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俎代庖行为要不得教育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理,父母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数学没考好,爸妈赶紧报名奥数辅导班;语文没考好,毫不犹豫去上作文、阅读补习班……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白白浪费了孩子的大好时光。为了在小学早期能考一百分,父母轮流上阵,趁着自己还能辅导孩子的时候,卯足了干劲,不把语文和数学讲清楚,誓不罢休。其实孩子早期的接受能力非常弱,他们的理解力也跟不上,很多知识本来就学得模模糊糊,需要后期反复的重复,才能完全掌握,这是正常的现象。本来只有极少数孩子能考的一百分,在家长的努力下,变成了小学早期的普遍现象。殊不知,到了小学四年级,课程难度的增加让很多家长败下阵来,不但辅导的自己心烦气躁,还把孩子绕糊涂了。曾经有位朋友带他的儿子来给我诊断,到底学习出了什么毛病。我翻开孩子的课外习题本,很多题目被父母画得面目全非,满眼都是批注,令我不愿再看第二眼。我让孩子把其中一道父母反复讲过的题目讲给我听,结果是一问三不知,孩子依然不会。不但如此,孩子的学习习惯、做题习惯等方面问题颇多,我对这位做生意的朋友说“以后千万别辅导孩子学习”。还有一位朋友个性急躁,他家孩子的情况更为糟糕,经过父母头三年的努力,孩子在四年级时各科成绩乱七八糟,自信心、耐力、学习力全线崩溃,都到这时候了父母还在责怪孩子不认真。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告诉我:“不管父母自己事业是否成功,都尽量不要插手孩子的学习,就让他们自己去学”。如果不是自己学习特别优秀,尽量还是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由差到好的过程,早期的越俎代庖只能带来短暂的自信,长期来看,百害无一利。实际上特别卓越的父母,更加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即使所有的知识和方法自己都知道,也会让孩子以自己稚嫩的小脑袋去思考。不经过积累、反思、总结的学习经历,无法造就成功,从不会学习到掌控学习,这中间的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走一遍。家长有放手的意识,才能培养自觉学习、自律上进的孩子。二、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比分数重要到了高中,你会发现,被父母逼着学习的孩子成绩不会太好,哪怕是父母心急如焚,孩子也不为所动,不管是威胁、强迫还是压制,效果都不大,干着急,眼看着孩子不以为然、自暴自弃。真正能学得好的孩子,被父母教育得就像一台发动机,自身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他们为了珍惜时间,甚至在上课时一边听课,一边插空再多做一套练习册。这些好学生挖空心思研究高效学习方法,不断的总结学习经验,默默地向好的同学靠拢,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学习会倒退。他们的父母平静的陪着孩子,做好后勤工作,疏解孩子的压力,调整孩子的心情,家里气氛一片祥和。这种“别人家的孩子”气质,在小学阶段是可以培养的。教育学有个著名的理论“儿童有自发追求上进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想要超越自己的愿望”。打造一个主动学习孩子的关键在于树立一个“正向循环”,在父母有意识的带领下,引导孩子走进这个循环。首先父母要明白,孩子不管多小,多稚嫩,多么的惹是生非,都是一个完整的、有自我、有七情六欲、有追求的“人”,对于这个小“人”学习早期的迷糊、脑子不转弯、错题连篇等问题,都要接受,完全的接纳。父母和孩子都接纳了现实之后,就可以在一个非常差的基础上,开始我们的“正向循环”,首先从最基础的好好听课开始训练,强化“只要认真听课,成绩就会有进步”的理念。有教育经验的人都知道,孩子课堂上遗漏的知识点,课后几乎要花费十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发现漏洞,弥补漏洞,直至补上漏洞。给孩子提出一个比较小的执行目标,易于执行,但早期也不容易看到成果和改变,可能要持续几年后,孩子才能真正形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最怕对孩子早早地提出过多、过高要求,极容易导致心理学上“习得性无助”问题的发生。这个问题说得是“当一个人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之后,面对问题时产生无能无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很多孩子都有这种经历和体验。他们的挫败感来自于父母的震惊、失望和责怪,造成的后果是试卷还没开始做,孩子就已经把自己放进了“绝对考不好”的套子里。三、正面强化的神奇力量因为孩子早期的基础比较差,所以很容易产生一些微小的进步。父母要做到不与同学比较,不看排名,不看有多少满分,因为这里面的成绩很大一部分不是同学真实实力的体现,而是父母逼孩子反复学习的结果。那么正反馈就要登场了,抓住孩子表现好的细节,进行适度的肯定。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只要父母看到了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已经做到了正面强化。心理学上的“马太效应”讲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但是注意避免过度的正面反馈,不切合现实的表扬和夸张的赞美会造成“佩兹曼效应”,反而会让孩子心虚,自负,眼高手低,不脚踏实地。所以一般来说,“发现”即可,无须继续引申。同时注意到,适度的负反馈能够激发孩子的干劲,当给出三次肯定之后,可以给出一次负面反馈,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保持冷静的心态。其实,孩子自己能够了解到自己还存在很多问题,这时的负反馈很客观。四、重视家教的作用凡是培养过清华或者北大等顶级名校学生的家长会知道,在十几年的育儿过程中,孩子经历了极为严格的家教,这样的教育使得大部分优秀生老成持重、不多言辞、能吃苦、坚韧、抗压、内敛、自我要求极高。但一般来说,这样家庭的家教往往极为严格,严格的程度是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但严格,而且极为重视细节,涉及到孩子学习的一切细节都会被认真入微的反复琢磨。想要孩子学习好,在民主、尊重的前提下,要重视家教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味的偏向于“爱与自由”、“快乐教育”,那将失去孩子成为人才的时机。凡事应持中庸的思想,偏左偏右都是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的表现。所以宽松自由是错误的教育方法,而过度的严厉苛责更是错误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有礼貌是社会性要求,好的家教则是自我内在精神意识的培养,表现在孩子遇到事情之后自然流露的表现,有的父母认为礼节、生活习惯、不说粗话等方面是好的家教。殊不知重视社会性的塑造,没有起到对孩子人格和自尊等方面的管理,反而会使得孩子束手束脚,个性不得抒发、梳理和引导,外在却有框框架架的诸多繁琐约束,这不是好的家教,这只是压抑的教育。好的家教是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身作则,像是父母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父母相互尊重、自尊自爱,不浮夸不虚荣,不情绪激动,不张牙舞爪,克制、冷静,有礼有节,重视知识,遇事多思索,做事认真踏实,不耍滑头,勤劳上进,有父母自己的人生目标……错误方向的严格家教,令孩子表面服从,内心走向逆反。正确的严格家教,从内到外教育孩子,看似严格,注意细节,实则令孩子产生安全感,给孩子指引了内心追求的方向,向上努力的方向,改正内心的缺点,发扬优点。塑造一个充满尊严感,知道约束自己言行的孩子,勤奋刻苦,自律,谦虚,上进,这些细节要求孩子做到,家长也努力去靠拢,何愁孩子不会越来越好?
今年6月,前程无忧发布了一份《2019国内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调查》,接近四成的受访家庭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最好从2-7岁开始,主要投入集中在托管班/接送班、兴趣特长班、课外补习班。接近七成的受访家庭希望教育的提早介入,能够帮助子女未来谋生、挣钱过上体面的生活。78.3%的家长表示已准备好为了孩子的成功牺牲个人生活。38.2%的家长放弃个人爱好;27.6%大量减少甚至完全丧失个人娱乐;33%减少甚至停止休闲活动与假期。38.8%的受访家庭表示子女的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两到三成。21.7%的家庭表示每年孩子的教育支出在2.4万—3.6万之间。接近六成的家庭为子女报读的课外学习班学费在100-200元/时。然而,这些钱花下去,到底给孩子带来了多少竞争力?而在看不见的地方,又默默扼杀了多少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那些本来可以将他们成就为大师级别的优势,或许正在被你倾其所有的投入扼杀在萌芽里。从而引领孩子走一段人生的弯路。帮孩子选的路终会回到起点,男孩子最终会选择内心召唤的圣地2006年,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举行的国际奥数比赛是德国数学天才舒尔茨永远的遗憾。因为在这次大赛中,来自中国武汉的柳智宇以满分获得金牌,而他以一分之差惜败。对于自己从酷爱的数学,舒尔茨为遇到对手而兴奋,也暗暗立下再战必胜的决心。