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学是什么1.心理学的内容很广泛心理学的内容很广泛心理学的发展于二十世纪初期,到今天大约一个世纪,它的起源是哲学,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是创始人,至于是不是,这个不是很重要,重要是心理学出现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在今天衍生出了一些职业,如心理医师,心理咨询师,这两者有何区别呢?区别很多,但有一个就在于前者能开医用处方药,后者不能,由此看出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心理层面的的学问,它还有生物机能方面的内容,从近年来发展很快的“身心一体”学就能看出。也许你会不了解什么是“身心一体学”,举个例子,心理学研究发现竞争心强的人更易得冠心病,这就是属于身心一体学内容,当然心理学的广泛程度还远不仅于此,就像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一个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行为经济学就是一门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经济学,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学研究的广泛性了吧 。丹尼尔.卡内曼2、心理学的发展程度到今天发展了一个世纪的心理学也仅仅是触碰到了心理学的冰山一角,心理学还是有大量未知的东西,研究心理学的人就好像是在盲人摸象一般的前进,可想而知,心理学是多么复杂的一门学科,但即使是盲人摸象,每个人摸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是要“摸”的比大多数要准确些,所以我们所学的心理学就是那些比较“专业的盲人所摸的象”。二、了解“自己”1、谈何容易心理学是围绕“人”展开的一门学问,所以,我们作为人,这就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只有在了解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加透彻的生活,但了解自己是很难的,首先是心理学的局限性,其次还有我们本身的主观局限性,我们不可能不抱有“私心”的去客观的看待自己,心理学家本身也是一个个体,他在研究与实验的时候也会抱着客观的态度,虽然还是难免会有“私心”的出现,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什么“私心”,比如心理学家在做一个实验的时候,首先他在这个实验之前都有个要证明的理论,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证明他的结论是否正确,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人为”不自觉的把实验的结果向他的理论靠拢,这就是私心,当然他也不是有意的,他也想要公正客观,但这有时这就是避免不了的。回过头了解自己的私心,也是同样的原理,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同时首先也是有了一个结论之后我再去了解的,就像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之后再去了解自己,可想而知这是有多么的荒谬,在我看来客观了解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心理咨询师,也许你会说,我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学看来,没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没影响到正常生活都没所谓,但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去看看心理咨询师,这真的会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如果你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问问自己身边的朋友,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但他们的评价也很难客观公正,所以要找一些相对客观的朋友评价,但他们的评价也不能定义自己,因为没人能定义自己。2,怎样去发现自己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又如何去发现自己呢?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心理学(个体心理学)总是把焦点集中于过去,其中大部分集中于童年时期(十八岁成年之前)由此看出,了解自己的开始就是了解自己的童年,我们现在的自己就是童年时期发生在我们身上所有事情的总和,这也是心理咨询师总要帮助人回忆过去的原因,但仅仅知道了我们的过去就能了解自己了吗?是的,我们的人格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我们现在的行为也能在童年时期找到“影子”但我还是那句话,没人能知道你自己是怎样的,包括你自己,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于真实的自己。三、我该怎样做1.看重结果 怎样去发现自己上文我也说过,我们现在行为大都和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但我们不能被童年的创伤给限制住了自己的人生,(虽然大部分人都被限制住了),人们总是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举个例子,一个从小家庭不和睦的孩子长大后发现他的婚姻家庭也不和睦,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就是他所熟悉的事物啊!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这也是向他父母一种认同的行为,就像他的内心深处对他的父母在说“爸妈,你看我有多爱你们,我的婚姻家庭也和你们一样不美满,我没有“背叛””你们,我做了和你一样的事情。当然这个层面是他意识不到的东西。但即使有些从小家庭很糟糕的家庭,他们最后还是拥有了美满的婚姻家庭,这也是我最想要说的,我们要抗争,我们对于童年的自己要抗争,对于过去的自己要抗争。个体心理学三大创始人之一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就区别于其他人那么集中的关注人的童年时期经历,他不看重因果论,也就可以说他不认同过去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自己,是现在的自己造就现在的自己,也许你此时会迷惑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且让我来给你举个例子,假如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位好看的妹子,你想要上前搭讪,但你说你很害羞不好意思去,也许是因为从前搭讪被拒绝过,所以就导致你现在不想去,因为你不想再想体验被拒绝的滋味,所以前面你所说的因为害羞不敢去就是仅仅你为自己找的理由罢了。也许你质疑了,我的却会害羞啊,是的你搭讪的时候脸红心跳了,但这也只是因为你所作出的为阻止你不想搭讪的这个目的的实现而作出的身体反应,所以这时一个诡异的因果就出现了,到底是因为你害羞不想搭讪,还是你不想搭讪而有了害羞这个反应。