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均为西北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据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9日,学校举行3个新建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聘任仪式。聘任仪式上,党委书记张炜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四位院士担任西北工业大学相关研究院、学院院长,校长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任证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成义宣读学校聘任文件。聘任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国强主持。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校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并座谈交流。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书: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受聘为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受聘为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受聘为航天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祥受聘为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郑晓静,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并任工程科学部的评奖委员会主席。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周培源力学奖”等。研究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长红,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系统综合等领域研究。先后担任JH7A、运—20飞机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歼击轰炸机,带动我国大飞机整体研制水平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1等奖4项等。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中央企业央企楷模”等多项荣誉。樊会涛,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飞行器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飞行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相关技术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发展。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张平祥,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实用化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磁通钉扎控制和超导磁体应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相关技术成果,解决了我国新型飞机的结构材料“卡脖子”问题。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创先争优奖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荣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10项。郑晓静、唐长红、樊会涛、张平祥四位院士感谢学校信任和重托,表示未来将带领相关学院和研究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汪劲松热烈欢迎四位院士的加盟,对四位院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将全力以赴支持四位院士开展工作,希望各位院士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张炜在讲话中指出,聘任四位院士担任院长是学校从事业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实际出发做出的重要决定,四位院士都是相关学科领域的杰出领军人才,都为国家科技进步、国防事业发展和西工大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位院士担任院长,将为西工大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学科和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出了三点希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1月14日,据西北工业大学官网消息,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建设方案近日通过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会审议,标志着光电与智能研究院正式获准成立。据西北工业大学称,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西北工业大学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坚持“四个面向”、服务“两个强国”、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为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支撑西北工业大学在三航、材料、机电等学科的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与光电工程等领域奠定基础,发展规划处牵头论证建设光电与智能研究院。经过广泛调研、认真研究、深入论证,研究院建设方案于1月5日下午通过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会审议。光电与智能研究院依托光学影像分析与学习中心建设,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西北工业大学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而启动建立的人才特区。经过一个建设周期,中心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智能领域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与学术前沿,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国际知名期刊、知名学术会议发表系列论文,获各级科学技术奖若干项。未来,光电与智能研究院将着力构建资源全球拓展、体制机制多元的运行新模式,聚焦光电与智能领域的瓶颈问题,开展高端人才培养、科技前沿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学术声望、世界先进的研究机构。研究院将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人工智能“卡脖子”关键问题,产出高质量原创性科研成果。探索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校企联合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分享。全面实施人才引育多元化、考核评价精细化、准入准出动态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建立国际评估和同行评议机制,推进分类别、分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能上能下、分流淘汰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立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育一大批德才兼备、专业基础扎实、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
6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举行3个新建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樊会涛、张平祥分别受聘为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航天学院院长、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上,党委书记张炜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四位院士担任西北工业大学相关研究院、学院院长,校长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任证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成义宣读学校聘任文件。聘任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国强主持。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校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并座谈交流。郑晓静,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并任工程科学部的评奖委员会主席。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周培源力学奖”等。研究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长红,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系统综合等领域研究。先后担任JH7A、运—20飞机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歼击轰炸机,带动我国大飞机整体研制水平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1等奖4项等。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中央企业央企楷模”等多项荣誉。樊会涛,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飞行器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飞行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相关技术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发展。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张平祥,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实用化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磁通钉扎控制和超导磁体应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相关技术成果,解决了我国新型飞机的结构材料“卡脖子”问题。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创先争优奖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荣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10项。郑晓静、唐长红、樊会涛、张平祥四位院士表示未来将带领相关学院和研究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泓 任娜)
