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起来看吧。沈志云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沈志云,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获詹天佑成就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沈志云为中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高新技术发展和铁路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贡献。陈清如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清如,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著名选矿专家,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陈清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终身成就奖”。钱清泉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钱清泉,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获十项以上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国内著名隧道专家王梦恕,196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时称唐山铁道学院)。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历任铁道部隧道局助理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研所结构室主任、科技开发处总工等职。何华武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82年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铁路工程技术工作,主持了几十项铁路枢纽、铁路干线的勘察设计、咨询评估、技术决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现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作者:沫沫1617626
视频来源于宜宾广播电视台4月8日,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开园仪式举行。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江,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市委书记刘中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政,市政协主席谢杰出席开园仪式。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和“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自去年1月市校合作协议签署以来,市校双方克服疫情影响,仅用11个月,一座依山傍水的美丽校园,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成为了宜宾“双城”建设新地标。王顺洪在致辞时,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向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的圆满落成和正式运营表示热烈祝贺,向宜宾市对学校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王顺洪说,宜宾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区域优势突出,发展活力强劲。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的建成运营,充分彰显了宜宾市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非凡卓越的治理能力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希望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的管理团队树立使命意识,搭建纽带桥梁,大胆改革创新,在促进市校合作、产学研结合、先进技术引入、企业孵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敢于拼搏奋斗,把园区建成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先进的研究基地,建成西南交通大学的样板研究院。王顺洪表示,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市校合作掀开了新的篇章。西南交通大学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深化合作迈入共生共荣、相互成就的新阶段,实现双方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刘中伯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向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的建成开园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开园仪式的各位领导、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刘中伯说,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正式开园,首批师生顺利入住,标志着校地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必将进一步增强宜宾科教实力、提升宜宾城市能级和开放形象,必将为宜宾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注入强劲动力。刘中伯表示,希望西南交通大学将更多优势学科、示范基地、重要实验室布局到宜宾,加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西南交通大学科教资源与宜宾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市校合作新典范。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为西南交通大学在宜宾发展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为西南交通大学师生搭建好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让所有西南交通大学师生都在宜宾感受到家的温暖,共同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明天。