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Philosophy哲学系系所信息系所特色KCL的哲学系长期保持着极高的国际排名。根据QS2020年的排名,它位列世界位居第8名。该系是英国最大、最优秀的哲学系之一。它主要的研究专长在于:(1)哲学史,不只包括西方哲学史,也包括了包括伊斯兰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等非西方哲学的历史(2)心理学哲学和心智哲学(3)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哲学(4)形而上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5)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系所链接:https://www.kcl.ac.uk/philosophy该系所拥有3个研究生专业: 哲学硕士 十八世纪研究硕士 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拓展阅读1. 国际研究生入学要求:https://www.kcl.ac.uk/study/postgraate/apply/entry-requirements/international2. 语言要求:https://www.kcl.ac.uk/study/postgraate/apply/entry-requirements/english-language语言班信息:https://apply.kcl.ac.uk/englishcalculator/presessionenglishcalculatorhttps://www.kcl.ac.uk/study/foundations/presessional数据解读数据说明● 总体录取率=总体录取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申请率=中国学生申请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录取率=中国学生录取数/总体申请数● 中国学生成功率=中国学生申请数/中国学生录取数● 中国学生录取占比=中国学生录取数/总体录取数全体学生数据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整体而言,哲学的专业比较冷门,申请人数不多,惟“哲学硕士”专业,相对而言申请人数较多。从18年至20年,该专业申请者数量增加了43%,且录取率随之下滑了7%。至于“十八世纪研究硕士”及“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此二专业历来申请者人数极少。但两者的录取率差异很大。前者的录取率历年都远高于后者。中国学生比率总体来看,中国申请者申请KCL哲学系的成功率比所有申请者的总体成功率低得多。三年来,“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专业的申请没有一件成功的案例。“哲学硕士”专业,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在18年和19年都远远低于申请者总体成功率,在2020年,该专业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有所上升,但依然仅有41%。例外的是“十八世纪研究硕士”。该专业近两年中国申请者的成功率极高。不过,这大概也与申请者数量过低有关。从申请率来看,中国学生并非系所申请者的主要群体。而且整体来看,中国学生申请的成功率较低。由此可见,虽然哲学系属于比较冷门的系所,但是,想要申请这个KCL哲学系的同学还是应该谨慎规划,努力提升背景,才能成为少数获得offer的幸运儿。申请建议由图可见,该系所有专业的申请都要求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对于语言的要求则大多不高。不过,因为对中国学生的录取率很低,所以希望申请该专业的学生应当认真准备。以下是该系所各个专业的简介:哲学硕士:此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术主题,涵盖从前苏格拉底时代到今天的所有哲学主题。既适合哲学专业的毕业生以扩大其哲学基础,又适合于相关学科获得第一学位的学生,以向他们介绍来自整个哲学领域的关键概念,论据和文本,同时使他们在选定的专业领域达到更高的水平。十八世纪研究硕士:该项目的18世纪研究课程由艺术与人文科学各个部门的讲师共同授课,有些课程还由伦敦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专家主持。该项目使学生能够通过种族,性别,阶级等概念来探索启蒙运动等18世纪的重要历史主题。这个项目也会并鼓励学生运用伦敦市中心的博物馆和画廊中丰富多样的藏书和收藏品。医学哲学和精神疾病哲学硕士:该课程为学生提供发展和展现医学哲学和神经疾病哲学的知识、理解力、技能机会。学该课程针对哲学专业,医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向他们介绍了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关键概念,论据,文本和技术。生还可以学习到哲学其他领域的各个奇妙的方面。
最近四十年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研究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性上,都有足可道者。但是,也还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不能融会贯通,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其次是往往只是在知识层面和信息层面上研究西方哲学,缺乏对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基本问题本身的思考和把握。换言之,是对西方哲学知识的研究而非哲学的研究。最后,缺乏中国意识和中国视野,因而无法促进中国哲学本身的建设。——张汝伦原载《《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西方西方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张汝伦 | 文哲 学研 究最近四十年,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有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其规模、速度、深度与成就都是空前的。西方哲学从晚明开始随传教士进入中国,但只是吉光片羽,作为西方神学文献的附庸,并未得到多少人的重视。直到晚清,为了应对民族危亡,国人开始大规模、全方位地了解西方文化时,西方哲学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国人开始有意识地了解和学习西方哲学。而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哲学对于西方文明的根本重要性:“光英吉利之历史者,非威灵吞、纳尔孙、而培根、洛克也。大德意志之名誉者,非俾思麦、毛奇,而汗德、叔本华也”。基于此种认识,王国维在其设计的文科大学(他称为文学科大学)课程体系中,共有经学、理学、史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五科,除史学科外,其他四科的课程中都安排了西洋哲学史的课程。但是,一开始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学习都是浮光掠影式的,无论对于西方哲学整体还是对个别的西方哲学家,都谈不上系统深人的认识,遑论研究;充其量只是介绍,而且很靠不住,往往是从日本学者那里稗贩而来。当时介绍西方哲学的中国人,“多数不总结‘哲学’中的种种情况,更少研究和评论纯‘哲学’本身的问题。日本学者则不然,不管他们个人能力水平如何,往往会写点总结意见,进而对‘哲学’本身批评之”。而且,当时介绍西方哲学者,往往本身并不是哲学家,如王国维、梁启超、严复、蔡元培、马相伯等人,既未专门学过哲学,也从未以哲学为业。因此,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是成问题的。民国肇始,随着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学习哲学的人陆续归国,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规模、深度、专业性都与晚清不可同日而语。其标志首先是中国人不再从日译转手,而是直接翻译了一批西方哲学的原著,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尔、贝克莱、穆勒、斯宾塞、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柏格森、詹姆斯、杜威、罗素等人的著作,以及西方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的二手著作。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我们对于西洋哲学,才有严格认真、有系统、有计划的译述和介绍”。其次是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写的西方哲学史著作。再次是出现了一些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真正研究意义上的颇具水准的研究西方哲学的专著。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我们对于西洋哲学,才有严格认真、有系统、有计划的译述和介绍”。但由于民国时期国势贫弱,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频仍,民不聊生,遑论学术研究。尽管前辈学者在此艰难的处境中仍能弦歌不辍,坚持研究,但终究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限制。从1949年到1979年这三十年,由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主要是教条主义的干扰,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除了德国古典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还受到某些肯定外,西方哲学基本上是作为批判的对象来被人研究的。批判为主,研究为批判服务,这使得那个时代的西方哲学研究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也有问题,很少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在当时特定条件下,翻译西方哲学的经典还是一条了解和学习西方哲学比较安全的道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经典著作的翻译虽然规模不算大,但一般来说,质量还是比较高,尤其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著作的翻译。从1979年开始,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进人了快车道,其发展势头之快、之猛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西方哲学研究不但成为哲学研究中的显学,对其他哲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中国哲学界对于“汉话胡说”的焦虑和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就是西方哲学对其他哲学研究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的—个明证;而且对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研究社会科学的不必说了,即便是研究古典文论或思想史的,也经常会有西方哲学的概念出现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最近四十年的西方哲学研究,与以往相比,有如下一些显著的特点:其一,研究队伍空前庞大。