然而他此生再也没有机会打败这位中国的对手。2006年,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举行的国际奥数比赛是德国数学天才舒尔茨永远的遗憾。因为在这次大赛中,来自中国武汉的柳智宇以满分获得金牌因为这位从2005年就开始被称为中国“数学天才”的柳智宇,在功成名就之后如愿被保送进了北京大学。这是几乎所有中国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奥赛拿金牌的终极目的。所以,柳智宇上大学不久后放弃了数学,潜心钻研起他真正热爱的佛学,并放弃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来到龙泉寺,出家做了一名修行居士。(当然这个中国学历最高的寺庙里还有出身清华大学流体力学博士的书记禅兴法师,出身清华大学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的贤启法师,出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的贤兆法师,出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博士的贤威法师。)柳智宇上大学不久后放弃了数学,潜心钻研起他真正热爱的佛学,并放弃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来到龙泉寺,出家做了一名修行居士。舒尔兹次年再次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如愿获得金牌。他没有为了这枚金牌和这位对手兴奋遗憾太久,便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数学,三个学期修完大学课程,又用两个学期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当他的导师数学家米歇尔·拉波波特看到舒尔茨的毕业论文时,久久没有说话,因为他在这篇论文里竟然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学框架,更完美地呈现了一系列基础理论。之后,舒尔兹的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了许多论文,名声大噪。直接被波恩大学聘请为德国最高级别的教授——W3级教授。在2018年8月1日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和其他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舒尔兹的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了许多论文,名声大噪。直接被波恩大学聘请为德国最高级别的教授——W3级教授两届冠军得主为何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中国孩子学奥数、参加物理、化学、编程竞赛,很少是出于兴趣,就算一开始是出于兴趣,也往往因为家长太过在乎结果,不停地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班,一场接着一场的比赛让孩子身心疲惫最终磨灭了热情。今年6月,前程无忧发布了一份《2019国内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调查》,接近四成的受访家庭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最好从2-7岁开始,主要投入集中在托管班/接送班、兴趣特长班、课外补习班。接近七成的受访家庭希望教育的提早介入,能够帮助子女未来谋生、挣钱过上体面的生活。78.3%的家长表示已准备好为了孩子的成功牺牲个人生活。38.2%的家长放弃个人爱好;27.6%大量减少甚至完全丧失个人娱乐;33%减少甚至停止休闲活动与假期。38.8%的受访家庭表示子女的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两到三成。接近六成的家庭为子女报读的课外学习班学费在100-200元/时。所以,孩子参加这些比赛都不需要与兴趣密切相关,因为一旦冲过了家长为此设定的终点线——被顶尖大学录取,父母的驱动力就立即停摆,他们觉得孩子已经过了龙门了。过了龙门,就真的能让孩子过上你想让他过的生活吗?不去参加这些他不在乎的比赛,得这些奖杯,进清华北大又如何?留住孩子本来的宝藏,比让孩子追求荣耀重要得多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现在仍然是大多数父母的口头禅。当代儿童竞争压力很大,父母很担心孩子没有一技之长,在学习和才艺方面都会落伍。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之前,大多数父母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天赋。怀着先养育后花钱的态度,结果却是钱打了水漂,孩子们什么也没学到,还产生了厌学心理。一个典型的3岁的孩子给自己报了英语班,一年的学费是一两万,结果孩子连基础都没学好,白白花掉了一大笔钱。在网上还看到一个从孩子3岁起,4年间报了14个兴趣班,林林总总花了20万的例子。到最后14个兴趣班只留下了2、3个,其中很多是因为不喜欢、太远、不适合放弃了。在给孩子选兴趣班时不要盲目跟风,有些兴趣班看似挺好,但并不适合孩子。六岁之前,这三个“兴趣班”都不要给孩子报一、书法班都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能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也会多一些卷面分。书法班几乎已经成为孩子必报的兴趣班之一。但有的家长秉着“越早练习越扎实”的想法,早早就让孩子学书法。有不少孩子练了不久就开始喊手痛。一些父母认为这是孩子懒惰,不愿练习。事实上,是因为孩子太小,手腕发育不良,在写字时力量不足,就会产生手腕痛。儿童写作和认知发展是一样的,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三岁以下的孩子主要是自由涂鸦;三到四岁尝试用数字;四到五岁进入直线曲线期;五岁之后是大多数孩子开始学习写作的年龄。5岁后孩子的手腕和手指力量足以支撑孩子的写字,但对于需要力量、劲道的书法来说还是不足。6岁前不要急于给孩子报书法班,孩子练不成反而会阻止手腕的发育。这个阶段不如增强孩子的手腕力量和稳定性。二、珠心算数学系几乎被所有学生公认为最难的课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数学感到焦虑,为了能让孩子更容易地学习数学,大多数父母会选择给孩子报珠算班。珠算确实能锻炼儿童的专注能力、运算能力和瞬间记忆能力,但对6岁以下儿童而言,珠算并不理想。6岁前孩子对于数字还处于死记硬背的阶段,并没有真正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这时候报珠算会增加孩子对数学死记硬背的概念,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建立。这对孩子未来的数学学习并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孩子厌烦数学的几率。到了一年级后珠算和学校教的计算方法还会起冲突,不仅没有给孩子的数学学习带来益处,反而增加了孩子学数学的难度。6岁前,以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为主,培养孩子归纳、总结、判断、推理、逻辑等能力。三、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兴趣班”首先是孩子感兴趣才是“兴趣班”,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只是增添了一份压力,并没有起到培养兴趣的目的。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只会增加孩子的学业压力,还容易引起厌学心理。最后没有奏效,浪费金钱也起不到反效果,得不偿失。六岁前该怎样教育孩子?六岁之前,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李玫瑾教授表示:6岁之前是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脑发育时期,也是最重要的逻辑训练期。我们中国古人总结的经验“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科学依据的。6岁前应该更注重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帮助孩子脑部发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助力脑部发育呢?关于怎么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许多家长给我推荐了《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这是一套专为幼小衔接设计,重点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游戏书,一共10册。参照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认知发展理论开创者,当代认知建构主义鼻祖让·皮亚杰的理论体系编写而成,并由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审定,遵循3-7岁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命题。全套400道题,够娃们玩很久;题目中还融入很多图形、运算、比较、统筹等衔接小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在小朋友静下心来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专注力等也同步提升。