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1位世界级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灵感秀

11位世界级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书籍是《认知天性》,书中的内容是由11位世界级认知科学家耗时10年总结出的结晶。全书讲述了一个主要观点:根据对人们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我们学得更好、记得更牢。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套方法,就是:通过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检索的内容最好穿插不同类型但相似的问题,这能帮助你高效地吸收新的知识。这句话有点绕,我们在下文会详细描述。在正式介绍这个方法之前我们先说一下现在全世界大部分人都还在使用的一些错误的学习方法。错误方法一——坚持重复练习,一定会收获成功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一个新概念的时候,如果在这上面耗费了很多心思,尝试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或者是尝试把这个概念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去理解它的不同意义,他就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个概念。简单点说,越是做了烧脑的活动,人的记忆就越强烈。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人更喜欢做出比较轻松的选择,比如我们总是重复的去背课文,读了几遍,把课文背下来了,就以为自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了。却不知道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些文字,只是利用大脑的短期记忆记住了这些字而已,比如我们小时候背了那么多的语文课文,你现在还记得多少呢?或者初中高中经常背的一些数理化公式,你恐怕也都快忘完了吧。错误方法二——使用荧光笔、下划线和反复阅读通过荧光笔和下划线做标记吸引大脑关注,然后反复阅读勾画出来的内容,我们这样做了之后的确会很快得到好的反馈,比如当下我们可能将需要知道的内容背下来了。但是这只是我们的短期记忆而已,一旦时间长一点,那些背下来的知识就记不住了。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误差,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是因为我们被元认知带来的假象蒙蔽了。简单说来,就是我们对一段文字,越能够流畅阅读,就越会形成一种假象,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到现在都还有很多老师教授在用自己的老办法在教学:标亮、画下划线、长时间看着课本和笔记。这些效果微乎其微的老办法到现在还非常流行。错误的方法当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使用了这些学习方法,我们会比使用了正确的方法学习的人多花费数倍的时间去学习,但结果却刚好相反,人家的成绩总是能让你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正确的方法简单也酸爽其实学习时间不长但成绩却很好的那些学生所用到的方法也很简单,他们只是比其他人多动了一下“脑子”而已。比如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他在上中学的时候,经常被班上的女生“围攻”。只因为他平时看起来没怎么努力学习,但每次考试都能考得非常好。他上课的时候也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在书上做很多笔记,最多也就在老师布置作业的地方画个勾,高三毕业的时候,他的书几乎可以当作新书留给下一级学生了。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书都没看几遍,他又是怎么考得这么好的呢?其实这和他的一个习惯有关,在上学期间,他特别喜欢考试,在没有测验的时候,他就会去找同学互相出题考着玩。在每次大考之前,他也不会去一遍遍的反复看书、看笔记,反而是拿出一张大纸,自己去回忆这学期学过的公式、单词、重点知识等,然后将他们默写下来。每门课程使用一张纸,碰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实在想不起来了,再去看书,将知识点补全。最后在考试的时候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出人意料的题目了。他学习的整个过程刚好完全符合这本书的学习理论,简单解释一下。他学习第一遍知识的时候,使用了迁移和联想的方法,找到书中的关键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将这些关键知识和自己熟知的一些内容进行关联,加强对新知识的记忆。在平时他遇到测验或者自己和同学互相出题的过程,是检索的过程。在诸多研究成果中,有一个发现非常重要:自己主动检索——测试(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的时候花费的心思越多,效果就越强烈。我们平时的考试是最好的检索工具,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考试无用,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能记住很多东西都是因为这些小考试帮了忙。在测试的过程中,你会主动向内求答案,而且是绞尽脑汁的那种,然后你找到了与解题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解决了问题,或者你没找到,等考试完了自己去书中或者去问老师找到了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完善了自己的记忆内容。同时你也加强了对这些知识的记忆程度。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简单地重复并不能帮助我们高效学习和记忆,但是有间隔的多次重复检索却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就是学了第一遍时候不要马上复习第二遍,而是把它晾在那里不管,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去做一次检索(测验),这时先不要看书,等测验做完之后,再去看。这样的行动让我们的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提升记忆相关的还有一个结论,那就是做多样化练习,或者说叫穿插练习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考试试卷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说书中每一章后面的练习题算是同一类的练习的话,那么考试就属于不同类知识题目的穿插练习。这样的练习能对我们掌握知识产生更大的效果。最后,总的说来,这本书想告诉我们,只有弯下腰去实验真正好的学习方法,我们才有进步的可能。不要想着自己不改变也没多大问题,其实对你的人生来讲,不改变也算是一种选择,你得为自己没有改变而得到的不良影响负责。所以,你是决定大胆尝试,还是决定畏缩不前呢?

然乎

研究发现最佳学习的85% 规则,超前学习是否有必要?

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早就认识到,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个“最有效点”。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挑战,去掌握一些刚好超出现有知识范围之外的东西时,我们学得最好。如果一个挑战太简单,我们不会学到任何新东西;同样地,如果一个挑战太难,以至于我们完全失败或放弃时,知识也不会得到扩展。那么,“最有效点”在哪里呢?图片来源网络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助理教授威尔逊及其合作者,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机器学习实验之后,提出了“85% 规则”。在实验中,他们让计算机学习处理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将手写数字的照片分为奇数和偶数,或者根据低数值和高数值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在准确率达到85%时,计算机学习的最快。威尔逊说:“实验表明:如果你的错误率为15% 或准确率为85% ,那么,你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图片来源网络威尔逊说,当我们将其运用到人类的学习方式中时,85% 法则很可能更适用于知觉学习,即通过经验和例子来逐步学习。例如,让一个医学生学习分辨肿瘤和非肿瘤图像之间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更准确地发现图像中是否有肿瘤存在,你还需要经验,需要一些实例让你变得更好。”威尔逊说,“想象一下,如果我给出一些很简单的例子,你总是100% 正确,那么你就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如果我给出一些很难的例子,你只有50% 的正确率,你也不会学到任何新的东西。而如果我给你介于两者之间难度的例子,你就会位于这个‘最有效点’,从每个特定的例子中获得最多的信息。”(这让我想到了大学时很流行的经典单机游戏——大家来找茬和连连看……)图片来源网络了解完这个“85% 规则”,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超前学习。对于超前学习,存在的忧虑是“孩子把要学的知识都学好了,那么上课他听什么?这不是反而会让他散失学习兴趣吗?”就像上文提到的“你总是100% 正确,那么就没有什么可学的了”。但是,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孩子在超前学习时,真的能把知识完全学会吗?而且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那么在超前学习之后,孩子再在学校里学到相同的知识点时,他是会觉得这个知识点他完全掌握了,还是有点似曾相识呢?会不会刚好达到了“85%规则”的条件?最后,再考虑到每个孩子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速度都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对于超前学习,我是不是能感慨“这是个玄学”了?参考来源:《科学日报》

