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研月开幕宁俭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研月开幕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 今日,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十个教育科研月全面启动。本次教育科研月围绕“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从价值共识到实践创新”这一主题,组织20场学术活动,将全面体现西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追求与专业素质,全面体现西城区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推动西城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在这个平台上,涌现出了一批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扎实前行的学校,成长了一批砥砺奋进不负韶华的优秀教师。”原国务院参事、西城区教育学会会长李烈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近20年来,西城区教育科研活动持续开展,为西城区学校搭建起宽广的学术交流和展示互动平台,为西城区教师提供了学习成长、发展提升的平台。教育科研活动不仅促进了区域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更为基层教育的发展营造了重研究促改革的整体氛围。“西城区要打造高品质的教育体系。”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冯洪荣认为,高品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方面,教育的底色要好,从基础教育开始,学生要保持眼明心亮、身强体壮的品格。第二个方面,教育的成色要好,所谓‘成色’要好,就是要围绕人的培养下功夫,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体现出‘全面’的质量。第三个方面,成长要好,就是要优化教育过程,让每一个教育细节都体现出孩子的需求。”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表示,教育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实践场景中会碰到大量复杂、生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去一一解决。他认为:“实践研究要把学理和事理统一起来,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对抽象的或者普遍的理论进行创新,而在于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这对教师的成长、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的落地、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主任赵蓬欣在会上发布了题为《搭建科研平台 助力教育创新》的主旨报告,就西城教育科研月20年以来的经验与收获、教师在研究中的成长与发展、区域教育在时代进步中的改革等做了系统介绍。他介绍,当年之所以创立“教育科研月”这一品牌活动,源自于一个朴素的愿望,“聚焦中小学教改实践,深入推进‘科研兴教’”,20年来,实现了很大突破。从区域层面来看,通过搭建专业的科研成果展示交流平台,促进了行政、科研与教研的整合,区域的科研管理理念得以转变,教师成为科研活动的主角而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区域教育科研从数量和质量另方面都获得突破,形成一批优质教育教学成果。北京市第七中学校长王文利表示,正是在西城教科院的引导下,北京市第七中学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五育并举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系统性变革,建立起民主开放的管理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未来,我们还将在西城教科院的带领下,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依托课题研究不断变革,以更加严谨科学和高效的方式,持续推进学校治理机制现代化建设,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教科研是促进老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介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更注重教师隐性科研思维的培养,从而帮助老师从每日的工作中分析问题,获得理性依据,建立行动策略。“如果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都能自觉地建立并且应用科研思维,那么,我们相信,老师日常的每一项工作就会走向科研化道路,而这恰恰是中小学老师做科研的根本目的。”

灰色人

北京西城教育考试中心发布义务教育阶段转学“规则”

12月26日,北京市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发布《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转学申请工作安排》,明确转入仅限小学3至5年级,各年级均不办理区内转学。同时,西城区目前存在学位不足的学区主要包括德胜学区和陶然亭白纸坊等学区。如果学区内学位不足,将在相邻及相近学区协调安排就读学校。按照规定,本市外区转入西城就读,需同时具备“西城区个人居民户籍且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有独立产权住房(提供法定监护人独立拥有的《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或租住公房(提供承租人为法定监护人的《公有住宅租赁合同》)”。外省市转入的,个人居民户口同“本市外区转入”;单位集体户口需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户籍首页复印件、个人页(原件),在西城区实际居住证明,及法定监护人所在西城区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证明。转入仅限小学3至5年级,各年级均不办理区内转学。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提示,法定监护人指孩子父母。请有转学意愿的学生家长务必于2020年1月2日至7日登录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点击进入“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转学申请现场审核预约系统入口”预约到场时间段,按照网上预约的时间段到场完成审核。办理流程1.登记(1)时间:2020年1月8日(周三)—10(周五)上午8:30—11:00;下午1:30—4:00(2)地点: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86号(3)所需材料:法定监护人身份证、转学条件中涉及的全家户口簿(孩子及父母)、出生医学证明、房屋产权证明等相关材料原件、复印件,在读学校开具加盖公章的学籍证明(本市为《北京市中小学学籍卡片》,外省市格式不限,但须包含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全国学籍号、在读年级、学校名称等基本信息)。2.西城区教委学籍管理部门根据申请材料审核是否符合接收转学条件。3.西城区教委学籍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政策和学位情况落实接收学校,并由学校通知学生家长报到入学。(新学期开学前一周之内完成)4.学生按接收学校通知要求按时到校报到,并按学校要求做好相关准备。5.学校为学生办理电子学籍流转手续。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冕编辑:蔡文清流程编辑:吴越

