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各大高校 · 哲学专业详细解读涅槃

各大高校 · 哲学专业详细解读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每当“哲学”这两个字摆在眼前的时候,真是怎么看都不接地气,怎么看都晦涩难懂。想象中的哲学家要么是抚着胡须沉思,要么是皱着眉头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于是,渐渐地自觉将自己与哲学隔离。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可真是让哲学君大大地受了委屈!其实,哲学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比金钱更流行于世。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信息,那请接着看下去吧!本文将从哲学专业是什么、各院校哲学专业排名、2019年各校哲学录取情况、报考指南等方面展开进行。(一)哲学是什么?哲学与哲学专业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哲学是十二大学科门类之首,它由哲学专业、宗教学专业、逻辑学专业构成。这次我们要解读的就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专业。哲学涉猎广泛,涉及到历史、人文、自然科学、传播学、数学等领域,拥有了大量的知识和良好的思维基础后有利于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以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又对具体学科进行理论指导。(二)哲学专业大学排名以下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共有58所开设哲学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一段:二段:(三)哲学专业报考指南一、适合报考哲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善于反思。入睡前,你喜欢回忆一下这一天中自己所说的或所做的事情吗?和他人产生争执的时候,是否会站在多方角度进行思考?遇到挫折的时候,是否会多方位地进行分析原因?如果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话,请选择哲学专业吧!第二,心胸豁达。深入的思考,往往伴随的是理性的辩论。如果很容易暴怒的话,很可能经常把辩论引向白热化。第三,能够沉下心来精读。哲学的阅读绝对不是看看就过,要边看边思考。了解书籍背后的意思,最好能形成自己的见解。第四,敢于质疑权威。辩证的思维是哲学所需要的,哲学不是坦然的接受,而是将自己完全地说服。第五,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哲学的学习需要阅读很多的外国书籍,所以你有外语基础对学习哲学很有帮助。二、就业方向:很多人都觉得哲学专业没有前景,除了科研或者当老师就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道路了。其实这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哲学专业的学生逻辑能力都是将来竞争的优势,很多企业都喜欢逻辑能力强的员工。所以他们的工作岗位也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四种:1、公务员。哲学专业的学生考公务员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为公务员考试考的就是你的思维能力,你在备考中一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轻松。  2、宣传类工作。包括各出版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等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3、教师。可以在初中、高中当思政老师,在大学当哲学教授。但是后者对学历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博士文凭。4、各类私企。可以到到私企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三、选考科目要求:四、主干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五、哲学专业考研方向哲学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科,考研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本科阶段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考研进行更深入的思维训练。哲学专业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跨专业类别考研。对了!大家还记得当年驰骋《奇葩说》的马薇薇吗?最后将她收服的便是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兄台!(溜)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想知道更多专业的信息请期待下期的专业解读!

邓莉

最新最全,KCL哲学系3个专业近年数据大解密!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哲学系系所信息系所特色KCL的哲学系长期保持着极高的国际排名。根据QS2020年的排名,它位列世界位居第8名。该系是英国最大、最优秀的哲学系之一。它主要的研究专长在于:(1)哲学史,不只包括西方哲学史,也包括了包括伊斯兰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等非西方哲学的历史(2)心理学哲学和心智哲学(3)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哲学(4)形而上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5)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系所链接:https://www.kcl.ac.uk/philosophy该系所拥有3个研究生专业: 哲学硕士 十八世纪研究硕士 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拓展阅读1. 国际研究生入学要求:https://www.kcl.ac.uk/study/postgraate/apply/entry-requirements/international2. 语言要求:https://www.kcl.ac.uk/study/postgraate/apply/entry-requirements/english-language语言班信息:https://apply.kcl.ac.uk/englishcalculator/presessionenglishcalculatorhttps://www.kcl.ac.uk/study/foundations/presessional数据解读数据说明● 总体录取率=总体录取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申请率=中国学生申请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录取率=中国学生录取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成功率=中国学生申请数/中国学生录取数● 中国学生录取占比=中国学生录取数/总体录取数全体学生数据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整体而言,哲学的专业比较冷门,申请人数不多,惟“哲学硕士”专业,相对而言申请人数较多。从18年至20年,该专业申请者数量增加了43%,且录取率随之下滑了7%。至于“十八世纪研究硕士”及“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此二专业历来申请者人数极少。但两者的录取率差异很大。前者的录取率历年都远高于后者。中国学生比率总体来看,中国申请者申请KCL哲学系的成功率比所有申请者的总体成功率低得多。三年来,“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专业的申请没有一件成功的案例。“哲学硕士”专业,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在18年和19年都远远低于申请者总体成功率,在2020年,该专业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有所上升,但依然仅有41%。例外的是“十八世纪研究硕士”。该专业近两年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极高。不过,这大概也与申请者数量过低有关。从申请率来看,中国学生并非系所申请者的主要群体。而且整体来看,中国学生申请的成功率较低。由此可见,虽然哲学系属于比较冷门的系所,但是,想要申请这个KCL哲学系的同学还是应该谨慎规划,努力提升背景,才能成为少数获得offer的幸运儿。申请建议由图可见,该系所有专业的申请都要求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对于语言的要求则大多不高。不过,因为对中国学生的录取率很低,所以希望申请该专业的学生应当认真准备。以下是该系所各个专业的简介:哲学硕士:此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术主题,涵盖从前苏格拉底时代到今天的所有哲学主题。既适合哲学专业的毕业生以扩大其哲学基础,又适合于相关学科获得第一学位的学生,以向他们介绍来自整个哲学领域的关键概念,论据和文本,同时使他们在选定的专业领域达到更高的水平。十八世纪研究硕士:该项目的18世纪研究课程由艺术与人文科学各个部门的讲师共同授课,有些课程还由伦敦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专家主持。该项目使学生能够通过种族,性别,阶级等概念来探索启蒙运动等18世纪的重要历史主题。这个项目也会并鼓励学生运用伦敦市中心的博物馆和画廊中丰富多样的藏书和收藏品。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该课程为学生提供发展和展现医学哲学和神经疾病哲学的知识、理解力、技能机会。学该课程针对哲学专业,医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向他们介绍了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关键概念,论据,文本和技术。生还可以学习到哲学其他领域的各个奇妙的方面。

