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正式在2020年第2期《人民教育》上首发。这是自2017年以来,中国教育报刊社第3次发布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年度报告由3个子报告构成,分别为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分量十足。年度报告,顾名思义,就是对一年中最最重要的政策、研究、实践加以整理、总结、提炼,让历史告诉未来。因此,前两年年度报告发布时,都受到业界高度关注。这次年度报告研制中,我们发现,读者最关心的,便是政策走向、研究热点及启示和典型实践案例。今天,我们首先为读者推送的是2019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2019年对基础教育而言,是个顶层设计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都有诸多重大政策文本发布。这些文本里包含着明确的政策方向、指导性建议和工作思路,直接关系着2020年工作部署和具体任务。无论是教育厅长、教育局长,还是校长、教师,都不能不知。一起来看看~—2019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一、2019:国家顶层设计为教育谋划强国未来2019年,对国家而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对教育而言,则是一个重要的顶层设计年,最主要的依据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8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邀请到北京汇报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是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又一次关于培养人问题的重要会议,为深入解决立德树人关键问题指明了方向。思政课何以如此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育是造就新生力量的事业。学校思政课是直接关系到人的价值取向形成的课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其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一锤定音。早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次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由此可见,思政课实际上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和方向性问题,集中体现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地位和政治属性。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方面素质要求,被认为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努力方向,也是广大教师的行动准则。“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等被一线教师广泛学习引用,成为广为传播的金句。这是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论述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突出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价值观引领者、塑造者的职责使命。如何改革创新思政课?“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全面总结思政课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提出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论,极具战略眼光和现实针对性。为切实保证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提升到党委领导层面,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直接体现。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从体制机制上对思政课进一步提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大中小学引发热烈反响,在教育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共鸣。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舆情监测数据显示,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助推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三个方面,其中“助推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受关注,各平台报道、转载、评论数据量达13000多条/篇。参加座谈会并发言的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教师陈明青表示:“新时代的政治老师应该怎么做,新时期新时代的政治课应该怎么上,习近平总书记其实给我们做了一个既系统又具体而且是全方位的解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子在高中生心田里播种。”北京市第八中学校长王俊成说,“中学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要与小学、大学进行一体化设计,做到承上启下”。座谈会后,全国教育系统积极行动起来,针对如何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打造“让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青海省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措施》,从加强指导、建设高素质队伍、提高思政工作者职业地位、打造网上思政课堂、推进开门办思政等10个方面全力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贵州省在一个月内集中对全省200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和500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湖南省充分利用全省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挖掘育人元素,做到思政课建设有力、有为、有效。河北石家庄成立全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指导中心,选拔高水平专家、教授、骨干教师进入研究指导中心,构建以精品课程为主导的思政课程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特别是具备‘六个要’品质的思政课教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教师激励力度、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等举措,以切实提升思政课质量。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时隔25年后又一次基于时代需要和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纲要》指出要“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坚持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并要求把“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作为基本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该《纲要》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2019年堪称思政课史上最强音。与培养人问题直接相关的另一份重要文件是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继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后,为回应新时代更高的道德建设要求研制的。该《纲要》提出要“着眼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道德观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校“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综上可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要看到,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边界正在消解,只有树立大教育观,全社会群策群力,才能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绘制教育强国目标蓝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过缜密研制,终于在2019年初发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一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系统回答了关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发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进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迫在眉睫。《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规划提出提前国家现代化15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面向未来、决定未来的战略意义。规划具有服务国家人民、体现前瞻引领、立足国情世情、突出改革创新、注重规划实施等鲜明特点。二是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国人对教育现代化期盼已久,对于什么样的教育堪称现代化的教育一直莫衷一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标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在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是普及、质量、公平、结构等方面整体水平的提升,是教育高水平的发展状态。这个状态是什么样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一次给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全景,提出了八个方面的 2035 年主要发展目标,即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这八个主要目标,具体可感地勾勒出我国2035年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蓝图和教育强国的风貌,成为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三是回答了如何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一关键问题。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回答与国外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回答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当下与未来、思想与行动的关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规定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战略任务和推进路径。如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系统梳理我国优良教育传统,充分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七个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针对当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教育优质化、普及化、公平化、终身化和创新服务能力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涵,教师队伍专业化、治理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其关键词聚焦在全面发展、质量标准、培养方式、制度、文化上。《实施方案》则提出了未来五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任务,为宏伟蓝图的实现绘制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总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是我国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两个文件的发布引起了外媒的广泛关注,认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助力中国实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我国教育界反响热烈,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舆情监测数据显示,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新时代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聚焦当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三个方面,其中前两者的关注度比较高,各平台报道、转载、评论数据量均达4500多条/篇。(三)开辟中国教育之治新境界经国序民,正其制度。2019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决定用一次全会就这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决定》最大的贡献是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如何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三件事。