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若水来源:禅喜(亦名若水心灵小屋) 昨天S大2021考博报名最后一天,凌晨一过,发现自己没报上名。 小心脏的颤抖呀!不过尘埃落定,可以歇歇,刚好回头看看。 之前,当我寻找自媒体和某种专业的结合点时,目光就投向了心理学,一则自己很感兴趣,二则社会人士很有需求,并且很多问题也确实亟待解决。 于是,开始学习,粗略了解,知道心理咨询从业需要1、国家二三级咨询师证证;2、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本科以上学历;3、社工证等(以下任选其一)。 原来硕士学的社会学不白学,算是心理学相关专业,可以“直接上岗”,当然,资质上是允许从业,具体到胜任还需要持续的技能培训、前辈督导、同行切磋等等,总之,是一条磨炼修炼,一边学习一边成长的过程。于是,开始搜寻各种正规的学习机会。五花八门的流派,长程、短程,或理论,或实战,我着实有点花了眼,系统学下来,得有坚强的“后盾”才行。 和娃爹聊天,他没法做我的后盾。这个理工科的PHD和我一合计,觉得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最可行的,持续学习心理学的方式是——考博。 这是一个真的能系统学起来,能够接触各种心理同行,并且成本很低,唯独需要自己付出很大苦功和心血的计划。我至今记不起来,是我先提的,还是他先提的。 提出来的时候,我否了。因为实在不想那么烧脑,写写小文章,带带娃,接接不那么严重的咨询,它不香么? 但,同样是在某个时刻,我发现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快要中学、大学,而我,如果再不学习,其实,真的就没有学习的热血和机会了。主意打听,娃爹也支持,略微仓促,于是开始搜寻目标院校各种信息,买好参考书,联络导师。应试教育的长河中,如今博士也成了其中的一个环节,竞争仍然是满激烈的。 发现,人到中年,学习能力真的是不如从前,尽管其实我不太想要承认。硬着头皮背单词学英语,看理论书,心里还要惦记着那一本本被我搁置起来的统计书——数学+统计,其实是我的软肋。 翻了几天书,才发现,更重要的是准备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十年后再考博,发现情况有了变化,排名靠前的高校博士也改成了审核制,类似申请国外高校那样凭材料说话,不用初试,择优进入复试。 看起来似乎是简单了不少。但和去年考上的博士交流发现,研究计划和个人陈述相当重要。于是,硬着头皮开始搜文献,写综述。时间是不太充裕的, 并且我又把这个最重要的排到了最后,之前还真以为写论文其实和写新闻稿差不了太多,无非是字数更多,往里填一些英文文献,逻辑上更清晰一些。 但真正写起来才发现还是满辛苦的,我理解为啥那些经常做研究的人会头秃会抑郁。概念和概念之间要理出个前因后果的关系,要系统、要穷尽,要有新意,要设计实验出来,让数据可论证,那真的还是满不轻松的,并且描述性的研究要结合定量,如果真的要做到科学,确实是满烧脑的,这不是1+1=2那么直接的问题。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多一些文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大脑总是会有一些灵感出来的。 错就在于,我其实安排得有点太急。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零点惊心动魄的时刻,为了报名准备的各种材料算是弄好了,5000字的研究计划和10000字的研究设计也弄好了,但是,最终填表提交时,预留时间不够,我没有在截止时刻,报上名! 无论我算了多少个开头,但其实算不到这个结尾。人生其实比戏还精彩。跟娃爹聊天,说都不好意思跟导师说,人家引导了一段时间,突然就跟丢了,这还挺丢人的。 不过对于自己而言,每个失败或者不圆满的当下,也恰有总结和进步的可能。 略微梳理一下吧,也是提醒自己。1、阶段性回望自己的日子,如果有方向性的变化,比如说我想从新闻改到心理学,其实是个蛮大的决定,那一定要从长计议,不能草率;2、决定好的事情要分配好时间,紧急+重要的先做,其次是重要的,再次是其他的,这里其实是看到时间分配的四象限法,确实是这个道理;3、不要“轻敌”,有时绊倒自己的也许反而是你觉得相对擅长的那个东西。比如我觉得写东西不费劲,所以给研究设计留的时间很短,两天要写一万字,其实是真的蛮不容易的,因为不能写流水账,得看文献写综述;4、安排事情一定要留出提前量,这方面我是惯犯了,因为常常总是有什么突发情况会出来,比如这次报名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但到最后关头发现发表的论文等材料要求匿名,我又忙着临时去把名字遮拦,有的软件不熟练,就没那么快;5、反思时我想,如果当时不管是否匿名的情况,先赶在 deadline前把材料都提交掉完成报名,其实好过没提交成,没有报名成功,因为前者顶多是资料部分不符,不是大错; 6、长期看书或者写东西,一定留一些时间来休息,人毕竟不是机器,不然大脑也会短路,简单的事情都容易办错了。7、天底下没有多少事情比得上健康和每天开心自在地活着,考博也不应该将我们和那个快乐的自己分开,全力以赴不代表完全不管别的事情。不然,一旦遭遇不顺,心态很容易蹦掉。人需要很多的支持系统,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兴趣癖好等,某个时刻,都能拯救自己。 总之,通过备考S校的这短短一个月,让自己体验式地学到,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 我想起去Z所找老师写推荐信时,他耐心地给我改错字和语句不通,指出我个人陈述中写得不合适的地方,这点点滴滴都指向其实我需要更踏实、更细致地来做事情。 言到尾声,这个没报上名的糗事出来后,当然,也还有其他学校可以去准备。当我和孩子爹说,不想考了,太累了,但他仍然鼓励我,他说:既然方向是对的,那就努力下去,强烈感觉到真的是被逼考博。 他希望我不要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好吧,诤友如此,也只能,勉力而行。 他说的也真的没错,路很多条,还是选难的那条路,不试试看,哪行呢? 那就加油吧~ 最后,感谢在这前前后后给过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出租车司机、亲友~文字作者:若水 北大社会学硕士,11年报社记者编辑经历,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随着网络和信息的飞速发展,很多词汇一经产生,便会在网络上引发一阵热烈的讨论。比如说之前的所谓“隐形穷人”、“努力的废物”等等,突然出现,随后成为热词。那么这些乍一看不知所云的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隐形穷人”指的是那些看上去生活好似十分富有,每天享受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其实经济情况却十分的窘迫,甚至身背很多的债务。除了这个词之外,另一个词“努力的废物”指的是那些看似十分忙碌,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满的人,尽管他们看上去一直在努力,但是却始终未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在此之前,在网上还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是众多年轻人用来调侃自己的,那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还有一些类似的语言,比如说“人间不值得”这样的话,都表现出一种十分明显的“丧”文化。那么这种十分消极的文化是怎么产生的呢?之前很少有大规模的这种情况,这也许和源自东亚近邻日本的“佛系”文化产生有关。“佛系”指的是那些对于生活十分随意,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们。他们对于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口头禅往往是“可以”、“都行”、“随便”这样的话。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社交好友: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关于自己目标的计划,比如减肥、学习等等,但是往往在几天之后,就会没了音信。在放弃坚持之后,往往整个人就会陷入一种比较消极的状态,并且会在内心安慰自己:没事的,只是暂时停止或是反正本来也做不到之类的话。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松蔚,根据所谓“努力的废物”当中的“努力”二字进行过一定的知识普及,他认为很多年轻人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只不过是生活在社会当中,被迫做出的决定罢了。比如考各种证、进行各种编制的考试,都是因为老一辈人希望他们去做,他们被迫去做的。其实无论是自己内心,还是身处的环境,都不是特别适合这样去做的。根据他的分析,我们可以学到一点——在为自己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真真正正地弄清楚自己的需求,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以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假如只是为了迎合某些社会的观点,强行参与某些考试,最终也只是徒劳。所以生活就会陷入一种“制定错误目标→目标失败→再被迫制定新的目标”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不断的失败与重新失败之中,生活变得十分挣扎。假如以社会心理学的眼光去看待“努力的废物”这种现象,其实他们不是无法实现目标,而是失去了目标。我们活在世上,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声音:来自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身边亲人长辈的“先见之明”;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学朋友的“真诚建议”……太多的声音让我们难以做出明智的决定。所以所谓“废物”其实是一个不合理的评价,因为没有人是生来就没有价值的。再反过头来看,尽管经常处于忙忙碌碌和屡败屡战当中,但是终究还是证明他们在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内心是想要进行变革、做出改变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十分可取的,因为这种态度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仅仅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再进行积极的努力。所以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之前,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立即行动,不再拖延。拖延症耽误了很多人的时间,不要再告诉自己“之后再做”。只要你想到了,那么就马上去做。不要再在读书之前告诉自己“玩一会手机”;不要再在写论文之前告诉自己“明天再写”;不要再在应该努力的时候告诉自己“再歇一会”了,想要完成目标,就必须马上行动。有的人也许会认为,当一条“咸鱼”也未尝不可,但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们的生活不光是我们自己,还有家庭和亲人,如果不努力,那么怎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中国互联网开通20多年来,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企业,这让中国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互联网阵营。其中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分别占据搜索社交和电商三大互联网领域,被称为互联网三巨头。