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关于读研和考博,高校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意思是读研的话,很容易毕业,而考博的话,往往很简单。流行语自有它的道理,往往是对实际现实的总结和反映。的确,前些年的情况就是,考研难,但读研容易毕业;考博容易,但读博难毕业。考博之所以容易,是因为博士入学考试并不是全国统一考试,而是由招生单位自己组织考试,一般来说,只有通过了基本线,就可以被录取,重要的是,要找到愿意接受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所以,考博的关键不在于考试,而在于要能联系到导师。只要联系到了愿意接受的导师,入学考试往往并不难,这就是以前大家都说“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前考博不难的另外一条重要原因是,以前就业压力不那么大,研究生就业比较容易,何况读博太耗时间了,愿意读博的人并不多,所以,那会儿,考博的竞争并不大,联系导师比较容易。那么,现在的博士依然好考吗现在就业越来越难,不少研究生希望通过读博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因而现在希望读博的人大大增加,使得竞争变得很大,让导师接受的难度大增了。比如,北大某学院的一位博导,今年只打算招收一个博士生,然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个打算读博的人与该老师联系过,希望做他的学生。这个竞争就很大了,谁能保证一定能获得该导师的认可呢?更重要的是,现在通过考博而录取博士的途径变得越来越窄。现在很多大学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硕博连读、提前攻读等方式录取博士生,甚至直博生的比例也在提高,这些,都导致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的名额在逐年减少。一方面是公开招考的比例在减少,一方面是希望读博的人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考博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当然,难度仍然主要不在入学考试,而在获得导师的认可这个方面,难度越来越大。要想容易获得导师认可,最好是在硕士期间能发表有一定分量的论文,任何导师,都是青睐有成果的学生的,因为这表明你具备较好的学术素养,有做学术的潜力。你打算考博吗?你觉得读博的价值大吗?欢迎点赞、评论。
文字 | 若水来源:禅喜(亦名若水心灵小屋) 昨天S大2021考博报名最后一天,凌晨一过,发现自己没报上名。 小心脏的颤抖呀!不过尘埃落定,可以歇歇,刚好回头看看。 之前,当我寻找自媒体和某种专业的结合点时,目光就投向了心理学,一则自己很感兴趣,二则社会人士很有需求,并且很多问题也确实亟待解决。 于是,开始学习,粗略了解,知道心理咨询从业需要1、国家二三级咨询师证证;2、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本科以上学历;3、社工证等(以下任选其一)。 原来硕士学的社会学不白学,算是心理学相关专业,可以“直接上岗”,当然,资质上是允许从业,具体到胜任还需要持续的技能培训、前辈督导、同行切磋等等,总之,是一条磨炼修炼,一边学习一边成长的过程。于是,开始搜寻各种正规的学习机会。五花八门的流派,长程、短程,或理论,或实战,我着实有点花了眼,系统学下来,得有坚强的“后盾”才行。 和娃爹聊天,他没法做我的后盾。这个理工科的PHD和我一合计,觉得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最可行的,持续学习心理学的方式是——考博。 这是一个真的能系统学起来,能够接触各种心理同行,并且成本很低,唯独需要自己付出很大苦功和心血的计划。我至今记不起来,是我先提的,还是他先提的。 提出来的时候,我否了。因为实在不想那么烧脑,写写小文章,带带娃,接接不那么严重的咨询,它不香么? 但,同样是在某个时刻,我发现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快要中学、大学,而我,如果再不学习,其实,真的就没有学习的热血和机会了。主意打听,娃爹也支持,略微仓促,于是开始搜寻目标院校各种信息,买好参考书,联络导师。应试教育的长河中,如今博士也成了其中的一个环节,竞争仍然是满激烈的。 发现,人到中年,学习能力真的是不如从前,尽管其实我不太想要承认。硬着头皮背单词学英语,看理论书,心里还要惦记着那一本本被我搁置起来的统计书——数学+统计,其实是我的软肋。 翻了几天书,才发现,更重要的是准备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十年后再考博,发现情况有了变化,排名靠前的高校博士也改成了审核制,类似申请国外高校那样凭材料说话,不用初试,择优进入复试。 看起来似乎是简单了不少。但和去年考上的博士交流发现,研究计划和个人陈述相当重要。于是,硬着头皮开始搜文献,写综述。时间是不太充裕的, 并且我又把这个最重要的排到了最后,之前还真以为写论文其实和写新闻稿差不了太多,无非是字数更多,往里填一些英文文献,逻辑上更清晰一些。 但真正写起来才发现还是满辛苦的,我理解为啥那些经常做研究的人会头秃会抑郁。概念和概念之间要理出个前因后果的关系,要系统、要穷尽,要有新意,要设计实验出来,让数据可论证,那真的还是满不轻松的,并且描述性的研究要结合定量,如果真的要做到科学,确实是满烧脑的,这不是1+1=2那么直接的问题。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多一些文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大脑总是会有一些灵感出来的。 错就在于,我其实安排得有点太急。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零点惊心动魄的时刻,为了报名准备的各种材料算是弄好了,5000字的研究计划和10000字的研究设计也弄好了,但是,最终填表提交时,预留时间不够,我没有在截止时刻,报上名! 无论我算了多少个开头,但其实算不到这个结尾。人生其实比戏还精彩。跟娃爹聊天,说都不好意思跟导师说,人家引导了一段时间,突然就跟丢了,这还挺丢人的。 不过对于自己而言,每个失败或者不圆满的当下,也恰有总结和进步的可能。 略微梳理一下吧,也是提醒自己。1、阶段性回望自己的日子,如果有方向性的变化,比如说我想从新闻改到心理学,其实是个蛮大的决定,那一定要从长计议,不能草率;2、决定好的事情要分配好时间,紧急+重要的先做,其次是重要的,再次是其他的,这里其实是看到时间分配的四象限法,确实是这个道理;3、不要“轻敌”,有时绊倒自己的也许反而是你觉得相对擅长的那个东西。比如我觉得写东西不费劲,所以给研究设计留的时间很短,两天要写一万字,其实是真的蛮不容易的,因为不能写流水账,得看文献写综述;4、安排事情一定要留出提前量,这方面我是惯犯了,因为常常总是有什么突发情况会出来,比如这次报名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但到最后关头发现发表的论文等材料要求匿名,我又忙着临时去把名字遮拦,有的软件不熟练,就没那么快;5、反思时我想,如果当时不管是否匿名的情况,先赶在 deadline前把材料都提交掉完成报名,其实好过没提交成,没有报名成功,因为前者顶多是资料部分不符,不是大错; 6、长期看书或者写东西,一定留一些时间来休息,人毕竟不是机器,不然大脑也会短路,简单的事情都容易办错了。7、天底下没有多少事情比得上健康和每天开心自在地活着,考博也不应该将我们和那个快乐的自己分开,全力以赴不代表完全不管别的事情。不然,一旦遭遇不顺,心态很容易蹦掉。人需要很多的支持系统,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兴趣癖好等,某个时刻,都能拯救自己。 