目欲视色

心理学研究: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发展更好,四个时期养育重点各不同

导读:《发展心理学》里面谈到家庭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分别对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专制型、 权威型、放任型、不作为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发展的相当好,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发展得不太好,放任型父母的孩子会表现出冲突和攻击性,不作为型父母的孩子容易走向极端。还记得在《中国诗词大会》引得无数人称赞的"国民才女"武亦姝吗?通过一段父母的采访,我发现才女也并不是一下养成的。关于教养方式,她的父母也是走过弯路的。在武亦姝还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采取了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给她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学习计划,并且强迫她去执行,结果武亦姝非常反抗,那段时期,她的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到底是怎么了?后来有一次他们见识了另一位朋友家的孩子,他和武亦姝年龄相仿,却喜欢看书,热爱思考。他们开始观察这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这对父母的确不会强硬的要求孩子去执行什么事,而是会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去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兴趣。这就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典范,照着这套方式,武亦姝的父母也开始改变了原有的教养模式,陪着她一起,才成长为今天的武亦姝。不仅是武亦姝,还有广西南宁的高考理科状元杨晨煜,不仅是学霸,还是兴趣爱好广泛的全能学霸,书法、羽毛球,足球均有涉猎。他妈妈表示:他们家采取就是一种控制+民主的教养方式。这其实就是典型权威型教养。权威型养育方式的特征权威型的教养育式能将孩子培养的如此优秀,那么究竟它有何特征?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会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权威型的父母又是如何炼成的?下面就来给大家一一来说道说道。权威型是一种控制+民主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给孩子解释遵守规则的原因,并且以身作则,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遵从。比如,我家大宝之前每次吃过饭就会擦擦嘴巴走开了,后来我告诉他,吃完饭要收拾碗筷,然后放到厨房刷洗后,再放进碗柜,留着下次吃饭用。如果吃完饭就走开了,谁来收拾呢?下次怎么用呢?并且跟他一起收拾,现在大宝二宝吃过饭后,都会帮忙收拾餐桌,还会比赛谁收的碗筷多呢!与专制型的父母相比,权威型的父母会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作出回应,会征求孩子对各种事务的意见,以合理、民主的方式来控制孩子。权威型父母的孩子通常在童年时期就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对社会以及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在青少年期有非常好的社交技能,有道德感和合作能力,成绩也普遍较好。权威型的父母如何炼成?权威型的养育方式总是将孩子的智力、情感、合作能力相结合。想要做权威型的父母可不是光明白这一句话就够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温暖而接纳的态度来教养孩子;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来对孩子实施控制;还会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法。回到孩子几个重要的阶段,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婴儿期:1岁以前,积极回应,建立依恋关系婴儿对父母是高需求的,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父母除了对婴儿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照顾以外,还要多注意观察他的行为和情绪,及时的给予亲密的回应。这样孩子也会对父母产生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我有个朋友,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独立性。说抱多了就会养成粘人的性格,哭就让他哭个够,婴儿期只要保证好的健康营养就行了。孩子确实养的挺好的,白白胖胖的,可就是不怎么听她招呼,两人之间也不怎么亲密。就算是她出差几天,孩子回家再看到她,也没有很明显的依赖感。表面上看我这个朋友这样带孩子,挺轻松的。但是等到孩子再大一点,问题就来了。等到他有自己的主见,父母的话孩子充耳不闻。因为最初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孩子不信任你。怎么会听你的话呢?●1岁~3岁:放手+引导,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幼儿期是孩子的一个探索期,对自己的身体和世界的万物都会充满好奇。这个时候他还听不懂太多的语言规则,但是模仿能力会很强。父母就需要亲力亲为的去引导,而不是站着发号施令。回忆一下,这样的场景我们是否经历过?场景一:小男孩在玩水,非常投入,非常高兴。妈妈过去大声制止:"不能玩水啊,衣服打湿该感冒了"。场景二:小女孩尝试自己吃饭,吃的衣服,脸上都脏兮兮的。妈妈露出嫌弃的表情,抓狂的再也不让孩子自己吃饭了。场景三:下雨了,一个小女孩穿着雨衣雨鞋出来,高兴的在水里蹦。妈妈微笑的在旁边看着,在旁边告诉孩子:"这是雨水,你用手感受一下,是不是凉凉的"。三个场景中,前两个我们是不是非常熟悉?那是因为我们不经意就会做那样的父母,表面上看是及时止损了,其实只是让自己更轻松了而已,对于孩子并不是什么好事。第三个小女孩的妈妈,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做的榜样。充分的让他去探索未知的事物,父母只需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玩个够。Tips:这个时期一些孩子可能会经历可怕的2岁,父母不用过分的担心。孩子说不的时候,正是在建立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在不影响其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多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尝试着反复用动作和语言去引导他。●3岁~7岁:建立规则,培养其合作能力3岁的孩子会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一旦开始集体生活,就要涉及到与人相处以及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到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合作能力,并且在3岁时就能表现出来。他通过研究很多罪犯以及精神疾病的人发现,他们的不幸都与童年的经历有关,而且无不表现出他们都缺乏合作能力。儿童期就是培养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在学校孩子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不要急着去帮他解决,只要告诉他必须要遵守的规则,让孩子自己去适应环境并且解决问题。前不久听一个邻居讲,她家儿子上大班了,学校增设了足球赛的课程。目的就是锻炼孩子们的合作能力。邻居儿子开始很不适应,总是一个人猛冲猛闯,不在乎规则,也不在乎别人。老师每次就要点名批评,儿子就不愿意学了。涵菱看儿子很抗拒,想以后也不指望他成为专业运动员,就干脆不参加了吧。还是涵菱老公一句话点醒了:"马上孩子进小学了,以后遵守的规则要更多,需要团队合作能力的地方更多,难道每次你都替他解决"。最后是爸爸每天用电视上的足球赛,边教边看,跟孩子讲了什么是规则,以及合作的重要性,儿子也渐渐的爱上了足球,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合作,现在是足球队的前锋呢!其实,像涵菱这种想法,我们应该也有过,总想着孩子遇到了困难,怕他受伤害,就帮他解决,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孩子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在他进入集体社会后,先是建立规则感,再培养合作能力,这是为他以后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定的基础。●7岁~16岁:尊重+监督,养成主观能动性这个时期,孩子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性格。但自制力还是没有完善的建立,很多时候,都需要父母去监督并提醒。但是监督并不是说一味的专制,监督的过程还是要有的放矢。尊重他们的想法,才会让他对父母更信赖,从而听从你的合理意见,养成主观学习能力。之前网络上一个"出口成章"的孩子,因为自己调皮受到家长批评,她指出家长要用文明的语言来骂人,要用古诗骂人。要说服人,而不是选择暴力制止。视频中的小孩大概7,8岁的样子,她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父母还是一味的用专制去压迫孩子,不尊重他,动辄以打骂来要求孩子强制执行,那是不可取的。尊重孩子的想法,以理服人,让他们从内心上接受,并且主动去执行,那才是教育的根本解决之道。不是吗?枕边育儿寄语:教养孩子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告诉了我们如何科学的养育孩子,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做权威型的父母,争取让我们的孩子将来更出色。往期回顾:3岁女孩学妈妈化妆,“顺其自然”还是“及时止损”,你别选错了亲妈毒打女儿,母亲教育的缺失,影响孩子下半生孩子写作业不专心,总想依赖外界帮助,多半是“路径依赖”在作祟