老物件

西城区推出“3215”居家学习规划,让学生在家快乐学习

线下学习在于师生互动、直接交流居家线上学习则强调学生的自觉自主自愿能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学习的能力延期开学一个月以来西城区多措并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和指导着力培养学生自主规划、自主自律、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和自主生活的能力宏观指导“三、二、一”自2月17日进入延期开学阶段以来,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制定并下发了《西城区中小学延期开学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西城教科院网上开展居家生活指导课《指导意见》明确“三个”目标:1. 普及传染病防治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防疫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2. 引导学生通过制定居家生活计划表,开展自我管理实践,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3. 促进学生了解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和重大成就,体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13中高中学生成立网上学习小组《指导意见》明确“两项”原则:1. 三结合原则,即“防疫、休息、学习”三结合,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兼顾学生的学习与休息;2. 协同性原则,即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市级、区级、校级课程协同实施,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作为。《指导意见》确定了一个区级平台:“西城区中小学线上学习平台”,实现了“供给保基本、课程全覆盖、学习促自主”。基层实践 “五育并举”在学生线上课程安排方面,西城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以知识复习与整合、阅读规划与指导、研究性课题选择与实践、体育锻炼与美育实践为抓手,坚持每周一节居家学习生活指导课,每天一节体育课。西单小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家里开展了植树节“云种植”活动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区教科院、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参与区级平台课程的设计、研究、录制、审核等工作中,第一个月已开发课程总数为1188节,参与备课讲课的教师为2130人次。高质量的课程获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学生绘画作品延期开学期间,西城区在线上学习平台开展了“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展,对230余幅作品进行了展示。学生绘画作品 因校制宜 丰富学习内容各学校积极发挥主动性,从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线上学习工作。铁二中数学组教师视频会议集体备课情况北京小学成立了“延期开学期间导学案研发小组”,围绕学科学习、阅读积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及劳动实践等方面设计导学方案,科学指导学生居家学习生活。北京小学开展云端班会西师附小举办“一读一画双写”活动,倡导同学们在居家学习生活中,读一本书,画一幅画,写一幅书法,写一篇文章。西师附小美术教师网络指导学生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结合学生教育康复需求,坚持“一人一案,一日一案”为残疾学生制定以疫情防控、康复训练、居家劳动技能、休闲娱乐为主的一日生活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授课北京铁二中设计科技小报鼓励进行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创意设计,布置家务劳动,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北京十三中组织学生以“云合唱”的方式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华夏女中举办了女生心理节,梳导学生居家期间的情绪。老师示范健身动作北京外事学校开发的10门慕课,在线各级各类职教学习者就突破十万次。每一所学校都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开展了稳妥、有效的工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劳动学习孩子居家学习考验老师也考验每个家庭让我们和老师一起携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停课不停学”的日子