所以由此看来,因果论不能解释我们身边所有的事情 ,我们不必这么在意事情的因果,也就是不必在意从前的经历,现在的你自己,并不要被你过去的自己所“操控”这是阿德勒的心理学所想要表达的,也是我觉得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心理学。所以前面所说的发现自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也许大部分心理学家会不认同),但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此刻的你就是你自己,别去回忆过去与幻想未来。四、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有很多学派,每个人都各执一词,到底谁是对的,你得有自己的判断,因为科学就是怀疑一切,包括心理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它只是一门精神食粮,它只是提升我们认知水平的一门学问,也许你想它会教我们洞悉人心,但这并不可能,就像心理学家所说的:能洞悉人心得并不是多有名的心理学家,而是那些多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社会人。所以去生活吧,当然不是为了去洞悉人心,那是为了什么呢?生活它不为什么,它就只是一条一直向前流淌的河流而已,也许你会发现这个真相,但之后你还是会继续生活。这样看来真相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此刻你也许会说这听起来怎么有股哲学的味道,别忘了心理学的母体就是哲学,如果我们想找到些指导现实生活的东西,就去看看看几百年前的哲学就已经有答案了。那么心理学到底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我的答案是没有意义,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但我们可以拥有面对人生无意义的勇气,这就是我学习心理学最大的收获。
好多问题的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造成了人类诸多的迷茫。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不是我们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在向我们提出质疑,它要求我们回答:你存在的意义何在?只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人,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一问题。那么,如何才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到正视自己的无知、正视自己的欲望及正视自己的不完美。知识就是力量 在古雅典城里,柏拉图被公认为是最有知识的人。对此,柏拉图很是不理解。后来他终于明白了,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仅具有丰富的学问、出众的才华和高超的技艺,更要懂得如何面对无限的世界。任何一个人拥有的知识都是沧海一粟,都是微不足道的。无知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可怕的是不能正视和面对自己的无知。皇帝的新衣,并不存在,可除了那个稚童,全城的人都看到了皇帝的新衣,并赞不绝口。正视自己的欲望 食色,性也。有些欲望是人类生而有之的。随着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欲望也是澎涨的。这就要看我们确实需要什么了。说到底,富裕和肥胖的共同之处就是拥有了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过犹不及,不及亦是过。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一切欲望,那就是灵魂之中没有了希望和追求,也就是意味着死亡。药医不死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没有了求生的欲望,纵有灵丹妙药,也是徒唤奈何。不完美的才是生命 有人说:这世界从来就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我是十分赞同这句话的。这句话足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选择自杀、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但这一类人群中也不乏许多在某些领域的专门的优秀人才,他们的错误就在于选择了追求完美。这世界的确从来都不缺少美,但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件事、一件东西、一个人、一个生命是完美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生活如果是这样寻常的完美、无憾,那也就没有了诱人的魅力让人为之奋斗了。只是,我们既然知道不完美才是生命的本质,又为什么还要浪费生命去追求完美呢? 生命不可以重启,但趁我们还活着,我们可以重启每一天的生活,重启每一天的心灵。THE END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及学理性、实践性、生活性均很强的学科,其跨领域的特征给接触它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内涵。不论你是什么专业,什么出身,什么学历都可以学习。人格心理学除了其宽泛性外,对于我们更好的去面对生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其他领域提供基础知识人格心理学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是心理学领域中许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人格心理学强调的是人心理的差异性,它提出了许多划分、描述、解释、预测各种心理差异的观点与方法,而任何心理现象的研究者都要涉及心理差异这个问题,所以人格心理学为其它领域研究者提供了分析与解释结果的依据。如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就为认知心理学中内隐记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像心理咨询、人力资源、司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心理测量、社会心理学等等也都离不开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是与人格心理学关系密切的领域。在犯罪心理学中人们也非常重视人格因素,如成瘾性人格和寻求刺激人格等都是犯罪心理学家经常思考的问题。而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因材施教,主要涉及的也是人格差异的问题,如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都在教育心理学中广泛使用。目前所倡导的心理素质教育也就是人格教育。在职业倾向中更偏向于社会科学领域还是社会交际领域,内向人适合做科研,外向人适合做社交等等。另外,荣格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持久的影响了文学,艺术,音乐,神秘学等等各个领域。