第一,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第三,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有外媒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称为中国继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目标。前四个现代化重在物质或生产力层面,而“第五个现代化”强调制度和生产关系层面。报道称,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巩固现有改革方向,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决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这一制度设计传递出重要信号,即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一部分,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有新作为,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在文化制度部分还提出“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等;教育治理体系仍需要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上下功夫,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等;要看到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中国将由小教育走向大教育,即教育形式将从学校教育体系扩展到更为开放的社会教育体系。二是中国将从小学习走向大学习。具体而言,即从特定人群的学习走向全民学习;从特定年段的学习走向终身学习;从方式单一的学习走向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上具有决定作用。教育部提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在五个方面着力: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治理的能力;提升教育管理效能。相信治理成效必将转化为立德树人的高质量。总之,方向、战略、治理构成了2019年中国教育宏观层面的关键词。基础教育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开展区域和学校教育现代化规划设计并推进实施;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积极破解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难题。2020年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已经明确,任务艰巨,只有万众一心加油干,方能取得积极成效。二、2019:基础教育“换挡”高质量发展2019年,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基础教育三个重要文件相继印发,教育部加强教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实验教学等系列配套文件先后出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的主题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初步形成。(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年是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年,教育系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对“五育”逐一提出相应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最受关注,各平台报道、转载、评论数据量达12000多条/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也特别强调要“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对进一步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提出要求。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舆情监测数据显示,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突出德育时代性”三个方面。截至目前,已有16个省份出台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13个省份出台了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文件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高招通知》)明确规定“2019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强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正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纵观一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至少有以下四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明确指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片面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把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概括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四句话。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破五唯”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7月,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举行,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会议,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10月12日,教育部在浙江海盐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现场会,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由“均衡发展”进入“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将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这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一件大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份学生参加PISA测试,数学、阅读和科学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11月,《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和《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分学科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没有关键领域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就难以落地。11月,继中央印发关于基础教育的三个重要文件之后,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简称《教研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简称《考试命题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简称《实验教学意见》)等三个配套文件出台,落实中央要求均指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二是旗帜鲜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课要强,首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方面要求,第一个就是“政治要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把“政治强”放在第一位。9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引导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选聘思政课教师时要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把“政治关”放在第一位。9月1日,中宣部、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举办《开学第一课》节目,聚焦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立足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国家级电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受到中小学生热烈欢迎,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节目收视率又一次打破纪录,达到5. 18%,仅次于当年春晚收视率,央视网多终端同步直播收视用户达6128万,节目播出后12小时,微博主话题《开学第一课》阅读量增至18. 1亿,《我为祖国升国旗》阅读量增至1. 1亿。培养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中小学责任重大。《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提出,要“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更旗帜鲜明地指出,要“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强调,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从义务教育的“政治启蒙”到高中教育的“思想情怀”“远大志向”,要求螺旋上升,意在提醒广大中小学教师,千万不要忘记人民教师的根本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2月,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联合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主题阅读文章点击量超1. 35亿次,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立志做好接班人。三是劳动教育进入全面落实的新阶段。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会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并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在第二大部分专列一条“加强劳动教育”,明确提出要“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等。《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规定“重视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统筹开展好生产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并强调要强化“劳动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大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如今一再被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确认、强调,表明新时代构建全面培养体系的坚强决心和意志。一年来,劳动教育开始在中小学深入扎根。2月,“大力加强劳动教育”位列《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第七条。《高招通知》第一次把“劳”纳入高考命题。各地纷纷出台落实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求的文件,校长、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被唤醒,劳动教育在广大中小学逐渐成为重要课程。四是加强体美,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强调坚持健康第一,强化体育锻炼,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程。“完全人格,首在体育”。2019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工作通知》,明确要求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7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制定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将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要有2小时的体育锻炼。另外,美育稳步推进。数据显示,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93. 5%的省(区、市)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在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2. 1%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创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生态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集中体现在“面向人人”,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2019年9月26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7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99. 8%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底线要求。这是很大的改善”。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2019年基础教育抓攻坚、补短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克难、奋力突破。