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同学们 西南政法大学招博士研究生了石保

@同学们 西南政法大学招博士研究生了

今(12)日,西南政法大学发布“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拟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20名。招生规模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2021 年下达的具体招生计划及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机动调整。西南政法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分为“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两类。“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按本招生简章要求进行,硕博连读招生工作根据《西南政法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办法》进行。报考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二)考生学历、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该类人员为同等学力考生)。4.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须在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具有境外高校全日制一年制硕士学位的考生报考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在现场确认时须提交达到境内硕士同等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方可报考。(三)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四)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五)其他要求1.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有关规定办理。2.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符合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要求。3.定向就业考生及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科研课题;(2)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3)校定 C 类以上智库成果1篇(第一作者;原件);(4)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刊物原件);上述教学、科研成果须为近5年成果,起止时间为 2016年 3 月2 日至 2021 年 3 月 2 日。申请材料>>(一)定向就业考生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申请人网报后下载此表)1份;非定向就业考生加盖档案所在部门公章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1份;(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申请人网报后下载此表);(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单(应届生须加盖教务或培养部门公章;往届生可从个人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四)专家推荐信(申请人网报后下载此表);(五)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交硕士毕业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六)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中);(七)硕士学位论文及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八)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内容包括研究主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预期目标等),字数不少于 2000 字;(九)申请人认为能够代表自身学术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专著、论文、调研报告、智库成果、立项或结项证书等材料;(十)定向就业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第三条“报考条件”第五款第 3 项中要求的材料;(十一)外语成绩1.英语成绩复印件(考生必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1)雅思 6.5 以上;(2)托福 90 分以上;(3)国家英语专业四级以上考试合格证书;(4)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不能提供以上有效成绩证明的考生,均须参加西南政法大学组织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该考试成绩仅当次有效)。2.其他语种(只包括学校规定的俄语、法语、德语、日语)参照上述标准执行。(1)学生须提供国家级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中国举办的语言考试需达到国家六级水平;(2)在该小语种为母语的国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3)不能提供有效成绩证明的小语种考生均须参加西南政法大学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小语种考试(成绩合格,该考试成绩仅当次有效)。3.年满 40 周岁的申请人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经学科 1/2 以上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意,可以不受外语水平条件的限制:(1)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或者研究成果丰硕、法律实务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全国或者省级审判业务专家、检察业务专家或者其他相关法律业务专家;(2)在科学研究或者法律实践领域具有极大发展潜力;(3)所在高校、研究机构、大型企业或者省级机构的人事部门或政治部门推荐报考。(十二)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常规体检的体检材料。申请流程>>申请流程包括网上报名和提交材料。1.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2021 年 1 月 11 日-3月2 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请考生自行登录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点击“博士网报”进行报名,并按要求上传规定的电子材料。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校正网报信息。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提交材料网上报名后,考生请务必于2021 年3 月5 日前(以寄出地邮戳时间为准)将第四条“申请材料”中要求的纸质申请材料通过“邮政EMS”邮寄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因疫情防控需要,不接受当面提交申请材料及其他邮寄方式)。申请材料概不退还。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乙竹

矛盾

严厉!西南政法大学:3年共清理、劝退77名研究生,其中28人博士!

近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刊发了《紧扣立德树人 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文。该文章表示,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主动适应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法律服务的需求,不断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该文章中,西南政法大学表示,西南政法大学建立了导师、学科、学院、学校“四位一体”环环相扣,涵盖招生、培养、毕业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在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预答辩、答辩等环节严格标准,对未达到学校培养要求的学生坚决予以分流淘汰。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清理、劝退77名研究生(其中博士28人,硕士49人)。关于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现设有13个学院,开设有25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西南政法大学有在校学生23000余人,近7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是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五强。信息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觉照

