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1903年建校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已有110余年的办学历史。华中师范大学于2005年成立心理学院并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批湖北省心理学一级重点学科,并成为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平台重要组成部分。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七位。先后建设了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心理与行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重要学科发展平台。2015年12月获批成立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学分会,成为挂靠单位。2017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定)。二、招生专业目录、历年复试分数线及招生人数1、招生专业目录2、历年复试分数线及招生人数三、参考书目《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人民邮电出版社《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报》,最新一年1至3期,科学出版社《心理科学》,最新一年1至3期,科学出版社四、学费及奖助学金三年制,学费8000元/年奖学金:一、二、三等分别是12000、8000和4000(20%/40%/40%)助学金:6000元/年五、真题分析1.考试科目、题型和分值比例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19年的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等与以往一致。涉及科目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涉及题型为:单选、多选、填空、简答、论述。19年的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如下表:2、考试特点及复习建议(1)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核心。华中还是一如既往的注重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考察。并且华中对这三科的考察内容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问卷编制。这三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十分有难度,大家在基础阶段一定要认真的学习理解这三个科目,在理解了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验统计测量篇》这本书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训练。另外,大家还需要阅读《心理学报》这本杂志今年的文章。(2)考察内容较广。心理学与生活的内容涵盖了普心、发展、变态、咨询、社会等等内容,所以虽然看似只考了一本书,实则涵盖了心理学比较重要的几个分支学科。并且今年对于心理学与生活的考察比重有所加大,大家一定要重视。建议大家在基础阶段一定要将《心理学与生活》从头到尾的阅读理解一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再看看其余相关科目的课程进行学习。另外今年出现了原题,简答题73题对于斯滕伯格短时记忆的研究的考察在17年已经考过,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的做历年真题,并对真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掌握。(3)题目难度较大且较灵活。华中的题目都是比较灵活的,需要大家对于知识点有较深入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将心理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心理学每日一练4July 2019 考研倒计时 170天科目:心理统计学 题型:单项选择题 x 31.在假设检验中,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的值是( )(单选)A.犯I型错误的概率B.犯II型错误的概率C.犯I型与犯II型错误的概率之和D.犯I型与犯II型错误的概率之差2.统计功效是( )(单选)A.αB.βC.1-αD.1-β3.单尾Z检验中,α确定为0.01时,其统计决策的临界值为( )(单选)A.1.64B.1.96C.2.33D.2.58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1. A【解析】I型错误:当H0正确时,我们拒绝了H0时所犯的错误,也叫α错误、弃真错误,其概率为α;II型错误:当H1正确(H0错误)时,我们拒绝了H1(接受H0)时所犯的错误,也叫β错误、取伪错误,其概率为β。2. D【解析】1-β反映正确检验出真实差异的把握度,称为统计检验力或统计功效。3. C【解析】α确定为0.01时,双尾对应的是2.58,单尾对应的是2.33,记住即可。
心理学每日一练24September2019考研倒计时88天科目:教育心理学题型:多项选择题 x 31.在对学习含义的理解上,将学习分为“习得”和“表现”的心理学家有( )(2016.71)A.托尔曼 B.斯金纳 C.格斯里 D.班杜拉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心理学思想渊源有( )(2017.71)A.桑代克的试误学 B.杜威的学习经验论C.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D.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3.下列陈述中,符合情境认知与学习观的有( )(2019.71)A.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过程B.合法的身份是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条件C.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需经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D.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目的是从情境中抽象出概念性知识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今日答案1.AD 【解析】托尔曼通过潜伏学习实验证实白鼠在未获得强化物下依然有学习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班杜拉的学前儿童观察实验中也证明了学习到了但未必表现出来。格斯里认为学习的关键机制是临近或刺激与反应之间成对出现的时间非常靠近,学习和表现是一致的。斯金纳认为学习是强化的结果,学习和表现是一致的。因此本题选AD。2.BCD 【解析】建构主义观点基于皮亚杰、维果斯基、格式塔心理学以及杜威的教育哲学。3.ABCD 【解析】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事实性的知识,学习还要求思维与行动,要求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将参与视为学习与教学的关键成分,并要求学习者通过理解和经验的不断相互作用,在不同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协商。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合法边缘性参与”与“实践共同体”等要素。莱夫和温格提出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强调在实践共同体中,新手和初学者往往最初从事边缘性的活动,在外围观察熟练从业者,并在他们的引导下参与活动,逐渐发展知识与技能,达到对实践的充分参与。所谓实践共同体指的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圈子,而新来者将进入这个圈子并试图获得这个圈子中的社会文化实践。所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所谓边缘,是指学习者开始只能围绕重要的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不完全地参与所有共同体的活动,他们在参与部分共同体活动的同时,通过对专家工作的观察,与同伴及专家的讨论,进行学习,然后随着技能的增长,渐渐获得信任,才被允许做重要的工作,进入圈子的核心。