声满天地

北京市西城区20年教育科研结硕果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记者 唐琪)今天,一年一度的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研月”活动开幕。围绕“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从价值共识到实践创新”这一主题,“教育科研月”将组织20场学术活动。在系统梳理以往成果基础上,研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传承与变革,推动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和育人生态重构,培育一批服务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区域教育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何暄介绍,“十三五”期间,西城区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项。她说,这些成果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研究成果不仅关注教、更关注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坚持科学育人,持续改革创新。再其次是静心守志,始终深入思考、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有的成果经历了近10年的探索。于2001年创办的西城区“教育科研月”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为区内广大学校和教师提供了科研成果的专业交流展示平台,成为西城区的教育品牌之一。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几乎年年参与“教育科研月”活动。该校校长芦咏莉回忆,学校2016年在西城区“教育科研月”上展示了围绕“体育是学校第一学科”这一理念开展的办学实践,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关注,随后获得了课间操自主安排等改革空间,并于2017年春季正式启动体育改革。“‘教育科研月’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相关,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师梯队建设都从中受益匪浅,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芦咏莉说。《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1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作者:记者 唐琪【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袭明

新教材怎么用、新课程怎么上?西城今起研讨,最大变化在这

未来3年,西城区中小学将实现“双新”。今天,西城区教育科研月启动,“双新”话题成为关注焦点。所谓“双新”是指新教材和新课程。今年7月,西城区成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之一,北京八中、师大附中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成为国家级示范校。北京市西城教育科学院院长何暄说:“今年科研月期间,关于‘双新’的课题计划启动40项,完成时间都设定为3年。这些课题将围绕课程建设与评价、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教科研生态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研究与建设四个领域开展。”如今,示范校已经开始尝“新”。“课堂最大的变化是,学生的自主性强了。但怎么选课才科学,如何选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这些是示范校需要率先破题的。”北京八中党委书记唐挈说,高考实行“六选三”,参加本科录取的考生除了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外,还须根据拟报考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但高一新生选课时是‘六选四’,这就实现了学生必须文理兼修的目的,而且也为后续精准选考留有余地。还有一些课程改为项目制。比如每周5节的体育课,学生可以根据喜好选择篮球、健美操、足球等项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课程难度,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和终身爱好。”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也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发力。“新课程突出了学生的选择性,孩子们不再被动按照统一模式成长,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主成长。这就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改变排课方式和重构评价体系。”该校校长李晓辉解释,高一年级大部分课程是以传统班上课为主,少数课程走班。师生可以通过一年时间建立起班级意识。到了高二年级,走班、项目制等会逐步增加。同时考试已经实现电子阅卷,学生的分数等都在大数据库内存储,方便实时调取。北师大附中则在“心”上创新。该校校长王莉萍举例,以往,老师很重视学科知识的教授,但会忽视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入社会责任、爱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新课程的第一步是提升老师的育德能力,挖掘自身学科德育。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他们了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成果,将学科最新进展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爱国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未来,这些校园里的“新”事儿经过总结后,有望在更多学校推广。一些示范校还计划搭建网络共享平台,邀请更多学校参与创新。这些算是今年西城区教育科研月的一部分。科研月期间,还将有20场学术活动围绕“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从价值共识到实践创新”主题陆续启动。何暄说,科研月在该区已经举办了20年,为推动中小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和育人生态重构,提供了丰厚的智力支持。仅“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就获得了20项“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和14项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原标题:新教材怎么用、新课程怎么上?西城今起研讨,最大变化在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流程编辑:u010【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好时光

