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掌握这5种就够了!名士

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掌握这5种就够了!

在学习A-level/GCSE心理学时,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小伙伴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以AQA考试局GCSE心理学课程大纲来看,心理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是主要学习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可检验假设的形式、变量类型、采样方式、设计研究、相关性、研究程序、规划和进行研究、道德考量(Ethical considerations)。各部分内容还包含具体Topic要求小伙伴们掌握:(AQA考试局GCSE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心理学有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methods,取决于数学或统计数据的使用)和定性研究法(Qualitative methods)。这两种类别的研究方法包含许多种研究,比如说相关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具体使用哪种类型的研究取决于具体的心理学研究目标。学姐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Case Study)案例研究是定性研究方法。它涉及在一段时间内观察一个人或一组人。研究人员采访对象或观察行为并记录信息。通常使用这种类型的心理学研究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心理学原理或理论。案例研究方法广泛用于专业培训中。2.实验法(Experiment)在科学科学中,实验是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的第一个原则是设置对照组。对照组可能是一个或一组未经操纵的个人或群体。第二个原则是控制变量。也就是说,实验应尽可能避免多余数据。该因素使心理学家能够重复该实验,这是可靠研究的要求。第三个原则是测量的一致性。如果允许使用不同标准将导致实验无法复制,实验结果不可靠。第四个原则是显示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实验中执行的操作导致了最终结果,而没有涉及其他因素。实验可以是在实验室控制的,例如睡眠研究,允许心理学家操纵受试者但不能操纵其环境的现场实验,或者不允许进行控制且主要是观察性的自然实验。3.观察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这种类型的定性研究可以是既自然进行的,也可以在人为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这种研究方法是系统的且需要仔细记录的。观察研究的目的是识别和描述一个变量甚至一组变量。4.调查研究(Survey)这种调查研究方法取决于报告的数据,结果可能是高度主观的。因此,调查通常涉及许多主题。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定量研究方法。这不是实验法,而是“精心选择”了样本的方法。5.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这种研究方法涉及查看诸如印刷品、电视、广播等媒体,以重复特定单词或短语甚至想法。这是一种定量方法,利用有关单词或概念的数学或数据来研究诸如定型观念或某些文化方面(例如性行为)的事物。这类研究在广告中特别有应用价值,但也可用于预测特定人群的行为。心理学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取决于要研究的数据种类以及研究的目的和广度。

孙复

心理学实验之二罗森塔尔实验

心理学实验之二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 L.雅各布森于 1968 年通过实验发现。罗森塔尔实验过程1968 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 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 7 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 个班,对这 18 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 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 18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 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爱神阿佛洛狄忒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对人的启示罗森塔尔实验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的。它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发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在他们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物对于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像镜子一样折射着他们的形象。如果他们感到教育者认为他们有能力,信任他们,那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热情为做得更好而努力。如果教育者认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学好,不可救药,他们也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令人沮丧的形象,从而也认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难改好,自己没有出路,那么他们就不能确立应有的自信与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到绝望,放弃任何积极的努力,走破罐破摔的道路。

复活县

你会怎样研究心理学?——谈谈实验法

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探索,人类已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有关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自然学科,这些成就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特点,都是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获得成功和发展。所以,在对于人类内部世界的研究,也很希望像研究客观世界一样,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获得成功。在心理学史里有一段著名的语录——“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短暂的历史”,这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史记载中,是以心理学建设第一个实验室为标志的,这种以实验室的建设作为科学的象征,确实给心理学印上了科学的符号,实验室建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按照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对人类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其实对于人心理现象的问题,采取实验的方式一直都饱受争议的,感觉在一定的情景下我们可以对动物进行实验,但对于拿人来做实验,听起来就有点难以接受,再仔细思考和探索发现,很多心理现象用实验法可能不是最恰当的方式,比如研究人的梦境,人的心理体验感受等等,这些心理内容很难重复出现,更不要谈对很多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和研究,总之,实验法可以说是一种最为严谨的研究方式,但对于复杂的心理现象来讲,单一的采用实验法,是远远不够的。

