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很多小伙伴关心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后的查分、复试及调剂等问题希望能帮助到你。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若干问题答疑一、硕士研究生招生01、感觉初试成绩与预想有出入,怎样查分?在规定的时间内(3月2日——3日)将查分申请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不办理现场、电话查分哦。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网页。02、复核过程是怎样的?复核只查看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试卷。往年仅极其个别查分试卷有误,有加分亦有减分,学校实行“有错必纠”。03、查分后如何知道成绩有变化?自命题科目由学校复核,若有变化,由研招办于3月6日17:00前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考生;若超过该时间未接到通知,说明分数无误。统考科目由学校报请省考试院复核,若有变化再行通知。04、哪里能查到排名?我校未对初试成绩进行排名。复试分数线包括总分线和单科分数线,总分高的也有可能单科未上线。另外,复试成绩在考生的总成绩中也要占部分比重。届时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及总成绩均会予以公示。05、分数线预计好久公布,复试什么时候进行?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举国联防联控,国家研究生招生时间亦有调整,请考生耐心等待,具体时间等教育部、省考试院通知安排。请注意查看学校研究生院网页相关通知。06、今年情况下,如何准备复试?请考生按照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科目及相关要求准备。无论复试时间及形式怎样,请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时希望你注意自身防护,保持身心健康,学习与健康两不误。待春暖花开时,你我民大再相聚!07、目前可以向学校提出调剂申请吗?国家线未公布前,我校第一志愿上线人数无法准确统计,暂无法确定回答该问题。一旦某个专业确定要调剂,研招办会及时发布信息。诚挚欢迎广大学子来民大学习深造哦。祝全体考生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我们在美丽的西南民族大学等待你们的到来!西南民族大学研招办2020年2月22日
今天,西南民族大学公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具体如下:各位考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并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现将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公布如下: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类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专业学位类专项计划类详细信息请参见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资料来源 |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责任编辑 | 赵祺祺 李亚星
西南民族大学简称“西南民大”,创建于1950年7月,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学校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建校以来,西南民族大学培养的22万名各族学子从学校踏入社会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等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资力量西南民族大学汇聚了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优秀教师,现拥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70余人,有54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人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0人先后入选四川省人才项目或称号,66人先后入选国家民委人才项目或称号。学科门类西南民族大学学科齐全,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下设有25个学院本科专业88个;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有9个一级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西南民族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下:B+:民族学C+: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史C:哲学、法学、应用经济学C-:畜牧学、外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就业情况截止到2019年8月1日,西南民族大学2019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87.91%。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7.24%;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为92.84%。2019届本科生就业情况: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7个学院,有10个学院的就业率均高于90.00%;有69个专业的就业率高于90.00%;其中保险学、建筑学(卓越工程师)、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等13个专业实现了完全就业,就业率达到了100.00%。2019届研究生就业情况: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分布在19个学院,就业率在90.00%及以上的学院有15个,其中青藏高原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药学院等9个学院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00%。就业率高于90.00%的专业有67个,其中有59个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达到了100.00%。大家对于西南民族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00:48今天(6月15日),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为研究院揭牌,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以研究院成立为契机,把优秀的藏羌彝文化研究好、传承好、发展好。要正确看待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打开视野,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传承中华文脉,让优秀的藏羌彝文化融入当代生产生活。要推动研究院实体化运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共同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来源:四川观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据西南民族大学消息: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494条推送2016年初秋,33位来自云贵川的学子汇集于我校药学院中药学(彝药)1601这个大家庭,2018年,有两名学生应征入伍,2020年夏天,经过数月的奋战,31位毕业生中有14位彝药学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分别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学校录取。▲药学院中药学(彝药)1601合影兰建龙——天道酬勤,成功没有捷径中共党员中药学(彝药)1601班班长来自四川凉山州会理县考取西南民族大学中药学专业身为班长,兰建龙深知班上大多数同学的考研路并不容易,很多同学都只能一战定胜负。“由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战一年,如果我们失败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们选择加倍努力来把握机会。”“由于英语基础较差,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复习上。虽然一开始遇到了很多困难而感到十分迷茫,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通过了国家线。考研前英语让我感到害怕,考研结束后英语让我相信天道酬勤。”阿呷吕布——自律为首,规律为次中共预备党员来自四川凉山州甘洛县保研北京中医药大学青草幽幽,红砖梦湖,良师益友,细语相伴,是民大。四年所遇皆不偏不倚,于人于事于物都怀以无尽的感激。我认为,对于学习,理解为上,重在培养兴趣。