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同学们,不知不觉马上进入6月份了,想问问大家你们的专业课复习如何啦?想必大家都有看到过“大神”的专业课成绩能高达200+,他们是怎么复习?怎么背书?才能考到这么高的成绩呢? 1.在头脑中确立理论的思维地图。在学习理论中,一共有四大理论:联结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人本理论、动机理论。在所有的这些理论中,要了解各个大的理论之下,还有哪些小的理论及其应用,代表人物都是谁。2.靠细节取胜,全面掌握理论。每一个学习理论的内容都非常多,如果单纯的去阅读教材或者是死记硬背,不仅记不住,还容易导致混乱。例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果不去仔细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就非常容易混淆知识点。(1)合理利用历年试题刚开始也说过了,历年真题真的很重要。不仅可以让你了解到报考院校的出题规律,让你熟悉出题的题型,还能帮你快速找到重点。一般拿高分的同学,很多时候不在于他背得多,而是在于他掌握了重点和命题的规律。 (2)合理构建知识框架心理学考研那么多知识点,只会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在背之前一定要学会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需要将书上的内容在你的头脑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之后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说话方式,将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整合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背诵内容。(3)细化学习任务需要你把需要大量背诵的知识点,细化成为单独的知识模块,这样可以缓解因为内容过多而引起的背诵压力,也会使得你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明了。(4)重复进行记忆在心理学考研中,专业课的背诵应该要保证在3遍以上。第一遍背诵,哪怕有一点印象,但是根本讲不出来,而且也忘得特别快。只有重复记忆,你才能真正地掌握它。以上,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复习技巧啦,最后碎碎念一波,大家可以在睡觉前,心里对今天的复习内容进行一个整体的构建与回顾,默背知识重点,带着充实感入睡。
意志力不够、难以坚持是多数人不能成功、或者达不到自己目标的主要原因,不论你是目前正面临什么,中考,高考,还是考研、考证或者健身,瘦身等,学习这里的5个心理技巧,一点一点,激励你直到成功。1.分块法(chunking),即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过大的目标往往让你望尘莫及,削弱你的行动力。不如打破你的大目标,将其分成一个一个微小的任务,去完成它,不仅能提升你的自信和意志力,还能减少意志力的消耗。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自信(confidence)影响我们意志力的心理因素是:你对一项任务有信心,它所需要的意志力就越少。比如你问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减肥20斤,大多数人是没有自信的,但是如果你问能否做到减重1斤,很多人就会回答可以或者no problem。相信自己能完成你的目标,如果小的目标都没有自信完成,那你就把它分成更小的目标,直到这一目标你是有信心去做的,这样做可以提升你的意志力,进而达成目标。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改变自己对意志力的定义或看法(willpower)事实上,我们一天当中的意志力水平,远远超过我们每天所使用的量,只是我们的大脑会习惯性的给它设置一个限制。我每天能够集中精力学习4个小时,再多效率就好差了,其实所言差矣,人的潜在意志力是无限的,通过学习和练习能不断地挖掘自己潜在的意志力,效果远大于4小时。不过前提是我们必须先改变意志力有限这一观点,相信意志力是无限的,这很重要。4.改变身份(change our identity)小心的使用我们的语言,因为我们表达事物的方式会影响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假设你有烟瘾并希望戒烟,某个时刻你烟瘾犯了。第一种想法:我不能吸烟,我告诉自己,我要戒烟的;第二种想法:我不是一个烟鬼。第一种思维方式的人仍然把自己认知为一个烟鬼,一个正在努力戒烟的人。而第二种思维方式的人则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不吸烟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种想法的人就会开始相信自己新的身份,从而反过来减少戒烟所需要的意志量。如果你想戒烟那么你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份改成不吸烟者,你想达成某项事情,你就去认识这方面的达人,并且改变自己的身份,尽量向他这个身份靠拢,这可以给你自信,提升你的意志力。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5.更多的深度思考(高等级思考 high-level thinking)高层次的思考给你一种目标感和意义感。高层次的思考需要你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举个栗子,今天我晚上要出去跑步,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因为晚上出去跑步能让我心情愉悦,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的意义是什么,让你更加长寿,更显年轻和帅气,为了更加帅气,我想跑步了。总结,以上:将目标拆解,建立自信,相信意志力无限,转换身份,深度思索这五种方法,可以增强你的意志力,并通过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增加你的动力。
一、心理学考研中实验统计和测量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大部分学校对实验、统计和测量的考察都十分重视,尤其是学硕,分值几乎都在一半以上;甚至有些学校的专硕也会考察三科中的某几科或全部。因此,这三科是考学硕的同学绕不开的坑;考专硕的同学想要不考实验统计测量的话可能也只能去一些自己不那么心仪的学校。并且作为一名未来的心理学科研工作者,实验、统计和测量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这三科的学习不论是对于考研还是未来的研究生涯,都是十分重要的。二、如何复习心理学考研实验统计和测量实验统计和测量是心理学考研人最头疼的三个科目,因为这三个科目光靠背诵是不够的,必须要理解运用。再加上很多跨专业甚至是本专业的同学本科阶段都没有真正接触过心理学实验以及统计分析等,因此,对于这三个科目会有一种心理上的畏惧。下面,优小加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应该怎么复习这三个科目。1.实验篇实验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 :(1)实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实验的含义、原则、实验变量、实验设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设计。(2)心理学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法等。这一部分是现代心理实验的基础方法,一定要理解透彻。(3)各个具体心理领域的实验,包括注意、知觉、记忆、学习等内容,是对心理实验方法的具体应用。