随着我国学位制度的完善和各高校哲学院系的建设,每年有大批研究西方哲学的研究生毕业从事西方哲学的教学研究;在国外学习哲学的人近年来也大批回国,使得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人员日益增加。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还成立了各种西方哲学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二,西方哲学研究范围迅速扩大。在1979年以前,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基本上到19世纪,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缺乏研究。1979年以后,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了解和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了解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但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和主要人物有大量的研究,而且对西方哲学的最新发展都有同步的跟踪。甚至一些不甚出名和不甚重要的人物与著作,也有人介绍和研究。对于其他时期西方哲学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拓展。如中世纪哲学,以前几乎很少有人提起,但现在也得到研究者一定的关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也从康德、黑格尔扩展到费希特、谢林、施莱尔马赫等人。其三,对西方哲学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大大加强。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专业化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研究往往大而化之,缺乏原始材料支撑的印象性论断多于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上的审慎论断;介绍多于研究,甚至代替研究;从二手著作和译本出发,而非主要依据原文原著;对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严重忽视,往往自以为是,自说自话以意识形态套路来得出结论。1979年之后,上述情况渐渐有了改变。首先是专业性意识有了提髙,对原著的研读和引用日益自觉,材料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而大而化之的外行话越来越少。出现了一大批研究西方哲学重要人物的研究专著,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意识形态式的研究虽未完全绝迹,但已经少得多了。其四,出现了一批有深度的西方哲学研究的专著,既有对某些重要西方哲学家的专门研究,也有对西方哲学某个思潮的研究;既有对西方哲学某部经典著作的深人研究,也有对某个西方哲学概念的讨论研究。这些西方哲学研究专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立足于原著,广泛吸纳国际同行的研究成果,有自己的观点与方法。其五,对西方哲学著作的大量翻译。我国的改革开放导致西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入我国,大规模地翻译西方哲学著作成为过去四十年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由于我国研究者的外语水平参差不一,许多人还需要借助翻译来研究;另一方面,并非每个人都容易搞到西方哲学的原文原著,所以翻译著作就有其需要。不但西方哲学家的许多重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而且有些重要西方哲学家的全集都被翻译出来。一般西方哲学家及其研究成果,也被大量翻译成中文。综上观之,四十年来我国西方哲学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它大大促进了我们对西方思想乃至西方文化的了解。西方哲学的研究,使我们对西方博大精深的哲学传统和哲学思维方法有了具体人微的了解,促进了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哲学研究的水平和一般理论思维的水平。由于西方学术之根和核心在哲学,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也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西方学术思想和西方文明的理解。就此而言,西方哲学研究构成了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事业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总结我国西方哲学研究最近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从建设强大的中国现代哲学和现代文化要求看,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能不注意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话,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不可避免地会走上再而衰、三而竭的下坡路。首先,西方哲学研究在我国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然而,直至今日,我们对西方哲学的了解仍然缺乏完整性、系统性,还有不少空白点,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了。西方哲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传统,无论在深度与广度,以及发展历史的长度上,都罕见其匹。要对这样一个伟大的传统登堂人室,豁然贯通,的确不易。然而,真要开展对西方哲学的深人研究,这又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怀特海说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只是柏拉图的注脚,就说明西方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传统,不管怎么变化,有其一贯性,其基本问题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与面貌,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话语出现。就像我们不了解孔孟就不能真正理解程朱一样,不懂古希腊哲学,就不可能真正懂后来的西方哲学,包括当代西方哲学。这当然绝不是说哲学没有发展,而是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可能完全从历史上消失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的基本问题。再者,伟大的哲学家都是从传统和历史留给他们的问题开始进行自己的创造性思考的,对于他们的思想背景和所依靠的思想资源一无所知,显然是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们哲学的革命性和创造性的;更不可能由此理解西方哲学通过他们得到的丰富、发展和超越。另外,只有对西方哲学贯通性的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某一个西方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思想。例如,如果我们没有对西方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尼采或当代解构派哲学,最多是表面的复述而不可能看出他们真正的问题之所在。在1979年之前,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影响了我们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又不断发展的西方哲学的全面掌握,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可以说,在1979年之前主要是客观的原因使得我们无法对西方哲学有贯通式的了解。但1979年之后,却是研究者自己在西方学术工业流行做法的影响下,画地为牢,占山为王,甘心成为某个西方哲学家或流派的研究专家,因而也就对西方哲学只能窥一斑而无法见全豹。其实,很多中西哲学家大都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整体性的了解,我们古人向来追求成为通人而不是专家。西方哲学家也是这样,一直到19世纪为止,很少有以只研究某一问题或某一人物自居的“专家”。但现代学术工业的专业化却要求研究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研究者越来越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为傲,而不复追求融会贯通的境界。个人以此为限当然无伤大雅,但对于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整体事业和长远发展却是不利的。其实,根据释义学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辩证法或者说释义学循环,通与专,博与精,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只通不专,不是真通;只精不博,不是真精。但古人说由博返约(精要),说明博与约之间有先后关系,博是约的条件,只约不博,约便失去意义。某个哲学观点离开了哲学问题的整体,几无意义。现代学术工业的很多产品之所以言不及义,甚至无聊到了荒谬的地步,即源于此。我们的西方哲学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专业人士的谋生手段,而无关人们真实的存在,也是因此。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之所以愈益窄化,各自成立各种专业委员会,而很少在一起讨论西方哲学的一般问题或作为整体的西方哲学,也就是因为上述专业化的原因;可对于西方哲学的总体性理解并未超越前人。然而,既然以西方学术工业的流行做法为时尚,又是研究西方哲学,自然会觉得西方人要比我们内行得多,我们再怎么说也只是模仿者和追随者。一些人把西方学者奉若神明,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却忽视了对经典文本的深人研读和自主理解。这样,离陈康先生当年的理想——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要让西方人以不通中文为恨,是越来越远了。贺麟上世纪40年代曾批评国人“对于西人精神深处的宝藏,我们缺乏领略掘发的能力。我们在文化方面,缺乏直捣黄龙的气概”。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现状,似乎表明贺麟的批评还未过时。其次,由于上述为专业化而专业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结果使得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越来越失去对哲学问题本身的关注。如果西方哲学家研究的哲学问题不仅仅是西方人特有的问题,而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问题,例如如何理解世界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回到事情本身,而只是停留在操练半生不熟的学术行话(jargon)上?我们的西方哲学研究越来越成为纯粹哲学历史的研究,而不是哲学史的研究。这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前一种研究在意的是对哲学的史实的研究,是一种实证性的客观知识的研究;后一种研究是哲学的研究,即通过研究哲学的历史发展来研究哲学问题本身。前者实际上是学术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后者是哲学研究。