有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的能力人格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论思维水平提高,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前人的观点,更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种观点,其道理何在。尤其在综合各种不同理论观点时,更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水平,有序的融合好各种观点的冲突,在解释行为时知道哪种理论是最有效的,否则将会使人感到混乱不堪,面对众多的理论观点无所适从。所以,学习人格理论的过程也是学习人格理论大师思维能力的过程。融合各理论的合理之处,需要的正是理论思维能力。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某一理论可能比较适用于某一种特殊问题的解释。而从宏观角度来讲,人格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因此对人格的完整理解与解释来自于各种理论的融合与合成,并不是某一个单一的理论。所以理论的这种概括与综合性,有助于提高人们把握宏观规律的能力。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探索的过程。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荣格就把人格形容为一个浩瀚而神秘的系统。他把人的内心世界比喻为一个宇宙,他认为人生最伟大的探索就是内心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是一项终生的事业,因为每个人生阶段都伴随着外在环境的许多变化,以及人格自身的内在变化。伽利略曾说过人不可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这样一句话,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认为生命的幅度取决于对自己有多少觉醒。人类最珍贵的属性就是能够自我反省。人生最大的喜悦就是自我探索。自我探索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最终结果是令人喜悦的,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开放的自我觉知者。而在人格心理学中,自我觉知也分为两类:一、高自我觉知者当他们面对问题时,特别是当情境的评价很模糊、不易把握时,倾向于采取情感关注的策略和消极的直接应对。二、低自我觉知者他们认为情境是开放的、可改变的,倾向于采用问题关注的策略,所以能够适应环境。在消极情绪理论中,自我觉知被认为是导致应激、行为破坏、认知注意综合征的关键因素。自我觉知高的个体从对自身的思考转向对外界环境的思考是很困难的,即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转化比较困难。如莎士比亚笔下的抑郁王子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倾向于自我专注和内省,这也使他很容易产生应激。他的一个经典独白是做或不做。他一直处于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中,究竟是让自己的灵魂承受弓与箭的压力而忍受悲惨命运(情感专注的应对),还是发动军队来推翻篡权的叔父呢(问题专注的应对)?本国的坚定色彩已经被苍白无力的思考磨灭了……哈姆雷特在其最后的独白中曾承认过多的内省给他带来的麻烦,然而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后面做出的积极应对反而成为了悲剧和灭亡的导火索。因此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做一个快乐的自我觉知者。写在最后不要成为内省的奴隶,而要成为自我的主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认识自我,说明内心是清明的,反之如果不能够认识自我,说明内心不够清明。个人觉得心理学的意义是研究人,第一个意义也就是去更好的认识自我。因为能够去更好的认知自我,也才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自己的需要、处境、认知是什么样子,自己的人生动力来源于哪里,这样也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个人的动机首先对于个人的认知,就是其动机是什么。个人的动机是人的根本驱动力,它会驱动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对于个人动力的分析,主要是取决于三个当面,分别是个人的需要、处境及认知。个人的需要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的,而且需要是分层次的,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需要构成了生命的原动力。因为需要是分层次的,它会存在着表面和深层、直接和间接的区别,所以就是要能够找到深层的需求。个人的处境是个人所处的时空环境。如果个人的所有需要都被满足了,也就不需要有行动了。因为需要没有被满足,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行动。这时候外界的时空关系对人就有着较大的影响。因为处在具体的环境中,个人也才会有着具体趋利避害的行为。所以处境也会构成个人的动机。个人的认知是个人对于外界处境的认知。因为认知存在局限性,所以行为也就存在着局限性,但个人的行为主要都是取决于其认知情况。前面虽然在说处境影响动机,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对于处境的认知,才是构成动机的因素。个人的性格对个人的认知,除了要去认知个人的动机,还有就是要去认知个人的性格。个人的性格是影响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人处事。个人性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取决于过去个人所有经历、学习、行为的影响。个人当下的性格是过去所有的经历综合影响的结果。虽然个人的性格并不是那么容易更改,但也是存在着可塑性的,前提就是要对个人的性格有所认知。对于个人性格的认知,首先就是要能够先去描述个人的性格。性格也就是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下会如何来为人处事,这样把个人放在具体的情境中个人的性格也就可以通过其言行来展现出来。其次,就是要能够透过对个人过去的分析,来了解个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有部分性格可能是天生形成的,大部分性格都是由后天的环境,比如家庭、学习、经历影响而成的。所以对于个人性格的成因能够更好的去了解,也才能够更好的去认知个人。当能够去更好地认知自我时,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为什么我们是当下的我,当下的我处在什么位置,有怎样的动机,又想要去往什么地方。