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实验心理学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心理学考研中考的最多的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对这部分的学习掌握心理学实验的逻辑、各变量的操纵以及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很多同学最怕的也就是实验设计了,看别人的实验设计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不是很难,但是一旦让自己来设计实验,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大家可以按照《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验统计测量篇》上面所讲的方法一步一步的进行(如下图):(《心理学考研一本通》)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真题来告诉大家应该如何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所有的实验设计都可以参照这样的模板和流程进行。而掌握了实验设计之后,其余的问题(比如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额外变量等)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虽然大家知道了实验设计的流程,但是心理学很多变量都是没有办法直接操纵的,那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操纵呢?这就需要同学们继续对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了。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物理学和反应时;心理物理学中比较难理解的就是信号检测论,对于信号检测论大家如果实在不能理解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就行了;而反应时是心理学中最常用的因变量指标,很多心理学实验都是通过测量反应时来推断各种心理加工的过程的。这一部分的内容不难,大家重点掌握几种反应时技术(如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技术、序列反应时和内隐联想测验)。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各个领域的心理学实验,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多学校是不涉及的,大家在基础阶段可以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来加深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如果后期没有时间可以直接忽略。这一部分大家主要掌握的是各个领域的实验范式,通过前人已经提出来的实验范式,我们可以快速简单的设计相应的实验。除了通过相应的参考书来学习实验,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心理学文献来加深我们对实验的理解,给大家推荐《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这两个中文期刊。在阅读文献的时候主要看摘要以及方法部分,主要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假设、自变量、因变量、实验设计、实验流程以及实验结果和结论。2.统计篇我们通过实验或者是量表搜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因此统计也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由于统计涉及到复杂的公式、繁多的数据处理条件,很多同学都会望而生畏,但实际上,统计比数学简单许多,大家不要事先给自己设限,觉得自己学不懂统计,掌握对了学习方法,统计也能够很好的攻克。统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者的关系总结起来如下: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而推断统计是心理统计的目的。考试基本上很少单独考描述统计的计算,都是考察推断统计。对于推断统计,大家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以及计算公式。建议大家可以将这些使用条件和公式都罗列成表,对比理解记忆。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整理,也可以直接使用《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验统计测量篇》上面帮助大家整理的表格来理解记忆。比如: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不需要纠结这些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统计对于我们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只需要掌握这种工具来解决心理学问题,而不需要知道这个工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3.测量篇心理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测量的基础,经典测量理论,现代测量理论,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测验常模,标准参照测验和常用的心理测验。(1)心理测量的基础:这部分着重描述了心理测量的一些相关概念,以及中国和西方的重要的心理测量发展史,考题内容以记忆为主,比较简单。(2)经典测量理论:这部分是考察的重点章,涵盖了有关经典测量理论,信度,效度以及项目分析四大块内容,考生需理解相关知识点,对于一些相似的名词做好区分,对于涉及到的一些计算考生应熟记并熟练运用公式,除此之外,考生还应学会联系实际的测验编制过程,有目的地筛选需要用到的信效度指标以及项目分析方法进行答题。 (3)现代测量理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项目反应理论与概化理论,其中的知识点较难理解,但纵观多年试题,其涉及的考点均为容易理解的内容,考法也比较类似,考生在复习时只要抓住其中重点便容易得分。(4)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这部分包含编制程序和测验等值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考生需要对编制程序进行熟记,着重理解测验标准化和测验等值的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学会与其他知识点相联系。(5)测验常模:这部分主要考察重要名词的含义以及主要的常模参照分数,考生需要理解不同类型常模的原理,同时回顾统计中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的相关知识点。(6)标准参照测验:这部分所涉及的考点较少,考生需要将其与常模参照测验相区分。 (7)常用的心理测验:这部分涵盖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多种类型测验的知识点,考生需要着重了解并记忆几个重要心理测验的知识点,并阅读多本心理测量学的教材,扩大自身对于各种心理测验的知识面,以免考试中因为出现多个陌生的心理测验而无法选择正确的答案。最后,实验统计和测量是十分相关的,关于这三科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段话有更深刻的理解:心理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就在于心理学采用实证方法。实验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是通过设计并操纵实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和验证;心理与教育测量解决的是内在心理数量化的难题;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对通过问卷和实验等手段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依据数据资料对现象规律进行揭示的学科。因此,大家在学习某一科时,一定要结合另外两科一起理解学习。总之,这三个科目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运用,大家一定要多思考,多动手,而不是单纯的啃书。大家可以通过《心理学考研一本通:实验统计测量篇》来学习这三个科目。这本书通过分析了统考以及各大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归纳整理出了重点内容,并且结合真题提炼出了每个知识点的考法,最后还附有大量真题供大家练习,将“看、学、用”融合为一体,帮助考生顺利攻克实验、统计和测量三座大山。