陌路人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些心理实验,能改变你对生命的看法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心理学史上一部经典的科学实验合辑,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罗杰.R.霍克编著。本书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分篇章介绍了40项心理学经典实验,都是近年来被心理学著作反复借鉴引用的实验经典。作者罗杰·霍克是美国门多西诺学院心理学教授,在心理学方面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无法详细介绍作为学科基础的研究过程,于是筹备本书以填补教科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鸿沟。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一、为什么人会“心想事成”?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猜测,在小学教师得到学生某种信息时,他们或多或少会对学生潜能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使他们无意识地可能会成功的学生行为表现给予鼓励和鞭策,使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预期,变得更加出色。他采取的验证方法是,在橡树学校工作人员配合下,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IQ测验,之后每位班主任得到一份名单,上面标注本学年里哪些学生最有发展潜力。学年结束后,计算每个学生的IQ变化程度,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变化差异检验测试是否存在期望效应。实验结果得到了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在正式实验环境中被证明了的期望效应,在非正式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也起作用;二是在低年级中表现更明显,高年级几乎不存在。正如研究所猜测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这种自我实现预言并不明显,他们提出了如下解释:一是低年级而定可塑性一般比高年级儿童更强;二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未在老师的心目中形成牢固的印象。在教师把对学生表现的期望传递给学生时,他们在不经意间使用的微妙方式更能影响和带动低年级学生。低年级教师向学生传递期望的方式与高年级教师不同。正如中国人常说“心想事成”,西方人也有“自我实现”的提法。这项研究证明,教师的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会产生长期的潜在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能带着有偏见的信息,对学生传达某种期望。二、人生快乐之道:控制力控制力是指你所拥有的、能够控制你自己的生活和事件的个人力量。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丧失了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往往会引起不快,并危害身体状况。如何验证这一点?心理学家兰格和罗丁,与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养老院合作,随机挑选两层楼,让住在两层的老人分布接受两种实验处理,四楼的老人接受了责任感提升的训练;另外的老人作为对照组。91名被试的年龄跨度为65岁到90岁。实验结果证明,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制力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责任感提升的那组被试比对照组的被试感觉到了更多的快乐、也更富有活力,机敏程度高于对照组。这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于,通过让老人重新获得决策权和胜任感,一些因年老而引起的消极因素是可以被延缓、逆转或者防止的。这项研究结束后18个月,兰格和罗丁又返回去做进一步的调查跟踪,以了解责任感提升条件是否存在长期效应。护士对老人们的评估结果显示,责任感提升组的情况仍明显优于对照组。后续研究清楚的说明,人所拥有的控制力越多,其老年化过程就越快乐、越健康、越平稳。2003年的一项关于德国养老院的研究发现,知觉到的自由和个人选择的减少,可以作为抑郁症状的预测指标。可见,个人力量和控制力不仅影响着人的愉快心理,而且还影响人的健康,在绝大多数生活情境中,提高个人行为的选择程度的确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三、“这儿,谁是疯子?”人们经常谈到精神病人就色变,甚至对精神病医院都望而止步。但是也有人怀疑,人类能否真正确定一个人是否是精神病?观察者做出心理诊断的,究竟是病人本身具有的特征,还是病人所处的环境或场合。心理学家罗森汉招募了8名被试者来做假病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自己送进12所精神病医院,所有被试者被收入不同的医院,有7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假病人的住院时间从7天到52天不等,平均住院19天,没有一个假病人被医务人员识破。结果有利地证明了,在医院环境中,正常人不能从真正的精神病人中被鉴别出来,这是因为过于强大的精神病院环境影响了医务人员对个体行为的判断。医务人员倾向于忽略被人的环境压力,只注重与精神病特质相关的行为。罗森汉的研究震动了精神卫生专业领域,这个结果有两个关键因素:它表明在精神病院场合,心智健全不能从心智不全中鉴别出来;二是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当精神病人被贴上诊断标签时,他们本人体验到怎样的感受?心理学家调查1300多名精神病人,经历的耻辱和被歧视是大多数被试者的报告。到目前为止,诊断精神病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不废除标签的原因是:他们是有效治疗心理障碍的必要部分。四、抑郁也是能习得的!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从一项有关学习的早期研究中发现,狗在一段时间受到既不能控制也无法逃脱的电击之后,即便逃离的机会唾手可得,狗也学不会逃走。他提出理论认为,动物在学习控制不愉快刺激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它后面的学习。他的实验方法是,准备24只杂交犬,分为三组,每组8只,一组是“可逃脱组”,另一组是“不可逃脱组”,第三组是“无束缚的控制组”。可逃脱组的狗受到电击后,可以通过挤压头部两边的按垫终止电击;不可逃脱组不能控制电击。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的狗在90秒的时间里均接受了64次电击,可逃脱组很快学会了挤压旁边的鞍垫来终止电击。结果在64次电击的过程中,可逃脱组的狗用于挤压鞍垫并停止电击的时间迅速缩短,不可逃脱组的挤压鞍垫行为在30次尝试之后完全停止。可逃脱组的狗在箱中能正常学会新技能的原因,是它们在前一阶段已习得自己的行为与电击终止之间存在相关,不可逃脱组的一只狗在梭箱中做了一次逃脱,在下一次的实验中,又恢复到无助状态。这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在后续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习得性无助导致的人类抑郁可产生比抑郁本身更严重的后果。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几年中,遭受丧偶、实业、失去威望等事件,都将增加一个人的癌症患病几率。人类对几亿光年外的恒星了解甚多,对于自己的内心,其实了解得很少,而且大部分要不是想当然的猜测,要不就是武断的哲学“思辨”。难得有这么一部小书,用无可置疑的实验的方式,来让人类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对心理学希望了解更多一些的人,可以认真读读这本书。

