行了去语境化的简单粗暴使用——仅从字面意思理解某理论,并用于分析某类字面上看起来有联系的现象,比如我已经无数次因为学生用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娱乐化现象和粉丝行为而吐血——娱乐至死也就算了,还沾边(这个理论本来是警示美国人不要沉溺于“一切政治问题已经解决”的自我感觉良好、需要担心政治以外的社会危机的——并且,它只针对电视!一切试图挪用的,都得先论证你要解释的那个东西跟电视的相似之处),但巴赫金的“狂欢”是在说什么?——中世纪晚期的各大城市(如罗马、威尼斯、巴黎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过着狂欢节的生活。在这期间,人们放弃那种教规常规下、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打破严格的等级秩序,同一切人随意不拘的交往,随心所欲地妆扮自己,狂放不羁地载歌载舞,自由自在地说说笑笑,纵情于食欲声色……狂欢时,先前存在的等级关系和官衔差别统统暂时取消,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际关系而得到了再生;狂欢节上,笑谑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笑谑是节庆的、欢乐的,它针对一切,同时也针对取笑者本人,并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不敬、歪曲和亵渎;狂欢节上,一切话语都成了相对性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摹拟讽刺的对象……狂欢节是全民性的,在狂欢中,没有观众,全民都是演员,或者说,生活本身成了表演,而表演则暂时成了生活本身。所以“狂欢”是藐视权力和一切“装逼犯”的、是短暂造就平等的、是欢乐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是解构意味的。巴赫金对“狂欢”的论述充斥着难以掩饰的赞许态度——怎么到你们那里就成了批判大众盲目参与轰动性事件、追求刺激和猎奇了呢?我问学生为什么老爱用狂欢理论,他们说XX公号就是这么写的。我简直无语。难怪历年模拟题一考到娱乐事件或者朋友圈大型“表演秀”,10份卷子里能有5个娱乐至死、3个狂欢,1个无分析裸奔,还有1个不知所云……这真让人痛心了。都是“辅导班”,但教你的是什么人——是不是就比你水平高,他们了解学科源流吗?真读过原著吗?真懂理论吗?大家要认真辨别,不要花了钱还被带到沟里了。刘海龙老师在《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里三令五申:不要死记硬背理论!不要生搬硬套理论!一定要理解理论的背景!但是多年以来新闻传播领域还是“文二病患者”横行:“文二病患者,通常就是念了几本书,且对社会其实没有多少历练,最可怕的地方是,他们读的书不是教科书,或者是教科书读得不够好,基础不牢。专著都是某一个学者自己的主观看法,当然不会太全面。轻视教科书,捧着一两本专著当成至宝和行为指南,文二病就不远了。至于只是耳闻了几个概念,大而化之,想当然地就去用的,不过就是拿几个大词出来吓唬吓唬人罢了。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之下,其实一推就倒。”(魏武挥老师公号,原文请戳《文二病患者》)根据魏老师这篇文章,我们整理出目前被抠出原生语境、黑得最惨的(或者用得最滥的)理论排行榜:No.1 娱乐至死No.2 乌合之众No.3 狂欢No.4 信息茧房(脱离了桑斯坦的原意)No.5 文化工业(用得人太多了,但往往只能说出表面意思,不能深入分析)No.6 单向度的人(只能从字面解释媒介给人带来的影响,知其然不知其所有然,一句话就把所有意思说完了,为了填满试卷上的大片空白开始翻来覆去地重复)No.7 媒介依赖(大家好好看看教材上媒介依赖讲的是啥!)No.8 互动仪式链(横跨宏观-中观-微观,不适用于解释具体现象)……下面,我们以AI换脸为例展示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令人无语的是,很多同行讨论“换脸”还在用“狂欢”……我……)事件重现AI换脸appZAO在不到一个星期内经历“爆红刷屏”到“道歉约谈”的大起大落,拥有“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slogan的ZAO确实上演了一出新奇的好戏,但其实AI换脸技术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从天天P图“军装照”、Faceu(脸萌)“变老滤镜”、zepeto“捏脸社交”到“杨幂参演1994版《射雕英雄传》”、AI合成主播、Deepfake,AI换脸满足人们娱乐性需求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大担忧和恐惧。命题角度一:隐私真题链接:2014北京大学440:谈谈对网络隐私保护权的理解,如何平衡数据发布与保护隐私之间的矛盾?2019华中科技大学440:网络环境下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和如何规制2019安徽大学814:脸书数据泄露案例,根据社交媒体隐私数据保护,假设自己是科技媒体记者,写采访提纲。2019上海交通大学334: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2019北京师范大学938:互联网隐私和便利的界限在哪里?谈谈看法2019华南理工大学334:材料中提到了京东前员工泄露用户的隐私、用户的隐私在淘宝上以几毛钱的低价出售,主要强调了当代用户隐私的严重性。谈谈网络的隐私权的特征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网络的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换脸”风波中如何应对隐私危机?思路解析:隐私问题没有成型的理论可以直接套,但可以联系法律、伦理道德或其它前沿理念(例如“被遗忘权”、GDPR),以分析说理取胜。一、“换脸”带来隐私危机ZAO本身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对其霸王条款的分析,法律工作者发现ZAO肖像权的使用,意味着隐私权的过度让渡,不仅可以随意使用个人肖像权,还可以有偿或无偿授予第三方,这意味着全方位地暴露在了互联网之中。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受众越来越习惯于享受丰富有趣、富有创造力的产品和应用,习惯于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但这些信息也永久地储存在了服务器上,用户维护自己的数据隐私,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二、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泛在化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车站、金融、娱乐、监控……)以及泛在的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诈骗、人肉搜索等)。三、“换脸”隐私危机的解决1.公民:提升媒介使用能力,拒绝隐私权的让渡2.科学家:解铃还须系铃人,技术的锅技术背科学家尝试用AI技术对抗这种隐私风险,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两个大学生制作的一个40*40公分的图片,能成功为人穿上“隐形斗篷”,建构AI识别的“对抗性补丁”。无独有偶,俄罗斯的科技公司俄罗斯最大的科技公司Yandex的技术总监Grigory Bakunov与其他几个黑客一起,开发出了一种“反面部识别算法”。这种算法通过化妆的方式实现,只要在脸上画出特定的线条,就可以有效干扰AI的面部识别。3.政府:对权利的侵犯应当由法律来规制四、“换脸”风波的反思(重大得分点!)一切风波本质上还是由技术而起,技术更迭本无罪,是发展的象征,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人的意图。AI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抓捕罪犯“捷报频传”,甚至一度让张学友在演唱会上完成“五杀”、“七杀”,被称为“逃犯克星”,并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认技术,但人脸识别被滥用而出现的信息泄露导致账户被“盗刷”、不知不觉成为色情片主演,甚至是用于政治权力竞争的造假,又是赤裸裸的技术引发的祸端。德国哲学家韦伯曾经区分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意味着发挥技术的最大效用,后者强调价值、伦理的重要性,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开拓,更离不开基本价值的守望,毕竟‘我们将抵达的未来,不仅是信息自由流动的丰饶之海,更是构筑全新文明的坚固之岸。