四方之内

张汝伦 | 西方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最近四十年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研究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性上,都有足可道者。但是,也还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不能融会贯通,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其次是往往只是在知识层面和信息层面上研究西方哲学,缺乏对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基本问题本身的思考和把握。换言之,是对西方哲学知识的研究而非哲学的研究。最后,缺乏中国意识和中国视野,因而无法促进中国哲学本身的建设。——张汝伦原载《《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西方西方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张汝伦 | 文哲 学研 究最近四十年,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有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其规模、速度、深度与成就都是空前的。西方哲学从晚明开始随传教士进入中国,但只是吉光片羽,作为西方神学文献的附庸,并未得到多少人的重视。直到晚清,为了应对民族危亡,国人开始大规模、全方位地了解西方文化时,西方哲学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国人开始有意识地了解和学习西方哲学。而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哲学对于西方文明的根本重要性:“光英吉利之历史者,非威灵吞、纳尔孙、而培根、洛克也。大德意志之名誉者,非俾思麦、毛奇,而汗德、叔本华也”。基于此种认识,王国维在其设计的文科大学(他称为文学科大学)课程体系中,共有经学、理学、史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五科,除史学科外,其他四科的课程中都安排了西洋哲学史的课程。但是,一开始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学习都是浮光掠影式的,无论对于西方哲学整体还是对个别的西方哲学家,都谈不上系统深人的认识,遑论研究;充其量只是介绍,而且很靠不住,往往是从日本学者那里稗贩而来。当时介绍西方哲学的中国人,“多数不总结‘哲学’中的种种情况,更少研究和评论纯‘哲学’本身的问题。日本学者则不然,不管他们个人能力水平如何,往往会写点总结意见,进而对‘哲学’本身批评之”。而且,当时介绍西方哲学者,往往本身并不是哲学家,如王国维、梁启超、严复、蔡元培、马相伯等人,既未专门学过哲学,也从未以哲学为业。因此,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是成问题的。民国肇始,随着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学习哲学的人陆续归国,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规模、深度、专业性都与晚清不可同日而语。其标志首先是中国人不再从日译转手,而是直接翻译了一批西方哲学的原著,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尔、贝克莱、穆勒、斯宾塞、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柏格森、詹姆斯、杜威、罗素等人的著作,以及西方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的二手著作。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我们对于西洋哲学,才有严格认真、有系统、有计划的译述和介绍”。其次是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写的西方哲学史著作。再次是出现了一些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真正研究意义上的颇具水准的研究西方哲学的专著。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我们对于西洋哲学,才有严格认真、有系统、有计划的译述和介绍”。但由于民国时期国势贫弱,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频仍,民不聊生,遑论学术研究。尽管前辈学者在此艰难的处境中仍能弦歌不辍,坚持研究,但终究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限制。从1949年到1979年这三十年,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主要是教条主义的干扰,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除了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还受到某些肯定外,西方哲学基本上是作为批判的对象来被人研究的。批判为主,研究为批判服务,这使得那个时代的西方哲学研究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也有问题,很少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在当时特定条件下,翻译西方哲学的经典还是一条了解和学习西方哲学比较安全的道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经典著作的翻译虽然规模不算大,但一般来说,质量还是比较高,尤其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著作的翻译。从1979年开始,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进人了快车道,其发展势头之快、之猛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西方哲学研究不但成为哲学研究中的显学,对其他哲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中国哲学界对于“汉话胡说”的焦虑和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就是西方哲学对其他哲学研究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的—个明证;而且对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研究社会科学的不必说了,即便是研究古典文论或思想史的,也经常会有西方哲学的概念出现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最近四十年的西方哲学研究,与以往相比,有如下一些显著的特点:其一,研究队伍空前庞大。随着我国学位制度的完善和各高校哲学院系的建设,每年有大批研究西方哲学的研究生毕业从事西方哲学的教学研究;在国外学习哲学的人近年来也大批回国,使得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人员日益增加。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还成立了各种西方哲学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二,西方哲学研究范围迅速扩大。在1979年以前,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基本上到19世纪,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缺乏研究。1979年以后,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了解和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了解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但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和主要人物有大量的研究,而且对西方哲学的最新发展都有同步的跟踪。甚至一些不甚出名和不甚重要的人物与著作,也有人介绍和研究。对于其他时期西方哲学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拓展。如中世纪哲学,以前几乎很少有人提起,但现在也得到研究者一定的关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也从康德、黑格尔扩展到费希特、谢林、施莱尔马赫等人。其三,对西方哲学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大大加强。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专业化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研究往往大而化之,缺乏原始材料支撑的印象性论断多于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上的审慎论断;介绍多于研究,甚至代替研究;从二手著作和译本出发,而非主要依据原文原著;对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严重忽视,往往自以为是,自说自话以意识形态套路来得出结论。1979年之后,上述情况渐渐有了改变。首先是专业性意识有了提髙,对原著的研读和引用日益自觉,材料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而大而化之的外行话越来越少。出现了一大批研究西方哲学重要人物的研究专著,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意识形态式的研究虽未完全绝迹,但已经少得多了。其四,出现了一批有深度的西方哲学研究的专著,既有对某些重要西方哲学家的专门研究,也有对西方哲学某个思潮的研究;既有对西方哲学某部经典著作的深人研究,也有对某个西方哲学概念的讨论研究。这些西方哲学研究专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立足于原著,广泛吸纳国际同行的研究成果,有自己的观点与方法。其五,对西方哲学著作的大量翻译。我国的改革开放导致西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入我国,大规模地翻译西方哲学著作成为过去四十年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由于我国研究者的外语水平参差不一,许多人还需要借助翻译来研究;另一方面,并非每个人都容易搞到西方哲学的原文原著,所以翻译著作就有其需要。不但西方哲学家的许多重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而且有些重要西方哲学家的全集都被翻译出来。一般西方哲学家及其研究成果,也被大量翻译成中文。综上观之,四十年来我国西方哲学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它大大促进了我们对西方思想乃至西方文化的了解。西方哲学的研究,使我们对西方博大精深的哲学传统和哲学思维方法有了具体人微的了解,促进了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哲学研究的水平和一般理论思维的水平。由于西方学术之根和核心在哲学,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也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西方学术思想和西方文明的理解。