总之,通过备考S校的这短短一个月,让自己体验式地学到,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 我想起去Z所找老师写推荐信时,他耐心地给我改错字和语句不通,指出我个人陈述中写得不合适的地方,这点点滴滴都指向其实我需要更踏实、更细致地来做事情。 言到尾声,这个没报上名的糗事出来后,当然,也还有其他学校可以去准备。当我和孩子爹说,不想考了,太累了,但他仍然鼓励我,他说:既然方向是对的,那就努力下去,强烈感觉到真的是被逼考博。 他希望我不要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好吧,诤友如此,也只能,勉力而行。 他说的也真的没错,路很多条,还是选难的那条路,不试试看,哪行呢? 那就加油吧~ 最后,感谢在这前前后后给过我帮助的老师、同学、出租车司机、亲友~文字作者:若水 北大社会学硕士,11年报社记者编辑经历,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随着网络和信息的飞速发展,很多词汇一经产生,便会在网络上引发一阵热烈的讨论。比如说之前的所谓“隐形穷人”、“努力的废物”等等,突然出现,随后成为热词。那么这些乍一看不知所云的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隐形穷人”指的是那些看上去生活好似十分富有,每天享受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其实经济情况却十分的窘迫,甚至身背很多的债务。除了这个词之外,另一个词“努力的废物”指的是那些看似十分忙碌,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满的人,尽管他们看上去一直在努力,但是却始终未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在此之前,在网上还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是众多年轻人用来调侃自己的,那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还有一些类似的语言,比如说“人间不值得”这样的话,都表现出一种十分明显的“丧”文化。那么这种十分消极的文化是怎么产生的呢?之前很少有大规模的这种情况,这也许和源自东亚近邻日本的“佛系”文化产生有关。“佛系”指的是那些对于生活十分随意,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们。他们对于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口头禅往往是“可以”、“都行”、“随便”这样的话。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社交好友: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关于自己目标的计划,比如减肥、学习等等,但是往往在几天之后,就会没了音信。在放弃坚持之后,往往整个人就会陷入一种比较消极的状态,并且会在内心安慰自己:没事的,只是暂时停止或是反正本来也做不到之类的话。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松蔚,根据所谓“努力的废物”当中的“努力”二字进行过一定的知识普及,他认为很多年轻人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只不过是生活在社会当中,被迫做出的决定罢了。比如考各种证、进行各种编制的考试,都是因为老一辈人希望他们去做,他们被迫去做的。其实无论是自己内心,还是身处的环境,都不是特别适合这样去做的。根据他的分析,我们可以学到一点——在为自己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真真正正地弄清楚自己的需求,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以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假如只是为了迎合某些社会的观点,强行参与某些考试,最终也只是徒劳。所以生活就会陷入一种“制定错误目标→目标失败→再被迫制定新的目标”这样的恶性循环。在不断的失败与重新失败之中,生活变得十分挣扎。假如以社会心理学的眼光去看待“努力的废物”这种现象,其实他们不是无法实现目标,而是失去了目标。我们活在世上,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声音:来自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身边亲人长辈的“先见之明”;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学朋友的“真诚建议”……太多的声音让我们难以做出明智的决定。所以所谓“废物”其实是一个不合理的评价,因为没有人是生来就没有价值的。再反过头来看,尽管经常处于忙忙碌碌和屡败屡战当中,但是终究还是证明他们在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内心是想要进行变革、做出改变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十分可取的,因为这种态度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仅仅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再进行积极的努力。所以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之前,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立即行动,不再拖延。拖延症耽误了很多人的时间,不要再告诉自己“之后再做”。只要你想到了,那么就马上去做。不要再在读书之前告诉自己“玩一会手机”;不要再在写论文之前告诉自己“明天再写”;不要再在应该努力的时候告诉自己“再歇一会”了,想要完成目标,就必须马上行动。有的人也许会认为,当一条“咸鱼”也未尝不可,但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们的生活不光是我们自己,还有家庭和亲人,如果不努力,那么怎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你是否对现状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flag立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改变,间接性努力,持续性混吃混喝,反倒是身边的一些朋友在悄悄地改变。 前同事小王裸辞后成为自由撰稿人,时间自由,经济独立,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初中同学小张原来是个体重数比身高数还大的小胖妞,再次看见她时,已然成为一个拥有马甲线和蚂蚁腰的健身达人。 就连老家的童年小伙伴现在也成了三农达人,自己脱贫后,还帮助村里人一起脱贫致富。你虽表面不屑,但更多的是羡慕,怎么都变成厉害的人,只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计划清单列了一条又一条,却没来没有实现过,对未来迷茫,对过去后悔,对眼下的事又瞧不上,没有执行力。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却依然过着平庸的日子,把毛不易的《像我这样平凡的人》听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准备寻找更好的生活、成长和改变的方法,那这本还是有可读性的。