命题角度二:数字鸿沟真题链接:2019四川大学636: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当代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现象,并提出对策2019苏州大学334/440:数字鸿沟2019重庆大学学硕:数字鸿沟2019中国传媒大学334:简述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案2019河南大学专硕:依照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论述如何防止和控制由当今的数字鸿沟所引发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信息差距(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试分析换脸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思路解析:这道题从多个角度答都行,但数字鸿沟会是别出心裁的一个。为什么呢? 因为ZAO app一出现,很多专家警惕心大起,立刻撰文提示风险——但这些文章理解门槛高,并且是传统的图文形式,身处落后地区的人们很难接触到或者接触到也没有兴趣理解,反而可能错过了风险提示的机会。但ZAO玩的是视频,进入门槛低,可以让人们玩得不亦乐乎。长此以往,媒介素养的差异会表现出来——媒介素养低的人们更容易遭遇隐私泄露或者诈骗。一、数字鸿沟概念解析二、新媒体语境下数字鸿沟新变化1.接入沟日益不平等,媒介接触差异较大接入沟又可以分为精神接入、物质接入、技能接入、使用接入四个层面,在ZAO换脸风波中,我们可以进一步重思接入沟。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流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物质接入的入口,有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能使用新媒介,但事实上这种接入只是表层的,设备的不平等分布不是数字鸿沟最大的困境,落后地区精神兴趣、使用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实际在不断加剧,形成断裂。ZAO事件中,正是很多初步拥有接触媒介能力的人,由于媒介使用技能不足,无法进行判断,才狂热参与游戏,导致自身隐私泄露。2.使用沟差距难弥合,娱乐性动机比重大根据媒介技术的自主使用能力、媒介技术使用的多样性差异、使用动机和使用兴趣、使用技能等因素可以对使用沟进行分析,很明显ZAOapp的使用者更多的是基于娱乐目的、社交目的,用户使用新媒体技术需求信息和获取知识时能够有效缩小数字鸿沟,但基于娱乐的动机并不能,而且这些用户的媒介使用差异性其实较小,所使用的大多是基于视频的、门槛较低的娱乐功能性质的app,同时其新媒体学习能力也有限,因此陷入了ZAO的数字伦理风波之中。3.知识沟进一步拉大,数字资产更易遗失数字资产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一种资产,在ZAO事件中,含有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照片就是个人特有的数字资产,ZAO的霸王条款让个人无法确定自己的肖像会被用于什么途径,容易带来道德层面、价值层面的风险,而知识能力水平高的人,能够率先发现ZAO条款中存在的漏洞,例如这件事情中的KOL@法山叔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的典型代表,通过对条款的分析,发现其中漏洞,他能够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相比之下,存在信息落差和知识区隔的人,就极有可能被牵涉到换脸风波中,遗失数据资产。命题角度三:媒介素养真题链接:2019上海交通大学440:媒介素养、意义及提升途径2019中山大学·数字媒体:媒介素养2019广西大学专硕:媒介素养2019南京师范大学61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数字媒介素养的看法2019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硕:媒介素养2019上海师范大学学硕:媒介素养2019内蒙古大学440:媒介素养包括哪些方面(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ZAO为什么会火?试分析原因。思路解析:自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不仅仅意味着使用、解读的能力,更意味着传播、制造信息的素养,在传播者泛化、把关者弱化的今天,媒介素养的不足带来了太多的问题。ZAOapp的爆火刷屏满城风雨,究其实质,媒介素养的不足在其中占据很大因素。一、 媒介素养的涵义二、 在ZAO事件中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1)社会交往素养不足,隐私数据泄露危机可参见命题角度一选择性回答(2)媒介使用素养不足,权力边界模糊危机新媒介对于使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媒介使用素养还表现为对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使用等。ZAO大大降低了人们换脸的门槛,一键换脸的操作基本人人可实现,但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不明确权力边界的危机,例如将明星的脸在作品中随意更换,美名曰喜欢明星,但实则在版权问题以及再传播中带来的对观众的误导等多个方面都对明星带来了负面影响。(3)信息消费素养不足,过分让渡浑然不知自媒体时代传播者角色泛化,信息海量膨胀以及来源的多元化,意味着信息的消费者面临着空前复杂的信息选择环境,同时也就需要具备更多的选择、判断与辨识的能力。ZAOapp的霸王条款广受诟病,但很多用户却浑然不知,仍在跟风使用,导致自己的信息被暴露在法律的边缘地带、部分权力被过度让渡。(4)信息生产素养不足,转发“再加工”产品自媒体时代,公众作为信息生产者的作用不断凸显,但由于公民在发布信息和言论、进行信息再传播等方面的素养有限,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把关,容易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害或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ZAO的使用中就可以见得,部分人群利用ZAO技术实现明星在情色视频中的换脸,并以此谋取私利,侵犯了明星的利益。三、 反思:媒介素养是日积月累培养的,跟每个人身处的信息环境和信息使用习惯息息相关,要弥合媒介素养的差异,需要教育的普及。命题角度四:版权真题链接:2015北京大学440:互联网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开放存取 联系阿伦的自杀写评论2019华南师范大学334:数字内容产业(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试以ZAO为例,论述新媒体版权面临的挑战思路解析:赛博空间的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构筑了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版权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网易、QQ两家音乐版权之争、视觉中国黑洞照片版权之争、短视频版权侵权的重灾区等一系列新媒体版权的侵权为屡不鲜,版权侵权倒逼着版权保护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一、新媒体版权乱象丛生1.中国版权授权凌乱无序我国版权保护在界定中存在问题,一个作品多家都有影视版权,同时由于现代大众传媒信息的可复制性,盗版的资源也随处可见,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版权纠纷官司。例如ZAOapp中很多视频作品实际并未取得版权,却被用户拿来随意篡改,甚至在app的霸王条款中将责任归咎于用户的上传,以钻法律的漏洞。2.公众版权意识的淡薄因为贪图便利大肆传播侵权作品的大有人在,ZAO的霸王条款很多人都视而不见。二、版权保护解决路径1.技术:“媒体大脑”的使用,加强版权监测在媒体大脑的使用中,原创内容将被进行快速的版权登记,同时基于覆盖全网的数据能力和针对文字、图片等相似度的算法判别技术,“媒体大脑”可以在第一时间针对权利人登记的原创内容,进行全网版权监测,帮助媒体机构和内容生产者快速了解自身内容在全网的使用、传播情况,被侵权行为分析,有效避免侵权现象的发生。2.司法:完善法律法规,加执法力度——这是版权保护的根本。上周刚结束的20北大汇丰深财保研面试就考了ZAO,这才是几天的事……所以我们的热点备考经验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关于ZAO,我们给出的思路和答案只起提示和参考作用,同学们还可以开拓思维不断完善丰满自己的答案。