就此而言,西方哲学研究构成了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事业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总结我国西方哲学研究最近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从建设强大的中国现代哲学和现代文化要求看,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能不注意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话,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不可避免地会走上再而衰、三而竭的下坡路。首先,西方哲学研究在我国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然而,直至今日,我们对西方哲学的了解仍然缺乏完整性、系统性,还有不少空白点,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了。西方哲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传统,无论在深度与广度,以及发展历史的长度上,都罕见其匹。要对这样一个伟大的传统登堂人室,豁然贯通,的确不易。然而,真要开展对西方哲学的深人研究,这又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怀特海说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只是柏拉图的注脚,就说明西方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传统,不管怎么变化,有其一贯性,其基本问题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与面貌,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话语出现。就像我们不了解孔孟就不能真正理解程朱一样,不懂古希腊哲学,就不可能真正懂后来的西方哲学,包括当代西方哲学。这当然绝不是说哲学没有发展,而是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可能完全从历史上消失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的基本问题。再者,伟大的哲学家都是从传统和历史留给他们的问题开始进行自己的创造性思考的,对于他们的思想背景和所依靠的思想资源一无所知,显然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们哲学的革命性和创造性的;更不可能由此理解西方哲学通过他们得到的丰富、发展和超越。另外,只有对西方哲学贯通性的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某一个西方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思想。例如,如果我们没有对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尼采或当代解构派哲学,最多是表面的复述而不可能看出他们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在1979年之前,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影响了我们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又不断发展的西方哲学的全面掌握,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可以说,在1979年之前主要是客观的原因使得我们无法对西方哲学有贯通式的了解。但1979年之后,却是研究者自己在西方学术工业流行做法的影响下,画地为牢,占山为王,甘心成为某个西方哲学家或流派的研究专家,因而也就对西方哲学只能窥一斑而无法见全豹。其实,很多中西哲学家大都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整体性的了解,我们古人向来追求成为通人而不是专家。西方哲学家也是这样,一直到19世纪为止,很少有以只研究某一问题或某一人物自居的“专家”。但现代学术工业的专业化却要求研究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研究者越来越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为傲,而不复追求融会贯通的境界。个人以此为限当然无伤大雅,但对于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整体事业和长远发展却是不利的。其实,根据释义学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辩证法或者说释义学循环,通与专,博与精,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只通不专,不是真通;只精不博,不是真精。但古人说由博返约(精要),说明博与约之间有先后关系,博是约的条件,只约不博,约便失去意义。某个哲学观点离开了哲学问题的整体,几无意义。现代学术工业的很多产品之所以言不及义,甚至无聊到了荒谬的地步,即源于此。我们的西方哲学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专业人士的谋生手段,而无关人们真实的存在,也是因此。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之所以愈益窄化,各自成立各种专业委员会,而很少在一起讨论西方哲学的一般问题或作为整体的西方哲学,也就是因为上述专业化的原因;可对于西方哲学的总体性理解并未超越前人。然而,既然以西方学术工业的流行做法为时尚,又是研究西方哲学,自然会觉得西方人要比我们内行得多,我们再怎么说也只是模仿者和追随者。一些人把西方学者奉若神明,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却忽视了对经典文本的深人研读和自主理解。这样,离陈康先生当年的理想——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要让西方人以不通中文为恨,是越来越远了。贺麟上世纪40年代曾批评国人“对于西人精神深处的宝藏,我们缺乏领略掘发的能力。我们在文化方面,缺乏直捣黄龙的气概”。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现状,似乎表明贺麟的批评还未过时。其次,由于上述为专业化而专业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结果使得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越来越失去对哲学问题本身的关注。如果西方哲学家研究的哲学问题不仅仅是西方人特有的问题,而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问题,例如如何理解世界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回到事情本身,而只是停留在操练半生不熟的学术行话(jargon)上?我们的西方哲学研究越来越成为纯粹哲学历史的研究,而不是哲学史的研究。这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前一种研究在意的是对哲学的史实的研究,是一种实证性的客观知识的研究;后一种研究是哲学的研究,即通过研究哲学的历史发展来研究哲学问题本身。前者实际上是学术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后者是哲学研究。前者只要知其然,后者却必须知其所以然。由于我们的西方哲学研究基本上是前一种类型研究,总的来说还没有脱离介绍复述的范畴。辩难攻错之作偶尔也有,但绝大多数还是述评之类的东西。即便是述评,也往往对述评对象所涉及的重大哲学问题缺乏认识。其实,只追求知其然而不去知其所以然,必然会使得我们对西方哲学家所处理的重大哲学问题本身缺乏深人的思考与把握。例如,我们对康德先验哲学的研究如果只注意他的“先验”概念是什么意思,而不去他为何要区分经验与先验,不去追求世界究竟是一元还是二元,更不去追求一与多、现象与本体这些区分的必要性及其有效性范围,不去思考面对康德对世界的解释模式,我们如何理解世界等等这些作为学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实际上并不是在从事哲学研究,更没有在进行哲学的思考,充其量只是在弄清哲学史的某些知识。除了搬弄一些哲学术语外,我们的哲学思维水平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再次,我国研究西方哲学的前辈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当个纯粹被动的西方哲学接受者,而是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传统中国哲学固然有优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大率繁散而无纪,残缺而不完,虽有真理,不易寻绎”。因此,我国究西方哲学的先驱之一王国维就提出:“且欲通中国哲学,有非通西洋之哲学不易明也。”比王国维晚一辈的贺麟、张东荪等人,则一直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的“中国化”。但这种“中国化”的目的是从中国人的视域探索哲学的普遍问题,而不是依样画葫芦,“原汁原味”地照搬西方哲学。他们始终致力于出人中西哲学、打通中西哲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独创的哲学。蔡元培1922年写《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总结引进西方哲学五十年来中国哲学的现状,遗憾地承认,那时“还没有独创的哲学”,因为“中国人与哲学的关系,可分为西洋哲学的介绍与古代哲学的整理两方面”。而在蔡元培看来,仅此两方面(介绍西方哲学和整理古代哲学)还根本没有资格谈“中国之哲学”。老一辈研究西方哲学的大家有许多致力于打通中西哲学,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用西方哲学的话语来表述“中国哲学”。贺麟、金岳霖、张东荪、冯契乃是其中著名者。但是,最近四十年来我国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中,这样的人就不多见了,充其量用一些西方哲学的术语来反向格义式地谈论中国传统哲学。真正在打通中西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独创的哲学”者,似乎还没有。不得已则求其次,即使不能产生独创的哲学,有明确的中国问题意识,通过研究西方哲学来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理解和批判,提高整体的哲学思维水平,那也就达到了西哲研究的前辈所要追求的一个主要目的。但是,由于我们西方哲学的研究总体上还不脱“西洋哲学的介绍”,真正批判地研究和吸纳的还不多,所以这个目的也没有完全达到。西方哲学研究对于整体促进中国哲学发展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我们对西方哲学优秀成果的吸纳还十分有限,西方哲学的智慧还未被我们吸收,我们知道的只是有关西方哲学的知识。然而,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不能不要求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是中国的:有中国人特有的视域、立场和见解;并且,能化西为中,将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真正融合改造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不应该是为了加人西方的学术工业,而应该是为了促进中国哲学的新生。这应该是未来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努力的方向。

