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性别研究系列之--《怀念狼》樱庭

性别研究系列之--《怀念狼》

提到当代中国作家贾平凹先生的小说《怀念狼》,大家的思考的更多是通过“寻找”狼这一简单的行为,拷问人类生存的意义,寻找人类的精神归属。《怀念狼》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遭遇现代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的产物,是出于对天的敬畏以及目睹天人失衡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和无助。除此之外,贾平凹先生表达了现代生活中男性阳刚之气削减的焦虑、悲哀和忧虑。清晨对着镜子梳理,一张苍白松弛的脸,下巴上稀稀的几根胡须,照照,我就讨厌了我自己!遗传研究所的报告中讲,在城市里生活了三代以上的男人,将再不长出胡须。看着坐在床上已经是三个小时一声不吭玩着积木的儿子,想象着他将来便是个向来被我讥笑的那种奶油小生,心里顿时生出些许悲哀。这是贾平凹先生不满自己男性形象的表达,更是不满儿子的乖巧,忧心忡忡地想象着儿子未来的男性形象。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想象和追求。但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总是主观的将男性气质与阳刚之美、女性气质与阴柔之美相联系,这种固化的性别想象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丁玲先生把女性的“落后”和“不求上进”直接指向了婚姻、生育和抚育灯社会责任,而并没有指责那些掌握话语权和命名权的“丈夫”们,它只展示了“落后”女人们的委屈,她们追求进步,却被生理要求和甜言蜜语诱惑,直至走向了婚姻喝生育,并最终由承担这样的责任而被定义为“落后”。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她们抵抗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和无声的压迫,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高的感情,(不管是升起的或沉落的,不管有幸与不幸,不管仍在孤苦奋斗或卷入庸俗,)这在对于来到延安的女同志说来更不冤枉,所以我是拿着很大的宽容来看一切被沦为女犯的人的。而且我更希望男子们尤其是有地位的男子,和女人本身都把这些女人的过错看得与社会有联系些。少发空议论,多谈实际的问题,使理论与实际不脱节,在每个共产党员的修身上都对自己负责些就好了。【附】《怀念狼》主要内容(摘自百度百科)商州自古便是野狼肆虐的地区,人和狼发生过不少惨烈的争斗。“我”的表舅小时被狼叼走了,后来人们又把他从狼口中夺回,从此脖子上留下了3个怎么也消失不了的疤痕。舅舅后来做了猎人,以打狼为生,并因此享受过不少殊荣。然而世事难料,今天的狼已经成了被保护动物,舅舅也成了行署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员,普查了商州所剩15只狼的详细情况。“我”和舅舅在熊猫基地巧遇,在专员的安排下与舅舅一起为这15只狼照相存档。在寻找狼的过程中,“我”和舅舅遇到了许多离奇古怪的事情。人与狼的冲突终究不可避免,村里人为打死最后一只狼而后快,而“我”最终也未能实现保护狼的抱负,猎人们也因为见不到狼的影子而虚弱,一个个得了各种怪病死去。

四心

性别研究系列之--什么是性别研究?

【一】#知乎#性别研究是一个多元跨学科的课程,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人类学、历史和语言学等多个学术领域。性别研究集中探讨性和性别——一个关乎人类生活的重要,但往往被曲解的范畴。性别看来是非常私密的生活面向,但实实在在的塑造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力量,而同时,这种种力量又反过来建构着我们在性和性别方面的体验。【二】#wikipedia#性别研究(英语:gender studies)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学术领域,核心研究范围为性别认同和社会性别代议。性别研究这一领域包含了妇女研究(探讨女性、女性主义、性别身份、政治)、男性研究以及酷儿研究。有时候,性别研究也会与性身份研究同时进行。这些学科在文学、语言、地理学、历史、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电影理论、媒体研究、人类发展、法律、医学等方向研究社会性别以及性身份。此外,它也分析人种、族群、地理位置、社会阶级、国籍和身心障碍如何影响到性与性别相关问题。总而言之,性别研究本身具有跨专业的特点,并且存在众多细化领域,有较强的倾向性。而我个人也还在慢慢摸索当中,若有不适当的言辞,还希望大家多多包容,指教!【附】相关推荐:微信公众号:“fnyjlc”(《妇女研究论丛》的官方号)性别研究文库《社会性别研究选择》《性别化的社会》

寡人读书

性别研究系列之——50个关键概念【上】

50个关键概念(1~25)1. Androcentrism 男性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Androcentrism、希腊文:andro即男性,centre即中心)意指完全建立于男性经验为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不容置疑的准则。许多学术研究都是以男性为主要观察对象,女性的经验和女性关心的问题则往往被忽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医疗、政治、宗教、家庭、职场、学校等等,不只如此,然而这发生在保守派、宗教或是传统文化上,甚至包含一些进步势力,如:社会运动、左派都有一样的问题。2. Backlash 后坐力3. Body 身体身体是每个生物的实体。身体是生物的外表,可表示该生物的健康程度,以致表示该生物是否死亡。4. Citizenship 公民身份公民身份或公民权(英文:Citizenship)是一种认同或身份的形式,使个人在政治社群中取得相关的社会权利和义务,和国籍概念不同,拥有国籍如未成年的国民可能没有行使公民权的权利及义务,在宪法学及政治学则指由法律规范及政治社群中的个人和群体的权利及义务关系。5. Class 阶级社会阶级(英语:social class),意义相近或相关的汉语词汇还有“等级”、“阶层”、“社会等级”、“等级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划分,即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水平和社会身份的社会群体总称。6. Consciousness Raising 意识提升7. Cyborg 赛博电子人8. Dichotomy 两分法9. Difference 差异10.Domestic Division of Labour 家庭分工11.Double Standard 双重标准双重标准是指针对某一种特定行为,因实施的人不同,而导致评价褒贬不一的现象。例如允许某一群体或个人实施某一种行为,但禁止另外一群体或个人实施相同行为。双重标准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偏见或歧视,违反了公正、平等的原则,而实行“双重标准”的人通常不会承认这一点,甚至称自己很公平。12.Equality 平等 13.Essentialism 本质主义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又译为精粹主义,是一种认为任何的实体(如一只动物,一群人,一个物理对象,一个观念)都有一些必须具备的本质的观点。这种观点同时会认为无法对现象作出最终解释的理论都是无用的,因为其不能反映客观事实。14.the Family 家庭家庭是一种以婚姻、血缘、收养或同居等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共同生活单位。由婚姻组成的家庭关系,经由生育孩子、收养不具血缘关系的孩子,产生出以血缘、拟制血亲为连带的家庭成员。15.Feminisms 女性主义流派16.First Wave Fiminism 第一波女性主义第一波女性主义(英语:First-wave feminism),或者说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指的是女性主义历史中从1850年到1945年的这一段时期,涉及到美国以及欧洲多个国家。17.Gender 性别社会性别(英语:gender)是一系列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有关的特征。根据上下文,这些特征可以包括生物性别(包括男性,女性和双性人的变异状态)、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即性别角色)或性别认同。大多数文化与性别二元论息息相关,只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对于处在这两者性别之外的,有性别酷儿。有些社会除了男人和女人外还有其他的分类(如:南亚的海吉拉),这些统称为第三性别。社会性别是很复杂的,包含了无数外表、言语、动作等等各方面的特质。18.Gendered 性别化19.Gender Order 性别秩序20.Gender Segregation 性别区隔21.Heterosexism 异性恋主义异性恋主义(Heterosexism),亦称异性恋偏见、异性恋至上主义,是用于形容以异性恋观念为标准,看待整个主流社会,并且忽视或贬低非异性恋的性倾向者的态度,通常包含偏见和歧视的术语。它包括假定任何人都是异性恋,或者异性性倾向或性关系是唯一的规范,因此更加优越。事实上,任何性倾向的人都可能持这种态度,包括非异性恋。异性恋霸权和父权有高度的重叠性。22.Identity Politics/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身份政治23.Ideology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英语:ideology,意为“理念或想像的学说”;也译作意识型态;周德伟译作意理;中文早期曾经译作意德沃罗基,属音译;林毓生主张音译意译合一,译为意缔牢结,意识形态有两种具有本质性区别的涵义,若将意识形态视其为一种无价值偏见的概念时,意识形态可视为是想像、期望、价值及假设的总合。若考虑政治的层面,则意识形态是“所有政治运动、利益集团、党派乃至计划草案各自固有的愿景的”总和。卡尔·马克思所理解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统治阶级为了欺骗和使权力关系具有合法性的产物,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扭曲对于现实的认识,马克思也称其为上层建筑。通常是某些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现代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撕裂主要体现在左派与右派。24.Lesbian Continuum 女同连续体25.Masculinity/Masculinities 男性气质/男性气质群男性气质(Masculinity,Manliness或Manhood),也称作男子气概、男性化或男人味,是指通常与男孩或者男子相关的一组特质、行为和角色。男性气质包括生理决定的因素和社会决定的因素,故男性气质与解剖学上的男性不同,男性和女性都可能表现出男性化特质和行为。既有男性气质又有女性气质的人称为双性性格。资料来源:#维基百科##bing#

