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藏专家学者:未来五年 西藏将迎来新发展迷与狂

西藏专家学者:未来五年 西藏将迎来新发展

中新社拉萨8月30日电 题:西藏专家学者:未来五年 西藏将迎来新发展作者 赵朗“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到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作为生态学研究人员,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3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多次提到生态保护,对此,拉琼介绍,西藏大学正创建生态学一流学科,生态学方案的建设,支撑了国家战略需求,也聚焦了青藏高原生态。通过推动生态学研究,服务青藏高原乃至中国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健康发展。他介绍,2013年,西藏大学获批生态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又在过去五年先后开设了硕士、本科生态学专业。在他看来,培养能够长期扎根西藏的掌握生态学理论的高端人才尤为迫切。看到此次座谈会对生态保护划重点,他相信未来五年,西藏生态学教育将会迎来新机遇。33岁的贡觉杰是西藏自治区级唐卡画师,从事唐卡绘画26年,2012年成为西藏唐卡画院副院长。作为西藏发展的受益者之一,他见证了过去五年唐卡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过去五年,西藏唐卡画院多举措促进唐卡文化发展,如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勉萨派传习基地,传习基地面向全国各地吸纳学生,目前已有约200名。贡觉杰说:“我们还解决了贫困学生吃住问题,帮他们免除学费。”“习总书记指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实,唐卡文化追溯历史渊源,与内地绘画艺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贡觉杰表示,他们将借助唐卡文化媒介,更好地促进多元绘画艺术融合,提升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可。在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郑丽梅的研究课题中,边境安全是她研究领域的重点。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提到了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郑丽梅说,西藏边境线绵长,对国家安全不言而喻。她表示,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就是提高边境地区国家安全能力,而提高边境地区国家安全能力本身就是国家治理、国家边疆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治理、国家边疆安全治理的重要保障。西藏地处偏远,相对于内地发展滞后。过去五年,郑丽梅曾到边境多次调研,见证了边境地区住房、交通、教育、医疗、通信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四讲四爱”、守边固边宣传等工作覆盖到了边境一线。“边民是守边固边的重要力量。”她说,从中央到西藏地方,不断推进西藏边境民众与腹心地带民众享有公共文化、教育等均等优质社会化服务。她认为,这次座谈会后,西藏边民生活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边境也将更加安定。(完)

然则卜之

西藏历史的结构!

