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慧心荣德心理▲ 订阅】心理学研究|8个奇奇怪怪的心理学研究,你了解几个?1、“如果我长得再好看些,我一定会比现在快乐很多”研究发现,尽管“美貌”和“快乐”之间确实存在联系!然鹅!它们中间之间的关系要经过“自信”这一中介变量来起效。也就是说,只有美貌给你带来了自信,你才会因此会变得更加快乐。然鹅,我们都知道的,人对自己的美貌是永不满足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过度整容的案例了……美貌的人,可能也很自卑。所以,要想变得更快乐的话,提升自信可能比整容更有效哦。参考文献:Kaczmarek, L., Enko, J., Awdziejczyk, M., Hoffmann, N., Biaobrzeska, N., Mielniczuk, P., & Dombrowski, S. (2014). Would You Be Happier If You Looked Better? A Focusing Illusion2、快乐的另一个办法——找个穷人做邻居吧美国一项长达两年的研究表明,“不能赶上邻居的生活水平”是导致不幸福感的一个主要原因。参与研究的Lutmer教授说:“我们的幸福感与我们邻居的富裕程度成反比,如果你被富有的邻居包围着,你就会感觉不幸福。”#不幸福的根源,来源于比较呀~参考文献:戴维·迈尔斯. (2016). 社会心理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3、别再担心听纯音乐被人瞎比比啦!之前在网易云音乐下面的评论看见喜欢听纯音的人好像很容易被人diss的一样……然鹅!研究发现,喜欢听器乐纯音乐的人——不管是古典音乐啦、电影原声带啦、还是爵士啦什么的——会有着更高的智商。但这也不是说喜欢听人声的人就笨的意思……#尽管在偏好rap和智商高低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为什么会这样呢?Kanazawa博士认为,器乐纯音是人类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会与高智商相关。(不过这一解释也有着诸多争议就是了)参考文献:Kanazawa, S., & Perina, K. (2012). Why more intelligent indivials like classical music.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5(3), 264-275.4、关于音乐的另一个可怕事实你有没有过脑海中循环某段音乐的经历?不管如何想让它停下来,但它就是小螺号滴滴地吹……有精神科医生可是把这当做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前兆哦。澳大利亚大学临床神经学家 Flavie Waters 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皮层往往过于活跃,但这些区域和额叶的连接性又很差。因此患者的大脑在进入有意识的认知之前会做出很多预测,而这些预测又先于现实发生,就产生了脑内声音。”#令人害怕5、一个恋爱小tip之前在微博上看见一个说法,女孩子要主动一点,不要等人来撩,因为真正的好男人,是不会撩妹的……好像有点道理……那现在再附送一个研究结果:当我们不确定对方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的时候,会觉得对方更有吸引力,当我们知道某个人对我们有好感的时候,会更有可能也对对方产生好感。然鹅!在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喜欢自己的时候,我们会更多地揣摩对方的心意,甚至比明确知道对方喜欢自己时更容易对对方产生好感。#所以,你到底喜欢不喜欢我嘛?#你猜~参考文献:Whitchurch, E. R., Wilson, T. D., & Gilbert, D. T. (2011). “he loves me, he loves me not. ” uncertainty can increase romantic attra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2), 172.6、空调拯救全人类为什么提到空调?因为夏天到了。有研究发现,炎热的天气会让人们更少做出有益于他人的事情。炎热会引起疲劳,疲劳会让人心情没那么好,从而人们更不愿意帮别人的忙。#夏天,人们的善良水平直线下降#再次感谢空调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出的贡献参考文献:Belkin, L. Y., & Kouchaki, M. (2017). Too hot to help!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ambient temperature on help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7.7、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怕死,也都倾向于认为,濒死的感受是痛苦、恐怖且而孤独的。然鹅!(今天说了好多然鹅……)研究发现, 濒临死亡的人的情绪体验,比我们想象的要积极许多。通过分析重症患者与死囚犯在临终前写下的博客,研究者发现,除了恐惧、恐怖等负面形容,这些文字中还充满了爱、希望,以及对于意义的思索。#爱过!!!!参考文献:Goranson, A., Ritter, R. S., Waytz, A., Norton, M. I., & Gray, K. (2017). Dying is unexpectedly positive. Psychol Sci, 28(7), 988-999.8、爱到底是什么?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爱不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而是一个个产生了“积极共振”(positivity resonance)的瞬间,每个这样的瞬间都伴随着身体、大脑、激素水平的变化。当我们感觉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说明我们与另一个人之间存在很多个这样的瞬间。所以——爱不是永恒的,爱的对象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你会在一些瞬间感到非常爱对方,也可能会在另一些瞬间感到讨厌对方。你可能在一个瞬间和某个人有爱的感觉,而在另一个瞬间对另外一个人产生这种感觉。但是,但是啊,我对你的爱,正说明,我们之间存在着无数个,非常美妙,又难以替代的瞬间呀。参考文献:Fredrickson, B. L. (2013). Chapter One -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and Buil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Elsevier Science & Technology.
