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馕的制作要经历九道程序,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微生物侵染,通过样本采集、检测来辨识馕加工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研究馕各生产环节中微生物的污染途径,针对性地开发控制技术,有助于解决馕保质期短等问题……”7月9日,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冯作山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到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调研采样。一个星期来,冯作山带领团队成员每天到馕产业园报到,实地走访了各个生产操作车间,对馕的原辅材料、生产、包装储存等环节进行调研,并跟师傅们学习打馕技术和每一步的操作要点与技巧,详细了解和深刻体验馕制作的全过程。和面、醒发、揉面、擀饼、戳花……团队成员一丝不苟地操作每个环节,随着“嘭、嘭、嘭”的声响,一个个馕坯被稳稳地贴到了炽热的馕坑壁上,几分钟后香喷喷“教授馕”“博士馕”出坑啦。团队成员评价馕的品质新疆馕深受内地市场欢迎,而作为新疆的主流馕品种——皮牙子馕、芝麻馕、奶子馕的常规保质期为7天,受气候环境、包装工艺、物流等因素影响,馕制品在内地商超货架期短,导致投入内地市场后易出现干硬、淀分老化、霉变、油脂酸败等品质劣变问题,严重制约了新疆馕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想借助农大的食品专家为我们解决馕品质劣变、商超货架期短等难题,延长三种馕的保质期,拓展新疆馕的疆外市场。”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运营和营销副总经理于国庆说。基于此,今年6月,冯作山研究团队与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签订了研发合作协议,重点研发皮牙子馕、芝麻馕和奶子馕三个产品的包装防腐、防品质劣变技术,并提出改进技术方案等。如何延长馕产品的保质期?如何实现馕品质保真?冯作山研究团队从馕生产环节入手,研究馕的品质保真性及劣变机理、馕生产环节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发生及控制,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保质期短的问题。研究团队放置的20个微生物培养皿“馕是我的早餐必备,虽然我从小就吃馕,但打馕还是第一次,这次打馕的体验让我体会到冯老师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他常说作科研一定要亲自动手、脚踏实地,冯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作科研为我们青年师生树立了榜样!”研究团队成员、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教师阿衣古丽·阿力木说。冯作山团队从2010年起致力于新疆特色饮食研究,将馕的研发和技术攻关作为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冯作山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和重点研发课题,对馕开展了品质分析、特色风味形成、工艺优化改进、连续成型烘烤、包装抑菌等研发工作,相关研究技术和成果已在疆内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并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2018年12月,冯作山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新疆馕产业推介会”,作了题为“新疆馕工业化加工技术研发与探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新疆馕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馕的研发工作和馕产业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新疆馕产业发展迅速,各地建起了馕产业园、大馕房等馕生产基地,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职业技能培训没有专门教材等问题。2019年,冯作山团队与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合作,编写了新疆第一部馕的专业教材《馕加工工艺学》,已进入出版社教审阶段,研究团队还参与了自治区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馕》的编制工作,着力构建馕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十四五”期间,冯作山研究团队计划构建馕品质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研究馕的特色风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有效调控,有害物生成和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腐败微生物发生及控制。开发馕的原辅料预处理和连续发酵、成形、烘烤技术与装备,馕品质保真、抗氧化、防腐包装等关键技术和设备,集成关键技术并实现馕制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的融合,为新疆馕制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目前,馕产业已成为新疆特色产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助力贫困户脱贫、推动旅游业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疆农业大学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积极与各地馕产业园、馕生产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指导企业生产出更多品质好、营养高、食品安全合规的馕,助力新疆馕产业发展和提质增效,让馕走出新疆飞得更高更远。来源:新疆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良淼
新疆农业大学位于乌鲁木齐市,是国家林业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发起成员。学校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95年4月21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由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八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 根据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院《2021年推免生资格名单 公示》:131位同学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其中支教团6人。保研率2.96%。保研有点困难,1个30人的专业/班级,按比例名额分配仅1人。考研可以从大三才开始准备,但要走保研之路,大一就要开始规划,绩点需始终保持学院前3%!保研率虽然不高,但只要努力,结果都不会差!2021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保研本校72人;保外59人。附录:2017招生情况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