开园仪式上,杜紫平向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川交付钥匙;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与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四川苏格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宜宾李庄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并为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宜宾分中心揭牌。开园仪式后,部分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和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西南交通大学副书记桂富强,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朱健梅,市领导袁华兵、邓前卫、陶学周参加开园仪式。(记者 王宇 秦莉萍)【来源:宜宾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4月7日,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正式开园。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占地面积约216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其中一期建筑面积约5.6万㎡,一期项目包含产研院综合楼、教学楼、食堂及宿舍等建筑单体,至少满足500名学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强大的办学实力和宜宾市优质的办学资源,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合作等业务。结合宜宾“8+2”产业,首批已引入了包括交通运输、信息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13支科研团队。【来源:宜宾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4月8日,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开园仪式举行,标志着又一所在宜高校正式投入使用。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占地面积约216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其中一期建筑面积约5.6万㎡,一期项目包含产研院综合楼、教学楼、食堂及宿舍等建筑单体,至少满足500名学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强大的办学实力和宜宾市优质的办学资源,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合作等业务。结合宜宾“8+2”产业,首批已引入了包括交通运输、信息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13支科研团队。开园仪式上,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与宜宾市相关企业进行了合作项目签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宜宾分中心进行了揭牌。
日前,《四川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西南交大委员会副主委杨维清教授撰写的建议获得四川省副省长批示》的新闻,出现在西南交通大学统一战线官方微信上。杨维清的同事们开玩笑说道:杨老师的纳米材料玩得溜,这大家都知道,想不到提案也写得这么好。其实,与杨维清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位“宝藏教授”,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故事。1997年,第一次站在县高中讲台上的杨维清,手握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着万有引力公式。22岁的杨维清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他想好了,自己将一直站好中学教育的讲台。但他没想到,多年后,讲台下学生竟是一群大学生,讲授的内容也从“艾萨克·牛顿”的变成了“理查德·费曼”。蓝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清澈见底的小溪。这是杨维清对于家乡的美好记忆。“没有大城市学校中你追我赶的氛围,也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杨维清说道,在自己的印象中,大学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方面努力。2003年,杨维清在某知名教育机构里面,成为了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金牌讲师。“当时在成都的培训机构里面还小有名气,我上一节课的收入,非常可观”,杨维清说道。“我要一辈子做培训老师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疑问在他迷茫的心里越来越强烈,一个大胆的想法也越来越清晰。2004年,杨维清毅然辞去工作,回归校园,到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博士。2013年,杨维清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院士处学习。2014年到校工作时,已经37岁的他,才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和“开挂人生”。“巧妙!很有创新性”,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这样夸赞杨维清的成果。中央统战部五局局长李莉也曾为杨维清的科研点赞。《科技日报》《New Scientist》 等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杨维清的研究成果时,称赞他将纳米材料玩出“新花样”。只有杨维清最清楚,“玩”科研的赞誉身后,其实是在“抢”:把曾经迷茫的时间“抢”回来!把耗在别处的时间“抢”回来!把藏心中的科研梦“追”过来!纳米能源与功能器件课题组刚成立时,仅有一间屋子。杨维清一个人购买设备、报账、安装、调试,为了省钱,自己买零件搭设备,为国家节约设备经费60余万元。最忙时,杨维清“驻扎”在实验室,一周仅回家一次。为了省下学校和双流家来回的三小时,他把两把办公椅,拼成了自己的床。每晚陪伴他的,是漆黑寂静的校园和他那始终如一的科研梦。每每想到这里,杨维清还是觉得对孩子有些亏欠。几岁小孩每周见到爸爸的时间少得可怜。在孩子最需要父亲陪伴的年纪,杨维清只能缺席。对此,他的妻子少不了有些抱怨。谈到这些,杨维清的眼眶有些湿润。这是作为慈父的愧疚,但他别无选择。他说道:“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前景宽阔,这个研究领域日新月异,一分钟也耽误不起。”