前者只要知其然,后者却必须知其所以然。由于我们的西方哲学研究基本上是前一种类型研究,总的来说还没有脱离介绍复述的范畴。辩难攻错之作偶尔也有,但绝大多数还是述评之类的东西。即便是述评,也往往对述评对象所涉及的重大哲学问题缺乏认识。其实,只追求知其然而不去知其所以然,必然会使得我们对西方哲学家所处理的重大哲学问题本身缺乏深人的思考与把握。例如,我们对康德先验哲学的研究如果只注意他的“先验”概念是什么意思,而不去他为何要区分经验与先验,不去追求世界究竟是一元还是二元,更不去追求一与多、现象与本体这些区分的必要性及其有效性范围,不去思考面对康德对世界的解释模式,我们如何理解世界等等这些作为学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我们实际上并不是在从事哲学研究,更没有在进行哲学的思考,充其量只是在弄清哲学史的某些知识。除了搬弄一些哲学术语外,我们的哲学思维水平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再次,我国研究西方哲学的前辈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当个纯粹被动的西方哲学接受者,而是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传统中国哲学固然有优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大率繁散而无纪,残缺而不完,虽有真理,不易寻绎”。因此,我国究西方哲学的先驱之一王国维就提出:“且欲通中国哲学,有非通西洋之哲学不易明也。”比王国维晚一辈的贺麟、张东荪等人,则一直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的“中国化”。但这种“中国化”的目的是从中国人的视域探索哲学的普遍问题,而不是依样画葫芦,“原汁原味”地照搬西方哲学。他们始终致力于出人中西哲学、打通中西哲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独创的哲学。蔡元培1922年写《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总结引进西方哲学五十年来中国哲学的现状,遗憾地承认,那时“还没有独创的哲学”,因为“中国人与哲学的关系,可分为西洋哲学的介绍与古代哲学的整理两方面”。而在蔡元培看来,仅此两方面(介绍西方哲学和整理古代哲学)还根本没有资格谈“中国之哲学”。老一辈研究西方哲学的大家有许多致力于打通中西哲学,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用西方哲学的话语来表述“中国哲学”。贺麟、金岳霖、张东荪、冯契乃是其中著名者。但是,最近四十年来我国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中,这样的人就不多见了,充其量用一些西方哲学的术语来反向格义式地谈论中国传统哲学。真正在打通中西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独创的哲学”者,似乎还没有。不得已则求其次,即使不能产生独创的哲学,有明确的中国问题意识,通过研究西方哲学来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理解和批判,提高整体的哲学思维水平,那也就达到了西哲研究的前辈所要追求的一个主要目的。但是,由于我们西方哲学的研究总体上还不脱“西洋哲学的介绍”,真正批判地研究和吸纳的还不多,所以这个目的也没有完全达到。西方哲学研究对于整体促进中国哲学发展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我们对西方哲学优秀成果的吸纳还十分有限,西方哲学的智慧还未被我们吸收,我们知道的只是有关西方哲学的知识。然而,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不能不要求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是中国的:有中国人特有的视域、立场和见解;并且,能化西为中,将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真正融合改造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不应该是为了加人西方的学术工业,而应该是为了促进中国哲学的新生。这应该是未来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努力的方向。
我国目前开设“哲学专业”的高校不是很多,不到100个。很多人认为,哲学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很多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哲学的世界里,需要被重新认识和理解。哲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9中国高校哲学专业排名如下排在前10位的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哲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哲学概论、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美学、逻辑学、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哲学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哲学博士一般会在高校、某些事业研究机构、出版社和期刊杂志社等单位就职,当然,还有公务员。哲学硕士一般在较低等级的学校、出版社工作,有的会从事文秘、政府公务员等职务,这个层次的哲学人才很受社会欢迎。本科生就业相对就要差些,主要是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企业文秘。哲学不是一门用来挣钱变业的专业,如果没有兴趣,最好不要去学。否则你很痛苦,哲学也很痛苦的。
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系简介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二.中国人民大学(10103外国哲学)学术硕士考研历年招生情况2016年最高分422,最低分3342017年最高分369,最低分3512018年最高分409,最低分365一、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②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③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6)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单独考试报考条件详见相关学院单独考试专业招生简章。(三)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报考条件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章》及各学院网站上公布的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请参照《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五)推荐免试硕士生的申请条件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二.复试内容: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复试内容如下。(1)专业综合课笔试(100分)(2)外语笔试(50分)(3)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4)外语听力测试(20分)(5)外语口语测试(30分)(6)专业加试:针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或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加试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复试内容以各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简章为准。三、学习年限(一)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2-3年。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实行硕博直通的哲学院、统计学院、汉青研究院、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其他院系、学科、专业,除招生专业目录特别说明外,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二)我校各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习年限详见相应专业学位招生简章。四、学费标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8000元/生·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详见各学院网站上公布的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三.考研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历年复试录取分数线2016年最高分422,最低分3342017年最高分369,最低分3512018年最高分409,最低分365四.外国哲学专业分析1.外国哲学专业介绍外国哲学是哲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外国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西方哲学史,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研究(主要对古希腊时期的各个哲学流派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研究,诸如爱利亚学派、智者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学派等);中世纪哲学研究(主要研究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和命题);近代哲学研究(主要研究英国经验论、大陆的唯理论、法国的百科全书派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思想,比如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康德和黑格尔等等),另外还主要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等。2.外国哲学专业培养目标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外国哲学思想进行正确地认识、理解和借鉴;对外国哲学能够准确地、全面地、深入地理解,尤其是对外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有深入地理解;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对外国哲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向有一定地把握;对外国哲学思想能独立思考,作出创造性的评论;有较好地外语基础,能阅读、翻译和引用外国哲学的原始文献,并做初步的对外学术交流;对外国哲学的文化背景,包括宗教艺术等有较多的了解。3.外国哲学就业方向由于外国哲学的学科特点致使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不大,哲学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型学科,所以毕业生适合的工作有:1、在各级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工作。2、可以到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科研院所等工作;3、可以继续深造对外国哲学进行深层次研究,攻读博士学位;4、考取公务员5、出国等。五.中国人民大学(10102外国哲学)考研专业课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五.考研过程中如何复习陈老师的建议是考研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来复习,不要将考研想的太简单,以为可以在短时间内的集中复习可以成功考上理想的学校。相反,如果你用大量的时间来复习,比如说一进大学你就打算考研,并开始复习,但是没有系统的规划是很难的,。到最后你也想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考研复习重点在于如何高效率的复习,并且抓重点,系统的背诵知识点,而不是一股脑的全背,这样你会很快忘记背诵的知识点。考研复习分为五个步骤:1.起步期:时间(3月-6月)2.强化期:时间(7月 -8月) 3.巩固期:时间(9月-11月)4.考试期:时间(12月开始)5.冲刺期:时间(12月至考试前)