文章来源:香蕉原创文章编辑:香蕉编辑 香蕉排版信息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厅官方信息新疆教育厅日前正式公示了新疆2020年度拟设置申报的高校名单,一共有两所,一所是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农业大学(公办),原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学院结束办学,另一所是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独立学院转设成为新疆第二医学院(公办),目前,正在公示期,公示期截止到本月31号。转设更名大学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到2020年结束之前,全国所有的独立学院需全部完成转设工作,不满足转设条件的,至少应该出示转设方案,转设方向一般有三种,第一、继续保持民办大学本质;第二、民办转为公办;第三、直接停止办学!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学院采用的是第三种办法,此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也用的这个方法!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三个省、自治区公示了2020年高校设置工作的文件,它们是:河北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可见,2020年高校设置工作确实已经开始了,小编也会着重关注接下来各省的公示方案,敬请期待。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31日电(记者 王小军) 30日,记者从新疆科学技术协会(简称新疆科协)获悉,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上新疆4位科技工作者摘得本次全国创新争先奖。其中,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新疆大学方创琳、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徐麟、塔里木大学祁成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设立,是我国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也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该奖项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主要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转化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个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在今年的表彰对象中,涉及航天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众多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人才,其中,包括在抗击疫情中因做出突出贡献而被大家熟知的李兰娟、张文宏等人。此次新疆4位获奖者都是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转化、科普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新疆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要整合优质学术资源,搭建多样化学术交流服务平台,活跃学术氛围,创新人才评价模式,探索建立学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大科技人才培养举荐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
刚刚过去的2019年,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新疆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许多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自治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自治区科协与相关媒体组织专家进行遴选,评出2019年新疆十大科技新闻。一、《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新疆的决定》出台2019年11月29日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新疆的决定》。此决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九次、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对科技创新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工作部署,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新疆,为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内容主要包括:一、坚定创新理念,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觉;二、提高科技供给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科技惠民;五、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六、深化科技合作,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技术转移;七、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八、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九、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设创新型新疆。二、肖文交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新疆两院院士达到8人11月22日,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文交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他长期从事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瞄准造山作用与大陆增生机制的国际前沿,围绕造山带结构及时限、造山方式与大陆增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坚持在中国北方及邻区戈壁山区开展系统研究,在中亚造山带构造格局和大陆增生机制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与好评。