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行业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化工新材料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1.1发展成绩和突出问题(一)化工新材料行业范畴:化工新材料包括高性能树脂、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专用化学品、无机新材料六个大类。化工新材料行业范畴(二)化工新材料“十三五”期间取得成绩目前化工新材料行业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同时也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自给率最低、最急需发展领域。经过“十三五”的发展,化工性材料行业整体的自给率已达到了61%。化工新材料行业表现消费量(万吨)及自给率(三)化工新材料行业“十三五”期间突出的问题虽然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较“十二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某些产品仍然存在空白,一些产品虽然产能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高端产品仍然存在差距和短板。主要反映为以下六个问题。1)部分新材料尚未国产化,部分新材料出现结构过剩的问题,能够自给但性能指标、稳定性等存在差距。①如聚碳酸酯、聚甲醛,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导致国内市场的低端同质化;竞争激烈,而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②国内碳纤维有效产能2.2万吨,但产量仅为1.1万吨。通用级CF普遍存在质量不稳定、性能离散系数大等问题,而高端CF品种缺乏。2)部分产品单一,系列化程度不高,应用技术研究落后,市场响应能力和技术服务相对欠缺。受到体制、机制、市场环境的制约,加之自身理念和观念有待转变,我国相关企业在下游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投入较少,产品牌号少,产品尚未形成系列化、差别化,导致下游用户不能认可和接受,导致装置利用率较低。3)部分新材料亟需上游关键配套原料突破。部分化工新材料受限于上游原料,需要消除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如共聚聚酯PETG的关键原料CHDM,尼龙66的上游关键原料己二腈,高端偏光片关键膜树脂PVA树脂、TAC树脂等依赖度较高。只有实现关键原料的突破,下游新材料的制备才成为可能。4)部分新材料产品用户粘性高,下游用户接受缓慢。化工新材料中部分产品如电子化对产品批次质量的稳定性要求高,材料更替可能会造成下游产品性能和良率的波动,因此产品评价技术难度大、认证周期长、费用高;同时,由于细分子行业众多,导致单个产品通常成本占比较低。5)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弱,研发和设备投入不足。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虽然部分新材料相关专业国内科研院所已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但与下游企业结合不紧密、国家相关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不完善,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慢、产业化程度低,行业上下游之间未能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联动。6)战略性、创新性人才短缺,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是新材料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国内对化工新材料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对高端人才吸引不足,人才活力未能充分发挥。1.2关注重点和行业热点1)提高关键行业所需材料的保障能力。2019年6月底,日本宣布暂停对韩国供应3种半导体核心原材料含氟聚酰亚胺、光刻胶、高纯度氟化氢,韩国三种材料对日本供应的依赖分别达到93.7%、91.9%、43.9%。断供后三星2019年三季度净利润暴跌52%,间接导致韩国出口连续数月下降。从日本断供时间可以看到,部分原材料产品对整体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这种风险,需要我们国家在化工新材料行业突破重点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提升行业所需材料的保障能力。①高端聚烯烃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a)部分产品仍处于空白,如EVOH、茂金属聚丙烯、POE弹性体;b)名义产能较大但实际产量不足,主要原因是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和国外新材料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如UHMWPE、聚丁烯-1;c)高端专用料牌号生产和开发力度依然欠缺,如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烯烃行业产需情况②工程塑料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a)生产能力不足,部分产品还不具备生产能力;b)产品档次低,不能满足高端差异化需求,如聚甲醛;技术水平落后国外,如聚芳酯、液晶聚合物等;c)缺乏终端应用开发能力。工程塑料行业产需情况2)政策推动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近一两年来,国家对塑料垃圾的问题重点关注,国家和多个省份也颁布了禁限塑政策,这些政策将有效推动我国未来可降解材料行业的发展。③对于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目前我国产业化较成熟的主要有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酯,此外呋喃聚酯等一些新型品种也被不断开发出来。那么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a)目前,国内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尚未打开,产品以出口为主,70%以产品或制品形式出口海外;b)与传统石油基塑料相比,生物降解塑料尚存在成本高、性能较差、依赖政策支持等不足;c)国内应用整体上呈现“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市场有待培育。可降解塑料行业产需情况1.3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石化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品产值0.8万亿元,市场规模约1.3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10%,预计2025年,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2万亿元。化工新材料重点领域需求现状及预测(单位:亿元)1.4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领域(一)高性能树脂——高端聚烯烃1)进一步提升供应能力。①改进催化剂体系(茂金属聚烯烃);②改变共聚单体(高碳α烯烃共聚聚乙烯,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③通过工艺设备、操作参数形成的特殊结构和性能产品(双峰、多峰牌号,高融指、低嗅味牌号等)。2)提升牌号开发和市场响应能力。(二)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1)提升大宗工程塑料的生产水平。①高提高聚甲醛、聚碳酸酯等已有装置的运行水平;②促进一批国内尚属空白的特种工程塑料实现产业化,如PEEN、PEN、PCT、特种尼龙、生物基尼龙。2)消除关键配套原料供应瓶颈。①加快1,4-环己烷二甲酯等单体技术开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特种共聚酯发展;②推进己二腈技术国产化,促进聚酰胺(尼龙66)工程塑料发展;③扩大戊二胺、1,3-丙二醇等生物基材料的关键配套原料,并降低成本。3)加强塑料改性、塑料合金技术开发。①提高工程塑料对细分市场的适用性和产品性价比;②加强改性塑料和塑料合金的开发。(三)高性能树脂——聚氨酯1)绿色化。①发展水性或无溶剂型产品,逐步替代溶剂型聚氨酯产品;②加快发展气相光气化异氰酸酯技术,研究开发非光气化异氰酸酯生产技术;③聚醚多元醇的原料环氧丙烷,淘汰环境污染严重的氯醇法。2)差别化。①大力发展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等特种异氰酸酯的生产,实现异氰酸酯产品升级;②进一步发展精细化、功能化聚氨酯产品。(四)高性能树脂——氟硅树脂1)对于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应大力提升国内产能规模和装置开工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关键参数。主要包括: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膜级聚偏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甲基苯基硅树脂、苯基硅油等。2)5G基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生产属空白的产品,应集中力量开展系统攻关,形成一批创新成果与典型应用。主要包括: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高速挤出级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等。(五)高性能树脂——生物可降解材料1)扩大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酯、聚己内酯等品种的生产规模;2)提升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等产品性能和改性开发;3)加快聚羟基(PHAs)、呋喃聚酯等新型生物基降解塑料等产业化进程;4)加快生物法丁二酸、生物法1,4-丁二醇、呋喃二甲酸等原料的技术开发和生产。(六)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合成橡胶和弹性体1)部分胶种,增加产品牌号,增加供应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满足轮胎和制品用户不断升级的要求:溶聚丁苯橡胶(SSBR)、稀土顺丁橡胶(NdBR)、氢化丁腈橡胶(HNBR)、溴化丁基橡胶(BIIR)、异戊橡胶(IR)及单体、EPDM、甲基苯基硅橡胶、SEPS、特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2)强化一批产品填补缺口:如氢化丁腈橡胶、氟硅橡胶、特种氟橡胶、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丙烯酸酯橡胶、尼龙/丁基复合橡胶(PA/IIR)等。3)氟硅橡胶方面,重点发展技术难度大,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距的品种。①提升氟橡胶产品品级;②提高氟硅橡胶、特种硅橡胶、甲基苯基硅橡胶的市场占有率;③实现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成熟应用,带动在核电、高铁、汽车及电子行业的推广应用。4)TPO、TPU等热塑性弹性体产品重点提升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为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做好配套。(七)高性能化学纤维1)碳纤维。①加强碳纤维生产企业与复合材料制造、下游应用领域的联系,建立生产到应用一体化的技术攻关平台,探索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发展的模式;②加强沥青基碳纤维和高强高模碳纤维的产业化研究,实现其规模化稳定生产。2)芳纶。①间位芳纶发展重点是在现有有效产能基础上进行产品性能提升和应用研发;对位芳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产品自给率;芳纶Ⅲ材料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实现高质量稳定生产;②鼓励现有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改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发展系列化的产品,加强生产企业与复合材料制造企业的联系。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鼓励树脂生产企业与纤维生产企业联合生产和应用研发,促进全产业链竞争力提升。4)防护用纤维。进一步拓展种类,如通过引入不同的聚合单体,提升其产品性能。(八)功能性膜材料1)功能性膜领域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空白、技术实习薄弱和进口依赖度高的品种:①反渗透膜、纳滤膜等高性能水处理膜;②渗透汽化膜、气体分离膜等特种分离膜;③高性能、低成本电解用离子交换膜;④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燃料电池质子膜;⑤光学膜中的偏振片用薄膜(PVA膜、TAC膜等)、背光模组用膜(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等)、聚酰亚胺柔性膜;⑥新型光伏材料用膜;⑦轨道交通用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高性能PVB中间膜等膜品种。2)目前国内膜材料关键成型设备自主化率低,需要加大膜材料成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①实现高端膜材料成型设备国产化;②推动应用研发体系的建立,如光学膜领域应注重薄膜材料研发与现实材料需求之间的关联,拓展光学膜应用范围,并形成“按需研发”的光学膜研发体系,逐步提升我国光学膜研究的引领能力。(九)电子化学品1)重点发展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电池、印制电路板四个领域配套的电子化学品。2)加快品种更替和质量升级,满足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①重点优化升级超高纯化学试剂、电子特种气体、先进封装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CMP抛光材料等国内已有一定生产基础的产品;②填补光刻胶及关键原材料、液晶混晶、高性能OLED显示材料、5G用关键材料等一批供应缺口较大的产品;③布局一批前沿产品,如动力电池回收用高效萃取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无镉量子点发光显示材料等。