《精进》这本书,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这7个人生侧面,向我们讲述如何从底层逻辑改变,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作者采铜,心理学博士,知乎大神,2011年加入知乎至2016年退出知乎,五年里,一共写了1000多个回答,获得了50多万的赞同和12万次的感谢。他依照书中的反复磨炼,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几点。 1、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有各种各样的大量的信息向我们袭来,让我们应接不暇,通常来不及思考,就全盘接收,渐渐地失去了辨别信息的能力。要想辨别信息,获取有用的知识,那就要利用好我们的“过滤器”。作者在文中给出了4点建议:l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l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l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l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要做到这4点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刻意练习自己的大脑,把被动接收信息变成主动地过滤,眼光放挑剔一点,你选择的标准越高,通常你得到的东西就会越优质。 2、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浮躁的社会环境,可能大部分人都急于求成,于是,网上有很多速成班应运而生,“7天掌握一门外语”、“30天成为XX高手”、“21天搞定XX编程语言”,殊不知,这些课程正在消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从来就没有速成这一说,怀孕十月才能一朝分娩,更何况是学习成长。对每一件事都浅尝辄止,就像你要打一口井,打了1米,没有出水,换一个地方打,每一次都换一个地方,终是看不到水出来,最后不了了之。 于是,你又抱怨,这些课程都是骗人的,就是在割韭菜。 胡适的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里面有一个人叫“差不多先生”,他的口头禅就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而胡适本人是一个对待工作和做学问都“不苟且”的人,他说这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他的助理罗尓纲早年受这种“不苟且”精神的熏染,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践行,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这些课程可以带我们入门,但要真正学的精,还需做到极致,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都做到极致,选取一件你喜欢的,对你来说有价值的,把它做精、做细、做好。3、不痛苦地坚持到底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不痛苦,另一个是坚持到底。如果一件事,坚持下去让你很痛不欲生,那就不要坚持了,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进步。大张伟说过,坚持必要的坚持,有一些不必要的坚持,你坚持它就是在毁自己。深以为然。 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诚勤俭度日,常常典当衣服,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林语堂现实说他俩是“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如果能长期坚持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唤醒内心深处的欲望。最后,对于怎样才算是一个厉害的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不管我们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今天的我们比昨天的我们更好,今天的我们与昨天的我们相比就是一个厉害的人。
说到拖延,字典里的解释是:推迟、延后、延缓、延长。现在该做的事情不去做,放到明天甚至以后再做,逐渐形成习惯。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会说自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很多拖延者发现自己陷入了拖延怪圈之中。在做一件事时,总会有这样的想法产生:这次我早点开始,但是,想法是好的,并不会行动;我必须马上行动了,可是离最后期限还有段时间,还可以做其他事;已经来不及了,要么放弃,要么背水一战;下一次我一定不会拖延了。拖延让人身心疲惫《拖延心理学》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拖延的不良习惯,是因为他们害怕,第一是人们惧怕失败,第二是人们惧怕成功。你心心念念想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成为一名教师或律师,这是你的人生理想,你害怕失败,失败意味着自己不够出色,反而拖住了前进的脚步;害怕成功会伤害到其他人,在一个家庭里夫妻收入无法平衡的时候,成功也有负担,比如妻子会担心是否伤害了丈夫的自尊。战胜拖延书中介绍拖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如何战胜拖延。作者建议:控制拖延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对你的拖延方式进行清查。盘点内心的挣扎,清查拖延的领域(家务、工作、学习、社交等等)。明确目标后制定可行性计划。我们可以把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的、明确的步骤,可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来完成,因为瞄准的是一个个的小目标而不是最终的大目标,所以更生动清晰,容易达成。一、学会判断时间不能合理利用时间是拖延者最严重的问题。比如,考试在即,拖延者明明应该抓紧时间复习,却仍然忍不住刷手机看剧,心里想着还有时间,不现实的觉得时间越多越好。然而时间是固定的,可衡量的、有限的。当发现最终时间不够用的时候,拖延者会觉得惊讶、失望、惶恐,所以,合理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1、提前做计划,列好了清单会让头脑更清晰冷静的判断当前的事务。2、制定非计划日程表。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包括洗漱、吃饭、买东西等生活琐事。只有制定了非计划日程表,我们才能知道,除了那些必须要做的,还剩下多少时间留给真正的日程计划。3、记录与奖赏。不管完成了多少,我们都需要记录下来。就像成功日记一样,一天一天的变化,我们进步了。这种进步会激发我们的热情,激励我们完成最终的目标。时间在不经意间流走关于提升制定能力,作者也给出了三条建议1、练习判断时间。比如你写一篇1200字的文章需要多久呢?拖延者可能很容易回答:半小时。但事实是,也许查阅资料就花费了一小时,完成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三小时。那么再次定制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谨慎一些。练习判断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合理地制定目标。