生活中,有些小孩子可能害怕童话里的大灰狼,女生害怕黑暗的巷子,表面很大胆的男孩子也可能害怕蟑螂等等,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这并不可笑,恐惧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惊慌。恐惧行为本身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影响过大,让你的身心遭到危害那就不正常了。那么,我们要怎样远离恐惧呢?1、强者敢于直面自己恐惧:每个人都有恐惧先和大家分享杜月笙的故事。杜月笙在成名之前也是一个胆小的人。他曾经在黄金荣手下干活。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的。有次他和一个人迎面而战,需要交锋,那时他吓得不行。本来他是闭着眼睛等那个人迎面挨打的时候,他发现对方迟迟没有行动,当他睁开眼睛看到对方竟然吓到尿裤子了。杜月笙从这个事情中才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恐惧。当他恐惧的时候,别人也在恐惧。而他得到一个更深刻的启示:要想成为强者,就不要回避心里的恐惧,恐惧并不是弱点。强者,是要让你的敌人比你更恐惧 。所以当你面对自己的恐惧时,你的选择是什么呢?是逃避,刻意的躲开?还是努力的正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当你面对内心的恐惧时候,你就会慢慢变得强大。所以面对恐惧,首先是我们的态度,我们需要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说害怕,然后要做到的是认真的分析努力的改善,究其根本就能妥善解决。恐惧本身并不可怕,而且我们始终不愿面对的心理才最可怕,当恐惧不再是蒙着面纱的暗黑者,当它赤裸裸的出现在你的面前,你还会害怕吗?所以说,恐惧人人都有,厉害的人敢于面对它,所以才会征服恐惧。2、积极心态面对:恐惧来源我们未知的担心又到了十二月,又到了考研季,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初考研备战的岁月,虽然日子很苦,但到底是坚持过来了。那时候我对考研始终是充满了恐惧,怕考不上也怕丢人,在恐惧中学习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效率。整天哭哭啼啼的我十分疲惫,去找了心理老师聊天,通过她的开导,我逐渐明白了,考研只是我人生中所有道路的一种,因为我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我不能做到全力以赴。后来渐渐的我也看开了,只要自己努力,拼搏了,并且不后悔,那何必在乎结果呢?之后的日子我开心的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好不快活,当然,最终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的例子是我克服考研的恐惧,只是想告诉大家,恐惧有时来源我们未知的担心。我们猜忌的太多,反而让我们失去了本真的精神。人生之路千千万,不要觉得到处都是坎,许多的不容易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屏障,只要心态好,只要活得快乐,你就能发现事情的真谛,你就能顺利的迈过。坚定信念,经常保持积极向上的轻松状态,心情愉悦之时,一切事物都会变得不那么可怕,战胜恐惧,真的只需要你心态摆正就好。3、行动上战胜它:多尝试与学习,我们就发现恐惧没什么大不了恐惧来源于未知,就像古人害怕鸟兽雷鸣,现代人明白了科学道理自然不会害怕。所以,博览群书用知识战胜恐惧也是必要的一环,越是恐惧就越要了解它,日子久了就会觉得以前过不去的心理障碍,也不过如此。治疗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用行动去战胜它,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曝光效应。你越害怕一件事,你越做,就会发现,没有你想象那么恐怖。你害怕当众发言,那就一定要多尝试,你害怕同别人讲话那自然要广交朋友。与恐惧宣战,了解它,分析它,试图破解它,你就能来见光明。恐惧并不可怕,最需要改变的就是你的内心,当你坚定的认为它能解决,从而向心中的恐惧宣战时,你就赢了。TED一个演讲人曾分享,他曾经很恐惧社交,因为他害怕被别人拒绝。后来为了治疗自己的毛病,他听从了心理老师建议,用一百天让陌生人帮忙,在他跟陌生人请求帮忙的时候,他发现原来拒绝没有那么难受。而在这个活动中,也还是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他,可以说恐惧有时是我们内在的头脑障碍,当我们用行动上去战胜时,我们就可以发现,恐惧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当你面对恐惧时不要害怕,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你就能战胜它远离它!今日话题:你觉得最好面对恐惧的方法是什么,欢迎探讨与交流。作者简介:刘小波,唐若心学主笔,崇尚幸福生活就是做好自我管理。
临近复试,小研知道广大考研同学们的心中一定忧虑多多,今日特联合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与大家分享考研复试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吧:复试流程篇1、法学院 法律专业 18级学长复试前要认真查阅考试分析,去年笔试5道题中有4题都可以在考试分析中找到应证。笔试要注意卷面,书写认真工整,分数自然不会低。时间是绰绰有余的,不要求快,仔细看题认真答题。笔试结束之后,饱饱的吃一顿,下午的面试人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会非常消耗精力。下午面试开始后,先抽签,然后按顺序依次进行,先英语面试再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大约10分钟左右,共三位老师,去年我抽的签靠后,英语面试的内容就是和几位老师聊聊天,老师会询问你的本科院校,本科专业,为什么选择学习本专业等问题。老师们讲英文不会用很高深的专业名词,都很口语化,因此不需要提前背英语模板,一是用不到,二是如果用了,老师也听得出来。当然提前准备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熟悉各部门法的英语翻译是十分必要的。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初试是小语种的考生复试时也是英语面试。英语面试结束后就是到另外的教室进行专业课面试,大概有4到5位老师,专业课面试老师首先会问你对哪个方向感兴趣,然后在你感兴趣的范围内提问,大概3到4个问题。首先要能够准确答对,如果能做适当延伸就更好了。如果对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可以问问老师可不可以换个问题,老师们都很慈祥,不要担心。专业提问结束后还会有老师提问一道时事政治题,类似于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之类的问题,尽量组织好语言,体系化回答,这段时间可以适当关注时事大事。老师也会问一些关于个人信仰,是否是党员等问题,不要标新立异。2、法学院 法律专业 18级学长其实复试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玄乎。复试的笔试会出一些比较发散性的论述题,但不论如何发散,都是以我们在初试备考时学习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所以大家只要继续的挖掘和复习专业课即可。英语的面试是对话聊天的形式,大家可以提前练习一下自己的口语。其实认为口语考验词汇和语法的想法是一个误区,口语真正的精髓在于思维,试试对着镜子张嘴大声的说,反复校正自己的口音和说话时的仪态,亦可有意识的看几部美剧英剧,提高语感和英语的语言思维。英语的面试对法学本科的同学不大友好,极大概率会问到专业类的问题,因此有意识地积累一下专业词汇是很有帮助的一件事。 参加复试的时候大家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毕竟淘汰比率不算太高,并且考察的内容也同初试一脉相承。3、建筑与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7级学姐艺术类复试时笔试部分主要是考手绘。