蝶无影

榜单!2022年“新闻传播学”学科考研院校排名!

本文展示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科评估结果,全国共有56所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 A+·2%~5%为 A(不含2%,下同)·5%~10%为 A-·10%~20%为 B+·20%~30%为 B·30%~40%为 B-·40%~50%为 C+·50%~60%为 C·60%~70%为 C-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6所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前两位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下面是新闻传播学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供同学们参考!注:以上新闻传播学考研学校排名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数据较为权威。新闻传播学是国家一级学科,下设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国际新闻、数字出版等专业,高考文理兼招。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执政党的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各类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涉及的领域为互联网与新媒体。

兵捉贼

今年新媒体可能考啥?考研风向标手把手告诉你!(上)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X》在新传考研界总是当年判断考研风向的一本宝藏之书,它能够让我们迅速地掌握当年研究重点和可能的出题方向。但很多同学也会因为时间太紧而放弃看这本书,非常可惜。今天我们为大家梳理《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中的2018年新媒体综述一章,为大家标出重点,分析在考场如何使用这些内容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并省去考研暂时用不着的部分段落。在忧思与希望并存、反思与期冀同在过程中,迎接已经到来的赛博格时代。身体与传播/技术1:沉浸传播下的身体由于沉浸传播时代的“身体”不再拘泥于肉身,我们理解的“身体”也可以不必拘泥于肉身,主要指向吸收知觉经验的“现象身体”。“身体在场”是理解当下融合了虚拟与现实、具有超时空泛在体验的沉浸传播(immersive communication)环境和人与媒介关系的关键,这种“身体在场”也使得智能时代的技术与身体呈现出双向驯化的交互特征。【分析】这一段从内涵扩化的角度、理解沉浸传播环境下人与媒介关系的角度,理解“身体的在场”使技术和身体呈现“双向驯化”的特征,非常适合用在智能传播/沉浸传播结尾的升华和思考部分。“双向驯化”总结得非常精道。2:身体问题的理论资源刘海龙认为,“身体”问题的重要性的凸显,恰恰是源于我们进入新媒体时代所感受到的、身体在传播中重要性下降所带来的空虚感。因此,他一方面回到麦克卢汉、媒介考古学、控制论和后人类主义,以寻求“身体”的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则借助后人类主义叙事,从未来视角反思当下的传播研究中身体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展开方式。【分析】记住加粗句,在进入新媒体时代、身体在传播中重要性下降带来空虚的过程中,身体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在分析技术、新媒体时可以适当地引用这句话。其次就是要了解段落中提到的“麦克卢汉、媒介考古学、控制论和后人类主义”。麦克卢汉和控制论一定要非常熟悉,“媒介考古学”和“后人类主义”为大家稍作介绍,防止名解考到。媒介考古学通过旧的新媒介所带来的洞见来研究新的媒介文化,通常关注那些被遗忘的、诡异的、受忽视的机关(器)、实践和发明。另外,它还分析媒介文化中的记忆体制和创造实践——无论是理论的还是艺术的。媒介考古学将媒介文化视为层累积淀的,是一个时间和物质性的褶皱,在那里历史可能被突然重新发现,新科技迅速地过时。比如在媒介考古学方法指引下的新电影研究需要“重新思考电影如何形成、电影如何透过众人的劳力与脑力(及非人因素和偶然条件)发展,还有最重要的是这个媒体如何在1895年左右被‘发明’出来,最终获得了‘电影’一名”。&后人类主义1995年佩佩雷尔(Robert Pepperell)写了《后人类条件》,第一次对“后人类”作出了如下界定:第一,它标志着被称为“人文主义”的社会发展时期的终结。第二,它指向了我们传统上塑造的“人”的概念的深刻转变。或者说,我们不再以过去习惯的方式思考人了。第三,它也指向了生物和技术之间的聚合关系,尤其是两者之间交叉和混合关系。后人类主义两方面有基本内涵:一方面,它挑战了以“人”为中心思考人与非人关系的二元论;另一方面,它认为在人与机器、动物以及物质世界之间,彼此“共生”或“相互生成”,不再有任何绝对的鸿沟和界限。3:媒介融合角度下的身体未来由新技术引发的媒介融合,不仅止于媒介形态和社会形态的融合,更是技术与人的融合——技术会嵌入人的身体,而成为主体的一部分。这种由技术与人的融合创造出的新型主体,正在成为一个终极的媒介。在这个意义上,为技术所穿透、数据所浸润的身体就是“赛博人”。而“赛博人”的产生、主体性的变化(传播的主体已经从掌握工具的自然人转变为技术嵌入身体的赛博人),是媒介融合出现后一系列社会系统融合重组的根本性条件与动力。【分析】可以用在媒介融合的结尾或媒介融合与人的关系的答题中。4:自拍作为新媒体时代身体表演方式对于个体来说,自拍可以通过彰显“在场感”来进行自我呈现与表达,但沉浸于自拍又可能使得在场成为缺席,另一方面,“在场”方式也往往是从他人的角度构建的。作为一种典型的自我建构方式,自拍体现着“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这三重自我的冲突与调和过程,建构与解构、个性与去个性的矛盾也会体现在自拍的自我建构中。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自拍强化了基于身体的表演在自我反思与社会互动中的中介作用,也可能带来“虚假的自我”的弥漫。以上三个方面的矛盾纠结都表明,尽管自拍是一种不同于“权力技术”的“自我技术”,但在社交互动变得广泛而频繁的今天,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规训力量,通过自拍进行自我表现——从他者角度进行自我审查——自我调整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常态。【分析】拿彭兰老师的分析和我们的现实自拍情况做个对比,看看是不是如此?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启发我们,不止是自拍,UGC内容生产、短视频等新的媒体形式,都会面临这样一定的矛盾,也会面临新的权力被既有的权力收编的可能。算法、智能化媒体与传媒生态变革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线索发现、信息采集、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效果反馈等各个新闻实践环节。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模式及其引发的媒介生态变革,特别是其对新闻生产的影响,继续成为2018年新媒体领域研究的一大焦点。1:机器写作何苑等(2018)通过对机器写作的技术发展、工作原理和现状的梳理,发现机器写作一方面无法采集到线下事实,另一方面只能按照“人”设定的模块来写作,因此还不算真正的写作,只是一个基于算法并依赖互联网大数据来源的写作工具。不仅与真人在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诸多局限。【分析】机器写作虽然好,但也存在上述局限和问题。2:算法推荐的应用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量的社会化信息与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之间的“信息传播效率”问题,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中最有成效的应用。方师师通过对算法接入新闻业的整体性梳理和分析,发现在世界范围内,算法内容生成逐渐成熟,算法内容推荐大受欢迎,平台媒体重塑新闻业从而体现出算法新闻业的蓬勃发展。3:算法推荐的风险算法流行的可能风险和问题包括:一是引发信息茧房的效应;二是算法中的偏见或歧视对人们社会资源与位置的限制(将人们囚禁在偏见与歧视固有的社会结构中);三是算法在幸福的名义下对人们的无形操纵(在个性化服务的“伺奉”下,个体逐渐失去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越来越多地被算法或机器控制)。同时,作为算法基础的“客观性”数据,不仅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真相(数据生产环节的偏差可能导致客观性数据堆积成的假象),反而可能走向它的反面(数据分析也可能成为客观事物的干扰因素)。因而,识别、抵抗其中的种种风险,也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媒体和各种数据应用机构的基本责任。其次,算法的信息生产、筛选和分发尽管有极大的隐蔽性,但仍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加工行为”,因此体现为一种隐藏于代码中的“伪中立性”。而任何“技术中立”与“无价值观”的主张都是平台逃避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的一种手段。在多个国家新闻生产对人工智能的实际运用中,技术本身和技术商业化一道,将新闻线索发掘、写作、分发等的诸多流程推向了“黑箱”——即新闻生产的“幕后的幕后”。黑箱化的过程不仅改变了新闻的样态、新闻生产的格局,而且带来了“流量工厂”驱逐优质新闻、定制推送固化社会分层、技术平台“反收编”新闻机构等社会格局变化。因此,当下研究者们不能仅停留于讨论人工智能在技术层面能实现什么,而应将视线转移到黑箱,审慎地观察这一过程可能的社会影响。【分析】算法的弊端,不用说了吧,狠狠批!4:如何打开算法黑箱、增进其透明度对于如何打开算法黑箱、增进其透明度,仇筠茜等也做出了积极的思考。她认为,目前两种方法,“I-T-O”(试图从算法新闻的输入、吞吐、输出三个阶段来进行公开,增进透明度)和“逆向工程学”(尝试通过技术手段从结果去反推算法规则)都在尝试以庖丁解牛般“看进去”黑箱的思路来对待算法偏见。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受到商业机密、民众算法素养、专业技术门槛等掣肘,“看进去”的策略很难落地。因此,她提出以“可理解的透明度”(用户导向,以可行性和社会接受效果作为衡量标准,更加注重普通大众是否可以不依靠专家、不需要机器学习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理解)这种“看出来”的思路,从技术和规制理念两个方面增进算法的透明度。5:如何运用人工智能陈昌凤等认为,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运用,不仅带来新型的新闻形态,更需要一种新闻思维上的升级换代。她通过对“互动新闻”的前瞻式展望来说明这一问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互动新闻”,不预先确定路径,而是通过展示和呈现的数据的解释力,给用户尽可能多的自主性,让用户能够自己讲故事,因此不仅改变了新闻工作的输出模式,也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新机会。【分析】在回答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时,可以从思维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回答。如果你能答到思维,就比其他考生只知道生硬地讲应该怎么做要亮眼的多。6:从主体角度看人工智能的影响:曾庆香等则从主体视角来看待这场新闻生产的变革。认为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下,新闻的生产包括社会化生产(生产主体包括所有个人和组织机构)、职业化生产(生产主体即新闻媒体等专业组织机构)和智能化生产(生产主体为机器人)诸种生产方式,促成各社会行为主体成为新闻生产者,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使得传统媒体时代的“我—他”传播,转变为“我—你”传播和“我—我”传播,实现新闻生产主体的主体间性。白红义从新闻劳动的重构(体现为记者的劳动过程、雇佣状况、职业满意度等不同层面的变化)、新闻知识的重组(反映在作为知识类型的新闻文本和作为知识实践的新闻技能方面的调适和改变)与新闻权威的重塑(新闻业在社会中的位置变化)三个维度,具体分析了人工智能“嵌入”新闻业后带来的变化。他认为,虽然人工智能从不同层次对新闻劳动、新闻知识和新闻权威构成了冲击和挑战,但仍无法从根本上代替人类在新闻业实践中的核心角色。【分析】人工智能带来了传播主体泛化,当你被问到现在新闻场域中传播主体出现了哪些变化,不妨多思考一下这些主体,以及人工智能在主体泛化中起到的作用。但是主体泛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的核心角色,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人和机器应该各司其职,实现传播效率、效益最大化。7:人工智能相关法律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引发了传媒生态的变革,也对现行的法律制度和版权制度带来巨大挑战。其中,两个逐渐凸显的重要议题是:由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是否构成作品?如果构成作品,它的著作权属于谁?分两种情况。王渊等认为,人工智能(至少目前)不具有主体地位,不具有思想和情感,其生成内容不属于人的智力成果(只是按照人类设计的算法、规则、模板而生成的内容),不具有独创性。当人工智能作品不具有独创性时,就不能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但是,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之上设计所有权——根据不同的阶段可能属于程序设计者、人工智能使用者或者投资者。有些学者则认为随着算法的进步,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具备了高度独创性。