原创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2019-11-13 08:00:00说真的,当我脑中浮现出文章名字的时候,我自己也被吓了一跳。作为一个喜欢西藏历史的业余爱好者(票友),妄谈西藏绵延几千年的历史的结构,会不会有点儿太过狂妄?!但西藏的历史,离我们实在是太过遥远,这导致很多喜欢西藏人文和历史的人,都感觉模糊不清。以至于,很多人甚至不能分辨,松赞干布、八思巴和宗喀巴,究竟是哪个时代的人?分别应该对应,中原历史的哪个时期!为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西藏的历史进行一次纵向的梳理,并进行适当的分段,让大家分清在西藏历史的各个不同时期,是怎样一种社会结构。即便这种分段,会相当粗陋、浅薄,也会对喜欢西藏的朋友有所裨益。让大家能够将分处于各个时期的西藏历史人物,一一各归其位。一、最简单的两段式分法。如果要把西藏的历史,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分割。那雪域高原上绵延几千年的历程,可以被一刀裁为两段:第一段叫做“化外”,第二段叫做“治内”。分隔这两个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便是发生于公元1247年的凉州会盟。孛儿只斤·阔端和萨迦·班智达在凉州的会盟,不能仅理解为是一个蒙古宗王和一个西藏教派领袖间的会晤。这二人在会谈中的身份,各自代表着蒙古汗庭和整个西藏的各教派势力。因此,当凉州会盟达成一致后,整个西藏第一次从域外地区,变成了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而在此之前,这片对中原王朝来说遥远而陌生的雪域高原,是《北朝史》里的“女国”、是《隋书》里的“羊同(象雄)”、是唐人口中的“绝域和吐蕃”。《北史·女国传》:“女国,在葱岭南。其国世以女为王,姓苏毗,字末羯。”《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但不管称呼为何,这一时期的西藏都和中原王朝不存在隶属关系。甚至,松赞干布将吐蕃打造成为一个王朝时,这个藏族人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时代,疆域一度扶摇万里。为争夺生存空间,吐蕃王朝与唐朝爆发了持续150多年的国战,在东起四川剑南,西至大小勃律(今克什米尔)绵延千里的战线上,双方陈兵百万,大战190余次。在这一时期,中原与西藏完全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甚至一度是你死我活的国家关系。但从凉州会盟后,不管西藏地区由哪个政权执政,其名头前都应加上“地方”二字。因为,不管是元代的萨迦派,还是明代的帕木竹巴,抑或清代格鲁派的噶厦政权,都隶属于中原的中央政府管辖,相当于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派驻机构。每到政权首脑发生更迭,均须向中央政府上书报备,并获得相应的敕书认可,以标明其执政的合法性。“萨班致蕃人书”二、四段式的分法如果觉得两段式的分隔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其实西藏的历史还可以进行适当细分。如按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权结构划分,那整个西藏历史,上古时期开始,至1959年3月28日民主制度改革止,可以简单细分为“神话时代”、“帝国时代”、“割据时代”和“教派执政时代”四大部分。西藏历史的“神话时代”这一阶段的历史记载和其他所有文明类型一样,以神话传说的方式流传,可类比于中原的三皇五帝、女娲造人、夸父逐日(西藏地区也有自己的人类起源传说——猕猴与罗刹女的交合与繁衍)。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西藏各个地方开始出现部落国家和部落联盟。《北史》、《隋书》、《唐史》中的女国、羊同(象雄)、苏毗、吐蕃等国家,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当然,在西藏广大的地域上,并不仅仅只有这几个部落国家。在藏族自身的历史记载中,这一时期小国遍布,有“十二小邦”、“二十四小邦”之称。但随着,互相之间不断的兼并融合,最终存活下来的,只剩发源于雅砻河谷(今西藏山南市)的吐蕃、发源于阿里的象雄和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苏毗等几个霸主级别的国家。等到吐蕃的势力,跨越雅鲁藏布江一击而灭亡苏毗,而后又兵发阿里灭亡象雄,西藏的历史便从“神话时代”一跃而进入了,由吐蕃王朝主导的“帝国时代”。聂赤赞普从天而降的壁画在这段漫长的神话时期,有三个值得记住的历史人物——聂赤赞普、止贡赞普、拉妥妥日年赞赞普。这三位均为吐蕃邦国的领袖,其中传说从天而降(天神之子)的聂赤赞普为吐蕃邦国的初代首领。(据估算其生存年代,约为公元前127年左右,大约与汉武帝刘彻同一时期。)