金娃娃

每日有书今日荐书|《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坚定文化自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望城!“每日有书·书香望城”系列活动通过每日荐书、每日赠书、每日评书等内容,号召全区广大市民“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望城发布”联合雷锋图书馆每日向市民推荐一本书籍,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推荐您想看到的书籍;通过搭建读书交流平台,为广大读者打开一扇看世界、享文化、品人生的交流之窗。内容简介康德又是如何实现了既为人类的理性划界,也为上帝和信仰留下地盘?为什么论起抽象和晦涩简直可以说举世无双、独孤求败的黑格尔,却批评我们普通人经常陷入“抽象地思维”?兼有病态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学的尼采,为什么说弱者、怨恨之人的灵魂是“歪”的?自由雅典与铁血斯巴达共同之处在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个伟大命题的笛卡尔,居然是个赖床的哲学家;日常生活中“人畜无害”的胖子大卫·休谟,在哲学领域却是一个勇猛精进的斗士;莱辛说人们谈论斯宾诺莎就像谈论“一条死狗”,马克思也说哲学的老王黑格尔死后被当成“一条死狗”,可是如今他们却都死而不僵、借尸还魂了……我们还会发现原来《黑客帝国》的思想火花早在笛卡尔的《*哲学沉思集》中就已出现,著名的“钵中之脑”与《盗梦空间》有着类似的结构,而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黑暗森林法则,霍布斯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讨论过了。哲学,是全部智慧的综合。纵观西方哲学2500年的风景,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以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当代,从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托马斯·阿奎那、卢梭、康德、尼采、维特根斯坦、罗尔斯……哲人们的思想影响、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史,而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哲学有着不可言说的慰藉与乐趣。温馨提示每天第一个到雷锋图书馆或行政中心分馆的市民朋友们可以免费获赠一本书哦!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多种思想;如果你看了这本书,欢迎将您的读后感在留言区交流,让更多的人知道;如果你是喜欢读书的朋友,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因阅读受益。地址:望城区高塘岭街道郭亮北路278号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夏季上午9:00—12:00下午1:30—5:30冬季上午9:00—12:00下午1:00—5:00地址: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望府路202号(区行政中心档案馆一楼)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夏季上午9:00—12:00下午1:30—5:30冬季上午9:00—12:00下午1:00—5:00(*文章根据网络整理,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处理。)

墓门

西方哲学教育界最经典的22个教育理念,直指最核心的教育问题!

西方哲学教育界最经典的22个教育理念,学习借鉴,拿来我用!都哪22个呢?一起来跟随哲学诗画深度进入。1.苏格拉底知识每个人都有,好的教育是唤醒,是把藏在洞中的知识之兔,引诱出来。好的教育者是助产士,是知识的接生婆。2.柏拉图教育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成年后的教育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去磨炼。最高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王。3.亚里士多德孩子是成人世界的模仿,5岁前不要教孩子任何功课,应主要教游戏和听故事。人对最初接触的事物往往留下深刻的印象,父母的责任重大,因为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4.维夫斯教育和生活是一体的,在人的一生中,对于智慧的追求无有终结。知识和德行是教育的目的,一切学问都是为了公众的幸福。热爱上帝是生活的最高目的,所以教育的目的和宗教的目的是一致的。5.蒙田死板的书本上的东西去填塞儿童的记忆,这种教育所培养的只是迂腐的学究,而不是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文化修养的绅士。适当的教育应当在慎重选择的导师指导下进行。导师应陶冶儿童的感情,使他们成为最忠诚于国王的臣民和绅士。儿童从幼年时期起就要学会优雅的风度、高尚的举止、礼仪以及音乐和舞蹈,并要经受体育锻炼的严格磨练。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培养儿童完美的判断能力。6.夸美纽斯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使之总是忙于有益的事情避免无事生非或虚度时光,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环。7.卢梭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好的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8.爱尔维修教育万能,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变成什么样的人。人的天赋智慧平等,理性和知识来自后天的教育。体育教育使儿童健康、强壮,而科学和文化教育能使人真正享受幸福生活。9.福禄培尔上帝精神是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学会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人性本善,教育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不断的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动态跃升过程。10.第斯多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培养世界公民。教育应该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短视的爱国主义。11.蒙台梭利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12.罗素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品格的发展,而“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是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13.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14.加德纳智力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智力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在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素养、自知、交往等方面的智力能力。15.马里坦真正的教育是从建立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的“悟性”和“直觉”开始的。16.尼尔现代教育什么都错了。儿童生来就是明智的和现实主义的。儿童可以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自己管理自己。应使学校适合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学校。上课是自愿的,儿童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17.柯尔伯格促进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不能采用直接说教和灌输的方法,只能采用引起道德冲突和不平衡的方法。道德教育思想来自于教育实践和实验,并在实践、实验中不断检验和发展。通过师生的民主参与、公正的集体氛围,给受教育者提供各种角色承担机会,努力创造条件来实现他么的道德责任。18.苏霍姆林斯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19.路德教育的职责是提高人民的文化和道德。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当权者就不应吝啬钱财,在教育工作上要舍得花钱。20.纽曼大学中的教学与科研是相互冲突的,大学的职能是教学。在大学中,不能开展狭隘的专业训练,应该实行自由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行和理性。大学的教学中应提供普遍性和完整性的知识,其中道德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育不是功利主义,知识本身即为目的。一个理想的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学习知识训练智力。21.萨德勒研究一个国家的教育不能只涉及它的学校。不能把“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混淆起来,因为这两者不是同一回事。学校制度本身并不就是国家教育。相反,一个国家不依赖任何学校制度也可以采取其他有效方式来训练和教育年轻的一代。22.海德格尔人被抛入一个“虚无”世界,面对恐惧、烦恼、绝望,孤立无援,充满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忧虑”,要么回避忧虑,跟其他人一样度过一生,过着标准化的、非人格化的、不“真实”的生活;要么接受忧虑的提醒,视人为完全自由的,并正视忧虑,开始“真正”地生活,不循规蹈矩,选择自我目的和自我标准,追求自我实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我,获得真实生活,要有勇气,不要畏惧,不要顺从,扬弃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低俗文化;良好的教育让我们学会不屈服于现实世界,而是利用这个世界提供的东西去实现最佳的自我。