圣人成焉

人大复试泄题,让规则成为共情的锚点

“人大法硕复试20余人成绩0分”登上热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的回应指出,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该22名考生的行为,违背了复试承诺,违反了考场规则,破坏了考试秩序,已构成考试违纪。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记零分的处理。在此次事件的舆论中,公众对于泄题的22名考生表现出了超常的同情。“好心”的泄题者将复试的题目内容在群里分享给其他考生,而“心理阴暗”的举报者获得帮助后反咬一口,简直是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令人不齿。有人说,泄题的人零分,看题的人上岸,公平吗?还有人说,举报的人才最让人毛骨悚然,人大敢收这样的学生吗?公众对于泄题者的形象如此入戏,这样选择性的共情究竟从何而来?公众的共情选择极易受到典型故事的影响。相较于泄题者的轰轰烈烈,其他无辜考生的故事就显得过于平淡了。四战第一的考生屡败屡战,最终获得了上岸的机会,却又瞬间落入谷底。鲜红的400+掉落为0令人扼腕。而那些没有看到试题的无辜考生在这场舆论风暴中只能沉默。他们没有一位悲剧的代表者,自己“本可能”的成绩也无法自证。这些模糊的、未曾存在的、本可能获得的成绩,与鲜艳的400+相比,坠落得无声无息,即使他们才是泄题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大众的情绪深深淹没在泄题者这个最具戏剧性的典型故事之中,在价值的坐标系中标定了英雄和小人,自动构想出了“英雄落难,小人得志”的经典情节。除此之外,公众如此入戏也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在考研竞争激烈的当下,大家都忙于内卷,这些泄题的考生却作出了如此“利人不利己”的行为。这样“乐于助人”的行为使得旁观者大受感动。或许他们并不想成为泄题者,只是想要遇到泄题者罢了。打破人们美好幻想的举报者自然成了众矢之的,再加上举报者长久以来被污名化的阴暗形象,公众更能将自己代入到举报的受害者之中,为泄题者扼腕长叹。那为什么公众不选择与人大共情呢?心理学研究证明,权力会影响道德判断。在同样的情景下,高权力者偏向选择基于规则的道德判断,而低权力者偏向选择基于结果的道德判断。泄题者作为低权力者,天然地与普通公众的权力位置更加接近,能够引起人们身临其境的想象,而人大作为高权力者,其权力位置和利益诉求更难引起大众的共鸣,甚至成为公众眼中应受责问,可以妥协的一方。公众选择与谁共情事实上反映的是在利益冲突事件中大众的角色选择。人们过于自然地将自己代入了泄题者和看题者,在起伏变幻的悲剧中宣泄不满情绪,表达获利期盼。这样的想象未免过于美好和乐观。在角色分配中,人们自信地认为自己会成为泄题者和看题者,是“救赎”别人的英雄或者“被救赎”的获益者,但果真如此吗?事实上,还是没能看到试题的无辜者占据更大多数,他们的公平就被这样选择性的共情抹去了。如果代入被这些泄题者坑的考生,我们还能云淡风轻地漠视违规行为,轻飘飘地说这样的处理冷冰冰吗?罗尔斯曾经说过,只有在每个人都受到无社会差异的对待时,正义才会出现。面对舆论交锋的争议性事件,我们不妨更加客观理性,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在每一次利益分配中都成为幸运者。勤勤恳恳的无辜考生,期望获得真正优秀学生的高校,这些被公众的共情所忽视的,不那么幸运的人,正是因为规则才免于过于不幸,这也是遵守规则,惩罚违规的重要意义。只有将规则作为共情的锚点,才能保证无论下一次命运的轮盘将你摆在何处,都不至于成为不公的受害者。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舆论的龙卷风,与其追逐飘在空中的风筝,不如抓紧脚下规则的石头。文/李祎欣(北京大学)