2、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时间是可以交叉利用的,这样做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办事效率。比如乘车时的头脑风暴,做家务时可以听语音课程,早起一边洗漱一边听书等等。3、预防意外干扰。不可抗力因素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及预留意外发生的时间。比如疾病、交通状况等。培养能力二、学会接受和拒绝,我们应有意识地接受那些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事情,拒绝对此无意的事情,直接表达出来,不应该通过拖延的方式拒绝。1、接受来自他人的支持,选择榜样人物的支持。2、接受个人成长的挑战,尝试新的挑战,做更多自己热爱的事情。3、对空洞的、不必要的、不适合你的人说不。你没有义务为每一个挤占你时间的人腾出时间。学会说不三、利用你的身体减轻拖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可以让自己更勇于面对拖延后的事情。1、建立运动习惯,比如利用计步器、短时间运动、在运动中做自己喜欢的事:边跑步边听音乐等。2、借助正念的力量。尽可能专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今天介绍了《拖延心理学》中几种战胜拖延的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所帮助。欢迎留言交流,极度学习吧和你一起学习进步。
若水原创,版权所有敲下这个题目,挺有意思,我可能还是打算天马行空地写一些东西,因为毕竟快到不惑的年纪,我很清楚:我们能够影响的东西很有限,关心我们的人其实不见得那么多(当然也不会太少),勇敢做自己很重要,当然,更重要的领悟在于——你勇敢不勇敢,其实别人不是太care,因为大家都很忙,所以,还是尽量做真实的自己。公开写类似日记的文章,能曝光的肯定不是全部,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有一定期待,我们又不能太肆无忌惮。之前曾经一段时间不太爱写碎碎念了,因为觉得没有营养,于是写蛮多书评或者学习笔记,督促自己持续的学习。但最近想明白了,人毕竟不是机器,生活还是像流水一样往前比较好,就像我给自己取的名字——若水,也就是希望能不徐不疾,淡定从容地去过每一天。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状态。准备考博的这些日子,挺有意思。我现在开始感谢孩子他爹对我的各种督促和鞭策,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懒得迈开这一步。经常一个人待着,其实会有点脱离社会,好像世界里就只有孩子,只有邻居,只有父母,或者偶尔听课那些同学。但重新走出来,就发现世界还是蛮大的。倒不是说光怪陆离吸引我,而是发现人有很多种互动的形式,而在不经意间,别人会感动你,你可能也会触动到别人。昨天,一位快退休的教授给我回信,因为想报考他的博士,他说:他由于身体有恙,最近很多年不带学生了。但他还是敲了很多勉励的话。素昧平生的关系,其实,真的能大致看出彼此是不是有诚意在沟通。在很多东西都换算成例行公事或者利益交换的时候,没有利益的沟通就显得很珍贵。因此,我很感谢那些无私地鼓励甚至帮助我的老师。当然,我也理解那些和感谢并没有回复我的老师。用孩子他爸爸的话来说:缘分没到。当然,他还有一句话送给我:你不要觉得别人对你热情,结果就是会导向好的一面;也不要觉得别人貌似不太热情,结果就会不好,总之,还是做好你自己该做的就行。他的这句话还是蛮受用的,读者中有一些朋友也在备考,就借此跟你们一起共勉噢~偶尔会想起请一位老师写推荐信时,他当时在开网络会议,挺忙,紧接着还有学生找他,但是他抽了几分钟,帮我改推荐信,说“有些地方不通顺,你搞文字的,文字水平还是要加强”,然后,这位教授就蹲下去鼓捣他在地上的打印机,帮打印出来,签字。之后表达感谢,我就离开了。我想:我至少今年还会考一次,不管哪个学校,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了,至少为了这些被我冒昧麻烦的老人们。等待打印的时候,由于耽误了几分钟,出租司机一直电话我,在别人办公室不太好接,我给他发手机短信请稍等,不过司机一直从顺风车平台给我发私信让我快点,就是我们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工具在沟通,可想而知。结果是司机也没生气,说再晚半分钟,他就走了,因为还有一个单子在等着。回家的路上聊天,司机说他孩子也考过博士,并且还找了辅导老师,紧接着开始给我科普海淀教育在北京的先进性,以及具体如何操作。对考博的直接促进没看着,不过他说的孩子的教育,很多还是满受用。甚至我们都开始想到机缘合适的话,要搬家去海淀了。车经过永定河的时候,看到落日,还真美~一路上总是碰到好人,很感谢,怪就怪自己,不够努力。我其实还没有高考的一半努力,复习也不高效。成长会让我们思维成熟,会让我们做事更圆融,但是也会让我们左顾右盼想太多。人到四十,希望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孩子,仍然葆有天真,葆有好奇,相信只要你简单淡定努力向前,一切都会好好地,在那里。(作者简介:北大社会学硕士,前纸媒记者,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疑惑:普通双非院校的硕士、博士还有读的必要吗?若是双一流本科的学生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吧,或者身边总归有类似的案例呢。小西之前也和不少人聊过,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个人需要,普通本科院校的博士同样会有收获,值得就读。但是,不少人会说是不是普本的博士报考难度低些呢?美丽的大学校园小西需要说个前提:普通本科院校能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肯定是校内较为强势或王牌的专业,肯定不是"一流学科",但在省市内起码也是前几名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普通本科院校的博士招生采用较多的依然是"普通统考",少量是本校同专业或近似专业的优秀硕士生"硕博连读",极少量采用"申请-考核制"(如有希望冲击下一轮"一流学科"的王牌专业)。不想采用申请-考核制的原因在于大部分报考的学生,不是本科院校层次的限制,而是没有足够的科研成果,如SCI论文。读博人小西之前参加过类似的博士生毕业答辩,聊过博士招生的问题。想对来说,和985高校不同的是,普通本科院校给予的招生指标相对较少,如博士生导师的数量同样较少。而且,普通本科院校职称评定中教授要求不算高(尤其是之前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等阶段,不少院校能评教授、副教授的都给评啦),加上博士生导师遴选的要求(如科研成果、项目课题经费等)也不算高,就会有个问题,不少导师根本没有学生选择报考。也许有人不清楚,大部分院校报考博士是需要明确导师的,确定自己选择的导师有招生名额才会报考,这对于考生来说也是有利的,不浪费时间。而且,部分院校研究生院还有奇怪的设定,不允许过线的博士生调剂,逼着考生报考之前就选择其他导师,增加自己录取的概率。读博同样需要努力学习因此,普通本科博士相对比较好考!只要导师有招生指标,且愿意接受你(圈起来,这个是关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博士入学考试(1门英语、2门专业课)过线难度不高。不过,小西见识了太多的人因为英语不及格无法顺利读研、读博,英语短期提升比较难,切记平时带着学习,别丢太远。最后,就算是普通本科院校也有很大区别,如湖南省不少双非院校部分博士点的过线人数远小于招生指标,即过线即可录取,报考这样的博士点难度肯定会低不少。同样,也有不少学科的博士点比较热门,尤其是大牛导师,报名之前沟通联系已明确给其他考生,选择之前要慎重。因此,记得认真筛选学校、区域、专业、导师等因素,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如我毕业之后想做什么、需要什么条件等。最后,博士毕业不管学校层次,都不容易,有心读博就要做好准备,期间不要分心。加油!
