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南大学和河南大学怎么选择?汉语言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大类,该专业都不是这两所大学的最强势的专业,我们先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所大学做个对比,再说怎么选吧!从学科评估结果看,这两所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都是B+,不分上下。从综合实力排名看,西南大学更好一些,2018年校友会排名,西南大学是全国第37位,河南大学是全国第84位。从学校层次上看,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曾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院校之一,名声在外,而且是211大学,有1个双一流学科(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南大学是省部共建大学,不是211,但也有1个双一流学科(生物学),(两所大学的双一流学科都一样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也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两所大学所在的城市实力来看,西南大学所在地重庆经济实力更强,2018年排名全国第7位;而河南大学所在地开封和郑州,实力稍差一些,郑州排名第14位,开封则更弱一些,重庆和郑州都进入了新兴一线城市行列。从录取分数线上看,一般西南大学要高一些,以2018年河北文科为例,西南大学是643分,而河南大学是616分(河北文科本一线是559分),下面是两所大学在河北近几年文科录取线,敬请参考。通过上面的比较,如果有考生纠结于这两所大学,我建议首选西南大学,因为无论从学校名气、学校综合实力来看,还是学校所在的城市实力来看,西南大学都更有优势,当然它要的分数也要高一些。河南大学虽然在双一流评选中,凭借双非院校入选了双一流学科,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来,但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都不是这两所大学的最强势学科,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优先选择211大学呢?毕竟将来就业211大学的牌子还是更受应聘单位欢迎的。可能有人建议,考生是北方人就选河南大学;考生是南方人就选西南大学,因为将来可能会就近发展,我倒觉得没有必要,这不是定律。你选择了西南大学一样可以回到北方来就业,只要你有实力,同样也是受欢迎的。因此怎么选择,我觉得一是看分数,二是看城市吧!
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怎么选择?汉语言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的大类,这个专业不是这两个大学的最强专业,首先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这两所大学,应该怎么选择呢?从学科的评价结果来看,这两所大学的中文文学专业都是B+,没有上下的区别。从综合实力排名来看,西南大学比较好,2018年校友会排名西南大学全国37位,河南大学全国84位。从学校水平来看,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学院之一,声誉在外,而且是211大学,有双一流的学科(生物学),中国的语言文学专业有博士点和博士后的科学研究流动站,河南大学是省部共建大学,虽然不是211,但也有一流的学科(生物学)。从两所大学所在城市的实力来看,西南大学所在地重庆经济实力更强,2018年排名全国第七,河南大学所在地开封和郑州实力稍差,郑州是第14位,开封较弱,重庆和郑州加入了新兴城市。从录取线来看,一般西南大学稍高,以2018年河北文科系为例,西南大学643分,河南大学616分(河北文科系本线559分),其次是河北省近几年的文科录取线,请参考。通过上述比较,如果考生拘泥于这两所大学,我建议以西南大学为优先,无论从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的综合实力来看,还是从学校所在城市的实力来看,西南大学都更占优势,当然,分数也很高,河南大学在双一流中,凭借双非学院入选双一流学科,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但是,现在汉语言文学不是这两所大学的最强学科,为什么不优先211大学?将来就职211大学的品牌还是在应聘地很受欢迎。考生由北方人选择河南大学,考生南方人选择西南大学,我觉得将来可能会发展得很近,所以不需要,这不是法则,就像选择了西南大学一样,可以回到北方就业,只要有实力,同样受欢迎,所以,怎么选择才好呢?一是看分数,二是看城市。以上就是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怎么选择?