势荣

中小学教师,不妨做一些验证性的研究

有些中小学教师做教育科研,不知如何选题,很是苦恼。选题确实是一件非常费脑子的事情。一般情况,大多数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选题,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方向,但是将现实问题转化成科研课题,还是需要一个对问题提炼和概括的过程。选题之难其实,还有一个选题方向,那就是做一些验证性的研究。一、什么是验证性的研究?笔者认为,所谓验证性研究就是研究者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检验,通过确凿的数据和事实来评判其理论与方法是否正确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基础教育科研领域,验证性研究方便之处在于,中小学教师可以把这个科研成果直接借鉴过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实践,在借鉴使用过程中获得第一手数据,验证其可行性、有效性,进而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怎样进行验证性科学研究呢?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证明,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学习内容的留存效率是不同的。其研究成果表述为“学习金字塔”。金字塔从塔尖儿到底座,共分七级,研究得出不同的学习方式的学习内容留存率。学习金字塔从上图可见:第一级是听讲,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5%;第二级是阅读,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10%;第三级是听与看,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20%;第四级观摩演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30%;第五级为讨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50%;第六级为实践,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75%;第七级为教授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为90%。前四级可以归属为被动学习,而后三级可以归属于主动学习。从学习的吸引率来看,主动学习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被动学习。学生在进行实验有了这样一个科研成果,我们一线教师完全可以把它借鉴过来。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尽力为学生创造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现场演练、当小老师的机会。我们怎样做就算是研究了呢?一是我们在两个平行班之间长时间进行验证性研究,一个是实验班,一个是对照班,我们操作那些自变量,如学生讨论、实验操作、现场展示、当小教师等。做好前测,进行一段验证性研究后,进行后测,获得对比数据。这就是验证性研究。二是我们可以就某一个教学专题开展验证性研究,同样建立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三是我们可以选取个案,在同等水平的学生之间进行验证性研究。实验生甲和实验生乙,进行研究。四是直接在班内进行研究,不设立实验班和对照班,而后呢,利用单元检测和期末检测的成绩,与平行班的成绩进行对比,以此说明问题。当然,我们还可以创设其他的形式进行对比性实验。三、验证性研究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科研成果的正确性是经过验证性的,研究没有风险。2.研究方法也是经过验证性的,是成熟的,在操作层面减少了难度。(二)需要注意的问题1.验证性研究要控制研究中的无关变量,不要让无关变量干扰研究工作。2.在研究过程中要把自变量操作到位,不能过于随意。3.验证性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及时收集数据。验证性研究是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敲门砖,是教师真正走进教育科研殿堂的重要途径。

欢喜山

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硕士专业录取一枚案例就业前景-美英港新

本文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硕士的案例以及就业前景介绍,以下先为大家介绍就业情况。说实话,性别研究并没有特别直接的相关工作,如果非要说几个,那就是做学术、NGO或政府工作。做学术还稍微好点,做学术就意味着你要读博士,争取当研究工作者或者老师。政府工作就是从事考公以及从事那妇女事业等等,例如妇联工作。至于媒体类,如果是媒体行业里内容方面的工作的话,泛社科类专业都差不多。如果是去联合国的情况当然是每个有梦想的性别研究人员最理想的情况,但情况比较少,也可以从事其它相关工作。以上除了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硕士就业情况介绍,以下就是真实案例。学生背景学生姓名M同学本科学校东南大学本科专业国贸录取学校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专业性别研究硕士专业硬性背景M同学,本科东南大学,国贸专业,均分80-84,雅思6.5软性背景-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硕士录取通知书美英港新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硕士申请要求学制: 1 年;申请时间:3月15日截止申请(强烈建议提早申请);学费: 125,000 港币;外语能力要求:雅思 6.5或托福80或GMAT(阅读)(不低于21分);有面试 较好录取。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硕士培养目标该项目旨在提供广泛的性别研究理解基础,介绍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分析当代世界中与性别有关的前沿问题。以上信息出自美英港新教育成功案例库原文链接http://www.hksg.org/offer_466

圣者

“教授,这是性侵行为”