以往外界对BAT三巨头的印象,百度是技术基因最雄厚的企业,腾讯的技术实力次之,阿里巴巴则没有技术,马化腾还曾因为淘宝没有技术而拒绝投资,错失了绝佳的发财机会。但阿里巴巴没有技术的历史在2008年后开始改写,此后10年间,阿里巴巴打造支付宝金融生态,发力云计算,成立阿里达摩院和平头哥半导体,都与一个人分不开关系。2007年的时候,他还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副院长,他对马云说,如果阿里巴巴还不掌握技术,未来将不会有阿里的身影,一年后,马云重金把他从微软挖到阿里巴巴,他叫王坚。加入阿里巴巴前,王坚的人生堪称开挂,他28岁拿到心理学博士,30岁晋升心理学教授,31岁成为博士生导师,32岁成为系主任。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子课题,但顺风顺水的他却不满足,于是又辞职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几年时间又做到常务副院长的要职,深受比尔·盖茨的重用。但到了阿里之后,他的人生陡然经历了长达4年的黑暗期。王坚加入阿里巴巴后,把精力就放在了自主研发云计算上,今天云计算是个妇孺皆知的词汇,但在10年前,包括行业大佬在内,几乎没有人看好云计算,马化腾说它说“几百年后才有可能实现的技术”,但王坚坚信云计算会是改变世界的技术,于是带领一队人马在北京研发云计算。从无到有做一个伟大的产品何其艰难,就连阿里巴巴的员工也不理解,马云为什么会请一个心理学博士来做阿里CTO?阿里云飞天系统在阿里其他部门使用时,各种BUG层出不穷,让其他部门的员工怨气冲天,甚至当着马云的面说王坚就是一个骗子,不要再相信他了。但马云还是力排众议,力挺王坚研发云计算,他说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10年,做不出来再说,如果撞墙了,这钱打水漂了,我花得起,这是战略。在马云和王坚的坚持下,阿里云计算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阿里云计算上线后,连续12个季度同比增长100%以上,现在阿里云计算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云平台,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年营收达247亿,估值超过5000亿。10年前,他每年“骗”马云10亿,10年后,他交给马云一个5000亿的巨无霸。乔布斯说过,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正因为他们敢于坚持别人看懂的,最终才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大家对王坚博士的励志故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你是否对现状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flag立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改变,间接性努力,持续性混吃混喝,反倒是身边的一些朋友在悄悄地改变。 前同事小王裸辞后成为自由撰稿人,时间自由,经济独立,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初中同学小张原来是个体重数比身高数还大的小胖妞,再次看见她时,已然成为一个拥有马甲线和蚂蚁腰的健身达人。 就连老家的童年小伙伴现在也成了三农达人,自己脱贫后,还帮助村里人一起脱贫致富。你虽表面不屑,但更多的是羡慕,怎么都变成厉害的人,只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计划清单列了一条又一条,却没来没有实现过,对未来迷茫,对过去后悔,对眼下的事又瞧不上,没有执行力。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却依然过着平庸的日子,把毛不易的《像我这样平凡的人》听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准备寻找更好的生活、成长和改变的方法,那这本还是有可读性的。《精进》这本书,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这7个人生侧面,向我们讲述如何从底层逻辑改变,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作者采铜,心理学博士,知乎大神,2011年加入知乎至2016年退出知乎,五年里,一共写了1000多个回答,获得了50多万的赞同和12万次的感谢。他依照书中的反复磨炼,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几点。 1、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有各种各样的大量的信息向我们袭来,让我们应接不暇,通常来不及思考,就全盘接收,渐渐地失去了辨别信息的能力。要想辨别信息,获取有用的知识,那就要利用好我们的“过滤器”。作者在文中给出了4点建议:l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l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l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l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要做到这4点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刻意练习自己的大脑,把被动接收信息变成主动地过滤,眼光放挑剔一点,你选择的标准越高,通常你得到的东西就会越优质。 2、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浮躁的社会环境,可能大部分人都急于求成,于是,网上有很多速成班应运而生,“7天掌握一门外语”、“30天成为XX高手”、“21天搞定XX编程语言”,殊不知,这些课程正在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从来就没有速成这一说,怀孕十月才能一朝分娩,更何况是学习成长。对每一件事都浅尝辄止,就像你要打一口井,打了1米,没有出水,换一个地方打,每一次都换一个地方,终是看不到水出来,最后不了了之。 于是,你又抱怨,这些课程都是骗人的,就是在割韭菜。 胡适的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里面有一个人叫“差不多先生”,他的口头禅就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而胡适本人是一个对待工作和做学问都“不苟且”的人,他说这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他的助理罗尓纲早年受这种“不苟且”精神的熏染,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践行,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这些课程可以带我们入门,但要真正学的精,还需做到极致,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都做到极致,选取一件你喜欢的,对你来说有价值的,把它做精、做细、做好。3、不痛苦地坚持到底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不痛苦,另一个是坚持到底。如果一件事,坚持下去让你很痛不欲生,那就不要坚持了,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进步。大张伟说过,坚持必要的坚持,有一些不必要的坚持,你坚持它就是在毁自己。深以为然。 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诚勤俭度日,常常典当衣服,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林语堂现实说他俩是“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如果能长期坚持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唤醒内心深处的欲望。最后,对于怎样才算是一个厉害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不管我们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今天的我们比昨天的我们更好,今天的我们与昨天的我们相比就是一个厉害的人。
看到街上瘦瘦的女孩子,于是下定决心要减肥,可是刚健康饮食三天,就忍不住下单了炸鸡外卖;想要像某某一样坚持跑步收获健康生活,才是一星期不到,运动鞋就扔在床底下积灰了;羡慕别人的自律和积极,想要摆脱废柴肥宅的生活方式,做好了每天看书1小时、学英语一小时、写作两小时的计划,准备坚持30天,可是第二天就被小视频吸引走了全部的视线,打开的书停留在“前言”;想要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计划好了要读的书、要看的电影、要社交的朋友,结果到周日晚上一回头,发现这一天又是睡过去的;一年过去,年初立下的目标啪啪打脸,可那又怎样呢?新的一年,再立下更大的目标!我可以的!结果,emmm……为什么?为什么别人都能想到就能做到,而我永远都只是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虽然还能用“有三分钟热度就有三分钟收获“来安慰自己,可是……可是,我还是想要超过3分钟的收获啊!经常下定决心要改变,却总是做不到,真的是我这个人懒、没有意志力、抵抗不住诱惑,或者动力不足吗?想要养成坚持早起、运动、看书、写作的好习惯,真的只能这样放弃了吗?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肖恩扬的这本《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帮助大家形成新的习惯,或摒弃旧的不良习惯,并通过整合多种“武器”使你的生活带来持久的改变。换句话说,这本书讲的是如何使生活做出第一步改变,并把这种改变长久地坚持下去,使它逐渐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者肖恩扬教授是行为科学领域新一代的权威人物。不仅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也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致力于“心理”“行为”研究的肖恩·扬教授,将心理学、医学、商业与科技领域的成果结合起来,并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帮助预测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思科公司、英特尔公司、脸书公司,甚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都曾经,在肖恩·扬教授的帮助下,建立了更准确地预测和引导用户行为的模型。让人更感兴趣的是,肖恩·扬本身确实是一个“想到就能做到的人”——炒股成了股神,玩乐队差点加入林肯公园,卖保险成了销售第1,为NASA的宇航员设计训练程序,为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教授MBA课程,还为南亚乡村地区建立了一个提供健康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帮助了超过15万人,无怪乎被称为“做什么都能成功的人”。好习惯难以养成、坚持不下去的三大原因我们很容易把原因归结为:懒、拖延、动力不足、诱惑太多,比如想要减肥,吃白水鸡胸肉和吃火锅相比,后者诱惑更大,于是“管住嘴”失败了,跑步健身和躺着看视频相比,后者带来的快乐更及时,所有“迈开腿”也失败了。但是在《如何想到又做到》这本书里,作者肖恩·扬从行为科学和大脑思维特点出发,对“好习惯为什么更难养成并坚持”给出了更多科学、深刻的答案,了解到这些,才能做下一步做出改变并坚持做好准备。1.大脑倾向于做更简单的事情大脑也是个调皮鬼,喜欢简单的事物而不是复杂的事物。