同气相求周易谭巍,女,1992年出生于重庆万州。万州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考入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师从曹建教授。作品王琪,1993年生,山西大同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考入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师从曹建教授。作品钟源达,出生于1992年,广东人。现为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016年考入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美术学(书法教育与实践)专业,师从曹建教授。作品周玉文,1987年生,四川宜宾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2016级书法教育与实践方向研究生,导师曹建教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我们毕业了回首碚城求学路,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雨僧楼前拍毕业照却不到三秒的时间。下一个夏天,书法所教室里又会坐满了练字的同学,可惜不是我们了。
2018年重庆最好大学前十名是哪些?重庆大学第一,你的母校上榜没?说到重庆这座山城,很多人都是非常向往的!无论是去工作、旅游,还是定居,这里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所以很多同学想借着高考读大学的时候选择重庆的大学,这样留在重庆的机会就非常的大。那么,重庆有哪些好的大学供我们高考填报或考研选择呢?2018年重庆最好大学前十名是哪些?2018重庆最好的大学前十名,你想选吗?重庆的大学有几十所,但是出类拔萃的还是少数。高考之后就得填报志愿,重庆哪些值得报考呢?而艾瑞深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就将重庆的大学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排名,从这个排名中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在高考或考研的时候选择哪个学校了!重庆最好大学排名前十的学校,有没有你的母校?2018年重庆最好大学前十名是哪些?2018年重庆大学排行榜中,重庆大学第一,没想到第二名是西南大学!不过除了重庆大学这所985院校之外,只有西南大学这一所211大学了,取得第二名的名次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就考研报考而言,重庆大学显然不如西南大学热门。第三名是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第四,重庆邮电大学则排到了第五。这里只列出了前十名的学校,其他的暂未记录!2018年重庆最好大学前十名是哪些?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邮电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国内排的名次也是非常的高的!如果是电气工程类考研的话,其他的学校考以不考虑,但是这所学校必须要选择!因为从这里毕业之后,在国内找工作的话,那就是随表挑的了!像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这样的学校都没有上榜,其他的学校更是排除在了这个榜单之外!文学类专业考研,重庆的大学如何选择?无论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还是打算跨考文学,重庆有几所大学都是你比较理想的选择。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这三所学校的文学类专业都很不错,其他的学校都要差了很多,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文学类专业硕士点。2018年重庆最好大学前十名是哪些?不过因为重庆大学是综合类985院校,报考的人数比较少,只是因为考取的难度比较大。相对而言,报考西南大学这所211大学的最多,其次就是重庆师范大学。不过重庆师范大学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报考其他学校的居多,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实力冲刺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考重庆师范大学未尝不是好的选择。不过重庆就这些院校吗?显然不是!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还有一所比较好的大学没有上榜吗?你能说出它的名字来吗?
近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专业第三级认证。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派,以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傅康生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第三级认证现场考查。据悉,专家组严格对照认证标准的8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通过座谈访谈、查阅资料、听课看课等形式开展认证现场考查工作。16日上午,召开专家组意见反馈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专业处副处长何菁菁,以及专家组全体成员,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西南大学副校长王进军,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师范生培养学院(部)领导,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王本朝表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将认真梳理意见和建议,明确整改措施和内容,切实落实“评价—反馈—改进—提高”的持续改进机制,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素质博雅”的卓越中学语文教师。李旭锋说,学校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诚恳接受专家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工作;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以更广阔的交流、更深入的思考、更有力的作为破解阻碍本科教育发展的难题,真正实现以认证促进事业发展,以认证推进改革目标。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付迪西 实习生 刘宁
中国语言文学近几年比较火,从同学们的咨询这个专业的数量就能看出些端倪。人家火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身有一定软实力,未来就业面又广,可不是受人追捧嘛。回复问题的时候,小编也告诫大家了,就业面广,说明要了解的知识也多,除中国语言文学类本专业之外,要博览群书,积累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知识,积累经验,增加阅历。还要多加创作,有创意头脑和想象力。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高薪的万金油一定要有沉淀和积累,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能光看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报考一个专业之前,要多了解,多分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语言文学类都有哪些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七个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就业前景如何中国语言文学类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而每个能力的研究方向和就业面又有具体的细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文艺学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就业方向:从事与文艺相关的创作、评论、编辑、科研与教学工作;或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广告、媒体、管理等工作。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有: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就业方向:从事报社、出版社等单位的相关工作;或在高校、研究所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在学校任教师等。