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高校频道5月21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石婷)5月18日,西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拉开帷幕。该校高度重视,18日上午,该校党委书记边慧敏、校长刘树根、副校长费凌通过网上巡查系统对该校复试工作进行督查,强调要确保本次复试录取工作的安全性、公平公正性和科学性。为切实做好研究生考试招生中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把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该校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在确保安全、公平的基础上,严格管理、强化责任、科学选拔,确保复试工作顺利实施。在正式复试前,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疫情防控及后勤保障工作组准备防疫物质,进行复试现场消毒;招生宣传及舆情处理工作组积极宣传学校招生政策、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网络工作组对各复试地点网络进行逐一检测;业务工作组对二级招生单位进行培训,各二级招生单位对所有考生进行了复试模拟演练。目前,复试工作进展顺利,秩序良好,预计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工作将于本周内完成。
未来网高校频道5月1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王舒)5月12日,西华大学召开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会。该校副校长费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二级招生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和研究生秘书,以及研究生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费凌主持。会上,研究生部副部长陈广贵传达了《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工作安排的通知》及《2020年夏季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位安排》,并从招生复试录取的工作原则、组织机构和相关文件及要求三方面详细解读了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介绍了复试工作各流程注意事项。费凌在讲话中指出,研究生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环节,今年研究生复试工作受到疫情影响,将采取网络远程复试,面临全新考验。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到今年研究生复试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复试工作,认真细化工作方案,规范工作流程,防范风险隐患;由于疫情情况特殊,各学院要遵循安全、公平、科学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保障,灵活处理复试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妥善安排时间,确保复试质量;加强工作人员审核把关,对工作人员加以培训,必要时可启用高年级研究生;确保所有考生提前了解录取过程及相关规则,统一评分标准,保证招生复试规范透明、公平公正。最后,费凌强调,各职能部门和研究生二级招生培养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确保在安全公平科学前提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复试工作。会后,研究生部组织各研究生二级招生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和研究生秘书进行了招生远程面试系统的培训。据了解,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全部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复试工作将于5月中旬启动,具体时间安排由各二级招生单位自定。
2020年12月31日,西华大学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行政楼212会议室、腾讯会议上同时举行。该校副校长费凌出席大会,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大清、副部长万志昂、研究生部副部长陈广贵、校团委副书记张雯欣,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相关负责老师、学院团委书记以及63名研究生代表、11名特邀代表、27名列席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陈广贵宣读了成都市学生联合会贺信,市学联充分肯定学校研究生会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方法,主动担当作为,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助力培养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凝聚了青春力量。上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葛跃杰同学向大会作《西华大学研究生会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长期以来学校研究生会围绕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营造学术氛围、内部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新形势下研究生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规划了未来学校研究生会组织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费凌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研究生会在服务学生、引领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他指出,此次研代会是在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学校建校60周年发展历程,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青春盛会。借此新形势下研究生会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奋进中成长成才;二是要坚持服务面向,在奉献中绽放青春风采;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在改革中谱写青春之歌。大会三个代表团分别对研究生会工作报告、研究生会章程修正案(草案)、研究生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研究生会主席团选举办法(草案)、研究生代表大会(总)监票人、(总)计票人建议名单(草案)进行了讨论,并认真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党中央贺词以及学校领导讲话精神等。会上,全体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关于通过<西华大学研究生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通过<西华大学研究生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选举了西华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委员会委员和新一届主席团成员。闭幕式上,万志昂宣读了西华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委员会选举结果以及西华大学新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选举结果。新当选委员代表赵帅同学发言,他说:“很荣幸当选为西华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委员会委员。今天,历史的指挥棒已经交到我们手里,我们将不负老师和同学们的希望,以真诚、踏实、勤奋、务实的态度,开创学校研究生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华大学的研究生工作将会谱写新的篇章。”方玉同学作为新一届主席团成员代表进行发言,她说:“我很荣幸当选此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各位代表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对我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我深知肩膀上的重任,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研究生会优良传统的同时,更要在原本的基础上搭建新的舞台、开创新的局面。”