如果它发现一件事情很麻烦,很可能会选择放弃。如果大脑知道完成一件事需要3个月的时间,它可能就直接投降了。拿做饭来说,想想做一顿饭要找菜谱、买菜、摘菜、洗菜、调酱汁、掌握火候,吃完还要刷锅洗碗擦灶台,这么麻烦,还是点外卖吧~障碍太多,步骤太复杂的时候,人性本能地就会放弃。这并不是说不能制订大目标,而是说,对于行为的计划,需要“小之又小”,这也是有效改变的前提。作者肖恩·扬称之为“极度容易”:把焦点放在小步骤上,一个人便会有更好的成功概率。举例来说,每天做一个卷腹,就是这个“小之又小”的行为改变,你知道自己能做到,做就好了,没有大脑进行“抵抗”的过程,更容易实现。另外,有一个亲测有效的行为改变或者叫战胜拖延的小建议:2分钟原则。如果一件事情,2分钟以内就能做完,那就立刻去做。擦洗手台,1分钟就能做完,那就随手做了,不需要安排特别的时间,也不需要你说服自己“坚持”,洗手台就可以保持干净;看一页书,2分钟基本也可以完成,那就看一页,相对于“每天一个小时”,“看完一页”这个真正的小目标,轻而易举就实现了。了解到这一点,改变就可以悄悄开始了。每天醒来,为你的想要做的事情付出一点点就可以,比如想要写作,其实每天要做的就是打开文档,写下一行字,甚至只是打开文档就好。2.神经记忆的改变始于行为,而不是认知“有志者事竟成”“思想决定行为”,是我们一直以来信奉的,总觉得只要下定了决心,行为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行为主义科学告诉我们,这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误区。想要改变,得反过来:先动起来,用行动带动认知的改变。持久的行为改变始于行为的实际的、实体的变化,而不是思想中的变化。“要先改变行为,意识才会跟着改变”,作者肖恩·扬将这个顺序称为神经记忆。心理学上有一个“认知失调”的概念,这其实也是人性中的一个“弱点”——当你的行为和认知不一致的时候,大脑意识到“认知失调”,会努力调整认知,重新达到认知上的连贯和意义。比如,总有老人家在街头买到“古董”,花上千元买一个上周才出厂的“商周”宝贝,即使家里所有人都告诉他上当受骗了,老人依然会拒绝承认这一点。“拒绝承认”就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认知的一致性。回到行为改变上,《如何想到又做到》依据这一点,提出:“持久的行为改变通常不始于意识告诉身体要做出持久的改变,它始于先做一些小小的行为改变,接着让意识反映出这种改变”,这就是书中所强调的“行在知前”。而“想得多做得少”的人,正好是“行在知前”的反面,晚上千条计,早上老主意,说的可不就是这个。运动也好,学英语也好,写作也好,先动起来。这里其实还涉及到另一个概念:自我认同。简单地说,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过完的经历中,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那么就会在在很多事情中你依然会继续持续这一特质。自我认同保持一致,是行动在前的底层逻辑。可是如果我已经认为自己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呢?也不必担心,神经记忆的改变甚至重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当你开始行动,实现一个小小的目标,自我认同会重新进行调整,大脑也会顺从地“记住”你是一个怎样优秀的人。3.大脑喜欢被奖赏的行为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玩游戏?因为大脑很多时候像个小孩子,喜欢及时的奖励。游戏,哪怕是手机里的小游戏,都会及时给你奖励,积分、勋章、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太棒了”的鼓励,让我们持续不停地玩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小奖励刺激大脑分泌一种令人快乐的物质:多巴胺。它传递兴奋和快乐的信息,让人保持愉悦。为什么谈恋爱让人快乐?其实也是多巴胺分泌的作用。了解到这个物质,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苦哈哈的坚持让人反感,没有奖赏,或者很久之后才能带来的奖赏,它刺激不到大脑这个缺乏想象力的家伙。毕竟,感觉好才能做得好。眼前的美食和3个月甚至半年后的好身材,哪个对大脑的刺激更大?明显是眼前啊!好身材固然也诱人,可是大脑想不到那么长远。《如何想到又做到》里,基于这个原理,提出了“致命诱惑”:有的人也许认为金钱是最强效的奖励,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健康。奖励还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年轻时或许觉得金钱是一种诱人的奖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家人共度时光恐怕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书中提出了两种“让过程变成奖励”的方法:快修和妙修。快修,即每次做某件事都能得到奖励,就像幼儿园的小红花,表现好就能得到。妙修则是每次做一件事,不一定得到奖励,可能有可能没有,通过这个方法,降低行为对奖励的依赖。同时,设置奖励时,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也更持久。你要奖励自己什么?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阅读带来思维提升,写作带来的思考梳理,都是比金钱更有效的奖励。带来持续的行为改变的三个行为模型我们已经了解了无法形成好习惯、摆脱不良习惯的三大原因,接下来,就是如何采取行动。《如何想到又做到》书里的三个行为模型,是我们拿来就能用的。1.阶梯模型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却慢慢发现,这不现实啊。减不下去的肥,戒不了的烟,无止境的拖延,我们已经知道这是来自于大脑对于巨大障碍的畏惧。“阶梯模型”就是改变这一点的法宝。想一想爬梯子的经历,你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踏上下一个横档上就行,一个接一个,你就能到达目的地,心情没有那么紧张,信心也在一步一步提升,也更容易走得更远,爬得更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设置阶梯?“要是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实现远大理想上,可能会造成相反的结果,因为梦想太大了,也太远了,容易让人气馁。”书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那些很成功的股民,并没有预期“发财致富”“一夜暴富”,他们更多地把目标放在了“本周不亏损”上。肖恩扬的阶梯模型分为三个部分:步骤、目标、梦想。梦想是你需要花费至少3个月才能打成的;目标则是一个过渡计划,短期目标1周~1个月能实现,长期目标可能需要1~3个月。相比于梦想,目标更有指导性。而步骤才是每天要采取的行动,也就是梯子上的那个横档,一般只需要1个星期来完成。拿写作来说,梦想可以是成为著作等身的作家,或者通过写作实现年入XX万。而目标,就得落实到单篇文章的阅读量。步骤呢,则是写什么、如何运营等等。而这个行动步骤可以继续细化:选什么主题,如何破题,如何结尾,怎样写更吸引人,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制定行动步骤,实际上却在用梦想的标准要求自己。步骤要尽可能地小,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让大脑得到奖赏,也更容易继续坚持。2.社交磁力想写作,加入写作群;想健身,加入健身群;想读书,加入读书打卡群,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如何想到又做到》告诉我们:加入那些正在做你想做之事的人的队伍中,社会支持和社会竞争能促进行为改变。一个人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看美剧,经常会有各种互助会,有相同问题想要解决的人们(比如戒烟),定期聚会,互相分享经验,提供鼓励和支持。社群为我们提供了归属感: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件事,大家都在做,所以你不会因为孤单而迅速放弃。大家课互相鼓励、支持,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同时,群内的榜样也为我们提供了模板,不管是专家、名人,还是隔壁公司、对面小区的榜样,都能够促进我们继续坚持下去。竞争也是一种促进方式——什么,你今天跑步3公里?我也能啊!还能比你跑得更多更快!如果你想自己建立一个这样的社群,作者肖恩的建议可以参考:要创造出“社交磁力”,社群要想对成员产生持久的影响,就需要有足够多的人为社群提供力量,创造活跃。对于比如5人以下的社群来说,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做出贡献。对于较大的社群来说,则需要15%的参与者投入到群的建设之中。对于新入群的人,为他们设定一个初始目标:加入后的第一个星期内为社群做些贡献。这样才让社交磁力变得更强。3.要事为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肖恩·扬说:“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并没有所谓的动机型人格。人是因为环境的关系,因为在正确的时间处在了正确的或错误的位置,才去做事情的。”如果一件事没有做或者没有持续做,很可能是因为,你认为它不重要。或者说,你还没有让自己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运动对你来说重要吗?给自己列出10个不得不锻炼的理由吧,比如“备孕”“保持健康的身体机能”“老了也能有高质量的生活”“保持好身材”“运动可以提升大脑灵活性”“运动让人精力充沛”“给孩子做好榜样”,等等。然后利用阶梯模型和社群,增加运动频率,进而保持习惯。如何让想做的事情变得重要?也有章可循,那就是“遇见未来的自己”。英语里有一个时态一直让我很着迷,叫做“将来完成时”,用来描述“将来某个时间以前会完成的事情或一直持续的动作”,用在这里真的非常贴切。你可以试试——将来的我,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1年后,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减肥成功?收入提升?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读了50本书?每周更新了2篇文章?3年后呢?5年后呢?你甚至可以用“将来完成时”创造出未来记忆,而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填充这个记忆,不断为将来的、重要的事情做储蓄。读励志的书籍,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积极的行动,但最终,想要真正落实到“行为改变”上,把“想到”变成做到,还需要脚踏实地地去行动。《如何想到又做到:带来持久改变的7种武器》提供了方法,而每个人能从中吸收到的却因人而异。书中的7个“武器”,作者在过去15年里经过了科学的论证,能为你所用的是哪个?想要梦想成真,想要改变眼前不想要的生活方式,你要做的,就是开始行动。别忘了,行动才能创造价值!