至此,新疆在世的两院院士达8人,包括新疆西甜瓜育种事业的开创者吴明珠、绵羊育种学家刘守仁、石油地质学家康玉柱、建筑设计专家王小东、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开发者吾守尔·斯拉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陈学庚、水利专家邓铭江等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研究专家肖文交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随着“肖文交院士工作站”成立,新疆的院士工作站已增至52家。三、《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1月8日上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新疆油田公司牵头负责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立足国内、发现大油田、保底2亿吨”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中国石油践行国家战略,挑战凹陷区不发育规模粗粒沉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油气藏的传统学科认识,历经十余载艰辛攻关,依靠自主创新,填补了理论认识空白,在国际上创立了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体系,发现了玛湖十亿吨级特大型砾岩油田。玛湖油田的发现,是我国石油勘探近十年来在新领域的最大成果,奠定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球同行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理论与中国技术,使世界资源潜力巨大的凹陷区砾岩可望成为21世纪油气勘探的重大接替领域。四、棉籽制成受阻酚类抗氧化剂获得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专利金奖4月25日,来自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消息称,经过多年科研攻关,瞄准润滑油领域,以提高抗氧化剂性能为目标,结合新疆丰富的植物油资源,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高性能酯类环境友好抗氧化剂。这一成果在近日获得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专利金奖。塑料、润滑油、橡胶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氧化老化的现象,时间一长就会失去原有性能。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或延缓这种氧化过程,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科研人员通过醇羟基和羧基的酯化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种受阻酚类抗氧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科研人员采用了新疆丰富的棉籽油作为原料。五、科技援疆资源不断聚集2015年以来,在全国科技援疆工作中,各省市累计在新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300余项,金额达11.1亿元。新疆与各省市共同实施的科技援疆计划实现先进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533项,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2385人,培养本地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715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2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7亿元。科技援疆资源正不断向新疆聚集。科技援疆正不断促进新疆民生改善。2015年来,各省市共实施科技援疆扶贫项目44项,自治区财政拨款1243万元,带动社会投资2623.7万元,新增就业人员3682人,培训农民达32266人次。同时,科技援疆的载体也不断丰富。2015年以来,新疆已建立25个国家和自治区级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3家自治区众创空间备案为国家级众创空间,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9年,中国科协为全疆科技馆免费开放、科普惠民服务、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5682万元。多领域、多层级、全方位的科技援疆实施载体正逐步形成。六、克塔铁路建设破解风吹雪防治世界性技术难题5月30日开通的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穿越70多公里的玛依塔斯风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克塔铁路安全、快速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克塔铁路是新疆铁路网奎北铁路的一条支线铁路,全长271公里。克塔铁路工程有约75公里范围位于玛伊塔斯风区,风力强劲、持久,最大风力可达13级,每年冬季东西交替的大风造成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在低洼地带堆积产生雪阻、雪埋,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风吹雪防治作为世界性技术难题,也是克塔铁路重点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七、新疆奖励2018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奖获奖人员3月19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对为我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授予方创琳、梁晓玲、常爱民、雷德文、潘伯荣2018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授予144项成果2018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其中授予“新疆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等27项成果一等奖,授予“塔里木盆地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等54项成果二等奖,授予“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电网安全运行与优化控制”等63项成果三等奖。八、6名外国专家获得2019年度自治区“天山奖”近年来,新疆把引进外国专家作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政策。2010年至2018年,新疆实施专家项目507个,聘请外国专家3327人次,其中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9名,获得新疆“天山奖”53名。“天山奖”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每年评审一次。