也是在这段时间,长期高负荷的运转让杨维清的转氨酶一度猛增,连医生也忍不住批评他:“到底是要工作,还是要肝!”最终,在日以继夜的奋斗下,实验室已初具规模,实验室科研队伍将近30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四川省杰出青年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目,获得授权12项。有一次,实验室里几吨重的设备到了,杨维清立刻招呼大家一起吭哧吭哧地扛上四楼。等设备搬完,杨维清才发现牛仔裤被磨出了一个大窟窿。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成为了杨维清团队前进的风向标。“科研经费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杨维清实验室里的设备都不太“美观”,有些外观有点“山寨”,不太像厂家生产的成型设备。原来,实验室里的大多数设备都是学生亲手打造的,网上购买的零件一个个拼接。要知道用各种网上购买的零件由学生自行搭建设备花费的价钱,有时仅是一些厂家卖的成型设备价格的1/10。这些“学生造”的设备会让到实验室参观的同行们感到吃惊。这些设备上面都刻了学生的名字,有了自己的“logo”。比如,实验室的主要仪器——电晕极化装置的外壳上就清晰地刻着博士研究生张彬彬的名字和设备的搭建日期。这既省钱,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先造火车头,再造火车尾”是杨维清一贯的教育理念,以项目为依托,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他们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心里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科研激情也被点燃。“我愿做学生伯乐,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希望能给与他们无悔的三年”。“放手尝试吧!经费的事你们不用操心,我就是砸锅卖铁也支持你们创新!”具有育人情怀的杨维清待学生以赤诚,学生回馈以真心。6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一共发表了30余篇高质量论文,博士研究生张磊获得了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竢实扬华奖章,实验室共8人次获国家奖学金、获唐立新奖1项、扬华新秀奖2项,优秀研究生标兵6项,优秀硕士论文奖1项。谈到学生成绩时,杨维清说道,学生是自己最好的名片。他指着办公室面前的墙壁开怀地说:“我想把每一个毕业生照片贴在墙上,等我退休后,看看我培养的学生,这将是一个老师的最大幸福。”2019年,党委统战部首创组织开展党外人士深入联系学生工作时,杨维清非常支持,联系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2018-01班。疫情期间,他主动关心学生,为学生提供延伸学习材料,弥补网络学习的短板。已经颇有名气的杨维清收到了不少高校抛来的橄榄枝,其中不乏高薪诱惑。但是他毫不犹豫,坚持留在西南交大,坚守他的西部情怀。这与学校党委长期重视统战工作、对党外人士“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有关:曾经在启动和项目经费用完后,杨维清团队出现瓶颈。最困难时,杨维清甚至跟爱人商量,把当年做奥数金牌辅导教师攒钱买的房子卖了。最终,学校党委书记王顺洪通过党委统战部了解了他的难处,亲自联系四川缘满集团向实验室慷慨捐资1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这让我特别感动,如此忙的顺洪书记还为我这样一个普通教授解决了实际困难,这是‘情感留人’最好诠释。”杨维清在学校统一战线表彰大会的发言中讲述了这一感人故事。会后,不少参会人员都表示,杨维清对科研教学的情怀、用感恩的心坚守西部的故事,让学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形象在大家心中立起来、活起来、亮起来。“我比较关注科技领域方面的一些管理问题,平时注重材料收集”,杨维清说道。由于积累丰厚,2019年省两会,他提了10多个提案,今年两会,他同样准备了多个提案。作为四川省政协委员,杨维清在写提案时保持了科研的“势头”:产量高、质量高。2018年初次参加四川省“两会”,杨维清提出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被《四川政协报》报道。今年省“两会”,杨维清在小组会议提建议的镜头,被《四川日报》“捕捉”。“写提案有一定的专业性,写作又是工科老师的普遍‘弱项’,成为政协委员后,我就开始认真钻研。在全程认真参加学校社会主义学院开设的‘全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培训’后,我的政治素养以及写作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杨维清说道。5月8日-5月11日,杨维清参加了四川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心系学生的他准备将两会期间的见闻,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给学生分享。“大学生,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还应将眼光看向‘窗外’,多关注时事,提升综合素质和家国情怀。”杨维清说道。“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选送的各类培训对我很有帮助,让我从一名普通教授成功转变为政协委员。成为政协委员,让我有机会为四川发展建言献策,我感到非常荣幸。”杨维清说道。(西南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供稿)
未来网高校频道4月18日讯(记者 侯智 通讯员 阮琦)4月17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在犀浦校区综合楼611会议室召开交流座谈会,校院双方就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化工及排放意向性合作领域进行充分交流。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茂华,西南交大校长徐飞、副校长何川、首席教授范平志等出席会议。徐飞指出,高研院此行是传经、合作、共赢、交流之旅,西南交大与高研院渊源诸多,二者合作理所应当。西南交大在轨道交通领域享有盛誉,如何在上海与成都、东部与西部、科研院所与大学之间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既是情感之所在,也是工作规范之所在,更是工作态度之所在。徐飞强调,西南交大与高研院的学科布局、人才队伍培养计划有诸多耦合性,期待双方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开展“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王茂华介绍了高研院概况、科研方向、张江实验室布局。在未来,高研院将全力筹建张江国家实验室,助力上海张江综合性科学中心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王茂华表示,此行是学习、圆梦、合作之旅,希望双方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领域展开后续合作。