It is supposed to be hard, otherwise it’s not worth it.——Jing Zhou关于作者:Jing Zhou is Mary Gibbs Jones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and an 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Her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声明】本文分享内容已获得Jing Zhou教授口头允许。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参会者笔记和个人理解,若分享人理解有误,不代表Pror.Zhou本人立场。写在前面这篇文章,我们不谈统计。我们说说研究。2017年9月1日,我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尽管有好多人谈论博士课题的重要性。我却怀有一种宿命论,觉得“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行。所以当时联系导师,第一选择联系了Wilmar。遗憾的是,他要退休了,把我推荐给了我现在的导师Toon,结果很快就定了下来。即便后来得知荷兰还有其他教授,如Bakker, Demerouti等人,依然选择了现在的导师。而关于研究课题,其实那个时候我对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一无所知,觉得选什么都关系不大,博士无非是方法和思维的训练,任何课题都可以做。研究无非是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写作,发表文章。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发点……至于课题什么,以后还可以选择嘛。真的是什么都可以做吗?一个领域里有那么多课题,似乎随便一个概念都可以写出成千上百的文章。到底要怎么选呢?是集中在一个领域进行深耕,还是研究一个领域当前的“热点”赶潮流?如果集中一个领域,研究了一生发现自己的研究是行不通的,或者最后才发现根本没有一点价值,那岂不是比悲惨世界还悲催……或者你可以一直追赶潮流,潮流在变,你当然可以有很多问题去做,可是到头来没有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你根本没有research identity。你的研究者id都没有(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那发很多文章的意义在哪?这里涉及到三个核心问题:其一,如何选择博士课题;其二,如何经营你的研究生涯;其三,如何选择一个领域。直到参加Jing Zhou教授的workshop 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这几个问题。更多的是秉持一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念头,花了一些时间在统计方法上(各种复杂模型,统计软件,R, Mplus,英语)。但这一切最终目的是做好研究,使研究产生更大影响(俗气一点讲就是发顶刊)。但是研究本身却没有真正思考过,舍本逐末无疑了……Jing Zhou教授研究creativity。毫不夸张的讲,她是这个领域里当之无愧的top学者之一,粗略搜索,已发表 JOM( 5), JAP(11), AMJ (7),谷歌学术引用超过21000+。在两天的workshop里真正讲自己研究的时间5%都不到,更多是结合研究超越了研究本身,分享作为一个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选择一个研究领域。澄清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怎么去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不管是博士课题或者一个独立的研究,什么是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有哪些标准去判断?2.如果决定了一生都做研究,那么如何建立你的研究者身份?3.如何选择一个领域,避免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考一下你研究课题的“前世今生”,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未来几十年是不是还可以做下去?一、如何选择博士课题或研究课题?有人说一个人的博士论文,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最重要的作品。选择一个研究问题的历程,也就是趋向创造性的历程。创新也就是产生新颖(novel)且有用(useful)的idea.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是:有趣的interesting “有趣的文章万里挑一……”可行的feasible新颖的novel重要的important而要产生这样的idea 你需要:相关领域的知识。技巧和策略Skills & Strategic。动机Motivation : Intrinsic & Extrinsic1.1 获取相关领域知识为了获取相关领域的知识,需要大量阅读Read widely。不仅仅是专业的期刊文章,新闻,杂志,其它领域的期刊文章,社会科学/经济/历史。阅读的时候set a goal, 阅读要有一定目的性,比如读其它领域文章时候,设定一个目标,至少发现三个有关的概念可以用到你自己的领域。批判性的阅读Read critically;广泛的阅读Read widely。1.2 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 and strategies.1.3 MotivationReally need to be really good: find something you really care about.动机Motivation: 一句话就是选择你所爱Do what you love,毕竟搞研究一不小心就搞了大半辈子。Jing去读博士的那一年收到offer的有八个博士(其实往年也会发那么多offer,只不过不是每一个拿到offer的都会去),她那一届入学的人很多,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陆陆续续的quit掉了,只剩下3人。用一句玩笑话说,最容易打的乐器就是退堂鼓了,不难想象很多博士生在读的时候也会无数次萌生出quit 的想法,但是也许再坚持一下就又柳暗花明了,周老师的建议是当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至少再坚持一天,哪怕是明天再quit。如果你想放弃了,告诉自己I might quit it tomorrow:It is supposed to be hard, otherwise it’s not worth it.二、如何选择研究课题?2.1 错误的选题思路:试图找一个调节变量Try to find a moderator;试图换一个研究水平,比如前人研究都是在某一水平,检验跨层或多水平Cross-level;试图找一个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很多人在论文里写到为什么要做某个研究,是说没有人研究过……“那还没有人研究过鞋子尺码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呢……hmm说不定很值得研究一下”有个Research gap。但这你需要论证(Need to justify),why this is important, 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don’t we know; Try not to use the gap negative reaction; 不是所有的gap都需要你去填坑……;比如AMJ 一个reviewer说来源:(Grant & Pollock, 2011)2.2 选择研究课题的标准2.2.1 Is it new?Novelty, the storyline should be new, but should be based on existing knowledge, not totally, new; 她的一个研究显示人们其实相比完全新的东西,更愿意接受已有产品的更新物。比如手机等。所以,在提出新概念等等,选用一些已有的变量等等,这会让reviewer和读者更容易接受。2.2.2 是否重要?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in a particular topic area and why?What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specific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should be asked regards a particular research issue?2.2.3 是不是有趣?什么是有趣的研究?有趣的研究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人们的一些assumption。...deny certain assumptions of their audience…a new theory will be noticed only when it denies an assumption.比如通常任务工作压力都是有害的,2000年的时候有研究者提出了challenge-hindrance stress 模型,认为挑战性压力源有积极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人们关于压力的一些观念。一些例子:Amabil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Flynn, Francis J., and Barry M. Staw. "Lend me your wallets: The effect of charismatic leadership on external support for an organiz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5.4 (2004): 309-330.Hack (2009) 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situation is not enough. JOB.2.3 选题的过程2.3.1 选择一个好的领域都说炒股的时候要选对进的时机,结合周老师的经历来看,做科研也是一样。Jing的第一篇creativity发表在1998年,纵观创造力的研究历史,这个时机是创造力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从这时候开始,创造力的研究才开始喷薄而出,成指数增长。另外一个背景是,当时互联网刚开始兴起,一场时代的巨变正在悄然发生,组织形态以及工作生产方式都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创造力在企业发展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见,敏锐而准确的把握时代发展动向,瞄定一个有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是多么的重要(怎么选见下文)。这一点杨振宁院士也强调过:“这么多年我看到了成千个研究生,很多都非常优秀,可是十年以后他们得了博士学位再看,有的人非常成功,有的人非常不成功,并不是因为这些人的本事差了这么多,得到过博士学位的人通常本事都还不坏的;也不是因为有的人努力,有的人不努力。主要是有人走对了方向,要是走到一个强弩之末的方向上,那就没有办法的,而且越走越不容易走出来,要换一个方向不容易,继续做那就走成了最不幸的一个人。”2.3.2 创造你自己的学术生涯道路周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博士生一定要把自己的博士课题作为自己的事业。很多同学可能认为博士期间要受老板,毕业压力,就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并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课题,就想着先毕业以后再说,但是事实是博士课题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也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要把学术作为终身事业,就要把眼光放长远,想一想现在做的研究十年二十年以后可以做什么,尤其是如果想在学术圈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一定要深耕于某一个领域,那么不妨就从现在开始想好做好。最主要是建立职业认同,和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职业身份。