当人工智能作品具有独创性时,应当赋予其版权保护。在版权归属方面,虽然存在由人工智能创作主体的“非人类”性而引发的理论困境,但面对大量涌现的实践,仍可做出一些现实安排:在尊重智能技术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现阶段宜遵从“操作人优先”原则确定其权利归属。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个人信息保护、人工智能的侵权责任认定、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法律人格、算法歧视引发的平等权问题、人工智能涉及的劳动法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必需要正视由其引发的法律问题,并智慧地运用既有的或者创造新的法律规则来加以解决。【分析】当你被要求全面地回答人工智能相关题目时,别忘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法律问题。微博、微信与社交媒体1:社交平台中意见领袖新变化陈敏等通过对微博、微信、知乎三个平台上有关南海仲裁案讨论文本的分析,也发现了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意见领袖出现的新变化:主流机构媒体树立起新的舆论影响力;商业性自媒体与主流机构媒体合流;草根型意见领袖相对较少且影响力有限。这也造成了社交媒体无论是在言论的专业性上,还是在公共讨论质量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分析】经常会有题目问,某某社交媒体是否属于公共领域。在回答这种题目时,你就可以把新的研究发现作为自己回答的论据,既有理有据,而且还能体现你对学界的关注,这是一枚研究生应有的科研素养。2:微信作为社会化媒体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群居”的影响微信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化媒体,它的使用对人们社会资本的影响逐渐引起学界关注。潘曙雅等发现,大学生微信使用强度越大,他们所拥有的“粘连社会资本”( bonding social capital)和“桥接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这两类社会资本越多。刘毅则进一步发现,大学生的微信使用强度与主观幸福感无关,相反,其“桥接社会资本”越多,负向情感越强。也就是说,大学生微信使用或许并不能带来他们生活满意度的提高,也不能带来他们正向情感体验的增加;而“桥接社会资本”增多却可以带来他们负向情感体验的增加。这也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减少和控制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提供了理论根据。进入社交媒体时代,特别是微信的勃兴,造就了人们一种以“群”的状态存在的生活方式。肖荣春发现微信群作为社区传播基础结构的重要部分构建了新型的网络化社区,持续的线上、线下的互动形成了社区成员之间的“弱关系”,从而结成互助、互惠的社会关系网络。可见,微信群的连接能力,使群成员关系网络大大超出了传统手机联络人构成的“熟人”网络。然而,微信群的规模扩张,并不意味这信任关系的顺延。宫贺发现微信群网络的大小与网络信任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当用户的微信群网络越大,用户对其关系网络持有更低的信任度。粘连/桥接型社会资本“粘连社会资本”指强连接,代表个人之间亲密的社会联系,能够增加可信度评估、获得其他人的同意以及增强情感支持。“桥接型社会资本”指弱连接,代表个人之间松散的社会联系,优势在于建立新鲜的、异质的社会资源。【分析】复习到现在,这段文字应该会让你想到“使用与满足”、“创新扩散”中的同质性/异质性人际网络,可以把微信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作为案例添加到你们的知识体系中,下次回答相关题目时可以举这个例子~同时,拿这些研究发现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对照,你会发现确实如此。陈力丹老师之前也在论文中提过,新媒体的发展反而带来了人们的焦虑。我们在回答新型媒体带给人的好处时,也可以想想诸如负向情感体验之类的影响。最后补充一个概念:“社交货币”。它讲的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你拥有的资源(物质、知识或任何对他人有用的东西)越多,就拥有越多的社交货币。就像是在市场上拥有越多的货币就可以买到越多的东西一样,踊跃越多社交货币就在社交中占有越多的优势。这个其实和这一部分没啥关系,但是由“社会资本”引发了联想,就为大家提一提。有兴趣的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3:微信群内部的复杂会话结构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会话结构,其具体的信息交互类型以及演化规律都有待进一步探究。微信群中的信息交流更多是一种“有限度”和“碎片化”的会话形式,会话结构存在话题“无限漂移”和话语“无限流动”的特征;群成员在群中观点的表达受群体压力、群类型以及与其他成员之间熟悉度、信任度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沉默螺旋”状态;微信群会话过程是由话题的延续、迁移、转换及回逆构成,同一话题的演化也表现出启动、保持、沉默及终结的生命周期。【分析】这部分有两点。一是社会网络分析了解一下,时下比较热门的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计量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方法是:(1)图示法。图示法是通过一组点、点与点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网络图形,直观地展现社会网络的概貌,并可利用图形进行简单的关系分析点表示社会学的分析单位,如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制度等。点的特征就是这些分析单位所具有的特征。网络中的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有直接关系的点;二是孤立点,它不与任何点发生关系;三是有间接关系的点。(2)矩阵法。矩阵法首先将社会网络用矩阵表示出来,然后利用矩阵解析技术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关系的分布与特征。社会网络分析在早期的社会研究中仅限于从群体内部结构和人际关系等微网研究,目前已发展成大规模的宏网研究,从而使社会网络分析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有力工具,并使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我们要了解一下微信群内部的复杂的会话结构,这和谣言在微信群中的传播有实践逻辑上的联系,要理解谣言传播的机制并找到遏制其扩散的办法,我们要充分了解微信群传播中的群体压力、话题过程等……4.政务新媒体的传播策略在社交媒体时代,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不仅可以促进政务公开而且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便捷的政治参与和互动平台。顾洁等以政务微博时政类新闻为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价值要素如何影响政务微博受众参与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价值理论框架对于受众的新闻信息选择和参与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而言,研究中所检验的12个新闻价值元素在整体上对受众的评论、转发和点赞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其中时新性、周期性、趣味性、显著性、个体性和争议性这六大要素对受众参与具有显著预测力。目前,拟人化策略在政务微博中应用十分广泛。张放等通过控制实验发现,政务微博的拟人化互动呈现出一种由外而内效果逐渐衰减的“封面效应”:账号资料拟人化对提升互动效果的作用最佳,表达风格拟人化次之,而交流内容拟人化的作用最为有限。因此,政务微博拟人化策略的最优线索组合应该是:账号资料和表达风格拟人化,而交流内容尽量非拟人化。【分析】这两段可以对政务新媒体的实践给出操作指引。新闻价值这个不必多说。主要是很多题目都会问大家,媒体应该如何做以适应新的传播形式,大家肯定都会回答“优化传播语态“”之类的,但是如果能结合试验、调查结果来说明应该怎么做,既有科学性,也会比泛泛地说“优化语态”要更精准。5:老年人对微信的使用在我国社会迅速进入老龄化之际,老龄化与媒介数字化两大浪潮深度交汇,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然而,目前针对这一群体相关研究不仅数量有限,且大多泛泛而谈,研究发现远远落后于社会实际。周裕琼发现,老年人对微信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社交功能,其微信采纳率、使用时长和频率都比较高。主观因素(对微信特征和风行程度的感知)对老年人微信采纳与使用的影响,大于客观因素(人口变量和健康水平等)。虽然老年人面对信息化浪潮,借助微信实现了崛起,但仍需警惕的是:微信采纳和使用率并非意味着数字代沟的弥合(它有可能加重人群分化和内容区隔,成为系统性社会排斥的“帮凶”),也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融入。【分析】这方面研究可以用于回答“数字鸿沟在新媒体时代是扩大还是缩小”的题目。其实不应该过于具体地给出“扩大”或“缩小”的结论,因为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扩大,但有些方面确实在缩小。以微信的使用为例,有学者提出“数字反哺”,认为在家庭中青年一代通过教父母用微信,可以弥合鸿沟,但是上述研究又发现,其实老年人的使用动机还是非常局限、媒介素养等还是比较低下。粉丝、网红与短视频1:网红现象的逻辑生成机制与粉丝文化相伴而生的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红现象——它既见证了微观个体命运的戏剧性变化,又体现为一股强大的经济社会力量。杨江华基于网络社会理论,通过对网红现象的历史比较研究,发现其存在三类不同逻辑生成机制:即网络虚拟空间的公共广场效应、网络交往的社群化模式,以及资本市场的商业打造。而网络走红的社会后果影响,经历了从文化社会领域到经济领域的过渡演变,并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而衍生出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他认为,网红现象还为理解中国网络社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变迁提供了鲜活样本。【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网红生成的三种逻辑,用以回答网红现象出现的原因。2:短视频的影响梁玲注意到,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正在改变“看”文字或图文——这种人类数千年最基本的阅读形态,5秒到30秒的超级短视频,已经成为移动终端最火爆的阅读形式。由此,短视频在实现对文字阅读的低成本替代、潜在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模式的同时,也正在为出版与传播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短视频流行,使其愈发成为乡村人青睐的休闲娱乐与信息获取方式。刘娜和姬广绪都注意到这一现象,也同样以“快手”为例展开对短视频流行之于乡村文化和乡村空间影响问题的探讨。刘娜发现,大量乡村用户入驻“快手”APP,通过拍摄短视频尝试乡村文化自主表达的新路径,快手也逐渐成为促进乡村形成身份界定与文化认同的线上空间。姬广绪则发现,村民日常生活中“快手”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对于消解传统城二元对立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快手”成为城乡边界消解、城乡文化拼接的舞台,展示出网络时代城乡文化并存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分析】从宏观角度理解短视频的影响:对人们阅读模式的改变、对城乡文化融合的影响。3:短视频存在的问题高菲认为,找不到稳定的盈利模式、缺乏优质内容和版权纠纷不断等网络行业的通病同样制约短视频的发展。吕鹏等则发现,短视频平台目前主要存在雷同化、垄断化和低门槛化三大发展趋势。而以政府为主的治理,也存在事后治理、模糊规范、手段单一等问题。【分析】嗯,这个就不用说了,回答短视频相关题目时记得写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分析完了2018年新媒体综述的一半了!信息量有点大,值得大家好好消化!最后一个多月了,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学不进去了。经过前几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你们的基础已经非常牢靠,现在需要的就是用各种各样的知识、热点、最新研究来刺激、巩固大家的记忆,帮助大家扩散思维。所以,认真地吸收你们眼前的内容,绝对会有助益。如果大家喜欢这种形式,喜欢这样的重点整理、分析,请点个“在看”,这样下一期会更快到来哦~参考文献:[1] 苏涛,彭兰.反思与展望:赛博格时代的传播图景——2018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9,41(01):41-57.[2] 刘海龙,《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3]吕黎.“打字机”的前世今生——2017年媒介考古学著作举隅[J].中国图书评论,2018(02):60-68.[4]朱彦明.后人类主义对教育的挑战与重塑[J].南京社会科学,2018(11):129-136.作者:春光编辑:春光主编:羽生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五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爱传播。