宋荣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2019年外国哲学跨考考研高分复习经验

关于择校本人本科是理工科专业,二战,三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外国哲学成功,一战时由于只准备了3个月,只看了一遍哲学史,但仍然过了中山大学的哲学校分数线,这给我二战带来了信心,遂放弃调剂,选择继续报考中山大学,因为如果贸然换学校,考的科目特点和参考书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于我而言最好的选择。至于为什么选择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呢,因为中山大学的哲学学科向来强势,哲学系(珠海)与本部的哲学系错位发展,这边有很多的外教与全英课程,研究生课程主要为小班讨论课,与西方的教育模式比较接近,我对政治哲学的兴趣也比较浓厚,也想体验下西方的教育风格,如果想在中国体验一下国外的教学风格,来哲学系(珠海)一定是不会后悔的选择。考研复习:哲学,于我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古希腊哲人认为沉思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存在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很喜欢思考问题,特别是有关天上的事物,但考研准备却又是一个十分枯燥的生活,结合我以前的学习经历,我发现我只有在学习压力小的情况下成绩才是最好的,在中学的应试环境下成绩只会大大退步,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的复习方式,几乎没有太大压力,每天大部分时间只复习5-6个小时,于我而言,若是900个小时给了我准备考试,若仍不能考生,那么这辈子哲学可能也就与我无缘了,所幸的是,我在这部分时间里还是成功地考上了哲学。考研英语:对于英语,因为我的基础还行,中大的校线是50,只需要把真题做完,再认真的解析一遍,上50不难,但若要上75的话,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再加上考研英语是一项十分应试的科目,学习体验不是太好,所以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基础好的话,上60是很轻松的,所以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考研政治:在一战的时候,我考到了63分,但政治多选题居然错了10来题,选择题十分过多,所以二战时我主要专注于政治的选择题,成功上了70+,要点是多看那些内容量小的书,比如风中劲草和徐涛的黄皮书,此外我还看了考研大纲解析。西方哲学:要考好中大的哲学试题,研究历年真题是十分重要的,我用了3个笔记本把往年试题的回答写了上去,主要参考的有学长提供的笔记、知网文献、哲学书,活用文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著名期刊中找到意想不到的回答,外哲的话,我主要看的书有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中大很重视哲学原典分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看看北大出版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由于中大不设参考书,这对考生的阅读量要求其实是挺大的,尽量多看书,使自己博学是很重要的。跨考中大需要一定的实力,往年考上的也是科班出身居多,但如果你的实力有了,跨考哲学绝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相信自己。我们需要从历年真题中找到出题重点,看真题的话,你会发现很多题目是重复考过的,中大西哲注重基础,主要考察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了解程度。我当时报了新祥旭的专业课辅导,专业课老师就是中山大学(珠海)外国哲学的研二学姐,对专业课的复习和命题也比较了解,指导起来更加权威。中国哲学:中大的中哲试题很重视对文言文的考察,因此,培养自己的训诂技巧是很重要的,我主要是通过历年真题来适应这种答题方式,把文言文进行多种角度的解释,可以把名家解释用出来,最后自己也需要进行原创回答,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同一章古文,哲学本质上是重“思”的,自己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若只背笔记获得了高分,并不代表你的哲学基础很好,这一部分同学很可能会在复试中遇到问题。我主要参考的书籍是冯达文、郭齐勇的《新编中国哲学史》、陈来《宋明理学》、冯达文《中国古典哲学略述》,很多真题,新祥旭学姐告诉我,这个需要自己上网搜索相应的资料,这一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中大中哲主要侧重于先秦哲学与宋明理学,需要对这两部分进行较多的复习。考研复试:这边的复试比较重视对英文的考察,复试的准备也得到了学姐的辅导,真是很感谢她。一开场会由郭老师(韩国)进行英语面试,你需要进行英文的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与专业背景进行提问,笔试的话,考察内容还是比较基础的,好几道题目进行选择,大部分都是初始的内容,有几题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容。复试准备期间可以多看一些英文的哲学史著作,培养自己的英文哲学思辨技能。你需要在面试过程中展示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这是复试考察的核心。本人的初试排名是外哲专业第二,但面试后总成绩成为了专业第一。相比于初试,中山大学更加注重你复试时候的表现,往年不乏有初试高分复试被刷的例子,所以对复试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大君主

如何有效展开研究生课程的自我学习?这两个条件极其重要

政治课与英语课就在六公坟的研究生院内,但专业课却在建国门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内。李泽厚一年给我们开设了两门课。一门课是美学史,大家自学,主要是阅读“英国美学杂志”和美国的“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并要写文章摘要,最后提交一篇论文。另一门课则是他主持的哲学与美学讨论班,他从来没有单独讲过课,而是邀请北京地区一些中青年学者来讲授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包括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这在当时中国学术界还相对封闭的状况下给我们描述了一些哲学景观,或者说给我们绘出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导游图。每一次讲课,李泽厚教授都会给他们提问题,来引起大家的讨论。比起那种照本宣科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更具有创意。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西方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所普遍采用的讨论班。这种方式改变了我们大家教育中普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让教师和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对答式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达到教学相长,使人们沿着思想自身的道路不断前行。除了这些学校和系里所安排的教学外,学校还经常邀请一些国内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他们基本上是各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他们的名字和照片频繁地出现在国内的主要媒体上,其观点往往成为了学界讨论的焦点。因此他们在青年中尤其是在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崇拜者和追随者。我在读大学时也曾阅读过他们自己写作的文章或别人介绍他们的文章,当时非常兴奋但也深感遗憾,因为不能一睹其真容。到了六公坟读书之后,我得知他们很多人就是研究生院的教授,与他们的距离变近了有机会见到他们了,在全校的系列讲座时就能够聆听其教诲了。我几乎每次是抱着朝拜的心理来到研究生院的大教室,并总是坐在前面几排,这样可以更接近他们。他们的讲座毫无例外地叙述自己的非凡经历,特别是在历次政治中的起起伏伏,这让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顿时生起了敬佩之情。然后他们介绍自己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在与别人论战时如何批驳别人的谎言而陈述自己的真理。当然最能激起同学强烈反响的是,他们对于当时国内的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往往能引得大家的热烈的掌声。但讲完之后似乎一切都随着讲座的结束而消失了。也许是对于这些学界领袖期望太高,我在听完之后总是感到非常失望,好像没有听到什么创造性的观点。相反我只是感到他们依然沉浸于往日的岁月,为过去的光荣和羞耻而激动,而缺少一种深刻分析现实和引导未来的思想能力。应该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习条件是相当不错的,它给学生们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去了解理论与现实的各种问题。当然作为一个研究生,我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是自学。在哲学的道路上漫游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德国哲学与美学,特别是不同于德意志唯心主义哲学的现代德国哲学,如马克思,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一个人的自学其实也受两种基本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人,即周边有一些关注同一问题的人;另一个是书,即有丰富的最新的研究资料。在北京,特别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具备这两种因素。关于德国哲学,有一批著名的老学者,他们是康德和黑格尔著作的翻译者和研究者。同时还有一批知名的青年学者,他们更关注最新的当代西方哲学家的研究动态。另外哲学系的同学中也有一些立志于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人,其中有些是学习英文和德文出身的,因此他们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础,口语中经常会冒出几个英语词和德语词来。除了这些人之外,哲学所还有非常丰富的图书。据我对国内一些大学图书馆哲学资料的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也许是拥有哲学资料最为全面的图书馆。其中德国现代哲学方面,它不仅有德文版原著,而且有许多英文译本和研究资料,并有大量的德英文哲学期刊。我尽了最大的可能利用这两种因素。只要德国哲学方面的专家有任何活动,我都会去参加,了解最新的动态。同时我每月都会从哲学所的资料室里背回沉甸甸的精装本的英文著作。我的阅读习惯比较独特,我从不作笔记,也从不作卡片。我只是将一些经典性的著作复印下来自己保存,反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会把一些重要的段落有笔圈下来。一本书经我阅读过几遍之后,就布满了我所画的条条道道。通过在研究生院一两年的学习,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思想也变得更加深刻。但我也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汪洋大海,它永远没有边际。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富春之道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

