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中国科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 凝心聚力,精心部署,开展“科创中国”建设,以价值引领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开放合作汇聚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组织力量,得到各方面鼎力支持,取得积极成效。为持续深入推进“科创中国”建设,及时发现、凝炼、推广各地方、各学会及各有关单位开展“科创中国”建设的典型经验,中国科协经济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征集遴选了32个具有示范价值的典型案例,包括试点建设、组织创新、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等三个方面内容。“科协改革进行时”为您陆续推出这些典型案例,敬请关注。组织创新篇7一、基本情况河南省濮阳市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以来,积极推动创新融通组织建设。当地企业河南盛源集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科创中国”创新组织“样板间”。该院为企业属性研究院,拥有博士、硕士为骨干的10余人科研团队。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有利于吸引、发挥一线城市人才效应,缩短技术产品研发周期,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二、主要做法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对主要合作技术团队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给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殷鹏刚教授团队10%的股权。日常管理采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将公司收入的20%作为奖励资金,奖励给工作优秀的员工。研究院后续会以职业合伙人的方式进行运行,职业合伙人以收益、个人发展和回馈社会为目标,通过建立创新,专业服务,与研究院、客户协力合作,共创和共享成果。三、主要成效(一)技术成果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申请及授权的专利(包含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濮阳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的专利)共33项发明专利(已授权9项),6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2项美国专利(已授权1项),另外还有准备申请的发明专利6项。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协同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申报建设成立了濮阳市聚碳酸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碳酸酯新产品与制备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时代材料的应用方面开展战略性前沿研究,并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工程装备开发等应用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二)成果转化河南盛源集团在聚碳酸酯技术仍为国外垄断情况下,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聚碳酸技术,并成功建成投产年产13万吨的聚碳酸酯装置。此为国内首创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聚碳酸酯技术的民营企业。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在成功牵头年产13万吨聚碳酸酯项目之后,又通过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的相关技术进行整合和优化升级,为盛源集团提供了产业链布局中的相关技术。如顺酐下游的绿色环保增塑剂项目、13万吨聚碳酸酯联产的10万吨碳酸二苯酯项目。同时研究院也对盛源集团及其子公司进行了10年的产业链战略布局,包含顺酐上游下游产品、聚碳酸酯上下游产品,未来涉及 15 万吨顺酐装置、顺酐下游的氢化酸酐、绿色环保增塑剂、生物可降解材料、化学制药、农药以及高端树脂材料、智慧杆材料、香料、特种涂料等;生物基聚碳酸酯、聚碳酸酯光学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初步合作协议)、共聚聚碳酸酯,生物基可降解材料PLA、淀粉及改性材料等,总产值可达200亿元。 四、重点经验(一)濮阳市企业在北京成立研究院,有利于吸收优秀科研资源和研究人才。有效解决濮阳市位居中原河南,高校、科研机构资源不足,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难以引才、留才等问题。(二)与知名高校专家团队合作共建,给予股份激励,以职业合伙人方式运行,有利于激发创新能量。(三)以公司技术需求为导向,高校科研资源为基础,产学研高效融合。科研成果更顺应市场,技术转化快,产值高。文/科协改革进行时 编辑整理
9月1日,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开院仪式在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举行,为我区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简称“陕研院”)2019年11月成立,依托国内外高端创新创业团队,充分发挥西安交大、西北大学、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等高校及科技人才优势,打造面向企业重大需求国际化、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合作平台。 研究院采取企业化运营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方面重点布局新材料、智慧能源以及生态环保等领域。 目前该院已与上海汽车、国轩高科、南京奥联高科等知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实际效果得到了合作单位的充分认可和好评。 “筹备阶段我们享受了丰厚的政策支持和全区各部门的温暖服务。特别是疫情期间,良好的沟通提高了办事效率。” 研究院负责人介绍,未来,研究院将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为主线,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基地、技术集成创新与育成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这次研究院的开院,将有力推动我区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助力打造涵盖科技、人才、资本、环境等要素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我区也将提供全方位服务,共同把研究院建设成为海外创新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院企合作共赢的“示范区”、引领行业发展的“丰收地”。 区领导黄继军参加活动。 作者| 谢嘉编辑| 陈文美 王珈责编| 唐圆圆分享文章,点亮在看【来源:株洲新区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株洲新闻网9月1日讯(记者 罗磊 通讯员 李媛)今日,株洲市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下称陕研院)开院仪式在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举行,将充分发挥其在新材料领域的共性技术研发、中小企业科技攻关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等功能,推动株洲科技进步和相关领域产业转型升级。▲ 开院仪式现场。(罗磊 摄)据了解,陕研院成立于2019年11月27日,业务涉及能源、生物、纳米等领域,开发了先进复合材料技术、新型电池包,优化了能源材料转型升级产业链、与能源材料相关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陕研院已与上海汽车、国轩高科、南京奥联高科与国内多家企业进行了项目合作交流。株洲高新区动力谷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陕研院入驻园区夯实了我市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等产业基础,对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提升企业和企业人才的科研水平、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奠定了基础,为加快实施中国动力谷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参观。