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一课题,研究大学生的幸福感与金钱观是否有一定关系再白

心理学一课题,研究大学生的幸福感与金钱观是否有一定关系

导语:大学生的金钱观与主观幸福感幸福和开创美好的生活,与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一样重要。这方面的探讨突显出,过去心理学研究虽然致力于了解忧郁、焦虑、心理失调等征状,但解决人们的不幸仍是不够的,有更多数人渴望的不只是远离困扰,而是能够享有更幸福与更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了解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受,使生活更有价值,遂成为一个值得探讨与日益重要的心理课题。研究显示,一般大学生都渴望有钱;而国家的国民平均所得与国民平均主观幸福感之间也具有很大的相关;在现实社会中,为了金钱而牺牲个人快乐与生活意义的事情也时有所闻。不过,却也有研究发现,个人的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如果每个人的收入已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时,更多的金钱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相对有限,反而是每个人对金钱的评价或消费文化将成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界面。无论如何,过去的研究显示国内大学生心理需求转变有渐趋追求物质享受与自我放纵的倾向。对今日的大学生而言,幸福快乐的日子来自于经济的富足,也就是有钱购买商品与获得服务的生活真好,这种信息不仅经常出现在随处可见的媒体广告中,同时许多家长的教育、政治的诉求议题、或企业的价值决定,也常隐含着如此的信息。金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有消费需求与强烈物质欲望的人,与对那些安贫乐道和知足常乐的人来说,对金钱有不同的评价可能是影响这些人们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变数。因此,尽管今日的经济堪称富足,但金钱仍可能是人们所渴望拥有的,然而若就生活伦理而言,金钱是相对或绝对美好的生活要素,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尤其是针对广受消费文化影响的大学生。高收入的生活和低收入的生活比较起来,国内大学生会比较渴望高收入的生活,但却认为低收入的生活比较至善。相对的,King和Napa(1998)的研究发现,生活收入的高低对其所调查的美国大学生而言,并没有显著的主要效果,高收入生活和低收入生活比较起来,美国大学生不会特别渴望高收入的生活,也不会对低收入的生活给予较高的道德美好评价。King和Napa在讨论部分提出,美国大学生可能因为年龄与生活经验的关系,而没有警觉到金钱在日常生美好生活的常识概念与主观幸福感中扮演的必要角色。大学生虽然经济尚未完全独立,但却渴望高收入的生活,这意味着他们似乎认为,以国内基本工资的收入条件似乎不足以满足生活的消费。不过,研究结果亦发现国内大学生在道德层次上比较推崇过着低收入生活的人,因此,大学生渴望高收入的生活,有可能是认为基本工资让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也就没有幸福可言,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物质与消费欲望比较高,因而渴望高收入来满足的缘故。大学生趋向更重视享受舒适与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不重视过和平宁静家庭生活、去做自认有价值与有益社会的事。总结:根据Diener和Biswas-Diener(2002)的研究,个人收入唯有在有助于满足生存基本所需时才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同时,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往往需视个人收入能否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程度而定,而欲了解这两者的相关,产消的社会规范又是一个重要的界面。在研究中可见,国内的社会规范使大学生对低收入生活的至善性评价比较高,但同时这些大学生又比较渴望高收入的生活,因此研究者推论,国内大学生可能正陷于崇尚朴实生活的传统价值与鼓励消费意识抬头的冲突之间。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这将是国内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常识概念和正向心理学的幸福感内涵有所偏差的一个警讯。

人将保汝

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由于对脑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手段常常是制约心理学研究进展和研究深度的重要因素,所以科学家在对人脑奥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对探索秘密的工具的开发也充满了兴趣。1.传统的研究方法在18世纪,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观点已经被普遍接受。但脑是如何工作的?行为的脑机制究竟是什么?这一直是最吸引科学家的课题之一,但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早期研究中,科学家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脑的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解剖法科学家了解了脑的主要构成部分及彼此间的联系。通过对动物或病人脑组织的局部切除法科学家了解到被切除部分脑的作用。通过一个细小的电极来毁损病人脑的特定区域或激活脑的特定区域(电极刺激法)可以观察到该特定区域的机能。通过采用一根顶端极其微小的、内含盐分和导电液体的玻璃管(微电极记录法),人类还探测到了单个神经元的电位活动,从而了解了行为的起源。2.脑成像技术虽然上述方法使研究者们了解了不少脑的秘密,但这些方法所获得的信息是局部的、有限的,人类一直梦想能有一种无损伤技术让我们观察到人在从事下棋、作文或解题等任务时整个大脑活动的全貌。如今,由于脑功能研究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计算机辅助脑成像技术的产生,使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以下介绍1种主要的脑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计算机辅助x射线技术。传统的x射线检查最多只能产生一幅大脑阴影的图像,但ct可以由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来自脑特定断层层面多个方向的x射线形成一幅图像,大大提高大脑图像的分辨率。利用ct能显示出脑创伤后遗症、脑瘤和损伤等大脑病变的位置,可以较好地诊断一个人行为变化在脑水平上的病因。

女猎人

学习心理研究的心得

心理学的奥妙学习心理研究的历史发展过学习心理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成果,在其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不足之处,它们制约着学习心理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在教育实际中的具体运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习心理研究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总体上来看, 20世纪学习心理研究所形成的两大理论范式——联结论和认知观可以通过相互补充、相互联系来共同解决一些学习问题,但这两种理论表现出更多的对立和不相融之处,如前者认为学习是通过尝试错误实现的,而后者则认为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这些观点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前提,难以融合或取而代之。这表明,学习心理的研究还处于库恩所说的前范式阶段,还难以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其二,认知观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尽管认知观是现代学习心理研究的主流,但从认知研究的情况来看,其理论范式十分松散。如现代学习心理认知观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以加涅为代表的信息加工模型,二是以布鲁纳等为代表的纯认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角度也各不相同,像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奥苏伯尔则提倡接受学习等。其三,学习心理研究对教育实际关注不够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大多课题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际,这使学习心理研究长期停留于从理论到理论的局面,而难以切实地解决一些教育实际问题。尽管现代认知理论提倡学习的应用研究,但很多研究成果仍然与教育实际具有较大差距,难以真正地为教育实际服务。其四,学习心理研究领域尚需进一步扩大要使学习心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就应当将学习心理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整个教育领域,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学习心理研究不应只停留于学习过程、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研究,还应关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以及影响学习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研究等。总之,学习心理研究应关注影响学生学习的所有内外部因素。