格式

学好西方哲学,先学五门外语

今天分享得到直播,傅佩奇老师的的西方哲学课 !第一、学习西方哲学,对照国学有什么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中西方优点缺点。第二、如果你不学西方哲学,你对于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笛卡尔、马克斯、尼采这些人,了解说过许多话,有含义的,为什么这样说?说得对不对呢?学习西方哲学有什么样具体收获呢?不要把任何事情都当做理所当然的,很多事情你都认为理所当然,它背后的道理今天还有效吗?西方第一位哲学家,只留下两句话,1、万物的起源是水,2、万物都充满神明。学西方哲学1、养成思考的习惯,理性的作用充分发挥。2、掌握整体观点,要把握,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直接碰到的人生观。哲学爱智慧,智慧有两个特色,一是完整,二是根本。学西方哲学,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在西方哲学家来说都是这样训练,思考人生问题时,也是这样的背景。比如苏格拉底的反诘法,反问别人。他说将军知道什么叫做勇敢,因为将军带兵打仗当然往前冲,但是苏格拉底会问,如果后退能不能算勇敢?他心里面有完整的蓝图,使用反诘法的时候,已经有一个辩证的概念,使这个观念更圆满。使用反诘法,容易造成一种陷阱,重要自己先定义。学习时,一定要把每句话先弄清楚他在说什么,每个字都要先弄清楚。学习的时一定要有一点胆量,接受各种不同思想的刺激跟挑战,学习有一个最大的盲点先入为主。别人提问题的时候,你不一定要把它当成问题,每个提问。都是展现自己内心非常深刻的奥妙的那一面。谁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呢?人都有理性你要让理性回归原始情况重新运作,脑袋要变松软一点,接受所有的信息,不需要排斥。所有的真理最后都要检验。最好检验把他的话在生活里面实践之后,能快乐吗?能跟别人好好相处呢?会觉得人生很值得吗?西方哲学也好,中国哲学也好,都是来源于真诚。每个的表现理由不一样的。学西方哲学有什么好处?将来自己或者朋友心理上的困扰,西方哲学家的话几句明确的话作为线索,带你走出困扰。日常生活使用:哲学治疗,弥补心理治疗的不足。哲学治疗怎么做呢?提出烦恼问题,进行分析。不是帮你解决问题,而是帮助你沉思,找到沉思的材料,带你走出迷宫各利线索,就是问题的答案。学西方哲学,先解决翻译的问题。先学五种语言!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德文、法文再到英文。学习哲学让你更清楚,更踏实、更快乐,生命有明确的方向。更完整、更深刻的了解,对你的人生是有意义。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老子说你修炼的时候,复归婴儿。孟子说: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什么西方东方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都对婴儿的状态肯定呢?因为你不可能永远是婴儿,希望长大之后,还保留婴儿的某种状态,天真无邪,还是无知烂漫。婴儿状态,你能够掌握一种原始的状态,像尼采说,精神最后变成婴儿,婴儿英文解决I am,永远新的开始,永远创新,生命的每一刹那,都是新的开始。不要以为学了罗辑思维以后,可以用辩论的方法取得认知方面的成功,任何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要注意到各个方面。像人生观背后的宇宙观,事实上很抱歉,古代的哲学家在背后的宇宙观方面都是在不断修正的,把人生观向前推到价值观的时候,那时你要去做验证。学西方哲学,至少你要学会反诘法、归纳法、归谬法。你懂这种比喻说明人的状态,哲学家每个人都是经过一辈子的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跟时代的特色。去思考人类整体的问题,答案各不一样,各有重点。你要敞开心胸勇敢地学,应用于自己生活里实践来验证,慢慢形成自己的哲学观,价值观,人生观。第一个问题,我们经常会因为思考一个问题不得答案而感到烦恼,认识越多,问题就越多,无知才是快乐吗?无知绝对不代表快乐,无知二字根据反诘法就有不同的意思。在老子来说,无知是知而不以为自己有知,就是我知道,但是我不以为我知道,因为我可以不断地增加更深刻的理解,或者我知道的恐怕只有某一面而已。1、你要知道你知道的是什么,你知道的是有关每天发生的事,各种琐碎的事,或者你到书店、到图书馆,看了那么多书,你说我知道多的话,会有烦恼,那是因为什么?你没有一个像孔子一样的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2、阅读学习,深入思考,把你每天所学的东西整理一下加以分类,哪些属于外在世界,哪些属于跟我有直接关系的,哪些是属于周围的人群发生的事。3、人生观,你是过自己的人生,孔子、孟子怎么说,苏格拉底、伯拉图怎么说。他们面对他们的人生体会。你要是把它综合起来,看看自己的生命面对哪些人,你要跟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永远要向未来去看,因为任何现在的状况如果有烦恼,都是过去造成的,你解决这个烦恼不用再问过去发生什么事,你要问的是未来该怎么做,才能使现在的问题越来越小,最后可以消失。第二个问题,科学家和哲学家有本质区别吗?这两者如果有区别,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一,科学是来自于拉丁文,它的动词是知道,所以你把西方的文化从字根上面去溯源,发现所谓的科学古人所谓的你知道多少,和认知有关。第二,方法不一样,科学的方法很明显,观察跟实验,各国都有科学家,他们共同的语言就是这些观察跟实验相通,进步比较快。哲学方法不一样,哲学的方法事实上是什么?哲学的方法是什么?你用任何概念要做清楚的定义,你把一个概念一群一类找出来,找出来之后就要从这些概念里去分析,说它跟哪些具体的生命的对象有关。自然科学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哲学的对象是什么?所有世界总和起来,在人身上要达到一种智慧的觉悟,这是哲学的对象。第三、自然科学方法是观察与实验,而哲学往往界定概念之后,就要做演绎法,我从一个基础定了之后,我就演绎出去,让整个系统显得完美。自然科学的目的是有它的范围,对现实人生只要不要制造灾难。但是哲学研究的目的一定是对于人生要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于你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第三个问题,哲学是宗教的终极形式吗?哲学跟宗教方向是一样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方向都是要探讨到最后的真理,但是方法不一样,宗教是靠信仰,哲学是靠理性思维。所以,哲学可以讨论,宗教是没得商量。宗教里面一定有教义,它的教义的英文就是武断,他说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不断轮回,因缘和合而生,他也告诉你最后的真相是什么,只不过他告诉你的方法是通过教义,直接告诉你,不跟你商量。宗教只有信与不信两种选择。哲学不一样,哲学是每个人有理性的,都会喜欢,都会追求,都会达到某种程度的接近。哲学是宗教的终极形式吗?这个命题基本不能成立,因为各有各的方法,目的是一样的,但是这个目的能不能重叠相合呢?说实在的,两个地方有类似的表现,在宗教里面,比如说在佛教里面,佛学也有哲学的成分,最后的目的是一样。天主教、基督教的神学里面,中世纪时代,哲学跟神学也是一样的,所以中世纪有句名言,叫做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始,哲学爱好智慧,把它拉到宗教里面,是不是最后哲学要走向宗教?未必如此。以上分享来自得到直播,供你参考!

毕业证

想进入西方哲学的智慧殿堂?这10本哲学入门书,你必须得看!