在选择研究生时,考生们面临比较多的问题是专业选择,最近很多考生都跨专业考心理学问大学院难不难?但是,也有很多因素影响了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的成功,文都紧邻教研的老师,专业选择不仅影响复习、复试、录用,对后续的研究活动也有重要影响,跨专业考心理学考研究生的困难很多,可以多注意这几个细节,再作选择,今天来看看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难吗?几点细节需要注意,一起来看看。1.专业课基础薄弱对于跨专业考心理学考大学院来说,最难的部分属专业课学习,首先,需要跨专业考研究生,短时间内学习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相关的专业课知识,专业课的基础知识不足,需要比这些专业考生更大的努力。2、资料的收集很难对于专攻心理学报考大学院的考生来说,首先收集大学大学院考试的动态、参考书目、历年真题等,第二,必须收集专业本科生的期末考试问题、讲课笔记、教师的授课内容、课堂作业等,这些信息特别难找,请不要过度浪费时间,只有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才能知道自己如何准备考试。3、思考的转换很难跨专业考心理学考大学院时面临的是一个新颖的学科,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学科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思考方式不同,两者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如果你从理科转到文科的话,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很重要,从文科转到理科的话,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很重要。4、面试很难。现在很多大学都倾向于选择学生,选择与专业相近的专业,所以,超专业考心理学考研究生。5、心里的压力更大。跨专业会对你心中的压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你害怕它的难易度,害怕学不到,近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跨专业考研究生只对同等学力的考生,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但是合格后有的学校跨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追加和选择一定单位的专业基础课,跨专业考研究生和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在第二次考试和第一次考试的要求相同,分数线也一样,虽说是跨专业的大学院考生,但即使考得低,也不会因为没有基础而提高分数。在选择研究生时,考生们面临比较多的问题是专业选择,最近很多考生都跨专业考心理学问大学院难不难?但是,也有很多因素影响了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的成功,文都紧邻教研的老师,专业选择不仅影响复习、复试、录用,对后续的研究活动也有重要影响,跨专业考心理学考研究生的困难很多,可以多注意这几个细节,再作选择。以上就是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难吗?几点细节需要注意,一起来看看,欢迎留言!
首卷语: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虽然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减少,但是终究每个人都会迎来死亡,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心理学曾做过一项实验,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即将死亡时会有两种感觉。体验一:姓名:戴森地点:法国·巴黎这是一个异常安静的夜晚,医生、护士都围在我的身边,我感觉不到任何的疼痛,也没有任何知觉,那个夜晚无比的漫长,脑子里出现各种和亲人朋友在一起时的画面,医生护士都在努力的救助我,可是我却听不到任何的声音。体验二姓名:格林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感觉自己渐渐地和自己的肉体脱离,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慢慢地自己漂浮在了空中,然后视线逐渐不清晰,越来越模糊,紧接着就看到了一个黑洞,里每一个人都没有,然后身体不由控制的进入到了通道,进去后也记不清楚自己是走进去的还是飞进去的。那么这些说法是否真实准确呢?那么我们用一个原理解释说明一下。“调谐客观还原理论(Orch-OR))”,该理论认为,人的灵魂存在于脑细胞微管中,在临近死亡的时候,灵魂会以某种意识形态从微管中释放,具体表现为情绪状态的巨大改变,以及信息的流失。那么当一个人真的面临死亡时,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呢?01放下当一个人即将面临死亡时,首先释放的就是情绪,情绪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纠结过去的一些人情世故,爱恨情仇,心中会无比的清澈,没有任何的杂念。突然感觉世界真的很大,而自己却是如此的渺小,没有力量去改变任何的东西,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必要过分的纠结一件事情,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珍惜以前的生活,也意识到自己没必要在过于纠结一件事情,突然感觉自己的心情豁然开郎,无比的轻松。情绪是一个人最大的牵引力,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一辈子。但是在那一刻,全部释放了,没有任何心情不愉快,更没有人任何的纠结对于某一件事情,感觉自己瞬间放下一切,没有任何的负担,整个人都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什么事情都没有。比如,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伤害了你,而你因为他给你带来的伤害遭受了几十年的痛苦,因此对这个人怨恨了一辈子,直到感觉到自己濒临死亡之前都没有原谅那个人,但是当自己感觉到自己的生命真的要结束时,你会默默地放下一切。