奚之

心理学:可以独自进行的4个心理学小实验,超有趣,一起来试试吧

在我们的印象中,心理学实验好像都是心理学家们经过严格设计,进行调控,还需要有一大堆帮手和志愿者才能进行的。但那是为了研究全新的理论。其实一两个人也可以尝试很多心理学实验。比如下面这4个实验,十分有趣,可以独自完成。(1)幻肢效应找一个被实验者,用一块挡板挡住他的手,然后找一只假手放在其胳膊一测(让其看见),同时抚摸真手和假手,混淆其感觉。然后突然用锤子击打假手,此时被实验者吓一大跳,并会产生痛觉。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幻肢,很多截肢的人仍然后感觉到被截断的部位有疼痛感。这就是心理对感觉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2)电梯从众实验想要影响一个人有多简单,你可以用电梯从众实验来测试一下。找一个无人的电梯,然后背对着门站立。此时如果进来一个人,看到你的这种姿势,他很可能也会不自觉的背对着们站立。如果你能找一个小伙伴,两个人一起背对门,则进来的人会有50%以上的概率模仿你们的动作。这个实验展示了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有时候,只需要几个人,就能轻易利用从众心理改变他人的思维。(3)白熊实验现在我要求你,在接下来的一分钟内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在脑中想象一只大白熊,你能做到么?---------一分钟后------------是不是发现你的大脑已经被白熊占据了。这和越想睡着就越睡不着是一个道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关注强化效应。即你越关注什么,你的大脑就会越兴奋,这个东西给你留下的影响就越深。抑制思考反而会激活思考。(4)负启动效应这个字是什么颜色?下面这些字呢?是不是感觉正确的说出颜色的时间变长了。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负启动效应。因为字的含义和颜色不一样,所以抑制了你的思考速度。相反,如果我们让字的含义和颜色保持一致,你说出颜色的速度会比平常要快很多,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正启动效应。结语:上面这4个日常心理学小实验,能让你对心理学的理解更加深刻。还特别有意思,一起来试试吧。