凡事有急有缓,需分清主次,把握方向。前行,零差别地乘帆,也要零差别的摇摆。对于考研,自律为首,规律为次。复习专业课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最终目的是记熟并灵活应用。最后,最重要的,是对于目标院校的选择,要全面搜集信息,精准地做出选择。▲药学院中药学(彝药)1601同学在压制标本▲药学院中药学(彝药)1601班级专业实习合影沙马日布——披荆斩棘,从失败中重生来自四川凉山州美姑县考取中央民族大学中药学专业读书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和快乐的事,回忆起我的童年,总是背着一个破旧的黄色斜挎包奔跑在山间放牛羊,挎包里面装的永远是书和洋芋。在我的家乡,许多同龄人都已为家计奔波时,我选择了为坚持自己的梦想考研。谈起考研,现在回想起来,过程虽然有点苦,但那也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尤其是在备战考研的冲刺阶段,一定要坚持下去!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途中风风雨雨,荆棘丛生,要走完这段路,需要的是坚持,需要的是不断地从失败中重生,从放松中觉醒!加油吧少年!曲别军长——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来自四川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考研,最重要的是综合考虑自己的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这是支持你走完考研全程的坚实基础。如果复习到半路突然自我怀疑,就会很影响心态。其次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保证复习计划之余有时间放松,不然完不成任务只会扰乱军心。最后,就是要找一个研友共同奋斗,当你复习时无数次徘徊在崩溃的边缘,研友的一句安慰的话,一个拥抱,会让你满血复活。当你选择了一个目标,就请用尽全力去奋斗。学弟学妹们,请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是黑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沈皓华——不放弃不妥协,用汗水证明自己来自四川凉山州盐源县考取昆明医科大学生药学专业我的考研之路充满坎坷,在落榜第一志愿后,感觉自己在考研期间所做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备考时,常对着电话那头父母骄傲地说着“我很努力”,那一刻却感觉十分无力。但我没有放弃,不向这个结果妥协,一边进行二战的备考,一边准备着调剂。在这期间我每天做的事就是给各个学校的导师发邮件,坚持不懈地给研招办打电话,收集学校信息。终于,我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在录取比例1∶7的复试中成功突围,被昆明医科大学拟录取。随后,导师鼓励我争取学校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培养的机会,但在这个假期我必须攻克三门以前从未涉及的专业课。此刻,新的征程又重新开始。孔宛琳——考研是希望与失望的决斗来自云南省楚雄自治州外公是一名中医,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特别感兴趣。我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从大二从自动化转专业到彝药学,我变得非常享受课堂,特别是对野外植物认知课兴趣浓厚,在新的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与陪伴下也非常快速地适应了新的专业。准备考研的最后一个月正值隆冬,每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就独自一人出门去考研自习室,到晚上天黑才回去。考研时我一直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老师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备战考研的路上,老师们默默地支持着班里的同学。采访中,班长兰建龙特别提到了辅导员子莫伍果老师:“她对我们影响真的很大。 大一刚入校时,老师便鼓励我们考研, 并请上届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做经验分享,平时看见与考研相关的微信推送,她也会在第一时间分享给我们。”在那些咬紧牙关负重前行的日子里,子莫伍果老师是同学们最坚强的后盾。大三时一位同学出现休克症状,从校医院转送到双流县医院,子莫伍果老师第一时间把钱打到陪同学生卡里,说治病要紧。当子莫伍果老师得知班里这么多同学考研成功,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开心:“这些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非常珍惜、努力。希望他们不管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她的学生感叹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觉她就像妈妈一样。”年华似水,岁月匆匆四年的时间里,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一起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愿青春无悔,未来可期来自西南民族大学
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促进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在民族艺术文化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培养创新人才,深入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近日,西南民族大学与四川美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两校将围绕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展合作。整合学科资源,共同推进民族学一级学科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及硕士点建设、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建立交流互访、进修访问机制,共同优化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并在各自制度允许范围内互相开放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派学生访谈、校际学分互认、学生联合培养计划、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两校还将共建西南民族艺术和文化研究所、西南民族特色融入城市品质提升研究所,充分把握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契机,面向区域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艺术介入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突出作用,服务城市建筑及公共艺术发展。【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近日,西南民族大学对学校学院、学位点以及专业做了一揽子调整和优化,涉及多个学院,涵盖文、史、经、理、工等学科门类,本次调整撤并7个学院,新组建11个学院,更名4个学院,独立设置1个学院,有本硕博人才培养的学院达到6个。据悉,此次调整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双一流”建设。具体来看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设置哲学学院(哲学专业为今年新增本科专业)组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西南民族研究所合署组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原藏学学院、彝学学院里的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将整合进崭新的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整合后两学院不再保留。)大力发展青藏高原研究员稳步发展预科教育学院据民大官方消息称,此次调整原则旨在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标“双一流”建设,学院调整设置以一级学科为依托,以一流学科研究领域统领博士、硕士以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目标导向以“实施‘有选择卓越’的学科发展策略,建立学科发展梯队,力争两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行列”。此次学科专业调整后,西南民大下辖的教学单位共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数学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药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预科教育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院。