全国法学博士报名条件限制汇总

在与考生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被两个问题所困扰,已经成为无效占用我们时间的两大时间杀手。这两个问题为:一是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二是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无效的信息确认工作是指有考生看到我们推送了某个院系的招生信息,他自己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找到,因此就跑来问我们怎么找到的,是真的吗?对于这种问题真的很无奈,你不回复吧,他说你服务不周到,甚至可能出现日后的举报、拉黑、取关操作,如果你去一一的回复吧,哪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为他做免费的无效服务呢?收费吗?不现实。我们只能发文告知一下不要再去做这个无效的工作了。说白了,我们为啥一直在分享各种方法,包括咨询的正确方式、自我介绍的方法等等,都是在尽量减少这种费时费力的问题。不符合大前提的咨询工作是指一名考生本来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进入复试的条件,但是他不告诉你,一直在咨询复试的真题、复试的办法等等后续问题,到最后你发现他根本就不符合报名条件,或者他就是想了解一些可以检索到的信息,非得让你一对一的告诉他。本文将要呈现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考博市场上,为了防止报名人数过多以及遴选到更优秀的人才,不少院校在博士报名的准入条件上设置了一些或明或暗的规定,如果你不符合,那么很遗憾的请你放弃吧,也不需要占用别人的时间与精力,人生并非这一个选择,院校也并非这一个。其中一些条件还可以通过后续的努力获取,如考博英语可以通过努力复习,推荐大家认真研究真题提升自己的水平,以下这本书就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关注的报名限制条件,不是指诸如通过英语六级、需要教授写推荐信、需要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博导没有招生名额等基本要求,而是指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条件。清华大学法学院: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各种成绩证明的出具日期至纸质版报考材料截止接收之日不超过五年视为有效。(1)英语:①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IBT);③雅思(A类)6.5分以上;④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⑤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并获得经国家教育部认证的学位。(2)小语种:学生须提供国家级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小语种语言考试成绩需达到相当于我国英语水平考试中的六级水平。注:获得过外语专业学位的考生仍需提供上述合格的外语成绩证明。北京大学法学院:5年内取得且至入学时仍在有效期内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有效期依外语水平证明的类型具体确定,有效期自入学年的9月1日起向前推算。例如,2020年9月1日入学的考生须提交2015年9月1日以后参加CET-6考试的成绩,或提交2018年9月1日以后参加IELTS、TOEFL考试的成绩,以此类推):(1)英语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60分以上;②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③托福90分以上(IBT);④雅思(A类)6.5分以上;⑤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⑥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的,须由招生工作小组认定。2019年之前北大法学院要求3年内取得,2020年放宽为5年内取得。天津大学法学院: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报考,法学院不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定向博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30或IELTS≥6.0或TOEFL≥90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外文专业学术论文或具有相当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除英语水平证明外,申请者还需满足下述条件之一:1)入选教育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以及非法学专业硕士生(本科或研究生阶段至少有一个法学学位);2)“法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以及其他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3)世界大学排名前200或法学院排名前100的大学硕士学位的学生;4)在硕士阶段以第一作者在CSSCI法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5)其他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学术专长的考生。仅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录取后须辞职且全脱产学习,并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 东南大学法学院:请务必在报名前与拟报考导师联系,经导师同意后方可报考。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全日制往届硕士毕业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其硕士学习经历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为B+以上的学科3)重要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国家各部委、军工系统等下属科研院所)4)国外一流大学(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比较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获奖证书)3)其它重要科研成果(须经院系专家小组审核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审批)。非理工科学院可允许少量科研或教学单位的在职人员报考“定向就业”博士生,且录取比例不超过学院录取人数的8%。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考生除满足申请考核的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达到以下科研成果要求:文管类考生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在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参考目录所列的期刊范围内。在发表论文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如何写法学论文。推荐阅读如下图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英语条件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应获得我国大学英语六级460分以上(直接攻读博士生480分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毕业后五年内申请攻读我院博士研究生;或雅思6.0分及以上或托福80分及以上。学术能力方面,要求对于所报考领域,具有学术热情,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潜力及学术创新能力,原则上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例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公开出版或参编的学术著作,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以上课题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对身高有要求。吉林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本科或硕士毕业于国内原“985高校”或“211高校”或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法学排名B以上的法学院毕业生;或者在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学位并有研究成果。学术能力或者学术成果突出者,不受此限。“申请考核制”的博士考生应首先征得拟报考导师的同意。山东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含独立学院)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不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以及只获得硕士毕业证书或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考生,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被CSSCI或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在SCI二区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发表2篇被SCI或EI(其中至少有1篇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校和学位授予学校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的,须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并被CSSCI或SSCI、SCI、EI收录,或与上述学术论文要求相当的其他学术成果。其中,人文社科类论文,研究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可将学生视为第一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须在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在C类以上CSSCI检索刊物或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三大法律数据库收录期刊公开发表法学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提供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并满足本条所列最低分数要求。具体包括:国际法专业:TOEFL(最低100分),雅思(最低7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最低600分);其他专业:TOEFL(最低90分)、雅思(最低6分)、国家英语六级(最低550分)。复旦大学法学院:国家英语六级考试500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IBT);雅思(A类)6.5分以上;国家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参加过英文授课学位项目学习并获得学位。四川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要求为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及毕业证书)或毕业2年内且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往届生。学业水平要求:(1)毕业于高水平院校;(2)硕士阶段学习成绩优良;(3)考生科研成果要求: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CSSCI论文1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本科和硕士毕业学校应当均为985高校或211高校(含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且所学专业至少一个为法学(法律)专业。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或国家司法考试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视为所学专业为法学(法律)专业。拟攻读航空航天法、网络与信息法、知识产权法特色学科方向,具有相关交叉学科背景,且经过所报考的博士生导师认可及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的,视为满足本项对所学专业的要求。本科或硕士学位在国外高校获得,且学位学历经过教育部认证的,视为在211以上高校获得。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本人申请,经学院资格审查专家小组审查同意,可以适当放宽申请人毕业院校和外语水平条件的限制:1.在中国法学会认定的CLSCI期刊(中国法学创新网认定的十六本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发表法学类论文3篇(其中至少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或者至少在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或CSSCI来源集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或者提供其他足以证明申请人具有很高学术潜力的证明;2.在国内重要法律院系或科研机构获得正教授职称或相当的职称;3.在本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并获得全国性的重要奖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且本科就读专业在入学当年为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录取专业;已获硕士学位,硕士就读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或获得经教育部认证的境外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培养潜质,公开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学术专著,或具有其他能体现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培养潜质的成果。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任职于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或与我校“双一流”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西南政法大学:外语成绩证明复印件(考生必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英语①雅思6.5以上。②托福90分以上。③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证书。④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⑤不能提供有效成绩证明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该考试成绩仅当次有效)。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考生学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国内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含单独考试、援藏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毕业5年以内的往届硕士毕业生,且年龄不超过35周岁(按2019年9月1日入学时计算)。毕业院校或专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取得国外硕士学位,并获得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硕士阶段学习院校进入报考当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名;(2)硕士就读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3)硕士就读于国内高校,且硕士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为“B”以上(含)。(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结果为准)。海南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为双一流高校、国家及部委直属科研院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全日制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须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已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境外所获得学位须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苏州大学:申请考核制考生在入学前须取得学术型硕士学位,且为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本科和硕士阶段须就读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高水平学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表达能力,体现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就读学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3)传统优势政法院校;(4)海外著名高校(须在复试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不具备上述院校条件的考生,须提交至少1篇在CSSCI期刊独立发表8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期刊的认定以《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典》的规定为准)。以上是我们收集到的部分院系博士报名限制条件,希望对大家的报考有所帮助。