6月12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北方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三方举行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签约仪式。根据《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协议书》,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将整体移交工业与信息化部,并委托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管理。根据协议,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后,521医院将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是一家集军品科研生产、职业安全可生技术服务、医疗卫生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与服务机构。医院开设临床、医技科室40个,拥有骨科医院和妇产医院两个院中院。手外科挂牌“陕西手显微外科研究所”,创伤显微外科是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再植再造、四肢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与重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985工程”和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是“卓越大学联盟”9所成员高校之一,并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28000余名,教职工3800余人,拥有友谊与长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100亩,设有17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拥有65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18个硕士点,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71个博士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群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立德树人,精心育才。在该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19万多名校友中,有42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55位将军,49位两院院士,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该校校友。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纪念表彰了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6位西工大校友获此殊荣。在中航工业先后授予的6名“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中西工大校友占到4位;在航天领域,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西工大杰出校友担任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中央指定的首批13所副部级大学之一普遍意义上,“副部级大学”被认为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因为这些高校的校长、书记等高层领导都由中央任命,而不是通常的由教育部或省里任命。1992年,中央指定首批13所副部级高校名单,其中就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7所工信部直属高校(新“国防七子”)之一。劲帆满海天阔,三航领军铸华章。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长征路上,西北工业大学将努力扎根中国大地,着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能力,坚守使命,改革创新,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早日建成学科特色鲜明,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再谱新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程耿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系统研究院研究员崔俊芝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立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朱位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于起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郑晓静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唐长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方岱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总师闫楚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国威西北工业大学搞了什么大事情,能邀请到这么多位两院院士共襄盛举?先听听院士们怎么说——方岱宁院士高度赞扬西工大提出“极端力学”这一新学科方向。郑晓静院士希望通过在西工大搭建“极端力学”这一平台,推动力学学科发展,让社会各界知道力学领域正在做一件极有挑战的事。于起峰院士“极端力学”这个方向很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愿意积极支持西工大极端力学研究院的建设。程耿东院士回顾了与西工大老一辈力学家的故事,认为力学的优势体现在和其它学科的交叉。魏悦广院士“极端力学”需要进一步的推进,成立极端力学研究院有利于提升力学学科影响力。崔俊芝院士“极端力学”不是一个小的学术领域,本次论坛对极端力学的定义、概念、内涵、难点问题做了很细致的分析。朱位秋院士西工大已在技术性领域做出诸多成果,通过未来十余年磨砺,如能在极端力学科学方面取得成果将意义重大。郭万林院士西工大力学底蕴深厚,极端力学研究院是一个好的开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要有优质的新增量,注重人才引进。何国威院士“极端力学”的提出进一步突破了力学的边界,给力学界创造了更大的平台。看完院士们的发言,你是否更加好奇,院士们所说的西工大这件大事到底是什么?5月25日,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的极端力学高端论坛暨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开幕。来自国内外3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60余位力学学科专家学者云集一堂,共同围绕极端力学的科学内涵和目标、学科特色、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进行交流。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校长汪劲松,副校长何国强、张卫红参加了本次论坛的开幕会。汪劲松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极端力学”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力学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也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西工大多年来坚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一些极端力学问题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学校筹备成立由郑晓静院士牵头的极端力学研究院,将以国家重大工程所涉及到的极端力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整合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条件,汇聚各方研究力量,产出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填补相关领域技术空白,把研究院打造成为我国极端力学行为研究的高端人才集聚与培养、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与会来宾与师生的瞩目与见证下,看到“极端力学”这一高频出现的高大上词汇,你是否和小编一样好奇它背后的奥义呢?那小编就赶紧为大家科普一下!极端力学是研究物质(材料、结构)在极端环境下的极端性能和响应规律。之所以说“极端”,是因为这一研究领域在其对象和载荷两个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与挑战。如研究对象的极端性:超硬、超软、超延展,超大、超小、超敏感,超密、超稀、超常规。还有研究载荷的极端性包括:超高温、超低温、超温差,超强场、超载流、超速率,台风、沙尘暴、冰雨等极端天气。近年来,极端力学问题的热度持续增长,具备非常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因此,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的成立就引起了十几位院士和国内外众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共同关注。我校极端力学研究院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说起来有点厉害,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挂靠我校航空学院,将重点围绕多场耦合力学行为、极端天气环境下的力学问题、爆炸与冲击环境下的生物力学、新型材料和结构的极端力学行为、极端力学问题的计算分析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极端力学研究院将柔性引进世界一流学者,助推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打造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作为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针对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大运载等重大专项工程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校极端力学研究院将成为我国极端力学行为研究的高端人才集聚与培养、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力学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能说我们西工大“太过优秀,无法简述”!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文案丨高莹 摄影丨郭友军 编辑丨张懿萱 审核丨刘建平 赵珍 责编 丨雷军