手绘的话还是要好好练习基础,因为中南的题型比较灵活,不一定会给固定的题型,所以好的基础很重要。复试面试时老师其实都很随和,所以自己要放松心态,不用太紧张。口语方面要准备好稿子,把自我介绍整理好并且熟背,防止面试时卡壳。还可以看一看和你专业内容相关的英语知识,多做准备。在专业方面,要准备好自己的作品集,多了解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背景。4、土木院 土木工程专业 16级学长首先,复试笔试就根据规定的科目和参考书籍进行复习即可,必要的时候可以参考课件和相关试题来准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而留有复习的死角,复试和初试所占比例相同,因此笔试每一分都可能决定你是否能成功。其次,不管是英语面试还是综合能力面试,都一定要说话自然洪亮,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要吹嘘或者夸大,自然真诚,懂的地方就多谈点,不懂的问题可以谈及相关的内容,再表明自己并非十分了解该问题,切忌不懂装懂,也切记不要沉默不语、完全无话可说。两个面试都要准备自我介绍,自我介绍里要凸显出自己最值得被了解的闪光点,老师在短短时间内要面试你,所以自我介绍就是他们了解你的窗口,很多问题可能就来自你的自我介绍。工科的同学在英语面试之前一定要提前熟悉一些本学科专业名词的英语表达,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改善英语口音。综合能力面试不光考验你的专业知识,还有你的综合素质,这就很看平常的自我积累了。5、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17级学长我就说说专业面试这一块吧,考前还是要把基础知识过一遍。对所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所涉及的重点基础知识做扎实复习,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重点阅读其论文,关注该科研领域的前沿动态。还有,把以前参加过的竞赛、实验及相关科研实验资料系统整理一下。有的导师对学生的科研获奖经历也相当重视,比如:计算机专业比赛、通信的网络认证、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竞赛的成绩会让老师认识到你身上的学术潜力,这是俘获导师青睐的重量级砝码。6、湘雅医学院 神经内科专业 18级学姐湘雅医院复试理论上每一轮不及格会被淘汰,在面试前被淘汰原则上不能校内调剂,即无缘湘雅咯。文献翻译笔试一小时,两段话大概400字左右吧。文献翻译所有考生都考一样的,所以不一定是你报的专业的文献,18年是血液系统的文献节选。专业面试各科室不同,老师会提问一到两个专业问题,但大多数问题考验的是你的心理素质,比如为什么选湘雅?假如和师兄发生不可调节的矛盾你要怎么办?假如给你做研究生会主席你要做些什么?英语面试时,老师英文很标准,语速上很照顾学生,不懂的还会重复一遍或者英文稍加解释,所以不要紧张!医考很不容易,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加油!7、湘雅医学院 药剂专业 17级学长一、尽早与心仪导师取得联系研究生的录取和导师的关系自然不言而喻,我觉得:提前和心仪导师见面>和心仪导师发邮件、发短信>>不联系,我的导师平时很忙,要约见他基本靠运气,但是在我得知我初试过线以后,我前前后后去了他办公室5次,当然事先也调查了他的研究方向,攀谈起来不至于一概不知,直到第5次会面,导师已经对我印象很深了,并且表示只要我通过复试考核就可以接收我。所以,在和导师的交涉中,一定要主动出击。二、中文面试:表现大方,调理清楚我中文面试的时候所有在那一年有招生资格的导师都在场,气氛还是有一点严肃,问题是一个专业问题,幸运的是,我们那一年面试就准备了这么一个专业问题,我面试顺序很靠后,我看前面几个进去的同学问的问题都一样,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就有充分的时间在心里默想出思路和流程,最后我沉着且镇定(不窃喜)说出了我的答案,自然就很顺利。当然,如果没有这么幸运,也一定要表现得大方得体,不急于说出答案,争取回答得全面,尽量能分小点作答。三、英语面试:熟背自我介绍不知道别的二级学院的英语面试是怎么样的,我所在科室的英语面试其实是很轻松,作为面试官的是一些英语比较好的青年学者,多是35岁上下,问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些日常生活,比如兴趣爱好、课余生活等,这些其实并不难。所以最应该准备的就是一份有特色的英语自我介绍,不需要太长,3分钟就行,但是一定要自己的特色,把自己本科最光辉的历史写进去,一定熟背,但是展示的时候一定要稳,吐字清楚,这样才会让老师记住你。资料图,与本文无关复试心态篇1、法学院 法律专业 18级学长复试各专业通用技巧:首先态度一定要认真、诚恳、虚心又有信心;然后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要紧张也不要浮夸;之后还要保证有话可说,不可沉默不语,就算还没有成熟的答案也要把思路说出来,要让老师知道你在思考。最后,诚信考试,关乎品德素质。2、法学院 法律专业 18级学长复试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紧张害怕,既然不能克服,就尽量缓解,适当的紧张也会激发我们的潜力。面试那么多的学生,老师是也会疲惫,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礼貌和教养。复试的老师不是洪水猛兽,他们非常慈祥亲切。我们只要表现出最好的自己,表现出我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诚意,一切都会水到渠成。3、土木院 土木工程专业 16级学长总而言之,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心态良好,专业知识扎实,表达流畅,综合能力优秀,再搭配一些些的好运,不管面对什么问题,你都一定会复试成功,考取研究生。4、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专业 17级学长面试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老师们会营造轻松的对话氛围,让大家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复试仪容篇1、法学院 法律专业 18级学长参加复试的时候请保持一个良好的仪容仪表,这样更容易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不一定非得穿正装,朴素一点反倒让人更舒服,女生妆容不宜太浓,个人建议唇妆薄涂即可,勿使用深色眼影。2、土木院 土木工程专业 16级学长复试之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放轻松,穿着自己最习惯、最舒服的衣服,不用过于打扮得显眼特别,阳光自然就好。3、建筑与艺术学院 产品设计专业 17级学姐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应该做到整洁、得体、大方、朴素,关键是自己觉得自在。如果你平时没有穿西服,复试时候穿西服,你自己本身就不自在。如果是应届考生,建议保留“学生样”,工作了的,就应该有“工作过的样子”。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除非是搞艺术的哈哈。女生不要穿超高跟、佩戴过于复杂繁琐的首饰,不要化浓妆。来源:中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编辑/王欣怡 陈雨薇 林涵英