恐龙谷

大赢家:结合阿德勒心理学,谈严谨直面三大人生课题的智慧

短暂假期追完了电影《大赢家》,较大鹏之前的电影,豆瓣评分6.8的成绩不错。电影用喜剧的形式讲述主人公严谨的“悲剧”生活。用黑色幽默来讽刺当今职场形式主义的风气,有引发人深思的内核,笑着看完之后仍有主题升华的收获。电影《大赢家》讲述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银行职员严谨接到了扮演“劫匪”抢银行的演习任务,面对所有人想敷衍了事的态度,严谨却坚持认真地完成整场演习。而他的认真坚持也最终打动了所有人,最后大家一起认真配合完成了这场演习。看完电影之后,联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围绕阿德勒心理讲述了如何破除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直面人生的三大课题。这三大课题分别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三大课题是《大赢家》电影中严谨要面对的,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可逃避的。接下来我会结合《被讨厌的勇气》中所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主人公严谨是如何正确面对人生的三大课题,以及他的行动所带给我们的现实启发。工作课题:你改变不了别人,但你可以做好自己,认真工作的人,就是赢家因为认真的性格,严谨工作时总是严格把控银行贷款审批的每个流程,也因此和领导发生意见冲突,领导觉得少一个流程并不影响结果,为此大骂了一顿严谨。但严谨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所以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最后证明了严谨的做法是对的,他的认真严谨避免了银行的一大笔损失。在接到抢银行的劫匪演习任务后,无论是银行的职员、警方还是新闻报导工作者,都是敷衍了事的态度。严谨却想要认真的完成这一次的任务。在演习之前,他就开始策划抢银行的流程以及逃生路线,甚至实地蹲点观察银行运钞,拖着行李箱负重跑练习“抢劫”后的逃跑。演习开始,严谨的同事们只想速战速决早点下班,看到严谨一再和警方“对抗”,都骂他太爱演,太过认真,面对同事领导的质疑声,严谨的态度始终没有变,他一直认真地扮演一个“劫匪”。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全力支持配合,甚至顶住被开除的压力为严谨说话,同事们的这些变化正是被严谨的认真坚持打动感染的。有了充足的前期准备,本该抢劫完之后就束手就擒的严谨,给所有警察上了一课,严谨利用自己的周密策划,给他们制造各种演习的意外,机智地战胜了前来“逮捕”他的警察,成为了这次演习的大赢家。这场演习对于警察而言本来是一次例行公事,因为严谨的认真,所有的警察都从这次演习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我们现实工作环境中,形式主义是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大多数都习惯了走形式主义,走得多了就不再想认真了。因为形式主义不需要你付出那么多精力和时间,不需要你做到事事精确到细节,所以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这条捷径,美曰其名大家都这么做,我也没有办法只能也跟着这么做。其实不然,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观点:“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我们或许没有改变别人的能力,但是我们有做好自己的选择,因为决定你如何生活的是自己。认真工作的人,就是生活的赢家。仔细研究世界上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身上都不会缺少一个优点:做事认真。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名著,比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然而他在写作上的认真较真却少有人知。托尔斯泰写稿时总是写了又改了又写,反复打磨每句话每个字,写完之后交给妻子誊写。往往妻子刚誊写完,他又发现了不满意的地方,于是又修改誊写。反复几遍才能把稿子寄出发表。即使是已经寄出去了,托尔斯泰也还会因为想起哪几处字不好,打电话叫报社替他修改。别人都觉得他太过认真严格,他却说:“写作就得字斟句酌,不能有半点马虎。”正是这份认真和严谨,让托尔斯泰在写作路上走得更远,他的作品也才能够历久弥新流传世界。交友课题:不活在别人的认可中,真诚友好地对待别人,用真心赢得真情严谨性格严谨认真,对什么事都喜欢抠细节较真。在扮演“劫匪”的演习中,同事们都想着早点结束演习早点放假,无奈严谨坚持认真完成演习。于是同事们就把怒火撒在了严谨身上。经理训斥严谨说一群人陪他一个人玩,女同事云株甚至为了出去扇了严谨一个耳光,一巴掌把严谨的鼻血都打了出来。但同事的不理解并没有让严谨心生怨恨或不满,在整个演习中,他都在照顾着同事们的情绪。即使在被女同事云株打了一巴掌打出鼻血,严谨还是什么都没说,反而叫其他同事去安慰云株。看到天色暗了下来,会想到其他人是不是饿了,然后给他们点火锅吃,自己却一个人在吃冷饺子。演习开始时,同事们对严谨的态度都是讨厌和不理解,他们讨厌严谨认真演习让他们不能早点下班,他们不理解严谨认真演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随着演习的继续,同事们慢慢都认可了严谨的认真,纷纷配合他完成演习。同事们的态度从不认可到认可,严谨却始终没有变,他一直都很真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没有因为他们的冷嘲热讽而记恨,或者趁着演习“整整”同事。换句话说,严谨的态度不会因为别人认可与否而改变,他听从的是自己的内心,所以对待同事始终友好如初。因为同事对他而言,不是简单的同事,而是真心相交的朋友。最终,他的友好和真心,也让他获得了同事们的真心支持。生活中,交友是我们的一大课题,如何和朋友相处?如何交到真心的朋友?这是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很多人都喜欢一味地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可,这份讨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然而阿德勒心理学却不提倡这种做法。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是鼓励参与到共同体中去,不要抱着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去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如此发自真心对待别人,才会赢得别人心心相惜的回应。春秋时,齐国的鲍叔牙和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因为家里穷出资少,鲍叔牙生活好点便出资多,到了年底分红的时候,鲍叔牙却把一半的收益分给了管仲,别人都觉得他太傻了,但是鲍叔牙却说管仲比他更需要钱。这件事之后,两人的友情又更近了一步。最后管仲在鲍叔牙的帮助下成为了齐国的宰相,两人的友谊深厚,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哲学家西塞罗曾说:“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无论是认识新朋友还是和朋友相处,善意和真心二者都不可或缺。因为只有善意地对待别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善意。只有真心相待,才能让一段友谊得以长久。爱的课题:真正的爱不是一味索取,而是真心的付出,即使爱而不得,也不会因爱生恨迁怒别人严谨喜欢自己的同事海娇,但是严谨不敢表白,于是每天在偷偷地放一朵小花到海娇的办公桌上,每天一朵从未间断。严谨对海娇的爱是克制的,所以他始终不敢打破天窗直接告白,他没有把自己的爱当作一种压力,让海娇立马答应和自己交往。相反的是,他只是想要表达自己的爱意,无论海娇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严谨的妹妹因为生病声带受损声音像男声,所以她基本不怎么说话。在一桌吃饭,家里的气氛也很是沉默。影片有一个情节,严谨刚要上桌吃饭结果家人们就一个个离开餐桌,于是留下严谨一个人默默吃饭。严谨在最后的自述中把这一幕解读为家人的“冷落”(其实是家人给他过生日的惊喜)。但是受到“冷落”的严谨却并没有为此心生怨气对家人不满,他在乎自己的家人,在乎父亲给出的“抢劫”建议,父亲说的他都一一做到;在乎母亲的心意,即使带去“抢劫”的饺子冷了,还是一个个地吃完;在乎妹妹的感受,会为她受别人异样的眼光而心疼。这份对家人的爱,不会因为家人的“冷落”而改变分毫。反观现实中却有太多的悲剧起源于无法正确对待爱的课题。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爱就是得到,你爱我就必须听我的,服从于我。其实这不是爱,而是一种自我控制感的满足。真正的爱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一种真心的付出。这份真心不会因为爱而不得而生出怨恨迁怒别人。李玫瑾教授曾在《圆桌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失恋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当你明白了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你不能够你去左右他,你只能表达你的爱意,至于对方接不接受,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觉得有些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成熟了,可是有些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反而出现了仇恨。这段话是诠释失恋的,却同样诠释了爱的本质。正如阿德勒心理学提倡的学会课题分离,不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我们爱一个人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别人爱不爱我们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权干涉更不能因为结果不如自己的意愿就生出仇恨,报复迁怒他人或社会。影片的最后,严谨有一段独白:“其实我经历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经历着,被家人冷落,被领导误会,被同事排挤,但我依然选择做一个好人,努力没有成果,那我们就更努力一点。”在这段话里,包含着严谨的生活态度,也包含了导演对现实里失意中人的安慰和激励。在《被讨厌的勇气》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词“人生谎言”。书中的原话是:“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人生谎言”或许可以骗得了自己一时,却骗不了自己一世。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逃避三大人生课题,直面它就是最好的办法。可能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如意,但是别灰心也别自暴自弃,努力或许不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成功的可能。就像严谨说的:“努力没有成果,那我们就更努力一点。”