(十)无机新材料1)重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无机纳米材料、无机晶须材料、光催化材料、石墨烯材料、半导体晶圆材料、无机纤维材料领域。①根据市场需要加强无机化工产品应用性能的研究,开发产品的新产品。如开发高纯、超细、表面改性等产品,提升产品性能;②实施创新驱动,研究开发相应的高新工艺技术包括超细化技术、纤维化技术、薄膜化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单晶、多孔生产技术、特殊几何形状制备技术、高纯技术、复合物技术;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水热法生产高纯电子级无机化工产品等。促进无机功能材料技术发展。2)关注“新基建”带来的市场机会,发展5G技术所需相关材料等。3)推动与相关产业合作,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十一)3D打印材料。1)开发低成本打印材料、开发多样性打印材料:未来进行改性技术研究的材料主要聚焦工程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热固性塑料、光敏树脂和预聚体树脂、高分子凝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几大类。2)对材料进行流动性改性、增强改性、快速凝固改性、功能化改性等技术开发。(十二)医用化学材料。医用化学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国内工业化生产尚处于空白(或仅能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加快实现工业化突破。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2.1项目政策背景2.2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场址现状4.2场址条件4.3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质量控制第九章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财务分析11.1评价概述11.2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关联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申请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建议书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化工新材料行业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浙江华飞电子基材有限公司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专用材料国产化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总投资28,833.94万元,利用华飞电子现有闲置土地,新增建筑面积约14,006平方米,购置高温热处理炉系统、原料改性及输送系统,自动化混料系统、高精度分级系统等生产设备,同时配套建设球化后处理系统、环保除尘系统及空压站系统,项目建成后形成新增约年产10,000吨球状、熔融电子封装基材的生产能力。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落实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需要硅微粉制造及其下游行业是受国家、地方和行业协会大力鼓励的产业,《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非金属矿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国家、地方和行业政策的推出,对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二十八、信息产业:22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用材料,上述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和行业协会对硅微粉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本项目的实施也是落实国家和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2)项目是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落实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根据《中国电子级硅微粉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2019版)》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封装中的97%采用EMC(环氧塑料封装)作为外壳材料,而其中的70%-90%为硅微粉,并且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为1M-4M时,环氧塑封料应部分使用球形硅微粉,集成度8M-16M时,则必须全部使用球形硅微球粉。硅微粉用于电子封装是不可替代,集成电路产业使用球形硅微粉代替普通角形硅微粉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于2017年7月发布的《硅微粉行业发展情况简析》中指出“国内环氧塑封材料利用的球形硅微粉主要依靠进口。按照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发展规划,未来4-5年后,我国对球形硅微粉的需求将达到10万吨以上”,预计到2022年国内环氧塑封行业对球形硅粉的需求量达到10万吨以上。本项目是公司根据市场发展前景作出的战略性安排。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公司精准把握电子级硅微粉市场的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战略,逐步扩大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市场份额和应用场景,进一步取得竞争优势。(3)项目是丰富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延伸公司已有优势的需要华飞电子专业从事硅微粉的生产,致力于二氧化硅微细填料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目前已成为国内知名硅微粉生产企业,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球形二氧化硅产品的产品质量已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本次项目的实施,是公司为巩固目前市场地位,在相关细分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的拓展,强化原有细分市场优势的同时开拓高端覆铜板等细分下游应用,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扩大和延伸公司在半导体封装领域已有优势。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政策可行性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电子级硅微粉相关行业的发展。2016年11月,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提升安全可靠CPU、数模/模数转换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关键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应用水平,推动封装测试、关键装备和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1月,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发布《非金属矿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用于电子、光伏/发热、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高纯石英、熔融石英及制品,球形硅微粉等”。2017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信息产业发展指南>解读:基础电子》之重点领域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基础电子产业将优先发展基于重要整机需求和夯实自身根基等目标的相关领域,包括……新型印制电路板及覆铜板材料和光刻机、PECVD、丝网印刷设备、电池涂覆/卷绕/分切设备、显示成套设备等”。2019年3月国务院《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环境为公司生产新型球形硅微粉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因此,本项目实施具备充分的政策可行性。(2)人才及技术可行性华飞电子深耕电子级硅微粉多年,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成本管控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相关环节人才储备丰富,并形成了完备的人才梯队。公司关注研发创新,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建立了具有较强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专业团队,且团队核心成员大多具有多年的从业经历,对行业前沿发展和市场需求具有敏锐的预判和研发能力,在产品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破了国外公司对高端球形二氧化硅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公司已获得球形硅微粉相关发明专利三项,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已有技术积累和人才队伍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具有人才和技术的可行性。(3)客户具有可行性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与包括日立化成、台湾义典、住友电木、德国汉高、松下电工等在内的国际一线品牌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优质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公司更好地接触先进技术和更准确地把握终端市场需求,在产品规划、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和管理经验。针对本次募投项目的新增产品,公司核心团队依靠在细分行业深耕多年累积的客户群体,结合上市公司半导体材料公司“平台型”的协同资源,与多家潜在客户保持高效互动,以保证与客户需求的高度匹配和高效转化,优质的客户资源、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以及合作项目的不断推进与落地,为本次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本项目具备充分的客户可行性。3、项目实施主体和建设地点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华飞电子基材有限公司。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为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旄儿港路2288号,利用华飞电子现有土地开展项目建设。
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 1 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2)项目投资总额:42,034 万元。(3)项目实施主体: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项目建设地点: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恩东路 68 号。(5)项目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期为 3 年,项目生产规模确定为年产功能膜 材料 1 亿平方米,主要产品为减粘膜、OLED 制程保护膜和柔性面板功能胶带。 预计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62.37%,投资回收期(税后)为 4.46 年。2、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1)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要求OLED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具有主动发光、超薄、无视角限制、可卷曲、高 画质(高对比度、高亮度、高色域)、全固态、低功耗和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 相关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车载显示等传统平 板显示应用领域。随着消费者对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柔性 显示技术逐渐成为显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而 OLED 由于其原理结构上的优势, 已成为目前柔性显示的主流方向。有源驱动型 AMOLED 柔性显示屏自 2014 年 开始批量进入市场,在曲面智能手机及智能手表上获得成功应用,并迅速被市场 所认可。未来,应用领域会从曲面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扩展到其他智能可穿戴设 备、VR/AR(虚拟显示/增强现实)设备等更为广泛的前沿领域。全球显示领域权威资讯机构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DSCC)的研 究显示,2019 年第四季度 OLED 面板收入达 81 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预计 OLED 市场全年总收入将达到 279 亿美元。调研机构 HIS Markit 的报告显示,在 智能手机面板市场,OLED 面板出货量在 2019 年第三季度首次超过 LTPS-LCD 面板。 随着刚性 AMOLED 向柔性 AMOLED 的技术升级,产业界已形成柔性 AMOLED 是技术发展方向的共识。从曲面屏到折叠屏、卷曲屏,快速迭代的屏 幕造型对粘接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胶带基材的耐弯折性及弯折时易拉 伸且可以快速恢复;具备出色的抗跌落和抗冲击特性;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屏幕不会出现“黄化”,具备耐化学腐蚀的特性,可以抵挡汗液、油脂和润肤露的 入侵;手机屏幕防漏光、防水、密封良好等。