笛吹川

研究生就一定能毕业?西政清理掉14名全日制博士生、8名硕士生

过去在大家眼里总认为“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和博士”,但如今,考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就一定可以毕业吗?近日,西南政法大学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如果在大学里不符合毕业要求,也是会被退学的。西政给予14名博士、8名硕士退学近日,在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上,一张帖子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关于超期未毕业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公示”。该帖子表示,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根据《西南政法大学关于超期学习研究生学籍清理的通知》(西政校发〔2018〕102号)精神,研究生院拟对14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退学处理,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注销其学籍。现将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时间:2019年9月23日至9月27日(共5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拟作退学处理的研究生可于9月27日前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院培养管理科提出申诉。在上述期限内未提交或逾期提交的,不再予以受理,学校将按照规定作出正式处理决定。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看到,这22名学生分别来自:行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等。其中符合学业条件一栏均为结业或者肄业。无独有偶 全国多所高校有类似处理就此,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联系上了西南政法大学,校方表示,公告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目前公示期已经结束,没有研究生提出申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发现,西南政法大学清理掉不符合毕业要求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行为,早在全国多所高校都存在了。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于2019年8月5日,对61名超期研究生(其中含35名博士、26名硕士)予以退学处理。南京大学于2019年9月19日对一名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拟予以退学处理。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发布的退学公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由于没有按时完成学业而被退学,这些是真正意义上的被退学。二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按时入学报到而被取消入学资格从而退学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越是好的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如果学生不符合毕业要求,那么将会给予退学处理。在当下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市场,不再是“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而是如果不认真去学习,那么“硕士博士都可能无法毕业”。近年来 还有哪些高校清理博士、硕士中国传媒大学于2019年8月5日发布公告《关于给予部分超过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中,对61名超期研究生(其中含35名博士、26名硕士)予以退学处理。南京大学于2019年9月19日发布公告《南京大学关于对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拟予以退学处理的告知书》中,对一名博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准予肄业。贵州大学于2019年7月5日发布公告《贵州大学关于给予许XX等44名超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决定》,对44名研究生退学处理。退学手续按有关规定办理。西南交通大学于2019年3月7日发布公告《2018年超期研究生退学处理的通知》中提出,对于“超出最长学习年限且未提出结业申请”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拟按学校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退学处理。毕业、结业、肄业有什么区别?毕业:是指拥有学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校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拿到规定的学分,学校准予毕业,并发放毕业证。结业: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校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课程,但是有一门或以上的课程不及格,导致没有修满规定的学分,予以发放结业证书。取得结业证书的学生,一般可以在结业1年内向学校申请补考,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或者,达到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但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尚未解除的。肄业: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被开除学籍者除外)的情况。肄业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和学历证明。大学肄业的学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来源:上游新闻)

晨年礼

一篇文章剧透法学博士的全部数据

本文首先剧透一下法学考博、法学博士的相关数据。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法学博士指狭义上的法学博士。全国法学本科培养院所共有654所。全国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时为26所,现在应该为30-40所,每年招收法学博士后200-500人。全国法学博士培养单位近100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共有54个,其中华东地区16个,华北地区15个,华中地区8个,西南地区6个,东北地区4个,华南地区3个,西北地区2个。全国在世的法学博士生导师1500余人,2020年招收法学博士的博导1200余人。本年度不招收法学博士的原因主要有已退休或者即将退休、博士招生名额有限、所带博士多人延期毕业、刚被评为博导以及其他原因。全国在读法学博士5000余人,2019年度招收法学博士1600余人。全国所有法学二级学科均招收法学博士,主要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知识产权法、比较法学以及法社会学、体育法等等。单年度招收法学博士最多的导师一年招收4-6名法学博士。每年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50-100人,招收非少干定向就业的全日制法学博士50-100人,招收定向就业的非全日制法学博士15-30人。当前保留普通考试制的院校40多所,但是采用该种方式招收的总人数才500多人,大部分院校维持几个人的招生名额。当前每年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法学博士近100人。当前单年度法学博士招生人数最多的10所院校为: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当前每年招收的法学博士一大半来自知名院校,特别有名的那几所院校只有个别专业每年录取普通院校的学生。当前单年度参与法学博士报名的人数维持在7000-10000人,每年的复试名额为2000-2600名,真正参与法学考博复试的人数为1800-2200人。当前单年度由于英语成绩不达标而无缘法学博士的人数300-1000人。当前单年度正常毕业的法学博士人数为600-900人,延期毕业的人数为400-800人,无法毕业的人数为几十人。当前法学博士的培养年限为3-8年,其中4-5年毕业的人数最多。当前每年新入职全国各大法学院的应届法学博士为500-800人。最近几年毕业的法学博士平均年龄30多岁,最近3年入校的法学博士近一半的人毕业时将接近30岁,不到30岁。在读博士未婚的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整体上而言,读博前结婚以及读博期间结婚的人数已经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大部分在读博士扣除学费后每个月的平均收入3000元以下(奖学金平分到各月)。在剧透完上述我们可以想到的部分数据之后,本文想简单地分享一下博士院校、导师的选择问题。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对博士院校、导师的选择上存在不少的误解,其以为可供选择的空间很大,因此错误地得出自己可以设定一些条件去遴选院校与导师。本文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在院校、导师的选择上我们只有2个选择。一是要么你明确告诉我们你选择的1-3所院校,1-3个博导,然后我们再去考察你是否符合该院校的报名条件,当年的竞争情况,该博导今年是否对外招收博士,竞争难度有多大。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表明你对考博院校、导师已经有比较清晰明确的认识。二是你最多设置1-2个限定条件,最多不能超过2个限定条件,不然很可能无院校、无博导供你选择。这种选择适用于你对考博基本上一无所知的状态,而且自己还没有做考博比做的信息收集与筛选工作。可能部分学友对第二选择很困惑,为啥只能设置1-2个限定条件呢?不能更多吗?这是我们在咨询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或者其虽然没有设定条件,但是其问题本身就包含多个限定条件。因为基于当前的教学培养来看,我们绝大部分人的学术兴趣点都会落到具体的某单一学科上,甚至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有限的单一学科知识,例如刑法、民法、刑诉、民诉等,对于更广阔的法学学科其实是很畏惧的,更别说一些新兴的学科、交叉学科了。而我们知道现在虽然有54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但是具体到二级学科博士点时数量就少了很多,例如刑法不到30个,此时如果你再设定一个条件,如上海高校,那么只有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2个院校供你选择了,这样不就回到了第一个选择上了。可能在部分学科、部分院校上你可以设置多余2个限定条件,但是在绝大多数学科上你只能设置1-2个,这样遴选下来的结果就是只有1-3所院校。而且此时我们还没有考虑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很可能你不符合这些院校的报名条件、竞争优势。综上,我们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基本的事实,在法学学科的范围内,大家咨询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假问题,与你自己的考博无关。切记你是想寻求自我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去化解一个普遍性问题,也不是像本文一样去研究法学考博、法学博士的整体现状,那么何不在咨询之前首先介绍清楚你的基本情况以及问题的大背景呢?作为一名普通院校的学生,不要急着去要考博复试真题,很多时候我们走不到复试这一步的。