不看学校,看自己因为不断遇到小伙伴在聊天的过程中问的一个问题,老师,我一年时间能不能考上?于是也迫使我深入去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无论你考哪所院校,无非两个问题:你的基础怎么样?你在备考方向上的有效积累有多少? 简单的思维是:大家都在备考同一所院校,其实并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唯一相同的就是当下的时刻你在准备,别人也在准备。那么老师所谓的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是指什么呢? 它就是你的基础,你的英语底子,如果你的词汇量不够,你得补,如果你的精读积累不够,你得补,从这方面看,强者恒强,若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一年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会怎样,高大上的牛校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别把学校看的太严肃,真正的未来只看你,不看学校,学校也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站路罢了,北大清华也罢,牛津剑桥,斯坦福哈佛也罢,无论是不是牛人,都靠自己,没有一个是看着学校吃饭的,学校就是一个平台,你牛掰需要学校干什么,让学校需要你,你不牛掰,学校只是一个名头,是一个供你发展的一个还可以或者说还不错的平台,工作中还看你自己,没有人因为你是校友就要你,而是因为你的综合实力够了,能力够了。大千世界,大的马云你只看到了一个,他毕业于普普通通的杭州师范,千千万万的马云和类马云何其多,只是你没有看到罢了,你可能会说怎么能跟马云比,但我想跟你说,马云先生自己都说过,在你这个年龄,当时的他除了有着无所畏惧的底气,比你差多了,学校没你好,数学比你差,牛人(即便你不是牛人)以后工作有几个是真是需要学校的,太少了。到此做罢,老师收回来,只想说明一句:关键看自己。既然这里谈的是考研心态,我们再继续,真正考上的小伙伴满足的条件是:基础够+定向的积累够,这样的小伙伴有两类:第一类是基础本身就好,他也照常努力,考上了;第二类是基础本身不是特别好,他非常努力,他从大二开始准备/准备了两年,或者就一年,人家拼了,完完全地“无论是不是笨鸟我也先飞”,结果导致到了大四开始备考的时候,在备考方向的定向积累过于强悍,弥补了基础上的不足(且不说人家基础也提升上来了不少)。出来混,都是要还的选这句话做为小标题是给第二类小伙伴,老师,我的基础不好,我考一年能考上吗? 老师其实心中趟过了无数的草泥马,真心想说一句:问自己,实力才是最主要的。所有的培训或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着眼于提升你的实力,当你的实力足够傲视群雄的时候,那就是你崛起的时候了,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你的基础不好,好,那是哪里不好。小伙伴说,老师,我专四分数不够,刚刚及格,老师想说,在英语学习领域,专四就是个阶段指标,说白了只是给用人单位看看,是咱们专业垫底的指标,你还把眼光放在这上面,我想扇你,别给咱丢人,你专四没过都没事,最主要的是你的实力已经超越了这一水平,实力可不是你测一个专四,测一个专八来衡量的,这只是一个侧面反映,比如你过了专八,专八优秀,这说明你在专八测评的方面达到了高手水平,你应该具有了不错的英语学习的底子,仅此而已,你的路还长着,真正的牛人(即使你现在还不是牛人)都在看着前方,你还在纠结专四干什么,没过就好好准备准备,考个更牛掰的,实力到了,一切都会来的。出来混,都是要还的,那么你要还哪些呢? 你的词汇量不够,对吧,那就来一本《英语词汇轻松学》、《专八如鱼得水记单词》、《刘毅22000》刷,不行你就刷百词斩,刷扇贝,今年的学员状元,人家刷完了扇贝,那时候你在干嘛呢? 老师,我精读积累不够,那好,咱们接着往下学,可以移步看看老师关于精读积累的文章,提升一下精读积累的素质,然后再辅助以不断的训练,只要你在这种学习和成长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和快乐,实力提升都是水到渠成的。小伙伴又问了一句,老师,要是我没考上,我不是白忙乎了。错,你没有,你的实力没到,进来也是某某年扩招了,这种事情近10年就发生了一次,你的实力提升了,你找工作就方便了,老师遇到过没有考上的小伙伴,虽然人家考研没过,但没有失败,只是实力还没有到而已,但是实力着实得到了提升,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很简单,他能够胜任,他跟我说,老师,这些东西学到了觉得工作中真挺有用的,今年没上,我想考的话,我现在的把握很大,信心很足。用绝对的实力和绝对的努力去打破一切如果你想逆袭,没问题,该是改变自己的时候了,老师开句玩笑话,名校算个头,最主要的还是靠你自己,这些名校里面顶尖的人物有哪些是要挂着学校的牌子出去的,都是自己名声在外,然后挂靠了一个名气好的院校。你得有底气,有自信,有努力,改变自己过去的习惯,最基本的素质要调整好,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有自信,多交流,开始向更多更优秀的人看齐。老师坦言,自己并不是有多么顶尖的素质,中等偏上的素质,总不能说自己小学年年考了无数次第一来佐证未来会很牛,老师转过2-3次学,去过不同的初中,当你发现你在原来学校第一,到新学校垫底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极度崩溃的,老师曾经有1个月没有说话,就闷坑学了1个月,1个月后,直接从垫底飞升至全班第四,那是2000多人的榜单,那次应该是前20,那前面还有19个呢。那时候,我那小心脏是感叹的,你没有飞出自己的世界,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牛掰。要学会用绝对的实力和绝对的努力去打破一切!外面的世界很大,总有惊才艳艳的人物,不要怕,多和他们沟通,多向他们学习,3-5年后,那怕是3-5个月后,你依旧比之前更牛掰了。对比一下,如果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有戏吗? 其实也未必,每个人有属于每个人的精彩,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他弱由他弱,清风拂山岗,一切随心,你要努力,追随本心的努力,而非盲目无所求,盲目与人比较,可多与自己比较,享受成长的过程。改变由心而生,考上与否只在于你自己,培训只是促使并见证你发生这种转变而已追随本心,只有找到内心中真正的你,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你的动力,如果你真想考,培训有很多种方式激发你的潜力,让你找到本心。切勿迷失,人性有两大弱点,懒惰和恐惧;懒惰,则以攀比之心激励,以愧疚之心激励;恐惧,则以勇气激励,以目标激励,以荣誉激励,以利益激励。然而这一切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你自己。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当你一心向前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你本身就很年轻,哪怕即便你不再年轻,你也需要人生中有值得自己去争取,去拼搏,去获得的东西,或是荣誉,或是名声,那就找到本心,勇敢去追就好了,你的顾虑太多,你前行的脚步就会越来越慢。找到本心,斩断顾虑,关注实力,追随本心,一切水到渠成。不要问自己一年能不能考上,而要问自己一年后实力是否足够傲视群雄!你若是能考上,你从心底就不应该有恐惧,或者至少你战胜了这种恐惧,当你战胜它的时候,恐惧就会转化成自信,支撑着你不断披荆斩棘,不断前行,走向更远的地方。不要怕,不要悔,追随本心,一往无前。
在心理学考研中,实验心理学是重难点所在,本文为大家介绍实验的验证方法,包括直接验证,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这个知识点在郭秀艳老师《实验心理学》上是有非常详细的例子的哦,要善于回归课本吉克和霍利约克的思维系列实验我们使用吉克和霍利约克(Gcik 和 Holyoak,1980,1983)的思维系列实验来说明确定实验信度的重要性。他们研究的主题是类比推理对问题解决的作用。所谓类比就是指人们往往会借助一些观点来帮助理解其他的观点,进而获得新的发现。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的问题叫辐射问题,它首先被邓克(Dunker, 1945)使用,可以表述如下:假如你是医生,面临着一个胃内有恶性肿瘤的病人。肿瘤不切除,病人就会死去,但是,在肿瘤上又不能动手术。有一种辐射能摧毁肿瘤。如果辐射以足够高的强度立刻到达肿瘤,肿瘤会被摧毁。但不幸的是,其他的健康组织同时也会被摧毁。而辐射强度较低时,射线对健康肌体无害,但对肿瘤也就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类型的辐射去摧毁肿瘤同时又能避免伤害健康的组织呢?(Gick和Holyoak, 1980, pp307-308)。对此最具创造性和有效性的解决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分别向肿瘤射几束弱射线,并使它们会聚在一起。由于每束射线本身强度较弱,因此通过机体时不致产生伤害,但是所有这些射线的强度聚集在一起则足够摧毁肿瘤。邓克对这一问题的最早研究中发现,45个被试中只有2个(4%)给出了这个解决办法。吉克和霍利约克(1980,1983)所感兴趣的是,当在辐射问题前先给出一个类似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时,被试是否能从第一个问题中抽象出基本原则并运用到第二个中去。