(2)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一直致力于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电 子材料和环保阻燃材料。本次实施年产 1 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主要 产品有 OLED 制程保护膜、减粘膜和柔性面板功能胶带。OLED 制程保护膜和减 粘膜主要用于面板制程过程的保护,柔性面板功能胶带用于柔性 OLED 面板的 结构组装。项目的产品是为 OLED 显示技术进行配套,提前布局 OLED 面板 市场,符合面板行业发展的趋势。公司在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的驱动下,把握时 机、发挥优势,扩大 OLED 产业布局,提高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加大中高端 新产品的业务比重,对于促进公司由传统绝缘材料向光学膜材料全面转型升级, 提升公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抢占进口替代市场的需要目前,OLED 面板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亚(韩、日、台等),其中韩国厂 商处于垄断地位。群智咨询(Sigmaintell)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三星显示占 据全球整体 OLED 面板出货量约 85.4%。近几年,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力推动下, 维信诺、京东方、华星光电、国显光电等面板制造企业加快产业布局,积极投入 OLED 显示行业,产销量快速增长。从发展态势来看,OLED 工艺技术不断成熟, 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生产成本逐渐下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 知度和接纳程度不断提高,OLED 产业已经进入产业成长期。但是,其生产过程 中所需的一些关键部件和材料仍然没有实现国产,完全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随 着国内越来越多的面板配套厂商对 OLED 的关注和投入,关键部件和材料的本 土化供应将很快全面实现。实施本项目是公司抢占进口替代市场的一次良好机 遇,帮助公司完善 OLED 相关产品线,增加光学膜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实现光 学膜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OLED 产业属新型显示材料产业,符合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中鼓励类第二十八项(信息产业)第 27 条(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子纸显示、激光显示、3D 显 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液晶面板产业用玻璃基板、电子及信息产业用盖板玻璃 等关键部件及关键材料)。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新材料产 业发展指南》中,将新型显示材料列为“关键战略材料”,把提高关键战略材料 生产研发比重作为重点任务,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型飞机等领域建立 20 家左右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2016 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实施 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提出重点发展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 (Oxi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AMOLED)等新一代显示量产技术,建设高 世代生产线。 从行业及社会意义来看,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促进 OLED 膜材料和配套 材料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增强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对我国平板显 示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公司具备光学基膜和涂布优势公司的光学级聚酯基膜产品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声誉,特别是在高端离型膜 和保护膜基膜方面,目前产品制造技术成熟、性能指标稳定,销售规模和盈利能 力大幅提升。公司在建的年产 2 万吨 OLED 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将 于 2021 年完工投产,届时公司的基膜年产能将达到 10 万吨。公司的自产基膜是 公司向高端膜材料领域进军的重要优势,已为配套本项目做好充分准备;此外, 公司一直致力于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具备生产各类基材、合成涂层材料 的能力,在涂布业务上具备一定优势。 (3)项目具备市场地域优势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柔性 AMOLED 生产线逐渐 改变以往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布局为主的形势,集中在成渝绵落地。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主要面板厂商近年来集中在西南地区建设柔性 AMOLED 生产线, 西南地区已经成为国内柔性显示屏的新高地。未来随着产业集群效应的扩大,成 渝绵的显示产业带将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吸引大量外来投资和人才聚集。本项 目的所在城市绵阳市为西南柔性显示产业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具有突出的市场地 域优势。4、项目总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额 42,034 万元,具体投资构成如下所示:单位:万元
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 6 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2)项目投资总额:42080 万元。(3)项目实施主体:山东艾蒙特新材料有限公司。(4)项目建设地点:山东省东营市垦利胜坨化工产业园区。(5)项目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期为 18 个月,项目产品为双酚 A 环氧树脂、 双酚 F 型环氧树脂、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等特种环氧树脂及树脂中间体。预计项 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35.95%,投资回收期(税后)为 4.31 年。 2、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1)特种环氧树脂下游需求强劲本项目所生产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主要应用于电子材料、涂料、复合材料、 功能涂料和胶粘剂等方面。其中,电子材料是特种环氧树脂的主要应用之一,用于覆铜板的基材、电子封装、印制电路板油墨等。覆铜板种类繁多,以特种环氧 树脂作为基材的覆铜板约占覆铜板总量的 70%以上,是特种环氧树脂在电子工业 耗用量最大的领域。 随着“中国制造 2025”、“强基工程”和“互联网+”等重大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的推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覆 铜板产业稳定发展的宏观环境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特种环氧树脂国内需求 量将逐年递增。 Prismark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印制电路板行业总产值约为 623.96 亿美元, 中国印制电路板产值占全球的 52.4%,位列全球第一。国内印制电路板产业主要 聚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两地的印制电路板产值约占中国大陆总产值的 90% 左右。国内大陆地区印制电路板厂商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技术水平也在同步提升, 逐步实现在高端产品领域进口替代。 (2)实现公司电子材料业务战略布局的需要电子材料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之一。公司的电子材料是制作高性能覆 铜板的主材之一,是集成电路行业的上游核心原材料。5G 时代下,公司将聚焦 新一代存储器、5G 基站及终端设备的性能需求,加速培育低介电环氧树脂、低 介损苯并噁嗪树脂、特种马来酰亚胺、聚苯醚树脂、碳氢树脂、活性酯等先进电 子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快速占领并扩大中高端覆铜板市场份额。本项目的产品是 从环氧树脂关键中间体的自主生产开始,根据市场客户需要,进一步加工成各类 功能性特种环氧树脂。产品普遍具有低水解氯、高耐热性、低吸湿性、低介电性、 高导热性等不同特点,可以满足 5G 通信器材对覆铜板性能的更高要求。环氧树 脂关键中间体除了配套生产特种环氧树脂外,也可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直接使 用。部分环氧树脂关键中间体主要替代进口,可以为生产特种环氧树脂提供原材 料保障。通过本项目实施,公司将为覆铜板行业乃至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5G 通讯等领域提供关键基础原材料支撑,满足下游客户进口替代和日益增长的 性能需求,对于完善电子材料的国产化产业链的布局,特别是配套 5G 高频高速 电路板产业具有积极战略意义。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产品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覆铜板基板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光刻胶、 复合材料、无溶剂涂料、防腐涂料、电工浇筑材料、胶粘剂等领域。国家发改委 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其中在“3.2.4 工 程塑料及合成树脂”一节中包含有:“高性能环氧树脂,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聚酰亚胺树脂,聚异氰酸酯树脂,酚醛树脂。”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 类第二十八项第 22 条“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 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频微波印 制电路板、高速通信电路板、柔性电路板、高性能覆铜板等)等电子产品用材 料” ;第二十八项第 42 条“半导体照明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及材料(含高 效散热覆铜板、导热胶、导热硅胶片)等”。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性能 复合材料中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本项目属于“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电子 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中的“高频覆铜板材料、电子级环氧树脂范围”。工业和信息化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发展 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 248nm 和 193nm 级光刻胶、PPT 级高纯试剂 和气体、聚酰亚胺和液体环氧封装材料。发展印制电路板用特种环氧树脂、聚酰 亚胺树脂、热固性聚苯醚树脂等为刚性板配套的特种树脂”。 本项目不涉及淘汰限制工艺设备,不属于项目建设当地环保限批或禁批的范 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技术和生产具有可行性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用于印制电路板领域的先进电子材料业务。在“1+3” 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公司以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 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平台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材料。通过 5 年在电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修订稿) 13 子材料的谋划布局,公司已在低介电性苯并噁嗪树脂、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及其 固化剂、碳氢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聚苯醚树脂、液晶聚合物等 5G 通 信印制电路板用关键原材料上取得长足进步。公司紧密围绕印制电路板行业,深 耕先进电子材料业务,在成都设立了以开发 5G 先进电子材料为核心任务的东材 研究院,在四川绵阳和江苏海安拥有 4.5 万吨产能的电子和绝缘树脂生产基地, 具备将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化的条件。 本项目的合作方山东莱芜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润达”)成 立于 2003 年,主要生产高性能酚醛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 铸造造型、耐火材料、复合材料等多个行业。山东润达自主研发了双酚 F 型环氧 树脂、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无氨酚醛树脂、乙炔增粘树脂等一批特种环氧树脂 和酚醛树脂产品,在环氧树脂领域具有研发和技术优势。本项目充分发挥公司和山东润达各自的优势,公司在电子材料、绝缘材料、 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技术、树脂合成与改性技术、销售渠道、品牌等优势,结合山东润达在高性能树脂及关键中间体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双方共 同致力于新型、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及其关键中间体的开发和生产,打破国外对 高性能环氧树脂的垄断,为促进我国电子材料、复合材料等行业技术进步做出积 极贡献。