天有历数

将重复研究引入课堂——以香港大学心理学课程为例

自社会心理学出现可重复性危机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重复研究的重要性,并且主动投身其中。以心理学顶级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为例,在2020年,该刊发表7篇直接重复研究,主题涉及女性物化、行为免疫等多个经典效应。与之类似,其他一些学术期刊也相继开辟专栏用于接收和发表重复研究。这些鼓励性的举措打破了人们对于重复研究无法发表的刻板印象,也为年轻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发表机会。笔者与一些高校教师进行交流后也发现,高年级本科生及低年级研究生参与重复研究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同。通过直接重复一个研究,学生可以完整地体验和了解研究的具体过程,感知真实的研究状态,在“做”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和方法课程的理解。相比于原创性研究,直接重复研究更容易上手,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可以参考原研究,只需要解决方法上的技术性问题即可。在当前重视直接重复研究的背景下,如果教师把关得当,则无论结果为阴性还是阳性,都有机会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这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尽管大家存有这样的共识,但如何指导学生完成重复研究却是一个新的课题。在这方面,香港大学的心理学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该课程主要面向心理学系高年级本科生,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学生需要在一学期内完成一项重复研究。下面,笔者将以一个重复研究为例,按时间顺序进行介绍,务求完整地呈现这个重复研究的项目。挑选论文+布置任务。由教授挑选相关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一些研究,分发给参与该课程的同学。分配的原则是两人负责一项研究。对于这些本科生来说,整个项目非常富有挑战性,因为此前他们从未参与过任何实际的科研工作。同时,为了减少本科生的工作量,助教(通常是高年级博士生)会加入本科生小组进行细节指导。分析文章+教师反馈。学生拿到研究报告后,首先要对文章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包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与假设、实验与变量、统计与结果等。由于一些研究发表时间较早,撰写的报告并不全面,学生需要通过已有的信息将缺失的统计量补全。总之,分析论文并非简单读懂,而是要以当前期刊发表的要求对过去的研究进行批判性阅读。这一步对于整个重复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原作者的每一步,才能进行真正的重复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或助教需要给予指导,确保学生读懂论文并理解其方法。比如,有的论文涉及卡方检验,而学生却没有学习过,教师就需要进行单独辅导。撰写预注册报告+同学评议+修改预注册报告。预注册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发表的重要一环。为了保证重复研究能够顺利发表,对直接重复研究进行预注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一步中,学生需要把自己对原研究的分析及批评,按照标准的学术报告格式写入预注册报告。报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原研究的分析(包括计算效应量和置信区间),二是自己拟开展的重复研究(包括统计检验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加入一个拓展问题进行研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对文献的理解,在重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为了简单起见,建议这个拓展的研究问题可以是新增一个自变量或因变量。这一部分属于进阶内容,并不对全体学生做要求。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每一份报告进行阅读并给出修改建议。在这之后,全班会进行一次同学评议,即互相交换并且评议彼此的报告。所以,学生不仅完成了撰稿的工作,还会参与“审稿”的工作。最后,学生要结合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评议对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所有的预注册报告都会上传到公开科学平台(Open Science Framework: osf.io)。教师开展实验、收集数据。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预注册报告在网上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如美国的Mturk或者英国的Prolifo。这是唯一不需要学生参与的工作。需要指出的是,进行在线数据收集要具备两个前提:第一,教授本人能够获得在线收集数据的资源或者条件;第二,直接重复的研究本身适合通过在线开展。因此,开展类似研究时,教授需要提前考虑这两点,例如,有些研究记录了生理指标或者对实验时间精度要求较高,则不适宜在网上进行操作。在挑选相关文献的时候就应当避免选入这些研究。通常,采用量表(或问卷)计量的自我报告式研究比较容易在网上完成。数据分析。教师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交还学生,由他们进行分析。如果没有拓展研究,则需要采用与原研究完全相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果有拓展研究,则需要根据新的问题,采用更合适的方法。教师会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特别是针对新加入的拓展研究,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辅助。完成报告+同学评议+修改报告。学生需要将所有的内容以论文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在第三步中,学生已经完成了预注册报告,所以在这一步中,学生侧重于对结果和讨论的撰写。同样地,在完成之后,学生之间要进行同学评议,助教也要给出修改意见供其参考。在修改完善之后,所有的内容都将上传到公开科学平台。此时,学生的报告已经非常接近发表的标准;甚至仅需要做一些语句措辞方面的修改就可以向期刊投稿。课堂展示。学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展示交流,分享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从上面的复盘可知,学生经历了科研活动中的各个步骤,包括查阅文献、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同行评议、展示交流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得到了一次全方位的学术训练。当然,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技能方面的成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与教师保持联系,完善报告,最终达到投稿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认为公开透明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所以这条原则被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公开分享所有使用过的材料、数据、代码等,还要求他们公开报告每一项研究决议。比如,学生要报告数据排除及变量选取的标准等。以上是笔者关于课堂内进行重复研究这一过程的介绍。教师在参与整个项目时,需要做到“放得开,收得回”。所谓“放得开”,就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能力。著名学术期刊Cognition的主编对这一项目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本科生已经达到了低年级博士生的水平。所以,要充分相信学生,不去过度干预。当然,在“放得开”的同时,又得“收得回”,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托底,指导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所以,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学生对拓展研究是否可行、是否有价值产生疑惑时,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思考,研读相关文献。所以,在实践中,教师要有比较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要容许学生(包括教师自己)试错。实际上,这就是科学研究最真实的样子,在不断试错中取得进步,以探寻真理的微光。 (作者单位: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史嘉鑫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暴力街