连线-立体图形和空间想象齿轮旋转-观察力和推理力不仅丰富好玩,更惊艳的是,它有非常科学的内容编排。而这套书就很好地将孩子们对方向的认识,融入到了游戏中。比如判断小机器人的朝向,用东南西北多种方向的训练,训练孩子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分左右的,观察传送轴运转方向的左右变化,推理三只小刺猬会掉到到哪个桶里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对方向的认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他们不但可以准确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还掌握了规律,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皮亚杰还指出,孩子的学习大都是通过活动完成的,知识起源于孩子与世界之间的活动。因此,《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10本书对应10个孩子喜欢又贴近生活的主题场景,让孩子在模拟游戏中与世界互动,获得发展。原价200元,现有暑期优惠活动只需要99元,共10册,算一下每本书都不到10元,都不到补习班一节课的价格,就能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助力脑部发育,变身聪明小孩,家长还犹豫什么?
邓超主演的《银河补习班》上映以来刷爆全网,影片讲述了一对父子动人的逆袭故事。在“马皓文”这个父亲的世界里,儿子是举足轻重的,在迎接火炬这一历史性时刻前,还在为儿子做地球仪。出狱后,发现儿子成了一枚学渣,他陪伴、信任、鼓励、引导着儿子一步步逆袭成为学霸,并最终实现自己宇航员的梦想。看完是不是觉得很神奇,神奇到很多人不相信,“年级垫底的学渣,到学期末,年级前十”,这是“马皓文”这位父亲对教导主任的承诺,在所有观众等待“马皓文”放大招时,看到的却是一套套理论,扔掉了作业,放飞自我,出去旅游等等不可思议的举措。这么不走寻常路的操作,也难怪有人会觉得这只是碗鸡汤。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再深入探究下“马皓文”帮助儿子成功逆袭的这条道路,会发现所有的不可思议皆是有迹可循,所有的不走寻常路都是万变不离其宗。1. 重塑自信:“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爱迪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马皓文银河补习班第一讲便是帮助儿子拿回那份遗失的自信。马皓文出狱时,儿子马飞已经处于自我放弃的状态了,马皓文和教导主任立下赌约后,马飞丧气地对爸爸说他不行,“老师说我缺根弦,说我笨,我考不进年级前十的”。但马皓文坚定地对儿子说,“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他不止一次对马飞和马飞的妈妈说:“我儿子一点也不笨。”当马飞从倒数第一名考到倒数第五名,马皓文将这一点点的进步都看在眼里,不吝对马飞的夸奖,称马飞为“我的天才儿子”。更难能可贵的是,马皓文对马飞的鼓励,充满信任和坚定,看着儿子时眼神是有光的,而不是虚假的敷衍浮夸,儿子能从他的眼神和语气里看到信任、汲取力量,重新建立自信。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家长的教育及成长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密不可分。父母在青春期帮助孩子建立充分的自我认同,接受并欣赏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有效的自尊和自信。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有时候父母一句简单的“我相信你是最棒的”,胜过千言万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治愈一生的良药。2. 追逐梦想:“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人们常说,最贫的是无才,最贱的是无志。大雁如果心里没装有蓝天,那么它就不会翱翔天空,它就只是一只会走路的鸭子。所以,人不可没有梦想。马皓文问儿子,“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马飞回答:“考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马皓文告诉儿子:“清华北大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在父亲马皓文引导下,马飞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积极不断地为之努力。当教导主任求马飞放弃飞行员面试,参加高考让学校重获昔日荣耀时,马飞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爸爸告诉我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周星驰有句经典台词:“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不管你卑微或伟大,不管你贫穷或富贵,不管聪慧或愚钝,与身份无关,与金钱无关,与能力无关。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有梦想,梦想是一个人的力量源泉。追逐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马皓文银河补习班第二讲,找到源动力,找到目标,找到学习的力量源泉。3.崇尚知识: “知识的力量”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影片中父亲马皓文现身说法,向儿子展示了知识的力量,知识的运用:一根40米长水管,一只记号表,两分钟,搞定爆破点。他对马飞说,“这是物理的连通器原理”。而这一知识的运用,两分钟让他们收获当时急需的800块钱。有这么一句话:人没有钱财不算贫穷,没有学问才是真正的贫穷。看到父亲的举动,马飞的眼里是有光的,心灵是震撼的,也许他从来没想过学习书本上那些知识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但现在他知道原来知识的学习真的是可以转化为生活的力量的。很多孩子一直到上了大学,还以为学习的知识只是用来考上大学的,死记硬背了很多,学习得很痛苦。如果父母能像马皓文一样,用行动展示知识的运用,实践告诉孩子你学习的知识真的是有能量的,让孩子看到生活中充满着知识的运用、知识的果实,孩子是不是学习更有动力呢?都说知识是登上成功顶峰的垫脚石,是通往成功最现实的力量,而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所以获得知识、运用知识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这是马皓文银河补习班第三讲,让儿子亲眼见证知识的力量,从而崇尚知识,懂得学以致用。4. 独立思考:“只要脑子一直想,你就能做到地球上任何一件事”拿破仑希尔曾说过:“独立的思考可以拯救一个人的命运。”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收割了无数泪水,马皓文站在堤坝上,面对凶猛的洪水,不顾一切地用喇叭对不确定是否活着的儿子喊:“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想办法,动你的脑子,你能出来,你能出来!”“保持脑子一直想,一直转,你就能想到办法!”这是马皓文常常对马飞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在关键时候救了马飞一命,他用门板和床单做了一个木筏,帮助自己逃出了洪水淹没的房子。英国剑桥大学迪博诺教授说:“一个人很聪明或智商很高,只说明他很有创造的潜力,但不能代表他很会思考。智力和思考的关系,好比一辆汽车和司机驾驶技术的关系,你可能拥有一辆很好的汽车,但如果驾驶技术不好,同样不能把车开好。相反,你尽管开的是一辆旧车,但驾驶技术很好的话,照样可以把车开好。很显然,智商高和会思考之间画了不等号。” 所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事实上,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也更好。因为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强,就意味着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孩子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知识,他自己学习、记忆的效果自然也更深刻。反之,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独立思考,他也就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只能是别人让他去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 被动学习、被动工作、被动做事。试想,这样的人,能有成功的一生吗?很难。学会不让孩子做一个“听话”的孩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带着孩子一起玩“找办法”游戏,遇事多与孩子协商,鼓励孩子多提出解决方案,赞美孩子的独立思考行为。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一个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财富。