突然的意识到怨恨是没有意义的,突然明白了自己这么多年是有多么的不珍惜自己,浪费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去恨一个人,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了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的身上,是有多么的浪费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多花一点时间在自己的身上,为自己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临近死亡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全身心的放松状态,没有任何的杂念可以影响到他,心情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任何一件事情,更会放下自己心中的各种纠结。02平静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部分濒临死亡的人都会经历短暂的平静期,原因很简单,可能是因为信息流失的表现,记忆信息缺失导致个体变得异常平静。“死亡”这个词,在我们每个人听到之后都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也可能是因为对未知的一种恐惧,因为不知道自己会在那一个瞬间面领死亡,更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会迎接到死亡。对此,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个人之所以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理保护机制的结果。因为人只有对死亡产生恐惧才会尽可能去避免一些危险的事情发生,从而对自身起到保护作用,比如,知道过马路时,路灯的时候才能过,不然就会很危险,再比如,人会本能点多开一些对自己身体产生是个女孩的事情或是人。从进化学角度看,心理保护机制是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繁衍的。另一方面,对于未知事物产生的恐惧感。面对死亡也是如此,因为人并不知道自己死亡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也不了解死亡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面对这些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才会产生无尽的恐惧,而当死亡真正来临时,这种不确定性也会随之消失了,因为知道了结果所以反倒很平静。作者|精致颖编辑|精致颖图片|来源网络参考资料|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只缘生在此山中其实,只要跟人有关,都是心理学可以研究的,你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都是研究对象,用个术语叫“感觉”;每天,或许我们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今天吃什么,今天穿什么,这时,你启动了思考的功能,用一个术语叫“思维”,当然,或许没吃开心,搭配的衣服不满意,你便有了“情绪”,坚持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只能佩服你的“意志”还是够坚定的。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可能造就了你那副嘚瑟的“性格”,才华匹配不了你的桀骜不驯,一路被人怀疑你的“能力”“性格”甚至“三观”都有问题,带着困惑和不屑,仍“衣带渐宽终不悔”,坚持走自己的路。总的来讲,你的认知、你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绪情感方面)还有逐渐形成的富有个人特色的性格,都会是这门学问所研究的问题。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什么叫爱商?爱商是全球最前沿的一门科学,也是研究爱最为先进的方法,它是指爱的商数或爱的智慧力。最早被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接着开始流行于欧洲乃至全世界。爱商作为对智商、情商、财商的重要补充,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社会和职场打拼所必须和不要的一种人际交往能力。所以越来越多人认为,相比智商,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爱商”。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爱商指数越高,就代表这个人的爱心公益值指数高,也就代表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率越大,而当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率越大,通常这个人的社会威望也就越高。如果这个人同时拥有企业,那么企业或个人诚信度和美誉度也就相应会被提升,换言之,你将得到去全社会的尊敬与爱戴。马云就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现在的孩子,除了要培养智商、情商之外,还应该培养爱商。只有这样,在未来社会中,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机器取代,才能在社会变革中站稳脚跟。那么,对于情感本就比男性丰富的女性来讲,爱商高低意味着什么呢?女性的爱商有多重要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女性的爱商,最重要的特征和表现就是擅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这种擅长,其实是一种十分珍稀的社交能力。如果一个人总是能与父母、爱人、子女、朋友、同事建立起较为亲密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人是比较擅长与人相处的。其实在心理学家眼中,这其实是爱商较高的一种表现。因为,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不外乎亲情、爱情、友情,如果这些关系都很融洽,那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爱的能力非常强。如果一个人爱的能力很强,那么他/她将不仅能够十分广博的爱别人,更能能够更大幅度的吸收到别人对他/她的爱。心理学上通常把智商和情商看作是个体对自我的调节能力。一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是不是代表他的爱商能力也一样强呢?