作为一个外地人,聂赤赞普在苯教势力的支持下,顺利登上了王位,并将悉卜野家族的族徽,深深的镌刻在整个西藏历史的脉络之上。止贡赞普是吐蕃邦国第7代赞普,其在位期间因不能忍受苯教教权对王权的干扰,发起抑苯运动,最终被杀而死。拉妥妥日年赞赞普为吐蕃邦国的第28代赞普,据传说其在位期间,有装纳佛经、佛像的宝箱从天而降,但因佛经为梵文所写,吐蕃人不能有效辨识。故被拉妥妥日年赞命名为“年波桑哇”(“玄密神物”之意)妥善珍藏加以供奉,并因此以60高龄返老还童,又活了60岁。从这一传说故事可以解读出,早在松赞干布之前五代赞普时期,佛教势力便开始尝试在吐蕃邦国贵族阶层传播,但以失败告终。吐蕃王朝的扩张由松赞干布开创的“帝国时代”——吐蕃王朝。有一点必须要进行说明,“吐蕃”和“吐蕃王朝”是涵盖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在中外西藏历史学界早已形成定论,自从松赞干布之后二百余年的吐蕃政权,才有资格冠以“王朝”之名。之前的吐蕃悉卜野家族政权,只能称之为“吐蕃邦国”或“吐蕃王国”。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苏毗和象雄的实力均比蜗居于山南的吐蕃邦国强大。但自从松赞干布定鼎拉萨后,吐蕃王朝进行了一些列政治、军事、文化改革(模仿唐朝建立了官吏品阶、统一了量器、创立了藏文)。由此开始,吐蕃真正成了一个具有强大对外影响力的军事帝国。从这个意义上看,松赞干布的功绩,足以比肩中原历史上的秦始皇。由于,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的统治下,逐渐开始与唐朝发生更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故唐史开始大量记载吐蕃方方面面的历史。中原严谨而规范的历史记述方式(有严格的纪年标识),成了研究吐蕃历史不可或缺的坐标系统和佐证。由此,西藏历史脱离了,传说色彩弥漫的“神话时代”,正式进入了“信史时代”。公元842年,吐蕃国内政治斗争变得不可调和,末代赞普朗达玛被佛教徒刺杀。一度辉煌无匹的吐蕃王朝彻底崩盘,西藏地区旋即碎裂成无数碎片,并被各种小领主势力割据。“割据时代”的产物——藏传佛教的教派。从吐蕃王朝崩溃开始,西藏历史进入了长达400年的割据时期。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任何一个政权有能力一统全藏。由于缺乏对外域的影响力,中原地区也不再着意关注藏区事务。以至于,史官们甚至无意辨析各种藏地政权的名号,而是概略的称为“吐蕃诸部”。因此,西藏“割据时代”的漫长历史,再次变得模糊不清。我们目前比较清楚的是,吐蕃王室悉卜野家族的后裔,在属民暴动的打击下劳燕分飞,分别在远离西藏本土的各地建立了一系列小政权。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青唐唃厮啰政权(西宁)、古格政权(西藏阿里)、拉达克政权(印控克什米尔—列城)、芒域贡塘政权(西藏吉隆县)、拉加里政权(西藏曲松县)。相比这些处于边远地区的政权来说,西藏的核心地区长期被各种更破碎的小领主控制。这种破碎的政权结构,留下的最重要遗产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了众多的宗教派别。知道在佛教进入西藏后,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都没有产生教派。但在割据政权的土壤下,教派成了区隔领地内外民众最好的标签之一。在各地领主资助下,风起云涌的藏传佛教教派,为日后西藏进入教派统治的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上的三个时代——“神话时代”、“帝国时代”、“割据时代”,分别可以对应中原王朝的汉—隋、唐、五代—宋的历史时期,并处于之前“两段式”分隔中的前一段“化外”时期。而随着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之行,西藏历史的进程彻底转向,从一个外域地区,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内部。阔端会见萨班壁画西藏历史上的“教派统治时代”——各领风骚数百年。凉州会盟不但标志着,西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两个组成部分——蒙古族和藏族,在精神上的第一次交融与合流。作为这种精神上交融与合流的标志,蒙古族民众开始普遍信仰由藏族人推动的藏传佛教系统。萨迦派的权利、地位和执政基础,完全基于两个民族之间精神上的合流而产生。作为西藏地区最早和蒙古族领袖产生友谊的西藏教派系统,萨班与阔端的政治遗产,被八思巴与忽必烈完美地发扬光大。基于忽必烈对八思巴无与伦比的信任,萨迦派在有元一代,获得了西藏地区当仁不让的领导权。任何敢于触碰或挑战八思巴与萨迦派权威的人,都会让元帝国暴跳如雷,并施以残酷无情的打击。在“贡嘎桑布之乱”和“止贡寺之变”中,元军两次兵入西藏,以屠杀僧众过万人的代价(当时全藏人口不过百万上下),标明了萨迦派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元朝皇帝的金字圣牌但随着元朝迅速没落,萨迦派在西藏的领袖地位,不过持续的短短70多年。