恢诡谲怪

英国哪些大学有新媒体专业好的读研究生?

英国的新闻产品和英国节目几乎占据了世界传媒版图的大部分角落,那么英国哪些大学有新媒体专业好的读研究生?英国的传媒专业院校有十所比较好,下面智课小编介绍一下! 英国哪些大学有新媒体专业好的读研究生?一、卡迪夫大学卡迪夫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享誉世界的新闻学府,是英国第一个独立的新闻学院,也是欧洲首个新闻学院,更被评选为全球十大新闻学府之一。其新闻专业稳居全英前五。学院教授多来自BBC、泰晤士报、卫报等英国知名一线媒体行业,该院新闻专业课程屡次被英国记者协会评选为年度最佳课程。学院培育出了众多新闻及传媒界知名人士,被业内誉为全英乃至欧洲最好的新闻学院,更有着新闻界“牛津”的美誉。学院与BBC、BBCRadio、BBCWales、TheGuardian、Times、Channel4News、ITV、SKY等媒体均有广泛合作,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申请要求:平均分75分以上,雅思7.0,单项不低于6.0。二、莱斯特大学莱斯特大学是英国知名的综合型大学,传媒专业是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在英国国内名列前茅。毕业生满意达到90%以上,毕业生就业情况也达到60%,远远高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学院是英国国内最早成立的传媒类学院之一,一共有7个硕士专业,其中一个是预科,其他的都是硕士学科。学院目前已经帮助无数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成功进入传媒行业。莱斯特大学传媒学院专业总共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新闻,主要包括纸质新闻和网络新闻;第二类是广告专业,这个专业涵盖了广告、营销、文化等多个领域;第三类是传媒,主要包含了传媒和公共传播;第四类是媒体。申请要求:平均成绩75分以上,雅思6.5分,单项不低于5.5。三、威斯敏斯特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校园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校区中有三个位于伦敦市中心,与首都中心的商务区、金融区、商业区、政府所在地、时装与文化街区相毗邻。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系隶属该校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连续4年被英国《金融时报》列为英国顶尖的现代大学,其传媒专业虽然排名不高但具有一定名气。主要优势专业为传媒和英语翻译、同传,这所学校的师生比率是英国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一,师资力量十分强大,不存在其他院校的扩招现象,专业采用小班教学。申请要求:学术成绩75分以上,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 四、利兹大学利兹大学的传媒专业是该校名声最好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在中国留学生的心中利兹大学的传媒专业几乎无可挑剔。2014Times评选出的英国大学传媒专业排名中利兹大学位列第八位。作为英国实力前十的传媒专业,利兹大学的传媒专业实力非同一般。利兹大学新闻传媒有完善的细分方向,相关的专业包括大众传媒,媒体产业,新媒体和国际新闻。申请要求:学术成绩80分以上,雅思总分6.5以上,单项不低于6.0五、谢菲尔德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828年,是世界著名的教学科研中心,是英国六所最佳研究型大学之一。按照最新的《泰晤士报》大学排名,谢菲尔德大学是学习新闻学最好的地方。其多媒体应用课程得到了专业行业机构的认可。这个课程模由专业的操作和对于当前新闻事件的讨论组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最近一次全英范围内的《学生满意度调查》中,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学传播专业依旧高居榜首。谢菲尔德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已经得到了雇主的高度认可。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就业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最近一届毕业生中有很多已经进入了《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每日邮报》、《太阳报》、天空电视台、BBC等英国乃至世界顶级媒体。申请要求:学术成绩80分以上,雅思成绩7.0以上,单项不低于6.5 六、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位于诺丁汉市,由两座大的校园组成,一座在市中心,另一座在近郊的绿化地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因其学术优异、课程实用而广受赞扬,其艺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及播音和传媒专业在英国排名前10位。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传媒学院是英国传媒人士的摇篮,学生有机会去如BBC、SKYNEWS等跨国传媒机构实习,接触世界领先传媒机构。学院建有自己的广播与新闻中心,该中心是BBC在诺丁汉的播音设备基础上改建而成,可为学生提供使用真正广播设备的机会。七、华威大学华威大学(又译:沃里克大学)为英国的一所校园式大学,华威大学在英国乃至欧洲都有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自从英国的媒体有大学排名以来,华威大学一直稳居前十名。华威大学目前没有新闻学专业,但有三个传媒类专业,分别是创意与媒体企业、全球媒体与通信、国际文化政策与管理,华威大学传媒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都从事广告与品牌、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和出版相关的行业。申请要求:学术要求均分在80分以上,如果是非211院校的学生的话是要求均分在85分以上,雅思要求总分在7分以上,两个单项不能低于6.0,另两个单项不能低于6.5。八、伦敦城市大学位于仅次于美国纽约的第二大经济中心-伦敦金融城内,是最早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新闻传播专业及艺术类专业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英国新闻传播业、创意文化产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伦敦城市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设置广泛,其教职员工不但普遍毕业于牛津等顶尖名校,还具有英国的主流媒体中担任要职的经历,这种“指导型”与“讲授型”结合的教师团队,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上都能接受最专业的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一直与英国以及欧洲的媒体行业保持相当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最直接的行业发展信息,大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英国顶尖新闻媒体机构工作,广泛就职于:路透社、BBC、CNN、卫报、泰晤士报和法新社等全球著名媒体或网络公司。申请要求:学术成绩80分以上,雅思7分,单项不低于6.0。九、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是国际著名的伦敦大学旗下的独立大学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与研究水准。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在许多学科领域水平颇高,媒体与传播专业蜚声海外,为学校赢得的非常多的荣誉。该校的教育理念是为学生及教师提供各种经验,积累知识,同时通过创意、智慧的思考和实践来发掘自我。在最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该校的传媒类课程均达到了5星级的满分标准。申请要求:平均成绩80分以上,雅思7.0,单项不低于6.5。十、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国王学院是英国著名的综合型大学,也是伦敦大学联盟的创校学院之一。伦敦国王学院至今已培养出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伦敦国王学院拥有众多专业,其中传媒专业当属伦敦国王学院的优势之一,每年都吸引大批留学生前往就学。伦敦国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方向广泛,包括新闻类传媒、营销广告类传媒、大众传媒类、媒体发布类和创作表演类。申请要求:平时成绩80分以上,雅思7分以上,单项不低于6.5。英国哪些大学有新媒体专业好的读研究生?以上就是智课小编的详细介绍,传媒业在英国相当发达。在英国这样一个拥有6000万人口的国家,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以及各种音像制品等传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

气质

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班怎么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转型互联网,依托新媒体渠道开展新媒体营销,因此市场上对于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同时也催生了不少的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但是现在的教育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新人在选择新媒体培训时应如何选择培训形式呢?面对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如何择优呢?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班怎么选呢?笔者在本文中给予解答,希望能帮助大家在选择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时少走弯路。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班怎么选?是线上和线下培训,如何选择?选择线上学习模式还是线下学习模式,这是新手在考虑参加新媒体培训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很人多在前期学习时都会考虑线上模式,学习时间比较灵活、学费便宜、学习环境随意,不像线下学习一样每天受到很多的限制,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选择线下培训。1、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线上课程非常考验人的自律性。很多人买了线上课程,刚开始兴致勃勃的学习,但很难坚持下去,永远停留在第一章内容。时间一长,甚至有的人都忘记自己还买了这个课程。换句话说,线上模式看似自有,看似灵活学习,但是对学员的自控力和自律性要求较高。如果无法控制自己,建议还是选择线下模式,线下学习效果会好很多。2、线上课程经常看过之后,未必能完全理解透彻。这不是质疑你的理解能力,而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get不到的知识点,需要专业老师进一步指导。之前有位学员来之前曾经买过线上课程,刚开始学的时候很好,到后半部分知识越来越难的时候,很多案例也听不懂。或许是问问题的学生也比较多,老师直接留言说他卖的是视频,请不要再给他提问了。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自己再去研究视频,能不能搞定就不好说了。3、线下课程更系统、更有针对性。新媒体运营属于职业技能培训,来学习的学员背景水平参次不齐,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而线上是统一进行教学,有些课程有课后辅导、有些完全没有。即便有课后辅助的课程,在线沟通有时候也很难表达清楚,就可能会存在课程内容解决不了你个人实际问题的情况,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线下课程几乎都是一对一、一对多地进行面对面教学,遇到问题可随时解决,远比线上学习效果好得多,学习起来效率也高。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班怎么选?培训机构选对了,后面学习、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就都解决了,“赢在起跑线上”就是这么来的。那么,市面上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众多,那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班怎么选呢?通过以下6点就可以选择好的新媒体运营培训机构班。1、了解培训机构的背景新媒体运营在培训行业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想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都是大一些的培训机构才有相对好的资源。有强大的教育背景支持,才能有好的教学质量保证。比如:黑马程序员是传智播客集团旗下的IT高端教育品牌,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2、看教表,了解课程内容在培训机构的官网可以查到其课程大纲,进一步详细了解一下大纲内容非常有必要。一般科学安排课程内容的培训机构,会加强实训、实操的比重,尽量多的讲解行业案例,因为新媒体运营是属于职业培训,学习完成后更需要到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3、师资力量师资一定是要有行业经验,经验越丰富越好。除了行业经验,同时也需要教学经验,不然就会出现学生理解不透、学习吸收不好的情况。4、了解往期就业情况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下往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因为据我所知,不同的培训机构出来的学生,毕业薪资相差很大。一些培训机构出来的学生只能做实习类的岗位,月薪只有三到五千,但有些培训机构毕业学生的班级平均月薪可以高达九千多(具体参见黑马程序员官网新媒体运营学生的就业薪资)。总的来说,还是不同的培训体系和教育方式造成了不同的结果。5、了解培训机构口碑口碑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直接百度就可以查到线上的口碑,线下则是通过身边的亲戚朋友有参加过培训经历的人来介绍。比如传播智客就是是业内比较少见的,能通过粉丝效应进行大规模口碑招生的培训机构。6、进行免费试听现在几乎每个培训机构都可以免费试听,直接进到教室试听时,可以感受一下课程内容、讲课风格、班级氛围等,也能通过和班上同学聊天了解一下他们的学习情况。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充满着创新和机遇,新媒体运营岗位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如果能抓住机遇、转行成功,想必未来的职业发展也能走得更好。