哲学能开启人的智慧,增长人的见识和认知,进而把人的大脑培养为一个更具全面和多元的反射平台,但是如何打开哲学殿堂的大门呢?如何像雅典学院那样,让自己具备一个睿智和博大的心灵和大脑呢?做这些之前,先看看这些哲学入门书吧!因为任何人在跑和飞之前,先要学会走。1,《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了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2015年11月,《理想国》在英国“学术图书周”中,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2,《沉思录》《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 马可·奥勒留 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3,《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是英国现代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西方哲学史》全书共3卷,全面地介绍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四方哲学的发展过程。第1卷讲的是古代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2卷讲到天主教哲学从兴起到壮大,最后衰落的历史。第3卷主要讲述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科学的兴盛期,再到19世纪思潮的猛烈涌动。作者最后提出了逻辑分析哲学。《西方哲学史》中,罗素将哲学看作某种介乎神学和宗教之间的东西,基于此,他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且一同与哲学交互作用的。4,《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781年,是康德的哲学巨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是1788年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第三部是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该书首先确定了人的认识的形式和范畴,然后论证这些先天的形式和范畴只适用于现象界,而不适用于超验的本体——自在之物。认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不是人有限的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所以得出结论,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应该让位给宗教信仰。该书是欧洲哲学史上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著作。2015年11月,该书被英国“学术图书周”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5,《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国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译本。6,《小逻辑》《小逻辑》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17年。《小逻辑》主要包括“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四部分。黑格尔把“存在论”中的质、量、度作为论证的事实基础;把“概念论”中的绝对理念作为论证的最终结果,其基本思路就是探讨由这两者形成的思维(理念)和存在(现实)的关系问题。《小逻辑》是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构建了一个融思辨逻辑、形而上学本体论相统一的完整体系。它代表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发展的高峰。7,《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发表的早期著作,写于《悲剧的诞生 》之后,约1873年左右。本书的主旨:对于离我们较远的人们,我们只需了解他们的目的,便可以从整体上对他们加以褒贬。而对于离我们较近的人们,我们则根据他们用以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对其做出评判:我们往往责难他们的目的,却因为他们实现自己意愿的手段或方式而喜欢他们。只有对于它们的创立者而言,哲学体系才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所有后来的哲学家来说,这些体系往往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而在智力更为低下的人看来,则是真理和谬误的混合体。但归根结底,这些体系是一个错误,因而,可以弃之不用。所以,很多人对所有哲学家进行非难,因为哲学家的目的不同于他们自己的目的;哲学家是远离他们的人。8,《忏悔录》《忏悔录》是公元394~400年奥古斯丁写的一本以祈祷自传手法所写的自传体回忆录,当中描写早期奥古斯丁归信时的内心挣扎及转变经历。全书共分为13卷,在忏悔自己的同时讴歌天主之爱。卷一忏悔自己童年时代所犯的罪恶;卷二回顾的是自己少年时期的罪行;卷三记述了他在迦太基上学时期所犯的罪行;卷四批判了自己19岁到28岁的荒淫生活;卷五反思自己教书生涯的过错;卷六写自己从迷途中逐渐返航;卷七展不了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描述了他阪依基督教的思想斗争的过程;卷九再现了他受洗基督教的场景和母亲去世前后的事迹;卷十记述了作者写书时期的思想状态;后三卷是对旧约圣经的诊释以及对天主的颂歌。该作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回顾、评判和对信仰、思想的歌颂,还对后来的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9,《伦理学》《伦理学》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77年。《伦理学》全名为《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该书用几何学的方法写成,认为只有凭理性的能力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人有天赋的知识能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伦理学》从本体论、认识论开始,最后得出《伦理学》的最高概念自由,为人的幸福指明了道路。可以说,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和最终归宿。10,《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兼哲学家马斯洛的哲学著作,此书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自我实现,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其优势一般才会出现的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所谓需要的优势,是指某种需要在决定人的行为上所具有的力量和强度。优势需要,就是在决定人的行为上,具有最大的力量和强度的那种需要。关于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作过不少表述,最通俗的说法莫过于这段话:“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称为‘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说:“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无疑有它自己的出发点和特定的服务对象,但作为一种心理学说和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分析、借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有三个重要部分。第一,“需要层次论”;第二,“自我实现论”;第三,“高峰体验论”。

而知为孽

西方哲学史整理笔记!