郭乃蕊 Mary乔治亚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美国高考SAT,TOEFL培训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文/Tsuki图/郭乃蕊编辑/SarahMG学长曾经采访过很多以学术岗位作为人生中转站的职场精英,也采访过至今仍坚守在学术岗位的优秀学者。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氛围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走上学术道路的寥寥无几。今天的受访者郭乃蕊在求学路途中,一直坚定自己的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象牙塔的顶端,成功申请到了乔治亚大学博士。在美国就读博士期间,她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就读两年后毅然选择放弃,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向来成绩优异的她,从本科到博士一路读下来,收获颇丰,却发现自己与学术研究的缘分终究有限。然而,她并不慌张,将自己的英语和教育心理学背景相结合,迅速地找到了让自己大放异彩的领域。现在的郭乃蕊,是深受学生们信赖的北美考试培训老师,是“左手持剑,右手拿花”的“狮姐玛丽”。〡心无旁骛〡一心求学的郭乃蕊在读书期间很少感到迷茫,父母都是教师的她早已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做一名老师。这一决定也获得了家人的支持,大有“你读到什么时候,家里就供到什么时候”之意。在这种精神支持下,郭乃蕊的大学生活并不像很多同龄人那样焦虑,忙着去考各式各样不知能不能派上用场的证件。“因为我没有考虑过找工作等其他的选项,所以研究生刚入学就知道日后要申请博士,精力也没有分散去实习、找工作或考一些跟工作相关的证书。我差不多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实验、论文全部完成了。然后陆陆续续地准备语言考试、着手申请博士。”成绩优异的她,拿到了美国乔治亚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并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学识,成长为越来越专业的研究者。〡颠覆认知〡当郭乃蕊被问及在美国求学时最大的感触时,她分享了自己在乔治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作为主讲教师、从事幼儿心理学研究的经历。乔治亚大学校园美国的基础教育是K12(Kindergarten Through 12 Grade)教育体系,在此之前孩子还可以读一年Pre-Kindergarten,乔治亚大学的儿童发展中心就是为其心理学的研究项目专门设立的一年制Pre-Kindergarten。“一个班有三名老师,我当时是Lead Teacher(主讲老师)。在我教授过程中,有一件事感触最深:有一个孩子想画一个‘杯子’,国内老师的普遍做法是拿一个杯子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们照着实物来画,或者直接让孩子临摹杯子的图案。但是在这里,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当你把一个杯子的实物展现在孩子面前时,你就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杯子长什么样子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老师的角色只能作为引导、给予孩子模具让他们把轮廓画出来;而不应该告诉孩子杯子长什么样,你照着画就可以了。”乔治亚大学校园除此之外,乃蕊还发现,在美国,来接孩子的都是爸爸妈妈,而在国内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家长在见到孩子时,美国父母们都会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以与孩子们平视的方式与他们对话,家长与孩子更像朋友的关系;而国内的家长,一般会抱起孩子与老师道别,与孩子沟通时更多把自己当作权威的角色,把孩子当作一个需要被教育的对象。这些所有的细节都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这让她充分意识到了美国与中国幼儿教育的大相径庭,让她深刻地反思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与孩子相处,让她越来越关注教育的本质。乔治亚大学足球队“超级碗”〡柳暗花明〡虽然郭乃蕊很喜欢心理学这门学科,也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但是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上,她似乎慢慢地迷失了方向。在美国读博的第二年,她的人生规划遭遇了滑铁卢。读博士的女生经常被社会冠上“第三类人”的名号,然而以前的郭乃蕊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纯粹是因为喜欢读书而选择读博士。在研究生时,我与身边读博士的师姐们相处非常融洽,从来没有认为‘女博士’是另类。反而在后来,当自己在美国读博士时,才开始体会‘女博士’的艰难。”乔治亚大学校园“当时身边有几位优秀的师姐基本上都是异地恋,有的还有孩子,她们在兼顾学业与家庭的工作中忙得焦头烂额——这是在美国学习的常态。如果一个女生在美国走上博士的学术道路,基本只有一条路:在你写论文的期间怀孕,等到你论文完成了,宝宝也出生了。”郭乃蕊并不认同“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生孩子”的荒诞逻辑,她指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之后的研究任务只会越来越重,更不知道要几年才能熬到头。“从助理教授升到副教授大概需要七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几乎是没办法去完成生育大事的;如果这时候你刚从谈恋爱开始,然后再到结婚,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这些和科研都是有一定冲突的。”摆在郭乃蕊面前的是看不见尽头的研究生涯,她也终于体会到了所谓“女博士”在普罗大众眼里的“另类”,这让她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除了结婚生子方面影响了郭乃蕊的决定,她也在后续的科研生活中发现,自己对于学术没有归属感。她坦言,辍学的原因也是出于力不从心:“在国内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可以很快就把实验做完了、把论文写完。但是美国读博士时,我发现无论在数据分析还是论文写作方面,我都天资平平。“由衷而言,我并不认为自己在实验和数据研究上有很强的能力。我非常清楚自己内心的喜好与擅长的事情,对于我感兴趣的事情,付出100%的努力就可以做到满分;而对于我不擅长的事情,即使我付出200%的努力,也可能只能收获50%的成功。”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合意困难”,它是指你在某件事物所消耗的努力越多,你学得就越扎实。但并非所有的困难都能起到强化学习的效果:如果你为了弥补缺陷付出了额外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并不能强化你的所学,那么这些困难就是不合意的。