朱元璋夺去了天下后,一改之前元帝国独尊萨迦的政策,开始推行“多封众建”分而治之的政策。所谓“西藏八王”之封,正是这一政策的最终体现。在明朝皇帝的手中,藏传佛教势力各领袖,分别受封为“三大法王”和“五大地方教王”。在元明交界时期,西藏核心区最强势的领袖,已不再是萨迦派,而是藏族不世出的政治家——大司徒(元顺帝所封)绛曲坚赞领导的帕竹政权。在他的领导下,帕竹噶举派政权从一个任人欺凌的受气包,一跃而成取代萨迦领导权的强者。1364年,绛曲坚赞去世前留下遗训,“大皇帝以前就关怀帕竹,若继续关怀,则应当遵守皇帝的法令,迎送和承侍宣旨钦差”。这时候,元帝国还在苟延残喘,绛曲坚赞口中的“大皇帝”,还是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但短短四年后,一个名叫朱元璋的硬人将元朝送去了北方牧马。绛曲坚赞的子孙,忠实的贯彻了他的思想,与新兴的明朝政府进行了良好的合作。明皇帝颁赐的敕谕明永乐四年三月(1406),帕竹政权领袖扎巴坚赞,获封“灌顶国师阐化王”,赐玉印、浩命。”这是明朝在藏区封王的开端,此后世代沿袭,终明一世,再未变动。此后,朱棣册封了“大宝法王”、“大乘法王”、“辅教王”、“赞善王”、“阐教王”和“护教王”。宣德九年(1434),明宣宗朱瞻基又封了“大慈法王”。至此,明朝的“三大法王”和地方“五大教王”,全部到位。从教法王的教派分布可以看出,噶玛噶举派获赐一个法王(大宝法王)、一个教王(护教王);萨迦派拥有一个法王(大乘法王)、两个教王(辅教王、赞善王);格鲁派拥有一个法王(大慈法王);止贡派拥有一个教王(阐教王);帕竹噶举获得了一个教王(阐化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各教派在藏区(包含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藏区)的传播范围和实力高下。此后,在明朝二百余年的统治周期内,西藏没有出现任何一次,敢于挑战中央权威的事件。可见,由朱元璋发端,朱棣主导实施的“多封众建”分而治之政策,相当行之有效。明末时期,藏巴汗取代了帕木竹巴。之后在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帕竹政权的衰落,帕竹的两个曾经的家臣“仁蚌巴”、“辛夏巴”(藏巴汗地方政权)相继崛起。在这两个相对短暂的政权主导期间,西藏最强势的教派变成了噶玛噶举派,而他们的矛头所向正是由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1577年(明神宗万历五年),在西藏备受打击的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力排众议赶赴青海与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相会。至此,蒙藏两族间发生了第二次精神上的合流,为格鲁派之后崛起奠定了基础。这次蒙藏青海会晤,对西藏教派时代的历史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索南嘉措不但收获了,俺答汗赠予的“达赖”尊号,还将凭借俺答汗的影响,让众多蒙古部落成了格鲁派的信徒。尤其当索南嘉措圆寂后,下一代“达赖喇嘛”转世于蒙古贵族之家(俺达汗曾孙),这更让蒙古与格鲁派之间关系更加密切。明朝颁赐索南嘉措的印章正是凭借蒙古各部的军事实力,格鲁派艰难的渡过低潮期,并最终将信奉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击倒。进而又凭借其对蒙古势力的巨大影响力,使入住中原的清朝统治者不能小觑。当清朝皇帝决定采用“兴黄教以安蒙古”的政策后,格鲁派总算经过艰辛跋涉,站上了主导西藏地方事务的前台。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格鲁派的四大活佛体系——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分别主管前藏、后藏、内蒙、外蒙四大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为稳定清朝边疆做出了贡献。清朝皇帝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纵观整个西藏历史脉络,我们不得不承认,宗教在西藏历史中确实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从某种程度上说,西藏历史与宗教(苯教和佛教)长期呈现伴生关系。剥离其中一个,另一个甚至单独难以成立。这也正是藏传佛教,有别于其他两种佛教体系(南传、汉传)的根本原因。但必须要看到,历史毕竟有别于宗教,民族史有别于宗教史。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西藏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清醒的剥离开宗教史料的影响。否则,将难以认清西藏历史结构的本来面目,产生难于估量的偏差。