新当选主席团成员代表发言该校团委兼职副书记陈思雨对大会作了总结,她对新当选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和新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同学们提了三点希望: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做新时代的奋进者;遵守学术规范,注重全面发展,做新时代的有志者;投身社会实践,掌握过硬本领,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在庄严肃穆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学校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胜利闭幕。(通讯员:西华大学刘薇)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6日至27日举行。西华大学作为四川省设立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考点之一,迎来了4132名考生。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领导下,经过学校周密部署,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西华大学考点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作为重要的“国考”之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直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和四川省研招考试工作精神,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了此次考试的考务工作安全有序进行。12月26日早上,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时开考。考试过程中,该校考点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余孝其,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刘树根,考点主考副校长费凌巡视了考场。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年学校考点设置监考人员及考务工作人员共计500余人,设有考场131个,同时还设置了发热、隔离考场7个,每个考场统一配备标准化考试文具,全程实行视频监控和网上巡查。考点内设有1个考点办公室、10个考务办公室、大量考生休息室、1个考前培训室以及医务室等相关配套设施,以保障考试安全、顺利进行。考试前,学校对全部涉考人员实行清单式管理,进行考前14天体温检测,考前3天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考点还增加了1名来自疾控部门的副主考,专职负责疫情防控工作,郫都区卫健局安排医护人员10余人保障防疫工作;学校设置红外线测温通道、临时观测点、体温异常者复检区域、发热考场通道、隔离考场通道;配备数量充足的防疫消杀物资和防护用品。考试期间,各考场秩序井然,全体考务人员克服了天气寒冷、工作时间长、监考程序复杂、任务繁重等困难,尽职尽责,相互配合,完成了各项考点考务工作。为确保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工作万无一失,学校成立了西华大学考点安全保密领导小组、西华大学考点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西华大学考点考试工作组、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的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12月7日、12月11日,该校分别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及考点工作部署会,考点主考副校长费凌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深刻认识今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底线思维,紧盯关键环节,切实把考试安全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疫情防控,优化考场安排,加强防疫培训教育和演练,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强化安全保密、组考管理,确保考试平稳有序;要做好宣传引导,及时、准确宣传解读考试招生政策;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12月17日,学校召开考点工作会,学校与各职能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长刘树根在会上要求校内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力合作,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及紧急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全方位做好本次考试的疫情防控、考点协调、考务管理、监控与技术保障、监察巡视、后勤以及交通保障、考风考纪教育、考场布置、考场警戒、氛围营造等工作,并要求各小组加强安全保密的培训工作,保障好底线、红线、安全线。12月21日,该校召开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演练协调会,并于22日进行考点疫情防控演练,重点加强对入场时间节点的把握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要点的掌控,切实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学校还于12月23日下午召开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工作人员培训会,会议从监考工作注意事项、考试工作程序、工作职责、突发事件处理、金属探测仪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考试前一天,各考务室分别对所有监考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并签订《考试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书》,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考试平稳有序、考试氛围风清气正。(通讯员:西华大学杨明)
未来网高校频道6月30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冯冬)6月28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北大论坛”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英国肯特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CSSCI期刊主编、高级记者以及优秀论文入选者4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研究生魏锦荣在导师万远英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撰写了论文“当代青年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情况研究——基于兰州高校的实证调研”,投稿之后入选,受邀参加了此次论坛。此次论坛盛况空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在上午的开幕式直播活动中听众超过了70万。此次论坛以“疫情重袭后的中国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野下的当代变局”为主题,与会学者相聚云端,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经济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与科学社会主义”“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党建与国家治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世界治理的价值”“国外马克思主义动态”“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宁主义与21世纪”等十大分议题展开讨论,特邀点评嘉宾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教授作了题为《疫情后世界格局、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的主题发言。特邀嘉宾英国著名学者肖恩·塞耶斯教授作了题为《Reflections on the Covid-19 Pandemic》的主题发言。会议现场名师云集、大家汇聚,讨论氛围十分热烈。在研讨会上,魏锦荣同学聆听完业内资深专家的主题报告和大会发言之后,表示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需要与青年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要面对不同的时代问题、担负不同的时代使命。同时深入理解了疫情冲击之后世界格局发生的深刻演变,当前我们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除此之外,魏锦荣同学表示还学习到了许多知名专家学者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受益良多。