11月8日,2019年度自治区外国专家“天山奖”颁奖仪式举办,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蒙古国专家孙博雅、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英国籍专家董涛、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籍专家米热阿孜则·阿赫莫多夫、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澳大利亚籍专家李军、新疆农业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籍专家托克托拉利耶夫·比穆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籍专家菅原润获奖。九、新疆首个光热电站并入电网运行12月29日23时39分,在“疆电外送”重镇新疆哈密市,新疆首个光热电站并入电网运行,其连续稳定、启停成本低、调峰能力强的特性将提升当地向疆外输送新能源的能力。这一项目是哈密塔式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位于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可实现年供电量1.983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6.19万吨。光热电站采用“光—热—电”的发电方式,成千上万的定日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位于太阳塔顶的吸热器表面,形成800℃以上的高温,通过传热介质产生500℃以上的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十、新疆宣告消除疟疾,公共卫生领域再添成就消除疟疾是我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倡议,按照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开展的一项国家公共卫生行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移民局、海关总署等部门派出的专家和代表组成的新疆消除疟疾终审评估组,于2019年12月16日至19日赴新疆进行了消除疟疾评审工作。评估组人员一致认为,新疆疟疾防控工作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目标的各项要求,通过了消除疟疾评估。2000年8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一农民感染疟疾,这是当地报告的最后一例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此后至今,已连续19年实现本地感染病例零报告。疟疾这个曾经严重危害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已经被消除,这是新疆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来源:科普新疆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6日电 题:科学种植 新疆农户增产又增收中新社记者 孙亭文在国庆黄金周前夕,祖农·卡德尔12亩地的复播甜瓜(哈密瓜)采摘收获,一亩地可收获逾3000元(人民币,下同),和以前复播玉米400元/亩的收益相比,收入增加了6倍有余。祖农·卡德尔是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农民,今年是他第二年复播甜瓜。去年,他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团队的指导下,尝试复播了5亩甜瓜,一亩地收获近7000元。所谓复播,是指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以前,祖农·卡德尔和他的父辈们往往收割完麦子后会种植玉米,每亩地只能收获400元左右。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甜瓜虫害绿色防控课题组成员玉山江·麦麦提告诉中新社记者,当地许多农民认为收割麦子后再种甜瓜,甜瓜根本不能成熟,“我们已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多个县市的农村推广复播甜瓜,能让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许多”。2012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玉山江·麦麦提常年奔波在天山南北的田间。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还有韩月生、魏鹏、刘海洋、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等一批像玉山江·麦麦提一样奔波于田间的工作者。他们期望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帮助新疆农民科学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环境。今年,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该所是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玉山江·麦麦提说,自己来自农村,希望用知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我们的优势在农田,希望能帮助农民找到持久的增收途径。种地不能仅仅依靠经验,还得需要科学知识。”在带动农民复播甜瓜的同时,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还在疏勒县英阿瓦提乡采用订单模式种植春播哈密瓜,带动农户18户,其中贫困户7户,播种面积70亩,共计增加纯收入21万元。农民亚森·吾加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魏鹏的鼓励和支持下,在种地的同时尝试种植平菇,一年多的时间里增收逾6000元。魏鹏还尝试着为其他10余户农民发放逾3000袋平菇菌包,让这些民众也多一条增收途径。玉山江·麦麦提说,他和同事们正用科技的力量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这些事情看似平凡,但都是伟大的”。(完)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科协、财政部关于深入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有关精神, 2019年11月11日-12日,由新疆农学会联合新疆作物学会、新疆棉花学会、新疆畜牧兽医学会、新疆园艺学会、新疆微生物学会、新疆植保学会、新疆土肥学会、新疆原子能农学会、新疆期刊编辑学会9家学会,共同举办的“探索学会联合体建设及合作开展活动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10 家学会紧紧围绕轮台县地方经济发展现实需求,开展了“大手拉小手 智慧新生活--科普进校园活动”、“种植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科普面对面活动、“科技振兴乡村发展论坛”、“科技进村入户暨果树、家畜养殖现场观摩指导会”和“科技观摩和农村经济调研”6个系列活动。“大手拉小手 智慧新生活--科普进校园”活动在轮台县第一中学举行,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孙宝成研究员和新疆农业大学陈波浪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生物转基因技术基本知识与安全性》、《棉花与科技》的科普讲座,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中同学们与专家进行了精彩互动,专家悉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同学们对转基因技术和棉花科技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各学会还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小礼品。