不一定,因为爱商往往更强调的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爱商高的人,是既能够享受被他人爱,也懂得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去爱别人的人;爱商高的人,比一般人更懂得感恩与馈赠,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而健康的亲密关系将能够更好的提升和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所以,当我们评价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或者评价他人生活是否幸福时,一定不要只看物质和他/她的自我描述,而要多衡量自己的爱商高低,或评价一下他人的“爱商”能力。一个爱商高的人,通常都具备其他人没有的高能力。这些高能量的能力在于:第一、能够轻松化解家庭负面影响一般而言,我们的家庭决定了我们的初始爱商参数。也就是说,我们对爱的感知和认识,就来自家庭。如果一个孩子自信、大方、谦虚、诚恳,那么很大程度上这个孩子的家庭是和睦父母恩爱并相敬如宾,相互能够理解对方的;如果一个孩子敏感、脆弱、偏执,那么很大可能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或家庭环境是互相猜忌、不信任、情感失衡的。成长于前一种家庭的孩子,爱商普遍高于后一种家庭的孩子。当然,这个也不完全绝对如此。事实上,爱商是一个不断生长和发育的能力。即使人的初始爱商指数不高,但如果后期成长过程中不断培育和得到滋养,那么一个人的爱商也是会不断提高的。当一个爱商较为低的人,在恰当环境中不断得到教育(比如,知道了爱是奉献与给予,并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去付出),那么他/她也会逐渐得到更多的爱,从而帮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爱的方式,来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阻碍,从而重新对家人、对配偶体现出自己正常的爱商。第二、能够为自己选择合适的伴侣我们经常说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来的,你自己就是周围一切事情的源泉。包括自己的婚姻、爱情、事业。实际上,这也是爱商在背后悄悄地起作用。一个拥有较高爱商的人,对爱的觉察力也会比较强。所以,他能够在人群中一眼看出哪一个是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爱人,往往是因为,他对自己爱的情绪感受得比较到位和及时,没有一丝一毫的压抑和隐藏。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流淌,让他/她能够准确的捕捉到他人带给自己的刺激和感受,并迅速反思这段关系会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当一段关系产生之后,如果情感经历并不愉快,他/她也会立刻反思和自己这段关系究竟揭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何种需要,并及时的对自己进行调整。爱商高的人,正是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自我觉察,更为及时和深入的捕捉到自己的需求,从而有更大可能遇到对的人,减少错误情绪的释放和影响。第三、爱商的人通常都能与亲密爱人和谐共处对于一个爱商高的人来说,会以多种方式经营好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并在对方并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及时调整对爱人的期望值,而不是一味的以刻板的标准去要求对方。正因为爱商高的人拥有这种灵活的多变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使他/她在与亲密爱人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爱商高的人,生活比他人更充实和幸福。爱商高的女生,尤其如此。-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1]Tartakovsky, M. (2018). 6 Ways to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Less Codependent.[2] Satterthwaite TD, et al. (2014) Impact of puberty on the evolution of cerebral per- fusion ring adolesc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1:8643–8648.
当你在读大二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一定要对考研学校有所了解。下面是文都比邻教研老师整理的报考心理学研究生需要了解的几大数据,还有怎么获取这些数据可以进行更好的对比。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充分了解到以下几点,再进行考研院校的选择你就会有参考的因素。9月份考研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会陆续公布,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文都比邻官网。1、考研招生人数一般招生人数都会附在招生目录公布,每年招生人数也会有相约的变动。一般来说招生人数与录取几率成正比,特别是对于热门专业来说,更需要关注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在查看此项数据时不要单单看今年,至少分析一下近三年的数据情况。2、考研报考人数还是把考研比作抢大饼的话,这项数据能清晰反应有多少竞争对手会跟你抢。随着近年来心理学考研人数的逐渐增加,各院校报考人数都有所上涨。虽然说这一数据每年都有变化,而我们也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一般情况下每年招考波动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了。3、考研录取人数在每年报考众多人数中,录取人数可以参考考研招生目录中拟招生人数,变动不会太大,但是也不完全就是招生人数,有的还会含推免生。