太极拳

这些经典心理学实验,颠覆你的育儿观

对于有些育儿理念,我们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以下几个心理学实验在历史上都堪称经典,看看它们是如何拿数字和事实说话的,又如何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每个父母都好好看一下。一、印刻实验——孩子就如一张白纸,他总是在模仿学习你的行为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进行这项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总是跟着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类时,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印刻实验最重要的2点:一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狼孩”“孟母三迁”等等都说明这个道理。二是第一时间印象效应。“印刻效应”提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轻心,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就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甚至贻误终生。因为,一个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废品、危险品。印刻效应也提示我们:如果我们在儿童敏感期某一个确定的阶段上没能学会这种能力,那么我们过后将经历可以想象的许许多多的困难。二、视崖实验——不要轻视孩子的认知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视崖,就是视觉悬崖,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设计首创,是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视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他的妈妈在另一边招呼他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习得的,目前还没有定论。记得前几个月,微信被韩国一个电视节目的视频刷了屏。这个节目也做了一个“视崖实验”,让孩子和妈妈处在“悬崖”的两边,妈妈用温暖的微笑,让孩子战胜了对“悬崖”和“火海”的恐惧,成功通过视觉悬崖。爸爸妈妈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但仔细想想,电视节目里的这种实验实际上是混淆了孩子的认知,非常非常危险,宝宝直奔“悬崖”而去,却发现,原来“悬崖”就是平地,一点危险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了思维定式。如果下一次,如果真的遇到了面前横着一道悬崖的时候,经验主义就会让他很放心,大踏步向着悬崖走去……相信大自然的预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的探索。但是诱导式的实验是不能做的。三、三山实验——解读什么是“自私”的孩子这个实验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之手,也是他最经典的四个实验之一。该实验的设计是: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一个三岁的幼儿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对面。此时实验者要幼儿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主义是前运算阶段(2至7岁)幼儿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幼儿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四、延迟满足的实验——延迟满足,让你得到的更多这是斯坦福大学在19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著名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的诱惑的能力。这个实验引申出很多关于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观点。在这个实验中,4岁的孩子们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实现在他们面前的在碟子上放一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也可以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他们会获得两块棉花糖。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说他们会等,但是他们很多都难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后屈服了——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成功延迟整整15分钟的孩子一般的采取了回避策略,例如别过头去或者盖着自己的眼睛。实验结束后,《时代》杂志进行了跟踪报道。孩子们的行为意义很深远: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更成功。五、表扬孩子的实验——别再夸孩子聪明,要多鼓励!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和她的团队花了10年时间,一直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 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成绩好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六、罗森塔尔实验——请给予孩子积极的期待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是关于皮格马利翁。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然活了。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 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1-6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于是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期望会决定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而这些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请相信自己的孩子,请给予他们积极的期待。(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教育不好成焦虑)————————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玛黑区