“种植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在轮台县哈尔巴克村村委会举行,针对轮台县当地农业生产技术需求,近300名农业技术员及农民进行了培训。专家们分别牛羊规范养殖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要点、杏梨修剪技术要点、以及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细致讲解,并与村民进行了互动,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在科普面对面活动现场,相关专家开展了现场咨询服务,并进行了科研成果展示,通过发放“双语”科普资料、挂图、实用手册、小礼品等形式,与农民进行互动,“我家的杏树为什么冬天会干死?”“杏树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哪个更重要?”“棉花病虫害该如何防治?”……村民们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专家们一一耐心生动的讲解。“毛瘿螨(杏芽瘿)危害会导致枝干枯死,如何防治?”一位农民现场拿来枯死的枝干,更是把活动现场推向高潮,园艺学会刘立强教授和植保学会朱晓锋研究员齐上阵,各学科专家、农民朋友均被这生动活泼的pk所吸引,将两位专家团团围住,认真学习。活动现场,专家们还调研了解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对科普读物的需求方向,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做好科普读物翻译、编译工作。“科技振兴乡村发展论坛”在轮台县都护府迎宾馆举办,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康威主持。论坛分为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论坛宗旨是集众家所长、利用学会大联合学科优势、为轮台县农业经济发展把脉,最终将产出“轮台县农业经济发展意见与建议”,为轮台县“十四五”规划提够决策依据。新疆农学会谢宗铭副理事长、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陈玉兰副教授,分别以《关于因地制宜脱贫策略的思考与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解析与脱贫攻坚战略关系》为题作了精彩的特邀报告。随后,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秦勇教授、新疆畜科院饲料研究所哈尔阿力沙布尔副所长、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冯国郡研究员等20余名专家做了专题发言。本次论坛围绕乡村振兴、科技扶贫、科技服务"三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内容丰富,含金量高。科技进村入户暨果树现场观摩指导会在轮台县哈尔巴克村田间开展,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刘立强副教授对50余名林果种植户进行了现场培训,示范讲解了杏树冬季修剪技术要点。科技观摩与农村经济调研活动在轮台县草湖乡进行,与会人员参观了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新疆特有果树及砧木轮台圃,并调研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及农民生活现状,为轮台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提供了支撑。此次学会联合体专项活动,在“实”字上下功夫,通过学会间协同开展学术建设、科学普及、人员培训等活动,不仅在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激发村民主动脱贫意识,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真正实现脱贫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更在搭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活动平台,完善自治区科研与科普相结合长效机制,把学术交流与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紧密结合,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紧密结合,推动学术成果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切实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新疆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肖丽、李忠华来源:中国日报网
初夏,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阔依克攀冰格勒村广阔的葡萄园里,几位戴着眼镜的人,忙碌地穿梭在葡萄架间,悉心指导贫困户买买提依敏·喀斯木管理自家的葡萄园。“他们来了,教我们新的葡萄种植技术,十亩地一个人就可以管过来了,其他人还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太好了。”买买提依敏·喀斯木笑着说。买买提依敏·喀斯木口中的“他们”,是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多年来,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人员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新疆大地,把知识的力量运用于新疆农牧业生产,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忘用科技知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初心,把百姓的需求当作最大的攻关目标,我们才取得这样的成绩、赢得了百姓的认可。”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书记王选东说。用科技力量提升育种水平新疆是我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2018年棉花生产量达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但有谁想到,新疆农垦科学院成立之初,曾有外国专家断言:北纬42度以北是棉花生长的禁区。首任院长王彬生不信这个邪,他顶住重重压力,带领科研人员深入北疆团场连队,通过无数次的摸索与实践,终于攻克北疆特早熟棉花栽培技术难题,彻底打破了外国专家的论断。现在的新疆北纬42度地区,早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棉主产区,众多的农民通过这一技术得到实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棉面积占全国20%,却生产出占全国总产量1/3的棉花,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棉花产区前列。