6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举行3个新建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聘任仪式。聘任仪式上,西工大党委书记张炜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四位院士担任西北工业大学相关研究院、学院院长,校长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任证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成义宣读学校聘任文件。聘任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国强主持。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校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并座谈交流。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书: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受聘为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受聘为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受聘为航天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祥受聘为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郑晓静,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并任工程科学部的评奖委员会主席。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周培源力学奖”等。研究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长红,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系统综合等领域研究。先后担任JH7A、运—20飞机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歼击轰炸机,带动我国大飞机整体研制水平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1等奖4项等。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中央企业央企楷模”等多项荣誉。樊会涛,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飞行器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飞行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相关技术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发展。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张平祥,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实用化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磁通钉扎控制和超导磁体应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相关技术成果,解决了我国新型飞机的结构材料“卡脖子”问题。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创先争优奖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荣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10项。郑晓静、唐长红、樊会涛、张平祥四位院士感谢学校信任和重托,表示未来将带领相关学院和研究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汪劲松热烈欢迎四位院士的加盟,对四位院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将全力以赴支持四位院士开展工作,希望各位院士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张炜在讲话中指出,聘任四位院士担任院长是学校从事业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实际出发做出的重要决定,四位院士都是相关学科领域的杰出领军人才,都为国家科技进步、国防事业发展和西工大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位院士担任院长,将为西工大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学科和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出了三点希望。【来源:华商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6月12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北方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三方举行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签约仪式。根据《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协议书》,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将整体移交工业与信息化部,并委托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管理。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兵器工业521研究所、兵器工业521医院)是一所集军品科研生产、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与服务机构。同时,也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根据协议,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后,521医院将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在医院建设方面,双方将推动521医院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具备国际化、智慧化、信息化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科学研究方面,重点围绕特种医学一级学科建设,打造集“人-机-环境研究、航空航天医学研究、国防工业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高技术武器医学防护及生命保障研究”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与服务机构。在学科建设方面,521医院将成为西工大临床医学学科的主体建设单位、特种医学学科的主要建设单位,学校会充分发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的学科、平台、人才优势,加快推进医工交叉融合,在医学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逐步建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工、理、文、医”协调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
西北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信部的著名工科高校,是国内唯一以航天,航空,航海为特色的三航院校,是著名的国防七子之一。西北工业大学作为著名211,985院校,实力卓著,不过西北工大这些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啊,不能说一直是吃老本,也基本是在挣扎,因为陕西这个地方太穷了,给不了钱,所以西工大的学科发展不尽人意。西工大虽然是著名985高校,在军工院校里面实力仅次于北航哈工大北理。不过这些年发展,显出西工大发展的确滞后 了。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西工大只有3个a类学科,名列全国45名。这个成绩说实话对不起西工大的牌子,而且a类学科只有一个。西北工业大学只有一个A+学科:航空宇航,总共3个A类学科,全国排行45名。其他2a类学科:材料,计算机。不过西工大的双一流学科,却是机械,材料科学。把西工大的看家学科:航空航天丢了。双一流是材料和机械,很不应该,应该把航空航天建设好才对。堂堂西工大,只有3个a类学科,两个一流建设学科,实在是太惨了。西工大终于痛定思痛:陕西太穷了,呆在这里只会越来越堕落,所以就搞了太仓校区,学哈工大,去发达地区了。期待在太仓,西工大能够重振雄风。一方面西工大是扩展校区,寻求新的合作,另外西工大在学科假设方面,一直也在医学方面努力。早在2017年,西北工大就开始发力医学,成立了医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由西北工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和陕西省人民医院三方合力共同建设。早在2016年12月,西北工业大学与第四军医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汪劲松表示,对西工大而言,发展医学学科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可以催生一批新的学科方向,推动学校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校将充分发挥好西工大的工科办学优势,走好“医工结合”特色发展之路,集中优势力量推动研究院的稳步发展。2018年,西工大又和陕西省人民医院合作,陕西省人民医院成为西工大附属医院。显然西工大这个在医学学科方面的发力巨大,作为知名985高校,没有医学院都不好意思给人打招呼。