记得导师说过,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上发过5-6篇文章,别人也就知道你是做什么什么的了。三、具体措施:如何发掘新的有趣的课题前两部分是从长远规划,但在实际进行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权衡取舍。带着你的研究idea, 具体分析,查看你能否对这个领域带来新的启发。3.1 选择领域(Field)当你有了研究课题的时候,那么你选择到底是哪个领域?你的研究领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周老师认为识别新的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真的是新概念,那么很难做到完美。比如在她的领域,关于创新其实有很多概念,但是提出创新就是产生有用且新颖的想法。这个新的概念既要准确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去识别新的概念呢,有两个方法:从现象出发,Identify phenomenon: looking back travel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al world, have a hobby to reading。这也就是为什么周老师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不少博士生包括学者倾向于只关注自己领域,绝大部分的时间也是用在做自己的研究上,用我小老板的一个词叫做over-committed。而周老师强调兴趣可以帮助博士生建立学术以外的社交圈,更有机会去接触到新鲜有趣的现象。周老师本身也是如此,喜欢打网球也喜欢广泛阅读,当我说到可以培养瑜伽作为爱好时,周老师立马否决说,那是中老年以上的人才应该选的运动,太有趣了。借鉴其他领域,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很多理论与概念就是从其他学科借鉴过来的。完全构造一个新的概念是很难的,而从其他领域巧妙的转接过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也更容易理解。在做研究时也是一样,要做新的东西,但又不能完全是新的,完全新的东西对audience来说会很陌生,自然也更加难以接受。怎么样写一篇好文章?从自己的领域找五篇标杆论文(anchor),在自己研究设计/写作时予以认真思考,这些文章的优势。比如统计方法,尤其是一些比较前沿的复杂模型。那么什么样的论文可以叫做标杆论文呢?内容质量高,介绍了什么理论,又是如何frame理论的。实证研究是如何开展和表述的。Writing style,好的学者往往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每一部分如何structure都可以借鉴学习,最后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3.2 你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ap the field怎样知道自己领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Forest and treeSource:Google由于毕业压力,很多博士都想着怎么快速完成自己的课题,怎样发更多的文章,早点毕业,找一个好的教职或者博士后,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只盯着眼下的路往前走就会不知道将去往何方,所以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想一想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还可以做什么。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画forest and tree,tree是当前正在做的研究(present),而forest是整个森林,是已经做完的研究和以后还可以做的研究。我们在workshop上是这样做的,你不妨也拿出纸笔一起来画一画,想一想你现在做的领域是从何发展而来,怎么兴起的,已经做了哪些研究,未来可能有哪些发展方向,你现在做什么,十年二十年以后可以做什么?这样就可以从当前研究的box里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统观全局。写在后面周老师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种树人,她深耕在creativity这个领域,除了自己不断的发展ideas带动这个领域的发展,还广泛播种,为想进入这一领域的学者学生指明方向,源源不断的带来新的研究可能性,与此同时,她还广泛地和其他学生学者进行合作,为这一领域的发展不断地开枝散叶。她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种树人,你发现了吗?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已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你的心上,当你在选择博士课题或者自己研究领域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好的研究?有趣/新颖/重要/可行建立好自己的研究者身份了解自己领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选好领域最后,祝每一个研究者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成。来源:荷兰心理统计联盟 作者:Jing Zhou
新智元报道 来源:Nature编辑:大明【新智元导读】由于学术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员处于极度劳累和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了应对这一紧迫问题,全球首届研究生心理健康国际会议将于本周举办,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术界、产业界和教育界多方共同努力。本周,首届研究生心理健康国际会议将在英国布莱顿举行。这次会议为期两天,目标是解决一个简单而紧迫的问题:现在许多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处于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些研究人员的心理健康。从过去几年的研究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令人不安的趋势。比利时法兰德斯的一组博士生发现,他们患心理健康疾病的风险可能是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的两倍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或者在目前已经患上精神疾病,或过去曾经患上精神疾病。Nature调查:四分之三的博士生承受“超水平”压力对图森亚利桑那大学的博士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人承受的压力“超出平均水平”。《自然》报道了这些问题,结果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沮丧和痛苦的个人经历。这个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关于这一问题的17个研究项目与2018年3月启动,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更充分地了解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面临的精神压力和健康威胁,并探讨这些研究人员所在的大学可以提供哪些类型的支持。这些研究的经费总计约150万英镑(200万美元),最初由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英国研究与创新部门提供。在本次布莱顿会议上,将有更多的同类研究项目亮相。Nature Research是会议的赞助商。导师主宰一切,学生被迫隐瞒心理问题这些研究的问题之一就是数据的完整性不足,通常仅适用于某一所大学或某一个地区。来自全球其他地区的数据很少,而且形式不规范。研究人员需要开展更广泛的工作,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研究生生涯和总体学术环境的各个方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一些明显的迹象。短期培养的博士和博士后合同的特点可能会让雇主和导师在关照博士生心理健康的义务方面根本不重视。目前学术界的氛围经常会对过度工作和长时间工作持赞美态度,这会极大助长过度劳动的状态和气氛。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与他们的导师之间的权力平衡存在很大问题。资深科学家既要充当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独立评估人,这一矛盾阻碍了学生向导师吐露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意愿,因为他们害怕这样做会给自己专业上的进步造成妨碍。对于这个问题,解决之道可能需要多管齐下。首先,导师需要全面的强制性培训,以识别、协助和了解可能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人员。其次,学生的导师可以不止一个,以便在遇见心理问题可以寻求支持,而不必担心会威胁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且,大学需要确保为本科生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能扩展至研究生和博士后的范围。学术界也必须学会尊重许多研究人员寻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理念。总之为了这个问题召开专门的会议是令人鼓舞的,这表明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受到重视。但是,我们还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未来的研究人员免受心理健康问题的荼毒。哈佛调查报告:近10%的博士生曾想过自杀实际上,博士生过劳影响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去年据The atlantic报道称,目前美国研究生院的气氛会对研究生的健康造成恶劣影响。该报道采访了纽约城市大学数据分析师埃弗雷特拉姆尔(Everet Rummel)。他表示:“以前出于一些原因,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攻读博士学位。”纽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数据分析师埃弗雷特拉姆尔(Everet Rummel)回忆道,“那时的想法太天真了。”他制定的计划是用两年的时间攻读博士学位。对于一个普通的博士生来说,取得博士学位大概要花8年的时间。他的计划很快就结束了,但这并不是因为拉姆尔特有的高效率,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完成过这个计划。“我退学了,”他解释说,许多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决定,其中多数与他的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每一个因素都指向了他博士生活所带来的全方位的、残酷巨大的压力。