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大突破!西南政法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立项!胡杨人

重大突破!西南政法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立项!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立项结果出炉,西南政法大学共获得1项重点项目、2项青年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为建校以来首次获准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创业网络对新创企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机理项目编号:72032007资助金额:210万元项目负责人:韩炜教授韩炜:管理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网络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重庆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在《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的专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资助,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该项目为何是重大突破?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官方网站检索结果,韩炜教授此次获准立项项目是管理学部迄今为止对重庆地区高校资助的第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市属高校中则是唯一的一项。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在创业研究领域2020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该项目也是唯一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也是我校工商管理学科近年来积极开拓进取、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元素,反映出工商管理学科强化人才引领、团队攻关、主抓重大项目战略取得了突出成就,加强重大管理问题研究、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本次获准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将会推动我校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名称: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2003159资助金额:24万元项目负责人:于文超副教授于文超:经济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学者,西南政法大学“122人才工程”青年学术拔尖人才(首批)。研究领域为经济转型与发展,论文发表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科研管理》等期刊,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项目名称:基于门限机制和分存技术的图像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2002301资助金额:24万元项目负责人:易爽博士易爽:博士,先后于重庆大学和澳门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8年9月至今,系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校级青年项目一项(已结项),省部级项目两项(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一项、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在研)。近几年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多篇,包括IEEE TMM、 IEEE TIP、 IEEE Tcyber、Signal Processing等,并担任多种国际期刊审稿人。学校此次获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将有力推动学校向多学科发展建设目标迈进,对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背景资料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位属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行列,重点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涵盖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及经济学相关学科)资助重点项目34项。自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把管理科学纳入资助范围,管理学部在过去的34年间仅资助重大研究计划1项、重大项目4项。而因具有资助项目少、资助金额大、科研要求高及对学科评估具有重大支撑的特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在众多国内双一流高校中被认定为国家级重大项目,部分省份则将该类项目视为一流学科建设重大标志性成果。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素材来源:西政网封面图素材来源:王啸洋文字:科研处素材审核:周尚君

后人类

西南政法大学与重庆市两江公证处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11月18日,西南政法大学与重庆市两江公证处举行了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重庆市司法局、两江新区司法局、西南政法大学、两江公证处相关领导参加签约授牌仪式。仪式上,西南政法大学与重庆市两江公证处签订了《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协议书》,共同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接牌。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专业人才。双方就下一步深化合作达成共识:坚持眼光向前,建好“蓄水池”,科学谋划人才的培养路径,把更多的好苗子“选”出来;坚持脚步向下,练好“千里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公证机构各自优势,建立更加紧密的共建共享机制;坚持肩膀向上,争当“实力派”,推动公证机构全面对接高校智力资源、学术能力和科研实力。【来源:重庆司法公众号】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周章

两江公证处牵手西南政法大学 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11月18日,重庆市两江公证处(以下简称两江公证处)与西南政法大学举行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授牌。双方将通过搭建互利双赢的教学科研平台,培养全方位的公证法律人才。据悉,此次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设立,旨在搭建两江公证处与西南政法大学深度合作的平台,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强化公证制度和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全方位的公证法律人才,加强两江公证处队伍建设。记者了解到,此次协议内容涵盖实务调研、学生教学实践等方面,双方将在调研领域相互提供理论和实证方面的便利和支持,共同承担的调研课题。其中,西南政法大学将发挥教学科研优势,加强对两江公证处理论研究工作的指导;两江公证处将为学生开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地,为老师参与法律实务实践搭建平台,丰富西南政法大学师生理论研究素材和校外教学实践场所,共同研究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法学课题,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重庆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二级调研员、重庆市公证协会秘书长廖小燕表示,此次双方合作将有效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为优秀法学人才厚植成长的沃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李兆玉表示,此次合作将为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推动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共同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专业人才,推进协同育人。“借助西政强大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必将不断提升我处公证人员的法学理论素质,完善我处的人才结构,打造一支既有深厚法律理论功底同时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两江公证处主任涂志辉说。据介绍,自成立以来,两江公证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多渠道吸纳优秀法律专业人才,团队平均年龄40岁左右,执业公证员70%具有研究生学位或研究生学历,70%有中高级职称,能够办理国内民事、经济、涉外等各种类型的公证业务,执业经验丰富。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严薇 实习生 宋沁泽

金沙镇

中央批准设立,全国仅20人!近日,重庆这位教授斩获重要荣誉!