基于这种想法,吉克和霍利约克设计了一些“类比故事”。这些类比故事中均蕴涵着高效解决辐射问题的基本原则。例如,在一个叫”指挥官”的故事中,一支坦克部队的指挥官要向敌军司令部发起攻击。如果使用很多坦克,他赢的机会就很大,但他的部队必须经过一个又窄又不牢固,且仅能通过少数坦克的桥;而如果使用少量的坦克发起袭击则易被敌方击退。为了取得胜利,这支坦克部队的指挥官制订了一个让坦克分别通过每座小桥,进而包围敌司令部的计划。这样,所有坦克都能同时过桥攻击和占领敌司令部。很明显,在坦克袭击问题与辐射问题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实验中被试是否能使用指挥官故事中的道理来帮助其解决辐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吉克和霍利约克(1980)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研究。在他们的系列研究中涉及到了所有三种类型的实验验证。1.直接验证在吉克和霍利约克的前三个实验中,吉克和霍利约克研究了三种情况下被试对辐射问题的解决。三种情况分别为:在解决辐射问题之前,被试阅读过类似于“指挥官”的包含类比推理的故事(实验条件);没读过任何其他的故事(控制条件);或阅读过不相关的故事(控制条件)。然后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被试的问题解决情况。结果他们发现,那些在解决辐射问题前没有阅读故事或阅读无关故事的被试中仅有大约10%使用了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解决辐射问题之前阅读过类比故事的被试中有大约75%在时间限度内使用”会聚解决法” (从不同方向发射射线)解决了辐射问题。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人们对问题的解决能从类比中受益。他们在多次的实验中都验证了这一观察,也就是重复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如果吉克和霍利约克(1980)进一步选择不同的被试,并试图尽可能准确地重复他们的实验的话,那么就构成了对他们的实验的直接验证。也就是说直接验证是指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在实际中重复实验,就像其名称所蕴涵的那样。吉克和霍利约克后来发现,在其前三个实验的每个条件下,他们都提示了被试利用所阅读的故事试着解决后来面对的辐射问题。于是,他们对另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并接下来进行了他们的第四个实验。2.系统验证在吉克和霍利约克(1980)系列研究的第四个实验中,他们让所有被试先阅读类比故事,然后解决辐射问题。与先前实验不同的是,他们在实验中增加了一个条件。在提示条件中,告诉被试在向他们呈现辐射问题前,先要阅读一个故事,并且这个故事能够被利用来作为提示帮助其解决后面的问题(这是在前三个实验中都有的条件)。而在无提示条件中,主试没有提示被试,他们刚刚读过的故事与即将面临的问题解决任务之间存在联系。结果他们发现,当给出提示后,92%的被试解决了问题;相反,当没有给出提示时,则仅有20%的被试解决了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发现这种提示实际上是实验控制的一个关键部分;仅让被试学习故事然后试着解决问题而不作特别的提示时,能够解决辐射问题的被试人数就远远地少于前面三个实验。这一结果似乎表明,只给出类比是不够的,提示是解决类比推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验四中,吉克和霍利约克尝试变化的这一变量特征虽然看上去很小,但却是对实验的系统验证。运用系统验证时,实验者试图变化那种先前被认为与实验结果不相关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实验中引入原来未加控制的变量。如果原始实验中发现的某种现象是真的,那么尽管重做时其中一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实验结果应该仍然会出现。如果重做时原始实验的结果不再产生,那么研究者就在他的实验中发现了重要的边界条件。这是一种很有趣的验证类型,它可以产生重要的新信息。3.概念验证进行概念验证时,研究者试图验证一个现象,但在某种程度上又与原先的实验有很大的不同。在前面所提到的多个实验之后,吉克和霍利约克(1983)又做了一系列实验,试图确定能够促进类比故事对问题解决产生正迁移的条件。在含有辐射问题和另一个其他问题的三个实验中,吉克和霍利约克让被试以不同的方式(实验条件)来加工类比故事,以便了解正迁移量能否增加。正迁移量是以实验条件下被试解决问题的百分比与控制条件的百分比之差作为指标。对照组只呈现类比故事而不带任何指导语(控制条件)。他们发现下列情况下正迁移量没有得到改进:要求被试概述故事而不是要他们为了回忆测验而学习(实验1);是否以言语或文字的形式给出这一故事所表达的道理和它的策略本质(实验2);把图解和故事一起呈现给被试(实验3)。结果他们成功地揭示了在解决辐射问题时产生类比故事的正迁移的条件。当被试学习两个类比故事并亲自描述其相似性(在问题前给出)时,产生的正迁移要比只学习一个故事大得多。吉克和霍利约克认为,被试学习两个类比故事,然后思考其相似性能产生好的内在观念(或图式),这一观念能自动地用于解决新问题。吉克和霍利约克(1983)的实验并非直接或系统地验证了他们早期得出的被试难于自发应用类比解决问题的研究结果,但他们会聚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难于从类比来改善推理。因此,这些实验可被看作概念验证。尽管实验技术与原始实验相比并不是精确的复制,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验证了那种没有明确指导条件下的类推困难现象的本质。总之,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直接验证中,研究者努力尽可能准确地重复原实验,看能否在第二次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而在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中,研究者的兴趣并不在于精确地重复实验,在于描述某一心理现象的边界条件,即保证该现象存在的条件。换句话说,一旦超出了这些条件,那么该现象则不复存在。
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研经验,努力追梦,永不言弃导语: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考研就是一场努力与毅力的比拼,只要我们一路努力努力再努力,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辜负我们。因为喜欢心理学,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心理学专业,经过本科的学习、实践,更是深深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一研究方向所吸引,于是我决定考研,继续深造。选择考天津师范大学,也主要是因为天津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排名很高,师资力量很强。我今年是二战了。去年第一次考研,因为对自己盲目自信,低估了专业课的重要性,光着重复习了英语政治,再加上复习时间短,最终惨淡收场。于是这一年,我痛定思痛,在不落下政治英语的前提下,格外重视专业课学习。我的一轮复习大概从3月就开始了,先把勤思的基础课都听了一遍,理顺基本的思路和考试重点,接下来就是看书!课本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只看讲义!(统计、测量、实验可以不看书,因为这三本书的考点偏实践应用,多听几遍王老师的课就可以了,讲得非常深入浅出而且全面。)我一边看书一边和讲义对比,把所有知识点综合整理到了一起,作为二轮复习的重点材料。7月开始二轮复习,我去北京上了勤思的暑假面授班,几天集中系统的学习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王老师的统计课还有刘希平老师的实验心理学,真是听一遍就有一遍的效果。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以及把知识点落实在具体的题目上。于是,在这段时间,我整理了07—17年10年的真题,找出每道题所对应的知识点以及密切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并且分析了热门的考点,这让我发现了一些自己没有复习到的点,并且也让我的复习更有针对性。