其中,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生产技术的发展,机采棉成为棉花生产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为了适应全新的生产方式与模式,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育种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结合当地实际,培育了以“新陆早33号”“新陆早45号”为代表的适宜机采的“矮密早”系列品种。创新发展了植棉全程水肥调控的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栽培新农艺,不断优化生育期管理模式,兵团皮棉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单产38.6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159.8公斤。“这么大的面积,这么高的产量,这在世界植棉史上也不多见。兵团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好、人努力、科技创新、老天帮忙。特别是一系列惠农政策,让职工群众得到了真金白银,极大调动了种棉积极性。”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余渝说。育种工作对于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战勇说:“从建院伊始,我们针对兵团农业生产现状,就开始了作物育种工作,先后选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新品种72个,创造了多项玉米、大豆栽培全国超高产纪录。”这几年随着新疆发展林果业,新疆农垦科学院把红枣、葡萄、苹果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当作最大科研攻关领域。“北疆引种枣树研究”课题获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北纬43度以北种植枣树的禁区,为新疆北疆地区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农垦科学院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近年来建成农业部果蔬干制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西北)、国家红枣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等4个科研平台,为提升产业增值空间提供科技支撑。”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金新文说。以机械化支撑大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是兵团大农业的标志。”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委员、机械装备研究所所长汤智辉说,“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们基本形成了具有兵团特色的机械化大农业生产体系,目前兵团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说起农业机械装备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说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以陈学庚为代表的机械装备研究团队,针对兵团提出“六大精准农业”发展战略,研发了精量播种机、铺膜铺管精量播种机等农牧机具60多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其中,2002年研制成功的“棉花铺膜铺管精量播种机”,累计推广近4万台(套),作业面积近3亿亩。2005年,兵团棉花总产近百万吨,获得空前大丰收。兵团农业机械化率高达86%,居全国之首。但恰恰在棉花采摘上是“短板”,每年急需60万至80万名季节性拾花工,手工采棉,每年要支出10亿元的劳务费用。为解决这一困扰,陈学庚科研团队潜心攻关,研发出脱叶剂高效喷洒、机械采收与储运等关键技术装备,创建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率先在国内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受访职工群众表示,棉花铺膜栽培技术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帮助贫困户实现科技脱贫。但因残膜回收工作滞后,也给农田带来一定的污染。“不把麻烦留给子孙后代。”这是陈学庚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他要解决的“麻烦”就是做好残膜回收研究。为此,陈学庚科研团队加入兵团“机械化残膜回收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已研制出10多种残膜回收新机具。20世纪90年代初,新疆农垦科学院从以色列引进了滴灌节水技术,但因滴灌器材价格昂贵而难以大面积推广。经过多年努力,新疆农垦科学院啃下这块“硬骨头”,生产出低成本器材和装备,形成了推广服务体系,使大面积应用成为可能。同时,兵团还培育出自己的节水上市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此外,大马力配套犁、北斗卫星导航BDC自动驾驶系统、精密播种作业信息化技术、精量化测土配方施肥、自动精准平整作业等一大批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都成功应用在群众的日常生产中,让兵团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以上,农机管理标准化团场达到95%以上。重心南移培育扶贫产业在新疆农垦科学院里,科技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又去南疆了?王刚副研究员与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长彬、助理研究员郭延华,6月初来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托普鲁克乡1村,与驻村干部阿布都热合曼·艾合买提走进肉牛养殖合作社,查看技术需求情况。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了解,他们最终形成了为当地饲养肉牛制定育肥期和繁育期饲料配方等4项技术支持。随着兵团向南发展工作思路的落实,科技人员沉到南疆一线团场连队,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工作重心向南转移,一次次远赴南疆师市、团场、连队,调研、走访、推广、培训,将大量科技成果应用到南疆师团职工的生产实践中,助力兵团南疆师团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南疆饲草资源供应体系缺乏、羊只单产能力低等问题,新疆农垦科学院开展“团场肉羊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贫困户进行科学养殖体系培训,逐步形成“分户舍饲,统一服务,合作经营”的区域性专业化生产模式,实现了农牧互补、群众增收的目标。