过去的一周,接连有两所大学突然以相似原因,分别对本校的一名教授做出撤职或解聘的处理。有的案例已被官方通报,有的仍处于“调查中”阶段。但这些风波、这两位大学教师都与它有关——校园性侵。TA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不也是最后一个小文(化名)大概一辈子也无法忘记那个晚上。2019年11月16日,21:30到22:30那个漫长的一小时,上海财经大学校园内的一条小路上,她和课任教授钱老师。那本是一堂晚课后,小文和一行对课堂内容有问题的同学,在教室讲台等老师答疑。轮到小文时,保洁阿姨催着教室要熄灯关门,钱教授对她说,“那我们边走边问吧”。在小文的自述中,两人走出教学楼后,教授提议由于时间不早了,他先开车过来,小文可以在车上向他提问,他也顺便将小文送到校门口。以为教授着急回家的小文,不想因自己耽误老师的时间,便跟着上了车。随之而来的遭遇令人窒息。一方是肆无忌惮的加害者,另一方是大脑一片轰然的受害者——“当时已经崩溃了,满脑子都是讲台上衣冠楚楚的老师,怎么会是这样?”事件在当年12月6日曝光后,上海财经大学展开调查并于7日通报给予钱逢胜开除处分,撤销其教师资格;而后来,受害的女孩也“按自己意愿退学”。从某种程度上看,两人的结局不乏相似之处:离开校园,然后销声匿迹。网络上轰轰烈烈的舆论,也随着当事双方的淡出而逐渐平息。感到耻辱的,应该是施害的人。/unsplash但在校园性侵这件事上,小文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也不是最后一个。广州性别中心于2017年根据6592份数据样本及上百案例发布的《中国高校大学生性骚扰状况调查》显示,有69.3%的受访者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女性占75%。在这些事件中,有近一成与学校上级(领导、老师、辅导员等)有关。校园不该成为性侵事件的温床。/unsplash不仅如此,“高校性侵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全球性的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近日一则报道指出,自今年7月起,美国、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有二十多所高校或学术机构,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匿名举报校园性侵事件的活动。记者Haley Ott介绍,有数百名学生在Instagram讲述自己在校园被性侵的经历,其中不乏强奸、骚扰、跟踪和其他形式的性侵犯。据美国高校联盟(A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司法部国家司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的报告(2016)显示,在被调查的27所美国高校在校本科生中,约有23.1%的女学生和5.4%的男学生遭受过性侵。在英国,由全国学生联合会(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在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75%受访者中表示,他们曾在校园里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有害性接触。这些不能被容忍的罪行,不仅散落在世界各处的象牙塔,不同受害者也面临着相似的窘境。“被性侵了,你还能怎么样?”2015年上映的美国纪录片《The hunting ground》中,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Andrea在大二的一次聚会里,被一位男性同学强奸。后来她得知,自己不是那次唯一被伤害的女生,但受害者们却一致地对“那个经历”只字不提。大学期间同样遭受过强奸的Annie,也在事后的一长段时间里都保持沉默、照常上课、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直到她身边的一个朋友说,自己被同校的一名男生强奸,Annie意识到她们必须做些什么。但两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Google,搜索“如何在xx大学报告自己遭受了性侵”。她们并不知道遇上了“这事儿”要如何处理,直到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们仍对此茫然,从而被推着自行摸索。接着,Annie开始向学校寻求帮助,她告诉辅导员自己遭到了强暴,却迎来了让她疑惑不已的回应。“强奸就像一场足球赛,如果你现在再去回顾这场比赛,在当时的情况下,你又能做些什么呢?”辅导员告诉Annie。感到迷惑的不止Annie一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ofie将遭遇上报校方后,一直等了七个月都没得到回应;耶鲁大学的Alexandre被告知,即使她有性侵者手写的有罪证明,这样仍无法构成足够的证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受害者Ryan从校方得到的劝解是,“让时间冲淡一切,毕业后就好了”。纪录片引用华盛顿邮报2014年的一项数据指出,在2012年,有45%的学校未曾上报性侵事件;纽约时报2014年的一篇报道则显示,95%的校园性侵受害者不会选择报案。《中国高校大学生性骚扰状况调查》报告也有数据表明,遭受性骚扰的男生和女生,近半数都会选择沉默、忍受。仅有2.7%的女生和1.6%的男生选择报告校方等管理部门;仅有1.2%的女生和0.5%的男生选择报警。事情发生后,选择沉默还是主动发声,又该向哪里求助——这些问题的无解,对不少受害者构成了二次伤害。纪录片《the hunting ground》中,一些被伤害的女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被质疑的人。纵观近年国内高校曝出的性侵事件,它们大多也在循环一条类似且单一的路径:受害者网络举报,网友传播,巨大舆论引起校方行动,涉事教职人员被撤职解聘/施害学生被开除,或是持续处于“调查中”的状态。看起来,这件事算得到了“解决”。可令人后怕的是,一场风波消逝后,又会有新的一波再起——那些噩梦和代价,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实际上,当事情过去一两年,或者甚至只需几个月后,除了小文、Andrea、Annie们自己,没有人会记得,那些有关锁车强吻、拖进浴室暴力侵犯等的种种细节。它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是成为互联网角落一处处模糊的过往,渐渐被众人遗忘。学生的利益≠学校的利益?即便有勇敢的受害者站出来发声、要求惩处施害者,《中国高校大学生性骚扰状况调查》还显示,他们迎来的举报成效也并不乐观:在报告校方的受害者中,仅有23.7%对处理结果感到满意;报警的受害者中,仅19.2%的人感到满意。实际上,国内校园性骚扰、性侵事件不仅常被诟病处理不当、处罚不力,在最初的认定阶段,它也长期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曾提出,禁止老师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同时,违反规定的教师将会被依法依规处罚,若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还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但回到现实中,语言挑逗、肢体侵犯等属不属于“性骚扰”、什么是“不正当关系”,相关规定并未做出明确的界定——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申诉难度,也使加害者长期能在模糊地带抱着侥幸心理作案。厘清界定,是高校反性侵必须踏出的第一步。哈佛大学曾在2015年发布禁令,禁止教师与本科学生发生“性关系”或保持“浪漫关系”。禁令也适用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论文指导老师。汉普郡大学则规定,反复发送充满性描写或性图片的骚扰邮件、过分的拥抱、摩擦或触碰他人等行为可以直接判定为性骚扰行为。紧接着认定程序的是提供帮助。一项针对美国53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约96.6%的高校已成立了正式的反性骚扰机构,并制定相应防治政策;92%的高校能够为受害者提供咨询帮助;89.9%的高校能够就受害者的投诉开展调查。没有专门设立解决性骚扰和性侵害事件的部门,则是国内高校应当填补的空白。校园性侵事件处理之难,在很大程度上还归咎于一些学校的“不积极”。有的学校会在学生举报阶段进行“管控”,使得该校的性侵案例能被控制在极低的比率。卫斯理大学一位前副教授则表示,“导师不希望学生受到伤害, 但他们的首要工作是保护学校不受到伤害,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 ”。毕竟,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这是一所学校的名誉、形象、品牌以及背后的利益,与一位学生的利益的衡量。当受害学生所面临的不仅是强大的学校官方,更有其“不敢轻易违抗”的导师时,他们的境地则更为困窘。妇女权利传播组织“新媒体女性”发起人李思磐接受BBC中文采访时提到:“校园性侵或性骚扰案件中,会涉及到对师生、上下级权利关系的滥用。施害人会把写推荐信、指导学业等“公器”巧妙地转换成私人情境,警察很难理解师生相处的特殊情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学术性骚扰的共犯性结构:学术权力、组织氛围与性别歧视》一文指出,在上述《意见》中,国家将防治性骚扰纳入高等教育领域的规范,是可喜的进步。不过,从道德角度禁止性骚扰有其局限。因为学术性骚扰的发生是基于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其持续是因为操作性规则的缺位。当然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不对等权力关系的存在、导师滥用公权力所带来的恶性后果,又岂止性骚扰、性侵这一个方面?师生之间不对等权力关系,必须有相应规则的约束。/unsplash面对师长、面对学校,学生固然是相对弱小的个体,但不应是孤立无援的一群人。每个年轻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收获录取时的那份喜悦。眼前的学校,早早就是他们所挂念的“梦开始的地方”。这样一处小世界,永远都不该成为噩梦开始的地方。参考资料1. 江西南昌大学现 “性侵门” 类似事件为何频发, 王凡,bbc news, 2017.12.232. 学术性骚扰的共犯性结构:学术权力、组织氛围与性别歧视——基于国内案例的分析,李军, 妇女研究论丛,20143. 美国高校性侵防治校园裁判立法的经验与启示,胡裕岭,20204. 美国高校的反性侵及其启示,李耀锋,青年学报,20205. Hundreds of stories of sexual assault at colleges around the world shared on anonymous Instagram accounts,Haley Ott,cbs news,2020.096. 教授,这是性骚扰, lens,2020.01撰稿 | 古咕编辑 | 秋裤排版 | 瓜子*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蜉蝣