其动止也

关于西藏,你了解多少

西藏是一个既神秘又有诱惑力的地方,如今,去西藏旅行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这片土地的人却很少。今天我们来一起普及一些西藏的知识,知晓了这些,再去看西藏,相信你一定有不一样的体会。藏装藏装是藏族人平常的衣着,基本特点是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男子的藏装束腰带时,一般将袍子下摆提至膝盖。女子束腰时一般将袍子上提少许,使下摆遮住踝关节。具体的式样,男女及各地区各有特色。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据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后来由于居住在西藏各地的部、族的互相交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藏族服饰又在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了。藏饰藏饰多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西藏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藏民族的思想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传统的游牧生活,需要将全家,甚至几代人所积累的财产转化为珠宝首饰满身披挂,从而四处搬迁去寻找水草丰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所以藏民族所穿戴披挂的不仅是服装饰件,而且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显示的不仅是美,而且象征着豪华与富有。藏餐藏餐是西藏菜的统称,用料广泛,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棵酒等。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茶、牛羊肉、青稞酒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这些都是西藏最具特色的美食了。1.糌粑是藏族的主食,其原料为青稞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2.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将奶汁倒入搅拌木桶或专用的陶器里,上下或左右用力搅拌数百次,使油水分离,上面浮出的一层淡黄色的脂肪就是酥油。3.酥油茶是西藏的特色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4.牛羊肉是藏式肴馔中的重要原料。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而羊肉大多是绵羊肉。牦牛肉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人们常说的风干肉,指的是风干牛羊肉。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口味变化的需求,风干肉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制作时放进各种调料。除了各家自制外,不少食品公司也纷纷制作风味各异的风干肉。5.青稞酒是藏族人的日常饮品,不仅用来招待客人,家人平时也经常喝,古时候他们出门时要用瓶子或皮囊装满酒,揣在怀里以备不时之需,走在路上即可解渴,又可用来和糌粑,用以解饿。神山圣湖西藏,一直都是神秘的。它的每座山,每个措都有属于各自的文化和让人遐想的神话传说。1.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措的最大深度为33米左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左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2.拉姆拉措在西藏比较有名的湖泊中,是比较小的,但是却有传奇的色彩。3.圣湖玛旁雍措位于冈仁波齐峰东南20公里处,纳木那尼雪峰北侧,海拔4588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天气晴好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每年夏季,印度、尼泊尔和西藏的香客纷到此朝圣沐浴以求功德,他们还将圣湖的水千里迢迢带回家去,当作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4.冈仁波齐有着酷似金字塔的外形,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至今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这块圣洁之地,不过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但人数依然不多,这或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西藏还有很多神山圣湖:羊卓雍措、巴松措、南迦巴瓦峰、珠穆朗玛峰等等。藏族传统节日藏族节日繁多,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节日。藏历元月,是节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这个月里,几乎天天都在过节。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现。西藏的节日由于受宗教深刻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1.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传统新年,西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藏历新年,一家人做卡塞、摆“切玛”、驱鬼、吃“古突”、背水、互相拜年等等活动,类似内地的春节的重要性。2.雪顿节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规模最大的节日。雪顿节也是吃酸奶的节日,现在逐渐演变成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节日。3.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望果”就是绕着丰收在望的田地转圈,以此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祝福。节日时间随各地农事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4.沐浴节沐浴节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沐浴节,人们会举行七天,在这七天中,从孩童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据说这七天的河水具有八大优点,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5.仙女节仙女节是拉萨女性最盛大的节日,她们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然后去到拉萨的八廓街煨桑祈祷,前往大昭寺为女神敬献哈达许心愿。对女性来说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向身边男士甚至是陌生男士索要礼物或红包,而男士们一般也会“识相”地慷慨解囊。6.酥油花灯节这一晚,花灯把古老的八廓街装扮成了美丽而神奇的世界。那些用酥油和面粉再加上各种染料做成的酥油灯环绕着八廓街,当夜色来临,千灯万灯同时亮起,酥油彩塑顿时栩栩如生,使整个街道光彩夺目,辉煌灿烂。当然西藏地域辽阔,还有一些地区也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节日,在当地的意义非常重大,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六爻