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时间紧迫,任务异常艰巨。2019年,重拳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城镇小区严格依标配建幼儿园、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如期移交、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使用,明确提出“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10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关于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各地按照“一事一议”“一园一案”的原则,切实解决治理工作中摸排范围“窄”、移交“难”、补建“慢”、保障“弱”等问题,扎实开展整改。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先后召开治理工作小组会、治理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及时总结研究治理情况,部署推动整改落实工作。教育部建立了小区配套园治理信息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治理进度,实行逐一销号管理;组织七部门调研团队到整改任务重、进展较慢的省份,加强指导督促;与住建部联合下发通报,推动各地加快整改进展。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组织专家撰写文章,集中宣传解读政策和各地的治理经验,组织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加强宣传,推广典型经验。截至目前,在前期摸排出2. 04万所幼儿园需要治理的基础上,各地已完成1. 78万所幼儿园的整改任务,占总数的87%,到2020年各地全部整改完成后,预计可增加普惠性学位400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提高约8个百分点。二是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着力破解义务教育“城镇挤、农村弱”难题。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比较严重。2019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招生源头控制、扩大学位供给等措施加大化解大班额。7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将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任务。截至11月中旬,全国大班额比例由2018年的7. 1%下降至4. 1%,超大班额比例由0. 5%下降至0. 3%,提前一年完成化解大班额目标任务。有22个省份提前实现了到2020年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人口大省”河南持续推动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截至6月底累计投入近600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821所,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学位262万个。控辍保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加大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力度。2019年召开了全国控辍保学暨农村学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开展了“解决贫困地区孩子辍学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了工作部署,压实了工作责任。教育部确定374个县区作为控辍保学国家重点监测县,进一步加强工作沟通和业务指导。会同国务院扶贫办,明确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工作标准和支持政策。会同公安部建立学籍系统与国家人口库比对核查机制,精准识别失学辍学学生。推动各地以多种方式扎实做好劝返复学。为助力“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教育部协商财政部在资金分配时更多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169个非深度贫困县倾斜。832个国贫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由2019年5月底的29万减少至0. 4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2018年底,全国已有2717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2019年12月,又有7省份69个县通过均衡发展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项目建设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在中央资金的分配上,向与教育部签订备忘录的中西部10个省份予以倾斜,指导各地加快学校建设项目进度,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份完成了毛入学率90%的普及目标。推动30个省份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其中20个省份达到了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部署和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加快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三)推进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改革,全面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年来,课程教材建设大力加强,招生入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减负持续发力,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一是课程教材建设不断加强。教材是最重要的教书育人载体。2019年秋季新学期,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在所有年级覆盖。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加强义务教育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衔接和一体化设计。2019年秋季学期起,普通高中统编三科教材率先在北京等6省份投入使用,教育部加大了对使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地市级教育教研部门等骨干人员的培训,并部署完成了新教材教师的培训,确保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三科教材导向和特色都很鲜明,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价值导向正确,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选文选材精当,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精选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的内容,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呈现方式新颖,编排合理,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据调查,教师对教材的总体满意度达92%。3月,教育部在系统研究基础上,推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明确了中小学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确定了课程教材、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教师队伍、场所和资源建设等方面20余项工作任务。2019年底至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重磅发布,首次对我国教育领域各学段、各学科教材建设作出系统设计;并提出到2022年中小学教材建设重点是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段教材的系统性,强化相关领域教材建设。与之相应,《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等4个教材管理办法文件同时出台。《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呈现出几个特点:首先加强国家统筹。《管理办法》规定,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课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和涉及国家主权、安全以及民族、宗教等内容的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国家课程教材必须在国家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地方课程教材必须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各地教材选用结果必须在教育部门网站上公示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其次加强全过程管理。《管理办法》对教材的编写修订、审核、出版发行、选用使用、激励保障、检查监督等各个环节都作出规定。再次提高教材编写门槛。明确中小学教材实行单位编写制;从政治、专业、品德等对主编和编写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最后加强审核把关,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此外,“校本课程由学校开发……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原则上地方课程教材不得跨省使用、校本课程教材不得跨校使用”“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选用境外教材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等规定,与中小学校都息息相关。二是招生入学改革不断深化。入学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强调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免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并明确指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这项规定着眼于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执行了《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要求,构建了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平等发展、互不享有特权的招生机制,促进形成良好的基础教育生态。三是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均倡导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特别指出,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强调,要实施好新课程新教材,要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优化教学管理。《实验教学意见》明确,在2023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录取依据。可以预见,实验进入中考将大大促进中小学的实验教学,积极推动学生开展研究型、任务型、项目化、问题式、合作式学习。教研队伍是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教研工作意见》明确了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即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首次提出了教研员的专业标准,明确了教研员应具备政治素质过硬等五个基本条件,对谁能当教研员提出了准入条件;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同时,还对创新教研方式提出了要求。四是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是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导向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提出要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制定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还特别强调“党政有关负责人要牢固树立科学教育观,正确政绩观,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通过评价改革,切实改变唯分数、唯升学倾向。《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提出要“深化考试命题改革”,《考试命题意见》就是落实这一要求。《考试命题意见》规定:“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即俗称“全科开考”,这将促使全面育人落到实处。《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要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考试命题意见》规定“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倡导多年的以课标为准进行教学、“学什么就考什么”终于成为国家层面的落地政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要求考试内容要“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命题意见》规定“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耗时费力、死记硬背、低效重复的“题海战术”可能失灵,促使广大教师切实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高考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4月,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八省市改革方案公布,既吸收前两批的经验,又结合各自的实际,稳妥积极推进。