心理学每日一练1 July 2019考研倒计时 173天科目:心理统计学题型:单项选择题 x 31.t分布的特点不包括( )(单选)A.以平均值0左右对称分布,左侧为负值,右侧为正值B.t分布的极限分布接近正态分布C.变量取值在负无穷到正无穷之间D.随着n-1的减少,方差渐趋于12.卡方分布的特点不包括( )(单选)A.卡方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其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B.卡方分布的和是卡方分布C.卡方分布的标准差是其自由度的两倍D.卡方分布是连续型分布,但有些离散型分布也近似卡方分布3.抽签法、随机数字法这类抽样方法属于( )(单选)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多段随机抽样D.等距抽样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今日答案1. D【解析】D选项错误,应该改为随着n-1的增加,方差渐趋于1。2. C【解析】C错误,当df>2时,μχ2=df,方差。3. A【解析】抽签法、随机数字法这类抽样方法属于简单随机抽样。
心理学每日一练29August2019考研倒计时 114天科目:社会心理学题型:单项选择题 x 3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大,2011)A.群体思维 B.群体极化 C.社会助长 D.社会惰化2.“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是( )(华中师大,2011)A.从众 B.社会抑制 C.观众效应 D.社会懈怠3.先对人提出一个小要求,被接受之后再提出一个大要求,往往都能得到满足,这是( )(华南师大,2011)A.门面效应 B.登门槛效应 C.期望效应 D.皮革马利翁效应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今日答案1. B 【解析】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2. D 【解析】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在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3. B 【解析】登门槛技巧:是指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又称“得寸进尺效应”。(该题在2017年统考第19题以几乎同样的形式出现,可见,不论统考还是非统考,在考察同一知识点时考法可能变化不大,所以学习心理学的关键是抓住知识点。)
心理学每日一练5August2019考研倒计时 138天科目: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题型:单项选择题 x 31.等值结果的表示方式中应用最普遍的是( )A.公式法B.剖析图法C.表列法D.图示法2应用最广泛的导出分数是( )A.标准分数B.标准9分C.T分数D.百分等级3想要把非正态分布转换成正态分布,我们可以采用( )A.正态化转换B.非正态化转换C.线性转换D.非线性转换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今日答案1. C 【解析】表列法简单明了,查找方便,是应用最普遍的等值结果表示方法。2. D 【解析】在戴海崎测量书上的P106页提到:百分等级分数是应用最广的导出分数。3. D 【解析】非正态转化为正态称作非线性转换,首先将原始分数转换成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成正态分布下的Z分数(将百分等级看成概率)。
心理学每日一练18September2019考研倒计时 94天科目:发展心理学题型:多项选择题 x 31.下列选项中,中老年人衰退比较明显的方面有( )(2008.70)A.语义理解 B.空间记忆 C.推理能力 D.知觉速度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毕生发展思想的有( )(2014.70)A.心理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B.心理发展包括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C.发展过程中存在选择、优化、补偿三者之间的协调D.从中年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是一个逐步老化和衰退的过程3.按照罗斯(E. Ross)的研究,濒临灭亡者体验的内容有( )(2018.70)A否认死亡 B接受死亡 C沮丧情绪 D愤怒情绪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今日答案1.BCD 【解析】液体能力以神经生理为基础,如空间记忆、推理和知觉速度等,20岁以后达顶峰,30岁后开始下降。晶体能力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如语义理解。2.ABC 【解析】毕生发展思想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一生,不仅青少年时期存在发展,中老年也存在发展。主要有以下六点:(1)发展是跨越终生的;(2)发展有得有失;(3)生物学和文化的相对影响在生命全程中会变化;(4)发展包含了资源的不断再分配;(5)发展是可修正的;(6)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ABC正确,D是老年丧失观的观点。3.ABCD 【解析】老年临终病人心理和行为会发生变化,库布勒·罗斯把临终的状态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阶段:病人否认死亡的现实,拒不接受有关死亡就要发生的信息。(2)愤怒阶段:病人表现生气、愤怒的情绪,常迁怒家属及医护人员,发泄他们的苦闷。(3)乞求阶段:病人存有发生奇迹治疗的幻想,期盼延长寿命,还存在着希望,也努力配合治疗。(4)抑郁阶段:当病人知道死亡无法避免之后,便进入重度抑郁。(5)接纳阶段:病人准备接纳一切,对自己即将面临死亡有所准备,心情相当平静。
心理学每日一练21August2019考研倒计时 122天科目:社会心理学题型:单项选择题 x 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詹姆斯的自我是指自我概念 B.主我是认识的主体C.客我是被认识的对象 D.镜我是反思自我2.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大,2011)A.生理自我 B.物质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3.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华东师大,2011)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今日答案1. D 【解析】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2. D 【解析】生理(物质)自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社会自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3. D 【解析】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众多方面的知觉。简言之,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每日一练34September2019考研倒计时 108天科目:普通心理学题型:多项选择题 x 31.强调注意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某个特定阶段的理论有( )(2007.66)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2.根据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2011.66)A.注意资源是有限的 B.注意资源是由唤醒水平决定的C.输入刺激本身可以自动占用认知资源 D.人可以灵活地支配注意资源的分配3.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 )(2013.66)A.活动目的和任务 B.间接兴趣 C.活动组织D.人格特征今日答案及解析请拉至文末今日答案1.ABC 【解析】认知资源理论是注意的分配理论。2.ABD【解析】卡尼曼提出认知资源理论:认为不同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把注意看作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且是有限的;任务越复杂,占用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输入刺激本身不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人可得到的注意资源和唤醒是连在一起的,其数量也可因情绪、药物等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3.ABCD【解析】引起随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因素:①注意目的与任务;②间接兴趣;③活动组织;④过去经验;⑤人格特征。