日前,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评审结果,共产生"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0名、提名奖获得者20名,西南政法大学周尚君教授荣获"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周尚君,1979年10月出生,湖南省安乡县人。九三学社社员,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担任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期刊社社长、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兼任中国法学院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委员会副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重庆社科规划重大重点项目等9项;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译著2部。坚持在社会事实中发现中国法理,学术研究既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法治运行的实践逻辑、组织特征及发展动力,注重"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同时也注意开拓前沿性课题,在提升地方法治竞争力、提高立法效能、发挥价值治理优势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坚持在社会服务中践行中国法理。注重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法治建设实践,多次主持完成政法工作研究任务,积极为中央决策机关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相互支持。坚持在教书育人中传承中国法理。注重教育学生"为学先为人",从教十多年来,坚持言传身教,在举止言谈中教导学生为人、在持之以恒中引导学生读书,所指导的学生中已有多人前往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或任教。拓展阅读:"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的重大奖项,受到全国法学法律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评选法学界比较有潜力和声望的年轻法学学者,旨在通过评选表彰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激励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锐意创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者、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者。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工作自2019年5月启动,由中国法学会各研究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学会,具有一级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法学院校和科研单位,中央政法委、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安部、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推荐产生了115名候选人。素材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不贱佞谄

西南政法大学: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法治科技园

来源: 重庆日报10月底,由西部(重庆)科学城发起并筹备成立的重庆笔迹大数据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家分析手写笔迹大数据的研究机构,将联合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高校及院所,在笔迹识别算法、数据存证安全、应用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西南政法大学(下称西政)依托学校法学学科优势,立足“法律+科技”的思路,着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法治科技园。11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对该校刑事侦查学院、国际法学院等团队进行了采访。用十亿分之一克的笔迹溶剂鉴定材料真伪在司法鉴定领域,鉴定一份材料的书写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鉴定。“比如,一份遗嘱、文件或还款单,如果书写时间不是真实的,就代表这份材料不是真实的。”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物证鉴定专家喻彦林介绍,但由于笔墨材料的多样性(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等),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保存变化等,导致对材料书写时间的鉴定非常难。红外光谱、热分析法、溶解速率法……从上世纪开始,西南政法大学国家级司法鉴定中心便集合了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对材料书写时间的鉴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一种针对微量混合溶剂比较理想的鉴别手段。“气相色谱可以做分离分析,把微量、性质相似的溶剂分离开;质谱则是做定量定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喻彦林介绍,通常,1厘米的笔迹笔画里,只含有十亿分之一克的笔墨含量,因此对鉴定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团队是目前国内书写时间鉴定做得最好的团队。用大数据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如果接到勒索电话,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声音,如何寻找、锁定嫌疑人?西政刑事侦查学院有一套法庭语音证据评价新范式。“传统的语音识别大多靠人工经验判断,比较主观,也有偏差。”西政刑侦学院院长胡尔贵介绍,西政这套法庭语音证据评价新范式运用大数据和统计学建模,从而建立大规模的背景人群数据库。比如,犯罪嫌疑人是河南还是重庆口音?是中年还是青年?声调高低如何?团队运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建立了一套可智能化自动分析的技术,可从样本的口音、声调高低、叹词、停顿时间等多个方面,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区域。“目前互联网发达,针对电子技术犯罪等,我们还运用电子数据、网络安全等技术在网络新兴领域进行创新突破。”胡尔贵介绍,西政刑侦学院建立了“证据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其中包含重庆市刑事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是建设科学城法治科技园的核心项目,在不少领域有技术突破。“一带一路”国家法律数据库明年可运行汇聚东盟十国的法律法规、司法判例、法学期刊数据、法治机关运行制度等各方面法律信息;首期共达50万条法律信息,以及近百名各国各领域的法律专家……这是西政明年将正式运行的“一带一路”国家法律数据库及法律查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数据库”)。该数据库由西政东盟法学研究中心牵头打造。“项目拟建成全世界最完整的东盟十国法律数据库。”西政国际法学院张晓君院长介绍,该项目是重庆高校国际化人文特色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助力将重庆打造成东南亚区域的法律高地,推动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多年来,西政与东盟十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紧密的法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东盟法学研究中心也陆续为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培养了200多名检察官等高级人才。张晓君告诉记者,该数据库是英文数据库,配有翻译软件。如果在数据库查询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请相关专家进行解读。该数据库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运行。