福柯《性史》出版史:"性-思想"与"性-事件"的交错

福柯《性史》第四卷的出版在海内外掀起了不少讨论。从法文媒体,到中文媒体,宣传中都强调此卷的出版违背了福柯生前的遗愿,而之所以在此时出版,是借#Metoo运动之机,企图介入这一运动。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专攻法国哲学的汤明洁老师对这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提出了质疑。首先,《性史》第四卷的写作先于第二、三卷,1982年福柯已经将《肉体的供认》手稿交给了伽里玛的编辑Pierre Nora,但修改完打印稿后,福柯要求推迟出版这一卷,是因福柯经提醒开始着手对早于这一卷“基督教肉体经验”的——古希腊和希腊罗马时期的性史进行研究,也即此前早已出版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其次,结合当下#metoo女权运动正在鼓吹判断性骚扰的“同意”标准,有媒体认为福柯《性史》第四卷的出版是在投机女权运动,这在作者看来是自作聪明。即使基督教主张“同意”,但福柯对早期基督教“性”问题的研究,绝不意味着对其规范内容的主张。福柯2018年2月8日,法国伽里玛出版社“历史书丛”出版了福柯的《性史》第四卷:《肉体的供认(Les aveux de la chair)》。对于在这个时间点出版福柯的遗作,法国境内外的媒体和公众纷纷做出了各自的猜测:出版社是在风生水起的#metoo女权运动中心存投机心理吗?按照这个逻辑,中国读者还可以猜测:赶在情人节和春节之前出版《性史》新卷,是要在自我关系、家庭关系和性关系问题上(因为《性史》第四卷主要讨论了早期基督教的自我治理、婚姻和贞洁概念),给所有过情人节和春节的人来一剂“强醒针”吗?归谬并不是目的。在福柯离世34年后出版这样一本从未出版过的遗作,的确要求一个说法,但“说法”永远只能是事后的阐释。该书的法国出版人Frédéric Gros在该书的“告读者”中,则对此完全不做任何“阐释”:“米歇尔·福柯的权利所有者认为出版这部未出版之重要著作的时刻和条件到了……现在,这件事完成了。” 一个“事件”发生了,不在任何系统性中进行阐释,就是将事件如其所是地释放于所有系统中,就是开放“事件”所有可能的功能和效果。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去给“事件”一个关于“事实(faits)”的描述。而这个“事实”就是福柯作品出版的日常现状。1984年福柯去世后,关于福柯本人作品的(法文)出版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994年,伽里玛出版了四卷本《言与写》,汇集了福柯生前发表的几乎所有访谈和文章(当然仍有遗漏),我们目前能够在法国书店买到的是这套书2001年再版的两卷本。1997年,伽里玛出版社开始出版福柯的法兰西公学院讲座系列,从第一本《必须保卫社会》,到最后一本《刑罚理论与机构(Théories et institutions pénales)》,历时18年才全部出齐13部。2008年,VRIN书店从再版福柯的《康德<实用人类学>导论》(初版1964)开始,出版了一系列福柯的会议论文,如:《自我阐释学的起源(L’origine de l’herméneutique de soi)》(1980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讲座,2013年出版)、《何谓批判(附:自我文化)》(1978年法国哲学学会报告,1983年4月美国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讲座,2015年出版)、《话语与真理(附:讲真话)》(1983年秋美国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讲座,1982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讲座,2016年出版)、《诚言自身(Dire vrai sur soi-même)》(1982年多伦多维多利亚大学讲座,2017年出版)。2012年,比利时鲁汶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福柯1981年在鲁汶大学的讲座《恶行诚言——司法供认的功能(Mal faire, dire vrai. Fonction de l'aveu en justice)》。2015年,伽里玛出版社将福柯列入“七星文丛”,出版了两卷本《福柯选集(uvres)》(其中收录了已经绝版的《雷蒙·鲁塞尔》),福柯作品由此正式成为法国文学经典。所有这些出版也许都有各自关于出版市场的“当下”逻辑,但这些逻辑多数只能是著作本身的(甚至是非意愿的)功效之一,因为一本福柯著作的“思想”内涵及其面世的“事件”能量远大于出版事件本身。《性史》各卷的出版即是如此。福柯在上世纪70年代关注“生命政治(biopolitique)”的时期出版了《性史》第一卷,那时的《性史》计划是:第一卷:《知识的意志(La volonté de savoir)》,第二卷:《肉体与身体(La chair et le corps)》,第三卷:《儿童圣战(La croisade des enfants)》,第四卷:《女人、母亲和歇斯底里(La femme, la mère et l’hystérie)》,第五卷:《堕落者(Les pervers)》,第六卷:《人口与种族(Population et races)》。这后五卷的出版计划都未实现。法国国家图书馆2013年收藏的全部福柯手稿显示,只有第二卷和第三卷已经开始撰写。已出版的第一卷,延续了福柯70年代对权力的研究,即政治(权力)利用生物学知识(医学、精神病学)控制人的出生与死亡、健康与疾病(还可参见《必须保卫社会》、《安全、领土与人口》、《生命政治的诞生》等),它不是压抑、屈服和约束了性,而是生产了“性”的每一个要素。因为68年五月风暴所主张的“性解放”运动,与这个始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性压抑”预设同出一辙;因为我们所理解的“性”,正是在西方政治技术利用身体实施统治策略的方式(对女人身体的癔病化、对儿童的性教育化、对夫妻的优生学化、对反常快感的精神病学化)中诞生的。在第一卷中,人是权力的对象。可以说,这与福柯早、中期论域中人的角色是一致的,也是著名的“人之死”所在:作为知识和权力对象的人,越是科学越趋僵死,越是革命越受禁锢。《性史》第二、三卷是在1984年福柯去世(6月25日)前的几周内(4月12日和5月30日)出版的。福柯在《性史》第二卷“导论”中对新《性史》(相对于1976年的《性史》计划)所做的重大改变进行了说明。福柯说自己研究计划的转变是哲学的内在必然:哲学不是带着确定性进行肯定,而是扎进尝试的焦虑之中——哲学思考的过程,就是自我转化的体验,就是永远敢于和能够重新开始。这个新的改变就是将《性史》的研究中心从作为“对象”的人转向作为“主体”的人,就是要对“欲望主体”做一个从古代到早期基督教的系谱学。从形式上,就是1976年的《性史》六卷本计划改为四卷本计划,从第二卷开始重起炉灶:第二卷:《愉悦的用法(L’Usage des plaisirs)》,第三卷:《关照自我(Le souci de soi)》,第四卷:《肉体的供认(Les aveux de la chair)》。福柯参加了第二卷的发布会,而第三卷则是福柯在临终前5天收到的。彼时,福柯刚刚接受巴黎硝石库慈善医院神经疾病诊所的抗生素治疗,初见好转。但5日后,福柯病情突然恶化,与世长辞。尽管福柯的医院“死亡意见书”中只字未提艾滋病,媒体还是将福柯的死因归于艾滋病;尽管吕克·蒙塔尼耶分离出艾滋病病原体淋巴腺病综合征相关病毒(LAV,后被国际病毒命名委员统一称为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并将成果公开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时间是1983年5月(当时还不确定LAV就是艾滋病的病原体),但福柯在1983年11月的日记中还是写道:“我知道我得了艾滋病,但我的歇斯底里让我可以忘了它”(这正是福柯撰写《性史》第二、三卷与两次赴美讲学相交叉的时期),因为《纽约时代》1982年5月将新发现的艾滋病症状称作“同性恋相关免疫缺乏症(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GRID)”;尽管《纽约时报》三个月后就将此症状更名为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作为“男同瘟疫”的误称到1995年后才在媒体(科学界从未使用该名称)真正废弃。福柯已经无法回头告诉我们他用生命见证之“事件”所具有的批判意义(这个意义绝不是像有些美国学者所说的“极限体验”、“把生活变成艺术品”),但苏珊·桑塔格则在《疾病的隐喻》中指出“没有什么比给予疾病以意义更具有惩罚性”,就像女性被强奸是因为衣着暴露,男同患艾滋病是因为同性性行为是不道德的,医院没有指明福柯死因,是为了保护病人(名人)的声誉(预设患艾滋病是有损声誉的)……这些判断都遵循同样的逻辑:将并置的“事件(经验)”简单视为因果,将未经反思的世俗陈见当作真理(规范)。这其实是福柯一生研究所要呈现的批判:我们生活在社会历史假定的因果关系之中,所以福柯承认“我得了艾滋病”;但“我的歇斯底里让我可以忘了它”,所以福柯可以写出完全不屈从于“现代性”(即对“男同性恋”等性经验进行道德歧视及其相应知识生产和政治治理)的《性史》第二、三卷:古希腊思想是如何根据家政(经济)、健康和对主动性(activité)的颂扬来反思“性”行为,并在身体关系、配偶关系、男同关系和真理关系中发展出“愉悦的用法”;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是如何在民生缺乏民意渠道的专制社会不得不反思“自我关照”的技术,并发展出“自我的黄金时代”。《性史》第四卷:《肉体的供认(Les aveux de la chair)》《性史》第四卷就是沿着这个历史和思路的方向,走到对早期基督教肉体经验的研究,走到研究早期教父对欲望的涤罪性阐释和解读。但《性史》第四卷的写作先于第二、三卷,1982年福柯已经将《肉体的供认》手稿交给了伽里玛的编辑Pierre Nora,但修改完打印稿后,福柯要求推迟出版这一卷,因为与福柯思想交流甚密的古代史学家Paul Veyne提醒福柯:一切早已开始。于是,福柯开始着手专门对古希腊和希腊罗马时期进行性史研究(即第二、第三卷)。其实从福柯的“法兰西公学院”讲座的顺序也能看到这一点:第四卷中关于德尔图良、圣伊波利特(saint Hippolyte)、圣·让·克利索斯托姆(saint Jean Chrysostome)等早期教父的研究主题从《对活人的治理(Du gouvernement des vivants)》(1979-1980)中就已开始,直到1984年在《真理的勇气》最后一次讲座,福柯说:“我想明年讲讲基督教的生活艺术、哲学作为生活形式以及苦行和真理的关系。今天,既是我的起点,如果我能够继续;也是对你们的邀请,如果是你们接下这个事业。”这个“明年”要讲的内容是否就是手稿完成于1982年的《性史》第四卷呢?应该不尽是(福柯的法兰西公学院讲座往往比同期出版的正式著作要更丰富)。在《性史》第四卷附录1中,福柯指出了该书的研究思路:1)基督教中存在的某种相对恒定的规定性内核是古希腊的世俗思想中就有的;2)之所以有这样的古代内核,因为早期教父的著作具有自身立足和护教的性质,如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Clément d'Alexandrie)神学就来自柏拉图主义的启发,其道德戒律则来自斯多葛主义;3)希腊罗马时期对主体性和真理关系的新定义给予基督教的古代规定性内核以前所未有的新内涵,并对古希腊的愉悦及其节制概念做出了重要的改变;4)这些改变不在于对“许可”和“禁止”的分野,而在于对aphrodisia(古希腊的“性”概念,包括欲望、愉悦和性行为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的分析,在于主体与这些“性”要素的关系模式。因此,基督教对古希腊思想做出的改变,并不完全是在法则及其内容上,而是在作为认知条件的经验上。如此丰富的思考,却被媒体“大题小做”了。在《性史》第四卷出版前后,因为该卷讨论基督教时期,而基督教涉及“合法-性关系”的“同意(consentement)”问题(这个“同意”原则其实也来自希腊罗马时期),结合当下从美国大选兴起的#metoo女权运动正在鼓吹判断“性骚扰”的“同意”标准,有媒体就“自作聪明”地认为福柯《性史》第四卷的出版是在投机女权运动。且不论出版社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投机心理,且不论基督教的“合法-性关系”是什么范围,仅从福柯著作本身的批判性来看,这种关联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谁搬砸谁。因为福柯《性史》研究呈现“性”的各种历史形式及其相互关联的发展变化,不能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对某种历史形式的复古式颂扬。即使基督教主张“同意”,但福柯对早期基督教“性”问题的研究,绝不意味着对其规范内容的主张。小心!这是一个将胡萝卜端上来施以棍棒的人!不过,福柯的哲学思考和写作的确具有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他对任何特定历史的研究都不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历史学家,更不是要主张任何“历史回返”,而是要阐明我们“当下”某个概念或对象是怎么发展变化而来。但这个“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建立在精深的思考和细致的研究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事件”和“思想”的表面关联上。当然,后者所建立的表面“关联”本身也可能是制造“新事件”的因素。正如福柯当年出版《词与物》的巨大成功,多得益于媒体对“人之死”的误读和鼓吹。但一般来说,这种“事件”的制造,如果没有内涵的深刻关联,则要么是不长久,要么会起到反作用。所谓哲学思考的能力,就是既不受外部(如媒体或出版机构)的“推动”或“阻碍”效应影响,又能够洞察和分析这些“表面”事件可能造成的事态变化,所谓“既要坐怀,又要不乱”:专业动作,请勿随意模仿。