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咨询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告知被治愈者一种可理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是在告诉我们引起这种心理现象的某种解释。所有的心理问题所引起的反常的逾越固有的习俗的行为,比如,我们所知道的青少年的叛逆行为、受东西文化影响而产生不同行为的青年之间而引起的冲突的行为等等,简单的归结为是个人的心理上的现象,仅仅通过语言上的描述即完成了解释,当然治理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样的对心理现象的解释,一定程度上将心理问题的引起归结为是自己孤立产生的问题了,这种意义上的解释通常可能意味着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只要有问题产生,便要问问自己的心理。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道德习俗、生活环境,则被假设为是完全正常与合理的。因而心理学从它的研究角度来看就决定了心理学也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是解释性的,这些学科只能负责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心理现象、奇怪的梦境、思想上的禁忌。就人的行为来讲,什才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有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往往是我们应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而心理问题的治愈无论是心理辅导、催眠还是镜像分析等等,也仅是通过某种方式使人理解这样一种现象,理解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引起心理创伤的问题就不存在,相反,那些问题仍旧存在,不过对于当事者来讲可以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规避或者预防,而当我们对自己的心理与性格有所了解后,虽然某些问题的产生并不是来自于自己,然而却要通过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来逃避问题,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因而某些时候,预防与规避等于纵然问题。譬如对我们影响至深的传统文化,三纲五常的思想观念、大男主义等等,这些思想观念在那些受其影响最深的中年甚至青年男女身上表现为一种他们认为是正确的观念,然而我们知道自由与平等虽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正确的观念。这一新的观念与旧观念的冲突,往往就成为产生家庭内部矛盾、公司上下级矛盾以及夫妻之间矛盾的来源等,这些问题在生活中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指数。心理学中定义的超我的道德观,超我作为一种塑造本我而建立自我的价值导向,其中道德观念的正确与否,也应当是我们关注的点。就这点来讲,心理学家解释引起心理现象的原因是一回事,而我们的自己原本的那些想法是否正确则又是另一回事,这是两个问题,也同时是与我们忧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心理治愈一般是通过演绎法开始,条理分析的追溯到引起心理问题的某一个情景,找到最初的问题,因而通过实际的预防与实践规避再次的风险。但如果问题是自生的,因而这种问题是无法规避的。 而只能对自我进行改变与学习,我认为这是心理学最多能够到达的地方。 以上是笔者对心理学的一些看法,欢迎文后留言交流。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可以帮助去更好的自我认知,也可以帮助去更好的自我完善。如果个人可以不断的自我完善,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说人存在着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人天生存在一种自我认知、完善和实现的倾向,可以让人更好的去做自己。如果个人可以不断的去完善认知和人格,那就会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自己在这里也只能去勉强描述对于自我实现的猜测。个人的认知?在自我实现的状态下,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一种较为深刻全面的状态。个人会认识到自己与外界是一种整体的关系,也可以去全面深层的看待事物之间的关联和发展过程。这样个人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包含了自己的整体情况,会看到自己对于外界的影响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去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个人的性格?在自我实现的状态下,个人的性格是较为健全的状态。个人会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平静、喜悦、富足、圆满等,并不会有什么杂念妄想,也不会觉得匮乏。个人会觉得自己与外界是一个整体,能感受到自己与外界的连接。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很难去描述个人的性格,因为并不存在一个定型的性格,而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关系。可能共通的就是平静、喜悦、富足等,也会有同理心,能够去更好的倾听和理解别人。个人的行为?在自我实现的状态下,个人并不会去刻意的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就是一段自然的过程,个人会自然清楚知晓到底要去做些什么事情,会去做对自己和整体而言更好的事情。因为个人与外界的整体性的关系,其行为更多的是跟随内心的指引或直觉。在自我实现的状态下,个人的潜能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激发,个人与外界是相互影响的整体状态。个人能够去全面深刻的认知整体,能够去看到整体的发展情况,也就更能够去较好的影响和作用于整体。于是个人的认知也就表现为具体对外的行为,似乎就是对整体在做有价值的事情。人本心理学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这样来看可能自我实现的状态就是个人与整体融而为一,所以其认知、性格、行为都是较为完美的状态。