学者:中央对藏工作内容更丰富 西藏将迎更多发展机遇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陈小愿 杨程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副所长肖杰3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的内涵和路径进行了丰富和提升,使其成为结构更严谨、覆盖更广泛、可操作性更强的政策体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肖杰认为,座谈会涉及的西藏工作内容,涵盖稳定教育、史观教育、民族关系史教育和藏传佛教中国化等方面,指明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有效实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孙宏年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此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孙宏年说,此次座谈会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深刻分析了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明了新时代中共治藏方略和方针举措,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共治藏方略。肖杰认为,此次座谈会对中共西藏工作指导思想进行了继承性创新,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工作思路进一步细化为更加具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此外,座谈会在西藏工作任务目标上增加“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表明中央将更加重视西藏边境地区的发展和安全,更加凸显西藏作为国家安全屏障的地位。西藏大学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图登克珠认为,本次座谈会提出了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要求,这不仅是对藏传佛教佛事制度管理的亮点,也是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市州县落实治边稳藏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肖杰亦指出,作为中国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植根于西藏传统社会,面临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命题。中央提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要求,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孙宏年解读此次座谈会时还表示,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和新时代中共治藏方略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其中,“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表明中央高度重视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并把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图登克珠表示,支持西藏是中共中央的一贯政策,对西藏而言意味着机遇很多,发展潜力很大。西藏需要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经济发展才有后劲、才有动力。作为区域经济领域研究专家,图登克珠还认为,西藏接下来可在青稞产业、牦牛产业、文旅产业等特色经济上做文章。“今后我们可能会有更开放的发展格局,与周边国家建立联系,发展跨境旅游合作等。”(完)

不知前后

关于西藏的六大神秘现象,你知道几个?最后一个已经给出科学解释

西藏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资格自治区,关于西藏有很多神秘的现象,你知道几个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象雄之谜 象雄是千年以前在西藏的一个王国,盛极一时,却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它是为何消失,又去向何处没有人知道。二、伏藏之谜 伏藏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最神奇的便是识藏,有些十几岁目不识丁的小孩病后或一觉醒来,竟会背诵长篇大论的文字。三、古格王朝之谜 辉煌的古格王朝于数百年前突然消失,只留下一片遗址,辉煌不再。四、虹化之谜 据说得到高僧圆寂之时,会有彩虹出现,而他们则化为舍利子,很多人都相信它的存在,只是无法用科学解释五、香巴拉之谜 喜马拉雅深处有一个神秘圣地就是香巴拉,而据说布达拉宫拥有一条通往香巴拉的道路,却没有人能找到六、红雪之谜 当地雪山上经常有眼中灿若彤云的红雪出现,后来经过研究,这是含有血色色素的雪藻造成的。

必偃

西藏迎来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6月14日在拉萨举行,来自37个国家及地区的近160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围绕“一带一路”与西藏自治区开放发展的主题各抒己见、热烈研讨。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拥抱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一带一路”为中国和世界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也为西藏自治区的开放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希望中国与南亚地区各国坚持文明互鉴,共促民心相通;坚持生态优先,共筑绿色丝路;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成果。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赋予了西藏更加重要的开放地位。与会嘉宾围绕扩大开放、增进交流、推进互联互通,增进沟通交流等主题,建言献策。“尼泊尔与中国西藏自治区有长达1414公里的共同边境线。尼泊尔人民将从尼中两国达成的运输协定中受益。”尼泊尔跨喜马拉雅友谊协会主席拉吉夫·库马尔·贾说,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同位于喜马拉雅山系,各自独特的文化资源使得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拉脱维亚议会促进对华合作小组主席维亚采斯拉夫斯·东布洛夫斯基斯认为,旨在发展边贸、促进国际旅游、加强产业联系的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已落实多项重要举措,效果明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申兵说,在中国与南亚经济合作中,西藏自治区具有区位和人文优势,应将其打造成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申兵建议,在西藏自治区多地发展培育外贸出口基地,完善口岸功能,推进边贸物流产业发展,促进服务贸易外向发展,并以周边国家为重点方向,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沿线国家交往“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得到修缮,年轻人能够学习传统艺术并融合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卢森堡知名学者、藏学家阿尔伯特·艾廷格认为,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对外开放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西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法国丝绸之路出版社作家、学者索尼娅·布雷斯勒多次到访西藏,“今天,西藏正在书写新的历史,‘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西藏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近年来,西藏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四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环喜马拉雅“一带一路”合作论坛、南亚标准化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组织代表团参与中国西藏文化·加德满都论坛……不同形式的交往,在西藏自治区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之间持续升温。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认为,历史上中国和南亚国家之间的人员往来、商业贸易、资源交换、宗教交流,既累积着双方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信任,也印证着双方交往深厚的人文基础。“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民心相通最扎实的基础,传承并加以创新,能为行稳致远的多边关系提供重要保障。”中国日报社特稿部主任助理聂子瑞说,加强民间交流,分享发展经验,这将持续推进西藏自治区及相邻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发展。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描绘西藏发展新画卷保护好西藏高原生态环境,对于保障全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多年来,西藏始终把保护好高原生态环境视为头等大事,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区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人员朱海峰说,西藏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不仅造福区内各族群众,还产生示范作用。科考队将深入开展考察研究,提出西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建议,服务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西藏建设。“青藏高原大量的高原特有物种,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说,这是人类尚未充分开发的珍贵遗传资源宝库,“近年来,我们采集了4000多万颗高原野生植物的种子,保存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南非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谭哲理说,西藏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工业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备受瞩目,生态良好、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协同发展”,是当地环境保护的最好证据。“喜马拉雅山从来不是阻隔,每一条奔腾的河流都是交汇的纽带,每一个险峻的山口都是友谊的走廊。”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齐扎拉在大会发言中说,西藏将依托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背靠内地,面向南亚地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

渐化

有人说西藏以西,才是真正的西藏,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原因?