五是学生减负持续发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的重大任务。2018年底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随后各地相继跟进,目前已有26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也誓言“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规范全国性竞赛活动。4月,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开展了首次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审核工作,公布了29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大幅削减了竞赛数量。教育部要求,除本次公布的竞赛活动以及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由教育部按规定组织开展的竞赛活动以外,其他所谓全国性竞赛包括通过网络形式举办的全国性竞赛均不合规,不得在任何区域内实施,有效整治了竞赛乱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由线下向线上延伸。6月,教育部组织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回头看”活动,要求各地再次全面摸排线下培训机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治理效果。7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进行系统规范管理。该《意见》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校外线上培训备案审查制度;同时要求经排查发现问题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于2020年6月底前应按整改意见完成整改,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管理,并于2019年10月召开全国性会议,部署深化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积极推动中小学建立学生弹性离校制度,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明确相关保障措施,不断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目前,有29个省份已经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制度的意见,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也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据统计,全国有36个大中城市66. 2%的小学、56. 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43. 2%的小学生、33. 7%的初中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四)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为教师“赋能”“赋权”“减负”2019年,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以落实中央4号文件为抓手,着力强师德、提素质、优管理,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全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3. 83万人,这一庞大的职业群体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教师待遇。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特岗教师年人均工资性补助标准中部地区由3. 16万元提高到3. 52万元、西部地区由3. 46万元提高到3. 82万元。全国有30个省份1430个县(市、区)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200多万名乡村教师。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做好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系列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印发,实行师德违规情况报告制度,开展十项准则落实情况实地调研督查,分三批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开通报18起典型案例,画红线、抓警示。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推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规则立德,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从严查处。加强新时代教师形象宣传。在“学习强国”平台推出“教师”专栏,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教师在一起”专题片发布三日阅读量超过3000万,点赞量超过42万;《感念师恩》微视频发布两日推广曝光量达7. 81亿,点赞量1987万。集中展播《一生只为一事来》《我是班主任》等影视剧,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努力补足短板。扩大实施“特岗计划”,2019年“特岗计划”招聘名额10万人,比2018年增加1万人,增加的计划全部用于新疆地区补充农村教师。扩大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实施范围扩大至15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募名额增至4000名退休讲学教师。大力推进新周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即将出台;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共遴选奖励乡村优秀青年教师300名。健全管理服务机制。会同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对长期在农村和“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实行高级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各地专业技术高级职称比例。会同相关部委,已形成《关于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中小学编制管理创新。技术飞速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回应挑战。教育信息化关键在“融合”、重点在“应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提出要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强调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 0的意见》,突出强调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出到2022年要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要显著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要全面促进。教师能安心、静心教书,教育才有活力。3月,中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减轻教师负担意见》),明确要求“从源头上查找教师负担,大幅精简文件和会议”“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同时鲜明提出要“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教师负担重是个老问题,希望借此机会能真正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舆情监测数据显示,舆论“支持、期待尽快落实”的呼声较高,认为该文件有利于维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评论较多,反响热烈。没有惩戒的教育,犹如没有刹车系统的汽车。《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要求“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11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规则》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同时对如何实施惩戒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规则》一旦成为正式文件开始实施,必将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家校关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五)完善教育督导评估体制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高质量的教育督导,才能保证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督导“长牙齿”才有权威,才能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6月,国务院督导办印发《2019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方案》,明确省级政府的职责履行情况评价有15个重点,“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保障教育财政投入”也赫然在列。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建设“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督导新体系,紧紧围绕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优化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育督导质量和水平,推动各类主体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是2019年教育督导重点之一。6月,教育部出台《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要求责任督学应对幼儿园安全管理情况、规范办园情况、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保障教师工资发放是2019年教育督导的一个亮点。12月,国务院督导办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2020年要把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作为督导检查重点,要求各地在年终为公务员发放奖励性补贴以及安排下一年度财政预算时,务必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保障问题。有这样的教育督导,广大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就有了坚强的保障。总之,2019年是基础教育奋力、勤力、聚力质量提升的一年,相关政策“高规格”“快节奏”出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梁立柱,关键领域改革一再突破,深入实施落地有声。这是基础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打牢基础的关键一年。总监制:翟博 陈志伟 周飞研制: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编辑部、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撰写:国家顶层设计部分:余慧娟、董筱婷;基础教育部分:赖配根、任国平;舆情数据提供:刘博智、孙梦捷、孙 谦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1] 何传启. 实现教育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N]. 光明日报,2019-03-05(13).[2] 教育部. 知行合一写好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大文章[EB/OL]. 2019-12-05. http://www. moe. gov. 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912/t20191205_410905. html.[3] 教育部. 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答记者问. 2019-02-23. http://www. moe. gov. cn/jyb_xwfb/s271/201902/t20190223_370865. html.[4] 孙军等. 努力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N]. 中国教育报. 2019-03-20(1).[5] 王珊宁. 日媒热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助力中国实现强国目标[EB/OL]. 2019-03-03. https://jiahao. . com/s?id=1626972107734540510wfr=spiderfor=pc.[6] 王英桂. 青海:十项举措为思政课建设“撑腰”[N]. 中国教育报,2019-06-04(3).[7] 辛斌,青木,柳玉鹏. 外媒:聚焦中国中共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EB/OL]. 2019-10-29. https://oversea. huanqiu. com/article/9CaKrnKntZt.[8] 新华社. 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领教育系统和广大师生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EB/OL]. 2019-03-19.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9-03/19/c_1124255917. html.[9]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 2019-02-23. http://www. xinhuanet. com/2019-02/23/c_1124154392. htm?area=msgtextclickfrom=3clickscene=homepagems.[10]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EB/OL]. 2019-02-23.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9-02/23/c_1124154405. html.[11] 新华社.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9-11-05. http://www. gov. 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 html.[12]新华社.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 2019-11-05.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9-11/05/c_1125195941. html.[13] 习近平.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求是,2020-01-01.[14] 张力. 如何理解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N]. 光明日报,2019-03-19(13).[15] 张烁.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1).[16] 周洪松. 石家庄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N]. 中国教育报,2019-08-14(3).[17] 周云. 习近平总书记讲如何上好思政课 上海师生反响热烈[EB/OL]. 2019-03-19. http://mini. eastday. com/a/190319192613865. html.[18] 朱梦聪. 贵州:专题培训700名思政课教师[N]. 中国教育报,2019-05-22(3). 16基础教育九大研究热点话题,敬请期待明日《2019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来源 | 人民教育责任编辑 | 贾文艺