8个可以揭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出决定的心理学实验

通过我们的生活经历来看,我们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似乎总能够做出非常理性的选择。比如,他们总是能够在保证食物好吃的情况下又节省金钱,在穿衣打扮方面不仅井井有条还很有分寸。而作为年轻一代的人们,似乎有着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了。事实上,影响我们做出决定的因素和原因太多了。而今天,我们就将通过8个心理学实验来告诉你,什么因素影响着我们做出决定。1、腰果实验理查德·泰勒因其在经济学中的革命性发现,即“推动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位科学家的灵感来自与朋友和一盘腰果的在平常不过的晚餐之中。为了让朋友们在等待主菜和鸡尾酒的时候不至于太过于无聊,理查德在桌子上放了一盘腰果。无聊的客人们开始吃起了零食,并在几分钟内吃掉了一半。在意识到这么吃下去很可能会影响到客人们接下去的食欲,所以理查德将盘子带回了厨房。而当它回到客人身边时,客人们也对此表示了感谢,也认为如此一来的确可以摆脱它们不断进食腰果的欲望。而作为一名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为何客人们要感谢他带走了美味的坚果呢?所以他便提出要向他的研究生探讨这种现象。而这个研究小组意识到,理查德的客人们处于三重选择状态: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少吃或不吃。这种三重替代方案已经形成了兴奋和诱惑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们倾向于低估选择的外部因素。简单地说,当我们处于诱惑或兴奋的境地时,我们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拥有的选择越少越好。在下一个实验里边,小编会再次验证选择越少越好这个论点。2、果酱实验而这一项实验则是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希娜·艾扬格和斯坦福大学的马克莱珀。研究人员在食品市场上进行了果酱促销活动。在某个星期六当中,他们在第一个供顾客品尝的摊位上放了24种果酱,而第二个摊位上则放了6种。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第一个摊位上有超过60%的人经过并品尝了果酱,但却几乎没有人买任何东西(购买东西的人为3%)。而在第二个摊位上,只有超过40%的人经过并品尝了果酱,但购买的人竟然超过了35%。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研究人员又进行了99次实验。而这些实验都非常明确的证明:我们选择的越少,我们购买的也就越多。3、可乐实验2000年,美国科学家里德·蒙塔古进行了一项实验,为神经营销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起点。他的灵感来自他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需要在学校进行科学课程的研究。蒙塔古调查了超过67人的大脑扫描数据,以了解一项关于人们长久以来所存在的争论,即百事可乐或可口可乐到底谁更好喝。首先,科学家进行了“蒙眼”测试,即在人们不知道是哪一家可乐的情况下品尝它们。核磁共振扫描数据显示,喝下百事可乐时,大脑中的奖励区域(它负责快乐)更加活跃。然后科学家向受试者提供了相同的饮料,并且在明确告知产品的情况下让他们喝百事可乐或可口可乐。此时实验结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大脑奖励区域在他们喝原先所告知喜欢的饮料时更加活跃。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家得出结论,行为偏好不仅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来确定,还可以通过潜意识的文化态度和社会刻板印象来确定。简而言之,我们的选择不仅产生于真正重要的因素,而且也产生于诸如品牌之类的微不足道的因素。因此,在做出任何决定时,你应该始终考虑选择对我们来说是否真的最好,或者营销人员是否用他们的技巧影响到了我们。4、爆米花实验来自芝加哥的营养学家布莱恩·汪辛克进行了一项实验,有158名电影参与者参加了该实验。他们被分成了两组,且分配了小(100克)和大(240克)的两种已经有些受潮不那么好吃的爆米花。两组实验参与者都不喜欢这个食物,但是拥有大包装的人们多吃了33.6%的爆米花。这个实验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我们往往是在惯性的基础上作出不明智的、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决定。5、交换实验研究人员丹尼尔·卡尼曼、杰克·克内奇和理查德·泰勒对康奈尔大学的一组学生进行了实验。受试者分为3组:第一组拥有一杯咖啡,第二组是巧克力棒,第三组是则可以选择咖啡或巧克力棒。在第三组中,偏好大致相等:56%的参与者选择咖啡,44%选择巧克力棒。后来,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被告知,可以进行交换来更改自己的东西(放弃咖啡便可获得巧克力棒,反之亦然)。似乎他们出现交换的数据也应该差不多在一半左右,但事实上,只有10-11%的人进行了交换。接下来,他们又将同一批学生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拥有的是钢笔,第二组是4.5美元(大约相当于钢笔的成本)。当实验参与者被允许可以交换自己的物品时,几乎没有一个有钢笔的人同意与他人进行更换。因此,研究人员证明了所有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倾向于欣赏我们拥有或有时间使用的东西。6、闹钟实验凯斯·桑斯坦和理查德·泰勒在其关于抵制诱惑的书中解释说:在充裕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两个起点,即“规划师”和“行动者”。 “规划师”将设置好的6点15分的闹钟放在床边,并在闹钟响起的时候平静地起床。而“行动者”在6点15分的闹钟开始响起时,会关闭了闹钟后才起床。7、减肥实验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人员约翰·罗马里斯和迪安·卡兰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来帮助人们摆脱多余的体重。起初,他们下注了1万美元,他们必须在9个月内减掉13公斤。未能达到目标的人得支付给对方约定的金额。在实验到期后,结果发现两个参与者都取得了成功。为了保持体重,这两位研究人员都决定,如果他们每增加一公斤的重量就要相互支付一定的费用,而且惩罚只适用于一次。而接下来,这两位实验者都设法保持了体重正常。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人员再次证明了在富裕的时代里边,威慑因素对人们的重要性。有时内部的“调度程序”无法应对,你需要在外部约束的帮助下抵制诱惑。8、字谜实验希娜 亚格尔的研究似乎激发了人们的乐观主义,这证明:当我们自己做出选择时,我们会变得更加成功。在实验中,这名女性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十名儿童,将他们分成3组,并提出解决字谜的问题。来自第一组的孩子们自己选择带有字谜的卡片和用来写答案的标记,他们几乎可以完全自由发挥和做出决定。而第二组的孩子们,则由研究老师做出选择,第三组则由母亲做出选择。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组中的孩子是所有孩子中表现最好的。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些人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规定要做什么。他们同时感到了自由和责任,因此也取得了最好的成绩。你同意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吗?或者你认为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你的选择?