读到博二,决定放弃,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做出的决定。很多人会以“投入太多以致难以放弃”作为借口,为自己进行心血辩护,为了表明投入的一切时间和努力、受到的一切折磨以及年复一年的学习时合理的,中途放弃时是多么不值得……然而,学心理学的她,深知及时冷静的放手,好过挣扎纠结的坚持。放弃,说明局势在你掌控之中,你想什么时候离开就能什么时候离开,你不需要成为自己的囚犯。放弃是最勇敢的抉择,因为放弃要求你必须直面失败。但是放弃后,你可以像一张白纸般重新来过。〡热忱所在〡放下自己留在高校任教的规划,选择回国就业,难免有些设想与现实的落差感。但郭乃蕊却说:“与其说是落差,倒不如说,当你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你就很清楚自己要放弃的是什么,或者说自己即将要收获的是什么。我觉得更多是在做决定的时候要想好,要跟父母、导师沟通清楚。就我个人而言,回国时感受到的是由衷的快乐,有一种脱离苦海的感觉。”回国后,郭乃蕊跟随着自己的专业背景,以及向往教学工作的那颗初心,投身到了教育培训行业。提起教育培训的理念,郭乃蕊如数家珍,“教育培训公司,虽然做的教育,但性质是公司,顾客是上帝。和家长、学生打交道的分寸,比起公立学校,可能更见功力。而且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托福、GRE、SAT这些考试每年都在变化,未来也将继续变化下去,跟不上这些变化,就会被淘汰。连续三个月,每天都在备课,写PPT到零点,几乎是每个新入行的老师的写照。做培训行业,如果没有持续的热情,恐怕坚持不下去。但是你要是想着,来上课的学生都因为你的帮助走向世界,改变着世界,就会热血的觉得,这个世界也因为自己而有一点不一样。”每年的5月5日,是美国高考SAT的日子,这一考试同时对社会人士开放。很多像郭乃蕊一样负责任的培训老师都亲自参加过多次考试。郭乃蕊在自己的公众号“狮姐玛丽”上半深情半不正经地吐槽自己的这种“行径”:“明明一把年纪,还在参加着这种极需要体力,需要专注力,需要脑力的事情;明明在这个行业已经算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人,还在不断的做小白,不断的给自己新挑战。图什么?可能是傻吧。”有人说,老师,就像是一个手艺人,简单、专注。这个比喻挺好,不但有简单和专注,还有一群一起疯的逗比学生,真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你问老师们,教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所有老师都会说——学生。”小编也从事过教师的职业,当听到郭乃蕊提出这个问题,异口同声地蹦出了“学生”两个字。学生的一句感谢、一句赞美、一个微笑,都是对老师辛勤付出的肯定,是激励老师不断付出的原动力。这种真挚的情感、内心涌动的感动是世间无数利益、名誉、权利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作为“教师”最大的魅力所在这是「MG学长」采访的第40位海归距离完成目标还有960位
本书作者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拥有13年心理咨询经验。得到App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主理人。陈海贤博士把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和思考,融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提供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帮你创造更满意的人生。01改变的本质每个人都幻想着改变,每个人都重复着昨天。如此浑浑噩噩,反复在无限憧憬与悔恨之中。每一个年初的愿景和每一个年末的总结一次次把我们梦想撕碎,行动上的矮子让我们看着愿望清单一次次啪啪打脸。为什么,自己想的和自己做的总是不在一个层面呢?因为我们都有两个自我: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了解和利用好情感这头大象,我们的改变才可以事半功倍。大象有哪些特点呢?第一,它的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住它。第二,它是受情感驱动的。人的情绪有积极正面的,比如爱、怜悯、忠诚等,也有负面消极的,比如焦虑、恐惧、愤怒。所以,它既能造成阻力,也可以提供动力。第三,它是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的。它之承认实实在在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同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就像一个饿汉吃过了一张大饼之后的饱腹感,但是对你描绘出的再大的饼都不予理睬。可见,它是一个注重实际的现实主义者。大象倾向于经验的好处,经验的好处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让我们行为的改变也越来越难。有位大学毕业生,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工作。每天晚上下班后都去小吃店吃东西,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吃撑了也不能停下。她在一家500强公司上班,每天加班到8、9点,自己回去就是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寻找美食就成了她唯一的娱乐方式。这个例子中,引起行为的刺激不是美食而是孤独。她是通过吃打发自己的无聊与内心的孤独,她在外面吃东西是为了感受城市的烟火气。吃,只是她解压的一种方式。作者告诉她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更健康的替代方式,比如去健身房,去读书会等。最后,她找到了一家羽毛球俱乐部,在那里,认识了几个新朋友。慢慢地,她能够控制自己的饮食了。到这来,我们触见改变的本质了:改变,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就经验。只有切身做过,才能体验到经验,获得信息,刺激大象形成新的经验模式。只是一味地想象,心里那头大象是不买账的,到头来你的改变还只是想想而已,最后只能被大象牵着鼻子走。如果想要让改变发生,就去积累想想你的目标中有哪些“经验的好处”,它们是朝向目标的“正反馈”还是阻碍目标的“负强化”?像上文女大学生的“一个人暴饮暴食”,还是“参加羽毛球俱乐部”?尝试换一种新经验,或许改变就开始了。02为什么改变那么难?我们都知道有个词叫“心理舒适区”,其实就是陷入固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我们越是感到焦虑 就越容易抓住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走出舒适区就意味着要寻找新的适应办法,重新面对焦虑,这对情感的大象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提出人都有一套心理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当我们面对挑战自己的风险时,心理免疫系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我们就回到了老办法——心理舒适区。为了了解每一个行为的背后,心理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凯根发明了一种实用性工具,叫做“心理免疫的X光片”。