未来网高校频道10月12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倪和平)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关于印发2019年“金牌导游”人才培养项目和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入选名单的通知》,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2018级设计学研究生苟敏获得立项,获批课题名称为《基于智慧旅游的“厕所革命”服务设计研究》,该课题的指导教师为周睿教授。 据悉,本次文旅部的2019年专业研究生重点研究扶持项目共立项100项,其中博士研究生30项,硕士研究生70项。2019年四川省本次为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华大学各1项入选立项。这是周睿教授连续第三年专门指导其硕士研究生申报文旅部该类项目的课题并成功立项:2018年四川省仅西华大学1所高校1人立项;2017年四川省有3所高校(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华大学)4项立项。截止目前,西华大学是在此项目中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获批立项的四川省高校。在校研究生作为课题负责人获批部级研究课题,充分反映了该校的设计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在培养研究生学术研究方面的进步。
未来网高校频道12月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王贝 郭倩)12月2日晚,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研究生部在学生活动中心共同举办“新时代、新理论、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学习成果展示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展示会。 展示会分为“新时代呼唤新理论”“祖国在我心中”“奋进新征程”三个篇章。展示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同学们用诗朗诵、歌曲联唱、读书分享、微视频等形式真情演绎,其中,诗歌朗诵《我爱你,中国》、微视频《重逢》和以三句半形式演绎的节目《歌颂祖国》,赢得了全场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在《我爱你,中国》中,同学们精神饱满,情真意切,歌颂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祝福。微视频《重逢》构思新颖,刻画了不同年代青年学子的大学求学经历,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同时呈现于观众面前,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歌颂祖国》则以活泼的形式,点赞新时代祖国所取得伟大成就和人民美好的的幸福生活。 本次展示活动由全体研究生自编自导自演,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展现青春风采、表达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深深祝福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自觉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农业专业2019级研究生段晓毅认为:“本次展示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让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枯燥乏味,充满活力。”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2019级研究生赵邱旭认为:“这次展示不仅是一次节目演出,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展现了同学们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更让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与使命担当在同学们心中深深扎根。”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长期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六个要求”为抓手,坚持“八个统一”为目标,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创新,形成了“课堂+实践+网络”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格局。教师坚持“内容为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将自身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深邃的理论阐释增强教学内容的学理性、知识性和理论性。同时,教师注重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维特点、个性喜好,精准定位研究生需求,扎实推进“精准思政”;另一方面,注重搭建师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融讲授、探究、展演等各种教学方法于一体,激发研究生理论学习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能触动学生的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程。本次研究生学习成果展示会通过整合不同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不同专业教师和研究生进行互动交流,促进研究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未来网高校频道10月24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罗雨虹)10月18-19日,由四川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四川高校外语专业硕博研究生学术论坛组委会主办,西华大学承办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研讨会暨第五届四川省高校外语专业硕博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该校隆重举行。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会长李伟彬,四川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段峰,西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张力、研究生部副部长陈广贵和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和西华大学等专家学者、硕士博士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和论坛。 会议论坛旨在弘扬学术创新精神,增强四川省外语专业师生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探索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机制,以期提升四川省高校外国语学科专业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繁荣外语研究科研成果。本次会议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语界知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并组织优秀论文现场交流及评审。开幕式上,郑鈜教授对出席会议论坛的省内外语界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郑鈜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澳大利亚文学文化研究、对外译介事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届会议论坛的召开是对外国语学院学术研究水平的认可,期待各位专家为研究生培养工作建言献策;相信此次会议论坛能为该校外语学子提供难得的拓展视野、探索前沿、交流学习的机会。之后,四川省应用外语研究会会长李伟彬和四川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达分别致辞,预祝会议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由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李学芹主持。