笔试关只是前戏面试才是血淋淋的战场学术大牛排排坐在你对面想想就有些头皮发麻少侠莫慌!抱紧我面试攻略立马奉上哲学专业的面试一般不会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主要由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组成,且英语面试大多是跟专业课面试同时进行。个别名校会分开进行,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的外哲专业等。一.英语面试对哲学专业来说,英语面试要求不会太高,但表现好会给你加分不少,尤其是报考外国哲学的筒子们。部分学校面试会有英语自我介绍的环节,对于这种学校,需要提前准备好一段英语自我介绍,2分钟以内为宜。自我介绍包含但不限于:个人基本情况、兴趣爱好、为什么选择哲学专业、对哲学哪个方向比较感兴趣等等。必须把自我介绍倒背如流,发音尽量准确,老师只是听听口语,不会太关注实质内容,没必要整一些看着来牛批读起来卡壳的句子。大部分学校没有自我介绍环节,而是在专业课面试过程中附带进行的,老师会直接上来就以问答形式开始。可能会有些突兀,大家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种问答常见的形式,是桌面上会摆放几张英文文献的卡片,让你随机挑一张,朗读,翻译,然后围绕这段文献回答2-3个问题。部分学校没有卡片,会直接问一些专业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同学长期处在“哑巴英语”或“中式英语”的状态,所以口语很poor。这段时间需要每天坚持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很多小伙伴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纠结自己回答的内容是否准确而变得“难以启齿”,其实英语面试主要还是考察口语,不用太在意回答的内容好不好。小伙伴们在面试时要有勇气,如果没听清楚问题,一定要补一句:“I beg your padon”。别不好意思,听懂问题才能回答,答不上来才尴尬。关于口语练习,给几个小建议:1、每天朗读在准备复试的日子里,每天朗读英文原著2~3页,多听地道的口语发音(美式英式皆可),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也可以下载英语app练习口语,如“可可英语”app。2、练习翻译在阅读过程中,试着概括文章大意或者翻译,以应对面试时的临场翻译。如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等都有翻译英语文献的环节。3、中英文原著结合阅读如果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可以中英文结合阅读。这里夜白君推荐考中哲的同学使用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中英文对照版),外哲的同学使用英文版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中英对照阅读),边读边划出专业词汇、哲学家名称等进行记忆。4、提前预练对答平时可以找个小伙伴,模拟面试问答,练习自己的口语。二.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终究只是配菜,专业课面试才是决定你能否吃好这顿考研全餐的大菜!虽说不同学校的专业面试五花八门,但有很多套路都受用。首先,面试会围绕老师们的研究方向进行,应届生要趁着还能免费用知网的“特权”,先把报考专业几个主要老师的大作都下载好,尤其是导师的论文,一定要多读几遍,研究清楚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特点。其次,面试主要考察你阅读过的哲学原著,或者对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了解程度。因此在面试前要深入了解1-3本原著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原著的选择尽量往面试老师们的研究方向上靠。以下讲讲面试的注意事项,留意啦!1、仪容仪表虽说颜值对做学问的人来说不太重要,但还是要给老师们良好的第一印象吧。对于咱哲学专业来说,不管男生女生,穿着大方整齐,显得精神干练些就行。可不要为了显得郑重其事就穿得跟卖保险一样,但也不能太邋遢。爱美的女生切忌浓妆艳抹,淡妆才是王道。2、言谈举止说到底还是态度问题,态度甚至会左右你的命运。教授大牛们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呢?想在他们面前装X怕是没门。面试时,大家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言谈举止得当,眼睛不要乱瞟,说话时目光主要在提问老师身上,也别忘了兼顾其他人。控制语速,不紧不慢。虽然这是一句废话,但还是得说:别太紧张!复试考察的是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心态的好坏在此一见高下。试问一个看起来很怂和一个看着就人淡如菊的学生,谁的气质更符合哲学系呢?所以,即使你慌,也要装出很自信的亚子。小编的建议是,在面试之前,有空就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回答问题时的表情神态,加以改善。能找到熟悉的研友一起练习就更好了,互相模拟,指正对方的不足,包括面部表情、回答礼仪等。3、自我介绍。中文自我介绍要比英语版更详细、更专业。内容要有基本信息+读书经历+考研缘由+读研规划+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如果是初试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自我介绍时也可以讲初试分数和排名。(1)基本信息。姓名、本科院校及专业、家乡(不瞒你说,有的老师特有故乡情结)、本科成绩(成绩一般的请忽略)。(2)读书经历。主要介绍和哲学有关的读书经历,也可以讲为什么选择哲学专业。如果本科发表过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也可以介绍。没有很多学术或读书经历也没关系,表忠心就好。多表达自己对学术、对这个专业的向往,起码让老师看到你对哲学的热爱!(3)考研缘由。讲清楚自己考哲学研究生的原因,让老师看到你考研是个成熟的决定,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4)读研规划。读研规划一般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讲,简单交代对哪个领域感兴趣,想要研究什么,可以趁机对在座的某1-2位老师表达好感,有读博打算的一定不要藏着掖着。4、答题逻辑。在回答问题时,尽可能有条理、有逻辑一些,而不是想到哪说到哪。就跟码论文似的,用第一、第二、第三还有最后来回答,显得你很有逻辑。即使上并没有,至少表面上有。做得比大多数人好,你就成功了。还可以用“总-分-总”的模式作答,用1-2句话先说大致的思路或看法,然后分条说具体的123点,最后1句话做总结。一个问题不会给你太多时间,尽量在5~8句话以内讲完,长篇大论会直接被老师打断,那就尴尬了。面试有个重头戏,就是考察你对哲学原著的了解。可提前准备1-3本熟悉的哲学原著,老师可能会围绕你阅读过的哲学原著进行提问。但也有些很皮的老师会故意绕开你熟悉的哲学家,提问关于其他哲学家的问题。这时可以结合哲学史稍微讲一讲,然后明确表达自己对这个哲学家不是很熟,能否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哲学家或原著,试图挽尊。这是一场博弈战,一定要不卑不亢!By the way,如果本科专业和哲学比较接近,也可能会被问到关于毕业论文的事,这种同学要提前准备好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5、保持谦虚。对于专业问题,切忌不懂装懂,也不要支支吾吾傻愣在那,反正在大佬们眼里我们都是菜鸡。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可以先讲出一些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然后委婉表达自己不是特别了解。哲学系的老师们都很和蔼,不会随便黑脸的。千万不要跟面试老师辩论、抬杠!小编的一位师姐,以初试第二的成绩进入了复试,而且因为当时有人缺考,所以他们只需要淘汰一人,就能上岸,可以说非常稳。结果她在复试中不知怎的就和其中一位脾气也挺火爆的导师争执起来,被对方怒送零蛋。不过她也是个幸运鹅,后来又被其他导师捞了回来。就想告诫大家,顶撞面试老师只有一个下场,就是——不管你自认为多才华横溢,多特立独行,在你眼里某个哲学家就是渣渣,或者觉得哪个老师的想法很扯,面试的时候都请你收敛起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什么话考上研究生再发表也不迟!6、保持礼貌。刚走入面试教室,要先跟各位老师打招呼,再坐下。面试结束时,一定要感谢各位老师,离场前稍微点一下头或鞠个躬以示尊重,可不能直接扬长而去。复试完结后,正常情况下2-3天结果就能出来了,快的话当场就给你个了断。学校会在一周左右正式公布拟录取结果。34所高校复试时间比较早,要是复试不幸折戟,可以第一时间准备调剂。后期我们将邀请曾分享过武大考研失败经验,但最后成功调剂的星稀学姐为大家带来年度最强调剂宝典,尽情期待吧!当然,还是希望看到这里的各位“一研为定”!我一直信奉这句话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复试面试尽管来战!
所谓冷门专业,就是志愿填报时的人气低的专业,下面我们来看看这4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现成为高薪资的“金饭碗”,建议大家收藏,希望对今年的考生有帮助。NO.1博物馆学专业,博物馆的专业是处理博物馆物品陈列等很多问题,现代博物馆学是和考古学专业和历史学专家一起设置的,博物馆是保存展示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文物资料和标本的文化机构,可以对人们进行教育和教育。NO.2听力学专业。听力学是研究人的听觉功能,的诊疗、康复,以及环境噪声对人耳的危害等的一门科学。听力学的研究范围较广,有以下分支:基础听力学、实验听力学、、小儿听力学、工业听力学、法医听力学等。与大家利害关系较大的是临床听力学,它又包括诊断听力学和康复听力学两大部分。NO.3哲学专业,哲学专业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系统,是利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现代世界和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学科,哲学的专业科目主要有,伦理学、宗教学、美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古典选读、中外哲学的原著导读等。##&&image&#NO.4殡葬专业,在中国的大学里,葬礼的专业确实存在,但是因为学校开设的很少,所以属于冷门专业,因为每年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少,所以也有人还不知道葬礼的专业,其实葬礼的专业是冷专业,但是基本上不用担心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个专业人才可以说是供不应求。