北京百万中小学生在线学习 名师录制云课堂

原标题:名师录制云课堂 家校原创小游戏 心理热线诉心声 课表开发创新操北京百万中小学生今起在线学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日前发布延期开学的通知,而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将在今天开始线上学习。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多区教委和多所中小学校了解到,为了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除市教委提供的在线学习资源外,各区和各学校也立足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开“微课”列“课表”指导学习面对延期开学的情况,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各区和各学校都根据各区和各校学生情况组织教师录制在线课程。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在西城区教委的指导下研究制定《西城区网课录制方案》,整合区内教育资源,开始陆续录制网上课程,将于2月17日上线播出。届时,高三年级、初三年级语、数、英三科每科上线4个左右的微课资源,选考六科每科上线3个左右的微课资源,并且此后每周都将上线类似数目的学科资源。第二批课程资源及以后每周资源都要保证提前一周准备完成。中学其他非毕业年级、小学各年级,如需统一为学生录制网上学习课程,区教委将统一安排,录制时间在2月17日左右进行。通州区也从2月17日起推出“名师课堂”,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线上课程,教师同步在线辅导答疑。通州区学生观看 “名师课堂”可通过通州区教育云平台、融汇副中心APP、歌华有线电视通州台等平台,通州区教师研修网也将适时发布课程信息。据了解,“名师课堂”由通州区251名优秀教师参与录制。在智育课程方面,中学每天推出10节学科课程,每节课40分钟,每周50节课可供选学,已安排课程如生物学科《传染病及其预防》、地理学科《分析影片中的地理问题》;小学每天推出12节到14节学科课程,每节课20分钟,每周近70节课可供选学,安排课程如语文学科《跟着李白去旅游》、数学学科《因份儿“结缘”》等。不仅如此,不少学校还为学生设置了建议性的“生活作息时间计划”或“课程表”,何时学习、何时锻炼身体等内容一目了然。“课表”内容与居家生活结合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各区和各中小学为学生们制定的学习和生活计划中,亲子游戏、家务劳动等与居家生活相结合的内容也被列入其中。比如,在丰台五小教育集团的“延期开学不停学”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计划中,每天中午午休时间和晚餐时间都安排了家务小能手的内容,引导孩子在家中学习劳动教育,并且在每日的晚餐后还建议安排“亲子一起玩”的娱乐和游戏时间。海淀民族小学还设置了《民小硬核家长“哈喽王叔”设计的亲子科学游戏等你来玩(第一季)》、《今天你练字了吗?》等课程,在市区推荐学习的课程资料的基础上,学校推送自己的特色课程。“我们这些课程资源在学校官方公号上推送,全都是学校原创的,基本上都是趣味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学习,还有很多体现的是跟家长的互动,比如科学课,是由我们一个家长研发的,是个适合家长孩子一起玩的亲子的科学小游戏。”海淀民族小学相关老师介绍说。通过微信群等监控学习质量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在对于学生每天的学习质量监控方面,各校也有妙招,微信群、视频互动等方式都包含其中。密云区新城子中学就建立了“一对一导师制”。除了与每个学生电话联系,学校还制定了“一对一导师制”,保证每一名学生每天都有一名导师和他电话、微信联系。要有一共享(实时位置)、一询问(外来人和出门情况)、一提醒(防控疫情)、一指导(心理健康、学习)、一交流(家长)。在2月17日延期开学当天,每一名学生都将接到导师专门打给他的电话、发给他的微信,给他予精神鼓励和方向引领。日前,市教委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做好延期开学期间中小学生居家学习与生活指导工作,明确提出,延期开学期间,不上新课,不得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各区也严格遵守,为学校划出底线。比如,海淀区教育系统就中小学延期开学工作强调,停课不停学并非单纯的网上教学;在线指导,为学生制定每日学习计划,适当延长课间休息,控制观看视频的时间。海淀区教委要求各学校必须准确定位,还要守住底线:不得组织学生上新课,不得向学生推荐任何培训机构或学习类APP。亮点“心理热线”进课表 推给师生和家长疫情期间,延期开学以及疫情信息的不断推送,可能会令学生们的心理产生一些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少学校还推出在线心理疏导,将“心理热线”安排进“课表”。其中,丰台五小教育集团为同学们推荐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计划(建议)”中,每天15点45分至16点半这段时间,一个“我想问我想说”安排引起北青报记者注意。