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不出偏怪考题……近日,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自治区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方案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考试评价方式、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等方面实施30条具体举措,着力减轻过重学业负担,促进我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教育厅坚持问题导向,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边学习、边调研、边检视问题、边整改落实,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确保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据了解,方案出台前,自治区教育厅通过开展座谈交流、实地考察、谈心谈话、随机走访等方式方法,听取意见、收集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检视问题紧紧抓住刀刃向内这个要害,紧紧抓住真改实改这个关键,研究解决中小学生减负、阳光招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认真调研梳理,在对全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进行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出台了《自治区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我们进入学校、学生家庭,通过多种形式和家长、老师、学生交流,多方调研,查找问题,特别是利用‘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走到学生中去,倾听孩子们对减轻课业负担的心声。他们就改善考试评价方式、低年级书面作业过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我们提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周建民说,在国家出台的中小学生30条减负措施基础上,教育厅又征询了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8个部门的意见,结合教育厅内部征集的20多条修改意见,最终修订完成了方案。“方案里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在减负中应承担的职责,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作为家长我感到非常高兴,期待能细化相关措施,让减负真正惠及学生。”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一名家长说。“我们在方案的实施中将综合考虑南北疆、城乡教育实际,有序推进,力求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体现主题教育的实效。”自治区教育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昌海表示。为切实抓好贯彻实施,教育厅要求各地建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贯彻落实措施,细化分工。同时,将强化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职能,逐级开展减负工作评议考核,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对减负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及个人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问责。(赵西娅)(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最近“金平果”2020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800强正式发布!其中2020高职院校各类型排名前三的高校新疆有两所上榜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属于农林类在农林类院校排第一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属于师范类在师范类院校排第二也就是说这2所学校要在全国出名了!1958年2月,昌吉州合作干部学校创办。1976年5月至1978年,创办昌吉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88年2月,新疆昌吉农业学校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学校。200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新疆首批“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联合培养应用本科人才”试点高职院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现有校本部、屯河校区、东泉校区、榆泉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6000余亩。主校区位于新疆昌吉市,校园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学院设有生物科技分院、园林及食品科技分院、动物科技分院、经济贸易分院、工程分院、信息技术分院、国际合作分院等13个分院,开设有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工程、会计与审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7个专业。学院拥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和资源丰富的图文信息,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一支德优技精、结构优良、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拥有先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室)80个,建成21个研究中心(所),以及新能源智能监控工作室等44个工作室,创建“我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立校外顶岗实习与就业“双基地”1238家。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与国际教育接轨,先后接待欧、美、英及东南亚地区十九个国家的代表团和知名学者来院访问和讲学,派出30余位领导和教师赴国外考察和进修。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是一所专门为新疆培养学前师资、基础教育师资和双语师资的师范院校,被誉为“新疆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学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师范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新疆师范学堂。1954年,更名为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1989年,新疆广播电视师范大学并入新疆教育学院。2003年,新疆工业技术学校并入新疆教育学院。2012年,成立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新疆教育学院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2012年12月,新疆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学校现有教职工836人,专任教师55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43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1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1%;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2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6%。现有在校生9347人,其中普通专科生5546人。现有专业48个,涵盖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设有预科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1个学院(部)。2014年获得自治区“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27项,名列全疆第一,省(自治区)级以上项目达51项。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共获得各级各类课题50项,课题总经费145.81万元。这2所院校都是经过严格考察、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可以说是非常有实力的了!新疆人!为这些学校鼓掌欢呼吧!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名单,新疆哈密市、阿克苏地区入选。哈密市教研培训中心主任李薇说,2020 年 1 到 7 月,市教育局带领自治区级、市级中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以“校本 APP”作为教研平台,完成了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系列研训活动。因为有了这个基础,在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时,选择了《共建·共享:初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区域推进的实践探索》这个优秀教学成果,作为哈密市小学、初中语文教学推广应用的主要内容。据了解,2020 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经过省(自治区)级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确定了60 个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哈密市作为示范区,建设周期为 3 年,目前,哈密市教育系统已制定出哈密市“整本书阅读”教学优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明确了推广应用工作流程、推广应用学校及推广应用师资团队,为启动“整本书阅读”教学优秀成果推广应用工程做好准备。李薇表示,我市计划通过 3 年的推广应用,产生本土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制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研究并形成学生阅读效果评价标准体系。让全市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显著提高,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推动我市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快速提升。(郑滕兴、尼卢帕尔)(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图片来源:外滩教育尽管伴随争议,“学而思现象”热度始终不减。暑期,资深媒体人李梓新探访了学而思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总部和教学点,近距离观察这个市值近千亿人民币的教育巨无霸的幕后逻辑。几天前,学而思宣布品牌升级,其新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由传统的应试培训跨越到核心素养领域。今天,和大家分享李梓新的观察和思考,我们也许能从中把握学而思转型的内在脉络。今年,江南的夏天格外热。杭州下城区的5658文创园一座不起眼的五层小楼前,并不宽敞的马路上,交警催促着放下乘客的车辆赶快开走,避免交通阻塞。这些下车的乘客大多数是到学而思参加暑假班的家长和孩子。教学点的前台支起了易拉宝,醒目地写着三个大字:久等了!下面列出了杭州学而思在这个暑假新开的6个服务中心,“进驻萧山、三墩”。去年11月,这座城市最大的都市报《都市快报》用了8个版的篇幅,以《疯狂学而思》为题,报道学而思现象,认为其绑架了家长和孩子,制造了教育焦虑。学而思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半年多过去,学而思在杭州乃至全国的热潮并未减退。