(一)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基本情况如下:1.项目名称: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项目。2.实施主体:青岛国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裕园三路。4.建设周期:30个月。5.项目投资概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87,97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约82,97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约5,00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6. 项目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7,997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18,486万元,年均净利润为13,864万元。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的内部收益率为19.1%、投资回收期为7年(含建设期30个月)、财务净现值为33,973万元;所得税后的内部收益率为15.4%、投资回收期为7.7年(含建设期30个月)、财务净现值为15,106万元,经济效益良好。(二)项目发展前景1、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复合材料与陶瓷、高聚物、金属并称为四大材料,是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的源泉。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及其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材料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纤维复合材料已经在风电、化工储罐、输水管道、电器绝缘、船艇、冷却塔、卫浴等领域获得较大规模应用市场。在产品结构方面: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重量轻,抗冲击性和疲劳韧性好,成型周期短,特别是易回收利用的特性,发展速度逐步快于热固性复合材料;国家加大了对碳纤维发展的支持力度,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应用领域主要为:航空航天等市场约10%,一般工业市场约30%,体育休闲用品约60%。随着低成本商业碳纤维的开发和供应,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在建筑、汽车、风电、电力、大型装备、基础设施等一般工业领域的应用快速增长。在产业结构方面:目前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集成度不高,小企业比例过大,产品研发力度不够,中低档制品居多;在市场结构方面,产值在几十亿以上的规模化应用市场主要包括风电、化工储罐、输水管道、电器绝缘、船艇、冷却塔、卫浴等领域,汽车、轻质住房、城市基建、畜牧养殖、环保、体育休闲等更多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2、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以战略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转型获得快速发展。根据《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0年各类纤维复合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合计约650万吨,具体如下表所示: 车船轻量化市场 包括汽车、船舶、轨道交通、飞行器等,需求规模约150万吨(三)本次资金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建设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项目,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品近四万吨的生产能力,具体产品包括:SMC纤维(玻纤)材料、SMC纤维(碳纤)材料、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CFRT、3000mm专用复合板、3D碳纤维预成型专用产品、3D玻纤维预成型专用产品、SMC模压制品(玻纤)和SMC模压制品(碳纤)等。其中:SMC材料及其SMC模压制品可应用于风力发电、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市场领域;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CFRT可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地板、内衬板、顶板、汽车内外饰件、轮船装饰板、耐压管道结构层、航空用轻质高强要求的部件等产品市场;3000mm专用复合板可应用于集装箱内衬板、顶板、箱板,公路护栏等产品市场;3D碳纤维(玻纤)预成型专用产品可应用于生产高性能复杂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高性能结构件等领域具有广泛市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生产的功能性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型周期短、可循环利用、设计自由度高、安全性高等特点,主要面向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工程、风电能源、电力通讯设备设施和绿色建筑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四)本次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可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公司现有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公司长期为领先的国内国际品牌制造商供应产品,有助于提高公司行业内知名度并为开拓新产品客户创造有利条件。(3)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生产的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品与现有产品同属于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新材料领域,与公司现有业务在工艺流程、客户群体和经营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协同性。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完成并达产后,将提升公司高端产品的比例,丰富业务结构,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4)公司为青岛市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技术中心是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多项技术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多年来培养的研发团队和技术积累将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公司依托自身在基础材料领域先进技术的同时,拟引进德国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与设备,满足项目建设的技术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将加大对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的自主研发,抢占前沿市场,确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综上所述,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进步,具有可行性。
纳米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化工行业重点支持1、概述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有至少一维属于纳米尺寸范围内(1~100纳米)的材料,或以该尺寸范围内的物质为基本构成单元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生产技术的改良及下游需求增加的拉动,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81.3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791.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纳米材料未来有望在基础工业材料以及显示器零件的细分市场上有所突破,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633.9亿元。1.1下游行业发展带来材料改善需求纳米材料凭借表面效应及高反应活性等优异性能获得市场认可现阶段主要以石墨烯导热膜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为代表。散热问题是消费电子行业长期高度关注的技术问题,石墨烯导热膜即是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而开发出的片状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厚度薄及散热效率高的优势,满足了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1.2现有应用渗透率提高,逐渐取代传统材料部分纳米材料凭借着高导电性、高导热性等性能优势,在现有应用领域持续渗透。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市场占有率自 2014 年至 2018年逐年上升,由116%提高到29.8%。虽与炭黑类材料目前的市场地位仍有差距,但随着碳纳米管材料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不断渗透,其市场份额有望在 2021年超过炭黑成为动力锂电池的主流导电剂,并在2023年进一步达到75%以上的占有率。1.3量子点显示器性价比优秀第一阶段的技术形态为量子点光转换膜,即在液晶屏幕的基础上使用量子点光转换膜代替传统的荧光粉膜,蓝色光源通过量子点光转换膜转换为白色光源经液晶过滤为红绿蓝三色,可达到提升色域、改善液晶屏幕的显示质量的目的;第二阶段的技术形态仍然使用蓝光作为背光光源,使量子点直接接受蓝光后并发出红绿蓝三色光;最终阶段的目标技术形态为QLED,即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作为纳米材料中的重要细分市场,第二代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实现带来的产值将对整个纳米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带来可观的拉动作用。2、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综述2.1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根据尺寸上的绝对数值进行定义,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有至少一维属于纳米尺寸范围内(1~100纳米)的材料,或以该尺寸范围内的物质为基本构成单元的材料。由于在纳米尺寸下,物质具有与宏观状态时所不同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等,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传统尺寸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和机械等性能。将材料纳米化的目的主要是追求与传统尺寸材料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故芯片工业中的晶体管虽然在尺寸上符合纳米尺寸的标准,但通常不被划入纳米材料的范畴之中。根据材料三维尺寸中符合纳米尺寸范围的维数,可将纳米材料分为三类∶(1)三维尺寸均符合纳米尺寸标准的材料被称为零维纳米材料,常见形态为纳米颗粒,代表性材料包括铂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等;(2)三维尺寸中有两个维度符合纳米尺寸标准的材料被称为一维纳米材料,常见形态为纳米管、纳米线或纳米纤维,代表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硅纳米线、碳纳米纤维等;(3)三维尺寸中有一个维度符合纳米尺寸标准的材料被称为二维纳米材料,常见形态为纳米薄膜,代表性材料包括石墨烯(一种晶格结构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分类2.2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中国纳米材料行业的产业链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上游纳米材料生产商、中游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以及下游终端产品提供商上游分析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的主要参与者为纳米材料生产商,按所产纳米材料的主元素可划分为碳纳米材料生产商及其他纳米材料生产商。碳纳米材料由于在形态及应用方向等方面较为多元化,生产商通常会生产多类型的碳纳米材料。如厦门凯纳的主营产品中既包括了石墨烯粉体和石墨烯微片粉体,也包括石墨烯浆料;天奈科技的主营产品既包括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又包括碳纳米管粉体;中国其他纳米材料生产商主要为纳米钛酸钡粉体的生产商,其中应用于生产MLCC的纳米钛酸钡的市场份额基本集中在国瓷材料,另一具备MLCC 配方粉生产能力的厂家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其生产的配方粉全部为自产自用,并不对外销售。