和而不唱

你没看错:著名的法学名校-西北政法,发起法学一级博士点申请了

法学专业,是文科专业里面唯一一个有逻辑的专业,法学毕业去公检法或者当律师,西方国家,律师那可是高精尖行业,在中国,法学也是文科专业中就业最好的专业之一,当然前提是你得考过司法资格考试。国内法学行业,最认可的是著名的“五院四系”。五院是5个著名的法学大学,四系是四个著名的大学法学院。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北大法学院肯定大名鼎鼎,人大法学院也是国内一流,武汉大学法学院实力不素,目前吉林大学法学院好像实力有所衰弱。五院呢: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五院四系在法学行业大名鼎鼎,不过却有一个问题,很搞笑,很令人意外,让人目瞪口呆,那就是目前西北政法大学还没有法学一级博士点。而国内有法学一级博士点的高校已经五六十所。这相当于一个武林高手,原来不会轻功和内功。相当于一个211毕业生,也来不识字。著名法学院,竟然没有法学一级博士点。这好像是玩笑,实际却是实情。但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实力还是不错的,业内也很认可。“五院四系”中除去西北政法大学都在2006年之前设立法学一级博士点,这都15年过去了,著名的西北政法大学仍然没有法学。人家这个华南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法学一级博士点都被撸了,而西北政法大学仍然没有,这作为行业名校来说,实在说不过去。西北政法大学单位法学博士点也就前两年刚拿到,是一个面向特殊领域服务博士点。陕西省,西交有法学一级博士点,西北地区的新疆大学也有法学一级博士点。可是著名的西北政法大学没有。这简直是荒唐。期望这一次西北政法大学能够真正挺直腰杆:我有法学一级博士点了。对得起五院四系的牌子了。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大牌坊