正如马皓文所说的,“我希望他学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思想,还有方法”。这是马皓文银河补习班第四讲,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5. 培养逆商:“爸爸,像你一样,永不认输”逆商AQ是成功之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新概念,它和IQ、E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这部影片不只是儿子马飞的逆袭,也是父亲马皓文的逆袭之路。马皓文出狱后,因大桥坍塌事件找不到工作,被邻居责骂围堵,但他还是坚定地对自己对马飞说,“我永远不认输”。儿子马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纸条上写了这样一行字:爸爸,像你一样,永不认输。他确实也做到了,宇宙飞船出现故障,回不了地球时,他没有认输,毅然出舱维修,成功返航。反观影片中有这样一幕,曾是学校骄傲的教导主任的儿子在大学后的一次考试失利后跳楼至疯癫,令很多人唏嘘不已,阎主任这样的父亲把儿子培养成了省高考状元,却忽略了逆商的培养,遇到挫折不堪一击。再观我们生活中,一到考试季总能爆出哪里哪里孩子跳楼的新闻,很多父母不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其实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我们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逆商。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逆商高的人,最后往往能通往理想的彼岸。教会孩子生存能力,磨炼孩子忍耐力和自制力,拓宽孩子的视野,让他们知道挫折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彩虹,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日后遭遇风雨也会迎面而上。这是马皓文银河补习班第五讲,孩子逆商的培养。自信是基石、梦想是源动力、知识是阶梯、独立思考是必备素质、逆商是续航动力,细思极喜,原来如此,不得不说这真是一套完整的成功教育体系,成功所需要的重要因素都在这里了,现在不难理解影片中马皓文为何能帮助儿子马飞从学渣成功逆袭成学霸。《人民日报》曾提出家长分五层:第一层次:舍得为孩子花钱。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层次: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并以身作则。马皓文这样的父亲无疑是在最高层,为人父母的我们到达哪一层了呢?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孩子成长,父母也需要成长。如果以前我们做得不好,也对孩子说句:“对不起孩子,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学会当爸爸/妈妈,所以爸爸/妈妈也会犯错误”。愿所有父母,都能像马皓文一样真正用心陪伴孩子,帮助孩子重塑自信、找到梦想、崇尚和运用知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面对挫折的能力。因为,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投资,想要“高回报”,做到“高投入”。作者:兰言,80后职场宝妈,一边修行学习伴娃成长,一边打怪升级追逐梦想
很多家长一见自己孩子的成绩下滑,就立马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短期可能会见效,时间一长,发现孩子的成绩下滑得更厉害了。认为是自己给孩子报的班不好,于是换更好的班,或者给孩子报更多的辅导班……就这样陷入了死循环:越上辅导班,孩子成绩反而越下降的,这是为什么?1、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辅导班辅导孩子的根本在于:知识补习知识,而不是通过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来提高孩子的成绩。以知识补习知识的这个出发点导致的情况就是,孩子成绩可能短暂性会提高,长期而言,会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失去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造成了孩子年纪可能越高的时候,他的学习效率越低。2、大多数的培训班做的只是在帮孩子管理时间。现在很多培训班老师既不懂教育学也不懂心理学,也许懂一点专业,但不足以让你提升。唯一有用的救赎培训班帮你管理你的时间,否则你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玩。所以,如果你能做到管理自己的时间,计划好自己的学习,就告诉爸爸妈妈,培训班就是骗钱,让它玩去。如果做不到,那就忍着吧。3、补习班不是越多越好。补习的目的是查缺补漏或者培优冲等级为主,特别注重个性化教学,补习老师不止要知识丰富,更要学会识人看人和心理疏导。10人以上补习班作用和学校差不多,没有必要去上。其次,补习班并不是上越多越好,要保证每天必要的休息时间来恢复第二天的战斗力,一味的疲劳战术只会适得其反。4、学习是要讲效率的。有时候真的是宁缺毋滥,孩子能够补课的时间本就不充裕,还有本身学校的学习任务,塞那么多课程给孩子补课,大脑没有喘息的机会,可能也很少有练习吸收的时间,只是被动接受短短上课时间教授的知识,学了就忘真的一点都不奇怪。这门补补那门补补,到最后,哪门都学不好。
如今在家长群体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焦虑感,不仅要为了孩子的学业,孩子的生活操劳,还要为家庭生计奔波。每当孩子的各种小考,月考,期中试期末试公布成绩的时候,家长比孩子还要紧张,而且现在市场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宣传语满天飞,家长头脑中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辅导班信息充斥着,常常有家长倾诉现在生活过的很焦虑,既想让孩子过的快乐开心,没有压力,又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的一位朋友也很焦虑,她有一个儿子,现在上四年级了,但孩子成绩并不理想,班级里四十个人,孩子的排名在三十名以后,已经是班级倒数了,为此,朋友想了很多办法,花了不少钱为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年下来,孩子的成绩不仅没有提升,其他之前比他考的差的学生的分都上去了,孩子的排名更靠后了,现在孩子学习状态也不好,以为自己是不是很笨?而且出现了放弃的迹象,开始排斥学习。朋友提起孩子现在的情况,脸上焦虑的神情就十分的明显,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我的朋友一点也不为过。为什么花大笔钱让孩子去辅导班提高成绩,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呢?而有的孩子却提升的很快。首先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一下什么原因,有些孩子有着一定基础而且学习主观能动性强,有为学习成绩而努力的行动力,这时孩子在老师一对一的辅导下,把薄弱的地方加强练习,把不会的题目一道一道的突破,孩子是很快就可以逆袭的,因为他们欠缺的就是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而且辅导班也特别喜欢这样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容易出成绩,出来口碑。但有些已经出现厌学态度的孩子就需要辅导班老师付出更大的精力去给孩子讲知识,而且孩子厌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厌学情绪是由于长时间没有满足感没有成就感,这种低落情绪慢慢的积攒起来的,所以对于这类孩子,基础知识是一定要补的,但是如何去化解孩子的厌学情绪,是更加值得去关注的,不然补习任何知识是一点也补不进去。而且辅导班也成了这群孩子的天堂,因为他们不用再拘束在家里父母和学校老师的权威之下了,而在辅导班却可以和老师斗志斗勇,和几个同病相怜的小伙伴一起在辅导班称霸,所以看似孩子一趟一趟的去辅导班参加补习去了,其实是把课外辅导班当成了自己的放松之处,对作业也没有责任感,都交由辅导班老师操心,学业完成质量很差,这样子看孩子时间是花费了,学业成绩却提不上去也是有缘由的。再者从辅导班来看一下是什么原因,近几年,课外辅导行业发展的风生水起,一些商人不懂教育,在盈利的驱使下纷纷投身到教育行业中去,所以目前的课外辅导行业实在是良莠不齐,在管理机制上和专业水平上已经不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了,而是把盈利放在了首要的地位。而且辅导班老师流动性很大,教孩子的老师很可能隔三差五换一个,因为辅导班老师工作压力非常大,不只是要负责教学,更要让孩子出成绩,而且还有许多琐事要负责,工资和家长的续费挂钩,许多的辅导班老师叫苦连天,觉得辅导班老师的职位离纯粹的教育,把学生教好越来越远了,而且孩子出来成绩是学校老师的功劳,而孩子成绩没有退步,就是课外辅导老师教的不好,导致辅导班老师价值感丧失。尤其现在公立学校编制的诱惑,民办学校高薪的诱惑使得许多老师以辅导班为踏板,积攒教学经验,最终纷纷投向了学校。而且现在政策收紧,老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来持证上岗,校内的在职老师也不能在辅导班教课,所以校外培训机构招聘老师也是有着很大的困境要战胜,所以现在辅导班不仅招师困难,要招到优秀的老师更加困难。如果孩子已经上了辅导班成绩却没有起色,或即将要为孩子选择一个辅导班,要注意哪些情况呢?