数据显示,上游纳米材料生产商的成本结构较为稳定,前期在设备等固定成本方面的投入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近60%,原料、人工等生产相关的浮动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为30%左右。因此,上游厂商对中游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的议价能力较高。中游分析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中游的主要参与者是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以碳纳米管导电剂市场为例,其中游厂商的参与者主要为购买上游导电剂产品进行动力电池、数码电池等锂电池产品生产的电池厂商。这部分电池产品将作为生产零部件继续输送至下游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制造厂商。当前纳米材料产业链中存在着"微笑曲线"特征,即从事附加价值较低的组装及制造业务的中游环节厂商,由于技术壁垒较低,同质化程度较高等原因受到上下游厂商挤压。一旦行业出现增长减缓或收缩情况,中间产品生产环节将受到冲击,因此其议价能力在产业链中处于最低位置。下游分析中国纳米材料行业产业链下游的主要参与者为终端应用型产品提供商,主要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通讯及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提供商。与中间纳米材料应用零部件生产商不同,终端产品提供商可通过代工生产等形式降低组装及制造业务在主营业务中的比重,并向消费者提供其他服务型业务以进行终端品牌的塑造与营销,是"微笑曲线"理论中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末端环节。在服务方面,以知名电子产品提供商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为例,除硬件销售外,小米公司还提供诸如广告、数字内容、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服务。根据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披露数据显示,小米服务类的营业收入在当季收入中的占比为近10%左右,贡献了43亿元的收入,且该类型业务的毛利率达到了67.4%,是主营业务中毛利率最高的板块;在品牌方面,与购买中间产品进行生产的制造商不同,终端消费者对品牌的敏感度处于更高的水平,终端产品提供商拥有的品牌往往能实现更高的溢价。由此可见,这一环节的议价话语权高于中游环节。3、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生产技术的改良及下游需求增加的拉动,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81.3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79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见图 2-5)。在生产技术的积累以及下游应用市场进一步推广的环境下,纳米材料未来有望在基础工业材料以及显示器零件的细分市场上有所突破,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633.9亿元。4、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趋势4.1 现有应用渗透率提高, 逐渐取代传统材料部分纳米材料凭借着高导电性、高导热性等性能优势,在现有应用领域持续渗透,并有望在未来5至10年挑战传统材料在应用上的市场地位。以碳纳米管材料为例,在已实现商业应用的动力锂电池用导电剂市场上,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市场占有率自 2014年至2018 年逐年上升,由11.6%提高到29.8%(见中国动力锂电池导电剂市场占有率∶碳纳米管、炭黑)。在此期间,炭黑类材料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由2014年的63.0%下降至2018年的520%。虽与炭黑类材料目前的市场地位仍有差距,但随着碳纳米管材料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不断渗透,其市场份额有望在2021年超过炭黑成为动力锂电池的主流导电剂,并在2023年进一步达到75%以上的占有率。4.2量子点显示器性价比优秀,第二代技术应用在望根据量子点显示技术路线图的规划,第一阶段的技术形态为量子点光转换膜,即在液晶屏幕的基础上使用量子点光转换膜代替传统的荧光粉膜,蓝色光源通过量子点光转换膜转换为白色光源经液晶过滤为红绿蓝三色,可达到提升色域、改善液晶屏幕的显示质量的目的;第二阶段的技术形态仍然使用蓝光作为背光光源,使量子点直接接受蓝光后并发出红绿蓝三色光;最终阶段的目标技术形态为 QLED,即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在针对中国纳米材料行业进行的访谈调研中,有资深专家表示目前领先的量子点显示器厂商如韩国三星公司(以下简称"三星")等,可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掌握第二阶段的量子点显示技术,中国的相关厂商如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将紧随其后。作为纳米材料中的重要细分市场,第二代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实现带来的产值将对整个纳米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带来可观的拉动作用。4.3 纳米抗菌材料前景可期,实用产品及投资初现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个人卫生健康意识的提升,纳米材料在抗菌类产品中的应用有望成为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另一个重要的细分应用市场。纳米抗菌材料是指通过一定工艺被制备成纳米级别的抗菌剂,可用于与载体材料一起制备成下游生产环节使用的功能性材料。目前,已被发现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型材料、光催化型材料、季铵盐修饰的无机材料、复合型材料等,其中金属型材料形成实用产品的较多。在载银无机抗菌材料领域,在中国占据主流的厂商为陶氏杜邦、东亚合成等外国化工企业,中国本土企业也成功研发出纳米银抗菌粉、油性纳米银抗菌添加剂、纳米银抗菌防臭纤维等实用型产品并形成销售收入。从下游产业分析,截至2018年,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抗菌材料在日化、纺织等领域的渗透率在30%至40%区间,在医疗、家电领域可达50%以上。而中国抗菌材料在各行业的平均渗透率仅为5%,市场增量空间巨大,未来在技术成熟的驱动下,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应用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5、中国纳米材料行业竞争格局概述中国纳米科技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产品主要面向细分市场,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均呈现市场集中程度高的格局。对于技术相对成熟、市场规模较大的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细分市场,生产技术的突破与普及同时也导致行业门槛降低、市场竞争加剧、参与者利润下滑等现象出现。在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拥有资金及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往往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资金短缺、创新力不足的小型企业容易则难以立足。以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为例,现阶段的主要参与者仅在10家以内,其中前8名的纳米材料生产商共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分别是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奈科技")、深圳市三顺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顺纳米")、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昊鑫")、惠州集越纳米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越纳米")、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方纳米")、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恒新能源")、深圳市金百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百纳")、深圳市纳米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米港")。这些企业技术先进,近年来产品从材料、器件逐渐转向终端应用产品,凭借完整的产品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于技术及商业应用方面尚未找到突破口的冷门纳米材料,由于受到整体市场规模较小的限制,企业数量及规模普遍较小。纳米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纳米材料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纳米材料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纳米材料项目申请报告纳米材料项目建议书纳米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纳米材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纳米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纳米材料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纳米材料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纳米材料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纳米材料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纳米材料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目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在浙江省杭州市购置研发场地和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吸引行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建设龙坞研发技术中心。公司将面向化妆品未来发展方向提升研发实力,重点技术主要包括:化妆品制剂新技术及创新配方开发、化妆品创新及核心功效原料开发、化妆品功效和感官评价技术、化妆品及配套设备一体化智能产品研发(个性化化妆品研发)、化妆品包装和设计等。项目投资概算和融资安排项目拟投资21,774.45万元,包含土地及房产投资8,913.32万元、研发场地装修费用4,947.08万元、软硬件设备投资5,683.05万元、研发费用2,231.00万元,中资本性支出部分拟投入募集资金19,450.00万元。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地点和建设周期项目实施主体为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本项目不单独核算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基于公司扎根化妆品行业多年的积累与储备,与本公司现有主业紧密相关,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①加速产品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与社会文化、时尚潮流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整体节奏加快、代际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者要求日趋多样化,单个产品的寿命明显缩短,化妆品市场上产品迭代明显加快。化妆品消费需求的发展与变化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予以满足,而持续有效的研发投入是化妆品公司的产品打造和迭代更新的关键。凭借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公司可以逐步建立品牌壁垒和消费者粘性。同时,持续的新产品的开发也是公司提升盈利水平的重要前提,使公司在成熟产品进入衰退期时,通过新产品的迭代开发持续占领市场份额,保持利润上升的势头。在生产与研发能力的支撑下,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近年来着力产品线的扩张,向全品类发展。新产品的开发也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收入和利润增长,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31.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3亿元,分别同比增32.28%和36.73%。公司将运用本次募集资金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增强技术和产品的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现有产品的功能,并加速新产品开发,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②改善现有研发条件,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化妆品企业的研发部门涵盖原料开发、皮肤生理学研究、配方开发、安全性测试、功效性测试、感官评价、包装开发、科技情报及知识产权等模块。化妆品研发创新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从广义上来说,化妆品研发包括产品概念、内容物、产品形态、包装等;从狭义上来说,化妆品研发主要是指提升化妆品功效方面的研发工作,融合了医药学(西医、中草药等)、生物学(细胞工程学等)、基因科学、化学(精细化工等)、营养学等多种学科。本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试验能力、检验检测能力、生产工艺等多方面的研发实力都将得到增强,研发人员队伍素质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将为吸引行业内更加优质的技术研发资源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强化公司技术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及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公司的竞争地位。