掠食者

招贤纳才!西南政法大学2021年全职岗位、柔性引进岗位招聘中

近日,西南政法大学发布招聘信息,目前该校正实施全职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聘任体系,邀请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岗位类别:(一)全职岗位1. 教学科研岗位获得大学博士学位,具备较好的学术发展潜力,已取得一定学术成绩的优秀人才。具有博士学位的正高级职称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国内外高校优秀博士或博士后出站科研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2. 博士后(师资博士后、项目博士后)岗位获得大学博士学位,具备较好的学术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二)柔性引进岗位结合学科建设需要,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学者加盟学科建设。根据专家自身的条件可作为讲席教授、讲座教授和项目学者引进,以合同方式约定明确的聘期工作任务,按任务完成情况给付报酬。待遇保障:(一)全职岗位1.按照相应岗位提供一次性安家费和住房补贴,具体待遇一人一议。2.按照相应岗位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根据科研计划和相关规定使用。3.全职教学科研岗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全职博士后岗位纳入合同制管理,优秀出站人员按公开招聘程序考核后可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4.西政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西政幼儿园可提供相应配套教育服务。(二)柔性引进岗位各类专家学者聘期内根据任务情况实行协议工资制,任务与薪酬匹配,待遇从优,一人一议。应聘及联系方式(一)招聘网站http://hr.swupl.e.cn/zp.html#/(二)西南政法大学人事处人才引进与服务咨询联系方式电话:023-67258297邮箱:806870132@qq.com联系人:李老师(三)招聘学院联系方式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乙竹

关注!为什么选择西北政法大学?这10大理由绝对吸引你!