更糟糕的是,博士阶段的高压生活带来的回报不尽人意:2014年的一份报告发现,接受调查的博士生中,近40%在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此外,大约有13%的博士生毕业时背负着7万美元以上的教育相关债务,而人文学科的这一比例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对于那些确实获得了学术相关职位的人来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兼职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附近甚至低于贫困线。哈佛大学附属研究小组的一项新研究强调了博士生现状的后果之一:博士生极有可能会有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人员调查了8所名牌大学的大约500名在读的经济学博士,发现其中18%的人有中度或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在哈佛大学的这项调查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在前两周内至少有几天都有自杀念头。精神和学术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挫败感这项研究的结果还包括近200名教职员工的调查反馈。研究结果显示,许多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即使不是由博士阶段的教育经历造成的,也会因为这段经历而恶化的。在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中,大约一半患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的受访者是在开始博士生学习一段时间后被确诊的。与那些刚开始读博的学生相比,临近毕业的学生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博士研究生们认为,经济压力和职业压力的结合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挑战。威斯康辛大学欧克莱尔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数字文学助理教授露西约翰逊(Lucy Johnson)表示,攻读博士学位的经济负担让她很难“逃离博士生课程安排”——比如说,去看电影或外出就餐。她认为,那些因严格的学术作业而感到孤立的学生,势必会因经济困难而更加孤立。和她的许多同学一样,露西最终也只能靠贷款养活自己。学术本身也有很大压力。对于博士生教育来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生产、生产、再生产新的想法,或者比别人做更多的工作量,所以我们都精疲力竭,”约翰逊说,“以‘专业化’为名,我们不停做着这样的工作。我认为这是我们作为博士生应该接受的一部分。”同样,长期以来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教授的拉姆尔(Rummel),也被终身教职的和各种学术会议的前景所吸引,在这些会议上,他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书呆子”讨论小众话题。他说,他和他的同学们应该把博士教育当作一种“成人仪式”。 现年25岁的拉姆尔说,“为了过上那种生活,你必须付出非常多的代价。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很讨厌自己的生活。”他的学校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学生的压力,比如在期末考试周提供免费按摩服务,但没人有时间来享受这些服务。根据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还有一点加重了博士生的压力,那就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对社会没有什么用处。只有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总是或大部分时间都是有用的,而在整个劳动年龄人口中,这一比例为63%。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即便如此,很少有博士生受访者接受定期的心理健康治疗,包括那四分之一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研究中,那些在心理健康评估中得分低于平均水平的博士生,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比平均水平要好。在那些最近有自杀念头的人当中,26%的人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要好。这种不和谐暗示了问题的普遍性——在博士生教育中,人们已经普遍接受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是生活常态这一个事实。希望本次研究生心理健康专门会议的召开,会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推动这一重大问题的解决。参考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492-0https://36kr.com/p/5164914
Meg Jay是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她在2013年分享过一次演讲,这次演讲的主题非常具有前瞻性,她郑重的表示,20岁以后的这十年,才是你至关重要的十年,无论之前的你有没有好好的,对于30岁之后,甚至这长久的一生来说,你和你的生活都将被20岁以后的这十年所影响。一开始Jay也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30岁是一个新的20岁,只要你决定开始,这一切都还不晚。但是当她见到了一位20多岁的心理咨询的客户Alex,当她告诉客户,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工作还早,结婚还早,生孩子还早,你什么都没有但有的是时间的时候,Jay的导师提出了反驳。Jay的导师认为,20多岁的Alex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是的,她的婚姻,她的工作都还没确定,但是帮助Alex去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爱情观的最好时机就是在她还未拥有的时候。当我们在20多岁忽视这个重要的时机的时候,这不仅会给我们的人生和感情生活带来不良的后果,而且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家庭和未来。其实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神经学家和生育专家都知道一个事实:你的20多岁是极简单却极具变化的时期之一。你20多岁的时光确实能决定你的事业、爱情、幸福甚至整个世界。这并不是妄断,而是事实。我们都知道80%决定我们生活的时刻都发生在35岁之前。这就意味着我们生活的重要决定、经历和突然的领悟,有八成是在30多岁之前发生的。其实人在20多岁的时候,大脑会开始第二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的重组,以适应成年世界的快速发育阶段。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想怎样改变自己,现在是时间改变了。我们也知道在20多岁的时候,性格的改变多于生命中任何时期。我们也知道女性的最佳生育在28岁的时候达到顶峰,35岁之后生育确实会变得稍稍困难些。说这么多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说明,20多岁正是了解自身和选择的最佳时期。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1-5岁是大脑学习语言和感知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日常的普通生活都会对我们的未来道路影响巨大。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成年发展期,其实我们的20多岁就是成年发展期的关键。但是其实现在少有人会讨论这个阶段。Leonard Bernstein说过:想要取得成就,你需要一个计划和紧迫的时间。这是一句大实话呀!所以当我们对一个20多岁的人说:“你还年轻,你不用着急。”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将会夺走那个人的紧迫感和雄心壮志,除此之外,无任何改变。Jay发现,每一个走进她办公室的20多岁的年轻人,都会说:“我现在的恋爱关系还不确定,不过这也没关系,我年纪还小。”或者说“只要我在30岁之前开始自己的事业就可以了,毕竟三十而立嘛。”但实际上听上去是什么意思?“马上就要30岁了,但是你却没什么东西可以展示出来。大概有的只是大学毕业时一份比较漂亮的简历。”或者这样:“20多岁的时候约会就像在玩找凳子游戏,反正身边都是凳子,我就随便玩一玩,但是快30岁的时候发现音乐快停止了,所有人都陆续开始坐下。这个时候呢,谁都不愿意成为那唯一站起来的人,所以大家就开始相亲,开始约会,开始找合适的人结婚。可悲的是,很多人之所以在30岁的时候结婚,是因为当他30岁的时候,现在的伴侣刚好就是离他最近的那张凳子。这种说法听起来非常儿戏,但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在对待自己的婚姻。当你30岁多岁以后,很多事都会被挤到一起,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你需要快速启动一项事业,挑一个城市,找到伴侣,生一两个孩子。这些事大多是不能同时完成的,正如研究表明的那样,在30岁的时候要想工作生活一步到位,难度很高,压力很大。中年危机早在30多岁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危机并不是一辆豪车或者一套豪宅。而是我们会突然意识到,我们不能拥有想拥有的事业,不能想要孩子就有孩子,或者轻易地给孩子添个兄弟姐妹。有太多太多30多岁40多岁地人看看他们自己,再看看我,谈论自己的20多岁:“我当时都在干什么?我当时都在想什么?” 所以我才会重复一遍又一遍看了Jay的演讲,看到她想要改变现在20多岁人的所思所为。为此,Jay分享了一个心理咨询的病人Emma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多多少少都带着我们大部分人的影子。Emma在25岁的时候找到了Jay,她陷入了一种自我危机,她想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但是呢又还没想好,所以取而代之的就是她做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只是为了生活。为了减少开销,她选择和男朋友同居,而她的男朋友是一个脾性暴躁而没有上进心的人。听起来如此糟糕的20多岁,但其实她的早年生活更加悲惨。当她想要重新填写一份联系人信息的时候,她发现她找不到任何人来填写她的“紧急联络人”。Emma陷入一种崩溃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如果被车撞了,谁会在?如果得癌症了,谁会在?”Jay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她认为Emma所需要的并不是理疗师的关心,她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更好的生活。因此,Jay告诉了Emma三件事,是20多岁的男生女生都值得一听的事。首先,忘掉自我危机,去获得一些身份认定的资本。身份资本指的是做一些增加自我价值的事,为自己下一步想成为的样子做一些事。比如说,你想学习英语,那么就开始看原版书,背单词;你想有完美的身材,那么就开始每天有氧跑步,无氧健身锻炼。我们没有人知道Emma的未来到底会得到一份怎样的工作,但是值得相信的是:身份资本会创造出更多身份资本。所以20多岁的时候,正是可以去尝试的时候。重点在于,这些探索尝试并不是随便玩玩的那种,是要有所目的,有所回报的探索。其次,不要高估自己的朋友圈。