为什么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勇气心理学教你妥善处理

有一位青葱少年,对自己的长相和身材很不满意,性格也不大好,内向、固执,对一切悲观失望,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觉得周围人都讨厌他,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为此感到很烦恼,对人生感到无望。类似他这样看待自己的人也许不少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生活乏味,不但别人讨厌自己,连自己也讨厌这个熊样的自己。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怎么办?有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确实,越来越多的人对心理学感兴趣,遇到困境也愿意求助于心理学书籍。不过打开相关的书却往往看不进去,太多的专业术语,文字又艰涩难懂,致使一般人望而生畏,没法深入了解。《被讨厌的勇气》却独树一帜,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通俗浅显的文字,为我们除掉心理学抽象难懂的外衣,没有概念的堆砌,不讲深奥的理论,由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真切体验,巧妙地融入心理学的简明道理,让人在深入浅出的剖析中豁然开朗,解开一个个心结,挣脱人生的困境。本书的核心观点来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生于1870年,卒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也堪称思想家和哲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心理学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被称为个体心理学,也被称为勇气心理学,它的真谛就是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写出畅销书《人性的弱点》的戴尔·卡耐基高度评价阿德勒,将他称赞为“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这个对人生失望的青年怀着渴求改变的愿望,前去拜访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哲人,弄清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观点,领悟到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生有三大课题,要学会课题分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要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接纳自我,信赖他人,为他人做出贡献,认真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被讨厌的勇气》由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合作完成。岸见一郎1956年生于京都,就读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古贺史健出生于1973年,擅长于以对话创作(即问答体裁),他创作的采访稿,以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而广受好评。他在20多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岸见一郎,向他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这本书里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古贺史健向岸见一郎请教学习并且领悟的过程。他俩激烈辩论了五个夜晚,涉及到生活中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问题。擅长对话体的古贺把这一过程写的活灵活现,引人入胜,将一个个关键话题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让人读来毫不费力又深受启发,随着青年的质疑、反驳、被哲人一一说服,生动地传递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一般人可以将这种学说应用到个人生活中,获取追求幸福的勇气和信心。我觉得书中核心内容以及最有价值的部分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因此必须要处理好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做好课题分离。第二、人要想自由就必须停止寻求认可,即使被讨厌也不怕,摒弃使人裹足不前的自卑情结,不断超越自我。第三、接纳自我,信赖他人,为他人做出贡献,认真的“活在当下”,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幸福。本文着重剖析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与解决具体的3个人际关系。一、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具体指的是哪3个关系?谁不想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像阳光一样露出灿烂的笑容,温暖自己和周围的人?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理想,总有某些时候,你会感到焦虑、气愤、郁闷、不安和挫败,活得很痛苦,很疲惫,郁郁寡欢。眼前的世界似乎充满各种矛盾,各种各样的烦恼缠绕着,怎么理也理不清。本书中的青年就很有代表性,他愤世嫉俗,对自己不满意,有诸多毛病,对周围世界也感到格格不入,人生毫无幸福可言。哲人开宗明义引用阿德勒心理学开导他,阿德勒曾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假设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这个人的烦恼就无从谈起。正因为我们无处可逃,每个人都要与他人发生联系,所以务必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阿德勒十分肯定地指出,世界其实非常简单,每个人都可以改变,都可以消除人生的烦恼。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处理好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首先,在人际关系中,门槛最低的是“工作课题”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件工作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例如,写作是最突出个人能力的工作,无人可以代替,必须自己创作,但写出书稿还是需要编辑、装订、印刷、经销以及书店等多个工序的协助,才能出版发售到读者手中。工作一般基于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带有强制性,所以即使不投缘也要同心协作。因此,工作这个联结点比较单一,在下班后,或者转行后就又变回他人关系。其次,是“交友课题”当我们脱离了学校或职场,要与他人开始或发展朋友关系,因为缺少了强制力,难度大得多。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数量是没有价值的,知心朋友一两个足矣。应该注意的是距离和深度,既不能靠得太近,又要伸手可及。最棘手的是“爱的课题”它包括恋爱关系和与家人的关系。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人关系的时候,距离近了,关系深了,有一些在朋友之间被允许的言行就要慎重了,比如跟别的异性朋友打电话,或一起出去玩,恋人就会吃醋。与家人的关系又分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如果说,恋爱关系是用红丝线联结起来的话,那么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捆绑在一起的。结婚多年的夫妻,要是双方情份断了,难以维持下去的话,完全可以选择分手,但亲子关系却是无法逃避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再难以沟通都要去面对。二、如何妥善处理3个人际关系?这三个课题都牵涉到距离和深度问题,假如把握不得当,工作上没法跟别人同心合力,没有称得上知己的朋友,找不到所爱的人,或者跟家人有矛盾,被家人所厌恶,都会带来烦恼。要解决烦恼就要处理好人生的三大课题,怎么才算处理恰当?那就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就是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不管是自己还是朋友还是家人,每个人都只对自己的课题负责。说白了谁的车由谁来握方向盘,谁的事情谁来负责。不必理睬别人如何对待你,不要在意别人的想法,因为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你的地盘你做主,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阿德勒心理学明确指出,人际关系之所以有那么多烦恼,根源就在于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这个观点一语道破人际关系的本质,相信会改变许多人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他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妄加干涉。妄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灌输给对方,硬要对方接受。三、孩子不好好学习,最终的结果由谁来承担?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景:父母常常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忧心焦虑,进而去命令孩子,干涉孩子的学习,制订一条条规则,恨不得代替孩子读书做作业,这就犯了妄加干涉。然而孩子不顺从,死活不肯学习,亲子关系必然发生冲突。那么,怎样辨别是谁的课题呢?原则就是:某一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当孩子选择了“不学习”,则所产生的后果,比如成绩差,无法上好学校,最终的承担者是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所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总把“为你着想”挂在嘴边,其实质行为却不是为孩子,而是出于满足自己的目的,为了面子上的虚荣和对孩子的支配权。西方有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个观点。父母将孩子引领到“水边”,是否喝水就看孩子的决心。不过,阿德勒虽然主张课题分离,却不推崇放任主义。如果父母对孩子做什么都不知道或不想知道,那就是放任自流。恰当的做法是,了解孩子干什么,并加以守护。告诉孩子学习是他个人的课题,当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会随时准备给予帮助。关系再亲近,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得越俎代庖,父母的课题是支持和鼓励,相信和鼓励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决心和力量,找到学习的动力。亲子关系中处理好课题分离,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例如,孩子已经会自己穿鞋了,大人还是忍不住帮他,因为“孩子自己穿太磨蹭,我们赶时间。”这种干涉孩子课题的做法,就很难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生活中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做好课题分离,有边界意识,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地盘,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收获大爱,拥有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有个智者说过:“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接受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我们很幸运,生活于现代文明时代,个体的生命和幸福成了最高的道德标准。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但人生之路,说到底还真是一趟孤独之旅,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课题负责。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上取得了出色的成就,朋友很多,交际广泛,爱情生活融洽而甜蜜,亲子关系和睦而温暖,就很少感到烦恼和痛苦,而是觉得自己精力充沛,生活充满生机,未来一片光明。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书中给予我们的勇气与信心。