在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西安,有这样一所巍巍庠序,随着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她在历史的脉络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怀揣理想的学子。她就是西北政法大学!如今高考志愿填报进行中,听完这十大理由,你一定会爱上这所高校!理由一:风华古都,巍巍名校如今,西安正以它特有的风华,将“古”与“新”结合,焕发出别样的风采。2019年,西安市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实现企稳回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国家科技奖获奖数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技术合同交易额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同时出台有力措施稳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高校“四个一流”建设稳步实施……西安,正以更加强大的实力丰富“国家名城”的内涵。坐落于西安的西法大诞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为抗日取得胜利而成立,在八十多年前风雨仓皇之际,点燃了火种,八十三载风云里,红色基因始终在西法大人心尖激荡。学校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成建制调入,组建西安政法学院,后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建校83年来,学校扎根祖国西部,形成了“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优良传统,铸就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凝练了“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如今,西法大已成长为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法学高等教育“立格联盟”和西安高水平有特色高校“长安联盟”的成员单位。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西法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成绩。理由二:学科全面,法学特色经过八十三载教学积淀,西法大已成为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长期以来,西法大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致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2014年获批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博士研究生67人。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为“B+”。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巩固了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优势和特色也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现有32个本科专业,法学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承担全部3个类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任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建有7个实验实训中心,法学实验实训中心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在西法大,文理兼收,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设置均衡合理,并以法学特有的思维与方式渗透课堂,交叉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理由三:多元培养,育人为先多年来,西法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创新“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力量。学校积极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不拘泥于课堂教学,拓展第二课堂实践,不仅开展各类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还聘请社会各界杰出英才以讲座形式讲解理论前沿、实务实践、人生感悟、创业经历等,频率保证为每周至少一次,反响热烈,教育成果好。学校还强化实践教学,共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300余项,6000余场,连续三年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季”,参与学生达60000余人次,参与教师2000余人次。学生参与“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达2500余项,参赛学生共计8000余人次,获省级金银铜奖共计23项,学校“长安处处有故事——致力打造中国品牌IP”获全国最佳创业项目奖,直接晋级国家总决赛。理由四:师资雄厚,寓教于乐学校深入推进博士授予单位条件达标攻坚计划,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学者为先,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等20余人;有获得陕西省百人计划、三秦学者等省级人才项目支持和陕西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教师50余人。此外,西法大积极推行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制度,受到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委的高度评价。理由五:升学就业,前景广阔根据《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9年,西法大共有3333名本科生毕业,毕业后升学的同学中,考研人数较多的学校是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有29.22%的同学选择考取本校。出国(境)的本科生皆为留学深造,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前往的大学集中在悉尼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毕业后就业的同学,以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各类事业单位为主,多集中在北京、广东和上海等地,在西部就业省份以陕西为主。职位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法律专业人员、公务员为主。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各行业均有需求,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教育业”有较大比例。