开幕式结束后,四川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段峰教授作了题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疆界扩延和本体回归 》的主旨报告,引起了在座师生的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届会议论坛下设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和综合四个分论坛,共计8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交流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对他们的报告给予了精心指导,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分论坛结束后,陈达教授就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作了发言讲话和点评。最终评比出了特别贡献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会议论坛举行了闭幕式以及颁奖典礼。此次会议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四川省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对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热情、提高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该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16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林洪斌)9月11日,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果蔬保鲜与精深加工团队”李明元教授、毕秀芳副教授所带的研究生王晓琼在2019国际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讨会议上作了题为“Effects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s of lysozyme and high power ultrasound on the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activation and quality of liquid whole egg”的全英文报告并进行了墙报展示。王晓琼口语流畅,表现自信从容,获得了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三等奖,在全球专家面前充分展现了西华学子的风采。 据悉,2019国际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讨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非热加工技术分会主办,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此次会议主题为“海洋食品与绿色制造”,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外籍专家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近200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该校“果蔬保鲜与精深加工团队”长期从事果蔬非热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新产品创制与营养科学、果蔬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率先建立了西南地区第一个非热加工技术研究平台。近年来,团队主持或参加果蔬保鲜与加工方面的科研项目共24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完成省级成果评价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7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在果蔬精深加工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即将开始了,对于一些名牌大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不用忙于每天的挑灯夜读,不用去啃晦涩难懂的政治课,大学成绩够好,只要准备好一场面试就足够啦!关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事,大家感觉公平吗?我们先溯源一下研究生保送的起源。第一阶段:建国以后的50年代,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效仿苏联阶段,仿照苏联采用学校保送优秀毕业生,审查批准的方式招收研究生,这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保送生。第二阶段:1985年10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关于做好198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通知》,提出“应切实贯彻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重点高校进行推荐免试生的试点工作,推荐比例不超过应届生的5%”。从1985年开始,推免制度作为定制被确立下来。第三阶段: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考试的通知》中对当年的硕士生招生政策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尤其是针对免试推荐方面,明确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至少有20-30%必须流向外校,且第一次鼓励跨专业推荐免试生。第四阶段:2007年-2010年,教育部又对相关推免工作进行了更加细化的指导,比如各学校的推免生比例:设有研究生院(59所)的为应届毕业生的15%,未设研究生院的211高校为5%,其他高校为2%,初次进行推免工作的高校的前3年为1%。2009年,教育部又把直博生的工作纳入到推荐免试中去;2010年又推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度(含推免)。推免工作彻底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关于推免学校的范围,除了1985年推免设定的169所学校外,教育部先后在2001年,2006年,2009年,2011年,2017年多次增加推免生学校的范围,截止到2018年,有366所高校具有推荐免试保送研究生的资格。2006年,新增20所推免生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北大学、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20所高校。2009年,新增32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现天津外国语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已并入河北联合大学,后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宁波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医学院(现宁夏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新增50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现大连外国语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现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现徐州医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遵义医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新增54所推免生的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渤海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蚌埠医学院、集美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延安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尽管有366所本科院校具备推免资格啦!而截至到2017年,我国总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除去独立学院,而国家批准有权推免的高校占15.4%。对比,如果你就读于没有推免权的高校,就算你在本科期间发表再多的论文,就问出身这一条,就彻底否定了你;不仅是进具有推免生的学校,还必须是普通本科生,比如专升本,独立学院学生,第二学位等都不可以。当然了,设定这些具体条条框框,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者们的权益,尤其是有些学校在保送,甚至是招生时,都还要看你本科的出身,如果你出自某不知名的学校,无声无息间你就被牺牲掉啦!当然了,也有人跳出来说,设定条条框框是为了防止某些招生腐败现象的诞生,这是典型的懒政行为吧!好了,如何设定更符合实际,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的推免生制度,您怎么看?是不是现有制度该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