“这是给孩子专门开通的心理热线,孩子们在这段时间可以随时与心理老师交流沟通,说说心里话。”丰台五小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心理热线,学校还设置了心理游戏,陆续推送给学生。在长辛店七小的推荐“课表”中,也特定在周五14点到15点安排一个小时时间设立“心理健康”内容。怀柔一中也开通了抗击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学校两位心理老师每天16点至18点开始热线服务,学生每人可以有25分钟的咨询时间。一六六中学心理教师团队研发了《抗疫心理健康自助手册》,通过学校微信订阅号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老师和家长。手册中除了介绍时下我们可能会出现的身体心理状况以及调适的办法,还针对大家关切的心理疑惑进行解答,帮助大家以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这场“战疫”。北京十五中党委也组建了一支由心理团队、体育专业教师、医务工作人员、校团干部组成的宣传小组,从对学生的心理关注与疏导、科学指导防控、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和搜集相关时事述评等多个维度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师生树立科学的防控意识、从容应对的积极心态、理智客观看待问题的思想方法。微信群里“听”疫情 提炼防疫知识点市教委要求各区、各学校始终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知识学习作为居家学习的重要内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各学校也通过各种形式科普疫情防控知识。“从历史学科来看,你了解世界历史上几次大型疫情的背景是什么吗?从政治学科来看,你认为公民在疫情期间享有的权利有哪些?从英语学科来看,你知道和新冠肺炎相关的单词怎么写吗?”在清华附中大兴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一个课题,需要同学们“跨学科”地去探讨和研究。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们会拍成视频反馈给自己的“导师”。在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导师制”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疫情期间,学校采取班主任导师协同管理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同样,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的广播也在密云二小的班级微信群中定期播出。“新闻袋袋裤”让孩子们知道党和国家为什么要以这么严格的方式来防止病毒的传播,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摆在首位。而按要求在家做好隔离和防护、保护好自己,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此外,“心灵驿站”板块引导每一位同学有效管理自我情绪;“最美逆行者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在这场“战疫”中,无数人冲向了前线,一个个感人泪下的故事足以让他们理解“先锋”的含义和生命的意义;每日家长微课堂,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课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为每个家庭营造幸福氛围。开发创新操 锻炼添“选项”周一上午跳绳2分钟、室内慢跑低年级600米、背肌练习2分钟……马驹桥镇中心小学为保证同学们在家每天锻炼一小时,精心制定了一周七天上下午不同的锻炼内容,以“课表”形式发送给同学们。“学校还将依托网络视频资源,以小视频或文字等的形式,定期推送优质的、适合小学生锻炼的内容,一周为一个周期。体育老师进班级群,给学生指导。”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英才学校还开发了3套武术操与4套游泳操,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在密云二中,由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特级教师张洪斌统筹指导,编排、录制的一套学生居家运动操备受欢迎,这套操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这套操包括早课拉伸练习、中课力量练习、晚课有氧练习三个阶段的练习内容。每组训练都有具体动作标准、数量和时间要求,一套运动下来时间保持在80分钟以上。同时为学生做了运动注意事项、健康小知识等温馨提示。未来还将有更多居家运动训练指导陆续推出。本组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林艳[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亚麦]