它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情绪大象的爱与怕,画出心理舒适区的边界。这样,骑象人就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了。心理免疫X光片第一栏,我们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比如,合理地向别人表达拒绝。注意,这里一定是行为上的,否则心理免于系统是识别不了的。第二栏,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比如,不会合理拒绝别人,经常不得已“答应”别人的要求。第三栏,潜在的好处。避免和别人关系僵化。第四栏,内心重大假设。“如果我们拒绝别人,就会陷入僵局,引发不快。”这样我们就更能理解改变和不改变之间的冲突。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打过一个经典的比喻:我们想要让车运行,却一只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踩着刹车,能量和动力就在这样的空转声中痛苦地消耗着。心理免疫系统保护我们的同时也阻碍我们做出改变的行为。就像一个妈妈总是百般呵护幼小的孩子,怕他在崎岖的路上摔跤,怕他在外面的撞击中受伤。然而,总有一天,我们要挣脱她的怀抱,开启新的旅程。03如何做出改变?明白了心理免疫系统,做出改变就是做出与心理免疫系统要求不一样的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验证内心假设卡尔·荣格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着我们的人生。”寻找重要假设的时候,可以试着用“如果······就······”的句型来归纳它们。在这样的句式中,我们会发现根深蒂固的信条。12岁的哥哥和妹妹之间总是见面吵架,互不相关的一个举动都会应发相互的一番争吵甚至肢体冲突。他内心的基本假设就是:妹妹就是我的对立者,有了妹妹我的生活完全被改变了。“如果没有妹妹,我会依然被宠得很幸福。”从根源上要改变他的行为,就要让他固有的心理假设松动。试着找机会让他体会和妹妹一起和平共处的平静与乐趣,卸掉固有的心理假设,慢慢地才能淡化对妹妹的敌视态度。2.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在《成功这件小事》中,象鼻神让想要改变的渴望成功者先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擦皮鞋、刷厕所、讲一个笑话等等。这些立马就可以实践的小事可以给你带来改变的开始,行动的开端。改变从微小的行动开始,没有任何困难,也不要忽视微小的量。雄伟的万里长城不也是一块块砖石加上劳动人民一滴滴汗水凝聚而成的吗。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3.养一个“场”“场”就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够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餐厅想吃饭,到了卧室想睡觉,到了办公室想到工作一样自然。比如,在学校教室里,每个人都在埋头学习,教室就是一个有力的场。如果你请假在家,环境再安静也不会有教室里那种氛围。有很多人为了督促自己高效学习或工作,会去花钱租一个自习室。在那里他们看到每一个格子里的人都在沉浸与努力之中,自己也会受到激励。4.用爱驱动改变电影《嗝嗝老师》里的主人公奈娜从小患有图雷特综合症,总会不经意间发出类似打嗝的声音。为此她受尽了同学的嘲笑,甚至父亲也打算把她送入特殊学校。直到母亲带她找到第13所学校,那位校长给奈娜说了一句话:“我们会像对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奈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等待遇还有那份沉甸甸的爱。后来,奈娜当了一位出色的老师,把毕生献给了那所学校和教育事业。我们经常说,要“动之以理,晓之以理。”大象能听懂爱,只有让它有所触动,才能趋向新的改变。托尔斯泰说,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改变,是新的开始。改变是一系列的行为反应。在了解了改变的本质,原理和方法后最根本的还是迈出第一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方能成就自己。
很多人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于是:他们看别人每天早起,自己也早上5:30起来,然后刷抖音到7点;看别人买课月入过万,他也跟着买课,但只听了几节就丢下了;看别人做微商挣钱,他也跟着去做,看别人写作月入过万,也跟着去学习,但到头来没有任何事能坚持超过三个月。他们反而还很委屈:我明明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一事无成?看来努力一点用也没有!你以为自己很努力吗?让我告诉你:你所谓的努力只能感动自己,是无效的努力,如果这也能叫努力,那富士康的任何一个工人早就能当上人生赢家了。因此,浙大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努力不是一味的“使力,使力”这么简单,努力不只是信念、意志力的较量,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采铜从影响人生的7个关键切面,也就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说起,分析了人们做得不好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精进的路径。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知道那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如何做才能成为更厉害的人。成功离不开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真正有效的努力是发展你的独特优势,找到自己的专长,专注、持续发展,并采用一定的策略让自己产生越来越多的有用价值。01为什么要专注发展独特的优势?盖洛普公司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多年研究,归纳出人们具有34种优势,比如适应能力、分析能力、统筹能力等等。也就是说,人们都有各自擅长的优势。如果想让自己做出成绩,我们可以想办法找到专属优势,重点发展。第一、企业需要最合适的人才企业招聘人才的过程一般是这样:首先发布招聘广告;其次,筛选应聘者的简历,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人才;最后,进行进一步筛选后,通知一部分人来面试,进行优中选优。这保证了每次选出来的人才都是最适合岗位要求的。对企业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利益,谁能缩短培训时间、创造更大的价值,谁就是他的员工。也就是说,只要你有突出的才能,在一大堆竞聘者当中最优秀,你就不愁工作。阿里的首席安全官吴翰清,第一次去阿里应聘时,只有高中学历。面试官怀疑他的能力,他向工作人员借来一台电脑,只用三分钟,就把阿里一台正在工作的路由器关掉了。这时,其他人还在手忙脚乱地找原因,他又敲了几下键盘,网络就重新恢复了过来。面试官向马云报告,马云立马指示,不惜一切代价留下他!独特的能力是我们的敲门砖,只要我们是最适合的人才,企业也不会吝啬机会和报酬。第二、专注发展才会迎来最大收益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过,成长是一个缓慢增长的复利曲线。为什么叫做复利曲线呢?因为它有一个成本线,只有越过这条线,我们才会迎来最大的收益。