综合来看,已就业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整体工作胜任情况较好,薪资水平与专业平均薪资水平相当。学校向来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学校招生就业处全面开展线上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打造“云就业”、“云指导”、“云服务”等精准化信息服务矩阵,为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就业构建起优质高效的一网式就业服务平台,确保毕业生就业形势稳定。“云指导”为学子求职能力提升精准助力,为延期开学的学生、参加公招类考试的学生、研究生复试的学生等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破解学生的困惑与障碍。“云服务”,就业暖心服务不打烊,高度重视就业服务工作,制作“疫情期间就业工作服务指南”,推行“不见面”就业服务,落实“只需一次”办事承诺,简化各类就业手续办理,为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好基础。不仅在疫情期间如此贴心,西法大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热心耐心,认真处理来访者的问题。今后,学校仍旧会精准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实现毕业生“稳就业”的工作目标。理由六:包容开放,合作办学近年来,西法大开放办学进一步深化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2016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西北政法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支持与指导下,西北政法大学发挥在国际教育交流和办学方面的优势,开设计划外2+2国际本科项目(以下简称国际本科)。在融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西北政法大学引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国外知名院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多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为广大有意愿出国留学学生搭建获得国外文凭的平台。目前学习模式是被国际本科录取的学生第一、二学年由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统一管理,第三、四学年由国外录取院校统一管理,即2+2。合作的院校有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等,涵盖法学、商科、传媒等专业领域。除国际办学外,西法大还注重与相关机关单位合作办学。近年,学校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合作共建公益诉讼检察理论研究中心,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等,深化合作育人机制,法学教师在实务部门挂职锻炼达100余人次,法治实务部门和学校双向聘任工作成效显著。理由七:精神宝库,内外兼修图书馆典藏云集,它不仅是书籍的海洋,更是爱书者的天堂。走近书架,多彩的封面是知识殿堂的门槛;走近图书,阵阵的墨香是知识殿堂的华灯。自西法大长安校区东门进入,向右手边行进,就能看见严肃矗立的图书馆,浸润在漫漫书香中。西法大的图书馆在长安校区和雁塔校区均有设立,长安校区馆舍建成于2003年10月,建筑面积27800平米,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文献累计总量128.4万册。馆藏中有藏量较大的古代、近代、现代法律文献,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延安时期文献等珍贵文献。现已形成以法律图书为主,经、管、文、哲、工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累积建有各类数字资源20种,涵盖学科种类包括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信息技术、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涉及到国家图书分类法的22个大类。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已初具规模,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书馆技术,建立了两校区资源共享管理平台。雁塔校区的图书馆于2018年改造升级,馆舍建筑面积由6400平方米增至8000平方米,阅览席位增至700余席。优化了馆藏方式,典藏库与密集库结合,藏阅一体化,由过去的藏阅空间分割、部分开架,改造为全面开架的开放式借阅环境,典藏阅览室等15个藏阅空间全部开放。图书馆秉承“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以先进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基础服务工作,以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为依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创建适应学校教学科研需要的现代化开放式图书馆。理由八:青春飞扬,激情澎湃在西法大,你一定会见识国旗护卫队的飒爽英姿,公安院小哥哥小姐姐的搏击操和射击,射艺队的射箭表演……而想综合看到这些“盛况”,非一年一届的运动会开幕式莫属。你也一定会在每年开学初见识“百团大战”的盛况,天青色等烟雨,社团在等你!每年开学季,长安校区丁字路口的社团集锦保准让你成为实力唱将、美妆达人、滑板高手……喜欢汉服吗?衿熙汉服社传承古典文化,尽显风姿典雅。潮酷运动玩什么?或许滑板是个好选择,就让它带你畅游西法大!想圆自己一个“支教梦”吗?来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吧。孩子们的纯真笑脸,值得你奔赴。目前,西法大有“志愿服务类”“创新实践类”“学术研究类”“文化艺术类”“体育运动类”共47个社团,来西法大,你要的快乐都奉送!理由九:食美宿暖,温柔体贴或许,每个人心中的NO.1口味在自家餐桌上,最爱的菜肴是家乡的味道,但还是想和你在西法大的餐厅走一走,一同探索百味食事。长安校区食堂共有三层,其中一层有教师食堂,三层另设清真食堂,满足多方位需求。北方饼屋刚出锅的酱香饼、鸡蛋饼、土豆饼,散发诱人香味,早餐买上一份吧;旁边的黑芝麻豆浆、红枣豆浆、牛奶西米露,也顺带捎上一杯吧。午饭吃什么?大盘鸡拌面满满当当,一口满足;瓦罐煨汤清淡养胃,小菜可口;自选麻辣烫汤汁浓郁,阿姨,请多加辣子!这些丰富多彩、口味兼顾南北的菜肴,或许能抚慰你离家的思绪。在食堂后厨,还有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严格把关,每顿每种食物样样“存档”,食堂也安装了空调,夏天吃饭不必忍受“酷热”啦!另外,西法大的宿舍是六人间,上床下桌,超大空间配备空调!冬暖夏凉,温馨舒适!理由十:风景如画,秀色可餐西法大素有“西北植物园”的美誉,因其校内绿化做得实为出色。那“十里桃花”,还有华贵的玫瑰园、牡丹园,中心花园里细密的古树,通往格物楼小路旁的银杏林,都让人流连忘返,忍不住拍下这美景。东、西湖面飘荡着墨绿荷叶,映衬着湖边树木倒影。春夏秋冬的美也各有特色。春日明媚,西法大学子也在此播下希望的种子。夏花似锦,如西法大人一样热烈。秋叶金黄,莘莘学子进入收获的季节。冬雪素雅,学生们也将迎来崭新的春天。四季更迭,风景交替,唯一份“美”与“奋进”不变。这十大理由或许说不尽西北政法大学的出色。这里见证了太多美好与可能,漫漫前路远,期待你到来时,扬帆再启航!素材来源西北政法大学