大家好,这里是邵老师说教育。今天邵老师带着大家来参观一所人文综合类的大学,其实这也事邵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介绍人文综合类的院校,毕竟这类院校的占比实在是不大,毕竟从专业角度,和学科角度来看,这类院校的限制性还是比较大的。今天我们要一起参观的这所大学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校坐落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一九五零年的西南民族学院。学校发展到零三年的时候,正式被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然后在一五年的时候,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一起来共建西南民族大学。其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国家对这所普通本科类的院校还是非常重视的。现在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招生其实是还是一本类和二本类混合招生的,所以综合来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卡的也不是那么虚高。大家不要看学校是民族类,人文类的院校,但是学校的专业涉及面还是比较广阔的,比如学校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等专业,还都是属于国家级的特色专业。旅游管理,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动物科学专业是属于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另外学校的课程建设也是很不错的,精品课程是非常多的,所以说西南民族大学也是一所涵盖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另外西南民族大学的科研建设也很不错,学校内部现在建设有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比如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还拥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拥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60家校级研究机构。即便学校的知名度不高又能怎样,人家学校内部的各项建设可都是非常在线的,如果同学们的分数比较偏低,那么完全可以考虑这所大学。
会议现场。2018年9月26日,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大会暨中国特色民族道路与新时代民族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全国政协马飚副主席专门致电表示祝贺,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王伟光发来贺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谢伏瞻发来贺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做重要讲话。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路晓峰出席讲话。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5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出版机构,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各职能部门与研究机构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到会祝贺。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图片展,观看了影视人类学研究室专为庆祝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制作的专题影片《美美与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影志》。成果展、影像志展出和播放了一大批珍贵的档案资料,展示了民族所专家学者深入田野调查研究的纪实影像,记录了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不平凡的60年。民族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建所后,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等重大工作,主要负责组织编写完成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奠定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民族所又主持开展了两次全国规模的民族大调查,围绕国家民族工作的重点,包括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进行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深入研究与阐释;为适应民族工作的新形势,还积极参与建设西藏、新疆等重点智库,做专门研究。在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事业基础上,民族研究所先后涌现出众多耳熟能详、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和专家学者,如包尔汉、翁独健、牙含章、费孝通、傅懋勣、王筠、秋浦、黄静涛、杨堃、王静如、冯家昇、金鹏、柳陞祺、刘荣焌、陈述、罗致平、王森、罗季光、李有义、喻世长、王辅世、刘尧汉、照那斯图等;一批批中青年学人在研究所浓厚学术氛围的滋养下不断发展,成长为学界中坚和骨干人才。同时产生了一批学术上具有开创性,在学界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如《中国民族史》(8卷本)、《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丛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蓝皮书)等。建所6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领域涉及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语言、宗教、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世界民族问题等诸多学科,具备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体系和结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承担重要使命,具备鲜明学科特色的研究所。该所还主办了《民族研究》《民族语文》《世界民族》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主打学术走出去的《人类学民族学国际学刊》,管理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和9个国家一级学会,建立了3个院属研究中心,担当着中国民族研究学术重镇的重要角色。谢伏瞻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6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赞扬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紧紧围绕我国民族问题、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为繁荣发展民族学研究,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谢伏瞻院长指出:新时代民族研究事业任重道远、使命光荣。为此,希望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为根本遵循,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关切,聚焦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提出有理论厚度和实践价值的对策建议,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实现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做出新的贡献。李培林的讲话,从百余年来民族学与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角度,强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学术传承和历史使命。