(罗磊 摄)▲ 学术交流讲座现场。(罗磊 摄)开院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陕研院,并展开学术交流。【来源:株洲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沈阳3月8日电 (赵桂华)“2021防锈防护新材料技术发展论坛暨沈阳防护新材料研究院揭牌仪式”于3月8日在沈阳市皇姑区举行。该论坛围绕“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中国防锈防护新技术、新材料创新发展”这一主题,旨在全面推进新材料防护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助推沈阳全方位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沈阳防护新材料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助于攻克一批新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新材料领域企业在产业链中创新融合发展。沈阳市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来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院所技术专家、学者,以及航空、钢铁、铸造、电子、仪器仪表等相关应用领域企业200余人参加了当日活动。此次论坛为期一天,来自防护新材料领域的专家重点围绕《腐蚀与防护领域的重要课题》、《电子装备腐蚀现状与对策分析》等主题带来总计11场技术讲座和主题分享。值得一提的是,沈阳防护新材料研究院的成立,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院成立后将充分利用开放多元共享的合作优势,集中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形成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推进一批重大产业研发项目,例如以纳米材料的应用为突破点,形成高性能防锈防护材料,构建新型防锈防护体系,以生物质缓冲材料替代聚苯乙烯类缓冲材料,减少白色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生物质材料价值。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为防锈防护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发起者—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皇姑区重点培育的国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皇姑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强化各类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打造了“创新主体实验室”“皇钻汇”等一批创新培育品牌活动,培育成果显著,2020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均超过50%,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域外创新中心数量领跑沈阳市。下一步,当地政府将进一步聚焦产业细分领域,深度推进“沈阳防护新材料研究院”等区内新材料领域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力争攻克一批新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完)
11月10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材料高创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研究院将发挥新材料对工业产品质量升级转换和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高效汇聚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和创新项目,为新区现代海洋、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强链补链的关键作用。据悉,作为2020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的重要板块之一,本次活动围绕“新材料、新生态、新动能”这一主题,在青岛市委组织部、山东省材料学会的指导下,由区招才中心、区工信局主办,海创人才南方创业服务中心、青岛中科智慧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承办,青岛西海岸人才生态产业集团协办。全国各地的国家高层次人才“云”聚新区,与莅会各行业头部企业、高校院所、创投和金融服务机构共话新材料领域的深度合作。据了解,青岛西海岸新材料高创研究院,是新区首个高层次人才生态协同平台,由青岛中科智慧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推动发起的首批11家合作单位共同签署了研究院共建协议。各方将聚焦于新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方向,以人才链为抓手,打造“产业需求引领、应用技术研究、产品中试成熟化、投资金融服务、供应链资金保障”全链条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生态协同服务体系,搭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聚才融智平台。据介绍,新材料高创研究院前期筹备期间,已储备了30多个国家级和本地高层次人才项目。在仪式现场,首批引进的6位高层次人才与本地企业完成项目合作签约,正式启动本地产业化深度合作。启动仪式现场还开展了6场高水平的项目推介专题报告,6位国家高层次人才、行业精英分别围绕光纤网络传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膜的产业化等前沿技术领域带来主题分享,并进行了核心技术产品的线上发布。同时,各专家与驻区参会企业、高校进行了“一对一”精准对接,共商项目落地转化方案,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新区落地。人才是一座城市发展最大的动能,新区全力构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地,搭建交流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加快引进培育更多城市“合伙人”,打造产业汇聚、人才集聚、资本助力的“新名片”。形成了人才高度集聚、产才深度融合、活力持续迸发的良好态势,现已拥有20家驻区高校,97家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人才总量达到65.1万,集聚起千亿级经济总量和发展动能,为新材料等产业的聚集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 |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海龙 通讯员 张海铎 耿宁编辑|宇航【来源:青岛早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城先进材料产业又迎新盛事!今天(8月6日)海鹰空天材料(苏州)研究院学术交流会在相城举行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高清,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市政府副秘书长卢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工艺师符志民,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党委书记史新兴,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副院长徐涛,306所所长曹辉,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永清,区委常委、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沈磊等出席会议。会上,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加强合作,共同促进苏州市社会经济和航天高科技产业发展。