座谈会上,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周祚万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及重点科研成果。学校相关职能部处负责同志、专业教师参加座谈。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科研机构,坐落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高研院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加强与海内外研发机构、大学和企业的合作,集聚海内外杰出学者,促进我国相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技术引领者,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实践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科技与金融、科技与文化的四结合,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研、产、学、用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教机构,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相关领域的技术支撑与决策支持。摄影:鞠红伟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前不久发布的《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我国共有256所高校科研经费过亿元,清华大学更是以51.68亿元,排名第一;浙江大学以44.2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中山大学39.03亿元,位居第三,相比去年增加了19.73亿元,排名也从去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3位。科技经费前10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经费额均超过26亿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基本上科研经费前20名的高校,以理工类院校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理工科高校比文史类高校在科技经费申请上占据更大优势。浙江大学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不难发现为什么浙江大学的实力在过去的几年里猛增。西安交通大学作为C9高校中唯一所经费不排在前十名(排名第22位)的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南开大学科技经费仅有6.08亿元,排名甚至没有进入前50,而兰州大学更惨,科技经费仅有3.79亿元。另外,一些具有明显行业优势的211工程高校甚至比不少985工程高校的科研经费都要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27)的科研经费是13.01亿,哈尔滨工程大学(排名28)为12.43亿,西南交通大学(排名29)为11.81亿,南京理工大学(排名30)则是11.51亿,超过了一些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985高校。我们一起来看这4所大学为何能获得如此多的科研经费。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原国防科工委(现工信部)所属的“国防七子”院校,以航天、航空、民航为特色,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航堪称211院校里的翘首,拥有14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1个世界一流学科(力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航的共有三个学科入选A-,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PS:其实,因为江苏有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两所985实力院校,导致南航的光芒被掩盖,如果放在外省,南航说不定也是妥妥的985院校啊。二、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隶属于工信部,是国防七校、东北五校之一,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唯一获奖院校(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科研经费那么高了)。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两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A+,与上海交大并列全国第一。 三、西南交通大学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首批进入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西南交大的机械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西南交大以交通运输领域见长,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更是全国第一,也是“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A+,与东南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可见,其强大的实力! 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国家近些年大力发展的产业,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西南交大的科研经费如此之高了!四、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3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理工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入选A+,与北京理工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去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国高铁十周年。从无到有,从不具备任何先发优势,到如今建设规模与运营速度均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高铁俨然成为一张最亮眼的“国家名片”。