根据兵团南疆垦区典型区域土壤盐渍化特征,联合相关单位实施兵团重大专项“兵团南疆垦区典型区域盐碱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研究形成适合兵团垦区土壤盐渍化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兵团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把科技服务与科技扶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南疆困难团场、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边境团场贫困人口为重点,围绕师市团场主导产业需求,推动产业升级,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新疆农垦科学院选派144名科技人员,组成棉花、小麦、玉米、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干果加工等13个科技服务专家团队,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先后在兵团的13个师、70多个农牧团场和伊犁、塔城、昌吉以及南疆三地州部分县开展了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为南北疆特色林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2018年12月21至29日,新疆农业大学10名专家、教师赴和田地区策勒和于田两县23个乡开展了农业冬春大培训。这是新疆农业大学聚焦南疆脱贫攻坚主战场、响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18-2019年农业冬春大培训的实际行动。本次大培训累计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49场次,集中培训33场次,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达到1.05万人。 助力脱贫攻坚策勒农民笑了“新疆农业大学的专家讲过的,土豆发芽了不能吃……”“羊圈里的粪便要及时清理,不然羊会生病……”这个冬天,一些新鲜的话题进入了策勒县奴尔乡库木巴格村农民的生活中,新话题是新疆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为村民们带去的,他们的2019年充满了新气象。本次赴南疆乡村开展科技大培训,由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领导带队,组织种植、养殖、设施农业、动物疾病防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10名专家、教师分3个小组,分别在策勒县和于田县开展科技培训。“我们策勒小组在7个乡镇的12个村进行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人数2317人,每天上午去一个村,下午去一个村,村民听讲座的积极性特别高,有时多达400余人。现在策勒县的大棚里正在种着番茄和辣子,我就到蔬菜大棚里给村民们讲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教授秦勇说。秦勇和高有华老师针对日光温室辣椒坠秧问题以及病毒病、白粉病、烟粉虱发生的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对日光温室番茄整枝打杈、疏花疏果、加强保温等进行了指导。在策勒县固拉合玛镇阿热吾斯塘村,秦勇的讲解,让村民们学习了大白菜软腐病防治知识,在策勒奴尔乡库木巴格村与村民互动时,有村民向秦勇请教关于土豆铺地膜的种植方法……在策勒县达玛沟乡普那克农民养殖合作社,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买买提·黑牙斯丁发现有一只羊羔患了白内障,立刻进行了治疗。“那个养殖合作社还有近100只小羊患了羊痘,我们立刻进采取了处理措施,村民们科学养殖的意识仍需要加强,仍存在‘不倒翁’意识,牛羊不倒就不医治,我们到村里帮助农民解决了问题,农民特别高兴,我们也了解了南疆乡村生产的第一手情况。”1月8日,回想起在村里情景,他仍记忆犹新。固拉合玛镇吉格代勒克乌塔克村科的科技讲座内容更丰富,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教授热孜燕·瓦卡斯立足家庭卫生、子女教育、科技致富等内容向村民进行了宣讲,受到农民欢迎。上午一个村、下午一个村,每到一个村,先帮助村民解决蔬菜、林果、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普及性讲座,然后到大棚、棚圈里现场指导,村民们吃到科技服务大餐笑了。科技培训火了于田乡村“大家根据前期对接的情况制作了讲座PPT,因为针对性强讲座效果很好,我们两个组6人在于田县开展冬春大培训。现在于田县养殖合作社正在蓬勃发展,急需科技支援,帮助合作社提升效益,助力农民脱贫增收,在帮助农民的同时,我们也收集了很多实践教学案例,达到了双赢。”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刘武军爽朗地说。林学与园艺学院教师曾斌、农学院教师麦合木提江·米吉提博士和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冰在一组。3位教师到红枣地进行现场教学,一个讲修枝,一个讲果园施肥,麦合木提江讲果树病虫害防治,配合很融洽。第一次赴南疆参加科技服务的麦合木提江提前做了功课,做了林果病虫害防治PPT,学了基层农民需要的相关知识。“跟着有下基层经验的老师,我学会了怎么给农民讲实用技术,全面了解了农村发展的情况。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我要争取再去南疆乡村,有了这一次亲身体验,我以后会做更充分的准备,为农民们提供雪中送炭帮助。”麦合木提江信心十足地说。本次冬春大培训,新疆农业大学专家、教师深入南疆深度贫困村,通过理论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的培训方式,获得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牧民的欢迎和好评。团队成员实现了把本次冬春大培训办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惠民行动。(文章来源:新疆人民政府网)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梁乐)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简称新疆生地所)科研团队在改良盐碱地研究中取得进展,发现连续种植盐地碱蓬可有效改良干旱区重度盐渍土,有望成为恢复耕地生态系统的有效举措。据了解,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干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新疆地处内陆,盐类物质只能在区内循环,土壤残余积盐和现代积盐过程都十分强烈。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一已出现次生盐渍化。传统的水利改良技术越来越难以使灌区盐分移出,但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的真盐生植物体内能累积大量盐分。那么,连续种植真盐生植物是否会大幅降低土壤的含盐量?针对这一问题,新疆生地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田长彦研究员团队,以新疆常见的盐地碱蓬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盐地碱蓬种植对重度盐碱地的改良情况,以及种植年限对移盐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所有生长时期中,盐地碱蓬在开花结实期累积的盐分最多,盐地碱蓬移盐能力由开花结实期的地上部生物量和盐分含量共同决定,不同种植年限的盐地碱蓬移盐能力没有明显差异。三年实验期间,盐分在不同土层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由表聚型分布转变为底积型分布,根区土壤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在人工种植条件下具有稳定的移盐能力,利用滴灌技术连续种植盐地碱蓬是改良干旱区盐碱地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