前几天,哲学诗画发布了西方哲学史的整理笔记,由于篇幅所限没有发布完,今天接着和大家分享!(备注:前三章已经发完,没看到的哲学迷可以关注后,往前翻看往期文章。)柏拉图第四章柏拉图哲学柏拉图哲学综合了下面这些哲学家的主要思想:(1)智者派: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2)苏格拉底: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3)赫拉克利特: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4)爱利亚派:认为(理念)世界是不变的;认为存在是一。(5)原子论者:认为存在是多。(6)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其中苏格拉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是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原则的发展。柏拉图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一)“理念”的含义——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二)“理念”的特征: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3、不变性和永恒性——只有理念是永恒和不变的。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最终追求目的。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事物是不同的。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三)关于“理念”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关系的学说柏拉图设立“理念”本来就有用它来说明可感事物的目的,“理念”对于个别事物来说,是本原、是原因、是根据,总之是先有理念,后有个别事物。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1、“分有”说(1)“分有”说的基本思想:“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个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分有”的结果是个别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据,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类型相类似。(2)晚年柏拉图因“分有”说在说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时遇到困难,对“分有”的意义进行了限制和修正。认为:分有不适用于全部的可感事物。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分有不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摹仿”关系。2、“摹仿”说: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由于柏拉图把从最高的理念到具体事物的关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二、柏拉图的知识论关于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和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比喻:太阳、洞外的东西等。知识形式:(1)数学:低级的知识。(2)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主体:囚徒。比喻:影像、雕像、幻象等。知识形式:(1)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三、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一)对灵魂作三重区分。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二)灵魂回忆说1、认为学习就是回忆。根据是:灵魂是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2、认为学习就是“练习死亡”。回忆是净化灵魂的过程。四、柏拉图的政治学柏拉图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一)社会分工学说1、依据:(1)每个人的德性;(实际上就是每个人的道德修养)(2)神创造每个人时的材料;(实际上就是每个人的层次)2、社会的三个阶层:(1)生产者阶层。人数最多、德性为节制。(2)武士阶层。德性为勇敢。(3)政治统治者阶层:人数最少、德性为智慧(政治领主就是哲学王)。(二)理想国的各种主张1、武士和统治者的教育和培养。2、每个人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即正义。亚里士多德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一个对西方文明奠定了广泛基础而同时对西方文明的继续发展又造成了巨大理论障碍的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1、理论科学:(1)形而上学(第一哲学)(2)数学和物理学(3)逻辑学2、实践科学:(1)伦理学 (2)政治学3、艺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要内容:一、物理学。二、形而上学。三、灵魂学说(认识论)。四、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一)“物理学”的含义: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自然哲学(所有学科都属于哲学)。“自然”: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因此“物理学”是研究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状态的。(二)论运动:1、对运动的表述:(1)认为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因此一个运动要成立也就必须有三个要素: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2)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①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②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2、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为什么事物会“运动”?认为有四个原因:(1)质料因:运动者本身的材质(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而形式因高于质料因。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3、论位移运动:(1)对运动的分类:①性质的。②数量的。③位置的,即位移运动。(2)认为位移运动最基本最重要,所以着重分析。①认为移动只是在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才发生。②推论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体。③推论宇宙没有虚空。④推论存在“第一推动者”。(三)目的论1、认为自然也是有目的的活动。2、认为目的性也就是必然性。(四)论时间1、给时间定义:时间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2、认为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无限的。(五)论空间1、认为空间(体积)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大。2、认为地球与其他天体在构成元素、位置、运动方式上有区别,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点现代看来,是错误的,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开启人们智慧的同时也阻碍了人们的继续前行)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形而上学”的含义: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二)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没有达到形而上学,但是我们看到他仍然与以前的哲学家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想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不同的只是结果而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二者不能绝对区分开来。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因为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三)形而上学的内容——实体说1、“是者”的实体意义的逻辑分析依据:据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他的实体说的提出,依据之一是对“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结果。对揭示“是者”的实体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的逻辑功能:。(1)作为判断的联结词的功能。它起到了区分实体与属性的作用。(2)指称主词自身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的作用。(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2、“是者”的实体意义:(1)“实体”的含义: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一)“灵魂”的含义——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二)区分灵魂的功能和类别:——认为灵魂分成三大类,每一类的功能不一样,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关系,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三)论灵魂的感觉活动。1、对感觉的划分和设想通觉。2、把感觉灵魂比作“腊块”,感觉比作在腊块上印章。3、强调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他认为可感形式既不是可感事物本身,也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而是事物的印象。(四)论灵魂的理性认识。1、理性灵魂是人类灵魂所特有的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2、理智是一种主动的能力。3、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认为可知形式是从可感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我们的理性知识来源于感觉后的抽象提纯。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1、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的实践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科学。2、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自然倾向,是一切目的的目的。幸福的本质是德性,幸福的外在条件是快乐。这种观点具有修正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观点的目的。3、认为有意行为才有善恶之分,无意行为没有道德属性。4、认为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智慧”或“实践德性”。5、论“中道”——(1)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中道”。(2)认为“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3)认为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1、论国家:(1)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但它在本性上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2)个人只有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3)国家的功能:保护人民,实现人民的民主和自由。2、论政体:(1)对政体进行区分:理论上好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理论上不好的政体——暴君制、寡头制、民主制。(2)认为现实中最好的政体是立宪制,是“中道”的政体。(这点直到现在,仍在被众多国家沿用)第六章 晚期希腊哲学从时间上讲——指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所有学园这段时期,在大希腊和罗马流传的哲学,也叫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从包括的哲学学派讲,——指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以及以柏拉图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以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逍遥派等的哲学。从哲学特征讲——1、它是逐渐衰落的希腊哲学。2、它具有明显的伦理化的倾向,即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与此同时,哲学也变得追求实用。伊壁鸠鲁一、伊壁鸠鲁派该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为伊壁鸠鲁(公元前342——270年),也叫“花园派”(由于贴近自然,在雅典的一个花园里建立了学校而得名)。(一)原子论思想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属于原子论。但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发展:(1)在原子的性质中加入了“重量”性质。(2)认为原子的下落运动会产生偏斜。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1)由于原子有了重量,增强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说服力。(2)由于存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丰富了对原子运动形式的认识。(3)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产生于原子的直线运动,增加了对运动的偶然性的认识,说明了事物生成中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马克思曾对此进行过专门论述,并写过相关的博士论文)(二)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主要观点:1、从感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或不幸。2、快乐是有层次的,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最紧要。为此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和不幸伴随。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是一种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二者进行有些结合的哲学,目的是为了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结合方面,他还不能彻底说明清楚。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二、斯多亚派(一)斯多亚派的历史阶段及代表:1、早期: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化时期,创始人为芝诺(公元前336—前264年,他讲学的地方叫“斯多亚”),其他代表有克里尼雪斯(公元前331—前232年)和克吕西甫(公元前280—前206年)2、中期:罗马人征服希腊化地区之后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约公元前146年—前27年。代表有巴内修(约公元前180年—前110年)和波赛唐纽斯(约公元前135—前51年)。3、晚期:罗马帝国时期,约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代表有赛尼卡(公元前4—公元65年,尼禄的教师和大臣)、爱比克泰德(公元55—135年,据说身份是奴隶)、马可·奥勒留(公元121—180年,是公元161—180年在位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哲学王)。(二)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和“逻各斯”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在不同的层次上论述世界万物。1、微观层次上的观点:(1)认为万事万物由元素构成,并消解为元素。(2)认为火是最初的元素,是主动的本原;土、水、气三种元素由火产生,但水和土是构成万物的被动元素。(3)认为火和气两种元素构成的精气,叫做“普纽玛”或“精神”,它最富有火的能动性。2、宏观层次上的观点:(1)认为在被构成的万物中,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是它们二者结合为运动着的形体。(2)认为理性依自身能力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低级的、最普遍的是“普纽玛”,最高级的是理智。(3)认为理性所规定的形体由于理性的等级而被排列成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和神的等级系列。(4)认为神是具有完全理智的形体,“有智谋的火”;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人与神奉献理智,与动物分享灵魂。3、宇宙观层次上的观点: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形体,既包含着千千万万个体的普遍形体。(1)宇宙是由事物的全部和宇宙秩序结合的整体。(2)宇宙是有理性的,按照节律作循环运动。(3)宇宙整体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朽的,但火是永恒的、神圣的。(三)斯多亚派的伦理学在斯多亚派看来,伦理学是哲学的核心和目的,自然哲学是基础,逻辑学是手段。并分别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比喻。斯多亚派的所有伦理学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1、自然就是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2、逻各斯代表着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3、人虽然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不动心就是幸福的目标。4、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具体为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四)斯多亚派的政治学1、提出了“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2、世界城邦遵循“自然律”或“自然法”。三、怀疑派(一)皮罗的怀疑主义皮罗(约公元前365——前270年)1、任何认识都是不可能的。2、“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3、不动心或宁静的心境就是最高的善的体现。(二)恩披里柯的怀疑主义的五个论据:恩披里柯的怀疑主义的五个论点:意见分歧;一切相对;无穷倒退;循环论证;武断假设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医生,怀疑论者。其生平不详,据说在罗马住过一个时期,也到过雅典和亚历山大。他属于经验派的医生,因此得到了“经验派”的绰号。但他在哲学上并不是经验派,而是古代怀疑论的最后一个代表。他指出:人的各种感觉互相矛盾,各种思想互相矛盾,感觉又与思想互相矛盾;不同哲学家的意见互相冲突。所谓自明的公理其实只是假设,其反面同样是可能的,因此真理是得不到的,这些冲突矛盾只能使人烦恼,只有采取怀疑态度,不作任何判断,杜绝一切信仰,才能得到安宁。四、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他提出的思想观点如下:1、世界的本原有三个。太一、物质和灵魂。2、太一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3、太一生成其他本体的过程叫“流溢”。4、“流溢”过程:5、认为人的灵魂可上升,也可下降。(未完待遇,欢迎继续关注哲学诗画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