玛戈璧

心理学实验: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心的一面镜子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文/老K最近整理心理学笔记的时候,看到一个这样有趣的实验:美国科研人员对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反差对比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可爱的志愿者们对此并无所知,就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欢乐(误)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返回的志愿者无一例外的向研究人员们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礼、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当然知道他们的脸根本就和平时一模一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被歧视了呢?实验结果刚刚出来的时候,一些科研人员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会如此反应。其实学过心理学的一点都不奇怪,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投射心理的真实写照,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其实关于这个现象,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也早就发现了,比如中国古代哲学家说,你看到什么,说明你内心有什么。苏东坡年轻时与佛印一起坐禅。 苏东坡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佛印说:“看来像一尊佛。”苏东坡讥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佛印微微一笑。 回家后,苏东坡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 苏小妹听完说,“因为自己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若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会像大便。”这像不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很多人在现实中活得猥琐嫉妒心非常强,然后他们觉得其他人也会和他们一样。看完这个实验后,我思考许久,个人觉得人与人之间要想幸福和和谐,唯有做到这些。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看别人像什么,你就是什么。在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中,读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书中,杨绛喜欢将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钱锺书和阿圆用过,总是随意地团起来扔过去。杨绛说过几次,发现他们没听进去,便不再说,她会自己把毛巾团打开,折得有棱有角,再放回去。我们包容他人,不执着于改造他人,学会尊重差异是多么重要。人与人之间关系中,包容比改造更重要。在想要改变别人前,先想想对方为何是这样的,会更加理解对方的视角,这样也能少很多冲突。古人有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所谓成熟,就是不断的去掉“我执”,面对那些我们看不惯的东西,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尝试去包容、接纳。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不轻易下判断“不要轻易去评判一个人,因为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人,正在经历什么。”这让我想起张卫健,大家印象中的他一定是个光头帅气小伙,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帅气的他以前也是有一头“秀发”的。但后来,因为前辈的一句话,张卫健一留光头就是22年。后来我在一档栏目中了解到他为何如此,他说一位香港制作人,来找他拍戏。张卫健给出自己心中的合理报酬。谁知前辈的回应满是贬低和否定,“哪怕因为《西游记》红了,你在内地的知名度仍然是零。”前辈说:“记住,你的脸上没毛呢,你是不值钱的。”张卫健被这句话刺痛了,为了证明自己,他重新开始,剃了光头,然后离开TVB到北京,后来我们就知道了,《少年英雄方世玉》和《小宝传奇》,方世玉和韦小宝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终于让那个说他连毛都没有的人,知道没毛一样可以值钱。当年那位制片人可能没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给一个年轻人带来这么大的冲击。一句带有攻击性的评价,说出来只用几秒钟。有的人,可能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消化。正如马东所说的那样:我们自以为做出了公正的判断,其实往往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不要做他人生活的审判者。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立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易地而处,可能看起来并不那么顺眼。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有这么一句话: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所谓成熟,就是不断的去掉“我执”,面对那些我们看不惯的东西,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尝试去包容、接纳。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彼出于是