黑蜡烛

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一):让模型「说人话」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本文为 BIGSCity 的知乎专栏内容,作者王小贱。北航智慧城市兴趣组 BIGSCITY是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个学术研究小组,小组致力于研究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在城市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应用技术。AI 科技评论获得 BIGSCity 授权转载,敬请期待更多后续内容。非常开心本文成为 BIGSCity 兴趣组的第一篇投稿,《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系列预计包含 3-4 篇内容,用尽可能浅显的语言带领大家了解可解释性的概念与方法以及关于深度学习可解释性工作的研究成果,不定期更新内容(欢迎催更)。可解释性是什么?广义上的可解释性指在我们需要了解或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足够的可以理解的信息。比如我们在调试 bug 的时候,需要通过变量审查和日志信息定位到问题出在哪里。比如在科学研究中面临一个新问题的研究时,我们需要查阅一些资料来了解这个新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以获得对研究方向的正确认识。反过来理解,如果在一些情境中我们无法得到相应的足够的信息,那么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解释的。比如刘慈欣的短篇《朝闻道》中霍金提出的「宇宙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无所不知的排险者卡住了,因为再高等的文明都没办法理解和掌握造物主创造宇宙时的全部信息,这些终极问题对我们来说永远都是不可解释的。而具体到机器学习领域来说,以最用户友好的决策树模型为例,模型每作出一个决策都会通过一个决策序列来向我们展示模型的决策依据:比如男性&未婚&博士&秃头的条件对应「不感兴趣」这个决策,而且决策树模型自带的基于信息理论的筛选变量标准也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在模型决策产生的过程中哪些变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认为决策树模型是一个具有比较好的可解释性的模型,在以后的介绍中我们也会讲到,以决策树为代表的规则模型在可解释性研究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再以用户最不友好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为例,模型产生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呢?大概是以比如 1/(e^-(2*1/(e^(-(2*x+y))+1) + 3*1/(e^(-(8*x+5*y))+1))+1) 是否大于 0.5 为标准(这已经是最简单的模型结构了),这一连串的非线性函数的叠加公式让人难以直接理解神经网络的「脑回路」,所以深度神经网络习惯性被大家认为是黑箱模型。17 年 ICML 的 Tutorial 中给出的一个关于可解释性的定义是:Interpretation is the process of giving explanations to Human.总结一下就是「说人话」,「说人话」,「说人话」,不以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给出的解释都叫耍流氓,记住这三个字,你就差不多把握了可解释性的精髓所在。我们为什么需要可解释性?广义上来说我们对可解释性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对问题和任务了解得还不够充分。具体到深度学习/机器学习领域,就像我们上文提到的多层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尽管高度的非线性赋予了多层神经网络极高的模型表示能力,配合一些堪称现代炼丹术的调参技术可以在很多问题上达到非常喜人的表现,大家如果经常关注 AI 的头条新闻,那些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不可思议的最新突破甚至经常会让人产生 AI 马上要取代人类的恐惧和幻觉。但正如近日贝叶斯网络的创始人 Pearl 所指出的,「几乎所有的深度学习突破性的本质上来说都只是些曲线拟合罢了」,他认为今天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水平只不过是上一代机器已有功能的增强版。虽然我们造出了准确度极高的机器,但最后只能得到一堆看上去毫无意义的模型参数和拟合度非常高的判定结果,但实际上模型本身也意味着知识,我们希望知道模型究竟从数据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以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达的)从而产生了最终的决策。从中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潜在的关联,比如我想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开发一个帮助医生判定病人风险的应用,除了最终的判定结果之外,我可能还需要了解模型产生这样的判定是基于病人哪些因素的考虑。如果一个模型完全不可解释,那么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就会因为没办法给出更多可靠的信息而受到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在深度学习准确率这么高的情况下,仍然有一大部分人倾向于应用可解释性高的传统统计学模型的原因。不可解释同样也意味着危险,事实上很多领域对深度学习模型应用的顾虑除了模型本身无法给出足够的信息之外,也有或多或少关于安全性的考虑。比如,下面一个非常经典的关于对抗样本的例子,对于一个 CNN 模型,在熊猫的图片中添加了一些噪声之后却以 99.3% 的概率被判定为长臂猿。在熊猫图片中加入噪声,模型以 99.3% 的概率将图片识别为长臂猿事实上其他一些可解释性较好的模型面对的对抗样本问题可能甚至比深度学习模型更多,但具备可解释性的模型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可以对异常产生的原因进行追踪和定位的,比如线性回归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个输入参数过大/过小导致了最后判别失常。但深度学习模型很难说上面这两幅图到底是因为哪些区别导致了判定结果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尽管关于对抗样本的研究最近也非常火热,但依然缺乏具备可解释性的关于这类问题的解释。当然很多学者对可解释性的必要性也存有疑惑,在 NIPS 2017 会场上,曾进行了一场非常激烈火爆的主题为「可解释性在机器学习中是否必要」的辩论,大家对可解释性的呼声还是非常高的。但人工智能三巨头之一的 Yann LeCun 却认为:人类大脑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没有那么多脑容量去研究所有东西的可解释性。有些东西是需要解释的,比如法律,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比如世界上有那么多应用、网站,你每天用 Facebook、Google 的时候,你也没想着要寻求它们背后的可解释性。LeCun 也举了一个例子:他多年前和一群经济学家也做了一个模型来预测房价。第一个用的简单的线性于猜测模型,经济学家也能解释清楚其中的原理;第二个用的是复杂的神经网络,但效果比第一个好上不少。结果,这群经济学家想要开公司做了。你说他们会选哪个?LeCun 表示,任何时候在这两种里面选择都会选效果好的。就像很多年里虽然我们不知道药物里的成分但一直在用一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可解释性始终是一个非常好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兼顾效率、准确度、说人话这三个方面,具备可解释性模型将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哪些可解释性方法?我们之前也提到机器学习的目的是从数据中发现知识或解决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数据或模型的可以理解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充分地发现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都可以归类为可解释性方法。如果按照可解释性方法进行的过程进行划分的话,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类:1. 在建模之前的可解释性方法2. 建立本身具备可解释性的模型3. 在建模之后使用可解释性方法对模型作出解释在建模之前的可解释性方法这一类方法其实主要涉及一些数据预处理或数据展示的方法。机器学习解决的是从数据中发现知识和规律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想要处理的数据特征所知甚少,指望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有很好的理解是不现实的,在建模之前的可解释性方法的关键在于帮助我们迅速而全面地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从而帮助我们考虑在建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模型来逼近问题所能达到的最优解。数据可视化方法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建模前可解释性方法。很多对数据挖掘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数据可视化是数据挖掘工作的最后一步,大概就是通过设计一些好看又唬人的图表或来展示你的分析挖掘成果。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真正要研究一个数据问题之前,通过建立一系列方方面面的可视化方法来建立我们对数据的直观理解是非常必须的,特别是当数据量非常大或者数据维度非常高的时候,比如一些时空高维数据,如果可以建立一些一些交互式的可视化方法将会极大地帮助我们从各个层次角度理解数据的分布,在这个方面我们实验室也做过一些非常不错的工作。还有一类比较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性质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比如一种称为 MMD-critic 方法中,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中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不具代表性的样本。使用 MMD-critic 从 Imagenet 数据集中学到的代表性样本和非代表性样本(以两种狗为例)建立本身具备可解释性的模型建立本身具备可解释性的模型是我个人觉得是最关键的一类可解释性方法,同样也是一类要求和限定很高的方法,具备「说人话」能力的可解释性模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基于规则的方法(Rule-based)2. 基于单个特征的方法(Per-feature-based)3. 基于实例的方法(Case-based)4. 稀疏性方法(Sparsity)5. 单调性方法(Monotonicity)基于规则的方法比如我们提到的非常经典的决策树模型。这类模型中任何的一个决策都可以对应到一个逻辑规则表示。但当规则表示过多或者原始的特征本身就不是特别好解释的时候,基于规则的方法有时候也不太适用。基于单个特征的方法主要是一些非常经典的线性模型,比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广义线性回归、广义加性模型等,这类模型可以说是现在可解释性最高的方法,可能学习机器学习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朋友会认为线性回归是最基本最低级的模型,但如果大家学过计量经济学,就会发现大半本书都在讨论线性模型,包括经济学及相关领域的论文其实大多数也都是使用线性回归作为方法来进行研究。这种非常经典的模型全世界每秒都会被用到大概 800 多万次。为什么大家这么青睐这个模型呢?除了模型的结构比较简单之外,更重要的是线性回归模型及其一些变种拥有非常 solid 的统计学基础,统计学可以说是最看重可解释性的一门学科了,上百年来无数数学家统计学家探讨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模型的参数估计、参数修正、假设检验、边界条件等等问题,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都能使模型具有有非常好的可解释性,如果大家有时间有兴趣的话,除了学习机器学习深度模型模型之外还可以尽量多了解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可能对一些问题会获得完全不一样的思考和理解。基于实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代表性的样本来解释聚类/分类结果的方法。比如下图所展示的贝叶斯实例模型(Bayesian Case Model,BCM),我们将样本分成三个组团,可以分别找出每个组团中具有的代表性样例和重要的子空间。比如对于下面第一类聚类来说,绿脸是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而绿色、方块是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子空间。使用 BCM 学到的分类及其对应的代表性样本和代表性特征子空间基于实例的方法的一些局限在于可能挑出来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或者人们可能会有过度泛化的倾向。基于稀疏性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信息的稀疏性特质,将模型尽可能地简化表示。比如如下图的一种图稀疏性的 LDA 方法,根据层次性的单词信息形成了层次性的主题表达,这样一些小的主题就可以被更泛化的主题所概括,从而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理解特定主题所代表的含义。Graph-based LDA 中的主题层次结构基于单调性的方法:在很多机器学习问题中,有一些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正相关/负相关关系,如果在模型训练中我们可以找出这种单调性的关系就可以让模型具有更高的可解释性。比如医生对患特定疾病的概率的估计主要由一些跟该疾病相关联的高风险因素决定,找出单调性关系就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这些高风险因素。在建模之后使用可解释性性方法作出解释建模后的可解释性方法主要是针对具有黑箱性质的深度学习模型而言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的工作:1. 隐层分析方法2. 模拟/代理模型3. 敏感性分析方法这部分是我们接下来介绍和研究的重点,因此主要放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讲解,在本篇中不作过多介绍。除了对深度学习模型本身进行解释的方法之外,也有一部分工作旨在建立本身具有可解释性的深度学习模型,这和我们前面介绍通用的可解释性模型有区别也有联系,也放到以后的文章中进行介绍。如果对本系列感兴趣或有疑问,欢迎私信交流。关于 BIGSCity北航智慧城市兴趣组 BIGSCITY 是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个学术研究小组,小组致力于研究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在城市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应用技术。BIGSCITY 的研究兴趣包括:城市计算,时空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可解释性,以及 AI 在交通、健康、金融等领域的应用等。本专栏将介绍 BIGSCITY 的一些研究成果,不定期更新与课题组研究相关的研究工作介绍,以及介绍与 BIGSCITY 相关的一切有趣的内容。关于 BIGSCITY 的详细情况参见研究组主页:https://www.bigscity.com/参考文献1. Google Brain,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 The fuss, the concrete and the questions.2. Kim B, Koyejo O, Khanna R, et al. Examples are not enough, learn to criticize! Criticism for Interpretability[C].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6: 2280-2288.3. Kim B, Rudin C, Shah J. The Bayesian Case Model: A Generative Approach for Case-Based Reasoning and Prototype Classification[J]. Computer Science, 2015, 3:1952-1960.4. Doshi-Velez F, Wallace B C, Adams R. Graph-sparse LDA: a topic model with structured sparsity[J]. Computer Science, 2014.