事实上会有老师比较严格复试多刷了几个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极少的);也有受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的影响,于是进行了扩招,导致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的情况;此外,还有受调剂的影响,某些专业也会出现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因为心理学考研专业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等等。4、考研报录比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院校规划师对各院校报录比进行了统计,部分院校不会进行公布,如果学生们有想要了解的可以直接留言咨询。这项数据就是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直观反映了该专业的热门程度,越热门竞争力就越大这个就不用多说了。5、考研复试分数线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是国家线,心理学考研院校中自命题院校也会高出国家线,在老师整理的院校分析中有提到复试分数线和历年分数线。复试分数线是大家在报考前对自我水平的重要评估数据,只有有资格今日复试分数线,你进入想要报考院校的几率才会更大。当你在读大二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一定要对考研学校有所了解。下面是文都比邻教研老师整理的报考心理学研究生需要了解的几大数据,还有怎么获取这些数据可以进行更好的对比。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充分了解到以下几点,再进行考研院校的选择你就会有参考的因素。9月份考研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会陆续公布,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文都比邻官网。
今天我们来看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有哪些?因为心理学经过学派纷争以后,逐步的开始走向整合,慢慢地现在门派之争已经很少很少了,更多的做心理学的都是综合的,什么学派都学一些,然后用的时候呢,一般是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是这样的一个状况。那么当代呢我们格外要注意的是人本主义就够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个代表人物,分别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那么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呢?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更多的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认为每个人都是由价值的,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每个人都有潜能的,每个人都是想更好的,人人如此。比如有些孩子成绩比较差,难道他不想更好吗?他想的。只不过他现实的阻力太大,他的底子太差,给他定的目标又太高,他肯定实现不了。所以才表现出来破罐子破摔的形象,其实他也是想更好的,没有人不想更好,人人都想更好。这就是人本主义的理论。非常重视人的潜能,每个人都是有很多潜能的,我们要学会去挖掘。因为当你去挖掘他更多的潜能的时候,他的潜能才会出来。如果你不挖掘的话,他的潜能可能就会被埋没。这就是很多家长不舍得用孩子,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会,感觉孩子还小,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呀?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真的这也不会,那也不行。送给大家一句话,孩子越用才会越有用。你要想毁掉孩子哪一部分能力,你就替他做哪一部分。你要想毁掉他全部的能力,你就全部都替他去做。那么他最后的能力就都会毁掉。这是潜能这一块。我们最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那么有很多人呢,没有想过自我实现的事儿,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接着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这里我们就不多讲了,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在上篇文章中讲到了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同时说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过程。本文来讲一讲人格人格主要表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2.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别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们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对象。人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一个集合,但是这个集合是稳定的,在各种情况下都会表现出同样的特征,那么现在你明白了吗?
很多人喜欢用书本上学到的一些知识,用心理学去给别人画像,那么我们接下来谈谈用心理学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到底可不可取?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系统,从出生家庭,生长环境,到一个人成年后的种种境遇,他都是我们研究一个人,研究一种行为背后的依据。心理学很复杂,有基础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多样。通常我们比较感兴趣的微表情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我们每个人都有看穿别人意图的欲望,今天我们大概来了解一下行为心理学是怎么来的,和他的科学依据。简单点来说,行为心理学就是通过分析很多人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得到一种规矩,我们把他叫做行为心理学。比如心理焦急的人会走来走去,胆子小的人不敢盯着别人的眼睛,这些都是通过一些比较普遍的案例我们分析出来的科学,比如地球人圆的,我们不会考虑他为什么是圆的,因为无数的资料证明他就是圆的,这就是行为心理学。