西工大虽然拿下了陕西省人民医院,但是却是合作关系,不是直属附属关系,所以其实属于貌合神离,这个附属医院和直属附属医院差别是非常大的,直属附属医院就是学校的一部分了,而附属医院只是挂个牌子,有个医院可以挂几十个大学的附属医院牌子,但是只能挂一个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比如南京鼓楼医院,那是n多大学的附属医院,最早挂牌南京大学附属医院,但是至今不是任何一所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曾经挂牌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河南大学附属医院,直到去年才被郑州大学纳入直属附属医院。2020年6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北方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三方举行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后,521医院将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拿下一个直属附属医院,西工大肯定大力投入,这个对西工大的医学发展非常重要,没有直属附属医院的医学院都是假大空。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兵器工业521研究所、兵器工业521医院)是一所集军品科研生产、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与服务机构。同时,也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西工大厉害了,如果不出意外,两年之内就应该能拿下临床医学本科招生资格了,到时候西工大就是真正的综合性大学了。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牵头成员,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欧盟QB50项目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陕西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友谊、长安及江苏太仓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100多亩,下设23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21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4000余人,全职院士7人,在校生2.9万余人。 西北工业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学校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正式建院,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队列。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1年4月,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3年,被确定为由高校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的34个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4年,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比利时首相共同见证下,学校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签署合作协议。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7年5月,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9月,西北工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同月,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成立,由学校联合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人民医院三方共建。11月,西北工业大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正式挂牌“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医院”。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月,西北工业大学与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协议签约仪式在太仓市举行。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9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11月,西北工业大学附属西安市第四医院正式揭牌。2020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简称“521所”)三方共同签订《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整体移交协议书》;根据协议,521所由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管理,521医院成为西北工业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师资力量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650余人;有两院院士(含外聘)31人、长江学者37人、万人领军计划人才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防创新团队8个。图书馆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累计馆藏量达320余万册,特藏有姜长英航空史料约5000册,历届学位论文2.2万余册。 共有各类数据库89种,子库246个,其中外文数据库60种、中文数据库29种。包括中外文电子图书127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8万种,国内外学位论文389万余篇,国内外会议论文13万种,科技报告100万篇、技术标准11万篇。校徽西北工业大学校徽校徽标志为圆形,中间三角代表飞行器,示意西工大“航空”特色;中间浪花代表海洋,示意西工大“航海”特色;中间点状圆环代表大气层,示意西工大“航天”特色。标志中“1938”字样表明学校的建校时间,同时标志中还有学校的中英文标准字及标准译文。校徽望予以庄重、大方之感,又有冲破陈规约束、大胆创新、永攀高峰、锐意进取的思想。校训公、诚、勇、毅校风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华为与西工大合作,校风这一特点最为关键。因为华为自己是“九死一生”成长起来的企业,艰苦奋头是华为人的座佑铭,也是任正非特别看重的4个字。所以联手西工大合作设立鸿蒙生态班,其实是很明智之举,要相信任老肯定不打无准备的仗。西北工业大学弘扬基础扎实,作风朴实的校风和华为理念一致。西工大是中国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西安又是国家现在“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城市,影响力不言而喻。华为选择合作的高校,相信你的眼光也不差。加油吧,考生!到西工大去追求自己的梦,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吧!如果你也对西工大了解,欢迎大家一起来参与讨论,为即将择校的高考学子出一份力,供他们参考,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6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西北工业大举行了新建的3个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的聘任仪式。这4位院长都是院士,分别是:郑晓静院士受聘为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唐长红院士受聘为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樊会涛院士受聘为航天学院院长;张平祥院士受聘为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郑晓静院士与极端力学研究院郑晓静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力学专家,本科毕业于华科大,在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原先在兰大当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后来调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校长和党委书记。现在从校领导职位下来,受聘到西工大的极端力学研究院来当院长。郑晓静院士主要的研究方向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极端力学研究院挂靠在航空学院下面。大家看到航空学院大概就明白这个研究院的主要工作了。西工大最强的学院就是航空学院,我国很多飞机的总师都毕业于西工大。因此,这个极端力学研究院主要研究的就是航空、航天方面的极端环境下或者新型材料的极端力学等问题。唐长红院士与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唐长红院士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他是西工大的校友,著名的“航空三杰”之一,运-20飞机、某个歼击轰炸机的总设计师,现在是中航集团的首席专家。唐院士作为航空方面的专家,对于未来的航空发展、未来飞行器的研制等等,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个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的看点在于,它是跟中航集团合作的,就是说,研究院做出来的东西可以对接到实际的飞行器设计中去,很有想象力。樊会涛院士与航天学院樊会涛院士是空空导弹专家,也是西工大的校友,现在他是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副院长。西工大号称三航:航空、航天和航海。在这里面,最强的是航空,航天没有太多的声音。这次,聘任了导弹专家,估计要在航天这块要大展身手了。张平祥院士与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张平祥院士本科和硕士都在陕西师大就读,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现在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平祥院士还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西部超导的董事长。西部超导跟西工大已经合作了十多年,主要是钛合金的超导线材方面的研究,还有联合培养学生等等。以上这4位院士都是双聘的,不是全职,除了郑晓静院士,其他三位院士都是在企业或者研究院。联想到前不久,西工大和华为一起,联合培养软件精英人才。这看出来西工大正在走一个开放态势的科研平台,而且跟企业和研究所紧密结合,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这种灵活、务实和开放的方式,相信会帮助西工大飞得更高,更远,飞向星辰大海!(以上人物图片来自于西工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