他指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由封建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伴随着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难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学人类学不仅为认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也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开展的少数民族语言、社会和历史调查,为确认和保障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社会中的平等地位提供了客观依据,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共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包括民族所在内的人类学民族学界,围绕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努力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生态、人文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为推动民族地区全面脱贫,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李培林希望民族所的同仁和与会专家学者,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学术前辈筚路蓝缕、辛勤耕耘所打造的学术百花园里,再接再厉,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张京泽代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大学致辞。他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中央民族大学的特殊的渊源,双方紧密联系,共同致力于我国民族研究事业。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次和2010年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调查研究中,中央民族大学师生广泛参与,成为调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60年来,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同中央民族大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培养、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在六十载的精诚合作,一甲子的紧密联系中,中央民族大学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结成了亲密的友谊!展望未来,在“双一流”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制度政策的支持下,希望双方继往开来,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事业做出新的贡献。王延中所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致辞。他全面回顾民族研究所60年的成长发展历程,总结民族所持续开展民族调查、努力打造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学术殿堂、加强民族研究领域重要智库建设、加强学科基础和学术传播平台建设、培养民族研究专门人才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王延中代表民族所全所同志对党中央、中央有关部门、院党组的亲切关心关怀,对院职能部门和院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对中央民族大学等各有关单位的密切合作和大力支持,对所有关心关注民族所发展的各界朋友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代表所领导对为民族所发展建设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所有员工尤其是老领导、老前辈和老同志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最后,他还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党和国家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问题为主攻方向,认真学习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民族学人类学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及落实加快中国特色民族研究和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学术话语、话语体系创新等方面,对民族所的未来工作设想做了汇报;并向民族所全体同仁提出,把谢伏瞻院长贺信强调的研究重点落实到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为根本遵循,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建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坚强阵地,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切实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做出更大贡献,努力培养一流人才,多产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且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一流科研成果,促进新时代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事业繁荣发展。大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在会议几个阶段的主旨发言和自由发言中,热烈祝贺民族所建所60周年,畅谈交流60年来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成就和经验,以及未来的工作目标与发展前景。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所长王延中、副所长尹虎彬分阶段主持,民族所全所员工、离退休人员和各界嘉宾近300余人出席了大会。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等民族研究相关单位发来信函对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
会议现场。2018年9月26日,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大会暨中国特色民族道路与新时代民族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全国政协马飚副主席专门致电表示祝贺,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王伟光发来贺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谢伏瞻发来贺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做重要讲话。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路晓峰出席讲话。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5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出版机构,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各职能部门与研究机构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到会祝贺。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图片展,观看了影视人类学研究室专为庆祝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制作的专题影片《美美与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影志》。成果展、影像志展出和播放了一大批珍贵的档案资料,展示了民族所专家学者深入田野调查研究的纪实影像,记录了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不平凡的60年。民族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建所后,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等重大工作,主要负责组织编写完成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奠定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民族所又主持开展了两次全国规模的民族大调查,围绕国家民族工作的重点,包括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进行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深入研究与阐释;为适应民族工作的新形势,还积极参与建设西藏、新疆等重点智库,做专门研究。在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事业基础上,民族研究所先后涌现出众多耳熟能详、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和专家学者,如包尔汉、翁独健、牙含章、费孝通、傅懋勣、王筠、秋浦、黄静涛、杨堃、王静如、冯家昇、金鹏、柳陞祺、刘荣焌、陈述、罗致平、王森、罗季光、李有义、喻世长、王辅世、刘尧汉、照那斯图等;一批批中青年学人在研究所浓厚学术氛围的滋养下不断发展,成长为学界中坚和骨干人才。同时产生了一批学术上具有开创性,在学界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如《中国民族史》(8卷本)、《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丛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蓝皮书)等。