郅都

20北大新媒体专硕总分第二:我在暑期才开始准备考研

去年六月底,我第一次听说了那句话——“得暑期者得考研”,那时候的我在专业课上还没有任何进展,所以我根本来不及去判断这句话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就火速报名了师姐的暑期集训。今年来势汹汹又反复不断的疫情,一定或多或少影响或者打乱了你们曾经的既定复习规划,但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各位,从现在开始认真准备还来得及,因为那句话是真的。一 参加暑期集训是极为合理的学习方式七月底,参加完在北京的八月强化班,我就和师姐还有几位同样也报名了暑期集训的小伙伴一起踏上了前往集训基地的道路。一路上看着一张张陌生的同龄人的面孔,难免心生“他们可能未来就是我的竞争对手啊”的想法,但很快又被这群开朗、热情、为人友善的朋友们打消了各种敌对情绪。但是到达集训基地以后,看到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桌椅上面码放着快赶上桌子高的备考资料,还有几位准备二战的同学头也不抬地在桌前学习……等所有人坐定,那种竞争的紧张和压力顿时袭满全身。很多人说考研之所以难,是因为你总是在孤军奋战,不像高中一样,有一大堆同学和老师的陪伴,缺少了一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但暑期集训就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一个班里的同学并不会都考你的专业,大家有人考北大新传、有人考北大新媒体、有人考北师大、有人考北外,所以也会一定程度上防止你的压力过大,你还可以更完整地了解这个学科不同的出题方式和命题角度,一箭双雕。二 暑期集训最大的价值在于让你能够接触到当年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考研,尤其是新传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对相关院系专业课的命题范围、风格、解题方式有深入且准确了解的事请,因为这个学科特性决定了它的命题材料太多了、出题方式和角度也太多了。而当年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他们是最了解最近几年的命题方式和高效备考方法的人,只有和他们有深入交流,才能够帮助精准获得在短时间内上岸的最快捷方法。记得去年暑期集训,我除了学习就是去问学长学姐问题,从他们的讲解中汲取答题技巧和他们对于考试的判断,他们偶尔在讲课中也会给我们说一些备考的小Tips,事实证明,这些东西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这才是参加暑期集训最应该得到的收获。而且,通过他们的性格和讲题风格,你也可以对这个学院所喜欢的学生类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你就可以更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学院,然后是不是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总是我觉得暑期集训和那些学长学姐接触的时光是我考研过程中提升速度最快的时间段之一。三 我的暑期集训日程1. 早上 每天早上起床后就会有一位学长学姐带读和传播学或者社会学相关的经典著作,一般学长学姐会先捋顺这本书的思路,然后帮我们提取一些可以在答题中使用的观点或案例,或者直接指出一些可能会涉及的考点。我从小就没有早起的习惯,所以每天早上几乎都需要师姐去宿舍把我叫醒(真的很惭愧),善良的学长学姐也会等晚到的几个同学,总之那段时间的早上我算是在师姐和学长学姐的督促下学了好多。暑期之后我也没有再读过什么新书,集训期间学长学姐讲的几本完全够用了。早饭是大家会一边打哈欠一边吐槽别人昨晚几点睡的时候,记得有几次我破天荒起得早,还去帮大家买了我们集训大House旁边的煎饼果子,味道很不错!推荐大家能起得来的话一定要去尝试!(这只猫每天都会来找我们,后来竟然把这里当家了)早饭后简单的休整一下,就开始一天中最精华时段的紧张的学习了,一般师姐都会给安排传播学或者研究方法的连堂课程,几个小时连上,大量知识的输入,课间还有很多同学会去问问题。学长学姐备课的用心、师姐教研团队校对的细致很容易被感受到,总之我觉得是非常良心的课程。2. 中午 午饭后师姐安排了一段午休时间,我前半程每天都会去睡,当然也有同学会抓住这个时间在外边打打羽毛球、散散步聊聊天舒缓压力,我觉得都挺好的。但后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我选择不再上楼午休,而是在桌子上趴着睡一会就接着学习(当时我都被自己感动了,觉得我回到了高中),但事实证明付出还是会有回报的,暑期集训的时间我真的利用的非常好,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都被我完全掌握了。3. 下午和晚上 下午也是几个小时的连堂,又是头脑风暴飞速吸收知识的一段时间,总之大家一定要认真听、不会的问题抓紧问,错过这样的机会就再也没有这种即时反馈的备考环境了。吃过晚饭的这段时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时间段。我一般都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旁边的健身房健健身,然后买点水果,回大House洗个澡,再开始上晚自习。晚自习都会由值班的学长学姐,负责给大家出题、监考、再给大家讲题,这个答题训练也是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环节。因为学长学姐会给在答完题后进行分组,然后每个组先讨论出一份你们组认为最好的答案再上交,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你去理解“什么样的答案才是好答案”的找差距的过程。然后听完学长学姐的讲解,你还可以去看一下高分同学的答案,这真的是飞速提高的最好方式啊,我觉得我获益良多。(大家练题的时候师姐也都会准备和考场格式完全一样的纸)最后到了非常恐怖的一个环节,就是下晚自习后的学习时间。9:30其实晚自习就结束了,但是几乎没有人动,大家都在在埋头做题或整理笔记,大部分同学都会学到12:00,但是还有几个同学会学到3、4点……每天睡觉的我都是惴惴不安的,然后只能祈求自己明天学的更认真一点。这种氛围真的非常重要。四 我对暑期集训印象最深刻的几点1. 同吃同住的研友都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们一期有三次考试,入营、期中考和结营考试,每次考完试会有一下午和一晚上的休息时间,于是我们就会组团前往市区“休息”一下。大家可能很难想象,我到现在都还会偶尔怀念和大家一起度过的那几个下午和晚上,一堆为了梦想而聚在一起拼命学习的人,在仅有的几个小时肆意放松玩耍的记忆实在是太美好了。(结营考完我们一起去做了天津之眼,还一起去韩料店吃了很好吃的韩料)有几个朋友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备考阶段我们会经常沟通复习进度,给彼此提提意见,共享一些学习资料和复习方法,他们帮了我很多很多,而且很多人也都在今年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我觉得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是一生的朋友。2. 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有的同学从小就觉少,习惯了疲劳战术,可以每天早上6点起半夜2点睡;还有的同学就是可以过目不忘,看一遍就能够记住,根本不需要手抄和默背;有的同学像我一样7月才开始了解,但有的同学已经准备了近半年……所以暑期集训的同学大家情况都不尽相同,大家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所影响和带动,但我还是要奉劝大家认清自己的真实实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够讲暑期集训发挥出最大作用。3. 暑期集训一定会有人考得上,就看是不是你了 参加同一批暑期集训的同学中一定会有人考得上,但重要的是这些人里有没有你。而且暑期集训的前几名,很有可能就是最后录取的前几名,这个生源太可怕了。比如我们暑期集训每次考试新传第一的西瓜学姐,最后就是新传的总分第一。所以,大家一定要利用好暑期集训的考试和平时的小测验,看一下自己的排名,找准自己的定位,多思考自己和优秀同学的差距,多问学长学姐自己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式和方向,才能够找到最好的复习状态。总之我很感谢暑期集训,因为它让我从一个门外汉迅速变得能够在专业领域发表见解和观点,几个星期的时间让我彻底搞懂了基础知识,还把传播学反反复复背了三遍、研究方法背了两遍、涉猎了社会学和新闻学的一些知识,空余时间里我还做了英语真题和政治1000题……紧凑、收获满满,是我能想到形容暑期集训的最好的两个词。暑期在即,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保证自己有所收获而不会虚度这两个月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下去。因为一到暑期,考试的号角就真的已经吹响,这两个月专业课咬紧牙,后期的复习压力会小很多,也会给公共课留出更多余地。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夏天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