木瓜

心理学:要想破除人际关系困扰,最重要是学会课题分离

文/唐若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在人际关系中,许多人经常被关系所困扰,真正人际关系高手,都知道要想走出人际关系困惑,我们最重要是学会课题分离。这就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课题分离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许多时候我们有人际关系的担忧,都是因为不懂得课题分离。一、课题分离的本质是告诉我们,对自己负责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对别人负责生活中,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不敢拒绝别人,害怕别人说自己人品差。实际上,我们只要对自己负责, 而不是对别人负责。要知道拒绝别人那是你的事情,而提出帮忙是他的事情,他对他的事情负责就够了,而你只需要尊重自己的实际回答,根本无需担心得罪他。课题分离是成年人必备的心理素质,这告诉我们,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我们必须学会区分,什么是别人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你只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位就可以了,而无需对别人的事情做过多的担心,这样你们才会在关系中建立融洽的关系来。一个人心智的成熟与这种区分能力息息相关,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就需要在任何时候去仔细进行分辨,这到底是谁的事情,谁的事情谁就要对他负主要责任,从此你会卸下自己的压力,更加在关系中变得自由顺畅。二、人际关系中,先忠于自己,才会建立良好的融洽关系课题分离之所以对我们重要,这是告诉我们一个前提,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有一个重要细节需要明白,学会对自己负责,才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要义。做好自己,本身意味着做一个真诚与诚实的人,这比私下违心与讨好他人更重要。在成长的路上,要懂得先学会忠于自己,你才会活得自在。自在本身就是最好的一股能量,吸引别人向你靠近。自由自在是一种高能量的体现,因为他没有内在的纠结与内耗,更没有刻意讨好别人的迹象,真实的你才最有魅力。就像香港生活家蔡澜,过得非常自在,他从未给自己设置标签,而是活得非常的真实,他的人缘也会很好,根本就是他不用刻意做别人,只要做好他自己就可以了, 老天自然会安排合适投缘的人在他身边。课题分离的本质也是告诉我们,对自己负责是最要紧的事情,当对你对自己尽心尽力的时候,你也在绽放最好的状态,自然你的身边也会涌现和你同频次的朋友。三、做好课题分离,你才能在人际关系中感觉到轻松在生活中和许多人聊天,你会发现,许多人都不懂得课题分离,所以才会活得很累。曾经我在一个家长群看到小学一年级父母对孩子的各种担心,我当时就有些纳闷?这些担心是否太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孩子在学校上学,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或许就要明白, 孩子会自动地去适应学习,他有这个能力,而你对孩子的怀疑,反而会削弱孩子自身长处。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我们永远都要知道,做好自己该做得,其他都交给老天爷,你才能没有负担和压力。我曾经认识一个女企业家,她做人非常的大气,每次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很尽心尽力,全心全意。而等到别人告别的时候,就非常的坦然,她说,从不担心别人在背后说她,也不担心是否自己做得足够到位。她曾跟我们分享过自己的经验,我和别人交流,我都会力所能及做好自己该做得的,这是我对大家负责,在这方面我从不含糊。但是事后别人怎么说我,那是别人的事情,我不应该操这份闲心。课题分离的要义就是让我们从别人的事情中走出来,不要把别人的幸福与感受都栓到自己身上,这会让我们不堪重负。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你才会在人际关系中来去自由,而不会被关系所累,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中太累了,往往是你不懂得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事情,而你要想让自己轻松点,请学会课题分离,你才会感觉到幸福。今日话题:你在人际关系中,会感觉自己特别累吗?欢迎探讨与交流。