向大多数人屈服:Solomon E. Asch的社会从众心理实验

当身边的大多数人人认为房价要上涨值得投资时,有些人会忍不住跟风去买房;当一个不喜欢遵守社会秩序的人移民到一个文明的国家,逐渐的他也开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认真排队,变成一个守秩序的人。这些社会现象来源于一种社会心理,叫做从众心理,英文叫做Conformity。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是Opinions and Social Pressure,这篇文章讲述从众心理方面的研究,是该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献;文章于1955年发表在学术期刊《Scientific American》上(图1)。图1期刊《Scientific American》历史非常悠久,创刊于1945年,那是我们国家还是清朝道光25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在这个期刊上边发表过文章,搜索一下爱因斯坦的著作,1950年和1955年爱因斯坦分别在这个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图2)。这个期刊当时确实牛的一批,就像Wikipedia介绍的那样,是一个popular 的科学期刊。这个期刊现在的影响因子不高,在LetPub查了下,分在了中科院SCI分区的4区。图2文章的作者Solomon E. Asch是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他于1907年出生于波兰,13岁移民到美国,在纽约城市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任教过4所美国大学,1979年退休,1996年去世,终年88岁。值得一提的,他唯一的儿子Peter Asch后来也在美国的罗格斯大学做了教授,很不幸他的儿子在52岁就去世了,Solomon E. Asch经历了老年丧子的痛苦。在文章的开头,作者首先介绍了些从众现象,例如:第一,人们通常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或者专家的观点一致;第二,Edward L. Thorndike发现利用从众心理可以改变成年人的艺术偏好;第三,心理学家发现,作者的地位影响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例如一篇文章即使确实写的不好,如果作者是莫言,很多人也会给出很好的评价。作者做了非常有名的关于群体压力(社会压力)对个人影响的实验。首先准备了很多卡片,两张是一套;第一张卡片上有一条黑线,第二张卡片上有三条长度不等的黑线,其中的一条与第一张卡片上黑线长度一样。如图3所示,黑线的长度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实验的过程就是让参与者认真观察黑线的长度,在三条黑线中找出一条,使其长度与第一张卡片上的黑线长度相等,并当众依次宣布自己的观察结果。图3虽然每组实验有7~9个人参加,但只有一个人是被调查的对象,其他人的目的是配合实验的进行(即其他人在实验过程中的任何行为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他们在实验室里按座次就坐,被调查的人位置排在后边,这个位置很重要。首先拿出第一套图片,每个人按照座次依次报出自己的观察结果。第一轮实验,所有人的答案相同(所有人的观察结果都是正确的)。第二轮实验,所有人的答案也都相同(所有人的观察结果都是正确的)。到第三轮,提前安排好的那些实验者全部选了一个错误的黑线;被调查者有些惊讶,但他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选出了正确的黑线。第四轮实验,提前安排好的人全部选一个错误的黑线;被调查者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是他有了明显的变化,当他宣布自己的答案时,他变得犹豫,声音变小,说话时尴尬的笑着。其他人的答案和他不一样,他变得有些不自信了,即使其他人是错误的。当实验继续进行,被调查者开始出错,他开始受到大多数人的误导,跟着大家一起选出错误的黑线,他不再坚持他认为正确的结果,开始从众。这个实验为了调查面对来自群体的压力时人们做出怎样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当没有群体压力时,被调查者在选择黑线时,出错的概率小于1%,但是当面对群体压力,受大多数人错误看法的误导时,被调查者的出错概率上升到36.8%。这个实验证明了从众心确实存在,个人的观点容易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即使群体的观点是错误的。社会的正常运作有时候需要人们对某些事情持相同的意见和看法,但是人的独立性同样是很重要的,从众心理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真是很难说得清。参考文献:Asch, S. E. (1955). "Opinions and Social Pressure". Scientific American. 193 (5): 31–35.

人之合也

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永远不要考验人性!

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是关于人性考验的。说的是一位记者在人流较多的路上假意丢掉钱包,里面有钱,银行卡和各种证件,视频中看到的人大多交给了警察,甚至有人在原地等待失主许久。乍一看觉得挺好的,似乎证明人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都拾金不昧了。不过细想起来感到奇怪,这样去考验总觉得不妥。于是出于好奇,搜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直到发现了这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又称权力服从研究,是一个非常知名的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和寄出许多邮递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参与者将被告知,他被随机挑选为担任“老师”,并获得了一张“答案卷”。实验小组并向他说明隔壁被挑选为“学生”的参与者也拿到了一张“题目卷”。但事实上两张纸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参与者都是“老师”。“老师”和“学生”分处不同房间,他们不能看到对方,但能隔著墙壁以声音互相沟通。有一位参与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参与者患有心脏疾病。“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4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最高上升到450V,可致人死亡)。参与者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著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著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许多参与者在到达135伏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如果经过四次实验者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伦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10%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实验结果结果在米尔格伦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的26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伦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为了证实这项实验,也有许多更改了架构的实验产生。马里兰巴尔的摩郡大学的托马斯-布雷斯博士在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得出了整合分析的结果,他发现无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每次实验都有一定比率的参与者愿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数,约在61%至66%之间。对于实验结束时的情况所知不多,依据米尔格伦的回想,当时那些没有达到最高伏特数的参与者却也都没有坚持这项实验本身应该结束,也没有至隔壁房间探视“学生”,离开时也都没有询问实验人员的同意。类似的实验还有斯坦福监狱实验,并被改编成电影,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个实验或许代表不了什么,有些情况或许你永远也遇不到。不过看着实验本身始终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似乎我们都想错了什么。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会做出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包括你自己也不知道特定环境下你会做些什么。这并不是在为某些可怕的行为开脱,即便在特殊情况下你做了某些错误的事情,那就是错误的。就像最开始我提到的那个丢钱包的实验,如果放到没人的地方会如何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什么许多人会认为“法不责众”,并且跟随其他人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喻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可能人本来就是社会动物,在某些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倾向于跟随一个群体的行为或者是得到权威的认可吧。(来源: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