夺命屋

2020考研管理学必看,10 个经典定律汇总

华盛顿合作规律华盛顿合作规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华盛顿合作定律类似于中国的“三个和尚”故事,说明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的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有些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21 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破解策略:华盛顿合作定律影响了群体关系,降低了组织效能。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必须明确成员分工,落实成员责任,以降低旁观者效应;采用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以避免社会惰化作用;注重素质结构,重视组织沟通,以减少组织内耗现象。1.明确成员分工在多个人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旁观者效应,必须进行详细的职务设计,明确成员分工,落实成员责任,以确定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然后对每个成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进行单独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开,让大家知道所有成员的努力程度,知道谁在敷衍了事,谁在互相推诿,从而督促员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防止团体中出现“南郭先生”似的旁观者。2.采用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预防华盛顿合作定律。一般认为,科学的激励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需激励。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不同的员工具有不同的需求,即便是同一位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管理者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尽量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二是赏罚适度。奖励和惩罚不适度不仅会增加激励成本,而且会降低激励效果。三是赏罚公平。如果激励不公正,奖不当奖,罚不当罚,那么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造成许多消极后果。四是激励公开。在运用激励杠杆时,应当提高员工奖惩的透明度。五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需要是员工最基础的需要,是最低层次的,其激励作用是表面的,激励深度是有限的。六是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根据美国学者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凡是满足员工生存、安全和社交需要的因素都属于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又称外在激励因素,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其作用只是消除不满,但不会产生满意。3.实行目标管理当组织成员的工作被认为没有多大意义,或者不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时,他们就有可能偷懒,从而导致华盛顿合作定律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目标管理是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的最佳选择。实行目标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上下级共同制定切实可行、易于考核且难度适当的工作目标。二是在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将总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三是上级要授权下级相应的权力,以便完成目标。四是要及时检查每位员工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五是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人员绩效,并以此作为员工奖惩和职务升降的依据。4.注重素质结构在任何组织中,人的行为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和互相适应的,所以,管理者既要重视个体成员的素质水平,又要注重群体的素质结构。事实上,组织群体中的全才是极其罕见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偏才”,但是,如果“偏才”组合得好,形成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那么不仅能够使每个成员充分发挥潜能,构成真正的全才,而且能够减少组织内耗,避免华盛顿合作定律现象的出现。5.重视组织沟通在群体合作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冲突,就会导致卷入冲突的员工不断积累怨恨,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消磨工作的激情,引起社会惰化作用,出现华盛顿合作定律的现象。要解决群体合作中的冲突,就必须在合作过程中保持有效而简洁的沟通机制。通过沟通,组织成员能够逐渐熟悉,逐渐了解,慢慢消除误解,化解矛盾;通过沟通,组织成员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求大同,存小异;通过沟通,群体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得以提升,对工作的责任感得到增强;通过沟通,群体成员配合更加默契,协作更加紧密;通过沟通,组织成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一句话,通过沟通,能够减少组织内耗和社会惰化,避免华盛顿合作定律。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级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类似,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足以变强的毅力,马太效应就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二.马太效应理论的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1,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忽视了性质的变化,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事实上,在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发生-发展-成熟-衰老-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2,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比如,难以解释在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酒与污水定律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1.案例分析“酒与污水定律”的现象,生活中不乏其例: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各方面混乱的单位,尽管他始终保持“英雄本色”,但终究会被其周围的环境所吞没,起码会被那些“污水”染上些“杂色”。相反,如果一个无德无才的多事者,他能将一个团结、高效的单位很快地变成一盘散沙。2.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名利心理,工作中当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撞时,当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时,当与别人相比较无论在仕途的提拔、职称的晋升、荣誉的表彰和福利的待遇等方面得失不当而造成心理的不平衡时,难免要发泄,要向领导讨个说法,要闹个天翻地覆、甚至鱼死网破。二是我们的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我们的组织原则是建立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能进不能出,不能用也得用”的基础上的。即使明知他是“害群之马”,也无法将之分离“马群”之外,即使明知“这条鱼腥了一锅汤”,也没办法捞出这条“鱼”去保持“汤鲜”。处理解决这类现象的办法只能是相互理解、相互妥协和最终容忍。因此,原有的那种理性的凝聚力、团结、向上进取的工作作风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被腐蚀,最终被瓦解。3.应用在企业管理上,通常把最多的希望寄托在能审时度势又具有战略眼光的个别人才身上,毫无疑问,因为他们会做人;把那些宏伟规划形成之后剩下的辅助性事情去交给庸才做,因为他们会很本分的做事;而小人夹在这两者中间,他们是富有浓烈的传奇色彩的那类人。如果加以正确的适当的引导,他们既可做人又可做事;如果放任自流搁浅一边,那他们既败人也败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警觉和危机感,那么剩下来的一堆烂摊子足以让你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Dr.LaurencePeter)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组织带来损失。1.影响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2.评价彼得原理道破了所有阶层制度之谜。凡一切层级制度组织,如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都受彼得原理控制。最明显的莫过于我国政府现行的人事制度。我国有关干部任用和政府现行公务员制度中明确指出,提升到某一级别的职位必须在下一级(或半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年限,逐层向上提升,并将选拔范围放到最小的圈子,最后的结果正如彼得原理所推导:大部分的领导职位是由不能胜任的人所担任。零和博弈零和博弈(zero-sum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也可以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零和游戏源于博弈论(gametheory)。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早在 2000 多年前这种零和游戏就广泛用于有赢家必有输家的竞争与对抗。“零和游戏规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类社会中有许多与“零和游戏”相类似的局面。