我怀着好奇和写作者的责任心,来到风暴的发源地杭州,又奔波于北京上海两座教育最焦虑的城市之间,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看,学而思是怎样的一只庞然怪兽,掀起了阵阵巨浪,却仍然在家长中有深远影响。全民数学迷思长期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像一个巨大的高压锅,底下煎熬的是家长的焦虑,中间翻腾的是无数学子的汗水,最受人注意的是“锅盖上”各种言论的怨气冲冲。以学而思为代表的培训机构,一直饱受争议,他们究竟是底下助燃焦虑的柴薪,还是试图掀开密闭锅盖系统的破局者?效率,是这个崇尚结果的国度最注重的东西。学而思无疑是市面上提高孩子成绩效率的代表。反复的精进、锤炼,熟练的大脑运作模式带来的效率让人着迷,无论是施教还是受教者,都醉心于其中,也因此获得了现实层面的巨大回报。上海仙霞路学而思培优教学点,在暑假里人声鼎沸。每一次下课期间,狭窄的走廊都引起了人流的阻塞。有的学生不只选报了一门学科,需要在下课期间转换教室。加上来往接送的家长,现场堪比小春运。在学而思的课程规划里,暑假课程其实是“预习课”,在两周十天的课程内,基本预习秋季学期的课程内容。我对这种需要提前预习下学期课程的逻辑有些不明所以。学而思的老师解释说,这十天里面,可以对下学期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使孩子们在学习时更加胸有成竹。开学后的学而思课程,则会在课程的基础上“更深一步”。我坐在五年级超常班的课堂上,13位孩子中,只有两名是女生。他们已经是公立小学中的数学佼佼者,但仍然兢兢业业地在学而思课堂上学着一些远超他们课内难度的题型,比如用到离散数学原理的“抽屉进阶”,比如数列。接下来的这一学期,对他们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以往,很多数学杯赛就发生在这个冬天,杯赛的成绩决定了他们在小升初竞技场上的筹码分量。我在教室碰到从苏州老家过来帮忙带孙子的老人孙女士(化名),她说孙子虽然在上海静安区某重点公立小学成绩不错,但是面对明年的小升初,父母依然忧心忡忡,生怕有所闪失。“如果考得不好,他只能去读对口的较差的公立中学了。” 孙女士说。上海教育主管部门在今年初取消数学杯赛,试图为小升初降温,却反而使之显得扑朔迷离。“往年,早已获奖的学生会更早地笃定地等待着自己的offer。而今年夏天毕业学生要到五月底拿到offer才停止课程。” 教超常班的数学老师说。各个学校的自主考试标准不一,学生们都选择继续待在学而思练剑,以不变应万变,尽管针对性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坐在教室里, 我能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被学校老师选中参加奥数班的情形。那个时候,奥数是一种兴趣,是好学生的一种奖赏,学校也试探性地让你参加比赛,赢了是光荣,输了也无苛责,六年级时获得的广东省奥数比赛一等奖也没有对我的升学有任何帮助。现在的小学教育,已和那时迥异,学校里不怎么开设数学尖子生兴趣班。一来是“减负”大气候下不愿顶风作案,二是学校预算有限,老师们也不愿多承担任务。今天的课内数学教育,被很多孩子认为“不解渴”。但这个“不解渴”有时并不是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有多高,是因为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人,背负着小升初冲关名校的使命。而数学,则是冲关的关键。这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一方面小学教育减负,降低难度,另一方面,小升初过程中,名校仍然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自主招生,竞争难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的“冲关”考试完全脱节,也就为学而思等培训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沪宁杭,初中选择好的民办学校是主流,而在北京,一批优秀的公立中学拥有自主招生权,这些学校都成为好学生竞争的流向。仿佛只要踏入了公立体制内的教育路径,到培训机构补习就像全面笼罩、挥之不去的一片灰霾。不补习,不强化的“裸考”,没几个家长敢这么尝试。从北京到上海乃至全国,尽管小升初的题目都不只有数学一门,但数学仍然当之无愧地成为其中最有含金量的科目。中国家长也为之倾注了最多的时间和资源。这是一种对数学的全民崇拜和迷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已经喊得不能再响。100多年来,科技强国的心结一直萦回于这个大国的胸口。那时的留美幼童,也会按文理科2:8的比例安排。学校也更希望,数理化优秀的学生能够参加竞赛,为学校争光。学习一种突出的技术,意味着一个稳定的饭碗。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最主流的选择。更有人认为,数学是当今“寒门出贵子”的唯一机会,理由是英语要讲得好,和家庭条件、眼界环境都有关,所投入的费用亦不菲。而数学的学习,可模块化,可量化,条理清晰,易出效果。至于我们的母语,中文,在这场关系前途的竞争中,因其标准相对过于飘渺,重要性恭陪末座。当然,有人认为,当每个孩子的数学成绩都经过强化之后,就到了用语文拉分的时候了。实际上,学而思早已不只是像人们想象的只培养奥赛尖子了,它已经变成全年龄段孩子提高学科成绩的永动机了。像火热的暑假班,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让孩子去冲奥赛。他们的诉求只在于,如果孩子能够在学校里其他孩子开始学习之前占据先机,又何乐而不为呢?收费也不算很高,两周的课程大约在人民币2500元左右。相对于动辄过万的暑假夏令营,已经算是“平民价”。在漫长的暑假,保持孩子的刻苦学习习惯,为下学期做准备,也是很多家长对暑假的效率利用。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人普遍相信,刻苦的做题练习,能够形成类似肌肉记忆般的反射机制。如果有人帮你把各种难题条分缕析,再用例题加以练习,举一反三。那么,在考场上,碰到任何题目都不会慌张。我也饶有兴味地在课堂上跟着学习着如何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母的方法:如果是纯循环小数,比如0.25(25循环),那么小数点后的数字直接做分子,分母全是9,9的个数=循环节的位数, 所以0.25(25循环)=25/99如果是混循环小数,比如0.123(3循环),那么分子=小数点后数字减去不循环部分,123-12=111,分母里面,9的个数=循环数字的位数,在这里是1个,9后面要补0,0的个数=不循环的数字个数,在这个例子里是两个,所以分母是900, 0.123(3循环)=111/900,约简后等于 37/300。这些简便的方法也让我觉得醍醐灌顶,非常受用。再通过几次练习,我就能熟练掌握这个转化技能了,以此类推,一个个模块攻克下来,我的数学水平肯定能大幅度提高。而这样难度的题目和相应方法,学校里不会教。听讲、练习,多了几道需要有所发挥的题目,孩子们静静地做着,做得快的孩子会举手示意。举一反三,“举一”的过程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并不太重要,因为课程时间的关系,因为有众多优秀的老师已经总结出规律,孩子们的思考空间不是很大。实际上,一节课的知识点排得很密集。一位学而思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说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在老师上课时掉了一支笔,捡个笔回来,你就听不懂了。” 他的意思是提醒孩子们不能开小差。当然,我也在学而思的课堂碰到过,一位在做题过程中想出新解法的孩子,老师邀请他到黑板上介绍方法给大家。家长们坐在教室后面,或有所记录,或看着手机。我听五年级超常班的那个周一下午,13个学生有12位家长旁听,其中有2位是爷爷(外公),1位是奶奶(外婆),9位是妈妈,到最后才来了一位爸爸。看起来妈妈们相对工作时间灵活一些,但要同步学习这些数学定理,对她们也是一个挑战。学而思前台等候区,图片来源:外滩教育我相信掌握这些定理和规律,是一条解题的捷径。但我不知道,除了能享受解开一道道难题的乐趣和培养的刻苦精神之外,孩子们能在投入于此的大量时间里,另外感受到什么教育方面的价值。这么小的年纪,不是更应该敞开自己的大脑,去感受世界的种种,感受艺术,感受美吗?我们经常看到了结果,忘记了出发点。“黄埔军校”体系一个高效工具,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究竟应不应该受到指责?学而思高速扩张的秘密在哪里?我和很多人一样并不明了。我希望有机会去幕后看看。今年6月底,我有机会参观了学而思北京数学老师们的备课过程。北京大钟寺中鼎广场,学而思北京教师的集训中心里,一位身穿白色镂花上衣,黑色连衣裙,长发及腰的女老师,正在接受内部的“过课”。她是在场八位教师中唯一的女老师,今年刚刚毕业,即将入职学而思教初中数学尖子班。白板上列出了一个多项式: xy+xy-xy/2+x-6,要求对X或者Y进行升幂排列。这样的题目其实并不难,但对于离开学校多年的我来说,听到“字母连同指数不变,带系数平移”这类的指导术语,也会觉得这类题目需要认真对待,生怕错了一个小步骤就丢了所有分数,这是烙入我们血液的教育印记。我开始能体会那些坐在学而思教室里的父母听数学题时的感受了。这种看似无意义但其实非常有规则性要求的小细节,是家长为学而思这样的专业机构“埋单”的理由之一。当然,选择一些让孩子们解闷的趣味教学方式,也是“过课”的任务之一。“5y+3x=8xy, 这道题是对的吗?可以这样问孩子们:5只羊+3只骆驼,会等于8只羊驼吗?” 台下的指导老师建议道。学而思北京初中部数学学科培训负责人王寅告诉我,学而思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从大学毕业生招募,再自己培养的,每年北京分部都要新招100多名老师。这些老师每周一至三需要集中培训,然后还要在每周末开课前再进行一次集中备课。持续一年后,新老师才能独立放飞,但所有的老师,每周还是要集中备课一次。碰到寒暑假这样需要密集开课的阶段,老师们需要提前一周以上集中,研发课件。在另一个教室,初三数学的备课营上,气氛热烈,20多名数学老师笑嘻嘻地,轮流被一位指导老师点名上到讲台解题。一位戴着黑框眼镜、外表朴实的老师在台上待了五六分钟,愣是解不出来一道几何题,拍着脑袋说“卡住了,卡住了”。大家却不以为意,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最后指导老师替他指点了迷津。我坐在教室里,恍惚间好像回到了中学数学课堂,眼前是一群活在学校里不愿长大,以解数学难题为乐的理科生。其实,真实世界远比一道道数学难题复杂很多。有人告诉我,学而思从上到下,大多是单纯的理科生。这话我能信70%。7月25日,在上海长宁区娄山中学进行的一场低调却高规格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融合发展研讨会”上,我见到了37岁的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他身着惯常的白色衬衣,谈起他在2003年23岁之时创办学而思的情形:“当时在北大读研究生,做家教一开始教了三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家长觉得效果不错,一共介绍了20个学生给我,我不得不开始分班教学。刚开始有点惶恐,所以提出了学得不满意可以退费的规定,还让家长可以旁听。这两个惯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学而思。”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北大毕业生当家教,仍然被当做是一种资源浪费。但是14年来,学而思复制了无数个张邦鑫。目前,3000多个学而思老师中,有10%左右像张邦鑫这样的北大清华学生,他们大多是核心骨干。围绕这些骨干的,是70%左右的985和211院校学生。以理科生为主,当然我也听说有读了日语系最终还是去教数学的个例。大学毕业生如何成为有经验的老师?他们也同样需要刷题,刷的题目,不仅有学而思自己的题目,也有竞争对手高思出的题库。“人家也有自己的优势嘛。”王寅说。经过熟悉题目、团队建设、上课技巧培训等等流程之后,新老师会被安排到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班级开讲,有时是顶替一些比如怀孕、请假老师的缺。每个老师受到的家长反馈和续班率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指标。在学而思,专职老师没有底薪,全靠上课的课时费,多劳多得,能够多排课,是收入的保证。课多的老师,每周会排到七八节课以上,月入轻松过万。毕业的新人,学而思会有年薪十万的保底薪酬。所以他们在校园招聘中,打出了“每月上八天班,月入8000起”的口号,因为每个月真正上课的时间通常只有四个周末,每个周末两天。这样的薪酬机制,使学而思在近年来并不乐观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显得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北京的理科院校,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教数学是一种比较单纯的职业选择。随着学而思声望日盛,大学毕业生选择学而思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觉得难以启齿。王寅回忆说,早年和别人介绍学而思,还需要说,“就像新东方那样的教育培训机构”,现在直呼“学而思”,很多人都觉得不用解释了。在杭州,我碰到了从清华本科毕业即加入学而思的卢磊。他来自高考强省江苏,在毕业之时,他并未像自己众多同学一样出国,而是选择到学而思工作。当时杭州学而思刚刚建校不久,校长到北京招徕人才,力劝卢磊到南方。卢磊被说动,南迁一直工作至今七八年,他也迅速成为杭州学而思的数学学科带头人,在教学同时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相比在北京上海的同事,他也显得幸运一些,可以落户在杭州,并通过学而思提供的30万元无息贷款额度的帮助,在杭州买了房。而北京上海的同事,落户困难,而且即使公司无息贷款额度达到50万,对于买房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像卢磊这样承担了管理职能的老师叫作全职老师。他们仍然不脱离教学第一线。比如北京的王寅,在培训其他数学老师的同时,每周还要教七节课,工作量惊人。其他的老师,分别是专职老师和兼职老师。专职老师是指只教课不承担行政事务的老师。兼职老师的数量相对较少,他们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全职老师的机制,使学而思在各地的行政成本极大降低。在我参观的上海、杭州等分校,除了前台、财务,几乎其他教学行政工作都由老师们完成了。而且学而思在各地并没有设立明显的校长机制,大部分的工作都由学科带头人组织相关老师完成。校长的个人作用并不明显突出。这也符合张邦鑫所说的,教育第二阶段是“大后台,小前台”的理念,也就是说,内容研发、财权等都高度集中在总部,而且力求标准化、规模化。黄埔军校式的培训体系,确保了学而思近乎清教徒式的DNA传承,也是最有效率的批量复制方式。主导学而思的人在想什么?北京中关村核心地带,丹棱SOHO是一座白色的,略微显得有点性冷淡的办公空间。学而思母公司好未来集团的总部就位于15层以上的几个楼面。好未来集团(TAL)自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以来,今年七月底市值达到125亿美元。每股价格由去年八月的58美元,攀升到150美元以上。2016年第四季度,集团利润同比增长80.7%,每股净利润1.68美元,超过Facebook(1.08美元)。好未来集团创始人张邦鑫在2017福布斯富人榜上更以144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教育行业首富。纽交所好未来集团过去一年股票价格波动图,图片来源:外滩教育作为集团层面,这个大脑的运转和所思考所策划的内容,和各地的分校呈现出迥异的姿态。它像是一个超然物外的实验室,放眼国际的雄心勃勃的教育改革者,正在策划着天马行空的资本举措。翻开好未来集团的企业宣传册,可以看到其投资步伐相当活跃。