研究心理学,首先是可以去更好的有自我认知,可以去认知个人的需求、处境、认知、人格等。如果可以去更好的认知自我,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自己是当下的自己,可以更好的知晓个人前行的方向等。当我们能够去更好地认知自我的需要、认知、人格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去更好的看待自己,会知晓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还有会知晓自己也可以去变得更好。反过来,如果我们不能够去很好地认识自我,可能就是会比较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不知道如何来看待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来对待自己的缺点等。所以自己就觉得,如果可以去更好的如果心理学来认知自我,也就可以使得自己去变得完善。这样心理学第二个意义也就是自我完善。完善认知对个人而言,个人一直都在认知着外在的世界,包括了自己。如果假设存在一个全知全觉的状态,那么基本上个人的认知都是存在着局限性的,可以从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来衡量个人的认知程度。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也就是不自以为有见识,不被自我的认知所束缚,也才能够去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而想要去完善个人的认知,可以是去与人多交流,可以是多阅读,可以是多思考,也可以是去清除内心的杂念妄想,这样自己的内心所能够认知的也自然是在变得更加的深刻全面。完善人格人格是个人过去所有的经历、认知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对于当下个人会存在某个特定的人格。但也因为个人当下和未来的经历和认知的作用,个人也会再形成新的人格。所以如果可以去更好地认知和作为,那么个人也可以去形成新的人格。这样如果个人之前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也可以去改变一些弱点,也可以去发掘个人新的潜能。这个过程也是不应该被自己的过往给束缚住。老子说:自胜者强。能够去不断的自我超越也就是强大的。个人能够去完善自己的人格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个人觉得心理学第二个重要的意义,也就是可以去指导个人去完善认知及人格。
来源:光明日报原标题:心理学何以成为科学几道问答题就能判定一个人的性格?一套测试就能知道是否适合某项工作?催眠真的可以植入甚至篡改记忆?传闻中的心理学,不像科学,反而更像巫术。但这真的是心理学吗?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在《这才是心理学》一书的序言里开篇直言:“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学科。”他接着写道,日常生活中自觉的结论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心理学家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尝试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实际上,心理学起源于哲学,自心理学与哲学分离,成为科学心理学后,对前者科学性的讨论就不绝于耳:如何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是科学吗?你喜欢做的心理测试,是心理学吗?不尊重不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就是戴着心理学的帽子传播“伪科学”占星术、算命、心灵感应、意念移物、超前感知……这些带着神秘色彩的现象,时常成为大众赋予心理学家的“超能力”。公众相信这些现象除了为心理学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外,有时甚至会了日常生活带来错误的指导。对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感到有些无奈:“有部分爱好心理学的人,喜欢心理学的神奇,但又不尊重不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结果,这其实就是戴着心理学的帽子在传播一些不科学的内容。传播者缺乏科学素养,就会借用科学的研究做歪曲的理解,这种情况在社会上偶尔会见到。”陈祉妍认为部分现象甚至可以定义为“伪科学”:“这种伪科学,往往见于对与社会生活关联密切问题的解答或是科普。实际上大部分的基础研究都需要把研究问题剥离得非常细,变量控制得很严谨,所以很难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有统一的说法,很难有不分什么情况就能够给出的标准答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苏彦捷也笑道:“有一句话说,每个人都是半个心理学家。因为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每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行为会有不同的理解,都能够总结出来一些跟自己和周围人有关的规律,这是个人经验。如果真要判断,还要看这些个人规律得来有没有依据。比如逻辑的推理、实验的数据、实证的研究,这更能让人信服,如果没有,我们就比较难以采信。”苏彦捷进一步就心理学知识的层次做出了解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和解释心理现象和行为,也会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但心理学的知识其实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针对人的普遍规律,比如许多研究结果发现这个人是这样、那个人也这样。第二层次是一群人的规律,比如不同性别的个体、不同文化或环境中个体的规律等。第三层次是个体差异,人人都不一样,在这一层次上,心理学的规律并不对每个人都起作用。在使用这些心理学规律或建议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人、具体的环境和具体的遭遇,不是绝对和僵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也不要随便就听信部分人讲所谓的心理学知识,就相信那是心理学,需要做相应的分析判断,这很重要。”苏彦捷说。“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心理学,比如心理健康咨询等是贴近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内容。但这些真的只是心理学的一部分。”陈祉妍强调。“如果稍微深入地接触心理学学科的话,就会发现它是一个跨度非常大的学科体系。无论是在中国心理学会,还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官方网站上,都有几十个心理学的专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可以略微代表心理学科常见的分支。在一般人看来,心理学都需要跟人打交道,事实上有的心理学家是不需要跟人打交道的。比如生理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中很基础很底层的内容,是用小白鼠做实验。他们的研究需要具备包括生理生物等理科基础知识,需要很强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甚至需要给老鼠做精细手术的能力等等。”陈祉妍补充道。心理学究竟是不是科学?从原则上讲,科学性正是保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准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的分野,自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确定。实验法使得心理学摆脱成为哲学附庸的想法得以实现,“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成为主流心理学界努力秉持的论调。