从无砟铁路的研究试验,到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建设,从我国第一列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试验,再到运营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投运,中国铁路一次次在创新中发展——而翟婉明,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既是轨道交通科技的创新者,也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实践者与见证者。他首先提出并系统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相关模型在国际上被称为“翟-孙模型”及“翟模型”,得到广泛采用。在国内,该理论及模型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列车提速及重载、高速铁路领域20多个重点工程(产品)之中。今年2月13日,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推进大会举行。会上,成都以改革创新奖表彰了31个先进集体和200名先进个人。作为尖端科研人员,翟婉明位列其中。在过去我国的高铁发展中,哪些节点堪称里程碑式的创新?目前我国高铁350公里时速已是世界最快运营时速,接下来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突破?在更远的未来,科技成果要如何更好地转化?中国的高铁科技创新又将去向何方?对此,翟婉明在近日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两个节点性创新“如今,中国高铁举世瞩目。但谁能想到,不过二十余年前,高铁对我们来说非常遥远,甚至可以说是遥不可及。”全球范围来看,高铁的诞生在半个世纪以前。翟婉明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刚读博士时,“看到国外铁路速度那么高、技术那么先进,我们由衷地羡慕,憋着一股子劲。”他坦言,当时中国的铁路很落后,经济实力也远没有如今这般强大。因此,“我们开展高铁研究更多是,没能结合到具体工程实践的理论分析研究”——“当时我们觉得,短期内中国几乎不可能有高铁”。说到这儿,翟婉明顿了顿,仿佛在平息自己激动的情绪。“谁能想到,中国高铁的发展,在短短的十多年就能够突飞猛进,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已跃居世界前列!”为何中国高铁能发展如此迅速?在翟婉明看来,成功因素有三:前期的科研积累,后来的引进消化再创新,以及更重要的,国家经济腾飞的支撑。在他眼里,作为高铁后发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确实为我国高铁如此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在中国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不同的地域特点和中国的运输需求,通过再创新,来解决我们自己的现实问题。”翟婉明说。同时,在翟婉明看来,前期的科研积累也为后期快速“消化吸收”,甚至自主“再创新”提供了可能。中国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秦皇岛-沈阳)快速客运专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那时我国铁路时速一般都在160公里以下,秦沈快速客运专线当时设计的要求时速则是200公里。”他介绍,其中设置了66.8公里的高速试验段,专门用来试验高速列车,研究高速铁路。轨道方面,据翟婉明介绍,在包括他在内的科研人员的积极倡导下,在此试验段的三座特大桥上首次进行了无砟轨道试验与实践。相较于传统的维护需求更高的有砟轨道(轨下用碎石作为道床的轨道),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维护性好等优点。“秦沈快速客运专线上无砟轨道的试验成功,为后来中国高速铁路大规模采用无砟轨道奠定了基础。”翟婉明说,他也有幸参与其中,负责无砟轨道结构参数优化与动力性能评估,并承担了其中的一座特大桥上的无砟轨道现场高速试验。而对于列车,“中华之星”高速试验列车——我国自主研制高速列车的一个原型,也是在此线路上首次跑到了321.5公里/小时。“因为是一个全新试验,那时我国别说300公里时速了,就连250公里以上的试验时速都没有。试验列车能跑多高速度?会不会翻车脱轨?这些都不确定。”翟婉明回忆,当时列车的速度试验都是从低速开始,一步一步提高。“每试一次,再加十多二十公里的速度,看看指标是不是安全。如果安全余量还足够,就把速度再提高进行试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加到了321.5公里每小时——当时这就是中国最高速度纪录,称为中国铁路第一速。”正因为如此,翟婉明认为这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性创新。客运专线的高速试验段、“中华之星”高速试验列车,这些完完全全是中国人自己创新实现,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这就是我们的研究积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否则就只能完全依附于别人。”翟婉明感慨万千。他认为,正是得益于此,才有了中国高铁另一个节点性创新: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成功运营。“它的研发和投入运营,无疑是我们高铁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翟婉明一直是中国高铁提速至时速350公里运营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在他看来,“复兴号”的投运,提升了线网时速,对交通和经济意义重大,是继科研积累、引进吸收之后,中国高铁“再创新”的标志性事件。更重要的是,“这使我们成为世界上铁路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这对于将来行业标准的制定意义重大,为下一步‘引领高铁发展’提供了可能。”不过,翟婉明也坦言,“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说是领跑者。更准确地说,我们现在应该是处于并跑到领跑之间的过渡阶段。”他提到,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确很快,但是在高铁发展中,与德日法等高铁原创国相比,在一些方面仍有差距。“我们的未来梦想是‘引领世界高铁发展’,但也不能盲目自大。”●“时速400公里动车组正研制”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十年,我国高铁的未来又该剑指何方?在翟婉明看来,未来想要真正“引领”发展,既要速度和效益两手抓,也要技术和标准两头硬。高速铁路,到底速度能“高”到什么程度?这似乎成了高铁科研的终极命题。如今,我国高铁的350公里时速已是全球最高运营时速。那么接下来,这一速度是否还将有所突破?对于这个问题,翟婉明首先提到的是“超级高铁”。他指出,时速要提到500公里以上,不可避免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空气动力问题——“空气阻力、气动效应、能耗噪声等指标,都是随着速度呈幂次方迅速增长的。为了再大幅度提速,真空管道的想法应运而生”。