新的事情往往来自于我们所谓的“远的关系”,就是我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半数20多岁的人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但是另外一半的人却不是这样的,所以“远的关系”正是融入一个新的群体的纽带。有半数的新工作是不会被公示出来的,所以我们得联络那些人。这不叫作弊,这是信息传播的科学方式。最后一点,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朋友的类型中包括我们的伴侣。经营婚姻的最佳时间是我们还没结婚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要像为了工作一样去精心策划。选择家庭是有意识地去选择你想要的人和事,而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不是任意选择一个正好选择你的人。通过这三件事,我们来看看Emma最终发生了什么变化。她在通讯录里发现,她舍友的表妹在另一个城市的艺术博物馆工作,这层关系帮她得到了想要的工作,也是这份工作给了她理由离开了之前的男友。五年以后,她成为了博物馆特别活动策划者,她和一个她用心选择的男人结婚了。她有了她最爱的事业和最爱的伴侣。Emma的故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在我们21岁,25岁甚至29岁的时候,一次好的谈话、好的休息、好的演讲,都能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里带来巨大的影响。我很幸运,我在20多岁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演讲,我在选择婚姻的另一半时,做出了很用心的选择;在事业上,我一直都非常迷茫,直到27岁左右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地摸清了自己的方向,我选择了跨行,选择了全职妈妈,选择了带着孩子复出,因为我从来都不认为30岁时一个新的20岁,对于时间,我从来都是紧迫且向前的。所以,规划好我们每个人的成年生活,获得一些身份认同的资本,利用你的远关系,用心选择你的家庭。不要被我们所不知道的、从未做过的事所禁锢。我们现在的作为决定着我们的一生。90后美帝留学海归,对外汉语老师&英语老师,喜欢读书,写作,绘画,一个人独立带娃,我相信美好的生活,自然经得起各种折腾,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花酱的成长日记,一起探讨育儿世界里的小乐趣。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各博士后设站单位: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33号),为做好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工作安排(一)项目内容“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博新计划”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进行会议评审确定资助人员。拟进站的资助人员须在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二)申请条件申请人须为2020年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2.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2020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3.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19年2月28日至2020年2月29日(含)之间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19年1月1日(含)以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4.198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5.申报项目须属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科门类或心理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且须符合优先资助研究领域(附件1)。申报项目不能为涉密项目。6.拟进站人员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该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术造诣深厚;且原则上可为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7.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8.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有关人员可关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9.未入选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如入选过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须在申请表格中注明。(三)申报流程1.准备纸质材料。以下材料各准备两份。(1)纸质申请书。纸质申请书需在线打印(模板见附件2)。(2)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复印件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如无预答辩通知书,须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3)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复印件。(4)《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模板见附件3、4)。2.提交申请材料。(1)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博新计划”信息系统,网上提交申请书;上传博士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扫描件。(2)将纸质材料按照(1)-(4)的顺序分别装订成两册,于2020年2月29日前邮寄至设站单位(以投递日戳为准)。设站单位通讯地址在网上提交申请材料时自动获取。(3)设站单位审核和提交申请材料。设站单位审核纸质申请材料,加盖博士后管理部门公章。同时,对照纸质申请材料,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博新计划”信息系统,网上审核相应文档并提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打印本单位“申请人员情况汇总表”(由“博新计划”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模板见附件5),加盖博士后管理部门公章,与本单位所有申请人的纸质申请材料(1册)一并于2020年3月10日前邮寄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投递日戳为准)。二、加强管理与服务(一)设站单位对“博新计划”入选者的资助经费应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其中,40万元的博士后日常经费从“博新计划”入选者办理进站手续起按月计发,核发24个月;20万元的博士后科学基金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第21条的开支范围列支,不限定各项费用的支出额度;3万元的国际交流经费用于支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参加国际会议或与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开展短期科研合作。(二)资助经费中的日常经费部分应全部用于获选人员的日常生活费用(含工资、奖金、生活补助及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等),设站单位不得提取管理费。应由单位承担的社保缴费部分不得从“博新计划”资助经费中列支。(三)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设站单位应加强配套投入,对“博新计划”入选者在科研经费、住房、津贴补助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地方和设站单位设立博士后重点支持计划,吸引更多优秀博士加入博士后人员队伍。(四)设站单位应在“博新计划”入选者职称评定、科研工作条件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并在出站留任、支持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博新计划”入选者在站期间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五)设站单位应与“博新计划”入选者签订科研计划书,做好绩效评价和成果追踪工作,将创新型科研成果作为考核重点。出站考核合格的,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印发《博士后证书》。(六)“博新计划”入选者确因科研项目需要延期出站的,设站单位应参照“博新计划”资助标准,解决好延期期间的经费问题。(七)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定期对设站单位“博新计划”实施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政策配套情况、人员培养成效,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博士后设站单位综合评估的依据之一。三、其他事项(一)申请进入本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且由博士导师继续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人员总比例不得超过40%,同等条件下对从事交叉学科的申请人予以优先资助。(二)资助工作时间安排。2月8日起,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材料,2月29日申报截止;3月1日至3月10日,设站单位网上审核;4月初,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组织专家评审。4月下旬,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公布获选结果。(三)所有申请材料均不得含有涉密内容。请各地方、有关部门和设站单位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申报,着力做好宣传,制定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服务,广泛动员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合作导师积极参与“博新计划”。联 系 人:张永涛联系电话:(010)62335395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博士后公寓博士后基金管理处邮政编码:100083附件: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先资助的研究领域2.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申请书3.