那点事

探索中国心理学的求真与至善之路

原标题:探索中国心理学的求真与至善之路——访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林崇德,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他于1941年生于浙江省象山县,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1978年回母校读研,师从朱智贤教授,1980年留校任教,1984年获博士学位。林教授长期从事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160余篇(其中1/10发表在SSCI或SCI收录的期刊上),出版学术专著16部以及《林崇德文集》(全12卷),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应用心理学书系》等多部大型工具书和心理学系列教材,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20多项,荣获多项国家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杰出科技人才”等称号。新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横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位教育学(心理学)博士,林崇德教授长期致力于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硕果累累,是公认的心理学界泰斗,对我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通过心理学为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奠定了科学基础,大大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9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林崇德文集》(全12卷)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集中展现了该校资深教授林崇德60年核心学术思想与理论成果的结晶。近日,记者对这位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进行了专访。教书育人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桥梁《中国社会科学报》:林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您能否讲一讲为什么投身于此领域?林崇德:1960年,我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受上海市劳动模范、我的班主任孙钟道老师的影响,我也想当一名像孙老师那样的好老师,成为一名教育家。于是,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把23个志愿全部填写了师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一志愿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教育系首届心理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选学心理学,其实我当时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只是朴素地想到,当老师必须从学生心灵入手。在我朦胧的认识中,心理学似乎就是一门研究心灵的学问。1965年是我大学毕业之年,也是中国心理学从初步繁荣走向全面停顿的转折之年。我学习了5年的心理学已无用武之地,被分配到北京从事基础教育,先后在两所基础薄弱之校任教,一干就是13年。可能受当年“志愿”的影响,我对担任中小学教师无怨无悔,全身心投入:当好班主任;教好课;做好校办工厂厂长;主持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13年的基础教育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教书育人是有规律的,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桥梁。应该说,我这13年干得不错,1977年,在教育走上正轨时,我被评为北京市朝阳区优秀教师。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恢复招生,但专业教师极端缺乏。母校想起了当年的“好学生”,要调我回校重操旧业。为振兴中国心理科学,时代呼唤着归队,我只能含泪离开自己深爱的基础教育界。在回母校的过程中,我带回了5篇在中小学工作之余收集数据并撰写完成的研究报告,涉及聚焦先天与后天关系的心理发展规律、双生子智能与性格的研究、儿童青少年数学能力发展及其思维结构的研究、品德不良中学生心理追踪研究等。经恩师朱智贤教授(下称“朱老”)的推荐,我竟然成为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恢复活动后首次学术大会上的报告人之一,报告的主题是智能发展及其结构问题。我对品德研究的论文,则由时任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徐联仓先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彭真同志(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推荐。彭真同志责成教育部等单位为我召开一次研讨会,该文成了我的成名作,这是我对教育与心理学研究的开始。在这初入杏坛心灵的交响乐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三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它是基础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中小学是心理学研究一块难能可贵的实验宝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将成为我终身研究的重点。围绕教育与心理发展主题推动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了解到,您在学生时期就有创建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的志向。请问您的这一理想目前的实现状况如何?林崇德:对一个高校教师说来,他的成长离不开师长的培养;而他自己能否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又是衡量其素质的根本标准。我的心理学功底是北师大心理专业的老师们给的。当年的北师大心理专业名家多,按照专业课程的开设次序,彭飞、张厚粲、朱老和章志光等教授先后给我们上课,可以说我今天的讲课风格是他们讲课特点的综合体现。当然,对我系统培养、扶植的是我的恩师朱老。朱老是一位学术大家,是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奠基者。他对我人品上的最大影响有两点:一是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党的热爱;二是创新精神。如原杭州大学老校长陈立教授给朱老的一封信中所言,“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学界能就一方面问题成一家之言者,实为少见。老兄苦心深思,用力之勤,卓有硕果,可谓独树一帜”。从思维认知到品德社会性,从非智力因素到心理健康,从教师心理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我的研究内容来自自己的课题,我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科技部等2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谁来操作完成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的弟子们。在科研中,他们展示了品格、智慧和才干,使我萌生了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之信念。我的学生俞国良教授鼓励我创建一个学派,我说已经形成了。从朱老到我,从我到董奇教授,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较庞大的团队。我们围绕着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主题,做了许多颇有影响的心理学学科建设工作,是否已成为与众不同的学派,我不想妄加评判。《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和中国心理学界,秉持怎样的精神开创中国学派?林崇德:这里,我想谈谈自己所追求的数个坚持。一是坚持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道路。心理学是科学,科学无囯界。但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往往又打着文化的烙印。中国人的心理既具有全人类性,又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因此中国心理学必须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着力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路子。我们要努力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努力在借鉴国外理论方法的同时,积极地挖掘本土的智慧与方法论;努力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我深深地体会到,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二是坚持科学精神。从我1960年考入北师大学习心理科学那天算起,至今正好是一个甲子,我和心理学打了60年的交道,我热爱几乎用毕生来研究的心理学。我懂得在心理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我在心理学研究中重视这样几个原则:实事求是、注重客观标准、相信事实、强调实践原则,主张在中国实践中研究心理学;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原则,不仅要运用心理统计学,还要涉及模糊数学和数理逻辑,因为心理现象具有模糊性,讲究范畴,惯用推理;国际化原则,强调开放体系;科学的自由探索原则,我提倡中国心理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一定权威的心理学家更要谦虚谨慎,聆听各家的意见,切忌盛气凌人、以势压人、一人说了算。三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我出身贫寒,从高中到大学,都是靠人民助学金维持生活、完成学业的。我的座右铭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我的最大信仰是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我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己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我赞同唯物辩证的心理发展观:与任何事物一样,心理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引起这种心理发展变化的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心理的发展变化,既有量变又有质变,量的积累是质的发展变化之基础。与此同时,我也赞同唯物辩证的心理反映论,即我协助恩师朱老提出的实践反映论,强调实践反映人的认识,具有决定性、社会性、主体性、发展性、能动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四是坚持系统的原则。受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以及现代系统论的影响,我比较喜欢整体性或系统性的原则及原理。人及其心理发展是一个系统或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项心理学具体研究都是一个整体或由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个原则促使我追求系统整合的心理学观。系统观使我懂得教育与心理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历程、多形态、多成效、多争议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系统观促进我构建了诸如思维结构、品德结构和学科能力结构等心理学知识体系;系统观成全我完成20多项重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项目。五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使我懂得:没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深入研究一系列相关的现实问题,即使研究了也水平有限;如果没有扎实的实践基础,研究了半天也是空泛无味,没有应用价值,也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创新价值,更重要的是广大老师及百姓不买账,所以我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不偷懒、不懈怠。如果今天我在心理学界与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因为我在大大小小项目的研究中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作风。我们的很多研究,靠的是众弟子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各相关课题组的力量!应该特别提到的是董奇和申继亮等教授的辛勤投入,没有他们,哪能有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坚持20多年(1978—2002年)的学习与发展、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中获益中小学教师超万人,获益学生超过30万人。 推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心理学中国化的重要推动者,您能否讲一讲应如何做中国化的心理学研究?林崇德: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中国老一辈心理学家的共同愿望,尤其是潘菽院士和朱老在他们的著作里作了精辟的论述。到了我们这一代,车文博、沈德立、黄希庭和我等心理学家,更是极力倡导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早在1985年,我就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号上发表了《试论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的道路》一文,首次提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问题。1989年,我又专门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了《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论述它的内涵、需求、层次、途径和体会。2010年,我与弟子辛自强教授再一次在该刊上以《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为题,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明确提出了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并指出如果不能在世界背景下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国的心理学不可能在国际上有自己的地位。要建立我们的知识传统,必须强调研究的中国化。也就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指出了必须警惕以“国际化”或“与国际接轨”的名义,把中国完全变成西方理论和方法的试验场,更不能把自己变成西方同行的中国数据收集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其含义有三。一是要研究中国现实的问题。二是要在借鉴来自国外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同时,充分挖掘本土的智慧、方法论与研究方法。三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特别是理论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已取得一定成绩,那么,未来的中国心理学应如何更好地发展? 林崇德: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心理学家已经作出了努力,大家都有不少感受。我这里就几个宏观问题提出四点想法。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作为中国心理学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点我们绝不能动摇。第二,要用系统的观点来安排心理学的研究课题。能否以带有开拓性的战略眼光深入有关领域的实践中,去发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心理科学发展的生长点,或看准有希望的方向抓住不放,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三,在中国文化和现实中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坚持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实践中研究心理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心理学各项工作都密切结合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实际,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诸工作实际的需求,并为之有效服务。第四,组织各方面的人才,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共同研究心理学。这里的关键是以提出问题为研究导向,开展心理学的科研协作,进行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研究。上面四点想法的目标是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力求体现心理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发出心理学的中国声音《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执委委员,您能否谈谈中国心理学的国际化现状? 林崇德:我国有一批心理学国际化的先驱者。远的不说,改革开放以来,荆其诚、张厚粲和张侃等先后当选为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的副主席。由于他们的努力,2004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国际上著名心理学家都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云集了6000多名国内外心理学家,为中国心理学国际化展示了辉煌的一页。1978年后的40多年,在改革开放的国策下,中国心理学空前活跃:一是队伍逐步扩大;二是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三是冲破禁区,深入研究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四是广泛开展心理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1999年,科技部在制定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时把心理学纳入国家优先发展的18个领域之一;2004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这两件大事都说明中国的心理学开始进入昌盛时期。中国的心理学国际化,是提高我国心理学学术水平的基本决策。这里的国际化,既包含着与国际同行交流、合作,又必须坚持国际心理学研究标准并与国际接轨。在具体措施上,要认真地找出我们与国际心理学的差距,进而努力缩小这种差距;要踊跃地在国际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以此作为检验学术水平的一个指标和展示学术成果的一个窗口;要积极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论坛,以密切我们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关系;要畅通人员交流渠道,创造条件,能派得出,又能回得来,使更多心理学家逐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化水平;要购置新资料,购买先进仪器,以提高知识水平,改善研究条件。《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国心理学的国际化进程中,有着怎样的启示? 林崇德:我们在坚持国际化的同时,必须坚持民族化,这是加快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根本出路。其理由有四:一是在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早已有心理学思想。二是中国人口众多,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我们强调心理现象共性的同时,有必要关心一下中国人心理民族化特点的研究。三是跨文化研究永远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一条途径,只有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才能探索人类心理的共性。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建立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乃至话语体系,燕国材先生的《中国心理学史》就是一个典范。这正是国际心理学界所需要的东西,显示一种越是民族化的东西越能走国际化的趋势。比如,我和李庆安教授在《理论心理学》(Theory & Psychology)2003年第6期发表了关于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具有原创性智力结构的文章,并用“六艺”思想批评了加登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2006年底,英国学术出版集团SAGE Publication的网站发布数据表明,我们发表的那篇文章跻身该杂志创刊17年来所有600多篇文章“被阅读次数最多的50篇文章”排行榜,最好时的排名是第六位。这说明只有民族化的个性或特殊性,才能构成国际心理学界的共识或共性。 应对现实与未来挑战《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体现出了不少心理学思想。当前的心理学研究应如何继承与发展这些内容?林崇德: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是朴素的,有些带有较大的争议性,但直到现在仍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体现的是中国的文化,值得我们传承弘扬。这体现了中国心理学的继承性与民族性。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古为今用!对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应该获得如下五点启迪:1.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哲学观与方法论;2.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密切关注中国现实是出发点;3.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中心理学思想,并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4.两种心理学史实相结合,不可偏废一方;5.关心人类、面向未来,在两种史实的基础上创新,以促进中国的心理学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心理学发端于国外,我国的科学心理学源于向他者的学习。那么,此过程对我国当前的心理学研究有着怎样的启发?林崇德:心理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为时较短。科学心理学史,一般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起点。自此,科学心理学走过了140多年,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弘扬的地方。对中国有影响的是西方心理学和苏联心理学,它们各有特色,影响的内容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心理学,1949年之前学西方,1949年至1966年学苏联,1978年之后又学西方。不管怎样学,不能盲从,不能跟班,而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科学心理学史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洋为中用”。《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门以人为对象、面向人的发展的学科,心理学兼具“爱智”与“爱人”的性质。那么,心理学应如何在“求真”与“至善”间实现某种平衡?做心理学研究应具有怎样的品格?秉持怎样的信念?肩负怎样的责任?林崇德:2005年,我发表了《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十大关系》一文,其中谈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我当年提到,基础研究也好,应用研究也好,对心理学来说都是必要的。二者有着各自独特的目标,有着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也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它们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正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要实现的目标。面向现实的应用研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第一,研究范式突出学科交叉性。当前应用研究必须突破传统的心理学范式,在更广泛的学科交叉背景下体现跨学科的性质。广泛的学科交叉,本身就便于研究成果在这些不同学科和社会领域的应用。第二,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两支队伍“跨界”合作。我们建议实际工作者应有更多的理论考量,理论工作者要多考虑为实际应用服务。如果两支队伍能够紧密合作或结合,肯定有利于中国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综合考虑心理规律的普遍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在探究一些方面的发展规律时,我们必须既考虑到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又要考虑其文化特殊性。第四,“求真”与“至善”的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学研究类型,有着各自独特的目标。前者回答“是什么”,追求学科的学术价值,以“求真”为导向;后者回答“应该”问题,追求学科在实际中的存在价值或生命力,以“至善”为导向。在“求真”与“至善”结合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是为了维持内心与社会的和谐,为了促进个体素养与民族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老百姓能感受到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研究不仅要找到科学规律的“求真”,还要探索如何使心理学臻于“至善”。为此,中国的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科学规律本身,还要研究它的应用规律。第五,开展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研究始于问题,这种问题要么是真正的学术问题,要么是实际问题,只有能提出并解决问题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应用研究通常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进一步讲,这种“问题”更多应该是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国家急需与有重要行业影响的应用性课题。比如,我们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就是这一类课题。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指出“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日益与心理和心理学有关,心理学专业人员必须勇于面对各种现实的、实际的问题,而不能只满足于对国外理论的修修补补,满足于实验室精巧的控制。以上所述,应该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学者之理想、抱负和使命。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莫斌 崔晋精彩推荐: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本质内涵民法典时代英国土地信托法的研究价值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笛卡尔