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阐释了“科学发展的一般模式”的思想,其核心理论是一门常规科学必须有统一范式。范式被认为是从事某一学科的科学家所公认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当范式理论引入心理学时,关于“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巨树开始摇摆,于是在科学森林里,寻找心理学的范式成为不少心理学家想为心理学正名的旨归。“有人会说心理学叫前范式科学,因为心理学没有能够解释很多现象的统一理论框架。心理学面对的现象太复杂,如果用统一的框架,不能够完全把所有现象都说清楚,所以就有很多理论从各自的视角来帮助心理学去理解复杂的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心理现象有多面性,很难有统一的范式,至少现在还没达到这种程度。”苏彦捷对范式的看法很豁达。“我经常做这个比喻,就像盲人摸象,你摸腿,我摸尾巴,他摸身子,将来大家积累多了,我们就凑出一个象来。我倒觉得现在这样的状况是更好的、可取的状态,各个分支从各自的视角来解释不同的现象。心理学应该说还在积累成果的过程当中。”苏彦捷说。在陈祉妍看来,科学革命的范式在不断变化,它反映的是社会整体思潮和科技进步对学科的影响。心理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受到社会变化的影响,研究者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的思想框架也受到当下社会主流框架的影响。“这些年来心理学受到医学或生物学理论框架的影响较多,但实际上就心理治疗来说,对人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理解之谬 改变之谜》一书里,作者就提到我们的时代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以弗洛伊德为代表时代,心理学家会更多地看心理动力之间的冲突和妥协。在第二个时代,整个世界随着电话等技术的发展,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就成为心理治疗者非常关注的要素。而现在的网络世界,不是单线联系而是群集的多角度联系,所以现在对于世界的认识,也会有更多立场和角度,更加复杂。”陈祉妍解释道。既然无法确认心理学的统一范式,那么如何认定心理学的科学性?苏彦捷认为,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需要有集体认可的科学方法和原则。“如何控制变量,如何考虑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收集数据,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或数学模型把结果描述出来,揭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本质,这些都需要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也即研究过程需要用符合逻辑的科学方法,得出可重复的稳定的科学结论,这就是符合科学性的。”《这才是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斯坦诺维奇指出,心理学中关于行为的结论来源于科学证据,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从原则上讲,科学性正是保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准。”而之所以会产生对心理学的误解,作者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正因为其年轻,有许多事实心理学才刚刚开始揭示,所以大众仍对心理学有大大小小的困惑和误解。陈祉妍从自己的专业作出解释:“我的专业是临床心理学,严格来说这个专业很像循证医学,真正靠谱的心理治疗中,心理咨询师所使用的是经过充分实证研究证明有疗效的治疗方法。更精细地来说,现在研究已经细分到什么样的疾病和特征,适合哪一种治疗方法的组合,或者说在大的治疗方法中间,这种疾病具体用哪一个技术细节效果会更好,这些都需要科学的基础。因为所有疗效研究在混淆变量的控制上都非常严格,要得到一个关于人的靠谱研究结果,需要大量跨样本的不同研究者,需要不同样本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次重复。”“但即使如此,涉及人与人所处的群体社会环境,问题就会很复杂,医学上也是一样。同一种药物对于同一类疾病有用与否,会因人而异。药物不可能对所有人有效,心理治疗又受到包括药物、治疗者的专业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的影响,所以治疗效果就更有因人而异的特点。”陈祉妍说。那么在人的差异之上,能否做共性的、规律性的研究,做符合科学要求的研究?“是可以的。”陈祉妍肯定地答道,“但心理学的难度其实比很多学科都要大,难度大在干扰变量、混淆变量非常多。做化学、物理、生物实验也需要非常标准的环境,比如要求环境中无尘、要求特定的温度等,这些变量相对来说更容易计量,在有限维度上更容易控制。可对于人来说,事实上是无法准确把握一个人到底有哪些维度会影响研究,这不是一个固定答案。所以对干扰因素的考虑不周就会影响研究结果。”心理学是跨越科学和人文的体系心理学自带人文的特质,科学和人文在心理学科始终是相互融合又相互影响的自心理学诞生之时,科学和人文就相伴而生。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笛卡尔的“人是机器”,哲学家探讨人的价值和意义,科学家则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解释人的行为活动。陈祉妍说:“心理学是一个跨越科学和人文艺术的体系。”苏彦捷说:“心理学一直都是以揭示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作为目标,心理学自带人文的特质。科学和人文在心理学科始终是相互融合又相互影响的。”就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影响而言,陈祉妍和苏彦捷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科学技术对心理学的影响和发展,尤其是对大脑的研究。“心理学的很多研究都依赖于其他学科技术的基础。比如对大脑研究的常用技术原来是传统的脑电,依赖于电信号的采集和分解,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脑成像。无论是制造一台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机器,还是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包括背后使用的软件都需要跨学科的技术推进。如果没有计算机发展的基础,没有快速运行的计算能力,那么扫描大脑后得到的数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析出来。现在得益于这些发展,使我们可以快速得到分析数据,并作更精细的对比。所以往往是很多学科的技术发展突破之后带给心理学研究再往前走一步的收益。”陈祉妍说。苏彦捷还关注到了科技推动心理学研究,并提出政策背后的人文因素。“我们原来心理学家推测心理功能和行为表现和大脑有关系,大脑的某些部分受到损伤就会影响到心理和行为能力。但不能直接给人做手术,只能通过动物手术进行推断。