1人们认为自己深藏的东西被泄露出来,并被其他人轻易读懂,属于(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研]A.透明度幻觉B.观众幻觉C.聚光灯幻觉D.聚焦幻觉【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透明度幻觉是指认为自己的表情会清楚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并会被在场的其他人注意(认为别人看穿了自己)的错觉。B项,观众幻觉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范畴。C项,聚光灯幻觉是指有时候人们总是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他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自己的错觉。D项,聚焦幻觉是指当过于关注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导致对其预测错误或评估失准的错觉。2社会促进被定义为( )的倾向。[中山大学2017年研]A.由于有很强的社会和谐愿望而忽视了批判思维B.当有他人在场时操作熟练的任务时效率更高C.在群体情境中失去自我约束D.由于前面顺从了他人一个小的请求,进而顺从他人更大的请求【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好的现象。A项,属于团体极化现象,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当个体在保守的团队中讨论,讨论结果将更加保守,个体为了使自己更融入集体或受到肯定而忽视了批判思维。C项,属于去个体化现象,去个体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D项,属于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的现象。3根据沙赫特(S. Schachter)的实验研究,使人的合群行为倾向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统考2017年研]A.利他B.权力C.忧虑D.恐惧【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沙赫特研究表明影响合群行为的因素包括:①情境因素,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其成员会产生亲合的需要;②情绪因素,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的关系;③出生顺序,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沙赫特等人的研究发现,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会按出生顺序递减。4依据阿希的从众实验,在每一次观察中,对被试的安排是( )。[统考2017年研]A.均为真被试B.真被试多于假被试C.真被试与假被试一样多D.真被试少于假被试【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心理学家阿希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7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5先提出一个小要求,对方接受后不久,再提出一个大要求,此时大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增加。这种策略是( )。[统考2017年研]A.折扣策略B.登门槛策略C.留面子策略D.滚雪球策略【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A项,折扣策略,是指对基本价格做出一定的让步,直接或间接降低价格,以争取顾客,扩大销量。其中,直接折扣的形式有数量折扣、现金折扣、功能折扣、手节折扣,间接折扣的形式有回扣和津贴。B项,登门槛策略,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本题中就是从小要求到大要求,故是登门槛策略。C项,留面子策略,与登门槛策略相反,留面子策略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现象。D项,滚雪球策略,这种策略以某一个目标为“根据地”和“大本营”,进行精耕细作,把“根据地”和“大本营”做大、做强、做深、做透,并成为将来进一步提出目标的基础和后盾。6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 )。[统考2016年研]A.社会比较B.监狱模拟C.从众D.社会助长【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早在1897年,特里普利特进行了有关他人在场对个人行为影响的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他研究了人们骑自行车的速度,发现个人单独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一群人一起骑自行车的速度慢20%。后来,他又以一群10~12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内容是卷线,发现团体卷线比单独工作的效率高10%。后者被认为是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室研究。7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很可能会使个体的侵犯性(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研]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的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它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因为去个体化的匿名性、自我意识降低以及责任扩散能引发人们释放邪恶的冲动,使得个体的侵犯性增加。8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能正确地解释自己的特性,这被称为( )。[西南大学2014年研]A.虚假一致性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C.宽大效应D.巴纳姆效应【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特性,描述的正是巴纳姆效应。A项,虚假一致性偏差,又称“虚假同感偏差”,是指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B项,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C项,宽大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9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取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统考2014年研]A.忽视(neglect)B.表达(voice)C.忠诚(loyalty)D.退出(exit)【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退出是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会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表达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策略;忽略是很多男性会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忠诚表现为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10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统考2014年研]A.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情绪理论(也称情绪唤醒模型)认为,对特定情绪来说,有三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①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②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③相应的环境因素。11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 )。[统考2014年研]A.深度知觉判断B.运动知觉判断C.颜色知觉判断D.线段知觉判断【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阿希的从众实验过程是:实验者依次呈现给被试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卡片上,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真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依次为1、2、3的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12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统考2013年研]A.从众B.社会比较C.社会学习D.