北大心理学教授方方:一门“有趣学科”的严谨探索者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题:北大心理学教授方方:一门“有趣学科”的严谨探索者樊攀、魏梦佳人为什么会需要注意力集中?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注意力实现最优分配?人的大脑是怎样分配注意力的?这些关于人的“注意力”的问题,都是心理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的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说,其有趣之处在于,“我们试图去理解人类行为的内在规律、心理活动的脑神经基础,以及意识如何产生、智力如何测量等重要科学问题。”这位与心理学结缘20多年的北大人,诚朴稳重,严谨认真,有着标准的学者气质。他用极严谨的态度完成了从学生到国际知名心理学教授的蜕变,让心理学的更多领域为人所知,也在倾心研究中教会学生如何钻研学术,探索科学。见到他时,他刚结束一天的会议,有些疲惫。走进办公室,桌上摆放着几摞厚厚的英文论文。“这是我十多个博士生和博士后的科研论文,研究方向是视觉、人脑成像、无创神经调控、心理物理学等,我要给他们做指导,自己必须得先学习。”他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说。1992年,方方从家乡安徽蚌埠来到北大,成为心理学系的一名本科生,将自己的研究领域确定为认知神经科学。从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硕士毕业后,他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视觉认知和脑成像方向的博士。严格的学术训练,使他逐渐成长为擅长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学者。博士毕业时,方方已在一些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我国心理学研究团队规模扩张很快,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是跟不上,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教学科研任务,影响着心理学的研究及学科发展。”为此,2007年,方方谢绝了多所知名境外大学提供的教职,作为北大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回校工作,成为一名心理学系的教师。此后,在国家及北大支持下,方方带领团队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视觉与脑成像实验室,10年来致力于视觉与脑成像方面的研究。对学术的热爱、勤勉与专注让方方在无意识视觉信息处理及其神经机制、物体识别与表征的认知神经机制、视觉系统的可塑性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共有70多篇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为表彰方方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2016年,国际心理学界最高组织——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授予其“青年科学家奖(基础科学)”的荣誉。这一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两个领域各授予1名具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在学生的眼中,方方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对学术的要求极为“严苛”,虽然话不多,但勤奋、严于律己、关心学生,总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博士生莫测说,有一次做眼动实验时,测试阶段发现被测试者在自由观看时眼跳次数少于正常数值。“为了找到哪儿有问题,方老师带着学生从原始数据到实验程序等一步步排查,最后发现实验设计上有一处很不起眼的纰漏。”方方办公室的隔壁就是实验室,在这里,他经常会和学生一起热烈讨论、解决问题。“方老师不管怎么忙,每周都会跟我们碰面,讨论课题,指导我们研究。”方方的学生、博士生李遥说:“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论文的一个单词、字母都会仔细推敲。”对学术要求严格的同时,方方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放手去做。莫测说:“方老师对我们非常信任,他鼓励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展开研究,但如果最后课题没结果,他也很宽容,给我们充分的成长时间和空间。”即将博士毕业的莫测说,方老师对他影响很深,“如果没有他,我不会在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学术道路,真希望能多留一段时间跟着方老师做科研。”“心理学教会了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跟每个人都密切相关。”谈到自己最喜欢的研究领域,方方说,“我希望能继续深入探索、不断钻研,为学科发展多做一些贡献,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