##&&image&#以上就是“这4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现成为高薪资的“金饭碗”,收藏”,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的留言,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作者简介:甘阳,1952年生,浙江杭州人,文革中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现任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摘要: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我以为中国的大学改革实际正在出现一种危险的倾向。这种危险就是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实际却可能恰恰在把中国的大学变成注定只能成为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出现这种危险倾向的原因在于,目前对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是相当似是而非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一些改革方案的设计往往从一开始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且让我们现在以一种假设情况来提出问题。以中国现在的一流大学例如北京大学为例,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答案自然是后者,即北京大学不但没有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反而变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因为这种情况实际意味着,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值钱。甘阳(左一)很简单地说,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它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如果某大学仅仅能以高薪聘请别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永远在自家大学里培养不出同等甚至更好的相应人才,那么这家大学就永远是三流大学,它的所有投资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是高投入低产出。我们现在因此不妨提出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现在是讨论高等教育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暂时只考虑大学培养的今后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才。第一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北京大学本身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吃香,受到哈佛和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竞相聘请,亦即以“北大博士”这一学术资格就可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等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北京大学开始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第二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以“北京大学博士”的学术资格而直接受到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聘请担任教授的仍然很少或几乎没有,但以“北京大学博士”这一资格在中国本土一流大学任教的比例在国内仍然名列前茅;这种情况有可能表明北大仍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至少可以肯定,即北大仍然是中国的一流大学;第三种则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及的可能性了,即17年后“北大博士”的资格不但不足以在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得到聘请,甚至也已经得不到中国国内一流大学的聘请,而只有资格在中国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那么这就只能意味着,北大下滑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这就象假如哈佛的博士今后都只能去美国州立大学任教,那么哈佛也就下降到州立大学水平了。我们现在因此不能不问,北京大学现在宣称的在“十七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如果北大的目标是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即在十七年内造就越来越多的“北大博士”直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那么至少有志气,唯一问题是北大通过什么制度来达到这个目标。但如果北大说,这种目标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十七年,甚至七十年都不可能,那就奇怪了,如果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北大所谓“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是什么目标?我们必须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标准是这大学培养的最高学位如博士是世界一流的,其他标准都不是真正的标准。美国有很多非常好的liberalcollege,培养最好的本科生,但不会称“世界一流大学”,人家根本就不屑这种空洞名号。又如果光是以生产论文数量质量为标准,那不如大力扩充办好中国的科学院和社科院体制,专事研究和写论文,何必浪费精神办大学,反正学生再培养也不成材,因为只能去二流三流大学教书。北京大学如果不是以上述第一种情况为自己的目标,今后实在没有必要喊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因为这种口号只能误导北大自己。这种误导就在于北大根本没有想过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却事先排除上述第二种情况,最后结果恰恰只能是沦落到上述第三种情况,即造成北大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越来越贬值。01 “留美近亲繁殖”有人一定会反驳说,如果北京大学今后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那么由这样的北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北大博士自然也应该是最好的,怎么会反而贬值呢?我们说,这只是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如果北大以及全中国的一流大学都走上了“留美近亲繁殖”道路(为行文简便,以下用“留美”泛指所有留学),亦即如果北大等先天地认定北大教师聘任首先考虑留美博士,那么所有北大本科生自然就明白,读北大博士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低人一等甚至三等的。由此北大自己就贬低了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这样北大学生自然不屑再读北大的博士,怎么也得到美国去混个博士,以免低人一等。由此就会造成一代又一代的“留美近亲繁殖”,因为北大将惯性地认为只有留美博士才有资格来北大任教,北大学生会惯性地认为只有去美国拿博士才有前途,而读了北大博士的将注定只能去中国三流大学任教。一旦形成这种状况事实上就将永远无法再改变。由此,北大当然注定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将千年万年地最多成为最好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如果这就是北大改革的方向,那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北大要学的就不是哈佛或芝加哥大学等,而应该多学美国的liberalcollege。同时,北大不应该再办研究院,没有必要再培养那么多北大博士,甚至连硕士都没有必要培养。作个名副其实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尽早把本科生送到美国去读博士,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国家和纳税人,都是更经济更负责的方式。但问题在于北大号称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北大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它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大学教师必须大多数是美国博士,有这一条才能确保大多数教师都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因此这次北大改革其实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如何尽快把北大现有教师换掉,换成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博士。北大改革方案的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例如为什么要“十七年”呢,因为北大现在改革不能动已有教授,没有教授支持就无法通过改革方案。但“十七年”后现在的教授基本都退休了。因此改革的主要矛头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淘汰目前北大的讲师副教授,由此设计的升级机制毫无理路地繁复无比,总之升级越难越好,淘汰越多越好,这才可以有更多的位置给留美博士。最后,则是北大自己的博士不留校,说是防止“北大近亲繁殖”。但我们可以问,北大不留自己的博士,又尽可能淘汰自己的青年教师,难道是为了纳入国内的复旦、南大、浙大的博士?当然不会,北大毕业的人自然都知道,以北大的老大心态,它怎么会把国内其他大学放在眼里?北大眼里自然只有美国的大学比它好,空位自然将主要只聘任留美博士。因此,杜绝“北大近亲繁殖”的目的其实是要扩大“留美近亲繁殖”。但问题是,现在复旦和浙大等并没有把北大放在眼里,它们因此很可能同样不会聘任北大的博士,而是同样只要留美博士。由此,全中国一流大学都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而全中国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就全都只有到中国二流三流地方大学去任教。由此,最终的结果将是中国所有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都贬值。如果这样,中国实在应该考虑取消所有的博士培养点,把钱用在办地方中等学院和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北京大学02 立足“华人大学的理念”改革北大从“华人大学的理念”出发,北大的改革应该着重于提升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的水准,减少对国外博士的需求。中国大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要把中国的大学教师都换成美国博士。