首先要明确孩子是真的去辅导班查漏补缺去了,还是孩子纯粹浪费时间去辅导班是为了应付家长,建议家长可以去辅导班内和老师面谈,聊聊孩子的情况,而且平时不能给孩子施压给老师施压,因为每一个老师都想让孩子出成绩,想让孩子把知识掌握牢固,如果家长不配合老师,孩子也同样不会配合老师,这样孩子的教育工作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再者不轻易的听信辅导班顾问人员的一面之辞,要多方打听辅导班老师的资质是怎么样的,辅导班的班级成员人数都是有必要了解的,如果是一对一的辅导形式,试听课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老师的辅导模式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家孩子。最后,保持头脑清醒想一下是不是陷入到下面的几种误区里,如果陷入了误区里,要及时跳脱出来,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孩子好好沟通,放下家长的所谓“身段”,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抗拒来自身边人的的教导。家长也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1, 家长在内心之中崇拜名校,证书,不经意间给孩子灌输了荣誉就是王道的理念。家长相信有证书在升学时会加分,于是市场上关于奥数、记忆大赛等的各种证书,都要考下来,其实这是一种教育扭曲,给孩子压力很大。这样会让会让孩子容易逃避困难,因为孩子害怕出错,害怕丢失荣誉。2,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让家长不敢落下大队伍。因为别的孩子课外都报了各种学业补习班,技能养成班了,自己家孩子不报班成绩保持不住,其他孩子有的技能自己家孩子没有,显得很普通怎么办,这种心理让很多家长投入了不少钱在孩子的课外辅导上,孩子自己也没有休息时间,周六周日都在各种班里奔波。其实要根据孩子的个人特质孩子选择班型,不能盲目于其他孩子做比较,如果孩子有一项特别喜欢的项目,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在这个项目上成长的更成熟,即使只有这一个项目,但孩子坚持下去去做了,最终都会受益匪浅的,更关键的是孩子从中收获的成就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其他技能学习,学业科目学习上也会更加的有动力。3, 家长认为孩子不去参加辅导班,就会一直闲着,不如去辅导班学点知识。这种心理主要出于家长主观意愿,而且孩子也一般不会主动参加辅导班,所以家长一是要尊重孩子意愿,不能强制,否则就是填鸭式的学习,二是孩子如果能保持成绩,可以留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孩子认真沟通很重要,因为孩子如果能考一百分,他不会考九十分的,孩子自己也想取得好成绩。4, 家长期望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这种想法完全忽略了孩子并不了自己的复制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种想法往往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压抑孩子的天性,也让孩子缺乏了独立判断能力,渐渐的孩子在后期的择校,选专业时会很迷茫,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作者 | 金玙璠 李秋涵 周继凤 王敏 魏婕 唐亚华 王慧贤编辑 | 金玙璠鸡娃,是指用打鸡血的方式教育小孩、催促孩子学习,多发生在焦虑的中产阶级家长身上,更特指北上广深家长们流行的教育方式。这类家长在自家孩子的教育上,潜心钻研,无所不用其极,安排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从语数英到音乐美术都不能落后,甚至要学日后用于上流社会的社交礼仪。时间、精力、金钱,在鸡娃面前都不值一提。焦虑两个字是鸡娃家长最外露的标签,如果你和他们聊上几句就知道,在他们的标准里,教育这条路拼的是家庭付出,不做、不全做,就是耽误孩子成长,必须不动摇不偷懒,全家人齐心协力。只要肯鸡娃,自家孩子上课外班也能上成996。当越来越多人认为学校教育只是底线,家庭教育才是上限,还有家长能做到不焦虑吗?当北上广的家长都在拼命“鸡娃”,还有多少家长安心“散养”孩子?但是,当上小学的孩子因为压力大长出白头发,对妈妈说着“太累了我受不了”时,一些家长也开始意识到,过度鸡娃并不可取。比起一味追求分数,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这届家长,该醒醒了。本文是8个一线城市鸡娃家庭的故事。全家背负“爬藤”KPI,每个补习班都是藤校路上的敲门砖Kim | 北京顺义 40岁 孩子十一年级我家孩子,从我刚怀上她开始,我就认定了,她一定要上藤校(常春藤联盟学校,美国一流大学)。我一怀孕就成了全职太太,全部精力都花在培养孩子上。听起来夸张,但哪个顺义妈妈不希望自己孩子上藤校呢?这可以说是我们的共识,既然这样,就尽早做准备,赢的可能性才更大。她在我肚子里,我给她读英文小说,听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从她刚会说话,我就已经开始为我俩的幼儿园考试做准备了。之所以说是我俩,是因为好的幼儿园不但要挑选孩子,还要挑家长。孩子需要通过数学、英语的笔试和校方的外语面试,我也需要通过外语面试,和她学完英语绘本,我还在APP上找美国外教练习口语,每天打卡,无一例外。上了幼儿园,我们一家的爬藤之路便正式开始了,我就相当于一家创业公司的CEO,这家公司的唯一目标就是把孩子送到藤校。一个藤校孩子=健康的身体+顶尖的成绩+阳光的心态+优雅的谈吐+丰富的兴趣爱好。为此,家里的每个人都背负着严格的KPI。家里的保姆主要负责身体,她精通营养搭配,需要具备营养学、西餐西点、中餐的相关知识,让孩子既能熟悉中国饮食,去了国外也能适应西方饮食。我主要负责“顶尖的成绩”以及所有业务的统筹,她看什么书、考什么证、报什么班、假期学什么都归我负责,今年孩子11年级,学的有英语、国际象棋、钢琴、芭蕾,如果不受疫情影响,暑假还需要去参加哈佛、哥大这些美国顶尖大学的夏校,作为入学的敲门砖。为了掌握她学习的进度,她学什么我就学什么,她学习历史,我就得能和她聊大航海、殖民统治,她学经济,我就得能和她聊亚当斯密、宏观经济、货币体系。阳光的心态是我们全家的KPI,我们从不当着她的面争吵,还会时常关心她的心理,我也在看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优雅的谈吐主要是孩子爸爸负责,他在投行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精英才俊,吃饭的时候会和女儿聊聊金融圈的事情,也会教她一些交往礼仪。丰富的兴趣爱好就得全家出力了,她学的那些课,爷爷奶奶就负责监督,完成练习量。被广告、销售洗脑而报班不会存在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我十几年来专职在给孩子规划藤校路线,她报的每个班都是她爬藤路上的敲门砖。提前两年上小学,孩子因为压力大长出白头发张峥 | 北京海淀 40岁 孩子小学四年级我孩子性格活泼开朗,从小跟人相处融洽,特别受幼儿园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属于人群中的小焦点。她在双语幼儿园语言能力碾压其他人,也很讨老师喜欢,有一次抓着话筒对着叫Killy的老师唱起了:“Killy,Killy,I love you.”看到她和别人交际没问题,英语水平也好,我就带她参加了私立学校的面试,让她提早两年上小学了。这是我一手拍板做决定的,尽管孩子的妈妈和奶奶都反对,但我对女儿有信心,而且孩子那么早上小学,说出去大家都很羡慕,我也很有面子。也是那时开始,我就给她报了四五个兴趣班,学习跳舞、游泳、体操、唱歌、钢琴课,周末都塞满了。我周末也不用加班了,就开着车带女儿全城四处跑。在孩子的教育上,我觉得我已经足够上心了。没想到,上了一年级,孩子突然变得没那么优秀了。周围都是比她大好几岁的小朋友,她很多东西都不懂,比如一些相处规矩,别人的橡皮掉了之后,她不知道捡起来还给别人,她会捡起来放到自己桌上。学校老师开始频频找我谈话,说孩子学习吃力跟不上。我一开始没有放在心上,我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差呢?可能是她不太适应,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但问题越来越严重,孩子的中文一直不好。我不想让她走高考的路子,所以一直没有分出太多精力让孩子学中文,她待的学校又是中英双语学校,到了三四年级,随着课业难度加大,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变高了。孩子在学校成绩开始吊车尾,亮红灯。老师跟我说,孩子中文不好,导致阅读理解不好,影响人际沟通等。我听这话真的有点生气,那么优秀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学不会呢,但又特别担心,于是又给孩子加了中文课。那段时间,我肉眼感觉到小孩子有点不快乐,有一次发现她长出了白头发。说实话,那一瞬间真的是又心疼又难过,但又能怎么办呢,北京竞争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家都在拼,不优秀等于没有未来,如果我的孩子不拼,就很容易泯然于众人。好在,现在孩子突然开窍了。我自己是做技术出身,教育确实改变了我的命运,但又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掉下去,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能活得比我们好。培训班同学还在一年级,已经开始学五年级的内容程洁 | 上海闵行 37岁 小学三年级学生妈妈我硕士毕业后定居在上海闵行,这里是上海的鸡娃大区,做到完全不焦虑是不可能的。我儿子现在在上三年级,从幼儿园中班开始给他报培训班,算是周围人里比较晚的。