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也正式在相城启动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由航天科工三院设立,将构建“1+4+N”发展格局,力争用15到20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家级航空航天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国家级先进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应用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空天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具体干货内容咱们再来详细理理01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秉承“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合作原则,按照国家对苏州市和航天三院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加强合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同促进苏州市社会经济和航天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国资委所属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从事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发展格局,使航天科工成为新材料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成果转化的排头兵,拥有着以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陶瓷及复合材料3D打印、材料基因组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技术储备。02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在相城启动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设立在相城漕湖开发区,未来将以空天装备对新一代材料的需求为牵引,以航天品牌巨大的影响力为后盾,构建“1+4+N”发展格局,力争用15到20年的时间把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家级航空航天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国家级先进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应用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空天材料综合研发平台和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效果图-1→打造一个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海鹰材料实验室;4→重点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塑性成型、隔热控温材料和先进陶瓷材料等四大核心业务板块;N→积极探索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材料基因组工程、生物医药材料等N个新兴产业方向。关于相城区先进材料产业落户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是相城重点发展的六大未来创新产业高地之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性产业,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作为国内最一流的航空航天材料研发生产机构落户,对于相城加速先进材料产业项目集聚、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题报告会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院士、清华大学周济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刘永才院士和材料领域首席专家裴雨辰研究员,分别围绕C919大型客机研制、超材料及其常规材料融合、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空天关键材料研发等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吴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设计专家、 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提起吴院士,是否还记得——2017年5月5日14时,上海浦东机场,一架蓝绿涂装、尾翼上标有“C919”字样的飞机从第四跑道启动、滑行、加速、一飞冲天。那一刻,现场沸腾。C919首飞成功!蓝天上,终于有了一款属于中国的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标准研制的大型客机。●周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理事长等。在电子信息功能陶瓷领域和超材料领域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刘永才,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航技术专家,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家委成员、总体专家组组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裴雨辰,航天科工集团先进材料领域首席专家,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科技委主任。长期从事航天特种材料研究工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会上,相关领导嘉宾纷纷致辞表达出对此次合作的信心与期望航天科工集团总工艺师符志民致辞苏州市副市长陆春云致辞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党委书记史新兴致辞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向开发区管委会授感谢牌。相城区政府副区长朱小海介绍相城区情。306所所长曹辉在采访中表示: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依托航天科工集团尖端材料技术,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国家级航空航天先进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是兼具“硬科技”与“软实力”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集众多优势于一身,契合时代发展趋势。会后,与会人员还现场参观了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现场和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展示中心。相信,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的落户不仅是相城高端产业加速集聚的又一重要成果更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资料:漕湖开发区、今日相城工作室 瞿妍编辑:今日相城工作室 张露
图集 9月2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近日正式揭牌,标志着又一重量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地方,将有力支撑宁波市两个万亿级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研发的熔喷布专用料等多款聚烯烃产品。张凌志摄影该研究院为中国石化集团与宁波市政府共建项目,是中国石化大力推进高端新材料技术开发、打造世界领先企业的重要抓手。该院研发力量现阶段以原镇海炼化科研团队为主,今年以来,成功研发医用口罩熔喷布专用料、户外高端滚塑专用料等多款聚烯烃新产品,以边研发、边筹建、边产出的模式,推进项目落地。下一步,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将与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强强联合,围绕石油基全产业链,以高端聚烯烃材料、先进精细化工合成技术、先进塑料加工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为主攻方向,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 刘佳