此六子者

关于经络的存在性研究的两个事件

经络的存在性问题,不仅考验传统中医对经络穴位的认知,也挑战着当下的科学认知局限。经络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自春秋战国时代创立后,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2000多年来始终是中国人诊疾疗病的最高指导理论。令人惊诧的是,自五四时期西方医学输入中国以来,现代医学的解剖方法竟然不能观察到经络及运行于其中的真气,而且无论哪一种现代的精密仪器似乎都无助于人观察经络。于是,经络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千古之谜”,不少科学家甚至对经络与真气的存在表示了怀疑。今天要说的是关于经络的存在性,国际上的两件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深思。第一件,上世纪60年代,朝鲜有一个名叫金凤汉的科学家,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这个发现轰动了全球医学界,也引发了各国对经络研究的兴趣,日本随即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进行经络的研究,扬言在十五年内解开经络之谜。经络是华夏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国政府当然就更加重视此事,组织了大批的科学家到朝鲜去实地学习,并加紧研究,担心这个祖先遗产的谜由其它国家先解开来。接下来的几年,全球科学家不断要求朝鲜公布研究成果,朝鲜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最终,金凤汉由于拿不出具体的证据而跳楼自杀,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金凤汉在研究经络存在性的过程中,也是陷入了科学实证的怪圈,事后,人们谈论这件往事的时候。更多会回到生命真相的思考,比如,经络是存在活着的人体身上,有应激现象,但是不想血管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比作一种超物质存在,通过静坐,甚至像前苏联那样,通过磁场刺激人体辉光,去捕捉经络穴位的影响,但是要按照现在西方科学的那套标准,实实在在的解剖出来,却不能实现。第二件,就是尼克松总统亲自观看针灸麻醉实验。这件事使得我国从事经络研究的科学家们非常尴尬,许多人放弃了研究,更有偏激的人根本否定了经络的存在,宣布经络是迷信的一部份。一直到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国政府在北京向美国代表团实体演示针刺麻醉后的开心手术,那种不用任何麻醉药就开膛破肚的血淋淋的神奇场面,使得参观的美国专家们惊得目瞪口呆。原来声称经络是迷信的科学家们,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改变态度,认真思索经络与穴位是否存在这一重大的医学命题。直到今日,美国关于经络穴位,甚至针灸拔罐等的治疗方式是抱着积极接受的态度。甚至,比国内对这些中医传统治疗方式,还更加认可和接受,不仅在民间,还有官方和军方。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唐人街