在没越过成本线之前,收益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越过成本线的之后,才会迎来飞速的发展,收益也会像复利一样越滚越多。任何行业都是如此,你付出越多,坚持的时间越长,后面的收益也越大。铁娘子董明珠36岁才去格力应聘,从一个小小的销售员做起。在此之前,她是一家单位的行政人员,没有任何销售经验,初到格力工资也只有200元钱。15年之后,她成为了格力的CEO,后来又一步步成为了格力的董事长,2014年,她的年薪最高拿到了720万。如果她没有一直在格力,恐怕也拿到那么高的薪水。只有在一个行业专注发展,我们才积累足够多的经验、人脉,才能够迎来丰厚的收益。这就好比去挖井,你挖了很多浅井,一口也没见到水,看似付出了很多,只不过是白费力气。但如果你选中其中的一口,使劲朝下挖,不见到水你不罢休,那么最终肯定会挖出水来。02怎样的努力才能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在一个领域深耕价值最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努力,才能在一个方向专注发展呢?第一、不苟且,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很多人信奉中庸之道,做事的标准也是差不多就行。就比如很多人会做饭,但仅仅是把饭做熟而已。真正把饭做得好的是那些大厨。大厨为什么能做好呢?因为他精细、严格地控制每一个步骤。比如说,土豆丝要切多长多宽?用几分火?每种调料放多少?......这每一步,大厨都有精确的要求。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只是把土豆炒成土豆丝的样子,至于口感,肯定差远了。要想在一个方向有所建树,就必须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如何做呢,就是用你全部的精神去做,挖掘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不断地分析、总结、改进,让自己做到最好。畅销书作家、前洛杉矶副市长陈愉,21岁来到洛杉矶,从打杂小妹做起,最早的工作就是守在复印机旁,帮助各部门打印资料文件。有的人在这个位置上可能会抱怨,我念了那么多的书,为什么还要做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陈愉不这样想,她注意观察同事们的需求,看他们是喜欢双面还是单面打印,装订时是要一个还是两个钉子。通过这样的琢磨,同事只要把资料递过来,不用多说,她都能把资料完美地递到同事手中。打印的过程中,陈愉还接触到了很多重要文件,她仔细地记忆,从中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搞清了公司的流程和文化。即使是帮同事买咖啡,她也很用心,不仅摸清了同事之间的关系,还积累了自己的人脉关系。三年后,陈愉成为了美国最负盛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助理。用心去做,才会调动全部精力去完成,即使是最小的工作,我们也能做出成绩来。这一个个小成就最终也会累积成大成就。只有你用心了,才会调动全部身心,主动去琢磨其中的问题,分析结果,这也促进自己不断地成长。第二、不断设计必要的难度心理学家哈里·契克森曾经提出过“心流”的积极心理学概念,是指人们如果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时,会进入到一个奇妙的状态。此时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包括时间、空间,忘我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时我们效率最高,并且还能获得一定的愉悦感,想要再次体验。经过多次实验后,他发现任务有一定难度时,人们很容易进入这样的状态。比如,我们在制作PPT时,如果有一点难度,我们需要专心地投入到分析、设计、布局当中,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进度设置一些必要的挑战,这样既能激发自己的 潜能,又能让自己处于心流状态。挑战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难度太高会让我们丧失信心,觉得自己能力太差,啥都做不成,也打击我们的积极性。难度太低,太容易完成,我们也无法进入心流状态,因为不用费脑就能完成。这样不仅效率低,还浪费时间。著名的英语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最初的专业是中医,后来因为兴趣开始学习英语。他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根据阶段设置了不同的挑战。刚开始是背一定量的单词。后来是考托福、GRE,等这些挑战全部完成之后,他挑战听英语电台,最初也听不懂,坚持几个月之后才完全听懂。完成这个挑战后,他又开始听各个地方口音的英文和观看英语的脱口秀。英语的脱口秀,语速特别快,而且还有很多的俚语,这些连谷歌都搜不到,只能凭借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加上查找才能理解,他连这个堡垒都攻克了。通过不断增加难度,谷大白话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也成为一名英语的脱口秀者。根据任务进度,设置不同的挑战,不仅让我们有目标感,而且也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这样的状态,既让我们学习起来效率最高,也能培养起对所坚持事情的热爱。第三、真正爱上一件事从开始投入到做出成绩,这个过程比较长,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十来年。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看不到希望,也会因为没有反馈而陷入不断的自我怀疑当中,不仅心情苦闷,还可能受到别人的嘲笑、误解,最重要的是很可能在重重打击下放弃。并且,这样的过程还反复出现,如果仅凭意志力很难坚持下去。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可以改变对事件的看法,让自己觉得坚持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每天告诉大脑,自己所坚持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自我暗示,我们慢慢地培养出热情来。这样,辛苦的事情在大脑的自我催眠下,就会变成有意义或者是非常享受的事情,我们也不会觉得痛苦,还会积极地去做,李笑来在实现财富自由之后,他继续坚持写作,即使是节假日,他也不给自己放假。有的人很不理解,说你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为什么还要过苦行僧般的日子?他说,写作是我的爱好,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并且,每一个节假日我都不休息,就相当于一年比别人多出来115天,坚持三年时间,我差不多比别人多活一年,多做了一年自己热爱的事情,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怎么可能会觉得苦呢?培养起对所坚持事情的热爱,我们也不会再抱怨其中的痛苦。就如同那句热恋的名言——有情饮水饱一样,即使条件再艰苦,我们也会甘之如饴。总而言之,努力是改变普通人命运的一个途径,但是要坚持一个方向,掌握一定方法,让此次的努力看到成果之后,你才可以去转到另一个赛道上面,并且有了前面的成功,你第二次的收获也会更快捷。我们也是从一次次失败后开始明白,原来很多时候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方法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