现在脑成像的技术就可以在无创、不损伤大脑的情况下,来观察某些心理活动或行为进行时大脑的活动状态。这样的科学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得到更客观的数据,帮助我们打开大脑里的‘黑箱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科学技术推动大众对心理的认知和理解,但通过新技术得到的数据要怎么解读,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怎样提出社会政策,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必须兼顾社会文化背景。“比如经常被人关注的小孩应该什么时候上学的问题。从心理学科的角度来说,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接受正规教育是有依据的,比如前额叶的功能发展,能否帮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小孩子至少能坐住20~30分钟,这是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前提。但实际生活中教育政策的提出还需要考虑教育环境、家庭条件、地区发展等社会文化条件。”“所以,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单一地看,物理化学数学也有很多人文的因素。心理学更是这样,它的很多分支和人文学科分不开。”苏彦捷最后补充说。(记者 杨 飒)
摘 要:高校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势在必行,其裨益在于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以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增长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开展相关教学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质素养及做人做事等等的效率,高校教师作为学生人生关键时期的领路人,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具有现实意义。高等教育心理学,依我见,恰如一缕长明之光,若有心,便可捕捉而尽用,若无意,便视却不得见之尔。首先是课程设计之难,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开山之事便是根据课程需要,使用与之对应的教学之法,尽“法”皆针对人之心理,即学生之心理。观今日之学生群体,众口纷呈,不易统筹,故课堂之有效管理即为尤重要之事。一、利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了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教师才易进行组织、引导、灌输,达成那心之所望的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们的教养与培育,尤,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系统提升,对教师本身教学水准必有所裨益。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的作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此前苏联教育科学院之通讯院士,化一生心血,献予后辈、学生,他以超越于那个时代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心理的研究相结合,时刻竭虑,最终成为了一位不折不扣的教育思想泰斗。诚然,这位校长始终战斗在中学教育岗位之上。我之所思,此心系学生之举,更着实令人钦佩与动容,故,此事应是镌刻在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榜样。教育心理学之应用,可以助教师队伍整体及教师个体自我成长。对于高校教学工作者而言,能够对大学生的情况感同身受,实为重中之重,高校教学面对之人群为满十八岁之青年,此阶段学生,兼具孩童之气与初长成之反叛精神,故而对于教师而言委实不易。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将需讲授之问题整理清晰,还需将大学生困顿之心节随课程打开,即双重责任,更是为推进教育教学之利器。教师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必备。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衹对教学之质量与教学成绩负责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讲,之于当代,显然无异逼迫学生放弃自我发展需求,削弱学生个性化发展潜能。当代提倡之融合教育心理学之于教学模式来看,确可令教师提升自我提升之自觉性,自现实层面给予学生具实际意义的帮助性教育。二、利在增益教师教育的有效性教师与教育定不能割裂的,故,教而育之,育之得用,方为教育之意义。但,浅论弁之浅思,于吾长久以来未得明朗之角落,正为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的心理学一门矣,则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的不二法门。似赞可夫所指出:“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的财富。”之于今日,亦大懂了。教育之心理学,有裨益于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为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砥柱,之于对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想来之于教师是必要之事务。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特点的了解、对个体心理差异的认知此类,无不切中要害。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以助吾辈舵掌领域内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将教师角色把握至佳、增强胜任之能力。教师专业能力长短且不论,“传道”是为教育之首要能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希望学生在之于学问、同学、教师与自己中找到合理的自我安放之处,是当代大学生最显著的困扰。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为教授学生具体知识铺设之必由之路,无此路,当代学生可谓疲于奔命而不自知,此教师之大失误也。三、利在提升教学实际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教育心理学之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因学生群体之心理状态更新速度迅捷,教师之教育心理学便需日新,故教师的心理学知识须在不断学习中日益完善才可。