博士们吐槽读博不易:论文被拒是常态,每根头发都变宝贵

近日,有网友公开演员翟天临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博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查重率达40%,存在抄袭嫌疑。“翟博士”事件一曝出,激起千层浪。目前,北电和北大两校均发表声明,表示高度重视此事。北电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就此事,一位具有15年博士生导师经历的大学教授王辉向澎湃新闻表示,从博士入学到毕业,一路要过"入学考试关"、"专业学习关"、“文献开题关”、“科研实践关”、“论文写作关”等,博士学位并非能轻易拿下。而在采访多位在读博士或已经毕业的博士的过程中,澎湃新闻了解到,考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四五年,甚至更长的博士生涯中,“失眠、脱发”是博士生的普遍现象,辛苦准备的论文投递后多次被拒也是常态,从“小白”炼成博士,耗时耗体力,还要有强心脏。“一天最多可以看十几二十篇文献”姓名:刘洋攻读博士时间:2018.9入学,在读博士院校: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最难过的是每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很难进入课题,很着急。论文的影子都看不见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延期、会不会结业。”12月12日,刚读完半学年博士的刘洋告诉澎湃新闻,项目快要结题的时候压力也会达到峰值,“导师给你安排的活儿,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完,但是你一定要干完”。为了完成课题,刘洋说,刚开学的时候往往最刻苦,“一天最多可以看十几二十篇文献”。论文是博士毕业的生命线。根据学院要求,刘洋需要发表三篇SCI论文才能毕业,看文献就成了博士生的日常。“每天就看文献,看看别人做了些什么,别人都研究什么,别人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到,然后需要你去做的。”刘洋说,在此基础上再完成毕业论文才能毕业。“坐不住冷板凳难出博士”姓名:邓思迪攻读博士时间:2018年9月入学,博士在读院校: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2018年的12月,是邓思迪读博后最难熬的一个月,由于要提交课程结课论文,他连续熬了一个多月的夜,几乎每天都是凌晨1点半才睡。“虽然挺辛苦,但还是觉得有人样的,不是那种累到行尸走肉的感觉。”邓思迪自我安慰道。结课论文只是博士一次小考,邓思迪向澎湃新闻介绍,根据学校要求博士毕业需要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发表论文数达标,才能提交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要求15万字以上,会查重,需要先经过学校预答辩,再送外审,再进行正式答辩,比较严格。”他说到,整体而言,“时间是相对比较紧凑的,第一学年要上课,第二个学年一开始就要开题答辩,第三个学年开学就要把15万字初稿交给老师进行修改了。好论文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所以战线大概覆盖整个读博过程。”“如果懈怠时间比较长,那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一直都有看有写,整体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那,相对来说勉强还能吃得消。”刚入学一学期,邓思迪已经有了压力,做好了长线“抗战”的准备。“(读博)考验板凳功夫,因为论文写作前要消化某个选题的绝大部分成果(社科类),再找准自己能下手的地儿和方向,没有时间保障是绝不可能。导师的指导是指明方向,摸索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的,坐不住冷板凳是难以出博士的。”他说道。其实,读博的难从考博就可见一斑。邓思迪向澎湃新闻表示,考取社科类的博士,需要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需要通过考试(笔试+面试),“和很多人印象可能不一样,考试还是很严格的,(专业课考试)一张试卷上只有三道题,要做三个小时,(三门考试中)一旦一门不及格,就彻底凉凉了”。“投递论文各种被拒,很悲观”姓名:李强攻读博士时间:2012年9月-2018年3月院校: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李强是论文的资深“受害者”,他的第一篇国际期刊论文,从投出去到最后发表用了接近三年的时间。“那是我博士第一年做的研究,刚开始发表了一篇国际会议,然后补充做了一些工作,扩展成了一篇期刊论文。”李强向澎湃新闻回忆,当时写论文比较快,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了十几页英文的初稿,接着就是“修改,不停地修改”。在修改的后期,和实际指导老师意见有了分歧,矛盾不断加深。“改了两三个月可能,终于投出去了,我就决定自己研究,不要指导老师的指导。”李强说,结果论文投出去三个月回来意见,被拒,需要修改。当时他一度想放弃这篇论文,过了一个暑假,经过博士生导师的中间调解,又重整旗鼓,继续修改论文两个月,再投,仍然被拒。后来经过大大小小的修改后,重新提交才总算被录用。“整个过程前前后后就花了3年时间。”李强掰着指头算了算。论文被拒是博士圈的常态。跑完博士这一路,李强说:“读博需要做研究,需要创新,很多时候投递的论文各种被拒,发表不了,可能会很悲观。因此,最考验人的是毅力和心态。”“脱发脱得每一根都变得很宝贵”姓名:王严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3年9月-2018年7月学校:北京某知名高校环境学院SCI论文和毕业论文也曾是王严的拦路虎。“我们需要发表2篇及两篇以上的论文到SCI。”但SCI强调创新,王严表示,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用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做出结果,写出来却可能会和别人的想法撞车,被评稿人贴上“没有创新性”。而当最初的想法行不通,中途要换一个想法,重找突破点,则又会耗时很长。SCI论文是一个坎,毕业论文是一个更大的坑。“大论文(毕业论文)要把研究的课题、方法以及思路精炼完整地表现出来。其意义是什么,采用的什么方法,结论是什么。”王严所在的高校对毕业论文要求颇高,“(大论文)写了小一年,好几万字,超过100页”。“当时去哪写都不舒服,写不出来。”王严表示,后来好不容易在一个很小的老图书馆才找到了写作的感觉。除了论文,博士期间还要求修满学分才能毕业。有些课程偏难,王严说,即使开卷考试,也做起来费劲,“念了那么多年书,还觉得智商被碾压了”。在写论文,考试压力大时,王严也患上了博士的两大毛病——失眠和脱发。“压力一大头皮起疙瘩,经常男生洗完澡,相互给对方网头皮上抹药。掉头发也掉得好像不长了。”他苦笑,“我现在觉得每根头发都很宝贵。”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要过“文献关”、“实践关”等王辉从2003年左右开始带博士生,主要从事林木倍性育种、细胞遗传学、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他向澎湃新闻表示,从考博到毕业,炼成一名合格的博士的确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学生考博时,就要面临层层筛选。首先是导师与考生在报考之前的沟通。“每位导师可能都有自己的标准。但就我个人而言,博士首先应该有专业情怀,即热爱专业,这是最重要的,沟通就是要初步筛选具有适宜专业背景且对科研充满激情的考生。”王辉介绍,第二步就是专业考试。主要考察考生专业基础、专业外语等是否扎实。而每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学科的博导们都会“绞尽脑汁出题,看怎么样真正能反映出考生的专业基础水平”。笔试之后的面试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王辉说,创新能力是一名博士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大的难关则是在攻读博士期间。“首先是文献开题关。要做好学问,就必须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文献。”王辉说自己在招硕士的时候,当面试通过后,就至少给学生一本相关专业书籍以及五六十篇专业英文文献,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至少精读完其中的40篇。而入学后则开始指导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相关文献阅读,在近百篇文献阅读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而对博士生的要求则比硕士高得多。只有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通过广泛阅读掌握学科进展和前沿,才能提出具创新性的学位论文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第二关口是科研实践关。“通过开题报告之后,学生就开始了针对科学假设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自主开展研究,导师主要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或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专业建议,或与学生讨论实验中产生的科学问题等。”王辉的指导毕业二十余名博士生,做得顺利的3-5年,但如果遇到特别难突破的,博士毕业甚至长到7-8年。论文写作是博士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基本条件和必要环节。在王辉看来,写作这关现在不仅仅是中文的问题,还有英文的问题。“过去我们专业要求一篇SCI论文,现在又提高到两篇了。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够阅读英文文献,还要具有英文写作能力。”他说到,虽然现在对发表SCI论文还有争议,但一些经典的英文专业刊物审稿极严,对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是有助益的。另外,一位博士要顺利毕业,最后还要完成一本在学科领域具创新性成果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由至少五位专家参加的学位论文答辩。(来源:澎湃新闻)