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就业方向: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就业方向: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就业方向:在全国各级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就业方向:从事教学、科研、出版、传播媒体、文化机构、公共事务、企业文化等工作,或从事创作、评论、策划等创造性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就业方向: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些还可以进入企业担任技术开发人员,比如多文种网络应用软件与信息机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就业方向: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宣传、文化和涉外企事业等部门从事与本学科相近的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企或外企的高级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培训等工作。中国语言文学院校推荐A+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A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A-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B+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B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
文学学脉需要传承校际需要交流论坛12月14日,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古代文学研究生论坛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我社会同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国学院联合主办,市内各高校古代文学专业教师及硕博研究生共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特邀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卢燕新教授担任评议嘉宾。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工商大学段庸生教授主持开幕式,重庆市政府参事、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荣誉会长、重庆国学院院长刘明华教授,西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刘义兵教授,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肖伟胜教授,西南大学期刊社社长李远毅编审,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会长、西南大学期刊社副社长、文学院黄大宏教授先后致辞。刘义兵教授对我校古代文学学科建设成绩表示赞扬和支持,刘明华教授赞誉本次年会暨研究生论坛开本学会学术活动风气、形式之新,肖伟胜教授对研究生论坛的举行表示了肯定,李远毅编审期望研究生作为科研后备军加强与期刊的交流合作,黄大宏教授则强调“学脉需要传承,校际需要交流”,希望以研究生论坛为切入点,通过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逐步扩大学会在本市及全国的影响力。大会主题报告分教师组和学生组两场举行。教师组主题报告由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张承凤教授主持,长江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何宗美教授评议;学生组主题报告由段庸生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卢燕新教授评议,各有六位来自市内各高校的老师和硕博士研究生报告了各自的学术成果。小组讨论围绕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古代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诸领域关系研究,巴渝地方文学及文化研究;古代文学文献研究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会议闭幕式由重庆工商大学薛新力教授主持,黄大宏会长在闭幕辞中肯定了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向与会专家及师生表示感谢,再次表达了开门办会,将研究生论坛做大做强的愿望,提醒年轻学子要打好学术基础、端正学术态度、规范学术道德,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步。西南大学期刊社作为承担本校学术出版业务的机构,一向致力于加强期刊与学界的交流,以向学者提供优质学术出版服务、培育学术后劲、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主办学术会议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携手主办本次会议,是本社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努力。西南大学期刊社2019年12月15日
日前,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公布2020级本科新生大数据,其内容涵盖了大一新生男女比例。记者了解到,西南大学仍然是女生多男生少,其中文学院男女差别最大,男女比例达到1比7.46。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2020年9月,西南大学迎来10274名新生,生源地前三的地区为重庆、四川、贵州,其中重庆招生2402人,约占新生总体的23%。今年新生中,男生4148名,女生6126名,男女生总体比例约为1:1.48,其中男生比例最高的是工程技术学院,男女生比例约为6.98:1,女生比例最高的学院为文学院,男女生比例为1:7.46。从数据上发现,西南大学商贸学院2020级本科新生录取人数632人,为全校录取人数最多的学院,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分别录取学生562名,463名。从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处获悉,从年龄上来看,今年的本科新生年龄在18岁的学生有6140人,19岁学生1834人,而小于17岁的有1744人,年龄在20岁以上的学生有556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大一新生中,有757人姓“李”,相当于每14名大一新生就有一名姓李的同学,另外“张同学”也有678人,“王同学”也有675人,再次是“刘同学”和“陈同学”。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付迪西 实习生 刘宁
小编继续以专业类为单位,系统整理学校投档录取数据。今天我们来分析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的录取情况。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是05文学门类中的专业类,包含以下9专业。数据分析首先我们来看山东省2020年中国语言文学类高考招生录取中各院校的计划、选科、最低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情况。因学校数量较多,小编整理了前50所高校的2020年夏季高考选考科目要求情况,供考生参照。因部分高校的选考科目在2021年高考会有所调整,所以2021年高考科目限制情况,以高校或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为准!也可在后期关注我们出版的相关书籍。012020年在山东招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校,按最低录取分数排列,由高到低前五名学校有北京大学(688分)、南京大学(673分)、武汉大学(659分)、南开大学(655分)、华东师范大学(654分)。02在选科要求方面,从上面的表格总体来看,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大部分高校不限选科,部分高校是有选科要求的。约10%的高校要求选择历史,比如中山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湖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郑州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云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少数高校要求选择历史和地理,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少数高校要求选择思想政治和历史,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汉语言文学;少数高校要求选择思想政治或历史,比如华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师范);少数高校要求选择思想政治或历史或地理,比如西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暨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西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03来看看省内几所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录取最低分,山东大学最低录取分数643分,最低位次6302;中国海洋大学最低录取分数625,最低位次1277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最低录取分数610分,最低位次20492;山东师范大学最低录取分数591分,最低位次33453。