在高校中教师与学生同为成人,教师自我提升之意志,在教学过程中(包括授课与课下问题解决)会不断涌向学生,使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从而自发产生向学之力,此乃同理心,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较为常见,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度,即紧密度,此有益于教师针对学生心理之变化的感知。然而,运用后其结果大相径庭,我辈需研究本专业学生心理特点后慎用、巧用、妙用,若得其当而用之,必可事半而功倍矣。四、利在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代之大学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可说悉数饱暖无忧。这源于社会生活进步迅猛,源于长辈照料悉心,源于个人生活水平需求提升等等。基于此原因,教师之角色之于当今社会,应对之策需变化一二。自起源处谈起,不免提及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语。上文亦谈到生活水平问题,确是如此,往往,生活水平与自觉性不成正比例,甚至成反比状态。故,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此事提升到较为重要的位置,为提升教学实际效果起到承接作用。通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之共同性与差别性,明确知悉每一位高校学生于其智力之发展、心理之建设、语言表达之能力、思维之活跃度、逻辑思维之能力、对于新事物之认知能力,皆有所不同。教师确应依据学生之个体差异性特征因材而施教。以深入了解学生之特能为依托,完善高校大学生在每个阶段应该注重之教育认知。任课教师与辅导员进行定是沟通,助其开展心理辅导,将学生们的认知提升至一个成人的标准。五、利在和谐师生之间的联动关系在高校教育心理学之领域,此心理学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教育观念,引导当代高校学生之正确心里方向。方法无外乎,心理建设与道德建设尔。令学生明晰,身为学生,大体是应具有明确的道德观念的,即明辨是非、一心向学等等诸如此类。通过课堂上之学习与讨论,更加明确且深入看待此事非课外杂讯,而学习之强途也。与此同时,教师之角色应把握得当。教师应满心将学生置于平等之地,而非传统心理学课堂,或心理学进课堂等单纯的知识点插入。课堂之上,以概论课程为例,通过知识讲授,将点状知识,以图示的方式呈现,给予学生更大思维空间,以接受灌溉式教学的特点。其中,或可恰当使用类似角色扮演性之实践活动,助益学生理解知识点中“对于事物的看法多面性”,即是人间事之类状云云。高校学生,既为学生也为成人,故而心理因素的影响因子比之中小学有过而无不及。在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坚实之桥梁即为“平等”二字。此平等为师生之平等,也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之平等。学及,然后抱定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是为促进大学生之心理健康,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德育工作、心理教育工作的康途。
心理学入门Introcing Psychology – Introction to Psychology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和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正在成长为一颗枝叶繁茂的科学大叔;研究心理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它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试验方法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还经常采用观察法、测验法和个案法等。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心理学中派别纷争的时期。当时涌现出来的重要学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和格式塔心理学风。不同学派在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显著的分歧。它们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都起到了作用 。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心理学各派别间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新局面,心理学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有认知心理学的取向、行为主义的取向、精神分析的取向、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取向、生理心理学的取向、进化心理学的取向。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某些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受到日益猛烈的抨击,而新的心理学思潮相继产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形成了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取向:1、认知心理学的取向: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主要探究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强调环境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因素,而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影响到行为的。2、行为主义研究取向:主要研究行为,观察学习等,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3、心理分析研究取向: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把青年期看作力比多活劢的高潮时期;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4、人本主义研究取向:认为人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单独存在的,不要把他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5、生理心理学取向: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脑结构、免疫、遗传对人的影响,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6、进化心理学取向:强调自然选择对人类普遍行为倾向的塑造作用;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强调“过去”对心理机制的关键作用。功能分解是探究心理机制的重要途径;心理机制具有模块性 ;人的行为表现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