中国江苏网6月24日讯(通讯员 白高萱 记者 韩震霞)今天下午,由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办的江苏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也是今年南京创新周活动在秦淮开展的一次盛会。活动现场,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南京市市长韩立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为“江苏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由王泽山院士联合丁文江院士打造,系南京市首家双院士持股建设的新研机构,重点解决新材料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未来纳米石墨硼复合材料等一批新型技术将不断投入应用,形成产业链,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增添动能。此次活动还有4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了智能制造、光电技术、区块链产业等领域。其中,江苏英普区块链产业研究院项目总投资额8000万元,由容淳铭院士领衔,依托挪威斯塔万格大学网络服务创新中心,以区块链基础技术研发及改进为突破,从区块链产品行业应用平台和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布局。为助推秦淮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和科技成果落地,白下高新区创新举措,牵头聘请一批学界泰斗、业界精英担任秦淮新产业发展顾问。首批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怡昕,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海波,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勇杰,南京创熠呈益天使基金合伙人钱玮四位知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此外,活动现场还为白下高新区研发机构兑现了千万元新研绩效奖,6家机构共获得市级绩效评估奖励1150万元。
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揭牌10月22日上午,我校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雁塔校区第二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邹志刚教授,南京大学周勇教授,我校校长李天太、副校长李华,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及3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李华副校长主持仪式。他对邹志刚院士、周勇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科研特色、学生工作等方面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的概况。李天太校长宣读了《关于成立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的通知》。他表示,我校作为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近年来紧密围绕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大局,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和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基地。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是我校自建校以来第一次跨学科成立的研究院,研究院将结合国家和陕西省未来节能减排方面的发展战略,前瞻性地开展清洁新能源、绿色新材料、高效催化剂及光催化方面的研究,挂靠在化学化工学院。我校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的成立,离不开邹志刚院士和周勇教授的悉心指导,同时也将为我校能源化工与新材料学科方向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形成我校学科建设新的突破点。邹志刚院士表示,此次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的成立,是适应国家能源行业发展大势的举措,将进一步推动西安石油大学的发展迈上新台阶。他希望学校给予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更大的支持,协调好三个学院的工作,促进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力争在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南京大学周勇教授表示,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今后要为西安石油大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贡献力量。随后,邹志刚院士和李天太校长共同为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揭牌。揭牌仪式后举行了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聘任仪式,学校聘任邹志刚院士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聘任李华副校长为研究院院长,聘任南京大学周勇教授和我校周德胜教授、王文珍教授、张骁勇教授为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创新高端讲坛10月22日下午,我校科技创新高端讲坛在鄠邑校区弘石报告厅举办,邹志刚院士、周勇教授出席讲坛,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王文珍主持讲坛,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共计400余人参加了讲坛。邹志刚院士从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光催化材料、光催化反应机理以及材料科学在氢能制备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同学们介绍了光催化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南京大学周勇教授从温室气体造成的影响、CO气体排放治理和再生利用以及早期的研究工作三个方面,为同学们作了一场详实严谨的报告。......xsyu1951......文字:张少良摄影:杨 明编辑:罗金莉校对:罗金莉责编:赵喜军审核:刘陕军监制:李国武图文素材来源于官网
11月25日,河北省医用纺织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石家庄市揭牌成立。河北国控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金洲,共建单位有关领导等出席揭牌仪式。河北省医用纺织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据悉,河北省医用纺织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今年8月份省科技厅批准筹建的2020年省级重点研发平台。 该研究院由省纺织科学研究所联合天津工业大学、石家庄明大新工贸有限公司、新瑞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德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4家津冀单位共同申报成立。旨在通过凝聚各方智慧、优势、资源、力量,聚焦医用纺织品行业健康平稳发展,将产、学、研、用机构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弥补河北省纺织行业产业创新体系不规范不完善短板,提高河北省医用纺织用品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河北省医用纺织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据介绍,研究院将围绕医用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以医纺非织造新材料,医纺面料新材料,医用纺织品的设计、制作与维护,医用纺织品质量控制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聚集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努力构建装备先进、人才集聚、功能完备、开放共享的全省医用纺织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和第一届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揭牌仪式现场,研究院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和第一届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河北省纺织科学研究所所长付中平被推选为理事长并被任命为研究院首任院长,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张威被推选为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