管仲

博士们吐槽拿下学位不容易:每根头发都变宝贵

近日,有网友公开演员翟天临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博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查重率达40%,存在抄袭嫌疑。“翟博士”事件一曝出,激起千层浪。目前,北电和北大两校均发表声明,表示高度重视此事。北电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就此事,一位具有15年博士生导师经历的大学教授王辉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从博士入学到毕业,一路要过"入学考试关"、"专业学习关"、“文献开题关”、“科研实践关”、“论文写作关”等,博士学位并非能轻易拿下。而在采访多位在读博士或已经毕业的博士的过程中,澎湃新闻了解到,考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四五年,甚至更长的博士生涯中,“失眠、脱发”是博士生的普遍现象,辛苦准备的论文投递后多次被拒也是常态,从“小白”炼成博士,耗时耗体力,还要有强心脏。 “一天最多可以看十几二十篇文献”姓名:刘洋攻读博士时间:2018.9入学,在读博士院校: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最难过的是每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很难进入课题,很着急。论文的影子都看不见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延期、会不会结业。”12月12日,刚读完半学年博士的刘洋告诉澎湃新闻,项目快要结题的时候压力页会达到峰值,“导师给你安排的活儿,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完,但是你一定要干完”。为了完成课题,刘洋说,刚开学的时候往往最刻苦,“一天最多可以看十几二十篇文献”。论文是博士毕业的生命线。根据学院要求,刘洋需要发表三篇SCI论文才能毕业,看文献就成了博士生的日常。“每天就看文献,看看别人做了些什么,别人都研究什么,别人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到,然后需要你去做的。”刘洋说,在此基础上再完成毕业论文才能毕业。“坐不住冷板凳难出博士”姓名:邓思迪院校: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2018年的12月,是邓思迪读博后最难熬的一个月,由于要提交课程结课论文,他连续熬了一个多月的夜,几乎每天都是凌晨1点半才睡。“虽然挺辛苦,但还是觉得有人样的,不是那种累到行尸走肉的感觉。”邓思迪自我安慰道。结课论文只是博士一次小考,邓思迪向澎湃新闻介绍,根据学校要求博士毕业需要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发表论文数达标,才能提交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要求15万字以上,会查重,需要先经过学校预答辩,再送外审,再进行正式答辩,比较严格。”他说到,整体而言,“时间是相对比较紧凑的,第一学年要上课,第二个学年一开始就要开题答辩,第三个学年开学就要把15万字初稿交给老师进行修改了。好论文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所以战线大概覆盖整个读博过程。”“如果懈怠时间比较长,那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一直都有看有写,整体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那,相对来说勉强还能吃得消。”刚入学一学期,邓思迪已经有了压力,做好了长线“抗战”的准备。“(读博)考验板凳功夫,因为论文写作前要消化某个选题的绝大部分成果(社科类),再找准自己能下手的地儿和方向,没有时间保障是绝不可能。导师的指导是指明方向,摸索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的,坐不住冷板凳是难以出博士的。”他说道。其实,读博的难从考博就可见一斑。邓思迪向澎湃新闻表示,考取社科类的博士,需要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需要通过考试(笔试+面试),“和很多人印象可能不一样,考试还是很严格的,(专业课考试)一张试卷上只有三道题,要做三个小时,(三门考试中)一旦一门不及格,就彻底凉凉了”。“投递论文各种被拒,很悲观”姓名:李强院校: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李强是论文的资深“受害者”,他的第一篇国际期刊论文,从投出去到最后发表用了接近三年的时间。“那是我博士第一年做的研究,刚开始发表了一篇国际会议,然后补充做了一些工作,扩展成了一篇期刊论文。”李强向澎湃新闻回忆,当时写论文比较快,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了十几页英文的初稿,接着就是“修改,不停地修改”。在修改的后期,和实际指导老师意见有了分歧,矛盾不断加深。“改了两三个月可能,终于投出去了,我就决定自己研究,不要指导老师的指导。”李强说,结果论文投出去三个月回来意见,被拒,需要修改。当时他一度想放弃这篇论文,过了一个暑假,经过博士生导师的中间调解,又重整旗鼓,继续修改论文两个月,再投,仍然被拒。后来经过大大小小的修改后,重新提交才总算被录用。“整个过程前前后后就花了3年时间。”李强掰着指头算了算。论文被拒是博士圈的常态。跑完博士这一路,李强说:“读博需要做研究,需要创新,很多时候投递的论文各种被拒,发表不了,可能会很悲观。因此,最考验人的是毅力和心态。”“脱发脱得每一根都变得很宝贵”姓名:王严学校:北京某知名高校环境学院SCI论文和毕业论文也曾是王严的拦路虎。“我们需要发表2篇及两篇以上的论文到SCI。”但SCI强调创新,王严表示,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用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做出结果,写出来却可能会和别人的想法撞车,被评稿人贴上“没有创新性”。而当最初的想法行不通,中途要换一个想法,重找突破点,则又会耗时很长。SCI论文是一个坎,毕业论文是一个更大的坑。“大论文(毕业论文)要把研究的课题、方法以及思路精炼完整地表现出来。其意义是什么,采用的什么方法,结论是什么。”王严所在的高校对毕业论文要求颇高,“(大论文)写了小一年,好几万字,超过100页”。“当时去哪写都不舒服,写不出来。”王严表示,后来好不容易在一个很小的老图书馆才找到了写作的感觉。除了论文,博士期间还要求修满学分才能毕业。有些课程偏难,王严说,即使开卷考试,也做起来费劲,“念了那么多年书,还觉得智商被碾压了”。在写论文,考试压力大时,王严也患上了博士的两大毛病——失眠和脱发。“压力一大头皮起疙瘩,经常男生洗完澡,相互给对方网头皮上抹药。掉头发也掉得好像不长了。”他苦笑,“我现在觉得每根头发都很宝贵。”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要过“文献关”、“实践关”等王辉从2003年左右开始带博士生,主要从事林木倍性育种、细胞遗传学、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他向澎湃新闻表示,从考博到毕业,炼成一名合格的博士的确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学生考博时,就要面临层层筛选。首先是导师与考生在报考之前的沟通。“每位导师可能都有自己的标准。但就我个人而言,博士首先应该有专业情怀,即热爱专业,这是最重要的,沟通就是要初步筛选具有适宜专业背景且对科研充满激情的考生。”王辉介绍,第二步就是专业考试。主要考察考生专业基础、专业外语等是否扎实。而每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学科的博导们都会“绞尽脑汁出题,看怎么样真正能反映出考生的专业基础水平”。笔试之后的面试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王辉说,创新能力是一名博士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大的难关则是在攻读博士期间。“首先是文献开题关。要做好学问,就必须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文献。”王辉说自己在招硕士的时候,当面试通过后,就至少给学生一本相关专业书籍以及五六十篇专业英文文献,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至少精读完其中的40篇。而入学后则开始指导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相关文献阅读,在近百篇文献阅读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而对博士生的要求则比硕士高得多。只有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通过广泛阅读掌握学科进展和前沿,才能提出具创新性的学位论文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第二关口是科研实践关。“通过开题报告之后,学生就开始了针对科学假设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自主开展研究,导师主要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或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专业建议,或与学生讨论实验中产生的科学问题等。”王辉的指导毕业二十余名博士生,做得顺利的3-5年,但如果遇到特别难突破的,博士毕业甚至长到7-8年。论文写作是博士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基本条件和必要环节。在王辉看来,写作这关现在不仅仅是中文的问题,还有英文的问题。“过去我们专业要求一篇SCI论文,现在又提高到两篇了。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够阅读英文文献,还要具有英文写作能力。”他说到,虽然现在对发表SCI论文还有争议,但一些经典的英文专业刊物审稿极严,对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是有助益的。另外,一位博士要顺利毕业,最后还要完成一本在学科领域具创新性成果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由至少五位专家参加的学位论文答辩。记者 廖瑾 实习生 陈慧如(应受访者要求,除邓思迪外,文中均用化名) 【编辑:左盛丹】