有人说西藏以西,才是真正的西藏。没有到过阿里,便不算真正地了解过西藏!这个过分美丽的地方是高原以上的高原,神秘中的神秘,遥远之后的遥远......这里有所有你向往的诗和远方,而通向阿里的高原山路更是藏着比318更极致的景致,阿里大北线也是越野自驾发烧友的最爱!阿里: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西部,境内平均海拔达4500米,是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刺昆仑山、昆仑山托起的“世界屋脊 的屋脊”,素以“世界第三极”、“千山之宗”、“万水之源”著称于世。阿里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明发 源地之一,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象雄文明”、“古格文明”和“苯教文化”等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体系,历史上阿里还是 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圣地。阿里的神奇和美妙,越探寻,越能发现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惊喜。它以高寒著名,而又偏偏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这里相聚,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在这里发源。从空中向下望去,蓝色的湖泊变换着色彩,让我们跟着这些最美观景点,领略“一错再错错到仙境”的壮美。曲龙遗址曲龙遗址位于朗钦藏布北岸、札达县达巴乡曲龙村,在吐蕃统一时期的7世纪中叶修建,为吐蕃六茹之一的象雄东岱的政治中心。遗址名称意为“大鹏栖息的地方”,指此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形状。班公湖班公湖东段位于我国境内,为淡水区,水草丰茂,丰美的水生生物引来了数以万计的水鸟前来繁衍生息。湖里岛屿诸多,有老鼠岛、月亮岛、天鹅岛、草岛、鸟岛等,其中尤以鸟岛最为著名。每年5月至8月之间,有成千上万只各种鸟类在岛上繁衍后代,景色极为壮观。日土岩画日土岩画在班公湖湖盆南部和东部近两、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最容易找到的岩画就在日土附近的新藏公路一带。壁画是用坚硬的石头或其它硬物在岩面或岩石上刻凿而成,线条笔划有深有浅,还有少数彩绘画面。岩画内容十分广泛,有狩猎、宗教祭礼、骑乘、放牧、农耕、日、月、山、牛、马、羊、驴、羚羊、房屋、人物等。冈仁波齐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每一年,总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去冈仁波齐转山。西藏有许多山峰都被神化,唯独冈仁波齐峰被四大教派共奉为“神山之王”,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宝贝雪山”,梵语意为“湿婆的天堂”,也就是印度神话中“神的天堂”。玛旁雍错圣湖玛旁雍错与神山冈仁波齐齐名。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单是它的浩瀚、宁静与清澈,就足以震撼每个沿途跋涉而来之人。位于神山冈仁波齐以南、纳木那尼雪峰北侧。信徒们认为,这里的圣水能洗掉人们心灵的“五毒”(贪、嗔、痴、怠、嫉),清除人肌肤上的污秽。印度人对玛旁雍错的敬仰之情还由于,印度著名的领袖“圣雄”甘地的骨灰就撒入了玛旁雍错,所以每年夏秋季,印度、尼泊尔和西藏的香客纷纷到此朝圣、沐浴,以求功德。拉昂错国家级著名湿地,与圣湖玛旁雍错相邻,属湖泊科考旅游风景区。拉昂错北望冈仁波齐峰,它的东西南三面受周边山体深色岩石影响,湖水较玛旁雍错灰暗,因此人们称它为“鬼湖”。拉昂错的面积较小,湖面海拔略低于玛旁雍错。拉昂错与玛旁雍错东西并列,但它的名气却不能与玛旁雍错相提并论。纳木那尼峰纳木那尼峰与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纳木那尼峰方圆约200平方公里,主要有6条山脊。山脊线上有数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头,高低错落。西面的山脊呈扇状由北向南排列,东面唯一的山脊被侵蚀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相比而言,西面的坡度则较为和缓,峡谷间倾泻着五条巨大的冰川,冰面上布满了冰裂缝和冰陡崖。科迦寺科迦寺建于公元11世纪,是大师仁钦桑布所建,开始属噶当派,后改宗为萨迦派。寺内供奉有一尊经高僧仁钦桑布供奉过的文殊菩萨。传说这尊菩萨塑像在运往噶尔的途中,路经此地忽然开口说话,要留在此地,于是人们在这里建起了大经堂,故科迦的意思是“家园”。该寺后来成了中国、印度和尼泊尔边境上的一座重要寺庙,得到三国信徒的共同信奉。札达土林—霞义沟霞义峡谷拥有四条小峡谷(沟),各具特色,奇异的银白色、银灰色、米黄色,阳光照耀下更像科幻电影里的奇异星球。古格王国都城遗址古格王国都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整个城堡自地面至山顶依山势而建,遗址在阿里札达县象泉河畔一座土山上,由300余座房屋、300余孔洞窟、3座10余米高的佛塔、4座寺庙、2间殿堂及2条地下通道组成。这里不仅是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高原古城,它更为研究西藏历史、研究藏族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托林寺托林寺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所在地托林镇,距离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250公里左右。它由古格王子意西沃于11世纪初创建。“托林”意译为飞翔,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皮央东嘎石窟寺遗址札达县,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洞窟壁画遗址很多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皮央东嘎洞窟遗址。它位于托林镇以北62公里处,是西藏迄今发现的、洞体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素有中国“第二敦煌”的美称。狮泉河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它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狮泉河流域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80毫米之间。沿岸以宽谷地形为主,有沼泽和温泉分布。阿里暗夜公园阿里暗夜保护区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和外围区。保护区内的户外照明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划、改造和管理,防止和控制光污染,使优质的夜空资源像其他遗产一样得到保护。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欣赏到美丽的夜空,阿里地区政府部门在保护区外缘建设了暗夜公园和天文广场。公园位于狮泉河镇以南约25公里处,海拔4200米,包括星空体验区、望远镜观测区和旅客服务区。在北京天文台支持下,公园安装6台800毫米天文望远镜,其中折射镜4台,反射镜2台,这对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属于顶级的观测设备。扎日南木错扎日南木错位于措勤县磁石乡格玛村北部,距县城向东约25公里。该湖属于阿里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区第三大湖泊。日土宗遗址在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有一座山势高耸、气势磅礴的旧宗山城堡遗址,它就是闻名于海内外的日土鲜拜卡遗址。这座古老的城堡遗址,随地势而兴建,规模宏大,高大雄伟,瑰丽壮观,历史悠久。如若没有在历次的战争中惨遭劫难,那么完全可以与拉萨的布达拉宫相媲美。从今日苍凉的遗址中,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扎西岗寺位于阿里地区噶儿县扎西岗区(距狮泉河镇58公里)所在地的一座小山丘上。距阿里地区狮泉河镇58公里。扎西岗寺建筑很有特点,它是寺庙与防御工事结合为一体的建筑,是一种典型的吐蕃时期的建筑结构。羌塘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当时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5日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保护区行政范围隶属于阿里、那曲2个地区。羌塘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来源:西行藏客