到了9月份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开始背诵了,我的背诵材料就是我自己一轮复习时整理的书+讲义结合版。对于没有自己整理背诵材料的同学,我个人的建议是,普心一定要背书,因为普心分数占比很大,而且考得很细,书上描述不详细或者没有的知识点就背讲义。其余的科目可以只背诵讲义,特别是社心,因为讲义整理的很全,而且分数占比很小。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背诵方法,我是先背统计的知识,然后背诵普心,在背诵普心的同时,做统计的模拟题(模拟题我买的是绿皮的1000题,我觉得不是很好用,大家可以试一试别的);之后是背诵测量,然后做普心的题;之后是背诵发心,做测量的题;再背诵实验,做发心的题;再背诵教心,做实验的题;最后是背诵社心,做教心和社心的题。(做题并非单纯的题海战术,而是根据题目回忆相关的知识点。)我个人是觉得这样记忆比较劳逸结合,还能温故知新。当然,这个背诵方法并不是适合所有人,我的方法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希望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11月份开始冲刺背诵,冲刺的时候心态一定要稳住,只要心态稳住了,向以前一样的作息学习就很好。勤思的冲刺讲义一定一定要背!押题很准的!关于英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英语基本上是由阅读定成败,于是我先听了阅读技巧课,学会了技巧之后就开始做真题了,因为我不喜欢用单词书背单词,于是我就在真题里背单词,做到历年真题中不管是原文、题目、还是选项里,没有一个词不认识。对于真题我个人的建议是,近三年的真题不要用来考前练手,而是一定要琢磨透,最后的练手可以用近4、5年的真题。单词和阅读的技巧掌握了,新题型和完形填空也就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听一下完形和新题型的课。关于政治,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晚一点开始复习,但是暑假结束之前一定要过完一轮,把每一个考点都了解一遍。9月份就可以开始背诵选择题考点了,做到能再认就可以。在最后的11-12月冲刺复习阶段,一定要好好的背诵大题押题。考研初试结束后,一闲下来心就有点散了,每天只想着玩儿,而且成绩没出来之前也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了,所以就没有按时听勤思的复试课。直到考研成绩出来,我才开始听复试的课程,这是非常错误的决定,大家不要学我!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复试课也没有很认真紧张的听,所以我复试准备的并不很充分,面试时也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所幸最终还是成功上岸了,圆了自己的研究生梦。考研就是一场努力与毅力的比拼,只要我们一路努力努力再努力,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辜负我们。总而言之,学就对了!祝大家都能够如愿以偿,上岸自己心仪的学校!本文是勤思2020年考研成功学员经验,分享给备战考研的同学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禁止违法使用
目前,考研复习已进入到最后的冲刺攻坚阶段,不知道大家是否心中还有这样的焦虑:该掌握的知识点掌握了,该背的也背了,但考试真考到这个题我能做出来吗?遇到简答题、论述题我该写到什么程度才能拿到全部的分呢?接下来将给大家介绍介绍,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技巧才能够游刃有余的答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题的答题要素:①简要背景,这个部分一定要简单,因为考虑到整张卷子的分值占比,名词解释答题量要恰当,不宜过多,所以往往这部分的背景介绍一笔带过即可。②本质定义,即概念的广义或狭义内涵。这部分是整个名词解释的核心,大家需要通过对此部分对这个名词“是啥”作出回应,是万万不可缺的部分。③外延拓展,它可以是特点、分类等。一般这部分可以弥补有较短内涵的名词的不足,使所回答内容更为丰富。④影响/地位:这部分主要是使回答更具有完整性,宜简练,能够高度概括出其优缺点或造成的影响或所有的地位即可。⑤应用。一般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中常会涉及。在答题过程中,以上五要素并非一定要同时出现,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以“组合”的方式出现。此外,请大家记得采分的时候看的是要素的多少,而不是纯粹的字数。能够在有限的字数内传达出更多的信息,是对名词解释的最好诠释。(二)举个例子:题目:似动答:【简要背景】似动是一种运动知觉。【本质定义】似动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外延拓展】例如动景运动、运动后效等综合起来,答题内容为:似动是一种运动知觉,似动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例如动景运动、运动后效等。二、简答题(一)简答题的答题要点:简答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所以对于知识点的回答要点相对固定。大家在答题时要着重注意分点呈现,用结构化思维把相应的点陈列清楚,这能够体现出你的逻辑思考的能力。此外,这样答题也有利于阅卷老师能快速找到采分点,增加得分的可能。(二)举个例子题目:简述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回答:时间知觉是指,人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与顺序性。主要包括时序、时距和时间点知觉三种。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1)感觉通道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时间知觉的阈限也受感觉通道的影响,视觉的知觉阈限高于听觉。(2)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回忆往事时,情况则相反。(3)兴趣与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相反,对厌恶、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三、分析论述题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大家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所出的题目也灵活多变,既有基于理论的评述(如:启发式是判断决策的方法,请举例说明启发式的影响),也有结合材料的分析(如:材料……,请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的看法)。对于评述题,可以理解成扩大版的简答。除了要保留简答的“分点呈现,逻辑清晰”以外,还要尽可能地将每个分点有更充分的阐述。怎么进行更充分地阐述?这就要求大家了解常用的拓展方式,比如围绕中心论点去“说原因、说结果、举例子、用对比、做解释”等。这样也便能够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了。对于材料分析题,除了上述第一类题目需要注意的点以外,大家还是要注意结合文本进行答题。在答题卷面上要适当的引用材料中的语言,用自己的分析视角去解析相应的题目,这样也能避免跑题。此外,选择题是参加统考的同学和部分自命题学校的同学会考到的题型。这部分内容是客观题,建议大家在当前研究真题的情况下,把每个正确选项回到知识框架中定好位。通过这种方式回顾相关知识点,以便增加选择题答题的敏感性。