与“零和”对应,“双赢”的基本理论就是“利己”不“损人”,通过谈判、合作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零和游戏的原理如下:两人对弈,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 1 分,而输棋为-1 分。则若 A 获胜次数为 N,B 的失败次数必然也为 N。若 A 失败的次数为 M,则 B 获胜的次数必然为 M。这样,A 的总分为(N-M),B的总分为(M-N),显然(N-M)+(M-N)=0,这就是零和游戏的数学表达式。意义对于非合作、纯竞争型博弈,诺伊曼所解决的只有二人零和博弈:好比两个人下棋、或是打乒乓球,一个人赢一着则另一个人必输一着,净获利为零。在这里抽象化后的博弈问题是,已知参与者集合(两方),策略集合(所有棋着)零和博弈,和盈利集合(赢子输子),能否且如何找到一个理论上的“解”或“平衡“,也就是对参与双方来说都最”合理“、最优的具体策略?怎样才是合理?应用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于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当然,其隐含的意义在于,这套最优策略并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用通俗的话说,这个著名的最小最大定理所体现的基本“理性”思想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虽然零和博弈理论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作为一个理论来说,它应用于实践的范围是有限的。零和博弈主要的局限性有二,一是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常常有多方参与而不是只有两方;二是参与各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一定有人得利就有人失利,整个群体可能具有大于零或小于零的净获利。对于后者,历史上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问题中,参与者仍是两名(两个盗窃犯),但这不再是一个零和的博弈,人受损并不等于我收益。两个小偷可能一共被判 20 年,或一共只被判 2 年。手表定律手表定律内容: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寓言故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但出乎猛可的意料,得到了三块手表的猛可有了新的麻烦,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群猴也发现,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1、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2、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3、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4、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在这方面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美国在线是一个年轻的互联网公司,企业文化强调操作灵活、决策迅速,要求一切为快速抢占市场的目标服。而时代华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强调诚信之道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两家企业合并后,企业高级管理层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两种价值标准的冲突,导致员工完全搞不清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世纪联姻”以失败告终。这也充分说明,要搞清楚时间,一块走时准确的表就已足够。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如何避免“不值得”观念产生: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观念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结果变,只要我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客观地看待事情,我们就能比较理性地看待值得与不值得这个问题,不会凡事先想到个人利益与得失,会想到公平、正义、他人与社会,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有很多事都值得做。二、丰富自已的人生阅历,不断补充知识,增强辨识能力。论语中说:“十五而上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就是说人生是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辨识能力也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能正确分辨哪些事情是值得做哪些事是不值得做。三、换位思考。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往往自已置身其中很难看清楚是非曲直,只有跳出来以他人的眼光来看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与对方或他人调换位置与角度来看问题,站在他们的立埸看会多一些理解与包容,看问题更全面、考虑更周到,这样你就会对一些当初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产生改观。四、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行。每个人都有自已看不到、想不到的盲点,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听、多看、多想,参考他人意见,使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更准确,减少失误,避免过份不值得现象的出现。奥卡姆剃刀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Ockham's Razor)又称“奥康的剃刀”,是由14 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 1285 年至 1349 年)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12 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蘑菇定律“蘑菇管理”指的是组织或个人对待新进者的一种管理心态。因为初学者常常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只是做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有时还会被浇上一头大粪,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组织或个人任其自生自灭,初学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这种情况与蘑菇的生长情景极为相似。一般在管理机构比较正式的大企业和公司里,这种情况比较多。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意义与思考首先,“蘑菇管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我国古代的学徒工,在刚开始学徒的时候,就是如此:师傅并不马上教你什么,只是安排学徒工做一些跑堂之类的杂事,不管学徒喜不喜欢,都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徒弟没有选择的权力,如果做不好杂事,也就没有了学徒的资格。虽然大多数行业已经没有学徒制度了,但是,“蘑菇管理定律”却还在许多单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大部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有过一段被“蘑菇管理”的经历。其次,“蘑菇管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刚到一个新单位,对工作、对业务、对人事、对环境都不熟悉,不太可能马上胜任重要工作(个别优秀者除外)。这时候,经历一段“蘑菇管理”无论对单位还是对个人都是有意义的。对单位来说,不会因为初学者对业务的不熟练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个人来说,正是积累经验、熟悉工作,历练和成长的好机会。但是,作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雄心勃勃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应该如何对待“蘑菇管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木桶定律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启示1: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从木桶原理中,可以发现,木桶的最终储水量,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间的衔接与配合。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木桶的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木桶的储水量就会比正立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地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木桶储水量。2: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毫无疑问,在企业中最受欢迎、最受关注的是明星员工,即少数能力超群的员工。管理者往往器重明星员工,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这样做很容易打击团队的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想要避免这个问题,管理者就需要多关注普通员工,特别是对那些"短板员工"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赏识。3:别让"短板"葬送自己如果把木桶比做人生,那么"短板"实际上就是生命中的一些弱点。比如,很多人不注意个人习惯,导致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失误。缺点和毛病就是人的"短板",因为它们的存在,制约了一个人才能的发挥。有时候,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有可能葬送一个人的事业。所以,不能被缺点牵着鼻子走,而要主动将"短板"加长,将缺点纠正过来。木桶理论的实用1、找出薄弱环节(短板),改进该环节;2、再找出改进后的薄弱环节(新的短扳),再改进;3、只要坚持做下去,企业会成长;4、“长”,“短”板不一定指人。可以是一个职能部门,或是一个产品。要放开思维;5、注意取长补短,效率较高。