不过,翟婉明坦言,这个概念早在上百年前就曾被提出,但无论是国外马斯克的Hyperloop,还是国内西南交通大学正在研究的超高速磁悬浮技术,“应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积极的研究更多还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到能够载客民用、完全商业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在速度突破上,是否有更近、更可期待的“未来”呢?答案是肯定的。翟婉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其实也是当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之一。“目前,时速4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正在研制,试验样车或将很快面世。”除了速度上的科研突破,在翟婉明看来,“中国想要引领发展,更应该通过研究、实验和实践来回答世界:综合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续性之后,‘最合理的速度’究竟是多少”——总而言之,就是找到那个“平衡点”。而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应落在运营维护技术方面,最终又落实到运营维护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检测监测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他指出,我国现在最高运营时速已达到350公里,技术也正趋于成熟。“系统不停在运行,性能必然会演变甚至劣化”。因此他认为,需要研究揭示系统动态性能演化规律及状态控制策略,这也正为我国的运营维护技术研究,提供了最好的试验场和数据库。据翟婉明透露,目前他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正是高铁运营维护标准的基础研究。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速轨道交通系统动力学性能演化及控制”,这也是高铁领域首个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该研究项目以西南交大为主体,集合了全国相关的科研力量。项目正进入第二个年头,未来将有望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每个环节都应向转化靠一步”正如科研创新推动中国高铁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科技创新成果怎样才能更好地落地,科学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类似中国高铁的腾飞也能出现在其他领域。“科研成果转化是比较头疼的事,你的成果是好成果,创新性很强,但到了实际中和社会的一些产业中,一时半会儿还就用不上。”翟婉明说,从成果到实际中,有一个中间过程,这就是技术转移转化的问题。他指出,问题难就难在,中试环节有很多在纯粹科研中常常没有考虑到的意外因素和实际问题。“不同的产业,全是个性化的、千差万别的。因此成果转化问题,在每一个产业应用中,可能完全不同,中间环节没有弄通,它就用不上。”总体来看,可行的办法是抓住根本,从“积极性”入手,让每个细分领域的人更有动力去钻研成果落地中个性的问题。翟婉明表示,目前国家和地方都很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另一方面像西南交大及其所在的成都,也相继出台了很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办法。这几年,从上到下已经看到很好的成效。”除此之外,他认为城市是以产业为骨架,是科研最好的试验场;高校则是以科研为主,是产业问题最好的地。“因此,科研成果落地,还需要这两个关键环节都共同发力。”翟婉明笃定地说。一方面,就城市的产业部门而言,他建议应“更积极地对接,提供科研应用条件和产业化场所,以及包括资金等各方面支持”。同时,企业拥有最大量的现场产业化技术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科研人员应更积极对接,提供产业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政产学研用一体,“每个环节都应向中间转化领域靠一步”。另一方面,即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他看来,对高校的科研人员而言,完全搞基础理论研究的“可以海阔天空地去做探索研究创新”;但从事工程相关的科技人员,“我们必须要落地,或者说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应该为了生产实际”。翟婉明语重心长地说,科研创新,面向生产实际并非难事。最难的是,大部分研究难免超前,在最终成功应用之前,不仅要面对外界可能出现的“纸上谈兵”的质疑,更可能因“前无古人”的完全创新面对不断的挫折,而产生自我怀疑。“就像我当初的研究,那时中国铁路还没有如今这般强大时,科研是很难的,实践更是痴人说梦。但如果当时放弃前沿基础理论研究,等到铁路提速、高铁发展到急需动力学理论来支撑系统动态安全设计,甚至需要拿出某个具体问题解决方案时,我也就束手无策,更遑论有了理论应用的大舞台。”翟婉明说,今年是他做铁路科研的整三十年,如今他对“科研最大的困难,便是没有最大的困难”感受颇深——“这是一条寂寞且多荆棘的路,但充满欢乐,在你攻克一个个科研难关之时”。科技创新是很难的,创新成果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更琐碎。“只有保持一颗始终坚韧、不追功利、甘愿寂寞的心,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1915恰纳卡莱大桥是土耳其准备建设的一座特大悬索桥,这个桥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桥,建设难度可想而知。2018年3月初,土耳其1915恰纳卡莱大桥风洞实验项目向全世界科研机构公开招标,前不久,招标结果公布,我国西部一所211大学凭借自己超强的科研实力成功中标,这所大学就是西南交通大学。我国叫做“交通大学”的高校有多所,其中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两所985大学最出名,而西南交通大学则显得有些低调,但以小编看来,西南交通大学最对得起自己名字中的“交通”二字。在交通领域,西南交通大学无疑是我国最强的高校之一,学校的桥梁与隧道工程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这个学科所属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双一流”评选中,学校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又顺利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同时,西南交通大学还有8个与交通有关的国家级实验室,包括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正在筹办的国家实验室。更厉害的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连续三次排名国内第一。另外,西南交通大学还拥有多位交通领域的两院院士。除了交通运输工程外,西南交通大学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也比较强,其中机械工程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前10%)。