项目实施的可行性①先进的研发创新平台保障了项目实施公司持续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展研发创新工作,重视优质研发资源的积累,凭借持续的创新能力及丰富的研发资源,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并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从研发实力来看,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研发创新中心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国轻工业化妆品功效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纳米脂质粒技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省级企业研究院”,被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被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并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推动公司研发能力持续增强。在产学研方面,公司积极吸纳行业内先进的技术资源,不断提升研发实力。目前,公司已与多所高校及研究院开展科研协作,研究内容包括化妆品美白、抗敏性评价方法建立及植物干细胞实验室建立等,公司产学研合作项目“功能营养物包埋载体设计技术及其健康产品应用”荣获“2018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海藻多糖高值化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201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化妆品禁限用物质检测关键技术及标准化”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201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共同研发方面,2020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署了“深海微生物资源利用及活性物质开发”技术开发合同;与合作企业成立了“高通量3D打印亚洲人皮肤模型联合实验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持续提升贯通上下游的技术研发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本项目研发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支撑。②研发人员与技术储备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品优势、市场开拓、提高核心竞争力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是技术的载体。公司自创立之初就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并不断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研发人员,用具有竞争力的待遇、科学的管理机制、良好的企业文化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建立了长效的人才机制,为公司的科研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以研发创新中心为研发核心,已经拥有了包括医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医药工程、生物学、香精香料、机械工程、包装工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不同学科各类专业人才在内的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分别负责新产品的前期调研分析、新材料技术攻关、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科研项目、新产品可行性研究分析、技术发展战略规划、产品改良规划等工作。公司以强大的研发团队为基础,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同时,公司积极申请知识产权,通过专利方式对现有核心技术进行保护。公司拥有丰富的研发人员和技术储备,可有效推进研究开发项目的产业化,促进研发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化,为后续的研究开发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本项目的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③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产品改良的管理,充分激发释放研发人才能力,发挥公司研发实力,确保公司研发能够有序、合规、可控的稳步推进,公司制定了完备的研发制度。公司研发制度包含研发流程管理制度和研发人员奖励制度两个方面。公司的研发流程管理制度包括研发管理流程、产品使用性能评价测试流程、产品内容物试生产验证及移交管理流程、相容性测试流程及研发类实验用品申购流程等,实现了公司研发流程的程序化、规范化以及高效化。公司的研发人员奖励制度包括《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等,规定了公司与研发创新人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科技成果的归属、相关人员的奖励措施等,调动了员工参与科技创新、技术与工艺改进工作的积极性,为稳定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公司研究开发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总投资68,000.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0,000.00万元。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安纺织科技园雄石路88号,实施主体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德法瑞。本项目拟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建设,拟投资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在利用现有设备基础上同时购置各类生产设备。本项目是公司为拓展热熔墙布业务向上游进行的业务延伸,一方面可保证墙布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墙布产品良率。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企业扩大高档环保型墙布及功能性面料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公司盈利能力。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新能源和新材料逐渐深入民众生活,节能、环保、健康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另外,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上游家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居住环境方面,健康、环保的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墙纸产品在家装行业中的应用,由于其繁琐的施工过程,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且使用年限较短,一直饱受诟病。传统墙纸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粘接剂选用不当,内部所含苯甲醛等有害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传统墙纸存在消耗森林资源、不能循环利用和自然降解等问题,致使行业发展缓慢。传统墙布产品相较于墙纸具有无缝、易安装等优势。天洋热熔墙布采用公司独创的四层复合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墙布,优势更进一层,不仅不含甲醛、苯等危害人体的挥发物质,有效地降低了传统墙面材料中的绿色环保安全风险、更有透气、防霉、施工便捷的独有特点,可以实现不搬家换新房,真正做到“8小时焕新家”,在精装房装修、二手房翻修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国内墙布行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市场增长迅速,环保型墙布将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未来墙布企业需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墙布,研制更多高档次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使命寿命,国内企业亟需进行品牌建设。(2)项目必要性1)募投项目建设顺应墙布市场发展,建成后可巩固公司在墙布市场的行业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墙布装饰已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从耐用性、环保性等性能角度来看,墙布相较于墙纸有着明显的优势,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墙布将进一步取代墙纸,成为墙面装修的主流饰面材料。另外,根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统计,墙布销售量近年来呈逐年增长态势,截至到2018年,中国墙布销量为7.2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2.9%,预计到2020年中国墙布销量将在12.33亿平方米左右。因此,墙布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在市场中将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综上,公司需要及时把握市场转型发展的契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性能,扩大产品生产规模。一方面,项目建设与市场发展规模相匹配,有助于公司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完成产业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奠定行业地位。2)募投项目将新建生产基地,满足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目前,公司现有面料和墙布产能不足。随着墙布和面料市场规模的扩大,公司现有场地已无法满足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另外,面料是墙布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两种产品的生产场地相隔较远增加了公司物流成本,直接影响墙布产品的毛利率。“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在海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墙布和面料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墙布及面料生产线,有助于公司打造墙布及面料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3)募投项目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海天洋一直致力于共聚酯热熔胶(PES)、共聚酰胺热熔胶(PA)等高性能优质系列热熔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热熔胶系列产品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公司在热熔胶产品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墙布产品,然而当前墙布所需的原材料-面料和无纺布部分为外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墙布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为满足公司发展规划、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拟投资“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将上海天洋多年的新材料行业经验与面料及墙布等产品相结合,打造有自主特色的面料、墙布生产线,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结构。同时,通过扩大生产形成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3)项目可行性1)公司具有扎实的技术支持和研发能力上海天洋自成立以来持续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拥有独立的研发设计中心。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累计共有16项发明专利获得境外授权。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及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提供环保、优质的粘接材料解决方案,同时参与起草制定多项胶粘剂国家行业标准。通过多年的技术开发积累,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服装、汽车、光伏新能源、家用纺织、电子电器、工业过滤、印刷包装、室内装饰、涂料等领域。同时,公司将研发能力提升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未来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研发和生产能力,扎实的技术支持和研发能力为本次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2)公司具有富有经验的研发团队及人才储备上海天洋专注于各类热塑性环保粘接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最大的PA、PES热熔胶产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的主要技术研发团队成员均在热熔胶等相关行业从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市场开拓等方面均拥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及时获取客户诉求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公司的新兴业务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挖掘和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将热熔胶产品进一步加工生产成墙布产品的原材料之一“网膜”,一方面保障墙布产品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提升墙布产品的性能指标。公司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为本次墙布产品的性能升级和生产提供了人才基础。综上所述,公司稳定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项目投资概算项目投资概算情况如下:本项目总投资6.80亿元,其中工程费用5.81亿元(含建筑工程费2.30亿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3.51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0.20亿元,预备费0.30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50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00亿元用于建筑工程费和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4、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5.97%,投资回收期为8.29年,经济效益良好。5、项目核准情况截至本预案出具日,本项目已完成备案、环评及用地手续。