安用礼乐

40个研究项目获西藏科学技术奖

中新社拉萨6月28日电 (赵朗)西藏官方28日举行全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共40个优秀研究项目和3位杰出贡献者进行表彰。此次表彰涉及到生态保护、藏医药研究、生物多样性、牦牛种质资源等多方面研究成果。由西藏区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的《青稞基因组演化与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西藏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一研究首次绘制了青稞基因组框架图,发现了青稞由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尼泊尔传入中国西藏东南部的驯化迁入路径。另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的西藏自治农牧科学院研究员王保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原总工程师多吉,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研究员刘务林也在此次会上被表彰。刘务林荣获了2018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1979年,他从专业学校毕业后进藏工作,40年来一直在西藏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从事西藏陆地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曾出版专著14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论文6篇),先后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他告诉记者曾历经21年对西藏羌塘(藏北无人区)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在羌塘区域,新记录200余种昆虫、400余种种子植物、近40种脊椎动物。研究成果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本底资料和科学依据。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在会上表示,西藏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藏,人才强区战略,统筹用好国家人才计划渠道,壮大西藏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聚焦产业发展,加强重点科技攻关。(完)

夫子言道

瞭望|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

一部藏族史,就是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尽管西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发展的短板仍然存在,一张“五要”良方,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路径解决“两个后顾之忧”,犹如一股暖流涌入西藏各族干部职工和边民群众的心田,极大增强了大家扎根高原、建设西藏的信心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沈虹冰 张京品 白少波拉萨鸟瞰(2019年8月19日摄) 杨乐摄/本刊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喝着甜茶,57岁的边巴旺久脸上写满了喜悦。今年8月,他和其他村民搬进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卡达乡多塘村的新居。“得益于边境小康村项目,新建的多塘村水、电、路、讯、网一应俱全。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把多塘村打造得更美丽,守护好边境的一草一木。”卡达乡党委书记白玛次仁说。这里是西藏,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虽然偏远高寒,但战略地位重要。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持续制定支持西藏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推动雪域高原发生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全面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注入强大力量源泉。从“六个必须”到“十个必须”千山耸立,万水奔腾,天边秘境,神奇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西藏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以及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相邻,地广人稀,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难度较大。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原党委书记车明怀说,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因素,决定了西藏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决定了西藏是完善国家治理、实现全面小康、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为推动西藏和全国共同走上繁荣发展之路,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于1980年、1984年、1994年、2001年、2010年、2015年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西藏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说,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南亚地缘政治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让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深刻变化。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正是在新的形势下,从新的维度谋划西藏工作。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必须”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廉湘民说,从2015年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六个必须”到这次的“十个必须”,是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而得出,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而形成的。“每次座谈会都站位高、把脉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汪德军说,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中央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意义重大。“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西藏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西藏自治区党校副校长万代玺说。 诠释西藏工作重点西藏大学老校区,57岁的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次旦扎西为申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笔耕不辍。几十年来,他深入研究西藏历史,成为西藏高等教育界首位“长江学者”。“一部藏族史,就是藏民族与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次旦扎西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历史学者提出了新课题。次旦扎西说:“自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将西藏地方纳入中央行政管辖之下以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就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历史无可辩驳地表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和西藏地方上层反动势力罔顾历史事实,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带领西藏各族人民把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开展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西藏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实现了命运的历史性转折。但几十年来,在美国等西方势力的鼓噪下,西藏长期面临着反分裂斗争的艰巨任务。针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此次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六要”。受访专家学者认为,“六要”直指西藏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难点和根本问题,逐项贯彻落实到位,必将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云南大学教授杨明洪说,尽管西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高海拔地区、沿边境地区、边缘地区、高山峡谷地区、长期受地方病困扰地区,相对贫困问题与民生问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公共服务欠缺问题等依然不少,发展的短板客观存在。对此,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培育扶持吸纳就业的能力、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等方面,开出了一张“五要”良方。金秋时节,驱车穿梭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一座座铁路桥墩高耸挺立,工人们克服高寒缺氧的环境,正为拉萨至林芝铁路2021年通车不懈奋战。中铁十九局集团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何旭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专门提到川藏铁路建设,这让我们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拉萨河南岸,山坡上新长出的砂生槐、锦鸡儿等树种长势喜人,这些今年6月飞播造林的种子,已为雪域高原铺上新绿。这是西藏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新举措。作为地球“第三极”,西藏是我国和亚洲多条著名河流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国家高度重视西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并为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确立新目标——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所长达瓦次仁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西藏工作重点,不仅深刻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新任务,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解决“两个后顾之忧”的牵挂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陡路险,交通闭塞,是我国人口最少、人均面积最大的乡。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玉麦乡仅有桑杰曲巴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几十年来,桑杰曲巴和他的女儿卓嘎、央宗在玉麦接力坚守,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西藏有着约4000公里的边境线,边境地区大多沿喜马拉雅山脉分布,山高谷深、远离腹心,边民生产生活存在不少困难。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边民生产生活十分牵挂。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肯定她们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勉励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此次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并指出,“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边巴旺久说:“中央对边民的极大关心,增强了我们守好国土的信心和底气。”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他们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西藏,支援西藏发展。祖国不会忘记,高原人民不会忘记。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心爱护西藏干部职工,完善好、落实好工资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退休安置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这犹如一股暖流涌入西藏各族干部职工的心田,极大增强了大家扎根高原、建设西藏的信心。全国海拔最高县那曲市双湖县委书记杨文升说:“我们一定要不负嘱托,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彰显出新的时代内涵。”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马菁林说,从纵向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已由1959年的1.7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697.82亿元,人均寿命从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到70.6岁,青藏铁路及其延伸线拉日铁路顺利通车,川藏铁路拉林段正加紧建设,绝对贫困基本得到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横向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兄弟省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依然需要中央支持、全国支援。此次座谈会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李修武说:“援藏机制作为中央支持西藏的一项创举,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西藏的跨越式发展,也深入推动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总书记关于援藏工作的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援藏工作指明了方向。”□

老两口

西藏为什么吸引着这么多人去?原因是这样的!

西藏使我们国家最高的低昂,走进西藏以后就感觉自己像风一样,在哪里很自由很快乐。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且熙熙攘攘的城市里面,而西藏就没有这些浮躁的因素。夜晚走在西藏的城市街头,寂静得让人安逸,仰望一下夜空,会发现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让你对以前的生活产生疑虑。西藏美丽的人间天堂,这里会让你心驰神往。同样的天空下你会发现西藏的天空是更加的湛蓝,更加的蓝。拉萨的几大神山,南迦巴瓦莲花生宝地,包括墨脱,就像一朵莲花的所在地,属于人间的秘籍,还有珠峰,世界最高峰,冈仁波齐,世界很多教会公认的神山,而且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很神奇的一个地方,这些神山,难道都不值得去吗?接下来就是寺庙,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拉萨的哲蚌寺,周边有太多太多的寺庙,拉萨的寺庙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辩经,看一场辩经,会让你有更多的感触,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很好玩,但是又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阿里还有土林公园,古格王朝遗址,象雄王朝遗址,等等,曾经统治过西藏,这些王朝的历史和故事,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研究,了解的一方面文化,都是值得去一看的,当然,如果走阿里大北线,这边的湖更多,每个湖都有它神秘的一面,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和故事。到西藏旅行,都和信仰有关,转山转水转佛塔,这是西藏旅行,最大的特点,每一个地方都会有经幡,有经幡的地方就有信仰,有寺庙的地方就有佛塔,这就是西藏的旅行,西藏的旅行不在于看到什么,而在于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的才是最真诚,真切的东西。除了这寺庙意外还有我们美丽的冰川,这些冰川有已经有一定名气,成为景区的,如米堆冰川。也有部分人知道的冰川,比如来古冰川,仁龙巴冰川。也有基本上没人知道的,我们私自叫做朗丘冰川的冰川。米堆冰川是国内海拔最低的冰川,如今已经建成了风景区,从景区沿路攀登就可以到达冰川面前,隔湖远望,是我们去的这四个冰川中难度最低的一个冰川,开车就可以直接到达景区里面。来古冰川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 融水 流进然乌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而其他的几个冰川,都是需要徒步前往的,时间大概在2-4个小时左右,在高海拔地区徒步爬山,还真的是一件蛮折腾人的事情。西藏每个季节都有着他们的特色,这里有着大自然的最美的鬼斧神工。很多朋友会认为到了拉萨就是到了西藏,其实并不然拉萨仅仅是西藏的开始,你还并没有见识过真正西藏。