古之道也

言难尽意,语言表达的复杂与艰难

语言这种东西是用来描述、记录、传情达意的工具和媒介,能否精准细腻的描述、记录、传情达意取决于驾驭语言的人。在极其丰富细腻的人类情感面前,语言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如果说词不达意是语言能力问题,那么言不尽意则只能是语言本身的问题了,即便伟大的作家、诗人恐怕也遭遇过言难尽意的尴尬。一个人内心的感受不是简单的几个词、几句话能够模拟得清楚的,当我们运用语言来描绘、记录的时候受制于词汇量的的限制,一些本来很特别、很丰富多样的情绪、感觉总是会在自己熟悉且能理解的几个词汇上转来转去,筛选斟酌。这一过程很复杂,能否筛选出恰当准确的词句,取决于个人的造诣、底蕴、情绪和表达的技巧、目的,看似一个简单的遣词造句,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文化底蕴,其内在遴选、抉择的心理机制其实非常复杂。现代语言学研究的落脚点在语言本身,而语言运用与表达的心理机制、过程、规律则涉及得很少,研究也不够深入。语言学研究很大程度上重合心理学研究,表达与写作看起来是一个单纯的技巧,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课题。文学及其一切艺术创造与表达所涉及到的内在机制,是目前研究的欠缺所在。其难点在于,它们不可能如自然科学一样客观可控,有规则可循,而是感性的、生动的、富于个性化的,而且所关联的对象是千差万别变动不居的,几乎不能进行验证、论证或者找出普遍适用的规律。人性及其情绪活动的非逻辑性,使得研究者难以建立数学模型、找出规则,但正是因为这样,需要语言来搭建的文学殿堂才显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而不是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模型和规则。《文心雕龙 章句》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刘勰描述了撰写文章,遣词造句,表达情感的一般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从练字成句,积句成篇章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过程,但并没有深入到作者选词造句的心里机制。《练字》《隐秀》《夸饰》《比兴》《声律》《丽辞》等篇也主要是从语言表达技巧的角度来探讨,研究的仍然是语言学问题。《神思》《情采》等篇致力于文学创作的情感与机理研究,应该是很了不起的创举了,可惜的是刘勰是以文学的方式来研究文学,其表达的艺术性和辞赋体裁的文学性限制了冷静理性的阐述和分析,后人也只能隐隐约约的得到一些启示而已。文学理论的研究虽然已经涉及到了作家创作的心理、创作的过程(如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但总体来看,这一板块的探讨仍然还处在一个比较肤浅的阶段。据说现代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写命题作文和创作诗歌了,这样看来,新时期的创作理论研究已经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想,艺术及一切艺术创造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及其个性化的,倘若人工智能真的能够撰写剧本、小水和诗词了,那么,艺术的死亡或者艺术的泯灭也就不远了。至于,运用语言来描述、记录、传情达意,随着研究的深入,技巧和艺术也会随之跃升,但言难尽意,词不尽意的窘境在表达上始终都会存在,而且也只能通过文学艺术修养和语言艺术素养的融会贯通升华来得以提升,而不是人工智能或科学理性所能解决的了的。语言及其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应该都是如此,而很难有所例外。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请问游是