戒断期

心理学:一个人摆脱“霉运”前,要先做好三个“人生课题”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一个人只要是活在这世上,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的束缚。而一个人最大的烦恼来源,也正是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被阿德勒成为「完成人生课题」。也许很多人会疑惑,我活在在世上,就总会有和我合不来的人,看彼此不顺眼的人。讨厌也不可以吗?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尽量和谐相处。俗话说: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你永远不知道人生路上,谁会成为你的绊脚石。而阿德勒也说,一个人存活在世上,最重要的能力也只有两种。一种是“自立”的能力,一种是“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总的来说,人生总共有三大课题:1. 工作课题在工作中,人际关系通常是门槛最低,交情也最浅的。即使彼此之前并不认识,也能形成合作关系,朝夕相处。而在职场中屡屡失败的人,并非能力却潜力出现问题,而是在回避职场的人际关系。他们害怕被否定,被拒绝,被孤立。本质上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在职场中,一个专业能力再强大的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往往也没办法很成功。所以想做好工作课题,最重要的也许不是提升你的能力,而是想办法寻找自己在人际关系上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勇敢面对和改变自己。2. 友情课题小时候我们对友情往往很执着,总是希望能跟一群小伙伴在一起。害怕别人讨厌自己,被说不合群。就算是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要硬着头皮相处,即使是朋友提出了很过分的要求,我们往往也不得不答应。毕竟,我们太害怕孤孤单单的了。但友情的真相也许并不是如此。在心理学家看来,真正的友情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好朋友的人,即使再久没有见面,距离有多远,一通电话、一个短信,总是能立刻热络起来。需要帮忙,也能随时出现。那些让你不舒服的所谓“友情”,不过是利益的交易,如果不是必要,还是不要来往了吧!即使非来往不可,也不要对对方投入过多金钱和时间,更不需对对方期待太高,利益互换是对等的即可。3. 爱的课题爱的课题,则包含爱情和亲情。感情是和距离以及深度相关的。距离越近,感情越深。但生活中的爱情和亲情,也因为感情太深的缘故,出现各种让人不舒服的情况。从朋友到爱人,就会发现很多事不能再做了。比如和异性来往,甚至穿衣吃饭喜好,可能都要根据对方去改变。而亲子关系中,更是常见控制与反抗,仇恨与冷暴力等种种互相伤害的状况。这都是对深度感情的不正确理解导致的。真正的爱情,是不束缚对方,自由自在才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只有让彼此都感觉到放松,才能感受到爱的存在。那么他如果有外遇,离开我了呢?很多女孩也许都会问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则认为,这是人的自由选择。你爱他并不意味着他必须也爱你。爱是单向,并且不计回报的。在爱情里最好的状态,就是给予但是从不过分期待。而亲情则需要不同的勇气。亲情也会出问题,更多人的方法是逆来顺受或逃避。这当然无法解决问题。想要渡过难关,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对。面对问题,了解问题的真相,才能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