如果中国的大学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那么中国的大学就是“放弃了学术的独立自主,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目前的改革方案是乱北大、乱中国高教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根本问题是北大主事者基本不信任北大自己现有教师队伍,而又盲目迷信国外博士,从而试图以“留美近亲繁殖”的方式来对北大换血。如果放弃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北大的改革完全可以有更现实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将首先立足于对北大现有年轻教师的充分认识上。事实上,北大最近三、五年聘用的年轻教师,可能是北大历史上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北大和国内其他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在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才成为北大教师的一员。在学校中他们通常是生活待遇最低,工作条件最差,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是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教师。正如现在人所周知,北大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水平超过许多教授。这些年轻教师外语好,阅读广,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而且对学生有精神感召力。没有人可以有资格任意断定他们的水平低于国外博士。事实上他们中佼佼者的水平和眼光远远高于留美博士的水平。中国从改革以来的留学运动已经二十多年,现在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了。理工科暂时不论,如果单纯从文科(为行文简便下面用“文科”包括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看,在很多方面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并不那么理想。大多数文科留美博士都挤在美国学术界一个边缘的方寸之地,就是所谓“中国研究”。中国人到西方去留学,本应研究西学的精髓,而西学的精髓乃在西方学界对西方本身思想传统和制度文化的研究,不在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上。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只能说是西学的皮毛之学,因为这个部门研究的问题和方法都是来自西学主流部门的。现在有多少中国大陆留美博士在美国留学是专门研究西学的呢?大多数都挤到所谓“中国研究”领域去了。很多人其实对中国一点兴趣都没有,也要挤进去,自然是因为中国人懂中文作中国研究写论文容易点,以后在美国找工作容易点,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有些人似乎不知道在美国拿个博士只要中人之材就绰绰有余,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华,中规中矩的学生拿个博士最容易。真正难的倒是今天很少再有人象老辈学者陈寅恪钱钟书那样去留学只问学问不求学位。北大主事人如果对北大自己的青年教师和留美博士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大概就会放弃盲目认定美国的博士一定比自己培养的博士好的无根据思想。而一旦放弃了这种心态,也就有理由彻底放弃现有的以“换血”为目标的改革方案。不妨说,北大的改革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改革主事人的思想和头脑!人们有理由要求北大的主事人树立“华人大学的理念”,这就是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大学不是要无休止地复制“留美近亲繁殖”,而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为主研究中国与西方。因此北大在今后的聘任制度上,应该有三条原则:第一,主要面向国内博士;第二,在聘任留美博士时,主要聘用那些专门研究西学的人,因为中国需要大规模地研究西方;第三,一般情况不聘用那些作中国研究的留美博士,除非已经证明其人至少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是“领头学者”。如果按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十年后必有极大起色;反之,如果按北大现在的改革方案办,则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变成西方学界“中国研究”的一个分部,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抬起你高傲的头,挺起你高贵的胸,不要自卑自贱地低三下四跟人走,而要自尊自信地为“华人大学的理念”走你自己的路!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静业学习网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正名2.非命3.元气二、浅析(15分一个)1.反者道之动2.庄子“逍遥游”三、论述(30分)朱熹心性论西方哲学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米利都学派2.笛卡尔3.《精神现象学》二、浅析(15分一个)1.洛克的经验论2.柏拉图的两个世界三、论述(30分)四、因说与四假象说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710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正名答:正名是指辨正名称与名分,以使名实相符。孔子提出“正名”主张,力求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的局面公孙龙将正名观点应用于名实关系,认为正名是为了实现名称合乎事实。墨子认为,正名在于使彼此之名各得其当《管子》则把正名看作使形名相符的手段。韩非认为,实行法治,必以正名为原则。荀子的著作《正名》篇,提出要使名实相当2.非命答:非命是墨子关于社会政治理论的十大主张之一。“非命”论极力反对定命论,目的是为了高扬人的能动精神。墨子反对“定命论”的原因有:①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受破坏,社会出现混乱;②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他认为天鬼是宇宙的主宰,其赏善罚暴的根据在人的行为:行善者得赏,作恶者受罚。他的非命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非命论反映了墨家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元气答:元气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①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为混沌未分的实体《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东汉王充《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②是指人世间吉祥之气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③是指人身之中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元气之流皮毛腠理也”二、浅析(15分一个)1.反者道之动答: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关于“道”的运动特征的思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老子认为道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表现了他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征在老子那里,“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在老子看来,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道”创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最终还要复归于“道”。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1)“反”的含义①相反“道”之动向自己的反面转化。“道”生万物的过程即由无限落实到有限、从没有形质转化到有形质,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②反复“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道”生万物,但万物最后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运动。在“相反”和“反复”之间,老子显然更重视“反复”。(2)“道”的运动变化①“道”广大无边,万物均由“道”而生(“大”);②万物从“道”分离出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着(“逝”);③万物的这种运动离“道”越来越远(“远”),远到极处,物极必反,万物又回到了“道”的本根(“反”);④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3)“反者道之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它不但决定了老子整个思想的基调,而且成了他观察纷纭的现象世界和处理人生问题、政治问题的法宝。(4)老子以“反者道之动”思想观察现象世界所获得的洞见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一切事物均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无论天地也好,人也好,现象的世界都像那飘风骤雨一样瞬间万变,没有什么能够持久长存。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变动的前提就是事物之间有区别、有对立。在经验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的对立面经常相互转化。本源之“道”能够从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再从有形质恢复到无形质,充分说明对立面相转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律。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老子对“道体”和各种具体的事物均抱有一种相当深邃的辩证观念。他不但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各样的相对性,而且还发现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的辩证观念对后来的许多学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庄子“逍遥游”答:(1)“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庄子的“道”,是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差别与对待而确立的,“道”作为一种精神意境也必由超越经验世界的对待关系中求取。