靠背石

博士吐槽读博不易:脱发脱得每一根都变得很宝贵

(原标题:博士们吐槽读博不易:论文被拒是常态,“每根头发都变宝贵”)近日,有网友公开演员翟天临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博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查重率达40%,存在抄袭嫌疑。“翟博士”事件一曝出,激起千层浪。目前,北电和北大两校均发表声明,表示高度重视此事。北电已经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程序。就此事,一位具有15年博士生导师经历的大学教授王辉向澎湃新闻表示,从博士入学到毕业,一路要过"入学考试关"、"专业学习关"、“文献开题关”、“科研实践关”、“论文写作关”等,博士学位并非能轻易拿下。而在采访多位在读博士或已经毕业的博士的过程中,澎湃新闻了解到,考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四五年,甚至更长的博士生涯中,“失眠、脱发”是博士生的普遍现象,辛苦准备的论文投递后多次被拒也是常态,从“小白”炼成博士,耗时耗体力,还要有强心脏。“一天最多可以看十几二十篇文献”姓名:刘洋攻读博士时间:2018.9入学,在读博士院校: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最难过的是每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很难进入课题,很着急。论文的影子都看不见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延期、会不会结业。”12月12日,刚读完半学年博士的刘洋告诉澎湃新闻,项目快要结题的时候压力页会达到峰值,“导师给你安排的活儿,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干完,但是你一定要干完”。为了完成课题,刘洋说,刚开学的时候往往最刻苦,“一天最多可以看十几二十篇文献”。论文是博士毕业的生命线。根据学院要求,刘洋需要发表三篇SCI论文才能毕业,看文献就成了博士生的日常。“每天就看文献,看看别人做了些什么,别人都研究什么,别人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到,然后需要你去做的。”刘洋说,在此基础上再完成毕业论文才能毕业。“坐不住冷板凳难出博士”姓名:邓思迪攻读博士时间:2018年9月入学,博士在读院校: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专业2018年的12月,是邓思迪读博后最难熬的一个月,由于要提交课程结课论文,他连续熬了一个多月的夜,几乎每天都是凌晨1点半才睡。“虽然挺辛苦,但还是觉得有人样的,不是那种累到行尸走肉的感觉。”邓思迪自我安慰道。结课论文只是博士一次小考,邓思迪向澎湃新闻介绍,根据学校要求博士毕业需要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发表论文数达标,才能提交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要求15万字以上,会查重,需要先经过学校预答辩,再送外审,再进行正式答辩,比较严格。”他说到,整体而言,“时间是相对比较紧凑的,第一学年要上课,第二个学年一开始就要开题答辩,第三个学年开学就要把15万字初稿交给老师进行修改了。好论文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所以战线大概覆盖整个读博过程。”“如果懈怠时间比较长,那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一直都有看有写,整体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那,相对来说勉强还能吃得消。”刚入学一学期,邓思迪已经有了压力,做好了长线“抗战”的准备。“(读博)考验板凳功夫,因为论文写作前要消化某个选题的绝大部分成果(社科类),再找准自己能下手的地儿和方向,没有时间保障是绝不可能。导师的指导是指明方向,摸索的过程是无法替代的,坐不住冷板凳是难以出博士的。”他说道。其实,读博的难从考博就可见一斑。邓思迪向澎湃新闻表示,考取社科类的博士,需要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需要通过考试(笔试+面试),“和很多人印象可能不一样,考试还是很严格的,(专业课考试)一张试卷上只有三道题,要做三个小时,(三门考试中)一旦一门不及格,就彻底凉凉了”。“投递论文各种被拒,很悲观”姓名:李强攻读博士时间:2012年9月-2018年3月院校: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李强是论文的资深“受害者”,他的第一篇国际期刊论文,从投出去到最后发表用了接近三年的时间。“那是我博士第一年做的研究,刚开始发表了一篇国际会议,然后补充做了一些工作,扩展成了一篇期刊论文。”李强向澎湃新闻回忆,当时写论文比较快,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了十几页英文的初稿,接着就是“修改,不停地修改”。在修改的后期,和实际指导老师意见有了分歧,矛盾不断加深。“改了两三个月可能,终于投出去了,我就决定自己研究,不要指导老师的指导。”李强说,结果论文投出去三个月回来意见,被拒,需要修改。当时他一度想放弃这篇论文,过了一个暑假,经过博士生导师的中间调解,又重整旗鼓,继续修改论文两个月,再投,仍然被拒。后来经过大大小小的修改后,重新提交才总算被录用。“整个过程前前后后就花了3年时间。”李强掰着指头算了算。论文被拒是博士圈的常态。跑完博士这一路,李强说:“读博需要做研究,需要创新,很多时候投递的论文各种被拒,发表不了,可能会很悲观。因此,最考验人的是毅力和心态。”“脱发脱得每一根都变得很宝贵”姓名:王严攻读博士学位时间:2013年9月-2018年7月学校:北京某知名高校环境学院SCI论文和毕业论文也曾是王严的拦路虎。“我们需要发表2篇及两篇以上的论文到SCI。”但SCI强调创新,王严表示,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用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做出结果,写出来却可能会和别人的想法撞车,被评稿人贴上“没有创新性”。而当最初的想法行不通,中途要换一个想法,重找突破点,则又会耗时很长。SCI论文是一个坎,毕业论文是一个更大的坑。“大论文(毕业论文)要把研究的课题、方法以及思路精炼完整地表现出来。其意义是什么,采用的什么方法,结论是什么。”王严所在的高校对毕业论文要求颇高,“(大论文)写了小一年,好几万字,超过100页”。“当时去哪写都不舒服,写不出来。”王严表示,后来好不容易在一个很小的老图书馆才找到了写作的感觉。除了论文,博士期间还要求修满学分才能毕业。有些课程偏难,王严说,即使开卷考试,也做起来费劲,“念了那么多年书,还觉得智商被碾压了”。在写论文,考试压力大时,王严也患上了博士的两大毛病——失眠和脱发。“压力一大头皮起疙瘩,经常男生洗完澡,相互给对方网头皮上抹药。掉头发也掉得好像不长了。”他苦笑,“我现在觉得每根头发都很宝贵。”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要过“文献关”、“实践关”等王辉从2003年左右开始带博士生,主要从事林木倍性育种、细胞遗传学、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他向澎湃新闻表示,从考博到毕业,炼成一名合格的博士的确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学生考博时,就要面临层层筛选。首先是导师与考生在报考之前的沟通。“每位导师可能都有自己的标准。但就我个人而言,博士首先应该有专业情怀,即热爱专业,这是最重要的,沟通就是要初步筛选具有适宜专业背景且对科研充满激情的考生。”王辉介绍,第二步就是专业考试。主要考察考生专业基础、专业外语等是否扎实。而每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学科的博导们都会“绞尽脑汁出题,看怎么样真正能反映出考生的专业基础水平”。笔试之后的面试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王辉说,创新能力是一名博士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大的难关则是在攻读博士期间。“首先是文献开题关。要做好学问,就必须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文献。”王辉说自己在招硕士的时候,当面试通过后,就至少给学生一本相关专业书籍以及五六十篇专业英文文献,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至少精读完其中的40篇。而入学后则开始指导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相关文献阅读,在近百篇文献阅读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而对博士生的要求则比硕士高得多。只有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通过广泛阅读掌握学科进展和前沿,才能提出具创新性的学位论文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第二关口是科研实践关。“通过开题报告之后,学生就开始了针对科学假设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自主开展研究,导师主要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或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专业建议,或与学生讨论实验中产生的科学问题等。”王辉的指导毕业二十余名博士生,做得顺利的3-5年,但如果遇到特别难突破的,博士毕业甚至长到7-8年。论文写作是博士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基本条件和必要环节。在王辉看来,写作这关现在不仅仅是中文的问题,还有英文的问题。“过去我们专业要求一篇SCI论文,现在又提高到两篇了。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够阅读英文文献,还要具有英文写作能力。”他说到,虽然现在对发表SCI论文还有争议,但一些经典的英文专业刊物审稿极严,对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是有助益的。另外,一位博士要顺利毕业,最后还要完成一本在学科领域具创新性成果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由至少五位专家参加的学位论文答辩。(应受访者要求,除邓思迪外,文中均用化名)