冬之华

西城区:瞄准优质均衡 迈向教育新“高地”

西城区积极参与“老校长下乡”项目,选派6名老校长到河北和密云等地区开展帮扶西城区积极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西城区以区域教研引领和助推“双新”实施发展 西城区历来是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十三五”期间,本着“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理念,西城教育谱写了一曲均衡发展、内涵突出、环境优化、素质推进的“高歌”。“十四五”开局,西城教育正大踏步地迈向新“高地”,提出巩固“教育高原”、打造“教育高峰”的新目标,而优质、公平、创新、开放将是未来“教育高峰”上四枚最璀璨的明珠。强化资源辐射提升人才水平巩固“教育高原”的根本在于“优质”与“公平”。西城教育强化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教育集团规模扩大到19个,涉及82所中小学幼儿园,占辖区内中小学总数的82.8%。“十三五”期间,西城教育聚焦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学习活动,教育质量位居全市前列。优质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西城干部教师爱生敬业,业务能力强,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优。“十三五”期间,在北京市举办的班主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西城区教师的获奖率和一等奖获得比例均居全市首位。西城“教育高原”的优质还体现在素质教育成果上。“十三五”期间,西城区中小学科技、文体活动丰富,拥有13个金鹏科技团,占全市的17%;有25个金帆艺术团,占全市的21%;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32个,全市第一,约占全市1/3;阳光少年艺术团占全市的1/3;国家级体育传统校5所,市级体育传统校22所。“十四五”时期,西城区着眼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深化集团办学扩大学位供给“十三五”期间,西城区通过深化教育集团办学、实施学区制等措施,均衡、精细配置优质资源,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时,高度注重特色学校发展,积极扶持和帮助女子教育、美术教育、民族教育、外语教育等特色学校,致力于每一所学校有思想、有品位、有活力,不断追求卓越,特色学校和精品学校联盟持续深化,充分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此外,“十三五”期间,西城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升学前教育保障能力,从教育供给这个基本问题上,提升教育公平。据统计,西城通过实施学区提升计划,统筹增加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位,新增幼儿园7所、学前学位10600余个。义务教育阶段新增学位48800余个。在教育公平上,西城教育人有不懈的追求,因为这关乎人民群众最根本的诉求。“十四五”期间,西城将陆续完成40个工程建设、教育直属单位用房腾退、区内资源腾退等项目,力争新增学位20700个,其中小学学位17100个,中学学位2800个,学前学位800个。推进“双新”建设瞄准优质均衡发展如何将西城教育打造成“教育高峰”,创新与开放至关重要。创新意味着有思路、有勇气、有方法,敢于尝试他人没有走过的路径。这种勇气,西城教育从不缺少。西城区“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将打造改革创新示范区,促进课程建设新发展,即“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新中高考改革为动力,实施课程建设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双新’建设,指导学校整体设置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据了解,所谓“双新”是指新教材和新课程。2020年7月,西城区成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之一。通过示范区建设将促进西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促进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最终实现西城教育高端优质均衡发展。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城区“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责任义不容辞,在“十四五”期间,特别是2021年,西城区将实施包括课程育人示范工程、学科教学示范工程、学生发展指导示范工程、教研指导示范工程、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工程在内的“五大示范工程”;设立“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策略、路径与方法”的区级重点研究课题,建立思想政治课的标准;组建区级涵盖高中所有学科的“学科育人研究小组”,通过教育科研项目引导,建设学科育人资源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加强对外交流打造“教育高峰”“风物长宜放眼量”,教育的发展更需要用开放的心态与眼界去看待。为了加强开放的姿态,打造“教育高峰”,“十四五”期间西城教育将加强和巩固原有的优秀教育交流活动和项目,发展和促进与大国、周边国家、新建交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校间交流活动,加深中外青少年交流,建成一批交流活动精品,推动优秀的教育对外交流活动有序开展。此外,西城教育还将围绕《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做好国际化教育基地和国际学校的建设工作,提升西城教育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和西城教育的国际知名度,更好地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提升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水平。文并图/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教育官员说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做有温度的教育——王攀(北京市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2021年,将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和迎冬奥两件大事为契机,坚持五育并举,落实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系列改革文件要求,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全面发展。聚焦“七有”“五性”要求,有效保障群众“学有所教”,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西城区将进一步推进解决学位供给问题,包括坚持重点统筹、分学区施策、精准推进、科学调节的原则,做好学龄人口预测,准确研判入学形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学位供给力度。未来,西城区将进一步完善学位保障专班工作机制,完善调度机制、资源统筹机制、审批协调机制、监管验收机制,调动全区各单位、街道排查可利用资源,优先选取容积率低的项目用于教育;优先扩充入学需求集中学区的学位;梳理校园功能,拆除非必要设施,还建学生活动空间。通过以上方式,西城区力争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2000个。在德胜、广外等学区打造多类型的新优质校,有效增加人口集中学区的优质学位资源。根据西城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将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巩固“教育高原”,打造“教育高峰”,做“有温度”的教育。