期末周悄然来临,21级考研初试也即将来临。而已经确定好院校的22级考研人,这个寒假也将成为重点备考周期。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真正困难和需要毅力克服的,并不是繁重的复习任务,而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起伏。下面小编将结合自身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背景以及个人复习经历,为大家盘点一下在复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三种常见的考研心理状态以及解决之道。拖延复习进度考研过程中,很多同学迟迟难以开始正式的复习,每当试图下定决心开始看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自己认为更重要或者更感兴趣的事情“突然出现”,于是自己就会不自觉偏离原有的目标。举个栗子,在小编准备心理学考研的过程中,每当我不想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会去打开一些关于“如何避免拖延”的文献和参考书,通过研究拖延的方式,来实际地拖延自己的复习计划。不过幸运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对于拖延的理解也越发的深入,所以可以分享一些小技巧给挣扎在拖延边缘的考研党们一些建议。1、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消极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并不像积极的完美主义一样,试图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消极的完美主义更多的采取回避问题的方式避免失败。而在面对像复习考研这样的长周期、高难度的复习任务时,消极完美主义的人可能会希望通过暂时的拖延而避免可能产生的失败。所以这个时候,请大家树立一个观念,即良好的复习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复习一遍就直接上考场考高分。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复习期间都会复习好多遍,也正是一遍又一遍不完美的复习,才有了最终接近完美的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所以早日开始复习,完成更多的复习轮次,是有效果的复习方法。2、塑造自动化的复习情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双系统理论”可以应用在改善拖延方面。这一理论将我们的思维系统分为了两种:系统一,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系统,系统二,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的思考系统。系统一的耗能更低,在自身精力不足的时候也可以发挥功效;系统二的耗能更高,需要耗费大量的注意力资源。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给自己建立的系统一,就是每次正式开始复习之前都会看半个小时的直播,通过前置的游戏爱好来启动自己后续的复习行为。每个人在建立系统一的环境和仪式方面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自我怀疑,中途想弃考自我怀疑是在考研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心态,很多同学往往会在 11 月份的时候觉得自己复习的“一塌糊涂”,根本够不上自己目标院校的报告标准,备考压力陡然上升,甚至很多同学会直接弃考。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 2020 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0 年考研弃考的学生比例高达 11% 。所以针对这样的可能产生的心态,我们每个正在准备考试的同学也都应提前打好预防针。自我怀疑的心态往往源于某些不合理信念,比如我自己的复习的很差、别人复习的很好、我在焦虑的时候别人正在埋头学习等等。自我怀疑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个“他者”。这个他者永远比自己优秀,面对这个他者自己一定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事实上这种他者只是一种焦虑感的具象化,并不存在一个真正的对象。所以,在面对自我怀疑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真的有那么“差”吗?也许此时你的准备水平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而你还在坚持。除了修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之外,另外一个办法是建立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不同,成长型思维是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迭代,永远认为自己并不完美,并且享受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快乐,固定型思维是自己的好与坏都是一成不变的,自己的能力和天赋也是固定的,是不能通过过程来提升的。在考研的过程中,如果坚持成长型思维,那么你会一直发现自己的进步,并且信心越来越足。而如果以固定型思维来备考,自己往往会认为备考复习程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并且很可能越到临近考试,自己越觉得自己不够格上考场,为了避免分数不够考不上而直接选择放弃不考。考研过程中感到孤独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是因为人们周围没有得到足够令人满足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不舒服的情绪,这种对于人际关系的不满足是因人而异的,是一种主观人际交往预期和客观上人际交往联系质量的差距。独处并不代表孤独,孤独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交联系正在变得脆弱的信号,提醒我们要开始着手修复或者建立更有质量的社会关系。为什么在考研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感到孤独?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原因:首先考研党们独特的备考目标,会使人感觉到孤军奋战,虽然周围也有不少的考研同学,但是大家大概率是会考不同学校的不同项目。所以在备考过程中由于目标的特殊性,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你复习备考过程中的艰难,因而产生孤独。其次,考生内向的性格可能也会使自己和研友、同学很难开展非常深入的交流,从而导致自己产生不被理解的孤独感。那么在备考的漫漫征程中,如何能够减少孤独感,让自己的人际社交关系变得惬意轻松呢?小编为同学们提供两个自己尝试过的两个简单小技巧:首先,感到孤独的我们要学着主动出击与别人建立联系,不要对结果有太过于积极的预期,要抱着别人拒绝自己是自然,别人接受自己是额外收获的想法来跟别人交流。除了和自己熟识的朋友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之外,还可以考虑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为养老机构的老人帮忙,因为这样性质的交流更大概率会收获到积极的反馈。其次,要更加关注交流的质量而非数量,考研的过程中,深入的跟自己专业或者目标院校的研友交流是十分有益的。大家可以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如果可以找成功考研的学长学姐进行深入交流,则更是纾解孤独重获斗志的好方法,往往之前的学长姐们都经过我们现在的孤独和困难的备考心态。考研准备过程不仅是对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的考核,更多的是对性格、意志和心理的挑战。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一系列的考试,相信同学们对于刻苦奋斗的行为模式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对于备考过程中的心态调整和心理建设,很可能还做得不够。希望看过本篇文章后,同学们能够以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心态面对漫漫的备考长路,最后预祝大家考研顺利,成功上岸!如果有其他的备考心态方面的问题想要咨询小编,欢迎大家留言哦~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