LCP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5G时代最有潜力的材料1、LCP 行业概况1.1 LCP材料简介LCP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机械性能,优越电性能和加工性能。LCP,液晶高分子(Liquid Crystal Polymer),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DuPont公司开发。其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光学性能、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性、阻燃性、加工性良好,耐热性好,热膨胀系数较低。在一定条件下LCP材料能以液晶相存在,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呈现晶体的各向异性,冷却固化后的形态可以稳定保持。1.2 LCP产品的分类标准LCP的分类方法各有不同:(1)根据合成单体的不同可划分Ⅰ型、Ⅱ型和Ⅲ型(2)根据形成液晶相的条件,可分为溶致性液晶(LLCP)和热致性液晶(TLCP)。虽然TLCP的工业化时间晚于LLCP,但由于其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因此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新品种不断出现,远远超过了LLCP。(3)LCP产品按照液晶基元在聚合物分子中的位置可分为主链型液晶聚合物、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和复合型液晶聚合。(4)按应用分类可以分为薄膜级,注塑级和纤维级。LCP的分类1.3 LCP下游应用领域LCP传统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其中,LCP作为工程塑料可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的连接器,汽车的大灯壳体,高温烤盘和蛋糕模具;作为纤维可以用于宇宙飞船的安全气囊、轮胎的增强材料、防割手套以及光纤;制成合金可以用于耐腐蚀的化工泵、汽车刹车片以及高端音响拾音器等。LCP 应用领域图2、世界 LCP 行业的发展与现状液晶高分子最早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itzer发现,把胆锱醇苯酸脂晶体加热到145°C会熔融成浑浊的液体,继续加热到178.5°C,浑浊的液体会突然变成清亮的液体,而且这种浑浊到清亮的过程是可逆的。经系统的研究分析指出,有些物质的机械性能和各向同性液体相似;但他们的光学性质却和晶体相似,是各异性的。因此,这些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相被称为液晶相。1937年,Bawden和Pirie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病毒时,发现其悬浮液具有液晶的特性,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生物高分子的液晶特性。1950年,Elliott和Ambrose第一次合成高分子液晶,LCP的研究至此展开。美国:美国塞拉尼斯公司(现泰科纳公司)和杜邦公司是全球最早研发LCP材料并投入生产的企业,在LCP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制造技术方面积聚了非常雄厚的实力。塞拉尼斯于1985年便开始生产以HBA/HNA为主链的LCP树脂,经过多年的发展,其LCP系列产品已涵盖I型、Ⅱ型和Ⅲ型,目前泰科纳公司将LCP业务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LCP树脂生产大厂,并于2010年收购了杜邦LCP生产线Zenite系列,成为LCP树脂龙头企业,产能可达22000吨/年。日本:在LCP技术发展初期,日本便把LCP材料列为其工业技术中的重点攻克对象。目前,日本已发展出包括村田制作所、宝理塑料、住友化学等多家可量产LCP材料的企业。其中,村田紧跟着美国步伐,在LCP材料领域进行了深度积累,具备从LCP材料制造到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实力,成为苹果的独家供应商。从需求端来看,2002年LCP全球需求量仅为1.6万吨,2012全球需求量发展到4万吨,从此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在2019年达到了7.4万吨水准,同比2018年增长了8%,其中2012-2019年之间复合增长率接近10%。2012-2020 年全球 LCP 材料需求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万吨LCP材料早期应用较为单一,基本都是工业应用,后随着科技发展逐渐扩宽,应用领域涵盖如单子电器(高密度连接器、线圈架、线轴、基片载体、电容器外壳);汽车工业(汽车燃烧系统元件、燃烧泵、隔热部件、精密元件、电子元件等);航空航天(雷达天线屏蔽罩、耐高温耐辐射壳体等)等多个领域,其中电子电器仍然是LCP材料的最主要应用领域,其应用占有量高达73%,传统的工业及消费领域占比以逐渐缩减至7%左右,汽车及医疗领域占比分别为4%和3%。2019 年全球 LCP 的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从供给端来看,2020年全球LCP树脂产能约为7.6万吨/年,其主要供应来自于日本和美国,中国在相关方面依然在加速发展突破过程。LCP具有产业分布密集性的特点,其全部产能都集中在中,日,美三国,分别产能1.6万吨,3.4万吨和2.6万吨,占比为21%,45%和34%。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行LCP产业的研发,我国长年依赖日美进口,不过近年来沃特股份、聚嘉新材料、金发科技、普利特等企业陆续投产,中国LCP产业快速增长。从具体生产企业看,目前塞拉尼斯、宝理塑料以及住友三家企业产能超过1万吨,前三家企业产能占比高达63%,行业集中度较高。LCP全球占有份额/%3、国内 LCP 行业的发展与现状3.1国内LCP行业发展LCP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国内LCP厂家多处于突破及验证阶段。由于进入LCP产业时间比较晚,我国相关LCP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后随着LCP材料需求的增长叠加国内替代效应,国内有少数几家公司开始关注该领域并陆续进行技术储备,普利特2007年收购了上海科谷化工,公司在上海金山建设LCP树脂聚合装置,建立TLCP材料从树脂聚合到复合改性的完整技术与生产体系,并开始批量供应客户。金发科技从2009年开始自主开发LCP材料, 2014年产能达到1000吨,2020年扩产后产能将达到6000吨/年。沃特股份于2014年收购三星精密的全部LCP业务,目前产能为3000吨/年。尽管金发和沃特目前都对外宣布拥有产能,但大多是有产能无产量的情况,国内LCP材料发展仍处于突破及检验阶段。LCP中国发展历史近年来由商务部牵头海关、税务、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等部门,加大支持工程化、产业化及其应用,国产LCP行业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中国虽逐步布局LCP产业,但与日本,美国在产业实力相差依旧巨大。5G时代LCP有望取代PI成为在5G时代天线的核心材料。LCP的介电常数Dk在2.9-3.1之间,可以在几乎全射频范围内保持恒定,且其传输损耗可达到PI的十分之一,能够有效降低信号损失、提高通信质量。另外,LCP的可弯折性较PI更好,厚度可降至传统天线的65%,可以提高手机内部以及基站天线的空间利用效率。因此LCP有望替代PI成为5G时代天线PFC软板中的重要基材,LCP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3.2 LCP在天线薄膜上的应用及市场空间测算在2016年以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于硬件的更新及3G,4G时代的普及,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2009年的1.73亿部在7年时间内快速增长到14.7亿部并达到近年来顶峰水准,增长率高达850%。2016年后由于4G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准,且各大手机厂商新款机型缺乏亮点,手机用户的更换欲望不高,智能手机出货量趋于平缓,2019年出货量为14.86亿,未来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结构将被再次改变,手机出货量有望重新进入高速增长期。据IDC数据预测,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16亿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5G时代高频信号传输方式大幅提升了接收端的天线材料要求。5G的信息传播速率为1Gb/s,其传播速度为4G速度的10倍以上,为了保证更高效的信息传输效率,这就需要更好的频谱带宽。无线通信的信息传播主要是用电磁波,传统的3G,4G都是采用6GHz的中低段电磁波,低频段电磁波较高频段的传播距离更远,然而6GHz以下的频谱资源是非常稀缺的,难以有效的满足5G时代高速传播的需求。毫米波高频段既能提升中低频谱的利用效率,亦能进行高频领域的布局,从而成为5G技术的主要选择。不同于3G与4G技术仅是在低频领域间技术的升级,5G使用的天线长度降至毫米级是一种技术上的巨大变革,需要重新选择天线产品载体。而且在5G时代的初期,过度阶段的产品不仅需要满足5G传输的需求,亦要可接收3G,4G信号,于此同时,更轻更薄易于携带是智能手机发展不可改变的方向,因此给天线所预留的空间及其有限。在5G时代的初期,一方面要满足对天线材料的特殊要求,一方面又要控制天线占有的空间,与传统的PI及MPI材料相比,LCP拥有更强的信号传输优势,我们认为未来在基站端和手机端都将大幅增加LCP材料的使用。2019年LCP市场容量约为20.43亿。LCP膜2018年在手机的应用比率为9%,2019年逐步增长至10%,LCP材料有望在手机端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在远期或达到80%的应用水准。随着5G手机技术的技术沉淀及产品逐步推广,在产品出口率及LCP材料渗透率的双重利好加持下,LCP天线需求在近年将进入爆发阶段,并带动前端LCP薄膜树脂的使用需求。若未来5G手机渗透率与4G手机持平,达80%市场普及率,LCP膜在5G手机段渗透率亦达到80%水准,LCP材料的需求量或将达3000吨,并形成近百亿的市场空间。2018-2022年LCP市场容量测算3.3LCP在其他端的应用LCP膜在无人驾驶技术与可穿戴设备上得以体现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仍未实现大面积普及与高端应用,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现有的通信技术无法稳定高效的提供信号传输支持。5G新时代的来临,高速,高频,低时滞的信号传输将大大提升无人驾驶技术的稳定性,LCP天线的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分辨率高,方向性较好,体积不大等优点,其受到天气环境影响较小,可有效辨别行人,且对驾驶感测精度有不错的提升,因而低介电损耗的LCP天线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绝佳选择。与汽车制造的高额成本相比,LCP天线的单体价格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未来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推广中,LCP天线有望亦将实现高速渗透,提高LCP市场需求。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在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势头。可穿戴智能手表作为通讯终端,需要高频信号的同步接收,且因其需要体积小重量轻的特殊性,对空间有较高要求,LCP天线具有成本较低,体积小,传输效率高且性价比高的优势,随着5G配套网络及应用场景的推广应用,LCP天线将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增长实现同步高速增长。SMT:与传统插装技术相比,SMT具有高接脚密度,易于自动化且适于高频应用的特性。因此,SMT需求更高的耐热性,其焊接点处的材料需在250度高温下维持五秒以上。LCP的耐热性可达到300度,具有优秀的阻燃性且不存在吸湿后不稳定等问题,是及其适合用于新型CMT连接器上的材料。汽车零部件;LCP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内各种零部件以及特殊的耐热、隔热部件和精密机械、仪器零件。本田混合动力车的功率模块外壳通过采用LCP实现顶级的小型化和高输出。Mazda开发LCP共混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汽车车身的面板。