在综合实力上,西南交通大学可以算得上是一所顶尖211大学,学校在全国高校当中排名第40名左右,而我国985大学就有三十多所。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交通大学”系统,学校的前身——唐山交通大学在历史上可是一所实力超强的大学。1896年,唐山交通大学的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成立,学校后来迁往唐山,逐渐发展成一所闻名全国的一流大学,甚至可以和清华大学比肩。唐山交通大学以“小而精”著称,每年毕业人数不到一百人,但学校却为我国培养出了大量的顶尖人才,其中就包括五十多位两院院士。1952年院系调整,唐山交通大学很多院系被调出,实力大减,1971年迁往四川,最后发展成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但是,从最近几年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南交通大学仍旧是我国实力很强的一所重点大学。你对西南交通大学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不同观点。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更多高校信息。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张血琴、张玉翠、郭裕钧、刘凯、吴广宁,在2021年第2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针对现有绝缘老化检测尚无一种便捷快速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复合绝缘子表面老化程度的非接触、快速无损检测评估方法。基于深度极限学习机建立绝缘子老化程度评估模型,他们对60组待测数据进行预测,实现对绝缘子老化程度精确分级,分类准确率达96.67%,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比,表明本研究所用模型可兼备快速性和准确性,为实现外绝缘表面老化程度的在线检测提供了新思路。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因其优良的憎水性和防污闪性能,近几十年来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然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实际运行中面临各种严酷环境,使得其极易在环境恶劣地区产生材料的老化劣化,导致绝缘子性能降低。尤其高海拔环境下,空气稀薄,紫外线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紫外辐射成为绝缘子老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紫外线因其较短的波长和较大的光子能量,能够使硅橡胶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的部分化学键断裂,从而改变材料的理化特性,直接表现为绝缘子表面憎水性降低,发生龟裂、粉化、表面粗糙度增加等,使得闪络电压降低,容易引发电网故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高海拔强紫外线等严酷环境的外绝缘检测,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一般有绝缘电阻法、电场测量法、脉冲电流法等。绝缘电阻法是通过测量泄漏电流实现的,然而泄漏电流会受到天气、污秽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测量准确性会受到一定影响;电场测量法通过测量绝缘子串简化电场模型的轴向电场分布,找出绝缘子的内绝缘通导性故障;脉冲电流法通过测量绝缘子电晕脉冲电流来判断其绝缘状况。直接法表现出来的明显不足是测量效率较低,常需要工作人员登杆操作,十分不便,安全系数也不高。此时非接触式在线监测方法显示出明显优势。非接触式主要包括紫外成像法、红外成像法和X射线成像法等,这些方法仍存在一些缺陷,如紫外成像和红外热像是通过测量电、热这种间接信号的特性来反映绝缘子状态,且紫外成像必须在夜间进行,不利于检测的开展。因此,寻找一种更加便捷直接的非接触、快速无损伤检测硅橡胶材料老化的手段,对于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技术将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有机结合,可以对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和中红外光区域的电磁波以多个连续细分波段进行成像,具有很高的波谱分辨率,且同时包含图像和光谱信息,对检测对象建立波谱库后,可对样本直接进行在线检测而无需制样,近年来不仅在遥感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工农业乃至更多行业领域也展现了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运用高光谱技术对人工紫外老化的硅橡胶绝缘片进行检测,采集不同老化状态下原始图谱数据并进行处理,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相关数据,分析不同老化程度对应于高光谱谱线的响应机制和特征变化,最后运用深度极限学习机(DELM)算法,建立复合绝缘子表面老化程度评估模型并对样本进行老化程度划分。研究结果给绝缘子表面老化状态的在线检测和评估提供了新方法和新依据。图1 紫外老化平台示意图图2 高光谱试验平台模型室在使用人工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对HTV硅橡胶样品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并用高光谱技术对加速老化后样品的老化状态进行检测,用DELM分类模型对老化样品进行评估后,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到以下结论:图3 不同老化程度绝缘子预测结果表1 算法效果比较1)人工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可以较好地模拟高原环境长波紫外对样品的影响,老化后样品表面粗糙度增大、颜色逐渐加深以及变黑、硬度增大并出现裂纹。2)样本老化程度的不同反映在高光谱谱线上有显著差异,最明显的波段是代表C-H基团三倍频特征吸收带的1150~1250nm和代表-OH二倍频特征吸收带的1400~1500nm,全波段反射率整体趋势为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降低。3)基于全波段数据的深度极限学习机分类模型可以实现对不同老化时长的复合绝缘子进行表面老化程度的分类,准确率可达96.67%,且训练速度快、泛化性好,为绝缘子老化状态在线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2021年第2期《电工技术学报》,论文标题为“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复合绝缘子表面老化程度评估”,作者为张血琴、张玉翠、郭裕钧、刘凯、吴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