专业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母语及母语文学为基本内涵、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基础学科。该类专业经历了长期办学实践,内涵明确,构成合理,基础知识体系完整,人才培养体制健全,既有体现学科特色的培养目标,又有不同方向的侧重。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肩负着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目前,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普遍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理、工、农、医、经济、管理、法律、外语、艺术等各种类型的高校也大多设有本学科所属的部分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及口语表达的能力,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具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发挥所长,既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适应性广,就业面宽,长期以来,培养了大批教师、学者、作家、记者、编辑、行政人员、文秘、文案等专门人才,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数据来自山东高考一点通,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这些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不少学校也是迎头赶上,不断加强自身实力,终于可以从学院更名为大学。学院更名为大学意味着该校层次和声誉会有大的提高;主管部门将在资金、师资、学科、科研等方面给予更多更大的支持;三是招生质量将提高。所以很多大学都是争先恐后地改名大学。今天就和大家盘点几所更名不久的师范大学,看看他们的实力到底如何!1.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宁师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由西南大学对口支援建设院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宁师范大学前身为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创建于1953年。同年12月改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2002年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2018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学校目前拥有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学科)2个:地理学、教育学(培育)广西自治区高校重点学科8个:有机化学、自然地理学、软件工程、应用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物理、区域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推荐专业:地理学、教育学2020年综合排名:459 师范大学排名:362.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Anq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庆师大(AQNU),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安庆,是直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9年,学校正式成为安徽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起源于1897年的敬敷书院,后与求是学堂合并为安徽大学堂。后在安徽师大安庆分校的基础上成立安庆师范学院;2016年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自此安庆师范大学走上了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建设道路。更名不久的安庆师范大学已经建成了5个省级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文艺学、无机化学、应用数学、产业经济学。均为二级学科。目前学校拥有1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教育学、中国史、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硕士、化学工程硕士、法律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推荐专业:教育学、法学2020年综合排名:374 师范大学排名:703.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是一所极为年轻的师范大学,在2019年6月完成更名,至今不过一年多。学校源于1956年创办的阜阳高师速成班,后更名阜阳师范学院,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学校目前建成省级重点学科4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个:生物学推荐专业:生物学2020年综合排名:483 师范大学排名:814.伊犁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大学(YiLi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为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共建院校。也是新疆自治区第二所师范大学.对于新疆的教育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成立之初是1948年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后定名为伊犁师范学院。2018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法学、教育学、化学、生物学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原学科)1个:物理学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特别扶持学科)2个: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推荐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法学、教育学、化学、生物学2020年综合排名:426 师范大学排名:65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是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学校源自于广东民族学院,成立于1957年;之后广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校拥有广东省重点学科5个:控制科学与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学、机械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二级学科):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汉语言文学推荐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民族学、机械工程2020综合排名:468 师范大学排名:416.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赣南师大”,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赣州,是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学校源于1958年的赣南师范专科学校。后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权,2016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1个:社会学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化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1个:园艺学(培育学科)推荐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社会学这些刚刚升格为大学的师范院校,其综合实力和老牌的师范大学还有差距,学科精度上并不能和那些早就更名的师范大学相比,也希望升格后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关注智慧教育谈,分享更多教育知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