人与之名

新闻传播专业究竟是一个什么存在,盘点院校、考研难度、就业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看到记者们拿着话筒出现在镜头前,很多学生对于这种工作是非常向往的,也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无冕之王”,从事传媒类的工作,这是很多文科生比较向往的工作方向,那么新闻传播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今天我们就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优势学校、考研难度和就业形势给大家做一个整体的介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本科专业设置中,是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专业,与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可以算作是兄弟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其实可以分为新闻和传播两个大方向,新闻大家比较好理解,记者报道这可以简单的划分为新闻,但是怎么把新闻报道影响力扩大这个就是传播的范畴了,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和传播在工作中现在也没有太过的区别和界限,这两个专业学的内容也基本趋于一致,传统的新闻稿写作、新闻评论、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平面设计、简单的网络平台搭建都要学到,所以乍一看大家也能发现,新闻传播学既学理论,又学实际操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专业,而实际呢,学的内容非常杂,导致每一个方向都学得不精,这是新闻传播学在本科阶段的一个特点。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底下设置的专业方向主要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具体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新增了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等研究方向,目前国内设置比较多的专业基本就是新闻学和传播学居多。根据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领域实力最强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位居第二梯队,获得B+以上的基本都是985高校,但是这其中有三所211学校值得大家关注,分别是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这三所学校录取分数比同级别的985要低一些,但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实力却毫不逊色,当然我们安徽本土的安徽大学新闻传播领域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之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芮必峰号称安徽新闻传播领域第一人,安大的该专业的很多老师都是复旦大学的博士,所以想读新闻传播安徽大学也是一个性价比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你的分数考不上双一流,那么这样几所双非高校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例如河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深圳大学,他们虽然未能评上双一流,但是学校新闻传播领域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值得大家报考。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在新闻传播领域不同层次高校的实力推荐,具体的完整排名大家可以保存这张表格。接下来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新闻传播考研的情况,新闻传播考研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新闻传播隶属于文学门类,文学门类整体的分数是13大学科门类中最高的,而新闻传播方向又是文学中最热的,文学里国家分数基本都在350朝上,而新闻传播要求基本要达到370分,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学校收分基本要达到390甚至400分都是很正常的,此外因为比较好就业,所以每年考研中跨考的人非常多,因为新闻传播不考高数,只考理论,所以新闻传播方向堪称跨考的重灾区,跨考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此外大家还要明白,传播学本来就是由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交叉而成的学科,有专业背景的学生跨考在复试阶段也是更容易受到研究生导师的青睐。我们从长远深造角度来看,可能本科学其他专业方向,例如法学、汉语言、心理学,未来在研究生的时候再去跨考新闻传播学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有专业背景可能能够在相关领域走得更远一些,记者行业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跑口,意思就是你是主要采访哪一个方向的,经济、法律还是社会等等方向,如果你是法律口子的记者,那么如果你拥有法学的本科专业背景,工作起来也会更加游刃有余,本科学习新闻传播上手快,但如果背后不去补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后期相关的能力肯定是赶不上有专业背景的记者的。最后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新闻传播方向的就业情况,很多人本科选择新闻传播方向,看重的就是他的就业,无疑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方向是比较好就业的,因为现在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基本上每个企业都需要自身宣传,小到微信公众号运营,达到一些新闻平台的内容输出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从就业层面来看,很多本科阶段学习的理论内容相对是非常滞后的,可能只有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在就业时会有一些用,从事传媒类的工作基本都要从头开始学习,在相关单位成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大家在学校学习,所以就业容易不错,但是实际就业并没有那么容易,整体的薪资标准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乐观。很多这个专业毕业从事的基本都是编辑类的工作,而编辑类的工作很多时候是比较容易淘汰的,并且也有吃青春饭的意思,这个跟计算机专业吃青春饭有着天壤之别,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穷得很彻底。当然想要进入到一些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从事宣传类的工作,对于学历也是有要求的,基本都要研究生学历或者一些很厉害的985高校学这个专业的本科生,当然这个专业也是有优势的,在考公务员过程中,新闻专业覆盖的报考岗位也是不少的,并且因为经常从事新闻稿、新闻评论等的写作,学生的文笔水平在写作申论时也是有一定优势的。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类的专业就业比较容易,但是整体的薪资标准并不会太高,到一定年龄容易被淘汰,考研难度是比较大的,建议大家想在这个方向深造的学生可以考虑本科阶段读其他专业方向,研究生方向再来跨考。

而今非也

跨考新传考研?发愁新传专业课?看见这篇文章你就有救了!

最近,一些跨考的同学跑来跟师姐说,感觉学不会了,很焦虑。暑假马上结束,各科都进入强化阶段,再看看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同学们开始有焦虑的情绪师姐完全理解,每年考研的同学都是这样的。不过大家的焦虑源还是有些不同,跨考的同学是比较早一批阵脚慌乱的。大家不要着急,跟我们一起把步伐稳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跨考同学焦虑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新传入门没那么简单——先解决学科认知问题对于跨考的同学而言,无论新闻传播学如何显学,在考研之前都尚未系统地接触这门学科。考研复习开始后,看了一遍基础知识的书,然后就接触到社会热点分析,或许只觉得头脑中有些知识的印象,但是完全没有成体系;或者确实知道了一些理论和人物,但是这个理论具体怎么讲的,包括几条内容,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如何,人物属于那个学派,有哪些成就,对传播学做出什么贡献,没办法做到如数家珍;甚至有些比较抽象和难理解的理论,已经完全忘记了。这就会导致知识点在脑子里显得多而杂乱,想要用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或者找不到,或者找到了描述不出来,这种皮毛似的学习,考试的时候既没办法答简答,也没办法答论述。学到这种程度,很难说已经入门了。真正的入门,至少是掌握了学科的结构体系,知道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就像看一棵大树,只看到它的树叶不算看到了它,看到它的树干、枝干方向,进而看到整个大树轮廓,才算是看到了这棵树。搭建了新闻传播学科体系,才算是对这门学科有了最基本的认知,你才完全看到了它。所以,跨考的同学首先要搭建自己的专业体系,完成学科认知。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学到最后都做不到,即使是本科学本专业的同学,也不一定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结构体系。所以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搭建,一切都还来得及。 那么要怎么搭建呢?没有捷径,就是一遍一遍重复基础知识。拿着我们的初试书单(可在公众号回复“书单”获取),反复去看必读书,不要听别人说有些书里的内容是重复的不用看,知识就是在反复中才被记忆和理解的,这也是我们安排这套书单的用心;报了班的同学已经拿到了胡师姐今年最新的传播学蓝皮书,今年的结构体系十分完整,不限遍数,越多越好,反复去看,再配合五一班、暑期班和小班课,把知识都烂熟于心。看的遍数多了,自身的高度就慢慢地提高了,自然慢慢地就看清楚了传播学这棵大树,也就知道了这门学科到底什么样子。一个飞到半空中看世界的人,定会比在树脚下的人看的更全面。这就是高度问题呀~去年胡师姐辅导班里面一位80天三跨考生的经验贴里面也写了,她复习时间虽短,但看了非常多的书,每天学习时间很长,效率极高。虽然是80天,但她学了别人160天学的东西,很有方法,非常注重专业体系的搭建,再贴一次,双非三跨考北大:我如何用80天一战考上北大新传专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越学越难?——那是还没有“逻辑思辨能力给跨考同学造成焦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逻辑思辨能力。这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思考方式,相较于输入时的“学科认知”,是一种输出的的能力。没有逻辑思辨意识的同学看什么都是一团乱麻,在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和复杂的问题时,自然会感到困难咯。从其他专业跨过来的小伙伴,或许还没有养成这一学科的思维方式,这就要在练习输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那么什么是逻辑思辨能力?直白地说,就是分析问题时能做到前后观点互相关联,不相互矛盾,逻辑自洽的一种能力。新闻传播专业的答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有逻辑地自圆其说,并且说的有道理有深度,就是好答案。比如说要分析新媒体时代沉默螺旋是否存在,那么要介绍传统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是什么,产生机制是什么样的,再来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是否依然存在这样的机制,以判断沉默的螺旋存在与否,如果能在既有的产生机制之外发现新的可能导致沉默的螺旋的因素,并能自圆其说,这样就完成了非常好的回答。下面提供几条提高逻辑思辨能力的方法:逻辑思辨能力不只是基于既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之上,它和构建完善的体系相辅相成。换一种方式表述,就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是相辅相成的。1、锻炼逻辑思辨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练习输出,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考方式。报了胡师姐答题班的同学,会有师兄师姐专门为你的答题进行修改,帮你修改答题框架、思维方式和答题习惯2、另外,同学们自己也可以多看优秀的答案,看看别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自己的框架和优秀答案有什么区别,优秀答案里面有没有逻辑漏洞3、提高逻辑能力的另一个重磅方法就是看优秀论文,论文是最短小精悍的思维方式的体现,看得多了,自然就能get到优秀的思维逻辑是什么样的了4、胡师姐的读书课和逻辑课是针对锻炼逻辑能力的,建议大家零碎时间反复听课,将锻炼逻辑的方法刻意练习,逻辑能力也会很快得到提高。跨考建议干货——复习流程说了这么多,最后再帮大家梳理一下复习流程。这个流程不仅适合跨考的同学,所有感觉自己基础知识和逻辑能力有欠缺的同学都可以参考:首先,看基础书目。书单里各板块的书目都有必读和扩展阅读的标注,跨考的同学如果来不及全部看完,就把基础书目反复阅读,一直到考前,要注意效率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都会有一遍的收获。传播学必读教材如下:传播学概论(许静)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胡翼青)大众传播理论(巴兰)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麦奎尔)传播学史(罗杰斯)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弗林)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伊莱休 卡茨)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20级北大新传考研初试书单新鲜出炉!!其次,看胡师姐辅导班新出的传播学蓝皮书。蓝皮书里构建了十分清晰的板块结构框架,配合着基础书目的阅读,这些框架不再是冷冰冰的,它们会慢慢融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另外,来不及看的扩展书,也都被整理进了蓝皮书中,融入进了每一个板块体系里。暖姐说蓝皮书要看20遍知识框架肯定没问题了……反正不管几遍吧,肯定是遍数越多越好!蓝皮书介绍请戳上岸同学都在推荐胡师姐序列1-4,是时候给大家介绍下胡师姐序列升级版——胡师姐新传考研蓝皮书系列啦!第三,听课。五一班、暑期班、小班课的课反复听,课堂上老师已经帮你把蓝皮书里的框架梳理地清清楚楚,专治看书看不下去的毛病。框架你只要听明白了,再看书和蓝皮书的时候,就会感觉全是熟悉的内容了。第四,整理基础知识专题。上面三条反复多遍,知识可能依然在身外,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的方法就是自行整理。并且,要不断地往里面补充内容,看到的新论文、新名词、研究进展,都充实进去,你就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秀框架。第五,整理热点专题。热点分析就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基础知识专题相辅相成。相似的热点整理到一个专题里去,每遇到一个新热点就往专题新加入一个。分析任一热点都能在你基础知识专题中找到有解释力的理论时,就是融会贯通的时候啦!最后,不停地练习输出。输出是终极目标,没有平时如考试的模拟训练,考场上很难发挥出来。同时,输出也是对知识的内化,很多经验贴里面都会强调输出,大家一定要重视哦!还是那句话,重复是最短的路,把时间管理好,相信自己一定能冲出重围的!