坂脩

西南地区首个司法行政戒毒理论科研基地落户西南政法大学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余珂静 文/图12月3日上午,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戒毒理论研究科研基地正式落户西南政法大学,并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该科研基地由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市教育矫治局共建,是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在西南地区设立的首个司法行政戒毒理论科研基地。科研基地揭牌在揭牌仪式上,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会长肖义舜、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市戒毒管理局局长罗川林和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副会长刘卫民,向科研基地四个实践中心授牌。据悉,今年上半年,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在考察全国部分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校的基础上,甄别筛选具有优秀资质和研究特色的科研机构承担戒毒研究工作。经过征求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意见,协会党组会议、会长办公会研究,并按程序报批,决定在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市教育矫治局共建的重庆市教育矫治研究中心等四家机构建立科研基地,分别从戒毒理论、技术方法、运动康复和心理咨询层面开展戒毒研究工作。罗川林介绍,科研基地将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戒毒理论科研基地、推出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构建高效率的交流合作平台、融入高协同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四个方面,扎实做好基地各项工作,不断推出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戒毒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付子堂表示,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戒毒理论研究科研基地正式落户西南政法大学。这对西南政法大学深化戒毒工作和教育矫治工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地挂牌成立后,将会努力挖掘学术增长点,把握全国戒毒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依托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优势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政治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特色,积极开展戒毒领域和教育矫治领域的相关研究,争取在全国戒毒研究方阵中发出西政声音,做出西政特色。

七纬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与西南政法大学举行刑事技术合作交流会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侦总队长吴立勋一行到西南政法大学就刑事技术校局合作进行交流。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出席交流会,科研处、司法鉴定中心、刑事侦查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吴钰鸿主持。交流会上,刑侦总队副总队长李红卫首先介绍了近年市局在刑事技术创新及实战应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与西南政法大学进行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司法鉴定中心、刑事侦查学院、重庆高校物证工程研究中心及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与会代表分别围绕校局双方在司法鉴定领域、科学城项目、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发展与优势资源互补的具体方式和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刑侦总队吴立勋委员表示,西南政法大学与重庆市公安局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未来的进一步协同发展中要明确意图,理清思路,要善于进行机制创新,集中优势力量组建团队,以项目推动的方式使各项合作有效落地。西南大学付子堂校长总结讲话,对重庆市公安局长期以来对学校办学的支持表示了感谢。他指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谋划与重庆市公安局的合作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校局双方的协同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和优势。校局两家在合作中要突出特色、突出重点,要按照准确定位、需求引领、优势互补、分步实施的要求,在实验室共建、教学科研合作、科学城项目协同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务实合作。文章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END——【来源:重庆刑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泠然善也

重庆市唯一!西南政法大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李雨峰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申报的《高质量发展时期网络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A063)喜获立项。本次项目以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方式立项,旨在遴选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全国共有109个项目获准立项,西南政法大学是重庆市唯一一所获得本次重大项目立项的高校。李雨峰,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方向为知识产权法、民法;除此之外,对法律社会学、史学等抱有浓厚的兴趣。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中青年杰出法学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国家知识产权局"千百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首批百名高层次人才、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主持、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已在Journal of the Copyright Society of USA、Intellectual Property Journal(Canada)、《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家》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该项目以解答"如何应对高质量发展时期网络知识产权治理面临的挑战"这一时代命题,构建起"五元共治"(政府治理、法治护航、平台自治、社会共治、技术之治)的研究框架。课题强调,网络知识产权治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综合性与关联性,必须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协调有力、务实管用的数字网络知识产权综合治理体系。其中,组织体系和规范体系是高质量发展时期网络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组织体系侧重从知识产权授权部门、知识产权审理部门、知识产权效力审查和侵权判定的关系、知识产权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入手对与知识产权治理有关的组织及机制进行讨论;规则体系侧重从数字网络技术给已有的知识产权规则带来的挑战入手,在客体、权利内容、侵权判定、侵权例外等方面进行改革。本研究在理论目标上,对高质量发展时期网络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予以回应,搭建网络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理论依据、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理论框架,为研究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目标上,有助于"网络强国"顶层战略规划的"落地",提高网络知识产权治理的司法、执法的针对性。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学术研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重庆地方实践需要、面向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方面收获颇丰。近三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取得优异的成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李雨峰教授此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西南政法大学国家级重大项目立项的跨越式发展,彰显了学校科研的整体实力和优势竞争力,体现了学校科研发展积极向好的良好势头,有力助推了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延伸阅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系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自设立以来,一直具有重大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受到全国各大高校的普遍重视,每年都有众多专家学者参与竞标,竞争异常激烈,中标项目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素材来源: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