但是行为心理学是不是绝对标准呢?我之所以讲的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现实中有一些人,看了一些心理学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别人的心理动机,习惯根据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这就是典型对行为心理学的误解。之前有一哲学家讲过这一理念,“如果太阳天天都会升起,我们所经历的这一辈子太阳都在升起,我们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来,就像一头猪在被杀之前,他会以为吃喝就是他的一生,他想不到会被杀,因为以往所有的经验都在告诉他,他的一生就是睡觉、吃饭,所以我们所了解的一切的真理其实都是受局限的影响,或者说重复的依据是错误的。”这就是行为心理学的一个弊端,我们习惯用一些普遍的例子去解释个例。就像现在网上流传的一些所谓,行为心理学的东西,几分钟教你看透别人等等,他说,人在说谎的时候会结结巴巴,但是他忽略了一个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结巴,因为他是在思考,他的语言是没有经过提前整理的,也就是说你认为的一些比较通顺很像实话的话其实可能是经过无数次排练的语言。人在哄笑中最先看向的那个人是自己最喜欢的人,其实他可能是最想看这个人如何出丑,还有很多,诸如,一群人中最沉默的人往往是最有实力的,等等废话,你仔细观察他实际上在逻辑上就是不通的。甚至有些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其实也是有最基本的错误的。可是现实中确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会用一些普遍性的理念去解释所有的理念。有人说他是寂寞的,他就会认为那个人很了解他,有人说我们知道你过的并不是很开心,他就会认为那个人说的对极了,但是他不知道有些东西就是人的共性,但是个性上的东西每个人都不相同。有些人喜欢翘二郎腿是因为紧张,有些人就是单纯的习惯性坐姿问题,用一些简单的,声音大的人豪爽等一些错误的行为心理学例子,或者根本就不是心理学的例子,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去给别人画像是极为不对的,特别是心理学本身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任何书本上看到的例子,故事,定律,他只能作为一种依据,和辅助性的东西,而不是成为评判事物本身的标准。
我们都知道在各个领域总会出现一些大家,比如经济领域会有经济学家,军事领域会有军事专家,教育领域会有教育家,然而在心理学领域也会有心理学家。那么很多人可能更多的是羡慕心理学家的地位和成就,很少有人会关注心理学家一般都是什么样子的?可能也有很多人不屑一顾的说什么样子的都有,那不会妨碍一个人对心理学的挚爱和研究。是的,乍一想似乎是这么回事,可是当你看过很多心理学家的容貌以及思考他们是怎样进行分析心理的时候,你可能才会意外的发现,原来研究心理的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中性。那么什么是中性呢?在这里就比较狭义了。主要是指他们的两性比例。那什么又是两性比例呢?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的心理特性并不是绝对的一种构成,总是会有儿性,成熟,男性,女性等要素在心理呈现上进行分布。所以任何人都会有不止一种属性,只是多少和表现多少的差别而已。所以知道了这个情况,心理学家基本就是男性和女性属性比较均衡的这样一群人,也就是说他们得两性比例均衡。那么从容貌上怎样可以看出他们比较中性呢?对于这一点,其实貌比容更加的重要。容是天生自带的因素,只不过有的人看上去既像女人又像男人,所以似乎是一种中性。但是这样的人和研究心理的人其实没有多大的内在联系。貌才是真正的影响因素。我么都知道男人通常的装扮,因此他们的气质流淌很容易让我们识别出他们是偏向男人属性的。比如说光头,平头,喜欢穿体恤,短裤等等类似于这样得外部特征就比较偏向男性。而长发,分头,喜欢穿带领服饰,等等类似于这样的外部特征就是比较偏向女性的。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分辨研究心理的人的外貌特征是如何中性的了。然而最重要的并不是他们的容貌看起来中性,而是他们的思维及分析方式,才是佐证他们是中性的最大证据。一般来说研究心理学的人,基本上会有这样几个方向,偏于教育的,偏于两性的,偏于普通人群的。然后再根据专业精细划分而已。但是无论哪个方向,他们的中性特征是不可避免的。从思维上来说,他们几乎都是高情感和高智商双料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是同样的发达。要知道我们人在天生的时候就将男女的性格进行区分。女人的性格偏于感性,而男人的性格则偏于理性。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就更加的明晰心理学家为什么是中性的了。因为他们同时拥有男人和女人的两种心理视角,同时拥有男人和女人的两种主要思维,所以他们才会轻易的在教育方向,两性方向,普通人群方向看人很准,见解精辟独到。因为那些领域都需要细腻的察觉和发现,也都需要高度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所以前者来源于感性思维的发达,而后者则来源于理性思维的强势。从分析方式上来说,怎么样可以看出研究心理的人是中性的呢?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是分左脑和右脑的。简单来说左脑负责计算判断,右脑负责幻想等。如果一个人的幻想能力特别的强,那么就说明他比较擅长使用右脑。如果一个人的推理能力特别强,那么就说明他比较擅长使用左脑。那么这和心理学家是不是中性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如果他们的分析方式总是来源于启发,发现,感悟,联系,假设的思维特征,那么这就说明他们是偏向女性的。因为女性总是直觉很强,却不一定有什么实际证据,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心理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她们的分析方式就是如上所述。如果心理学家的分析方式总是来源于,比较,逻辑,推理等思维特征,那么这就说明他们是偏向男性的。因为男性总是推理很强。虽然他们的直觉可能不会比女性那么好,但是他们只要认定的事情,看准的心理,基本会找到充分的证据,也就是层层的推理,不可抗辩的道理,所以他们的分析方式就如上所述。其实,尽管心理学家几乎是中性的,男女兼备的装扮,男女兼备的思维,但是他们最大的共性还是成熟。正因为他们是高情感和高智商的,所以成熟又成为了他们新的标签。这个发现,不知读者的您是否支持呢?--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