当时突然发现,原来周围熟识的几个小朋友好久都不到楼下玩了,一问才知道是去上培训班了。当时我开始焦虑,担心孩子被落下,开始报学科类、素质类的培训班。等我每天送孩子上课、和周围家长交流上海的升学情况时,就越发焦虑了。在上海,只有高中进入了“四校八大”等重点高中,进入好大学的机会才会高。而重点高中大多数的名额都是自主招生,难度远高过中考,那自然就要报课外培训班超前学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大班时,想要让孩子插班到一个机构的数学高端班,但那个班里的几个家长抱团反对,担心我家孩子基础不好会拖整个班级的后腿,拿来一份题,说要达到多少分才能进。我一看那份题非常难,想放弃,和孩子商量后还是打算尝试一下,没想到孩子居然达到了分数线,之后就一直跟着这个班级的体系往上走。我们家孩子现在三年级,数学已经学到五年级的内容,培训班里还有个孩子在读一年级,现在同样也在学五年级的内容。孩子的学校有个同学是公认的“学神”,去年暑假大家都在四处游玩的时候,“学神”一直在家学习,开学后大家问他,是不是一直没有出去玩,他说:“去了呀,去了学而思”。看到“学神”的状态后,我们孩子心里也知道自己的辅导班不多,也习以为常了。这学期,我们给孩子报的辅导班除了语文、英语、数学之外,只有毛笔和网球。每年报培训班的费用在10万左右,我们觉得还算正常,周围一年花二三十万报班的大有人在。我们上的是公办小学,学费相比民办小学比较低,就相当于用报民办的学费花在课外补课了。我和两位大学同学有一个小群,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没怎么打过交道,结果毕业后因为孩子是同一个年级聚在了一起,每天都在群里分享资料。有时候也会感叹,在上海升学太难了,我以前小的时候在老家升学,基本就是一场考试、一套卷子解决问题,不会有面谈、自招那么多规则,现在是不可能回到那个时候了。孩子每天只睡7个半小时,但学习时间还是不够用郭雨 | 上海闵行 36岁 孩子小学一年级我记得,在女儿三岁说话还不太利索的时候,我给她报了第一个课外辅导班。现在回想起她努力读英语的样子,就觉得特别搞笑。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英语、跳舞、画画的辅导班我都报过,为的就是让她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今年她7岁,上小学一年级,每天的课程安排满满的,晚上10点半睡觉,早晨6点起床,每天睡7个半小时,但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周一放了学,要先学画画,晚上8点再上英语培训班,周二要上编程课,周四上学校开的羽毛球课,周五去学跳舞,周六早上学书法、学英语,下午上思维课、游泳课,周日弹钢琴,上语文课。每次报课外班之前,我一定会提前和她商量,一开始也会觉得报的课多,但看到她学到东西就很欣慰,有时候也会心疼孩子,问她要不要放弃一些课,但她想了很久,自己也不知道要放弃哪个。大家都说,在上海只有50%的人才能上好的高中,周围的家长和孩子好像都在努力,你就不得不积极。很多人说,到三年级,就会看出孩子是不是块学习的料,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猛报辅导班,就怕孩子上了三年级跟不上,到那时就晚了。有时候班主任会发一些小朋友的默写,看到写字好看的小朋友,家长就会跑去问:“你家孩子在哪里报的书法课呀?”然后大家都会一股脑报那家书法班。所以我个人觉得,家长的焦虑都来自于对比,小朋友和家长们的内卷化现象已经很严重了。放弃快乐教育,辞掉工作准备孩子小升初婧婧 | 38岁 北京海淀 孩子小学六年级我是海淀区妈妈,孩子现在6年级,是在小升初的关口了,我决定辞职在家照顾他。我其实是有点内疚的。之前我们一直提倡快乐学习,周一到周五没有培训班,周六就是数学和英语这类常规的补习课。但现在即将小升初,要做简历,看到海淀区对奥数能力有要求,我们计划参加一些比赛,但在教育机构看了一些备赛题,才发现好难,孩子做不了。如果早点带着孩子系统的学习、多练一练会好一些。本来我一开始还没有太焦虑,但听其他家长说现在情况多么严峻,培训机构说了备赛有多重要后,就越来越焦虑,我是起步意识晚的家长,之前投入比较少,有些自责。之前我还在上班的时候,下班到家7点左右,就安排他做一些作业,最晚做到10点半,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业都要做。周六我们肯定不会在家吃饭的,时间太紧了,早上的课是8点半到11点半,下午的课是1点半到4点半,由于上午下午的课在两个地方,有30分钟路程,我们两头跑,吃饭就找最近的商场应付就行了。星期天主要是计算机课,其余时间他就跟着爸爸去运动,也都是为了应试,因为体育也是考试项目。为了他的小升初,我最近特地辞职了,主要是为了去了解升学政策,了解越多,看一些学习讲座越多以后,就知道海淀教育资源没有那么稳定,“贫富差距”很大,越想给他找到适合的学校,我就越焦虑了。我意识到快乐教育是不行的,我的焦虑至少要持续到高考结束后。孩子说“太累了受不了”,我开始改变自己朵朵 | 北京朝阳 40岁 孩子小学四年级北京每个区的妈妈心态不太一样,海淀和西城的更焦虑,东城、丰台就比较佛系,我是朝阳妈妈,算是各区中比较居中的。我的孩子现在十岁,上小学四年级。很小就开始报班了,从一岁多开始上早教课,帮助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幼儿园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开始跟着外教一对一学习,那时还报了很多兴趣课,包括游泳、画画、网球、击剑,还有跆拳道,想让孩子全面发展。上小学以后,目的性就更强了,会先考虑哪些班能帮她提高学习成绩,语文、数学、英语肯定都要有的。兴趣爱好也在继续培养,我们让她在艺术类方面选定一科,她选择了画画,体育类选择一科,她选了网球,这两门一直坚持到现在,学习了有六七年了。每周一到周五,她都安排了培训班。有三天是美术加体育,有两天是学习语数英。星期六全天满课,星期天有一节课,每周她有半天自由支配的时间。现在每年培训班的花费是10万左右,英语课比较贵,一次课两小时要七八百,随着她年级升高,投入会更大。未来我们的预算大概是30万一年。教育投入多,但我觉得我不算是很焦虑的妈妈。就是在2019年下半年时,孩子的成绩下滑得比较厉害,我跟一个海淀妈妈聊天,她分享了很多奥数学习的心得。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孩子没怎么好好学奥数,就有点着急,在培训班里加大了投入,结果让孩子太累了,她跟我说有点受不了了。我也想了一下,海淀比较重视奥数,但在我们这边,对校内成绩提高意义不大,就放弃了。孩子不快乐,是让我改变的根本原因,2020年反而是我焦虑有点缓和的一年。大家的焦虑来源于和别人比,我觉得孩子就跟自己比,跟别人比没必要,每个孩子不一样,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也不一样,大家该走什么路也不一样。体验了市面上大多数课程,我就不焦虑了刘一旸 | 北京昌平 35岁 北京嫩芽茁壮科技创始人我的教育焦虑来自我不了解一些教育内容,而身边很多人都在关注的时候。我们家现在3个孩子,老大5岁,老二2岁半,老三刚出生。我报了3万多块的美吉姆早教课程,结果老大的课程到现在还没上完,内容太水了,我们没动力去上。幼儿园是我精心挑选的,理念是强调孩子人格的养成是首要的,思维力的养成要循序渐进的。去年我发现身边人都在上语文、英语、思维课,我带着她把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课都体验了一遍,斑马思维、瓜瓜龙思维、叽里呱啦、美术宝、小熊美术、凯叔讲故事等。体验完之后,我首先就把思维课排除了。我记得幼儿园用了两个星期让孩子发现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影子和实物、光线之间是什么关系,孩子印象特别深刻,但思维课用45分钟灌输式地告诉孩子,我不认可这种方式。其次是美术课的坑也挺多。市面上的这些美术课都是教简笔画,我们这个幼儿园是一个画家出身的人开的,他格外强调千万不要太早让孩子学简笔画,他只学会了模仿,没有去创造,直接扼杀了孩子的真正的艺术和他内心表达的东西。一轮筛选之后被我留下来的是运动课和英语。我们现在一周上两次运动课,英语是我坚持的一件事情,我一周给孩子读4-5次绘本,其中的一些要求和技巧由我报的班的老师来指导。这个老师对我影响挺大的,他说6岁之前孩子学英语事半功倍,这个年龄之前孩子听满1000个小时英语,基本上以后听力不用学都能达到高中的水平。我坚持下来确实觉得效果不错。孩子快上小学了,最开始在公立、私立还是国际学校的选择上,我挺焦虑的。了解之后我决定上离家最近的公立小学。我去现场感受过发现,私立学校理念、花样很多,但教育本身靠良心,私立学校教师的流动性很高,最后执行下来效果是受影响的,很有可能基础教育还没有公立学校的好,特色教育也没学到。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做的都是比较好的,虽然生源什么样的都有,不像国际学校孩子那么条件好,但孩子就得学会认识真实的世界,生活环境丰富一点,有利于他们成长。2020年,我们家孩子教育的花费大约接近12万元,包括幼儿园学费7万元,体能课一年3万块钱,跆拳道课约4千元,英语课约7千元,直播类课程大概5千元,以后大概也会保持这个花费。我觉得教育焦虑主要是身边的人带动的,比如有时候突然发现大家都在忙什么,我怎么什么都没干,是不是落后了,人家已经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我们孩子还不会。倒不是和别人比,但我觉得如果身边的人都是那种水平的话,自己孩子落后太多会影响自信心。这时候我会咨询专家、体验课程,了解清楚之后有自己的判断,就不会焦虑了。给孩子报了几乎所有的线上课,但不认可市面上的教育理念苏妍 | 北京海淀黄庄 37岁 孩子5岁我娃正在上的课外班,线下有围棋、游泳、英语、书法,其他利用线上产品学的有拼音、古诗、历史、数学。我本人是做教研出身,因为工作调研需要,给孩子报了几乎所有的线上网课。为什么有这么多鸡娃非常狠的家长,道理很简单,这件事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凡孩子学一点和教育相关的东西,但凡家长努力研究一下,孩子的学习效率就可以成倍提高。但我们缺的是正确的方法。