楚天都市报5月15日讯(记者 柯称 通讯员 任丽琼 唐颖)“明明靠颜值就能碾压,偏偏还要靠才华再让我们膜拜。”这略带嫉妒的网友评论,说的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贾晓煜。日前该校管理学院公众号的一组“美女学霸”跨界考研的推送,让她迅速走红,成为了学弟学妹口中的“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传奇”。不久前,贾晓煜以笔试、复试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录取。贾晓煜是河南安阳人,2014年9月考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初中时,贾晓煜阅读了西方哲学史小说《苏菲的世界》后,对哲学产生了兴趣。高二政治课本中的“生活中的哲学”让贾晓煜对哲学的兴趣迅速升温,“常常会细细品读杂志报纸上关于哲学的内容”。但高中毕业后,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母亲的推荐下,贾晓煜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进入大学后,贾晓煜参加了绿泉舞蹈社、西洋乐协会等,还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学习委员,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贾晓煜长得漂亮,多才多艺,曾多次担任学院大型活动主持人。学习成绩也好,长期保持班级前茅。”辅导员黄娟介绍起学生贾晓煜充满了自豪之情。“各方面都优秀,却非常低调、内敛。”随着阅历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多,贾晓煜对哲学的热爱之情也与日俱增。“性格使然,我总不由自主地思考本质、存在等问题。”贾晓煜笑着说,“本科专业选错了,就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纠正过来。”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贾晓煜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她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每一天规定的学习任务必须完成,完成一件划掉一件,绝不拖到第二天。”该校大四学生宋傲东与贾晓煜“结伴”在图书馆备战硕士研究生考试,“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大部分人会适当‘中场休息’,可贾晓煜却能一直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太令人佩服。”多年来,贾晓煜一直保持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半从图书馆回宿舍的作息时间,哪怕是寒暑假在家期间,也一直保持这一“生物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贾晓煜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些“笨”。“先通读《西方哲学史新编》等9本规定书籍,再根据考试大纲精读,并梳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做笔记,然后再反复朗读、背诵笔记。”贾晓煜每天朗读的时间约为8小时,两年下来,她将共计约10厘米厚的三本笔记背得滚瓜烂熟,将9本规定书籍烂熟于心。“哲学这门学科非常有意思,很多知识点是在读背的过程中慢慢领悟的。读背的阶段不一样,参透的程度也不一样。”“最迷茫的是2017年7月,英语六级成绩出来,我没有通过。当时完全否定自我,觉得自己可能要栽在英语上了。”贾晓煜说,她的减压方法是给自己放假,出去逛街看电影,把压力内化为动力。“辅导员黄娟老师会定期找我们几位有考研计划的同学聊一聊,给我们加油鼓劲;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甘春晖老师给了我很多专业上的指导;室友们在生活上给予我照顾和关爱……”贾晓煜十分庆幸自己在武生院这个友爱的校园里遇到了许多让她温暖、给她前进力量的人,这也让她有了下一个清晰的目标,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西方哲学史 · 最系统目录《哲学100问》第1季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哲学理论:古希腊哲学丨基督教哲学丨唯理论丨经验论丨法国启蒙哲学丨德国古典哲学◎哲学家: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芝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马可·奥勒留、奥古斯丁、培根、笛卡尔、莱布尼茨、休谟、卢梭、康德、黑格尔等入门引导01. 急功近利的时代,如何找到内心的宁静?02. 哲学到底是什么?初学者,要怎样学哲学?03. 为什么哲学最早诞生于古希腊?第一篇章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自然哲学04. 哲学之父泰勒斯:为什么水是世界的?05. 世界万物源于“无定”?06. 气也能当作万物的本原?07.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08. 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09. 宇宙的四根是水气土火?爱与恨的力量到底是什么?10.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指什么?11.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万物的本原?12.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是什么?13. 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14. 芝诺悖论是什么?15. 智者派和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三贤16. 雅典的小丑:苏格拉底(上)17. 雅典的小丑:苏格拉底(下)18. 为什么苏格拉底非死不可?19. 赴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裴多篇》选读20. 苏格拉底:如何“认识你自己”?21.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上)22.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下)23. 柏拉图的理念论:四线段比喻和太阳的比喻24. 柏拉图的理念论:洞穴的比喻25. 柏拉图的《理想国》真的理想吗?26. 柏拉图的性爱论是什么?(上)27. 柏拉图的性爱论是什么? (下)28.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29.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由来30. 亚里士多德:从存在到实体31.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上):什么是实体32.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下):四因说和潜能实在说33.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古希腊后期哲学34. 古希腊哲学逐渐走向衰落35. 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36. 希腊化时期:斯多葛主义的禁欲主义37.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选读38. 希腊化时期:什么是怀疑主义?第二篇章 信仰的时代(基督教哲学)39. 信仰的时代: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40. 基督教是一个怎样的宗教?41. 耶稣基督到底是谁?42. 基督教为什么能与哲学结合?43. 一个时间轴:从教父哲学到经院哲学44. 奥古斯丁:真理与光照、创世与时间45. 奥古斯丁:原罪与救赎46. 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47. 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48. 白马非马的哲学问题怎么解?——中世纪的共相问题:实在论和唯名论49. 奥康的剃刀是什么?第三篇章 理性的光辉(近代哲学)50. 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51.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的发现52. 什么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53. 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早期经验论54. 弗兰西斯·培根:从“知识就是力量”到“四假象说”55. 培根的“经验归纳法”56. 《培根论死亡》选读57. 霍布斯的经验论哲学58. 霍布斯:带有机械色彩的唯物主义59. 如何理解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60. 唯理论的开创者——笛卡尔:怀疑一切?唯理论61. 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是什么意思?62. 笛卡尔:从“上帝存在”到天赋观念说63. 笛卡尔:从心物二元论到身心交感说64. 伽桑狄是如何对笛卡尔进行批判的?65. 马勒伯朗士:"物质精神化"和"偶因论"——对笛卡尔难题的解决66. 离群索居的斯宾诺莎:什么是“神即自然”?67. 斯宾诺莎:从宇宙模型到“身心平行论”68. 从“真观念”出发——斯宾诺莎更为彻底的唯理论69. 斯宾诺莎: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70. 莱布尼茨:从“二迷宫问题”出发71. 莱布尼茨:什么是“单子论”?72. 莱布尼茨:“前定和谐”理论是什么?73. 莱布尼茨:心灵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74-75. 莱布尼茨对“自由和必然”迷宫的破解:“最好世界”理论经验论76. 经验论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77. 洛克: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78. 洛克:由感觉和反省而来的『简单观念』79. 洛克:关于「复杂观念」和认识论的自相矛盾80. 洛克:社会契约论和三权分立学说81. 贝克莱:物是观念的集合82.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83. 贝克莱:物质是虚无84. 贝克莱:精神实体的肯定——心灵(上)85. 贝克莱:对精神实体的肯定——上帝(下)86. 休谟:什么是论?87. 休谟:对三种实体所持的『不可知』态度88. 休谟的颠覆:因果关系问题(上)89. 休谟的颠覆:因果关系问题(下)90. 经验论走向了一个死胡同?法国启蒙哲学91. 法国启蒙哲学和伏尔泰的『自然神论』9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93.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第四篇章 德国古典哲学94. 一座不朽的丰碑:德国古典哲学95. 康德是谁?96. 康德的终极关怀:人是什么?97. 康德的三大批判到底讲了什么?98. 康德为什么要批判「理性」?99. 康德:一场伟大的"哥白尼式的革命"100. 康德:什么是“自在之物”?101. 康德:限制知识,为道德和信仰留下地盘102. 康德:先天综合判断103. 康德:先验感性论①什么先验?什么是感性?104. 康德:先验感性论②感性的纯形式:时间和空间105. 康德:先验知性论①什么是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什么是知性?106. 康德:先验知性论②知性的纯形式:什么是范畴?107. 康德:先验知性论③逻辑破解:想象力和时间图式108. 康德:先验知性论④知性为自然界立法109. 康德:先验理性论①什么是理性?110. 康德:先验理性论②三种先验理念(灵魂、宇宙和上帝)以及先验幻相的问题111. 康德:先验理性论③先验幻相的揭示——谬误推理112. 康德:先验理性论④关于四组二律背反113. 