题集|03 EEG、fMRI、PET等的优缺点;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规律;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及其区别;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01 简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优缺点02 论述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规律03 简述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及其区别04 简述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01 简述EEG、fMRI、PET、MEG、fNIRS和TMS的优缺点【解析】EEG、fMRI、PET、MEG、fNIRS和TMS都属于脑成像技术,常考的是EEG、fMRI,但其他几种技术也要了解一下。不过绝大部分学校不会深入考察这块,一般只会考这几个技术的名称及其优缺点。所以,了解即可。个别院校可能会深入考察EEG(ERP)的原理及其指标,翻看下《实验心理学》教材也就差不多。【参考答案】(1)EEG(脑电图)①优点:可以直接反映中枢神经的电活动;时间分辨率高;造价较低,使用、维护也较方便;无创性,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被试。②不足:空间分辨率低,导致其在脑电数据的解释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①优点:信号直接来自于大脑的神经活动;无创性,适用于各年龄段被试,且同一被试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参加实验;空间分辨率很高,可以进行精确的功能定位;提供的参数多,可以满足实验者的各种要求。②不足:时间分辨率较低;造价昂贵;不适用于有幽闭恐惧的患者;噪音大。(3)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①优点:对人体基本无伤害,可以重复使用;可以测查脑的深层部位。②缺点:成像时间较长,从几十秒到数分钟,在实验模式上选择余地很小;受放射性物质剂量的限制,同一被试不宜频繁参加PET实验;系统造价很高。(4)MEG(脑磁图)①优点:对神经兴奋源的定位比较直接与准确;时间分辨率高。②缺点:总造价很高,限制了普及;只对某些流向的兴奋源敏感,而其它流向的兴奋源则可能无法探测到。(5)fNIRS(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①优点:无创性;对测试环境没有特殊要求,适用于婴幼儿、老人和特殊病人等特定群体;价格相对低廉。②不足:对大脑深处的神经活动不敏感;空间分辨率很低,无法对大脑的神经活动进行精细定位。(6)TMS(经颅磁刺激)①优点:无创性;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较好的空间分辨率。②局限:无法调控大脑深处的神经回路;有副作用,如头痛、恶心;不能用于有癲痫病史的被试。02 论述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及其规律【解析】经典条件作用绝对是五星级考点。312由于有教育心理学,肯定会涉及经典条件作用。有的自命题院校不考教育心理学,是不是就不用看了?同学,请翻开你的《普通心理学》或《心理学导论》教材,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十三章、梁宁建《心理学导论》第三章、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十一章……是什么?“学习”!是不是有一节叫做“经典条件作用”或“经典条件发射”。所以,请好好掌握。【参考答案】(1)经典条件作用的形成首先,无条件刺激(食物)会引起无条件反应(口水),中性刺激(铃声)不会引起无条件反应。然后,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反复同时呈现会引起无条件反应。最后,只呈现中性刺激也会引起无条件反应,此时的中性刺激称为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称为条件反应。(2)条件反射的习得、消退与自然恢复①习得:建立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联结的过程,分为四种情况。第一,同时性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呈现。第二,痕迹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呈现之前就已经结束。第三,延迟性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先出现并至少持续到无条件刺激的呈现。第四,倒摄条件作用:条件刺激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后。研究发现,延迟性条件作用最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其次是同时性条件作用和痕迹条件作用,倒摄条件作用最差。②消退: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应强度会逐渐降低以致消失。③自然恢复:条件反射消失一段时间后,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会重新出现。(3)刺激的泛化与分化①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有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会做出条件反应。②分化: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它刺激,有机体则只对特定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对相似的其它刺激不做反应。(4)高级条件作用(二级条件作用)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将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与某一中性刺激伴随出现,该中性刺激也能引起有机体的反应,即形成了一种新的条件反射。(5)恐惧性条件作用将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如小阿尔伯特实验。(6)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①第一信号系统:将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事物及其属性(如灯光、铃声)作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止渴。②第二信号系统:将人类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梅生津、谈虎色变。03 简述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及其区别【解析】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比较火的两个概念,温忠麟老师关于中介和调节的三篇文章雄踞中国知网心理学类被引榜前三就是明证。在考研教材以及辅导资料中,我们却从未发现他们的身影。教材没有并不意味着考研不考,比如2020年312统考第46题就考查了对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识别。【参考答案】(1)中介变量①含义:如果自变量通过某个因素影响因变量,则称该因素为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质性的、内在的原因。②举例:家庭经济状况通过教育投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为经济状况越好的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越多,孩子的成绩越好;经济状况越差的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越少,孩子的成绩越差。(2)调节变量①含义:如果某个因素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则称该因素为调节变量,调节变量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②举例:父母支持调节考试焦虑与学生成绩的关系,表现为父母支持较高的学生,考试焦虑对成绩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或正面影响;父母支持较低的学生,考试焦虑越高成绩越低。(3)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区别①研究目的:中介变量主要考察自变量如何影响因变量,是一种机制和原因研究;调节变量主要考察自变量何时(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影响因变量,是一种边界条件研究。②适用情况:当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较强且比较稳定的时候,适合做中介变量分析;当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时强时弱、不稳定的时候,适合做调节变量分析。③前提条件:中介变量与自变量、因变量的相关关系必须显著;调节变量和自变量、因变量的相关可以显著也可以不显著,不显著更好。④测量水平:中介变量一般都是连续变量,调节变量既可以是分类变量,也可以是连续变量。⑤分析步骤:可以用依次检验法检验中介变量的显著性,分别计算中介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系数a、因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b,如果a×b不包含0,说明中介变量显著;可以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分类调节变量的显著性,用分组回归分析检验连续调节变量的显著性。04 简述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解析】简述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符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称倒U形曲线,是心理学考研的核心考点。无论选择、简答,还是论述,都有可能考到,除了下列核心知识,建议结合教材的例子进一步掌握。【参考答案】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机和行为效率的关系符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形曲线,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内游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童年期)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考研知识点一.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童年期——书面言语出现和发展。2.二、三年级书面言语逐渐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开始表现出优势。3.内部言语(与抽象逻辑思维高度相关)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4.婴儿期是言语的发生阶段,幼儿期是口头言语的发展阶段,童年期是书面语言的发展阶段。知识点二.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1.整个童年期,儿童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2.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且存在着关键年龄(10-11岁)。3.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但有待完善(9-11岁时表现出辩证思维的萌芽)。4.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表现在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四个方面。5.注: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要问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那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知识点三.元认知1.定义: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和控制。2.元认知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3.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是一个人在从事某项任务之前对自己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意识。4.元认知体验是指随着认知活动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如预感考试失败后产生的焦虑或成功后产生的愉悦。5.元认知监控就是自我监控和调节。6.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知识点四.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个体获得社会自我;发展存在两个高峰:1-3年级和5-6年级。1.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这种认识有很大具体性、绝对性。2.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童年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评价;(2) 儿童逐渐从对自己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的评价;(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4) 自我评价的抽象性F批判性明显发展;(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3.自我体验:发生于幼儿阶段,在小学阶段有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自尊心上。知识点五.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观点采择也称角色采择,是指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塞尔曼根据两难故事法将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反应。2.阶段1:社会一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其原因,认为他人所做的就是其所想的,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3.阶段2: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8~10岁。儿童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但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4.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 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5.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 15岁。儿童开始运用社会标准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知识点六.同伴关系1.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①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③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④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2.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①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②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强。③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④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⑤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3.塞尔曼关于儿童友谊发展的五阶段论①第一阶段:3~7岁,无友谊概念,儿童间只是暂时的游戏同伴关系。②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③第三阶段:6~12 岁,双向帮助阶段,仍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④第四阶段:9~15 岁,亲密共享阶段,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⑤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相互依赖的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补充小细节知识点:1.亲子关系:6岁以前由父母控制,6-12岁由父母和儿童共同控制,12岁以后,儿童自己控制。2.同伴接纳(一名儿童被其他同龄人喜欢的程度,用来描述同伴关系):通过社会测量技术测量,包括两种: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分为五种儿童:受欢迎(好多坏少),被拒绝(坏多好少),被忽视(好与坏都少),有争议(好与坏都多),一般型(好与坏都处于中等水平,大多数儿童属于这一类)。3.儿童对教师的态度由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批判。4.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期(也叫转折期)是三年级(9岁左右)。5.小明和小红在游戏过程中自主制定规则,轮流获胜,这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属于前道德阶段。6.三四岁儿童对自己记忆能力的评估通常是高估的。7.同伴团体形成于童年期。写在后面的话:从去年(2021考研)始北师大,清华,中科院等这些名校又重新加入312统考,命题组的出题风格一改从前,也没有所谓的套路了,选择题考的知识点更加细化,更偏向于理解,而不再停留于一个知识点的表面意思。大题更是如此,只凭背诵而不去理解分析,怕是很难去适应312了,任何一个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出一个30分的大题。这也是在警告我们,基础很重要,看书要全面,不能只挑一些大的点看,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走好每一步,到了考场上才能有应变一切的底气。最后,欢迎大家来我的公众号(psy考研人)探讨知识,一起学习,若有幸见证彼此成长,也是幸事。层楼早晚误少年,自由终究乱余生。