从姬十三创立的果壳,到硅谷一所颇具未来感的实验性大学Minerva,再到STEAM教育品牌摩比,再到家长帮、妈妈帮等社区,甚至“知识分子”这样的科学人文自媒体平台。当然,它也为自己的公众形象略感烦恼。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学而思乃至好未来,一直处在“闷声发大财”的阶段,从不打广告,也绝少和外界互动,连公关部都是纽交所上市之后才组建的,学而思的公关也由集团代管,没有专职人员。张邦鑫笃信教育是“口碑驱动”的事业。但是当一个公司大到一个阶段,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张邦鑫今年以来对好未来的公关格外重视。一方面,政府对民办教育仍然处在一种探索阶段,并没有一棍子打死。像好未来这样的民办教育机构排头兵和纳税大户,教育相关部门前来调研和互动仍然相当之频繁。好未来近年来也非常注重企业公益形象的打造,在新疆等教育欠发达地区支持了众多乡村公益教育实践。好未来已然如同中国民办教育界的一个航母,它所涉及的基础教育培训,比起另一艘教育航母新东方所擅长的留学业务更加和广泛的中国家庭产生关系。目前,学而思已经在37个城市开设了567个教学点,遍布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并开始向常州、无锡等有条件的三线城市渗透,线下学生超过了100万,线上注册学员接近2000万。新开教学点,是学而思应对“饥饿营销”质疑的一种方法。当然,焦虑的家长并没有停止为他们骂过的学而思“埋单”。在学而思的舆论风波爆发之后,我在朋友圈随机征集正在或者曾经送孩子到学而思的家长,聊聊他们对学而思的感受。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中大多数对学而思的教学质量持肯定和满意的态度。认为学而思收费不算高,教的也比较基础,论难度,市面上有比他们高的机构。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提高校内数学成绩也是能让家长开心的。显然,在公立教育体制的“生存”压力下,鲜有家长能够“独善其身”,用全面、审慎的眼光来看待低龄化就接受这种高效率应试教育的利弊。事实上,焦虑已经在越来越低龄儿童的家长间弥漫。我的朋友陈女士,就为孩子报了学而思幼儿园中大班的课程。“早点占坑”,能使孩子顺利地一路读上去。实际上,学而思学生的续报率非常高,一般的家长不会轻易“弃坑”,因为觉得机会得来不易。等待开课的一位幼儿园中班学生。图片来源:外滩教育7月初,在上海学而思的课堂上,我去观摩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提高班的课程。10几个五岁孩子可能是在人生第一次被要求坐在课桌旁。他们虽然身板稚嫩,但还保持得不赖,一个小时的课程中竟然没有人跑到教室后排找自己的家人。不过这还不够,课上那位昵称“小鱼”的男老师,在维持秩序上颇有一套,除了不太鼓励让孩子们随意发言之外,他说:“如果我喊‘一二三!’,大家就回应'请坐直!',好不好,来,我们试一下!”喊坐直的时候,孩子的腰板就直了一些,虽然过不了多久,又会往下塌。“一二三!” ,这类似军操的口号,那个下午响起了四五次。一个小时的课程里,他们学习了两幅相似图片找不同的方法。老师希望孩子们按照他教的方式,从图形的顶部一步步观察下去,才是“最不会出错的方法”,而不是看到什么就喊叫起来。这批孩子,不自觉地已经站到了一个征途的起点。这个征途接下来将去向何方,没有人知晓,但我注意到一个看起来有些“可怕”的现象,就是更多的高科技,比如人工智能,会被结合到这种高效率的学习过程中来。目前,学而思的信息化系统已经领先于其他机构。每个学而思的学生都会带上一个iPad去上课。学而思的教室会配备专用于IPS的无线网络。学生们在IPS系统上答题。每周带回家的大约10道练习题也在上面完成。这样,在学生未到校之前,任课老师已经能够提前看到学生的答题纪录了。而每答一道题,学生也能查看一个简单的答题视频,告诉他答案是怎么得来的。而家长也能便捷地在学而思的App上自主退费、换课。而出身于百度、腾讯的好未来集团CTO黄琰带领的团队,正在研发人脸识别技术,实时掌握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动作和神情,判断他们的专注程度和老师的授课质量。学而思将之称为是一种“精准教育”,精准可谓其对效率化的最大追求。这种方向,对于中国教育,是好事还是坏事?学而思还在继续扩张。他们的胃口其实不只是金字招牌的数学学科,学而思英语和语文在7月31日公布的新品牌战略里面被单列出来,而留学和游学服务命名为“学而思国际”。他们接下来的想法,是想通过好未来总部所投资的品牌为其赋能,提供各种资源,增加其科技和知识含量。酝酿中的计划包括邀请“知识分子”的几位科学家通过视频方式开展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邀请众多名师重新定义“大语文”,做真正的语文素质教育。当然,具体如何开展实施,还不得而知。这是学而思对外打出的“素质教育”品牌的尝试。他们甚至想成为将来社会上的一个学习中心,为什么学习中心只能是设在学校呢?“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未来学习的方向”(朱永新语)。即使在学校层面,斯坦福这样的著名大学也开始推行更灵活多变的学制,教育周期正在弹性化。这是学而思构思的“曲线救国”路线图。但要取得人们的信任,他们既要保持自己的利润增长,又要摆脱其在人们心目中和功利化的培训教育的联系和印象。这个任务,并不简单。我对学而思的探访和研究暂时告一段落,有几点个人小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生意。“补习经济”在东亚地区一直热门,无论是韩国、新加坡还是香港,这和民族文化性有关。恐怕没有学而思,也会有别的机构冒头。学而思的规模化复制,自动得有点可怕。师资不成问题,家长们的期待也比较简单,易于从成绩得到反馈。如果缺乏独立思考和远见,以提高成绩为目的,主流中国家长不会排斥这类补习机构。因为大多数家长还是熟悉和相信传统中国教育刻苦耐劳的刷题方式。学而思的转型,谨慎观望之。素质教育不是说做就能做的。但是如果一家巨大的民营机构能够挑战并动摇传统教育里面不够好的地方,还是值得鼓励和观望的。我对学而思投资Minerva这样的大学感到好奇,也想看看他们和美国硅谷的新型明星大学能够擦出什么火花,而不只是做做品牌。我小时候也学奥数,也拿过省级一等奖,除了有些解题的乐趣之外,对今天很难说有很大的作用。孩子情商的发展还是更重要。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作者李梓新。1、本文是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发邮件到 tianyi.mei@jmde.com告诉我们。来源: 外滩教育
乌什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是国家级贫困县,少数民族占比达99%,国家通用语言教育难度极大,教师严重短缺,教师周转宿舍不足、教师绩效考核实效性不强、办学条件薄弱等现状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的发展。11月30日,由中共乌什县委、乌什县人民政府主办,乌什县教育局、讯飞幻境(乌什)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智慧教育(乌什)培训中心、 体验中心落成典礼暨首届人工智能+教育融合(乌什)讲座在新疆乌什县衢州产业园新时代创新大厦举行。乌什县委书记刘国强,乌什县委副书记、县长 吐尔洪·阿布拉,县四套班子在家领导,县直及驻县各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和教师代表等出席了典礼。(智慧教育(乌什)培训中心、 智慧教育(乌什)体验中心落成典礼现场)讯飞幻境初遇新疆,扎根乌什担当社会使命讯飞幻境(乌什)科技有限公司自10月成立以来,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投资设立了智慧教育(乌什)培训中心和体验中心并投入使用,带领当地师生、民众了了解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及创新智慧教育成果。作为新疆西部热土上扎根的新生力量,这是讯飞幻境走进新疆的第一站,也是发展智慧教育战略的重要节点,更是幻境依托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在新疆实现普惠教育的圆梦起点。(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委书记刘国强在典礼上致辞)乌什县委书记刘国强在活动致辞中对讯飞幻境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充分肯定,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讯飞幻境落户乌什,成为了新疆首家集智慧教育、培训体验为一体的企业,希望将来能够为学校实验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为服务全县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教育教学等各项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讯飞幻境CEO 闫宏伟)同时,讯飞幻境CEO闫宏伟也向地区政府表达了真挚谢意,在地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讯飞幻境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平台资源,助力推进乌什县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不断落地实施,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凝聚资源共同打造区域推广建设新模式,形成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示范效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地区公益行动,传播正能量,让每个人都能在互联协同平台上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受益者。(讯飞幻境乌什分公司负责人 谭雪)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阿克苏人,讯飞幻境(乌什)分公司董事长谭雪深知教育对于南疆贫困地区的重要性。针对新疆基础教育薄弱、师资力量短缺等现状,她带着一种情怀来到乌什县,就是期望未来把先进的教育科技创新成果带到乌什、带到阿克苏,甚至将人工智能技术扩展至包括农业、旅游、医疗、文化、科技等方面,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乌什县各级领导参观体验讯飞幻境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从粉笔黑板课桌椅的变化到数字化校园、创新实验室、智慧教室等新型学习空间打造,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入寻常教育场景,现在更是来到了新疆乌什人民身边。落成典礼之后,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到体验中心集中参观了讯飞幻境的创新智慧教育的最新成果,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传播和共享,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则用另一种方式将"科技馆""实验室""语音智能"也带到了这片西部沃土。加强实验室融合教研教学创新,发现乌什实验教学的另一番天地同天下午,来自地区16所学校的近200位教师代表,在乌什县第一小学参加了首届人工智能+教育融合(乌什)讲座,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附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志红、讯飞幻境闫宏伟共同参与分享,围绕实验室创新和教研教学融合创新这一议题表达态度、交流感想。由于受到地区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新疆地域辽阔、交通不发达的因素,科技馆,实验室是很多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教育场景。因此现场的很多教师代表和机关代表都对展厅里能听、会说、会思考的"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附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彭志红在讲座现场作《 人工智能与3.0学校 》主旨演讲)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附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志红作为特邀嘉宾讲述了《 人工智能与3.0学校 》的乌什未来:"对于因受时空限制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和控制的事物和现象、变化太快或太慢的过程,以及有危险性、破坏性和对环境有危害的实验,完全可以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只有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闫宏伟在论坛交流中总结到:讯飞幻境作为一家深耕于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型企业,讯飞幻境来到乌什,并以此来作为支持西部教育发展的首发站,将会利用好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不懈努力为乌什、为阿克苏甚至全疆创造更大普惠价值与社会价值。用更全面有趣的知识内容,去完善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缺憾;用创新的AI+ARVR技术带领孩子们发现知识的乐趣与奥秘。据了解,未来乌什县将同讯飞幻境携手打造实验创新教室,通过人工智能重构课堂教学模式,用以推进教育变革。在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交付于乌什各级中小学的同时,也会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己任,真正以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学水平的目标,把乌打造为西部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示范点,努力把更好的创新智慧教育带给新疆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区。