就拿数学来说,公式不是数学,让孩子记公式,记一天一年可以,记不了一辈子,这种教学下,数学就是个非常恐怖的东西。我今年遇到的比较好的一类案例是,小学低段的孩子可以自学初中数学,而且孩子做的很高兴,还会跟爸爸说,这个题太简单了,不过瘾。分数对孩子很重要,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分数不是他的全部,如果为了提高去分数,做了很多异化的动作,那就没有意义。我给孩子报班的初衷是,让他自己学会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在家里玩拼音,当他开始好奇,汉字怎么写,我就给他报了写字课,我的目标非常单纯,我需要有人一笔一划地教他写字,至于字写得好不好看,我不太在意。当他有能力写字了特别开心,会兴奋地跟我说,妈妈,我会写“石”,然后他问我“头”怎么写。我很诧异,他竟然有这么强烈的求知欲,我开始教他查字典,接下来一两周,他都沉浸在“我会查字典”的喜悦中,每天抱着新华字典特别开心。我理解他的成就感来自有办法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我非常反对的是,现在大量鸡娃的家长和市场上大量的教学,从小到大只教孩子一件事,叫做“套”,我给你个公式你去套。其实很小的孩子就会举一反三,没必要花12年时间去教给孩子这一个动作。“更有效的教育”绝不是市面上这样的程度,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教育在限制孩子的发展,他们本可以走得更高。家长还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思维影响孩子,毕竟,从小培养一批真的会思考的孩子,将来才可以应变这个激流中的世界。*题图及文中配图均来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程洁、郭雨、张峥、朵朵、苏妍、婧婧为化名。
自从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的学习问题就会成为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最大的困扰,直到孩子大学毕业,相信很多家长朋友们也是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碎了心。有辞职在家陪读陪写作业的,查各种营养食谱帮孩子补脑的,三天两头往老师办公室跑的,最常用的做法,还是把孩子送到补习班交给老师补习功课,不得不说,为人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可纵使父母使劲浑身解数,孩子的学习成绩真的有提高吗,相信很多父母对于这个问题内心都是失望的,不然我们也不会天天逼着孩子放学后还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了。为什么家长如此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依旧不见起色呢?1孩子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我们督促孩子学习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能考个好大学,拥有高学历,以后步入社会独立生活了前途也能更明朗,可谓是用心良苦。可孩子年龄还小,不懂得我们成年人为生活拼搏的艰难,现在跟他们说什么为了以后有个好工作能生活得更好他们肯定是不能理解的。所以现在大多数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多的则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即使他们每天上学起早贪黑,周末还要去上各种辅导班,但在他们看来这些更像是一种完成任务式的被迫学习,磨完时间就算,不会去主动获取知识,如果孩子存在这种心态,学习效率当然不会很好,就算父母用了很多方法,他们的成绩没有明显提升也是很正常的。2激起了孩子逆反心理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希望放学后能多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但碍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高要求不能实现,难免会对父母心有怨言,产生逆反心理,父母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的心里越排斥,学习成绩自然得不到提高。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我们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也要讲方法,不要逼的孩子太紧,更尽量不要跟孩子起冲突,不要让孩子因此排斥学习。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孩子上了这么多辅导班学习成绩还总是不见提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习效率不高,归根究底,就是因为孩子不会主动学习,没有渴望获取知识,渴望提高成绩的目标,所以想要让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光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厌学贪玩的心理。对此,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建议家长朋友们,平常多带孩子去这三个地方转转,比上补习班更有意义。1图书馆图书馆自习室可以说是汇集了很多为了生活为了理想默默努力的人,他们之中有考学升学的学生党,有考证的上班族,还有考公考编制的,谁不是起早贪黑,为了达到自己心里的那个目标拼搏着。家长可以在空闲时间带孩子去市图书馆转一转,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为了学习比他们更苦更累的人,一定能震撼到他们的心灵。2名牌大学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想必做学生的心里都有一个名校梦。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可以带他们去国内的名牌大学转一转,让梦想照进现实,让孩子提早体会一下高等学府的氛围,让梦想更加具象化。尤其是那些校园建设得非常美的大学,更是值得一去,也更能给孩子学习的动力。3父母工作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趁孩子放暑假或者寒假的时候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带孩子到我们工作的地方去体验一下生活,让他们知道成年人的世界有多么不易,父母为了养育他们每天多么辛苦。体会完父母每天做的工作之后,大家一定要跟孩子讲述现代社会谋生是多么困难,高学历到哪都是必有的敲门砖,没学历寸步难行。让孩子明白,父母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他们总要有步入社会独立生活的一天,而若想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有一席之地,自身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自身能力的最直观体现,就是高学习。因此,必须要从小就努力学习。与其盲目地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每天逼迫孩子学习,不如参考一下李玫瑾教授的这个建议,震撼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才是提升成绩的关键。
目前,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因为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尽管教育署明确禁止公立教师开办补习班,但仍有一些人冒着危险,这与公众的需求是分不开的。我记得90后的童年仍然完整而自由。00以后,有了质的飞跃。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补习班。父母让孩子去补习班的心理原因是什么?1. 比较心理学许多父母认为别人的孩子去补习班了。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去补习班,他们会在起跑线上落后。没有父母希望如此,因此,他们就像和其他人相比,让自己的孩子上补习班,就像给女士买奢侈品一样。事实上,这是一种病态心理。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独特性,避免听从别人的建议。他们不应该给他们的孩子想要的东西。2.逃避责任面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许多父母无法更好地训练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责任感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因此,补习班是最好的方法。已经付钱了。如果孩子们的分数不能再提高,那与我无关。从本质上说,这是推卸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因为在这些父母的内心世界里,如果孩子将来有教育问题,那么他们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2. 运气心理学我不得不说,各种补习班带来的证书对孩子们的继续教育至关重要。