寄居人

北京西城区招聘教师 非京籍新老师将免费住宿舍

上周六,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操场上,103所中小学、幼儿园摆起摊位,686个教师岗位吸引了1480人现场投放简历。今年西城区教师需求量最多的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和体育。引来金凤凰,先栽梧桐树。招聘会上,西城区教委为准教师发“红利”:非京籍教师入职第一年可以申请免费的宿舍,所有新入职老师都会配一位名师“辅导员”,暑期岗前培训第一课的讲师敲定为西城区区长……西城区教委解释,优质公平均衡的教育新地图的标配是每一所学校都配备好老师,这样才能实现每一位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目标。上岗前名师传“秘籍”从校园走到校园,身份却从学生变成老师,为了帮助新教师适应新身份,西城区教委将在今年暑假为他们开培训课。西城区教委人事科科长梁勇说:“不仅新老师,所有新员工,包括后勤人员,甚至学校厨师都要有培训,因为学生在校园里,尤其是幼儿园和低年级学生无法分辨出他们的职业,所以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言行举止,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育人环节中。”西城区新教师入职培训更是高规格:暑期集中培训约10天,每年第一课主讲人都是该区区长,授课内容为区域内基础教育概况和区域情况等。之后,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将开启小班传授教学“秘籍”,一人带徒不超过4位。梁勇说:“基本是手把手地教,细到板书怎么写都会讲。”今年暑假,新教师还将增加网课内容。西城区教委正在准备各类教学内容,新教师可以看需“点菜”。上岗后研修员一对一“问诊”入职后的新教师依然有人保驾护航。“我们实行双师制。学校要配备一对一的师父,区里还会为他配一名名师。”西城区教委中教科科长田军以中学教师为例,“每一名老师还要制定3年成长计划。”不仅如此,西城区的研修人员将对所有新入职老师进行追踪,一对一问诊式听课。相当于为每一名新教师定期“体检”,并给出提升治疗方案。同时,每所学校还将对新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校长需要亲自与每一位新入职的教师谈一次话,引导他们完成合理的职业规划。以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为例,该校去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正在准备16个演讲题目,阐述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该校校长苏冰说:“每一位新教师入职前,学校都会组织入职宣誓,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新教师在入职第一年还要经历层层考核,都达标后,才能称得上是正式的西城教师。”新教师将收到“大礼包”西城区教委还为新教师准备了实惠的“大礼包”。比如非京籍新教师可以住1年宿舍,房费、水电费全免。“宿舍紧邻平安大街,原本是一处区教委的直属单位,专门为新教师腾空了。”此举实现了双赢。西城区教委介绍,一方面,新教师第一次走入社会,又远离家乡,1年的免费宿舍为他们提供缓冲期,让他们有时间去熟悉和了解这座城市。另一方面,新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上去。目前,这处宿舍可以解决近40个人的住宿问题,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每年新入职非京籍教师的需求。西城区计划今年再添一处类似的青年教师公寓。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家住得远的京籍新教师,也有望享受这一待遇。”西城区还设立了优秀人才引进奖。另外,2013年起,西城区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教育提升计划,今年首批学历提升教师毕业,只要准时拿到毕业证,学费就可以由政府出。初步估算,今年政府为此将支付240万元。(记者 刘冕)