前北大中文系主任费振刚:沈阳与高岩发生过性关系

近日,与高岩自杀事件相关的多方陆续出面回应。然而,争论和疑问并未就此消除。日前北大官网称,相关会议上,已经讨论了《北京大学反性骚扰有关规定(建议稿)》。当年缺位的校园反性骚扰制度建设正缓缓到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级本科女生高岩自杀事件,在沉寂20年后,近日再次引起关注。高岩当年的好友发帖称,时任北大副教授的沈阳曾对高岩作出性侵行为,这被认为与高岩1998年自杀有关。接受记者采访时,时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费振刚称,他曾参与一次会议,“他俩(指沈阳与高岩——记者注)发生了性关系,而且女孩子已经死了,所以需要处理”。但记者注意到,北大4月8日公布的当年处分文件未提及发生性关系、性侵等情节,北大中文系多名教师也回忆称,作出处分之后的全系大会上,并未公布这些细节,他们如今对性侵的说法感到意外。对于性侵或发生性关系的说法,如今人事关系在南京大学的沈阳予以否认。今年63岁的他已于2011年离开北大,同年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但有不少网友则对北大当年的调查仍存疑虑。有律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如今对沈阳刑事追责较难,除非出现突破性证据,或有证据证明当年公安机关对沈阳的处理在程序或取证上有疏漏,导致结论有误。▌高岩曾多次自杀高岩自杀事件发生于1998年3月11日,一个星期三。高岩的家人回忆,事发当天,高岩的父亲傍晚6点多回到家,觉得房间味道不对,他打开窗户通风,又打开厕所门,这时发现了已经自杀的高岩。家人转述的警方勘查结果称,有人看到高岩当天下午3点左右回到家中,尸检结果显示,差不多也在那时,她打开了家中的燃气。在4天前,3月7日,高岩已在家中尝试过开燃气自杀。那次自杀被正好回家的母亲周树铭及时发现了。当年,高岩22岁,正在读大三下学期。她出生在教育氛围颇为浓厚的家庭,母亲周树铭退休前是知名的北京育才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父亲也在北京市教研中心工作。学生手册上,一名教师对高岩的评语是:自尊心较强,性格内向,文静,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桩自杀旧事如今已成舆论场“公案”。高岩当年的好友发帖称,自杀与高岩的老师沈阳有关。沈阳与高岩的交集始于1995年9月。彼时博士毕业两年的沈阳是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给本科生上现代汉语课。高岩当年刚考上北大中文系,并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在周树铭的印象里,高岩大一上学期“还是挺好的”,但从下学期开始,“(变得)不太高兴了,回来没声没笑,不太言语”。周树铭表示,之下,高岩说,本来她以为北大清华是最高学府,“没想到有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指沈阳。周树铭回忆,高岩的说法是,她起初觉得沈阳讲课讲得挺好,但后来发现沈阳很讨厌,总叫她“收钱啊收作业啊这个那个”。周树铭安慰她,为同学服务没必要这么大怨气,“她说不跟我说了”。到了大二上学期,1996年12月,高岩留下了一封遗书。那时她刚获得了学校颁发的“韩国奖”,在信里,高岩感谢父母的培养,并嘱咐一定要把奖金领回来花掉。这次遗书事件有惊无险,周树铭说,这封遗书现在已经丢失了。周树铭回忆,高岩的精神状态在大二下学期变得更差了,“说这个学校不想念了”。因为担心高岩的身体,周树铭带她看了医生,医生说高岩存在忧郁的症状,还开了一种药。“后来她没有吃,我很担心,问为什么不吃,她说她没有病。”周树铭说,她问女儿没病怎么睡不好觉,“她急了,说‘你甭管’。”按照高岩好友的说法,1996年,也就是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这段时间,她陆续听到高岩诉苦,说沈阳邀请她乘教师校车,又请其到家中学术恳谈,最后被脱光衣服。她称,高岩“日益不再如以前快乐”。该好友回忆,紧接着,1997年夏天,沈阳约即将升大三的高岩吃饭,高岩对好友表示“再也不想和沈阳见面,只想最后和他谈谈”,而沈阳对高岩冷嘲热讽。此后的秋冬,则是高岩“最悲怆与艰辛”的时候。至于高岩受到的另一舆论压力,该好友称,源于沈阳对另一名同班女生称“高岩是神经病”“高岩勾引他”。不过,沈阳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了这些说法。1997年年初,高岩的家人发现她在试图割腕自杀。还有一次,周树铭回家敲门却无人应答,进门后发现女儿在睡觉,“我觉得(那是)不太正常的睡觉,就送去了医院”。那次,高岩服用了安眠药,医院随后洗肠处理。“女儿说:人活着,行尸走肉,没意思。”周树铭告诉《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她安慰女儿说“怎么会没意思”,毕竟进入了理想的学校,“你多顺啊,你干吗这么想?”考虑到高岩的心情,周树铭还为喜欢小动物的女儿养了两只小鹦鹉。但高岩自杀身亡的悲剧还是发生了。▌警方曾询问高岩与哪些男士接触高岩的父亲回忆,高岩自杀之后,警方起初曾向他们了解案发当日及前两日的情况,那时,谁都没提到沈阳这个人。“后来,警察找了我们,说(尸检结果显示)你女儿不是处女了,问我她接触过的男孩都有谁。”高岩的父亲说,这一回,他们才想到了沈阳这个人。周树铭也回忆,当时她的说法是,中文系有个叫沈阳的教师,不太好,但不知道有没有相关证据。按照北大今年4月8日的通报,当年,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治安处重大责任事故调查组对有关案件进行了调查取证,于1998年3月作出了事实认定,给出了调查结论,其中涉及沈阳行为不当、违反师德。记者注意到,这份通报没有披露警方事实认定的具体内容。高岩的家人此前见过沈阳一次。周树铭说,那是某个星期六下午4点,高岩的父亲下班回家,一开门,沈阳就从女儿的房间里出来了。沈阳自我介绍了名字,高岩的父亲说“沈老师你好”,接着沈阳离开了,高岩的父亲没来得及太多,“我们也没再问闺女,(她)本来情绪就不好”。关于这起自杀事件,北大中文系教师张波(化名)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称,最初,警方找沈阳问话时,他称二人是恋爱关系,故有亲密行为,这些信息随后传入北大;后来,学校开会前夕,沈阳对外强调的措辞,是“女孩纠缠自己”。在张波看来,沈阳1993年博士毕业留校,刚开始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很好的,但后来,不止一个学生反映称,沈阳会在课堂上举一些涉及性暗示的例子。北大中文系教师宋清(化名)则直言,沈阳“有点让人讨厌”,有时比较轻浮,对一些女生存在拍拍肩膀等类似的动作。2011年离开北大之后,沈阳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学生的评价里也存在争议。支持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沈阳学术造诣颇高,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在南大时,未有关于生活作风问题的传言。而质疑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沈阳近年仍然有时会在课堂上举一些有性暗示的词作例子,还要求学生造句。4月7日傍晚,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尝试联系沈阳核实情况,电话无人接听。在女儿自杀后,周树铭曾到北大中文系找沈阳讨说法。彼时临近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周树铭在中文系的小院里叫喊着:“沈阳,还我女儿!”保安则劝她离开。后来,中文系一名时任负责人在学校教务处接待了周树铭夫妇。高岩的父亲回忆,该负责人介绍了3点情况:警方调查说高岩是自杀,沈阳本人向学院称未与高岩谈恋爱,系里愿意出高岩在医院的停尸费。