许多优秀的孩子可以获得竞赛证书,这可以在他们的继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许多家长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想把孩子送到这些补习班去碰碰运气,这样他们的孩子就像其他孩子一样,可以获得一些竞赛证书来提高他们的成绩,同时也在继续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补习班被报道是出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然而,正是由于父母不正确的心理,这些课外班像韭菜一样一个接一个地长出来。所谓需求是供给和需求所必需的,这些需求的存在促进了供给和需求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一点,那些学霸通过这些补习班得到了真正的训练?事实并非如此。学霸是通过补习班训练的吗?他们通常拥有什么能力1.智力和自控如果我们仔细了解那些高中生,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学习时间往往比普通孩子长,但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呆子,而是一个有计划的学习。坦率地说,他们有更强的自制力。2.主动性和思考学习兴趣对孩子有多重要?它可以促进人的自主性,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补习班的作用是提高学习能力。对学霸来说,这只是一个辅助功能,但不是一个主动功能。从本质上说,这与未能成为学霸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关系。3. 自学能力事实上,过度依赖补习班会导致孩子学习能力的缺乏。不难发现,自学能力强的孩子,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而且他们可以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完成一切。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补习班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抑制孩子的行为,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重要。由此可见,学霸的存在不是补习班可以培养的,而是需要培养孩子自身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能力发展。每位家长都应该客观地看待补习班的存在。过度关注补习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学霸?根据我们的研究,以下三种家庭更有可能培养学霸。这三个家庭更有可能培养学霸。1.知识家庭如今,父母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也越来越重要。一般来说,学生有父母作为支持和指导,这意味着这些知识分子的家庭可以训练他们的孩子更好地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普通家庭的父母长期以来无法随着孩子年龄和年级的增长支持孩子的学习进步,所以他们选择让孩子上补习班,而知识分子家庭更容易培养欺负者。2. 父母自律的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幕。为人父母的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发展和行为选择。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学生恶霸,你必须培养孩子的自我精神。自律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有一个自律的父母有助于孩子自律的培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父母对孩子教育生活的影响。如果我们想培养孩子,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3.父母喜欢学习的家庭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父母喜欢学习,他们会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将有助于孩子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李玫瑾教授关于爱好班曾说过:这3种爱好班,对孩子几乎没有效果李玫瑾教授在育儿方面是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的,她曾在一次育儿讲座时说:“这三爱好班,对孩子几乎没有效果”可是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点都不让孩子消停的,除了孩子应该完结的校园的作业使命之外,还会再去给孩子报爱好班、补习班,其实这种给孩子报爱好班的行为,确实是有些操之过急了。而家长这疯狂的给孩子报名,也导致了爱好班呈现在了街头巷尾的各个角落。层出不穷的爱好班,正是因为爸爸妈妈的盲目跟风呈现的,爱好班是培育孩子的爱好的,可是在我看来家长比孩子都起劲,学习首要的便是孩子自身不排挤,不排挤才会有学习的机会,可是家长给孩子报的爱好班,假如孩子一开始就不喜欢,那无论如何孩子也是学不下去的。而李玫瑾教授从前讲过:有三种爱好班是不适合给孩子报名的,因为对孩子了无益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来看看吧!离家太远爱好班应该是在孩子放学之后,或者是周六周日去的,由于现已上了一天的课,报的爱好班还要耗费孩子好长的时刻,其实这不只对孩子来说是折磨,对于接送的家长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一大半的时刻都会浪费在路上。假如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佳,不只会影响爱好班的学习,严峻的还会影响到孩子第二天的课程,所以假如真的要给孩子报爱好班,间隔太远的还是恰当抛弃的好。说可以培育出天才的有的爱好班,会用夸大的广告来招引家长的注意力,说是可以激发孩子的天才一面,把孩子变成一个小天才,只需镇定一些看看这些广告。家长是可以发现过分夸大了,假如马马虎虎就能培育成天才,那这个国际的天才就不会那么少了。但有家长不信邪嘛!便是觉得没有成才也不吃亏,反正学到了知识,这便是在为自己的单纯买了一笔单。孩子不感爱好的孩子假如一开始就对爱好班的报名,持有对立意见的话,那么就会反抗,假如孩子犟不过爸爸妈妈,白交钱不说,孩子可能还什么都学不到,因为既然是给孩子报爱好班,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喜爱,可不能再次依照自己的喜爱去给孩子乱报爱好班了。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李玫瑾教授表示:2-8岁是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脑发育时期,也是最重要的逻辑训练期。我们中国古人总结的经验“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科学依据的。8岁前应该更注重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帮助孩子脑部发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给我推荐了《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这是一套专为幼小衔接设计,重点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游戏书,一共10册。参照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认知发展理论开创者,当代认知建构主义鼻祖让·皮亚杰的理论体系编写而成,并由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审定,遵循3-7岁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命题。全套400道题,够娃们玩很久;题目中还融入很多图形、运算、比较、统筹等衔接小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在小朋友静下心来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专注力等也同步提升。不仅丰富好玩,更惊艳的是,它有非常科学的内容编排。而这套书就很好地将孩子们对方向的认识,融入到了游戏中。比如判断小机器人的朝向,用东南西北多种方向的训练,训练孩子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对方向的认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他们不但可以准确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还掌握了规律,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皮亚杰还指出,孩子的学习大都是通过活动完成的,知识起源于孩子与世界之间的活动。因此,《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10本书对应10个孩子喜欢又贴近生活的主题场景,让孩子在模拟游戏中与世界互动,获得发展。原价200元,现有春节寒假优惠活动只需要99元,共10册,算一下每本书才9块钱,一顿早餐钱就能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助力脑部发育,变身聪明小孩,家长还犹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