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2018年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截至今年10月底,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为8.1%,超大班额比例为1.2%。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日前,围绕破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三个突出问题,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生负担,相当一部分来自课外学业负担。今年2月以来,为期1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开始推进。据介绍,广东、西藏、广西、浙江、上海、甘肃、安徽、宁夏、河南、福建、江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西、四川等整改完成率达到95%,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按照‘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堵疏结合、积极稳妥’的总体思路,把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既作为一场‘攻坚战’,又作为一部‘连续剧’,加强与市场监管、民政、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透露,全国统一的集规范、监管、举报、服务于一体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已经上线,将陆续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等信息。各地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努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缓解学生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据调查统计,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13个省市出台了课后服务实施办法;南京、杭州等18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印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总体上有近七成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清理规范竞赛活动是减轻中小学生参加社会竞赛活动造成的负担。目前,教育部正在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的清理认定工作。吕玉刚表示:清理工作遵循的原则是,第一,资质必须符合条件,主办方必须是在中编办、民政部登记管理的正式机构;第二,导向必须正确,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第三,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对学科类竞赛数量要大幅压缩;第四,坚持公益性,竞赛一律不得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经过认定之后,清单之外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将一律不得组织进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吕玉刚认为。为推进综合治理,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减负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协同推进减负工作合力。择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自2014年起,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强化地方政府和学校招生入学责任,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推动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在前几年推进重点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对热点公办学校实行多校划片、随机派位入学。吕玉刚介绍,教育部广泛采取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50%以上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至区域内初中,扩大了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学生升学机会。“目前,随迁子女8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另有7.5%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并全部纳入生均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补助范围,两者之和已经接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盲、聋、培智三类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90%。”吕玉刚告诉记者,教育部依托学籍系统和招生入学平台,禁止学校为违规招收的学生分配学籍,将招生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竞赛,各地已处理相关责任人446人,杜绝“唯奖状”“唯证书”招生行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10个大城市2万名学生和7万名新生家长的调查显示,97.5%的新入学学生对就读学校表示满意,83%的家长认为近两年当地招生入学工作有明显改进,突出感受是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今年能如期实现‘2018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控制在2%以内)’的工作目标,为2020年底基本消除大班额创造了有利条件。”吕玉刚说。教育部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作为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特别是解决“城镇挤”突出矛盾的重要任务,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全国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的工作目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分省细化目标,指导各省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规划并报教育部备案,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抓住关键环节予以化解。为确保如期平稳实现消除大班额工作目标,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加强省级统筹,加大对大班额问题严重的贫困县支持力度,督促县级政府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生源,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 靳晓燕)
最近一段时间,旅居美国的德籍学者郑国恩(Adrian Zenz),发布《绝育、宫内节育器和强制性计划生育:中共在新疆压制维吾尔族人口出生率的运动》所谓的“研究报告”,片面引用近几年一些数据和别有用心的个案报道,既未做任何深入调研,也不了解其中变化的背景,就妄称“新疆自然人口增长急剧下降”、新疆存在所谓“强制绝育”问题,污蔑对新疆维吾尔人进行“种族灭绝”,肆意抹黑中国形象。新疆社会科学院9月3日发布《关于境外炒作新疆人口问题的研究报告》,以详细的数据分析了2010年-2018年新疆人口变化,特别指出了新疆人口增长率变化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实事求是地说明近年来新疆人口持续增长,维吾尔族人口增幅和出生率均高于全疆平均水平,所谓“种族灭绝”没有任何根据。实际上,简单对照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口和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增长,就会看穿所谓“种族灭绝”的荒谬。1949年全国人口约为5.41亿,2018年全国人口约为13.95亿,约增长了2.58倍;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由1949年的329万增长到2018年的1271万,约增长了3.86倍。可见,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全国水平,维吾尔族人口总体上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常年新疆考察以及新疆快速发展情况,从现代治理的角度简单谈几点基本观察。第一,新疆近几年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依法治疆的落实。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控制人口,1983年“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全面贯彻执行。该政策总的来说在新疆得到较好执行,但是在南疆喀什、和田等地区执行并不到位,超生现象普遍。笔者曾于2014年参与相关调研,在对南疆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县、乡、村调研中,发现超生率不低于17%,这和新疆后来严格调研得出的20%相近。2016年后,随着依法治疆的推进,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维吾尔族人口增长也步入新常态。第二,维吾尔族人口变化与新疆城镇化建设及现代化发展密切关联。2010年后,国家深化援疆政策,实施内地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大量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其传统的绿洲和高山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工商业方向转化;另一方面,全面实行15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幅提高了新疆基础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受教育程度。笔者在和田、喀什等农村地区调研时多次看到很多青年学习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感人场景,很多年轻的妇女甚至带着孩子积极学习。同时,大量农村妇女到城镇学习缝纫、纺织、花木种植等技术,从事现代工作,逐步进入现代生活;有不少青年到全疆各地、甚至内地大城市务工。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城市人口增加的影响,不少维吾尔族民众大大改变了传统农业生活方式,现代生育观念逐步形成,注重个人、家庭生活质量,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笔者在调研中接触不少城镇维吾尔族年轻人,他们都表示支持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这样能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第三,中央政府非常注重新疆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逐步消除了多种疾病,诸如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包虫病、黑热病等。以碘缺乏病为例,新疆地处亚洲大陆中心,属环境性缺碘,碘缺乏病涉及地域广、威胁人口多,南疆喀什、和田等地尤为普遍。经过数十年艰苦努力,目前新疆已基本消除碘缺乏病。政府高度关注新疆各族人民的健康,采取各种医疗卫生措施保障人口稳步增长,新中国成立后维吾尔族人口的大幅提高也深深受益于此。随着依法治疆的推进,新疆各族人民更加自觉遵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注重优生优育;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新疆各族人民自我价值实现的观念加强。这些新的变化使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自然下降。和全国一样,新疆人口发展将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增长类型。西方部分“学者”对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族人民人口均衡发展的趋势视而不见,耸人听闻地妄言中国对新疆维吾尔族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实际上,了解近期美国在涉疆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会明白精于炒作和谋取自我利益的郑国恩们,不断炮制系列“话题”,企图“精准”操弄“新疆问题”,配合美国遏制中国。这类人早已失去学者良知,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7日电(记者阿依努尔)为“提质”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通过严格考核筛选,面向全国招聘8837名幼儿园以及中小学教师。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今年,自治区计划招聘8837名学前及中小学教师,其中,学前特岗教师计划招聘1842名、小学特岗教师计划招聘4058名、初中特岗教师计划招聘1896名、普通高中教师计划招聘1041名。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的南疆四地州,计划招聘教师5498名,占招聘总人数的62%。按照招考计划,教育部门将于本月9日发布岗位表,考生报名时间为6月10日至15日。通过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岗前培训等11个环节,自治区将严格择优筛选符合岗位要求的新教师。据自治区教育厅介绍,近些年,自治区持续加大对基础薄弱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目前,自治区农村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100%。同时,义务教育发展加速,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为标配“软硬件”,新疆连续多年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干部支教、对口援疆省市教师支教等多项举措,补足落后地区教师缺乏短板。(完)
千皓科技触摸交互式拼接系统应用于新疆教育学院展示系统。该系统由1套2行3列46寸窄边液晶拼接屏以及多点触摸交互系统和1套2行1列46寸窄边液晶拼接屏以及多点触摸交互系统构成。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是一所专门为新疆培养学前师资、基础教育师资和双语师资的师范院校,被誉为“新疆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学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多点触摸液晶拼接系统多点触摸液晶拼接系统多点触摸液晶拼接系统成都千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千皓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超大尺寸触摸交互系统、触摸一体机、广告机、触摸查询机、高清无缝拼接屏等智能触控显示整体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