肩高于顶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2018年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一、复试组织机构复试领导小组名单:何贵兵 林伟连 高在峰 何洁 陈树林 徐海玲 陆智辉五、体检和资格审查(一)体检要求:考生需先体检,然后凭校医院已体检证明进行复试。时间:3月8日-3月14日(具体见校医院网站安排)地点:西溪校区校医院体检对象:参加复试的所有考生,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录取。(二)资格审查1.资格审查时除出示有效身份证、准考证外,还须提供以下材料:(1)应届生出示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2)往届生出示毕业证书原件。(3)考生请在复试时带上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盖有红章的大学期间成绩单(应届生可以向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索要,历届毕业的考生,可向档案管理部门要求复印并盖章);有论文发表或有科研成果及获奖的考生,请带上相关的清单和复印件,复试时上交复试小组。2.资格审查没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责任自负。3.有工作单位的考生请提前处理好与工作单位的关系,若因此产生问题或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责任。六、其他1.专业学位硕士的调剂首先考虑参加复试的考生。未能进入复试的考生资料在浙大研究生院招生办,请与研究生院联系。2.考生申诉受理联系人:陆老师 0571-88273022来源: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故长伤身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考研知识点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脑重增加:幼儿末期脑重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以上,7岁时基本接近成人脑重。2.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髓鞘化完成,5岁时单侧化完成。3.脑发展的两个明显加速期:5-6岁和13-14岁,同步节律α波是儿童脑成熟的标志。4.幼儿四岁时,内抑制技能蓬勃发展。5.大多数儿童在3-6岁时左半球快速发展,右半球发育相对较慢,这也是大多数人更容易形成右利手的原因。知识点二.幼儿游戏的理论1.早期游戏理论①霍尔的复演说:游戏是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②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游戏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③彪勒的机能快乐说: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④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与练习。⑤拉扎勒斯的娱乐放松说:游戏是出于放松的需要。⑥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游戏是一般欲望的表现,是自由、主动地适应环境的表现。⑦帕特里克的能量匮乏论:游戏是儿童为完成新任务而消耗能量的情况下为儿童补充能量。2.当代游戏理论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事件的手段;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儿童在游戏中“复活”快乐经验,修复精神创伤。②认知理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与认知发展阶段相对应,感知运动阶段出现练习游戏,前运算阶段出现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具体运算阶段出现有规则的游戏。③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班杜拉认为儿童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坚持自己权利的同时又服从游戏团体的要求。3.其他理论①伯莱恩、艾利斯、哈特和费恩的觉醒一寻求理论: 游戏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状态有关,游戏是由于有机体需要寻求刺激,以维持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②巴特森的元交际理论:强调游戏的信息交流特点,元交际是对交流信息的意识。如果意识到是在游戏,就是觉察到在和别人交际。③萨顿-史密斯的行为适应说:强调游戏的假装作用。知识点三.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1.皮亚杰的游戏阶段:练习游戏(0-2岁);象征性游戏(2-7岁,包括假装游戏和建筑性游戏,目前认为模仿,表演也算),规则游戏(也叫结构性游戏)。2.帕腾按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将游戏分为七种:①无所用心的行为②原始的社会性游戏:如躲猫猫③旁观者行为④单独游戏:儿童自己一个人玩,没有接近其他儿童的意图,多见于2-3岁。⑥平行游戏:几个儿童在一起游戏,玩相似的玩具,但彼此之间的游戏是独立的。没有真正的交往与合作,这是幼儿初期的游戏特点。⑥联合游戏:几个儿童共同玩一个游戏, 游戏时儿童之间有语言交流,但是没有角色分工,也不受总的目标制约,这是幼儿中、后期游戏的特点,4岁以上达到高峰。⑦合作游戏:儿童有组织地进行游戏,有一定的目的,在达到该目的时儿童协调彼此间的行为,这是幼儿中,后期游戏的特点,5岁以后出现。知识点四.幼儿言语的发展1.人的一生中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幼儿期。2.词汇种类发展的顺序:名词 动词 形容词 虚词3.幼儿掌握的积极词汇(能理解且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增多,对词义的概括性有了较好的发展。4.幼儿期以前是对话言语和情境言语,幼儿期独白言语和连贯言语的发展是口语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知识点五.幼儿记忆的发展1.幼儿期无意识记忆占优势,形象记忆占优势。2.弗拉维尔提出记忆策略三阶段,10岁以后才能主动使用记忆策略。3.元记忆包括三个方面:记忆主体,记忆任务,记忆策略。4.自传记忆(对自己经历过的重要事件和体验的记忆)在幼儿期出现。知识点六.幼儿思维的发展1.幼儿思维的特点:①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②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幼儿初期,更多地运用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晚期,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③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2.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①三山实验:实验材料是三座高低、大小、形状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把一个玩具娃娃放在桌子的不同位置,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6岁以下的幼儿无法完成该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山的形状。三山实验证明了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即只能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②守恒实验:“守恒”是指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时, 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特性,包括液体守恒、数量守恒(最早掌握)、长度守恒、容量守恒(最晚掌握)。在液体守恒实验中,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长的杯子,要求儿童说出哪个杯子中的液体更多一些, 结果发现3-4岁的儿童大多回答错误,多倾向于认为细长杯子中的液体更多。守恒实验证明了幼儿期的儿童还不能理解守恒概念。③类包含实验:类包含是指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皮亚杰给儿童呈现4朵红花和2朵白花,问儿童红花多还是白花多,儿童一般都能正确回答。但当问到红花多还是花多时,幼儿期儿童就不能正确回答了。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不具备类包含推理能力。3.幼儿能够实物概念,社会概念,数概念,类概念(对事物进行分类),但是还不能掌握关系概念(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知识点七.心理理论1.定义: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作出因果性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2.研究范式:错误信念任务范式①意外地点任务:给被试儿童观看一组图像——主试当着一个男孩的面把巧克力藏在盒子下面,然后男孩离开房间,主试又把巧克力藏到柜子里。然后问儿童“男孩回来后,他会到什么地方寻找巧克力?”②意外内容任务:向儿童呈现一个玩具盒子,当着儿童的面向玩具盒里放一支铅笔,问儿童“如果现在过来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会认为玩具盒里装的是什么?”2.理论解释①理论论:人们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是一种日常的、非正式的“理论”,经验在心理理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②模块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神经成熟的结果,而不是来自理论的修正。③模拟论:儿童能内省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能够用认识到的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模拟的方法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3.幼儿在4岁开始理解一级错误信念(我觉得男孩会到柜子里寻找巧克力),6岁是掌握二级错误信念(我觉得小明认为男孩会到柜子里寻找巧克力)的关键期,也是心理理论成熟的标志。4.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因素(家庭规模、家庭交流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生理因素、语言能力、同伴关系。知识点八.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的研究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按顺序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1.前道德阶段:1-2岁。幼儿对引起事件的原因没有清楚的认识,只受行为结果的支配。该阶段的儿童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2.他律道德阶段: 2-8岁。又称道德实在论阶段,受权威标准的支配,认为规则是不可变的,根据行为的结果判断行为,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3.自律道德阶段: 8-12岁。又称道德相对论阶段,认为规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这种他律性实际上是幼儿思维自我中心性的反映。知识点九.性别角色的发展1.幼儿期是性别角色获得关键期。2.性别角色偏爱最初表现在男女对不同玩具的偏爱上。3.科尔伯格的观点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顺序: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随时间变化是稳定的,男孩会变成男人,女孩会变成女人),性别恒常性(也叫坚定性,性别不随情境,穿着,扮演角色的变化而变化)。4.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5.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关于男性和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如女性就应该留长头发,男性就应该强壮。6.个性的初步形成是在幼儿期,社会性也是。写在后面的话:从去年(2021考研)始北师大,清华,中科院等这些名校又重新加入312统考,命题组的出题风格一改从前,也没有所谓的套路了,选择题考的知识点更加细化,更偏向于理解,而不再停留于一个知识点的表面意思。大题更是如此,只凭背诵而不去理解分析,怕是很难去适应312了,任何一个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出一个30分的大题。这也是在警告我们,基础很重要,看书要全面,不能只挑一些大的点看,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走好每一步,到了考场上才能有应变一切的底气。最后,欢迎大家来我的公众号(psy考研人)探讨知识,一起学习,若有幸见证彼此成长,也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