责任分散【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责任扩散即当能提供帮助的他人在场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自己的责任小了。研究表明,在场的人数越多,越少有人提供帮助。责任扩散就是把责任分给了众人,这样一来自己的责任就轻了。别人不采取行动便认为自己也没有采取行动的必要了。13下列几种群体中,容易出现群体思维的是( )。[统考2013年研]A.高凝聚力的群体B.低凝聚力的群体C.民主的群体D.放任的群体【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群体思维是指群体迫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即当人们对与寻求一致的需要超过了合理评价备选方案需要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模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14以囚徒困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如果合作,各自的获益最大,但合作的基础是( )。[统考2013年研]A.熟悉B.理解C.竞争D.信任【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囚徒困境”指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在典型的囚犯两难困境中,最佳选择取决于对于对方的信任。15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A.群体思维B.群体极化C.社会助长D.社会懈怠【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A项,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的现象。C项,社会助长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的现象。D项,社会懈怠是指个体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进行群体活动时,会降低自己的努力和表现水平,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16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A.证实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C.基本归因偏差D.自我服务偏差【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A项,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C项,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D项,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将们肯定的结果归于内部原因,而将否定的结果归于外部原因的倾向。17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生理自我B.物质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A项,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C项,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D项,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情感和评价。从时间看,心理自我可分为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理想的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认为自己将来应当成为的哪种人,是个体行动的动力和参照。18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自我觉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及其状态的认识和了解。具体包括对自己的身高、形体、容貌,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需要、价值观等方面的觉知或意识。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觉知不仅包括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觉知,也包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觉知。19在归因过程中,我们通常认为机遇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内在的稳定的因素B.外在的稳定的因素C.内在的不稳定的因素D.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韦纳认为,对于成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①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②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通过这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运气(机遇)。20父母训斥自己孩子的行为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亲社会的侵犯行为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C.被认可的侵犯行为D.不是侵犯行为【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亲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这些作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是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称之为亲社会侵犯行为。21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社会动机B.社会态度C.归因D.社会行为【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C项,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预测、评价人们的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22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息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从众B.归因C.沟通D.角色【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又如开会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人由于多数人举手的压力而最终赞成多数人的意见。23“望梅止渴”属于暗示,具体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直接暗示B.反暗示C.间接暗示D.自我暗示【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直接暗示,即暗示者直接地把事物的意义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B项,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受暗示者相反的反应。C项,间接暗示,即暗示者通过其他事物或行为的中介,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D项,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认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24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A.期望值B.效价C.工具性D.预期【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A项,期望值是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其数值变化范围在0~1之间。B项,效价指行为目标对于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即个体对行为结果的重视程度。C项,工具性是指个体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D项,预期是指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来源:弘博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