导梦园

博士发多少论文才有毕业资格?从40所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来看

读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发表论文来获得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这种论文被称为“资格论文”,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硕士和博士对于资格论文的要求也不相同,硕士资格论文许多学校要求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刊物就行,最严格的基本上也只要求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而博士则要求非常严格,大多数博士都被要求至少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核心期刊是最低的,还要看发表的是SCI/EI还是国内的CSSSCI期刊,另外CSSCI中又分为来源期刊和扩展版期刊之分。资格论文这一规定在大学惯行了几十年的制度,尽管反对声不断,却愈演愈烈。从十几年前大学一般要求发表1~2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即有资格可能获得学位,到近几年大学普遍要求发表2~3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才有资格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资格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前置程序制度涉及学生、教师、大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四方主体,尽管学生、教师群体反对强烈,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沉默中立态度下,大学作为这一制度的获益者理所当然地大力推行。毕竟从学术系统来说,衡量博士是否有毕业的资格就要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虽然这逐渐变成一个僵化的指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最新的一期中发表了一篇《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的文章,这篇文章统计了40所大学法学博士的资格论文要求,具体如下:(注:表中C刊指CSSCI来源期刊,C集指CSSCI集刊,C扩指CSSCI扩展版。权威刊物、重要核心期刊、A级、B级,等等,均由学校具体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对论文篇数要求超过2篇,半数以上学校以CSSCI来源期刊等级作为资格论文考核的中心评价因子,40所大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差距巨大,排名第一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高的东南大学与排名末尾的、发表资格论文难度最低的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比各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易程度排行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8年公布的第四轮法学学科评估结果,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排名倒数的5所院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但这4所学校在2018年的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分别为B+、A、A、B+,表现十分突出。可以得出结论: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要求难度高低与学校法学学科实力的强弱、教育质量好坏并不必然存在直接联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法学学科评估结果应当与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易程度成正相关性,而目前部分院校法学博士生发表资格论文难度畸高,与其大学排名、学位含金量不成正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数据来源,部分选自:张颂昀 龚向和,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论文要求的法理分析 ——以40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