罗曼史

考研七大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超多,简直就是“神仙打架”的节奏!

每年考研都会有一些专业特别“抢手”,报考人数居高不下,比如工商管理、会计、法学、计算机等等,下面小编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考研最热门报考人数超多的7个专业,快看看你有没有“入坑”。管理学近几年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统计中,管理学一直都位居榜首,最热门的学科,也是跨考最热门的学科之一。管理类报名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其中工商管理报考人数多的原因,其中一方面是招生人数本来就多,很多院校都有工商管理硕士点,并且招生人数也最多,尤其是非全日制专硕,比如:东南大学:2019年报考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硕非全日制)人数达到975人,最终录取359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共报考1774人,录取675人。另外,会计专硕也是一个挤破头的专业,每年到了调剂的时候,热门一线城市几乎很少有调剂名额,一志愿都爆满,报考的同学一定要加把劲,争取一志愿录取,要不然调剂太难了!还有,打算跨考会计硕士(Mpacc)的同学,注意看下面图片,张雪峰老师的一则提醒:热门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法学根据研招数据统计,法学近几年一直热门专业,报考人数仅次于管理学,同样也是跨考的热门专业。法学考研人数多一个原因是其招生人数多但就业却没跟上,全国有将近400多所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此多的毕业生其中很多人无法找到好的就业单位可能就趋于考研。另外,法学的热度也有一大部分来源于跨考生,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法硕非法学,这也是唯一一个专门接收跨专业考研的专业。热门高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经济学经济学报名数量最多的三个专业是经济学、金融学、应用统计。经济学为什么这么热门,主要是由于当前招聘企业对应聘者学历要求高、同时专业就业形势好。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很看重学历,种种原因使得经济类专业考研很热门,考研难度越大的高校就业也就越好,并且考经济学的更多集中在北上广热门一线城市。根据北京地区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来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金融学排第三,之前小编写过关于金融专硕的文章,如果你要考金融专硕,没有考400+的勇气和实力,还是不要做“铁头娃”挤热门名校: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专硕分数线396分,拟录取52人,最高分435分,最低分396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分数线410分,简直逆天的节奏。录取名单中,最高分435分,420分以上的有30人,英语成绩最高92分,前41名英语成绩几乎全都是80分以上,数学140分以上!什么是神仙打架,这就是!浙大金融专硕复试线392分,上线153人,最高分438分;南开大学金融专硕395分排名50名;北京大学,金融专硕385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397分;上海大学,经管院金融专硕2019复试分数线:380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360分。热门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计算机技术大环境影响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两年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都非常火爆,有很多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比如说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等工科专业跨考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水涨船高”,报考人多,分数线自然也上涨了,以至于在调剂时一些普通本科的复试线都涨到了340分,有同学调侃说:恨谁,就让他考计算机,好心酸······热门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在这里提醒考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们,今年有不少学校的初试科目都有所改动,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初试科目854计算机基础,增加了考试科目变成考四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硕,取消993计算机及安全基础自命题,改考全国统考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浙江工业大学:将调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和计算机技术(085211)2个学位点的入学初试科目为“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调整软件工程(083500)和软件工程(085212)2个学位点的入学初试科目为“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大家要注意报考院校以及院校的通知,进入8月份,会有更多的招生信息陆续公布,注意搜集最新消息,以便及时调整复习内容。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现在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就业率相对较高。也正因为如此,新闻传播学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众多,竞争相对激烈。热门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医学最近火了一个词叫“逃避式考研”,医学生第一个不同意,什么叫考研就是逃避,不考研才是“逃避”,医学生不考研没出路啊!医学专业毕业生可谓有苦又累,尤其是学习临床医学的同学这一点估计体会更加强烈,虽然比别人多读一年,但最后学到的知识依旧是皮毛。如今三甲医院如此难进,很多博士都进不去,何况一个本科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医的同学不得不读研、考博,为了能找到好单位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热门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教育学每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报师范类专业,尤其是女孩子,以后当个老师多稳定的职业。倔强的孩子偏偏不听话,不想当老师。然而,到了大学毕业时,突然想通了,以后到高校当老师也是不错的,还能有寒暑假,还自由,以至于除了教育学类相关专业的人报考,还有很多跨考选择教育学。且现在各个学校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稍好一点的学校要求教师的学历是研究生及以上,这也是促使教育学成为热门报考专业的原因之一。不过在这里也要提醒跨考生,也有学校对于学科教学类专业跨考生本科有要求,非教育类相关专业不能报考,大家在报考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招生简章。热门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今天是八月第一天,到了八月以后,时间就会过得很快。20考研的小伙伴们要加油呀,尤其是报考热门专业热门院校的考研er,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复习把初试分数拔高,大家一起加油冲呀!

赫默尔

考研竞争最激烈的6个专业,有你的专业吗?

考研,选择院校和专业是头等大事。鼬老师在前几期跟小伙伴们分享了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的心得,高收藏高分享哦~错过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鼬老师,阅读『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如何选择?来自学长的血泪自白』2019考研人数达到290万,相比18考研人数涨幅21%,淘汰率也因此飙升至75%,预计2020考研人数将超过300万。考生逐年递增,竞争也愈发激烈,这是我们首先要认清的考研大环境。进一步,具体到专业和学科,许多热门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则久居高位。当然,对于考本专业的小伙伴而言,没有太多纠结的余地,不过对于跨专业的小伙伴,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调整好合理的心理预期,必要的时候及时转变方向。今天,鼬老师将跟大家分享考研报考热度最高的6个专业~来看看有你的专业吗?1、会计硕士不管是会计学硕还是会计专硕(MPAcc)都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并且有大量的跨考生。由于会计硕士有“非全日制”的存在,招生人数也相对较多。小编认为会计硕士的激烈竞争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考试科目简单。MPAcc的考试科目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在初试阶段只考两门科目。光凭借其不考数学,就已经大大降低了复习门槛,导致了许多冷门专业也能前来跨考。2)就业前景较好。相信每个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渴望进入“四大”,尽管四大的应届生薪资并不算高,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并且也有巨大的涨薪幅度。会计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可以是央企、外企的财会类技术和战略类岗位、会计师事务所、投行。热门院校: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2、金融硕士与会计硕士类似的还有金融硕士,也包含了学术型和专业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由于金融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较高,金融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考和考研志愿的香饽饽。由于金融学对数理分析能力和抽象建模能力的高要求,金融学也吸引了不少优秀的如物理、数学等理工科专业同学的跨考,并且往往是跨考生在初试和复试中有更大的优势,并且有理工科背景的金融硕士在就业市场上也是极有竞争力的。金融专业的较高「期望薪资」是其热度的主要来源。对于金字塔等的金融硕士,进入顶级投行便意味着财务自由,这是每个金融人的奋斗目标,但即使目标没有达到,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的其他岗位也能达到高于平均水平的薪酬水平,所以很受同学们欢迎。热门强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3、经济学一般来说,经济学专业都是学术型硕士。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思维方式而非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所以经济学专业看似没有好的就业去向,但却是大部分非技术类岗位的万金油。如销售、商务拓展、行政等岗位,财务、会计、投融资等岗位也会接受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过经济学专业的考研难度相比会计专硕和金融专硕的要大得多,不仅有数学三,还有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等专业课,对数学不好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热点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4、法律硕士法律硕士共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其中法律硕士(法学)只能由法学类专业本科生就读,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由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就读。本着“左手cpa,右手律师证”的目标,许多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也会跨考法律硕士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一般来说跨考法律硕士的人都是对自己有明确规划的人,这类人往往也有更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本科专业是法律的你们面临的跨考竞争对手可不弱哦~热门强校:“五院四系”。五院指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 四系指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5、翻译硕士翻译硕士非常热门,原因主要是面向了所有方向的外国语专业(翻译硕士针对不同语种以及笔译或者口译,下设了18个专业方向)。大部分英专本科生报考本专业研究生,大多会考虑选择翻译硕士。另外,翻译硕士也有众多跨考生。由于真正的翻译工作不光需要英语水平好,还需要有所翻译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跨考生在复试的面试环节有更大的优势。当然无论笔译还是口译,翻译硕士的就业前景较好,薪资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同声传译,吸引了大批考生涌入。热门强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6、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即使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甚至热度超过了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依旧是新闻潮流的主角,永不褪色。如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等主流报社等,都是新闻专业毕业生争相竞争的“金饭碗”,竞争程度可以用残酷来形容。热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更多考研资讯欢迎关注鼬老师~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