曼陀罗

西城区“幸福研修苑”:实现开放式社区养老

“您拿着这个通知书,以后就是我们‘幸福研修苑’的一员了。咱们一起幸福研修、研修幸福!”10月19日,在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栅栏街道共同举办的“幸福研修苑”开学典礼上,刚从国有企业退休的吴女士成功加入了大栅栏舞蹈队,开启了退休新生活。迎新典礼分为认识“新身份、新朋友、新生活”三个篇章进行,以重现社会化退休人员回归社区、参与活动、融入收获的过程为串联,介绍了大栅栏街道对社退人员开展的有效管理以及提供的文体娱乐、公益活动等全方位服务。对于刚刚回归社区的社会化退休人员来说,他们需求又有哪些?前期,为深入了解地区社会化退休人员的生活现状、照料需求及兴趣爱好等,大栅栏街道市民服务中心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大栅栏社会化退休人员调研报告》。评估分析后发现,大栅栏街道退休人员对家庭和社区有着较深的依恋,追求较高的退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普遍需求是参与意义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大栅栏街道整合社区文体资源,在国企转社会化的关键期,精准推出“幸福研修苑”项目,力争通过专业、系统的管理,提供种类多样、形式丰富的服务,引导老人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提升退休人员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幸福研修苑”是为社退人员搭建的发挥自身才能、重塑人生价值的平台,项目以活动为媒介,以社群为载体,引导社退人员回归社区生活,实现开放式社区养老。在活动现场,5名“幸福研修苑”文体队队长分别展示了自己的团队风采,并邀请刚退休的居民加入队伍,增长技能、丰富生活。在活动分会场的展位上,5类“幸福研修苑”社团依次排开,队伍骨干们兴高采烈地跟感兴趣的“新人”介绍情况,颇像大学社团招新的情景。与此同时,分会场还布置了“幸福生活节”体验区,包括非遗手工体验区、艺术展览区、智能手机科普区。此外,幸福生活节也同步在线上启动,专业志愿者将根据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的场景,教老人缴纳水电费、预约挂号等玩转智能手机。据了解,一直以来,大栅栏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围绕“七有”“五性”的工作要求,构建了以大栅栏街道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为龙头的内环、以各社区工作站为枢纽的中环、自管组织互助服务为外环的“三环式”管理服务模式。几年来,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依托博雅斋书画社、睿邻雅趣艺术沙龙等文体组织面向社会化退休人员开展了观影(剧)、书法展、春秋游等活动;针对重病、高龄特困人员等重点人群,将日常关爱与两节慰问相结合,定期入户为退休人员提供为老服务、帮困解难、大病探望等助老活动,初步实现了社会化退休人员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的预期目标。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解丽摄影/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魏彤编辑/毛羽[ 北京头条客户端 ]

回归

西城义务教育学位今年增加1.2万个 增加人口集中学区学位资源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今天(1月12日)下午,西城召开2021年区“两会”新闻发布会。西城区教委主任王攀介绍,今年,西城力争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2000个。在德胜、新街口、广内牛街、广外等学区打造多类型的新优质校,有效增加人口集中学区的优质学位资源。王攀介绍,今后一段时期,受出生人口增长周期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西城区适龄儿童规模快速增加,群众对公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需求与学位供给不充分、布局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2021年,区教委将进一步推进解决学位供给问题。具体来说,西城将调动全区各单位、街道排查可利用资源,优先选取容积率低的项目用于教育;协调各级审批部门缩短学位建设工程审批、验收周期。优先扩充入学需求集中学区的学位;梳理校园功能,拆除非必要设施,建设学生活动空间。通过以上方式,力争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2000个。在德胜、新街口、广内牛街、广外等学区打造多类型的新优质校,有效增加人口集中学区的优质学位资源。另外,计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园、外部租赁、审批民办园等措施,新增学前学位2000个。此外,西城将探索“双新”,实现西城教育高端优质均衡发展。所谓“双新”是指新教材和新课程。2020年7月,西城区成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之一。通过示范区建设促进西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促进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最终实现西城教育高端优质均衡发展。在“十四五”期间,特别是今年,实施包括课程育人示范工程、学科教学示范工程、学生发展指导示范工程、教研指导示范工程、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工程在内的“五大示范工程”。综合考虑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特点,通过小学精品校联盟、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等项目,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他还提到,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西城搭建了中小学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线上课程总数达3870节。全面复课后,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建立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课程教学机制,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新京报记者 戴轩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