LCP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LCP材料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LCP材料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LCP材料项目申请报告LCP材料项目建议书LCP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LCP材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LCP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LCP材料行业市场研究报告LCP材料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LCP材料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LCP材料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LCP材料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伏带动需求大增,进口替代指日可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应用广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性质由醋酸乙烯含量决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是由乙烯(E)和醋酸乙烯(VA)共聚得到,通常 VA 含量在 5%-40%。VA 含量越低,EVA 性质越接近低密度聚乙烯(LDPE);VA 含量越高,EVA 性质越接近橡胶。与聚乙烯(PE)相比,EVA 由于在分子链中引入醋酸乙烯单体,从而降低了高结晶度,提高了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溶性和热密封性能,被广泛用于发泡鞋材、功能性棚膜、包装模、热熔胶、电线电缆及玩具等领域。不同 VA 含量 EVA 对应用途EVA 是高端新材料,主要分为光伏料、发泡料、电缆料EVA 属于先进高分子材料行业-高性能树脂-高性能聚烯烃塑料。因其具备高透明度和高粘着力,适用于玻璃和金属等各种界面;而良好的耐环境压力使其可以抵抗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潮气。作为高端聚烯烃分支下的环保新材料,符合全球工业生产向环保绿色化转型的趋势。全球 EVA 生产能力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北亚三个地区,未来需求增长将由东北亚和中东地区拉动。根据《中国化工信息》杂志统计,2019 年全球 EVA 产能达 520.6 万吨/年,北美、西欧和东北亚三个地区的产能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85.3%。2018 年全球 EVA 树脂消费量约为 365.4 万吨,对 EVA 的消费需求较大的地区为东北亚、北美、西欧以及东南亚地区,这四个地区年消费量共计298.1 万吨,占世界 EVA 总消费量的 81.6%,其中东北亚的消费量占到 50%以上。根据中国化工信息预测,2018-2023 年,全球 EVA 树脂消费增速最快的是中东地区,年均 EVA 消费量增长率将达到 8.3%,东北亚年均增速约为 4.8%,高于全球年均 4%的增长水平。来自美国和西欧对 EVA 需求增长较为缓慢,日本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在国内,EVA 树脂主要应用于生产光伏料、发泡料、电缆料、热熔胶料和涂覆料等,国内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带动高端 EVA 树脂需求。根据金联创资讯统计,2014-2019 年国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表观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0%,2019 年国内表观消费量为 177.3 万吨,同比上涨 14.0%。我国 EVA 树脂主要用于发泡料、涂覆、农膜、热熔胶、电线电缆以及太阳能光伏等。鞋材、热熔胶和农用薄膜属于 EVA 树脂的传统应用领域,光伏封装胶膜、电线电缆和涂覆料属于新兴的应用领域。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预涂膜技术和无卤阻燃电缆的发展,光伏胶膜、涂覆、电线电缆已成为 EVA 树脂的重要下游,在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用于光伏封装胶膜、薄膜、预涂膜及电缆生产等新兴技术应用中的高端 EVA 树脂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2019 年国内 EVA 树脂下游各领域需求生产工艺:国内大多采用高压法连续本体聚合工艺目前全球生产 EVA 树脂的方法包括高压法连续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中压悬浮聚合法。不同 EVA 生产工艺对比国内外 EVA 树脂的生产主要采用高压法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根据所采用反应器的不同,生产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工艺。目前,管式聚合法的典型工艺包括: 巴斯夫(BASF)、伊姆豪森(Imhausem/Ruhrchemie)、巴塞尔(Basell)、俄罗斯管式法工艺、住友化学和埃克森美孚管式法工艺等。釜式法聚合的典型工艺有杜邦、美国工业公司、住友以及利安德巴赛尔等釜式工艺法。目前国内EVA 树脂的生产技术均为引进技术,其中采用管式法工艺的生产能力为 60.0万吨/年,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 61.7%;采用釜式法工艺的生产能力为 37.2 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 38.3%。管式法和釜式法生产工艺对比国内 EVA 进口依存度高,未来 1-2 年有望持续景气全球 EVA 树脂产能较分散,东北亚需求超过 50%全球 EVA 产能约 520 万吨,主要厂家包括埃克森美孚、韩泰等企业。全球消费量约 380 万吨,对 EVA 的消费需求较大的地区为东北亚、北美、西欧以及东南亚地区,合计占世界 EVA 总消费量超过 80%,其中东北亚的消费量占到 50%以上。全球 EVA 树脂的产能分布(按地区)全球 EVA 树脂的产能分布(按厂家)国内 EVA 树脂共 7 家企业生产,开工率逐年提高中国 EVA 产能、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4 年到 2019 年,产能从 50.0万吨/年增加到 97.2 万吨/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4.6%;产量从 36.3 万吨增加到 73.7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5.8%。2020 年国内产能 97.2 万吨,产量预计 75 万吨,开工率 77.2%。国内 EVA 产能产量(万吨)国内主要产能包括斯尔邦石化 30 万吨/年、扬子石化-巴斯夫 20 万吨/年、燕山石化 20 万吨/年、联泓新科 10 万吨/年、台塑宁波 7.2 万吨/年等。其中斯尔邦石化、联泓新科、台塑宁波具备光伏级 EVA 树脂生产能力,年产量约 15 万吨。我国 EVA 树脂主要生产厂家(万吨/年)国内新增 EVA 产能陕西中煤榆能化 30 万吨/年、中化泉州 10 万吨/年、中科炼化 10 万吨/年、古雷石化 30 万吨/年,这些产能受疫情影响实际投产进度尚有不确定性,新增产能主要以生产电缆料、发泡料为主。我国 EVA 树脂新增产能(万吨/年)我国 EVA 进口依存度高,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2014-2019 年表观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0%。2019 年 EVA 进口 109.6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177.1 万吨,同比上涨 14.0%。我们预计 2020 年国内 EVA 进口量约 118 万吨,表观消费量约 187 万吨,同比增长 5.6%,进口依存度 63.1%。从终端行业发展来看,光伏、电缆等高新行业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需求量增长迅速,成为拉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需求的主要动力。国内 EVA 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万吨)EVA 价格受需求拉动暴涨,未来 1-2 年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历史上来看,EVA 树脂价格较为稳定,2017-2019 年价格始终维持在 12000-14000 元/吨。2020 年上半年,受原油带动的乙烯价格下跌,以及下游行业开工率下降,EVA树脂价格跌至 9500 元/吨。自 2020 年 8 月份以来,在下游需求复苏以及光伏级树脂需求超预期下,价格大幅上涨。2020Q4均价17800元/吨,同比上涨35%,环比上涨 52%。我们认为在海外无新增产能、国内新增产能进度推迟、下游需求爆发增长的背景下,未来 1-2 年 EVA 树脂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EVA 胶膜是光伏组件关键材料,拉动光伏料需求EVA 胶膜性能优异,受光伏电池技术路线影响小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重要封装材料,约占光伏电池组件成本 5%。光伏胶膜是光伏电池组件的内封装材料,应用于电池组件封装的层压环节,它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和上层玻璃、下层背板(或玻璃)通过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构成光伏组件。光伏胶膜是以树脂为主体材料,通过添加交联剂、抗老化助剂,经熔融挤出、流涎成膜而得。光伏胶膜材料不受技术路线影响,未来 EVA 树脂和 POE 树脂长期共存。光伏胶膜按原材料可分为透明 EVA 胶膜、白色 EVA 胶膜、聚烯烃(POE)胶膜、多层共挤 POE 胶膜(EPE)等。透明 EVA 胶膜是最传统的产品,适用各种光伏组件;白色 EVA 胶膜反射率更好,主要适用光伏组件下层封装;POE 胶膜具备更高抗 PID 性能(电位诱发衰减:为提高发电效率而降低太阳能电池片钝化层的折射率,导致光伏组件实际发电效率大幅下降的现象),主要适用于双玻光伏组件。光伏胶膜种类(按原料区分)双玻组件是未来发展趋势,EVA 胶膜长期看渗透率下降有限光伏组件经历单玻组件、双玻组件、新型双玻组件等发展阶段。常规单玻组件结构(从上往下):光伏玻璃、透明 EVA 胶膜、电池片、透明EVA 胶膜、光伏背板。太阳能透过玻璃和上层透明 EVA 胶膜照射到硅电池片上产生光电流,白色的光伏背板反射光线,透过下层透明 EVA 胶膜再照射到电池片表面,提高光线利用率。常规双玻组件结构(从上往下):光伏玻璃、透明 EVA 胶膜、电池片、白色EVA 胶膜、透明背板/钢化玻璃。由于双玻组件背面使用透明玻璃而没有白色的背板反射光线,会导致电池片间漏光,存在 2%以上功率损失。改为采用白色EVA 胶膜应用在电池片下侧,可以增加反射,提高阳光在组件中的利用效率。新型双玻组件结构(自上而下):光伏玻璃、透明 EVA 胶膜、电池片、POE胶膜/多层共挤 POE 胶膜、透明背板/钢化玻璃。由于双面发电特性和特殊设计,电池的背面特别容易发生 PID 现象,尤其在双玻组件中 PID 衰减更为明显。POE胶膜具有更高的水汽阻隔率、更优秀的耐候性能和更强的抗 PID 性能,可提升组件长期可靠性。由于双面发电组件理论效率更高,是光伏组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白色 EVA和 POE 胶膜的渗透率也将相应增长,对透明 EVA 胶膜形成逐步替代的趋势。但由于 POE 胶膜粘结性较差,使用多层共挤的 EVA-POE-EVA 结构胶膜(EPE),其可兼具 EVA 的良好胶黏性与 POE 的抗 PID 性能,性能介于 EVA胶膜与 POE 胶膜之间。全球光伏迎来高速发展期,光伏胶膜需求大增带动 EVA 光伏料需求光伏是绿色环保清洁能源,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随着投资成本不断下降和发电效率逐年提升,中国光伏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光伏市场最高年均新增装机可达到 287GW,2025 年最高可达 391GW,年复合增速 16%。我国正在积极谋划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光伏协会预测,未来 5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装机乐观情况可达到 90GW,2025 年最高可达 123GW,年复合增速 21%。光伏组件产量一般为光伏电池装机量 1.15-1.2 倍,2019 年全球新增装机 115GW,光伏组件产量 138GW。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预测(GW)国内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预测(GW)光伏胶膜呈单位用量下降、克重增加趋势,白色 EVA 与 POE 胶膜渗透率增加。在相对固定的组件面积下,光伏封装材料的单位用量(亿平方米/GW)与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呈负相关性。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单位面积组件的输出功率逐年提高,未来胶膜的平均用量也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组件对电池封装性能要求的提高,光伏胶膜克重(吨/亿平方米)呈增加趋势,大体上看,单位用量下降与克重增加基本相互抵消(吨/GW)。由于双面发电组件理论效率更高,是光伏组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白色 EVA 和 POE 胶膜的渗透率有望相应增长,对透明 EVA 胶膜形成逐步替代的趋势。光伏胶膜单位用量预测(亿平米/GW)光伏封装材料市场占比预测EVA 树脂受光伏装机需求拉动,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光伏预测,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在 120GW 左右,乐观预计 2025 年新增装机 391GW。根据我们估算,按照树脂需求为 4.7 万吨/亿平米,2020 年全球光伏级 EVA 树脂需求约 54 万吨,2022 年需求约 95 万吨,CAGR 为 32.7%;2025 年需求约138 万吨,CAGR 为 20.7%。全球 EVA 树脂需求预测(乐观)悲观预计 2025 年新增装机 301GW。根据我们估算,2022 年全球光伏级 EVA树脂需求约 75 万吨,CAGR 为 25.5%;2025 年需求约 106 万吨,CAGR 为17.5%。全球 EVA 树脂需求预测(悲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申请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建议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商业计划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