1998年3月24日,事发将近半个月后,高岩的遗体被火化了。据称,沈阳没有出现在高岩的葬礼现场。周树铭感到惋惜,女儿特别用功,虽然学习中文专业,但高考数学考了130分。做作业时不会的几何题,可以研究到凌晨2点,学校老师特别喜欢她,“从小学习各方面都不用我们操心”。▌北大处分文件称沈阳与女生交往的行为不当对沈阳作出行政处分决定,已是高岩自杀4个月后的事。费振刚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自杀事件正值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前后,大家很忙,他也没过问这件事,“主持会议也好,讨论的问题(也好),我都没有怎么去调查研究过”。后来,他参加了北大党委纪委召开的一次会议。“当时讨论问题就是说,他俩发生了性关系,而且女孩子已经死了,所以需要处理。”费振刚说,当时,与会者没法从法律上认定这个事情,“就说他俩发生性关系了,这就是当时的说法,连(发生性关系的)性质都没有。”费振刚说,那次开会没讨论二人是否存在恋爱关系,“女孩子已经死了,(即使)说是恋爱关系,孩子死了以后,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了,不然我们处理他干什么呢?”在费振刚看来,当年那个社会环境下,就算是恋爱关系中发生了性关系,也是学校不允许的。不过,记者注意到,北大今年4月8日下午公布的当年处分文件中,并未记载前述发生性关系的说法。这份落款为1998年7月的文件显示,该校认定,沈阳1995年9月至1996年5月给中文系本科生上现代汉语课期间,与高岩接触较多,1996年5月,沈阳到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期间,曾与高岩数次通信。该校认定,1997年1月,沈阳回北京度假,高岩去沈阳住处,要沈阳“表态和她建立恋爱关系”,沈阳无意与高岩恋爱,但当时却回答说“那你就算是我的女朋友吧”,并与高岩搂抱、亲吻。待1997年6月从香港返校后,沈阳终止与高岩往来。北大给予了沈阳行政警告处分。理由是,沈阳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女学生的交往中行为不当,违背了《教师法》有关规定。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沈阳则坚称,自己与高岩“第一没上过床,第二没发生过性关系,第三没谈恋爱”。宋清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北大作出前述处分之后,沈阳被要求在全系大会上作检讨。会议在中文系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宋清说,会议还讨论了其他事务,不是专门为沈阳开的会。受访中文系教师均表示,那次全系大会没有提及沈阳与女生发生了性关系,更没有提到现在网帖所称的性侵。因此,他们对性侵的说法感到意外。“沈阳在大会上作了检查,费老师严厉批评了沈阳。”宋清说,沈阳当时的说法是:之所以与学生拥抱,是因为“女生纠缠他”,自己担心女生出事儿,就“安慰性地跟她拥抱”。宋清认为,这样的检查不够诚恳,更像是辩解。张波也告诉记者,按照当时开会的说法,沈阳的行为是不符合师德的。他说,当时,尸检发现高岩已经不是处女,但因为时间过去较久,警方不能认定与她发生关系的人就是沈阳,故无法从法律层面上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学校也没办法对他做过重的处理,虽然有人提出要开除沈阳”。“系领导(当时)说,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你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女儿、妹妹,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在宋清看来,沈阳这件事做得非常不对,对这个女生的死负有责任,虽然不一定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道义上的责任是肯定有的”。最终,北大中文系在《关于给予沈阳警告处分的决定》中认为,沈阳作为一名教师,在与高岩的交往中态度不够严肃,处理很不慎重,高岩之死虽确属自杀,但沈阳在与其关系上处理不当,无疑会使高岩思想上产生强烈刺激,沈阳又没有及时向组织反映自己与高岩交往等情况,以争取组织的帮助,以致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了极坏影响。▌迟到的校园反性骚扰制度“不合适,(处分)给得太轻了。”周树铭称,如今,她希望北大方面能解释该处分是怎么作出的,沈阳具体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她对记者说,她起初对这个处分不知情,后来,还是北大学生当年告诉了他们这个处理结果。另一些质疑者则认为,应该公布调查的会议纪要等文件,并说明当年都调查了谁,是否曾向如今反映沈阳存在性侵行为的学生了解过情况,并评估是否需要重新启动调查。20年来,高岩的父母没有再申诉、上访。今年70多岁的周树铭说,她与丈夫身体状况都不行了,爱人做了心脏支架,自己也病得厉害。周树铭说,自己目前不接受道歉,“这是人命关天的事”,而这20年以来,除了一名北大教师因借书的事情来过之外,沈阳及其他北大教师、领导没再看望过高岩家人,“你对家属这么大的损失做了什么工作了?”前述处分文件是今年4月8日上午在北大官网公布的。官网同时还称,该校校长主持召开了北大教师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专题会议,会议通报对高岩自杀事件相关情况的复核结果,还表示要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对管理中的宽松软问题、对制度的不完善问题,要进行深刻严肃的反思并引以为戒。此前,南京大学文学院行政已发《声明》称“沈阳已经不适合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工作”,“在此阶段,停止沈阳从事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教书育人工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与道德委员会也声明,终止与沈阳签订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协议。“早就应该这样做。”周树铭说,但不能这样简单地止于此,“应该好好反省”,“南大接收人才为什么不(仔细)看档案?”沈阳对自己“师德”被指责的说法并不服气。4月7日下午,他向多家媒体记者群发短信称:“我想发出一个弱弱的呼喊:三个大学都拿‘师德’说事。请问,这种定性靠什么:哪个正式决定上有这个结论?哪个事实支持这个结论?难道仅仅靠舆论左右?仅仅凭某个人采访中的回答?这太可悲了吧!”但有不少网友认为他仍在说谎,并不知悔改。对此,一名律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目前该案所有证据仅是他人的证言,只是旁证,且直接当事人已故,又无重要物证,按照“疑罪从无”的基本原则,若要从刑法角度向沈阳追责十分困难。除非出现突破性的证据,比如公安机关曾提取了嫌疑人体液、毛发等,但基于当时技术条件无法提取生物证据;或者有证据证明当年公安机关对沈阳的处理,在程序或取证上有疏漏,导致所下的结论有误。如今,当年缺位的校园反性骚扰制度建设正缓缓到来。北大官网称,前述会议还讨论了《北京大学反性骚扰有关规定(建议稿)》,这据称是2018年1月初以来,该校委托北大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起草的,并与学校多个部门负责人员进行了多轮次讨论。官网称,对于建议稿的适用范围,学校反性骚扰的机构设置,对性骚扰行为的投诉、调查、认定、处理程序以及反性骚扰的教育与预防工作,会议也进行了研讨。来源: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董业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