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4.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5.设站单位申报人员汇总表6.评审指标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2020年1月7日来源:《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机制》征稿邮箱:718710799@qq.com编辑整理:刘旸审核:毕永华免责声明:图片来自原帖转载或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煤传媒,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现在我们说起"情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陌生。然而,在1990年的时候,很多人只知道智商,认为高智商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对情商可以说一无所知。直到1995年《情商》一书的畅销,才把"情商"带到了世界各地,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成功的要素到底是什么。那么,什么是情商?为什么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是如何影响我们行为的呢?这些问题也正是《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书中结合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主要讲述了情商,也就是情绪智力,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获得幸福有着重大的影响。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由于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贡献,曾多次获得美国心理协会最高荣誉奖,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一、情商是如何控制我们行为的?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跟两个脑部组织的作用息息相关,一个是杏仁核,一个是新皮层。杏仁核呈杏仁状,是情绪的中心,主导学习和记忆。生活中,当我们开心、悲伤或愤怒时,因害怕而退缩时,都是杏仁核在起作用。新皮层则是大脑的高级中枢,具有制定策略、计划、思考等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杏仁核是情绪化的,新皮层是理智的。1.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行为是杏仁核和新皮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眼睛或耳朵输入的信号,是先到达新皮层,新皮层经过思考、分析后,会把与情绪有关的信息传送到杏仁核,然后信息才会发送到大脑的各个部位,最后做出行为反应。比如说,我们在商场看到一件衣服,我们的大脑可能就会分析"这件衣服款式好看,我正想要一件不同于以往衣服风格的,而且价格优惠,我决定买了。"对款式、价格的分析就是新皮层在起作用,"和以往衣服风格"作比较,就是杏仁核在起作用。如果不涉及明显的情绪,大脑就会做出理性的行为反应。2.然而,如果这件衣服和情绪有关,行为反应就会受情绪的影响。比如"这件衣服哪都好,但是前几天办公室里的同事,好像穿了一件一样的,我很讨厌和别人撞衫,还是不买了。"前面虽然先经过理性的分析,但是后面因为受了"讨厌"这种情绪的影响,最后做出了相反的行为。也就是说,感受对理性决策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我们人生重大方向的决策。比如,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什么时候结婚,和谁结婚,怎么理财投资等各种选择,而生活曾经像失败的投资经历、分手经历等情绪知识,会帮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3.当情绪失控的时候,杏仁核起主导作用。情绪失控是我们在顷刻之间爆发的情绪,也叫神经失控。神经科学专家约瑟夫·勒杜克斯的研究发现,感觉到杏仁核的通道,有一条捷径,可以绕过新皮层,直接到达杏仁核。这就意味着,情绪失控的情况发生时,杏仁核在新皮层做出反应前,就已经主导了我们的反应。书中举例说,有一对情侣约好周末要一起消磨一天的时光。这对情侣住的距离较远,女生一早就驾车两小时来到男生的城市。女生建议在午餐后,一起去看电影,这时男生说有其他事要做,没办法陪她了。女生非常生气地离开餐厅,并且把男生送她的、心仪已久的礼物扔进了垃圾桶。几个月之后,女生回想起这一幕,还在后悔把礼物扔了。女生听到男生不能陪她的信息后,因为情绪失控,把礼物扔进了垃圾桶,这就是杏仁核的力量。在情绪失控时,信息走了捷径,直接传递到了杏仁核这里,立即激发了行动,而这时的新皮层根本来不及思考、观察,更没有办法判断行为是否正确。二、如何有效地管理情绪?前面我们说过情商就是情绪智力。顾名思义,情商的关键在于情绪的管理能力。1.要先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自我意识是控制情绪的第一步,也是情商的基础,是一种即使在情绪爆发时也能保持自省、不让自身陷入负面情绪里的能力。比如,当我们被激怒要发火时,只有先意识到"我很恼火",才能进一步积极地调节情绪。举个例子,假如一大早你就被人气得火冒三丈,你会发现,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你就会很容易被人惹恼,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或者是别人的无心之举。因为这个时候,你处于易怒的状态而不自知。假如有人跟你指出这一点,你就能意识到,并且会尽快调整这种负面的不良情绪。2.要管理好负面的情绪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决定了人的幸福感。而消极情绪里的愤怒、焦虑和抑郁则是我们健康的主要威胁。管理负面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识别出引发负面情绪的情景、念头和伴随的身体感觉。然后,对这些想法进行批判。比如,这些想法会发生吗?一直担心有用吗?有什么方法能解决。同时,有意识地放松身心,安排愉快的,转移注意力的活动,防止负面情绪的传递。3.要懂得自我激励情绪智力能从正面或反面影响我们的其他能力。比如,积极的情绪就对我们人生的表现有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曾对一群4岁的孩子做过一项实验。实验员在桌子上放一颗软糖,然后告诉孩子,如果能在15分钟后再吃,就能得到双倍的奖励。结果,有些孩子抵挡不了软糖的诱惑,在实验员离开之后,很快就把软糖吃了。有些孩子,则会选择各种方式来抵挡诱惑,比如用手捂住眼睛、唱歌、跳舞、玩游戏,甚至睡觉。在这个实验中,让4岁的孩子面对诱惑,抵挡内心的冲动,显然是非常重大的挑战。但是,小时候在小事上表现出来的特质,在长大后会演化成各种各样的社交和情绪竞争力。比如,那些在4岁就能抵挡诱惑的孩子,在情绪和社交方面的表现都相对更加出色。他们做事更有效率、更理性、更积极主动、更坚定自信、抗挫抗压能力也更强。书中指出,延迟冲动的能力是很多活动的基础,情绪的本意是移动,抗拒诱惑就是控制情绪,是自控力的基础。那么,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等自我激励的能力,会让我们人生表现的更出色。4.要能识别并调节他人的情绪。这里的关键是要有同理心。说起同理心,我们应该都不陌生。同理心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就是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他人的感受的表达往往是通过情绪。只不过,情绪有时是通过言语表达的,更多的时候是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姿势等非语言信息表达的。三、如何运用情绪智力提高职场竞争力?情商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情商太低,不能处理和他人的人际关系,不能有质量地完成工作,想要升职加薪,无疑天方夜谭。如果一个团队,有人没办法控制情绪,要么动不动就发火,要不麻木不仁,团队就没有办法融洽的工作,更谈不上效率,那么企业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以容易出现冲突的批评为例,我们具体看下。批评能不能提高员工、同事的满意度,关键在于提出批评的方式。在工作环境里,不当的批评只会带来更负面的后果。比如,"你真是糟糕透了",就不是恰当的抱怨,而是人身攻击。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对方感到恼火,而且不知道错在哪、如何改正,导致的结果就是对方会用借口、推卸责任、沉默等消极的方式来回应。书中举例说,A是工程师,主要负责公司的软件开发项目。最近几个月他带领着团队,经过辛苦努力的付出,完成了一项产品的开发,他对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自豪。这天他带领着团队向公司产品开发副总裁汇报工作成果。在他汇报完以后,副总裁挖苦的说:"你从研究所毕业都那么长时间了,怎么技术标准还拿不准,这产品不行。"工程师感到非常尴尬,在接下来的会议时间里,他都郁闷的一言不发。他的团队成员为捍卫成果,不断地辩解,态度也很抵触。会议结束后,大家都闷闷不乐,不欢而散。两周后,工程师向副总裁当面提出了辞职申请。因为他对副总裁的评价耿耿于怀,自己工作变得无精打采,团队的士气也很低落。尽管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是副总裁的评价给他的感觉是,公司可能再也不会重用他了。他问副总裁:"上次会议里您的评价,应该不只是想让我难堪,您还有别的想法吗?"。副总裁听后很是吃惊,当时他的话不过是随口说说,事实上他认为工程师团队的项目是很有价值的,只是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他完全没想到他的话当时产生了这么严重的影响。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副总裁对工程师的批评,不但让下属感到沮丧,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办事效率,同时也不知道错在了哪里。其实,副总裁的批评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是很常见的。你可能经常听到类似于"你这个人真是笨的无可救药了,这么点事都办不好""亏你还是中文系毕业的,连个发言稿都写不好"等批评的话,再加上嘲讽、挖苦的口气,这些批评只会导致被批评的人用负面的情绪回应。书中指出,批评的艺术,第一在于内容具体。要关注工作任务具体的细节,明确指出对方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应该怎么改进,不要回避问题,这样才不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让对方进步。还是以上面的案例为例。假如把副总裁对工程师带着轻蔑语气的话,换成"目前这个项目的问题,是你们的计划时间太长了,成本太高。我建议你考虑一下软件开发的设计标准,看能不能用更短的时间完成这个项目。"与恶意的批评比起来,前者带给对方的是愤怒、反抗、无助,甚至是怨恨。后者传递的则是希望和建议。很显然,后者的方式更能让对方接受,同时还会让员工知道怎么做,团队士气和效率才能更高。总结一下,我们主要说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本书三块内容。分别是情商对我们行为控制的三种情况,有效管理情绪的四个方面,以及情商在职场中的应用。虽然大家都比较推崇情商的重要性,但是戈夫曼也强调说:情商比智商重要的领域主要是智力与成功关联度相对较低的"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