建所6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领域涉及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语言、宗教、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世界民族问题等诸多学科,具备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体系和结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承担重要使命,具备鲜明学科特色的研究所。该所还主办了《民族研究》《民族语文》《世界民族》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主打学术走出去的《人类学民族学国际学刊》,管理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和9个国家一级学会,建立了3个院属研究中心,担当着中国民族研究学术重镇的重要角色。谢伏瞻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6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赞扬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紧紧围绕我国民族问题、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为繁荣发展民族学研究,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谢伏瞻院长指出:新时代民族研究事业任重道远、使命光荣。为此,希望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为根本遵循,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关切,聚焦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提出有理论厚度和实践价值的对策建议,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实现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做出新的贡献。李培林的讲话,从百余年来民族学与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角度,强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学术传承和历史使命。他指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由封建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伴随着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艰难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学人类学不仅为认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也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开展的少数民族语言、社会和历史调查,为确认和保障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社会中的平等地位提供了客观依据,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共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包括民族所在内的人类学民族学界,围绕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努力探索符合民族地区生态、人文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为推动民族地区全面脱贫,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李培林希望民族所的同仁和与会专家学者,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学术前辈筚路蓝缕、辛勤耕耘所打造的学术百花园里,再接再厉,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张京泽代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央民族大学致辞。他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中央民族大学的特殊的渊源,双方紧密联系,共同致力于我国民族研究事业。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次和2010年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调查研究中,中央民族大学师生广泛参与,成为调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60年来,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同中央民族大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培养、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在六十载的精诚合作,一甲子的紧密联系中,中央民族大学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结成了亲密的友谊!展望未来,在“双一流”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制度政策的支持下,希望双方继往开来,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事业做出新的贡献。王延中所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致辞。他全面回顾民族研究所60年的成长发展历程,总结民族所持续开展民族调查、努力打造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学术殿堂、加强民族研究领域重要智库建设、加强学科基础和学术传播平台建设、培养民族研究专门人才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王延中代表民族所全所同志对党中央、中央有关部门、院党组的亲切关心关怀,对院职能部门和院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对中央民族大学等各有关单位的密切合作和大力支持,对所有关心关注民族所发展的各界朋友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代表所领导对为民族所发展建设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所有员工尤其是老领导、老前辈和老同志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最后,他还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党和国家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问题为主攻方向,认真学习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民族学人类学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及落实加快中国特色民族研究和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学术话语、话语体系创新等方面,对民族所的未来工作设想做了汇报;并向民族所全体同仁提出,把谢伏瞻院长贺信强调的研究重点落实到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为根本遵循,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建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坚强阵地,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切实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做出更大贡献,努力培养一流人才,多产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且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一流科研成果,促进新时代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事业繁荣发展。大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和专家学者,在会议几个阶段的主旨发言和自由发言中,热烈祝贺民族所建所60周年,畅谈交流60年来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的成就和经验,以及未来的工作目标与发展前景。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所长王延中、副所长尹虎彬分阶段主持,民族所全所员工、离退休人员和各界嘉宾近300余人出席了大会。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等民族研究相关单位发来信函对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