康德:人是自由的吗?114. 康德:道德律是一种绝对命令115.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116. 黑格尔:一趟精神的探险之旅117. 黑格尔:实体即主体118. 黑格尔:能动的的辩证法119. 黑格尔:世界的逻辑结构120. 黑格尔:传统哲学就此终结?/////《哲学100问》第2季第2季:人,诗意地栖居(现代西方哲学)◎哲学理论:非理性主义丨功利主义丨实用主义丨分析哲学丨现象学丨存在主义丨马克思理论◎哲学家: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弗洛伊德、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马克思等发刊词人,诗意地栖居第一篇章:生命的本能01. 叔本华:为什么人生如此痛苦?02.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03. 叔本华:如何摆脱人生的痛苦?04. 如何获得人生的永恒宁静?05. 尼采:一部鲜活的生命赞歌06. 尼采:悲剧是如何诞生的?07. 尼采为什么要痛斥苏格拉底?08. 尼采:强力意志!强力意志!09.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用铁锤击碎道德10. 尼采:上帝死了11. 尼采:凡杀不死我的,都使我强大!12. 尼采:精神三变13. 尼采: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生命!14. 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个体15. 克尔凯郭尔:人生道路的三个阶段16. 柏格森:什么是绵延?17. 柏格森:「直觉」把握生命的本质18. 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19. 弗洛伊德:无意识世界20.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21. 弗洛伊德:什么是本我、自我和超我?22. 弗洛伊德:文明就是对本能的压抑?【逻辑图】 第一篇章:生命的本能第二篇章:功利与实用23. 边沁:什么是功利主义?24. 边沁:从“电车难题”理解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25. 密尔:对“功利主义”的一种新说明26. 密尔:快乐越多越好,还是越优质越好?27. 美国实用主义概况28. 皮尔士:哲学的使命是什么?29. 皮尔士:如何「确定信念」?30.:哲学家的气质问题和彻底的经验主义31. 詹姆士:理就是有用,有用就是真理?32.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改造33.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和思想五步法34. 杜威:真理是行动的指南吗?第三篇章 分析的时代35. 什么是分析哲学?36. 一场哲学的危机37. 一个重大转向:语言的转向38. 分析哲学之父:弗雷格39. 弗雷格:含义与指称(上)40. 弗雷格:含义与指称(下)41. 罗素:生命中的三种激情42. 罗素:我为何而生(《罗素自传》序 美文朗读)43. 罗素:外在关系说44. 罗素:逻辑原子主义(上)45. 罗素:逻辑原子主义(下)46. 罗素悖论4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金山不存在?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48. 维特根斯坦: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免费试听)49. 维特根斯坦:可说的与不可说的50. 维特根斯坦:把能够说的说清楚,对不能说的保持沉默51. 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式论丨① 什么是图式?52. 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式论丨② 世界的逻辑结构53. 维特根斯坦:语言图式论丨③ 语言的逻辑结构54. 维特根斯坦:传统哲学问题就此解决?55. 维特根斯坦:神秘的不可说之物56. 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的回归57.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丨① 对 “奥古斯丁语言图画” 的质疑与批判58.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丨② 语言活动是一场游戏?59.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丨③ 家族相似性60. 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的悖论61.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存在吗?【逻辑图】第三篇章:分析哲学第四篇章 现象学魔力62. 胡塞尔:什么是现象学(上):从“自然的思维态度”说起63. 胡塞尔:什么是现象学(下):回到事情本身64.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 ①从「中止判断」开始65.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 ② 本质还原66.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 ③ 先验还原67. 胡塞尔:意向性 ① 意识总是指向某个对象的吗?68. 胡塞尔:意向性 ② 内在中的超越69. 胡塞尔:生活世界 ①欧洲科学的危机70. 胡塞尔:生活世界 ② 向“生活世界”回归与终极关怀问题【逻辑图】胡塞尔现象学第五篇章 存在与真理71. 海德格尔:一个时代的新路标72. 海德格尔:存在的遗忘——关于存在和存在者73. 海德格尔:存在的——对现象学方法的继承和超越74. 海德格尔:一个面向未来的“此在”——存在的者75. 海德格尔:此在“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76. 海德格尔:人的牵挂77. 海德格尔:沉沦78. 海德格尔:不能承受的生存重负79. 海德格尔:畏与死亡80. 海德格尔:真理的本质是什么?81.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对梵高的《农鞋》解读82. 海德格尔:危险!现代技术!第六篇章 自由与荒谬83. 萨特:时代的良心84. 萨特:反思前的意识85. 萨特:自在与自为86.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87. 萨特:人是绝对自由的吗?88. 加缪:遭遇荒谬89. 加缪:反抗荒谬第七篇章 人的解放与幸福90. 马克思:最熟悉的陌生人91. 马克思: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92. 马克思:资本主义的经济秘密丨① 商品与劳动93. 马克思:资本主义的经济秘密丨② 剩余价值94. 马克思:经济危机是如何爆发?95. 马克思:为什么工作会让你不快乐?——关于“异化劳动”问题96. 马克思哲学的真相97.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总逻辑①实践的思维模式与历史理性的探寻98.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总逻辑②社会、历史、实践与现实的人99. 马克思: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100. 马克思:生活决定意识101. 什么是“共产主义”?102. 马克思:人的解放与复归/////《哲学100问》第3季3季:走向后现代◎哲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丨身体哲学丨诠释学丨解构主义丨政治哲学丨科学哲学◎哲学家: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梅洛·庞蒂、伽达默尔、福柯、德里达、罗尔斯、汉娜 · 阿伦特、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发刊词:走向后现代,提升思考力第一篇章 社会的批判 01.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 ①神话启蒙(免费试听)02.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 ②启蒙倒退为神话03. 启蒙带有极权主义性质04. 工具理性的霸权 一场现代性的灾难05. 文化工业:文化艺术的堕落06. 文化工业:社会统治权力的化身07. 文化工业大骗局(上):被操控的情绪08. 文化工业大骗局(下):娱乐至死09. 文化工业:广告的诱惑10. 激进哲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11. 马尔库塞:技术是中立的吗?12.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一场“大拒绝”式的本能革命13. 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征14.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二篇章 身体与解释15. 梅洛·庞蒂:一位暧昧的哲学家16. 梅洛·庞蒂:知觉理论17. 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丨① 身体的历史18. 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丨② 模棱两可的身体19. 伽达默尔:什么是解释学(上)传统意义的解释学20. 伽达默尔:什么是解释学 (下) 理解何以可能?21. 伽达默尔:打上历史烙印的“理解”22. 伽达默尔:存在纯粹客观的历史吗?23. 伽达默尔:从“视域融合”角度看什么是“好的爱情”第三篇章 解构的快感24. 福柯:去过危险的生活25. 福柯:疯癫与文明丨① 疯癫是一种病吗?26. 福柯:疯癫与文明丨②野蛮霸道的现代理性27. 福柯 :词与物丨① 什么是知识型?28. 福柯:词与物丨②人之死29. 福柯:知识与权力同谋共生30. 福柯:规训与惩罚丨① 作为公共景观的酷刑及其消失31. 福柯:规训与惩罚丨② 现代社会就是一所大监狱32. 福柯:性经验史丨① 快感的享用33. 福柯:性经验史丨② 性的机器34. 德里达的幽灵35. 德里达:解构的灵感36. 德里达:逻各斯中心主义丨① 结构主义以及语音中心主义37. 德里达:逻各斯中心主义丨② 在场的形而上学38. 德里达:解构的武器——延异、播撒和踪迹第四篇章 正义与邪恶39. 罗尔斯:一场正义的风暴40. 罗尔斯:何谓正义丨① 正义即公平吗41. 罗尔斯:何谓正义丨② 关于分配的正义42. 罗尔斯:正义二原则丨① 最大的平等自由原则43. 罗尔斯:正义二原则丨② 差别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44.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论证丨①纯粹的程序正义以及反思的平衡45.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论证丨②无知之幕46. 汉娜· 阿伦特:去爱这个世界(免费试听)47. 汉娜· 阿伦特:一张图看懂《极权主义的起源》整体逻辑48. 汉娜·阿伦特:恐怖与意识形态——极权主义的实质与基本原则49. 汉娜·阿伦特:欧洲现代政治文明的大崩溃50. 汉娜·阿伦特:根本恶——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摧毁51. 汉娜· 阿伦特:平庸的恶①缺乏思考力带来的大灾难52. 汉娜· 阿伦特:平庸的恶 ②对恶的容忍,就是对恶的纵容第五篇章 科哲的声音53. 波普尔:反归纳主义丨① 历史上的归纳问题54. 波普尔:反归纳主义丨② 有限不能证明无限,过去不能证明未来55. 波普尔的主义 :理论先于观察丨猜想-反驳丨可证伪性56. 波普尔:科学就意味着真理?57. 库恩:范式58. 库恩:科学革命59.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怎么都行60. 费耶阿本德:向理性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